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人口迁移角度的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分析.kdh

基于人口迁移角度的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分析.kdh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一、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评价

新疆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在全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后,由于各种因素使得新疆地区同其他省份,特别是同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加大。同样,在新疆绿洲区域内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在逐年加大。目前,对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大多是从产业结构、人均收入等经济角度出发来探讨,而从社会角度探讨区域经济差异的却很少。但现实却是人口迁移已成为新疆绿洲重要的人口经济活动。

近几十年来,新疆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却一直拥有较高的人口迁移规模,并且表现为净迁入,这促使新疆已成为全国两大地区级吸引中心之一。人口迁移实际上已经构成了新疆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大量外来劳动

力的迁入,弥补了新疆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人口迁移角度评价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促进人口迁移与绿洲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基于人口迁移角度的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分析(一)研究对象和指标说明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的有关数据,以新疆绿洲的15地州为样本,分区域计算了不同地州的净迁入人口及净迁入率。净迁入人口等于城镇新增人口减去自然增长人口;净迁移率等于城镇的净迁入人口与城镇总人口的比值。在具体的数据处理时,由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的缺乏,本文就用总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数据代替。

[摘要]人口迁移已成为当代重要的人口经济活动,并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出发,评价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以期为系统深入研究新疆人口迁移问题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引导迁

移行为,促进人口迁移与绿洲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差异人口迁移基于人口迁移角度的新疆绿洲区域

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分析

李丽君方敏

(新疆石河子大学商学院新疆五家渠市831300)

[作者简介]李丽君(1985-),女,新疆乌鲁木齐人,石河子大学商学院统计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可持续发

展统计,方敏(1964-),女,新疆人,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绿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统计等方面的研究。

74

本次研究共选择了10个从人口迁移角度反映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指标。有年末人口总数X1、城镇化水平X2、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X3、人均GDP X4、净迁移比X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X6、城镇人口数X7、固定资产投资X8、工业总产值X9、进出口总额X10。

(二)实证分析

由于文中指标较多,而且指标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为了从变量数据中抓住影响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了适合多变量分析的因子分析法。

文中借助标准化方法来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选择常用的Z-Score法来转换,公式为:

对于选出的评价指标,如果是正指标,上面介绍的方法是适用的。对于逆指标,上面的方法是不适用的,必须先将它们转换为正指标,然后再无量纲化。逆指标(记为x,其n个样本值为x1,x2…xn)转换为正指标,可以选用简单变换是(xi’表示转换后的指标):对i=1,2,…,n,取xi’=1/xi (假定xi>0,i=1,2,…,n)。

1.因子分析方法检验

在指标评价中利用因子分析的目的是从众多的原有指标变量中提取出少量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即要求原指标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否则运用因子分析会出现偏差。通过观察相关系数矩阵,文中10个指标两两之间相关系数大多大于0.3,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2.因子提取和因子命名

表1可以看出,因子提取的结果表明有三个较大的特征值都大于1,分别为3.77、3.25和1.29。能解释数据标准变异的83.02%,因而这三个因子基本能概括和解释整个数据的信息。

表1相关矩阵特征值

为了使因子载荷矩阵更加简化,将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根据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将10个指标按高载荷分成三类,并进行因子命名。

第一个因子在年末人口数(0.9347)、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0.9408)、工业总产值(0.959)三个指标上载荷较大,故命名经济人口规模发展能力因子。第二个因子在城镇化水平(0.8505)、人均GDP(0.9196)、进出口总额(0.6781)三个指标上载荷较大,故命名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因子。第三个因子在净迁移比(0.7232)、城镇人口两个指标上载荷较大,故命名为人口迁移规模发展因子。

(三)排名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是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最终结果,本文可以将此三个因子得分函数表示:Fi=Σaij cj,其中aij表示各个得分系数,cj表示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变量数据。最后,再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由各因子的线性组合得到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即:F=(0.3770F1+0.3247F2+0.1258F3)/0.8302。

(四)结果分析

从经济人口规模发展能力来看,伊犁哈萨克州、乌鲁木齐、喀什、伊犁州直属、阿克苏等地区得分排在前面,这与选取的年末总人口指标一致,说明地州年末总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人口规模的发展。从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来看,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哈密、阿克苏、昌吉州、吐鲁番等地区排名靠前。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大多数地区都位于北疆,说明北疆的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高于南疆,而且南疆各地州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从人口迁移规模发展因子得分看,有8个地州得分为正,说明大多数地州都具有迁移人口进入的现象,并且表现为迁入量大于迁出量。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较高,吸引了部分知识性人才;二是部分地区多为棉花产区,每年的采棉季节吸

引了大量流动人口,也滞留了部分人口。

从综合得分排名看:乌鲁木齐市处于首位,是由它作为新疆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地位决定的。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首府,以其发达的经济、

75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的迁移人口,在资金、人才、环境“三具备”的优势中,乌鲁木齐市在综合排名中独占鳌头。伊犁哈萨克州位于前列也在情理之中,伊犁州的人口规模发展能力较强,为其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其在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因子和人口迁移规模发展因子上得分均靠后,说明经济发展的落后与城镇化水平的低下,使其吸引迁移人口前来的机率变得更小。而石油城市克拉玛依虽然在人口规模发展能力与人口迁移规模发展方面得分不高,但因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较强,使其综合排名位于第三,这主要是因为它有着和其他地州不同的经济情况决定的。克拉玛依市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光热资源,这使它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支持石油开发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机械设备等优势,从而成为新疆重工业基地,也就导致其对劳动力的要求明显严于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重工业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开始超越首府乌鲁木齐。

总的来说,人口规模发展能力和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能力得分均较高的地州,其人口迁移规模得分相对来说也较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口的迁移流动率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迁移率高的地方,其城镇化水平也高,同时其经济能力也强。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口的聚集,人口的集中带来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经济的进步。目前,新疆在这方面的效应正在突显,并有待加强。

