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例析有丝分裂的结果和意义是子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是一致的,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来进行解释。

一、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DNA的关系图

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质),B是经过复制的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粒相连。B的着丝粒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C)。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粒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而B的一条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C中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的计算: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特别提醒:

(1)染色体数目的计算,以着丝粒为依据(人为规定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是几个染色体)。

(2)一条染色体上DNA的数目在复制前后不同:当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没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

例1、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解析:本题以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为核心考点,综合考查识图、分析判断能力。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比有两种情况:在染色体中无单体时,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1;在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时,因为每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即一个染色体上有2个DNA。

答案:A

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变化规律

染色体复制(间期)→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前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着丝粒分裂(后期)→移向两极(末期)。(如下图所示)

例2、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出现和消失分别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A.前期、中期、后期B.间期、前期、后期

C.间期、前期、末期D.前期、后期、末期

解析:在分裂间期,DNA进行了复制,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染色体数目没有发生改变,但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前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末期时染色体伸展,重新呈染色质状态。

答案:C

例3、下列A、B、C三图是不同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是期,该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的一分为二,两个变成两个独立的。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有个,染色单体有条。

(2)B图的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的期,此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进一步,更为清晰地排列在纺锤体中央,各着丝粒都排在上。此图代表的生物体细胞内有染色体个。

(3)C图细胞处于分裂期,共有染色体个,染色单体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形态变化特点。A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后期图像,B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C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的图像。

答案:(1)后着丝粒染色单体染色体80

(2)中凝聚变短(缩短变粗)赤道板4

(3)前48

三、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DNA含量、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假定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DNA数为2a)

分裂时期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比较项目

DNA含量2a→4a4a4a4a4a→2a

染色体数目2N2N2N4N4N→2N

染色单体数目0→4N4N4N00

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1到2 2 2 1 1 例4、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成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期的时间比分裂间期的长

B.乙组细胞正进行着丝点的分裂

C.丙组中的细胞染色体数均相同

D.将周期阻断在DNA复制前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甲图中表示DNA复制以前,即间期中的G1期,细胞数最多;乙图表示间期的DNA复制期,细胞数次之;丙图表示DNA复制后直到分裂完成前,即间期的G2期、前期、中期、后期,细胞数最少。由于间期的细胞比分裂期的细胞数多,从而说明细胞分裂期的时间比分裂间期的长。

答案:D

例5、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人体细胞中有()

A.46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B.46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

C.92个染色体,46个DNA分子D.92个染色体,92个DNA分子

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的染色体、DNA数量的变化规律。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为46个(含有46分子DNA)。通过间期的复制,染色体还是46个,但DNA分子增加到92个;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变为独立的染色体,此时DNA分子数没有变化(92分子),但染色体的数量从46条增加到92条。

答案:D

2.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

(1)常规曲线图

(2)非常规曲线图

该图特别之处在于纵坐标表示的是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有三种情况,如下表:

染色体分析所处细胞周期分析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DNA分子此时表示染色体上无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中的G1期、分裂

后期或有丝分裂末期

一条染色体上只有2个DNA分子此时表示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的间期中的G2期、分

裂前期或中期

一条染色体上有

1-2个DNA分子

此时表示细胞的DNA正在复制过程中可代表有丝分裂间期中的S期

例题4:下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下列对图示的分析,错误的是()

A.DNA合成的抑制物能作用于AB段

B.前期与中期的可以用BC段表示

C.DE段的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D.该图示仅表示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解析:该图除了能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化外,还可以表示整个细胞中的DNA 含量变化。

答案:D

上图表示的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粒、纺锤丝与分裂增殖时间关系的曲线,曲线A 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与纺锤丝的相应极之间的平均距离,图中的曲线B代表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之间的距离。

有丝分裂过程中,后期的主要特征在于着丝粒分裂,已复制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开与同侧纺锤丝相连,被拉向两极。很明显,染色单体(包括着丝粒)与同侧极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姐妹染色单体(含着丝粒)的距离则逐渐增大。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更正!

根据2020年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作出统一更正,高考以更正的为准!!!

