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岐黄文化

岐黄文化

岐黄文化
岐黄文化

甘肃庆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自上个世

纪50年代,随着新中国经济文化建设的起步,庆阳市民间中医药人士就开始研究传说中的上古名医、黄帝“天师”--岐伯。到了80年代,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历史文化研究日益繁荣,岐伯的考证与研究有组织地开展起来。至2010

年60多年来,岐伯考证史实逐步清楚,岐伯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岐黄文化的存

在得到认知,岐黄文化产业开发卓有成效,已成为一大特色历史文化,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肯定,对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现综述于下:

一、史、志、典籍中有着大量关于岐伯的记载

1、史书记载

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公玉带曰:…黄帝时虽封泰山,然风后封钜,岐伯令黄帝封东泰山,神凡山合符,然后不死焉。?”《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属岐伯使尚方”。《史记正义》引张楫注:“岐伯,黄帝太医”。《史记集解》引徐广曰:“岐伯,黄帝臣”。

《汉书音义》曰:“尚,主也。岐伯,黄帝太医,属使主方药” 。《经史百家杂抄》注云:“岐伯,黄帝臣。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病与论医,更相问难,著素问、灵枢总为内经十八卷,为医书之祖。”《汉书·艺文志》:“太古有岐伯、俞跗,中世有扁鹊、秦和,盖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岐伯,黄帝臣也,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黄帝命岐伯(北地人),作镯铙、鼓角、神钲以扬德而建武”。

清慕少堂《甘宁青史略》:“又案岐伯黄帝臣,北地人,作军容之乐,见唐礼乐志……”,“岐伯,北地人,黄帝以人之生……及咨于岐伯而作《内经》。”

2、医籍记载

汉张仲景《伤寒论》自序:“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藏六府,外综经络、血气、色候,参之天地,验之人物,本之性命,穷神极变,而针道生焉。”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序:“黄帝受命创制九针,与方士岐伯、雷公之伦备论经脉……”。

宋高保衡《重广补黄帝内经素问序》:“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内经》作矣。”

3、辞书记载

《辞源》:“黄帝,古帝名……,咨于岐伯而作《内经》”,“《素问·内经》等书,本作岐伯。”又:“北地,郡名,(一)秦置,统甘肃、宁夏、庆阳、平凉、固原、泾川诸府州县之地,治义渠,古城在今宁县西北。(二)汉置,统甘肃、旧宁夏,庆阳二府之地,治马岭。”

《辞海》:“岐轩:岐伯,上古名医”,又“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治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

4、志书记载

南宋郑樵《通志》:“古有岐伯,为黄帝师,望出安化”。

明韩鼎《庆阳府志·方技》:“岐伯,北地人,精医术,黄帝师事之,著《难经》、《素问》。”

清《庆阳县志·人物》:“岐伯,北地人,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

民国张维《甘肃省人物志·方术》:“岐伯,北地人也,黄帝与论医,有《素问》《内经》行于世。”

《甘肃新志》:“岐伯生而神明,通脉理,黄帝以师事之。”

《甘宁青史略·正编》:“岐伯,北地人,精于医术,黄帝师事之,著〈内经素问〉”。

《中国人名大辞典·附录·姓名考略》:“岐,(陈留风俗传)…岐氏,黄帝师,岐伯之后。?望出安化。”

二、市内存有丰富的有关岐伯的历史遗迹

1、庙宇,共3处。(1)南原庙。《庆阳府志》卷十九(坛遗):“岐伯庙在南原,今废”。南原庙遗址在今庆城县高楼乡庙花塬村薛家咀。传说当时为岐伯的药园,后为周先族的花园。现址仍有窑洞1孔,墙壁上可见一片片彩色壁画,有一岐伯石像已遗失。院中有一莲花石香盘。至今每逢2月2日村民仍有祭祠、求医集会。(2)嘉会门外庙。《庆阳县志》卷三(坛庙):“岐伯庙在县城嘉会门外。”此庙遗址在庆城县城南关城南坛旁边,今县农机局院内。已毁。(3)三圣庙。《庆阳府志》(乡哲):“岐伯、鞠陶、公刘三圣”,庆城县城内曾建有“三圣庙”,岐伯列三圣之首,遗址在县城小南门,今县公交局院内,已毁。

2、洞府,共3处。(1)位于今庆城县周祖陵公园岐伯圣景地域上的药王洞,又名圃寒洞,曾塑有岐伯、张仲景、孙思邈像,亦称药王古洞,现建有“药王古洞”景点。每逢3月5日有祭祠、求医问药活动。(2)位于庆城县葛崾岘乡岐

伯出生地青龙嘴下的药王洞,上世纪八十年代洞内还残留岐伯罹难渡命的壁画。每逢2月5日有祭祠、求医聚会。(3)位于西峰区肖金镇老山村老洞山的岐伯

洞,又称仙人洞,是岐伯舍仙果救老叟的传说故事之地,现遗洞仍在。原窑洞内有壁画,有一古石碑已遗失。

3、岐伯与轩辕黄帝活动遗址,共5处。(1)子午岭(也称桥山):为庆阳市第一大山系。《庆阳府志·地理》(山脉):“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氏族部落就起源于桥山山脉和北洛河上游,后逐渐发展强大,占据关中和中原。”(2)鸡

头山:位于镇原县开边镇开边村。山势如雄鸡引颈报晓,昂首屹立,峰峦突兀。相传为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地。《镇原县志》(道光版):“鸡头山,《五帝纪》:黄帝西至空桐,登鸡头山”。后建有石崆寺。镇原县开边乡政府立碑记述道:“早

在四千多年前我们的始祖黄帝西巡崆峒之后,又不辞爬山涉水之苦,特意登临这座风水宝地,既是认祖寻根,又为自己卜占生坟也。正是这种原因在两千二百多

年前,秦始皇曾登上此山,凭吊黄帝古陵。”(3)黄帝山:位于华池县。《华池县志》(地理):“黄帝山位于柔远河西侧、庙巷乡南山。古时山上有轩辕黄帝庙,山下沟道称庙巷。”传说黄帝巡行曾住于此山,故名黄帝山。(4)马蹄泉:位于合水县蒿咀铺乡陈家河村。陇东学院张耀民教授撰文指出此为传说中“黄帝乘龙处”,即黄帝在此乘上自己的坐骑踏地成泉,上天而去之地。(5)黄帝冢:位于正宁县五顷原乡。《庆阳府志·文物志》:“轩辕黄帝冢在今正宁县五顷原乡,即《括地志》所记载的:…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其原冢尚在”。《括地志》为唐代魏王李泰主编的一部规模巨大的地理书。《正宁县志》载:“黄帝冢在县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黄帝葬衣冠处?”。此冢今仍在。张耀民研究认为:《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曰:“黄帝崩,葬桥山”。此桥山即子午岭,正宁县黄帝冢即为轩辕黄帝陵。

