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南大学心理课复习题

西南大学心理课复习题

西南大学心理课复习题
西南大学心理课复习题

第一章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 1982年,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正式成为国际科学联合会的成员。心理学的科学性得到科学界的普遍认可,其原因之一是()。

A 心理学可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B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严谨可靠,实验设计严密

C 心理学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

D 心理学的历史非常悠久

2 “郑板桥揖驴”的故事更能体现()的结果

A 操作条件反射

B 经典条件反射

C 观察学习

D 内在力量

3 ( )不属于人类天生就具有的无条件反射。

A吮吸反射 B怀抱反射 C抓握反射 D 攻击反射

4 同卵双生子分开抚养后在许多人格特征上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49,而一起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为0.52;相比之下,分开抚养与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间对应的平均相关系数是0.21与0.23。这说明了心理发展受到()的影响。

A 环境因素

B 遗传因素

C 学校因素

D 家庭因素

5 ()认为人的行为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动和激发,且这些力量是与生俱来的。

A 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 人本主义学派 D 先天本能学派

6 根据操作性条件发射,行为是否自发的出现主要是受()支配。

A 条件刺激

B 无条件刺激

C 本能

D 强化

7 读书看报属于()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

8 前几天,重庆阴雨绵绵,小明觉得非常“郁闷”。随着天气放晴,小明也变得活跃起来。小明的心理变化反映了()的不稳定性。

A 性格

B 气质

C 心理状态

D 心理过程

9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

B 桑代克

C 冯特

D 弗洛伊德

10 通过统计方法计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表明()

A 两个因素负相关

B 两个因素不相关

C 两个因素正相关

D 两个因素伪相关

11 在一位研究者设计的“智力对中学生物理成绩的影响”的实验中,自变量是()

A 智力

B 中学生

C 物理问题

D 物理成绩

12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类心理现象属于()

A 认知过程

B 心理特征

C 情感过程

D 心理状态

13 “爱之愈切,知之愈深”反映了()

A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B 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C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D 心理对环境的能动性

14. 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调查问卷按照提问和反应的结构方式可以分为()

A 封闭式问卷和开放式问卷

B 纸笔问卷和电子问卷

C 等级问卷和顺序问卷

D 公开问卷和非公开问卷

15 “爱情天梯”让人们感动的主要是男主人翁的()

A 认知过程

B 情绪过程

C 意志过程

D 人格过程

16 日本核电站因海啸发生核泄漏期间,许多老百姓跟风“抢购食盐”以防核辐射的从众现象属于()的研究范畴

A 社会心理

B 教育心理

C 管理心理

D 学习心理

17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可能得到()的支持

A 人本主义学派

B 行为主义学派

C 精神分析学派

D 认知学派

18 第一个科学心理学实验室位于( )

A 莱比锡大学

B 哈佛大学

C 剑桥大学

D 巴黎大学

19 信息加工取向把人脑比作电脑,认为人的认知历程包括信息的()

A 感觉、知觉和记忆

B 感知、记忆和思维

C 接收、贮存和运用

D 感知、加工和反应

20 “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

A 安全需要

B 匮乏性需要

C 归属与爱的需要

D 情感需要

21 要比较两种教材的优劣,较好的办法是()

A 实验研究

B 调查研究

C 观察研究

D 个案研究

22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主要表现了()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生活环境

C 饮食

D 后天因素

23 总体来说,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的最可能比例为()

A 15%~30%

B 35%~50%

C 55%~70%

D 70%~90%

24 “宰相教子”的故事较好地体现了()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 遗传

B 家庭

C 内因

D 文化

25 孤儿院和弃儿往往有更多的心理问题,这折射出()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A 遗传

B 家庭环境

C 主观努力

D 自然环境

26 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专著是()

A 灵魂论

B 梦的解析

C 生理心理学原理

D 性学三论

27 把学生看成“较大的白鼠”的流派是()

A 人本主义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行为主义学派

D 认知学派

28 个案研究一般要求研究人员选择单个的、典型性的,且能够代表研究对象总体的个案。因此,()。

A 个案应当是单一的个体,不可以是团体

B 个案一般是随机抽样的

C 个案一般是有意抽样的

D 个案与其他个体是独立的

29 “心理现象是内在的,看不到,也摸不着。由此可见,“人心叵测”,我们无法对其进行研究。”对此观点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 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它否定了心理学研究的可行性

B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它看到了心理学研究面对的困难

C 这个观点的合理之处是它看到了心理现象存在形式的特殊性

D 这个观点的不合理之处是它否定了心理现象的客观性

30梦的解析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 )最早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介绍。

A 周公

B 弗洛伊德

C 弗格森

D 布罗伊尔

二、多项选择题

1 什么是人的心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B 人脑产生心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

C从动态与稳态的角度划分,心理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D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

2 在1550~1880年间,巴赫家族出现了大约60名音乐家。这一事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对心理发展有影响。

A 遗传

B 家庭环境

C 社会氛围

D 学校教育

3 下面那种现象反映了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A 消极性格(如偏心、神经质等)的教师可能使学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

B 皮革马力翁效应

C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D 非正式团体

4马斯洛通过对杰斐逊、爱因斯坦和罗斯福等成功人士的文献分析或访谈,发现“自我实现者”具有()的特征

A 内心生活、思想、行为自然率真

B 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

C 具有批判精神,不容易被社会诱惑

D 富有创造力,不墨守成规

5 人格差异主要表现在( )

能力气质性格动机

6 “天昏昏兮人郁郁”体现了()对心理的影响

A 先天因素

B 外部因素

C 环境因素

D 后天因素

7 冯特的心理学贡献在于( )

A 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 出版了《生理心理学原理》

C 探索出了一套心理学研究的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

D 为世界各地的大学培养了心理学人才

8 下列哪些家庭形式不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A 留守家庭

B 单亲家庭

C 离异家庭

D 工人家庭

9 以下这些数值可用于表示相关系数的是()

A 0.05

B 1.05

C -1.05

D -0.05

10 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

A 喜悦

B 悲伤 C恐惧 D 愤怒

第一章导论习题参考答案(2011)

一、单项选择题

01-10:BBDBB DACCC 11-20:ABCAC AAACC 21-30:AABBB ACCCB

二、多项选择题

01-05:AD、AB、ABC、ABCD、ABC 06-10:BCD、ABCD、ABC、AD、ABCD

三、辨析题(10分)

1、学生心理发展动力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错误(1分)

虽然我们强调环境,特别是教育,使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忽视学生自身的主体因素;(3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内部因素包括学生自身的认知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3分)

环境只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来起作用,两者是交互影响,相互决定的。(3分)

2、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是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

错误的(1分)。

心理从动态和稳态的角度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1分)

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2分)

心理特征,就是指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2分)

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密切联系的,作为一个整体存在(2分)。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1分)。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特征的影响。(1分)

四、问答题(15分)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可谓“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请从质和量的角度分别举例说明心理学当前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15分)。

答:㈠定性的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典型的个案(个体或团体),搜集其各方面的资料,加以归类整理,并从中找出具有推广意义的研究结果(2分)。论述1分

2、观察法:在自然或控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有机体的行为(2分)。论述1分

3、访谈调查法:是一种带着专门目的,采用问卷、调查表或谈话来收集有关心理与行为等信息的研究方法(2分)。

㈡定量的研究方法

1、相关法:指在不试图影响变量的情况下,对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关系进行研究(2分)。论述1分

2、实验法:是指在恰当控制的条件下操纵自变量,使其按预定计划改变,并观测其改变因变量所发生的影响(2分)。论述1分

根据回答情况,总分不能超过15分!

五、举例说明(15分)

举例说明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说明:由于每一个大类训练有多种具体训练方法,因此,例子可以多举;在每一大类中,每个例子1分,两个或两个以上记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5分。

⑴描述心理现象,即从定性或定量的角度对心理事件加以精确描述(2分)。

例子(1分)

⑵揭示心理规律,即能够科学地对心理事件作出因果解释,探讨心理事件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2分)

例子(1分)

⑶控制心理行为,主要体现为预测和调控两个方面(1分)。

预测是指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种因素的密切联系,对这个特定心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2分)例子(1分)

控制就是依据某种特定的心理事件与某些因素的因果联系,去有意识地改变当前状况,引发出有利的“因”,得到期望的“果”。(2分)例子(1分)

第二章题库

单选题

1、从知识的来源可将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C ).