(1)常规曲线图(网上普遍性的)

更正后:

高考以更正后的为准!!!

说明:1、变化:拐点在哪里(后期、未期)?

2、不变:染色体加倍在后期;染色单体消失在后期。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黄石市第一中学李珺 一、实验教材分析 1 地位: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的内容。 2 作用:巩固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对后面基因重组的学习非常重要。 3 特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复杂,该部分内容知识点分散、理解难度大、概念易混淆,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抓住本质。 二、实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规律性变化,能识别并绘制模式图。 ②学生能够展示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及其联会、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等行为变化。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提高模型建构意识,提升动手能力,团队交流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建模的过程,亲自感受和认同模型建构这种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设计 1 学法设计:本实验模拟和探究双管齐下,不同于探究性实验需要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分析。本实验重在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可以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采取教师指导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2 创新: ①教材中使用橡皮泥模拟染色体,但橡皮泥黏性强,易断裂,故将橡皮泥换成配套硬塑料染色体。 ②由于模拟活动二中很多与活动一重复,可将模拟活动二在进行模拟活动一的过程中完成。将模拟活动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主要行为模拟两个板块。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可分为问题激趣活动探究归纳提升应用迁移 (一)问题激趣 展示PPT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种自然现象。 设问目的:留足悬念,激起探究欲望,与后面基因重组内容产生联系。 (二)活动探究 1 复习减数分裂的过程: 多媒体播放减数分裂过程动画,请学生描述并回忆总结。梳理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交叉互换、四分体”等核心概念。 2 模拟活动: 展示实验材料:硬塑料制染色体四条(红色黄色各两条,包括染色单体八条);吸铁石展示板。 分组:两人为一小组。 有关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含两对同源染色体,暂不考虑交叉互换),开展小组活动: ①请模拟减数分裂联会时期的染色体行为。 ②请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排布在赤道板两侧的行为。 ③请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活动目的:学生通过模拟进一步熟悉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主要行为变化。 台下教师检查重点:学生模拟染色体事操作规范性。 请学生上台展示,一人演示一人解释,由于存在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有两种情况,组间可以进行相互补充,最后教师点评。对学生模拟时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预设:如与有丝分裂混淆,未表示出中心体和纺锤体。教师点评时注意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两种可能性,以及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细胞中央会发生凹陷这些学生易忽略点。并且进一步通过实物模型复习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先指导学生将减数第一次分裂得到的结果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然后开展小组活动(含两对同源染色体): ①请模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并被拉至细胞两极的过程。 ②请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精细胞的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时期染色体特点其他特点图像数目变化规律 间期 2 N 呈细丝状染色质 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 制后,就含有2条姐妹 染色单体 ①合成了大量的 蛋白质②时间比分 裂期长很多③细胞 有适度的生长 前期2N 由细丝状染色质 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 ①出现纺锤体 ②核仁解体、核 膜消失 中期2N 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 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 稳定,数目清晰 ①赤道板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实际不存在②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 时期 后期4N 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 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 细胞两极运动 纺锤丝缩短,移向两极的两套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完全 相同 末期2N 染色体变成丝状 染色质 ①核仁、核膜重新出现②纺锤体消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适度的生长,参与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都 在间期复制,后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 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周期的理解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 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 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2期和分裂期。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阶段:①DNA合成前期(G1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 ②DNA合成期(S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③DNA合成后期(G 2 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图及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细胞的分裂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概念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染色体数目要根据着丝点判断。 (2)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同源染色体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且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可以两两配对的一对染色体。四分体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中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4)交叉互换:指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缠绕,并交换部分片段的现象。 (5)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6)非同源染色体和染色体组:指形态、大小不相同的染色体,细胞中所有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 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2、减数分裂的过程:⑴、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⑵、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 ............... 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二、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 2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看一极)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联会、四分体现象、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 4、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一极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一极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5.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主要异同点(要求掌握)

