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岩芯保管

岩芯保管

岩芯保管
岩芯保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32—92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岩矿心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实物资料,是研究和评价地质矿产的重要依据。为妥善保护和保存岩矿心资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含岩屑,下同)的现场管理、缩减处理、移交入库和库房管理。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质勘查行业钻探岩矿心的全程管理。

2 岩矿心的现场管理

2.1 钻前准备

2.1.1 平整机场时,机台要平出放置岩矿心的场地,并有防雨和遮阳设施。

2.1.2 开钻前,机台(井队)应将钻孔(井)地质编录所需的各种物资,包括岩矿心装具和用于岩矿心编号的书写工具、材料等准备好,没有足够的岩心箱不得开钻。

2.2 钻孔(井)取心

2.2.1 采取岩矿心应严格按照岩心钻探操作规程和项目地质设计的有关规定执行。

2.2.2 退取岩矿心,严禁吊打岩心管,避免岩矿心人为破碎或次序颠倒。对于松软岩矿心要尽量保持原状。

2.3 岩矿心整理

2.3.1 从岩心管取出的岩矿心应按其出筒的顺序摆放,随即进行清洗。岩屑要用清水漂洗,以露出岩石本色为准。不能水洗的岩矿心(盐类矿产和含油气岩心等)应揩去泥浆或除去泥皮。并清除假岩心和外来混杂物质。

2.3.2 将清理好的岩矿心按由浅至深的顺序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摆放在岩心箱(盒)内。

岩屑以及中心取样(center sample recovery)钻孔样品应先进行干燥处理,一般可采用自然晾晒的干燥方法,必要时采用可控温或低温烘干,禁止高温烘烤。经干燥处理后的岩屑,应连同标签一并装入岩屑袋内。CSR样品晾干后先行缩分,作为地质副样的一份装袋保留。从微型旋流器收集的柱状样品需要时可作为岩性实物剖面保存。

2.3.3 松散、破碎的岩矿心应按其所在位置分段装入袋内。易挥发、潮解和易于氧化的岩矿心要及时装入密闭容器保存。对油基泥浆取心和密闭取心井的油砂必须立即用无色玻璃纸或油纸包好用蜡密封,以便取得含油饱和度等有关资料。

2.3.4 岩矿心丈量要准确。丈量时应尽量将各自然断块对接好,对于松散、破碎的岩心不得随意拉长或压缩,必要时可采用体积法换算其长度。

2.3.5 所有岩矿心均需按回次(简次)统一编号。凡长度大于10cm的岩心(矿心为5 cm)直接在圆柱面上或

横切面上编号;小于上述长度的岩矿心分段装袋后编号。

2.3.6 编号时,用红(白)漆或油浸色笔写明回次号(左侧)、本回次岩心总块数(分母)和该块岩心的序号(分子),如图1所示。其右端应为靠近孔底(或钻头)的一端。袋装岩矿心只在袋上标记,袋内放入标签。

图1

2.3.7 每个回次的岩矿心整理后应当即填写岩心牌(票),写明本回次取心数据,并置于本回次岩矿心的末端。岩心牌采用木牌,其外加套透明薄塑。岩心牌格式如图2所示。

岩心牌

孔(井) 回次

孔深~ m 进尺 m

岩心长 m 编号及块数

残留岩心采取率%

年月日记录员

图2

2.3.8岩矿心编号标记和岩心牌填写必须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数据准确。

2.4岩矿心的现场保管

2.4.1 现场岩矿心均应装入岩心箱(盒)内,箱内岩矿心上下回次间应插放挡板(岩心牌),行与行之间应有岩心隔板隔开。岩心箱外侧标明矿区名称、孔号、箱号(以孔为单元按所装岩矿心自浅而深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起止回次号。若为岩屑或CSR样品还应标明孔深和袋数。

2.4.2 现场岩矿心应摆放整齐,岩心箱垛高不得超过1.5 m,钻孔验收后岩矿心应及时入库保管。

2.4.3 岩心箱(盒)必须质地坚固,便于搬运,规格符合附录A要求。

2.4.4地质编录时要检查岩矿心编号和摆放情况,其上下次序是否颠倒,连接是否合理,并复核岩矿心长度。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向机(班)长提出,并及时纠正。

2.4.5地质编录后应将岩矿心放回原处。若需采集标本应在记录本上注记,并填写取心票放入箱内相应位置。

2.4.6 凡因观察岩性或采样致使岩矿心断裂、编号破损的,应由当事人重新标记。

2.4.7 对钻孔岩矿心采取化学分析样品时,除个别特殊矿种,均应采用劈分法或切割法。劈分的一半作为岩矿心副样留存。岩屑正样保存,重量不少于200g。若因实验测试需要,必须采取全部矿心或整段岩心柱时应在项目地质设计中加以明确。

2.4.8现场岩矿心由机台(井队)负责保管。除编录人员外,不允许其他人员在机台(井队)现场采样。

3 岩矿心移交入库

3.1岩矿心入库

3.1.1 终孔后,岩矿心经现场验收,由机台(井队)负责派人护送到矿区岩心房或岩心分库暂存。

3.1.2 矿区勘查工作结束,岩矿心按规定缩减后,凡需长期或永久保存的应移交岩心总库保管。

3.1.3若有条件时,各地质队应将各矿区需永久保存的岩矿心移送局级中心库或地区性岩心库。

3.1.4 岩矿心转运途中应有专人负责。岩心箱应加盖保护,以防运输过程中岩心箱翻倒,造成岩矿心散乱、污损、丢失。

3.1.5岩矿心入库均需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验收单(附录D、F、G)。库管人员应对入库岩矿心进行认真检查,严格把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3.1.6验收时应根据入库验收单对照实物资料逐箱核对,检验后在验收单上签署意见。验收单一式两份,交接双方各执一份,并存档备查。

3.1.7 凡验收不合格的,库管人员不予签字,待差错消除后再办理正式入库手续。

3.2 岩矿心移交

3.2.1 矿区勘查工作结束,分队应将需要长期保存的岩矿心移交大队岩心库保管。

3.2.2 勘探矿区的岩矿心,若矿山建设需要,可在勘探报告批准后,经双方协议和局级主管部门批准,按有关规定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生产部门。

3.2.3岩矿心移交时需办理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应按岩矿心移交登记表(附录E)清点实物,核对无误后连同岩心箱(盒)一并移交,并在移交登记表签字盖章。岩矿心移交登记表一式三份,一份由接收单位保存,一份由移交单位存档备查,一份报主管部门备案。