A 感性知识B自然科学知识C间接知识D个人知识

2、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B ).

A巴甫洛夫B艾宾浩斯C弗洛依德D冯特

3、要使学习的知识达到自动化,主要通过(B )

A形成策略化B反复练习C多问为什么D使用联想法

4、对如何游泳的记忆属于(D )。

A.形象记忆

B.语词记忆

C.情绪记忆D程序性记忆

5、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C )。

A 过度学习

B 记忆的恢复现象

C 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 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 D )。

A.痕迹消退说B.动机说C.同化说D.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7、听到一声巨响转过头属于(A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前注意

8、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香蕉总是被看成黄色,这是由于( D )所致。

A 知觉适应

B 明度恒常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颜色恒常性

9、“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是知觉( A )的表现。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0.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 )。

A.组织构造策略B.深入理解策略C.高效练习策略D.保持记忆策略

11、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B )。

A.中间部分B.开始和结尾部分C.不一定D.都一样

12、有人在学习解高次方程的思路时,概括为“四化换一元”,这是使用了(C )

A.图表归纳法

B.形象联想法

C.简语归纳法

D.符号纲要法

13、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 )

A.组织构造策略B.深入理解策略C.高效练习策略D.保持记忆策略

14、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D )。A.组织构造策略B.深入理解策略C.高效练习策略D.保持记忆策略

15、记忆的容量为七加减二个项目的是(B )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瞬时记忆D程序性记忆

16、有人在记忆π值时,记为“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这是使用了(C )

A形象联想法B歌谣归纳法C谐音联想法D简语归纳法

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记忆属于( B )

A程序性记忆B陈述性记忆C感觉记忆D机械记忆

18、对一个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业余新手只有18%。由此可见,(D)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

A.加工深度

B.觉醒状态

C.记忆内容

D.个体的知识经验

19、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是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B)。

A.幻觉

B.感觉记忆

C.静止运动

D.错觉

20、“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1、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A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

22、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的记忆为( A )。

A.感觉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瞬间记忆

23、“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了知觉的(B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4、有人记忆有关马克思出生和去世的时间(1818——1883),联想为“马克思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这是使用了( D )。

A.组织构造策略B.深入理解策略C.高效练习策略D.保持记忆策略

二、多选题

1、从知识的功能出发可将知识分为(BCE)

A社会科学知识B陈述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公共知识E策略性知识

2、知识传承系统的三个基本因素(ACE)

A教师B教具C学生D教具E知识

3、有效的学习知识,可按以下的目标实现条件(ABCDE)

A.概念化

B.条件化

C.结构化

D.自动化

E.策略化

4.知觉的规律主要是在知觉的基本特性中表现出来的。知觉的基本特性有(ABCD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得恒常性

E.知觉的起伏性

5、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ABCD)。

A.系统结构图B.流程图C.模式或模型图D.网络关系图E.双向图

6、认知学习过程涉及以下那些概念(ABCDE)

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感觉记忆D注意E元认知

深入理解的方法有(ABCDE)

自问理由法 B.形象比喻法 C.异同比较法 D.感性经验累积法 E.自我举例法

8、下列属于归纳策略的是(ABCD)

A.分类归纳法

B.歌谣归纳法

C.简语归纳法

D.图表归纳法

E.纲要归纳法

9、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纲要法时应注意(ABD)

A提要性原则B层次性原则C自动化原则D掌握性原则E目标性原则

10、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ABCDE)

A.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B.避免分散注意

C.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D.使用各种形式增强持续性注意

E.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注意发展特点组织教学

11、选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时应注意:(ABCDE)

A.采用背读结合的方法

B.整记与分记相结合

C.尽量减少抄写时间

D.多种形式复习相结合

E.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12、下列属于波普尔对人类知识划分的种类:(ABCDE)

A常识B艺术C神话故事传说D哲学E科学知识

13、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ADE )。

A.语义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E.长时记忆

14、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BE )。

A.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

B.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

C.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

D.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

E.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三、绘图说明题(15分)

请绘制并解释艾宾浩斯曲线

评分标准:绘图(5分);说明(10分),其中,绘图部分,正确绘出并标注横坐标轴(1分)、纵坐标轴(1分)、三条线各1分。

绘图的评分要点:三条曲线及其标注(3分)、纵横坐标(2分)、

文字说明部分:

1、艾宾浩斯曲线是揭示遗忘规律的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住的知识数量,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1分)

2、总体来说,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到了相当长的

时候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5分)

3、不同的记忆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如上图所示,无意义音节以往速度最快;而诗和散文的遗忘相对较慢。(2分)

4、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2分)

四、问答题

结合遗忘的规律,如何合理使用复习策略?(15分)

参考答案:

复习时间的安排(1分):要注意及时复习(1分);要限时记忆(1分)。

复习方法的选择(1分):采用背读结合的方法(1分),整记与分记相结合(1分);尽量减少抄写时间(1分);多种形式复习相集合(1分);多种感官协同记忆(1分)。根据答题情况,灵活分配其余的6分。

五、举例说明题

1.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关系。(10分)

参考答案: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2分)

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1分)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互相依赖。(2分)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背景的影响(1分)。

例子(4分)

2.知识获得要经过:a.介绍和复习b.深入理解c.提供练习阶段,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知识获得中怎样合理使用学习策略。(15

分)

答:a.介绍和复习,复习保持记忆策略(1分);组织构造策略(1分);例子(2分)

b.深入理解阶段可使用:深入理解策略(1分)(自问理由法,形象比喻法,异同比较法,感性经验积累法,自我举例法)。例子(2分)

c.提供练习:高效练习的策略(1分)(提高练习密度,减轻大脑负担,增强目标意识,提倡精讲多练)。例子(2分)

根据答题情况,灵活分配其余的5分。

第三章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克服的刺激情境是(B)

A、环境

B、问题

C、心境

D、课堂气氛

2、把握问题的关键信息,形成问题表征的思维过程是(B)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3、定势又称为(A)

A、心向

B、功能固着

C、学习准备

D、技能

4、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题步骤的思维过程是(C)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5、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物体的通常用途却看不到其新用途,这一现象称为( C )

A、定势

B、迁移

C、功能固着

D、前摄抑制

6、从广义上看,功能固着也是一种(B)

A、迁移

B、定势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7、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碰撞,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一方法称为(D)

A、发散思维训练

B、推测训练与假设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头脑风暴训练

8、凭借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是(D)。

A.爬山法

B.算法式

C.逆推法

D.启发式

9、几何证明中的反证法实际就是(B)策略。

A.手段—目的分析法

B.逆推法

C.计划法

D.联想法

10、儿童在用积木搭建房屋的游戏中所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C )。

A.计划法

B.逆推法

C.尝试错误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11、专家相对于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优势在于(B)。

A.记忆容量大

B.归类和存储信息的组块大

C.知识容量大

D.动机强烈

12、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一篇论说文,要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要找出所要支持的观点,第二步是设计引言、比较论据及得出结论,第三步调整整篇文章,完成文章的写作。对这一问题的解决采用的方法是(D)。

A.逆推法

B.联想法

C.计划法

D.手段—目的分析法

13、提问者要求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可能的答案是:作建筑材料,当打人的武器,代替直尺划线,可以垫高等。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D)。

A.直觉思维

B.聚合思维

C.抽象思维

D.发散思维

二、判断题

1、广义地说,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了逃出迷箱,则猫解决了问题。(√)

2、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顿误式解决问题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

3、在对如何解决问题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人们常采用尝试错误法。(√)

4、动机强度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5、评价解法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

三、填空题

1、问题即____与____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给定信息,要达到的目标)

2、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____,从问题的____到达____的过程。

(认知操作,起始状态,目标状态)

3、任何问题都有三个基本成分,即____、____和____。

(给定的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4、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等四个阶段。

