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4 累积损失模型

04 累积损失模型

预期损失模型理论分析与最新解读

预期损失模型理论分析与最新解读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现行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就由于其信用损失确定的滞后性备受质疑,IASB和FASB也一直致力于构建具有前瞻性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2014年7月24日,IASB发布的IFRS 9正式引入预期损失模型,用以替代已发生损失模型。文章通过对预期损失模型发展历程的回顾、最新模型的解读、新旧模型的对比和实例运用的分析加以研究,有助于对预期损失模型有更好的了解,从而为我国更好地运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预期损失模型;三阶段法;已发生损失模型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现行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批评。究其原因,它是由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规定性与当前经济环境不相适应所造成的。该模型信用损失确定的滞后性,被认为隐藏了风险,引发了悬崖效应,产生的顺周期性则被认为对扩大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后果。为了“帮助投资者增强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立即建立了金融危机咨询小组(FCAG),提出构建具有前瞻性的金融工具减值模型,用以解决贷款及其他金融工具延迟确认信用损失的缺陷(郑伟,2010)。同时,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也提出了“改进并简化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的要求。 金融危机的发生促成了IASB对金融工具准则的改革,并最终于2014年7月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IFRS 9),用以完全替代国际会计准则(IAS 39)。至此,IASB完成了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实施的金融工具全部改革。其中,金融工具减值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IFRS 9提出用预期损失模型替代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要求主体按照三阶段法确认预期信用损失,并且在每个报告日更新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及时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 二、预期损失模型的发展历程 2014年7月24日,IASB发布了IFRS 9,引入预期损失模型,表明该模型初步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预期损失模型从金融危机后首次提出到正式进入IFRS 9,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间有推崇更有质疑。表1汇总了IASB在金融工具减值项目上的重大事项。 2009年6月,IASB首次提出预期损失模型,计划用来替代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它要求主体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评估预期信用损失并提前确认信用损失。IASB于2009年11月发布了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其中预期损失模型建议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初始账面金额,应当以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基础,并考虑对未来信用损失的预期来确定。对预期损失的初始估算应在金融工具的存续期来确认,以实现损失的提前确认,从而减小风险。IASB还要求通过调整金融工具的实际利率来计量预期信用损失,该处理方

