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国际贸易学名词解释-净进口

贸易:国际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

国际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交换活动。

对外贸易额: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贸易的总和。

贸易差额(顺差、逆差):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之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

对外贸易条件: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一单位商品能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的比例,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效益如何,通常用该时期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来表

示。

出口价格指数

TOT=--------------X100

进口价格指数

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之内进出口商品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例。总贸易: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

三国间贸易:

第三方贸易:中间商利用其从事国际贸易的经验、技术、商务关系或地理上的优越地位,对出口国(第三国)供应商以买方地位,面对进口国(进口商)以卖方地位,分

别签订买卖合同,货物则由出口国(第三国)直接运送至进口国,中间商仅以

文件处理(document process)方式达成贸易,并赚取差价行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易货贸易:以经过计价的货物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现汇贸易:以能够自由兑换的货币作为清偿工具的贸易。

国际贸易额: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出口或进口总额。

国际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实际规模。

贸易条件:是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以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

国际分工: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垂直型分工:指发达国家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中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原材料的国际分工。

水平型分工:各国在工业生产之间的专业化协作。

国际贸易的静态利益:通过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换,参与国消费者可以得到的商品数量,要大

于各国在封闭状态中有自己来生产所得到的数量。这是在各国的资源

总量不增加、技术条件没有改进的前提下而出现的实际福利的增长。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对一国经济的刺激作用。

绝对成本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其中一国在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

另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效率,则两国分别在不同商品的生产

商拥有绝对优势,此时如果两国根据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

互进行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

比较成本理论: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商品的生产上均占据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分工生产期

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过可以专门分工生产其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然

后进行国际交换,双方均能从中获益。简言之,“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

取其轻”。

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当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里昂惕夫之谜:例如,美国一般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那么它的对外贸易模式应该是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里昂惕夫基于这

种认识,利用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1947-1951年间的统计数据,对其

对外贸易结构进行了具体的计算,其目的是对H-O模型进行验证,但验证的

结果恰恰和理论判断相反。

要素密集度:是指单位产品的相对要素投入比例。

要素密集度逆转:同一种商品在劳动丰富的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富的国家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但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致使两国所有的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都能得到同

样的土地报酬率,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模式如何。

等产量线: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点的连线。

雷布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动,并且两种商品均被生产的条件下,一种要素供给增加,而其他要素供给数量均保持不变,这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

生产的产品产出增加。同时又使其他产品的产出下降。比如,劳动供给的

增加会使衣服的产量提高,但同时会使彩电的产量减少。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其核心的思想表达为,如果存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技术,并且衣服与

食品继续被生产,当一个国家由自给自足走向自由贸易时,贸易使

出口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相对下降,这会使出口

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那种生产要素――也是国内供给相对充裕

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同时,它也使出口产品生产中非密集使用

的那种生产要素――也是国内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

降。如果本国是土地充裕、劳动稀缺的国家,出口食物并进口衣服

会使土地的价格,即地租率相对上升,从而使土地所有者的报酬增

加,同时,它使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率相对下降,即使劳动所有者的

报酬下降。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说明了自由贸易带给同一国家

不同要素价格的短期影响。

技术差距理论:由于各国技术的投资与技术革新的进展不一致,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技术差距。

这样就导致技术领先的国家,享有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但新

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转到国外,

当一国的创新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外国即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创新国渐

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口市场,因技术而产生的国际贸易逐渐缩小。随着时间的

推移,新技术最终被技术模仿国掌握,是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即持续到技术

模仿国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其全部需求为止。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制成品和生物一样具有生命周期,其生命周期经历了三个时期。(创新、成熟、标准化)

产业间贸易:各国之间的贸易是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同一产业部门具有相似要素投入和消费替代性的产品通过外部或内部市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简单的说,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及进口有出口

同一产业部门产品的现象,又叫双向贸易或者贸易重叠。

内部规模经济:个别厂商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即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企业收益增加。

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行业的生产规模扩大而给行业内企业带来的产量的增加和效益额提高。消费者偏好相似理论:国家间或地区间收入水平的相似性决定它们的需求的相似性,因此也