(理解问题,寻求方案,尝试方案,评价方案)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摒弃无关因素,找出问题的关键、明确问题的主要矛盾的阶段是____;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的阶段

是____。

(理解问题,寻求方案)

6、问题解决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算法式策略和启发式策略两大类,其中逆推法、类比法等属于____策略。

(启发式)

7、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使用手段—目的分析法的关键是____。

(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

8、小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习惯于“四八三十二”这一记忆顺序,如果问他们“几乘以四等于三十二?”很多人都反应不出来。

这种现象是一种____现象的消极作用的表现。

(定势)

9、砖一般用于建筑中,但人们有时想不到它在黑夜中可以作为防身的武器,这说明____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

四、名词解释

1、问题

问题是在事实的初始状态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境。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经过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心理过程。

3、定势

定势是一种反应的准备状态,或指先前完成类似任务所形成的固定化的认知操作模式,它使人倾向于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进行认知反应。

4、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指仅仅从物体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

5、酝酿效应

当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把它搁置一边几小时、几天或者几星期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往往很快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

6、研究性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五、简答题

1、举例说明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呈现刺激的模式,问题的表征,酝酿效应,思维定势,功能固着,知识经验(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2、试述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什么?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差异性。

4、简述教会学生发现问题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指导学生通过批判思维发现问题

(2)指导学生通过求异思维发现问题

(3)提出前瞻性的问题

(4)提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5)采用别人提出的问题

5、学科领域问题解决策略的三阶段模型是什么?

即要对解决学科领域的三阶段(审题、解决问题、反思)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策略训练。

(一)分析题意的思维策略

(1)仔细读题审题

(2)整体上把握问题

(三)解答习题的思维策略

(1)充分进行又向推理

(2)发散性思维

(三)反思总结的思维策略

(1)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习题有关的知识结构

(2)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

(3)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捷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方法

六、论述与分析题

1、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同在河的左岸,他们都要到对岸去;河里只有一条船,他们都会划船,但每次渡船至多只能乘两人;如果在任何一边河岸上,野人的数量超过传教士,野人就要吃掉传教士,问怎样才能用船将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从左岸都渡到右岸,又不会发生传教士被吃的事件呢?根据所学的问题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这个著名的“传教士和野人过河”的问题。

利用手段——目的分析法。分为6步:①两个野人先划船过河;②一个野人划船返回左岸;③再有两个野人划船到右岸;④一个野人又划船返回左岸;⑤两个传教士划船到左岸;⑥一个传教士和一个野人划船返回左岸。

2、有一几何题如下:已知矩形ABCD,求证两对角线相等,即AD=CB。假如你是数学老师,请用两种问题解决的方法给学生讲解。

第一种方法:逆推法;第二种方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需详细说明过程)

3、举例论述问题解决中常用的策略和方法。

试误法;爬山法;手段-目标分析法;逆推法;类比法;头脑风暴法。(每种策略至少要举出一个相应的例子)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并组织了一些不寻常的活动,教师的创造性得以发挥,这体现是( B )

A创造性教学 B有创造性的教学 C教师为主导的教学 D 以创造性为目标的教学

2、推陈出新”和“前所未有”是(A)的两种表现形式

A 新颖性

B 适应性

C 科学性

D 发散性

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标志是( B )

A 聚合发散性B新颖适用性C 科学可行性D 流畅变通性

4、能及时把握住独特新颖观念的能力,指的是思维的哪种特性(C)

A流畅性 B变通性 C敏感性 D独特性

5、智力激励法又叫(A)

A头脑风暴法B六顶帽子思维法 C强制联想法 D类比联想法

6、孙膑到魏国求职这一典故中运用了什么策略思维(B)

A批判思维 B逆向思维 C模糊思维 D发散思维

7、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可以体现思维的哪种特性(A)

A流畅性 B变通性 C发散性 D独特性

8、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散项目的范围大或维度多,说明思维的哪种特性强(B)

A流畅性 B变通性 C发散性 D独特性

9、面临大量信息能提取出有用信息,表现为一种“低进高出”的创造性思维指的是(D)

A模糊思维 B发散思维 C直觉思维 D聚合思维

10、突出解放思想,是会议基础,体现的是智力激励法中的哪一原则(A)

A自由思考原则 B禁止评判原则 C谋求数量原则 D结合改善原则

11、追求活跃气氛、是发挥创造性保证,体现的是智力激励法中的哪一原则(C)

A自由思考原则 B谋求数量原则C禁止评判原则D结合改善原则

12、强调数量,是获得最佳和高质量设想,体现的是智力激励法中的哪一原则(C)

A自由思考原则 B禁止评判原则 C谋求数量原则 D结合改善原则

13、把思维指向某一固定点的收敛过程,要求人们从多角度、多层次考虑某一问题,体现是那种联想法(B)

A查阅产品样本法 B焦点法 C 5W1H法 D 奥斯本设问法

14、头脑风暴法的时间一般在多长为宜(B)

A10-30分钟 B20-60分钟C 60-120分钟 D 1-10分钟

15、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般情况下彼此无关联的产品或想法,强行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独特性想法的方法(A)

A查阅产品样本法 B焦点法 C 5W1H法 D 奥斯本设问法

16、(B)认为某个领域的知识经验太多,会使一个人囿于常规,难以有所创造。对于创造性而言,并非知识越多越好。

A地基观 B张力观 C反向观 D U形观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根据张庆林与斯滕伯格的定义,下面哪些是符合创造性的?(BCD)

A 动物也具有该素质

B 新颖独特

C 可行性

D 适用性

2、根据张庆林与斯滕伯格的观点(ACD)

A 每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

B 每个人的创造性都能充分展现出来

C人的创造性不是任何时候都能表现出来

D 人的创造性离不开内外系统相互作用

3 哪些家庭特点对创造性的发展有重要影响?(ABCD)

A 家庭历史 B家庭教养方式

C父母对教育重视程度 D父母的行为特征

4、创造性思维的过程?(ABCD)

A准备期 B 酝酿期 C 豁朗期 D 验证期

5、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下面哪些可以作为其综合?(ABCD)

A 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直觉思维 D分析思维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什么是创造性?

参考答案:人类所特有的、利用一定条件产生新颖独特、可行适用的产品的心理素质”。

2、思维的间接性?

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理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

3、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是指人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活动。

四、辨析题

创造性教学其实就是有创造性的教学。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错误(1分)

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师按创造性的教学原则,以创造性教育的方式,启发、培养以及训练学生相应的创造性动机、精神和思维。(1分)。

有创造性的教学指教师设计并组织了不寻常的活动。(1分)。

前者学生的角色是问题解决者,教师是问题设计者、寻找者、教练或听众;后者学生的角色是问题的接受者,教师的创造性得以发挥。(2分)。

五、案例分析

日本人与大庆油田

日本人首先从中国画报刊登的铁人王进喜的大幅相片上推断出大庆油田在东北三省偏北处,因为相片上王进喜身穿大棉袄,背景是遍地积雪。接着他们又从另一幅肩扛人推的照片上,推断出油田离铁路不远。他们从《人民日报》的一篇报导中看到一段话,这段话是说王进喜到了马家窑,说了一声:"好大的油海啊,我们要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据此,日本人推断,大庆油田的中心就在马家窑。大庆油田什么时候产油了呢?日本人判断:1964年。因为王进喜在这一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果不出油,王进喜是不会当选为人大代表的。日本人还准确地推算出大庆油田油井的直径和大庆油田的产量,依据是《人民日报》一幅钻塔的照片和《人民日报》刊登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把当时公布的全国石油产量减去原来的石油产量,简单之至,日本人推算出大庆的石油产量为3000万吨,与大庆油田的实际年产量几乎完全一致。有了如此多的准确情报,日本人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以上案例说明了一个什么现象?