三、民间流传着许多岐伯的传说故事

1、岐伯降生青龙嘴

岐伯出生在庆城县西南天子梁青龙嘴,今葛崾岘乡天子村的青龙嘴,遗址在

原青龙嘴初级小学的土窑洞中,青龙嘴地处东西走向的天子梁东端,山梁气势特异,景色宜人,此窑洞庄宅座北向南,后靠双峰峁,前方开阔,两面呈罗圈半围

状,窑洞下多层台墹地,台下有一清泉,凉爽可掬饮,四季久旱泛水不止,人称“神水”。整个景观犹如太极图显现。青龙嘴下建有药王庙、药王洞。岐伯祖先为

姬姓,岐伯春月之日生,出生时有特异天象出现。天子梁有周先祖鞠陶争夺江山的传说,故称天子梁,也叫天子穴。

2、少年生活多坎坷

岐伯长相奇异,幼年聪颖过人,但少年家遇洪水淹没,再遭母亲重病缠身,炼就了岐伯抗争自然的意志,启蒙出通悟医道并治病的信心。

3、拜师学医树大志

岐伯救一落崖的老者,原来是一位神医叫中南子,实名叫僦贷季,便拜师学

医,尝草治病;后又离家南下巧遇神农,再拜为师,得到真传,医术增高;还曾偶遇元始天尊,指点修身养性之术,遂成医术大师。

4、悬壶济世施恩泽

岐伯遍尝百草,识得药性,妙治百病。如用苦苦菜(败酱草)治脓肿、用益

母草治产后病、用兰草(佩兰)治瘟疫,活人无数。还创造出用香草防病、治病,成为“香道”的创始人。

5、岐黄论经成天师

黄帝离轩丘云游,在崆峒鸡头山问道广成子,得知桥山(子午岭)有名医岐

伯,便亲来求教,为民除疾解苦,并请回宫殿,君臣问答,探究医理。经过整整三年的研讨,共问答讨论了1080个有关天道、地道、人道方面的问题,由文字官仓颉记录,刻于兽骨,成为《黄帝内经》,黄帝拜岐伯为“天师”。

6、辅佐黄帝统中华

岐伯随黄帝驰骋中原,降服蚩尤,在军中治马病、驱瘟疫;破难阵、救官兵;

创军乐,制军旗;既为军医,又为军师,终助黄帝统一华夏,并与黄帝在泰山祭天,彰显功德,为民祈安。

7、治国著书兴邦业

岐伯协助黄帝创造音律、文字、天文、历法、气象、地理、人事等自然之道

和社会文化,又深究医道及养生之道,著成《黄帝内经》之后的八部医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

8、天师仙逝祭千古

岐伯天颐之年春三月仙逝,与生月同月。黄帝与万民同悲厚葬。从那时起,

古北地郡建了岐伯庙,开凿了岐伯洞,供奉神像牌位,每年三月五日,民间就有一种庙会,祭奠岐伯,施舍药方,香火不断。一直到清代同治年间,庆城县民间三月初五在药王洞等处的庙会仍在延续,尊崇岐伯的民俗民风早已形成。

四、姓氏源渊的传承又是一个佐证

民国臧励和《中国人名大辞典》附录《姓氏考略》:“岐,(陈留风裕传)…岐氏,黄帝师,岐伯之后?,望出安化。”安化,宋置庆阳府安化县,即今庆城县。望出安化,即岐姓之祖在今庆阳。

《汉语大辞典》:“岐:姓,《通志·氏族略二》岐氏周故都也。又,古有岐伯,为黄帝师,望出安化,赵都。”

《庆阳地区志·姓氏志》:“岐,罕见姓,夏代以前庆阳地区就有此姓。黄帝时此地有精于医术的岐伯,并有《内经》流传于世,为中国最早的医书。”

张耀民研究认为:岐姓最早出自姬弃,因周之始祖弃,其象“岐颐”(头骨隆

起)而得姓。姬弃,也称神农后稷,他是黄帝的嫡系,周族的远祖,姬弃的母亲叫姜原,是炎帝之后。说明姬姓、岐姓,与黄帝、炎帝、神农在同一个时代,有着血缘关系。周代之兴,起于庆阳,故岐、姬姓氏之人与在庆阳的周先祖的兴衰有着源渊关系。

五、庆阳作为人类和华夏民族的发祥地对岐伯出现在北地的印证

1、史家、方志论述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黄帝族原生居住在西北方。”“居住在东南方的被

称为夷族,居住在北方、西方的被称为狄族、戎族,居住在南方的被称为蛮族。黄帝族散布在中国西北部。仰韶文化的所在地,当是黄帝族的文化遗址。”“甘肃庆阳县,……都曾有旧石器的发见。考古学上认为这种遗物,有些属于河套文化,有些比河套文化还要早些”。

郭沫若《中国史稿》:“当夷族和羌人的一些氏族和部落活动在黄河流域的时候,有一些氏族和部落从我国北方发展起来,传说中的黄帝,就是这些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这个部落南下到达黄河流域之后,有很大的发展”。

王秉祥《甘肃省志·总序》:“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甘肃省气候比较温暖、湿润,草木丰盛,河流纵横。”“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甘肃活动。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在甘肃已发现千处以上。远古时黄帝北逐荤粥至崆峒,登鸡头山,虞舜迁三苗于三危。……”

《庆阳地区志·概述》:“庆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敷衍生息。7000多年前,蒲河川谷就开始了垦荒植谷的早期农耕。

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从事种植、畜禽饲养、制陶等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活动。”

2、庆阳文物古迹印证

(1)远古时期。1978年在环县发掘出白垩纪环江翼龙化石;1973年在合水县发掘出上新世黄河古象化石。

(2)旧石器时代。《庆阳地区志·文物》:“1920年在华池县上里塬乡赵家岔…洞洞沟?发掘出三件打石器(一件石核,两件石片),是我国出土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区内还有其他旧石器时代遗址七处。

(3)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庆阳地区志·文物》:“仰韶文化遗址在全区从南到北分布广泛,……马莲河中下游庆阳城至宁县政平一线最多。” “区内458处纯仰韶文化遗址中,镇原县遗存最多,面积最大,合水次之。重点遗址:庆阳县南佐疙瘩,镇原县大寨,宁县庙嘴坪,正宁县罗儿沟圈,合水县曹家沟,华池县碾子塘,环县四合原九梁。”根据史家关于黄帝时期的文化为仰韶文化的论证,庆阳境内如此之多的仰韶文化遗址为岐伯、黄帝在这一带活动提供了证据。齐家文化遗址:《庆阳地区志·文物》:“全区已发现180处齐家文化遗址……合计1939万平方米。”

六、深入的理论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30多年来,庆阳市医、药、文、史专家学者从考证岐伯的真实、岐伯的乡籍、

岐伯的遗迹,到探索岐伯与黄帝共同创造的岐黄文化,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出现了一大批学术成果。

1、撰写发表论文

原庆阳地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陆大宬首写《岐伯乡籍考》;陇东正骨名医王

贵正、王毅撰写《岐伯考》,发表于《庆阳中医》杂志。原庆阳地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副教授张耀民先后撰写《岐黄故里在庆阳》、《黄帝冢原址考》发表在庆阳师专学报、西北师大学报、兰州晚报;庆阳地区文联原副主席姚自昌撰

写《北地岐伯与内经素问考略》。上述5篇论文均在200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

会、针灸学会学术研讨会暨岐伯学术思想研讨会上交流,收入大会《论文汇编》。陇东学院哲学系教授高新民、历史系副教授张多勇,市内中医主任医师谢君国、夏小军、刘艳春及民俗文化研究人员左思科等一批专家学者有关岐伯、岐黄文化研究方面的论文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

同时,在国内中医界,甘肃省中医院刘福撰写的《岐伯小考》一文发表在《江西中医药》1983年第4期;中国著名中医史学家朱建平撰写《岐伯考释》一文刊登于《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第4期。均支持和引证庆阳学者对岐伯乡籍考证的观点。

2、编纂出版著作

1993年,安定祥、于克俊主编《陇东医论案验方荟萃》,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岐伯研究的相关论文。1996年,刘锋、安定祥、张步洲等主编《庆

