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导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解释概念:

1、政治经济学

2、经济规律

二、单选题:

1、成理论体系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蒙克莱田

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后完成者是()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蒙克莱田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于()

A、18世纪初

B、18世纪中

C、19世纪初

D、19世纪中

4、创立帝国主义理论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

A、生产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 、劳动

6、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

B、生产关系

C、生产力

D、劳动

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分析框架是分析()

A、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生产与消费矛盾

C、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

D、资本与货币的矛盾

8、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 )

A、生产过程

B、商品经济

C、经济规律

D、资本主义的本质

9、以《资本论》体系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为研究对象的

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商品经济

D、市场经济

10、下列属于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B、价值规律

C、剩余价值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三、多选题: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

A、蒙克莱田

B、威廉·配第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庸俗成份主要表现在()

A、认为自利是人的本能

B、提出劳动创造价值思想

C、没有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实质

D、把资本主义看作是自然的永恒的制度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古典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根本的改造,表现在()

A、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

B、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

C、建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D、揭示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必然性

4、社会再生产包括的环节有()

A、生产

B、交换

C、分配

D、消费

5 、经济学对某个经济体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它们是()

A、生产关系层次

B、经济运行层次

C、微观经济层次

D、宏观经济层次

四、判断题:

1、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不需要涉及生产力。

2、古典经济学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但未接触到剩余价值问题。

3、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是揭示经济规律。

五、简答题:

1、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2、简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六、论述题:

如何科学认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解释概念

1、生产关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

3、生产方式

4、生产力

二、单选题

1、生产关系包括四环节,它们依次是()

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B、生产、消费、分配、交换

C、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D、交换、分配、生产、消费

2、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

A、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决定生产

B、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C、消费决定生产,生产受消费的支配

D、生产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消费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

3、交换决定生产表现在()

A、交换的性质决定着生产的性质

B、交换的发展程度决定生产的发展程度

C、生产之前离开生产要素的交换,生产就无法进行

D、交换的方式决定生产的方式

4、分配有两种,其中之一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这种分配属于()

A、产品分配

B、资源分配

C、按劳分配

D、计划分配

5、消费的内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个方面。属于生产消费的是()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

B、消费对象不断拓展

C、消费品的结构和数量

D、消费水平的高低

6、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工具的性质

C、生产资料所有制

D、劳动者的相互关系

7、衡量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构成

B、劳动资料的状况

C、劳动者的技能

D、劳动对象的种类

8、先进的生产力是指()

A、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生产力

B、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力

C、现代科技和知识含量越来越高的生产力

D、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生产力

9、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说,生产与消费是()

A、既统一又对立

B、对立的

C、同一的

D、没有关系

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A、社会形态

B、生产方式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11、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构成所有制关系的主要内容是()

A、所有

B、占有

C、支配

D、使用

12、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生产要素权能结构的典型特征是()

A、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合二而一

B、使用权与支配权的分离

C、所有权与使用权、支配权的分离

D、占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

13、市场经济的基础是()

A、商品归不同的生产所有者所有

B、诚实守信

C、竞争

D、平等原则

14、现代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是()

A、权能结构的合一

B、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分离

C、出资人权利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分离

D、财产归属上的排他性

15、新经济时代是()

A、以现代科技革命为支撑,以最先进的智能机器体系为基础的时代

B、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时代

C、以机器体系为基础的时代

D、以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

16、协作所产生的新的生产力要成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

A、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B、统一的指挥和管理

C、开展有序的竞争

D、利益分配合理化

17、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竞争规律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规律

D、按劳分配规律

1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先进与落后的矛盾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C、个人与集体的矛盾

D、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

19、推动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的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先进正确的思想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市场经济的发展

20、在生产关系范畴中,属于经济运行层次的是()

A、经济制度

B、经济体制

C、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D、宏观调控

三、多选题

1、消费决定着生产,表现为()

A、消费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C、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D、消费能够形成新的产品需求

2、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表现在()

A、它决定并支配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B、它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关系

C、它决定着产品的交换关系

D、它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性质

3、经济学中的分工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A、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

B、劳动职能的分工

C、机器体系中的分工

D、专业化分工

4、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区别在于()

A、生产的直接结果不同

B、劳动联系的方式不同

C、存在的经济基础不同

D、决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的途径不同

5、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表现在()