决定这些经济体间相互的部门间贸易与部门内贸易的高度集中性。由

于发达国单位资本收入率相似,因此,它们的需求偏好与需求结构越

接近,进行制成品贸易的可能性越高。又由于同种制成品存在着广泛

的品质差异性(Product Differentiation),故它们之间的贸易又多

表现为部门内贸易――同种商品的互相出口与进口。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和国内储蓄一样,有减少国民收入的作用。贸易乘数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凯恩

斯的乘数理论。该理论将贸易看成是解决经济萧条、维持经济稳定增长

的途径。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造成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从贸

易角度来看,政府可以利用保护贸易政策来增加净出口,提高有效需求。

正如投资或消费的增加将会带来产出更多增加一样,进口的增加将导致

产出减少,其减少的规模要成倍于增加的进口;同时,出口的增加将导

致产出增加,其增加的规模将成倍于增加的出口。因此,在贸易乘数理

论看来,增加出口、限制进口是克服经济萧条、降低失业率的手段。国家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和行业的竞争优势,一国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在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高低,而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

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然

而,各国的竞争格局存在明显的区别,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或将能够在所有

产业或绝大多数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各国至多能在一些特定的产业竞争中

加工贸易:一国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

征的再出口业务,其方式多种多样。

补偿贸易:在双方商定的期限内,企业以商定的商品偿还其海外债务的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中以产品偿付进口设备、技术等费用的贸易方式。它既是一种贸易方式也是一

种利用外资的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买方以赊购形式向卖方购进机器设备、技

术知识等,兴建工厂企业,投产后以所生产的全部产品、部分产品或双方商定

的其他商品,在一定期限内,逐步偿还贷款本息。

来料加工: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承接方加工单位按外商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承

接方收取工缴费,外商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承接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业务。

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用外汇购买进口部分或全部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后再返销出口的业务。

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规定的购买商品的价格。也指中国国营商业系统内部批发

企业之间组织商品流通时的结算价格。反映商业采购批发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

调拨价格是“封闭市场价格”的一种形式,而“封闭市场价格”是指买卖双方在

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形成的价格。

贫困化增长:这是由巴格瓦蒂(JBhagwati,1958)于年提出的著名观点。该理论指出,对于一个出口导向的国家而言,在其出口产品国际需求的价格弹性不高(),并且进

口需求并没有出现显著增加的条件下,其充裕要素的大幅增加所导致的出口供

给大幅增加,将会带来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并最终导致国民福利水平的下降。国际贸易政策:一个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对外贸易方面所制定和推行的以下列行动准则。

对外贸易总政策: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一系列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队进出口贸易不加以干涉和限制,也不给予补贴和优惠,允许货物和服务自由输出和输入,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的一种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为保护本国产业和是藏,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商给予各种补贴和优惠以鼓励出口的一种政策。

超贸易保护政策:是传统的关税减让谈判中的减税方法。通常对选择出的产品,先由该项产品的主要供应国提出关税减让要求,与进口国在双边基础上进行讨价还价

的谈判,达成双边协议。然后,这一成对当事国对该项产品达成的双边关

税减让协议的结果,通过最惠国条款实施于所有关贸总协定缔约国。通过

这种传统的关税减让谈判方法,缔约各国不仅从它所直接参加的双边谈判

中获得直接利益,还可以从其他成对的谈判国之间达成的减让中获得间接

利益。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一直是贸易保护最有力的论据,也被落后国家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该理论最先由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

出,后经德国的李斯特发展和完善。该理论强调通过对目前落后的某些

产业进行保护,使其在未来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进口替代政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它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

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

业化。

出口导向政策: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它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并通过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

术,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工业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精加工制

成品出口替代粗加工制成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政策。

关税:是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出口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向进出口商或物品所有者所征收的一种税。

关境: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在一般情况下,关税和国境是一致的。但当有的国家设置自由港、自由贸易区时,关境小鱼国境。有的国家缔结了关税同盟,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成为统一关境时,关境大于各自的国境。

