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日本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调研

日本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调研

日本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调研
日本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调研

日本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普遍趋势,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阶段,中国为数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他们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为城市创造财富,为农村增加收入,成为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

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制度、信息、交通等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阻力越来越小,农村劳动力资源大量向城市涌入,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个普遍的担忧就是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农村经济农业化、农业经济副业化、农村发展空心化。从国际经验来看,农村经济农业化意味着农村经济的内涵日趋单一,容易加剧农村发展的萧条或衰败。农业经济副业化和农业劳动力老弱化,不仅会增加实现农业、农村科技进步的困难,还容易削弱农业的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农村发展空心化本身就意味着农村发展的萧条或衰败。大批高素质农业劳动力外流,已经形成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负面影响,威胁到农业基础的稳固和国家粮食安全。

日本在工业化后也出现类似的现象,而中日两国农业要素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研究并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适时进行农业政策调整,少走弯路,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仍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落后。1952年工业净产值占工农业净产值的比重只有25.3%,工业劳动者占社会劳动者的比重只有6%。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及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劳动力源源不断的从农业转向制造业及相关部门,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迅猛但是已经进入边际化阶段

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扩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详见表1:

表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据表

全部外出劳动力出省劳动力

总人数(万人)比上面增长

(%)

总人数(万

人)

比上年增长

(%)

1997 3890 - 1488 -

1998 4936 26.89 1872 25.81 1999 5204 5.43 2115 12.98 2000 6134 17.89 2824 33.52 2001 7849 27.96 3681 30.35 2002 8399 7.1 3897 5.87

2003 9831 17.05 4031 3.44

资料来源:蔡防:《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1期。

由以上数据表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但是近几年增长速度减缓。结构性、局部性的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将会在中国时常发生。近来,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散去,广东等地再一次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种种迹象

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外流已进入边际状态。

(二)农村中“空心村”、劳动力“老龄化”显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农民进城务工更多的是注重挣钱回家。现在农民工更是向往城市生活方式,外出务工农民举家外出的越来越多。据调查,2005年末、2006年末、2007年末,江西省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民分别比上年增长8.77%、9.41%、9.71%[1]。湖北省监利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到2007年已经达到20多万人,高峰时期弃耕农田40多万亩,占当地耕地总面积的24.2%,形成所谓空心村。邯郸县90%以上的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现象。在全县225个村中,“空心村”面积竞有2万余亩,占村庄总体面积的1/3左右[2]。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40%的自然村出现萎缩,山区村庄出现萎缩的比例高达60%。在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村走访观察中,所见多是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下地干活,基本上看不到年轻男性和女性。大部分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并不是像农业大户一样,他们对农业缺乏感情,不想靠农业增收,他们留守在农村属于无奈的选择。统计调查也显示,农村新一代农民正在积极进入城市务工,农村老人种田进一步加剧,正在形成一种常态。据国家第二次农业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6年末,以农业为主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年龄4l~50岁占23.1%,而51岁以上为32.5%,与第一次农业人口普查数据相比,51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为18.1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上升至32.5%,年均增加1.44个百分点;其中,5l一60岁农业人口比重第一次农业普查时为10.81%,第二次农业普查时则上升至21.3%,年均增加1.05个百分点[3]。可见,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一些地方新增加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都是近年来在外已无法务工的中老年劳力,多在50至60岁之间。这种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梯队“老人化”趋势,将导致原来只是一种动态的老人种田态势,逐步形成一种固定的发展态势。

(三)农户兼业的规模及深度日益加强,非农收入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户兼业表现为农户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是指农户将原先投入农业经营的生产要素转移到工业或服务业等非农活动当中,从而逐步降低对农业的依赖。农户兼业是一个国际现象。农户兼业的经济合理性在于: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家庭闲臵资源(如劳动力、设备、建筑物等)或通过改变其用途以获取更多收入;二是可以分散农业经营风险。

2007年,农民现金收入各部分的比例是,出售农产品占42.1%,工资性收入占38.5%,经营二三产业占10.9%,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占8.5%。虽然农民现金收入的最主要部分仍然是出售农产品(包括种植业、牧业、林业、渔业),如果仅从这一点考虑,农民家庭经营仍然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目前总数达到1.3亿人,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将近20%,工资性收入的增加量,对总增加量的贡献率大约为50%。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除出售农产品之外的第二位收入,再加上农民家庭经营二、三产业收入,农民非农收入已经达到53.0%,首次超过农民出售农产品即经营农业的收入。由于统计数据是平均数,掩盖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各地区内部的差异,实际上,我国东部地区的多数农民和中部地区的部分农民,随着外出打工和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增加,工资性现金收入早就是第一位的收入,农业成为这部分农民的副业。

二、日本在面对同样问题时的解决措施

日本农业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始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50年中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入口的比重急剧下降,1955为40.2%,1975年为13.9%,1985为8.3%,1998年为5.2%,标志着日本已经完成了剩余劳

动力的转移甚至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4]。日本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之后也面对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一)日本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土地经营规模狭小。2000年日本平均每一农户的耕地面积为1.24公顷,2005年日本户均的耕地面积增加到1.8公顷,不能同自然条件优越的美国户均178公顷相比。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不少日本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日本农业家庭总数不断减少,但是土地经营规模扩大非常缓慢。1990—2000年日本农户家庭总数减少18.64%,同时平均每一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却仅增长8.77%[5]。

2.兼业农户所占比重相当大。2004年日本兼业农户数占经营性农户总数的79.6%(不包括自给性农户),这不仅阻碍了土地集中和农业经营规模扩大,而且使农业机械不能充分地发挥应有的优势,难以创造出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其结果造成了高投入带来的高成本。尽管兼业农户的收入主要不是来自农业生产,但仍然享受着农业支持政策,这既影响政府对专业农户的激励效果,又加重了国家财政的负担。

3. 从事农业的人口日益减少并趋于高龄化。1995—2004年。在日本农村中30一59岁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全部男性劳动力的比重从27.73%下降到21.47%;60岁以上农村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全部男性劳动力的比重从60.59%上升到70.58%,60岁以上农村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全部女性劳动力的比重从55.65%上升至65.37%。与此同时。日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女性人数超过男性人数,2004年从事经营性农业生产的男女比重分别为4

4.7%、5

5.3%。[6]

