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各级省、市政府机关引导下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中国各级省、市政府机关引导下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中国各级省、市政府机关引导下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中国各级省、市政府机关引导下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模式会不同程度影响其发展。持续稳定的资

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是

非常有必要的。

2016年以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发展特色小镇热了起来。据公开资料显示,未来几年内,全国要建设和打造数千甚至上万个特色小镇,例如,京津冀地区就要打造超过500个特色小镇。这里面的投资机会无需多言,只是在这种火热局势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更需要探索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以加快特色小镇的落地实施。

一、特色小镇项目构成及政府融资现状

(一)特色小镇的项目构成

A:土地一级开发:包括土地整理、各种拆迁、改造等;

B: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道路、公园、污水处理、供暖、学校、医院、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

C:公益性与商业性结合项目:医养、总部基地、孵化器、职业教育、体育、文化、科技、旅游、演绎等项目;

D:纯商业投资运营项目:酒店、房地产、餐饮、娱乐等项目。

(二)政府的投融资现状

根据上述分类,A、B类的项目需要政府深度参与,包括政府融资、投资建设或与社会资本合作。但是,在新形式下,政府通过传统模式融资、投资、建设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1、国家新的预算法明文规定了政府举债的渠道: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外,地方政府及下属部门不得通过任何方式举债;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2、财政部及相关部门严格限制政府举债的文件、严格限制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导致政府通过传统模式融资的路堵死。财政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

知》(50号文)及《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87号文)

3、上述政策并非一阵风,部分人员试图观望。但笔者认为,这符合国家的法律——预算法,这将是长期的,再通过政府平台公司融资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除非政府平台公司具有市场化融资的能力。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政府如何引导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是一个新课题。

因为,如果政府不引导,纯靠社会力量自发形成特色小镇,那么,特色小镇的建设步伐将大大降低,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也必然下降,进而影响特色小镇的建设,这不是地方政府期望的,更不是社会投资需要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必须找出一条新路子。

二、政府现有财力下的投融资平衡方案制定

1、政府的投入:对于政府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政府进行必要的投入。政府在特色小镇上主要投入的是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

2、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税收和非税收。税收包括建设过程中的税收和企业投资项目持续运营的税收;非税收重点是土地出让及政府基金性收入。

3、政府在5-10年或10-15年内的收入可否达到平衡?或有盈余,是政府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及基础设施投入的基本前提。除非政府有足够的、更多的财力投入新建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可以不受此限制。

借助专业的投融资咨询公司,建立财务模式,详细测算特色小镇的投入与产生,为政府做好特色小镇投融资方案的顶层设计、为社会资本方参与投资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政府引导、参股成立开发公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特色小镇建设的基本原则: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1、政府引导:包括政策引导、产业引导,以及出资成立公司,或参股公司,或设立引导基金等,我们重点讲政府参股5%-49%,与社会资本方成立开发公司。

2、企业主体:政府可以委托下属平台公司或支持平台公司成立特色小镇开发公司负责小镇的开发,也可以委托社会资本方成立独立运营的投资公司,但两者各有利弊:

(1)前者,需要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或平台公司具有市场化融资与运作的能力;

(2)后者,没有更多体现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尤其是在融资方面,没有借助政府公信力背书。

因此,我们重点讨论的是:政府与社会资本方成立特色小镇开发公司,政府少量参股(一般参股5%-15%左右),95%-85%由社会资本方出资,由开发公司借助政府的公信力等实现融资,开发建设特色小镇,负责特色小镇的全过程规划、设计、招商、投资、建设、运营等。

那么,谁可以做特色小镇的开发主体呢?做开发主体的企业,与政府的平台公司,共同组建特色小镇开发公司。

——华夏幸福等产业新城投资运营商自然可以担当,但全国像这样的综合性企业并不多;

——地产商开始介入特色小镇,可以做开发主体;

——建筑领域的各种央企、民企,可以做开发主体;

——其他综合性的企业,可以做开发主体。

3、市场运作:成立的特色小镇开发公司,根据特色小镇内不同的项目,进行全资投资运作、参股运作、招商引资由其他企业投资建设等,完成小镇的投资建设,并强调“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具体模式在接下来详细讨论。

4、开发公司的主要职责:

——小镇的规划设计、统筹运作;

——小镇的土地开发及融资;

——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小镇的招商引资;

——小镇商业项目的参股或引导;

——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四、特色小镇四类项目的投融资模式

A:土地一级开发:

(1)由开发公司自有资金投入;

(2)开发公司自己发行债券投入(市场化发债,应具备基础条件);

