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年考研西经脉络整理

2011年考研西经脉络整理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导言

§1.3 需求和供给需求量和需求的区别,需求法则,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偏好、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预期),替代品和互补品,需求曲线的移动和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量和供给的区别,供给法则,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技术、生产要素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预期、政府税收),供给曲线的移动和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需求的价格弹性(要注意:在同一条需要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要学会如何用几何方法在线形需求曲线上求出需求弹性),弧弹性(公式),点弹性(公式,注意为负),影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必须程度、商品的可替代性、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商品类别的大小、时间的长短),销售者收入与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关系,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影响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因素(进入和退出的难易程度、供给者类别的大小、时间的长短、产量的大小),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模型1),蛛网模型(模型2,这个模型有一定的难度,本书说得不大清楚,要参阅尹的西方经济学)

第一篇产品市场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

§2.1消费者偏好总效用,边际效用,经济正商品,经济负商品,经济中性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序数效用,由消费者偏好引出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性质(斜率为负、任意两条不相交、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公式,注意为负),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公式,其含义),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2.2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公式),价格或收入变化是预算约束线的移动,消费者均衡条件(模型3,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的地方,公式),用边际分析方法理解消费者均衡条件(图2.9)

§2.3价格效应和消费者选择恩格尔曲线的推导(收入变动时均衡商品消费量的变动,图2.12),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是均衡商品消费量的变动,图 2.14),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价格效应,正常商品和劣质商品(包括吉芬商品),不同商品的价格效应分解情况(模型4,价格下降时,表2.3,图2.16,图2.17,图2.18),消费者剩余(图2.20),用无差异曲线来解释消费者剩余(图2.21),用消费者剩余解释“水与钻石悖论”,税收(补贴)与消费者选择(模型5,图2.22)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57 10,13,14,15;计算价格变动时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计算消费者剩余;计算在征收定额税或比例税下的消费者选择(难点、重点)(尹习题集)

第三章生产者选择

§3.1生产技术生产函数,短期和长期的区别,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图3.1),生产的三个阶段(图3.2),等产量曲线的性质,无差异曲线和等产量曲线所分别代表的经济含义,边际生产力递减和边际技术替代率(公式)递减之间的联系,规模报酬(公式)

§3.2生产者均衡显形成本与隐性成本,机会成本与经济成本,会计利润与经济利润,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等成本线(公式),生产者均衡(模型6,公式,图3.8),生产扩张线(图3.9)

§3.3生产成本分析短期成本(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边际成本,图3.10),短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形状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联系(数学推导),长期成本(图3.11),长期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形状与规模报酬的联系,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包络线),生产者成本的最小化(模型7,公式)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85 7,9,12,14,15(注意:成本函数意味着在一定的产量下成本是最小的)

第四章企业与市场(新兴微观经济学,新增点)

交易费用与组织成本(熟记P103的“本章小结”即可)

第五章市场结构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最核心章节,考试的决大部分出于此!)

§5.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大量的买者和卖者,资源的完全流动,同质产品,充分信息),短期均衡{行业和产商的需求曲线(图5.1),均衡条件(模型8,P=MR=AR=MC,极其重要),超额利润,盈亏相抵或亏损最小,亏损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短期厂商的供给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位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以上的部分)},长期均衡{均衡条件(模型9,P=SMC=SAC=LMC=LAC,图5.9),成本不变行业、递增行业和递减行业(推导出长期供给曲线,难点,图5.10,图5.11,图5.12)}

§5.2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的两个条件(唯一的产商,其产品没有良好的替代品),造成垄断的四个原因(规模经济,专利,对资源的控制,特许权),垄断市场的均衡{边际收益与需求的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MR=P (1-1/|EP|),图5.13,均衡条件(模型10,产量和价格的计算,图5.14),垄断产商没有明确的供给曲线,垄断生产是低效率的},一级价格歧视(图5.15),二级价格歧视(图5.16),三级价格歧视(模型11,图5.17),实行价格歧视的两个条件(市场充分隔绝,需求弹性不同),边际成本定价和平均成本定价(模型12,图5.18)

§5.3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大量的厂商,产品不同质,自由进入或退出行业,厂商间行为独立),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主观需求曲线d;客观需求曲线D,核心概念),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模型13,条件:由主观需求曲线所得的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交点(MR=MC)所得的产量恰好等于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交点所得的产量,图5.20},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模型14,条件:除了满足短期均衡的所有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且主观需求曲线与客观需求曲线相交在这一点,图5.22)

§5.4寡占市场(本章的极难点)寡占市场的特点(少数几家大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或行业的大部分产出),寡占市场的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存在着博弈),斯威齐模型(模型15,拐折的需求曲线,图5.23,此模型的优缺点),古诺模型(模型16,反应函数,图5.24),价格领导模型(模型17,价格制定原理,图5.25),卡特尔模型(模型18,曲线水平加总和垂直加总(经常用到),价格制定和产量分配原理,利润再分配原理,卡特尔的不稳定)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136 3,4,5 P137 7,8,9,11,14,15,16(三级价格歧视),17,20(价格领导),21(拐折的需求曲线),22(卡特尔),垄断竞争模型的习题要参阅尹的习题集

第六章博弈论(新兴微观经济学,新增点,很重要!)

§6.1简单博弈和博弈均衡“囚徒的困境”,上策均衡,纳什均衡,上策均衡是纳什均衡的一种特殊情况§6.2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以牙还牙”策略(无限次重复博弈),有限次重复博弈(等同于一次博弈),序列博弈,求解“序列博弈”中“纳什均衡”的利器——博弈扩展形

§6.3威胁与承诺(市场垄断者与潜在进入者之间的较量)空头威胁和可信承诺,策略性行动

§6.4几种相关的策略“保证最低价”策略,“研究和开发”策略

总结:本章其实很简单,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博弈论,并没有利用到任何的数学工具,关键在于把书读懂,每一个博弈矩阵都应该烂熟于心!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156 7,8,9

第二篇要素市场

第七章要素的需求与供给(难度远大于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7.1生产要素的需求派生需求,厂商的利润最大化过程决定了对要素的需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过程决

定了对产品的需求),要素的边际收益(或称“边际收益产品”,MRP=MR×MP),短期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下,就是边际收益产品曲线),长期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难点,长期的要素需求曲线要比短期的要平缓,图7.4),由等产量曲线推导长期的要素需求曲线(图7.5),行业的要素需求曲线(比不考虑加总效应的曲线要陡),影响行业要素需求曲线弹性的因素

§7.2生产要素的供给向上倾斜的曲线,具体的展开后面几章将加以阐述

§7.3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均衡此时要素价格是市场给定的,因此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就等于要素的价格,此时还要区分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图7.9)

§7.4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均衡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供给曲线是平均要素成本(AFC),边际要素成本(MFC),图7.10,注意:要素价格是由供给曲线上相应的要素雇佣量那一点决定的),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图7.11,注意:要素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上相应的要素雇佣量那一点决定的,经济租金(生产者剩余)),(两种情况的对比很重要!)双边垄断的要素市场(本市场没有确定的均衡点,市场的均衡只能是在讨价还价中形成,图7.12)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174 2,3,4,6,7,8