4.农业出现衰退,农产品自给率低。战后日本推行“贸易立国”战略,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与重化学工业化。大批农村青年流入城市,进人工厂或公司工作,或参加建设公路或高楼。这虽然推动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增长,却导致农村人口趋于“过疏化”和“老龄化”,致使农业日渐走向衰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一方面大量出口汽车等工业产品,另一方面迫于国际上不断要求放开农产品市场的压力,增加农产品进口,由于日本农产品不敌从国外进口的廉价农产品的竞争,导致日本农业进一步衰退。日本农产品按热量计算的自给率由1960年的79%降至2006年的39%,其中谷物的自给率由1960年的82%降至2006年的27%。

(二)日本农业调整政策的主要内容

为解决农业经营效率不高问题,应对日益开放的为解决农业经营效率不高问题,应对日益开放的市场和农产品竞争的局面,日本对农业经营理念和政策进行调整。由原来侧重于粮食生产和保护农民收入转向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上来。

1.农地政策。为克服农地经营规模狭小、兼业化带来的农业经营效率低下问题,日本农地政策的基本趋向是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与集中,以此扩大农户经营规模。由于土地私有化造成土地流转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推动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日本“新农业基本法”规定了有选择性扶持农民的政策,重点支持与培养有发展潜力专业农户和农业大户。政府通过调整对农业生产者的支持政策,对这些重点农户给予较多的鼓励和扶持,促进其扩大家庭农业经营规模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地方政府对具有专业农户和农业大户资格的农户,规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优先权,包括政策性补贴、低息贷款、农业信息、技术培训和经营培训等,提高专业农户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经营成本。日本调整对农业生产者支持政策的一个重

要含义,就是将原来对所有农户补贴的普惠制支持转变为对专业农户和农业大户的重点支持,突出专业农户和农业大户的经营效果,以此拉开专业农户与兼业农户之间的经营差距,推动兼业农户的土地向专业农产和农业大户转让和出租,减少耕地弃种情况。此外,对生产农产品数量多、质量优的农户进行奖励性补贴。日本农林水产省还要求地方政府和农业委员会加强对农田弃耕的调查和管理,提高日本农地的有效利用率。

2.劳动力政策。日本政府为了提高农业竞争力,一方面着手培养农业法人,通过发展农业法人来改善日本农业经营结构,增强日本农业整体竞争力。农业法人需要具备两方面条件:不仅要拥有相当多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市场经营能力。2000-2004年日本农业生产法人数量从5889个上升至7383个,这些农业法人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是独立于农协组织之外的经济联合体。另一方面着手改善现有农户的经营状况,为配合日本政府的农业经营对策,日本农协出台的相关措施包括加强对农户的经营指导,培训农业经营人才,推广农业新技术,实施品牌化战略,引导农产品向质优价廉方向发展,以此提升日本农产品市场竞争力[7]。

3. 环境政策。日本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曾因过分强调提高土地生产力,过度依赖化肥、农药,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面对来自资源、环境的压力,日本于20世纪末提出了发展环境保全型农业,确立了以防止农业导致的环境污染、增进农业自然环境机能为目的的“农业环境三法”,即“持续农业法”、“家畜排泄物法”、“肥料管理法”。“持续农业法”倡导农户在生产中采用土壤保护技术,少用化肥和化学农药,规定农地可使用的肥料种类和最高使用量;地方政府与村庄及农户签订限量使用农药、播种绿肥作物等协议,对于因保护环境而造成的农作物减产和经济损失,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家畜排泄物法”则对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在圈舍、粪尿堆肥化处理设施、粪尿处理技术等方面提出要求,在贷款方面可获得优惠政策。“肥料管理法”要求农户把作为特殊肥料的堆肥、家畜粪肥进行对外销售时,也要表明成分,以便使用者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成分施肥,提高肥料的投放效率。日本政府鼓励农户种植有机农产品,对有机农产品、特别栽培农产品(农药、氮肥的使用量低于正常使用惯例的50%以下)进行认定,让消费者明白消费。2005年日本环境保全型农户数量超过了90万户,占全部经营类农户的47%[8]。

三、基于日本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人均土地规模小、农业人口高龄化是东亚国家农业要素结构的共同特征。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之后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日本农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认为,今后我国农业政策在继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还要兼顾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有利于农地流转集中的政策,提高我国农业经营效率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过于强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而忽略土地的经营效率,土地集体所有的分配制度限制了土地的流转、集中,三十年来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并没有带动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相反,随着农地非农化、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有限的耕地不断被细化,据调查,1986年,农民户均土地面积为9.2亩,1990年下降为8亩,1997年又进一步下降为7.7亩,到2001年,农户平均承包土地面积为0.55公顷[9]。这种小规模经营方式无法分散技术成本,单个农户使用技术对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意义不大,因而农户使用技术的动力不

足。同时,小规模经营方式导致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成本观念淡薄,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目前,我国大宗粮食作物因成本过高而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具有比较优势的水果、花卉、蔬菜等由于其技术管理的低水平、低附加值和低档次,使其不能转化为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稳定农业和农民的当务之急。

尽管国家并没限制农村土地流转,但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承载着太多的社会保障功能,使得小规模的兼业户不愿放弃土地,土地流转较多地表现为农户之间的代耕代种、短期出租。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改革,鼓励农民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将农村土地的承包期由现在的30年延长到永久承包;强化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使农民享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处臵四种权益,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培养中坚农户,制定吸引青年人务农的政策

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第一线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接受、运用农业新科学、新技术的能力差,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市场意识、商品意识薄弱,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成为现阶段我国农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借鉴上述日本的做法和经验,我国应将培养中坚农户作为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的重要举措。选拔那些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农民,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此外,还要吸引青年人务农,制定对农村青年劳动力专门的扶持政策。如国家对农民的各项补贴政策要向青年农民倾斜,对青年农民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国家财政建立专门的青年农民创业基金,对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青年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投资达到一定规模,由创业基金给予一次性的投资补助;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对农业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毕业回乡务农,免除其偿还助学贷款义务,由财政安排相应的资金进行偿还等。

(三)要消除城乡二元经济

缩小城乡差距也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从而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相互促进,同步发展。这样在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真正转移。

总的言之,我国应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的流动,不能单纯依靠工业扩张解决发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而应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扩大农村的就业机会。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该走一条以政府为主导,以就地转移为主要方式的转移途径,改善劳动力结构。

参考文献

[1]农业生产老年化加剧,千人村年轻人坐不满一张八仙桌,www.ce.cn/xwzx/gnsz/gdxw/200809/24/t20080924—16897856.Shtml

