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无私奉献2009论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考试说

无私奉献2009论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考试说

无私奉献2009论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考试说
无私奉献2009论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 考试说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语文科

一、《考试说明》四大变化:

今年的《考试说明》,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了两个“有利” 、两个“体现”和一个“力求”。即“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一方面要对接高中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另一方面又倡导“稳步”与“创新”的关系。

1.增加选考内容,强化“选修”课程在教学中的位置。

2.不分卷,题型混编,淡化客观题在试卷中的地位。

3.试卷结构重新“洗牌”,突显考试内容难易结合。

4.内容赋分微调,强化主观题的主导地位。

二、新旧考纲的变化

1.在考试能力要求方面,新考纲增加了“探究能力”,指的是探讨疑难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

2.新课程试卷由I卷阅读题和II卷表达题构成。其中I卷包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和“现代文本阅读”(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两个板块;II卷表达题包括“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两个板块。

3.在考试内容方面,新考纲对原考纲的“语言文字运用”做了调整,强调学生要有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如:语音考查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改为“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考查由原考纲的“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改为“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新考纲也实行新的作文评分标准,每个错误字扣1分(重复不计)。修辞考查新增了“反复”等。

4.原考纲现代文阅读板块,常考科技说明文阅读文段,而新考纲改考论述类文章。在实用类文本阅读部分,新考纲减少了“访谈、调查报告”,增加了“科普文章”。

5.新考纲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占15%~20%,考生可以选择作答。包括: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

6.在写作的要求方面,旧考纲要求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新考纲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三、高考语文阅读体现探究性答题空间大

2009年福建高考语文卷在命题上,整体上看忠实于《考试说明》,体现了课改后的探究性题目。答题空间具有拓展性。整份试卷难度适中,基础分容易拿到,重在发展分。

1、课改不但没有削弱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反而是有所加强。古代诗文阅读”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保证高考语文的基础性。

2、高考语言文字题都落在重要考点上,如词语运用、辨析病句、连贯排序、仿写修辞、概括要点,注重能力考查的思路十分清晰。

3、09年的考法与去年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去年考了孔子和孟子的内容,09年则只考论语。

4、新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查分三部分: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总分值达到36分。古代诗文阅读中的《江行》这首五律诗,考生在答题时应重点把握文章写什么、怎么写。关于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诗歌前部分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诗歌妙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诗歌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而现代文阅读《尺度》这篇文章文字量不是非常大,考生需理解好文章的主旨,一切事物都要有自己的尺度。其中第9题中,梭罗的名言并不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而是为了论证“也不时有意外,仿佛当今赛事频爆冷门。”要理解“但是”的用意。

第10题“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一道墙垣”,文章中将“墙垣”比喻成隔膜、误解甚至对抗等。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就不同,因此造成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样阻挡人们的交流。第11题可根据文章中心进行阐述,虽然给考生一定空间,但切忌天马行空。决定“尺度”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个性。个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标准(尺度)也不同。

5、新课程卷中均设置一定量的开放性题目,答案多元,并设置了能力层级较高的探索性题目。

探究性题目是《阿庆》这篇文章主体,考生答题的空间大。而第14题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但一定要言之成理,给考生相当大的自主发挥空间。

6、作为语文的重头戏, 09年作文题目“这也是一种_______”,答题空间很大,可以是词语等等。很多考生都反映这次作文题目比较容易,但基础分容易拿到,要拿到发展分就要看新意和构思,在审题上要多下点功夫,其中对“也”这个字的理解很重要。写这篇作文要拿到高分,切入一定要新、立意要深、构思要巧妙、语言应该有所表现。

数学科

一、2009年高考数学(福建卷)试题评析

1、倡导“多思少算” 多种方法解题。数学考试谨慎处理新增内容与创新性试题的占分比例,突出对考生数学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命题同时关注试题选材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倡导“多思少算”,注意控制不同专题选考题的难度。

2、强调知识交叉、渗透和综合。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各种能力。如文16与理15,需运用合情推理,寻找规律,进而运用所学知识予以验证,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命题坚持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考虑问题,许多试题都强调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注重检测考生是否具备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并能从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有效、灵活地解决问题。

3、创新性问题无现成解题模式。试卷设计了适量的、没有现成的解题模式的创新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检索、加工和组合,探求问题实质,寻找解决方案。如理10以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为载体,考查给定方程的解集特征,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需要考生经历探求解集中元素间关系的整个思维过程;文11的解决需要考生经历对函数零点所在的区间进行合理估算和尝试的过程;文16和理15的解决,也需要考生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

4、开放式试题考查探究能力。命题合理地设置了具有一定思维量的开放性、探索性的试题,有效地考查了考生的探究能力。试卷既有条件开放的试题,如理17、理19、文22是“存在型”探索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存在;又有结论开放性问题,如理18是方案设计问题,符合题设条件的方案不止一种;还有解法开放的试题,如理18、理19、理20、文19、文21及文22等都有多种解法,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殊途同归”。

5、考查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试题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在学科内的应用,又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理8和理18等题取材于考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不仅考查了考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以这些知识为载体,检测考生将知识迁移到现实情景的能力,从而检测考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对考生应用能力的考查。

二、2010年高考命题趋势和备考建议:

1、紧扣课本,课本是高考复习的根本,是高考命题的源泉,因此教材的作用不可忽视!

2、重视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学习。基本概念,就是指定义,定理的涵义和延伸,比如说映射函数充要条件等等;基本思想,即我们在高中阶段要学会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并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成数学手段来解决实际问题;基本方法,比如在解析几何里的动点问题我们可以考虑消参法,数列中的构造法,不等式证明中的放缩法,等等,这都是很好的方法,在备考中通过掌握这一种方法就可以很顺利做一类题目,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只有我们在平时不断积累,就能不断进步,高考中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3、重视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要全面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这个阶段是高考复习最关键的阶段,第一轮复习的效果会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因此在高考的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考生应该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切忌快而粗,多而乱!

4、养成做笔记的习惯,第一轮复习时间长,考点多,任务重,记笔记无疑是提高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我们的笔记应该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本章难点 (哪些不太容易学会在考试可以拉开差距?)(2)典型例题分析(考点,方法,易错点引伸和变形)(3)错题分析 (为什么错? 错在哪? 启示和教训)(4)本章小结(高考命题趋势,考察形式等),长期坚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5、要有吃苦的准备,坚持到底。高考就像是场马拉松,能坚持到底的就成功了一大半,高考复习过程枯燥、艰辛,以此要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鼓舞,遇到困难要及时解决,切忌半途而废!