(3)由地方政府向省级政府申请专项债券,委托开发公司实施;

(4)开发公司与开发商进行联合,实行一二级开发联动。

上述模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项目,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B: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

(1)由开发公司自行筹集资金投入,包括自有资金、发债、银行融资等;

(2)由地方政府向省级政府申请专项债券,委托开发公司实施,开发公司委托建筑商等实施;

(3)与社会资本方合作,采取PPP模式,开发公司作为政府出资代表,与社会资本方组建SPV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但前提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及财政承受能力,满足PPP 有关要求(一般不超过公共预算支出的10%);

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作,但政府付费的来源为政府的基金性收入而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扩大PPP应用范围。

C:公益性与商业性结合项目:

此类项目是指:医养结合、总部基地、双创园、孵化器、加速器、职业教育、体育、文化、旅游、演绎等项目。此类项目的特点是:既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又有运营收入,政府可以参与,也可以委托社会资本方全部投入,其投融资模式为:

(1)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入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

(2)开发公司与投资企业,组成SPV公司,采取以使用者付费的PPP模式,配合完成项目融资。

(3)开发公司独资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D:纯商业投资运营项目:

此类项目主要是酒店、房地产、餐饮、娱乐等项目。

(1)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入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开发公司不参股、不深度参与,完全靠企业投入。

(2)开发公司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参股等方式介入,增强社会资本方的投资积极性。

五、深度应用PPP模式,助力特色小镇建设

1、PPP按照付费进行分类:政府付费,政府付费+缺口补贴,使用者付费。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合适的PPP模式。

(1)道路、公园等无运营收入的采取政府付费模式

(2)学校、医院、地下管廊等有一定运营收入,但不能覆盖投资的,采取政府付费+缺口补贴的付费模式。

(3)污水处理、热电冷能源等采取使用者付费模式。

2、认真学习全国各地深度应用PPP的案例,积极将可提供公共服务的项目,打造成使用者付费的PPP项目。

以双创园或总部基地、孵化器类项目为例:

——政府以土地或授权平台公司以现金参股;

——制定PPP方案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法定规定的形式组建SPV公司运作;

——以BOO模式由项目公司进行投资与运作;

——以政府公信力配合项目公司提供融资效率。

同样,医养结合、文化、体育、旅游、农业等项目,均可采取PPP模式运作。

3、将PPP应用到产业发展上,突破基础设施的限制,深度应用PPP模式,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建设特色小镇。

(1)应用到第一产业,如农业项目建设上。

(2)应用到第二产业,如标准厂房等工业项目、热电冷供应项目上。

(3)应用到服务业上,如总部基地等综合项目。

应用到文化产业上,如文化综合体、文化演绎项目等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详细攻略(全方位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 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三)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产业培育 特色小镇的产业为双产业为主,即“特色产业+旅游产业”。 其中自身特色产业主要指新兴产业或传统经典产业,诸如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茶叶、丝绸、石刻、文房、青瓷等传统产业。泛旅游产业主要是“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健康”、“旅游+体育运动”、“旅游+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内容。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 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03-08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出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选择适当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为特色小镇培育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属于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出于风险隔离及可操作性考虑,特色小镇投融资应以项目为主体,以未来收益和项目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融资安排和融资成本直接由项目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决定。经过设立SPV(特殊目的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风险分配,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相互协调,对项目的整个周期负责。由SPV根据特色小镇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相应担保扶持来安排融资。融资规

模、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特色小镇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价值直接相关。可用的融资方式包括政策性(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信托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PPP融资等。模式一:发债根据现行债券规则,满足发行条件的项目公司能够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可)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能够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也能够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能够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债券产品结构设计模式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集金融、贸易、服务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是国际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结构设计 融资租赁的三种主要方式:直接融资租赁,能够大幅度缓解建设期的资金压力;设备融资租赁,能够解决购置高成本大型设备的融资难题;售后回租,即购买有可预见的稳定收益的设施资产并回租,这样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改进企业财务状况。模式三: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国务院在《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62号)中指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多利用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产业投资基金相比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具有以下特点:◎产业投资基金具有产业政策导向性;◎产业投资基金更多