[2]肖云、崔永亮.我国空心村的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www.studa.net/jingji/090227/1345541.Html

[3]李澜,李阳.我国农业老龄化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61—66

[4]卢荣善.经济学视角.日本农业现代化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实用性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2):95—100

[5]李应春,翁鸣.日本农业政策调整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8):72—75

[6]李应眷,翁鸣.日本农业政策调整及其原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8):72—75

[7]李应春,翁鸣.日本农业政策调整及其原因[J].农业经济问题,2006,

(8):72—75

[8]刘宇航,宋敏.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的发展与启示[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9,(1):13—16

[9]高在模等.韩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11):72—80

农村劳动力构成与资源研究

农村劳动力构成与资源研究 提纲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1、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总量逐渐减少 2、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农业劳动力缺乏 3、从男性化和年轻化向女性化、老龄化转变,结构性失衡 4、从低素质向高素质转化,素质仍然偏低 5、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收入仍旧不高 二、对未来农村劳动力的预测 (一)二次移动平均法预测 (二)用年龄结构推算 三、农村劳动力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如何合理转移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问题 (二)如何科学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问题 (三)如何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 (四)如何保证农村有人愿种的问题 (五)如何确保有人会种的问题

农村劳动力构成与资源研究 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是一个国家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劳动力,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农村劳务人员持续输出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广大农村即将面临着“无人愿种、无人会种、无人种好”庄稼的尴尬局面。准确掌握农村劳动力资源及构成状况,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有效避免农村劳动力绝对短缺的矛盾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多方提高农民收入,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以绵阳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农村农民现状调查,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相关历史资料进行了深入剖析,基本理清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探讨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无人务农”的措施与策略。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据调查研究,绵阳市农村劳动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1、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总量逐渐减少 2010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244.56万人,比1965年增加了101.86万人,却比1995年减少了57.94万人;城市劳动力95.56万人,比1965年增加76.24%。说明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城市劳动力资源逐渐增加。从表一和图1可知,从1995年开始,农村劳动力资源逐渐下降,平均每年减少0.97%。究其原因是受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和八十年代实行低生育率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杂谈(新版)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 杂谈(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42

文化的冲突与选择-日本建筑杂谈(新版) 在世界建筑发展大潮中,日本建筑无疑是令人瞩目的。作为经济、文化、科技三者结合的产物,日本当代建筑创造了建筑史上划时代的作品。日本的当代文学、美术、音乐似乎还没有日本当代建筑这样高的成就。中国建筑界一直关注日本建筑界的发展动向,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马国馨院士的《日本建筑论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就是这方面的重要著作。 《日本建筑论稿》包括《日本建筑文化浅析——吸收与创造》和《日本建筑国际化的第四次浪潮》这些很有分量的长篇论文,还有关于丹下健三、黑川纪章及日本女建筑师的专题研究,还涉及日本的野外博物馆、日本桂离宫及其大修、日本的村山水、赖特和日本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显示了作者的渊博学识。本书最吸引人

的当然是作者对日本建筑近现代步伐和新时代新发展的精彩论述。马国馨认为:日本有着与众不同的强烈的传统文化,有着固有的独特的建筑观,同时又存在着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在创作方法上,日本存在着多种理论和流派,比如老一辈建筑家村野藤吾就始终和现代建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丹下健三则一直致力于日本的的现代建筑运动,使之逐渐在日本建筑界占统治地位;矶崎新使用的视觉语言,是在世界的文脉中找出他认为适当的语言;黑川纪章则要在东洋的思想中表现现代日本的主题;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最简洁的质感体现了低技——高手工技术。这些建筑家各有不同的立场和方法,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努力研究和提炼日本的特点,然后用现代的手法来加以实现。其二是追求“无形”的普遍性,也就是如何把日本的精神用一种暧昧的形式来加以表现。其三是一种新的和洋折中的方法,但有时一看就完全是日本的风格,又都只是表层的内容。在实际创作中,日本的建筑家常常在这些观点之间摇摆、彷徨,从中努力寻找新的结合点,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本书论述的“日本建筑国际化”亦是读者感兴趣的问题。80年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地进城务工,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其间农村外出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9年全国外出农民工1[1]的数量已经达到14533万人。同时,农民工内部也出现了代际更替,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通常我们也将其称为“新生代农民工1[2]”,逐渐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并且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已经成为制定农民工相关政策的迫切需求。 为了全面和准确地掌握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国家统计局在常规的农民工监测调查1[3]的基础上,2010年在10个省进行了新生代农民工专项调查1[4],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了解新生代农民工在外的工作、生活状况、主观满意度和城市融入等方面的信息。 调查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已经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2)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多数人不再“亦工亦农”,而是纯粹从事二三产业;就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工作勤奋,仍是吃苦耐劳的一代。(3)新生代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工作压力,对收入的满意度较低,在“市民”和“农民”的身份认同中处于尴尬境地。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但是收入太低和住房问题成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最主要的困难和障碍。具体情况如下: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和结构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达到8487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 根据2009年对全国31个省的农民工监测调查,在所有外出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即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的比例超过了一半,占到58.4%。按照2009年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533万人来推算,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已经达到8487万人。 从图1所示的人口金字塔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农村人口、农村从业劳动力和外出农民工的年龄结构的分布。与农村从业劳动力相比,外出农民工的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在农村从业劳动力中,16-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6.4%、19%、25.3%和29.3%;而在外出农民工中,16-29岁、30-39岁、40-49岁和50岁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8.4%、23.8%、13.1%和4.7%。也就是