进口税: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货物和物品通过关境时,对本国进口商和物品所有者所征收的正常关税。

进口附加税:在征收关税后,又出于某种目的而额外征收的关税称为进口附加税(常见反倾销税、反补贴税)。

作用(有效保护国内产业;应付国际收支危机;维持进出口平衡;对某个国家

实行歧视或报复;抵制外国商品低价销售)

出口税:出口国家的海关在本国出口商品运出关境时,对本国出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倾销:一项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其在正常贸易中出口国供其国内消费的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即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

反倾销税:为了维护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世界贸易组织允许进口国对倾销商品征收一笔进口附加税,其目的是使其不能廉价倾销,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

反补贴税:又称抵消税或反津贴税,是对在生产、加工及运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出口国政府或同业公会发给的任何补贴的进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名义保护率:是指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或内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占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有效保护率:是指一个国家征收管术后的单位产品产出增值量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单位产品产出增值量相比增加的百分比。

普遍优惠制: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基于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制度。

最优关税:是指能是一国福利水平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其税率成为最优关税税率。

完税价格:又称海关价格或海关固定价格,是指经过海关审定作为计征关税所依据的价格。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公布的,对进出口应税和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单式税则、复式税则)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限制进口的各种法规和行政措施的总称。

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在规定的限额内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或虽不完全禁止进口,

但要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金。(绝对配额、关税配额)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出口,是出口国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

单方面或经双方协商在某一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进口国规定出口限额。

在限额内出口国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则禁止出口。

进口许可证制: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本国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过审查发给许可证方可进口,没有许可证,一律不准进口。一国政府可以通过开与不开、多

开与少开、早开与晚开许可证来控制商品的进口。进口许可证不仅可以控制

商品的数量、品种,而且可以控制进口来源地。

外汇管制:一国政府为保障本国经济发展,稳定货币金融,维护对外经济的正常进行,平衡国际收支而对外汇买卖、国际结算和外汇资金流动所实施的一种限制性政策措

施。(数量型外汇管制、成本性外汇管制)

进口押金制:又称进口存款制,是指进口商在进口商品之前,须在国家制定的银行按进口金额的一定比例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息存放一笔现金,从而增加了进口商的资金负

担和商品成本,气到了限制进口的作用。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未来限制商品进口虽规定的复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合格评定程序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一国或区域采取一些强

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以及动植物的

生命安全是合理和必要的。

环境贸易壁垒:又称绿色壁垒,是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生命健康等为理由构筑的壁垒,它常常被包括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

服务贸易壁垒

出口信贷:出口国政府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外国进口商、进口方银行提供贷款,以促进本国商品的出口。出口信贷通常用于出口金额较大、占用资金较多且期限较

长的出口贸易,如成套设备、船舶、飞机等。(卖方信贷、买方信贷)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指国家为了扩大出口而设立的专门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或银行提供

的信贷予以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该机构即按承保的金额

给予补偿

倾销措施:一国商品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目的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占领国外市场。(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

外汇倾销:一国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出口、限制进口的措施。当哟过货币对外贬值后,出口将丢上聘用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而用本国表示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

有利于扩大商品的出口,限制商品的进口。

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再关境外划出一定范围,在这个范围内实行各种特殊的优惠政策,发展转口贸易、加工贸易,促进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经济的发展。

(自由港与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科学工业园区)

出口管制:是指出口国政府通过各种经济和行政的措施,限制或禁止相关商品的出口。

(单方面出口管制、多边出口管制)

(国家专营、数量限制、商品清单与国别分组、征收出口税、封锁禁运)

出口价格支持:政府通过稳定价格来支持生产者的一种手段。为了稳定生产和保证生产者的收入,政府设立一个不由市场变动决定的“支持价格”或“保证价格”。如果

市场价格高于保证价格,生产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卖出高价,自然不用政府

操心。日过市场价格第一保证价格,生产者则可以从政府手中的刀两种价格

的差额,产品产量个生产者的收入都不会因价格的下跌而受多大影响。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