阳地区卫生志》准印发行,第一次系统记述从远古到现代的医药卫生发展历史,为岐伯立传,收录岐伯研究论文。

2001年,张宣、王立身编著《岐黄文化联苑》准印发行,从对联文化角度收集整理宣传岐黄文化。2003年,安定祥、刘艳春合编《岐伯故里中医史话》,

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次以史话形式记述从远古到岐伯,从岐伯到现代的庆阳中医药发展历程,归纳岐伯研究学术成果。同年,杨德祥、杨积茂编著《岐伯与庆阳》,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陆大宬著《医事微言》,左思科著《岐伯圣景》,张耀民著《岐黄故里在庆阳》,准印发行,进一步考证岐伯,收录论文资料。

2008年,夏小军编著《岐伯汇考》,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第一次系统

研究汇集各家对岐伯的考证成果,并加以阐发论证,用更详实充分的资料考证了岐伯的相关问题。

2010年,安定祥等编著《甘肃古代医学·庆阳岐伯与黄帝内经》,北京学苑

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成为岐伯研究著书中最高层次的出版著作。同期,王立身编著《医祖岐伯史画》,准印发行,以文图并茂的创作形式宣传岐伯;左思科编著《岐伯传闻故事与黄帝内经》准印发行,收集民间岐伯传闻故事,并进行深入研究。

2009年~2011年,市岐黄文化研究会决定组织编纂《岐黄文化研究丛书》

四册,即:《岐伯传奇》、《岐伯考证》、《岐伯医道》、《岐黄文化源流》,市委、政府领导支持,钱超尘、傅景华、张士卿等知名教授为顾问,通过拟定大纲,编写初稿,会审修订,统审定稿,已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同时,国内出版物中赞同岐伯考证结论的书籍也与读者见面。如:陕西师范

大学出版的《图解黄帝内经》一书就认为,岐伯是甘肃庆阳人。

3、创办学术期刊

1981年,甘肃省中医学会庆阳分会创刊《庆阳中医》;1987年中国针灸学会甘肃省庆阳分会创刊《庆阳针灸》;2004年,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会创刊《岐黄文化研究》。

七、多层次学术交流会议得到社会各界大力支持

1980~2000年,由区内学会团体组织,多次举办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议,开

展中医药及岐伯考证学术交流活动。

2001年初,安定祥、郝建春等人首次提出“岐黄文化”和“岐黄文化兴庆阳”的学术观点。余振东提出“岐黄文化是庆阳地域文化的主体”。9月,积极争取和承办由甘肃省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在庆阳召开“中医药学术暨岐伯学术思想研讨会”,为第一次以岐伯学术思想研讨为主题的省级高规格、较大规模学术活动,收到论文285篇。

2003年9月,积极争取承办由甘肃省卫生厅、庆阳市卫生局和庆城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在庆城县召开的“甘肃省岐伯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并举办了祭奠

岐伯的活动。第二次以省级学术会议把岐伯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层次。

2004年,庆阳市药学会理事长安定祥等人发起成立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会,

得到市政府批准,举行首届学术交流会,国家、省级专家出席会议,市内从此有了专门进行岐黄文化研究的较高规格的学术团体。

2005年6月,积极争取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与庆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暨岐伯学术论坛”在庆阳市召开,第一次把岐伯学术研究提高到国家级层次,收到论文182篇。举行了较大规模的公祭岐伯

活动。国家有关部局领导、全国知名专家参与公祭活动并进行学术讲座,北京中医研究院教授傅景华、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张士卿等以鲜明的观点支持庆阳市关于岐伯与黄帝文化的研究,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成就之著,国内前所未有。

2009年9月,庆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改选和成立岐黄、农耕、红色三大文

化研究会,由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会长,为研究会批准编制、增加专项经费,岐黄文化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011年农历三月初五,庆阳市岐黄文化研究会与庆城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辛

卯年岐伯诞辰纪念活动,民间祭拜进一步兴起。

八、岐伯研究的主要观点已具很强说服力

鉴于史书、方志、典籍有着大量的关于岐伯的记载,市内存在丰富的有关岐伯的历史遗迹,民间传颂着许多关于岐伯的故事,姓氏源渊及华夏民族进化文化圈对岐伯产生的有力支持,市内专家学者的艰苦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国内专家对岐伯与岐黄文化研究的肯定,国家领导人对岐伯相关文化的题词,等等,即可得出结论性观点:一是岐伯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二是岐伯故里在古北地今甘肃庆阳;三是岐伯的出生地在今庆城县葛崾岘乡青龙嘴;四是岐伯的诞辰纪念日为农历三

月初五;五是岐伯与黄帝创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岐黄文化。

九、岐黄文化研究的主要观点体现出系统性

1、岐黄文化的概念

岐黄文化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的角度看,岐黄文化,是指岐伯与黄帝创立、后经历代医家丰富完善我国中医药文化,亦即“岐黄之术”。广义的角度看,岐黄文化,是指我国上古时期,在西北地区、黄河中上游流域,以北地人岐

伯与轩辕黄帝为代表的人文始祖创造留传的,后经夏、商、周各代圣贤丰富发展的,在秦汉之间完善形成体系的,以阐发天道、地道、人道,即生命之大道为核心的,包括医药、养生、天文、地理、历法、气象、数算、哲学、社会、心理、生物、人类、生态、音乐、兵家、古汉语等学科领域的中国传统文化。简而言之,岐黄文化就是我国古代生命科学文化。

2、岐黄文化的特性

研究表明,岐黄文化的主要特性有:岐黄文化发源于我国上古时期;岐黄文化的标志性典籍是《黄帝内经》;岐黄文化的文化境域是“道”;岐黄文化的核心

是生命大道;岐黄文化的精华是中医药文化;岐黄文化是涉及多境域的综合性文化;岐黄文化属中国传统文化;岐黄文化的主要创立者是岐伯;岐黄文化具有古北地的地域特色。

3、岐黄文化的知识内涵

岐黄文化以阐述天道、地道、人道即生命之大道为内容,涉及中医药、天文、

地理、历法、气象、数道、哲学、生态、人类、社会、汉语、兵家、教育、音乐等十几个学科知识,是人类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结晶,岐黄文化的核心是生命之道,精华是中医药文化,岐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主要渊源。

天道包括:空时;宇宙;天文;气象;历法……;地道包括:地理;地形;方位;九州……;人道包括:医药;数算;社会;心理;生物;人类;生态;音乐;兵家;古汉语;养生;民俗……

4\ 岐黄文化的精神内涵

岐伯与黄帝创立的岐黄文化,其内涵不仅有着博大精深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特有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称之为岐黄文化的精神

内涵。其实,精神内涵也是岐黄“大道”中人道的一部分。岐黄文化根植于中国传

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创造、传承、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并将其阐发运用得既原始朴素,又亘古深奥。归纳起来主要有:敬畏天地,顺从自然;天人相应,以天为本;崇尚生命,神全为本;恬惔虚无,淳德全道;以和为贵,持尚中道;尊师重教,以德为先。

5、岐黄文化的价值

岐黄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发展,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不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总的来看,岐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之一;岐黄文化是古代生命科学的创举;

岐黄文化是古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结晶;岐黄文化是中华医道的宝库;岐黄文化是华夏民族道德精华的体现。

十、促进岐黄中医事业得到振兴

市、县中医院及市、县、乡综合医院中医科健全,中医个体诊所遍及城乡,

中医特色突出,人才队伍壮大,科研成果丰硕,诊疗水平提高,传统技术得以继承,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一、推动岐黄中药产业全面发展

市内中药种植养殖的传统得到承袭,地道药材达378种;中药炮制、饮片加工、中药制剂企业由小到大,一批中药新药研制成功,中药产值上亿元。

十二、增进市民健康水平及平均寿命显著提高

市民注重养生保健,体育锻炼蔚然成风,2010年成功举办甘肃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全市人均期望寿命由1949年的34.5岁上升到2010年的71岁,90岁以上长寿老人达1523人。