中国各级省、市政府机关引导下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模式会不同程度影响其发展。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 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6 年以来,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 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发展特色小镇热了起来。据公开资料显示,未来几年内,全国要建设和打造数千甚至上万个特色小镇,例如,京津冀地区就要打造超过500 个特色小镇。这里面的投资机会无需多言,只是在这种火热局势下,我们需要冷静思考,更需要探索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以加快特色小镇的落地实施。 一、特色小镇项目构成及政府融资现状 特色小镇的项目构成 A:土地一级开发:包括土地整理、各种拆迁、改造等; B: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道路、公园、污水处理、供暖、学校、医院、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 C:公益性与商业性结合项目:医养、总部基地、孵化器、职业教育、体育、文化、科技、旅游、演绎等项目; D:纯商业投资运营项目:酒店、房地产、餐饮、娱乐等项目。 二)政府的投融资现状根据上述分类,A、B 类的项目需要政府深度参与,包括政府融资、投资建设或与社会资本合作。但是,在新形式下,政府通过传统模式融资、投资、建设的可行性大大降低: 1、国家新的预算法明文规定了政府举债的渠道:除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外,地方政府及下属 部门不得通过任何方式举债;不得为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债务以任何方式提供担保。 2、财政部及相关部门严格限制政府举债的文件、严格限制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导致政府通过传统模式融资的路堵死。财政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的通

知》(50 号文)及《财政部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通知》(87 号文) 3 、上述政策并非一阵风,部分人员试图观望。但笔者认为,这符合国家的法律——预算法,这将是长期的,再通过政府平台公司融资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除非政府平台公司具有市场化融资的能力。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政府如何引导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是一个新课题。 因为,如果政府不引导,纯靠社会力量自发形成特色小镇,那么,特色小镇的建设步伐将大大降低,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也必然下降,进而影响特色小镇的建设,这不是地方政府期望的,更不是社会投资需要的,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必须找出一条新路子。 、政府现有财力下的投融资平衡方案制定 府的投入:对于政府主导的特色小镇建设,政府进行必要的投入。政府在特色小镇上主要投入的是土地一级开发和基础设施。 2、政府的收入:主要是税收和非税收。税收包括建设过程中的税收和企业投资项目持续运营的税收;非税收重点是土地出让及政府基金性收入。 3 、政府在5-10 年或10-15 年内的收入可否达到平衡?或有盈余,是政府进行土地一级开发及基础设施投入的基本前提。除非政府有足够的、更多的财力投入新建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可以不受此限制。 借助专业的投融资咨询公司,建立财务模式,详细测算特色小镇的投入与产生,为政府做好特色小镇投融资方案的顶层设计、为社会资本方参与投资特色小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政府引导、参股成立开发公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思路与PPP融资模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工程技术 2016年11月43 249 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思路与PPP 融资模式 李 涛 河南省工程咨询中心 河南省工业规划设计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本文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出发点,探讨特色小镇开发建设的思路,设计特色小镇PPP 融资模式的组织架构,并对于特色小镇运用PPP 模式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思路;PPP 融资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9.27;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19(2016)11-0249-02 引言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 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5)以产业链开发及房产开发为盈利核心 土地一级开发:直接获利,享受升值效益;房产开发:房产销售、房产回收经营;项目开发:经营收益等。 2 特色小镇的创新发展思路 特色小镇始于改革创新,也必须成于改革创新。作为新生事物,特色小镇创建必然要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与创新的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大胆试验,走出新路。 (1)规划理念新,实行“多规合一”。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单一的城镇规划或园区规划,而是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因此,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资源禀赋条件,联动编制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三化驱动”,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建设规划。 (2)运营机制新,实行“企业主体”。 特色小镇不能由政府大包大揽,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好编制规划、保护生态、优化服务,不干预企业运营。 3 特色小镇的打造要点 (1)落实城镇化的功能要求,构建“产城人文”一体化的城镇 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与泛旅游产业的整合为支持;大量就业人口及休闲化消费的聚集为动力机制;配套设施及服务 的配置为基础依托;就业人口的居住建设与旅游人口的度假居住建设为居住配套;管理、金融、运营的创新为相关保障。 (2)发挥区域引擎综合效应,带动周边乡村城镇化 特色小镇注重产业培育、注重经营持续、注重区域带动等三个方面。 (3)结合具体环境特征,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特色小镇遵循“不占耕地”的用地原则,“大力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原则,“挖掘文化,打造美丽特色小镇”的文化原则。 4 特色小镇应用PPP 融资模式的可行性 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合适的融资模式对于特色小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目前PPP 模式在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得到广泛运用,而PPP 在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运用尚未得到合理的运用。 (1)减轻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 目前,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出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但是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特色小镇必须以产业为主体,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大,持续的财政输出显能不太可能。要实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才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庞大的社会资金。因此,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为基本特征的PPP 融资模式,能够有效地综合使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弥补特色小镇资金缺口,丰富资金来源。 (2)降低和分散风险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采用PPP 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通过相应的合同,对投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划分,这有利降低和分散风险,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一方面,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参与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和雄厚的资金积累,进而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整体风险控制能力;另一方面,PPP 模式的初衷是在项目的开始阶段就引入社会资本,这样社会资本可以以自身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项目本身的相关风险进行甄选和识别,进而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管控风险。 (3)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领域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PPP 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在PPP 模式下,社会资本通过投资特色小镇,除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还有获得其他衍生利益。在PPP 模式下,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提高政府资本的投资效率,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投资需求,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还有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区域的经济建设中去。 5 对特色小镇运用PPP 模式的政策建议 (下转第 282 页)