基于预期损失模型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以房地产业银行贷款为例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财会月刊□2012.8中旬·· □一、引言 金融危机发生的路径表明,依据现行会计准则,金融工具或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是以实际已发生损失作为计提基础,在损失实际发生以后银行业或投行机构开始对资产损失计提,损失越大计提越多,形成人们对金融机构预期损失螺旋上升通道,从而形成了现行会计准则下金融工具或资产减值计提方法的“顺周期效应”。 鉴于此,2011年5月12日及6月16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发布了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为代表的四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以《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为代表的四项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同时与此相关的金融工具、租赁、投资公司合并报表及新的财务报表列报第二阶段的综合改进等新的财务、 会计准则也在加快完善及推行。根据IASB 最新发布的财务报告准则及修订后的国际会计准则,同时参考IASB2009年11月5日发布的《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在金融工具或资产减值计提的会计处理上,IASB 更有可能改用预期损失模型代替现行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这一点与我国现行的金融工具减值计量方法具有很大差别。依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绝大部分金融工具或资产减值采用比较成熟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即要求金融行业根据减值迹象(“迹象法”),按资产负债表账面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差计提减值准备。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工具或资产减值计提方法,预期损失模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预期损失模型下,金融机构针对标的金融工具或资产所带来的收入现金流的确认需要考虑其在未来不确定环境下产生的信用损失的影响。该模型的合理性就在于:基于理性预期情况下,标的资产损失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市场预期损失发生同步,因此在对标的金融工具或资产损失计提的初始计量日就应对其预期损失进行估计并在整个存续会计期间进行合理分摊,避免在已发生损失模型下损失发生时集中对金融机构损益的突然冲击而形成 “顺周期效应”。虽然IASB 对金融工具或资产减值计提考虑采用的预期损失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工具的计算复杂化,甚至会引起金融企业会计减值计提的混乱而严重违背会计的客观性要求,但是其本身在熨平金融工具所带来的金融系统性波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也是国际金融会计发展的一个方向。为此,本文以我国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为例,运用预期损失模型对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工具会计减值计提作些分析。 二、文献回顾及评述 根据IASB 发布的国际会计最新准则,国内对于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对金融工具减值会计计提方法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郑伟(2010)结合IASB 征求意见稿建议的预期减值模型分析认为:模型采用预期未来观点试图消除事后确认损失的弊端和在已发生损失模型所提供会计信息的顺周期效应。该方法以对标的金融工具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期为基础,在初始确认时即预期到金融资产整个存续周期内可能发生的所有未来可能损失,然后再根据各期对损失估计的变化减值计提,借此平滑损失确认和各期利润。但研究认为该方法以会计信息提供主体的预期为基点,因此主观上具有很强的内生性,从而导致该模型易于被用于会计盈余操纵。 李晓丹(2011)由贷款减值新会计计提方式出发研究认为:考虑到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需要,金融危机促进了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重要性的关注,为了削弱甚至避免已发生损失模型的资产减值会计计提方法所产生的“顺周期效应”,银行可采取考虑到预期标的资产或金融工具所产生信用损失的预期损失模型来对资产减值进行计提。 马广奇、龚玉姣(2011)研究认为:在新准则中,IASB 首次提出了“预计损失模型”这一新的减值计量方法,这一方法考虑了潜在的信用风险,即金融资产的利息中包含对预计损失的补偿。在商业银行资产研究领域贷款是商业银行最核心的 基于预期损失模型的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 ———以房地产业银行贷款为例 陆露 邵晓辉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成都611130) 【摘要】预期损失模型的优势在于对标的金融工具或资产在会计存续期间的预期信用损失能进行持续评估,由此使得预期信用损失的所有变动信息都会在会计计量损益中得到全面反映。虽然预期损失模型在理论上具有优越性,但在会计实务中却存在诸多限制,要使新的金融工具减值计提准则能有效地实行,必须构建有利于准则实施的会计环境。 【关键词】预期损失模型金融资产减值计提实际利率81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概述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研究的基本问题——财务困境 财务困境(Financial distress)又称“财务危机”(Financial crisis),最严重的财务困境是“企业破产” (Bankruptcy)。企业因财务困境导致破产实际上是一种违约行为,所以财务困境又可称为“违约风险”(Default risk)。 事实上,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通常从财务正常渐渐发展到财务危机。实践中,大多数企业的财务困境都是由财务状况正常到逐步恶化,最终导致财务困境或破产的。因此,企业的财务困境不但具有先兆,而且是可预测的。正确地预测企业财务困境,对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对于经营者防范财务危机、对于政府管理部门监控上市公司质量和证券市场风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纵观财务困境判定和预测模型的研究,涉及到三个基本问题: ?1、财务困境的定义; ?2、预测变量或判定指标的选择; ?3、计量方法的选择。 [编辑]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分类 预测变量或判定指标的选择 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因所用的信息类型不同分为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和市场收益率信息类模型。 1、财务指标信息类模型 Ahman(1968)等学者(Ahman,Haldeman和Narayanan,1980;Platt和Platt,1991)使用常规的财务指标,如负债比率、流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周转速度等,作为预测模型的变量进行财务困境预测。 尽管财务指标广泛且有效地应用于财务困境预测模型,但如何选择财务指标及是否存在最佳的财务指标来预测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却一直存在分歧。Harmer (1983)指出被选财务指标的相对独立性能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Boritz(1991)区分出65个之多的财务指标作为预测变量。但是,自Z模型 (1968)和ZETA模型(1977)发明后,还未出现更好的使用财务指标于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 2、现金流量信息类模型 现金流量类信息的财务困境预测模型基于一个理财学的基本原理:公司的价值应等于预期的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而