乌拉圭回合

争端解决机制

贸易政策审议机制

无歧视待遇原则

最惠国待遇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

透明度原则

贸易自由化原则

市场准入原则

互惠原则

对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公正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区域成员国之间进行经贸合作和交流,以削减或取消关税为主,逐渐拆除贸易壁垒,从而实现集团内部贸易自由化,对集团外实现共同的贸易政

策。

《国际经济学》篇章精选练习题及答案(DOC)

第1章绪论 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 单选 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经济增长 B经济自然增长 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D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是(D) A经济结构的变革 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 C经济自然增长 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 A社会分工 B国际分工 C产业内分工 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 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 B国际分工 C商品跨国界流通 D开放经济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点问题: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单选 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3.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则(D)。 A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 B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 C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4.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B)。 A制造大量出口顺差 B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内生产 C本国比贸易伙伴强大 D本国相对于贸易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 5.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A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简答: 1.请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评价绝对利益说 P20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揭示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按照绝对利益学说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贸易的参与者与整个世界会因此而获得利益。这一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际贸易中的某些规律,为产业资本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国际贸易实际出发的评价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在实践中运用存在着一个必要的假设前提:一国要参加国际贸易,就必然要有至少一种产品与贸易伙伴相比处于劳动生产率绝对高或生产所耗费的劳动绝对低的地位上,以便利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进人国际市场。如果一国在所有的产品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低于贸易对象国,该国便不具备参加国际分工的条件,或者在国际贸易中没有任何的利益获得。这一点在理论上过于绝对,在实践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很可能在所有产品上都不如发达国家,但仍然在进行国际贸易),实际上陷入了理论与实践的两难境地:如果没有超过贸易对手的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该国便被排除在国际贸易的大门之外,或者在贸易中本国的生产部门将被对方的竞争击垮。显然,世界贸易的历史与现实并不完全、普遍地符合斯密这样的假设。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复习 相对价格:商品之间价格关系的动态反映,专指两种或多种商品之间由供给与需求作用所形成的价格比例关系。在国际贸易中所交换的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体现交换双方的贸易利益。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实际上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水平。一国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或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边际替代率: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通常,由于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是不完全替代的,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该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 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 边际成本: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规模经济: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倾销: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依据:1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2进口国生产同类型产品的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3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产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持续性/掠夺性 最佳关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条件: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幼稚产业:某种由于技术经验不足、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成本高于世界市场价格,因而无法与国外产业竞争,但在关税、补贴等保护措施下继续生产一段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能够在自由贸易条件下获利,达到其他国家水平而自立,形成比较优势并良性发展的产业。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贸易创造: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结成关税同盟后,因取消关税降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使产品从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成本较低的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了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造成了他们相互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对进口国是福利损失。 国际收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主要目的:使政府当局了解本国(地区)的对外经济交往状况,从而为制定相应的经济管理政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马歇尔-勒纳条件:表明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即Vx1(Dx,D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公式表述为ηx+ηm>1,这一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条件下,如果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里昂惕夫之谜: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 特里芬难题: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美元需求的不断增长,美国必须保持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以使美元持续流入外国,但是这又必然导致各国对美元清偿能力信心下降;如果美国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稳定美元币值,又不能满足国际经济交易对美元的需求,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 套期保值: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之名词解释 Chapter 3 1.Absolute advantage(绝对优势):A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 production of a good if it has a lower unit labor requirement(aLW 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than the foreign country in this goo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76577203.html,parative Advantage(相对优势):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a good if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ing that good in terms of other goods is lower in that country than it is in other countries. 3.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The opportunity cost of roses in terms of computers is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that could be produced with the same resources as a given number of roses. 4.The unit labor requirement: the number of hours of labor required to produce one unit of output, such as aLW (wine) and aLC (cheese) 5.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生产可能性边界):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of an economy shows the maximum amount of a good (say wine) that can be produced for any given amount of another (say cheese). Chapter 4 1.Abundant factor: the resource of which a country has a relatively large supply(labor in home,land in foreign) 2.Biased expansion of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when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shifts out much more in one direction than in the other. 3.Equalization of factor prices: when Home and Foreign trade, the relatives prices of goods converge. This convergence, in turn, causes convergence of the relative prices of land and labor. 4.Heckscher-Ohlin theory: It shows tha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influenced by Relative factor abundance (refers to countries) and Relative factor intensity (refers to goods)It is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factor-proportions theory. 5.Scarce factor: in that country, and the resource of which it has a relatively small supply( land in Home, labor in foreign)