A、它促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和发展,拓展了生产的广度和深度

B、它使原有的传统工业不断得到改造,激发了活力

C、它促进了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

D、它促进了社会分工向更高层次发展

6、生产方式包括()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体制

D、管理制度

7、实现先进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A、依靠科学技术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B、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C、加快产业升级

D、扩大再生产

8、判断我国经济体制合理有效的标准是()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生产关系是否先进

9、生产关系就是()

A、生产过程中人同自然的关系

B、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C、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总和

D、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中的关系

10、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四、判断题

1、所有制和所有权是完全相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区别。

2、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运行的方式无关。

3、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生产力。

5、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

6、个别分工只承认竞争的权威。

五、简答题

1、简述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四环节之间的关系。

2、简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3、简述社会分工和个别分工的相互关系。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2、从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第二章商品和价值

一、解释概念

1、价值

2、劳动生产率

3、抽象劳动

4、商品

5、商品经济

二、单选题

1、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社会分工的发展

C、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D、私有制的发展

2、在一切社会里社会财富都是由()

A、价值构成的

B、货币构成的

C、资金构成的

D、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的

3、商品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它的主要特点是()

A、商品是非劳动产品

B、商品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C、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D、商品是用来交纳租税的劳动产品

4、商品价值()

A、体现商品生产者彼此交换劳动产品的关系

B、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

C、体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D、体现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5、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在相对价值形式地位上的商品是()

A、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

B、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C、充当等价物的商品

D、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不同的具体劳动能创造出不同的()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交换价值

C、商品的价值

D、商品的个别价值

7、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

8、商品的价值实体是()

A、脑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抽象劳动

D、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

9、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的根源是()

A、价值和使用价值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

D、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0、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决定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价值

B、价值表现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决定价值

C、价值决定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

D、价值表现交换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11、商品、价值、价格三者的关系应该是()

A、商品必然有价值,有价值的未必有价格

B、商品未必有价值,有价值的必有价格

C、商品必然有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D、商品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不一定有价格

12、商品的价值量是用劳动时间衡量,可见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共同决定的

D、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决定

13、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

A、脑力劳动

B、体力劳动

C、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

14、任何商品的价值是不能自我表现出来的,在货币产生之前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中通过()

A、商品的价格表现出来的

B、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

C、买和卖表现出来的

D、双方的意愿表现出来的

15、商品的价值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常随劳动生产率变化而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

生产率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没有关系

D、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16、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区别是()

A、自然的或生理条件决定的

B、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

C、由人们的主观意识决定的

D、由政府的政策决定的

17、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起着()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的公平

18、在商品经济中,商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使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这说明()

A、商品价格是由供求决定的

B、价值规律是在私有制条件下的作用受到制约

C、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的变动实现的

D、价格与价值不存在任何联系

19、正确说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B、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D、二者根本对立

20、企业要获得更多盈利,必须努力降低成本。企业要降低成本()

A、就必须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就必须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C、就必须减少商品的价值量

D、就必须减少商品的交换价值

三、多选题

1、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分工

B、由一定社会机构出面协调

C、一定社会的人们有进行交换的愿望和要求

D、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

2、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自主性

B、平等性

C、竞争性

D、开放性

3、不同商品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

A、它们有相同的效用

B、它们在市场上有相同的需求

C、它们有等量的价值

D、它们都凝结着等量的劳动

4、作为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它们是()

A、商品价值的实体

B、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C、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D、商品使用价值的实体

5、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形式

C、科技的发展水平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

D、劳动对象的状况和生产的自然条件

6、在马克思看来,总体工人包括()

A、直接从事社会化商品生产的生产工人

B、管理人员

C、科学工程技术人员

D、政府工作人员

7、价值规律具有()

A、调节作用

B、刺激作用

C、分化作用

D、联系作用

8、在现代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独立的市场主体进行决策

B、生产要素在企业间自由流动

C、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市场需求

D、资源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进行调控的

四、判断题

1、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商品本身的效用大小决定的。

2、体力劳动是具体劳动,脑力劳动是抽象劳动。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凡是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

4、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使用价值。

5、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交换价值。

6、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7、劳动生产率是具体劳动的效率。

8、马克思认为资源配置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的配置。

五、简答题

1、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2、如何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商品经济条件