日本康复医学考察启示

日本康复医学考察启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1998年2月我随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卫生考察团去日本,对日本的社区卫生服务作短期考察。日本的社区卫生服务是由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组成的全面医学(Comprehensivemedicine),发展非常均衡,其中康复医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以下介绍一些日本康复医学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1 康复医学概念明确日本康复医学概念明确,已经把康复渗透到整个医疗过程,包括预防、早期识别、门诊、住院和出院后的医疗计划中去,无论医院门诊、病房、社区中的医疗福利设施都设有功能和设备比较完整的、配有专门康复医师的康复医学科。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是并列的,它不是临床医学的重复,只是各阶段采取的手段有所差异,临床医学重在促进病理上的痊愈,康复将这一个目的延伸到使患者提高功能、全面康复、重返社会,达到生理上痊愈。日本康复医学界权威人士认为:人的生活是复杂的高元次,医疗和康复是掌握人整个生理活动全身心的服务,对康复医学理解十分精辟、深刻。2 康复医学体系完善日本康复医学和福利事业有机结合大力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二战后日本受战争创伤的影响,产生了大批残疾人和寡老孤儿,社会矛盾突出,同时近年来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社会老龄化问题突出。预计2000年日本>60岁老人可达25%。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费用支持福利事业发展。社会需求和经济体制支持为康复医学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患者入院治疗第一阶段起康复就和医疗并进,出院后一部分需要二级康复预防的回医院门诊定期随访,一部分属于三级康复预防的患者就进入医疗康复福利设施中去(值得一提的是进入这类福利部门设施,所需医疗康复费用也照样纳入日本政府医疗保险费用范围内报销)。以冈山市旭川庄为例,它是政府投资、民间社团管理的社区医疗康复福利设施,下设残疾人医疗福利部、智能障碍福利部、老年人福利部、残疾人职业培训部,为本社区出院后肢体残疾、脑瘫、弱智、双目失明、聋哑儿童或成年人,还有功能衰退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等提供医疗、康复和护理。各部门针对患者和患者家庭情况还设有长期入院、短期入院、母亲陪同入院,日托、夜托等多种康复医疗形式。象冈山市旭川庄这类综合性医疗康复福利设施,日本各地都有,它形成了医院内外康复互补的格局,完整了康复医学体系。3 日本康复医学的技巧和先进设施日本康复医学的内涵非常丰富,它表现在康复医学实施的技巧和先进的设施上,冈山市旭东医院是脑外科专科医院,笔者参观了脑外科手术后患者各期恢复措施和技巧。手术后(早期)患者的病室内色彩和谐,鲜花、玩具和风景图放置得让人赏心悦目,同时播放声音柔和的轻音乐,给患者以感知觉上的训练;护士对刚清醒的患者进行认知方面的训练,让患者识别各种玩具,并说出名称;不能起床的患者,病房有

当今日本社区儿童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当今日本社区儿童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关键词:教育儿童发展保育本社日本网络化儿童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发展 摘要:《当今日本社区儿童教育发展的新趋向》...本教育界正在考虑让中小学生去幼儿园和保育所体验生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鼓励幼儿园教师与保育所的保育员(日本称保育士)考取小学教师的资格证书,并参加小学一年级的授课活动,使之做到心中有数... 一、网络化的日本社区儿童教育 长期以来,日本十分重视利用社区资源来教育儿童,力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职能,并已构成一个全社会对儿童施以教育的网络化整体。具体体现在: (一)家庭、社区、学校三者的横向合作。各个地区努力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公司、老年人之家、各种社会教育设施建立密切的联系,让儿童接触社区的各类居民,让家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取更多的经验,让学校在与各种社会教育设施的联系中加强合作,以便更有效地开展各种园外活动,而且这种联系对于传承社区文化传统也颇有益处。 (二)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纵向合作。除了让学前儿童去小学校参加生活科的授业以及参加一些文体生活外,当前日本教育界正在考虑让中小学生去幼儿园和保育所体验生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鼓励幼儿园教师与保育所的保育员(日本称“保育士”)考取小学教师的资格证书,并参加小学一年级的授课活动,使之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提前做好儿童人小学学习的指导工作。这样,通过孩子之间、教员之间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孩子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 (三)各级各类行政机关、教育委员会携手,构成一个综合的行政推动的整体。社区儿童教育不再只是特定社区内的教育事业,并不局限于文部行政系统的范围,而是全社会的共同

新加坡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16877076.html, 新加坡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及其启示 作者:李平安喆 来源:《管理观察》2015年第29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探索政府与社会的良性发展问题上,政府如何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顺利过渡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断发展的今天,城市社区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将在政府职能转变、公民权利意识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加坡城市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对我国城市社会管理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若改进建议。 关键词:新加坡社区管理启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城市个体的发展直接关联着城市圈和城市带的整体实力和未来发展进程。所以,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要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并且实现社会由常态向新常态的顺利过渡的目的,探索建设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新加坡与我国同属新型工业化发展国家,但在社会治理道路探索方面,新加坡明显要比我国走得更早更远。本文主要以新加坡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为例进行探讨。 一、新加坡的城市管理模式 新加坡的社区管理采取政府主导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方式。自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就开始广泛探索建立一种适应其未来城市发展道路的社区管理模式。相其相比,我国自90年代才开始城市社区自治管理模式的试点运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实践,新加坡在城市社区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社区建设以城市规划为经,以制度建设为纬 在社区建设方面,城市规划作用尤为突出。新加坡尤为重视规划的技术考量,并且每五年对城市规划和社区管理进行全面探讨。目前,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五个社区,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管理。这五个社区又进一步分为87个选区。在以选区为基础设计的社区治理组织机构中,从纵向管理层次上看,人民协会是全国社区组织的总机构,除管理全国五个社区发展理事会外,更统筹着各社区发展理事会下设的居民委员会、邻里委员会、公民咨询委员会、民众联络所等职能部门以及选区体育俱乐部、少年网络俱乐部等相关活动部门。①人民协会在政府强有力控制下,统筹兼顾下设各个组织机构,共同发挥监督政府行政运行、建言献策、执行政策法令、发展社区福利、健全民主法治等作用。新加坡在城市规划方面的突出贡献在于其所开创的“公屋”体制,包括自1960年开始实施的公共住房建设五年计划和于1964年进一步采取的居者有其屋政策。政府设立专门的建屋发展局,发挥政府的强制力度保证财政资金的保障与供