特色小镇基金设立模式梳理(上篇)——政府引导基金

特色小镇基金设立模式梳理(上 篇)——政府引导基金 近两年,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当下我国的经济新热点。特色小镇以产业为主导,在开发建设期往往具有投入高、周期长,且前期无过多资产可进行抵押贷款等特点。设立针对特色小镇项目专项基金是目前通行的一种融资方式,有助于社会资本快速导入,并推动项目加速落地。文章分为上下两篇,对基金两种设立模式进行全面梳理;本文为上篇,主要阐述政府引导基金交易结构分类及现状,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行文结构目录如下: 一、政府引导基金的概述及交易结构分类 二、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及特点 三、案例: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 四、案例:江苏省特色小镇发展基金 一、政府引导基金的概述及分类 (一)政府引导基金概念 投向特色小镇的产业基金可以按照其发起方不同分为政府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其中政府引导基金由政府发起,产业投资基金由社会资本发起。 政府引导基金(包括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引导基金三大类型)通常由地市级以上政府(通常是财政部门)牵头发起,委托出资平台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出资人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共同出资,合作成立产业基金的母基金,对国家重点产业项目的建设进行政策性引导和扶持。政府通过较少财政资金

的“种子”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达到杠杆效果,扩大基金对项目投入的规模和力度。 政府引导基金在投向具体项目时需经过政府的审批,同时还需金融机构审核。广义上讲,基金的组织形式一般有公司制、有限合伙制和契约制。基金的管理人可以由基金公司(公司制)或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制)自任,也可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 (二)政府引导基金结构分类 针对特色小镇项目,政府引导基金的交易结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Ⅰ型结构:只设立母基金,不另设子基金 该种模式下,政府基金虽然由政府发起,但是政府通常不直接参与出资及基金管理,而是委托特定出资平台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基金的管理人可以由基金公司(公司制)或基金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制)自任,也可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 图1 Ⅰ型结构示意图 2Ⅱ型结构:同时设立母基金与子基金,子基金资金来源多元化 该种结构首先由省级政府发起设立母基金,母基金出资人为省政府出资平台、金融机构和其他出资人,一般省政府只出资其中一小部分,基金出资主要来自于银行、保险、信托等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讲课稿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特色小镇六大融资模式及规划方案解读 2017-03-08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出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选择适当的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为特色小镇培育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呢?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项目融资属于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出于风险隔离及可操作性考虑,特色小镇投融资应以项目为主体,以未来收益和项目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融资安排和融资成本直接由项目未来现金流和资产价值决定。通过设立SPV (特殊目的公司),根据双方达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定风险分配,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设计等前期工作以及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建设及运营,相互协调,对项目的整个周期

负责。由SPV根据特色小镇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相应担保扶持来安排融资。融资规模、成本以及融资结构的设计都与特色小镇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价值直接相关。可用的融资方式包括政策性(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信托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PPP融资等。模式一:发债根据现行债券规则,满足发行条件的项目公司可以在银行间交易市场发行永(可)续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债券等债券融资,可以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后发行项目收益票据,也可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发行企业债和项目收益债,还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公开或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债券产品结构设计模式二:融资租赁融资租赁(Financial Leasing)又称设备租赁、现代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绝大部风险和 报酬的租赁。融资租赁集金融、贸易、服务于一体,具有独特的金融功能,是国际上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结构设计 融资租赁的三种主要方式:直接融资租赁,可以大幅度缓解建设期的资金压力;设备融资租赁,可以解决购置高成本大型设备的融资难题;售后回租,即购买有可预见的稳定收益的设施资产并回租,这样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模式三: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国务院在《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中指出:“深