十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岐伯及岐黄文化研究充分肯定

2003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为庆城县岐伯圣景游览区题写“岐伯圣景”。

2005年第四届香包民俗文化节暨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为庆阳题写:“岐伯故里”。

2008年,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庆城县岐伯塑像题写:“岐伯”。

此外,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共甘

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兰州军区的领导,如:朱庆生、房书亭、任德权、陆浩、陈秀、马西林、陈学亨、李膺、陆武成和一些全国知名中医药专家也都先后题词,给岐伯研究以充分肯定。

十四、建成岐黄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已被国家命名

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授予庆城县为“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讨论,确认庆阳市为全国“岐黄文化传承基地”。多年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五,市内官方和民间均举行祭拜岐伯的活

动。国内外观光旅游、寻根拜祖者络绎不绝。现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文化景区和产业园有:岐伯圣景区;《黄帝内经》千家碑林;岐伯祠;岐黄中医药博物馆及岐黄文化产业园。

综上所述,甘肃庆阳市岐伯考证与岐黄文化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成为庆阳、甘肃乃至全国传统历史文化研究开发的一大亮点,必将对于传承中华历史文化、发展地方特色地域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进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陆大宬,岐伯乡籍考,岐伯与庆阳,陕西科技出版社,2003

[2]张耀民,岐黄故里在庆阳,岐伯与庆阳,陕西科技出版社,2003

[3]王毅,岐伯考,岐伯与庆阳,陕西科技出版社,2003

[4]刘福,岐伯小考,江西中医药,1983,(4)

[5]左思科,医祖岐伯与黄帝内经,甘肃新闻出版局审批,2010

[6]夏小军,岐伯汇考,甘肃科技出版社,2008

[7]安定祥等,岐伯故里中医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

[8]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

[9]司马迁,史记,领导藏书,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10]司马光,资治通鉴,领导藏书,2001

[1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2]辞源,商务印书馆,2002

[13]甘肃省志,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

[14]庆阳地区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15]镇原县志,甘肃新闻出版局审批,2003

[16]华池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17]医古文,上海科技出版社,1989

[18]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3

[19]张其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0]贺次君,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出版,1980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题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 ”,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节选自《史记·卷一百九》,有删改) A .射:中国古代“通五经贯六艺”中“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射”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 B .良家子:汉代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以及医、巫、商贾、百工之子女不能从军,其余人家子女被视为良家子,他们方可从军。这也是区分民众良贱的等级界限。 C .中贵人:中国古代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D .汉之飞将军:指李广将军。王昌龄的山水田园诗作《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用的就是飞将军李广之典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丁度字公雅。大中祥符中,登服勤词学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庆历中,副杜衍宣抚河东..。未几,擢工部侍郎.. 、枢密副使。后二年,卫士为变,度曰:“宿卫有变,事关社稷..,此而可忍孰不可忍!请付外台穷治党与。”(节选自《宋史·丁度传》,有删改) A .“大理”是官署名,掌全国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在九卿之列。 B .“河东”指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黄河流经山西省境,由北而南,故称。 C .“侍郎”,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D .“社稷”常用作国家代称,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古时君主每年都要祭祀社稷。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索字巨秀,少有逸群之才。举秀才..,除郎中,转南阳王模从事中郎。寻以破曜功封上洛郡公,食邑..万户,以功转骠骑大将军、左仆射...。时三秦人尹桓等数千家,盗发汉霸、杜二陵.,多获珍宝。对曰:“……此二陵是俭者耳,亦百世之诫也。”

两岸人民同根同源

海峡两岸人民的文字、语言哪里相同? 文字来说的话:新中国建立以前甚至建国初,中国都是用繁体字的。国民党退守台湾以后,台湾沿用了繁体字,但在大陆,共产党对文字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今天的简体字。所以说台湾一直沿用了繁体字啊,关于那个“你”,一定是后来变革的啦,人家的字也不是一概沿用古体,当然也有改革了! 语言来说的话:说的是福建的闽南语,这是众所皆知的。 最重要的是台湾人民的祖先大多都是福建、广东的移民,都是中国人! 两岸同根同源年俗大同小异 本报讯(实习记者陈冷冷记者陈毅香黄宝阳)海峡两岸血脉相连,闽台风俗同根同源。本报“特色年俗”征集活动引起了许多海峡彼岸热心读者的关注。 台商周先生在大陆生活了5年,有3个春节是在泉州过的。他说,泉州是一个传统文化气息较浓的城市。特别是元宵节,琳琅满目的花灯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气息。周先生说,台湾和大陆的过年习俗很相近。在台湾,人们过年,也会在大年三十换上喜庆的新装、放鞭炮取乐,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围炉守岁。正月初五,台湾各公司老板都会挑选一个吉时,召集员工到厂房象征性地“开动”机器,然后给每个员工分发红包,寄望来年公司上下一心,事业蒸蒸日上。 泉州市台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刘先生说,每年的正月初二,也就是大陆俗称的“女婿日”,台湾各家各户出嫁的女儿都要回门给娘家人拜年。那天通常是车流不断,有时还会塞车。 从端午节看两岸习俗同源 06/21/2004/13:54 华夏经纬网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原汉人南徙开发八闽,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糅合成八闽传统的端午趣俗。 端午节“出生”在中国,习俗由来与传说甚多。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广泛深入人心。但总体而言,福建和台湾的端午节庆同出一源,民间沿袭习俗亦大致相若,足见台海两岸人民一脉相承、鱼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区端午节庆更具独特的风格。明清以来,每逢五月初五都会出现“泉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 【内容提要】随着全球化一词的提出,文化全球化一词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对这一概念需从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文化全球化的含义等几个方面来界定。另外,英语作为应用极为广泛的语种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其存在状态与走向也应予以关注。【关键词】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文化/英语【正文】一、众说纷纭“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80 年代在西方报纸上出现的。90年代以后,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世界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全球化”一词被广泛地引用到各个领域,与此相关的概念如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等概念也随之而来。对全球化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一般有以下几种理解:第一,全球化主要指世界经济一体化,各个国家经济相互交织,相互融合,以至形成了全球经济整体。第二,全球化不单指经济生活全球化,而且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全球化。第三,全球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界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学家都从各自的领域作出解释。文化学家多指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以及消费主义占领文化市场的世界现象。第四,应当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描述的是一种全球范围的深刻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是新现象。从西欧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开始,国际分工与世界经济的形成,各种知识体系的形成,意识形态和宗教的世界范围的影响,到今天货物、服务、技术、资本、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与资源配置,都是全球化的表现(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学术动态课题组,《世界经济全球化研究现状》,载《人民日报》,1998年8月22日。)。不过把全球化的概念理解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全球化可进一步理解为行为主体的发展并建

浙江历史与文化

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者:佘德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 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 《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

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 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

中国传统文化保持其纯粹性和融合西方文化

谢谢主席!大家好! 下面由我做这次的总结陈词。 纵观整场辩论不可谓不精彩,但是细细看来对方辩友存在不少漏洞。 1、我们今天谈及中国传统文化,泛指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文化,即是新文化运动以前的文化。 2、我方所讲融合西方文化并非对方辩友所说的中国文化趋于西化,当然我方也不否认中国传统文化应该保持其纯粹性,只是保持到一个什么程度还是有异议。 下面就我方观点做以下总结: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不是两个相斥的实体。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发生了剧烈的变动,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其中一个中重要的因素。伊斯兰文化、日本文化、印度文化等都经历了不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变迁,然而依旧保持他们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同样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并未收到改变。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是小农经济封建体制为基础,然而新中国的成立确定了社会主义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经济、文化三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视乎缺了一段)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固然重要,但是时代在发展,文化发展必须与政治、经济相协调。 再者,“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愈来愈明显,各民族、各文化的接触与沟通之频繁与密切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中国传统文化的确需要经过不断的“扬弃”“审视”来保持其纯粹性,但是融合西方文化,获得其现代意义并发挥创造的力量才能与时俱进。 最后,不管今天我们辩论双方站在何种立场,但是我们共同关心的应该是如何辩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两者关系这一问题。 我方有理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西方文化,取舍有度,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射箭文化