生物小专题训练:有丝分裂图像分析

生物小专题训练:有丝分裂图像分析 1.下图是同一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可作出的判断是() A.图①②③④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若按分裂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①→④→③→② C.该种生物的叶肉细胞中共含有6个DNA分子 D.图③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 2.HIV(艾滋病病毒)感染T细胞可使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蛋白质CDK1失活,并使cyclinB积聚。CDK1是细胞由DNA复制后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yclinB 的降解则是进入分裂期的必要条件,因而HIV的感染造成T细胞核DNA处于如图所示的() A.Ⅰ阶段B.Ⅱ阶段C.Ⅲ阶段D.Ⅳ阶段 3.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一分裂时期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 A.该时期细胞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 B.此时细胞中应有四个中心粒 C.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 D.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判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 4.(2018·合肥质检)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虚线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表示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B.核糖体发挥功能的主要时期是c阶段

C.d、e阶段核DNA不发生转录 D.核DNA含量加倍发生在b阶段 5.(2019·正定月考)下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组织内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每个细胞核中DNA 含量的变化,每个点代表记录到的一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显著的变化有DNA含量和染色体行为及数量的变化 B.当细胞核体积增大到最大体积的一半时,DNA的含量开始急剧增加 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的中期 D.在细胞周期中,细胞分裂间期的呼吸速率大于分裂期的 6.(2018·福州调研)根据每个细胞核中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核中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B.图1中的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bc段 C.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点 D.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7.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 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解-区别和联系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题型的分析归类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识别的误区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 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 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 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联系图像应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 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 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据图回答问题: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3、曲线图(1)细胞核内DNA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分析

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例析有丝分裂的结果和意义是子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是一致的,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DNA数量变化来进行解释。 一、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着丝粒、DNA的关系图 下图中A是通常所说的一个染色体(质),B是经过复制的一个染色体,包含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是完全相同的,其含有的物质也与A完全相同,它们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粒相连。B的着丝粒分裂后,就变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染色体(C)。也就是说,染色体复制后至着丝粒分裂之前,染色体的个数不变,但包含有染色单体,也仅在这一段时间内有染色单体。 A的一个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而B的一条染色体中含2个DNA分子,分别位于2个染色单体上。C中每个染色体只含一个DNA分子。 细胞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的计算: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没有染色单体时,DNA分子数=染色体数。 特别提醒: (1)染色体数目的计算,以着丝粒为依据(人为规定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是几个染色体)。 (2)一条染色体上DNA的数目在复制前后不同:当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没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 例1、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中,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解析:本题以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为核心考点,综合考查识图、分析判断能力。在细胞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比有两种情况:在染色体中无单体时,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比为1∶1;在染色体中有染色单体时,因为每一条染色单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即一个染色体上有2个DNA。 答案:A

(完整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示意图主要特点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DNA 分子的数量加倍 分 裂 期 前 期 ①出现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包括并列着的两个染色单体由一 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中心体周围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着丝点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上 中 期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板上,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佳时期 后 期 ①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每个染色体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个染色体 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形成两套数目和形态 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末 期 ①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两极后,又变成细长盘曲的丝 ②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纺锤丝消失 ④赤道板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减数分裂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 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 于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时期染色体特点其他特点图像数目变化规律 间期 2N 呈细丝状染色质 状态,每条染色体经复 制后,就含有2条姐妹 染色单体 ①合成了大量的 蛋白质②时间比分 裂期长很多③细胞 有适度的生长 前期2N 由细丝状染色质 变成染色体,排列散乱 ①出现纺锤体 ②核仁解体、核 膜消失 中期2N 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 牵引,着丝点排列在赤 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 稳定,数目清晰 ①赤道板是细胞 中央的一个平面,实 际不存在②中期是 观察染色体的最佳 时期 后期4N 着丝点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变成子染色 体,在纺锤丝牵引下向 细胞两极运动 纺锤丝缩短,移 向两极的两套染色 体形态和数目完全 相同 末期2N 染色体变成丝状 染色质 ①核仁、核膜重 新出现②纺锤体消 失 ③赤道板位置上 出现细胞板,向四周 扩展,形成新的细胞 壁,将一个细胞分成 两个子细胞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项目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 形成发生不 同 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形成梭形的纺锤体 两组中心粒在细胞两极 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的 分裂方式不 同 细胞板从中央向四周扩 展,将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 胞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 将一个细胞溢裂成两个细胞 参与的细胞 器不同 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 壁的形成;低等植物中心粒形 成纺锤体 前期:中心粒发出星射线 形成纺锤体 相同点间期:都进行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 适度的生长,参与的细胞器都是核糖体、线粒体;染色体都 在间期复制,后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 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细胞周期的理解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受精卵、骨髓 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有丝分裂图象考点分析

