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中日关系中看待理性爱国

从中日关系中看待理性爱国

从中日关系中看待理性爱国
从中日关系中看待理性爱国

爱国热情与理性爱国—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

摘要:

近几年来,当中日经贸关系渐趋佳境之际,双边的政治关系却进一步滑向冷淡的深渊,其间的反差越来越大,几乎到了如不对政治局面加以改善,经济关系也难以为继的地步。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日本经常援助中国(如汶川地震)、2011年日本9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事件。使得人们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格外的关注。

关键词:中日关系地震政治发展合作

2011年3这次日本的特大地震,是人类的灾难,是世界级的灾难,灾害无情人有情,救灾不分国界。日本大地震发生以后,中国领导人向日本人民表示了慰问,对在地震、海啸中死亡的受害者表示了哀悼,中国政府派出了救援队并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和燃料。中国大多数网民也向日本人民表示了慰问,很多网友还把自己的友好善意的表示发到了日本驻华大使馆的网上。

日本地震后,中国政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回应,部分民间人士、组织也积极地进行了募捐。于此同时,也有不少中国人民对日本地震表示高兴,认为是报应,且对上述行为强烈反对。这导致了在网络上的大讨论:日本地震,该不该帮?

由此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中日关系在民间还存在的较大的隔阂。中日关系到底该如何发展?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

1、不断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在贸易方面,日本已连续11年保持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对日本来说,中国也是位居前列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

回顾战后以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得到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最终经过了长期积累得到了加强,促进了政治和文化领域关系的发展,并最终促成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7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第一个关键时期,经济关系,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即使在中日两国之间出现政治方面的交涉,甚至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时,经济合作也在不断发展,并且成为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其间还存有政治关系的"反弹力"。

2、陷入迟滞的中日政治关系。

这一点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近几年中日之间一直没实现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的互访,这对于两个近在咫尺的国家来说是不正常的。两国间最大的政治障碍是历史问题,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是这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却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长期的战争状态粉碎了中日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相互师从、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与和平氛围,民族情绪开始发生历史逆转。这种逆转对后来中日关系造成的影响,其程度之深刻,时间之持久,范围之广泛,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为过分。与历史问题相伴而来的还有两国在台湾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日美安保问题等分歧。这一系列原则分歧的存在,再加上近年数起具体事件的发生,如参拜靖国神社问题。

二、产生原因

第一,历史认识问题。这个问题既是困扰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以史为镜,可知兴衰”,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的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尤其是近年来,日本国内少数人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行越演越烈,使历史问题在今天仍然成为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主要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二是政府要员参拜靖国神社。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曾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直接影响了日本同周边国家,特别是同中国关系的发展。但近年来,日本右翼学者在向政府提交修改教科书纲要后,日本文部科技省仍保留所谓“符合历史事实”的内容。对此,中国外交部言人曾表示,中国要求日本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任何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教科书的出台,以维护中日关系大局。而新上台的小泉纯一郎对教科书问题到目前为止仍然不同意再次进行修改。关于日本政府要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早在1972 年日本田中首相访华时就对战争责任问题表示: “在过去的战争中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对这一点我们痛感责任,并深刻反省”。在此之后,历任日本首相和外相在正式场合也基本沿袭这一立场,特别是1992 年和1993 年宫泽喜一和细川护熙首相的讲话在承认侵略事实和表明反省的两点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但近年来,在日本国内抹煞侵略历史、推卸战争责任的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一些政界要员一再否定侵略和美化侵略战争,更有甚者,小泉纯一郎作为首相带头参拜供有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不仅助长了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气焰,同时也严重伤害了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对于这两个问题,日本只有正确认识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抚平中国人民乃至亚洲各国人民的创伤,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中日两国互相信赖的关系。

第二,关于台湾问题。这既是关系到中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也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敏感问题。台湾问题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乃至未来都将是左右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因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涉及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虽说日本政府曾多次表示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的态度,但是近年来,日本国内支持台

独或“一中一台”的亲台势力的活动日趋活跃。一些亲台议员与台湾政界、财界等保持密切往来,企图扩大对台交流、使对台关系升格,完全忽视《中日联合声明》中关于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原则立场,这对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关于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这是影响中日系发展的又一个不利因素,自70 年代以来,中国与日本围绕着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时起时伏,近年来的分歧和摩擦更加表面化。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国际法上看,中国对钓鱼岛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因此,1972 年两国关系正常化时,双方政府都表示愿意从中日友好这个大局出发,将领土问题暂时搁置,待日后解决,这是两国政府的明智之举。1978 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时,两国领导人又达成了搁置争端、共同开发的共识。邓小平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实践证明,以上述方式处理这个敏感问题是正确的,这样做不仅为钓鱼岛周边海域带来了长期和平稳定的环境,而且,也为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是,1996年以来,日本一些右翼分子接连多次登上钓鱼岛,建立灯塔、竖立木制太阳旗等,不断制造事端,特别是1997 年当两国政府和人民均在为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营造友好气氛的时候,仍有个别的日本国会议员和“日本青年社”成员再次登岛升旗、修灯塔,蓄意破坏中日关系。尤其是2010年,又发生了日本巡逻船钓鱼岛冲撞中国渔船事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如果这种举动继续发展下去,势必给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带来阴影。

