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化

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化

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化
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化

文化帝国主义与现代化

——评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

内容摘要:冷战结束后,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观点引发了更多的争议。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分析了媒介帝国主义、民族文化认同,以及文化同质化和消费主义后,他指出,文化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扩散。资本主义在文化领域的诸多悖论不应该站在意识形态的立场来解释,而应归属于“现代化”的大背景之中。

关键词:文化帝国主义现代化媒介帝国主义文化同质化消费主义

冷战结束以后,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逐渐把注意力从战争和军事转向了经济和文化的建设,掀起了一股新的现代化的浪潮。这股浪潮,又得势于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从而在全球蔓延开来。其速度之迅猛,力量之强大,使得全球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大有淹没地域差异的势头。但我们也不能不冷静地看到,所谓的全球化和新的现代化,并没有脱离二战后形成的政治经济格局。这样的一种世界结构,几乎对全球化口号里的现代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于该结构中不同位置的国家和民族,对现代化也就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第三世界国家认为这是在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而西方发达国家认为这是现代化浪潮的自然扩张,《文化帝国主义》的作者汤林森正是后者的代表。

一汤林森并不否认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存在——尽管他也很难给文化帝国主义下一个让人接受的概念——,也不否认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支配的事实。他承认,“现代化确实是一种文化强制的形式”,[1]“现代性的扩散过程其实已经涉及了文化支配的现象。”[2] 他极力否认的只是作为文化帝国主义行为者的西方跨国机构的主观性。他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支配现象是现代化的必然,“位居第三世界社会权势中心的人物必须接受经济开发的文化后果。”[3] 但他同时又否认了文化帝国主义对这些国家的负面影响,“这(指文化支配)到底有什么好谴责的?”[4] 他甚至借助柏曼的话认为,文化帝国主义为这些国家的人们个体的自主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即便不认为他在为文化帝国主义唱赞歌,至少他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态度是中性的。他用中性的“现代性的模棱两可”来解释随资本主义现代化扩张的文化帝国主义的后果。从他的大段大段的文本分析之中,我们很容易看出,他在努力地用“现代化”、“发展”等词语来擦拭掉“文化帝国主义”这个文本身上天生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媒介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性的话语”两章当中,汤林森的反驳最为充分有力,但也并不是无懈可击。他对媒介帝国主义的反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他批驳了许勒建立在“依附理论”基础上的“媒介工具说”。他认为许勒使用的全部是媒介批评理论的术语,将发达国家的媒介视为“财团的行销利器”,具有操作受众的作用。汤林森认为,媒介只是文化传播的中介,是中性的。帝国主义媒介在其它国家的存在本身不足以证明该国的文化受到了威胁。文化帝国主义到底是由媒介自身产生的,还是在媒介文本经过受众解读后才产生的,这是许勒和汤林森的分歧所在。按照约翰·费西克“两种经济”的理论,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它不是文化工业的产物。[5] 汤林森的观点在费西克那里得到了支持。他指出,“判断文化帝国主义现象的存在与否,取决于阅读这些帝国主义文本的反应”。[6] 他认为许勒、多夫曼及马特拉等文化帝国主义的批判者缺乏对媒介效果的实证考察,没有分析“文本与观众的关系”,甚至无意去研究消费者态度或者政治价值在暴露于特定的媒介文本后是否发生变化。毫无疑问,变化一定是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变

化。

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汤林森分析了唐老鸦、《豪门恩怨》以及卓别林这三个帝国主义文本所引发的不同反应。他认为,由于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社会主义革命政治观的影响,多夫曼和马特拉对于唐老鸦的解读具有强烈的反帝国主义色彩,其意识形态价值高于理论价值。另外,根据安(Ien Ang)、凯兹以及李笔士对《豪门恩怨》受众的研究,汤林森认为,受众在解读帝国主义文本时,“都把本民族的价值观带了进去”,“文本能够穿越各个文化疆界而仍然分毫不差的说法并不可信”。[7] 与马特拉等人的观点相反,他认为阿拉伯人对《豪门恩怨》的反应“事实上还强化了观众本身的文化价值”。按照汤林森的观点,文化帝国主义批评者“大大地低估了观众主动而积极与文本交涉的能力,也低估了普通观众/读者所具有的细致的批判力”。[8] 但凯兹和李笔士研究的普遍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他们的研究对象是经过挑选的“阶级背景相近”的“来自同构型的种族”,并且在做出结论前让研究对象进行过集体讨论。但对于那些在凯兹和李笔士选择范围之外的文化层次更低的人,或者是本土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儿童和青少年们来说,这种批判力是非常弱小的。何况汤林森本人也承认,人们的言谈在任何的公开场合必然受到“这个情境的微妙压力与约束所影响”。