英语科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我省三年来英语教学的一个全面科学总结。综观整份试卷,紧扣2009年《福建省英语科考试说明》的精神:英语着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命题所选材料来自主要英语国家的报纸杂志,语言原汁原味,体现跨文化交际意识,符合考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试卷的命制遵循了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较好地突出了新课改的精神。

设题力求科学、严谨、公平,主观题适度体现开放性,激活考生的思维,能给考生较大的发挥空间。另外,命题在稳定试卷结构、考查要求、试卷难度等基础上,突出考查主干知识,兼顾一定的知识覆盖面与考点分布。试卷难易度适中,基本上以中档题和基础题为主,没有偏题和怪题。试卷结构、难易度等方面平稳过渡,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及必要的区分度,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分析情况

1、听力部分选用全国卷一的听力试题,十段听力材料均来自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情景,对话用词,内容相当接近真实的英语环境,具有明显的口语特征。总体上难度与往年稳中有升。试题浅层理解题居多,但也不乏一些需要把握总体,进行适当推断的题目,例如第3,15,20题会有一点难度。

2、单项选择题—注重应用避免单纯考语法,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兼顾一定的知识覆盖面与考点分布,特别注重在语境中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法知识。本大题所选语料在注重地道性的同时突出试题的时代性,如第29题是关于最近在全球爆发的HINl问题,第34题则是关于海军建军60周年的话题。本大题还适当考虑到对文学及构词法知识的考查。

3、完形填空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富有教育意义,全文层次分明,相对2008年,难度有所下降,考生们应该感觉比较容易下手。考查的内容以实词为主,有17道,虚词3道。单纯的语法考查题目与去年一样只有一道,即第37题。考查的重点还是着眼于考查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对同义词,反义词,固定搭配进行正确的区分和运用、从语意一致,行文逻辑方面着手,联系上下文的语境而做出符合全局的判断分析和准确理解,从而做出最佳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定的语境下对一些熟悉词汇的地道搭配用法,仍然是本题难点,如:第47,51题相信是不少考生的拦路虎。

4、阅读理解体现了新课标精神在高考中的导向作用:加强课外阅读,培养语篇分析和理解能力。因此本文对考生快速阅读、准确阅读要求有所提高.所选的文章时代感,原汁原味性强,五篇文章均体现语言的真实感,实用性.试题方面,充分考虑到了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水平,大多数题目均能根据原文内容直接得出答案,主旨大意和推理判断题均有相对肯定的依据,所以得到中等以上分数应该不难,但要取得高分并非容易,尤其是D篇阅读,原版化的描述,让不少学生理解会比较费力,第59、70题失分率估计会比较高。

5、短文填词作为今年高考的唯一新题型,设题严格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在整体语篇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英语语法、词汇以及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大部分是书面表达中经常用到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反身代词等。但难度相比福建省质检有所加大。学生需要认真注意细节(如第76题要注意加s,第82题begin不能当作名词,而应写为beginning),才能取得满分或高分。

6、书面表达

开放性强、学生有话可说,今年的书面表达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适度的开放性减少了学生翻译、摘抄原句的可能,但同时题材以考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基础,让绝人部分学生有话可写,能较好地检测学生自由表达、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握好复习方向。

在备考复习中,教师一定要严格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要求,特别是主干知识组织教学,对于教材中超出课标范围的内容可以放心进行删减,不拘泥于具体知识点的束缚。明确教学方向和思路,抓住复习的关键,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复习计划。

2、讲究复习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夯实基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

在复习阶段,应该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特别是第一轮的复习。首先要重视词汇教学,在备考期间要不间断地强化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对重点词汇一定要讲清楚其基本用法,尤其是一词多义的词汇。在真实语境中训练词的用法,以巩固学生记忆和运用词汇的能力。其次要重视语法复习,在备考期间,对高中阶段的重点语法知识要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讲解语法知识要突出主干知识,切忌语法知识复杂化。扎扎实实地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及第三轮综合冲刺复习,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和模拟训练。教师应精心编制或精选一些好的符合学生实际、针对性强的练习和历年来的高考试卷,不搞“题海战术”。注意发现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认真评讲、总结与提高,提高应考能力。

3、立足语篇,突出能力的考查

坚持把测试的重点定位在语篇上,把课文作为整体来教、来学,逐步形成以语篇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把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都落实到语篇上。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引导学生把握话题、篇章、信息流程的衔接和连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深入分析语篇的语境,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4、抓好课堂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即适合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围绕这三个环节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5、指导复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复习过程中,指导复习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指导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和各阶段的复习目标,

倡导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进步。

6、研读考题、把握动态,了解新课程高考英语试卷特点和命题趋势;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适当调整复习方式和节奏,提高复习效率;加强常规训练和应试技巧,以减少学生考试时非智力因素的失误。

政治科

一、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思想政治试题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为指导,以《2009年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为依据,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福建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进行命制。试题反映新课程理念,力求“平稳过渡”,努力体现“坚持改革、稳中求进,突出思想性、人文性,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公平性,重视基础主干知识,强调学科能力、素养,关注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等基本原则,努力实现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和推进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试卷基本情况

思想政治试题在考试内容、考核能力目标、试卷形式结构等方面遵循了《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以考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必须具备的学习潜能为主要考核目标。延续了前两次省质检的原则和方法,保持了相对稳定性。试题分为选择题(48分)和非选择题(52分),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选修3或选修4)。其中,《经济生活》部分24分,《生活与哲学》部分24分,《政治生活》部分22分,《文化生活》部分20分,选修部分10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分值比重基本平衡,与教材内容和课时安排也大体一致。试题全部是原创题,情景材料选取考生熟悉的时政重、热点和贴近考生实际生活的素材,力求公平公正。试题呈现形式灵活多样,例如选择题除文字外还采用了图

表、漫画的形式,非选择题还考查学生对观点的辨析能力,运用表格说明两次金融危机我国应对的措施以及意义等。设问指向明确,如39题的四个设问。试题编排模块内容相对集中,由易到难,符合考生的思维特点,便于考生回答。试题力求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

(三)试题主要特点

1.突出学科特点,体现思想性

通过选取改革开放、优秀民族文化成果、表彰先进等典型素材,弘扬社会主义旋律,对考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方面教育,以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的达成。

2.注重基础,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必修模块考试内容涵盖四个模块的绝大部分单元,涉及51个知识点,约占必修模块考点的23%,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双基”掌握程度。如选择题27、28、30、34、35、36等以及主观题第39题的第(1)、(4)两小题,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包括科学发展观、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关系、宏观调控、就业问题、中美关系等。

3.把握目标要求,凸显能力考核

第一,全部试题都是运用情景材料设计,要求考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和问题,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在答题中正确运用这些信息,考查考生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第二,考查考生理解、判断、分析、评价和辩证思维的能力等;第三,考查考生迁移、转换和归纳能力;第四,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知识进行论证和探究的能力。

4.联系时政热点,反映时代特征

试题以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关系、宏观调控、就业问题、海西建设、金融危机、中美关系、公民网络参与、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热点问题为命题素材。

5.关注地方特色,体现区域性

如26题“福建省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政策”、28题“闽宁协作”、31—32题《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的发行等。

6.关注实践与创新,体现探究性

如27题对《买方市场》画面的观察、分析,探究某种市场现象的形成原因;34

—35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让考生感悟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39题,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的课题,请考生参与讨论并探究问题等,如第(2)问对政府对金融危机应“无为而治”观点的评析,第(3)问比较亚洲金融危机与当前金融危机的措施与意义。

7.尊重个性差异,体现选择性

在选修3和选修4两个模块中各设置一个选做题,供考生选答。两个选做题的设置,力求实现等值要求。另外,在39(3)的设置中,考生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其中一个角度作答。然而,政治选修3出的是依法治国,该知识点属于考纲中的三级考点,是否考得过细、单一,值得商榷。

