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庄子的_心_思

论庄子的_心_思

论庄子的_心_思
论庄子的_心_思

第45卷 第5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 o l

.45 N o .5 2009年10月

Journal of GuangxiN o r m al U niversity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O ctober ,2009

[收稿日期]2009204225

[作者简介]徐春根(1964-),男,江西吉安人,嘉应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之现代价值。

① 《庄子》的作者颇有争论,本文把《庄子》各篇的作者权当作庄子。本文所采用《庄子》的版本为章行标校:《老子?庄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论庄子的“心”思

徐 春 根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广东梅州514015)

[摘 要]庄子对人“心”的思考,总是与现实、身及身外、人的生命乃至精神的成长等因素联系起来综合

考虑的。庄子的“心”之思具有较强的逻辑递推层次性、丰富性。“成心”即人的知觉直感不直接或不必然是负面的,只有当其被作为判断事物是非的唯一尺度时,它才有可能等同于成见、偏见。“蓬之心”是人们由于将自我封闭起来而形成的狭隘、“蔽于一曲”的心灵状态。“以心复心”首先是去弊、疏塞,去除“蓬之心”;其次则是要把平时分裂和外放的精神收聚起来,追求一种理想的“心”境,即“游心乎德之和”。这实际上是提醒人们应淡化对“外物”的忘我追逐而注重内“心”世界的充实与涵养。

[关键词]庄子;“成心”;“蓬之心”;“以心复心”;“游心乎德之和”

[中图分类号]B 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6597(2009)0520015206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许多人对身与身外之物更加关注,而对攸关“心”的事情即内心的精神或灵魂世界的洁净、充实、呵护、涵养似乎有所忽视,其结果往往让人感觉虽然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似乎满足了许多原先想都不敢想的非常时尚的物质消费需求,然而,幸福的指数却下降了。人们普遍感觉活得“有些烦”或“很累很累”;有些人甚至不堪“重负”、悲观厌世而走向人生不归路。这显然不仅是身之累,更多的是“心”之累、“心”的失落、“心”的沦丧。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对“心”的关注远胜于对身与身外之物的关注,无论是死生存亡,还是贫穷富裕,都能泰然任之。因而,尽管庄子的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却依然能够“不为轩冕

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庄子?应帝王》,下引《庄

子》篇章仅注篇名)①,仍然能知不足而乐其所乐,仍然能够在一般人感觉“不幸”中体味到生活所恩赐的

“福”与“幸”。[1]

本文主要探讨庄子对人“心”的思考,并期望这一探讨对于消解人们内心蕴积着的茫然、失落、不安、困惑与苦闷等消极情绪有所帮助。

一、“成心”

庄子对人“心”的思考,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他总

是将它与现实、身与身外、人的生命乃至精神的成长

等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而且,庄子“心”之思也具

有较强的逻辑递推层次性、丰富性。[2](

p 45

)

我们对庄

子的“心”之思的探讨从其“成心”概念开始。庄子在《齐物论》中写道:“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 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

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庄子认为,人一来到这个世界,就与万事万物开始了接触、冲突、相互磨损,一辈子忙来忙去,漫无目的,不知道忙了些什么正经事,累得疲惫不堪、争得鱼死网破,却又不知道究竟图个啥?直到生命像油灯一样耗尽,糊里糊涂地还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这样的人生真是太悲哀了!人生的悲哀不在于自身身体的自然“形化”,根本来说在于人的内心的死寂,在于内心世界的愚昧无知。而人生的愚昧无知在于过于相信自己的“成心”,即过于相信自己与生共长成的知觉直感。因为毕竟人的“成心”还过于幼稚、粗糙,缺乏对自然大道的体悟,如果一任其与外界“相刃相靡”而

5

1

“莫之能止”,把它作为判断事物是非的尺度,那么谁会没有自己判断事物是非的尺度呢?就是最为愚昧无知的人也同样有啊!问题是,如果谁都把自己内心的知觉直感当作判断事物是非的尺度,那么,这个世界不就没有了大家公认的判断事物是非的尺度了吗?如此一来,这个世界还会存在什么公道、公理、公正呢?但是,如果自身没有知觉直感而却有了是非的判断,这就好像“今天到越国去而昨天就已经到达那儿了”一样荒谬、荒唐、滑稽而不可能!