特色小镇的开发架构

特色小镇的开发架构、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特色化是小镇发展的前提,旅游化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有效路径,资金、土地扶持是基本保障。特色小镇重在特色产业和资源,形成一个强势资源或产业的带动,周边其他产业逐步加入并完善的过程。让优势得以凸显,并最终形成特色小镇独享优势。 放置在当下的时代背景,特色小镇需要占据和发展的特色资源主要是非传统资源。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产能过剩,传统的矿产等硬资源价值下降。而互联网、大数据、青山绿水、传统建筑、古代村落、特色文化等非传统资源(软资源)的价值大大提升。大数据、金融、文化创意、历史经典产业等将成为新的低碳、绿色产业。 关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有着明确的指导细则: ?一是明确建设规模,从浙江省实践的结果看,小镇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为最佳;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旅游小镇适当放宽); ?二是明确建设标准,实施中以A级景区建设标准实施;典型的有河北省和浙江省,例如,浙江省要求所有的特色小镇都要建成3A级以上景区,其中旅游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三是明确投资要求,要求具有一定投资规模,例如,浙江省原则上要求三年投入30-50亿,旅游小镇可适当放宽条件。 反观当下中国的小城镇发展,高度分化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 1. 东南沿海部分小城镇已经发展成为了中小城市,当前的城镇管理体制演变成了束 缚,产业转型升级是挑战。 2. 中部绝大部分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无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3. 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部分小城镇人口和经济空间正在萎缩。 4. 以往10年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强镇,资源价格高启时收入暴涨,房地产畸形、空城鬼 城频现、过度福利化(榆林的全民医保)正在苦苦挣扎。

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及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d6775335.html, 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及建议 作者:叶晓青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5期 [提要] 特色小镇建设是浙江省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扩大有效投资、集聚高端要素、加快资源整合的重要抓手。但目前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普遍面临融资困难,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色小镇发展。为此,本文在总结分析现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存在问题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解决小镇融资难的相应对策,为加快推进小镇基础设施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特色小镇;基础设施;融资 在经济新常态下,浙江利用自身的信息经济、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等独特优势,加快创建一批特色小镇,这不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有利于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是浙江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新探索。特色小镇正成为推进项目建设、拉动有效投资的新引擎。据统计,浙江首批37个特色小镇吸引了3,300多家企业,完成投资480亿元,有5个小镇投资已经超过20亿元。特色小镇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产业转型升级和历史文化传承,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 一、特色小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融资渠道较少,政府财政压力较大。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一般采取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的办法,依靠政府自身掌握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他投资渠道尚未完善。尽管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但在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迅速扩张的形势下,国家预算内投资对基础设施资金的满足率却逐年下降。如和合小镇总投资56.1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6.4亿元;平阳宠物小镇总投资52.2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22.7亿元。从投资来源看,2016年37个特色小镇民间投资占比比较低,民资占固定资产比重仅为51.28%,与全省民间资本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相比低11.51个百分点。投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必然造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可持续补偿的机制缺乏,资金严重短缺。这也制约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量的扩张。 (二)投融资制度环境建设缓慢,阻碍投融资模式创新。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社会资本开始逐步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但我国的投融资制度环境建设缓慢,严重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特别是国家关于投融资的法律约束方面,虽然很多制度都在朝着放松对民间资本的约束发展,但是相关的鼓励和保护措施依然匮乏,政府更倾向于利用行政权力和自己的资源配置能力,缺乏考虑重新安排制度以激活民间资本的动力。总体来说,我国的投融资