有丝分裂图象考点分析 广西容县高中/刘汉超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特点是常见考点,在考查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又常常以图象题的形式出现。本文对各时期特点进行举例剖析,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图象题的解题方法。 一、基础知识剖析 下图1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形态数量变化曲线图。各时期的特点分述如下: 1.间期(图1,a→d)——DNA复制 分裂间期占了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是为细胞分裂作物质准备的时期,在间期中,主要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进行染色体的复制。间期又分为DNA 复制前期(G1)、DNA复制期(S)和DNA复制后期(G2)。分别如图的a~b,b~c,c~d。复制后,染色体数不变,DNA数加倍,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此时的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形象地表示如图2。 2.分裂前期(图1,d~e)——染色质变为染色体 由于染色质细丝不断折叠、缩短变粗,逐渐变成在显微镜下能看得到的染色体,此时染色体零乱分布在细胞中。 3.中期(图1,e~f)——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向细胞中间移动,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着丝点两侧均有

纺锤丝附着。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一个染色体含两个DNA,两个染色单体,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 4.后期(图1,f~g)——染色体数加倍 由于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即染色体数加倍,同时,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5.末期(图1,g~h)——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又逐渐变成染色质。重新出现核膜和核仁,由于新形成的两个细胞核还在同一细胞内,所以末期的染色体数与后期一样,随着末期的结束,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才与亲代细胞一致。 二、考点图象题举例 例:下图3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具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整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间期是为分裂作准备的时期,持续时间比分裂期长,主要进行DNA复制,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遗传物质平分到细胞两极。答案:D。 2.对分裂间期特点的理解 例: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 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 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

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正确界定

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的正确界定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于分裂末期细胞内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在不同的参考书中,有多种不同表述。 一、几种录自不同资料的表述 表一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以植物细胞为例,设体细胞有染色体2对): 注:表中分裂期末期所列三列数据为不同参考资料中关于末期有关数目的变化的三种情况。 根据上述图表,该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如下(录自资料): (注:以上图中字母A→B间表示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情况) 二、正确的表述 虽然教科书明确了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是人为划分的,但教科书上的分法是已公认的,就要以教科书为统一的标准,不能让学生接受矛盾或者错误的知识。

根据教科书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末期的表述,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应如下表二: 则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应如下。 (注:图中字母A→B→C间表示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情况) 三. 正确表述的解释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接着细胞分裂进入末期。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解螺旋,恢复成细丝状的染色质。同时新的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一个细胞中具有两个细胞核的现象。随着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1. 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丝分裂末期,在未形成子细胞之前,在细胞的两极,虽然各有一个新细胞核,但两个细胞核仍存在于一个细胞中,所以,此时(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仍为8个,只是每个新形成的核中均为4个。当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后,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才均为4个。 2. 对于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旦形成了子细胞,也就进入了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对于刚形成的子细胞,它既属于前一个细胞周期(也是末期)的结束点,又属于后一个细胞细胞周期的(也是间期)起点。 3. 在末期,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是随染色体变化而变化,不同于间期有一个渐变的复制过程,末期是以子细胞形成时刻为分界点,不存在渐变过程。 所以,关于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正确表述应该如表二所列,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应该如图四所示。

