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人文地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1950年代,人文地理学开始从“区域差异”转向“空间分析”,摆脱经验主义,转而追求空间法则。

从1970年代开始,人文地理学进入了从空间分析到社会理论的演化阶段。

实证主义:区域论学派,社会物理学派、计量学派。

人本主义:历史景观学派、时间地理学派、行为地理学

结构主义:新区域地理学派(区域是资本的局部产物、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创造、区域是社会关系的媒介);女性地理学。

人地关系研究的前沿问题: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可持续性发展与人地关系机理调控;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研究与体系构建。

重要的前沿领域

人地关系研究涉及领域广泛,科学界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两个热点问题都与人地关系息息相关。全球环境变化是由于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过程积累而引起的;而可持续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对发展历程和模式进行反思得出的发展新模式。由此,引发出要构建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的新理念。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地球和地表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全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他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退化、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环境公害、化学物质污染等,已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增强,开展全球研究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应当对地球的重大环境问题继续深入研究,揭示地球表层格局与过程演化及其耦合,预测其未来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7]。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机理

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的协调与均衡,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需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拟订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续发展的优化模型[2,7,8]。

信息化、全球化改变了时空观念,对区位论提出了挑战。然而,“数字鸿沟”所引起的地区差距,成为信息时代的南北问题。缩小中西差距和国内的东中西差别是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挑战,需要进行认真研究,提出积极的对策和措施。

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人由自然的奴隶变成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从而产生了一种强化的“人类中心论”。在“为人”的前提下走向极端,具有至上性、排他性和短视性等局限,只看到人的利益,没有看到或忽略了生态系统生存发展的需要及其对人类的长远价值。在实践活动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从而威胁着人类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信息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社会生态与环境伦理?“人类中心论”漠视自然客体,过分强调人类的价值主体地位,有悖于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渐失去社会思维的主体地位;“生物中心论”淡化人类价值主体地位,过于激进,难以让人接受。因此,构建适合信息时代的生态伦理体系仍具有很大的挑战性。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作为人类实践的终极价值尺度的弱化“人类中心论”,基本上是合

理的。但要走出那种仅以人类眼前利益为目的和尺度,对自然进行任意掠夺和残暴征服的强化的“人类中心论”[9]。人与自然是休戚相关的,人们应当用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观点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界的有效维护,不是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应用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合理变革、维护自然界的有序结构、平衡状态和再生能力。展望未来,具有生命力的环境伦理学,应是能包容人类中心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的开放的环境伦理学[10]。

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差异,不同地区及国家的利益分配存在矛盾,影响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8]。因此,从全球角度出发,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人与人关系的正确处理,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合作来解决。我们应当意识到,人类的利益只是地球自然界利益的一部分,只有以全球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的环境保护,才有较大的安全性和包容性。总之,我们主张应当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来规范人类的实践活动,构建信息时代新的文明发展模式。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它所面对的是复杂的地球表层巨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与人类圈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是由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组合在一起的复杂体系。因此,地理学是一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具有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科学,向来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特色,在当前的大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地理学既古老又年轻,20世纪它经历了近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现代地理学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显著进展和巨大成就。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人类社会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如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能源;抑制生态环境恶化,提高生存环境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地理学家要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领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战略研究等前沿领域开拓创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家园的美好未来做出积极的贡献。

1 陆地表层过程与格局的综合研究

陆地表层系统包括与人类密切相关的环境、资源和社会经济在时空上的结构、演化、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是地球表层最复杂、最重要、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对它的研究是地理科学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当前,人们日益关注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陆地表层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从本质上看,陆地表层的环境变化是特定地域上地表过程的方式和强度在人为或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改变的结果。陆表过程的研究将朝微观深化和宏观综合两个方向发展,关键在于地理系统中界面过程的综合研究。其主要意义在于能有效地研究开放系统间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从而促进地理学向理论方面深入;界面过程研究实际上是系统之间接口的研究,将促进发展地理学的综合方法,导致跨学科、跨部门的相互渗透和相邻学科成就的引进。

陆地表层系统具有时空分布不均匀性的显著特点,对全球问题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地域分异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度。将陆地表层划分为不同的地域类型,研究不同地域类型的过程、结构和演化,比较其间的异同,是陆地表层格局研究的重要内容。在研究陆地表层过程中,也要关注海陆相互作用,特别是海洋对陆地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从全球环境变化领域、地球系统科学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看,也需要一个比较好的、便于应用的、兼顾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区域框架,并根据客观实际变化而及时更新。我国幅员广袤,东临太平洋,西靠欧亚大陆腹地,南北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山地高原众多,季风气候显著,既有湿润的森林又有极端干旱的荒漠,形成三大自然区并列的独特格局。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为不同区域、类型和自然过程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地表过程和格局相互关系

的综合研究,将促进全球环境变化区域响应的研究,成为发展陆地表层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

近期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水文循环过程与水量转化机理及其物理实验模拟;流域系统中物质迁移过程及其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坡地侵蚀发育过程与坡地的改良利用;土地演变过程及其调控机理;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过程及区域尺度转换;生命元素、污染物质、重金属和稀土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健康效应;自然地域系统的综合研究;典型地区环境演化过程等。

2 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

由于大气中CO 2及其它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已引起公众和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针对气候变化、臭氧层耗减、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已分别制订了有关国际公约,开展合作,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地球和地表自然界是有机的整体,全球各个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随着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愈加强烈。人类对某一地区施加的影响,会对其它地区产生作用,而今天的措施又将对未来产生影响。当今瞩目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是与长期以来人类活动影响的缓慢累积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在过去、目前和未来,都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和国际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涉及古地理环境演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典型区域环境定位研究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的对策等众多领域。我国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地理学可以发挥特长显示才干的领域。