参考答案:

思维的间接性,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理解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6分

思维的概括性,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6分

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发现规律)。4分

思维的间接概括性使人类的认识活动摆脱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性和直接感知的局限性,拓宽了人类的认识范围,也加深了对事物的理解,使更迅速、更科学地认识世界成为可能。4分

六、举例说明题

结合自己的学科,举例说明如何增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说明:由于每一个大类训练有多种具体训练方法,因此,例子可以多举;在每一大类中,每个例子1分,两个或两个以上记2分。但总分不能超过15分。

如果不结合自己的学科,得分不得超过10分。

参考答案:

(1)思维的流畅性训练(1分)

常用方法有用词流畅性训练、联想流畅性训练、观念流畅性训练和表达的流畅性训练。(1分)

例子(每个例子1分,最多不超过2分)

(2)思维变通性训练(1分)

常用方法有物体功能变通性训练、遥远联想变通性训练、问题解决变通性训练。(1分)

例子(每个例子1分,最多不超过2分)

(3)思维独特性训练(1分)

常用方法有命题独特性训练、后果推测独特性训练、故事结尾独特性训练和问题解决独创性训练。(1分)

例子(每个例子1分,最多不超过2分)

(4)思维辩证性训练(1分)

常用方法有归纳推理能力训练和演绎推理能力训练等。(1分)

例子(每个例子1分,最多不超过2分)

7 论述题

我们(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式在哪些方面阻碍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呢?怎样解决?

参考答案:2011最新ppt(第4章)p74-84。

第六章学习动机的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

1、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2、任务开始之前设定奖赏的方法最好用于以下那种情境(B)。

A、创造性任务

B、常规性任务

C、偶发性任务

D、艺术性任务

3、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C)。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高级学习动机

4、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C)

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

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

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

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

5、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C)。

A、线性关系

B、u型关系

C、倒U型关系

D、平行关系

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D)。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7、下列能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描述是(A)。

A.学生在老师的协助下制定了学习计划B.老师告诉学生必须按计划学习

C.学生为超越同桌的成绩而发愤图强D.学生认为自己这次考试失误是因为能力欠缺

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C)。

A.认识动机 B.赞许动机C.成就动机 D.交往动机

9、在维纳的三维度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B)。

A.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B.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C.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D.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

10、惩罚的消极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A)。

A.有时,惩罚“奖励”了学生B.惩罚可以完全杜绝不良行为

C.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瓦解学生的不良行为D.惩罚相对于奖励,更具有达到教育学生目的的优势

11、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2、下列不属于内归因的描述是(C)。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失败发生在彻底放弃之后

C、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性格决定命运

13、七岁之前的儿童具有以下特点(D)。

A、喜欢把自己的成就归结于能力

B、喜欢把自己的成就与别人进行比较

C、认识到能力与努力呈负相关

D、具有不现实的积极自我知觉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

1、小军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这种学习动机是(A、C)。

A、低级的学习动机

B、高级的学习动机

C、外部学习动机

D、内部学习动机

2、榜样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作用受到以下因素影响(B、C、D)。

A.榜样的行为非常高尚 B.榜样与学习者有很多相似性 C.榜样的特点突出 D.榜样值得信任

3、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A、B、C)。

A.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 B.具有坚定信念 C.能够正确归因 D.计较个人得失

4、反馈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动机,其使用技巧在于( A、B、C、D)。

A.及时 B.经常C.具体 D.准确

5、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 )。

A.奖金 B.荣誉 C.表扬 D.行驶特殊权利

6、激发学生好奇心的策略包括(A、B、D)。

A、设置悬疑

B、引发认知冲突

C、给予犯错的机会

D、引起争议

7、维纳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归结为六个因素,其中属于自身内在因素的是(ABD)。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易

D、身心状态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1、简述学习动机的价值期望理论并举例说明(5分)。

学习动机的价值期望理论属于学习动机的认知论观点(1分),价值期望模型认为人们在某项任务上的努力程度取决于:(1)看重任务的回报或参与活动的机会的程度,即价值(1分);(2)达成目标的预期,即期望(1分)。举例(2分):要求例子契合价值期望理论,否则不给分。

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学习榜样的影响力受榜样自身哪些特点影响。

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1分)。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要有相似性。(1分)榜样示范的行为对学习者要具有可行性。(1分)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1分)是否联系教学实际(1分)。

3、请列举几个激发学生学习好奇心的教学方法并举例说明(至少5条)。

设置悬念,由难题引发学习(0。5分),例子(0。5分)

猜测与反馈,就一问题引发多种观念,让学生对自己的观念产生怀疑,从而对问题相关知识产生兴趣。(0。5分),例子(0.5分)

挑战学生知道感,挑战学生自以为掌握了的知识。(0.5分),例子(0.5分)

争议,诱发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观念。(0.5分)例子(0.5分)

引起认知冲突(0.5分),例子(0.5分)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给分,因为诱发好奇心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不仅限于以上几条方法,这里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了诱发好奇心的技巧)

四、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错误(1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1分);总体来说,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1分);但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1分)。学习动机的最佳水平与任务的难度有关(1分);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最佳水平应该逐渐下降(2分)。

根据答题情况,灵活分配其余的3分。

五、论述题(15分)

为什么说外部学习动机不可靠?外部学习动机造成消极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利用外部奖赏?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诱因引起或促进个体学习行为均不是因为个体对学习本身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学习活动所带来的替代性奖赏或其他的什么理由(2分)。首先,外部学习动机可能导致的是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降低(2分)。其次,他们会发展出一种工作心态,做那些以最小的努力带来最大的奖赏的事,而不是尽可能做好工作以创造高质量的产品,奖励阻止了挑战性行为(2分)。奖励把人不当做一个生命体,旨在控制他人行为,当个体付出了努力但没有得到相对应的奖励,其效果将是惩罚性的。另外,奖励完成任务的人实际上是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人的惩罚。奖励破坏人际关系。奖励总是一种稀缺资源。容易引起冲突和嫉妒(2分)。

损害学习内部动机的不是奖赏的使用,而是事先提供奖赏作为诱因和提供奖赏的方法使学生认为:他们参与奖赏行为只是因为他们要赚得奖赏而不得不做,而不是因为这些行为本身有价值或能契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因此,在激发学生外部学习动机时须避免学生出现以上错误的观念(4分)。

关于如何有效利用外部奖赏:首先,运用奖赏时,目标明确,策略清晰的任务,比那些目标模糊,学生必须发现或创设新策略的任务来说,奖赏对学习具有更好的指导效果(1分)。其次,奖赏最好用于达标性任务的诱因,针对需要大量操练与实践的技能(比如数学计算、打字、投篮训练等)(1分)。再次,在给出奖赏时,要以提供信息反馈、鼓励学生欣赏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而不是只想着奖赏(1分)。

六、案例题(15分)

小明很苦恼,这次期末数学考试只考了50分,他觉得这次考试失常因为题目太难,或者是因为数学考试时紧张,一段时间内脑袋短路,也有可能是自己考试早上没吃早餐,影响发挥。另外这学期新换了数学老师,他感觉自己不太适应这个新老师,这可能影响到了他数学的成绩。同时,他也感觉这学期自己数学学习没以前那么投入了,很少去摸数学课本,做数学题。还有,他发现自己最近运气很不好,总是到处“碰壁”。

小明的期末总结里写到以上好几种情况影响了他的数学成绩。作为班主任,应如何诱导小明能让他增强后继的数学学习行为,请结合归因理论进行分析阐述。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维纳归因理论

●个人在行为之后,对行为结果成功或失敗的认知解释。(2分)

●解釋自己行为后果时,个人所做的归因是复杂而多维度的。(2分)

●個人以后类似行为动机的強弱,取決于其对行为結果所作的归因解释。(2分)

●三维度六因素(2)

归因类别归因维度

穩定性因素來源能控制性

穩定不穩定內在外在可控不可控

能力ˇˇˇ

努力ˇˇˇ

工作难度ˇˇˇ

运气ˇˇˇ

身心状况ˇˇˇ

其他ˇˇˇ

(2)研究显示,内部的可控的归因,也即努力程度,往往促进学习动机水平的提升。(3分)

(说明:以上是学生答题时须涉及到的基本理论知识,只答了以上内容肯定不给满分,学生答题时须结合案例进行分析,结合案例时须条理清晰,分析契合理论知识,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一些想法,在此基础上,才考虑给满分)

第八章社会性的发展与培养

实践题目:结合社会性发展的有关理论和大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探讨一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更好地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第八章样题和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狼孩的现象体现了()