古代中国的射箭文化 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时期,掠夺战争日益频繁,人们把狩猎的工具和技能用于作战。综观中国的古代史,可以说历朝历代都很重视射箭,也涌现出许多善射的人物。 1.从后羿射日说开去 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我国是家喻户晓。传说远古的时候,天上10个太阳齐出,烈焰焦烤,江河干涸,大地龟裂,草木枯死,百姓遭受空前的灾难。于是,玉帝派遣天神后羿下凡,赐给他“彤弓素矢”,为民除害。后羿面对苍穹,弯弓搭箭,一口气射落了9个太阳,吓得

最小的那个太阳颤栗着躲进了扶桑木的浓阴。后羿又一鼓作气,射中了河伯之目、风伯之膝及其它危害百姓的妖怪恶兽,为民除害。于是,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百姓又能安居乐业。 历史上,对后羿还有另一种传说:据记载,羿原为东夷族的酋长,带领其善射的东夷族部落,起兵攻夏。羿凭其善射,代夏为后,故称后羿。《左传》说他“代夏政,恃其射也”。后羿不但善射,也善于教射。“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一人曰:吾善矢,无所用弓。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往弓,合弓矢而教之射”(《太平御苑》)。 据古书记载,远在36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序”,《孟子》中说:“序者,射也”。可见序是学射、训练武士的专门学校。 在殷墟小屯的发掘中,发现有骑射的遗址,证明商代后期便出现了骑射。商代后期,出现了威力很大的战车。战车上包括三名战士,其中就有一名在车左边持弓箭的弓手。 商代学校有“教”、“痒”等几种类型。射箭是当时战场上重要的作战方式,因此,商朝极重视对贵族青少年的射箭训练。 2.西周六艺

我国西周时期,射箭是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男人自童年起即普遍习射,射也成了男子本领大小的象征,被称为“男子之事”。男子以不会射为耻,“不能则辞以疾”。《礼记·射义》记载,周代家中生了男孩,则要用“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礼记·射义》强调射箭要“内志正,体外直,然后持弓矢省固;持弓矢省固,然后可以言中”,“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说明射箭除了强身健体、增强武艺外、还是培养人品质和素质的良好手段。据《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说明当时对于包括射箭在内的武艺极为重视。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学内容,并根据年龄的差别,规定不同的内容。如13岁的少年学舞勺(各种文武);15岁的成童学舞象(各种武舞);15岁以后学射、御。 学校中教射箭的方法为“五射”教学法:“白矢”,即射穿箭靶,看见箭镞;“参连”,即连珠箭,三箭连发;“剡注”,即水平箭,箭直插于箭靶;“襄尺”,襄是平的意思,尺指前臂。射时,前臂要平,肘上可以放一杯水;“井仪”,意思是四箭命中箭靶,所射箭要成井字形。这五种教学法为后人射箭提供了一定经验。 3.古老的射箭比赛-礼射

同根同源的闽台民间信仰

同根同源的闽台民间信仰 海峡之声网 2008-04-30 06:49:55 海峡之声网专稿,(作者:黄伟华)进入四月,气温渐渐回升,闽台民间信仰的交流也随之日益“升温”。 十二日,台湾屏东里港双慈宫妈祖信众七十人赴妈祖故乡——湄洲岛朝圣观光;十七日,第三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在厦门开幕,七千名来自两岸的信徒齐聚青礁慈济宫,共祭保生大帝;十八日上午,一千余两岸王氏宗亲身着汉服聚集在福州闽王陵前,焚香祝祷,同祭闽王王审知…… 闽台民间信仰同根同源。台湾民众精神生活的民俗文化是民间信仰拜拜盛行,祖先崇拜诚挚深厚。台湾的民间信仰不同于西方与世俗生活分开的“制度化宗教”,而是一种深层次精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其内容经常与一般的生活混合,普及于文化的各方面。明末清初,闽南、粤东移民到台湾,同时将各地民间种种神明信仰移植台湾,如土地公、妈祖、关帝、观音菩萨、三山国王等等,台湾成为“众神的殿堂”。 移民到台湾,在当时航海技术、设备落后的情况下,要渡过风高浪急的海峡,凶吉难下。于是,移民随船供奉妈祖,以求平安抵台。到台后,自然把妈祖供奉于庙宇。从此,妈祖信仰启蒙及台湾,形成许多以不同妈祖为中心的祭祀圈和大规模的供香、割香活动。 妈祖,原名林默,是宋代莆田湄洲岛的一位民间妇女。据传,她通晓天文、医术,平素急公好义,扶老济困,民间流传着许多妈祖驱恶扬善、扶助百姓的故事。她为救海而捐躯之后,乡亲们便在岛上为她修了一座庙宇奉祀。老百姓出于对妈祖助人为乐、济世救民的向往,把她塑造成一位保佑平安的海神形象。台湾的妈祖崇拜极为普遍,以妈祖为主神的庙宇多达509座。每逢妈祖生日(农历3月23日),各地妈祖庙都在这一天前后举行隆重祭典,绕境游行,称之“迎妈祖”。 台湾最基层的地域神是土地公,又称福德正神,各乡村都有土地公庙保护各区域的安全,祈求土地平安,农作物丰收。台湾有句话说:“田头田尾土地公”。在乡村进村路边常见立一块宽30公分-40公分、高80公分-90公分的石碑,上面只刻土地公或福德正神字样,连神像也没有(闽南一带也同样可见),因有所谓“有土即有财”之说,福德正神也成为财神,被商人所信仰。土地公庙很多,据调查,以土地公为主神的庙达669座。可见,土地公信仰之普遍,富有亲和力。 移民到台湾定居下来,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需要互相团结,以便开垦荒地,对抗豪强劫掠。因此,重信义的武神―关公,恰好满足他们的需求,成为他们的精神依托和崇拜偶像。清朝统一台湾后,统治者为了安抚民心,巩固统一的局面,大力提倡忠教节义,鼓励民间崇拜关帝,关公信仰在台湾日益发展起来。关帝既是道教之神,玉皇大帝的近侍;又是佛教之神,护法伽蓝;同时还是儒教之神,文昌帝―文教守护神。据1960年调查,台湾供奉关帝的庙宇共有192座之多。台湾进入工商资本主义社会后,频繁的商业交往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因关公被认为重信义之神,可藉以整合商业社会,于是,关公崇拜便流传起来。现在,我们在北京、厦门等地常可以见到台商企业和餐馆供奉关帝神位。在台湾,城市和市郊纷纷建起关帝庙。90年代关帝庙发展到481座。这些关帝庙大多是从闽南东山岛铜陵的关帝庙分灵过去的。80年代两岸放宽往来以后,台湾信仰者纷纷到东山关帝祖庙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必将促使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异而产生冲突,由沟通而形成融合,这是一种趋势 何为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异而发生冲突这在国际上是常见的事,我们也不必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充分利用文化传播这一促进文化发展的动力,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摈弃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既保留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达到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日本人来华,“目睹东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有统一的政治组织,有灿烂如花的物质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对中国文化产生强烈的爱慕与追求”。“必须突进文化母国,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才能满足其欲望。”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于其层次的不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样的,不论交流与融合的层次有什么不同,但是,在交流与融合中,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目标,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 这篇文章阐明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 “排外则易倾于慕古,慕古必不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东西,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使中国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 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大的飞跃,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借他山之石以攻玉,这是好的一面。但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常常是只仿其形,未得其意,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生产出大批“山寨”产品。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