下价值规律作用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如何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章货币与信用

一、解释概念

1、货币

2、价格

3、通货膨胀

二、单选题

1、从本质上看,货币是()

A、一般等价物

B、商品

C、金银

D、媒介

2、一般等价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能够表现商品价值的商品

B、能够进行商品交换的商品

C、能够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并能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D、把金和银作为货币的商品

3、货币之所以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金银天然是货币

B、货币能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C、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D、货币是国家发行的

4、关于货币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

D、纸币是货币符号

5、在货币产生后,商品的价值通过货币表现为()

A、交换价值

B、价格

C、物物交换

D、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B、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

C、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7、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这是因为()

A、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要表明商品价值的大小

B、只有通过现实的货币,商品的价值才能实现

C、观念上的货币,不能表明商品的价值的大小

D、想象中的货币和现实的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

8、能够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货币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9、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说明()

A、价值是价格的表现形式

B、价值的高低是由价格决定的

C、价格的高低,一般与商品价值大小成正比

D、价格的高低,一般与商品价值大小成反比

10、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

A、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B、商品交换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C、商品交换也是一种商品流通

D、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商品

11、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使货币具有了()

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支付手段的职能

C、流通手段的职能

D、储藏手段的职能

12、由借贷行为产生的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

A、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B、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C、代替金属货币充当储藏手段

D、只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

13、货币不同层次的差别在于()

A、适用性

B、流动性

C、便捷性

D、稳定性

14、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关系是()

A、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基础,商品流通为货币流通服务

B、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且服务于商品流通

C、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是分离的

D、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互为前提

15、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这表明()

A、纸币发行量多少都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相一致

B、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C、国家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D、只要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不发生变化,纸币的购买力就不会发生变化

16、纸币之所以能够买到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因为()

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B、纸币就是货币

C、纸币是劳动产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D、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17、“纸币发行量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得数量”,这意味着()

A、纸币发行量越多越好

B、金银货币仍然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C、在流通领域中的金银货币量和纸币量应该一致

D、纸币发行量要受到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的制约

18、对通货膨胀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商品供不应求,以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B、由于商品供过于求,必须大量发行纸币,刺激居民的购买力

C、由于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得数量,引起纸币贬值

D、由于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数量,引起纸币贬值

19、商品的“致命飞跃”是指()

A、从货币到商品的转化

B、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

C、从价值到使用价值的转化

D、从抽象劳动到具体劳动的转化

三、多选题

1、从货币产生的过程来看,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有()

A、偶然的价值形式

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2、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A、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B、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空间和时间进行

C、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D、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3、关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三者的关系中,表述正确的有()

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格是交换价值的一种形式

B、价值是交换价值、价格的基础,交换价值、价格的大小由价值决定

C、价值是交换价值、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

D、交换价值、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

4、一定时期内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以下因素决定()

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的流通速度

D、居民货币持有量

5、在不同的货币层次中,属于广义货币的有()

A、M1

B、M2

C、M3

D、M4

6、以下关于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货币本身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B、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D、货币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

四、辨析题

1、纸币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所以流通中的纸币越少越好。

2、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因此,价值减少价格必然降低。

3、货币形式替代一般价值形式没有质的变化。

4、纸币发行有随意性,而纸币流通无随意性。

5、通货膨胀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会出现。

五、简答题

1、简述货币流通规律。

2、简述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六、论述题

如何认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七、计算题

现假定某国当年要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亿元,其中赊销商品价格总额为450亿元,当年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600亿元,其中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350亿元,该年市场上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为6次,若发行纸币400亿元,试计算:(1)当年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2)纸币贬值后,每元纸币价值多少?