最后,汤林森还批评了霍尔的“媒介核心论”。霍尔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媒介是“社会知识、社会影像”的建构者,是人们经验的主要来源。[9] 汤林森则认为“媒介讯息本身实乃透过其它文化经验而产生作用”,“媒介与文化的关系是一种微妙的‘种种中介的交互作用’”。[10] 他认为霍尔的论点忽略了受众既有的现实文化经验的影响,过度地夸大了媒介的力量,媒介的地位应该被“去中心化”。行笔至此,汤林森得出结论说,评估文化帝国主义,“最好不要只狭隘地从媒介帝国主义这样的观点看待”。[11]

象许勒、马特拉一样的文化帝国主义的批评者大都认为,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经由国际传播威胁了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汤林森认为这种担心没有足够的依据。因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第三世界国家,决大多数都具有多元的文化结构,根本没有同质的文化实体,所谓遭到侵蚀的民族国家的文化统一体实际上并不存在。他认为批评者们混淆了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概念,而实际上在同一个民族国家内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认同。在汤林森看来,文化帝国主义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民族国家之间,在国家内部也同样存在。文化传播领域的确存在着很多的价值悖论。譬如普通话的推广,目的在于增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但这必然会压缩地方方言以及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生命空间,这是一个国家内部文化霸权的结果;同样,我们对英语也是如此,在我们担心英语的大量涌入会侵蚀汉语言传统的同时,全球化的前景和美国化的影响又吸引着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几近疯狂的学习英语。

汤林森还进一步指出,民族国家和文化只是经由中介“想象出来的社群”。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这种想象的归属感已经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他将这种被视为文化帝国主义的跨越解释为“现代性本身的文化扩散”,[12] 认为它是现代化的必然规律。他还从文化的时间维度说明“受到威胁的生活方式”本身也是处于变动之中的。的确如此,藏戏和歌舞“从生活方式到商业表演,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13] 但变动的原因何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商业化、衰落甚至消失,到底是因为外来文化的挤压,还是该民族为了实现现代化不得不放弃,或两者兼而有之?这正是汤林森和马特拉分歧的关键所在。

汤林森关于文化时间维度的论述还可以用文化的同化现象来解释。但同化只是文化碰撞的诸多结果之一。两种不同的文化相遇,由于相互间的差异,会产生文化间的冲撞。在这点上,有三种可能性:征服(教化或者毁灭),文化掠夺以及交流。……在具体的个案中,这三种态度是融合出现的。[14] 可见,所谓“归属感的想象”也并不全是和平、自然的。想象所凭借的媒介是受到发达国家控制的。文化的交流本来应该是一种平等的精神的对话,但由于牵涉了太多的利润、权力等因素,还由于交流双方经济上的不平等,这种对话实际上被获取物质利益的目的所左右。

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迅速扩张,至少有两点是极具争议的,那就是文化的同质化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这也是左派学者们批评的对象。而汤林森则认为左派的批评家们落入了“功能主义”的阴影,仍然未能摆脱“文化工具论”。在汤林森看来,文化的同质化以及消费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暧昧秉赋”,是“资本主义文化种种矛盾性”的一个方面,[15] 不值得大加批评。不但如此,他还列举出了文化同质化过程以及消费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好处。现在,分歧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两对关系上:文化同质化还是文化多元化,以及消费主义和需求的关系。

文化多元化向来为大多数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所倡导。如同倡导自然界的生物多元化一样,这本身即表明文化的多元性已经受到了威胁。“在传播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的适应性却使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单向性’和‘同质化’的趋向,即:强势文化单向地流向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侵入和渗透下,不得不认同和接受强势文化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等,以适应强势文化主宰的社会系统,因而出现弱势文化的特质逐渐与强势文化趋同的现象。”[16] 我们不否认文化的趋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不同民族、地域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但也不能忽视文化同质化对于人类创造能力的削弱。然而文化同质化的利弊问题是一个见仁见智,纠缠不清的陷阱。更何况文化同质化本身也是多层次的。资本主义体系控制下的文化趋同,至多只能是相近层次上的趋同,这里的层次标准主要还是政治和经济。在同质化的底下,还有一个更加深远的影响,即造成不同层次文化的断裂与对立。譬如全球背景下的南北对立,一个国家内部城市与乡村的分立,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立等等。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每一次浪潮都会将一定地域,一定社会层次的人口抛入历史长河的洄流之中。只有那些具备经济能力,有机会经常参与全球交流的层次或者地域才可能出现文化趋同;而在这一平台之下,还有诸多千差万别的、较为封闭的、具有强烈个性的文化群,如同他们立足的土地和经济一样,缓慢前行甚至停滞不前。