4 岩矿心的缩减与清除

4.1 岩矿心缩减

4.1.1 岩矿心缩减应遵循留存适度、处理慎重和经济合理的原则。

4.1.2缩减必须在做好现场管理的基础上对岩矿心实物资料进行了充分研究和利用之后。缩减工作一般在矿区工作的后期进行。

4.1.3 缩减岩矿心应根据矿区的具体情况,有区别地、审慎地做出取舍。一般应视地质工作性质、阶段,矿区地质研究程度和综合评价的深度以及是否做了系统的测井工作而定。矿区地质研究程度高的,综合评价工作做得好的,做过系统测井工作的,以及一般性矿种的岩矿心原则上可以较大量的缩减;反之,则应多留或暂不缩减。

4.1.4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适当增加留存数量:

a.我国特有的矿床类型或新类型;

b.在成因类型上属于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矿床;

c. 矿石组分复杂,选冶性能较差,综合利用问题尚未解决的矿床;

d.工业远景尚不明的矿区;

c.未进行综合评价的矿区;

f.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或具有特殊意义的矿区(地区);

g.还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或问题的矿区。

4.1.5凡基准井、参数井、资料井、主要超深井、油气发现井和各类控制孔以及地质设计规定需要全孔保留的钻孔岩矿心不得缩减。

4.1.6 凡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普查矿区(点)或物化探异常场区,其钻孔岩矿心暂不缩减。已作出否定评价的矿点或异常点亦应保留少量有代表性的岩矿心。

4.1.7 缩减方法

4.1.7.1 每个矿区应保留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控制钻孔。勘探矿区可选择l~2条最有代表性的钻孔剖面和若干个在地层、构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钻孔,上述钻孔的岩矿心全孔保留,其余钻孔的岩矿心在确认无遗留问题后可按规定缩减后保存。

4.1.7.2 油气勘查中各类性质的深井岩心与岩屑(正样)原则上不进行缩减。各类探井的岩屑和中浅井的岩心在保留具有地区代表性及特殊意义剖面的基础上按设计要求进行缩减。

4.1.7.3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地热地质勘察中的各类控制孔、基准孔、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钻孔以及具有区域性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对比或特殊科学意义的钻孔,其岩心原则上应全孔保留,余者按规定分层缩样后保存。

4.1.7.4对于钻孔中的矿体(矿层)包括油气储集层段、热储层、含卤水层和其他目的层段及其直接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标志层、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构造现象和可能的含矿层、储集层以及各类技术测试样品的取样层段等的岩矿心,原则上不进行缩减或增加留存数量。

4.1.7.5 某些矿层很厚的非金属矿床和极个别的金属矿床,允许在已证实属相同矿石类型或工业品级内,结合考虑其他地质因素,按适当的比例缩减矿心,但留有的矿心其长度不得小于矿层厚度的三分之一。4.1.7.6 钻孔岩心应按岩性分层缩减。根据岩性分层和厚度,每层选留长度大于8cm的(松散岩心样品规格为5cm3)有代表性的岩心标本1~3块。选留的岩矿心应编号,连同所有岩心牌依次摆放在岩心箱(盒)内,并填写岩心缩减登记表(附录B)。

4.1.8岩矿心缩减,应在矿区或项目地质技术负责人主持下,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讨论研究,按缩减的原则要求,结合矿区的具体情况,拟定出切实可行的缩减方案,报请上级批准后执行。

岩矿心缩减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文字部分主要叙述缩减岩矿心的地质依据和缩减的方案;

附表岩矿心缩减登记表

必要时可附加有关图件,表示缩减的钻孔位置或钻孔岩矿心缩减的具体层段。

4.1.9 缩减方案的审批权限:一般矿区或勘查项目,包括异常验证和普查评价项目的岩矿心的缩减方案由大队审批,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重要勘探矿区和重点地质勘查项目的缩减方案由大队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4.2 岩矿心清除

4.2.1清除范围

4.2.1.1 根据批准的项目地质设计或岩矿心缩减方案,凡缩减后无须保留的岩矿心以及保管期满的岩矿心均属清除对象。

4.2.1.2 油气钻井的岩屑副样原则上不保留。参数井与重点普查井的岩屑副样保留到该区评价报告提交后,其他类井的岩屑副样,完井验收后即可清除。

4.2.1.3对在第四系地层中施工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孔,除按规定分层留取样品外,非控制性钻孔的岩心,经野外验收后即可清除;控制性钻孔的岩心先行入库,待报告审定后再行处理。

4.2.1.4 在报废钻孔的位置上重打新孔时,原报废孔的岩矿心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部分或全部清除。

4.2.1.5若需进行补充勘探或补打部分钻孔,在新老孔位相近时,待补充勘探报告审查批准后可酌情清除老孔的全部或部分岩矿心。

4.2.1.6 勘探矿区在已有钻孔附近施工的深孔,或在同一孔位上施工的扇形孔、定向孔,以及为探求高级储量的加密孔,当岩性及其他地质现象相差不大时,所取围岩的岩心可酌情部分清除。

4.2.1.7 在进行岩矿心缩减的同时,对岩性单一、厚度大、分布广而稳定的岩层,除该区的基准孔和控制孔外,其他钻孔的岩心在钻孔竣工验收和按规定留取标本后,在确认没有遗留问题的前提下可以清除。

4.2.1.8 不论何种原因造成岩矿心混乱,无法恢复原状而不能利用者,在查清原因并经上级批准后可予以清除。

4.2.2清除方法与原则要求

4.2.2.1 凡需清除的岩矿心,均须填报岩矿心清除登记表(附录C),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4.2.2.2清除的岩矿心原则上就地或利用拟平复的槽、井探工程掩埋,不得随意丢弃。

4.2.2.3 具放射性的岩矿心必须深埋或送专门冶炼厂处理,以防污染环境。

4.2.2.4埋心应以孔为单位,自深而浅依次埋存。埋心坑点要编号、标明位置。并设立地石标志。岩矿心埋存的有关材料要与钻孔地质编录一起存档备查。

5 岩心库的管理

5.1 岩心库

5.1.1 凡需长期或永久保存的岩矿心都应在专用库房内保管。

5.1.2大队、油田一级保管单位应设永久性的岩心库(总库);分队或矿区可根据实际需要设临时性的岩心房或分库。有条件的局级单位可建局级中心库或地区性的永久性岩心库。