古代文化常识

关键问题 古代文化常识题重在考查识记能力,但由于该考点所考查的词语大多是从文言文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故兼考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 (1)以熟悉的古代文化常识为主高考设置古代文化常识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时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古代文化常识。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学生熟悉的,答题时可依据平时所学知识直接判断。 (2)兼具生僻的古代文化常识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题要依据文言文阅读材料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偏难的题目出现。这类题目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有的与教材(不仅是语文教材,还包括历史教材、地理教材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对这类生僻的古代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来判断。 随着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高考命题体系的不断成熟,以往依托文言文本考查的古代文化常识题,有可能被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创新型古文化常识题所取代,独立于文言文本,考法更灵活。 ◆典例分析 例1(2018年全国卷Ⅰ)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代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谦让行为。 【解析】速览四个选项所考查的古代文化常识,其中A项广大考生较为陌生,但若备考充分,可依据平时积累直接判断该项正确,不需要结合选文。B项依据平时积累,再联系初中教材中的“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可以判断是正确的。C项中“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是错误的,“践阼”泛指即位、登基。D项根据选文内容“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再依据平时积累,可以判断是正确的。 【答案】C 例2(2018年天津卷)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多,本文是一篇游记。 B.步,古人称跨出一脚为“跬”,再跨一脚为“步”,后即以“步”作为长度单位。 C.刺史、守,皆指古代地方官职,如《陈情表》中曾提到“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D.蓬瀛,指蓬莱和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为仙人所居之处,后常指仙境。 【解析】本题凸显了“重视教材,坚守语文本位”的备考思想。A项中,“记”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如《桃花源记》;可以记山川名胜,即游记,如《游褒禅山记》;可以记器物建筑,如《核舟记》和《岳阳楼记》。本文并非游记。原文说“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是作者看到信和图之后,依照图所做的文章,故A项错误。B项,《荀子·劝学》中有关于“跬”“步”的详细注解,若平时学习中重视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积累,很容易就能判断此项正确。C项,依据《陈情表》中“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

塑造融合文化内涵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塑造融合文化内涵的幼儿园教育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高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陈鹤琴先生也提出:“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够给他以一切刺激的物质。”幼儿园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让儿童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得知识、经验、技能;成为健康、活泼、兴趣爱好广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现代儿童。 2003年以来,我园先后进行了总园的主体改建和4所分园的整体建设,正处于创建优质教育环境的实践过程中。 一、需要明确教育环境的整体定位——融合文化的内涵价值 幼儿园文化是指园领导、教师、职工以及幼儿共同创造和享受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它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包括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内容。幼儿园环境包含了设计者、建筑者和使用者的价值观、审美观。我园在塑造环境的过程中,以幼儿园文化理念为核心,以使用功能为重点,以舒适雅致为标准,园长领衔主导,核心团队与设计师倾力合作,拓展视野,品读格调,在时尚与经典中寻找定位,不断为幼儿的学习生活以及教师的教育生活注入审美品质。 1.我们追求自然流淌的田园诗意 清新韵雅 园舍不追求时尚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是追求清雅和恒久的视觉舒适感。我园的园舍清新淡雅,以浅绿色为主色调,因为绿色给幼儿柔和、平静的视觉感受,并以黄色为点缀,富有韵味,因为黄色给幼儿带来活泼和热情的心理知觉,体现幼儿感官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体现人文的视觉效应。 稚朴亲切 诗意的儿童生活应该是让孩子充分的与阳光、水分、土地接触,无论是户外还是室内环境,给予孩子和家长们的感觉应该是稚朴而亲切,人文而温馨。我园的户外环境在设计师眼里,是一种杂乱和无序,但在孩子们的眼中,它是可以亲近的自然。我们以草、树、花、藤、石、沙、水、木、这些元素编织在幼儿园的环境中,让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好的教育总是在方寸点滴之间,教育者似乎自然而随意,但在有意无意间却蕴含着深远而悠长的教育韵味。我园随处都可以看到一个个简朴而稚拙的原木制作的小木箱,小木箱设计有4个轮子,教师和孩子们共同在木箱里栽种了爬藤类、块茎类等农作物,一起掊土,一起施肥、一起浇水,在教师和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会看到枝头上结出了红红的西红柿、藤蔓上挂下绿绿的黄瓜、丝瓜、藏在土壤中的土豆,这些美妙的农作物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快乐:在春雨绵绵里,教师和孩子们一同把小木箱推到雨中,让细细的雨水润泽;在骄阳下,教师和孩子们一同感受植物的干裂,把它推到一片荫凉中;在寒冬中,教师指导孩子们共同给

同根同源经验共享,兄弟院校共同发展

同根同源经验共享,兄弟院校共同发展——记电气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参观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7月19日下午,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把握就业形势·引航电气学子”暑期实践团走访上海交通大学,进行参观与座谈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拥有百年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学院规模颇大且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杰出的人才。 14点到达后,实践团首先参观了学院实验室。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与讲解下,我团成员深深感受到其实验室建设的大规模与系统化。我团成员重点参观了“施耐德联合实验室”中学生的科技作品,这些科技作品的原材料全部由施耐德电气公司提供,皆为当下最新最贴合社会需求的技术,同学们通过自学与设计进行了科技再创新。 15点,实践团一行与学院师生代表以“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为关键词进行了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一帆老师主持了此次会议,学院副系主任王君艳老师、团委副书记郭非老师等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一开始由杨一帆老师与王君艳简要的介绍了学院的概况及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兄弟院校的大门。随后,郭非老师就“科学建团、文化兴团、团学联动、助力成长”发表了讲话,在讲话我们了解到,学院特别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由团委及学生组织牵头,与教育工作相配合,通过开展活动与发放指导手册等途径,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树立专业目标。同时郭非老师还介绍了其在将科研优势与组织优势相结合方面的优秀经验,把社团、教学、科研竞赛很好的相结合,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发展。最后,由卢建川老师介绍了学生培养方面的内容。在整个座谈会中,我院党委副书记丁金凤老师也详细介绍了我院的情况,我团成员也积极向

什么是全球文化(译文)