8.试卷有了真正的“文综”色彩。

比如,选择题第24题(历史)和第25题(政治),用的是同一个材料;主观题第39题,以史实做材料,将历史和政治有机结合在一起。

9.试题的不足之处。

选择题部分:设置的错误题肢太多。12道选择题,48个题肢,错项18项,占比近40%。12道选择题中,没有错项的题目只有32与35两题。非选择题部分:39(1)问题在于答案设计的重复;39(2)在设问和设计答案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39(3)问题在于答案;39(4)首先与39(1)的设问有重复感觉;其次,所用考点比较偏僻,偏离了主观题考核主干知识的宗旨;再次,答案设计上只能照抄书上的两点说不上是否正确答案,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回答也能达到。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39题(1)

1、本小题分值8分。总平均分:4.35/4.49(除零)。

2、考生答题情况:

最为明显的是层次不清、答不完整。如参考答案中要求三个层次:其中最后一个层次(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绝大部分考生没答出来,这也是影响本题得分的重要因素。

最令评卷老师哭笑不得的是错别字且非常搞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写成:去其精华、取其糟粕。或者都“去”或者都“取”。“革故鼎新”写成:格固顶兴(典兴)、融物顶兴、隔物、顾等等。

39题(2)

1、得分情况。本题分值10分,全省平均得分:4.44分(含零),4.71分(不含零)。本题考生得分大多数为5分左右,高分和低分人数较少。大多数考生对于“政府的基本职能、性质、宗旨、原则”掌握得较好,得分主要来自这部分。

2、答题情况:

基本原理和观点表述不准确,如:政府的四个基本职能、性质、宗旨、原则写不出来,或不齐全,或表达不规范,口语化;主干知识和体系存在缺陷,如:政府的作用大多数考生不懂,或与政府职能相混淆。

多数考生不懂得评析题的答题的基本规范,答案的组织与其他题型无异。

39题(3)

1、得分情况:本题分值为12分,全省总平均为7.2分,

2、答题情况:

部分考生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一些考生答题时没有注意到题目中所问的是当前采取措施的经济意义,而是围绕97年金融危机的措施进行作答。还有部分考生没有注意到设问中的关键词“不同于”,选择了措施一进行分析其经济意义,造成严重失分。

许多考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对知识表述不清、不当现象比比皆是,只是照搬材料的观点进行作答,不懂提炼考点,

部分考生表述不严谨,没有政治术语的元素,如:“我国现在强大起来了”、“政府希望人民把钱拿去投资”等。错字、别字比较普遍,答题没有做到规范化、序号化、段落化。答案不分层次,答题不规范,从头到尾一大堆,令人眼花,字迹潦草,扫描放大后根本看不清,造成无谓失分。

39题(4)

1、本题分值12分,全省平均4.69分。

2、答题情况:

部分考生由于不能正确地从试卷中提取相关有效信息,尽管本题指向明确,但依然有相当考生实行大包抄,对知识点不加选择地堆砌对应性不强,答题时运用的知识点五花八门,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命题要求指向是:“根据…要求,分析应对措施的理由”,其目的十分明确,要求考生依据要求说明理由。但是,相当一部分考生由于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审题粗心,导致答题偏题。

42题选考题

1、本题分值10分。得分情况:回答A题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生的平均分为3.62,回答B题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考生的平均分为2.66。

2、答题情况:

A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回答出两则材料共同说明我国实施的依法治国方略,大部分考生能回答准确,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回答成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集中制、民主共和制、以法治国、依法制国等,甚至还有许多考生连一个字都没写。

第二问许多考生存在着不会分析、分析不到位、缺少关键词,不能从材料一中提炼出依法、民主、科学立法,体现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有法可依;无法从材料二中提炼出司法依法执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内容,许多考生混淆了与必修2《政治生活》的知识的要求,大谈依法行政。

四、存在的问题

1、教材基础主干知识不扎实,停留在一知半解,知识体系和联系不完整,平时在“少读书、多练习”策略下,一些基础知识题反而得分较低,陷入越是考查教材的知识得分率越低的怪圈。一方面学生缺乏记死知识的耐性;另一方面老师督促学生识记工夫不到家。

2、教学高耗低效。教师兢兢业业按部就班教学的多,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并付诸行动的少。满堂灌、题海战术,结果学生付出多,收获小。

3、解题方法不规范,技巧不足。如不分点作答、学科术语不到位、答错位置、书写潦草、错字、别字比较普遍、卷面不整洁。

4、培优补差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显著。未能依据高考四级指标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或知识缺陷等环节明细表,盯人跟踪时松时紧,心动多于行动。

5、质量分析重视不够,分析不充分。尤其是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每次考查结束,没有留出时间作具体细致的质量分析,就匆匆忙忙地讲评,使跟踪波动层临界边缘学生变得空泛虚无,讲评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大打折扣。

6、后期复习节奏把握欠妥。学生既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如外来信息卷)又要回归课本自学,教师占用课堂大量时间授课,几项任务同时下来又交错在一起,结果有的学生无所适从,顾此失彼。几对关系没有理顺:练习做得多,课本看得少;考试应付多,学习时间少;平时练习多,有效讲评少;注重讲了多少,忽视掌握多少。

五、2010届高三政治教学复习建议

1、部颁《考试大纲》、福建省《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不仅是命题者的出题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主要依据。切实提高复习质量就要充分了解考试复习大纲说明的能力要求和考查形式,并且把这些能力要求和考查形式融入到平时的复习之中。吃透新课标,把准我省颁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

2、帮助学生平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练习。坚决克服平时只做选择题不做主观题的惰性,做题要“慢审快做”,锤炼作答主观题的韧的品质。引导主动学习,有时老师要逼着学,克服依赖性过强。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包括对知识的整理、课堂笔记、作业错误及原因等。先看书后做题,做题后再看书。

3、学好“老三篇”——基础、能力、方法。(1)记得基础:知识及联系(扎马步);(2)懂得能力:理解和综合(练套路);(3)用得方法:审题与答题(会实战)。始终坚持依纲扣本,知识与方法两条腿协调走路,点、线、面三个立足。

4、坚持能力立意,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把握“双基”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有代表性、富含思辩性的问题分析,始终贯穿高考四种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分阶段的训练。改进复习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备好每堂课的学案,突出每堂课的核心内容,针对学生的知识疑点、盲点、漏点、易混点授业解惑。在总复习中要讲究策略统筹安排,抓早抓实系列答题规范的强化训练,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和常见错误的分类分析,调教学生应试心理素质。

5、坚持难易试题齐头并进,坚持传统题型与创新题型相结合,防止高考成绩大起大落。坚持不懈狠抓培优补差,对优秀的同学加强能力培养,对成绩较差的同学强化基础知识训练,作业练习可采取“套餐制”即分成基础题(所有学生必须做)和提高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目标选做),梯级训练,循序渐进。

6、发挥高三备课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通力合作。下大力气研究高考试题。

以研讨的成果指导精编试题,精编试题要遵循高考命题的七大原则,有意避开评价高考试题存在的问题,制定考试内容双向明细表,兼顾基础知识、能力、方法的覆盖,

兼顾常考与少考、偏与正、冷与热的知识、能力、方法,力争做到有备无患。

历史科

一.试题情况:

1.命题范围:高中必修三册全册历史,选修重大改革、民主思想和人物评价。

2.命题难度:与河北、河南、广西、山西、湖南、湖北、陕西、江西文综均使用全国I卷不同,作为第一次实行全面新课改的省份,福建首次实现了高考全科自主命题,与海南、宁夏、广东等新课改先行区考后师生普遍反映历史试题难度大不同,本卷较能体现课改理念,基本符合《考试说明》要求。试卷题型稳定,某些题型上又有适度的创新;难易适中,试卷难易程度全卷预估难度值约为0.58,选考题的难度力求基本均衡。符合“平稳过渡”、“让改革者受益”的指导思想。按厦门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杨柳的话来说: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的历史题目设计自然、朴实,含蓄又不失厚重,实现了新旧交替的平稳过渡。

3.试卷结构:满分100分;全卷题量适度,共有两大题型,即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试题分为必答题和选做题,充分体现人性关怀。选择题12道,每题4分共48分,非选择题一道4小问共37分,选修15分。试卷结构合理、编排有序,选择题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组织试题,符合学生的认知和答题习惯。

二、试卷评价

1.以能力立意为核心。试卷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注意体现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要求。试题不拘泥于某个版本的教材,重点考查学生依托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分析、解决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2.整套试题渗透文明史观、整体史观。较为突出的如必做题第38题比较中西文明转型的不同走向,第41题三道选考题都体现了对政治文明的关注。

3.较好体现了试题的公平性。试题大都以材料的方式呈现,注意对课程主体知识以及学生经验的必要依托,在取材和答案的组织上兼顾不同版本教材。

4.加强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命题涉及《考试说明》中“儒家思想的演变”、“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过渡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古希腊文明”、“十月革命”、“李贽”、“戊戌变法”、“明治维新”、“启蒙运动”、“华盛顿”、“孙中山”等考点,体现了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杜绝偏、难、怪、繁题,避免对知识点考查过于细微琐碎的偏向,凸显历史活动中历史人物的主体性地位,学科性鲜明。

5.加强学科内综合能力考查。试题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如15题“近代农产品出口”、24题“经济体增长比较”、41题A(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41题C (孙中山与华盛顿的比较)关联中外;试题第13题以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考查公元纪年,贯通文史常识的考查,16题以新申报对五四运动的白话文报道贯通政治和文化的考查,18题“过渡时期特点”打通政治和经济的考查,20题“雪莱语”贯通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到近代的发展传承,38题更是将古今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完全融为一体。试题还适度体现学科之间的综合,如试题第13题也可以说是贯通文史体常识的考查,17题“东渡黄河”在选项中糅合了地理常识,考生需充分调动史地知识,方能解出此题。23题史学理论关于“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的结论也蕴含了一定的哲学原理,24—25题以题组的方式将历史和政治联系起来,与政治学科共用材料,这种“文科综合”的呈现方式是比较新颖的尝试。

6.适度体现本省特点,出现了新的亮点。在充分考虑区域公平性的基础上,在试题选材上适度涉及福建地方史,体现本省特点,特别是我省的区域特色、改革开放中的突出贡献和历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如第14题选择题“闽人以海为田”的生存方式、第19题选择题“《福建日报》松绑的呼吁信”、非选择题38题“李贽的思想”等。涉及福建地方史,考查考生对本省地方史知识的掌握,这是历年高考中未曾有过的。该题通过命题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提高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公民意识成为地方史考查的立足点。

7.增强内容效度。试题适度兼顾学科知识的覆盖和知识结构的相对均衡。考点涉及古今中外,分布得较为科学、合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必修三分值趋于一致,中

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分值略高于中国近现代史。必考题(85分)的分数分布大致如下:必修一28分、必修二28分、必修三29分;中国古代史31分、中国近现代史22分、世界史32分。从国别的角度看,试题涉及希腊、英国、美国、俄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重要的世界大国。

8.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选择题第14题古代福建人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的考查隐含着对海西历史渊源的追溯,17题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当前国共关系良好进展的历史回顾,19题和24题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最好诠释,第41题三道选考题都蕴含了对政治体制变革、建立公民社会等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政治文明话题的关注。

9、隐性体现热点。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仍然是隐性关注热点体现热点(如中美关系、海西建设、建国6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等)。如第16题引用周年热点“五四运动”新闻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和归纳的能力。试题的整体设计隐性体现社会热点问题,融合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没有回避热点,

10、本套考题也注重新的史学理念的考查。第38题李贽和布鲁诺思想,都是东西方文明的体现,试题命题就是以文明史观为主基调及命题的着眼点,考查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碰撞、交融、影响,用文明史观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事件进行阐释。

11、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对学生进行考查。试题如14、16、19、20、21、22、23、24题分别以俗语、报纸、史实、言论等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入题营造新的历史情境,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的知识阅读、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2010届教学复习建议

1、狠抓基础主干知识。认真参照历史考试说明,注重基础,狠抓教材,狠抓落实,争取不放过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建立知识网络和系统,提高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狠抓学生审题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加强审题、解题的规范化指导与训练。在审题、解题训练中,指导学生找出问题的关键词、按照设问的程序、结合所学知识恰当地运用历史学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达出来。结合近年五省区历史高考试题,认真解读《考试说明》里的能力目标、题型示例、参考试卷

等,认真阅读试卷的组卷方式、题型特点、呈现方式、设问与参考答案。领悟能力立意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在具体试题中的体现,掌握“史论结合,依据史实,叙述有理”等基本的答题方法和原则。

3、适度注意学科间联系。

4、注意文史常识、地方史的积累,关注时事,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5专题复习与通史复习相结合,注重知识纵横向之间的联系。按照整体史、全球史、文明史、现代化范式等历史观,结合当前的时代热点、主题等,打破章节、目录等原有的知识结构,梳理、重组、整合知识。

地理科

一、试题评价

1、试题结构较稳定,本试卷与近几年旧课程的高考试卷相比:题型、结构、题量与分值,变化不大,相对稳定。从试题题型的构成来看,由第Ⅰ卷的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的非选择题构成(52分),第Ⅱ卷的非选择题的实际构成主要由简答题和问答题构成,但第Ⅰ卷多了1道选择题,第Ⅱ卷大题量少了1题文科综合题中的地理题,多了3题选作题。试卷的难度适中,较其他年份容易,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好、中、差的学生分数差别较大。

2、高中系统地理与初中区域地理有机结合。考试内容的构成来看,一是以考查高中系统地理为主;二是考查方式以应用高中系统地理分析高中与初中地理的问题,同时体现以初中区域地理案例支撑高中系统地理理论。

3、图文有机结合,图表比较新颖,有利于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结论,突出考查了学生对图表进行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意识与能力。文图结合的试题呈现形式,突显地理学科特色,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思维品质。

4、试题立足基础,强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注重对地理基本技能的考查,

如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区域能源的调配与开发条件、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运用等高线判读地形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产业转移和资源的跨区域分布、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水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成功经验等。

5、注重创新,体现区域特色。试题从现实问题立意,问题的设置侧重于知识迁移、转化、综合。如第37(3)题,以“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分析”等为载体,强调运用地理学科知识进行分析、阐述和评价实际问题,突出考查学生的学科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试题很好地体现了区域性和时代性。

6、能力立意,体现学科特色。试题体现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标,试题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地理学科能力。如选择题的第3、4、5、

7、

8、9以及37题,基本能力反映出这一考核目标。特别是第37题的图文材料,据此设置的第(1)、(2)、(3)、(4)小问题,更能突出以能力立意的命题要求。

7、关注社会热点,紧扣时代脉搏。试卷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感,选材新颖,注意创新。试题背景的选择上,关注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涉及内容如“台湾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台湾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等为载体,虽然以重大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为材料来命题,但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中学地理教学起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总之,本试卷较好保持了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试卷内容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落实了新课程理念;基本保持了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质检对中学地理教学的正确导向,较好体现新课程高考的特点,体现“让改革者受益”思想。

