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环境、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环境: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

按环境空间尺度大小,划分不同层次的环境

1居室环境2.聚落环境3城市环境4.区域环境5.全球环境6.宇宙环境按环境组成要素划分

1.水环境

2.大气环境

3.土壤环境

4.地质环境

从生态学角度划分

1.陆地环境2.海洋环境3.森林环境4.草原环境5荒漠环境6.湿地环境

环境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2)区域性;(3)变动性

环境问题

由于环境结构和环境状态的变化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影响或破坏

环境结构:环境中各个环境要素在数量上的配比,空间位置上的配置及相互间的联系

环境状态:环境结构及其运动变化的外在表现形态。

环境保护

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的总称

环境保护应包括

1.污染控制2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3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一)全球气候变暖(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三)酸雨蔓延(四)生物多样性减少(五)森林锐减(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八)水污染(九)海洋污染(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什么是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温室:主要指由玻璃或透明塑料材料封闭起来的空间。白天,阳光穿透进入室内,但只有一部分阳光能反射回去温室吸收了大部分热能因为组成温室的玻璃或塑料材料阻止了大部分红外线再向外反射,所以保留住了辐射进来的热量。

温室效应原理大气中的水汽、臭氧、二

(Green-house 氧化碳等气体,可以透过

Effects)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但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温室”的作用类似,故称之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等气体则被称为“温室气体”

大气“温室效应“如何产生?

1太阳提供的辐射2温室气体的存在

温室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气体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CO2),其次是氧化亚氮( N2O )、甲烷(CH4) 、氟氯烃化物(CFCs)和水气等。这些污染物主要是燃烧石化燃料(例如:石油、煤)所产生的。

特性:它们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生命期)相当的长。所以温室气体的影响是长久的而且是全球性的。

全球变暖的原因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产生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增多。毁林,特别是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全球变暖的危害

1地球表面温度增加2海平面上升3全球气候转变4农业减产5动物大迁徙和物种灭绝6海洋生态的影响7伤害人体抗病能力第二节臭氧层的破坏和紫外线辐射

臭氧的科学发现与背景

臭氧(O3)在大气中的含量非常微少,仅占一亿分之一。臭氧层存在于距地面高度20~30 km范围平流层中,其中臭氧的含量占这一高度上的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

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它能吸收波长为200~300 nm的紫外线。正由于臭氧层能够吸收99%以上来自太阳的,对生物具有极强的杀伤力的紫外辐射,从而保护了地球上各种生命的存在、繁衍和发展,维持着地球上的生态平衡。

臭氧层空洞定义: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浓度下降的现象我们称为臭氧层空洞。臭氧洞被定义为臭氧的柱浓度小于200 D.U.,也即臭氧的浓度较臭氧洞发生前减少超过30%的区域。

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氟氯碳(氟利昂)和哈龙的存在是臭氧层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氟利昂主要用于致冷剂、发泡剂、清洗剂以及火箭使用的推进器等,而哈龙则是高效灭火剂

臭氧层损耗的危害

①损害人的免疫系统、眼角膜(白内障)及人体皮肤,尤其使患皮肤癌患者增加。据估计,平流层臭氧若损耗1%,皮肤癌的发病率将增加2%。

②破坏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损害植物叶片,使农作物减产。水生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小型鱼虾和单细胞藻类减少、死亡,食物链被破坏,还可能导致某些生物物种的突变。

③引起新的环境问题。如加剧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增强大气温室效应,加速材料的老化、分解、破坏,例如塑料老化、涂料变色、钢铁材料加速腐蚀等等。

什么是酸雨?

一般未被污染的雨水,pH 值呈弱酸性(pH =5.65)。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故pH值低于5.6。

「酸雨」,其正确的名称应为「酸性沉降」,

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

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类型相态沉降的形式或成分

干沉降气态气体SO2,NO2,HCl

固态气溶胶,飘尘

湿沉降液态雨、雾、露

固态雪、霜

酸雨的形成

自然物质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硫化物及悬浮固体物,自然水域表面释放硫化氢,动植物分解产生有机酸,土壤微生物及海藻释放硫化氢、二甲基硫及氮化物

人为物质工业化后,燃料大量使用,燃烧过程中产生CO、HC、SO2、NOX及悬浮固体物,排放至大气环境中,经光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硝酸等酸性物质

主要的污染物质SO2 NO x HCL H2SO4,NO3 HNO3

世界最严重的三大酸雨区是西北欧、北美和中国

酸雨的危害

1酸雨对人类的影响

眼角膜和呼吸道粘膜对酸类却十分敏感,受酸雨刺激,导致红眼症和支气管炎!对人类而言,酸雨的一个间接影响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组织吸收。吃下这些动物对人类的产生严重影响。