第八章劳动市场

§8.1劳动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劳动市场的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劳动使用的密集程度,劳动的边际产量下降的速度,劳动产品的需求弹性,资本对劳动的可替代性),收入—闲暇模型{模型19,即劳动供给的时间配置模型,单位时间的工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或说是价格,图8.1,均衡条件:闲暇与收入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单位时间工资率,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图8.2,进一步推导出向里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工资水平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均衡的工资水平反映的是劳动力市场的一般情况,个别工资水平还取决于诸如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

§8.2教育与工资差别人力资本,信号显示

§8.3工会与劳动供给工会的目标(提高工资水平、增加就业人数),两个目标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改变劳动市场的需求弹性,改变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的位置),手段,集体谈判(拐折的劳动供给曲线,图8.13),工会对于非会员工资的影响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194 1,2,3,4,5

第九章资本市场

§9.1资本需求:厂商投资决策单期回报率(公式)和无限期回报率(公式),现值的概念和计算,资本的边际效率(数学公式的求导),预期利润率,资本的投资决策(贴现率低于预期利润率时,应该投资;反之,则不应该投资),由资本的投资决策可以推导出厂商的资本需求曲线(要理解并记住P200的实际例子!)

§9.2资本供给:个人储蓄决策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也是由个人(家庭)的提供的,决定家庭储蓄决策的因素(当前收入和预期将来收入、利息率),短期和长期的资本供给曲线,跨期选择模型{模型20,禀赋点,图9.5,预算线的斜率(1+r)就是即期消费相对与未来消费的价格,均衡点,利率上升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曲线必须绕着禀赋点转动),推导出向里弯曲的储蓄曲线}

§9.3资本市场的均衡资本市场的需求来自于个人超前消费引发的需求和企业进行投资带来的需求,资本市场的供给来自于个人储蓄,均衡利率是整个市场的平均利率水平,个别资产的利率水平还取决于诸如各自的风险程度等因素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207 1,2,3,4,5

第十章自然资源市场

§10.1自然资源与租金不可再生资源的分类(图10.1),对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供给是一条垂直线,地租的大小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和现有的土地数量,经济租金是纵轴、价格线和供给曲线围成的面积(对比消费者剩余)

§10.2不可再生资源的市场均衡稀缺性成本(图10.4),稀缺性成本从收入角度上看就是经济租金,不可再生资源的价格决定{模型21,P0=C/(1+r)T,不可再生资源的当前价格等于该资源日后耗尽好替代品价格的贴现值}

§10.3自然资源配置理论的应用渔业资源的经济分析(自然均衡点,可持续捕捞点,图10.5,模型22,图10.6),砍伐森林的最佳时机(树木的年增长率等于投资的回报率时砍伐)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220 1,2,3,4,5,6

第十一章风险与资产选择(新兴微观经济学,新增点,很重要!)

§11.1风险偏好风险爱好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规避者(表11.1),预期效用函数(公式),风险规避者的效用函数一定是凹函数(假定大部分人都是风险的规避者)

§11.2风险分散保险模型(模型22,完全的数学公式),证券市场不光是一个投资(投机)市场,还是一个保险市场(表11.2),期货的投机与保值

§11.3风险资产(本章的核心与难点!)均值—方差效用函数(在人们大体上是风险规避者的假定下,效用与均值正相关,与方差负相关),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rx=xrm+(1-x)rf},资产组合的标准差(ζx=xζm),预算约束线{ rx= rf+(rm- rf)ζx/ζm},资产组合选择(图11.6),风险价格{P=(rm- rf)/ζ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模型23,第i种股票的β值,风险溢价,ri= rf+βi(rm- rf),市场线,ri=E(P1)-P0/P0}

总结:本章只需熟记所出现的公式,解题时加以套用即可!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246 1,2,3,4,5,6

第三篇市场经济问题研究

第十二章一般均衡与福利(微观经济学的高度总结,难点!)

§12.1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24)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交换的一般均衡、生产的一般均衡、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交换的一般均衡{即商品如何在消费者之间有效率地分配,交换的埃奇沃思方框图(图12.2),均衡条件(两个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点系列,MRSAXY=MRSBXY),消费的契约曲线,效用可能性边界},生产的一般均衡{即生产要素如何在生产者之间有效率地配置,生产的埃奇沃思方框图(图12.4),均衡条件(两个生产者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系列,MRTSXLK= MRTSYLK),生产的契约曲线,生产可能性边界},边际转换率(表示在现有的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的条件下,为了多生产1单位的X 必须放弃的Y的产量,即边际可能性边界曲线的斜率,MRTXY=MCX/MCY),生产和交换的一般均衡{均衡条件(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MRSAXY=MRSBXY= MRTXY,图12.7)

§12.2福利经济学效率,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更优,公平,平等,洛伦兹曲线,吉尼系数

§12.3帕累托最优与福利帕累托最优的条件(等同于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完全竞争条件下能够满足帕累托最优的这三个条件(这是微观经济理论得出的最重要的概念!要注意其推导过程),垄断厂商与效率损失(图12.10),工会与效率损失(图12.12),完全价格歧视与效率(此时也是帕累托最优!)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275 3,5,6,7,8(难题,提示:令r=1,Py=1;注意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来自于出卖生产要素所得)

第十三章不完全信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3.1不完全信息与道德风险计算信息的价格(模型25,参见例题),道德风险,解决保险市场道德风险

的方案—部分保险

§13.2逆向选择与信号显示逆向选择,信号显示,旧车市场的均衡(低质量车占据市场,高质量车退出市场,图13.1)

§13.3激励机制(本章的核心与难点!)委托—代理问题与道德风险(工作的成果同时取决与代理人的努力和客观因素,比如说天气),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模型26,满足三个条件:①参与约束,S[f(X)]-C (X)≥U0,即工作所得到的净收益不工作所能够达到的效用水平,②求得使f(X)-C(X)- U0最大的X☆,③激励相容约束,S[f(X)★]-C(X★)≥S[f(X)]-C(X),即代理人努力工作得到的净收益大于偷懒得到的净收益},激励机制的设计方案(租金、劳动工资、目标产量承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无法正确地衡量代理人所付出的X☆,因此,风险将由代理人独自地承担,显然,这种激励机制将无法奏效!

§13.4不对称信息下的次优激励机制分成制{S=F+αf(X)},分成制中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不一致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4,5,7,8,9,10,11,12(已考题)

第十四章外部经济

§14.1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外部经济、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外部成本倾向于使社会产出高于最佳产出,外部收益倾向于使社会产出低于最佳产出(图14.1,图14.2),了解几种常见的外部经济

§14.2干预性方案庇古税收,标准与费用方案(最优污染程度,图14.5,标准与费用方案的比较,图14.6,两种方案各有优势,取决于不确定性的性质和各种成本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可转让许可证(市场均衡时,许可证的价格等于所有厂商降低污染的边际成本)

§14.3产权与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市场解决外部经济的途径),钢铁厂与渔民的例子(表14.2),前提条件—交易费用为零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316 2,3,4,5,6,7,8,9

第十五章公共产品

§15.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的两个性质(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纯粹公共产品的个人消费等于集体消费(计算题运用的核心性质!),公共产品的识别(纯粹的公共产品、纯粹的私人产品、公共资源、准公共产品,图15.1),搭便车问题,私人部门生产公共产品的低效率(图15.2)

§15.2公共产品与资源配置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垂直加总,个体消费者面临着相同的消费数量和不同的消费价格(对比私人产品),有公共产品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私人产品中的任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相同;在生产所有产品的生产要素中,任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所有消费者的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它们之间的边际转换率),林达尔方案(图15.7)

§15.3搭便车问题林达尔方案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而失败(图15.8,说谎话达到纳什均衡,公共产品的产量将会低于帕累托最优水平),说真话机制(需求显示机制、竞叫选择机制,了解即可)

本章一定要掌握的习题:P338 3,4,5,6,7,8,9,10(帕累托最优)

第十六章政府与市场(稍加了解即可!)