第四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

一、解释概念

1、资本积聚

2、资本集中

3、利润率

4、资本循环

5、资本有机构成

二、单选题

1、资本流通公式是()。

A、G—G

B、W—W

C、W—G—W

D、G—W—G′

2、利润率是()。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生产成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3、直接带来利润的是()。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预付总资本

D、生产成本

4、资本的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与财富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实现剩余价值的统一

5、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来实现量的扩大就是()。

A、资本集中

B、资本积聚

C、资本积累

D、资本原始积累

6、所费资本是指()。

A、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本

B、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

C、在生产过程中预付的资本

D、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资本

7、下列属于资本经营的是()。

A、购买生产资料

B、购买劳动力

C、购买股权

D、出售产品

8、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资本不同部分磨损方式的不同

D、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速度的不同

9、利润与剩余价值在量上的关系是()。

A、后者大于前者

B、后者小于前者

C、两者量上相等

D、二者无关系

10、资本的周转时间是()。

A、生产资料储备时间、劳动时间和停工时间的总和

B、采购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总和

D、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的总和

1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

A、货币资本的构成部分

B、生产资本的构成部分

C、商品资本的构成部分

D、借贷资本的构成部分

12、资本周转速度()。

A、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正比

B、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反比

C、与资本周转时间成正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正比

D、与资本周转时间成反比,资本周转资本次数成反比

1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由于()。

A、同一部门各个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B、不同部门之间为追求更高利润率而展开的竞争引起的

C、所有企业都要求得到同样利润引起的

D、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向资本机构成高的部门转移资本引起的

三、多选题

1、资本流通公式的特点是()。

A、运动的顺序是先买后卖

B、运动的媒介是商品

C、运动的主体是使用价值

D、运动的目的是价值增殖

2、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有()。

A、信用货币

B、无人车间

C、专利权

D、商标权

3、促进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是()。

A、资本积累

B、资本积聚

C、竞争

D、信用

4、企业发行股票是属于()。

A、间接融资

B、直接融资

C、权益融资

D、负债融资

5、产业资本现实循环包括()。

A、货币资本循环

B、生产资本循环

C、生息资本循环

D、商品资本循环

6、下列属于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是()。

A、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因而其价值下降

B、厂房年久失修,日益破旧

C、刀具使用磨损

D、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

7、生产资本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C、流动资本和流通资本

D、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

8、从资本的物质形态看()。

A、固定资本是不变资本的一部分

B、不变资本是固定资本的一部分

C、可变资本是流通资本的一部分

D、流动资本既包括了可变资本,又包括了一部分不变资本

四、辨析题

1、企业发行股票属于负债融资。

2、资本经营和一般的资本运动都是以资本增殖为目的,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3、资本循环的第三阶段,资本形态发生变化但量不变。

4、企业正常休工时间属于生产时间。

5、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连续运动的条件。

6、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是生产资料。

7、自然力作用导致的机器生锈属于无形损耗。

8、通过股票市场融资的方式叫间接融资。

9、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资本形态发生变化但量不变。

五、简答题

1、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2、简述资本经营及其主要方式。

3、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六、论述题

1、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2、试述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七、计算题

假定某企业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亿元,其中固定资本8000万元,平均周转时间为10年;

流动资本为2000万元,周转时间为2个月。试计算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

第五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

一、解释概念

1、单个资本

2、社会资本

3、卖方市场

4、买方市场

二、单选题

1、所谓社会资本,是指()。

A、在资本循环和周转中互为条件,互为交替的单个资本的总和

B、社会现有的所有货币资本的总和

C、属于全社会所有的资本

D、相对于单个资本不同运动特点的资本

2、马克思研究社会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前提是()。

A、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和三次产业

B、把社会总产品划分类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C、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D、按社会总产品的物质形态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形态上分成三个部分

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A、在任何条件下,再生产都要连续进行

B、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C、物质替换有保障

D、计划要科学可行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

A、Ⅰ(c+v+m)=Ⅰc+Ⅱc

B、Ⅰ(c+v+m)<Ⅰc+Ⅱc

C、Ⅰ(c+v+m)=Ⅰc+Ⅱc

D、Ⅰ(c+v+m)=Ⅰ(v+m)+Ⅱ(v+m)

5、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是()。

A、Ⅱ(c+v+m)=Ⅰ(v+m)+Ⅱ(v+m)

B、Ⅱ(c+v+m)>Ⅰ(v+m)+Ⅱ(v+m)

C、Ⅱ(c+v+m)<Ⅰ(v+m)+Ⅱ(v+m)

D、Ⅱ(c+v+m)=Ⅰc+Ⅱ(v+m)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A、Ⅰ(v+m)=Ⅱc