关于预期损失模型的研究

[摘要]本文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准则的基础上,比较预期损失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及动态拨备模型的优缺点,分析预期损失模型对会计监管的冲击,并探索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对策。 [关键词]预期损失模型;已发生损失模型;金融资产减值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部分经济学家将危机归咎于公允价值会计,认为片面强调公允价值会计下确认的损失对经济顺周期性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饱受市价持续下跌之苦的金融机构也试图摆脱公允价值会计的束缚,在此背景下,引致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即对金融资产减值的计量。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在全面研究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过程中,将减值作为解决的重点议题之一;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向美国国会提交的报告中,建议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重新评估当前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模式,他们认为减值会计是需要改进的最重要领域;同时,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要求IASB在2009年年底前改进并简化金融工具,考虑采用预计损失法计量金融资产减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正处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接轨中,2009年9月,财政部印发了IASB公开征询以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意见,我国金融机构也将受到重大影响,因此,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研究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金融资产减值的三种计提模式比较 (1)已发生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已发生损失模型是指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上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已经发生减值时,才可以按照贷款的摊余成本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差计提贷款减值准备金。已发生损失模型不包括公允价值调整,不反映仍未发生的预期信用损失。 已发生损失模型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在经济繁荣期,贷款违约率较低,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较少,从而利润会增加,银行进一步扩大信贷,经济持续繁荣;而在经济衰退期,贷款违约增加,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也较多,银行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已发生损失模型的顺周期性很强,在贷款信用周期的早期计提准备金的金额较少,从而贷款早期利息收入被高估,贷款损失准备金无法得到有效积累以弥补经济衰退期产生的信用损失。 (2)动态拨备模型(Dynamic Provisioning Model)。2000年,西班牙银行系统最早实施了动态拨备制度,即前瞻性地计算预期损失,采用动态方式对贷款计提损失准备金,以熨平准备金计提随经济周期的大幅度波动。在西班牙实施的动态准备金制度中,除了传统的一般准备金和专项准备金外,还包括一项,即动态准备金。其中,专项准备金用来弥补不良贷款,即事后信贷风险;动态准备金则旨在弥补贷款的潜在风险与专项准备的缺口,是一种事前的确认,具有前瞻性的特点。 动态拨备模型的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释商业银行的亲周期行为,信贷损失对于银行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影响也比较温和,有助于增强银行的清偿力和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使银行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 (3)预期损失模型(Expected Loss Model)。预期损失法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充分研究实际损失法的缺陷后,基于公允价值和动态减值方法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的计量方法如下:初始计量是基于预期现金流量确认利息收入;减值产生于信用损失预期的不利变化,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并且按照金融资产账面金额与修订后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计量;当确定预期现金流量

损失阶段划分与风险参数模型方案

损失阶段划分与风险参数模型方案 一、损失阶段划分具体方案 会计准则要求,开展减值测试前要评估信用类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并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计量损失准备。同时,会计准则还指出,评估资产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应当考虑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而不是预期信用损失金额的变化,并要求对违约风险的界定要与银行风险管理相衔接,保持基本一致。 结合会计准则要求,参照主要同业的做法,我行根据信用类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是否显著增加、是否存在明确减值迹象等因素,将信用类资产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处于不同损失阶段的资产采用不同的模型计量,并结合我行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实际,对法人与个人信用类资产确定了不同的阶段划分具体标准:(一)法人信用类资产阶段划分标准。 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法人信用类资产,损失阶段划分结果不得高于阶段二: (1)逾期30天(不含)至90天(含)。 (2)风险分类形态为关注类。 (3)债务人或真实交易对手当前违约概率较初始确认时出现明显上升。 (4)其他表明资产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的情形。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法人信用类资产,损失阶段划分结果不得高于阶段三: (1)逾期超过90天。 (2)风险分类形态为不良。 (3)债务人或真实交易对手信用等级为D级,且我行信用类资产已逾期较长时间或预计将形成较大损失。 (4)债务人计划进行破产清算、破产重整,或其他财务重组,且我行资产预计将形成较大损失。 (5)其他表明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形。 (二)个人信用类资产阶段划分标准。 1.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信用类资产,损失阶段划分结果不得高于阶段二: (1)逾期30天(不含)至90天(含)。 (2)风险分类形态为关注类。 (3)其他表明资产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的情形。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个人信用类资产,损失阶段划分结果不得高于阶段三: (1)逾期超过90天。 (2)风险分类形态为不良。 (3)其他表明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情形。 后续,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客户风险状况的变化与趋势判断,结合全行经营管理需要,进一步细化、调整不同类型信用类