结合我国国情和地理学的特点,当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全新世的古地理环境演变,特别是近2 000年来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变化;极地、高山和冰冻圈的综合研究;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对环境脆弱地区的影响与响应;全球环境变化的战略对策研究等。其中,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经济对策涉及自然地带推移变化、土地利用与农林牧业的结构与布局、能源结构调整、海岸带的防御措施,以及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等。

3 自然资源保障与生态环境建设

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物资源是地球人类家园支撑系统的重要组成。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经济高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加大。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的经营管理,导致自然资源枯竭、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同尺度的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

因此,应综合研究我国各类自然资源的格局、过程和动态,从整体性出发,研究各类自然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其组合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不同区域的资源与环境之间,特别是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资源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阐明人类经营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其调控机制与对策。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要划分不同的地域类型,对其成因机制、动态过程及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宏观整治战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部署与途径。

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循环演变规律及水资源、水环境动态评价的理论方法,水资源高效利用途径及优化配置决策;土地质量演变机理及其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的耦合机理及其调控;环境质量评价、预测与区划;生态与环境公益功能及资产价值评估,典型区域生态与环境的定位动态监测与趋势预测;生态地理区划及环境脆弱区域的研究;重点区域(如黄河流域、西北干旱区、东南沿海快速发展区等)生态与环境演变机理及调控。

4 区域可持续发展及人地系统的机理与调控

地球表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地域,其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内涵也不同。区域尺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地理学更能发挥优势的领域。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要建立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逐渐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并且应当促进不同类型地区的协调与均衡,缩小区际发展水平的差距。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需要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它们之间的结构功能、相互作用的机理,预测其发展趋势,拟订调控与管理对策,提出不同类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模型。

人地系统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简称,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球表层的"人"(人类及其经济社会活动)与"地"(自然环境)在特定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人地系统包括人对地的依赖性和人的能动作用,它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历史经验表明,人和地之间应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人类应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利用和改造地(自然环境),妥善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地系统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其中心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研究人地系统的优化,并落实到区域可持续发展上。在人地关系协调中,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反馈作用并相互交织在一起。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有促进与抑控作用;人类对自然系统投入可控资源、治理自然灾害、改善环境质量、开发各种资源,从而实现产出并予以优化。任何区域开发、区域规划和区域管理必须以改善区域人地相互作用结构、开发人地相互作用潜力和加快人地相互作用在地域系统中的良性循环为目标。目前,更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前瞻性和指导作用。

当前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分异规律及其结构优化;人类聚落及城市化研究;人文因素对自然环境影响及其调控;区域可持续发展机理及区域系统结构优化与调控;人地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包括人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开放程度及其稳定性;人地系统类型分析及其地域分异;人地系统演替过程的动态模拟及系统调控等。

5 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是地球系统科学、空间技术和信息科学等交叉融合的产物。它以信息流为手段,研究地球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人流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由于地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性,它能够为地球系统中许多研究领域的综合集成、大型地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甚至全新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地球信息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信息时代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向,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对地观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全球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研究解决全球问题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它不仅为地球的可视化提供平台,而且为地球科学实验提供一个基本模型框架。利用这个框架,可以重演地球整体各圈层的演变与相互作用的历史,评价现状,预测未来。地球信息科学研究则为"数字地球"关键技术的解决奠定了科学基础,其发展将有助于推动"数字地球战略与中国对策"的研究。

新经济时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趋势

新经济时代,伴随新的人地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生事物。主要有:1新的研究对象,如新的经济现象、新兴产业、新阶层、新的文化景观等;2研究对象的新性质,如新经济时代人们的新行为方式以及文化(信息)的新传播方式;3出现新问题和新矛盾,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以及人地关系的发展动态等;4新的研究手段。如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全球价值链分析等等。

3.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仍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结构以及形成过程和演变趋向;人地关系系统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人地关系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分析;人地系统内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机理;人地

关系系统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系统分析;地域人口承载力分析;一定地域人地关系动态仿真模拟,预测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型。

3.2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应用趋向明显

研究pred系统内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内在联系的规律,找出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研究正确而适宜的国家、城市或区域规划方案;针对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重点研究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创新理论、地区合作理论与政策。研究和评价区域政策的科学基础和实施效果,预测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的基本趋势,研究区域布局和合理化,为国家重大经济布局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区域系统结构、整体行为与功能,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结构的更新;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及其区域发展协调问题。

3.3注重区域研究

研究区域在全球重构过程中的功能和升级问题;研究新国际劳动分工、集群经济和区域地方化问题;研究全球化对城市和区域的影响,世界体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化石燃料资源,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发展模式的变革。

3.4新的区位论研究

1区位理论是以生产的一般要素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当信息与知识成为一般要素,并且它们的传播不受距离和运费的影响时,什么才是新的影响区位的因素呢?2对高科技产业区位和知识区位的研究。目前出现的科技园区即是高科技产业区位与知识区位的结合,一般模式是以创新源(科研、学术机构)为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密布周围。这主要考虑对创新源的易达性和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3对公共设施区位的研究。现代公共服务机构、教育、文化、娱乐设施的区位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区域空间布局结构的重要因子。

3.5注重社会地理学的研究

西方地理学家开始对日趋严重的众多社会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种族群集、种族冲突、贫困和饥饿等问题的关注。

3.6注重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西方人文科学开始了对文化研究的重视。很多著名的经济模型强调其社会和文化性质,特别是有许多研究强调经济对社会文化的根植性以及这种根植性的经济优点,世界商务也已开始关注文化问题。这就是人们开始注重从文化视角来考察经济活动的空间特征及其发展演变。从研究内容看,现代人文地理学注重现代文化的整体与区域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构成研究、传统文化的起源、传播与发展研究、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继承研究,种族与多元文化研究、大众文化的全球化研究、信息社会下的文化传播及文化演变研究、民间文化的缺失威胁、文化要素如语言、宗教、民俗等的地域差异研究、语言区、语言多样性保护、宗教的组织空间研究、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区、环境感应等的研究以及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对当地区域文化的影响研究。