2酸雨对建筑物的影响

酸性粒子也会沉积在建筑物和雕像上,造成侵蚀。

3酸雨对森林的影响

酸雨造成最严重的影响之一是在森林和土壤。

4酸雨对农作物的影响

酸雨会影响农作物稻子的叶子,同时土壤中的金属元素因被酸雨溶解,造成矿物质大量流失,植物无法获得充足的养分,将枯萎、死亡。

5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PH<6 食物的基本种类相继死去?鱼类不能繁殖。?幼鱼很难存活。

PH<5.5 ?因为缺少营养造成很多畸形的成鱼。?鱼类因窒息而死。PH<5.0 鱼群会相继死去。

PH<4.0 假如有生物存活,将是非常不同于之前的生物种类。酸雨的防治

大气中的SO2 和NOx ,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

因,因此,减少SO2和NOx的排放量,是防止酸雨的主要途径。(一)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二)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燃烧技术

(三)改善交通环境,控制汽车尾气

(四)加强植树栽花,扩大绿化面积

酸雨的防治—汽车尾气处理

汽车尾气净化

1;燃料的改进与替代:如使用无铅汽油,低硫汽油和柴油;

乙醇与汽油的合成燃料,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2 机内控制——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如控制空燃比,电

控汽油喷射系统利用氧传感器反馈控制适宜的空燃比,提

高效率,降低油耗,控制有害气体排放

3机外控制技术:如三元催化净化技术利用催化剂将产生的

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可同时净化3种污染物:CO,

HC, NOx (同时降低90%),成为国内外汽油车排放控制

技术的主流

4未来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技术:启动和低负荷——电动马

达系统驱动;高负荷——汽油发电机驱动;减速和发电机

运行——能量储存电池,能量的循环利用;电动汽车:车

载蓄电池,关键是高性能电池,电池效率和充电问题是其

商业化的关键,为此开发了燃料电池系统。

颗粒物的控制技术

?根据除尘机理的不同,颗粒物的控制技术可分为四大类:

?机械除尘器?湿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各种各样的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

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所形成的群落和所产生的各类生态现象。

生物多样性是概括性的术语,一般来说,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

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

大家公认的生物多样性的三个

主要层次是: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

价值

1.直接使用价值:直接收获或使用的那些产品。

2.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作用和生态系统服务3.潜在使用价值

二、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1)自然淘汰;(2)人类活动的影响,使生物环境破坏,栖息地丧失;(3)掠夺式过度利用;(4)环境污染,食物链恶化;(5)外来种的引入,导致本地种的灭绝;(6)自然灾害与全球气候变暧等

危险废物

? 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s)是指对人类、动植物现在和将来会构成危害的,没有特殊的预防措施不能进行处理或处置的废弃物,它具有毒性、爆炸性、易燃、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或几种以上的危害特性。

固体废物的特性

1、最难得到处置

固体废物为“三废”中最难处置的一种,因为它含有的成分相当复杂,其物理性状(体积、流动性、均匀性、粉碎程度、水分、热值等等)也千变万化。

2、最具综合性的环境问题固体废物的污染,从来就不是单一的,

它同时也伴随着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问题。

3、最晚得到重视

在固、液、气三种形态的污染(固体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中,固体废物的污染问题较之大气、水污染是最后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是最少得到人们重视的污染问题。

4、最贴近的环境问题

固体废物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垃圾,最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因而是也人类生活最息息相关的环境难题。人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排放垃圾,同时也在无意识中污染我们的生存环境。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1、污染水体固体废弃物未经无害化合理随意堆放,将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长期淤积,使水面面积缩小,其有害成分造成了水体的各种污染

2、污染大气

固体废物中的干物质或轻物质随风飘扬,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另外,焚烧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一种目前教为流行的方

法,但是焚烧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长期堆放,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会被微生物分解,同时释放出有害气体。

3、污染土壤

土壤是许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聚居的场所,这些微生物在土壤功能的体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与土壤本身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而未经处理的有害固废物,经过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作用,

其有毒液体将渗入土壤,进而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了土壤中的生态平衡,污染严重的地方生殖寸草不生。

4、侵占土地

不断增加的固体废弃物如不加利用,就要占用土地来堆放。就我国80年代以来,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相当迅速,许多城市利用大的城市城郊边缘的农田来堆放它们。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1、“无害化”固体废物“无害化”(Innocuity)处理是指将固体

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自然环境的目的。固废“无害化”处理技术有:垃圾焚烧、卫生填埋、堆肥、粪便的厌氧发酵、有害废物的热处理和解毒处理等。,我国“粪便高温厌氧发酵处理工艺”在国际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2、“减量化”