国际经济学答案答案中文版

Home's PPF 200400600800200400600800 Q apple Q banana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Chapter 2 1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 5.1=Lb La a a c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自由竞争使得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同。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后者可以表示为(*)/(*)a a b b w a w a ,由于两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a b w w ∴=,只有在Lb La b a /a a /P P =,两种商品才都会被生产。所以 1.5 /P P b a = 2a. b. 3 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 RS: 5 ]5,5.1[5.1],5.0(5.0) 5.0,0[=∈=???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4. RD: y x 1 = RS: 5 ]5,5.1[5 .1] ,1(1)1,0[=∈=?? ???+∞∈=∈y y y x x x →5.13 2==y x →5.1/=b P a P e e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将专门生产并出口香蕉,进口苹果。但本国将同时生产香蕉和苹果,并且香蕉相对于苹果的机会成本在本国是相同的。所以本国既没有得益也没有受损,但外国从贸易中获益了。 5.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总量加倍了而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力总量仍是相同的。答案类似于第三小题,两国都从贸易中获益了。但是,相对于第四小题,外国的获益减少了。 6.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由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决定。韩国的低工资率反映了韩国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和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率的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提高像美国那样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种贫民劳动论是错误的。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罗伯津斯基定理: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直到最终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市场生命循环过程。 4、购买力平价: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6、贸易条件:指该国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价格的比。 7、幼稚产业理论:对于某些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 9、跨国银行:也称为多国银行。一般是指拥有广泛的国外分行或附属机构,在一些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经营存放款及其他业务的国际性银行。 10、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 11、单一价格定律: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存在价格歧视前提是很少或几乎不存在套利 12、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以低于该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外国销售商品的行为 13、重商主义 :一国药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进行国际贸易,并且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14、进口配额:是指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对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者金额给予直接限制的政策措施。 15、最惠国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 16、里昂惕夫之迷:根据H-O理论,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200个行业的统计数据对其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验证时,结果却得出了与H-O理论完全相反的结论。 17、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 18、非关税壁垒:指一国政府采取除关税以外的各种办法,来对本国的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一切政策与手段的总和,其目的就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国际经济学试题-精选稿教师用-含部分答案-

国际经济学精选习题集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第1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划分的基本经济单位是(D)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B) A.国际商品流动 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C.国际收支平衡 D.国际人员流动 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的是(B)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 技术 二、判断分析题 1.国际经济学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基础之上的一门分支科学。 √。大部分国际经济学应用了宏微观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如无差异曲线、需求曲线、企业产量按照确定等,但是国际经济学理论本身也获得了许多理论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学研究又推动了一般经济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发展。 第2章比较优势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 差异 D.价格的差异 2.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自由放任主义 3.绝对成本学说是比较成本学说的(C)。 A.同一形式 B.发展形式 C.特殊形式 D.理论形式 4.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5.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

最新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 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 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B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1) 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 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家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 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量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 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入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