三、解决办法

总的来说,新世纪的中日关系前景广阔又不容乐观,从长远看,友好发展是主流,但从当前看,问题很大、麻烦也很多,其发展道路是不会一帆风顺的,两国间的友好与摩擦、协调与矛盾、合作与竞争将同时并存。不过,只要我们从未来中国核心利益看,其前景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首先,要大力推动中日之间的经济交流。中日两国作为东亚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对推动本地区的经济合作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两国经济由于总量上存在差距,差别性很大;加上两国在地理位置上又互为近邻,因此导致产生巨大的互补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将为扩大中日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其次,两国政府引导好两国国内人民对历史问题的认识。狭隘的民族主义正在成为发展两国关系的最大障碍。从中国方面来说,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的年轻一代对日本的敌视程度已经相当高,这种敌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日本方面来说,日本政界和民间普遍存在着对历史问题的“负罪疲劳症”。而日本方面篡改历史教科书、政府官员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分子歪曲历史等这些活动让中国民众也产生了较大的敌视情绪。因此,对日本在历史观上存在的诸多错误认识,主要要靠日本有远见的政治家、正直的学者和持公正态度的舆论界,通过艰巨的教育,提高日本人民的觉悟,最终解决。

再次,加强双方的文化交流,不断扩大认同感。中日两国文化特性有着较多相似之处,在很多方面有共性。加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将会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最后,中日双方的舆论导向应积极,双方的新闻界应该正视自己的责任,着眼于发展中日关系大局。日本舆论界也应多从客观的历史出发,多宣传中日历史上的友好经历。把日本对华方针,国家走向等客观地介绍给中国。我们国内舆论界也应该多做一些关于日本方面的正面宣传。这种相互的舆论宣传导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之,对于历史问题,我们要勇于承认,因为它是一面镜子,尽力避免历史问题成为阻碍双方关系发展的包袱,使中日关系更好地向前发展。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内容提要:中日关系自近代以来一直就处于一个微妙的局势当中。在当代普通大学生当中,对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家自身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态度。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日本中日关系 正文: 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在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就都有着亲密的交流,甚至日本文化中有很大一方面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巧妙借鉴。中国近代史以来,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由于侵略战争的发生和双方外交政策的制定,中日关系就开始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在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外交关系的处理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也始终是中国政治范围内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公民越来越有自主意识,并且社会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在,如何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不仅只是党和政府所要考虑的主题,它也和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作为未来社会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也该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与同辈的大学生群体的接触经验来讲,当代大学生对于日本以及中日关系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的群体,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大部分都是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的历史性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首先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同时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尊严也是必须维护和不可侵犯的,对于历史遗留问题,也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最恰当的解决。第二类是对于国家事务包括外交问题在内的政治问题漠不关心的群体,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中对于国家事务不太关心的群体还是存在着的,并且还不能算作个别现象。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国家的政治事务,这样一般而言不会对普通人的生活有过大的影响的,并不会得到太多关注。即使是大学生,也通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中日关系的冰冻或改善,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教案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

课型:复习课 课时:一课时 设计理念:1、以史为鉴,爱我中华,振兴中华。 2、历史问题,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历史思考 三维目标:1、复习了解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史实。 2、了解并分析中日关系历史发展与现状 3、不忘历史,正视现实,关心时政,居安思危,振兴中华。 教法:问题教学,启发指导,课件激趣,训练提高 学法:史论结合,政史综合,归纳总结,讨论拓展 双边活动设计 导入: 问题提出:中日两国在近代的关系怎样? 学生回答:(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 教师指导: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按课件分时期进行复习学习) 1明治维新----中日甲午战争(19世纪6、70年代-------19世纪末)成为侵华主凶、大大加深半殖民地程度 师生重点学习:中日甲午战争 1)提问并分析其发生背景: 2)提问结果并分析败因: 3)问:其影响如何? 2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与美国争夺,逐渐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问: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侵略活动有哪些? 1)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向北洋军阀政府提出《二十一条》想灭亡中国。 3)同国民政府签订了《九国公约》。(结合世界史相关日美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争霸内容) 3 九一八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31---1945)从局部侵华到全面灭亡中国的侵略。阴谋破产。 重点学习:日本局部到全面侵华战争 1)提问:日本侵华的事件、暴行及残暴统治? 2)提问:国共两党不同的抗战路线及态度? 3)分析背景、胜因及评价 4 二战后-----中日建交(1945---1972)追随美国,呈敌对状态,但民间往来不断 结合世界史相关内容学习 5 中日建交-----至今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协定,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对待历史问题和边界问题摩擦不断。 小结:日本侵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见课件归纳总结)(学生举例教师提导补充完成) (1)发动参加对华战争 ?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 ?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历史问题与中日关系