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

这需要从两方面着手: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利用。

首先从废物产生的源头考虑,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人口环境三大问题,人们必须注重资源的合理、综合利用

3、“资源化”

固体废物“资源化”(Resource Recovery)是指采取适当的工艺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优势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优势很突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产成本低②能耗少③生产效率高④环境效益好,可除去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废物堆置场地,减少环境污染。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1. 填埋处理技术?2. 堆肥处理技术?3. 焚烧处理技术

?4. 微生物处理技术?5. 海洋处置?6. 回收和重复利用

减少产生城市固体废物的方法

(1)产品的重复使用(2)减少产品的用料(3)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4)减少消费量(5)垃圾回用(6)清洁生产

垃圾分类目的

1、资源回收

2、适应处理之需要

3、避免毒害性

4、垃圾减量

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成为垃圾减量的首要关键。

垃圾分类的方式

?资源性垃圾:旧纸类、瓶类、金属类等

?可燃性垃圾:木竹、稻草、布类、厨余、落叶等

?不可燃性垃圾:玻璃、砖石、贝类、蚌壳、土砂等

?不适性垃圾:塑料、橡胶、保丽龙盒、皮革等

?有害垃圾:电池、温度计、日光灯管、实验室药剂瓶等

?巨大垃圾:废家具、废冰箱、废电视机等

一、噪声污染的定义

?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声音

统称为噪声。噪声具有针对一定的时间、区域、人群而言的相对性。噪声的特征:噪声污染是一种物理污染(称能量污染),它与工业“三废”一起并称为危害人类环境的“四大公害”。

(1)噪声是暂时的。噪声污染无后效作用,声源停止,噪声消失,无积累现留痕迹。但对人听力造成的损失有累积性

(2)噪声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噪声的能量最后消失为空气的热能,传播不远(3)噪声是一种感觉污染,不带来化学污染物

质,只是由于声能——人耳朵——危害

噪声是声的一种,它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通常把能够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危害

①对人体造成危害②噪声对建筑物造成破坏③噪声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④噪声会对仪器设备造成损坏

控制噪声必须从这三个方面考虑:

1从声源上降低噪声2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3在接受点上防护

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的来源比较广泛。雷达系统、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

大型电力发电站、办公自动化设备、高压输电线、地铁列车、电气火车等都可以产生电磁辐射。

A、雷达系统

B、电视和广播发射系统

C、射频感应及介质加热设备

D、射频及微波医疗设备

E、各种电加工设备

F、通信发射台站

电磁辐射对人类危害的七大具体表现

(1)它极可能是造成儿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

(2)能够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3)影响人的生殖系统

(4)可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

(7)加速皮肤老化,造成皮肤粗糙。

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工程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

给水工程:取水工程----给水处理-----输配水

排水工程:废水收集(来源于生活,工业和农业)---废水处理---排放或回用

水污染是指被任何进入水体的物质,造成水中生态环境变化的状态。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水污染”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水资源保护和再利用

水资源保护1点源控制人工强化处理方法2面源控制生物和生态方法

再利用1污水减轻对水体的污染减少新鲜水用水量

2 雨水增加有效水资源量

水污染来源

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3养殖业废水4面源污染

污染物性质与水质指标

1病原微生物2需要(耗氧)有机物3植物性营养物质4 重金属5 有毒难降解有机物

水质指标

有机物综合指标BOD5,COD,TOD ,TOC

物理性质:色度,温度,浊度。化学性质PH,有机物,N,P

水体富营养化

由于N,P等营养物质输入过量而引起的一只种水体效应。主要特征:水中藻类和水中植物过度生长,引起水体及其生态的变化

原因1自然因素:水流,光照,温度吗,地质环境等

2人为因素:A地理特征的人为改变

B大量营养物质的输入a 点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入b 面源农业面源(施肥),畜禽养殖c内源底泥营养物质释放特征

?①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②水体中藻类种类减少,个体迅速增加;

?③占优势浮游藻类颜色不同,水面呈现蓝、红、棕、白等色,海水为“赤潮”、淡水“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①DO降低,使鱼类难以生存;

?②藻类种类减少,危及鱼类生存。因有些藻类有胶质膜,有的甚至有毒,不能成为良好的饵料;

?③危害水源,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畜都有害;

?④加快湖泊老化的进程

水污染防止战略对策与保障措施

1尽快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的战略转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2加快城市废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实施废水资源化