特色小镇的招商模式

◆◆一、招商模式得定义◆◆ 关于招商模式得定义,概括起来就就是制定特色小镇得商业模式,借助政府公共平台、各类市场平台、媒介等方式,通过展示资源优势,项目包装优势、经济回报优势等方式吸引投资,引入企业投资,带动企业参与,从而推动特色小镇得规划、建设与运营。 招商模式得核心就就是为特色小镇制定完整得商业模式,此商业模式可以就是当地政府作为主体进行规划与设计,也可以就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引入投资企业共同参与规划与设计,其目得都就是通过商业模式来吸引投资。 招商模式就是当前特色小镇建设最常用得吸引投资方式,也就是竞争最激烈、最惨烈得“招商争夺战”。 ◆◆二、招商模式得功能◆◆ 1、投资融资 特色小镇就是招商引资得新载体,招商引资也就是特色小镇成败得关键点。由于特色小镇建设所需资金量非常庞大,而且投资回报周期长,显然仅仅依靠单一投资体就是无非承担得,因此,无论就是通过政府投资、PPP、BOT、BT等方式还就是吸引到民间资本得参与,都就是通过招商手段达到引资融资得目得,解决特色小镇建设得资金链问题。 2、产业项目建设 通过主动对接大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结合产业项目得资源优势,制订贴身政策,吸引这些企业联手进行项目得规划、设计与建设,以更高得标准、更快得速度、更强得合力建设进行产业项目得建设,提升项目得规划、设计与建设水平,打造精品工程. 3、产业项目经营 吸引央企、国企及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产业项目得经营管理与市场运作,营造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得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生态圈. ◆◆三、招商模式得原则◆◆ 1、产业导向原则 以特色小镇得核心产业为招商对象,选择关联企业、优势企业优先进行商业合作洽谈,整合双方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小镇核心项目得产业特色。 2、产业集聚原则 以核心产业得发展推动特色小镇形成既竞争又合作得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增强对特色小镇外产业得吸纳、集聚与辐射带动力,使特色小镇成为产业集中度最高得区块,努力扩大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益,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3、重点突破原则 对重点企业、核心项目进行深度追踪,主要领导主导跟进,洽谈及拍板,确保项目招商工作取得突破。 4、人文特色原则 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全过程,结合自身实际着力培育特色小镇创新文化、延续历史文化根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独特得山水文化,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得区域特色文化。 5、生态发展原则

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及规划

特色小镇的投融资模式及规划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特色小镇的投资建设,呈现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纯市场化运作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打通三方金融渠道,保障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三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利益捆绑,在特色小镇平台上共同运行,最终实现特色小镇的整体推进和运营。那么如何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解决特色小镇投融资问题,让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成为特色小镇培育有力的资金支持呢? 一、特色小镇投融资的政策环境 (一)鼓励多渠道的对特色小镇的金融支持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强化金融支持。 专项建设基金要扩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覆盖面,安排专门资金定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小城镇功能提升等。 鼓励政策性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和产品,针对新型城镇化项目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 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面向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 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整合政府投资平台设立城镇化投资平台。支持城市政府推行基础设施和租赁房资产证券化,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直接融资比重。 (二)鼓励多渠道的投融资创新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创新特色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鼓励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共同发起设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

鼓励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三)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范围 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中对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在促进小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和特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政策性信贷资金主要支持小镇基础设施配套、小镇公共服务设施、产业支撑配套设施三方面的建设。 二、特色小镇融资渠道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社会多方资源对接、配合的综合表现。融资主要来自政府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五种渠道。多个投资平台的参与,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将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开发性金融发挥“特殊作用”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开发性金融主要承担长期融资的任务,针对瓶颈领域,提供大额长期资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领域的建设资金问题。 如: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精神,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投资基金将采取母子基金的结构,母基金总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未来带动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达到万亿级别,主要投资于养生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创客空间、特色农业等各类特色小镇。 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将聚集并整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推广运用并探讨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入手,培育和建设市场信用,引导各类资金和资源投入小镇建设。 (二)政府资金发挥“杠杆作用” 政府资金在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中起着引导和牵头作用。

特色小镇的招商模式

◆◆一、招商模式的定义◆◆ 关于招商模式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制定特色小镇的商业模式,借助政府公共平台、各类市场平台、媒介等方式,通过展示资源优势,项目包装优势、经济回报优势等方式吸引投资,引入企业投资,带动企业参与,从而推动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和运营。 招商模式的核心就是为特色小镇制定完整的商业模式,此商业模式可以是当地政府作为主体进行规划与设计,也可以是由当地政府牵头,引入投资企业共同参与规划与设计,其目的都是通过商业模式来吸引投资。 招商模式是当前特色小镇建设最常用的吸引投资方式,也是竞争最激烈、最惨烈的“招商争夺战”。 ◆◆二、招商模式的功能◆◆ 1、投资融资 特色小镇是招商引资的新载体,招商引资也是特色小镇成败的关键点。由于特色小镇建设所需资金量非常庞大,而且投资回报周期长,显然仅仅依靠单一投资体是无非承担的,因此,无论是通过政府投资、PPP、BOT、BT等方式还是吸引到民间资本的参与,都是通过招商手段达到引资融资的目的,解决特色小镇建设的资金链问题。 2、产业项目建设 通过主动对接大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结合产业项目的资源优势,制订贴身政策,吸引这些企业联手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建设,以更高的标准、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合力建设进行产业项目的建设,提升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水平,打造精品工程。 3、产业项目经营 吸引央企、国企及民营企业等市场主体参与产业项目的经营管理和市场运作,营造融合产业功能、旅游功能、文化功能、社区功能,构筑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于一体的特色小镇产业发展生态圈。 ◆◆三、招商模式的原则◆◆ 1、产业导向原则 以特色小镇的核心产业为招商对象,选择关联企业、优势企业优先进行商业合作洽谈,整合双方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小镇核心项目的产业特色。 2、产业集聚原则