有丝分裂变化规律归纳

有丝分裂变化规律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丝分裂相关知识点归纳 一、动物、植物有丝分裂细胞图像、各时期细胞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量变化: (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时,变化如括号中数值)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行 为 染色体复制 染色质变 染色体 染色体 (的着丝 点)排列 在赤道板 上 着丝点分 裂,姐妹 染色单体 分开,子染 色体分别 移向细胞 二极 染色体变成 染色质染色体 4 (2n) 4 (2n) 4 (2n) 8 (4n) 8 (4n) DNA 4→8 (2n→4n) 8 (4n) 8 (4n) 8 (4n) 8 (4n) 染色单体 0→8 (0→4n) 8 (4n) 8 (4n) (0) (0) 二、细胞中数量变化曲线 三、数量变化规律及原因 细胞中染色数加倍:着丝点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减半:细胞分裂完成 细胞中染DNA数加倍:DNA复制(细胞分裂间期) 减半:细胞分裂完成 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间期) 消失:着丝点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每条染色体上DNA数增加:染色体复制(细胞分裂间期) 减少:着丝点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四、染色体各时期形态及每条染色体上相关数量 五、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量变化曲线 六、有丝分裂过程中几个时期的相关细胞器 ①分裂间期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包括酶、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 线粒体:供能 ②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动物、低等植物)线粒体:供能 ③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形成细胞板(细胞壁) (植物)线粒体:供能 八、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不同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教案 生物组张伟善 新课程标准已经将模型提升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高考考试大纲也将建立模型的方法列入能力考核的目标与要求。模型教学可使研究对象直观化、简约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模型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探索科学现象的乐趣中发现科学规律,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在领略科学知识的真谛时,更深入地掌握探究生物学知识所必需的思维方法和能力。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学案例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教学中教师都采用讲授和演示的方法,学生总是记不清每个时期的.特点,而新课程中添加了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教学。 1.探究目标:让学生制作模型,模仿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体验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 2.材料器具:胶水,不同颜色的绳子、橡皮泥、剪刀、白纸等 3.方法和步骤: (1)提出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和要求:用绳子做染色体的臂,同色的橡皮泥做着丝点。

(2)两人一小组合作完成。 (3)用不同颜色的绳子做出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其中2条黄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2条红色的染色单体长3~4cm,2条长6~8cm。 (4)把颜色,长度相同的两条染色单体成对并排放置。用同种颜色的小块橡皮泥代表着丝点,在两条染色单体中部用小块橡皮泥粘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 (5)在纸上画一个足够大的初级精母细胞的轮廓,能够容纳所做的4条染色体,画出中心体和纺锤体。 ①染色体是何时如何进行复制的?学生操作并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只表扬,不分好中差。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②初级精母细胞和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的变化,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明确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③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姐妹染色单体,有无同源染色体?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评价作品。目的是加深对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认识。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哪些行为?形成的子细胞有无同源染色体?有多少种类型?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物细胞为例) 植物细胞分裂图象如下图所示: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分裂 图2-1-7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解

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

三、细化图像判断方法

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按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 ①是减Ⅰ前期,②是有丝中期,③是减Ⅰ中期,④是减Ⅱ中期,⑤是有丝后期 ⑥是有丝后期,⑦是有丝后期,⑧是减Ⅰ后期,⑨是减Ⅱ后期,⑩是减Ⅱ前期 ?是精细胞, ?有丝前期 有丝分裂顺序为:②⑤⑥⑦;减数分裂顺序为:①③⑧⑩④⑨? 例2、如右图所示是什么时期的分裂图像 解析:此图很多同学都识别错了。同学们一看染色体为10是偶数,又 被拉向两极,就判断为有丝分裂后期。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被拉向两极,属于后期,对于 后期的图像,我们应看一极的染色体条数5条,奇数,所以为减Ⅱ后期。 2、柱形图 例3、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首先,必须弄明白不同的柱形图所代表的含义。 上面讲过染色体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两种形态,在有丝分裂和减Ⅱ分裂后期时,着 丝点分裂,染色体从双线型变为单线型,染色单体消失。所以,代表染色单体。在双线

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各时期图片及特点

-精品-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第二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初次级精母细胞) 着丝点断裂 第二次分裂(次级卵母细胞) 第一次分裂 卵原细胞 第二极体 卵细胞 精子 精细胞子 精卵原细胞 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单体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卵原细胞 胎儿期 初情期后 细胞名称:初级卵母细胞 形成卵泡: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 完成时间:排卵前或排卵后,如马在前、牛在后 分裂结果: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排卵: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及其外周的透明带和放射冠随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 第二次分裂 细胞名称: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分裂过程: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完成 分裂结果:一个卵母细胞和第二极体 卵子受精的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的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 第一次分裂(初级卵母细胞)