历史问题: 中日间的历史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历史认识问题;(2)历史遗留问题(如日军遗留在中国国土上的化学武器的处理问题);(3)历史牵连问题(如台湾问题);(4)历史根源问题(在中国方面,需要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在日本方面则需要反省“国强就想扩张”的教训)。但是,人们一般所说的“历史问题”,主要是指历史认识问题。 日本对问题的看法: 1、日本的国民性对其认识问题的影响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日本民族的特点之一是崇尚先进,能不断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但它只对先进文化表示认同。日本的神道教文化又使日本人崇尚武力,争强好胜,蔑视其他民族,对落后的民族缺乏尊重。有些人形容日本人是不顾一切的。1972 年中日恢复关系之初,双方的友好一时掩盖了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日本民族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日本人危机感很重。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日本要求在国际社会上有地位,有发言权,但现实差距很大,心里极不平衡。日本经济科技发达,在一些日本人看来,现在是中国更需要日本,而不是相反。高傲和矛盾的心态使日本不愿面对历史问题进行深刻反省和道歉。 2、二战后美军对日实行单独占领,保留天皇制,使得日本对战争问题认识不深,对军国主义的清算极不彻底,造成了日本国民对侵略战争历史认识的普遍模糊与混乱。 3、日本的选举制度对中日政治关系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日本现行的选区选举制度之下,选举输赢往往取决于国内问题,而不是国家的对外战略问题。政治家关心的是选区内的事,而不是国家大事,心胸过于狭窄,眼光较为短浅,为争取更多的选票,谋取自己的政治私利,往往不顾虑国家的长远利益。 4、国内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的状态,易使日本政府将矛头向外,转移国民的视线。二战日本曾以经济“奇迹”今世人惊叹,以此为依托,日本在20 世纪80 年代前半期提出争当政治大国的蓝图。孰料1991 年“泡沫经济”破灭,易导致日本经济陷于十年萧条。世界经济低迷和“9·11”事件的影响。对于日本经济有如雪上加霜。如今的日本依然是世界一流,经济强国,但以危机意识著称的日本人对未来充满悲观,要求恢复经济成为压倒一切的呼声。中国的迅速崛起无疑成了日本的头号对手。右翼分子乘机发展,利用民众的不满心理,扩大影响。可以说在日本右翼势力并不占社会主流地位,但能量很大,影响很坏。 5、日本人认为二战中是被美苏打败的,而不是中、韩与亚洲其他国家打败的,心理上不肯服输。且认为田中角荣与村山富市首相对侵略已表示道歉,小泉也参拜了北京的抗日战争纪念馆,新一代不应背这个历史包袱。不愿现实地面对历史问题。 中日关系: 日本军国主义过去对中国几十年的侵略,给中日两国人民都带来沉重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中日建交后,日本政府虽然一方面多次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并表示深刻反省和道歉,但另一方面,日本国内极少数右翼势力甚至政府成员又不时进行否定、美化侵略历史的活动,对中日关系形成干扰。日本内阁成员接连“参拜靖国神社”以及修改“历史教科书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发展中日关系的主要障碍。 在20世纪70年代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其后在台湾问题,历史问题,钓鱼岛问题等方面产生过一丝矛盾和摩擦。但总的来说来:友好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两国关系经受住了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政局变化的考验,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领域的交流的盛况空前,给双方都带来巨大的利益,完全可以说取得了双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题库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练习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战后两极格局演变的主线是()。 A、中美苏“大三角”战略 B、东西方阵营全面对抗 C、德国的统一 D、美苏争霸 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 B、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3、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协定》 4、从建国到五十年代中期,我国的主要外交政策是()。 A、"一边倒" B、反对"帝修反" C、"联美反苏" D、"一条线、一大片" 5、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是在()。 A、尼克松总统时期 B、肯尼迪总统时期 C、卡特总统时期 D、里根总统时期 6、标志着第三世界形成的是()。 A、东亚与北非等国独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D、1968年英法在非洲的殖民统治基本瓦解 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A、蒙古 B、苏联 C、阿尔巴尼亚 D、朝鲜 8、第三世界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同美苏超级大国对抗 B、同西欧、日本结盟 C、同中国结盟

D、不结盟 9、中国何时加入WTO() A、1999年11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1月 D、2001年12月 10、9.11事件以后,美国继打击阿富汗后,将矛头直指哪个国家() A、伊朗 B、伊拉克 C、朝鲜 D、叙利亚 11、战后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握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12、田中角荣内阁时期的日本外交政策是()。 A、“亚洲一员”外交方针 B、“等距离外交”方针 C、“全方位”外交方针 D、“多边自主”外交方针 13、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是在()召开的。 A、埃及 B、印度 C、缅甸 D、南斯拉夫 14、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战略是()。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政策 C、“两个半战争”战略 D、缓和战略 15、中国与俄罗斯建立了() A、"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B、"全面伙伴关系" C、"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D、"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 A.协调盟国最后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步骤B.确定对战败国处理的原则问题C,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问题D.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2.中国政府主张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目标是有利于( ) A.建立公平,公正和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B.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投资便利化 C.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平衡 D.推动经济全球化

