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让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如何让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2016年第34期(总第238期)

教育探索

如何让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赵丽晓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生和教师的角色都要随时代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让信息技术为教育事业服务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创新 教师专业成长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教师教学工作的数字化,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资源网络化以及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都要求教育必须与信息科技紧密结合,进行创新改革,以满足国家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

21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尤其是信息学科,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力,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其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以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之上。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关系的主体,也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让信息技术为教育事业服务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一直以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的学校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就是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学派把个体的学习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条件反射。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这一观点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的一系列措施正试图弥补其不足,努力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从而培养出大批21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无法通过教学过程直接灌输给学习者,学习者必须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根据自己先前的经验,与他人经由协商、会话、沟通的方式,在交互质疑的过程中,建构知识的意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要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我国古代的教育观点“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既有一定的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有利于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在新型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性地学习,做到资源的有效和有选择性的利用。

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以马斯洛为代表。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强调教育的功能,教育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应当充分信任他们和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即不过多干扰,不揠苗助长或强迫其完成预期设计,不以专制的方式,而是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技术,同时开发新型技术去支持教学观念,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网络化

基于Internet,这是新型教学最主要的特征。正是有这样的技术背景,才极大地方便了资料的及时更新、数据的分发和共享以及能够更轻松地实现学员之间的即时交流,使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新的资料,避免了消息的滞后性,也极大地拓展了资料的来源,知识面也随之扩大。

二、个性化

由于学习的终端是受训者的电脑,因此学习者不再需要跟随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规定的课程,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灵活地安排学习进度,或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安排学习的频率。而且,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突出自己的个性化。

三、可管理性

将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记录下来,作为评估学习效果和分析培训需求的依据。同时,通过与ERP系统的集成,可以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工具。对于学生而言,其学习活动就更具透明化。一方面可以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反馈,利于学生调节自己的时间,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在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中,能让学生感觉学习得更充实,更好地激发其学习斗志;另一方面,也给教师提供了学生情况的反馈,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和为下一步的指导提供依据和方向。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抬高,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四、一致性

信息在传统的传递过程中会丢失,缺损甚至走样。教师在讲授课本上的知识时也有这种情况发生,这是因为每位教师的水平和理解的不同,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也有差异。而在网络中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完全实现了知识共享,保证了每位学生接受信息的一致性,充分体现了公平、公开的学习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