2018年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方案

2018年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 方案 背景介绍 在田园综合体中,一二三产业互融互动,通过各个产业的相互渗透融合,把休闲娱乐、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使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农业及加工食用的农产品成为现代休闲产品的载体,发挥产业价值的乘数效应。 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这个概念。 2017年6月5日,财政部又印发了《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确定河北、山西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并且,中央财政会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中统筹安排,支持试点工作。政策的大力支持,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将大放异彩。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农村

产业融合发展。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作出明确要求。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量身定做的用地保障政策,早已提上议事日程。2017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媒体座谈会,对《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田园综合体”被写入了中央1号文件,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一、田园综合体的定义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园区”的田园综合体模式将大放异彩。 其次,田园综合体的提出是基于一种商业模式方法论。其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顶层设计、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创新城乡发展,形成产业变革、带来社会发展,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美丽小镇。

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产业培育、商业模式、投融资模式

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产业培育、商业 模式、投融资模式 住建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第一批127 个特色小镇建设带动产业和农村发展效果明显。127个特色小镇自公布以来,新增企业就业人口10 万人,平均每个小镇新增工作岗位近8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3。 从全国来看,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产生十万亿以上的投资额。根据已经初步建成、有企业进驻运营的部分小镇统计来看,平均一个特色投资额约为50-60 亿。按照住建部总规划亿。按照住建部总规划1000 个特色小镇,将产生5-6 万亿投资额。 如果按31 个省市的规划总和,2400 多个特色小镇将产生12-15 万亿投资额。而建成后的特色小镇如果能够形成利润生产中心,带动片区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商业模式:小镇定位明确,多层盈利模式清晰 特色小镇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土地一级开发、二级房地产开发、项目运营、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开发运营四阶段。在实际操作中,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通常是以一揽子服务或按功能、区域划分的块项目为主,例如古北水镇是由中青旅负责进行整体开发、运营。当前阶段,特色小镇的盈利主要包括开发运营收入和政策补贴

收入。 “旅游”、“产业”小镇模式各有特色 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小镇,其盈利模式略有差异。旅游小镇和产业小镇的出发点并不相同: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的吸引消费者来流动消费;产业的核心的生产,尽可能高技术人才创业就业,长期定居。二者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盈利模式也都差异巨大。旅游特色小镇对于交通和区位因素的要求较低,但是对天然的特色旅游资源要求颇高,建设成本主要集中在景区的开发,并通过旅游运营获取盈利,和一般景区并无二致。产业特色小镇对交通区位以及产业配套要求较高,比较容易出现在大中城市周边,通过税收、政策补贴、管理收费等盈利。

特色小镇“产业+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特色小镇“产业+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随着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都在十分快速的发展,各地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明确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路径甚至具体对象。但由于我国现有小城镇大多数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自然形成的,其产业结构、资金来源、人才引进、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特色小镇建设如何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目标,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需要在理论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创新探索。 标签:特色小镇;产业;加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1、特色小镇的基本特征 新时期的特色小镇,应当具备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基本特征。产业“特而强”:要求小城镇自身立足区位环境、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集聚等特色,加快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持产业的经济开放性和较高的生产效率,实现“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发展新平台。功能“聚而合”:要求完善小城镇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并向广大农村地区覆盖,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功能之间协调发展,使特色小镇留得住人才,避免“同质竞争”“特色一日游”等现象。形态“小而美”:要求特色小镇全面体现“特色”开放空间,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绿化景观乃至整体生态环境等空间要素上充分体现地域元素和区域特色。要避免盲目扩大城镇规模、过度开发房地产、因建设工业园区与城市连片而失去小城镇完整形态,要让小镇“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机制“新而活”:需要在分类施策、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的基础上推进创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释放美丽特色小镇的内生动力,关键靠体制机制的创新,如全面放开小城镇落户制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建立健全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自愿有偿流转和退出机制;创新特色小镇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鼓励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发起建立分区域、分产业的建设基金;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宽融资渠道。 2、我国特色小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资金来源相对单一 特色小镇建设资金来源主要由政府公共资金和民间自发产业资本两类构成,缺乏其他社会资本的有效参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特色小镇,其建设资金主要来自政府财政资金,由政府主导小镇建设发展;产业基础较好的小镇,其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产业资本自身的投入,如广东省佛山地区,政府公共资金则主要投到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目前,资金渠道需向多样化拓展,才能突破资金不足对产业发展的约束。