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局限与对策

预期损失模型的应用局限与对策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IASB在2009年底发布了预期损失模型以取代现有的已发生减值模型,文章讨论了预期损失模型和已发生损失模型各自的特征和利弊,分析了我国的现状与新模型实施所要求条件之间的差距,指出目前我国仍不宜引入新模型,而需要立足实际继续引导社会各界对新模型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完善现有模型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资产减值;已发生损失模型;预期损失模型 一、预期损失模型产生的背景和涵义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金融机构把矛头直指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把顺周期效应作为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并建议暂停应用公允价值,迫于金融界的压力,顺周期效应迅速为各界所关注并一度成了此次金融危机的“替罪羊”。作为现有资产减值损失模型所具有的顺周期效应也是在所难免的饱受质疑。在此背景下,2009年4月召开的G20国峰会强烈建议IASB尽快改进金融资产的会计计量问题,以取代现有的减值模型。2009年5月IASB启动了替代IAS.39的项目研究,并把工作分为三个阶段:金融资产的分类预计量;金融资产的减值和套期会计。同年11月IASB即发布了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采用预期损失模型(Expected loss model)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的征求意见稿。 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现有的已发生损失模型(Incurred loss model)的滞后性(Leg effect)和悬崖效应(Cliff effect)而产生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是指对于一项金融资产或资产组,只有当且仅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其已发生减值并且该减值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确认为减值。该模型不考虑预期损失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悬崖效应是指已发生损失模型确认的减值具有滞后性,减值一旦确认就会放大第四季度的损失,对企业损益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导致企业资产的质量迅速下降和财务状况急剧恶化。本次意见稿要求企业在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中采用预期损失法,又称预期现金流量法(Expected cash flow approach),是指在确定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的实际利率时考虑预期损失,将其作为现金流入的扣减项确定各期的资产减值。即:对于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资产组在初始确认时就要合理估计其未来期间的预计损失,按扣除预期损失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并计算实际利率,以此确认后期利息收入。在以后该资产的存续期间内定期的估计其预计损失的变化,并根据各期其对现金流量的影响金额,相应的确认为减值或者转回减值损失。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在减值事项触发点之前预先估计损失并确认减值,从而克服已发生减值模型滞后性和悬崖效应(Cliff effect)的缺陷。 二、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分析 (一)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差异分析 1.初始金额不同

实施IFRS9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银行业的影响探析

福建金融2019年第03期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的弊端暴露无遗。以“历史损失”为基础的金融资产减值提取存在不及时、不足额等问题,被普遍认为与信用风险管理实践脱节,无法准确反映金融资产的实际情况。2009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启动了减值准则修订工作, 2014年7月24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 9号——— 金融工具》(IFRS9),要求用“预期信用损失(ECL )模型”替代现行“历史损失模型”来计量金融资产减值,自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财政部紧随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调整,于2017年3月修订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23号和24号三项新的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下统称“新准则”),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IFRS9在内容上实现了全面趋同。2018年3月,原中国银监会相应修改 监管指标,要求24家H 股及“A+H ”股上市银行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准则,其他A 股上市银行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其余非上市银行自2021年初起施行,并鼓励有能力的银行提前施行。那么,各家商业银行实施新准则后对其经营管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在新准则ECL 模型下进行客户选择及存量客户结构调整、产品及风险缓释策略选择?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IFRS9预期信用损失(ECL)模型的核心变化 IFRS9会计准则下,采用的是以历史数据 及宏观经济因子为基础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法”,预期信用损失(ECL )模型的核心公 实施IFRS9预期信用损失模型 对银行业的影响探析 □王雯 (招商银行厦门分行,福建 厦门 361001) 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以“历史损失”为基础的金融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因其风险确认的滞后性、顺周期性而饱受诟病。2014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 )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引入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信用损失(ECL )模型。本文分析ECL 模型的核心变化及其应用实施对商业银行财务、资本、定价、客户结构、资产质量等经营管理全流程的影响,从客户和业务选择、定价提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等微观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IFRS9;预期信用损失(ECL )模型;拨备计提;商业银行中图分类号: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40(2019)03-0045-05收稿日期:2018-11-29 作者简介:王雯(1983-),女,福建厦门人,经济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 现供职于招商银行厦门分行。 福建金融 FUJIAN FINANC E 金融安 全 45

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一般企业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46822553.html, 论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一般企业的运用 作者:李家忠 来源:《财会学习》2019年第34期 摘要: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简称“新准则”)变更了金融工具减值模型,由“秋后算账”改为“未雨绸缪”,以解决减值失确认滞后的弊端,但因相应减值模型实际操作难度大,难免盈余操纵,本文拟对此予以归纳,希望对企业的实务操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会计计量模式的错配;信用风险;一般模型;简化处理 次贷危机爆发时,各界把新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列为危机爆发的元凶。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简称理事会)讨论后认为: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而其减值却是以“已发生损失法”的历史成本法,实际是会计计量模式的错配,导致了危机前后对金融资产计价的巨幅波动,进而影响各类机构风险偏好,才是危机爆发的根源。因此,为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及时确认损失准备,理事会将金融资产的减值方法变为预期损失法,以此来改善财务报告质量。 一、模型的适用范围 预期信用损失法模型的范围:(1)用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2)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3)不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其变动计入损益的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4)新租赁准则规范的租赁应收款以及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工具;(5)新收入准则规范的贸易性应收款项或合同资产。 上述项目的业务模式中都包含共同特征: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而在评估合同未来现金流量收取的可能性时,信用风险变动的影响比其他因素更相关、也更直接,因此采取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损失准备。 二、预期信用损失的一般模型 新模型采用的是以“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变化”和“可观察损失客观证据”为基础的“三阶段”减值模型(以下简称“一般模型”),三个阶段具体适用范围如下: 阶段一、适用范围为信用风险与自初始确认时相差不大或信用风险较低的金融工具。自初始确认价格已包含相应的信用风险,故在以后报告日评估信用风险时,采用的是相对比较法,而非信用风险的绝对值。对“阶段一”所属资产,只计算报告日后12个月内或持有期孰短的损失。