5.1.3 岩心总库接收和保管全队经缩减处理后需长期或永久保存的岩矿心,由大队资料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岩心分库和岩心房接收、保管本分队正在进行工作的矿区及其他项目的岩矿心,由分队或矿区地质组负责管理。局级中心库负责管理所辖地区有特殊意义的或独具特色的矿床和其他反映重要地质成果的需要永久保存的岩矿心。大队和局级岩心库应逐步实行现代化管理,使库房岩矿心与编录资料配套,保证可随时提取完整的文字和实物资料。

5.1.4 岩心库面积应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要而定。

5.1.5 岩心库建筑标准可参考附录J。

5.1.6 永久性岩心库应具备长期保存岩矿心的条件,库内设施应保证库房管理和防火等安全防范的需要。凡需长期保存的岩矿心应逐步采用塑料岩心箱(盒)。

5.2 库房管理

5.2.1 岩矿心入库应按预留的架位摆放。未设箱架的库房应留出堆放场区。库内岩心箱要排列有序,垛放稳固。

5.2.2入库岩矿心都要分类登记,按矿区建立岩矿心总账(附录H)并绘制库存岩矿心平面位置图。

5.2.3放射性矿产的岩矿心应存放在专门的岩心库内,按放射性矿物保管的有关规定采取严格的保安措施。

5.2.4 易于潮解和氧化的岩矿心,如盐类矿产、硫铁矿等必须蜡封,或用塑料袋、玻璃瓶封闭保存,以防潮解或氧化变质。

5.2.5库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岩矿心保管情况,防止库房漏雨、倒塌或岩心箱损坏、丢失导致的岩矿心混乱或损毁。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上报,并采取必要措施迅速处理。

5.2.6库存岩矿心的使用管理

5.2.

6.1 用户入库采集样品或标本须持大队主管部门的证明方可进行。

5.2.

6.2 采集样品或标本要有库管人员在场,采后在岩心箱的相应位置插放取样牌,注明采集的岩矿心编号、长度、起止孔深等,并办理登记手续。

5.2.

6.3 孤本样品或已经二次劈分的矿心,一般不再允许取样。如有特殊需要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5.2.

6.4岩矿心用毕应即时归位。

5.2.7库存岩矿心的处理及审批手续

5.2.7.1保管期满的岩矿心,如保管期内无新的发现或其他遗留问题,即可申请处理,清除出库。但一个矿区至少要选留1~3个钻孔的岩矿心永久保存。

5.2.7.2 处理前,岩心库负责人应提交岩矿心清除出库的专题报告,并填写岩矿心清除登记表(附录 C)。

5.2.7.3 岩矿心清除出库专题报告应经大队组织有关人员审议,由大队总工程师或总地质师签字后报局主管部门批准。

5.2.7.4 库存岩矿心清除由库管人员负责,主管部门派人监督,清除方法与要求同4.2.2有关各款。

5.2.7.5经批准的清除报告应由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存档。

5.2.8 岩矿心的保管年限

5.2.8.1凡属控制孔、基准孔(井)、参数井、资料井、重要探井和认定有重大科研价值以及有特殊纪念意义的钻孔,其岩矿心应长期保留或永久保存。

5.2.8.2 除上款规定以外的钻孔岩矿心,一般保管期限为十年,或矿山(工程项目)正式投产(运行)满三年,也可移交矿山继续保管。

5.2.8.3 各单位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允许根据工作需要,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库容量的大小以及其他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5.2.8.4 岩矿心的保管年限一律按勘查报告经审查批准或通过之日起算。

5.2.9 岩矿心管理工作应遵循妥善保管、方便利用、留存适度、慎重处理的基本原则,并实行年报制度。大队一级基层管理单位每年应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编报岩矿心管理年报,内容包括岩矿心管理情况、库存岩矿心利用率、存在问题、经验教训等,并附岩矿心年报表(附录A)。

附录 A

岩心箱(盒)种类与规格

(补充件)

岩心箱,岩心盒均有木质和塑料的两种。木质岩心箱,常用的规格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用于装大孔径(>127 mm)的岩心,其规格为800×650×150mm,行格数根据岩心的直径而定;

第二种用于装中等孔径(75~110mm)的岩心,规格为900×650×100mm,行格数6~8格不等;

第三种用于装小孔径(<75 mm)的岩心,规格为1 000×650×60mm,行格数在10~15之间。

箱帮、底板厚10mm,隔板厚6 mm,箱底加带,底带高30mm.如图A1所示。

图A1

塑料岩心箱与木质岩心箱基本相同,惟其隔板是固定的,其规格尺寸如表A1。

表A1塑料岩心箱规格尺寸mm

规格存放岩心直径隔槽数,个外形规格(长×宽×高) 存放岩心总长度,m ф60 42 10 845×510×52 8.0

ф75 57 7 845×515×70 5.6

ф91 75 6 845×515×80 4.8

ф110 92 5 845×515×102 4.0

ф102 102 2 1 007×290×110 2.0

ф63.5 64 4 1 007×360×70 4.0 塑料岩心盒,如图A2所示,主要用于装油气地质钻井岩心。

图A2

图A3

图注:木质岩心盒主要用于盛放松散岩心的样品(标本)或砂样,规格有50格

(图A3)和100格两种,后者俗称砂样盘

附录 B

岩矿心缩减登记表格式内容

(补充件)

岩矿心缩减登记表(787×1 092 1/8)

矿区孔号共页第页

岩矿石名称

缩减岩矿心孔段保留岩矿心孔段

孔深,m 进尺

m

岩心长

m

岩心编号孔深,m 进尺

m

岩心长

m

岩心编

岩心

箱号自至起止自至起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全孔缩减岩矿心长度 m 全孔保留岩矿心长度 m 共箱

埋心地点岩心保管地点号库审核:制表:制表日期:

附录 C

岩矿心清除登记表格式内容

(补充件)

岩矿心清除登记表 (787×1 092 1/16)

矿区名称钻孔编号共页第页相当孔深,m 岩(矿)心长度m 岩(矿)石名称清除依据自至

审核:制表:制表日期:年月日

埋心地点:

岩矿心入库验收单格式内容

(补充件)

(787×1 092 1/64)

岩矿心入库验收单

兹收到号机送交矿区

号孔岩矿心箱(岩心箱号~)