当代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当代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看法 社会调研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暑假社会实践调研 目录 第一部分:1.1调研背景 1.2调研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中日关系社会调研 2.1调查问卷 2.2问卷分析 第三部分:日本视角深入观察 第四部分:总结与分析

调研背景 调研之前首先要进行背景分析,于是查阅资料,简单叙述了中日两国间两千多年来之间的关系: 日本作为我们的海上邻国,自古就与我国进行交往,且受到我国的深远影响。公元前210年,泰始皇再次派徐福携带童男童女以及百工巧匠技师、武士、射手500多人,装带五谷种子、粮食、器皿、淡水等,入海去仙山求药。徐福东渡没有获得“不老药”,却在熊野浦登陆后,发现了“平原广泽”(即日本九洲)。长生不死之药没找到,返回恐遭杀身之祸,便长居于此,不再复返。以致中国与日本不仅是地理上的关系,在某些范围内血缘也有很深的渊源。 中日交往由来已久。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春正月,东汉政府与倭奴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此后日本都此入朝进贡,请求册封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大和国于4世纪末至5世纪初基本上统一了日本。公元413年到公元502年,日本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各朝遣使朝贡,请求册封。中日通好后,中国文化不断地流入日本,为后来飞乌文化的形成带来很大影响。至隋唐时期,中日形成师徒关系,日本不再求取与接受册封,而且由于不喜欢倭这个蔑称,便有了“日本”这个名字。此时期的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

修好。自舒明天皇2年(公元630年)至宽乎6年(公元894年)间,共任命遣唐使19次,其中成行并到达长安的有13次。 然而日本从我国习得知识,却狂妄自大,欲与我国分庭抗礼。以致唐朝建立以后,日本借口帮助百济,大肆出兵朝鲜。公元663年,唐倭海军于朝鲜半岛白江口进行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会战,唐军大胜。 公元753年鉴真东渡,佛教开始在日本广泛传播。公元894年,日本第十一次遣使唐朝,即停止了遣唐使的派遣。 随着唐朝的衰落,中日之间更多的是利益的争端,此后也是矛盾不断。元朝建立以后,忽必烈多次要求日本进贡,但遭到拒绝。于是元和高丽联军进攻日本,但遭到顽强抵抗,最后不了了之。 1592年和1598年,明朝军队在朝鲜两次打败丰臣秀吉的军队,打退了日本的侵略意图。后德川幕府向明朝提出讲和恢复勘合贸易的要求,以谋结束丰臣秀吉以来对中朝两国的敌对状态。明朝因倭寇及丰臣的侵扰,对日十分警惕,且国内形势不稳,厉行海禁,拒绝幕府要求。但中日民间贸易始终在进行。后来,德川幕府为了禁绝天主教和巩固幕府的统治的安全,陆续颁布了一些闭关锁国的政策,日本与国外的交往逐渐中断 而后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的国力日渐强盛。而此时的清政府由于腐败和外敌的入侵,国力日渐衰弱。在日本由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使下级武士陷于困境,他们不满政府,纷起叛乱。日本政府为安定内部,决定转内征为外征,把士气转向国外,他们很自然地把目光转向中国,开始推行向中国侵略扩张的政策。从1894年甲

2020届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讲义10 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 1. 列举古代、近代和当代中日关系发展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1)古代:①特点:友好往来,源远流长。②事例: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2)近代:①特点;发动战争,侵略中国,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②事例:(日本学习西方列强后侵略第一个老师的事例) 19世纪的侵华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3)当代:①特点;既合作又斗争。 ②事例:合作--1972年中日建交、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斗争--东海油汽田危机、钓鱼岛危机 2. 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如何改善? 1972年,中日建交。 3. 目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障碍是什么? 近年来日本政界右翼势力抬头,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罪行;首相等参拜靖国神社,为法西斯分子招魂的事件。 4. 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为什么产生不同的结局?不同的结局给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两次侵略战争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日本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经济力量强大。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敌后抗战,对胜利起了决定作用,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和爱国华侨的支持。 ②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影响: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引发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影响:扭转了一百年来中国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③启示: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决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行友好外交,壮大世界和平力量,积极开展对外经济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亚洲包括日本人民带来