什么是全球文化? 像一个醉鬼,人类跌跌撞撞地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刚躲过一个,另一个就会尾随出现。随着核毁灭危险的消除和冷战的结束,人类似乎可以轻松一下了。然而还真没有喘息的机会,因为紧接着这一致命危机,另一种更不为人知但是危险系数依然很高的危机已然出现。 在如今这个自由开放的世界,一种新的威胁正在逼近,它将给生态和文化带来灾难。它是自由开放的产物,而这种自由和开放正是人们在长期集权主义制度下奋力争取的目标。然而奇怪的是,随着极权制度的垮台,全球化席卷了整个世界,最终却带来了这样的灾难。 在很多领域——很容易想到的领域就有经济、政治、通讯,甚至语言等——都会欢迎全球化的到来。但是全球化也会产生一些对人类未来都很致命的副作用。这并非只是愤世嫉俗者的猜测,连那些原本对全球化持肯定态度的人也表达了这样的担忧。因此,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积极倡导全球化的书里却写下了如下这些话: 我对现行的全球化体系观察得越多,就越明显的感受到,它已经释放出了排山倒海似的巨大发展力量。如果我们不加以遏制,这些潜在的力量将会摧毁环境,根除文化… 由于全球化统一文化和吞噬环境的进程如此之快,所以它的确非常危险,因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它将会摧毁生态和文化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是人类力量以及其他生物力量历经数百万年才得以形成的。 如此不祥的东西实在是个威胁。然而,纵使有这些忧虑和担心,弗里德曼和其他与之想法相同的人都相信,只要不干预全球化的(技术推进)进程,就能避免它造成大规模的影响。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是他都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 正如弗里德曼所指出的,全球化将威胁自然和文化:不仅威胁到整个生态环境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而且还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其所依赖的文化多样性。破坏环境最终势必破坏文化,反之亦然。 许多古代历史上,许多古代文明的消亡就是佐证,因为他们的发展远远超过自然资源的增长。我们现代文明的发展也受制于同样的条件。因此,如果所有农业都变成农业综合业,那么开辟自新石器时代的多样的乡村景观,将会变成单一作物的生态沙漠,因为很多动植物种类将消失,随之一起消失的还有整个乡村生活方式及其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那是人们传承了上千年的文化啊! 随着自然栖息地的消失,自然物种也在逐渐消亡;与此同时,随着扎根于自然环境的社会栖息地的消失,文化“物种”也在逐渐消亡。丛林的消失不仅消灭栖息在那里的动物,而且还影响了祖祖辈辈居住在那里的人类。只需计算下人类语言消亡的速度,就能精确地量化分析文化的消亡。世界上曾经有大约6,000多种语言,如今尚存的几乎不到一般,其中某些语言的语言使用者仅为一人。剩下的语言中,仅有几百多种语言拥有超百万的使用者,只有8门语言的使用者超千万,其中中文、印度语和英语是使用数量最多的语言。尽管语言和文化不完全一致,但是语言的消亡即便不会导致整个生活方式的消亡,但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导致某些独特文化形式的消亡。所以,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只说英语,那么多样的文化就将被简化为单一的文化形式。 自然和文化以这样或那样微弱的方式相互交织在一起,对一方的破坏必将会

阜阳市简介及历史文化典故

阜阳市简介 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方,西、北与河南为邻,东与亳州、淮南两市接壤,南与六安市以淮河为界。东西长162公里,南北宽128.5公里,全市总面积994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5万亩。全市辖临泉、阜南、颍上、太和4县和颍州、颍泉、颍东3区,代管界首市,下设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办事处,41个乡,124个镇,总人口800.3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5.79万人,农村人口624.60万人。 阜阳市属于汉族人口聚居区,少数民族为回、满、壮、苗、侗、彝、白、傣、朝鲜、蒙古、维吾尔、达斡尔等民族。阜阳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史,约在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的新石器时代,颍河、涡河沿岸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原始部落群定居。西周、春秋时期为胡子国、沈子国和陈国焦夷地。战国属楚。汉置汝阳县,为汝南都尉治。东汉曾封阜阳侯国于境内,阜阳之名始于此。北魏孝昌三年(527)始置颍州。此后1421年间,历朝历代在此设道、府、郡或县。民国37年(1948)8月解放,置阜阳专区,辖阜阳、蒙城、涡阳、颍上、太和、临泉、凤台7县,亳州、界首市2市。1950年增设阜南县,1964年增设利辛县。1977年凤台县划归淮南市,2000年6月撤销县级亳州市,设立省辖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划归亳州市。 阜阳市为冲积平原,地貌平坦,一望无际。地势西北略高,东南低洼,地面高程18~43米。淮河、颍河、洪河、茨淮新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阜阳是中华民族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文化历史遗迹、

名胜古迹、革命史迹遍布全市。景观有文峰塔、奎星楼、管鲍祠、刘崎庙、资福寺、颍州西湖、南湖公园、张庄公园、楚都巨阳古城址等。欧阳修、苏轼这两位宋朝政治家、文学家,分别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2月和宋仁宗元祐六年(1091年)8月出知颍州,任太守。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辞官后归隐被自己盛称为“民淳松简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的颍州。后人为纪念颍上管仲,修建一座管鲍祠。兴于唐,盛于宋的阜阳颍州西湖,曾被苏东坡称赞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欧阳修也发出了“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的感叹。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13公里处,湖面面积5.74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湖中有岛,岛中有山。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AA级风景区。阜南县润河湾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龙虎尊,是国家一级文物,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领导人的赞赏。 阜阳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境内,与漯阜、睢阜、淮阜、商阜铁路一起,使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连接东西南北,形成了阜阳这个中国铁路新枢纽,阜阳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次,经阜阳枢纽发运的货物,可直接通过天津港、连云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阜阳机场按4D级建设拥有国际先进的导航通信设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类型飞机。公路以阜阳为中心,105国道和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市城乡、通往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界首-阜阳-蚌埠高速公路、合肥-阜阳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形成“十”字型布局。水运十分便捷,淮河、颍

融合与文化融合的定义-LibraryBinus

第二章 融合与文化融合的定义 关于文化融合的意义、在Koentjaraningrat人类学引论的书上说、融合是一群人和一种文化在人际关系里面对着一种外来的文化、时间长了、外来的文被当地人接受、结果融合在自己的文化里、但不会失去自己文化的特征。( Koentjaraningrat 1979:247-248 ) 文化融合的过程已经有了很久的历史记载。从很久以前在人类历史上有迁移的举动、人类在地球上的搬动。迁移一定会遇见一群文化不一样的人所以每个人难免会面对外来的文化。 人类居民分布和迁移时也散发了世界各地的文化成分、这就叫做扩散。扩散的例子是一群迁移的人把一种文化从一个地方散发到另一个地方。文化散发也能发生不只一群人或民族迁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是个人带进来的新文化、他们是商人和航海家。外来文化成分在无意和无逼迫中被商人带进来(Koentjaraningrat,1979:244-245)。 印尼大辞典(1989) 、融合定语是个人或一群民族吸收某个文化的质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交流、而文化融合是一些文化经过人类交际再产生了新的文化。

从以上的定义我们能总结来说文化融合跟文化接触相似、那就是两个不一样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所以产生了新的文化接触或一种新的文化接触但没有失去本土的文化。 文化融合的形态过程发生在几个文化长时间的深入交际然后每个文化互相适应再合唯一。文化融合的效果我们能从语言、宗教和信仰、社会团体、智慧制度、艺术和建筑还有结婚礼服。文化融合的呈现是人类其中一个活动内的文化结合过程。 印尼多样性的社会结构常常引起当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Melting Pot的概念(各种种族、宗教和国际的停留处)成为其中一个的文化融合形态、当一些文化成分相见和结合成一个文化。这个文化的变化过程发生的原故是因为有不段的跟外来的文化接触(有容易被接受的文化也有难以被接受甚至被拒绝文化) 第一节 中华和巴达维的文化融合体现 雅加达长久的历史记载着中华文化浓厚地影响了巴达维文化。这显示华人跟巴达维已经有了悠久美好的关系。中华人民的文化被商人带进巴达维文化里、 给巴达维的的文化带来很大的影响。笔者从巴达维新娘的服装和头上的装饰品来分析中华和巴达维的文化融合。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编辑 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一些学者则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经过再三研究、反复探讨,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目录 1地域文化 2特点 方言文化 饮食文化 民间信仰 民间建筑 环境不同 移民影响 区划影响 民族分布 3发展途径 4研究意义 5社会发展 6形成 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

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围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单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 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如: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文化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了地域的烙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独特性。 2特点 方言文化 地域文化 中国的方言数不清楚,尤其是南方(因为多山区交通闭塞不便利,所以方言较多)方言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部分意思只有方言才能表达清楚 中国的文字虽然是统一的,但是方言一直是不统一的。 方言成为媒介交流的在文字外的补充。 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众多不同的方言。 中国人所谓的“同乡”有大同乡与小同乡之分,小同乡通常一定是同一方言的。在政治活动中,往往会走到一起,利益往往比较容易一致。 汉高祖刘邦的例子——老乡被重用(方言比较方便)——之后每个朝代都差不多宋太祖——丞相不能用南人,南人说方言北方人听不懂 李莲英祖籍绍兴,却不会说绍兴话 翁同和祖籍江苏常熟,却也不会说那里话 这两个人都是在北方长大的,所以不会有语言问题,而且已经隶属于北方的文化 饮食文化