农村劳动力结构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 (1)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根据我国城乡划分标准,城镇以外的地区为农村,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就是农村人口。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占全球人口的1/6。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加,虽然20世纪年代有所缓解,但每年仍以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到1978-2003年的20多年来,农村劳动力约增加近2亿人。 (2)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力素质是指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素质和劳动经验等素质的统一,也叫劳动质量。现阶段素质急待于提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处于“外出找钱无技,在家致富无门”的状况;二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较少,智能型更少。 (3)农村劳动力过剩,出现自主流动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有农村劳动力人数多于农村各项生产工作实际需要的劳动力人数,一般来说包括完全无业的劳动力和工作不饱和、有剩余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两种情况。超过农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称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有两种含义:一是超过农业需求量的劳动力,即供给大于需求的那部分;二是超过社会需求的农业劳动力,即已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后备劳动力。 2、结构: 农业剩余劳动力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季节性剩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可供给量之间在不同季节里出现不均衡状态;(2)常年性剩余。在全年中的任何季节里,劳动力的可供给量都大于需求量;(3)潜在性剩余。主要对劳动时间的利用率过低,隐藏着多余劳动力。(4)结构性剩余。某一产业部门、某一技术类别的劳动力出现剩余,而其他类别和技术级别的劳动力相对不足。 我国目前主要是常年性剩余和结构性剩余。按照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以70%的农业劳动力粗略估算,66%的利用率意味着我国目前存着近1.2亿的过剩农业劳动力。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质量不高。由于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处于严格的城乡“二元”分割状态,导致了农村大部分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不高,很多农民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程度非常有限,其中绝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文化程度仅为初中及以下,这就必然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满足城镇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这些农村劳动力专业素质与劳动技能的欠缺,不仅制约了他们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城镇的经济建设与和谐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就是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提高,但现实中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却无法与其相适应而产生的。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却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问题。

俄罗斯日本应急管理考察报告

俄罗斯日本应急管理考察报告 20****年10月15日至29日,国务院办公厅赴俄、日应急治理考察团对俄罗斯、日本的应急治理工作进行了考察。俄罗斯、日本基本上灾难多发国家,应急治理工作起步较早。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国均多次记忆伤亡重大、妨碍深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并在处置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了符合各自国情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体系,积存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两国应急治理要紧做法 (一)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应急治理体制。 俄罗斯实行以紧急状态部为核心,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垂直治理体制。前苏联解体后,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剧烈动荡、国内民族矛盾别断激化的背景下,疲于对付各类突发事件的俄罗斯联邦政府承受着空前压力。1994年1月10日,俄罗斯建立了直接对总统负责的“民防、紧急状态和消除自然灾难后果部”(简称为紧急状态部),要紧负责自然灾难、技术性突发事件和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救援工作。紧急状态部是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中枢机构,内务部、国防部或者内卫部队协助紧急状态部处置突发事件。紧急状态部直辖40万人的应急救援部队及装备。该部队作为独立警种,按部队建制,统一征服,统一警衔。在纵向上,俄联邦、联邦主体(州、直辖市、共和国、边疆区等)、都市和基层村镇四级政府设置了垂直领导的紧急状态机构。并且,为强化应急治理机构的权威性和中央的统一领导,在俄联邦和联邦主体之间设立了六个区域中心,每个区域中心治理下属的联邦主体紧急状态局,全俄形成了五级应急治理机构逐级负责的垂直治理模式。联邦、区域、联邦主体和都市紧急状态机构(部、中心、总局、局)下设指挥中心、救援队、信息中心、培训基地等治理和技术支撑机构,保证了紧急状态部有能力发挥中枢协调作用。紧急状态部成立以来,尽管俄政坛几经变化,但紧急状态部的职能和地位别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别断得到加强,在处理国内外各类复发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建立了以内阁府为中枢,经过中央防灾会议决策,突发事件牵头部门相对集中治理的应急体制。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纵向集权应急职能。实行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防救灾组织治理体制。在中央一级,平时由内阁总理大臣召集相关部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如银行、红十字会、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广播协会等)负责人共同参与中央防灾会议。该会议是日常应急治理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防灾基本打算与防灾业务打算;在地点一级。地点首长和相关人士共同参与地区性的防灾会议,制定地区性防灾打算。当重大灾难发生时,内阁总理大臣征询中央防灾会议的意见,在内阁府成立“特别灾难对策本部”(类似于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暂时指挥部)进行统筹调度,另外在灾区设立“特别灾难现场对策本部”以便就近治理指挥。并且,将国土交通省的防灾局提升至内阁府内,并专设防灾大臣(又称防灾担当相)。日本政府内阁仅设二十个大臣,设立防灾大臣那个职位充分体现了日本对防救灾工作的重视。内阁府作为中枢,汇总、分析日常预防预警信息(核、工业事故、环保事件除外),制订防灾和减灾政策,以及承办中央防灾会议日常工作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由各牵头部门相对集中治理。内阁府牵头负责地震、台风、暴雨等自然灾难以及没有明确部门治理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总务省消防厅牵头负责火灾、化学品等工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文部科学省牵头负责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经济产业省牵头负责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海上保安厅和环保署牵头负责防治海洋污染及海上灾难工作。 (二)运转高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机制。 1.反应灵敏、功能强大的信息报告体系。 俄罗斯紧急状态部下设危机操纵中心,负责整理、分析每天来自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提出处理建议,视事情上报总统,并分送有关部门和地点。危机操纵中心内设信息中心,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起步虽晚于欧美国家,但发展却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就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教育模式,整备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社区)教育体系,使社会(社区)教育不仅适应,并促进了国家振兴,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兴起,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新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特别处终身教育思潮的广泛流传,日本社会(社区)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综观日本的社会(社区)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可发现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诸多特点和经验。中国与日本虽然基本国情不同但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具有2000多年的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是由中国传人而发展起来的,两国在教育上有很大的相似性。借鉴日本社会(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以促进我国社区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其对我国社区教育有很多启示。 一、建立社区教育法律、法规,推进社区教育深入展开 日本社会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根据《日本国宪法》第26条“教育权利”的思想和《教育基本法》(1947年)的原则,日本政府又颁布了《社会教育法》(t949年)、《图书馆法》(1950年)、<博物馆法》(1951年)等—系列与社会教育有关的法律。 日本《社会教育法》第3条对其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的任务作出如下的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必须依据本法及其他法令的规定,通过设置和运营奖励社会教育所必须的设施,举办集会、制作与颁发资料以及其他方法,努力创造环境,以便全体国民能够利用一切机会和—切场所,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需要提高文化教养水平”。该条表明,为创造一个全体国民可以自主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教育环境,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教育的发展。 日本有关社会(社区)教育的法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口结构的变化、家庭生活的变化、都市化、高学历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等社会结构的变化,为使社会(社区)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日本有关社会教育的新的法令法规不断对《社会教