二、数据统计分析(估计)

选择题的得分率比较高,得满分的人不少,平均分大约在28~30分左右;综合

题37题(1)、(2)两小题得分大约是7. 5~8.0分,(3)小题得分大约是4.5~5.0分,(4)小题大约是7.0~7.5分;选做题A的得分大约是8.5~8.9分,选做题B 的得分最高大约是9.0~9.5分,选做题C的得分率低于预估值大约只有8.0~8.5分左右。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37题(1)学生错的较多的是地形判断错误,将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等混答,或将A定位为巴西高原。原因是空间定位不清,地形类型概念混淆。

37题(2)学生错的较多的是将水文特征写为水系特征,或写为无汛期、含沙量大、支流多等。原因是水文和水系的概念混淆。

37题(3)学生错的较多的是将热带草原气候误判为热带雨林气候、将奥里诺科河误判为亚马孙河、将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混为做答或漏答了山区宜建水库等。原因是:空间定位不清、审题不仔细,忽略了M地的降水柱状图表、不理解农田灌溉系统的含义等。

37题(4)学生错的较多的是不加分析笼统地罗列工业区位因素、逻辑思维混乱,因和果不全、或生搬硬套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不知道用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来分析。原因是:分析概括能力差、答题要求不明确、知识迁移能力差、审题不准确,无法有效地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分析问题等。

选做题A学生错的较多的是东西两岸的海岸类型颠倒、开发利用方式回答不全、开发利用方式和有利条件无法相对应等。原因是:海岸类型概念不清、海陆位置的表述不理解、空间位置概念不清、审题能力差,对教材主干知识掌握不完整等。

选做题B学生错的较多的是对堰塞湖的成因分析不完整、没有根据题目所给的有效信息做答、空间分布特点的表述不规范、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混淆等。原因是:审题不准确,读图分析能力差、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分析能力差、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表述能力差等。

选做题C学生错的较多的是答题空泛,答案只有柜架没有具体内容、将该流域说成是长江、将上游山区说成是云贵高原或西北内陆、将环保侧重点表达为“保护水污染”或“保持水土流失”等。原因是空间定位不准确、审题不清、死记硬背套答案、表达不准确、地理术语应用不当、区域位置特征与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不清、对具体

的地理的事物成因和规律不专业等。

四、2010年地理高考备考建议

1、倡导规范严谨的教学作风。

首先,分析问题的思路要清晰,遇到学生的易混、易错点、关键点要强调,让学生弄明白,并且能单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教学的语言表达要规范,尽量用地理专业术语表达;其三,用联系图来表示板书的,将基础知识点的知识体系网络化、综合化,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尽量给学生交代清楚书面表达的注意点,用简化语言来表达的,要让学生明白答题要注意的问题;其四,要培养学生自已提问题,自已交流讨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能够自已找出解题思路,能够借鉴他人的观点,在讨论、归纳、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地进步,从而将知识内化为能力。

2、强调运用地理思维方法夯实基础。

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落到实处。(1)对于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要抓本质,少让学生死记硬背;可运用以下方法学习地理概念:第一,要运用分析比较方法,辨析学习易混淆的概念,抓本质属性;第二,要学会抓关键词对概念加以剖析,综合掌握其内涵;第三,地理原理学习的主要方法有:理清知识体系,类化地理规律;针对学生的认知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运用纲要信号图示,展示知识体系;应用范例解析归纳,促进融会贯通;应用因果关系推理,认识本质属性。(2)加强地理统计计算等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多数文科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地理计算题的失分率很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对学生加以训练,培养学生的统计计算等能力。尽量运用逻辑推理、地理图像分析等方法让理解透彻。

3、要加强空间定位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对重要的地理区的经纬位置、轮廓特征、地形和河流山脉要注意比较、归纳和总结,并辅于练习加深记忆,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图”的概念。要强化以区域问题为案例,加强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注重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

4、从2009年开始高考文综是由福建省自主命题,因此试题具有地方特色,有关福建地理知识在教学中一定要穿插结合,尤其福建是“海洋大省”、“生态大省”,教学中有关福建的海洋知识、港口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山区地质灾害、地形和气候等相关知识要进行适当地串联。

福建省高考语文2020年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福建省高考语文2020年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2017年高考全国卷1语文真题及答案(文字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新课标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

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 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 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 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 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 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 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 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 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 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 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卷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 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眷顾伺.候(cì)怯.生生(què)不揣.冒昧(chuǎi) B.糅合愠.色(yùn)闹别.扭(biè)闭目塞.听(sè) C.遴选舛.误(chuǎn)煞.风景(shā)飞扬跋扈.(hù) D.做梗咋.舌(zé)处.方药(chǔ)唧唧喳.喳(chā)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B.从这些关于祖先的事迹中,孩子们在精神上与祖先建立了联系,找到了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原初确认。 C.“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和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2020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情境至上素养为王 ——2020年高考全国I卷语文试题分析 邯郸市教科所 一、总体评价 2020年高考全国语文I卷和2019年全国I卷相比,题型保持不变。与往年试题稳中求新、稳中求变不同,今年可谓以稳取胜。在考查导向上,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考试功能;在考查内容上,突出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在考查形式上,则以真实、典型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设计典型任务,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在破解模式化、套路化备考上下足了功夫,真正体现了“情境至上、素养为王”的考查意图,对今后的语文教学、高考备考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 模式化、套路化备考正在走向式微!如果说以前长时间、大强度的模式化、套路化备考对高考有效果,那么现在这种备考方式已无法应对当下高考。只要我们研究一下新课标、新教材,只要我们研究一下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就会发现“考学科素养”绝不是一句空话,它已经真切的落实在高考考题中!高考试卷一再启示我们:语文学科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核心。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已经习惯于刷题、习惯于套路化,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它裹挟着在错误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殊不知,如果方向错了,用的力越大,受的损害越大!低头拉车,还需抬头看路。所以,如果以前

我们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复习备考,那么今后我们应该缩短备考时间,延长正常教学时间。认认真真搞好语文学科教学,扎扎实实做好阅读、写作实践探索。学科教学应该少一些功利之心,少一些浮躁之气,多一些方法探究,多一些素养养成! 二、试题分析 为了说明上述观点,下面我对全国语文I卷试题逐一进行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原文论证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材料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文章肯定了“孝”的普遍意义,也指出了它的内涵变化,体现了思辨精神,彰显了传统文化。 第1题 [参考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C级。 [试题分析]A由文中信息可知社会伦理制度比家庭伦理规范范围更广,但并没有对二者谁更重要进行比较,所以,A项错在无中生有;B“‘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中“特有”二字无中生有;D“无提倡的必要”错误,文中说“‘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二者程度不同。其实,B 、D选项表述并不符合常识,如果学生有一定的在逻辑思辨能力,不结合文本也能发现们它在表述上存在的问题。