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方案(4大案例)

特色小镇全产业链全程方案(4大案例) 一、旅游投资模式解读 图片来源:筑乐窝官网 旅游是一个搬运的过程,通过将人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实现经济学上的消费搬运。旅游是一个通道,把人有效的运输到目的地,实现人口及消费的聚集。对于特色小镇而言,由于旅游对人群的大规模搬运,最终落实到对文化、体育、运动、养老、农副产品等的消费上,最终形成了增量经济。因此旅游的思维、旅游的方式、旅游的模式、旅游的手法以及如何运用旅游去带动发展,成为特色小镇发展和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

旅游思维方式首先要认清旅游行业的五大特质,即旅游是消费的搬运、依靠吸引核形成吸引力、直接面向市场终端、是一种预卖产品、具备战略统筹作用。旅游思维方式的核心,是创意打造吸引核,强化其互动性和体验型,并依托吸引核聚集人气和消费,以实现产业结构布局和区域综合发展。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旅游思维方式的突破和自我提升,实际经历了四种结构: 服务思维——旅游是一种服务,旅游服务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过程、体验过程; 产业链思维——旅游是一个跨行业的产业结构,由多个产业构成的产业链结构,包括吃、住、行、游、购、娱、体、养、学、悟; 综合开发思维——旅游不是一个产品或一个区域,而是一个复合型的结构,旅游是区域开发,是跨社会、跨行业的结合,包括景区、项目、目的地、旅游村、旅游小城镇、旅游城市等; 创新思维——互联网+、创客、众筹、投行等新理念作用于旅游,将会产生新的效应。特别是投行思维,用新的投融资的模式来带动特色小镇发展。 其次改革+资本,才能形成创新突破,旅游投行思维是当前在旅游投资风口中如何运用最重要的方面。旅游项目的开发主体应从微观主体培育、投融资渠道、政企合作等多个方面,把握投资热点,从八个方面做好投融资规划。

特色小镇开发:10大融资模式!

特色小镇开发:10大融资模式! 开发建设投入高,开发周期长,项目前期没有资产可供抵押贷款,投资回报 率偏低,回收期长……种种因素表明,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融资是第一道坎。PPP融资、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股权众筹、信托计划、政策性 (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供应链金融……这10种融资模式可供参考。 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融资是第一道坎。 开发建设投入高,开发周期长,项目前期没有资产可供抵押贷款,投资回报 率偏低,回收期长,各种因素决定了特色小镇的融资是第一场硬仗。 根据以上种种特征,特色小镇开发融资宜以股权融资为主,债权模式为辅。本 文简单罗列PPP融资、基金(专项、产业基金等)管理、股权众筹、信托计划、政策性(商业性)银行(银团)贷款、债券计划、融资租赁、证券资管、供应 链金融等十种模式。 一、PPP融资模式 在特色小镇的开发过程中,政府与选定的社会资本签署《PPP合作协议》, 按出资比例组建SPV(特殊目的公司),并制定《公司章程》,政府指定实施 机构授予SPV特许经营权,SPV负责提供特色小镇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方案。PPP合作模式具有强融资属性,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在PPP项目的合同约定范围内,参与PPP的投资运作,最终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在特色小镇建成后, 退出股权实现收益。社会资本与金融机构参与PPP项目的方式也可以是直接对PPP项目提供资金,最后获得资金的收益。

二、产业基金及母基金模式 特色小镇在导入产业时,往往需要产业基金做支撑,这种模式根据融资结构的主导地位分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政府主导,一般由政府(通常是财政部门)发起,政府委托政府出资平台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合作成立产业基金的母基金,政府作为劣后级出资人,承担主要风险,金融机构与其他出资人作为优先级出资人,杠杆比例一般是1:4,特色小镇具体项目需金融机构审核,还要经过政府的审批,基金的管理人可以由基金公司(公司制)或PPP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制)自任,也可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这种模式下政府对金融机构有稳定的担保。 第二种是金融机构主导,由金融机构联合地方国企成立基金专注于投资特色小镇。一般由金融机构做LP,做优先级,地方国企做LP的次级,金融机构委派指定的股权投资基金作GP,也就是基金管理公司。 第三种是由社会企业主导的PPP产业基金。由企业作为重要发起人,多数是大型实业类企业主导,这类模式中基金出资方往往没有政府,资信度和风险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