日本建筑考察报告

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考察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进行的考察,对其成功的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形成了一个初步的解析,加深了对于商业建筑规划与设计的认识,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关键词日本商业建筑规划设计考察报告 日本商业建筑在世界上是颇具特色的。遍布全国各地的商业街,构成了日本商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近期,笔者对日本的商业建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题考察,主要考察了大阪难波park、东京六本木商业建筑群、东京表参道商业街、东京银座商业街、新宿商业街区等。以下结合考察情况对此进行概述与解析。 大阪难波公园(namba park):位于大阪市传统热闹商业区,是一个商业建筑生态化的范本,由美国捷得建筑事务所设计。是一个购物中心与办公楼的综合体,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公园。远看namba park是一个斜坡公园,从街道地平面上升至8层楼的高度,层层推进、绿树茵茵,仿佛游离于城市之上的自然绿洲,与周围线形建筑的冷酷风格形成强烈对比,成为嘈杂背景下的一处生动、温馨的街景。入口处,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被岩石覆盖的空间,仿佛一个狭小的峡谷,诱惑着你向里面探寻。暖黄色到桔黄色逐渐过渡的条纹造型,如同沉淀层一般,而设计师精心设计和营造出不同的小湾、岩洞、河谷等探险般的空间感受,为顾客的购物旅程增添了神秘和新奇的色彩。通过“峡谷”内一条“8字形”倾斜上升的通道,便到了namba park的零售与娱乐区域。其中心区域是三层的“豪华购物广场”,内部质感华美、店面错落有致,并饰有草木植被和水景,让你仿佛并不是在商场购物,而是在森林中寻宝一般。商场业态非常丰富,从餐饮、服饰、珠宝,到美容、动植物花卉、居家用品、日本传统和服等等,包括了上百家专业的时尚商店和餐馆。这里可以品尝到民族的、世界各地的美食,可以购买到潮流最前线的商品和各种高档物品。除了传统的商业业态,namba park的商场还为顾客提供医疗功能,不仅在商场的二楼配有药店,在八楼还设有一家医院,牙科、妇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内科等等,功能齐全,别具特色。 难波公园的成功之处在于,首先是建筑对顾客具有强烈的吸用力,建筑新颖壮观。建筑色彩个性鲜明艳丽,建筑细部设计非常到位。 其次是动线问题的把握。其外部动线,连接交通,主次入口设置靠近交通节点,创造双首层,三首层等入口条件。内部动线,主动线清晰,能循环,动线可以回流,有弧度,避免笔直动线形成的顶端死角。垂直动线——解决高楼层的客流导入,平面动线与垂直动线完美结合! 东京六本木商业建筑群: 2003年,大型再开发复合都市地带六本木新城完成,正式开业,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历经17年完成建设,由美国捷得,kpf等多家设计公司联合完成。它的商业主体与难波公园有着近似的设计风格。是一座集办公、住宅、商业设施、文化设施、酒店、豪华影院和广播中心为一身的建筑综合体;具有居住、工作、游玩、休憩、学习和创造等多项功能。六本木将大体量的高层建筑与宽阔的人行道、大量的露天空间交织在一起。建筑间与屋顶上大面积的园林景观,在拥挤的东京都成为举足轻重的绿化空间,已经成为著名的旧城改造、城市综合体的代表项目。六本木是日本东京港区的一个街区,以夜生活及西方人聚集而闻名。让六本木呈现新的面貌,演变成为办公室及高级消费场所林立的地区。这一带有财界、政界要人光顾的高级餐馆和电视台,不仅是白天,夜间也是行人络绎不绝。周围许多外国大使馆、高级饭店餐馆、饮食店林立,夜晚热闹非凡,可以说是一座国际性的不夜城。街上看到的外国人比日本人还多,异国情调的商店把六本木的夜晚装扮得流光溢彩,是东京都内有名的夜晚游乐场所。 一个好的商业地产项目,需要一个好的地段,一个切实可行的好规划,来分期建设,持续发展。原先,六本木地区的街道一直非常狭窄,建筑物陈旧且密度极高。六本木新城再开

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分析与思考 一、种植业仍是农村劳动力从业的主要渠道 随着全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种植业不论在经营方式、种植方法及品种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2006年,惠城区改变了传统的粮食种植方式,采用抛秧种植技术,机械化耕作面积不断扩大,加大了设施农业的投资力度,一大批名优梅菜、甜玉米开始大批量的种植,他们抓住机遇,围绕特色种殖、精品蔬菜二大产业做文章,发展绿化食品,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从中受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第一产业内部有65069人从事种植业,占第一产业人数的91.8%,因此,种植业仍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二、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职业适应能力差 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在家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水平,但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按户籍人口受教育程度分:外出从业劳动力共有44410人,其中未上学的有42人,小学学历的有2507人,初中学历的有36585人,高中学历的有4420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856人,分别占外出总数的0.09%、5.65%、82.38%、9.95%、1.93%;户籍从业劳动力数量共有155785人,其中未上学的1666人,小学学历的有28569人,初中学历的有110288人,高中学历的有13345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1917人,分别占在家总数的1.07%、18.34%、70.79%、8.57%、1.23%。外出劳动各种学历所占比重与在家各种学历所占比重对比分别是:未上学的低0.98个百分点、小学学历的低12.69个百分点、初中学历的高出11.59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的高出1.3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高出0.7个百分点。从以上数字可清楚反映,外出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一、中、日基本情况之比较 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1亿。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77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是大国,日本是小国。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却正好相反。按名义汇率计算,2006年日本GDP为5.083367万亿美元 。2006年中国GDP为2.587999万亿美元。由此看出,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0.91%,人均GDP日本是中国近18倍。 1. 在经济增长的质量方面,日本远比中国先进。以单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7美元,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 2. 中国现正从追求GDP转向“科学发展观”。

可是,中国已经付出了过多的代价。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森林面积26.2亿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36.18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18.21%。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7.4%,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133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0.6公顷的22.1%。而日本的国内森林覆盖率近67%,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3. 中国的人均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相比日本还有差距。2006年统计的我国男女平均预期寿命分别为70岁和7 4.1岁。2006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6岁,男性为79岁,均创下全球最高纪录。日本男女平均寿命已连续4年名列世界前茅,而女性寿命从1985年以来一直名列第一,中国人均寿命平均72岁,比日本人均寿命短10年 。 从一个个统计数据的比较,可以发现,日本是个经济先进、百姓富足、社会公平、吏治良好 、教育优秀、家庭稳定、环境优美 、预期寿命高,富于远见的世界上重要的国家。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许多方 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二、战后日本以人力资本为依托创建经济强国 的重要启示