军事理论——浅谈中日关系

浅谈中日关系 班级:20144184 学号:2014418306 姓名:刘思琪 提要:中日两国于1972年实现了邦交正常化。从此,中日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多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如对侵略历史的认识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等。其中如何认识侵略历史是中日关系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最近江泽民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把中日关系定位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我们相信,只要双方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就一定能够开辟中日关系美好的未来。关键词:和平与发展历史认识平等互利睦邻友好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处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首先是历史的认知问题。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第二个是台湾问题。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再者是钓鱼岛问题。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也是其中之一。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中国至今通过各种去到多次表明严重关切和有关立场。第五个问题是赔偿问题。日本曾明确表示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责任并对此深刻反省。在此前提下,我国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六是日本遗弃再华北的化学武器问题,日本再侵华期间,违反国际公约,使用化学武器,造成中国军民中毒身亡。日军战败后将大量化学武器就地掩埋遗弃。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十几个省市发现大量化学武器。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政府提出交涉,要求日本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就如何尽快销毁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具体事宜进行磋商。近来,中日政治氛围刚刚回暖,却又接连传来令人感到丝丝凉意的消息。中日首脑会晤和外长会谈余音未消,安倍首相和麻生外相回过头来就分别在国内演讲和出访途中一路渲染“中国威胁论”,扬言要建立日美澳印“价值观联盟”和欧亚大陆“自由与繁荣之弧”,不厌其烦地反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还要与美国大搞针对中国的一系列军事演习。这些都充分显示出,日本对中国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学案

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中日关系专题复习 【专题线索】 【相关考点】 1、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史实。 2 3 4 意义。 5 6 界大战的罪魁祸首。

★插播: 中日两国敏感问题: 1、历史问题:日本美化其侵华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 2、中日钓鱼岛争端。 3、台湾问题。 4、美日安全合作问题 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综合国力,国家利益,历史和现实问题等。 ★基础巩固、构建知识体系 一、日本的崛起 1、大化改新(646年):日本效仿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1868年):日本通过,迅速崛起,走上了发展的道路,摆脱,成为亚洲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改革不彻底,保留有大量,开始走上了对外的道路。 3、(1894年):日本通过1895年的《》,获得在华各项利益。 4、参加(1914-1918年):成为战胜国,并大发战争横财。 5、发动(1931-1945):疯狂掠夺与屠杀中国人。 6、后,成为经济强国(20世纪50年代):在的扶持下,经济高速发展,生产总值跃居世界,仅次于。 二、中日关系 1、古代中日关系(强—弱) (1)隋唐与日本的友好交流: ①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为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②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③646年,日本效仿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大化改新,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2)明朝中后期,率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2、近代中日关系(弱—强)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①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后崛起的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之路,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赔款两白银;增开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等。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今年距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周年。 ②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 900-1901年):参与《》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一战后1919年召开的,将的全部权益转交给,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标志着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的开端。 ④受的影响,日本为转嫁危机,于1931年制造了,占

就目前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其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

就目前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其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 (1)不断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位置。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回顾战后以来的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整个中日关系改善。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写入迟滞的中日政治关系。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恣意窜改教科书、钓鱼岛事件等种种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将两国的关系推向深渊,而日本多次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举动更是遭到了国人的极大反感,可以说中日关系是现今中国外交事务上比较麻烦并且难以处理的问题。中日关系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按照这样的速度在继续发展下去,不出几年,中国就会超过日本。这让日本产生了不平衡感,由此影响,日本对中国的心态日趋复杂,他们既看重中国的广阔市场,希望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得到实惠,有心存疑惧。这种复杂心态使得日本当局在对华合作的同时,试图从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加以防范和牵制,以达到阻碍中国超越日本的目的。 二、中日关系的解决 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1)历史的认知问题。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2)台湾问题。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

语文基础练习题及解析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未来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有大约40%左右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B.如果中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构成了巨大压力,那么环境恶化问题将会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短期出国游学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正规高端的海外研修平台,使其获得国际一流水准的大学课程体验,并有助于个人素质。 D.专家提醒,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购买颜色特别鲜艳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可能会诱发孩子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的疾病。 2、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依托未免B.感触依附未免 C.感触依托不免D.感受依附不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各地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B.争鸣性质的学术文章,应该强调得到作者本人认可的文本为学术争论的起点。 C.一些学生上课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的主要原因是熬夜看世界杯或玩网络游戏造成的。D.近日,绍兴戏在台北演出大受热捧,不少剧目对台北的市民也越来越熟悉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京津冀一体化不能成为地方盲目扩展工业园区的一个借口,必须利用在现有的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各地应该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拆旧建新。 B.针对小学入学划片时个别楼房“遗漏”的情况,已进行了统一登记,仍将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对这些“遗漏”楼房进行划片,并通知相关家长办理孩子入学事宜。 C.将文化作为一个噱头,营销的一个亮点,以引起更多关注,促进项目快速销售——如果是出于这样的目的,文化地产的发展难有前景。 D.招生办工作人员提醒,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切忌不可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学科专长并结合高考成绩来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我国正在实施公民旅游素质提升工程,在又一个“黄金周”到来之际,每位游客尤其是出境游客应该意识到自己是祖国的“形象大使”。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