A、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B、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C、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D、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2、在婴儿早期,有时候母亲出差1个月回到家,发现孩子会躲着他们,不再愿意与他们亲密接触,这种现象说明了()

A.分离有助于锻炼婴儿的独立性

B.短期分离对婴儿的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C.长期分离有助于婴儿自由发展

D.短期分离对婴儿心理发展利大于弊

3、有些婴儿在母亲离开后表现出苦恼、不安,当母亲回来时,婴儿立即寻找与母亲的接触,对重新见到母亲感到非常高兴。并且能够与陌生有好相处。这类婴儿属于()

A、反抗依恋型

B、安全依恋型

C、矛盾依恋型

D、回避依恋型

4、从社会性发展来说,单亲母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表明()

A、母亲能力有限

B、母亲不够关爱

C、父亲的特定作用

D、教育作用有限

5、小明今年5岁,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主动行动对羞怯怀疑

B、主动性对退缩愧疚

C、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6、张扬最近一直在思考“我是谁?”问题。你推断他应该处于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的()。

A、第二阶段

B、第六阶段

C、第三阶段

D、第五阶段

7、“儿童的工作”是指了()

A、自由式游戏

B、规则式游戏

C、创造式游戏

D、合作式游戏

8、管而不教,严而苛刻的父母属于()

A 、认真型 B、威信型 C、专制型 D、宽容型

9、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

A、智力B、动作C、人格D、身体

10、“陌生情境”实验的心理学家是()

A、埃里克森

B、安斯沃斯

C、洛伦兹

D、哈罗

11、个体在童年早期寻求并力图保持与特定人物(主要是母亲)情感联系与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是()

A、印刻

B、依附

C、依恋

D、亲情

12、通过搜集双胞胎资料来研究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方法是()

A、家谱分析法

B、双生子研究法

C、观察法

D、文献法

13、从大量诺贝尔获得者的例子可知,获得者大都处于中年期,这是因为中年期的主要任务是()

A、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 B完善感对绝望感、 C、亲密感对孤独感 D、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

14、将个体动机、能力、信念和经历组成为一个一致和谐的自我形象的过程是()

A、自我概念

B、自尊

C、自我同一性

D、自我和谐

15、在同伴交往中,对于处于社会排斥地位的儿童常常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这种行为主要是儿童社会行为受到了明显的挫折所造成的。那么这种观点是()

A、精神分析学派

B、社会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模型

D、挫折-侵犯假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性发展关键阶段是()

A、婴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少年期

D、老年期

2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A 、个体化 B、内化 C、外化 D 集体化

3、下列反映依恋现象的是()

A、照顾病人

B、印刻现象

C、新生儿亲子抚触

D、代理母猴

4、依恋包括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A、安全依恋型

B、反抗依恋型

C、矛盾依恋型

D、回避依恋型

5、自我统一性的类型包括()

A 、同一性获得 B、过早自我 C、同一性扩散 D、同一性延缓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社会性发展?

2、什么是依恋?

四、辨析(10分)

1、自我概念和自尊是等同的概念。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缺少父亲可能会对个体的早期社会性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2、结合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探讨一下怎样有效地进行教学?

第八章参考答案

单选

1.D

2.B

3. B

4.C

5. B

6. D

7. C

8. C

9.C 10. B. 11.C 12. B 13.D 14.C 15.D

多选

1.ABC

2. BC

3. BCD

4. ABCD

5. ABCD

名词解释

1.参考答案: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2. 参考答案:个体在童年早期寻求并力图保持与特定人物(主要是母亲)情感联系与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辨析题

参考答案:错误(1分)自我概念和自尊都是关于自我的信念。(2分)自我概念一般是指人们对自身的认识、感受和态度的整合。是我们尝试向自己解释自己,以此来建构一个关于自己印象、感情和态度的图式。但这个模式不是固定的、永久不变的,我们的自我知觉随着情境的改变和生活阶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3分)自尊是一种情感反应-对于你是谁的评价(即自我评价)。如果人们积极地评价自己-如果他们“喜欢他们的经历”-我们就说他们又高自尊。而自我概念是一种认知结构-关于你是谁的观念。(3分)自我概念和自尊既存在一定的关联,有存在明显的区别。(1分)

5.论述题

1.参考答案:(1)父亲对个体早期社会性发展具有有别于母亲的独特发展作用。(3分)(2)父亲的性别角色是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

基础。(6分)缺失父爱对儿子发展的影响表现为更少攻击性、更多依赖性,有较多的女性兴趣和行为模式。缺失父爱对女儿发展的影响:人际交往障碍,尤其是婚姻发展。(3)父亲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动力。(6分)父亲是儿童重要的游戏伙伴,这样有助于扩大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丰富儿童的社交内容,满足儿童的社交需要。同时,也有助于儿童累积社交经验,掌握更多、更成熟的社交技巧。父亲的积极参与、引导婴儿的游戏,激起婴儿的积极反应和兴趣,使婴儿在交往中更加积极、主动、自信、活跃。

2. 参考答案:(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信任与不信任(1岁前);主动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主动性对退缩愧疚(3-6岁);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岁至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淆(青年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期);创造力感对自我专注(中年期);完善感对绝望感(老年期)。(8分)(2)会给幼儿创造很多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在学校练习基本技能,如吃饭、穿衣和大小便,还有美术和戏剧,以帮助幼儿顺利地通过自主对羞愧和怀疑阶段,发展自我满足感。(2分)(3)允许儿童在学校功课上尽量自己做决定,以培养儿童对自己的肯定。(1分)(4)通过对学生的成功的注意和表扬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安排一系列的学习单元,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单元就加以表扬或给与奖励。鼓励学生对比自己前后的成绩,而不是与同班同学横向比较,并给出积极反馈。(2分)(5)通告举出那些正常寻找同一性的例子来鼓励学生,消除自己和学生的疑虑,促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2分)

第十一章《面向发展差异的教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发现:女孩在言语能力测验中占优势,而男孩在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测

验中占优势。这反映了智力在()方面的差异。

A、性别

B、发展速度

C、发展水平

D、类型

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等

3、“有的学生喜欢音乐,就去积极专研,而有的只满足于平常听听歌曲而已。”这句话表明,学生兴趣的差异体现在()。

A、指向性

B、广度上

C、效能上

D、稳定性

4、血缘关系、环境和智力发展的相关性上,相关系数最大的是()。

A、同卵双生子

B、异卵双生子

C、与亲生父母

D、同胞兄弟姐妹

5、对狼孩的教育实例证明()。

A、早期环境刺激的作用

B、语言的重要性

C、实践的重要性

D、学校教育的作用

6、母亲怀孕年龄在45—49岁,唐氏综合症的发病率为()。

A、1/40

B、1/3000

C、1/30

D、1/400

7、“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人,组织领导能力得到发展。”这说明()的重要性。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实践活动的影响

C、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D、遗传的作用

8、“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指()。

A、达到老师的期望水平

B、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C、灵活多样的教学

D、师生之间应保持平等、民主的关系

9、陶行知先生说过:小孩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不是你,是小孩队伍里最进步的小孩。这句话表明()

A、提倡互相学习

B、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C、提倡伙伴教学

D、对待小孩要一视同仁

10、学困生是指()

A、智力低下且没有感官障碍

B、智力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

C、智力正常且有感官障碍

D、智力低下且有感官障碍

11、以下哪些因素不是性别在特殊智力上的差异()。

A、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B、言语能力的性别差异

C、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D、推理能力的性别差异

12、少年早慧和大器晚成表现了()。

A、能力类型差异

B、能力水平差异

C、能力表现早晚的年龄差异

D、能力结构差异

13、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这属于()的加工方式。

A、同时性

B、继时性

C、冲动性

D、沉思性

14、网络教学不包括()。

A、树立教育新理念

B、形成共同负责的体制

C、保证程序智能水平

D、进行过程性定理评估

15、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上。

A、能力发展水平、类型和发展早晚

B、遗传、后天教育影响的程度

C、素质的高低和智力发展水平

D、认知、操作、人际交往等不同方面以及天赋高低

16、心理旋转实验是测试()。

A、空间想象

B、空间知觉

C、空间能力

D、推理能力

17、依据气质类型学说,一个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活泼好动、热情大方但是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这个人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8、根据认知风格差异,一个人信息加工主要是内在参照,心理分化水平较高,这类人属于()。