3.7注重关系地理学的思考

19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文地理学内分支学科界限的模糊化,人文地理学届对“关系思考”的呼唤激发了“关系经济地理“的研究,非常注重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对行为主体信心扩散和知识创造的作用。从结构的视角看,经济参与者是被置于社会和制度关系背景中的。从动态的视角看,经济过程是路径依赖的,是受历史约束的。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涉及三方面:1地方与区域发展中”关系资产“。包括新产业空间、产业区、集群、学习型区域、全球城市中的马歇尔节点等地方和区域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领域。2社会行为者、企业和组织网络的关系根植性。包括全球—地方关系、组织空间的差异化生产、路径依赖、社会网络关

系杂合兴性与片段化、空间行动的多元逻辑与多重轨迹等研究领域。3关系的尺度。包括长期困扰的全球化、城市与区域治理、地方劳动市场的社会管制问题。

1人地关系论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1.1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从哲学思辨转向理性升华,是今年来人地关系研究出现的新动向。

1.2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出现,正在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1.3人地关系系统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手段广泛应用于解决国家以及区域发展问题

2文化地理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并在向新文化地理学转化

近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传统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五大主题。

2.1开始进一步挖掘文化景观背后的多重意义。

2.2尝试解读电影、小说、建筑等“文本”所表现的地方文化特征

2.2开始注重小尺度文化空间及文化生产的研究

2.4开展一系列地域文化认同的研究

2.5开始探索运用GIS技术等新技术手段研究文化地理学问题

3行为地理学进入了重要的研究专项与繁荣发展阶段

行为地理学研究主题与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重点集中在迁居与通勤行为、消费行为、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等方面。

3.1消费行为仍然是行为地理学研究的核心

3.2重点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型城市居民的动态迁居特征、影响机理、居住郊区化、季节性郊区化与第二住宅等现象,深入探讨迁居行为与社会转型、空间重构的相互关系。

3.3认知地图与城市意象迎来了新的发展势头

3.4空间行为与行为空间的研究推动了“时间地理学”时代的到来

4政治地理学顺应地缘政治战略需要逐步由低迷状态走向回暖迹象

4.1地缘政治战略需求推动形成了一些以地缘政治为主导的研究成果

4.2部分经典的西方地缘政治学者著作被翻译和介绍到国内

4.3相关学科开始“讲政治”,普遍重视“政治”因素的研究

5社会地理学伴随城市社会空间异化与和谐社会建设蓬勃发展

5.1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与社会区是社会地理学研究主阵地

5.2质性与趣味性研究方法在微观社会空间研究中开始应用

金融前沿问题研究

一、美国贸易逆差的原因分析 1.中国方面:中国的部分领域开放度不够,部分产品的进口关税较高,政 府给与部分国企补贴,以保护发展中的幼稚产业, 2.美国方面的原因: 1)中美经济结构,中美巨大的劳动力成本差异,决定了中国在中低端 制造的比较优势,但美国却封锁了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美国制 造业占比仅11.7%,服务业占比高达80%左右,美国的产业结构决定 生产难以满足国内需求,需大量进口。 2)全球价值链分工,为了获取巨大的比较利益,和保护环境资源,美 国长期以来将降低中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他国,自己主要生产高附加 值的高利润的产品。导致美国长期需要进口大量资源和低端产品。 3)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即国家战略。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中心的 地位,一方面使得美国可以争取别国的财富,获得巨额的收益;一方 面美国必须保有强大的贸易逆差才能使得国际市场能够有充足的美 元作为国际结算手段,并且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 4)美国的经济政策导致。长期实行低利率和财政赤字政策:减少储蓄,降低成本,刺激投资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5)美元嚣张的特权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赋予了美国一种特权,即 可以无节制地依靠印美元、发美债的方式获取其他国家的商品和资 源,这必然导致贸易项下巨额逆差和资本金融项下巨额顺差。美元的 超级特权相当于向世界各国征收铸币税,以维持其霸权体系。 6)美国的低储蓄过度消费的模式。必然导致外部巨额贸易逆差,背后原因则是高福利体制、低利率环境、美元金融霸权地位。 7)限制对华的高科技出口,长期实行出口管制:领域逆差占对华逆差 比重接近40%,但美对其他国家高科技出口为顺差。一旦开放,必将 大幅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 8)美国大量的跨国企业在华投资。这些公司的内部交易占到了美国进 出口额的1/3以上。因此美国的跨国公司也导致了美国的国际贸易逆 差 二、中国如何应对 1.联合欧盟、东盟、日韩、南美、非洲等国家,寻求WTO等国际协调机制,