关于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看法的调查报告

五:调查报告 当下,中国与日本因钓鱼岛问题而屡有摩擦,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同时全国各地的抵制日货游行不断发生,比如2010年10月16日在西安发生的打砸日本商店的事件,总共超过万余市民参加。中日两国积怨已久,历史侵略问题与现代领土争端的交织使得民间的交往近乎止步不前。为此,就很有必要在此时做出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与思维现状,以便为将来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并对大学生的国际思维能力现状进行评估。 根据调查数据,大家对中日关系抱有一定的担心。约有58.9%的同学认为中日将来可能发生战争,更有7.8%认为战争是必然趋势。对于本次抵制日货的行动,约有44.6%持有绝对赞成的态度,认为应该打击日本的反华气焰。而54.76%则保持反对态度,其中大部分对打砸事件持保留态度,希望大家的行为应有节制,并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大家进行抵制的原因,45.8%选择日本篡改教科书以及对钓鱼岛的侵占,29.4%因为日本的侵略历史所造成的深重苦难,不忘国耻。11.2%则是无理由的讨厌日本社会和民众。13.6%认为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对于抵制运动的可行性,84.8%认为日本必然会首先落败,其经济必然遭受重创。日本企业也会向政府施压,即使不会有大出口的损失,也会因中国制造的充斥而使市场面临困难。至于抵制运动的普及性,47.8%承认没有参与,因为日货一般性价比较高,52.2%的抵制行为仅仅在日货比较昂贵或者在商品性价比相同时倾向于欧美产品。

相对于民间抵制运动的火热,有59.2%对政府的表现略有不满,其中过半认为政府过于温和,早该说“不”。另一半认为这是政府未能提供交流平台来对中日关系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否则事情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大家对日本的整体感觉比较差,这也从数据中可以看到。66.2%觉得现在的中日关系比较不好,甚至很差。至于对于日本人民的印象,75.2%表示比较不好及很差。仅有10.2%认为非常好。不过与此同时,众人对中日关系的期望保持高调,63.6%期待在保有现状的条件下增进合作,改善关系。 以上数据表明,民族主义在大众里还是很有市场的。然而大部分人却在认识上保持较大的冷静,即使在语言和行动上对抵制行动比较支持,在生活里还是冷静分析对待。没有盲目的拒绝所有日货。参照近日西安的大规模游行,结合调查数据,都表明了事件的升温并不全部归因于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 这边是大规模抵制日货且年年有反日游行,那边是右翼势力不断集会,为什么两国的民间闹得如此不得开交呢?就让我们拿德法两国做一下比较吧。二战后,曾经势不两立的德法两国,竟也冰释前嫌,不谈旧事。而历史上两国则是不共戴天。在拿破仑时代,两万法军使普鲁士国王逃亡,普军全军覆没。普法战争中,十万法军被俘,战后德国从法国攫取了五十亿法郎的军事赔款和拥有丰富铁矿的阿尔萨斯、洛林,梁子结的更深了。再到一战,经过凡尔登百万伤亡后,巴黎和会的裁定让法国人扬眉吐气,可仇恨的种子在德国人民的心里生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分类汇编: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含答案)

日本专题史及中日关系 一、选择题 ◆(2018·福建)25.有学者认为,日本文明自古以来就具有“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能佐证这一观点的史实有()B ①大化改新②1861年改革③明治维新④戊戌变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山东青岛)33.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历史上曾经有两次在对外学习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关于这两次改革说法正确的是()D A.都发生于民族危亡之际B.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C.都是学习西方文化的结果D.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2018·江西)3.结合数轴上的时间,下列选项对应正确的是()C A.明治维新: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B.甲午中日战争:签订《辛丑条约》C.九一八事变: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始D.日本投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4.日本侵略中国过程中,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D ①《南京条约》②《马关条约》③《辛丑条约》④“二十一条” 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8·山东滨州)22.“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

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日本历史教科书妄图用上述内容否认或掩盖的罪行是()D ①对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②对格尔尼卡进行地毯式轰炸 ③南京大屠杀④731部队用中国人进行细菌武器试验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新疆乌鲁木齐)13.“科教兴国”这一观点在日本发展历程中得到证实的史实有()D ①大化改新②明治维新③法西斯上台④二战后日本的崛起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2018·湖南邵阳)2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史话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近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有学者认为,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国主义盛行,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中日“友谊之船”说翻就翻。 【友谊之船】 图一日本遣唐使船(局部)图二鉴真东渡日本 【侵略之船】