B、Ⅰ(c+v+m)>Ⅱc

C、Ⅰ(c+v+m)<Ⅰc

D、Ⅰ(c+v+m)=Ⅱ(v+m)+Ⅰc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

计算题(考试以选择题形式出题) 1、假定某一资本的剩余价值率为100%,该资本4年周转一次,试问该资本的年剩余价值率为多少? 2、一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预计股息为8%,银行此时的存款利率为5%,求股票的理论价格应是多少? 3、某一年度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为42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10次,求货币需要量?若货币流通量为5250亿元时,求货币的流通速度? 4、某一时期,流通中货币需要量为30000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求此时货币的贬值程度? 5、某企业持有一张面值为10000元的票据到银行贴现,该票据尚须73天才能到期,在年贴现率为10%的情况下,试问企业能得到的贴现值为多少? 6、某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800万元,可变资本200万元,获得剩余价值200万元,其利润率是多少? 7、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8、已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是1500元,加上到期的支付总额200元,减去彼此抵消的支付600元,假定同一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求流通货币的总额X的数值? 9、某企业年产10000件商品。固定资本额为1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投入流动资本额为5万元,周转时间为3个月。雇佣工人200人,月平均工资30元,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请计算: (1)m'是多少? (2)年预付资本的周转速度是多少次? (3)M'是多少? 10、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为; 第一部类:4000c+1000v+1000m=6000 第二部类:1600c+800v+800m=3200 两大部类的积累率均为25%。试计算,为实现扩大再生产,如果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9:1,那么第II部类追加资本的资本有机构成是多少? 补充:

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资)》第03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 B C D 、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商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B C D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 A B C D 、在下列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A B C D

D、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发行的价值符号 2、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 )。 A、打破了商品直接交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 B、有可能造成买和卖的脱节 C、使经济危机的发生具有了形式上的可能性 D、起到贮藏社会财富的作用 3、从对价值形式发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 A、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已经孕育着货币胚芽 B、货币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本身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E、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足金银 4、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 A、是把货币作为财富代表退出流通进行贮藏 B、只能是具有价值的金银商品 C、可以是纸币或观念上的货币 D、会使流通中的货币减尘使商品销售困难 E、会自发地调节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 5、以下的商品价格下降不构成通货紧缩的是: A、一般物价水平2 B、4个月的持续下降 C、一般物价水平6 D、12个月的持续下降 E、某类商品和劳务价格6

正确错误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和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正确错误 、通货紧缩可以使消费者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所需要的商品,因此,通货紧缩不会像通货膨胀那样对经济运行产生很大的破坏力。 正确错误 、价格与价值的相背离,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 正确错误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正确错误 《政治经济学(资)》第01章在线测试 A B C D 、劳动对象有两类 B A 过加工的劳动产品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附答案

⒈某制些厂拥有平均生产条件,资本家雇佣工人50人,工作日为8小时,工人人 均4小时生产1双鞋,消耗生产资料价值为22元,每个工人1小时创造新价值2元,劳动力价值8元。计算:(1)该厂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2)该资本家一天消耗的资本价值,其中c和v各为多少?(3)资本家一天共获得的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4)每双鞋的价值量。 ⒉某制鞋厂拥有一般生产条件,工作日为8小时,每个工人生产2双鞋,每双鞋社 会价值量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22元,新创造价值为8元,工人日工资8元。如果该厂首先采用先进技术,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工人日工资仍为8元。计算: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 ⒈解:(1)必要劳动时间=8/2=4(小时) ⒉剩余劳动时间=8-4=4(小时) ⒊(2)c=22×(8/4)×50=2200(元) ⒋v=8×50=400(元) ⒌共计耗费资本价值= c+v=2600(元) ⒍(3)m=2×4×50=400(元) ⒎m’=400/400=100% ⒏(4)总价值=c+v+m=2200+400+400=3000(元)