3从单纯的点污染源治理转向点源,内源和面源的流域综合综合治理4切实保护饮用水源地,提高饮水安全性

水污染的控制技术

污水中悬浮污染物的去除技术格栅,筛网,沉淀池。沉砂池

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技术生物处理技术(1耗氧生物处理技术2厌氧生物处理技术3自然生物处理技术)

消毒:将水土中病原微生物灭活,使之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人体内致病微生物:病菌,原生动物胞囊,病毒

灭菌:是消灭所有活生物

常用消毒方法1氯消毒2臭氧消毒3紫外消毒4电化学消毒污水的再生利用

1减少了城市对自然水的需求量2削减了对水环境的污染负荷3减弱了对水自然循环的干扰,是维持健康水循环的措施

4与开发其它是水资源相比,在经济上有优势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思想起源于环境保护

能源-资源-环境难以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快速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途径

资源环境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经济、人口持续增长,资源、能源需求高速增长,面临资源、能源紧缺问题废弃物排放巨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资源、能源利用率偏低能源-资源-环境难以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快速持续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途径

可持续发展概念:可持续发展概念来源于生态学,最初应用于林业和渔业,指的是如何合理地收获全部资源中的一部分,使得资源不受破坏,而逐渐成长的资源数量足以弥补所收获的数量。

可持续性由3部分组成:

(1) 使用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再生速度;

(2) 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的速度不超过其可再生替代物的开发速度;

(3) 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不超过环境的自净容量。

可持续发展定义: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发展的内涵

-发展既有量的增长,又有质的提高

两个基本观点

1: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

2 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不仅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2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3可持续发展谋求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 公平性 2 持续性3共同性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发展的质量。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的全面进步,巩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控制人口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实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的方针,依法大力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土地,淡水、海洋、森林、草原、矿产和生物等各种自然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控制、治理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健全环境监测体系。

?加快边远地区开发,缩小区域差别,加大扶贫力度,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形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

工业产品两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工业生产两种功能:物质性功能和经济性功能

清洁生产

目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产生排放,降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风险

活动对象;生产过程,产品/服务

行为特征:预防性,综合性,持续性、

清洁生产

?将综合性、预防性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效率和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途径 1 削减源2企业内部的回收利用3企业外部的回收利用4末端治理

清洁生产是双赢战略。

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系统中前后衔接的一系列阶段,从原材料的获取或自然资源的生成,直至最终处置。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促进法》所给的定义循环经济内涵的界定基本上是一个较全面、简洁和权威的定义,?即“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

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减量化放到首位,整个过程须达到无毒化、无害化

发展三阶段分法

?萌芽发展阶段(1993年以前)

通过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将三废减少在生产过程中

?清洁生产阶段(1993-2003)《清洁生产促进法》

?理念传播与试点阶段(2003年至今)

2005.2007试点,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

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是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