该孔总进尺 m,共回次。

岩矿心总长米(其中矿心长 m)。

经验收合格,同意入库。

验收日期:年月日

验收意见:交接双方签字:

岩矿心移交登记表格式内容

(补充件)

岩矿心移交登记表 (787×1 092 1/16)

共页第页矿区名称钻孔编号

相当孔深,m 岩矿心

长度m 岩心箱

编号

岩矿石

名称

相当孔深,m 岩矿心

长度m

岩心箱

编号

岩矿石

名称

自至自至

移交单位:接收单位:移交日期:年月日经办人:经办人:

附录 F

油气地质岩心入库验收单的格式和内容

(补充件)

岩心入库验收单(787×1 092 1/8)

井号井别录井队队号地质负责人

项目取心次数取心进尺,

m

实取岩心长,

m

岩心收获

率,%

岩心盒数现场取样块数

试取

正式取心

合计

验收时间年月日

现场保管情况岩

(签

名)

井队岩心库

附录 G

岩屑入库验收单的格式和内容

(补充件)

岩屑入库验收单 (787×1 092 1/16) 井号井别完钻井深m

录井队队号地质负责人

井段

每包间距

设计包数实录包数实交包数

岩屑盒数

验收时间年月日

现场保管情况岩

(签

名)

录井队岩心库

岩矿心总账格式内容

(补充件)

局队岩矿心总账(787×1 092 1/8)

入库日期

库内位置

×库×区

矿区名称

(全称)

报告批

准日期

入库

孔数

钻孔编号

(按孔单列)

箱数

岩矿心

长度m

备注

库址:

岩矿心年报表格式内容

(补充件)

岩矿心年报表(787×1 092 1/8) 局队第页

矿区名称

库存合计

岩心

总库

分库

(岩心房)

租借

民房

露天

堆放

缩减

清除

逾期

处理

移交矿山

岩矿

心总

长,m

箱数

孔数

岩矿

心长

m

岩矿

心长

m

岩矿

心长

m

岩矿

心长

m

岩矿

心长

m

岩矿

心长

m

岩矿

心长

m

(

审核:制表:制表日期:年月日

岩心库(总库)建筑标准一览表

(参考件)

1.层数:单层

2.层高,m:3 5~5 5(不设箱架库房取下限)

3.开间×进深,m:开间4~6,跨度9、12、15(由实际需要定)

4.结构:根据具体情况可为混合结构或框架结构,地震区按烈度降低1度设防。

5.防火等级:不小于2级

6.地面:混凝土地面

7.墙面:普通抹灰

8.门窗:铁门、高侧窗

9.通风:自然通风

10.采光:以自然光源为主,其他无特殊要求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管理司(全国地质资料局)归口。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管理司(全国地质资料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增圭。

本标准委托地质矿产部矿产资源管理司(全国地质资料局)负责解释。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岩芯描述与鉴定方法 1.取芯前的准备工作 钻井取芯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1.了解钻井取芯的目的 钻井取芯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 (1)获取岩性、岩相特征资料,为分析和判断沉积环境提供依据。 (2)获取古生物化石特征资料,确定地层时代和进行地层对比。 (3)取得储集层有效厚度及其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特征资料,弄清其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这“四性”关系,获得保护开发油气层的化验分析(物性、含油饱和度等)资料数据。 (4)取得生油气层的生油气指标及其特征资料,弄清其生油气(有机质)丰度和阶段,确定区域勘探开发前景。 (5)取得地层倾角、接触关系、断层、岩石裂缝及缝洞资料,为研究油气田类型(油气藏类型),确定开发系统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和方案提供依据。 (6)获取有关油气田开发储量计算资料。 (7)检查开发效果,取得开发过程中所必须取得的资料数据。 (8)解决钻井现场临时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根据塔河油田目前勘探开发工作,钻井的取芯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为解决地层界线划分而进行地质取芯 如在奥陶系几个组段界面附近进行的取芯,这种取芯以取到两个组段的界面为目的。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2)以获取油气层储集性能和含油气性而进行取芯 此种取芯在评价井中经常会设计,是在探井已发现油气显示层,但取芯资料不全为取全油气层各项资料及参数而进行的取芯,要求:一揭开油气层不能超出规范要求的范围,二要取至油(气)水界面之下。 (3)对钻进过程中新发现的油气层进行取芯 此种取芯在探井中和评价井设计外的油气层段常出现,由于具有事前不确定性,其取芯层段的卡取较困难,需要有预前性和果断性,钻前要对井区地质特征有一定的研究。1.2 岩芯出筒时要进行的工作 (1)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的特征:出筒是否顺利?岩芯出筒是否完整?岩芯出筒是否有油、气外溢现象?有无油味? (2)观察和记录岩芯出筒顺利,参与岩芯的丈量和岩芯的编号,确定岩芯的顶、底界。 (3)进行岩芯的粗描和含油气水初步观察、试验,确定本回次取芯是否完成了设计和预定取芯任务,参与确定是 否继续取芯。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岩心描述

钻孔描述 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 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粘土:灰黄,褐黄色,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一、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含白色高龄土条带用钙质结核,(核径为0.3~2cm),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二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浅灰色,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夹30cm厚薄层粉土,湿,中密~密实。 二十三、碎石土:浅黄色,灰黄色,中密~密实,碎石含量50%~70%棱角形,次