⒐总双数=8/4×50=100(双) ⒑每双价值量=3000/100=30(元) ⒒答:(1)工人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4小时。 ⒓(2)资本家共耗费资本价值量为2600元,其中c为2200元,v为400元 ⒔(3)资本家一天共获取剩余价值4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 ⒕(4)每双鞋价值量为30元。 ⒖解:一个工人一天生产鞋=2×4=8(双) ⒗社会价值总量=30×8=240(双) ⒘个别价值总量=22×8+8+8=192(元) ⒙超额剩余价值量=总社会价值量-总个别价值量=240-192=48(元) ⒚答:该厂资本家一天从一个工人身上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量为48元。 六、计算题 ⒈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甲企业资本周转时间为3个月,乙企业资本一年周转 0.5次。问:(1)甲企业资本周转次数?(2)乙企业资本周转的时间? ⒉甲乙两个资本主义企业,预付总资本均为100万元,甲企业固定资本为总资本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打"的题是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V)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V)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 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 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叫做社会生产关系,也叫经 济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三要素与四环节)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就是价 值)。价值体现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私人劳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 4.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分工(自然分工的基础上) 5.抽象劳动: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7.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9.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代售商品数量、商 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10.信用: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1.垄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 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与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12.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 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3.金融寡头: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形成金融 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 14.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 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15.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 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16.通货膨胀: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

政治经济学重要名词概念

政治经济学重要名词概念 1.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直接的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 通。 2.市场经济:指借助于市场交换关系,依靠供求,竞争,价格机制组织社会经济运行,调 节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 3.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4.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5.私人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商品生产者按着自己的打算和自己的 利益进行的劳动。 6.社会劳动: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性质,是为生产他人或社会需要idea的使用价 值而进行的劳动 7.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效用。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 属性,不反应社会经济关系 8.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 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9.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个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它形成商品的 个别价值 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 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 11.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具体劳动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它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 以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二是以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12.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价值决定和实现的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3.资本周转:是指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14.借贷资本:是借贷资本家为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从职 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准备形式。 15.商业资本:是指独立从事商品流通获得,在流通领域中发挥作用的资本,它是从产业资 本运动中分离出来,以获得商业利润的准备形态。 16.产业资本:是指投放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包括投放在工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 和为物质生产部门服务的交通业的资本。 17.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的第三阶段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是表现在商品 形式上的资本。 18.职能资本:是指能够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包括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 19.货币资本:是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德尔第三阶段上所采取的一种职能形式,是表现在 货币形式上的资本。 20.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用公式 c+v表示。 21.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22.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 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23.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就是劳动产品,二就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就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就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就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就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就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与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就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与提款准备金率,紧缩银根,

政治经济学概念解释

政治经济学概念解释 导论: 1、政治经济学:广义地说,是研究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2、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客观性:①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挥作用 ②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它。 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当某种经济条件不存在时,与之相关的经济规律也就随之消失。这里讲的经济条件是指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市场条件等。 第一层次是各个社会形态都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第二层次是几个社会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存在几个社会的商品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生产竞争规律等。 第三层次是某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如剩余价值规律、按劳分配规律等。 第一章: 1、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就系统的组成要素看,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中的关系。 2、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所组成。 (1)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所有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 (2)占有,是一个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和一定的时期内,占有者实际上占有生产资料,并且具有排他性。 (3)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 (4)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3、生产方式: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必须获得物质资料,这种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称之为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4、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生产力包含三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劳动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但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志是生产工具。 第二章: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价值。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的、社会属性。 2、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 3、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4、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5、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第三章: 1、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价格: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 第四章: 1、资本积聚: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 2、资本集中:资本集中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3、利润率:利润额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它又被称为资本利润率。 4、资本循环: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的职能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政治经济学计算公式 剩余价值(M)是商品价值(C+V+M)超过它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而形成的余额。 其中(C+V)是资本家购买各种生产要素所预付的资本价值,(V+M)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 剩余价值率(m’)就是剩余价值( M)与可变资本(V )的比率,剩余价值率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程度。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资本价值周转的次数。 如果以U表示资本周转的计量单位“年”,以u表示资本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以n表示资本周转次数,那末,一年里资本周转次数的计算公式是: n=U/u 一定量资本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其周转速度越快;周转次数越少,表明其周转速度越慢。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是指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 按照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每年从出售商品中提取的用于更新的货币准备金就是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的原始价值的比例就是折旧率。

6.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 平均利润率=社会剩余价值总额/(产业资本总额 + 商业资本总额) 7.平均利润: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 8.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公式表示为:生产价格=K+ 平均p

9.土地价格是资本化的地租,即土地价格相当于能够取得这笔地租收入的货币资本。 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 10.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 利息率=利息量/借贷资本总量 11.银行利润在量上相当于利用自有资本获取的平均利润。 银行利润率=银行利润/银行自有资本 12.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息率 =股票面额×预期股息率÷利息率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完整版)自考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重点讲解