?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循环经济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1、简述湿地的主要功能 答:(1)湿地的生态效益a 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B 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C 降解污染物。(2)湿地的经济效益a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b提供水资源。c提供矿物资源。d能源和水运。3)湿地的社会效益a观光与旅游。b教育与科研价值。 2、简述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 答:(1)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Fairness)内涵。“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然而,在人类需求方面存在很多不公平因素。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涵义是: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这一代不要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2)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Sustainability)内涵。布伦特兰夫人在论述可持续发展“需求”内涵的同时,还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可持续发展不应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大气、水、土壤、生物……”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Common)内涵。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 3、形成酸雨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2. 大气中的氨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酸度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 4.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4、臭氧层及其保护途径有哪些? 答:爱护臭氧层,要求我们每个人都采取实际行动去少用或者不用对臭氧层有损害的氟氯碳、哈龙、氯氟烃、甲基溴等物质,因为使用包含这些物质的产品会导致对臭氧层的消耗。 下面列举在日常生活中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或生产中使用这些物质的物品: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包括家电、运输制冷、工商制冷)、泡沫(大量存在于沙发、一次性发泡餐盒、汽车内饰发泡件、保温喷涂)、灭火剂、气雾剂(摩丝、杀虫剂、外用药喷雾剂)、清洗剂、膨胀烟丝等。 以下是有助于保护臭氧层的个人行为: 爱护臭氧层的消费者购买带有"无氯氟化碳"标志的产品; 爱护臭氧层的一家之主合理处理废旧冰箱和电器,在废弃电器之前,除去其中的氟氯化碳和氟氯烃制冷剂; 爱护臭氧层的农民不用含甲基溴的杀虫剂,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选用适合的替代品,如果还没有使用甲基溴杀虫剂就不要开始使用它; 爱护臭氧层的制冷维修师确保维护期间从空调、冰箱或冷柜中回收的冷却剂不会释放到大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护与期待 摘要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因为经济的发展,各种污染等有害环境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而大部分人都没有意思到这个问题,仍然随意丢弃垃圾,乱砍滥伐,排放污物等。因为人类的无知,使得我们这个美丽家园从此不再美丽,使得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变成了一望无际,见不着边的空地。如何能使得这个问题得以改善?最好的方法就是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的到有效的保护。 关键字:环境保护;污染;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法 一、环境 1. 我国的资源 1.1 什么是资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373页,1995年6月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的定义,既指出了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又把人(包括劳动力和技术)的因素视为财富的另一不可或缺的来源。可见,资源的来源及组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还包括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人才、智力(信息、知识)等资源。据此,所谓资源指的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1.2我国境内的资源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①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益的资源。 自然资源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资源的再生性角度可划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再生资源:即在人类参与下可以重新产生的资源,如农田,如果耕作得当,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资料 1.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 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2.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3. 蕴藏量: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 4. 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5. 水体自净:经过水中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狭义的定义指水体中的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而使得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6. 农业生态系统::由一定农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功能整体,人类生产活动干预下形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7. 立体种养技术: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 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模式内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及第二性物质的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级质、能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8. 物质循环与再生规律:是指H,O,N,P,S等元素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从生 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化学循环再生规律是囊括自然界中动植物普遍存在地一种固有的,遵循自然动态循环法则而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交替更新,能量转换的运动规律。 9. 可持续农业环境保护:农业发展必须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降低农村贫困比例,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全面的发 填空题 1.物质的输入输出规律又称为协调稳定规律,它涉及生物、环境和生态三个方面。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指出,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3.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我们要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以及当代人之间关系。要真正解决环境问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人类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发展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不能把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当代人之间能否公平地分配环境保护的成本与利益能否建立一套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的制度安排,这直接决定着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目标的实现;如果当代人之间尚且不能实现某种最低限度的公正,那么,我们就很难指望他们会真正关心遥远后代的利益,因此,当代的集体努力与人人选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我们共同的未来》把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这是由于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这是人作为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贫困是对这种权利的剥夺,它使人作为的价值得不到实现。同时,贫困与破坏环境往往是互为因果的。因此,消除贫困,减少贫富差距是实现代内平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保护好环境。 人有权利利用自然,通过改变自然资源的物质形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

环境污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结合中国的实践得出关于我国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对策。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发展社会经济发面取得了辉煌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白色污染 一、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 (1)环境污染的概念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广义而论,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生态系统破坏,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问题。从狭义上讲,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各种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系统失调。这里的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环境保护的概念 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二、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密度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不同,面对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不同。中国巨大的人口构成,特有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正在迅速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这一切都对环境和资源构成了超乎异常的压力,使中国面对着超乎异常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形势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并存,历史环境欠债与新增环境问题并存。具体表现为:土地资源严重破坏、森林资源面临枯竭、水资源出现危机、矿产资源大量流失、大气污染严重、水体污染面广、废弃物污染成灾、噪声污染超标等。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由于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一些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引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

(完整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大纲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学时:72 专业:地理教育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包含了五部分内容:地球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和环境伦理观,保护环境的行政、法规、经济和技术手段,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相当全面地阐述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工业革命以来面临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和实质,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人类行为方式的重大影响,在提出问题和介绍战略思想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种手段和措施,特别重点介绍了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可以说这些内容涵盖了当今国内外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所有热点问题,学生建立了这样的基础,就有可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学习并进行实践,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贡献。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我校地理教育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该课程讲授涉及环境的一些基本问题,普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实践途径,理解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掌握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它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产生背景及其要解决的当前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资源和环境问题;明了

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发展由来和目前在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污染控制和管理的各种手段和方法;掌握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框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今后形成合理的环境科学知识结构。 教学目的: 1.要求了解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及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当前人口发展状况及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2.要求了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 3.了解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内涵、特征,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传统发展理论的创新;掌握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了解国内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些做法。要求了解环境伦理学的基本观念和主张。 4.要求了解保护环境的主要途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各种手段和措施。 5.认识清洁生产的重要性,重点了解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在自己专业领域自觉渗透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期培养学生高度的人类环境忧患意识、环境保护责任感和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姓名:学号: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该着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发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的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前提,保护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温室气体,白色污染 1.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现状 1.1 关于环境保护的理论性描述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环境现状 我国的环境状况可以概括为: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在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 2.环境破坏的突出表现的几个方面 2.1土壤遭到破坏、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报道,由于近年来过度的开发,导致一些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森林植被的消失、土壤剥蚀情况十分严重。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引得不到科学的处理而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土壤的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 2.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 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全人类气温的升高也将对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因此,西方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加强能源节约技术的转让进程。我们特别应当采用经济鼓励手段,使工业家们开发改进工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工艺技术。 2.3 地球生物的多样性减少,生存面临挑战 由于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了,这就导致了数以千计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进而走入灭绝的边远。然而一些物种的绝迹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样性。 2.4 地表森林面积锐减