-精品- 染色体数目 染 色 单体数 目 0 n 2n 3n 4n 减Ⅰ 染色体数 A C B 减Ⅱ 间 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次级 精 (卵)原 周B n 2n 3n 4n 减Ⅰ A C H D E F G 减Ⅱ 间期 精(卵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周期 减Ⅰ A B 减Ⅱ 间期 精(卵) 原细胞 初级精 (卵)原 细胞 次级精 (卵)原 细胞 0 n 2n 3n 4n 染色单体数 C 周期 减II 分裂后期 1 2 每条染色体中的DNA 分 子数目 有丝分裂后期 周期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末期结束 有丝分裂 动物 植物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丝体现,膜仁失 体散乱 点中央,数形清 点裂数倍移两极 丝体失,膜仁建

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

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的正确数目 在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于分裂末期细胞内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在不同的参考书中,有多种不同表述。 一、几种录自不同资料的表述 表一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以植物细胞为例,设体细胞有染色体2对): 注:表中分裂期末期所列三列数据为不同参考资料中关于末期有关数目的变化的三种情况。 根据上述图表,该植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曲线分别如下(录自资料): (注:以上图中字母A→B间表示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情况)

二、正确的表述 虽然教科书明确了细胞分裂期的四个时期是人为划分的,但教科书上的分法是已公认的,就要以教科书为统一的标准,不能让学生接受矛盾或者错误的知识。 根据教科书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分裂期末期的表述,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应如下表二: 则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应如下。 (注:图中字母A→B→C间表示末期染色体、DNA分子数目变化情况) 三. 正确表述的解释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成两组,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接着细胞分裂进入末期。两组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解螺旋,恢复成细丝状的染色质。同时新的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一个细胞中具有两个细胞核的现象。随着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子细胞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与亲代细胞相同。 1. 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丝分裂末期,在未形成子细胞之前,在细胞的两极,虽然各有一个新细胞核,但两个细胞核仍存在于一个细胞中,所以,此时(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仍为8个,只是每个新形成的核中均为4个。当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后,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和DNA数目才均为4个。 2. 对于连续分裂的细胞,一旦形成了子细胞,也就进入了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对于刚形成的子细胞,它既属于前一个细胞周期(也是末期)的结束点,又属于后一个细胞细胞周期的(也是间期)起点。 3. 在末期,DNA分子数目的变化是随染色体变化而变化,不同于间期有一个渐变的复制过程,末期是以子细胞形成时刻为分界点,不存在渐变过程。 所以,关于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的正确表述应该如表二所列,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应该如图四所示。

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中染色体

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都有什么变化,和有丝分裂比较 答:假如某生物体和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则该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 有丝分裂染色体变化:因体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间期进行着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复制的结果是由一个染色体变成了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的一个染色体,所以间期染色体数还是4个,只不过这4个染色体含有8个染色单体,前期,中期只是染色体的移动,染色体数和染色单体数并没有发生改变仍为4个,而到了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由一个染色体变成了两个染色体)故后期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应为8个,而此时染色单体应为0,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而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都与体细胞相等,故都为4个。 有丝分裂DNA的变化:因体细胞中的每个染色体只含1个DNA,故体细胞中应有4个DNA,而间期进行着DNA的复制,所以间期结束后由4个DNA转变成8个DNA,而前,中,后期DNA数并没有改变,到了末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了两个细胞,故DNA又由8个减为4个,与体细胞相等。 以4个染色体为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减数分裂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二次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从而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由4变成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由一个染色体分成两个染色体)从而造成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由2变成4)减2未期,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生殖细胞)所以染色体数减半(由4变成2)。 减数分裂DNA数目变化: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使DNA数加倍(由4变成了8)而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由一个初级性母细胞分裂成2个次级性母细胞,从而造成DNA减半(由8变成4),而到了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为DNA并没有发生复制,但一个次级性母细胞分裂成了两个生殖细胞,从而造成DNA又减半(由4变成2)。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细胞周期的理解 1.定义: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为止。 2.产生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如癌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细胞等等。 3.起止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4.表示方法和图解 (1)图示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是A→A,a+b或c+d,a→f,A+B+C。其中表示分裂间期的是A→B,a或c,a+b。表示分裂期的是B→A,b或d,c→f。 (2)柱形图中,B组DNA含量在2C到4C之间,说明细胞正处于DNA分子的复 期和分裂期。 制时期;C组细胞中DNA含量已经加倍,说明细胞处于G 2 (3)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比分裂期长,所以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时,看到的多是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4)分裂间期:是指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它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如下图所示)。分裂间期分为三个 期),此期为DNA复制作准备,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 阶段:①DNA合成前期(G 1 的合成,细胞较快地生长,体积随着细胞内物质地增多而增大;②DNA合成期(S 期),此期主要进行DNA分子的复制,使DNA含量增加一倍;③DNA合成后期(G 2