公共物品理论前沿问题及探讨

【公共经济】 公共物品理论前沿问题及探讨 方 倩 摘 要:随着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博弈论都极大地推动了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我国随着改革的深入,竞争的加剧,公共部门的弊端日益显现,公共物品 总量呈现出严重的不足,地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尤其突出,而我国的教学、科研对这些问题的认 识尚处于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之中,本文结合近几年公共物品理论的发展,探讨了其对我国公共物 品理论教学与制库安排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共物品 私人供给 税收补贴 地方性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和意大利学者将边际效用价值论运用到财政学研究上,论证了政府和财政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合理性、互补性,形成了公共物品理论。 林达尔均衡是公共物品理论最早的成果之一,它使人们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问题取得了一致,即分摊的成本与边际收益成比例。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也是围绕着公共物品的供应展开的,1956年蒂鲍特(C.M.tiebout)发表了论文“一个地方支出的纯理论”,随即出现了大量关于地方公共物品的文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围绕着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展开了长期的博弈,地方性公共物品理论的提出,深化了公共物品理论,使公共物品走出了只讨论纯公共物品的领域(布坎南在1965年的“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对非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进行了讨论,公共物品的概念得以拓宽)。 70年代以后,公共物品理论的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制度保证公共物品决策的效率原则。布坎南及其“公共选择学派”,研究了非市场决策,将公共物品供给的决定诉诸政治程序,用公众投票方式解决,发展了公共选择理论。克拉克和格罗夫斯等人探讨了激励机制问题,旨在设计一种计划程序,诱导个人基于自己的利益而真实显示其对公共物品的偏好。 与此同时,通过制度安排,使公共物品私人供应成为可能,表明了从公共物品供应的角度探讨公共物品问题已经较为成熟,也是实践对公共物品理论发展的新要求。 二、公共物品理论新发展及其内容 (一)公共物品的分类问题。公共物品是可以进行分类的,如果边界不清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阻止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或是完全由市场方式提供公共物品都会导致公共物品的短缺,这直接影响到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同时对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等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1954年,P.萨缪尔森发表了一篇著名的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首先给出了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公共物品有两个特质:一是排他性,二是消费上的非竞争性。随着公共物品研究的深入,关于公共物品分类的争论也日益激烈。一些学者从筹资角度将公共物品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连续性公共物品(continu2 ouspublic good),它主要是由政府通过征税而提供的公共物品(Warr,Robert,1982,1984),另一类是离散性公共物品(discrete public good),所谓“离散性公共物品”就是,当有足够的贡献者(contributer)来承担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时就提供,否则就不提供。比如造一座桥或一个图书馆,当有足够的钱支付成本时就建,否则就不建。 若根据有无排他性和竞争性,我们可以将公共物品分为三类:(1)纯公共物品;(2)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 — 4 1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报告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导论 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 哲学属于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humanities)是由研究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组成的科学体系,如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艺术等都属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 政治学 经济学 法学 社会学 …… 社会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科学包含人文科学在,狭义的社会科学则不包括人文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其实就是指广义的社会科学。 今天主要讲以下问题: 一、何谓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 二、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潮 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介绍 四、如何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一、何谓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思潮、新方法、新理论、新观点。前沿问题多指学术发展中的新领域、新探索。 热点问题是一段时间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在一定时期会有一定的重合。 所谓前沿,应该是由学术本身的逻辑发展出来的,并且能够在后来的学术发展史中,成为人类知识积累过程的一个

阶石;所谓热点,是因应一时一地人们的社会需要引出的兴奋点。 ?大学2003年5月出版、由韦伟撰写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 理论前沿若干重大问题》。 ?还有各个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研究的著作也很多。 ?这些著作所介绍的前沿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类: 1.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潮 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潮既有国的、也有国外的。有些所谓新思潮并非真正是“新”的,有的在国外已经发展几十年了,但刚刚在国兴起;有的原来就有,但目前又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如:新儒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后现代主义等等。 2.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方法 有哲学社会科学新方法所引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革命。 如由系统科学方法论所引起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认识、新解释。 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控制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博弈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引起革命性的变革。 3.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观点 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观点是最近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的观点、畴。 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等等。 4.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视野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culture region) (1)文化区的概念文化区域,即文化地理区,是指具有同等文化发展程度和文化相似特征的人群所占据的空间区域。地理学家观察、研究各种文化地理现象,首先是从这些现象的空间分布开始的。 (2)文化区的结构①垂直结构从垂直方向来看,从上往下,文化区由文化特质(元素)、文化丛结和文化系统三个层次构成。 ②水平结构从水平方向来分析,文化区由三个圈层构成: 中心地区:或称为核心地区。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部位。相对来说,这里是该文化现象表现较为典型的地方。边缘地区:或称为外围地区。在文化核心的周围,该文化特征相对一致,但其典型性随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过渡地区:由外围区向外的边缘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两种文化相混现象。这个地区实际上是一个边界较为模糊的文化过渡地带。 如果在其相邻的文化区之间存在着特殊情况,就不存在文化过渡带现象。例如,以语言文化现象为例,在挪威与瑞典之间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山地不利于两边的往来,山上居住的人反而与各自山坡下平原地区居民交往密切。结果,造成山地两边的语言的截然不同,彼此不存在语言过渡带。另一种是人为原因,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彼此因政治原因不仅不相往来,而且也各自不允许对方民族存在。这样,亦使两种语言之间难以存在过渡带。 (3)文化区的划分 地理学家往往根据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居民中盛行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确定文化的空间单位。所有的文化要素或现象都可以作为文化区划分的依据,如政治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房屋构造、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浅谈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公共管理面对着更为复杂的外在环境和内在机理规律,加强分析中国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提出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分析当前公共管理的前沿核心,重点探讨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以期有助于我们预测公共管理的研究前景,正确引导我们进行公共管理的学术研究,并在现实中能够发挥指导作用。 【关键词】公共管理;理论;前沿问题 一、公共管理的前沿问题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权力机关和非盈利社会组织为了更有效地促进 公共物品,保障和增进公共利益平均分配,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正确运用公共权力和各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新兴学科。 公共管理与管理学有很大的相似性。它要指引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怎样做才能够更有效率,其前提与基础是解释公共部门的各种收入与支出行为、公共管理以及对市场中微观主体的影响与后果。需要注意的是,与管理学不同,在具体分析问题时,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研究前提与研究对象。而且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各个主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各个主体的反应与对策将对公共部门的政策执行结果产生巨大影响。这也就给公共管理带来了其他学科所没有的挑战。由此可见公共管理有着特殊的“为什么”的问题。 卡尔森(Garson)和欧佛曼(Overman)认为,1975 年的“政策管理协助研究委员会报告”是公共管理概念流行的源泉。[1]他们指出,在该报告中,公共管理被分为三个领域:(1)政策管理涉及政策选择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2)资源管理涉及预算、财务管理、人事、采购与供给、财产管理和信息管理等;(3)项目管理则涉及日常执行,包括日程安排、记录保存、生产效率与监督等。 大多数美国公共管理研究者似乎更偏好另外两个相近的概念:“政治管理”和“战略管理”。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政治管理研究跟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密切相关。政治管理研究的主要理论家、该学院的摩尔(Moore)明确表示:“我们的‘公共管理’概念在公共行政的传统责任之上加入了目标设定和政治管理的责任。”[2]由此可见,公共管理的研究重心已经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POSDCORB 范式(计划、组织、人员、指导、协调、报告和预算)转移到 PAFHRIER 范式(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外部关系)。 综合各国的政府改革与发展前沿报告,结合我国当前政府改革面临的种种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下列几点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的几个前沿问题:(1)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doc