这样看来,世界的纷扰、纷争乃至动荡简直不可避免、没完没了,因为世人有谁不会“随其成心而师之”呢?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庄子看来,如果一任自身的知觉直感作为判断事物是非的唯一尺度,一味地以为自己就是尺度、用自己的尺度评判一切,则必然会出现纷扰、纷争而导致悲剧事件的发生。在庄子笔下,因为一任自身的知觉直感以己度人或按照自身的尺度改造对方而酿成的悲剧是倏与忽凿混沌死事件:“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应帝王》)

尽管倏与忽的主观愿望重情重义,出发点是为了报恩,动机是善的,但他们还是难逃“杀人”的指控和罪责。在这里,隐藏在倏和忽身上的深层问题在于:11不尊重他者,老想着改变、改造别人;21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总是“我”字当先,这必将导致“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肴殳乱”(《齐物论》);31价值霸权浓厚,这迟早要将思想的暴力演变成行动的暴力,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时机问题而已。

值得关注的是,庄子对于如上一任自身的知觉直感去待人处事,继而自以为是、以己度人、按照自身的尺度改造他者的行为(其实质是自我中心、价值霸权)还有着更深入的分析。他写道:“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平陆而已矣。”(《达生》)

“以己养养鸟”显然是一个隐喻,喻指人们只关注自身知觉直感,并以此为尺度评价一切而毫不理会对方或别人的感受、需求、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环境,如此一来,其结果只会给对方造成不幸、直至戕杀对方。不难看出,“以己养养鸟”的精神实质是一种“价值霸权”,将之推广并落实到人际交往中则显然暗含着杀机和浓厚的恐怖情调。

“以鸟养养鸟”超越了自我的“成心”,即超越了

自我的知觉直感、价值直观,意味着你尽可以“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坚定主张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看”人和事,从而真正贯彻平等、尊重、理解,做到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这样一种处世原则和治事态度,这是一种真正的尚“和”(和为上)的哲学。如果彻底贯彻“为他人着想”、“从他人的角度去看”的原则,则每一个人都没有被遗漏、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关心、关怀,原因是我在关心、关怀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别人的关心、关怀,因为对于别人或别的主体,自我也是他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成心”本身并不直接或不必然就是如一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与成见、偏见同义[3](p134)。笔者认为,当“成心”被扩大化而被推广为衡量一切价值或是非的标准、尺度时,它才是负面的、消极的。[4](p223~224)

二、“蓬之心”

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墨子曾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舜染于许由、伯阳,禹染于皋陶、伯益,汤染于伊尹、仲虺,武王染于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当,故王天下,立为天子……夏桀染于干辛、推哆,殷纣染于崇侯、恶来,厉王染于厉公长父、荣夷终,幽王染于傅公夷、蔡公谷。此四王者所染不当,故国残身死,为天下 。”(《墨子?所染》)就是说,人的心性,在人刚来到世间的时候是差不多的。但是,由于所接触的人、经历的事与受到的教养不一样,人的心性就会发生变化,有时这种变化甚至可能是天壤之别。

对上述思想,庄子显然了然于心。为了保持自身心灵的高洁、人格的独立,庄子始终与无道的统治者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自比那南方的 刍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秋水》),“宁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助纣为虐去担任位高权重的楚相(《秋水》)。在庄子的思想中,“成心”本身并不直接就是负面的东西,毕竟“愚者与有焉”有谁能够一生下来就能够像圣贤、圣哲一样通晓、洞悉一切,能够恰当地看待、对待一切呢?庄子不可能如此苛刻地去要求他人。

庄子认识到,后天自为的因素,例如将心灵自我锁闭而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陶醉于狭小天地而与外界隔绝,自囿于陈旧传统而刚愎自用、固步自封,目光短浅而功利心切等等,会将自身的知觉直感带向短促、狭窄、见识浅薄而不能通晓大道理的“蓬之心”(《逍遥游》)。比如庄子笔下的暖姝者(浅见自喜者)与濡需者(苟安一时者)就是自囿于“蓬之心”的人