所以只有跳出文化同质化的利弊之争,我们才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汤林森的“文化宿命”观。“汤林森的‘全球性文化宿命’观,断言了所有的社会都面临同样的走向和社会的文化差异正在缩小。”[17] 在他看来,“现代化作为一套客观的政治经济结构当然是全球的宿命”。

[18] 文化的现代性及其后果同样是不可阻挡的,第三世界国家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口号只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

对于消费主义,批评者们主要着眼于人们“虚假的需求”。如马库色认为,“这些需要的发展与满足是受外力所规范的”。[19] 人们的需求包括必要的和欲望的,也就是need和want。资本主义的消费主义在于努力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want)。“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在第三世界有一个特别的任务,就是向人们推销消费主义,而不让他们去考虑自己的生产能力,并且仅仅是间接地考虑自己的支付能力。在这种意义上,消费主义和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没有任何

关系,因为,生理需要是不需别人的提醒的;消费主义所造成的,只能被称为‘诱导出的需求冲动’”。[20]

但是应该根据什么标准来划分真假需求呢?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扩散,真假需求划分的标准在不断的上移。汤林森认为仅仅在消费与需求的关系上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而必须把“它(消费主义)视为资本主义现代性这个更大的‘结构性背景’之一部分”。[21]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关于媒介帝国主义,民族文化的认同,还是关于文化同质化和消费主义的争论,到汤林森这里都归结到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这一点上。现代化是包括经济、科技、文化等在内的综合过程,但文化上的现代化总要比科技和经济上的变化引发更多的争论。汤林森认为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在文化方面更加“薄弱不堪”,文化上的薄弱不能引导其自身走入坦途。[22] 文化和科技、经济的关系并不象我们以前认为的那样不可分离。资本主义的市场规则随同资本主义的扩张统一了全球的市场及市场制度,但遵守着同样市场制度的国家,仍然有着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风格,可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自己的发展逻辑,而且对扩张的经济也是相当宽容的。现代化是一个充满了价值悖论的过程,而文化领域则为这个过程提供了一个争吵和辩论的场地,以容纳全世界科技、经济现代化所带来的迷茫和矛盾。

[1]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306页。

[2] 同上,第317页。

[3] 同上,第282页。

[4] 同上,第317页。

[5] 陆扬、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媒》,2001年9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第115页。

[6]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83页。

[7] 同上,第95页。

[8] 同上,第93页。

[9] 转引自《文化帝国主义》第119页。

[10]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0页。

[11] 同上,第125页。

[12] 同上,第173页。

[13] 陈跃红,《跨文化对话》(一),1998,上海文化出版社,第11页。

[14] (意)恩贝托·埃柯,同上,第83、84页。

[15]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8页。

[16] 杨瑞明,《传播全球化——西方资本大规模的跨国运动》,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第17页。

[17] 杨瑞明,《从“现代”到“全球化”——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第42页。

[18] 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81页。

[19] 转引自《文化帝国主义》第240页。

[20] 摘自莱斯理·斯克莱尔着《全球体系的社会学》第五章。(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Leslie Sklair. Second Editi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 Maryland, 1995.)合杰译,墨石校。