宏观经济学

注意:下文提及的结构与图表来自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宏观经济学》黄亚均袁志刚编写这本书的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涉及知识面广尽管不是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是我认为搞定了这本书宏观经济学部分无大碍(当年我就是用这本书复习经济学专业课成绩为86) 实在不愿看此书的同学也可以对照以下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价格是如何配置稀缺的资源,而宏观经济学将研究如何能充分地利用本就已稀缺的这些资源。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方法与微观经济学很不一样:微观经济学主要是运用“边际分析”的办法来解决一些资源的配置问题,对于每一种模型掌握一种例题即可,图形也局限于两条曲线的交点;而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在于概念繁多,并且存在着充满着矛盾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学派,他们出于代表着不同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往往运用着截然不同的分析方法,因此,要特别地注意这些不同的分析方法、不同的结论以及不同的政策含义,图形更多地要注意曲线代表的经济含义和它的移动。这同样地适用于以后所学的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当中!

学习宏观经济学不是要让你们当裁判,说出孰是孰非!每一个经济学派及它的出现都有它产生的大背景,能解决当时所出现的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每一种宏观经济理论都有很严格的前提和假定,切记不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套一通。学习宏观经济理论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各个宏观经济学派的基本观点,学会经济大师们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导论

§1.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净要素收入(GNP-GDP=NFP),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水平×100),流量与存量(储蓄与财富,投资与资本,经常项目与国际投资头寸),利率与现值

第一篇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主要是建立在古典学派的理论基础上,古典学派的主要观点是市场机制是达到市场均衡的唯一手段:①价格的可伸缩性保证了产品市场的出清②工资的可伸缩性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出清③利率的灵活变动保证了资本市场的出清④货币数量的变动不会对实际的经济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是中性的),萨伊定律,长期与短期的区分(不同与微观经济学中长期与短期的区分,也不同于金融市场上长期与短期的区分!)

第二章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

§2.1国民收入的衡量支出法衡量国民收入(Y=C+I+G+NX,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收入法衡量国民收入(NNP=GNP-折旧,NI=NNP-间接税,NI=劳动收入+所有者收入+租金收入+企业利润+净利息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政府的转移支付+红利+利息调整,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收性支付,难点!参阅尹的习题),GDP衡量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产品、本期产出、市场价格、非市场的经济活动)§2.2价格指数和失业率GDP消胀指数(GDP消胀指数=名义GDP/实际GDP),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两价格指数之间的区别(特别要注意前者用的是当前的产量,而后者用的是基年的产量),通货膨胀率{πt+1=(Pt+1-Pt)/Pt},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奥肯定律(实际GDP变化率=3%-2×失业率变化率,3%是失业率不发生变化时,实际GDP的增长率,也就是说失业率每增长1%,实际GDP的增长则下降2%)

§2.3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潜在的GDP,消费函数{C=C(Y-T)=a+b (Y-T),自主性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图2.6},投资函数{I=I(r)}

§2.4宏观经济的均衡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公式),均衡利率,可贷资金理论,金融市场的均衡条件(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图2.8,公式),财政政策的作用(无效!挤出效应)

第三章经济增长(新增点!)

§3.1资本积累索洛增长模型,索洛增长模型的假设{①生产和供给方面:Y=F(K,L),劳动和资本可以平滑替代,规模报酬不变,稻田条件(公式),在生产函数两边同除以L——y=F(k,1)=f(k),所有符号均代表人均产量;需求方面:y=c+i,c=(1-s)y,y=(1-s)y+i,i=sy=s f(k)},资本存量的变化{△k=i-δk= s f(k)-δk},投资、折旧和资本存量的“稳态”(图3.4),储蓄率对稳态的影响(图3.5),资本积累能提高产出水平,但是无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黄金律水平”{c*=f(k*)-δk*,条件:MPK=δ},一个经济肯定会自动收敛于一个稳定状态,但并不会自动收敛到一个“黄金律水平”的稳定状态(结论!)§3.2人口增长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k=i-(δ+n)k= s f(k)-(δ+n)k},有人口增长时的稳态(图3.10),解释人口增长快的国家比较穷,人口增长解决了经济的持续的增长,是无法解决人均增长,引进人口增长时的“黄金律水平”{c*=f(k*)-(δ+n)k*,条件:MPK=δ+n}

§3.3技术进步每劳动力效率单位的资本存量的变化{△k=i-(δ+n+g)k= s f(k)-(δ+n+g)k},在技术进步下的稳态(图3.11),技术进步是一个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源泉,引进技术进步时的“黄金律水平”{c*=f(k*)-(δ+n+g)k*,条件:MPK=δ+n+g}

§3.4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人力资本、干中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①储蓄率政策:如MPK-δ>(n+g),则意味着储蓄率低于黄金律稳态的要求②技术政策和人力资本)

第四章失业

§4.1失业的类型和自然失业率古典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在这两种类型失业中,工作岗位和失业人数是相等的,仅仅是由于双方没有及时地找到对方)和凯恩斯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U/L=s/(s+f),政策含义}

§4.2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职业搜寻理论(了解),贝弗里奇曲线(描述岗位空缺率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负相关关系,图4.3,学会在图上求得周期性失业)

§4.3实际工资刚性最低工资法,内部人—外部人模型,效率工资理论

§4.4失业的构成和治理政策自然失业率上升的原因,失业的回滞理论

第五章通货膨胀

§5.2货币数量论数量方程式(M×V=P×T),数量方程式的变形(MV=PY,侧重于当期产出的交易,Y 就是实际GDP),“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M/M+△V/V=△P/P+△Y/Y),古典两分法,铸币税

§5.3通货膨胀与利率费雪方程式(i=r+π,i=r+πe),货币需求函数{(M/P)d=L(i,Y),(M/P)d=L (r+πe,Y),要注意这是古典的货币需求函数}

§5.4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造成价格体系和税收体系的混乱并导致资源的无效率配置,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则引起了社会财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分配(注意本章的习题7),恶性通货膨胀

第六章开放经济

§6.1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国内总支出(国内总吸收,C+I+G),对外净投资(NFI=S-I)与净出口(NX)恒等,

§6.2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小国开放经济是世界市场利率的接受者,小国开放经济模型(图6.3),财政扩张将会形成财政与贸易的双赤字(图6.4)