工程地质岩芯描述细则及范例

工程地质岩芯描述细则及范例 有机质土的描述 颜色、状态、气味、有机质含量及其分解情况、夹杂物质量等特征。 ★描述范例: 淤泥:灰黑色,流塑,饱和。含贝壳及有机质,手捻具滑腻感,略具腥臭味。 淤泥质土:深灰色,软塑,主要由河流环境沉积而成的软土,大多数为粉质粘土和粘质粉土,含各种有机质和贝壳。 泥炭质土:深灰色或黑色,主要由炭质有机质及粘土组成,有腥臭味,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渣。浸水体胀,易崩解,干缩现象明显。 泥炭:深灰色或黑色,主要由炭质有机质组成,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浸水体胀,易崩解,干缩现象极为明显。 土类的描述 碎石类土的描述 颜色、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颗粒的母岩成份及其大小(一般和最大粒径)、含量、硬度(风化程度)、湿度、密实度,充填物的性质、物质成份、充填程度等。 ★描述范例: 碎石土:黄褐色,饱和中密,主要成分为弱风化页岩、砂岩等,呈尖棱状及少量岩夹土状。充填物为杂粒砂和粘性土,其中7-7.2m为粘性土,灰褐色,软塑。岩芯采取率=75%。 细圆砾土:褐黄色,母岩为花岗岩、闪长岩、片麻岩,粒径2-20mm约占60﹪、20-40mm约占20﹪,余为砂类土充填,多呈圆棱状,大小混杂,分选性差,稍密-中密,1.70-2.40m潮湿,2.40m以下饱和。或:2-20mm的占55﹪、20-60mm的占10﹪、大于60mm 的占5﹪,余为杂砂充填…岩芯呈散状。 粗圆砾土:褐黄色,母岩为片麻岩、花岗岩,砾径20-40mm约占10﹪、40-60mm约占20﹪、60-100mm约占60﹪,间隙充填物为石英砂和粘性土,岩石多呈圆棱状,稍密,潮湿,饱和。或:20-60mm的占55﹪,60-100mm的占5﹪,100-200mm的10﹪,余为土砂充填…。 卵石土:灰褐色,密实,饱和母岩以砂岩为主,少量花岗岩,呈圆棱状,质硬,粒径60-80mm,最大120mm,含量约60%,间隙充填石英砂及粘性土...。 粗角砾土:灰褐色,中密,稍湿。母岩为灰岩、砂岩,呈尖棱状,质硬,粒径20-60mm,最大100mm,含量约55%,间隙充填石英砂及粘性土。 砂类土的描述 颜色、砂的矿物成份、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夹杂物等。★描述范例: 中砂:灰白色,稍密,潮湿。以石英、长石为主,浑圆状,级配良好。含少量粘性土。 粉土的描述 颜色、夹杂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 ★描述范例: 粉土:褐黄色,稍密,潮湿。以粉粒为主、粘粒为次,部分细砂。摇震表面反水,粘性小。刀切面不光滑,手捻摸时感觉有细颗粒存在或感觉粗糙,干土时用手易捏碎。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初步勘察阶段) 一、工程概况 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⑵、初步查明场地内暗浜、墓穴、地下洞室、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埋深。 ⑶、对场地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岩芯鉴定手册

岩芯鉴定手 煤田地质部 2010年8月6日 一、岩煤芯的分层原则 (一)、岩芯的分层的依据是岩性变化和厚度两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凡同一岩性厚度大于 0.5m 以上时,都应独立分层描述。(二)、凡属标志层,不论厚度大小均做为独立分层描述。 (三)、第四系碎屑堆积物,凡相同物质厚度在1m 以上者,均应独立分层描述。对富含水的砾石层和砂层,厚度在0.5m 以上者应独立分层。 (四)、岩层中的夹层,系指厚度小于 0.5m 的薄层,夹层虽不做 独立分居,但必须进行夹层岩性特征的描述;若是薄,煤夹层,不论其多薄,必须按可采煤层的要求,做详细描述,并注明其深度、厚度。 (五)、互层,系指不同岩性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现象。若二种 或二种以上的薄层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厚度达0.5m 以上者,可做为独立的互层进行描述。但对于每个单层已大于0.5m 者,不能做互层描述,应做独立分层描述。 (六)、复结构额煤层的煤芯分层描述,与储量计算中的分层及 合层方法,意义是不完全相同的。一般在复结构煤层中,凡夹矸 大于 0.05m 时都要做独立分层描述;夹矸小于 0.05m 时,虽不做独立分层,但要对夹矸岩性特征做详细描述,为储量计算中煤层

厚度计算提供准确完整的数据依据。在特厚煤层中,夹矸厚度大 于 0.1m 时做独立分层,而小于 0.1m 时不做独立分层。二、第四系 松散堆积物的鉴定和描述 第四系堆积物(除土壤之外)和陆源沉积岩的粒度是判断搬运、沉积介质能量和沉积盆地能量的主要标志,因此它们的命名和分类首现考虑粒级。关于粒级的划分曾有十进位分类、自然粒级分类、对数粒级分类等方案,以前煤炭部门采用的是前两者的综合。 目前国外多采用对数粒级的分类,此分类,对于粒度分析资料的整理,作图及数理统计非常方便,考虑到今后国内外资料交流的需要,八〇年我国沉积岩分类会议建议今后使用对数粒级分类。 为此我们规定今后统一用对数粒级进行分类。∮值粒级标准是颗粒直径 d(毫米)以 2 为底的负对数值,即 ∮=㏒2d 根据∮值粒级标准可将送散堆积物和陆源沉积岩分四个级:砾、 砂、粉砂、粘土。每个级还可进一步细分,详见表