[21] 同注释18,第257页。

[22] 同上,第325页。

文化帝国主义

在经济全球化、爆炸性信息得以最快速度传播的今天,文化全球一体化也在悄悄地滋生蔓延。当全世界人都在麦当劳肯德基店进进出出时,当全世界人都在边喝可口可乐边谈论美国好莱坞电影明星时,当全世界人都在沉浸在过圣诞节的欢乐气氛中时,文化帝国主义的黑影便一点一点地变得巨大起来,眈视着第三世界及弱文化国家并向之靠近。 这个通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文化帝国主义扎根的土壤。强大的国家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弱小国家的民众传播宣扬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优越性,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弱国民众的本土意识,从而达到在文化、政治、经济上完全控制第三世界弱文化国家的目的。这股不可抵御的力量正在迅速向全球蔓延,以致于第三世界不得不接受“现代性的诅咒”,不但在经济上要纳入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在文化上也要纳入源自西方的叙事模式。因此有的学者说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从来就没有发生过,帝国主义国家一直以一种强者的姿态俯视着东方国家。 在帝国主义霸权隐秘的运作方式下的文化帝国主义正在多方面向东方发起攻击。首先来看我们的言语。现在世界最广泛应用的语言是英语,很多国家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者第一语言。而在英语日渐成为世界的普通话时,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种类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可以说英语尤其是美国英语已成为世界交流的主导语言。西方媒体在披着“公开、公正、客观”的华丽外衣下不断地对中国等东方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政治体制等进行抨击,目的是想歪曲对东方国家的理解。在大众文化方面的冲击和入侵尤以好莱坞电影最为明显。在早期好莱坞电影中,“东方”与“黄祸论”不可避免的联系到了一起。19世纪90年代“黄祸论”在欧洲正式形成,并逐渐成为西方对东方的一种论调。“黄祸论”认为黄种人从生理到心理上都是孱弱的、野蛮的,而且粗鄙、暴力、未开化、道德感缺失、异教和幼稚。在这种意识延续下,好莱坞热衷于将华人想象为对白人构成威胁的“野蛮的他者”。而在全球化的时代,“东方主义”的政治功能丝毫没有减弱。自从穆斯林世界被贴上美国头号敌人的标签之后,“阿拉伯”就与“恐怖主义”联系到了一起。 因此可以说全球化正在催生另一种形态的帝国体制。它不是以军事强制为杠杆,没有鲜血和暴力,而是一种通过资本、信息和市场来冲击国家主权,促使国家和领土的界限再度淡化的新的帝国主义。在这种文化威胁之下,要求霸权主义消除隐秘运作方式、实现东西方文化平等交流的呼声也不断地从东方发起。只有文化、经济、政治上实现了对话,东西方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警惕文化帝国主义并不意味着实行封闭的保护政策,完全和西方隔绝。“不开放无以成文化”,我们在反对文化帝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同时,也坚决反对文化封闭主义和文化的极端民族主义。中华民族近乎百年的屈辱史告诉我们封闭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我们的民族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但是如果只在自己筑起的城墙之内骄傲地自我欣赏的话,就会慢慢地风干萎缩。所以我们民族要不仅要修炼好“内功”,还要大胆地“走出去”。我们要对自己的民族以及民众有足够的信心,相信他们在众彩纷呈的异文化中进行适当的取舍,在满足大众对优秀异文化的需求和保持本土文化特色之间做到平衡。事实上,日本、韩国、香港的典型例子告诉我们:在文化上进行适当的开放并不会使本国文化消亡。 因此,我们在警惕文化帝国主义时,还要进行适当的开放,让本国文明和其他各大文明在平等交流中接触,在各大文明激流的碰撞下迸发无限的生机。

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詹家慧 290700223 儒家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近二十年来取得的经济发展的奇迹,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而当我们欣喜于现代化所带来的繁荣时,也深深体验到了现代化所带来的灾难。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这一切是有代价的,土地越来越贫瘠,淡水越来越缺,天空越来越暗,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来冷漠了,道德意识也越来越淡泊了……于是我们想到了儒家文化。很多思想家重新审视了儒家文化,逐步发现了它在现代社会特别是走向中国现代化的中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确实如此,我认为从整体上说儒家文化对于现代化问题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儒学是中国古代一个以孔子为代表的有立场、有观点、有徒众的学术派别,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和道德哲学,其要旨是对人的关照,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探究,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儒家文化是在孔子的学说的基础上经过了二千五百年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演变而成的中国文化。儒家文化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统治了中国思想领域长达几千年。它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它强调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主张以仁爱为核心,包括礼、义、孝、悌、智、勇、忠、信等范畴;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崇尚自然、欣赏自然,认为万物是平等的;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全面发展,以整体为美。 二、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作用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都是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继承演变发展起来的,截然割断历史的现代化是不存在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晶,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也必然渗透到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犹如人体中的血液和水份,不是某个历史英雄说不要就可以不要的。传统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是极为重要的,具体表现为: (一)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几千年来,儒家文化的这种道德规范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守礼思想虽然有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无形中教导着人们要守礼义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很多商家若坚持信誉,将货真价实,买卖公平,那么其商业命运一定不短;但商家若是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哄抬物价,违背信誉,那么其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一、儒家文化的地位 儒家文化从古至今在中国一直占据很强的地位。在中国古代甚至占了统治地位。比如说,唐代政权基本上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宋代时发展为理学,尊周敦颐、程颢、程颐为始祖,朱熹为集大成者。后取得官方地位。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都以朱熹的理学内容为考试题目。儒家文化虽然在古代占据统治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它的统治地位是一成不变的。在先秦遭墨、法、道等派的激烈批判,在秦代和汉初,遭统治者排斥;在六朝先后受玄学、佛学的挑战;在五四反孔非儒高潮下历空前之厄,统治地位被取消。五四运动虽然取消了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但是在今天儒家文化仍然在我过占据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因为儒家文化植根于中国固有的价值系统而又能随时自我调整,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而且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儒家是国学的核心与主体。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 二、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 儒家文化对我国的影响很深,涉及范围也非常广,涉及到我国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有所涉及。