日本社区教育及其启示

日本社会教育的特色和启示 摘要:日本的社会教育有一系列的法律, 有完备的社区教育设施,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教育模式。其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已经构建起比较完备的社区教育体系。借鉴日本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 可以促进我国社区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日本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借鉴 日本和中国的社会制度不同,教育制度也不同,但日本和我国一样,也习惯于把教育分为三大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可是,日本的社会教育含义与我国的社会教育含义稍有不同,它具有区域性和公共性两大特性,与我国所指的社区教育这一术语非常接近。日本的社区教育属于以地域为中心而展开的社会教育范畴。 一、日本社会教育的历史发展 日本社会教育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战后两个阶段,从“教化”走向民主。二战前,日本的社会教育纯属对公民的教化,灌输忠于天皇,一切为了天皇的军国主义思想。二战后,从建立民主的和平的文化国家这一目标出发,政府根椐《日本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制定了关于社会教育的三个法案,即《社会教育法》(1949年)、《图书馆法》(1950年)及《博物馆法》(1951年)、统称“社会教育三法”,使明治以来的社会教育首次获得了法律依据,确认了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制度中与学校教育处于并列的地位。日本把社会教育视为国民的权利,社会教育行政的职能也从战前的统治监督作用转变到社会教育的扶植、指导的作用上来。此外,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社会教育设施和组织机构,如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妇女会馆,以及市民学校、农民大学校等。 二十世纪70-80年代以来,在终身教育思潮的推动下,日本就逐渐形成并完善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教育模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社区)教育体系,它对振兴国家、促进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二、日本社会教育的现状 二战后,日本社会教育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重要,了解其优势和缺陷,有利于我国的社区教育更好地发展。 1、日本社会教育的活动内容 战后日本指导理念的先进性,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比如,民主主义的社会教育制度,“作为国民权利”的社会教育理念,学习者的“自我教育”理论,“主体形成”的社会教育学说,等等。但是与此相对的是,体现在实践活动方面,却有范围狭窄和内容贫乏的缺陷。特别是对生活在社区内的在职人员开展岗位培训、失业人员的再就职训练、弱势人群的生存技能培训等与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直接有关的活动内容,均几乎与社会教育隔绝,这一背离世界潮流的做法亦引起人们的议论。 2、日本社会教育的对象和组织形式 《社会教育法》规定,日本社会教育的对象是面对地区内全体成员,除《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学校教育活动之外,人生发展各个时期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都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这其中既包括针对年轻夫妇进行的家庭教育和育儿教育;还包括为充实社区内青少年的业余生活而进行的青少年教育;更有为社区范围内所有成年人提供的适合其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成人教育;为社区内所有家庭主妇提供家政学习与参加社会活动的妇女教育;以及为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所提供的各种社交活动与继续学习机会的老人教育等。 日本社会教育的形式多样,有(1)讲座、讲演、座谈、展示等;(2)函授及利用视听教育;(3)学校开放;(4)利用社会教育设施等。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是日本社区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它们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对学习的要求。在这里人们可以根据各自需求和兴趣,通过不同形式,达到文化修养、职业培

国外社区管理先进模式对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启示

国外先进模式对我国社区管理模式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管理模式,结合我国目前城市和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外先进社区管理模式的办法,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管理模式。 关键词:社区社区管理模式启示 一.国外先进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 欧美国家在社区管理上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一般是分离的,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在社区的组织管理模式一般是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的结合较紧密这种关系上紧密程度的不同,使社区的组织管理各具特色在众多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模式中,较为显著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 1.1美国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美国社区中心存在于社区中,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社区中心,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社区中心的组织结构原则的确定也有统一的标准社区中心的管理层由一名中心主任、两名副主任、一名出纳员、一名秘书和一名执行主任构成。社区中心的经费来源于捐献政府资助以及其它方面,中心的布局合理,有足够的地方开展活动,设备设施能满足不同需要,为不同年龄层次居民提供服务。 1.2 美国社区自治模式的特点。 社区自治模式体现为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典型的社区自治模式国家是美国,美国的市是州政府的分治区,市政体制采用的是议行合一或议行分设的地方自治制度,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自治组织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因此,美国社区自治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实行民主管理。 美国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居民自由组合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团组织如社区管理协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 (2)社区建设有序合理。 在制定社区发展规划时美国政府特别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对城市建设中满足社区居民的要求,保证居民生活质量的部分考虑得非常细致周到,从而保证了周围环境不被破坏 (3)公众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在美国。 公民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机构或组织提供无偿志愿服务已成为一种自觉意识美国社区志愿者年已达万人,占成年人口总数的,提供公益服务的机构或组织,绝大部分工作是由志愿者来承担因此,美国社区管理基本是政府规划指导资助,社区组织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 2.1日本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日本社区管理内容,日本社区管理是地域中心的管理模式,日本的地域类似我国街道的行政区域,而地域中心则等同于我国街道办事处地域中心是区政府根据人口密度和管理半径划分的一定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隶属于区政府地域中心部地域中心负责收集居民对地域管理的意见地域中心的经费是政府拨款,经费的使用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 2.2日本混合模式的特点。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中国劳动力市场特占八、、

一、中国劳动力市场概念 劳动力市场,又称劳动市场、劳工市场、职业市场、就业市场、求职市场、招聘市场、人力市场等,是指劳工供求的市场。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特点 2.1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劳动力供给总量过剩。随着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改组和结构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大量的劳动力被释放出来。 另一方面,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中国经济面临的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结构性失衡,还表现在低素质或未开发的低质盘人力资源大为过剩,而经过科学开发,具备现代文化素质和先进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人力资源又相对缺乏,这反映在就业市场上就是存在大量低质量的劳动力剩余,他们又无法填补许多要求较高技术和技能的工作岗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激励人们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提高其自身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会造成失业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困难,增加社会诸多不稳定因素。 造成的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 2.2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 中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中国出现了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1.劳动力总量增长速度过快 2.城市劳动力失业率上升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大 3.劳动力的培训不利造成了劳动力结构性的供给大于需求 解决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劳动力个人三方面的力量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中国既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国家。 现阶段,中国正处于体制转型时期,逐渐出现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 2.3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减缓 虽然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但从人口结构变