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 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编版)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

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于我国的 __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作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在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能够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协调,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效率的提升,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政策。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已经是改善了部分地区的环境状况,但是整体的环境状况还是处于一种恶化的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还在持续的恶化当中。同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 __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大气污染问题 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中表现最为明显,居民感受最为强烈的就是大气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严重,对于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是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汽车尾气、煤炭的燃烧以及其他污染气体的过量排放造成。有数据表明,我国的酸雨出现频率不断提升,我国已经成为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雾霾问题已经逐步扩散,不仅是

我国的北方地区遭受雾霾的影响,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一些中西部地区也是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问题。 (二)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的短缺、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用水困难的问题。虽然经过我国“南水北调”、“西水东调”的战略性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种情况,但是我国工业污染和废水处理的有效性较低,造成我国水资源仍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国城乡居民生活的引水质量和数量。 在我国的环境污染中,还存在土地恶化问题,植被覆盖率不高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急需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实现我国的健康发展。 (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通过在我国实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使得能源、水资源以及矿产资源等合理利用,不仅是能够避免资源浪费的问题,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提上了日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建议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之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但是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保证,也是人类文明延续的保证。 1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1.1环境保护的概念 环境保护,顾名思义,即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维持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随着近年来工业的飞速发展,环保问题又一次引起来人们的认识,环保机构、相关律法进一步得到了完善。 1.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一:温室效应 1、定义:温室气体能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变暖,与“温室”作用相似。 2、温室气体:二氧化碳(2)、氧化亚氮(N20 )、甲烷(4)、氟氯烃化物()和水气等。 3、温室气体来源:主要是燃烧石化燃料(例如:石油、煤)所产生的。 4、4:增长很快: :原来在大气中不存在,完全来自人为排放 5、全球变暖的危害 ①地球表面温度增加②海平面上升 ③全球气候转变④农业减产、粮食危机 ⑤动物大迁徙和物种火绝⑥海洋生态的影响⑦伤害人体抗病 能力 二:酸雨 1、定义: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值小于 5.6的雨叫酸雨 2、我国酸雨的分布:华中、西南、华南和华东四大酸雨区。 3、酸雨类型:「湿沉降」与「干沉降」 4、我国主要为硫酸型酸雨,成因:由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酸性气体所致。 5、酸雨的危害 ①受酸雨刺激,易导致红眼症和支气管炎。溶解在水中的有毒金属被水果,蔬菜和动物的组织吸收。吃下这些动物对人类的产生严重影响。

②酸性粒子也会沉积在建筑物和雕像上,造成侵蚀和文化资产的破坏。 ③硫酸随着降雨落到地球而造成严重损害,土壤中的养分也会流失,因此树木会因为维持生命所必须的钙和镁的流失而枯死,阻碍叶子的气孔进行光合作用,破坏森林,减产农业。 6酸雨形成过程 2会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硫酸根。首先,二氧化硫与氧产生反 应,造成三氧化硫。其过程非常复杂,有时还会涉及碳氢化合物及锰、铜、铁等金属离子。若有水蒸气存在时,三氧化硫会溶在水蒸气中,形成硫酸,在空气中凝结成水点。或者,在空中被雨水溶解,成为雨水中的硫酸根。 可与空气中之02或02及金属催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2、无机性硝酸盐或过氧硝酸乙醯脂()等物质。2可被微粒表面吸收,转变为无机性硝酸盐或硝酸,硝酸再与氨(3)反应生成硝酸铵(43)而得;或经由水滴直接吸收,将溶解的2转变为3-。 7、酸雨防治措施 (一)完善环境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制定严格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健全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2排放总量控制,征收2排污费,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大气污染的治理。(二)调整能源结构,改进燃烧技术 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人类、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将环境分为()。 A、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B、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C、室内环境、村内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D、大气环境、水环境、土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等 3、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被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 B、次生环境问题 C、第一环境问题 D、继发环境问题 4、以下属于无限资源的是()。 A、土壤 B、淡水 C、动植物 D、太阳能 5、在生态系统中居于最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生命物质 6、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 B、第二环境问题 C、原生环境问题 D、第三环境问题 7、在环境科学里,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 A、十分之一定律 B、生物放大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生物量金字塔 8、一下属于第一环境问题的是()