论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论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院系:师范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13级小学教育专升本(1)班学号:133160139 姓名:牛若南

论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作为古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古代产生深远影响更对现代社会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是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的传统思想对历代执政者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之中,儒家思想也和世界多元价值相互接轨和碰撞,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个方面浅析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儒家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继承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文明。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政治体制的影响

1、在国际方面,当今世界政治、思想观念和宗教信仰等都呈现出多元化趋势,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纪,不同文明之间会出现新的繁荣。但是当今世界仍不太平,局部地区仍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和而不同”、“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思想,将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并存、避免战争、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做出贡献,也将成为世界各国认同的思想观念,还将是世界各国和平共处的准则。儒家文化提倡的这些为人处世的原则,就是世界各国调整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 2、在国内方面,儒家思想的“民为邦本”培养了当代社会人们“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儒家思想历来十分重视老百姓的作用,认为百姓是国家安宁的根本,“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可载舟,亦可覆舟”。所以,儒家思想历来强调君子要有“忧以天下,乐以天下”的情怀。对我国社会主义国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有重要指导作用。也正是儒家思想中重视人民的作用,才促使我们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中之重。 二、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从孔子时的春秋战国起它支配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在中国引起了持续不断的争论,有人说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国民意识产生了深远影响,教人以知书达理之道,有人说儒家思想毒害中国国民,使得知识分子沉迷于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伦理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其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佛道三家学说丰富多彩,其内容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个人德行的修养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儒道法三家都强调“内圣外王”,“内圣”就指内心的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提高自身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安邦定国,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立于天地之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完善了自己就要承担起对家庭、国家、天下的责任。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历史上才

会出现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 第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和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所以,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立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儒家认为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律,也构成了人们实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它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庸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 第三,价值追求上强调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大倾向。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着辱”;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发展了如敬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但另外也压抑了人的物质欲望。 第四,社会关系上注重人伦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构成所谓的人际关系。 第五,突出的人文倾向。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人文主义者谴斥天主教鄙视人的存在,扼杀人

浅析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浅析文化帝国主义问题 45秒钟的电视广告: 女摇头,众人不解,不知少女意欲何求,这时一推销员推车前来,边走边叫,“可口可乐”,少女立即喜笑颜开,也跟着“可口可乐”起来,大家一起会心点头,相视而笑。 广告更能准确无误的传递出“可口可乐”这一“世界语言”的张狂个性。除了“可口可乐”正在侵蚀我国的饮食文化外,放眼望去,你会震惊的发现,我们的生活、情感甚至我们的观念,正在或已经成为美国通俗和流行文化通行无阻的跑马场。这是什么?这是霸权!而且是一种比美国隐形轰炸机更具杀伤力的看不见的霸权。为什么我们会喝着可口可乐叫着打倒美帝国主义,为什么我们会起一个英文名在网上呼吁抵御外来文化的扩张,为什么我们会刚贴完拒绝麦当劳的标语转身就要吃肯德基……这些举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的文化已渗透到世界各地。 国的文化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美国的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美国就能在任何时候比任何国家都要强大,就能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导弹+经济+文化=美国式的全球化,这是美国图谋称霸世界的公式。导弹这种外在加暴力并不十分可怕,比导弹更加可怕的是经济和文化,经济渗透和文化扩张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人们把美国的文化扩张称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它是在20世纪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下诞生的。所谓“新帝国主义”,指的是在战后许多殖民地国家获得民族独立的条件下,帝国主义的扩张战略由军事手段和直接的殖民统治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文化控制为主的变化。如果说传统的帝国主义属于军事帝国主义,那么“新帝国主义”则属于经济帝国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家凯文·罗宾斯指出,所谓“全球经济一体化”,并不仅仅牵涉到经济,实质上是美国化,也就是把世界改造成以美国为“村长兼警察法官”的“地球村”。学者H.I.席勒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在某个社会步入现代世界系统过程中,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被迫接受该世界系统中的核心势力的价值,并使社会制度与这个世界系统相适应的过程。”还有学者认为“文化帝国主义”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凭借其经济、语言、技术等软力量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渗透,力求建立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其政治经济霸权的“全球文化”。这种“全球文化”,实际上是英语文化,更准确地说是美国文化。 一,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第二,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第三,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那么,很明显,这种