2018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分析

2018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1卷试题分析新乡市一中语文组(2018年6月15日)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从文本题材上看,今年节选的是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属文化、哲学范畴,仍旧是千字左右,选文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文化内涵深厚。 2.从命题形式上看,本大题依然设置3个小题,均为单项选择,两道选择错误项,一道选择正确项,总分值没有变化,依然是9分。 3.考查内容上,第1题侧重于对主要概念的理解,第2题从2017年开始出现的重大变化依然延续,考查对文段整体论证的把握,这点在备考上尤其需要注意,第3题侧重于对文中观点的正确理解。 4.从考查难度上,整体难度不大,设置陷阱依然是七大类型,因此学生在做题时不能总是停留在找寻原句的阶段,应该特别注意训练自己对文章的分析、归纳、整合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 文章从体裁上看,本次所选择的小说与传记类文本有相似之处,在小说的形式下融入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 2. 从对试题的解析来看,4、5两题较为简单,从文中可直接获得有效信息,题型也较为常见。第6题难度较大,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叙述方式在小说中并不普遍,学生可能在练习中所见并不多,但是因为本篇小说阅读理解难度不

大,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还是能做出来的。这道题告诉我们,小说阅读做题固然重要,但不能机械,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才是根本。 3.从命题规律来看,文学类阅读改成必做以来,小说文本阅读难度有所降低,主题较为明显,2017年的《天嚣》与2018年的《赵一曼女士》理解起来都不太难。另外从主题来看,对正面人物、英雄、正能量的歌颂呈延续状态。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从文本选材上看,材料围绕“量子通信”,由三则材料组成,就材料选取而言,理科学生在对量子通信发展的理解上更占优势,与论述类文本选取的诸子之学,一文一理,遥相呼应,毫无偏颇。 2.从命题规律上来看,与2017年相比,试题形式变双选为单选,即两道单选题和一道主观题,总分值不变,且该题并未加入图表的考查形式。在考查内容方面,强化了考生对作者行文立场、思维过程的认知,例如第9题,让考生分析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这实质是让考生站在一个国际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明确不同媒体有着不同定位和出发点,从而体会在国际的舞台上,中国所占的位置,同时通过试题,也向考生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领先性和前沿性,彰显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创造,打文化自信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深海的发现:从“大洋中脊”到“深部生物圈”。人们看惯了绵亘的山岭和曲折的海岸,一般不会问“为什么”的问题。90年前,发现大西洋两侧的非洲和南美洲海岸线可以拼合,又有同样的化石,从而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但当时回答他的只是嘲笑和冷漠。半个世纪后,深海测量技术发现深海洋底也有高山峻岭,全世界有8万公里长的山脊蜿蜒在各个大洋,而大西洋的中脊恰好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大陆和大洋的岩石圈是分成若干“板块”的整体。同样,沐浴在阳光下的人们,看惯了飞禽走兽、树木花草,决不会对“万物生长靠太阳”产生怀疑,又是深海洋底"黑暗生物圈"的发现,开辟了新的视野。上世纪70年代,“ALVIN”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发现了近百度的高温区,原来海底有"黑烟"状的含硫化物热液喷出,冷却后形成“黑烟囱”耸立海底。更为有趣的是在热液区的生物群。现在,这类热液生物群在各大洋被发现的地点已经数以百计,离我们最近的就在日本冲绳海糟。黑暗食物链的基础,是在还原条件下进行化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核心生物,据推测与生命起源时的生物群相近。不只是海底,近年来发现在数千米深海海底下面数百米的深处,还有微生物在地层的极端条件下生存。这种“深部生物圈”虽然都由微小的原核生物组成,却有极大的数量,有人估计其生物量相当于全球地表生物总量的1/10。“深部生物圈”的发现,大大拓宽了“生物圈”的分布范围。原来从极地冰盖到火山热泉,从深海海底到地层深处,生物的分布几乎无处不在,人类迄今研究和熟悉的,只不过是生物圈中的一小部分。不但海底,海水层里也是一样:运用新技术,发现了普通显微镜下看不见的微微型浮游生物。 深海大洋的发现,纠正了我们对生物界的偏见:我们用肉眼甚至用光学显微镜见到的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上层,只占生物圈的一小部分;地球生态系统的真正基础,在于连细胞核都没有的原核生物。生物的一级人类,应当是古菌、细菌与真核生物三大类,而我们熟悉的动、植物只是真核生物中的一部分。生物圈概念的扩展,也改变了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传统地质学里生物的“主角”是大化石,而实际改造地球的首先是原核生物,它们几首没有形态化石可留,只靠生态过程影响着化学元素周期表里几乎所有的元素,在三四十亿年的地质历史上默默无声地“耕耘”,直到今天才有可能得到重新的评价。总之,深海大洋的研究,不仅是地球科学,也是生命科学的突破口。 1.根据文章,下列对“大洋中脊”或“深部生物圈”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与非洲和南美洲的海岸线平行的大西洋海底山脊,构成了大西洋的“中脊”。 B.“大洋中脊”的发现证明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和“板块”现象的存在。 C.组成“深部生物圈”的原核生物生存于深海海底及其下面数百米的深处。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2009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作文试题。 1.全国卷Ⅰ:陕西、河北、河南、山西、广西2009年高考作文题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全国卷Ⅱ:黑龙江、吉林、甘肃、贵州、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云南2009年高考作文题 根据阅读材料,自拟题目,阅读材料: 在一个圣诞节前夕,道尔顿给他的妈妈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做为圣诞节的礼物。当妈妈看到袜子时,感到袜

子的颜色过于鲜艳,就对道尔顿说:“你买的这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让我怎么穿呢?”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袜子明明是棕灰色的,为什么妈妈说是樱桃红色的呢?疑惑不解的道尔顿拿着袜子又去问弟弟和周围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以外,被问的其他人都说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对这件小事没有轻易地放过,他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发现他和弟弟的色觉与别人不同。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了篇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3.北京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 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4.天津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 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800字左右。 5.上海卷2009年高考作文题 材料作文: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试卷分析

2018高考试卷分析 语文组李坤 2018年的高考在6月8号结束时已经变为历史。斯宾诺莎曾言:如果你希望现在与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我想这是我们今天聚在一起的意义。 关于试卷:坚持大方向,留有小心机 考前多种预测,谁能料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高考题总是会给我们很多措手不及。拿到试卷完完整整做一遍,发现今年全国卷一坚持大方向不动摇,以“扬帆新时代,化育新一代”为目标,在反映时代要求、助推素质教育上作出了新探索。但整套试卷处处显示着出题人的“小心机”。 心机1:论述类文本相较去年的“气候正义”简单很多,唯一需要学生注意的是审题,由我们常见的正确不正确不正确变成了不正确不正确正确,打破固有思维,考验学生细心度。 心机2:文学类文本考前一直纠结于小说散文到底要考哪一个,结果考了一篇不像小说的小说,第四题直接是送分题,56题看似是小说的常规题型,但并不好得分,以第5题为例,表面上看是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考查,由常规的概括人物形象变为筛选对应信息,想要得满分并不容易,尤其是“拔俗的文人气质”,若学生不理解“文人气质”,答案很容易就变成了“用通俗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叙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只能找到这一条,其实文人气质不应局限于文字类文学类,更包含着不俗的情趣、浪漫的情调、聪明智慧等,这道题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答案虽出自文本,但如何筛选整合却需要学生的真本事。 心机3;诗歌选择题由五选二变为四选一,难度降低。但C选项需要学生将背诵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绝胜烟柳满皇都”与试题材料中“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相比较,不要求学生直接默写相关诗句,但要求学生在深入理解名篇名句的基础上,结合试题的情境作出判断,考查学生平日的积累。同时李贺诗歌“辞尚奇诡”,加大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的难度,整首诗表达了李贺虽不遇于时,但依然乐观自信,不甘沉沦的情怀。考的那句“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学生非常容易想起考前那些相似的情感类术语: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壮志难酬的愤懑,加上尾句的“烟濛濛”理解为对前途的迷茫,素质不错的学生再联想一下李贺生平,越想越觉得自己答得对,其实根本没发现自己早就掉进了出题人的陷阱中,沾沾自喜而不自知。所以平时的诗歌教学,除了术语外,更应该关注读懂诗歌。 心机4:语言文字运用题是今年变化最大的题。成语、语病题,过去都在独立的句内完成,今年在一个文段中设计3道选择题,使考查语料从句子变为篇章。同时学生反映较难的20题启事改错题和图表题都直指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通过创设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实现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和素养的测评。 总体来说,我觉得今年高考题选择题难度降低,主观题相对以往的套路题,更灵活,也更侧重对学生思维和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考的知识细,能力强,得分并不容易,属于典型的“一看题不难,一写就不会,一看答案都知道”。 关于备考:水石相激雷响万壑 韦应物有诗云: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所以在我看来,要想在高考中实现语文突破,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我们15级教师团队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备考: 一、就高考题紧扣时代的特点,我们编印资料,扩大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关注时代,提升格局。一周一次的《时评》坚持到高考前一周;在周老师建议下,将《人民日报》上所有的“暖闻热评”集结成册,既积累素材,又学习议论;全组通力合作,每个办公室分担相应