A、火山爆发 B、臭氧层耗竭 C、城市污染 D、公害 9、可以纳入环境与资源保护发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是()。 A、大气 B、太阳 C、宠物 D、人工养殖的花卉 10、导致臭氧层破坏的大气污染物是()。 A、酸雨 B、二氧化碳 C、氟氯烃类化合物 D、汽车尾气 11、构成环境的环境要素不包括()。 A、环境投资 B、乡村 C、城市绿地 D、古墓葬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人工环境的有()。 A、城市 B、名胜古迹 C、风景游览区 D、社会风气 E、水库 2、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 A、大气 B、海洋 C、矿藏 D、自然保护区 E、人文遗迹 3、以下属于自然资源的有()。 A、阳光 B、土壤 C、空气 D、水 E、野生动植物 4、以下属于环境法保护对象的有()。 A、池塘里的青蛙 B、马戏团里的大象 C、农民种植的庄稼 D、草原上放牧的牛羊 E、人工栽种的次生林 5、第二环境问题可以分为()。 A、自然环境的破坏 B、食物公害 C、环境污染 D、自然资源的开采 E、交通拥挤 6、在环境科学上,人类环境的分类标准主要有()。 A、环境的形成 B、环境的功能 C、环境的性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答案)

?【1】环境问题。 所谓环境问题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系统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生产活动和生存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不利影响的各种问题. ?【1】环境污染。 又称”公害”.它是指受人类活动影响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能量或生物进入环境系统导致环境系统原有组分结构和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进而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产生干扰和危害的现象. ?【1】在环境科学中,通常所称的环境是指什么。【直接或间接;自然因素】(填空) 通常所指的环境是指人类这一特定主体周围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里所说的各种因素,既包括各种自然因素,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一级野生动植物等,由包括经过人类社会改造与建造的各种自然物,同时还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 ?【1】环境承载力是衡量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是否协调的重要指标。环境承载力的主要特点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动态性与可调控性、区域性与时间性等方面。【社会经济;】 ?【1】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会议是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我国环境保护史迄今已召开了六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人类环境会议; 六】。 ?【1】环境问题的实质.【索取资源;自净能力】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人类盲目发展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极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破坏加剧,资源过度消费和浪费,甚至枯竭. ?【1】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1)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积重难返 (2)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性环境性污染新阶段 (3)环境和资源约束瓶颈加大,环境污染加剧蔓延 (4)新污染物潜在影响难以预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危害逐步显现(5)生态与环境问题更加复杂,环境问题成为新的外交热点 (6)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1】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 新形势下,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换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2】2.气候变化。

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题目 姓名专业学号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系 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前言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

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1]。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四号) 2.1 (小四) 2.1.1 (五号) 2.1.2 2.2 2.2.1 2.2.2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生态环境脆弱, 人均资源不足, 加之违反生态规律, 滥用资源, 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尖锐矛盾。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 重建生态平衡, 才能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共。 关键词: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实施的必要性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是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从资源方面看,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 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 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维护地球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以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环境方面看,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加强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消除贫困、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污染。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据统计,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城市污染。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工业废弃物累计堆积量已超过66亿吨,占地超过5万公顷,使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3.海水污染。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复习整理资料全

个人整理,仅供参考,如有问题,欢迎指正 一、绪论 【环境的基本概念】 法律定义: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的基本组成】 自然环境:物质(空气、水、土壤、动植物)能量(气温、阳光、引力、磁力)自然现象(地壳运动、太阳稳定性、大气力量、水循环) 社会环境:物理社会环境(建筑物、道路、工厂)生物社会环境(驯化、驯养的动物和植物)心理社会环境(人的行为、风俗习惯、法律和语言) 【人类和环境的基本关系】 1、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依赖自然环境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2、人类又是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者,通过社会性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人类还是环境的破坏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的污染物,破坏生态平衡,使环境条件发生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变化。 【八大公害事件】 日本水俣事件污染物:甲基汞 马斯河谷事件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煤烟粉尘 伦敦烟雾事件污染物:大气中尘粒和二氧化硫 多诺拉烟雾事件污染物:二氧化硫与金属元素、金属化合物相互作用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碳氢化合物 日本富山事件骨痛症污染物:镉 日本米糠油事件污染物:多氯联苯