期),此期DNA合成终止,主要进行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形成微管蛋白和细胞膜 上的蛋白质,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 (5)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为将分裂期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它约占细胞周期的5%-10%。其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下图: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曲线

高中生物必修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专题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专题【课标要求】细胞的减数分裂;配子的形成过程。 【考向瞭望】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 【知识梳理】 一、判断方法 二、示例 (一)三个中期图的判断 推证步骤是: 1、染色体着丝点是否排 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减 Ⅰ中期(否); 2、细胞中是否具有同源 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期(有), 减Ⅱ中期(否)。 结果: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Ⅱ中期,C为减Ⅰ中期。 (二)三个后期图的判断 推证步骤是: 1、染色体是否含有染色单 体,减Ⅰ后期(有),减Ⅱ后期 和有丝分裂后期(否);

2、染色体中是否具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有),减Ⅰ后期同一极(无),减Ⅱ后期(无)。 结果:D为有丝分裂后期,E为减Ⅱ后期,F为减Ⅰ后期。 【基础训练】 1、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像,据图回答问题。 12○2○5○6○7(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 10○4○9○11。 减数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1○3○8○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4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5○6。 (4)在上述分裂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1○3○8。 (5)在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的是图○5○6○7○9○11。 2、如图中○1~○4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 b、c分别表示某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图中a表示染色单体数量的变化 B、○1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卵)母细胞 C、基因突变发生在○2→○3的过程中 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3→○4的过程 3、图甲显示在人类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结果。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形及曲线绘制(答案)

哺乳动物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形对比(及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对比) 有 丝 分 裂 初级卵母细胞 T 四分体时期 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 次级性母细胞 减 数 分 裂

重点掌握 1. 概念:细胞名称、(非)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联会(即配对)、四分体、交叉互换(以减I四分体时期为例)。 2. 理解:各期有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单双线、奇偶数、形态种数、染色体组数,单个细胞核中的染色体-DNA操色单体数目变化柱形图和曲线图、每条染色体的DNA数目变化曲线图,精子和卵细胞的种类数。 ⑴染色体形态数的计算依据:同源染色体和姐妹子染色体视为同一种形态,非同源染色体视为不同形态。 ⑵染色体组数的计算依据:一般地,相同形态的染色体条数等于染色体组数,因为同一个染色体组内的染色体要求是不同形态的非同源染色 体,以保证染色体组具有全能性。 3.画细胞分裂图一一以2n=6为例。

4.画每个细胞核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以2n为例。 有 丝 分 裂 ----- 染色体 ----- 核DNA ……染色单体 :------ m RNA 图例 冃 4 2 G1S G2 前中后末G1SG2 前中两个细胞周期 有 性 生 殖 过 程 数目 4n 染色体 核DNA 染色单体 图 . 例 2n n G1S G2 前受精G1 S G2前中后末时期 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5.画每条染色体的DNA数目变化曲线图 数 有 丝 分 裂 ---- DNA ..... 染色单体 G1G1SG2 前中后末 SG2 前中后末 图例 两个细胞周期 有 性 生 殖 过 程 G1 S G2 前中后末/前中后末受精G1 S G2前中后末时期 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的第一个细胞周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