§6.3汇率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指两国间商品的相对价格,在间接标价法下,实际汇率=名义汇率×本国商品价格/外国商品价格),实际汇率的决定机制(图6.7),财政扩张将会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图6.8),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实际汇率的上升,但并不能增加净出口(图6.10),名义汇率的决定机制{△e / e=△ε/ε+(π*-π)},货币扩张将会导致名义汇率的下降,但不能影响实际汇率(古典两分法),小国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结(表6.1)

§6.4大国开放经济模型大国开放经济是世界市场利率的制定者,大国开放经济模型(图6.13),财政扩张将会造成世界市场的利率的上升、净出口的下降和实际汇率的上升;贸易保护主义会导致实际汇率上升,但并不能增加净出口

第二篇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宏观经济短期内价格和工资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伸缩性。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实际上就是研究短期中宏观经济偏离长期均衡的均衡状态,以及回到长期均衡的可能性和条件。

第七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7.1总需求曲线总需求(AD,反映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原因(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开放替代效应),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几个因素(预期因素、政府政策、世界经济)

§7.2总供给曲线总供给(AS,反映价格水平和总供给量之间的关系),长期总供给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原因在于货币工资的不完全伸缩性;与任意一条长期总供给曲线相对应,都存在着一条短期总供给曲线;在任一时期,一个社会存在着两种产量:现实产量和潜在产量),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主要受人口、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

§7.3宏观产量的短期均衡总需求冲击(图7.9,短期均衡偏恢复到长期均衡的机制),总供给冲击(图7.10,短期均衡恢复到长期均衡的市场机制和干预机制)

第八章总需求理论

§8.1国民收入的决定计划总支出(E=C+I+G)、自主性支出和边际支出倾向(E=A+eY ),国民收入的决定(图8.2,宏观经济趋向均衡点的原理),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Y*=kA=A/(1-e)},自主支出乘数{k=1/(1-e),政策含义},边际支出倾向的变动{e=b(1-t)}

§8.2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函数{从流动性偏好理论出发得出,(M/P)d=L(r,Y)},货币供给函数{(M/P)S=M/P},利率的决定(图8.8),利率的传导机制

§8.3 IS-LM模型IS曲线(代表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图8.11),财政扩张以及本币贬值将导致IS曲线的右移,LM曲线(代表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图8.14),货币扩张将导致LM曲线的右移,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水平(图8.16,短期均衡)

§8.4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于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政策的效果取决于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流动性陷阱”和“投资对利率缺乏弹性”将会导致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失败

总结:一定要掌握IS-LM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以及由此推导出的总需求函数,宏观经济学的计算题肯定出在这里面!

第九章总供给理论

§9.1总供给模型工资粘性模型,价格粘性模型,工人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附加预期的总供给曲线{Y=Y+α(P-Pe),图9.5,前面4个模型得出的同一结论!}

§9.2总产量的波动和调整总需求冲击(机制,图9.6,推论:预期到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生活没有影响,对比第七章§7.3),总供给冲击(市场机制,图9.7,干预机制,对比第七章§7.3)

§9.3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总供给曲线的另一种表达形式,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决定通货膨胀率的三个因素{预期通货膨胀率、周期性失业、供给冲击;π=πe-β(u-un)+ε},通货膨胀产生的三个原因(通货膨胀惯性、需求拉长、成本推进;反映了决定通胀的三个因素),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图9.10,预期通胀率的增大和正的供给冲击将会使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右移),牺牲率(对比奥肯定律),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图9.12,对比长短期的总供给曲线!)

第十章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

§10.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三个方程式{商品市场均衡:Y=C(Y-T)+G+I(r)+NX(e),思考这里为何是名义汇率;货币市场均衡:M/P=L(r,Y);资本市场均衡:r=r*,图10.1}

§10.2浮动汇率制下的小国开放经济财政扩张会使均衡名义汇率上升,而产出不变(无效!),货币扩张会使均衡名义汇率下降,产出增加(注意其传导机制与封闭经济下的传导机制的差别!),贸易保护主义会使均衡名义汇率上升,而产出不变

§10.3固定汇率制下的小国开放经济财政扩张会使产出增加(图10.6),货币政策无效(因为一国的货币政策有义务维护本国的名义汇率水平),贸易政策将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图10.8),小国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结(表10.1,与表6.1对照)

§10.4利率差异与价格变动利率差异原因(风险差异、非套补的利率平价),风险贴水(r=r*+Q,Q与本国市场风险变化方向一致),引入风险因素后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图10.9,机制),引入价格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图10.10,机制)小国开放经济短期与长期均衡(图10.11,机制)

§10.5大国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大国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图10.12),大国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介于封闭经济和小国经济之间

第十一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

§11.1主动性政策和被动性政策支持被动性政策的理由{政策效果滞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卢卡斯批评(理性预期,批评凯恩斯经济政策忽视了预期对政策效果的影响)},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累进收入税收、失业补偿)

§11.2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支持单一规则的理由{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时间不一致性(在特定时点上作出的相机抉择尽管在当时是理性选择,但从长期看却往往适得其反)},货币政策规则(货币主义理论:维持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名义GDP盯住政策;价格水平盯住政策),财政政策规则(可以保持一定的财政赤字或盈余)

§11.3经济波动理论的最新发展新古典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即短期经济波动属于产出的自然波动,比如遭受某方面的冲击;①对劳动力市场的解读②技术冲击的重要性③货币的中立性④工资和价格的灵活性),新凯恩斯理论(即短期经济波动是由于总需求的波动;①菜单成本和总需求外部性②工资和价格的交错设定③协调失败引发的衰退)

第三篇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

按照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体系,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似乎缺乏某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而从纯粹的古典理论出发,在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推导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理论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只要把单个消费者、单个企业和单个市场的行为引申到n个就行了。现代宏观经济学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为自己寻

找微观基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从现实角度来看,宏观经济变量的基础是企业和家庭在各个市场上相互作用的行为。在国民收入的四部分中,消费占了绝大部分,而投资则是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最敏感因素。

第十二章消费理论

§12.1凯恩斯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点假设(边际消费倾向在0和1之间、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决定储蓄的基本力量是收入而不是利率水平),凯恩斯消费模型(C=a+bYd),“平均消费假设之迷”(即对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批评)

§12.2跨期选择理论(见微观经济学§9.2)结论:当期消费并不完全取决于当期收入,还取决于长期收入,或者说是一生收入

§12.3生命周期假说生命周期假说{利用储蓄等手段对不同时期收入变化和波动进行平衡,C=(A+RY)/T=αA+βY},生命周期假说对“平均消费之迷”的解释(图12.9)

§12.4永久性收入假说永久性收入假说(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取决于永久性收入,而不是偶然所得的“暂时性收入”,C=αYp),永久性收入假说对“平均消费之迷”的解释(政策含义:只有没有预期到的影响未来收入的政策变化才能影响消费)