《国际形势》测试题

《国际形势与大国关系专题》测试题 一、单选题 1、2010年6月2日,日本政权更替,( D )辞职,( D )当选新首相,成为日本第94任、第61位首相。 A、福田康夫、麻生太郎 B、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 C、福田康夫、菅直人 D、鸠山由纪夫、菅直人 2、贝拉克·奥巴马于美国当地时间(C )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 A、2008年12月31日 B、2009年1月1日 C、2009年1月20日 D、2009年1月21日 3、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实行新的汇率制度。新汇率制度的实行始于2005年7月21日,这一制度的内容是(D) A、单一盯住美元 B、单一盯住欧元 C、实行以宏观调控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 D、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 4、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是(B),该总统初次访华至今,已有(B)的历史了,美国总统当年的中国之行重新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A、肯尼迪、40年 B、尼克松、39年 C、福特、 35年 D、卡特、 32年 5、(D),中美双方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A、1972年1月1日 B、1975年1月1日 C、1977年1月1日 D、1979年1月1日 6、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不包括:(C) A、哈萨克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哈萨克斯坦 7、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是当前中美两国的最高级别对话机制。2010年5月24日至25日,中美两国40多个部门的近50位负责人相聚在( A ),举行( A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A、北京、第二轮 B、华盛顿、第一轮 C、上海、第一轮 D、华盛顿、第二轮 8、2010年中欧建交(C )周年。中欧作为长期交流互鉴的两大古老文明和国际舞台上的两支重要力量,在应对全球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25 B、30 C、35 D、40年 9、当前中美关系发展中应遵守的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是(C) A、《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和《八?一七公报》 B、《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联合公报》 C、《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两国关于美国对台出售武器的联合公报》 D、《上海公报》、《八?一七公报》和《中美两国关于美国对台出售武器的联合公报》 10、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级大地震和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并引发核安全危机。 A、8.0 B、9.0 C、7.8 D、8.5 11、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B)会见达赖。 A、2010年2月17日 B、2010年2月18日 C、2010年2月19日 D、2010年2月20日 二、多选题 1、当前中日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ABCD) A、长期稳定 B、睦邻友好 C、以史为鉴 D、面向未来 2、胡锦涛《在“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指出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要(ABCD) A、增强政治互信

对近代中日关系的看法

对近代中日关系的看法 中国和日本,就像是一对冤家,两者间的战争从未消停过。大多数中国人对日本人,总会带着一种仇恨,特别是老前辈们情感更强烈。因为他们曾经历过或目睹过日本带来的创伤,国耻家仇。 中国和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渊源?首先在地理位置上两者的联系就不一般了。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属于亚洲,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和日本非常的近。中国是亚洲大国,海岸线绵长,而日本就在我们海的对面,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的,怎么中国和日本就“互掐”上了呢? 我们从历史书上可以了解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大国,其威力可以影响到周边小国,顺便带动小国的发展,日本就是其中之一。可是到了清朝末年,这种威力大不如前。闭关锁国,朝廷腐败,思想保守,固步自封······这一系列的举措使中国与世界大大脱节了,世界各国在学习新文明,而中国却在落后。与此同时,日本正在努力的前进,特别是明治维新让日本强有力的崛起。 然后一个不合常理的局面出现了,小日本居然来挑衅大中国!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我历史不好,但我清楚的记得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出动联合舰队,进攻我们的海防,北洋舰队受命前行,抵抗日本海军的进攻。当时的情况危急,丁汝昌、邓世昌等人危急领命,对付有组织有目的的日本舰队,两军交战过程艰辛,本来清政府明明有赢的希望的,怎么就会输给小日本了呢? 这一年注定是历史性的一年。中国资源比日本丰富的多,人多、地多、资源多,除了北洋舰队,在南海地区还停靠着一些军舰,但是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几乎出动了全岛的军舰,而清政府却让自己的军舰停在南方晒太阳,很明显,清政府一点抵抗的积极性都没有。还有就是在战争中,清政府居然出动渔船,渔船不是打渔用的吗?怎么能抵抗日本的现代化军舰呢?想想就觉得可笑。再看看武器方面,我们军舰在炮弹流弹用完之后,居然无弹可打,有那么几颗打出去还是个空炮弹,就算击中了敌方不爆炸也是无用功。从这一系列地方就可以看出,清政府的备战不足,无力抵抗外来侵略,就算是小国也不行。

期末考试练习试题五

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练习题五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图表反映美国1925~1945年失业率发展趋势。 (l)说出1933年以前失业率发展趋势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指出相应发生的重大事件。 (2)分析上述重大事件发生的基本原因。(2分)并谈谈对我们的启示。(1分) 2.(12分)思想突破、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体现了欧美国家l5—18世纪发生沧桑巨变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但丁图2:蒙娜丽莎图3:改良蒸汽机图4:火车机车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第十七条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材料三: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请回答: (1)图l和图2反映的是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重要文献?(4分) (3)图3与图4两项发明成果有何关系?(2分) (4)古今中外还有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完成下列填空:(4分) A:20世纪初在中国爆发的,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1848年2月《》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此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3.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方产生、确立、发展并向整个世界扩张的历史。一般认为它有两条主要发展线索:一条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产生并向北美、日本等地发展的历史。另一条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向全球扩张,使世界逐步形成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又矛盾的整体。 问题: (1)指出l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向北美、日本扩展的主要事件及作用。(4分) (2)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向全球扩张的主要途径是什么?(4分) 4.以下是《大国法则》的部分内容摘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思想解放】 新的思想观念往往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1)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2分) 【制度创新】 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 (2)请写出17-19世纪英、美、俄、日四国,为实现制度的创新与完善而进行的政治革命或改革各一例。(4分) 【民主法制】 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中日关系黄金十年蜜月期