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试题(及解析)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答案】D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解题指导】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答案】B 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与语境义相符合。 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使用对象错误。(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与语境义相符合。(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宏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用法示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但高老夫子却不很能发表什么~。”) 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总结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总结 时间:2010-8-7 17:48:03 伴随着2010年高考在一场夏雨中的结束,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也揭开了他神秘的面纱,看到真题的那一刻,曾经一度迷茫的我们内心踏实了很多,因为今年的语文高考试题紧扣大纲,突出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主线。 但从整体看,学生要脱颖而出,还是有些难度,这主要是因为个别题型的变化,提问方式的变化。因此,今年语文高考试题整体特点是试题平稳平和,考查方式不断创新,简言之就是老题型、新形式。 一、试题分析 开卷第一篇现代文阅读为论述类阅读,主要摘自启功先生《金石书画漫谈》,比较浅显,讲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发展,选文字数控制在1000字,在问题设置上考查学生筛选信息以及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能力,与平常的备考题没有太大区别。题目不仅使学生积累了传统文化知识,而且培养其审美情趣。 第二读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明史?花云传》,内容上和课改前的高考文言文选文内容一致,仍然是人物传记,试题也是传统的实词考查、人物评价、文意的把握、翻译,试题较平易,注重基础性,没有出现考纲中新增的考点——文言断句,在这种情况下想得高分还是在于平时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养成。 诗词鉴赏考察的是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乐府诗《雨雪曲》,诗歌内容不难,一看就是一首反映士卒边塞生活的诗篇,但要注重细节的把握、情感的理解以及题目变异问法的破解上,尤其是诗歌鉴赏第二题第一问,好多学生容易忽视题干要求,不能将意象与环境、情感联系起来,甚至不知道要答哪方面的内容,其实这个题就是问“旗彩坏”“鼓声低”的作用、原因以及对士卒的影响。针对今年诗词鉴赏中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诗词鉴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研究提问方式和答案步骤的关系,尤其是研究近些年来多样性、变异性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明确答题的方向。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民间艺术与民俗生活息息相关,离开民俗就如同离开母体,民间艺术将孤立难存。只是由于时代观念的变逆和愿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民俗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艺术要永保青春,就要设法在变化了的民俗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比如,近年来一种两三公分见方的“福”字往流行,常用来贴在电脑屏幕上方。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来民族传统中的“过年”的情杯一下子点燃起来。这种脱象还告诉我们,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喜的是,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法定休假日,有的传统节日还在复苏,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的民间艺术也将随之有了宽广的用武之地。 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由生活中的应用文化转化为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标志、符号,乃至经典。就像马家窑的陶器,原来只是再寻常不过的容器,现在却被视为艺术珍品,摆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甚至要装上报警器保护起来。但是,也有许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还不远,我们还不应“历史地”去对待它们,而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为这些民间艺术注入时代的活力,让它们重新回到今天的生活中来。也就是说,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应当顺应时代的转型,做到既适应变化了的生活,富有时代的朝气,又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保持着独特的民族风格。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民间艺术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要在民俗生活的变化中调整自己,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B.在时代转型期间,传统的情感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的心灵再也无法承载这份传统的情感了。 C.许多民间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它的实用功能,转化为历史文化,有的还成为经典。 D.应该通过努力,让那些还没有完全从生活中消失的传统民间艺术,重新回到我们今天的生活。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B项曲解原意,由原文“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可知。A、C、D三项可以筛选和整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信息看出均为正确选项。】 2.下面列举的现象,与文中“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主张不一致的一项是 A.在唐装中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使这种服装兼具古典韵味和现代气息。 B.研究和借鉴马家窑陶器的传统制作工艺,用以开发新的陶器产品。 C.把传统京剧《将相和》改编为西方话剧,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 D.春节时,用“福”字剪纸代替过去的门神,使传统的情感有所寄托。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需要准确理解原文信息来作答。C项强加因果,】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于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曰:“可得赎乎?”对曰:“可。”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子何绝载之暴也。” 越石父对之曰:“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晏子出,见之曰:“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

2009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一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作.坊(zuō)心广体胖.(pán)处.方(chǔ)给.予帮助(jǐ) B.燕.山(yān)戎马倥偬.(zǒng)落.枕(lào)分.外高兴(fēn) C.干.系(gān)呼天抢.地(qiǎng)饮.马(yìn)供不应.求(yìng) D.泡.桐(pāo)济.济一堂(jǐ)空.余(kòng)作者附识.(shí)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当的一项是() A. 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 ...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 对于在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做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 么急流勇退 ....,套现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 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 ....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D.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 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 ....,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 。___,____, ____。 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全国高考各地语文试卷字形题

2009年全国高考各地语文试卷字形题 1.(2009年湖北卷)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 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休威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2.(2009年天津卷)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雍容经典韬光养晦筚路蓝缕,以起山林 B.安详遐思薪尽火传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C.跨越振辐秘而不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坐阵砥砺学以致用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2009年重庆卷)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额手称庆 B.搜寻吊胃口炙手可热按捺不住 C.剽悍金刚钻始作俑者不明就理 D.撮合板着脸破涕为笑奉为圭臬 4.(2009年安徽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 A.黄山以其巍峨奇特的石峰、苍劲多姿的青松、水质清净的温泉和波滔起伏的云海闻名于世,不愧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 B.合肥新机场建设如火如荼,它的建成将使我省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有助于安徽在中部地区的新一轮竞争中夺得头酬。 C.电影《梅兰芳》真实再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截然不同的两面人生:舞台上神采飞扬光鲜亮丽,生活中术讷寡言不黯世事。 D.从南方的冰天雪地到汶川的断壁残垣,2008年.我们艰难跋涉;从奥运圆梦到“神七”翱翔太空,2008年,我们激情飞扬。5.(2009年浙江卷)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目前,出口疲软,消费低迷,种种手段难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却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B.邀请企业家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梳理和把脉,有助于纠正大学生的一些片面认识,弥补他们经验匮乏的缺陷,对其日后成功创业大有裨益。 C.横滨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囊括了单项金银牌,国人振奋之余心生感慨:我们的表现固然可以赢得世界敬佩,却易导致球赛精彩不再。 D.这个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空间很大,如果有人感兴趣。足可以把它改编为一部悬念丛生、高潮迭起的电视连续剧。 6.(2009年四川卷)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 B.备至照像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 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 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 7.(2009年湖南卷)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黄帝陵前的这两颗古柏,至今依旧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思。 B.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惜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2009 字形