中国管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摘要:西方管理学经历了百年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完善的研究体系,而中国的管理学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文章就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西方管理学;中国管理学 1西方管理学百年发展 20世纪初,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自此,管理学也作为一门科学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人们开始关注管理的科学性,取代之前经验管理。管理学经过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管理理论丛林”,新的管理理念,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工具不断涌现,为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财富。 西方管理学百年发展经历了较清晰的发展路径,分别为科学管理发展阶段、行为科学管理发展阶段、“管理丛林”发展阶段和以企业文化理论为标志的“软管理”阶段[1]。虽然发展阶段应如何划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不难看出管理学的发展路径是从关注科学与效率逐渐向“以人为本”这个方向发展。 西方管理学通过各个学派学者的共同努力,在科学管理、行为管理、文化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科学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为泰勒、法约尔、韦伯,三人分别从个人、组织、社会三个不同角度诊释,为科学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派生出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运筹学和数学模型为研究基础的管理科学学派,以孔茨为代表的管理过程学派以及以卡斯

特为代表的系统管理学派;行为管理学派主要包括以梅奥为奠基人的行为科学学派,以马斯洛、麦格雷戈等人为代表的个体行为学派,以卢因为代表的团体行为学派以及组织行为学派和管理伦理学派;文化管理学派包括以德鲁克为代表的管理实践学派,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战略管理学派,起源于权变管理学派的变革管理学派,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组织文化学派以及随着信息社会和新经济发展而形成的知识管理学派[2]。 2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与问题 根据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前的“管理学萌芽”期;第二个阶段是1949—1978年的“管理学初步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是1979年至今的“融合发展与创新”阶段[1]。1978年以前,中国社会经历了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以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断变化,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学发展体系。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不断完善,管理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管理学教育体系不断健全,研究机构不断扩展,学位教育多样化发展,对外交流不断增多,管理学重要奖项相继设立[3]。 在管理学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也相继出现。第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管理学的西化忽视自身发展。在教育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中,比照西方的模式开设了一系列诸如MBA ,EMBA ,MPA等教育模式;在人才选拔过程中,海归博士和有国外访学经历的人更受关注;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方面均是美国的翻版;管理学主流学术刊物全盘西化现象亦是严重[4]。第二个问题是缺乏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国学与国运”讲座上说:“中国改革开发三十年的发展创造了

人文地理学 第二版 赵荣 考研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属于社会学和地理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二、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人文地理学的产生 古希腊著名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了“地理学”这一名词,并力图说明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古代的人文地理记述包括《禹贡》、各种地理志等。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和李特尔。洪堡的功绩在于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是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他认为要确立一门以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基础的新的科学地理学,要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 2、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古代:对人文地理物象的描述。 ○2近代—19世纪中叶:对人文地理物象的解释。 德国流派:拉采尔、赫特纳、施吕特尔:近代地理学的发源地,注重学术思想的研究。 法国流派:白兰士、白吕纳:重视小区域研究和实地考察。 英国流派:麦金德的“大陆腹地学说”、罗士培的“适应”论思想 美国学派:森普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亨丁顿的《气候与文明》。 文化地理学的鼻祖:苏尔的文化景观学思想 哈特向的区域观点:《地理学的性质》是代表作。 俄国学派:承袭德国思想,但在十月革命后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经济地理取代人文地理。 对西方人文地理学的批判削弱了苏联地理学界对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研究,导致了人地 分立的局面。 3、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 在美国,战后区域学派占据了上风;50——60年代,数量革命对地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理论地理学的发展。70年代后,出现了人本主义的倾向,行为地理学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前苏联,50年代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分离的二元论观点。60年代以后建立起“统一地理学”的概念。70年代后经济地理学逐渐扩展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已接近人文地理学的内容。近年来出现了经济化、社会化、计量化和生态化等趋势。在出现人口、资源、旅游、文化和民族等概念的基础上,还出现了建设地理学和工程地理学等应用性强的学科。 ○2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 科学理论和方法论的建立: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开始得到重视和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广泛应用;心理学方法和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在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基本情况说明

《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基本情况说明 一、成绩情况: 本课程共3学分,采用五级计分法: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考核成绩占40%(其中考查读书报告形式10%,期末考查课程论文形式30%),平时成绩占60%(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包含对本课程改进的建议)。 本科生院对于最终成绩有比例控制,优秀率控制在20%,其他为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如果超过比例,教务系统就会禁止输入。 1.考核成绩的40% (直接抄袭网上资料,未经个人转化者,本次成绩为零。) a.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要求:选择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或文学文化现象试作评析,或针对与课程有关的文学前沿问题撰写文情调查报告;报告字数不限,但要求写出自己的切实心得而不是拼揍已有的材料。 b.期末论文:字数3000字左右,要基本符合论文规范(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最后一次上课前上交。 题目自选,可结合教学内容,也可据自身阅读感受来选。内容可以是作家作品解读,也可文学文化现象分析。要求写出自己真实感受而不是拼凑材料。2.讨论课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0%)由小组成绩与个人表现相结合确定,考察依据是讨论稿记录和发言情况。 二、纪律: 本学期所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是本科生院直接监控和管理的,本科生院有硬性规定,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有三次不参加课程学习和讨论者,就没有成绩。正当原因请假的上限只有两次。本科生院还规定这门课程不接受免听课的申请。作为任课老师和助教,没有丝毫宽限的权利。 无故迟到三十分钟算旷课。助教没有准假条的权力。 三、课前准备: 讨论课最为重要的是课前的准备。可以阅读相关的资料书籍,也可上网查阅资料。列出几种途径: 1.内部的参考资料:是精选出来、最贴近讨论话题的文章。作者大都为学界名