61

士。所谓暖姝者,是指掌握了一些学说,便沾沾自喜,暗自得意,自以为满足了,却不知道从未曾有过丝毫所得、学识上毫无长进。所谓濡需者,就像猪身上的虱子,选择猪鬃稀疏而毛长的地方呆着,自以为就是广阔的宫廷与巨大的皇室园林,而一旦找到像后腿和蹄子间弯曲的部位与乳房和腿脚间的夹缝,就自认为是找到了安宁的居室和美好的处所,殊不知屠夫一旦挥动双臂,堆上柴草,点燃烟火,虱子便跟随猪被一块烧焦了——这就是进退生死都局限于同一个狭小的环境而自以为是生活在广厦园林之中。所以,庄子称这种人是濡需者即苟安一时者(《徐无鬼》)。比照暖姝者与濡需者,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敢肯定地说他们完全去除或摆脱了“蓬之心”的束缚、支配?庄子所指出的问题至今仍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对于“蓬之心”,庄子还有更深入的剖析。在《逍遥游》中,庄子写道:惠子对庄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口号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答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 纟光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 纟光,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 纟光,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是庄子与惠子一段关于有用与无用问题非常著名的对话。惠子对庄子说,自己将魏王送给他的大葫芦种子培植,结出了一个有五石容积那么大的葫芦。惠子用其盛水浆,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而把它剖开做瓢又太大,以至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最后,惠子认为大葫芦没有什么用处,无奈之下将它砸得粉碎。

庄子认为惠子实在是鼠目寸光、鸡肠小肚,阈于“蓬之心”而以有用为无用,实在是不懂得用之道。他举了个例子说:“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事儿,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由于吴军将士的双手涂抹了不皲手药膏而得到了有效的防护,因而得以大败越军,于是,吴王厚赏了那位游客。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

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

有意思的是,对于人们因为陷于“蓬之心”而不知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庄子通过各种事例反复加以解释,可谓不厌其烦。在《徐无鬼》中,庄子写道:“足之于地也践,虽践,恃其所不 而后善博也”。意思是说脚对于脚下之地的践踏很小很小,虽然很小,如果不仰赖所未曾践踏的地方,试问有谁能够去到更为博大、广袤的远方呢?庄子又举例说:“比如这一块大地,你所用的只是脚下立足的那一小块地儿而已。但是如果立足以外的地儿通通挖掉,一直挖到黄泉,那么你所立足的那小块地儿还会有用吗?”惠子瞠目结舌、无言以对,最后不得不说:“没有用了。”庄子接着说:“这样一来,无用之为用,不就非常明白了吗?”(《外物》)

表面上看来,庄子帮助人们审视、省察、深剖“蓬之心”,是希望人们从狭隘而局促的心灵中解脱、逃逸出来,从而明晰有用与无用间的真实关系。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样的层次上看问题,那就错了,至少是低估了庄子的大智大慧。

庄子进一步的用意,至少是要引导“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的人们思考一些更大、更重要或更切身的问题,明白一些更深刻的道理。

(一)强调“无用之为用”具有张扬老百姓价值的含义。统治者“用事”、“有为”,叱咤风云、耀武扬威、“创造历史”,然而,“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如果没有看似“无用”、“无能”、“无知”柔弱若水的百姓的支撑,统治者能够“建功立业”、有所作为吗?显然,在这里,庄子是在引导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反思“暗而不明,郁而不发”的“内圣外王之道”(《天下》),也间接地提醒当权者体味古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的深刻蕴意。

(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游》),大道退隐无名、决不炫耀与夸示自己。从这一角度看,人们如果不去除“短不畅,曲士之谓”(向秀语)的“蓬之心”,那么,怎么能够真正“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天下》),明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宇宙与人生大道的真谛所在呢?

三、“以心复心”

如何让人们“短不畅、蔽于一曲”的“蓬之心”去蔽、疏塞而能够明于大道、大理呢?庄子提出的基本策略是:“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徐无鬼》)。

71

王先谦注曰:“(目)不外视,(耳)不外听,(心)不外用”[5](p200)。郭庆藩疏谓:“夫视目之所见,听耳之所闻,复心之所知,不逐物于分外而知止其分内者,其真人之道也。”[6](p410)

综合王、郭二位先贤的注疏,我们可以略窥庄子策略的基本思路:欲明于大道、大理,使心同于大通,必须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并且还要用心灵去观照心灵而不能让“心”为“外物”所役使,不能“丧己于物”。庄子上述观点可作如下分析。