儒家文化对文化的影响审批稿

儒家文化对文化的影响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强大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在思想上,乃至领土上保持独立的重要因素。儒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到今天仍发挥着巨大的力量。而这种影响力到底从何而来,为何可以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儒家文化到底对中国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我们将来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儒家文化体系是一个怎么样的体系。 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末年,孔子是其创立者。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春秋大局中,孔子适应形势,创立了以“仁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它的根本出发点是“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理论取向是现世的人文关怀;它主张仁政,强调“德治”;重视人生的价值,强调人格的独立;追求“中庸之道”、“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和社会思想。这些理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框架。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弟子后学又各自弘扬、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作为原始儒学的定型则主要经历了孟、荀、易三个环节。 孟子从内心心性方面发挥了孔子的学说。孟子道性善,认为君子所以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民贵君轻”、“政经界”、“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学说。这套理论体系,因其对心性学说的发挥,而被视为道之正统,其“内圣”说根伟后世所推崇。韩愈称其为“醇乎醇者”。所谓“道统说”难免不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主张,孟子不过是对孔子学说的一个方面的发挥,与“内圣”相对的“外王”学说,则由荀子加以充实扩大。 荀子言性恶,倡言化性起伪,主张治理天下应以礼为本,礼法结合,他讲“群”论“分”,说“礼”谈“法”,形成“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和“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义之论也。行之得节,立

关于文化帝国主义

关于文化帝国主义 关于文化帝国主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身着奇装异服,哈韩哈日,言必称欧美的少年。于是,很多人开始高呼要保卫中国传统文化,抵制外来文化。其实,这些现象无非是说明了我们社会中某些空白之处被外来的文化填补了。如果说,这些行为真的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规范,需要进行引导的话,我认为反对者们首先要做的不应该是长篇累牍的口诛笔伐,而是尽快地找出能改变这些少年行为的“文化替代物”,但是很可惜,我们的学界和业界是有一些脱节的,很多人在呼吁抵制来自外部的文化冲击的时候,却不知道开发我们自己的文化产业。 中国的电视产业的现状也许最能清晰地体现这种文化 供需上的失衡,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的电视产业每年有约600万小时的节目缺口。以儿童节目为例,中国18岁以下人口达3.67亿,但儿童节目连利基市场都不是。中国电视台的儿童节目过多依赖进口卡通,而且经常定位不当。在很多时候,我们媒体的内容话语缺失了。 英国著名学者约翰·汤林森在《文化帝国主义》中,将文化帝国主义划分为四个层次:媒介帝国主义、民族国家的话语、批判全球资本主义的话语及对现代性的批判。对于这个理论,我们更多是在众多学者高呼“狼来了”的时候接触

到的,当今也需要我们也对文化帝国主义作出批判,但我们或许应该以一种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处理传统文化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抵制文化帝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抵制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入侵。这里,我想更多追问的是,中华文明的自信到哪里去了,是否大规模抵制来自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文化,产品就可以使中华文明得到伟大的复兴? 捍卫本国文化,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的同样今天是一个具有全球性的话题。有人作出过统计,到1999年,法国影视市场的72%,德国影视市场的90.05%,日本影视市场的64%以上均为美国所抢占。电视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和严重,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98年统计,世界各国进口的电视节目中有百分之七十五来自美国,这其间既有新闻节目、专题节目,更多是电视片(特指电视剧之类的片目)。新西兰的电视节目有50%来自美国,拉美的电视节目竞有85%来自美国。而中国的情况是,在2000-2004年间,我国进口影片4332部,其中从美国的进口占40%-50%,中国电视台播出的进口影片4000多部,美国片也约占一半。可以说在当今世界,无论那个地区,哪个国家,都能感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会被吞并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有些杞人忧天,以下几点是我想要说明的。