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李传军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从理论上总结管理学的研究现状,并结合管理实践预测其发展趋势,对于管理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管理学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主体(组织)、管理方法(工具)、管理对象(人和物)等方面;而我国管理学尚处于理论建构阶段,对于管理学学科体系尚存在不同的意见。近年来,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管理学呈现出以下明显的趋势:管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管理学发展的理论化、哲学化趋势;新的管理学分支的发展将更加迅速;管理学将更多地与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等紧密地结合;管理学研究将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特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 一、管理学的研究现状 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尽管管理理论的各个学派在建构各自的理论体系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巧各有千秋,但它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冲突,甚至互有借鉴。它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组织的发展,并且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人力资源的深层挖掘去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管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组织的发展,为了组织适应环境的变化。组织要在变化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效率和增加效益。正是基于这一点,各管理学派都在努力寻找更有利于组织发展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在它们看来完全合乎理性的各种假设,展开论述:古典管理理论第一次把管理作为一个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它对理论的主要过程、管理的职能和技能的论述在今天仍是大家的共识,并指导着管理的实践;组织行为科学理论学派对激励诱导、群体及组织内人际关系作了详细论述,确定了工人是有价值的资源;管理科学学派运用数学模式和程序求得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特别是运用最新的信息情报系统,大大促进了管理效率的提高;决策学派注重效果,它从“效果”出发,充分考虑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并认为效率是实现效果的必要条件;经验管理学派则试图通过成功与失败的实例分析,寻找在同类条件下如何有效管理的方式,认为一个有效的组织必须以管理者的有效性为基础,而且管理者的有效性本身是对组织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系统管理理论强调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认为系统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果;权变管理理论则提出根据不同情况随机应变,从而使管理更为有效。 在管理方法方面,体现出显著的量化特征。就决策工具而言,它必须能够实际做出或建议做出决策,将真实世界中现有的那些种类的经验数据作为它们的输入,用量化的方法做出评估。在这种严格条件下的模型设计,选择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保留最优化;第二个方向是设计满足模型,以合理的计算成本提供足够好的决策。这两个方向共存于管理理论的世界中,不论组织行为理论、决策理论,还是后起的系统分析学派、选择学派有、权变理论,都不同程度地在这两个方向徘徊。 关于人在组织中作用的认识,是管理理论在构建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所无法回避的问题。传统管理理论将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漠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目标,从而看不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这并不是说科学管理学派完全走向了人作为“经济人”的极端,事实上,不仅科学管理学派中的甘特、吉尔布雷斯等人有较多关于重视人的价值的论述,就是泰罗本人关于“精神革命”和培训工人的见解,以及雇主应以平等态度对待工人并了解其真实思想与感情的主张,都表明了他还是注意到了人这一因素。行为科学理论正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理论的不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并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中的许多理论

公共管理题目汇总

公共管理题目汇总 1、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 2、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现象与策略 3、分析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 4、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5、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6、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服务社会化浅析 7、构建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模式的思路 8、公共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改进 9、突发公共事件病区批量患者搬迁的流程管理与评价 10、城镇化背景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浅析以陕西省为例 11、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介入 12、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 13、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 14、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 15、新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的利与弊 16、浅谈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17、关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 18、新时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19、包容性视野下的公共安全管理:维度分析与战略创新 20、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21、城市公共危机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

径研究 22、基层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科学管理及服务优化 23、浅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4、公共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 26、公共部门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研究 27、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机构借助网络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保护机制研究 28、城乡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29、论自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30、探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 31、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架构 32、关于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分析 3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34、浅谈基于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 35、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36、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专利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37、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 38、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三维空间 39、我国公共组织管理中人员激励问题的思考 40、浅谈新公共管理视域下的社区警务