金融工具减值模型之演变——从预期损失模型到三组别法

□财会月刊· 全国优秀经济期刊□·74 ·2012.7下旬用数据分析进一步证实了Dymski (1992)的结论:在平静时期,金融市场中行为的特点可以刻画为新凯恩斯主义的信息不对称下的决策;而动荡时期金融市场中的行为更适合用后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不确定性下的决策进行分析。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本文对2002~2010年区间的市场层次不确定性、股票错误定价与盈余管理进行了有序聚类分析。该方法能对有先后时间顺序的经济现象进行较科学的阶段分类。分类结果较好地区分了市场不确定性较低的“平静时期”和市场不确定性较高的“动荡时期”。 通过研究不同市场不确定性下盈余管理与股票错误定价关系,本文发现,在平静时期,相较于投资者情绪问题,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更突出,上市公司管理者可通过盈余管理影响投资者判断导致错误定价。因此,盈余管理与股票错误定价趋势大致趋同;而动荡时期,投资者非理性问题严重,即使上市公司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也很小。此时,盈余管理与投资者情绪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趋势大致相异。 在对经济财务现象进行分析时,确定主导解释理论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本文的阶段划分基础上,可开展一系列与对应阶段相符合的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行为理论有关的财务现象分析。本文的变量选取主要为了区分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行为理论的影响,后续研究可根据其他解释理论进行相应变量选取,从而进行其他用途的阶段划分。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高校优惠青年创新人才培育项目“公司不确定性特征与股价同步性———在异质信念和卖空限制框架下的研究”(编号:WYM10017)的部分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戈,王美今.投资者情绪与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投资.南方经济,2007;3 2.张润楚.多元统计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张尧庭,方开泰.多元统计分析引论(第5版).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3 【摘要】2008年以来,IASB 和FASB 致力于探讨统一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直至2011年5月提出并讨论至今的三组别法,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修订经历了从无组别到两组别再到三组别的重要变迁。本文将对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修订进行持续追踪,对预期损失模型和实际损失模型进行对比,对三组别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运用减值模型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具减值预期损失模型三组别法章琳 (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学院杭州310002) 金融工具减值模型之演变 一、IASB 和FASB 在金融资产减值处理上的趋同2008年4月,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缓解顺周期效应的举措之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要求IASB 在2009年年底前改进并简化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2009年11月5日,IASB 发布了 《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准则的征求意见稿,以回应社会各界对使用的已发生损失模型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太少、时间太晚”的批评。征求意见稿建议金融工具减值用预期损失模型取代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要求贷款人按照扣除了预期信用损失后的金额确认利息收入,以弥补IAS39中递延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损失的缺陷。但是,征求意见稿一经发布,就由于其不具有实际操作性,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等原因遭到了很多反对。 且IASB 和FASB 在对未来预期损失的实际会计操作中存在着重大的差异:IASB 坚持损益表观,即在预计存续期间内按比例计提预期损失准备,而FASB 持资产负债表观,即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计提充足的预期损失,这与趋同这一目标具有较大的差距。 为在金融资产减值问题上实现趋同,2011年1月31日,IASB 和FASB 联合发布了IASB 2009年11月的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的补充文件,对IASB 和FASB 最初两份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折中,提出的好账坏账法综合了时间比例法和可预计未来期间法两种方法,将贷款区分为“好账”和“坏账”,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减值准备模型。尽管补充征求意见稿大幅降低了实际操作的复杂程度,但仍然无法消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显著差异,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加剧盈余操纵等缺陷仍然存在,所以补充征求意见稿并未得到广泛支持。 IASB 和FASB 自2011年5月起又开始研究第三个模型———三组别法,此模型模拟———从预期损失模型到三组别法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