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 国际贸易: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者劳务的最大产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在只有两种要素劳动L和资本K的情况下,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可以记做:MRTSLK=-△K/△L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此外,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对于单一厂商来说,均衡时,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时,要素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要素价格之比,MRTS=w/r。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在一国资源达到充分利用时,要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生产的数量。一般情况下,生产中的机会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递增,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减三种情况。 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凹向原点时,机会成本递增;当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直线时,机会成本不变,根据前面的假设,机会成本用-△Y/△X来表示。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对价格:Px/Py为X的相对价格,含义是用Y代替货币作为X的计价单位,表示用一个单位的X与Y进行交换,所能得到的Y的数量。相对价格曲线又可以表示国民收入预算线。 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交换利益:如果个体之间或国家之间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或者不同的偏好,通过相互之间的商品交易,他们均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图示: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产量条件下,消费者福利的改善) 专业化利益:个体或国家可以通过专门从事其效率相对较高的生产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国库和王室成员所拥有的贵重金属的多寡是衡量国家是否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故主张取消进口、鼓励出口。 比较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K/L)大于他国,则称该国为资本(相对)丰富或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反过来,他国为劳动丰富或资本稀缺的国家 人均资本存量:是要素禀赋实际衡量的估算值。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两种商品的资本劳

动投入比例为:kx=Kx/Lx,ky=Ky/Ly,若kx>ky ,在相同的要素价格下,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S-S定理的引申(S-S定理在H-O基础上的应用):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罗伯津斯基定理():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罗伯津斯基线():新旧均衡点的连线,向右下方倾斜 偏向出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出口部门 偏向进口的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纯粹的增长利益:在不考虑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对一国福利的改善 转移支付利益:贸易条件的恶化抵消了部分经济增长利益,这不扽利益一转移支付的形式为他国享有 悲惨增长():如果转移支付的那部分利益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前提:偏向出口部门增长、大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出口产品需求弹性低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 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其他部门的需要

国际经济学试题20答案

考试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考试课程:国际经济学考试学年、学期:命题教师:王焱霞 试卷类型:闭卷 专业: 试卷编号: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买进和卖出外汇而赚取利润的行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直接套汇,又称双边或两角套汇,指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两个外汇市场上一边买进一边卖出这种货币。间接套汇,也称三角套汇,是利用三个不同地点的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三地市场上贵卖贱买从中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套汇机会的判断:将三个或更多个市场上的汇率转换用同一种标价法表示,并将被表示货币的单位都统一为1,然后将得到的各个汇率值相乘。如果乘积为1,说明没有套汇机会,如果乘积不为1,则存在套汇机会。 3,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进口国对各类进口商品颁布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商品标签规定,造成进口障碍,限制商品进口。进口国为维护国内消费者安全和健康,对进口商品规定技术、卫生和包装标准应该说是必要的,但这些规定十分复杂,标准过于严格,而且经常变化,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达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它的实施具有极端的隐蔽性,效果非常明显。 4,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同类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即产业内部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活动。 5,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或者说是指国际商品交换比例。 计算方法: T = ( PX / PM ) ×100 其中T表示该国某一时期的贸易条件;PX为该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PM为该时期的进口价格指数。 二、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马歇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货币贬值程度。 “×”马歇尔——勒纳条件可用来判断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影响程度 2, 假定对成品车征收40%的从价税,无关税时进口零部件成本为成品车价格的30%,对进口零部件征收40%的从价税时的有效关税保护率为40%。

国际经济学英文题库(最全版附答案)