1、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无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说,是为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的。政治经济学都是有阶级性的。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并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提出了一些预见性设想。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经济学科,它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中获得重大发展发。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它属于经济利益关系。 (3)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诸方面的关系,既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也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4)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不是研究它的表面现象,而是揭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即研究各种客观经济规律。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二者有统一面。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 (2)二者有差异面。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5、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6、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7、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 (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即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及其发展规律性的科学。 2、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3、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4、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6、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7、生产力: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又称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9、生产关系体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建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方面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10、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与统一。 11、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

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12、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它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所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13、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4、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1、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 3、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买卖。 4、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是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6、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7、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8、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一、商品与货币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价值 →统一与对立 2.交换价值: 3.货币的双重交换价值 4.货币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这种职能表现为货币作为衡量和计算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使商品的内在价值得以外在表现。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②流通手段。这种职能表现为货币作为买卖商品的手段来使用,起着媒介商品交换的作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最初是以贵金属条块形式出现的,这给商品交换带来了不便,于是就逐渐产生了具有一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面值的铸币。铸币是由国家铸造的,并作为法定的货币来流通。铸币长期流通发生磨损,其实际价值和它标明的价值相脱离,使得贵金属货币由价值符号来代表成为可能,于是纸币便应运而生。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代表贵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贮藏手段。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使之成了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这就引起了人们贮藏货币的欲望。货币退出流通而作为社会财富被人们贮藏起来,这就是货币的贮藏于段职能。贮藏货币的职能可以调节流通中的货币流通量。 ④支付手段。在商品赊购买卖中,在赊购到期以货币来偿还债款时,货币便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还可以用于支付租金、利息、工资和赋税等。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既有利于商品流通和节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但也可能因债务偿还中断而影响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 ⑤世界货币。货币超出一国的范围,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充当般等价物使用,这就是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表现在:一是作为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二是作为般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的商品; 三是作为社会财富由-国转移到另一国。作为世界货币,一般来说必须是贵金属条块的形式,特殊情况下某个国家由于经济力量十分强大,其铸币或纸币可在一定时期在世界很大的范围内起着世界货币的作用,如第二次世更大战后的美元 5.价值规律 两个原则:①价值决定原则:价值决定价格②交换原则:等价交换 二、剩余价值理论 1.劳动力的特点 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练习