日本四日事件污染物:二氧化硫、金属粉尘 【环境发展史上的两大著作】《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作者观点: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 2、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 3、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 《寂静的春天》明天的寓言生物富集作用,DDT等农药的滥用危害人类环境,导致农药在生物体的富集最终导致所有生物的死亡 她通过对污染物的富集、迁移、转化的描写,阐明了人类与大气、海洋、河流、土壤、动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初步揭示了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她告诉人们:在人对环境的所有袭击中,最令人震惊的,是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受到各种致命化学物质的污染。这种污染是难以清除的,因为它们不仅进入了生命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进入了生物组织。 【环境保护里程碑】斯德哥尔摩会议、里约热卢会议、哥本哈根会议 斯德哥尔摩会议:1 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 会议提交文件:《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 是联合国首次研讨保护环境的会议,也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是世界环境保护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为了纪念大会的召开,当年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里约热卢会议:1984年的“臭氧空洞”,引发了新一轮世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沉降”; 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卢举行。183个国家和70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102位国家元首或首脑亲自与会。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国际合作的指导原则 《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题目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发展的条 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2、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 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 3、生态平衡在一定时期内,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平衡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又称自然平衡。 4、人口过程人口过程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 5.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由此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不利效应。 6.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7.人口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8.沙漠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破坏了原有生态平衡,使原来不是沙漠的地区,也出现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环境朝沙漠景观演变的现象和过程 9.水体水体是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库、沼泽、海洋以及地下水等水的聚集体,是由水本身,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胶体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自然综合体。 10.土壤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的,归结起来主要包括污水灌溉、工业废料、城市垃圾和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农药和化肥的不当施用、污染大气沉降物和汽车尾气等。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任课老师:上课时间:周一晚上11,12,13节 学院:工程学院学号: 姓名:年级专业: 广东省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 中国是世界的农业大国,广东省虽然经济十分发达,但是支持GDP增长的背后是地区农业的兴盛。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安居乐业,与整个省的命运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才有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可循环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农村循环经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

广东省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雄厚,连续多年经济总量位居全国首位,但是,当前广东农村农业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 二广东农业发展过程与现状 广东除了珠江三角洲和部分沿海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较发达外,位于粤东,粤北的大部分山区经济发展仍相当慢,经济还比较落后如果农村问题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妥善解决,必将严重影响我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1】 由上图可以知道:加快村经济发展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当前我省地区差距和城乡

差距和工农差距扩大的态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部分农村仍然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2】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消费结构的升级相对缓慢,消费结构不尽理消费结构通常表现为某项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其中食品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即为恩格尔系数。广东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如下 虽然广东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但依然在0.5左右,说明广东农村总支出的主要部分依然是食品支出;居住支出稳中有升;衣着基本不变;而家庭设备品及服务和文教娱乐品及服务的支出比例却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广东农村居民消费还停留在物质生活消费和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满足于生存需要,对精神消费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严重不足,甚至还呈现下降的趋势。【3】 2.1保持农村农业发展潜力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广东农业种地兼业化、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要内容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主要内容 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产、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变化或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由此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问题。 3、环境污染带来危害:危害人体健康;使许多物种频临灭绝;毁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4、人们常提到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是指: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2)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资料:发生于1952年,仅加利福尼亚州,有190万棵松树受害,其中30%枯死);3)英国伦敦烟雾事件(资料:发生于1952年冬,年老体弱者死亡4000多人);4)日本的水俣病事件;5)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6)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7)日本米糠油事件;8)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5、我国森林的长年砍伐,造成近年两大灾害:水灾频发 2、沙尘暴增多 6、工业“三废”指(废气、废水、废渣);生活”三废”指(粪便、垃圾、污水) 7、当今世界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水资源危机5)资源、能源短缺;6)森林锐减;7)土地荒漠化;8)物种加速灭绝;9)垃圾成灾;10)有害化学品 污染 8、人口过度增长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 (各种资源危机;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等) 9、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五大问题是: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 10、当今社会众多的环境问题可归结为资源问题、生态问题、污染问题。 11、破坏森林带来恶果: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恶化、物种减少 12、水污染中常说的“五毒”物质是:酚、氰、汞、铬、砷。 13、对绿色植物损伤最大的五种气体是:氧化氮、乙烯、氯气、氟化物和二氧化硫。 14、水体被污染的途径有: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含有农药、化肥、有机物的农田,大气沉降 物,放射性散落物及酸雨等。 15、环境污染主要有:(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食品污染(5)放射性 污染(6)噪音污染 16、中国政府把“三河”(淮河、辽河、海河)、“三湖”(太湖、滇池、巢湖)、国家重点 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两控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和酸雨控制区)、“一市”(北京市)、“一海”(渤海)作为全国污染防治的重点地区。 17、臭氧层的作用?(在距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高空,分布着一层臭氧层,尽管它在空气中 的含量很少,但它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地球表面形成保护层,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18、中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1)自然资源总量大,中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资源大国,自然资源种类多、门类全、数量丰富。是世界第三资源大国(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 (2)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3)资源的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匹配; (4)低劣资源比例较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