岩芯描述汇总

一、花岗岩 1、花岗岩的残积土我们叫残积砂(砾)质粘性土:[AN= G!r ? 为中粗粒花岗岩原地风化残留产物,以褐黄色为主,湿~饱和,可塑状。成份主要由长石风化的粘、粉粒,石英颗粒、少量云母碎屑及少量黑色风化矿物等组成,原岩残余结构仍清晰可辨,>2.00mm的颗粒约占5.90%~15.70%。粘性一般,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无摇震反应。该土层属特殊性土,具有遇水易软化、崩解的特点。该土层在纵向上有随深度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度逐渐增高的趋势。kP[LS1}* ?`)n/J+g ? 2、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灰黄色、褐黄色,呈散体状,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除石英外,长石、云母、角闪石等其他矿物大部分风化为土状。土层具有泡水易软化、崩解,强度降低的特点,岩石坚硬程度属极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j`l'M g ? 3、碎裂状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石风化强烈,矿物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组成,钻进时拔钻声大,岩芯呈碎块状,手折可断。该层做点荷载试验7组(共90块),换算后抗压强度范围值为10.80~15.20MPa,平均值为13.11MPa,标准值为11.97MPa,岩石坚硬程度为软~较软岩,岩石完整程度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类,岩石质量指标(RQD)为0,属极差的。工程地质性能良好,强度由上而下逐渐增大。Y* -dUJK-` ? 4、中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一般,岩芯多呈短柱状,RQD= 60~75。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36.90~54.30MPa,平均值为46.87MPa,标准值为41.43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Ⅲ~Ⅳ类,力学强度高。n_eN|m?@ ? 5微风化花岗岩:灰白、浅灰色,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组成。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好,RQD= 80~90。该层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6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范围值为66.10~95.20MPa,平均值为78.50MPa,标准值为70.09MPa。岩石按坚硬程度属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Ⅱ类,力学强度高。 二、泥质灰岩 灰岩按泥质含量可以分为:k ;^$Pd?t- ? 石灰岩:泥质含量0-10% 8J Y0]G6 ? 含泥石灰岩:泥质含量10%-25% c]u ieig0~ ? 泥灰岩:泥质含量25%-50% .aT@'a{F ? 泥灰岩:即泥质灰岩。为隐晶质或微晶结构,致密,多层薄层或中厚层,颜色多样。 三、板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是一种沉积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含铁的为红色或黄色;含碳质的为黑色或灰色;含钙的遇盐酸会起泡,因此一般以其颜色命名分类,如会绿色板岩、黑色板岩、钙质板岩等。 四、泥灰岩 泥灰岩:介于粘土岩与碳酸盐岩之间的过渡类型沉积岩。由粘土和碳酸盐微粒组成。呈微粒状或泥状结构,一般粒径小于0.01毫米。与粘土岩的区别是滴稀盐酸后产生气泡,与石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尤其在岩土工程当中的勘察方法也在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并成为了工程建设的一个先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详细分析了目前岩土工程主要的勘查方法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查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 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 决方案。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1勘察场地概貌 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埋藏物情况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地质作用的影响 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 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地下水埋藏情况 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 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坚硬土或岩石:稳定岩石,密实的碎石土 Vs>500 中硬土:中密、稍密的碎石土,密实、中密的砾、粗、中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坚硬黄土。500≥Vs>250 中软土:稍密的砾、粗、中砂,除松散外的细、粉砂,fak≤200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可塑黄土。250≥Vs>140 软弱土: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fak≤130的填土,流塑黄土。Vs<140 场地类别根据剪切波速查建筑抗震规范P17表4.1.6 一.土的分类和定名 (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 1.漂石(块石) 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 2.卵石(碎石) 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 3. 圆砾(角砾) 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 大10<d≤20 中5<d≤10 小2<d≤5; 4. 砂粒 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 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 6. 黏土粒粒径(mm)d<0.005 (二)、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

岩土项目工程勘察技术标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标书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勘察招标投标文件 项目报建编号: 42011520150331001 项目名称: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投标文件内容:技术部分 投标人: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日期: 2015 年 5 月 22 日 湖北省神龙地质工程勘察院第 1 页

目录 一、前言 (3) (一)工程概况 (3) (二)勘察技术要求 (3)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3) 二、工程地质概况 (4) (一)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详见工程概况) (4) (二)水文地质条件 (4) 三、岩土工程勘察方案 (5) (一)勘察布孔及工作量预估 (5) (二)取样 (5) (三)现场原位测试 (6) (四)室内试验 (6) 四、勘察施工组织 (7) (一)人员组织 (7) (二)设备组织 (9) (三)工期计划 (9) (四)技术管理 (11) (五)安全生产管理 (15) 五、勘察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 (16) (一)质量保证体系 (16) (二)优质服务保证 (16) (三)质量管理组织措施 (16) 六、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措施及承诺 (17) 七、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及检查验收 (18) (一)成果整理 (18) (二)检查验收 (18) 八、对本工程合理化的建议及后继服务 (18)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奇一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位于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新区。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57053.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786.9平方米。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 -8#主厂房及辅助厂房、门房和设备用房。(二)勘察技术要求 本场区拟建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阶段为详勘,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程、规范,提出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①查明建筑场地内有无不良地质现象,若存在不良地质现象,还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的建议; ②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如遇不利地段或起伏较大的复杂地段,宜适当增加钻孔数量; ③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④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补给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⑤场地地震效应(地震液化)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⑥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供合理的基础型式供设计参考使用; ⑦提供桩基设计参数,评价成桩可能性,论证桩的施工条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⑧提供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及地下水设防水位。 (三)勘察设计编制依据 本次勘察主要依据如下:

岩心描述和取样

.

岩心编录描述和取样(讲课提纲) 引言 长期以来,浅海地区都是利用表层取样和柱状取样进行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研究深度有限。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在近海海域进行钻探取样,使海域第四纪研究深度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研究陆架区海洋第四纪沉积和地层的最深钻孔是渤海BC1孔(孔深240.5m),时间跨度最长的钻孔是南黄海QC2孔,达到古地磁Olduvai亚时顶界以下(约1.70Ma)。海域超过100个全取心的浅钻为研究我国陆架海域中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和地层奠定了基础。 不容讳言,海区的多数钻孔还不能在整个钻孔中采取未经扰动的岩心,加上岩心保管及地质编录和取样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从而大降低了原始地质资料的可靠性。 作为课题人员,尚无力改变钻探取心的落后状态,但通过地质编录确认岩心的可靠度则是责无旁贷的。 地质观察是基础这是地质工作的至理名言。是以探索发现、解释自然为目标的地质科学的性质所决定的。它曾经是20世纪60年代,地质部门在“设计革命化”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它针对了当时出现的地质观察薄弱,原始资料质量降低而提出来的。对于海洋地质工作而言,“地质观察是基础”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海洋地质学的发展历史说明,它的任何进展都是由于技术进步——人的手和眼的延长,使观察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发展新技术,

谋求长柱状样和合格的钻孔岩心一直是近年来我国海洋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项目。可惜至今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多数海洋地质调查仍然袭用着旧的取样设备。 目前为止,海洋地质调查中最常规的可以直接观察到地质现象的只有各种取样器采取的样品——表层取样、柱状岩心、钻孔岩心。 浅海钻孔岩心,按现行的工程承包价,每进尺一米,获得的岩心靠港价格大概是10000-20000元/米(意味着用100元的人民币来裱糊岩心切面,可以裱糊15-30层)。国家每年耗费大量资金在浅海打钻,所获得的有限岩心是弥足珍贵的。 1 岩心地质编录 1.1岩心地质编录的目的: 岩心的地质编录,是将岩心所固有的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的、客观的记录和编排;使用规化的地质术语描述岩心的观察结果;登记所有的样品编号、采取位置、分析目的。这应该是一份岩心处理过程最完整的原始科学记录和数据,具体要求如下: 1.1.1核对钻探施工及现场描述记录; 在核对钻探记录与岩心保存状况无虞的情况下才能剖开岩心,核对钻探过程的重要原始数据,如扫孔记录及残留岩心。提取岩心次数,目的在于确认该回次岩心在钻孔中的位置。并评价岩心可能丢失部位。 当岩心剖开以后,必须重新丈量每个回次,每管岩心的实际长度,并记录在案。认真查看每回次岩心头尾是否是真岩心,以便决定取舍。确认一个回次多个岩心管中岩心是否连接。 1.1.2确认岩心的扰动程度,以评价取样的可靠性 对岩心进行地质编录,首先是鉴别岩心的扰动程度。当岩心修平之后,第一件事是确认岩心的扰动程度,我们将岩心扰动分为3级:第一级——轻微扰动的,沉积构造基本未遭破坏,岩心的边缘受钻具压力,呈现轻微的上凸弯曲,但岩心的中心部分保持了原状,未变形(完全未扰动的岩心,在当前钻探技术条件下,几乎不存在。);第二级——严重扰动的,沉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