公共管理核心与前沿答案

公共管理核心与前沿1、下列属于 公共组织运营管理目标的是 A) 高质量√ B) 高效率√ C) 高响应度√ D) 低成本√ 2、在“三圈”理论中,下列属于外部支持对象的是 A) 上级机关√ B) 新闻媒体√ C) 下级机关√ D) 民众√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圈”缺一不可√ B) 公共价值需要证明√ C) 能力建设不能忽视√ D) 外部支持不能想当然√ 4、下列属于公共管理领域特点的是 A) 最古老的职业√ B) 最重要的工作√ C) 最年轻的学科√ D) 最困难的课题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共管理中“顶天”是指战略管理√ B) 公共管理中“立地”是指运营管理√ C) 公共管理中“顶天”是指宏观管理 D) 公共管理中“立地”是指微观管理 6 下列有关公共组织管理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仅指公共组织内部管理 B) 仅指公共组织对社会的管理和服务 C) 包含公共组织内部管理以及社会管理和服务√ D) 自我管理 7、公共管理的主体是 A)政府 B)非政府组织 C)公共组织√ D)人民大众 8、下列不属于公共组织“三圈理论”内容的是 A)公共价值 B)能力 C)支持 D)权利√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属于公共管理的内容 B)涉及公共利益的私人事务属于公共管理的内容 C)涉及私人利益的私人事务属于公共管理的内容√ D)私人利益如果涉及公共利益,也属于公共管理的内容 10、在本课中,主要讲述的内容是? A)公共管理核心与前沿√ B)政府管理 C)危机管理 D)非政府管理 11、公共管理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 正确√ 错误 12、公共管理的任务是对外部事务的管理,不包括组织内部的管理。 正确 错误√ 13、公共管理中的“顶天”是指提高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 正确√ 错误 14、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刚刚起步与大量现实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成为一对尖锐的供需矛盾。 正确√ 错误 15、公共管理中的“立地”是指提高单位的运营管理水平。 正确√ 错误 16、当代公共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思维和行为的系统性、预见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正确√ 错误 17、利用三圈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正确√ 错误 18、公共管理的任务是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的管理。 正确√ 错误 19、公共组织运营管理的四个目标是相互矛盾,很难统一在一起。 正确 错误√ 20、在公共组织运营管理目标中,高响应度是指能够对客户的需求和要求做出迅 速回应。 正确√ 错误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 张再生李祥飞 [摘要]随着管理价值的彰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正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从公共伦理、价值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个角度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理论前沿问题展开讨论,从科学技术进步、公 共职能流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功绩制、职业生涯管理等视角对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 践面临的新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关键词]公共部门;公务员;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2)09-0079-04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是指在公共部门工作的人员,尤其是指在国家、政府等公共部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国家公务人员。相对于其他部门的人力资源而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具有公共管理的四个本质特征:1.履行公共权力,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2.追求公共利益,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宗旨;3.作用的对象是公共事务,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客体;4.具有公共责任,这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灵魂。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开展的,依照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招聘、考核、激励、培训、开发等一系列的管理与开发活动,都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 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前沿问题 1.公共行政伦理嬗变及其对公务员行政伦理的影响 公共行政伦理历来被认为是“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伦理”或“政府职能过程中的伦理”。公共行政静态上就是国家公务人员对国家公共事务的管理。因此,相应的,公共行政伦理就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道德规范、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总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是我国公共行政伦理发生嬗变的主要促进因素之一,其间接地也使广大行政人员的道德风貌随之发生了嬗变。市场经济使个人利益得以凸显,个人主体意识增强和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造成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领域的分离,对公共人力资源的行政伦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夹杂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在这种嬗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道德观薄弱的公务员队伍,成为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之一。在此种情境下,公共部门乃至整个社会面临着一系列的伦理道德价值缺失。[2]因此,新时期行政体制改革为公共行政伦理的重塑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使得近几年来诸如荣辱观、公平、正义、公共利益等概念重新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公共伦理与公共道德的重要性得以彰显。也就是说,新时期公共行政伦理的嬗变必然要以协调由于利益分化与冲突所引起的各种利益关系的紧张状态,维护社会和谐有序为价值取向,相应的,公共行政伦理的嬗变也对我国公务员群体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公共行政伦理失范问题,许多专家及实践者曾试图利用伦理体制的设计来解决,但无论体制设计的多完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给行政人员留下许多道德空场,使公共权力执行过程实际上演变成了部分国家公务人员“公”与“私”的一场博弈。[3]因此,在公共行政伦理嬗变过程中,强化和解决公务人员伦理道德问题,成为未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2.以价值观为基础的雇佣及其对公职人员选拔中素质结构模型的影响 价值观是一个人意识的核心,是推动和指引其进行决策和采取行动的原则和标准。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讲,当某种价值观被广泛认可时,就会演变成为社会的规范并进一步规范和引导着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价值观是影响个体人格和组织运行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在评价、解释、预测个体和组织的行为以及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伴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环境下的公共部门职能的转变,公共管理领域的价值观问题正逐步成为管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之一。 公共部门人才选拔时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考核人员的素质结构,然而素质结构的优劣不是简单地由一个因素

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方向

浅析管理学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赵程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要: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处处闪烁着管理思想的光辉,但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和工厂管理实践的发展,在西方逐渐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本文旨在对19世纪末至今的管理学发展历程和发展过程中的理论及其特点、发展趋势作一总结、评析,在了解过去的基础上,对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管理理论服务。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发展历程;特点;趋势; 1 管理学理论的传统管理阶段 1.1中国早期管理学理论思想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管理思想。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杰出的军事家孙武著有《孙子兵法》一书。该书共 13 篇,篇篇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句名言就是一例。这种辩证的策略思想在书中比比皆是。孙武的策略思想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管理上也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日本和美国的一些大公司甚至把《孙子兵法》作为培训的必备书籍。 战国时代的另一本书《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理想化的设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财政、教育、军事、司法和工程等方面。该书对封建国家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许多著作中都有体现,如《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1.2外国早期管理学理论思想 外国的管理实践和思想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奴隶社会,管理实践和思想主要体现在指挥军队作战、治国施政和管理教会等活动上。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以及古罗马人在这些方面都有过重要贡献。 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不自觉地进行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

人文地理复试题

08年城资系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复试试题 1、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你如何理解主体功能区? 2、什么叫资源型城市,你怎么理解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3、全球化条件下产业布局的特点 4、在区域发展研究中,怎么对区域发展条件作出评价? 6、怎么理解城乡统筹的关系? 第五题好像是人文地理在发展中的作用什么的吧,因为是六选五,所以我就不太记得了 09城资区域经济复试 一共就四个论述: 1.以你熟悉的城市或者区域为例,谈谈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结合你所熟悉的区域,谈谈如何选择区域主导产业。 3.比较沿海的内地的城乡关系,谈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4.最后一个好像是谈谈金融危机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2009人文地理复试题目(回忆版) 四个论述: 1、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30分) 2、结合你所熟悉的区域,简述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40分) 3、根据你所熟悉的城市或区域,论述技术创新对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0分) 4、根据我国三大经济区的特点,论述金融危机对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0分) 一、英语词组 人文地理human geography 西部大开发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城乡协调发展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城乡一体化the urban - rural integration 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层面上from the viewpoint of society ,economy, ecology and culture 制度创新system innovation 人地关系manland relationship