第十三章投资理论

§13.1企业投资企业意愿的资本存量取决于两个因素{资本的租用价格、计划的产出水平,K*=g(Rk,Y)},资本使用成本{利息损失、资本折旧、资本价格变化,C=iPk+δPk-ΔPk=Pk(i+δ-ΔPk/Pk)},资本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使用成本{Rk= Pk(r+δ)},投资的决定因素(净投资、总投资,ΔK=K*-K-1,I=ΔK+δk-1),企业总投资的决定因素(资本品价格、实际利率、计划产量、折旧率),投资税收信贷{(1-t)Rk=(1-u)Pk(r+δ)},政府通过税收来影响投资水平(较高的所得税会提高资本的租用价格并减少投资),税收信贷对投资的影响还取决于企业的预期和政策的实施时间,托宾的q(q=股票的市场价值/资本的重置成本),q理论(q>1,企业进行新的投资)

§13.2住房投资住房价格取决于一个时点上住房需求存量与即定的住房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住房投资决定于现行的住房价格水平(图13.5),决定住房需求的因素(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拥有住房的净收益、实际利率),个人收入税的提高将会刺激住房资产的投资

§13.3存货投资持有存货的原因(平滑生产、节约生产成本、防止脱销),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加速数模型(参阅参阅尹的西方经济学)

第十四章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参阅“货币银行学”)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学流派(稍加了解即可)

第十六章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要求自己钻研)

货币银行学

注意:下文提及的结构与图表来自复旦出版社出版的《货币银行学》胡庆康编写这本书是指定参考书

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不同于西方经济学,总的来说难度要小的多,没有复杂的模型和数学推导,而且其考试的特点是只会出现名词解释、计算题(简单的套公式和加减乘除)、简答题和论述题。从考试的角度出发,有些细枝末节根本没必要去记,但是考虑到知识系统的连贯性,不记的东西还是最好看一看,理解一下。对于货币银行学,理论点和经济模型不是很多,大题出法很有限,其他的就是机械记忆;对于国际金融学(与黄亚均的微观经济学恰相反,本书完全使用直接标价法!),理论点和经济模型(主要还是曲线移动)比较多,好在姜波克教授在每章后面的总结里对知识点概括地非常精练和全面,如果记准它们,大题也就搞定了,其实这门课的难点在于曲线的移动。由于有考试大纲、货币银行学习题集和国际金融学章节小结,因此下面的脉络总结将会比较简单,主要起着押题的作用,但是绝对包括所有要考的知识点。所有大题的解答应以考纲上的原话为准,当然应该补充教材上的原话,否则论述的篇幅太短!另外要注意金融名词的英文名称,因为很有可能以英文命题!还有就是有关中国的实际问题。金融学考试大纲的内容与复旦大学的两本指定教材几乎一样,新增点我会标出。黑体字代表比较重要的概念,字下加阴影代表比较重要的理论点或经济模型,方框代表图形或表格。

第一篇死记篇

第一章货币

§1.3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货币的层次划分及其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

(M0、M1、M2、M3、M4),

§1.4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货币材料、货币单位、货币种类、法偿能力的规定、铸造或发行的流通程序、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格雷欣法则)、跛行本位制]、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第二章利息与利率

§2.1利息与收益资本化收益资本化(计算题考点)

§2.2利率的种类单利与复利(计算题考点),官方利率、公定利率(新增点)与市场利率,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2.3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实际利率论(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货币供求论(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陷阱”)、可贷资金论(新古典学派利率决定理论),影响我国利率水平的因素(利润的平均水平、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变动的幅度、国际经济的环境、政策性因素)

§2.4利率的功能与作用及其发挥利率的一般功能(中介功能、分配功能、调节功能、动力功能、控制功能),利率的作用(宏观角度、微观角度),利率发挥作用的限制(利率管制、授信限量、市场的开放程度、利率弹性),利率发挥作用的四个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利率市场化

§2.5利率的结构(考纲上没有)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计算题考点)、市场分割理论、偏好理论},利率的一般结构

第三章金融市场

§3.1金融市场的构成金融市场(广义和狭义),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交易对象—货币,交易者之间的关系—借贷关系,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金融市场的现代特征(市场全球化、筹资证券化、业务多元化、创新多样化),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主体(政府、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个人)、

客体(金融产品或金融工具)、管理组织和法规制度},金融市场的基本分类(按交易对象划分、按期限划分、按交割时间划分、按交易的地域范围划分、按是否存在中介机构划分、按性质与层次不同划分)

§3.2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功能

§3.3货币市场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主要特征(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小),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银行存款、短期证券、商业票据),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政府、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货币市场的构成(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贴现市场),短期信贷市场(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对企业提供短期信贷资金),短期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政府短期证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贴现市场(计算题考点)

§3.4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期限长、流动性弱、风险大但收益大),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政府、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企业,个人),资本市场的主要功能,资本市场的构成(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证券市场),证券发行市场或一级市场{发行方式、发行对象(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发行主体(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债券发行价格(新增点、计算题必考!)、股票的发行价格(议价法和竞价法)、证券的发行程序},证券流通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二级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店头市场、OTC市场,第三市场)、计算机网络交易市场(第四市场)}{证券交易市场的功能、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会员制、公司制)、证券上市(上市标准、上市程序、停牌和摘牌)、证券的交易程序[开户、委托、竞价成交(价格优先原则、时间优先原则)、清算交割、过户]、证券的交易方式[现货交易、信用交易(保证金交易或垫头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计算题考点)]}

§3.5考纲上没有的一些概念联邦基金,外国债券和欧洲债券,“扬基”债券,“武士”债券

第四章商业银行

§4.1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商业银行,单一银行制,分支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

§4.2商业银行的业务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自有资本、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银行借款(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回购协议、银行持股公司发售的商业票据)},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目的在于增加收益和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充当二线准备)},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汇兑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融通业务)和表外业务(表外业务作用)

§4.3商业银行的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般原则{安全性原则(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内部风险)、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商业贷款理论(真实票据论)、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超货币供给理论(考纲没有)},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缺口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良贷款,贷款的5级分类法(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

§4.4考纲上没有的一些概念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贷款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合作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与灾害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银行、金融公司),交易帐户(可转让提款单、股金提款单、自动转帐服务、货币市场存款帐户),贷款承诺与信贷限额,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银行信贷,备用信用证与商业信用证,金融租赁与经营租赁,资产分配原则,5/6“C”原则,资产负债的利率敏感性,资金缺口,期限匹配与期限不匹配,票据发行便利,利率上限与利率下限,互换交易

第五章其他金融机构(新增章,必然会出一道大题!)