A、沉思性

B、场依存性

C、冲动性

D、场独立性

19、小明在班上数学成绩很好,尤其是对空间几何很擅长。小明属于()认知风格。

A、继时性加工

B、同时性加工

C、逻辑性加工

D、空间性加工

20、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

A、有些人的心理发展是“大器晚成”型

B、从小要经历挫折才能有成就

C、要努力刻苦的专研才会有成就

D、有些人天生就很聪明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学生智商分数的分布图形的特点()。

A、正态分布

B、偏态分布

C、两头小、中间大

D、两头大、中间小

2、下面属于认知风格的是()。

A、场独立性—场依存性

B、冲动型—沉思型

C、内倾性—外倾型

D、继时性—同时性

3、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下面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A、天才儿童

B、大器晚成

C、多愁善感

D、过目不忘

4、面对学生发展的差异,教师应如何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

A、建立良好师生感情

B、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C、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

D、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5、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教学,采用差异考试和评价包括()

A、学生类型

B、试卷类型

C、考试类型

D、考试形式

三、概念比较题

1、认知风格中场独立和场依存性。

2、比较伙伴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异同。

四、论述题

请结合遗传和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分析如何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下,试评价差异考试的优劣。

五、举例说明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请试举一例说明超常生和学困生的个体差异,并提出教师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措施。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 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

西南大学《社会心理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单选题]用经济学的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的理论是: A:社会学习理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认知相符理论 D: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参考答案:B 2:[单选题]第一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维度是: A:力量 B:活动向度 C:好恶评价 D:智慧 参考答案:C 3:[单选题]当个体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然后更容易接受一项大的、不合意的要求,这被称 为: A:门面效应 B:登门槛效应 C:巴纳姆效应 D:宽大效应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其他人在场增加了人们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这被称为: A:旁观者效应 B:责任分散 C:从众效应 D:社会干扰效应

=================================================================================================== 参考答案:B 5:[填空题] 1.实验法可分为、模拟实验和自然实验三种。 2. 社会化的过程是和社会化是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3. 在许多情况下,是人们形成明确的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 4. 态度改变的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强度改变和_______。 5. 由于认知冲突引起内心不自在的状况就是。 6. 心理学家经过严格的观察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即人际沟通)中,55% 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 7. 导致群体极化发生的因素为。 8. 第一印象形成中最要的维度是。 参考答案: 1.实验室实验 2.个性化 3.社会比较 4.方向改变 5.认知失调 6.身体语言沟通 7.信息充分 8.好恶评价 6:[论述题]

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心理学院06级心理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21世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基础心理学专业人才。具有坚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各级学校、科研以及相关的其他部门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三个代表主要思想,热爱心理学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了解心理学的前沿知识、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从事心理学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 掌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知识、相关的教育学知识和良好的课题教学技术,能胜任各级学校的心理学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和各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研究、问卷设计、数据处理和整理、分析实验结果能力及较强的论文撰写能力。 5.掌握一种外国语,通过双语课程教学,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借助外语从事心理学的科研工作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6. 外语、计算机、体育、语言文字能力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 7.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科研素养。 二、学期与学制 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4年,学习期限为3—6年 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 毕业学分:171.5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专业核心课程 普通心理学、高等数学、神经科学导论、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学史、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学教学法、学校心理辅导、中小学生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学大作业论文

《大学生心理学》小学期期末作业(2011年7月) 自我个性(人格)分析 学号: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耿亮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英1001_____________ 2011年7月6日

自我个性(人格)分析 一、什么是人格 1、个性的定义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个性就是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所谓个性就是个别性、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态度等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个特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方式、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是有个性的,也只能是一种个性化的存在,个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即具有一定的心理特征的。个性一词最 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 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的简称,在西方又称。 个性,在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性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由于个性结构较为复杂,因此,许多心理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个性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G.W.Allport)曾综述过50多个不同的定义。如美国心理学家 认为:“人格是的全部品质。”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人格是一种倾向,可借以 预测一在给定的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它是与个体的外显与内隐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心理学家认为:“在心理学中个性就是指个体在对象活动和交往活动中获得的,并表 明在个体中表现社会关系水平和性质的系统的社会品质。” 2.个性的结构 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 1)个性倾向性 ——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 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系统的动力结构。它 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其中,需要又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个性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而世界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着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 ——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能力,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气质,一部分取决于先天因素,大部分取决于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及后天的教育,就像各种不同阶级有着不同气质的人一样;性格。性格指一个人对人对己对事物(客观现实)的基本态度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气质无好坏、对错之分,而性格有。 3)自我意识

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测试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358题(含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 1.短时记忆 答案: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标准答案: 短时记忆是保持时间短暂、容量有限的一种记忆类型,在不复述的情况下保持时间在20毫秒至1分钟之间,容量为7+ 2个组块。 2.试述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 答案: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乐于交往,善于人处 3、情绪积极,意志健全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6、人格完整,智力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 标准答案: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乐于交往,善于人处 3、情绪积极,意志健全 4、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 5、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6、人格完整,智力正常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 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表象 C.记忆 D.知觉 标准答案:A

4.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正确的是()。 A.以教师讲授为主 B.以学生活动和体验为主 C.以普及心理学知识为目的 D.以补救性教育为主 标准答案:B 5.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标准答案: 一、专门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团体心理辅导 3.个体心理咨询 二、非专门途径 1、班主任工作渗透 2、学科渗透 3、学校环境渗透 4、各种团队活动和课外活动 6.青少年的记忆特点有哪些? 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3、意义识记方法占主导地位。 4、抽象识记能力有较大发展。 5、记忆广度增大。 标准答案: 1、青少年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2、识记的有意性随目的性增加而发展。

2015年秋季西南大学心理学第一至五次作业答案

1:[多选题] 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干扰的影响。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参考答案:AB 2:[多选题]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 A:迁移作用B:原型启发作用C:定势作用D:动机作用参考答案:ABC 3:[多选题]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 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参考答案:ABC 4:[多选题]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注意过程参考答案:ABC 5:[论述题]简述创造过程的四阶段模型? 参考答案:(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创造主体已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开始尝试和寻找初步的解决方法。2)酝酿阶段。个体表面上暂时搁置了问题,实际上潜意识仍在继续思考。(3)明朗阶段。经过酝酿期,问题的解决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4)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把抽象的新观念进行具体操作,提出详细、具体的解决方法。 6:[论述题]简述知识和智力的联系? 参考答案: (1)知识和智力同时存在于一个认识活动中。(2)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3)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智力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 7:[单选题] 当灰色的长方形纸块放在红色背景上时,人会感觉它带有青绿色,这种现象叫( )。C:对比D:后象参考答案:C 8:[单选题]神经系统是由( )构成的A: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围神经系统参考答案:A 9:[单选题]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A:知觉 11:[单选题]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 A:情绪的基本表现形式参考答案:A 1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A:能力参考答案:A

大学心理学试题

单选题(每题 1 分共计 4 0 分) 1、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2、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3、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B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 ?斯金纳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5、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化悲痛为力量”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A A.升华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 ?投射作用 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8、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 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 D ?具有境遇性 9、“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D A.压抑作用; B.退化作用; C.合理化作用; D ?投射作用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 D.方向性与可逆性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B A.概念学习; 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 D.机械学习 13、在符号表征中,个体可直接运用()发现原理和原则,或者解决问题。C A.具体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图形思维

大学生情感心理学作业

情感心理学结课论文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摘要:主要简述一下爱自己的重要性,如何爱自己,从而明白爱自己为什么是爱别人的前提,推己及人学会爱别人。作为恋爱中的大学生应该明白如何关注对方的关切,相互了解