管涌:在渗透变形的形式下,单个土颗粒发生独立移动的现象。 流土:是一定体积的土颗粒在渗流作用下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在粉细砂和黏聚力弱的亚砂土中最为常见。 扬压力:是坝基地下水压力由浮托力和渗透压力两部分组成。 1.岩土工程勘察:综合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为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依据。目的:充分利用有力的自然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保证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基本任务:a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b查明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c分析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做出确切的评价结论。d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等方案做出评估。f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工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基本特点: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2.岩土问题:指工程建筑与岩土体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对建筑本身的顺利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矛盾或问题。 3.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评价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和中心环节,

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要吃透两头“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意图”。 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应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三项因素综合确定。。 5.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方法: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与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现场检验与检测、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6.岩土工程勘查阶段的划分: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初步勘查阶段、详细勘察阶段、施工勘察阶段。 7.工程地质测绘: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将诸要素有那个不同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其他勘察工作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提供给相关工作。 8.工程地质测绘调查内容: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人类工程活动、已有建筑物。 9.工程地质测绘的基本方法:路线穿越法、布点法、追索法。调查程序:一阅读已有资料二用已有资料对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三现场踏勘四正式测绘开始。 10.工程地质测绘调查成果资料:工程地质测绘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区图、综合地质柱状图、工程地质剖面图及各种素描图照片和文字描述。 11.勘探手段:直接的(探井、探槽)半直接的(钻探)间接的(物探)。

比较全面岩芯描述

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 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为修建洲边化肥厂而堆积。 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 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 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 部夹黏土。 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 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 充填约20%粉质黏土。 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 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初见水位以下) 碎石土: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 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土: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 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全风化,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碎,岩芯破碎, 多呈块状,块径一般为3㎝~8㎝,最大为11cm,少量短柱状。其中12.1~12.60m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弱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锤击易碎,脱水后易开裂,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节长一般为8~25㎝,最长为34cm,少量块状,块径为5~8cm,

岩土工程勘察复习资料(姜宝良)

岩土工程的工作内容按工程建设阶段分: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监测、岩土工程检测。 勘察阶段:R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分: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勘探与取样、室内试验、原位测试、现场测试、资料整理。 土按地质成因分: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冲积土、淤积土。 强夯法适用于从碎石到黏性土的各种土— 采空区按开采形成时间分为:老采空区、现采空区、未来采空区。 在场地详细勘测阶段,对单栋建筑,测试土层剪切波速的钻孔数量不宜少于2个。 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形黏土,判定为原生红黏土;液限大于45%的黏土判定为次生红黏土。 填土的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分为:素填土、杂填土、冲填土;填土按堆填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古填土、老填土、新填土。 素填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它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渗透变形:流土、管涌、基坑突涌。 实地测绘法常用:路线法、布点法、追索法。 标准贯入试验:以15~30击/min的贯入速度将贯入器打入试验土层中,先打入15cm 不计击数,继续贯入土中30cm记录锤击数N。若地层比较密实,贯入击数较大时,也可记录贯入深度小于30cm的锤击数,这时需换算成贯入深度为30cm 的锤击数No 桩基工程检测的内容:桩基强度、桩基变形、几何受力条件。桩身质量检测包括:桩的承载力、桩身混凝土灌注质量、结构完整性。 岩浆岩:岩浆在向地表上升过程中,由于热量散失逐渐经过分异等作用冷凝而成岩浆岩。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岩石、矿物在内外力作用下破碎成碎屑物质后,再经水流、 风吹和冰川等的搬运,堆积在大陆低洼地带或海洋,再经胶结、压密等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高温、高压或其他因素作用下,经变质所形成的岩石。 黏性土:塑形指数大于10的土。大于10,小于等于17的土为粉质黏土;大于17的土为黏土 地下硐室:人工开挖或天然存在与岩体体内作为各种用途的建筑物的统称。 基坑工程:建筑物或构建物地下部分施工时,需要开挖基坑,进行施工降水和基坑周边的为挡,同时要对基坑四周的建筑物、构建物、道路和地下管线进行监测及安全防护,确保正常、安全施工。 不良地质作用:由地球内力或外力产生的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的地质作用。 采空区:人类在大面积采挖地下矿体或进行其他地下挖掘后所形成的地下矿坑或洞穴。 老采空区:历史上已经开采过、现已停止开采的采空区。 砂土液化现象:松散的砂土受到震动时有变得更紧密的趋势。但饱和砂土的孔隙全部为水充填,因此这种趋于紧密的作用将导致孔隙水压力的骤然上升,而在地震过程

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

比较全面岩芯描述(编录模版) 1种植土:灰褐色,松散,含大量植物根系及腐殖物。 2填筑土:杂色,松散,主要由砖块、混凝土及垃圾组成。为修建洲边化肥厂而堆积。 3素填土:灰黄(褐)色,松散,主要由粉质黏土及少量碎石腐殖物组成。 4粉质黏土:黄褐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粒径为10~20mm,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分布不均匀,中下部角砾含量约为30%,其中在0.5~0.6m夹粉砂。 5黏土:褐黄色,5.3m以下为灰黄色,流塑/软塑/硬塑/坚硬,含约10%角砾,成分主要为灰岩及砂岩,粒径为12~25mm,棱角状,分布不均匀,其中4.2~4.6m角砾含量较多,粒径最大为40mm,黏性较好,可搓细条。 6粉土:灰黄色,6.2~6.7m为灰白色,潮湿,稍密,手捏有砂感,不能搓条,含约5%细砂,局部夹黏土。 7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灰白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砂粒成分为长石,石英,粒径为5~8mm,偶见卵石,粒径为10~50mm,其中7.0~7.3m夹粉质黏土。 8细/粗角砾土:灰褐色夹褐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尖棱状,成分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20%粉质黏土。 9细/粗圆砾土:黄褐色夹紫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一般为10~20mm,浑圆状和圆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充填约15%粉质黏土,中下部达30%。(初见水位以下) 碎石土:灰褐色夹灰红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 饱和(稳定水位以下),粒径60~120mm,尖棱状,成分主要为石英砂岩及灰岩,充填约10%粉质黏土,下部可达25%。 卵石土:青灰夹黄色,松散/稍密/中密/密实(根据标贯试验确定),稍湿/潮湿(初见水位以下)/饱和(稳定水位以下),卵石含量约65%,粒径一般60-120mm,最大为180mm,主要组成成分为砂岩及石英砂岩,充填约35%细粗砂及黏性土。 泥岩:棕红色,结构构造基本被破坏,全风化,岩芯呈土状。 泥岩:棕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强风化,泥质胶结,岩质较软,手掰易碎,岩芯破碎,多呈块状,