§5.1其他金融机构概述政策性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发展其他金融机构的必要性

§5.2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的共同点与区别,投资银行(各种定义),投资银行的功能,投资银行的业务,可保风险和保险,保险的基本特点,保险的基本职能和派生职能,保险的基本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保险机构经营的险种(财产保险、人身

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信用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

§5.3政策性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基本特征(组织方式、行为目标、融资准则、业务对象、信用创造差别),政策性银行的职能,政策性银行的分类{开发银行(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农业政策性银行、进出口政策性银行}

第六章中央银行

§6.1中央银行概述中央银行的组织制度(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制度),中央银行的职能(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的作用

§6.2中央银行的资产与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表6-1 ),中央银行货币的垄断发行原则(新增点,垄断发行、发行准备、供应弹性)

§6.3中央银行与货币扩张机制基础货币(B)与货币供给量(M,数学公式)

§6.4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新增点)金融监管的目标(金融体系安全性目标、公平竞争目标、政策协调一致目标),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内容{预防性管理(金融机构的注册管理、资金充足条件、清偿能力管理、业务领域限制、贷款业务管理)、存款保险制度、紧急援助}

第二篇理论篇

第七章货币需求

§7.1货币需求的涵义及其决定因素货币需求(宏观和微观层次),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收入、信用的发达程度、利率、消费倾向、心理预期、资产选择等)

§7.2 货币需求函数货币需求函数及其用途,货币需求函数中的变量(新增点,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其他变量)

§7.3 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现金交易说(MV=PT),现金余额说(M=kPY)},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M=M1+M2=L1(Y)+L2(i)=L(Y,i)},凯恩斯学派对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发展{鲍莫尔模型(货币需求的存货管理模型,“平方根公式”,数学公式)、惠伦模型(考纲上没有,数学公式)、托宾模型(资产选择模型)},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说{现代货币数量说与古典的货币数量说的区别,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因素[总财富(恒久收入)、财富构成(人力资本对非人力资本的比率)、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因素],M/P=f(rb,re,1/p×dp/dt,w,Y/p,u),各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弗里德曼难题,弗里德曼对现代货币数量说的表述对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

第八章货币供给

§8.1存款的创造与收缩原理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创造与收缩货币存款的过程,存款乘数和货币乘数,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的基础并且全部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创造派生存款的两个条件(部分准备金制度、非现金结算制度)

§8.2活期存款乘数的修正—货币供应的理论模式现金漏损、超额准备和活期存款转变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乘数的修正{d=1/(rd+rt•t+e+c’)},货币乘数{m=(1+ c’)/(rd+rt•t+e+c’)}

§8.3基础货币基础货币的决定因素{结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会计恒等式,财政收支变化(政府通过增税或是发行债券来弥补赤字将不会改变基础货币大小;但是如果靠发行货币或是由中央银行融资将会增加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行为和资产负债情况、黄金存量和国际收支状况、技术和制度因素},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改变法定准备金率),影响通货比率的

因素,影响超额准备率的因素,影响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的因素

§8.4货币乘数的其他形式(考纲上没有)弗里德曼—施瓦兹分析,卡甘分析,乔顿分析

§8.5考纲上没有的一些知识点冲销,已调整的基础货币,非借入准备金,自由准备金,货币供给理论和货币供给新论,货币供给新论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第九章货币政策

§9.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和矛盾)

§9.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一般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永久性准备金调节和临时性准备金调节)],选择性政策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规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导、窗口指导(新增点)]}

§9.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r →I→E→Y,机制!传导过程的两个障碍(“流动性陷阱”、投资缺乏利率弹性)},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M→E→I→Y,机制!),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抗干扰性),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优点与缺陷),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与效果指标(图9-2)

§9.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主要因素{货币政策的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外在时滞)、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的抵消作用,其他因素},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考纲上没有,“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应与其他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起来使用)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0.1通货膨胀概述通货膨胀的涵义,爬行式、温和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公开性通货膨胀和隐蔽性通货膨胀,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和GNP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缺口

§10.2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长的通货膨胀{凯恩斯学派的过度需求论(图10-1)、货币学派的理论、两种理论的比较},成本推进性通货膨胀(图10-2,解释“滞胀”),混合性通货膨胀(图9.3),结构性通货膨胀{难点!需求移动论、不平衡增长模型、劳动供给理论、斯堪的纳维亚模型[π=πW+αS(λE-λS),对象是小国开放经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10.3通货膨胀的效应通货膨胀对产出的影响{促进论(菲利普斯曲线,促进论的5点理由)、促退论(促退论的5点理由)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中性论(弗里德曼的“自然失业率”、适应性预期和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卢卡斯的理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的第三阶段},通货膨胀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只有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才能影响收入再分配)

§10.4通货膨胀的治理需求政策、收入政策(工资“指数化”),供给政策,结构调整(微观财政和微观货币政策)

§10.5通货紧缩理论(新增点)通货紧缩,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货币主义的理论分析

第十一章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11.1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涵义,金融抑制的根源(经济的分割性与内源性融资、政府过多干预、信贷管制),金融抑制的手段(规定利率上限、高估本币、金融管理),金融抑制的表现(金融市场不健全、金融工具单调),金融抑制的后果(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负就业效应)

§11.2金融深化金融深化的涵义,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促进实际货币需求的增长,(M/P)d=L(Y,I/Y,D-P*)},金融深化的内容,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贡献和影响,金融深化的教训,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危机(新增点)

§11.3中国的金融改革(了解)

§11.4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动因,金融创新的内容{金融战略的创新(征服策略、变革策略、合并策略)、金融工具的创新[规避行政管理的创新(Q项条例、欧洲美圆、银行商业票据、可转让提款单、自动转帐服务、隔日回购安排、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浮动利率工具、远期和期货交易、金融期权)、技术创新、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影响(正面和反面),金融创新的理论(新增点,西尔柏的约束诱导型金融创新理论、凯恩的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希克斯和尼汉斯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

注意:下文提及的结构与图表来自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国际金融学》姜波克编写这本书的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涉及知识面广尽管不是指定的参考书目但是我认为这本书比指定参考书编写的要好,搞定了这本书国际金融部分无大碍(当年我就是用这本书复习金融学专业课成绩为85) 实在不愿看此书的同学也可以对照以下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

第一篇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与国际收支帐户

§1.1开放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GNP=GDP+NFP,TB=X-M,CA=TB+NFP,经常帐户的宏观经济分析{NFP=0,经常帐户与进出口贸易(CA=X-M),经常帐户与国内吸收(CA=Y-A),经常帐户与国际投资头寸(CA=NIIP-NIIP-1),经常帐户与储蓄、投资(CA=S-I)}

§1.2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帐户国际收支的涵义,国际收支帐户的基本原则{帐户设置(经常帐户、资本和金融帐户、错误与遗漏帐户)、记帐原则(计算题考点,复式记帐法)},国际收支帐户分析(贸易帐户余额、经常帐户余额、基本帐户余额、综合帐户差额或称官方结算差额及其意义),资本与金融帐户为经常帐户提供融资原理(图1-4),资本与金融帐户为经常帐户融资原理需要注意的三点,利用经济开放性的有利性与保持经济稳定及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活动

§2.1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外国金融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在岸交易与离岸交易

§2.2外汇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外汇的涵义,汇率(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单一汇率和复汇率、实际汇率和有效汇率),外汇市场的两个层次(银行同业市场、银行与客户市场),外汇行情表的含义与计算(计算题考点,买入价、中间价和卖出价,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升水、平价和贴水,掉期率),套汇活动及其意义(两角套汇、三角套汇)

§2.3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国际金融活动欧洲货币市场经营特征(利差小),欧洲货币市场的类型(一体型、分离型、走帐型),欧洲货币市场信用扩张机制(限制其规模的漏损在于资金流入其他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经营特点,辛迪加贷款,《巴塞尔协议》及其核心内容(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8%,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率不少于4%)