理解彼此,做到爱自己爱对方,让爱自然。 关键词:爱自己爱别人理解意识清醒关切自信信任方法学习 爱自己才能爱自己 正文: 爱自己才能爱别人,言简意赅即只有好好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才有意识,才有真心,才知道如何爱别人,才能让所爱的人幸福。 一.为什么要爱自己? 爱自己就是:我准备不作任何评价或批判,接受构成我的一切和我所做的一切。爱自己就是:我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和关注,让我经常能和自己亲密接触。爱自己就是:我要体验和说出感动我、对我重要的东西,让我和别人越来越能看清我。爱自己就是:我要和我自己建立一种同情、关心、理解和友好的关系。爱自己就是:我是我自己的生活的主人,我理解和认识我每次的经历,并承担责任。爱自己就是:对我来说重要的是我是什么样的人,而且依据的是我自己的而非他人的价值观。爱自己就是:我给自己的生活一个方向,并持之以恒地朝向这个方向进发。比如“我要变得清醒”。爱自己就是:不管发生什么,我要绝对忠诚于自己并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你要过一种清醒的生活或想变得幸福,做到自爱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自爱就是面对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就是你对自己来说很重要。只有从这点出发你才能发现,什么阻碍了你的幸福之路,什么能真正使你幸福,你需要什么来使生活得到满足。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幸福。否则的话,你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其实少的就是你自己。而没了你自己你就不能再发展,因为为了使自己得到发展,首先你必须知道;你在哪里?什么构成了你的全部?你的过去对你有何影响?你需要哪种发展来找到生活的使命?因此不断地与自己接触是很重要的,从而你能感受到你身上发生的一切。你受到的感动、感触以及你身体里不对劲的地方。你身上发生的事情,要比你周围发生的更为重要。你会看到,当你听从内心时,你也就会更好地应付外界生活。 你的内心、你的内在真实是你每天能有所作为的源泉。重要的是,要把自己与之联系起来,以其为出发点生活。如果你不和自己的内在真实相联系,你就会

大学心理学试题7

大学心理学试题7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2、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心理学流派是()。C A.机能主义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与活动是否能顺利完成相关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4、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5、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B A.弗洛伊德; B.罗杰斯; C.魏特海默; D.斯金纳 6、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

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 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 D.勤奋感对自卑感7、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 A.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B.开展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 C.引导大学生树立较高的理想自我; D.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 8、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 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发展的关键期 9、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 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0、“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以下哪种心理

西南大学[0114]《咨询心理学》网上作业及答案

西南大学[0114]《咨询心理学》网上作业几答案 1、协商期望是心理咨询()阶段的问题: 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追踪阶段 1. 2. 3. 4.初期阶段 2、国内最早的危机干预机构是(): A:北京危机干预服务中心B:上海危机干预服务中心 C:南京危机干预服务中心D:广州危机干预服务中心 1. 2.南京危机干预服务中心 3. 4. 3、()是指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围绕改变来访者所表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或症状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A:指导关系B:咨访关系C:治疗关系D:医患关系 1. A. 2. 3. 4.咨访关系 4、( )不属于心理咨询中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含义。

1.心身一体的观点 2.整体性的观点 3.唯物主义的观点 4.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5、人数在20~35人之间的团体属于(): A:大团体B:中团体C:密集性团体D:常态性团体 1. 2.中团体 3. 4. 6、表达技术科分为内容表达和(): A:情感表达B:内容解释C:面质D:情感反应 1. 2. 3. 4.情感表达 7、爱德维希将枯竭的典型症状分为()、停滞、失望、淡漠四个阶段: A:倦怠B:激情C:热情D:迷失 1. 2.

3.热情 4. 8、以下属于人格测验的是()。 A:WAIS-RC B:SPM C:EPQ D:SAS 1. EPQ 2. 3. 4. 9、交互分析最先由心理学家()提出: A:艾瑞克·伯恩B:米纽琴C:沃尔特D:麦克·怀特 1.艾瑞克·伯恩 2. 3. 4. 10、尊重的前提是(): A:接纳B:有礼貌C:共情D:温暖 1. 2.接纳 3. 4. 11、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是():

西南大学心理学重点学科之基础心理学

西南大学心理学重点学科之基础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 西南大学基础心理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其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黄希庭教授。 黄希庭教授,1967年北京大学普通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5年被授予重庆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同年领衔申报普通心理学硕士点成功,1989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授予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同年领衔申报普通心理学博士点成功,继之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1999年领衔申报普通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成功,2002年领衔申报心理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成功。现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院(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研究所所长,校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和校理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心理学报》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台湾大学《本土心理学研究》编辑顾问,重庆市政协常委,多所著名大学兼职教授。其学术成就主要有:在中国开创了人类时间认知的研究、大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最先把价值观引入心理学教材,并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和译著28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4部教材分别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专著《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与教育》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2年1月23日,教育部颁文确定原西南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专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由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黄希庭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现有14名教授、7名副教授和9名讲师,其中博士生导师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16人,老中青相结合,建立了学缘结构良好的学术梯队。此前,该学科点于1995年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形成了时间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及人-机-环系统中人因素研究四个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四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些成果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例如,黄希庭教授对时间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被同行专家广泛引用,受到高度评价,20余篇论文被PA刊载;人格心理学方向中对青年价值观与教育的研究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认知心理学方向承担的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结题鉴定时,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认为该方面的研究是跨学科的前沿性课题,有创新和突破;人工只能及人-机-环系统中人因素研究是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在人类工效学及人工智能研究上体现了心理学研究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取向。该学科点已主持了15项国家级、35项省部级、7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应用科学学报》、《计算机科学》及“Memory and Cognition”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70余篇论文被PA、SCI、EI收录,3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同时,该学科点与国外一些科研机构,例如,Yale University、West-Virginia University、London University、Toronto University 等大学的心理学系(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关系。在培养高素质、高层次人才方面有相当的

最新大学生心理学作业——对心理的认识

对心理的认识 心理学,一门富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研究心理现象的学科。乍一看觉得内心情绪的活动和体验这种感性的东西和统计学生理学这种理性的东西毫无关系,但是它们却在心理学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调和。 心理学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举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很多人都很喜欢做心理测试,通过回答一道道有趣的问题,就能洞悉你内心的不为人知的部分:“测测你内心中的阴暗面”、“你最薄弱的环节在哪里”,这样的问题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也许对于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很多心理测试都是不折不扣的“伪科学”,但是这个现象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大众对于心理学的爱好。 而在其他各领域中,心理学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医学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从一开始就直接服务于社会生活,致力于精神病人的治疗。而20 世纪以来,人们不仅注重到了人的生物学方面,同时也注意到了作为完整人的心理、意识方面和社会行为方面。当今世界,人们更加崇尚预防医学,不仅考虑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包括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在经济理论中,大量的心理原理和行为研究成果被应用于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在生产管理活动中,如泰勒的工作时间研究,传送带生产的操作研究等,都是工业心理学中的经典性工作。在教育事业中,认知论在学习和教育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社会心理因素使得教育理论面貌一新。 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是从《犯罪心理》开始的。我承认这有点烂俗:看美剧《犯罪心理》,然后就对心理侧写很着迷。最初我认为心理学是以研究他人行为、心理为目的的学科,心理学往往能够洞察人的内心,分析人的性格以及做事的动机。学习心理学你可以透过人的某个言行继续分析他背后的动机,结合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你对他的了解,很容易就能看清楚这个人,而今才发现心理学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苏格拉底说:“Know yourself!”我觉得认识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想什么,自己为什么会那样想而不是这样想。在进化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中,我发现我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为了能获得比较正统的心理学知识,我开始看布伦特·E.特维所著的《犯罪心理画像》,但是这本书十分枯燥,不过这也让我明白了心理学作为一门完备的理科的严谨性和体系性。后来又看了Jess Feist和Gregory. J. Feist所著的《人格理论》和钱铭怡所著的《变态心理学》。这两部书都是用一些实际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给我这个心理学入门学生一个心理学,尤其是犯罪心理和人格理论的大致的轮廓。 上了大学以后,发现在北京的一个朋友现在在做心理咨询师,在和他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他有时会从各个细节上通过心理学的理论来推理人和事,这有点像《Lie to Me》中的Dr. Cal Lightman,只是没有那么神奇罢了。比如通过车贴来分析车主的性格:比如贴着“别追我,已婚”的车主多半很有幽默感;“新手上路,禁止恐吓”的车主比较胆小,性格温和;“越催越慢,再催熄火”的车主比较叛逆。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看《非诚勿扰》,一个男嘉宾刚上场,他就推断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唯成功论的人,对名誉极度看重。事实证明果然如此,那位男嘉宾抛出了“不成功的男人就没有资格……”的言论。心理学真的是一门神奇的学科,起码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是这样的。虽然不是“读心术”,但是推断人内心活动的能力确实令人佩服。我在大学生活中遇到过不少问题,常常困惑为什么在心理问题上许多想法是矛盾的,许多心理障碍今天刚刚克服明天又有了。这学期阴差阳错的选了“大学生心理学”,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中对心理学又有了其他的理解,课上老师讲到大学阶段的心理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当外在物质满足不了内在