岩芯描述

粘性土 粘性土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 一、粉质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肉眼观察,细土中有砂粒,干时不坚硬,用锤可打成细土粒,湿时有塑性有粘结力,能搓成φ0.5-2mm的土条,长度较小,用手搓、捻感觉有少量细颗粒,稍有粘滞感觉。 二、粘土定义: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定为粘土,肉眼观察较细腻,一般无砂粒,干时很坚硬,用锤可打成碎块,湿时塑性粘性大,土团压成饼时,边部不裂,能搓成φ=0.5mm 的土条,长度不少于手掌,用手搓捻有滑润感觉,当水分较大时,极为粘手,感觉不到有颗粒存在。 三、描述内容: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结构及层理特征 1、颜色:主色在后,次色在前。 2、状态: ①坚硬:干而坚硬,很难掰成块。 ②硬塑:用力捏先裂成块后显柔性,手捏感觉干,不易变形,手按无指印。 ③可塑:手捏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 ④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成坑。 ⑤流塑:土柱不能直立,自行变形。 3、包含物:贝壳、铁锰结核、高岭土姜结石等。 4、光泽反应:用取土力切开土块,视其光滑程度分为 ①切面粗造为无光泽。 ②切面略粗造(稍光滑)为稍有光泽。| ③切面光滑为有光泽。 5、摇震反应:试验对应将软塑~流动的小土块或土球,放在手掌中反复摇晃,并以另一手掌振击此手掌,土中自由水将渗出,球面呈现光泽。用手指捏土球,放松后水又被吸入,光泽消失,根据土球渗水和吸水反应快慢可区分为: ①立即渗水及吸水者为反应迅速。 ②渗水及吸水中等者为反应中等。 ③渗水和吸水慢及不渗,不吸者为反应慢或无反应。 4、韧性试验:将含水率略在于塑性的土块在手中揉捏均匀,然后在手掌中搓成直径3mm的土条,再揉成土团,根据再次搓条的可能性,可分为: ①能揉成土团,再搓成条,捏而不碎者为韧性高 ②可再揉成团,捏而不碎者为韧性中等 ③勉强或不能再揉成团,稍捏或不捏即碎者为韧性差 5、干强度:试验时将一小块土捏成小土团,风干后用手指捏碎,根据用力大小区分为 ①很难或用力才能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高 ②稍用力即可捏碎或掰断者为干强度中等 ③易于捏碎和捻成粉未者为干强度低

岩土工程勘察 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岩土工程勘察定义: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与其他勘查工作的区别: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即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因此所有的勘察工作都应围绕这一目的展开。 ●工程地质勘察体制的勘察任务:查明场地或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 ●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一般只提出勘察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地质问题,而不涉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对于所提供的资料,设计单位如何应用也很少了解和过问,使得勘察工作与设计、施工严重脱节,对工程建设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与工程地质勘察相比,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不仅要正确反映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还应结合工程设计、施工条件进行技术论证和分析评价,提出解决具体岩土工程问题的建议,并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具有很强的工程针对性。 第四章岩土工程勘察等级、阶段划分及基本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根据: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地基复杂程度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标准: 甲级:在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中,有一项或多项为一级 乙级:除勘察等级为甲级和丙级以外的勘察项目 丙级:工程重要性、场地复杂程度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均为三级的 注:建筑在岩质地基上的一级工程,当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均为三级时,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可定为乙级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划分: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 ●房屋建筑与构筑物勘察总体要求: ①查明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②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③提出地基基础、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④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⑤对于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初步勘察勘探线、勘探点的间距: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复杂) 勘探线间距(m):50~100 勘探点间距(m):30~50 ●初步勘察勘探孔深度: 工程重要性等级:一级(重要工程) 一般勘探孔深度(m):≥15 控制性勘探孔深度(m):≥30 ●详细勘察勘探点的间距(m): 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一级(复杂) 勘探点间距:10~15 ●详细勘察的勘探点布置规定: ①同一建筑范围内的主要受力层或有影响的下卧层起伏较大时,应加密勘探点,查明其变化 ②重大设备基础应单独布置勘探点;重大的动力机器基础和高耸构筑物,勘探点不宜少于3个 ●详细勘察的单栋高层建筑勘探点的布置,应满足对地基均匀性评价的要求,且不应少于4个;对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勘探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应有1个控制性

岩土工程勘察汇总版

绪论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基本任务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论证和评价。其任务为:(1)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 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3)分析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的岩土工程工程问题,并做出确切的评价结论。(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基本特点是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简述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及各要素的内涵。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址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要素。 岩土工程分析思路(1)分析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过程,作出定性评价。(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评价。(3)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并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造成以后这种作用的影响,作出确切结论和评价,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2 勘察与取样 3 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 4 现场检验与监测 5 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岩土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阶段采用的勘察方法有何不同?(1),可行性研究勘察 阶段:主要是通过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和少量勘查工作。(2) 初步勘查阶段: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工程评价。(3)详细 勘察阶段: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和加固,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和评价。 (4)施工勘察阶段:主要检验与监测工作、施工超前地质报告,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突发岩土工程问题勘察。 第二章 工程地质测绘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 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的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作为岩土工程的重要成果提供给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使用。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比例尺和精度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之前,必须先确定范围,选择合理的比例尺。这是保证测绘精度的基础。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法及其特点? 方法:(1)综合性测绘(2)专门性测绘 特点:(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和作用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进行。(2)工 程地质测绘要求精度高。(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第三章: 1. 简述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 任务:首先是全面确切的查明地壳表层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