应急管理安监局日本考察报告

应急管理安监局日本考察报告 一、日本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日本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由于地处地震和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的环太平洋地带和地形、气候等原因,日本也是地震、台风、海啸、 火山喷发、暴雨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日本先后发生了伊势弯台风、阪神大地震等重大灾害,国民 生命财产安全损失惨重,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伴随着经 济的高速发展,事故灾害和传染病蔓延等其他灾害不断增多。面对各种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日本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经过不断总结完善,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应急管理体系。其 主要特点是: (一)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健全完善 在预防和应对灾害方面,日本坚持“立法先行”,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1946年,国家颁布了《灾害救助法》。1961年制定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该法对防灾理念、目的、防灾组织体系、防灾规划、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灾后修复、财政金融措施、灾害紧急事态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是日本的防灾抗灾的根本大法, 有“抗灾宪法”之称。根据《灾害对策基本法》,日本还颁布了《河川法》、《海岸法》、《防沙法》等法律法规。目前,日本共制定应急管 理(防灾救灾以及紧急状态)法律法规227部。各都、道、府、县(省级)都制定了《防灾对策基本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一系列法律法规 的颁布实施,显著提高了日本依法应对各种灾害的水平。为了确保法

律实施到位,日本要求各级政府针对制订具体的防灾计划(预案)、防灾基本计划、防灾业务计划和地域防灾计划,细化上下级政府、政府 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公民的防灾职责、任务,明确相互之间的运行机制,并定期进行训练,不断修订完善,有效增强了应急计划针对性和 操作性。 (二)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科学严密 日本建立了中央政府、都道府县(省级)政府、市町村政府分级负责,以市町村为主体,消防、国土交通等有关部门分类管理,密切配合,防灾局综合协调的应急管理组织体制。国家设立“防灾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的防灾基本规划、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由内阁房负责协调、联络。“中央防灾委员会”的主席是首相,成员包括国家公安 委员会委员长、相关部门大臣,公共机构,如赤十字会、ntt电信公司、电台、广播电台和研究行业的有关学者组成。当发生较大规模的 灾害时,中央政府成立“非常灾害对策本部”。当发生特大灾害时,中央政府成立“紧急灾害对策本部”,由首相担任本部长。都道府县设 有防灾局(下设危机管理课),负责制订地方防灾计划,综合协调辖区防灾工作。辖区内发生较大规模灾害时设置“灾害对策本部”,由知事任本部长。各市町村也有相应机构,负责实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防 灾计划,是应对灾害的主体。一般情况下,上一级政府主要向下一级 政府提供工作指导、技术、资金等支持,不直接参与管理。当发生自 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时,成立由政府一把手为总指挥的“灾害对策本部”,组织指挥本辖区的力量进行应急处置。除地震外,上一级政府

高二语文小小说的特点、结构技巧及表现手法

小小说的特点、结构技巧及表现手法 一.基本特点: (一)以微知著,以近知远。明显特点是“小”,字数千字左右,人物少,情节简单。但要小而精,微而妙,以少胜多,并成为社会某一方面的缩影,以微观反映宏观。现实感强,迅速轻便,充满生活气息,但要写出艺术境界的“远”,使人联想无穷。 (二)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微型小说广泛吸取其它文章和艺术体裁的长处,可以称为“模糊小说”。①吸收新闻长处,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生活,适合报纸选载。②吸收影视特长,在同一时间结构起一组生活画面。如《!—?》,写在深夜城市中,A司机恶作剧地长时间按喇叭,B将军被惊醒,C作家打断思路,D病孩被折磨……③吸收寓言特长,结尾道出哲理。如《杰克和水手》。④吸收小品特长,具有较强的讽刺性。⑤吸收散文特长,多采用第一人称,淡化情节,体现一种思想寄托和艺术追求。如《永远的蝴蝶》。微型小说还吸收了诗歌、论文、神话、科幻故事等特长,是作者进行艺术探索的广阔天地。 (三)取材精确,镜头小说。短篇小说写横断面如《孔乙己》,尽管只有二千来字,但写出了一个社会横断面,除代表旧时代乡村知识分子阶层的孔乙己外,还有丁举人、酒店老板、学徒和看客等各阶层人物,孔乙己坎坷的命运也得到反映。微型小说写的是面上的一点,这个点是运动展开的,可以称作影视中的“镜头”。如《一件小事》,写的是一件小事,一个场面,三个人物。镜头在微型小说中的组成有三种。一是生活镜头,即一个场面。二是组合镜头,以一个场面为背景,接连叠印多个局部镜头。三是“闪回”镜头,用眼前场面带出以前的镜头。一般短篇小说中的倒叙和补叙,在微型小说中要成为瞬间镜头的描写和串连,以免冗长叙述和说明。 (四)写特殊点,重情绪化。微型小说人物描写的特点是,写主要人物的性格的某一侧面,或写主要人物的情绪心态。①一般来说应刻画出鲜明性格,具体方法是写性格的闪光点。一是集中一点,突出强调。如《瞎说》,抓住一个教师胆小逢迎这一点。此人见人就笑,“文革”后更善于重复别人的话并连称“对对”。在一次报告会上,劳模对他谦称“我那是瞎说”,他应声附和:“对对,瞎说,瞎说!”引起人们惊诧,他也惊出一身冷汗。二是勾勒轮廓,重在神似。即白描手法,以叙代描,写人物内在和外在的主要特点。三是显微放大,夸而不诬。抓住人物特殊点进行夸张,甚至涂上荒诞色彩,只要对准生活的焦点和本质都是可以的。如王蒙的《雄辩证》,医生说“请坐”,病人却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嘛”,如是等等。对“文革”中盛行的强辞夺理、咄咄逼人的“病症”进行了艺术的夸张。②注重情绪化描写。这是微型小说创作的一个趋向,反映了西方现代派手法的影响。不重视性格刻画的传统写法,避免明晰性。人物往往只用“他”、“她”等代词称呼,写出来也是缥缈的影子,大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人。情绪气氛笼罩全篇,有意识地作深层意识的剖析和细微感觉的刻划,产生一种朦胧而又深刻的意境。如《永远的蝴蝶》,没有描写事件过程,反复地写怀恋之情,刻画细微感觉和幻觉,蕴含着生死、爱情的永恒哲理意味。情绪心态要尽量带有普遍性。如《那团云雾》,“他”游黄山买了高价茶叶便败了游兴,即使认识到这种心理的低下也无法快乐,只有在看到同伴也吃了亏时才莫名欢悦,峰顶那团云雾都不见了。这种情绪心态概括了人们惯熟而又可笑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