§2.4国际金融创新国际金融创新的原因,金融衍生工具{计算题考点,远期类合约[远期合约、期货交易、互换交易(货币互换与利率互换)],期权类合约[期权(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保险费),利率上限与利率下限,票据发行便利]},国际金融创新的影响(正面和反面)

§2.5国际资金流动国际资金流动的涵义,国际资金流动与国际资本流动的区别,80年代以来国际资金流动的特点,对冲基金和杠杆比率,国际资金流动飞速增长的原因(收益率与风险的差异、自发增加倾向),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放大效应,羊群效应)

第二篇开放经济下利用经济开放性的有利性与保持经济稳定及发展之间的矛盾

第三章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帐户

§3.1开放经济下商品市场的平衡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TN=XN-MN=PM*-eP*M;T=TN/P=M*-qM;T=T (q,Y*,Y)=T-mY,T为自主性贸易余额,m为边际进口倾向},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A=A+aY,H=Y-A,“窖藏”,A为自主性吸收},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Ye=α(A+T),ΔYe=α(ΔA+ΔT)α=1/(s+m),乘数效应,图3-3},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贬值与自主性贸易余额(马歇尔—勒纳条件,η*+η>1),贬值与贸易余额(要求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贬值与自主性吸收(劳尔森—梅茨勒效应),贬值的时滞(J 曲线效应)},开放经济的溢出效应和反馈效应

§3.2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经常帐户平衡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移动因素)、LM曲线(移动因素)和CA曲线(移动因素,图3-11)以及与封闭经济下的比较,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平衡条件(图3-13),自动平衡机制[收入机制(图3-14)、货币—价格机制(图3-15)],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平衡条件,自动平衡机制[货币—价格机制(图3-16)],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价格机制与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价格机制的区别,(总结:在固定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差额通过对国际储备其作用影响货币供给量;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差额则直接通过对名义汇率起作用!)

第四章开放经济下的国际资金流动

§4.1国际资金流动下的宏观经济平衡中长期国际资金流动和短期资金流动,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收益率与风险状况),国际资金流动的流量理论{BP曲线(资金完全流动、资金不完全流动、资金完全不流动),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资金完全流动(利率机制,图4-2),资金不完全流动(收入机制、货币—价格机制和利率机制共同起作用,图4-3)],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资金完全流动(利率机制,图4-4),资金不完全流动(货币—价格机制与利率机制共同起作用,图4-5)],固定汇率制下的利率机制与浮动汇率制下的利率机制的区别},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方程式:R=Md-D,结论: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货币供给量对货币需求的调整过程,货币分析法对贬值的分析[M d=ep*f(y,i),结论:控制本国的货币供给量]}

§4.2国际资金流动的存量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产组合理论及其核心观点,资产组合理论对国际资金流动原因的解释,提高利率对国际资金流动的影响(资产组合再分配效应)

§4.3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与债务危机国际中长期资金流动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生产性贷款和消费性贷款),外债余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偿债率和负债率,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最初解决方案、贝克计划(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债务回购)、布雷迪计划}

§4.4国际短期资金流动与货币危机套利性资金流动、避险性资金流动和投机性资金流动,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货币危机发生原理{经济基础变化带来的投机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成因、发生机制、防范机制)、由心理预期带来的投机冲击所导致的货币危机(成因、发生机制、防范机制,预期自致型货币危机)、蔓延性货币危机}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上)

§5.1汇率决定问题概述金币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问题(铸币平价和金平价,黄金输送点),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问题(法定平价,外汇平准基金),纸币本位制下的汇率决定问题(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

§5.2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说购买力平价说,可贸易商品和不可贸易商品,开放经济下的一价定律,购买力平价的基本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e=p/p*)、弱购买力平价(e=θp/p*)、相对购买力

平价(Δe/e=Δp/p-Δp*/p*)},关于购买力平价说的几点说明(理论基础—货币数量说,名义汇率是一种货币现象,实际汇率不变),换汇成本说(出口换汇成本和进口换汇成本,表P162)

§5.3开放经济下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利率平价说利率平价说,套补的利率平价{ρ=(f-e)/e=(i-i*)/(1+i)},非套补的利率平价{Eρ=(Eef-e)/e=(i-i*)/(1+i),加入了预期因素},投机者的活动将使两利率平价统一起来

§5.4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关系:国际收支说国际借贷说,国际收支说的基本原理{e=g(Y,Y*,P,P*,i,i*,Eef)}

国际收支说是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本章介绍的三种汇率理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汇率决定理论

第六章汇率决定理论(下)

§6.1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法资产市场分析法及其主要思想

§6.2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汇率的货币分析法{基本模型:e=α(y*-y)+β(i-i*)+(Ms-Ms*),流量模型与货币模型对本国国民收入增加下的汇率变动结论是正好相反的,图6-1},引入预期后的货币模型{非套补的利率平价成立:i-i*≌Ete t+1-e t,e t=[1/(1+β)](Z t+βEte t+1),结论:对下一期汇率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期汇率水平的形成}

§6.3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超调模型”{机制,e1=e-(i1-i*),图6-3},汇率的超调

§6.4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方法一国的资产总量:W=M+B+eF,MM曲线、BB曲线和FF曲线的形状及其移动,资产市场的短期均衡(图6-7),资产供给变动与资产市场的短期调整{资产供给绝对量的增加(货币存量增加、经常帐户盈余)、资本供给相对量的增加(公开市场业务),图6-8,图6-9,图6-10,图6-11,表6-1},资本市场长期均衡及其调节机制{均衡条件:经常帐户余额为零,调节机制:经常帐户余额与汇率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反馈机制}

第三篇开放经济下解决利用经济开放性的有利性与保持经济稳定及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政策调节

第七章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7.1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确定合理的经常帐户余额的标准{经济理性[时间偏好的差异(偏好即期消费的国家在当期应追求经常帐户的余额为赤字)、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差异(资本边际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在当期应追求经常帐户的余额为赤字)]、可维持性[跨时期预算约束:C1+C2/(1+i)= Y1+Y2/(1+i);CA1+CA2=0,经济含义:第一期的经常帐户赤字必须由第二期的经常帐户盈余来弥补,判断经济可维持性的方法]},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广义和狭义),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具体原因

§7.2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与调空原理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工具{需求增减性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求转换性工具(汇率政策和直接管制工具)},调节社会总供给的工具(结构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提供融资的工具(国际储备政策,“融资还是调整”),政策调控基本思想(政策搭配,政策协调与丁伯根原则、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政策搭配的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图7-5)、支出增减性政策与支出转换性政策的搭配(图7-6)}

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8.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8.2固定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无效,图8-3]、财政政策分析[无效,图8-4]},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无效,图8-6]、财政政策分析[有效,图8-7]},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无效,图8-11]、

财政政策分析[有效,图8-12]}

§8.3浮动汇率下的财政、货币政策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有效,图8-14]、财政政策分析[有效,图8-15]},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有效,图8-17]、财政政策分析[有效,图8-18]},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分析[有效,图8-22]、财政政策分析[无效,图8-23]},

第九章开放经济下的汇率政策

§9.1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货币贬值与物价水平(货币工资机制、生产成本机制、货币供应机制、收入机制),货币贬值与外汇短缺(相对价格机制、货币供应—预期机制、劳动生产率—经济结构机制),货币贬值与进出口贸易收支(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国内总供给的数量与结构和闲置资源),货币贬值与总需求(贬值税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资产效应、债务效应),货币贬值与就业、民族工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结构