说中——儒家拿捏分寸的智慧与中国现代化文化之建设

说"中"——儒家拿捏分寸的智慧与中国现代化文化之建设 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儒家即基本上落于某种不名誉的状态。“五四”时期这种不名誉常常与落后、保守、反动、阻碍现代化等联系在一起,而今天,这种不名誉却是通过与时代脱节、不能因应时代的问题和要求表现出来。但在实际上,儒家言“中”、“致中”的活“精神”仍在当今发生作用,传统儒学到今天依然是作用于广大民众之间的“精魂”。儒家的“中”是一种行事方式,也不可否认,由“致中”所表现的无确定性的行为方式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弊病。 标签:“中”;儒家;中国现代化文化之建设 一 首先,我将从列文森尤其是余英时先生的儒家“游魂”说引出问题,认为儒家言“中”、“致中”的活“精神”仍在当今发生作用;其次,我将检讨儒家“致中”的实质及其潜藏的问题,并分别以荀子和黑格尔作对照;再次,我将简略地说明由“致中”所表现的无确定性的行为方式在现代化文化建设中所存在的弊病。 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儒家即基本上落于某种不名誉的状态。五四时期这种不名誉常常与落后、保守、反动、阻碍现代化等联系在一起,而今天,这种不名誉却是通过与时代脱节、不能因应时代的问题和要求表现出来。 无疑,将儒家的这种不名誉状态斩截得更为分明,甚至推向极端的,列文森算是其中一个。依列文森,“儒教集团在荆棘与环境下正走向崩溃,它们的鼓、锣被抛在一边,置于腐臭的杂草与废物之间。数千年来赋予孔夫子的神圣色彩消失了,而且没有人试图挽救之”。果如是,即儒家思想乃以自身之死成全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 假如预认了列文森的说法,那么,我们在逻辑上也大体可以说,张之洞、康有为的“光荣而坚决的西化”,毛泽东时代儒家的“博物馆化”,当代新儒家的“玄辨化”以及当今我们儒学研究的“文章化”、“标签化”,大概都可以看做是儒学已经“死”了的一种表征。 或许,余英吋先生正是从儒学已远离传统的历史情境,“徒托空言”远胜于“见之行事”,甚至流于人们满足智商的一种谈资这一事实出发,将儒学在今天的现况以“游魂”加以描述。 列文森的儒家“博物馆化”说,在美国一出台便招致一些海外新儒家顽强而严厉的批驳,尽管列氏的分析不乏睿智。而相比之下,余英时先生的“游魂”说在大陆却有很大的影响,其间原因固然不仅仅来自余先生在学问上的声名之隆。很大程度上,“游魂”说的影响似乎主要来自一位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敏锐而坚实的观察。

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探讨了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分析了它们在东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价值整合、规范整合和社会整合的作用,提出了对以往的现代化模式要重新认识,指出儒家文化人本主义思想、天人合一的思想、社会整合的功能必将对当代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主义内圣外王天人合一 本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西方国家,经过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与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并在《中国的宗教》一书中认为,传统以来的儒家孔教,不但无助于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反而构成了一大阻碍。因而,近代资本主义只能在西方国家产生而不能在东方国家产生。然而,历史的发展似乎向马克斯·韦伯的论断提出了挑战。上个世纪60—80年代,当西方国家的经济走向萧条时,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东亚经济圈却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当时,人们在考察其原因时,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本身,如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制度、资本的积累、劳动力技术等等。但这时的世界各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什么没有出现像东亚这样的经济奇迹?同时,人们又考察了非经济的制度结构,这些国家在制度结构方面也大不相同。人们在考察其文化因素时,发现这些地区的共同之处就是,长期以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于是,一个饶有意味的问题产生了:儒家文化对于亚洲这五个地区的经济成就是否形成了文化层面上的有利影响?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是什么?它与现代化的关系如何?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知识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1]。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 1、人本主义思想 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宇宙万物是各种神创造的,在神之上有一个统而管之的上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创造宇宙万物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人世间的伟人:盘石、

中国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的、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的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儒释道三家,即儒教、佛教、道教。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都代表了东方文化,讲究心理建设,着重道德和理性,与西方讲物质文明以及偏于科学的文化不同。同时那些“全盘西化”和“全盘东化”的思想是偏激的。保不住传统文化那犹如丢掉自己几世的传家宝,甚至可以视为不孝。而一味活在过去,不取众家之所长,则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可以视为不智。如果说东方文化是偏精神的,那么西方文化相对就是偏物质的。 历史的车辙延续到今天,褪去了浮华之后,留下的是精华的沉淀!悠悠千年,历史的光辉星星点点,多少人物、多少辉煌、多少往事。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缔造的儒学,自春秋起就开始书写它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以及清末康有为等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

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会,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西方物质文化,科学主义在近代的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物质主义的发展到了今天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缺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道德沦丧、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西方物质文化的缺陷正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再生提供了契机!那么现如今,儒家文化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又能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呢? 一、道德价值 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仁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要: 介绍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儒家思想联系起来,论述儒家思想对现实的中国文化的影响。 说到儒家思想,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有所耳闻,有所了解。因为中国自古就有孔夫子孔圣人之说,即现在人们所说的儒家思想。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才能够认识到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重要地位,至此我们才有机会弄清楚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儒家思想,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即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即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即使在科技高速发达的当今社会,人们也还是在不断地求知,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生活下去。