大学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基础心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两大部分。 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 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的注意。 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和验证期。 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 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 和。 8、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2.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 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4.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A.动机性抑制干扰 B.前摄抑制干扰 C.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

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 7.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 A.强、平衡、灵活 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 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9.能力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识过程 D.个性心理特征 10.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自我意识 2、情景记忆 3、创造性思维 4、性格的理智特征 5、注意的范围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打“√”,错打“×”) 1、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 2、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正迁移。()

西南大学17秋[0398]《心理学》作业答案

西南大学17秋[0398]《心 理学》作业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 1.知觉 2.感觉 3.对比 4.后像 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 1.斯皮尔曼 2.卡特尔 3..瑟斯顿 4.吉尔福特 3、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 1.爬山法 2.逆向工作法 3..手段—目的分析法 4.尝试错误法 4、 下列哪个不属于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 1.复杂性 2.抽象性 3.个别性 4.不确定性 5、记忆过程包括()。 1.识记、保持和遗忘 2.识记、再认和回忆 3.识记、保持和联想 4.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6、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 1.安全需要

2.爱与归属需要 3.自我实现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7、一个人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 1.个性 2.性格 3.气质 4.能力 8、下列不属于基本需要的是( )。 1.安全需要 2.尊重的需要 3.爱与归属需要 4.认知的需要 9、下列哪个不属于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 1.复杂性 2.个别性 3.抽象性 4.不确定性 10、情绪与情感是以( )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1.需要 2.动机 3.态度 4.认识 11、 心理学是研究()和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1.心理结构 2.意识 3.心理现象

0398 2017秋西南大学《心理学》答案

1、电影中活动的画面主要是利用了人的( 后像)。 2、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卡特尔)提出来的。 3、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手段—目的分析法)。 4、下列哪个不属于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抽象性)。 5、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6、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自我实现的需要)。 7、一个人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气质)。 8、下列不属于基本需要的是(认知的需要)。 9、下列哪个不属于创造性测量法的特点(抽象性)。 10、情绪与情感是以( 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1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及其规律的科学。 12、善良或凶残、诚实或虚伪、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勇敢或懦弱、果断或优柔寡断等,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性格)。 13、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再认)。 14、一个戴过眼镜的人在换了一副新眼镜后开始会不习惯,过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就消失了,这是(知觉适应)。 15、梦境一般出现在哪个阶段( 快速眼动阶段)。 16、短时记忆的突出特点是其容量的有限性,米勒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是(5~9 )。 17、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是(再造想象)。 18、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我们仰望天空时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这种现象是(自主运动)。 19、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著名概念是(最近发展区)。 20、连接人脑两半球的是(胼胝体)。 2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轻度叫(绝对感觉阈限)。 22、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3、善于把开始的事情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坚韧性)。 24、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胆汁质)。 25、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但知觉映像却保持不变,这种特性是知觉的(恒常性)。 26、心理学史上最早对记忆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27、(需要)是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28、(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首要心理特征。 29、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冯特)。 30、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现象的科学。 31、奥尔波特将一个最典型的最具有概括性并对一个人的各个方面行为均产生影响的特质称为(首要特质)。 32、人们在认识和活动效率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称之为(能力或智力)的个别差异。 33、学生听课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是(无意注意)。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B1-5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心理学B1-5次作业

护理心理学B(2008版)第一次作业 1. 以当前为终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溯既往的研究方式是 D.回顾性研究 2. 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是 A.激情 3. 以下哪一项是情绪情感产生的中介 B.需要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性倾向性 D.注意 5. 从远距离观察某一棵树时,虽然落在视网膜上的成像会较小,但并不改变我们对其实际大小的知觉,这是因为知觉的 D.恒常性 6.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B.护理对象与护士 7.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心理学家是 B.冯特 8.科学心理学以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成立为标志,诞生于 C.1879年 9.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属于 E.个性心理 10.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的地点是

D.德国莱比锡大学 11.人们欣赏自然景色、赞美祖国山河、鉴赏艺术作品时的内心体验属于 D.美感 12.关于遗忘曲线,正确的是 A.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成果 13.“入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说明 E.感觉的适应 14.护理心理学横向研究最关键的前提是被试者必须具备 E.可比性 15.以下哪一项不是知觉的基本特性 E.间接性 16.关于人的心理现象实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E.以上都是 17.自觉确定目的,调节自身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是 D.意志过程 18.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被公认为最严谨的科学方法是 A.实验法 19.以下不宜界定为研究方法的概念是 A.个案法

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认识过程 D.需要 21.人们把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 扩散,以寻求尽可能多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22. 在音乐的伴奏下拔牙,疼痛似乎减轻了,这种现象是 C.感觉的相互作用 23.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B.想象 24. 以下哪一项不符合心理现象的实质 D.心理活动可以不依赖于人体而独立存在 25. 在感觉适应现象中,哪种感觉最难适应 C.痛觉的适应 26. 面对同一客观事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哪一心理现象的特点 E.心境27. 以当前为起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追踪至未来的研究方式是 C.前瞻性研究 28. 个体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机会迅速而合理地采取行动,体现意志的哪一种品质 B.果断性 29. 情感与情绪相比较,更具有 D.稳定性和

大学心理学测试试题(.)

大学心理学试题(10.21)

————————————————————————————————作者:————————————————————————————————日期: 2

大学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C A.指向性和选择性; B.指向性和调节性; C.集中性和指向性; D.集中性和选择性 4、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 )。C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智力 5、人把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6、决定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水平和个别差异的是()C A.遗传因素;B.学习; C.社会生活条件;D.经验

7、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的特点B A.不平衡性;B.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C.个体差异性; D .发展的关键期 8、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哪个阶段()B A.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B.亲密感对孤独感; C.繁殖感对停滞感;D.勤奋感对自卑感 9、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10、社会知觉最早是有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C A.弗洛伊德; B.洛克; C.布鲁纳; D.斯滕伯格 11、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D A.自我熏陶; B.道德灌输; C.制度约束; D.榜样作用 12、在群体健康行为的传播理论的模式中,强调对传播现象的整体性和互动性进行理解的是()D A.单向传播模式; B.双向传播模式; C.互动传播模式; D.整体互动模式 13、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最新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D)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A、认知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C)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 A、普通心理学 B、发展心理学 C、理论心理学 D、生理心理学 5、(B)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 A、社会心理学 B、应用心理学 C、发展心理学 D、比较心理学、 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 (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 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 (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约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A、比较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社会心理学 D、实验心理学 E、发展心理学 F、普通心理学 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C) A、社会心理学 B、理论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普通心理学 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 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 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 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福建师范大学课程考试《心理学》作业考核试题13

《心理学》期末试卷A 一、试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教学含义(50分)。 答:(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 1、认知的起源:内外因相互作用,同时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认知的结构: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3、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性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此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形成图示。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使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本阶段儿童还不能使用语言和抽象符号来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 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示在这一阶段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示,由于语言的发展,使得儿童的表象日益丰富,认知活动不局限于感知活动,但此阶段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此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还不能很好的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可逆性、刻版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具有了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其标志是出现?°守恒?±的概念,能运用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此阶段儿童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因此,这一阶段儿童应多做事实性的技能性的训练。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出现逻辑思维 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已经超越来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本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用逻辑推理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此阶段儿童不再刻板的恪守规则,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拒绝规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