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明朝为发展经济用一邪招,虽褒贬不一,但却创造了大家都用的俗语

明朝为发展经济用一邪招,虽褒贬不一,但却创造了大家都用的俗语

明朝为发展经济用一邪招,虽褒贬不一,但却创造了大家都用的俗语
明朝为发展经济用一邪招,虽褒贬不一,但却创造了大家都用的俗语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本以为可以安享太平盛世,可哪里知道元朝给他留下的是个“烂摊子”。于是,明朝为了大力发展经济,就想出了一个“邪招”,而且还连连用了

17次,当然效果还是有的,可是评价却是褒贬不一。小编告诉您的是,正因为这一招,还创

造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俗语,直到今天都经常再用。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

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这个俗语就是“解手”,至于是什么意思,是中国人都明白!而且除了“解手”这个最常用的俗

语之外,还同时创造了几个和“手”有关的俗语。那么它们都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让小编给

您揭秘。

事情要从元朝说起,在元朝末年,由于天灾频繁,人祸不断,导致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甚者在中原地区出现连年饥谨,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以至于最后中原地区都没

有多少人了!如《元史》中记载那样:“漂没田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荒墟”,所以朱元璋“接手”的时候就是“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人力不至,久致荒芜”(《明太祖

实录》),如此一来,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成了个大问题。于是,朝廷上下就开始出谋划策,最终想到一个“邪招”。

在《明太祖实录》中记载,这招就是“移民屯田”,简单的说就是看哪个地方的人多,就把这

个地方的人迁移到中原地区(现在的冀、豫、鲁、皖等地)。那么哪里的人多的呢?根据调查,当时的山西省人口众多,因为一直以来山西地区风调雨顺,没有发生饥荒,所以当时中

原地区逃荒的人也大都去了山西,以至于到公元1373年的时候,山西人口一度高达400多万,而与之相邻省份的人口不过才100多万。因此,朝廷就下令从山西向中原移民,根据《明太

祖实录》记载,大规模的移民一共有17次之多,从公元1373年一直持续到公元1417年。

如此一来,社会矛盾也就激化了,原本很多饥民就是从中原死里逃生来到山西,现在又让他们回去,当然人们都不愿意了,最后朝廷来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强制性移民。于是大批的饥民就像流放的犯人一样,被套上绳子和铁链,并且还束缚住双手,一路浩浩荡荡的向中原各地迁徙。在路上,人们有“三急”是在所难免的,所以这时饥民们就会让随行的官差解开双手去方便。久而久之,人们只要喊一声“解手”,官差就知道是什么事情了。于是“解手”也就成了上厕所的代名词,后来又衍生出“解大手”和“解小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另外除了“解手”,还有“背手”和“连手”。“背手”是一种动作,是指将手背在后面视察工作,当时这是捆绑饥民的一种方式,而“连手”是一个常用的词语,比如“两人连手去做某事”,比喻同甘共苦。因为当时“连手”就是另外一种捆绑饥民的方式,就是把他们的手依次拴在一根绳子上,所以就引申出了“连手”这个词。

看到这里,读者应该都明白了吧,我们生活中随口一说的词语,其实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今天小编说的这几个,只不过是整个汉语词汇中的冰山一角。如果读者们对研究词语历史感

兴趣的话,不妨也可以再去看看其他的,因为每个词语的背后,也都有着一段精彩“故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