公共管理选题

公共管理选题 1、公共关系管理对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 2、当前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现象与策略 3、分析如何把公共卫生管理运用在卫生监督工作中 4、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5、公共卫生事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6、公共管理视阈下档案服务社会化浅析 7、构建农村公共设施基层管理模式的思路 8、公共自行车智能管理系统的改进 9、突发公共事件病区批量患者搬迁的流程管理与评价 10、城镇化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管理浅析--以陕西省为例 11、新闻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积极介入 12、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研究 13、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 14、市场经济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关系论述 15、新公共管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的利与弊 16、浅谈公共管理中的数字化城市管理 17、关于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探讨 18、新时期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19、包容性视野下的公共安全管理:维度分析与战略创新 20、新公共管理理论视域下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21、城市公共危机网格化应急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 22、基层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科学管理及服务优化 23、浅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24、公共治理视域下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路径探析 2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探究--以新公共管理为视角 26、公共部门信息质量管理的基本问题研究 27、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机构借助网络数字技术对非遗的保护机制研究 28、城乡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 29、论自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30、探究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规制 31、风险社会背景下公共安全管理教学改革架构 32、关于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分析 33、公共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34、浅谈基于GIS的公共卫生管理与分析决策系统 35、医药院校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 36、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企业专利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37、网络舆情参与对现代公共管理的影响 38、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三维空间 39、我国公共组织管理中人员激励问题的思考

浅论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浅论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王素莲,女,山西高平人,山西大学经济系讲师,在读研究生。一、管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一部人类社会变革的编年史。 人是社会动物。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集体进行的,要组织和协调集体活动就需要管理。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管理范围和管理的复杂程度,因而对管理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影响。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当时的管理水平也与之相适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思想有了很大发展,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第一部法典、古罗马建立的层次分明的中央集权帝国以及古中国的《孙子兵法》都闪现出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火花。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管理思想也发生了一次深刻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在这一期间,亚当·斯密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他的分工理论为管理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根基。 进入前工业社会,社会分工、分层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日趋复杂,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双方矛盾日趋突出,生产力水平也日趋提高,急需一套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科学

的管理方法与之适应。尽管早期的管理思想有其科学的一面,但毕竟非常零散,没有系统化,工厂主不可能完全认识到怎样进行管理才能既解决劳资关系问题,又不减少所获取的剩余价值。因此,如何改进工厂和车间的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时,泰罗抱着解决劳资双方矛盾的初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人类的基本需要这一经济人假设,重点研究了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建立了一套企业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泰罗制” 。与此同时,法约尔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系统地提出了十四条原则、五种管理职能,创立了组织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使管理学体系初具雏形。 泰罗的科学管理论和方法在20世纪初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起了很大作用,但要彻底解决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专门研究人的因素、以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派———人际关系学派应运而生。它超越了泰罗的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社会人假设,为以后的行为科学学派奠定了基础,成为科学管理向现代管理过渡的跳板。 在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以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因此,许多管理学者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积极从事管理研究,创立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出现

国外人文地理学

发展阶段与特征、主要领域及重点、学科前沿及趋势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011年 1.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1978-2008: Whence, what and whither? 1978-2008年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根源,内容和未来 2.Reconstructing scale: Towards a new scalar politics 重构尺度:新尺度政治学(“尺度政治学”概念取代“规模政治学”概念) 3.A taxonomy for communication geography 通讯地理学 4.Human geography and the institutions that underlie economic growth 人文地理学与刺激经济增长制度的研究(人文地理学同制度经济学的结合) 5.【R】Geographies of production I: An evolutionary revolution? 生产地理学:一场进化式的革命(经济地理学中对渐进式/进化式方法不断增长的兴趣) 6.Cartographic calculations of territory 地域制图计算 7.Geographies of food: ‘Afters’食品地理学:“正餐后的甜点” 8.Sedgwick’s geographies: Touching space维克的地理学思想:触动空间(酷儿理论)——学科交叉 9.【M】Why we disagree about climate change: Understanding controversy, inaction, and opportunity. 我们为什么不同意气候改变: 10.【M】one homeland or two? The nationalization and transnationalization of Mongolia’s Kazakhs.家园,一个还是两个?蒙古哈萨克族的民族化和国际化 11.【M】the sociology of intellectual life: the career of the mind in and around the academy 12.【M】degrees without freedom? Education, masculinities and unemployment in north India. 没有自由的学位?教育,男性,失业—以北印度地区为例 13.The reshaping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ystem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英国福利体系重塑对地理学及地理学家的启示 14.Citizenship, care and companionship: Approaching geographies of health and bioscience 市民,照顾与陪伴:走进健康地理学和生物科学(生物公民身份/biological citizenship;伴生种/companion species;生物科学地理;健康地理;本体政治) 15.【R】The Great Indoors: Research frontiers on indoor environments as active political-ecological spaces 研究前沿:作为政治生态活跃空间的市内环境研究(消费地理学;具体化;封闭;环境性、市内环境、政治生态学) 16.Variegated capitalism and the geography of finance: Towards a common agenda 多样的资本主义和金融地理学(比较政治经济学;经济地理;金融地理;多样性的资本主义/variegated capitalism;资本主义多样性/varieties of capitalism) 17.Constrained agency? Re-evaluating the geographies of labour 约束中介?对劳工地理学的重新评价(中介机构;资本;社区;媒介;劳工地理学/劳动资源地理学;) 18.【R】Geographies of money and finance I: Cultural economy, politics and place 货币和金融地理学I:文化经济,政策和地方(文化经济和经济地理在研究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学科交叉。) 19.Geography and ethics: Justice unbound 地理与道德:自由的公正(民主;平等主义;正义;责任) 20.Contemporary geographies of exclusion III: To assist or punish? 当代排斥地理学研究:协助还是惩罚(包含与排斥) 21.【M】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Design and Use of Past Environments. 景观肖像学:关于符号表征,设计和旧环境运用 22.【M】Muslims in Britain: Race, Place and Identity. 种族,地方和身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