关于“黄金十年”的再思考 摘要:提到近代中日关系,中日两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很难用积极的词汇来形容那个时代的中日关系,日本政府的态度也导致了至今中日之间也是问题与摩擦不断。但是,在近年的中国学界,关于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这样一个说法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所谓的“近代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是美国历史学家任达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通过对当时大量史料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不可谓不新颖独特,让人们对于近代的中日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近代中日关系究竟存不存在所谓的“黄金十年”,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不存在,那么对于那段中日关系,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概念来概括,讲成为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何谓“黄金十年” 关于“黄金十年”这样一个概念,最先提出的的任达教授,这是没有问题的,他本人在《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一书中清楚地谈了这个概念的由来:1986年夏天他在《粉碎了的崇高愿望:东亚同文会与中国,1898——1945》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十年蜜月”这一概念。对此,东京大学的平野健一郎教授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用“十年蜜月”一词是不适当的,因为从当时日本的行为来考虑或者判断的话,完全是对本国利益和安全的关心,用十年蜜月一词就会暗示着中日之间存在着真正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实际上这是与事实不相符的。到了1986年底,任达应时任日本亚洲学会会长薛龙博士的邀请,写出了《被遗忘的黄金十年:日中关系,1898——1907》,“黄金十年”这一概念正式形成,从而也为围绕“黄金十年”这一概念的著作《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到1912》奠定了基础。 任达教授认为,中国在1898年到1910年这十二年间,思想和体制的转化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日本在每一步都作为中国的样本和积极参与者,这些成就便无法取得。与惯常的想法相反,日本在中国现代化中,扮演了持久的、建设性的而非侵略的角色。不管怎么样,从1898年到1907年。中日关系是如此富有成效地相对和谐,堪称“黄金十年”。[1]7 二、以日为师——“黄金十年”出现的契机 有关“黄金十年”形成的背景,要分成清政府和日本两个方面来看,首先是清政府,出现的“外交窘境”是重要的原因。甲午战争中,日本这个曾经的学生给老师狠狠的上了一课,整个中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和耻辱。《马关条约》的签订,割让台湾和辽东半岛,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日本的举动同时也刺激了列强敏感的神经,早就觊觎中国东北的俄国率先发难,联合德、法两国,共同要求日本不得染指辽东半岛,否则将实行武装干涉。日本迫于压力,不得不将嘴边的肥肉吐了出来,另外又向清政府榨取了3000万的赎辽费。 三国干涉还辽之后,清政府大喜过望,不但给俄、法、德三国的数十名外交家颁发了奖章以表彰他们对中国做出的贡献,而且与俄国的关系迅速升温,国内的亲俄浪潮也掀起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鸿章与俄国签订的《中俄密约》,通过与俄国的结盟以“共同防御”日本。时人有曰:“慈禧与李鸿章固夙主亲俄,迨经三国索还辽东,内而廷臣,外而疆吏,乃无不以连俄拒日为言矣”。[2]94与此同时,一些知识分子有感于日本经过维新而摆脱落后走向富强,鲜明的提出要以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中国改革的样本,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有驻日参赞黄遵宪及著名维新派人士梁启超等、。但在当时他们的意见并未成为主流,无论是掌握大权的中央政府或者是颇有实权的地方督抚,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篇一: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前景 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前景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日关系一向错综复杂——既有历史上的和平与对立,又有现实中的依存和竞争。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以来,合作与发展始终是双边经贸领域的主题,但在政治安全领域却逐渐从友好演变为摩擦、对抗。因此,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当下的首要问题,也是唯一正确的途径。作为当代青年,透彻地了解与分析中日关系对你我而言至关重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解决中日问题,首先应理清中日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周恩来总理曾用“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对中日关系历史进行了最为全面准确的说明和表达: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则是历史主流中“艰难和辛酸”的一页。中日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唐朝,这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在和平友好的交往过程中,中国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日本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

逐渐形成了具 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 “两千年友好”,使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稳定,彼此 汲取文化营养;“五十年对立”,则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日本明治维新后,其国力迅速强大、野心极度膨胀,悍然挑起甲午战争;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又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短短半个世纪内,两国人民友好邦交的历史传统瞬间打破,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亦破坏殆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饱受战乱摧残。 放眼当代,中日关系的现状也是紧张与缓和并存的局面:从1972 年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到1982年第一次教科书事件,可 以说是友好合作时期;从1982年到1992年天皇访华,中日之间摩擦与合作并存;自1992年以来,为对立合作时期。“政冷经热”成为描述中日关系现状的典型词汇。首先,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据核心地位,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回顾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可见,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正如历史上一样,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加强,促进了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有利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然而,中日之间也面临领土争议、台湾问题、历史遗留等诸多问题;再加上近年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中日政治关系一再陷入迟滞。两国间最大的政治障碍就是历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