【国际经济学】英文题库 Chapter 1: Introduction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oducts are not produced at all in the United States? *A. Coffee, tea, cocoa B. steel, copper, aluminum C. petroleum, coal, natural gas D. typewriters, computers, airplanes 2. International trade is most important to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A. the United States *B. Switzerland C. Germany D. England 3. Over time, th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of nations has: *A. grown B. diminished C. remained unchanged D. cannot say 4. A rough measure of the degree of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of a nation is given by: A. the size of the nations' population B. the percentage of its population to its GDP *C. the percentage of a nation's imports and exports to its GDP D. all of the above 5.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is greater for: *A. small nations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等收益线:是指在产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能够带来同等收益的两种产品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点的轨迹。它表示线上任何一点所代表的两种产品组合带来的收益都是相等的。 等产量线(U1,U2,U3):表达投入品数量与产出量之间的纯技术关系,它表示要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等产量线上每一点所代表的两种要素组合都是有效率的。 等成本线:既定的成本可购买的两种要素各种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机会成本: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数量。 所谓悲惨增长(贫困化增长):是指随着贸易的进行,一国进口需求导致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增长利益完全被贸易条件恶化导致的转移至他国的利益,使得一国总体福利水平下降。 要素禀赋: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规模经济:指在产出的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产出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收益:在现有产量水平下,厂商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虑,对对外贸易活动所采取干预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关税概念: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赋。 名义保护率:是指某种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所征收的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率: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出口补贴:一国政府为改善本国企业的贸易地位有时会向国内生产者提供补贴。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 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 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单选 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经济增长B经济自然增长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D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是(D) A经济结构的变革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C经济自然增长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 A社会分工B国际分工C产业内分工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 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B国际分工C商品跨国界流通D开放经济 判断 1.经济的自然增长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 2.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3.一般而言,国际经济运行中,经济调节手段能够贯彻得比较彻底。( ×) 4.经济产出与经济要素在国际间可以流动但却不能自由流动。(√) 5.个体、企业和国家的跨国经济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经济。( ×) 6.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7.国际经济中不存在公平和效率问题。( ×) 8.无论国际经济的经济主体还是国内经济的经济主体,其运行的主要基础是市场。(√) 名词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点问题: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单选 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 答: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这种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受国家间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关系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这些因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表示一国利用最优技术充分使用其资源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增加某种商品(x)的生产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y) 的数量。用y商品来衡量的每单位x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为:x的机会成本=△y/△x。 相对价格:一国商品价格与另一国商品价格的比值。 社会无差异曲线:所谓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映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提供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轨迹一般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条件下,所有市场供求同时达到均衡状况。 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孤立地研究个别决策者(公司或国家)的学科。 国民供给曲线:经济学用一种曲线来反映商品价格和供给量的相互关系,称之为供给曲线。 国民需求曲线:在国民收入给定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量与商品价格的关系用曲线来表示,称为需求曲线。 边际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定义为: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产品而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由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给出。 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可用边际替代率来表示(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MRS),定义为: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需求一单位第二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第一种产品的数量。 MRTS: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又叫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of labor for capital in production, MRTS):表示某公司在等产量线上增加1单位劳动力要放弃多少资本,为等产量线上一点的斜率的绝对值。 第二章: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

一、(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 二、 三、 四、编辑整理: 五、 六、 七、 八、 九、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十、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 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 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十一、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的全部内容。 十二、

十三、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 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的发生 2、评价: 贡献:a、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b、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c、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 局限性:a、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b、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c、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 十四、结合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以美元为本币,请画图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将如何变动。 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美国的货币市场决定美元的利率,美元利率则影响维持利率平价的汇率.所以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会导致美元相对欧元的贬值。但美元供给的变 动对长期利率和实际产出没有影 三、什么是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超速通货膨胀”,是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指流通货币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加速上升,整体物价水平以极高速度快速上涨的现象,使民众对货币价值失去信心。由于货币的流通量增加快速,使货币变得没有价值时,人们会急于要以货币换取实物,人心惶惶的结果只会更加速通货膨胀的恶化,整体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很快地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失去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恶性的通货膨胀、剧烈的汇率波动或严重的地区政治冲突,其发行的信用货币(纸币)将存在很大的风险。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原因一般是纸币发行过多。 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有效供给. 四、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会出现严重违背购买力平价的情况? 1。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品 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会使得商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通成本变高,从而削弱作为购买力评价理论基础的一价定律的作用机制.由于非贸易品的存在,即使是相对购买力,也会出现系统性的偏差。 2.非自由竞争 当贸易壁垒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同时存在时,各国价格水平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弱化。 3。不同国家消费模式和价格水平计量方面的区别 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的消费方式不同,而且由于相对购买力平价预测的是价格变动而非价格水平,所以不管各国用什么样的商品篮子来定义价格水平,它都是一种切合实际的概念,商品篮子中不同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可能会使得相对购买力平价无法经手不同官方价格指数的检验。 五、什么是比较优势,如何评价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