浅说重根文化

浅说重根文化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就一直有着一种文化观念——根!可以说从有文明开始,根的观念就一直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大脑中,不曾削减。总有人会说落叶归根,也总有人说要衣锦还乡,哪怕是客死他乡,也念叨这魂归故里。其侧重全部都是“归”,而归正是寻根的一种表现,体现着中国人的重根文化。 重根文化的表现主要是乡土观念极重,简单点说就是寻求落叶归根。这里的根,不单单指故乡或是乡土,准确的来说,根指的就是源头、起点,而故乡抑或是乡土之说应该是包含在这样一个意思之中的。 那么重根文化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扎根于中国人的大脑之中并且历经数千载而不古呢?我想,这个问题还得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去寻找答案。 中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文明很多都与星相、占卜、鬼神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程度受当时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抱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一切不可捉摸的自然现象来临的恐惧和不安,他们集体的给自己在精神上构建了一个共同的寄托——神灵。将一切的未知都归因到神灵的身上,通过对神灵做出自我认为可以取悦于神灵之类的事情(比如:祭祀),来达到一种安抚不安情绪,消除因未知而带来的恐惧的目的。而在内心塑造神灵的过程就是一个归因寻根的过程!我想,这就是重根文化的开端。 在以后的社会中,人们受到儒家、道家等文化的影响,在社会中自发的形成各种观念,又由观念为指导出现各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现象,产生各种社会集体价值观!而这种观念如果恰好切合根的观念,则又为重根文化加上一条栏目。又因为其所具有的集体性,在其本身的改变上就会具有极强的惰性而不易被异化。就孝着一点来说,《孝经》从社会生活总结并中提出孝的观念,这种观念在社会中广泛传开以后,人们会主动去履行孝的义务,而渐渐的,这种“履行”被集体化,观念亦随之共同化和一体化,最后形成社会肌体价值观念——以孝为美德,并源远流长。而时间越长,这种观念也越来越趋于“理所当然”,在传统文化中的根就越扎越深。而每个人都来自父母赐予的生命,孝更被认为是一种应该有的感激情绪所带来的行为表,而子孝父母、反哺父母的过程,正好切合寻根的表现。因此,孝也可以被认为是重根文化的一种表现。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一定知道,中国最耻辱的历史是哪一段。对,就是中国近代。在近代以前,准确的说是在最后一个王朝败落之前,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是在世界前列的。而在近代,中国人突然发现落到了别人后面。众所周知,中古代有四大发明,这是中国古代社会兴盛和发展先进的表现。不仅仅是在科技上,在文学上的成就,古代中国也是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从《易》到《论语》、从《春秋》《史记》到唐诗宋词元曲,从明代话本拟话本到清末《红楼梦》,都是经典的明证。当然,也正是因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过于迅速,导致了一些本该属于近代文明的东西过早的兴盛,因此导致中国人的意识里总存在着一种文化优越感,也是由于这样的优越感,使得在近代,中国人发现落后于他人以后产生的耻辱感比正常情况下更为强烈。于是,中国人又开始了一贯的归因做法,开始对落后寻根问底,一探究竟。这里要说的是,不能把对中国近代社会道路的探索理解为一种寻根,我想说的是归因和寻根,使人们开始反思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反思的结果依然是认为中国文化是优越的,且对其予以标榜、以之为荣,来消除那些因为化从优越到落后带来的额外的那部分耻辱感。这种消除的需要是非常强烈的,就是因为这样,使得消除的手段——归因显得更加必须,大大促进了重根文化的发展和坚定了其在中国人大脑中的扎根。 总的来说,重根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大体是:在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中落前是侧重于创造根的过程,在那之后才是一个侧重于寻根、重根的过程。两个过程都是创造和寻觅共同存在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试卷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期末卷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________ 2 一、单项选择(4×15) 3 1. “北京人遗址”在北京的( )。 4 A .西南的卢沟桥 B .元大都遗址公园 C .昌平的白浮泉 D. 北京西南 5 周口店 6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 7 A.唐诗 B.诗经 C.乐府诗 D.楚辞 8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这话的人是( )。 9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10 4.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 11 A .道家和墨家 B. 兵家和农家 C .道家和墨家 D. 儒家和道12 家 13 5. 创立儒家的人是( )。 14 A .朱熹 B. 孟子 C .韩愈 D .孔丘 15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 )。 16 A .汉朝 B. 秦国 C .齐国 D .秦朝 17 7. 开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新纪元的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 )。 18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19 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 )。 20 A .西汉末年 B. 唐代初年 C .南宋末年 D . 东汉时期 21 9. 民间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 )。 22 A .儒家 B. 道教 C .佛教 D.伊斯兰教 23 10.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著名人物是( )。 24 A .张衡 B. 郭守敬 C .蔡伦 D .祖冲之 25 11. 旗袍式样来自( )。 26 A .汉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白族 27 12. 现在全国佛教寺院大多数都属于( )。 28 A. 法相宗 B. 律宗 C. 禅宗 D. 天台宗 29 13.科举制度创立于( )。 30 A. 隋 B. 唐 C. 明 D. 清 31

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融合对于企业并购重组意义重大 企业并购重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战略选择。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并购重组日益受到许多跨国公司乃至国家政府的极大关注。在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也得到了企业界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企业并购重组成为国有企业优化结构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形式。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进一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集中,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据初步统计,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仅中央企业的并购重组即达60余家,如果加上中央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之间、中央企业内部及所属企业之间的重组调整,以及与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其数量更大。今后几年,国资委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将充分发挥出资人的作用,以市场化的方式,通过资产重组、联合和并购等手段积极进行结构调整,做强做大优势的国有企业,着力培养和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当前,围绕培育和发展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中央企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工作正在迈出新的步伐,中央企业并购重组的工作将进一步推进。 企业并购重组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融合至关重要。企业并购重组必然带来文化的碰撞,并购重组后企业战略的制定、资产的优化、业务的调整、管理的整合固然非常重要,而企业文化的融合则是并购重组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国内外许多企业并购重组的案例说明,由于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互不认同,导致重组后的企业效率低下,甚至走向失败。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调查了欧美和亚洲的115个并购案例,调查显示,在导致并购失败的因素中,文化的差异高居首位。在过去两年里,国际上大的企业并购案中,65%是失败的,没有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和财务回报。麦肯锡咨询公司也对公司重组做过一次大规模调查,得出了同样发人深省的结论,重组10年后只有近1/4的公司获得成功。究其原因,各重组方企业文化不能很好融合是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埃克森公司并购高科技企业后因未考虑公司文化差异,导致“埃克森办公系统”项目失败;20世纪90年代巴黎迪斯尼乐园因过于注重美国文化而忽略了欧洲文化背景,造成经营上的 举步维艰;美国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两家企业并购重组后,因文化难以融合而难题不断。为什么这么多大的企业收购成功了,但却“集而不团”、貌合神离,甚至格格不入呢?究其原因,就是重组过程中,没有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加以重视,不能很好地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合。事实证明,企业文化是一种能够凝聚和激励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构建和谐内部环境的粘合剂和思想感情基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重组过程中,它的这种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不能或缺。要避免“集而不团”的现象,使企业的并购重组真正产生“1+1〉2”的效应,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 中央企业积极探索企业文化融合并取得明显成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