政治经济学计算题汇总 1.年内商品价格总额为1400亿元,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为350亿元,到期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400亿元,互相抵消支付商品价格总额为250亿元。根据经验测定单位货币每元年平均流通次数为8次,当年发行纸币200亿元。试计算:(1)年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多少? (2)纸币贬值后每元值多少? 2.某企业预付固定资本共1050万元,其中厂房价值300万元,折旧年限为30年;机器设备价值7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小工具等价值50万元,折旧年限为5年。另有预付流动资本200万元,平均每3个月周转一次,该企业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多少? 3.产品总值为5 万元,其中不变资本2 万元,剩余价值率200%,求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4.已知某服装厂有工人100名,每个工人的工作日为12小时,平均每个工人2小时生产1件衣服,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为6元,工人日工资为2元。工人每小时创造新价值为0.5元。求: (1)一天消耗多少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资本家每天获得的剩余价值是多少?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3)工人每天的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各是多少? (4)每件衣服的价值是多少? (5)如果工作日长度不变,工资不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半,则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是多少? 5.某企业年生产9000件商品,每件商品的社会价值为30元,投资固定资本10万元,平均使用年限10年;投资流动资本5万元,周转时间3个月,雇工100人,月人均工资50元,求年剩余价值率。 6.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本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采用了新的机器设备,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的情况下,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7.某资本家企业年预付资本12万元,其中可变资本5000元,原材料流动资本1.5万元,假定该企业的m’=200%,流动资本周转次数每年12次,试问:(1)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一物质资料得生产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得主要出发点,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得能力。就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得决定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与劳动者三个要素。 劳动对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得对象。(一类就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得自然物质;另一类就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得物质。)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得一切物质资料与物质条件。最重要得就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得发展状况,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得物质标志。 劳动者:具有劳动经验与劳动技能得人。就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得决定性得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得各种经济关系。使人们最基本得社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中所处得地位与关系;产品得分配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统一,构成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得不断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与发展得要求,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得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得矛盾就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得基本动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矛盾,就是制约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得重要因素。 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得综合构成社会得经济基础,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得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得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放作用于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得一门科学。 二物质资料生产与在生产得过程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起点) (中间环节) (终点) 政治经济学得任务:作为一门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得理论经济科学,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实现与发展得运动规律就是它得根本任务。 政治经济学得性质: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 政治经济学得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唯物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得意义:社会主义革命得经济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得经济理论依据、 运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得典范、 财经专业得理论基础与社会科学得重要知识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商品得二因素:商品就是用来交换得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得属性。使用价值总就是构成社会财富得物质内容,就是交换价值得物质承担者。 商品得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她商品相交换得属性。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得量得关系或比例。 商品交换价值比例就是由商品价值决定得。价值就是交换价值得基础与内容,交换价值就是价值得表现形式。价值就是商品得社会属性。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得生产关系,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价值:凝结在劳动产品中得无差别得一般劳动。价值体现得就是人们交换劳动得生产关系,这就就是价值得实质。她就是商品得本质特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得社会关系。 使用价值与价值得矛盾统一:对立:商品交换过程中,买卖双方价值与使用价值只能得其一。 统一:商品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得统一体。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得物质承担者,价值就是商品得本质属性。☆劳动得二重性:生产产品得劳动具有二重性,既就是具体劳动,又就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特定具体形式下进行得千差万别得劳动。创造了商品得使用价值。放映人与自然地关系,具有永恒性》抽象劳动:抽去了具体形式得一般人类劳动。它创造商品得价值。体现商品经济得社会关系。 劳动得二重性同商品二重性得关系:商品得二因素来自于劳动得二重性。(使用价值→生产力;价值→生产关系) 三、商品得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得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得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生产者实际耗费得劳动时间就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得社会正常得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得劳动熟练程度与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得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获得超额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社会生产力得提高与发展。) 价值形式得演变:简单得价值形式、扩大得价值形式、一般得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得特殊商品,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得职能:价值尺、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与要求)商品得价值由生产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得价值量进行。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得现象,实质上就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得结果,就是价值规律作用得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得影响自发得围绕价个上下波动

《政治经济学》各章节必背大题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是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3.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物质资料生产和社会生产方式 1. 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2.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有哪些? 3. 在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作用是什么? 4. 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 试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6. 论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7. 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第三章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 1. 何为再生产?它的内容是什么? 2. 怎样理解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及其实质? 3. 国民经济中有哪些主要比例关系? 4. 产业结构的类型及其演进趋势是怎样的? 5.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何联系与区别? 6.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 经济增长方式有哪些类型? 第四章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势 1. 说明价值、交换价值、价格的区别与联系。 2. 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 3. 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4. 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什么劳动为基础计量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区分、劳动生产率的两种表示方法) 5.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6.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有哪些职能? 7. 价值规律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或简单商品经济)有哪些作用? (价值规律在简单商品经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的资本主义中发生作用的形式有什么不同) 8.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自发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或为什么说价值规律对我国国有企业重视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起着促进作用? 第五章市场经济和资源配置方式 1. 社会资源配置的原因、任务、目标是什么? 2. 社会资源配置的机制是什么?资源配置有哪些方式? 3.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怎样的?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政治经济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一、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也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 论武器。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 论武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 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的理论基础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 观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 的经济学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提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高度科学性和真理性。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实现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因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阶级地 位和阶级利益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它越是正确地提示经济 规律,其理论就越具有科学性,便越符合工人阶级的阶级利益。 三、为什么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这是因为: (1)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融入国际经济的条件下研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联系国际经济关系,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运行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2)资本主义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变化、新特点,需要加以研究。 四、如何看待当代西方经济学? (1)当代西方经济学即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其掩盖资本主义矛盾、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和利益服务、并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来说,具有庸俗性质。 (2)当代西方经济学从其研究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方法和制度、认识和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及政府调控的规则,以及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来说,又有一定程度的科学成分。 (3)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对于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1、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1)结算的方式:结算方式:①现金结算;②转帐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A、含义P7: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C、注意银行信用卡的使用特点P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