(五)聚类分析

由于影响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有很多,仅凭一种方法说明结果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选择上述的10个原始指标对15个地州进行聚类分析。由于运用不同的聚类方法,形成的类别不同,类之间有差异,为了在分类中,使每一类内元素间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小,而类之间的离差平方和尽可能大,我们选择沃德法进行分类,用SAS对新疆15地州的10个原始指标凝聚,结合伪F统计量、伪T2统计量、R2\、半偏R2和树形图,把15个地区分为5类:

样品被归为最后6类的有关统计量列表(见表3)。

表3可以看出:伪F统计量在归为4类、5类时较大,说明归为4类或5类较好;伪T2统计量在归为5类时较大,由于T2大表明上一次聚类的效果好,所以由伪T2可知归为4类较好。类似由统计量RSQ和半偏RSQ可得归为5类或4类比较好。考虑到类的个数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所以本文归为5类。

若将这15地州聚成5类,则结果如下(限于篇幅,树形图从略):

第一类:阿勒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

表22007年新疆15个地州因子排名和综合评价排名76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表3聚类过程输出的有关统计量

治州、吐鲁番地区、塔城地区、哈密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此类地区属于经济发展缓慢、人口迁移突显型。从南北疆地域来分,北疆地区此特征表现更加明显。

第二类:伊犁州直属县(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地区。此类属于经济稳健发展,人口迁移平稳型的双稳地区。此类地区中北疆地区较南疆地区表现突出。

第三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属于自身人口累积经济效应强大型,但其实际经济效应并不理想,今后需要在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

第四类: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属于经济、人口迁移双强型地区。近年来,随着新疆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这一趋势将继续加强。

第五类:克拉玛依市。近年来,石油城市克拉玛依经济发展迅猛,进而开始取代首府乌鲁木齐的主体经济地位,其特殊的经济情况使其在人口迁移规模方面的效益并不强大,这也是其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中位置变化较大的原因。

以上聚类结果显示:除了克拉玛依市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中位置有所改变,其他地区的聚类结果与因子分析排名相差不大,说明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具体情况的。

三、促进新疆绿洲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新疆的人口迁移活动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以及城镇化水平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三者提高的必然结果。

人口合理有序的迁移流动,有利于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充裕的劳动力资源在市场环境中得到合理配置及充分利用。在人口迁移这个问题上,新疆的目标归根结底有三个,一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二是加快城镇化建设;三是加快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为了在这三个问题上有所突破,新疆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新疆经济人口容量,加大财政支持教育的力度

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而形成生产要素的集聚,并产生辐射作用,其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的基数,提高新疆人力资本的质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提高劳动力学习知识、运用知识、转化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教育资源集聚效益,保证将人力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努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

1.根据新疆城乡劳动力就业的现状,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政策。如,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地,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机构,从事对劳务输出的监督和管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对劳务输出的宏观调控。同时,应抓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引导,加强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的衔接,力求达到既满足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又不至于由于劳动力的过量流入而给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造成压力,同时也可以避免流动的盲目性。

2.要完善就业服务市场,对就业服务中介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力求规范化。

3.还要建立和完善保护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机制。保护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是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的重要措施之一,这既要建立和完善有

77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上接第40页)各项优惠政策,让其充分活跃起来为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使得第二产业高效发展,提升第二产业竞争力。

(四)进行机制创新,打造本市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市政府必须建立一个规范、有序、高效率的市场竞争机制,防止政府主体侵害市场主体的利益,本着市场主体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必须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实现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保障乌鲁木齐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目的,进而提升乌鲁木齐综合竞争力。

(五)政府部门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增进政府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一个地区政府执政能力的强弱强烈影响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执政能力强的政府必然会提高该地区的竞争力水平。所以,乌鲁木齐市政府必须对政府职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培训,借助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水平,培养政府工作人员强烈的社会服务意识。

(六)加大本市教育资源的投入,培养创新型人才

由于新疆和内地存在长距离先天劣势的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乌鲁木齐吸引外来优秀人

才。解决这样的难题乌鲁木齐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大本市的教育资源投入,提高居民的文化技术水平,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使本市人才留下来为本市经济建设服务,并且这些优惠政策也能够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来乌鲁木齐,为本市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正如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所指出,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就不能获得现代化农业的硕果,也不能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富裕,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乌鲁木齐市政府必须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参考文献

[1]王大虎,李建磊,金浩.偏离-份额法在廊坊市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分析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2007,(2):34-38.

[2]杨帆.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绵阳产业结构分析[J].科学决策研究,2008,(11):38-39.

[3]蓝英,徐邓耀.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以南充市为例[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3):70-72.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管仲)

关的政策法规,又要建立健全的劳动执法机构,加大劳动监督的力度,同时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学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改善城市的设施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应进一步加强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城。目前,新疆各地州的经济辐射能力还很不够,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不明显。在这方面,新疆各地州应该重点改善郊区及广大农村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地区间、城乡间的沟通。另外,新疆各地州的一个通病就是交通拥挤。原因不在于人口密度大,而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搞好。还有就是新疆的社会治安不尽人意。这两方面严重影响了新疆各城市的形象,不仅不利于外来人

才迁入新疆,而且不利于新疆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薛薇.数据分析方法和SAS系统[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288-360.

[2]王学民.应用多元分析(第二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92-297.

[3]段成荣,韩荣炜,刘岚.人口迁移选择性及其度量[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

[4]冯俊新.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分析—基于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的跨国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8-44.

[5]孙峰华,李世泰,杨爱荣,黄丽萍.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地理,2006,(26)6:974-982.

(责任编辑:黄海涛)

78

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