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我们大家都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在如今社会,你可以看看,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具有此美德,试想,如果你发现如果要和你进行交易合作的对方是个不守信用的人,甚至是所谓的骗子,那么你还会愿意和他合作,愿意和他进行交易吗?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如果我们做不到宽恕容人,只是一味地去和别人斤斤计较,那么相信将会不断地有麻烦陪伴着我们。忠即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儒家思想是在中国文明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于春秋末期由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那个时期,社会中不断地有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产生,那个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文化体系被划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版块,人们各自信奉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孔子即在那个时候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即后来人们所称呼的儒家学派。我们知道,在那个人人怀疑传统文化,社会矛盾与日俱增、百家争鸣的时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教育科学学院0910 曾素婷 2091634227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伦理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其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佛道三家学说丰富多彩,其内容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个人德行的修养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儒道法三家都强调“内圣外王”,“内圣” 就指内心的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外 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提高自身修养的最终目 的是要安邦定国,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第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和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所以, 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立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 第三,价值追求上强调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大倾向。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 者荣,先利而后义着辱”;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 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发展了如敬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第四,社会关系上注重人伦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政治上的 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构成所谓的人际 关系。 第五,突出的人文倾向。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 贬低神的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相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

孔子及儒家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孔子是个了不起的人。既然都先说好话了,那就说说我这个后世之人对伟人的评论吧,先说好,作为一名工科生,有什么不对的还请忽略。 孔子对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完善了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根植在文化中的思想。我认为这是让中华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文明和野蛮的区别之一就是道德伦理进步程度,孔子建立了一整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制度。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虽然有些不够合理,甚至略显得愚昧,其实只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容易片面地将国与君混淆,把爱简单的地理解为“言听计从”。但其思想我认为从另一个角度解读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爱国爱家,这种伦理后来逐渐融入整个中华文化的血液中,支配着整个中国的古代历史。孔子的本意我认为是要以此纲常来复礼,让人人都以礼自制,行好作为君臣父子夫妻等本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儒家文化中逐渐给人解读成一种皇权至上的理念。这种理念造就了一种奇观——中国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一个统一的幅员辽阔的大帝国。这其实真是一个很伟大的奇观,试想在交通不变的古代,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绝不会强到哪去,但泱泱华夏却始终保持统一,在世界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造就这种奇观的除了中国的经济体系独特外,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始终统一,即便在所谓的天下大乱,国家四分五裂的时候,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华文化仍是一个整体,儒家文化就像一种强力的粘合剂,始终把整个国家粘在一起。没有儒家文化的中国,我认为和当初的欧洲不会有太多差别,在古代必然会陷入分裂。孔子的思想及后来不断发展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传承到现在的保证。 儒家文化让中华文明在面对外界时显得很弱势。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外放则表现为礼,譬如礼贤下士,礼仪之邦。礼之一字,我认为只有在社会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事事合‘礼’。礼在很多地方是与利相对立的,中国自古习惯以礼相待,就容易忘记利。孔子说君子不言利,我认为本意是不首言利,就是不把利放在首位,利要合乎礼,这样的利才能要。这种说法到后来就逐渐被解读为君子不能言利,至少不敢光明正大言利。我想这是很多把儒家士人称为腐儒的一个原因——口中说的是礼,仁义道德,以德报怨之类,这样就不敢光明正大的玩为国争利,在对外交往尤其显得软弱。“仁”是一种良好的行事指南,但它不适于大国间的博弈,它真正的舞台其实只是孔子最初所提的修身、养性,锤炼个人的品德,涉及到社会的发展、国家的争斗之时,仁这个字是不适合的。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哥伦布和郑和各自远航的结果——一个收获了利,一个获得了礼。社会形态的进步是要利益来驱动的,类似于郑和这样带有"扬国威"性质的探索行为注定不会长久。说到底就是儒家文化的核心限制了它本身,它的自身基因注定它最多只能用于內治。在只有一个国家的时候,它可以算的上一种合格的文化,与国博弈时就会暴露出它的弱点。宋朝以前,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开疆拓土的人,而宋之后,随着世界开始逐渐联系在一起,中华文化及整个以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都陷入了困境。变革困难、根深蒂固的儒学思想对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用一句“成也儒学,败也儒学”来形容孔子及其开创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是很恰当的。中华文化这棵树因为吸收了儒学的营养才快速成长,很快便成熟,成为一个整体。中国历史尽管时常战乱,但文化几乎从来都是大一统的局面,文化统一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根本。可是一旦儒家文化表现出了对时势的不适,整个全扎根在儒学土壤上的中国社会就会从方方面面落后。由于儒学的根深蒂固,重新孕育一种新的思想文化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我认为孔子及后来建立在其思想之上的儒家思想本质就是用于个人修身,他告诉了我们大量的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他最精华的部分。可惜,汉代的独尊儒术让其一跃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逐渐对其曲解,把它用在治国理政上。到了当代,它在数千年为维持中华统一的功绩很少有人关注,反而总是批判它的落后之处,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在今日,儒学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课号:053H03ATS课程名称:中国文化史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摘要: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延续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在经济高 速发展的中国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 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与现代化的冲突也是非常明显的。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两重性也变得日益重要。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儒家 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四个显著的特征: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