广州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广州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依据 广东省语文科试题考点安排科学得体,内容难易得当,秉承了科学高考稳中有变,及继承传统和改革变更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试卷内容设置,分值分布,均严格遵守《广 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做到与新课标《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体现继承长处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其变化主要体现在考点轮考,和题目设置思路的更新(具体体现为题目的具体化、人性化、梯度化和公道化——突现了高考的检测和筛选功能。 2、趋势变化: 高考试卷较来说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具体的题型设置上有细微的改动,其余的仍旧依据高考大纲的精神进行设题。 3、试卷结构 (一基础部分(选择题1—4题和22、23两小题 1、语音部分。试题内容全部出自考纲要求所掌握的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里。形式为沿袭08、09年的比对考查形式(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如“皎洁/打搅”“业绩/污渍”“埋伏/埋怨”;还是要注重积累啊! 字形题已多年未考,此考点往往被集中隐性体现在作文错别字的扣分里边;但效果不好——评卷场中,(组长们反复强调但仍有不少老师忽略找错别字。估计广东要率先回回。 2、词语部分。沿袭广东传统,继续采用情景语段判别词语的方式;对象也还是成 语。实词和虚词?鋈匆押镁貌患儆傲耍蝗咦酆系比皇亲詈玫男问剑逑秩嫘宰酆闲裕还讯瓤赡芙档汀? 3.病句部分。这是非常好的一道题目;语文教学的目的除了学习语言之外,还有就是训练人的思维逻辑(句子的连贯衔接、阅读、写作更是如此;它可以说是必考的!这次的题目设置是常见病句类型里边的“句式杂糅”“概念混淆”“搭配不当”;总体难度不大。温习时我们只要抓住病句的类型一一排查即可。题目中的“没有语病的一项”设置也是很科学的,使考查具有了全面性和灵活性! 4.连贯衔接题。这种题型考查能力是很强的,要完成它需要有较强的语文素养和较为严密的逻辑思维。但选择题的形式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一般找出暗示性的关键词语即可,合适尽大部分的考生解答,也属于基础题。但此类题型已“老化”,缺乏创新,另外该次此题,与后面题目考查内容上有重复;可能置换,如语言表达委婉类。文学文化常识题回回?估计还要过一段子! 5.语言运用与表达题。22题约考生0分,均匀分3.31分略高于去年的1.73分;而23 题近人0分,均匀2.56分。 难易设置公道,今年的语文平均成绩达91.6分;纵观整张试卷,相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题目都是不大的;但这样往往就不容易拉开考生的间隔!于是出题者在语用题中加大了难度——高分不容易了,“蒙”就更不可能了!是比较好的题目估计继续维持现状(只是考点有重叠,都包含了连贯得体的因素——还有选择题4,作为语文压轴题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福建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福建卷) 第 I 卷(选择题,共24分) 一、(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基于现实利益,而且更大程度上为公众自身的信念所左右。在他看来,公众的舆论是建立在长期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牢固的信念之上,这种信念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新闻报道和新闻舆论的影响;换句话说,是报刊等大众媒介通过经年累月的报道和宣传,塑造出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种知觉模式,从而在公众头脑中植入一整套“固定的成见”——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这种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去现察世界并形成舆论。他说;“对于大多数事物,我们是先想象它们,然后经历它们的。如果不是教育使得我们已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些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这些先入之见把某些事物划分为熟悉的或陌生的,强调了这种区别,所以,看到了有一点熟悉的东西就像是很熟悉;有一点生疏的东西,就像是非常陌生。”他认为,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了解,让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当成见的体系已牢固地形成时,我们都会注意那些能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但是,固定的成见并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常常是有条理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于社会意识的统一和公共价值的认同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固定的成见就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1.下列对李普曼的“固定的成见”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固定的成见会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使人们生活在一种虚幻的“拟象”之中。 B.固定的成见不总是偏见和错误的观点,事实上,它是有条理并能自圆其说的信念体系。 C.固定的成见是一种社会心理的自我防御机制,对统一社会意识、认同公共价值有积极意义。 D.固定的成见是我们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它是看不见的社会习俗和对传统的维系力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不仅建立在现实利益基础之上,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受制于公众自身的信念。 B.公众舆论是公众在无意识中受到刻板成见的支配,以媒体的立场和视角观察世界而形成的。 C.人们对大多数事物的先入之见会深深地支配整个知觉过程,并妨碍人们对真实世界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资料荟萃 2009-06-09 2241 2009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 9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帖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拜谒/枯谒冲锋枪/冲击波恣意妄为/千姿百态 B.陨石/功勋倒胃口/倒栽葱崇山峻岭/怙恶不悛 C.梗概/田埂迫击炮/迫切性瓜熟蒂落/啼笑皆非 D.篆书/椽子空白点/空城计愚公移山/向隅而泣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以逸待劳分庭抗理信口雌黄哄堂大笑 B.漫不经心和颜悦色见微知著推心置腹 C.突如其来接踵而至精妙绝伦浑然一体

D.张灯结彩休威与共不知所终估名钓誉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刚刚苏醒的大地上,袅袅炊烟弥漫开去,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一切显得那么静谧。 B.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水面镶嵌在高峡深谷中,平滑得像绸缎一般,稍微抖一抖,波纹便荡漾起来,精致且迷人。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高愿考时资,源是网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动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B.5月4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了《红色箴言》大型诗歌朗诵会,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在场的大学生热血沸腾,深受震撼。 C.大观园旅游纪念品商场里摆满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配饰等多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游客们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热闹极了。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儿回来,已是夕阳西下,薄雾给村子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母亲像往日一样,从灶屋里端出了热腾腾的饭菜,招呼我们赶紧吃。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我想养只鸽子,让它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 B.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音乐之声》、《王子复仇记》等等,为什么令人百看不厌?这首先还是归功于本子做得精彩。 C.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D.红丝带——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标识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的关心,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2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解析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三岁食贫。(《诗经·氓》) (2)群贤毕至,。(王羲之《兰亭集序》) (3)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4)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5)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1)自我徂尔(2)少长咸集(3)渚清沙白鸟飞回(4)人非生而知之者(5)岸芷汀兰(6)吟鞭东指即天涯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穷极杳:深远 B、修篁干霄干:冲 C、延坐后堂延:延请 D、履苍莽中履:鞋子 【答案】D 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四川卷)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语文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遮蔽/弊端囹圄/聆听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 隽永/眷念惊蛰/ 桎梏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 侍候/吞噬吉祥/捷径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矗立/抽搐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 B.备至照像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 C.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 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拾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侵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D.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

14.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 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 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秒,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 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 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 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起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 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二.(9分,没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中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