§9.2汇率制度的选择汇率制度的涵义,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比较(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机制和棘轮效应(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下),稳定性投机与非稳定性投机,爬行钉住制的优缺点,汇率目标区(广义和狭义),“蜜月效应”和“离婚效应”,货币局制的优缺点(后备规则,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影响一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因素

§9.3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干预市场的目的,政府对外汇市场干预类型(直接干预与间接干预,冲销式干预与非冲销式干预,熨平每日波动型干预、砥柱中流型干预与非官方钉住干预,单边干预与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干预的效力分析{资产调整效应[货币模型分析、资产组合模型分析(图9-4,图9-5),表9-1]、信号效应},广场宣言与卢浮宫协定

第十章开放经济下的直接管制政策

§10.1直接管制政策概述政府采取直接管制政策的原因,直接管制政策的形式{对价格的管制、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对进出口贸易的管制、对外汇交易的管制(对货币汇兑的管制、对汇率的管制、对外汇资金收入与运用的管制)},直接管制政策的社会收益的社会成本{寻租行为与重负损失(图10-1)}

§10.2货币自由兑换问题货币自由兑换,第八条款国,货币自由兑换的条件(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合理的经济开放状态、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货币自由兑换后的问题{资本逃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高报进口和低报出口,估计方法,计算题考点)、货币替代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估计方法,计算题考点)},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外汇留成制、结汇制与售汇制)

§10.3复汇率问题复汇率的概念,复汇率的表现形式{公开型(金融汇率)和隐蔽型(影子汇率)},实行复汇率的利弊,中国的复汇率问题(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外汇留成制),中国外汇体制的改革的主要特征

第十一章开放经济下的其他政策

§11.1国际储备政策国际储备的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储备部分提款权、信用提款权和普通提款权,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定价原则,计算题考点)贷方余额},借入储备的构成{备用信贷、互惠信贷与支付协定、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诱导储备)},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的作用,国际储备的管理理论{储备需求的数量管理(20%-50%,决定一国最佳储备量的因素)、储备资产的币种管理(币种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临时性不平衡、结构性不平衡、货币性不平衡、周期性不平衡)

§11.2供给政策国际收支的结构分析法(货币论的对立面,基本理论与政策主张),贷款的条件性,供给

政策的特点

第四篇开放经济下解决利用经济开放性的有利性与保持经济稳定及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国际政策协调

第十二章政策的国际协调

§13.1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两国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两国的冲击传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相对价格机制),固定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收入机制(正,图12-3)、利率机制(正,图12-4)]、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收入机制(正,图12-6)、利率机制(正,图12-7)]},浮动汇率制下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收入机制(正)、利率机制(负),图12-8]、财政政策的国际传导[收入机制(正)、利率机制(正),图12-9]}

§13.2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基本原理国际间政策协调的益处(社会的损失函数,两国博弈,表12-1),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广义和狭义),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六个层次,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国际间政策协调的收益与成本

§13.3几种国际间政策协调方案简介对全球外汇交易进行征税的托宾税方案,恢复固定汇率制的麦金农方案(汇率决定的依据,维系固定汇率制的办法),汇率目标区方案{基本均衡汇率(图12-10),汇率目标区的维系办法}

第十三章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

§13.1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涵义,国际货币体系的分类原则,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途径

§13.2国际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自由输出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国际金本位制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物价—先进流动机制,图13-1),国际金本位制内外均衡实行机制的特点(自发性、对称性、稳定性)及局限性,国际金本位制的存在条件及崩溃原因

§13.3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两个特点(政策调节、调节的不对称性),根本缺陷(“双挂钩”、“特里芬两难”、悬突额)},“美圆危机”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附表2)

§13.4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政策调节与自动调节机制相结合、内部均衡为主要目标、国际间政策协调的地位下降)

§13.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构成(图13-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汇率监督、资金融通、国际协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及其作用(投票权、借款权、SDR分配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汇率监督{汇率监督的目的,汇率监督的原则,稀缺性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种类及对贷款的条件性的评价

第十四章国际协调的区域实践:欧洲货币一体化

§14.1最适度通货区理论货币一体化的三个层次(区域货币合作、区域货币联盟、通货区),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最适度通货区的单一指标法(要素的高度流动性、经济的高度开放性、低程度的产品多样性、国际金融的一体化程度、政策的一体化程度、通货膨胀率的相似性),最适度通货区的综合分析法{货币效率收益(图14-1)与经济稳定性损失(图14-2),GG-LL模型,是否加入通货区的决策依据}

§14.2欧洲货币一体化概况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四个阶段{跛行货币区、联合浮动(蛇形浮动)、欧洲货币体系、欧洲单一货币},“魏尔纳报告”和“德洛尔报告”,《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及其核心内容,欧洲货币体系{欧洲货币单位(定价、作用)、欧洲货币合作基金(作用)、稳定汇率机制(最大允许波幅和偏离指标,边际干预和边际内干预)},“九月危机”,分三阶段实施的货币一体化计划(表14-5),四个经济趋同指标{通货膨胀率(1.5%)、政府长期债券利率(2%)、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3%)、公共债务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60%)},欧洲中央银行

考纲补充的概念与理论有:哈伯格条件,国外回应(P266),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P240),掉期交易(P249),起始保证金、维持保证金和变动保证金(P250),抵补套利和未抵补套利(P252),外汇风险的主要形态与防范(P252),国库券的收益率(计算题考点,P282),国际储备供给(P309),几个储备管理指标(P310),国际储备的期限结构管理

(P313),三元悖论问题(P326),平价网体系和篮子汇价体系(P348)

联考简介与考试大纲编写、使用说明

1.联考的背景与概况

为提高金融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质量,引导和规范金融学

专业本科阶段教学,提高我国金融学教学与科研水平,更好地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业发展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长期

酝酿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全国13所大学和金融教育机构决定在

200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考试中对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

生人学考试的“金融学’科目实行联合考试〔简称“联考”)。

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人学联考是参加联考单位自我规范的

协调行动。联考的准备工作历时近两年时间,在这段期间,联考

单位分别在复国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召开三次工作会议就

有关问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组织落实。在教育部的支持和具体

指导下,在联考单位研究生院(部)的积极配合下,联考工作得以顺

利地、有步骤地开展起来。

2002年首批参加“金融学’联考的13个单位是;(按各单位参

加联考确认函日期为序)南京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武汉大

学、辽宁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暨南

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和复旦大学。

联考的目标是①规范金融学研究生人学考试的考试范围、

内容和形式,统一试题的难易程度;②增加人学考试的透明度,吸

引用多的优秀考生地报考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提高金融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引导和规范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教

学、使金融学专业教学与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联考的基本要求是:要求考生在学习掌握经济学等基础理论

与方法的基础上、理解与掌握金融学(暂含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

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掌握与运用一定的定性分析和定

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联考的科目与内容:

考试的科目是金融学,02年考试内容为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

4.联考的方法与时间安排

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5.大纲编写说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