(一)理解“以心复心”策略的关键在于理解其中“复”字的语义和文化内涵。《尔雅?释言》曰:“还、复,返也。”《广雅?释诂》云:“返,归也。”《周易?上经?复卦?彖》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孔颖达正义曰:“复者,反本之谓也,天地以本为心者也。……天地养万物,以静为心,不为而物自为,不生而物自生,寂然不动,此天地之心也。……‘复者反本之谓也’者,往前离本处而去,今更反于本处,是‘反本’之谓也。”(孔颖达《周易正义?上经随传卷三?复卦》)《周易?上经?复卦?象》又云:“‘不远之复’,以修身也”、“‘中行独复’,以从道也”。所以,“以心复心”,简单说来,就是要让人的心灵健康成长,并复归于心之本体,而心之本体又源自自然本体、本真、大道。这样一条去心之蔽、疏心之塞之路与老子的思想相契合。老子写道:“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德经?十六章》)意思是说,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蓬勃生长,总是相互协调、支撑,我们从其往复流变过程考察其运行之道。万物纷纷芸芸,而真正要看清其中的门道还得返回它们的根。因为大道无言,返回到它们的根就意味着返回清静之所,而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明晓事理或知天;不认识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必然会出乱子,直至招致灾殃。认识自然规律或知天的人往往有着博大、宽广的心胸,心胸博大、宽广的人行为处事坦荡公正,坦荡公正就能做事周全而不偏私,做事周全而不偏私才能合乎自然之道,合乎自然之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由此看来,庄子“以心复心”策略尽管强调的是心上的功夫,但同样注重眼、耳等的作用,从而“万物并作”、“夫物芸芸”亦在其视野之内,毕竟在庄子看来道是无所不在的(《知北游》)。从这个角度分析,庄子“以心复心”之路与老子“虚静、归根、复命、知常、知天”之道是一致、相通的。庄子曾说:“道无终始。”

(《秋水》)《孙子兵法?兵势》亦云:“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也就是说,大道循环无尽,因而“以心复心”活动也只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见,“蓬之心”的消除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二)“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策略,从根本上而言是要求人们运用收视返听的方法,既出乎其外又入乎其内,把平时分裂和外放的精神收聚起来,以观察、透视事物乃至天下的本来面目。这与老子所倡导的“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玄同”(《道德经?五十六章》)思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把精神内收,就得在适当的时刻关闭外放的通道,塞堵嗜欲的孔窍与门径,随时随地注意平息躁动的思绪,克服短视与浮躁心理,力求以和缓和气冷静的心态待人、接物、应事,惟有如此,方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整体地把握世界不断跳动着的“脉搏”。这其实也体现了道家一贯倡导的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所为的哲学道理。

(三)“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策略与老子“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道德经?五十四章》)原则不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格式,而且在相同或相似的言说格式后面,透视出二者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与思想深度以及某种思想的历史持续关系。

就老子“观天下”原则而言,是试图劝导人们用整体、全面、系统的立场审视世界、观照事物;就是要站在身的立场观身,站在家的立场观家,站在乡的立场观乡,站在邦国的立场观邦国,站在天下的立场观天下,唯其如此,才能知晓“天下然”。以观身来说,我们平时观察一个人是从表面入手,或以身材观身,或以容貌观身,或以衣着观身,或以言论观身,但仅仅凭这些,也不足以完全认清一个人的身的本质。老子认为,要认识身,应该“以身观身”,就是要把身当作一个整体来认识。

老子的认知方法显然对庄子有很大影响。“以目视目,以耳听耳,以心复心”策略,是希望人们用整体、全面、系统的立场去审视世界、观照事物,而在具体实施步骤上,庄子则提出超乎一切的“照之于天”的立场与观点。在《齐物论》里,庄子举出儒墨两家互相是非,以见所谓是非都是“自是而相非”。两家相互攻讦,“如环无端”,没完没了。庄子说:“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庄子认为,如果能够坚持站在超乎一切、洞察一切的客观、公正的立场,好像

81

站在一个圆环的中央,不就摆脱了互相是非的循环纠缠吗?唐代司空图有诗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诗品二十四则?雄浑》)司空图可谓深得庄子思想的精髓。

庄子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齐物论》)是非彼此、死死生生、可与不可,变幻莫测,捉摸不定,没有一个定准。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没完没了,那还有什么是非可说呢?所以,圣人不跟着这些是非兜圈子,而要“照之于天”[2](p45)。

“照之于天”是什么意思呢?庄子曰:“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论》)冯友兰分析说:“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7](p116),专就这两句看,似乎是说“一切都是真理”。但这不是庄周的意思。《齐物论》有一段话:“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彀音,亦有辩(辨)乎?其无辩(辨)乎?”就是说,人有各种不同的心理现象,犹如风吹和鸟鸣有不同的声音。所以,“言恶乎存而不可?”这只是说,各种人有不同的意见,正如各种鸟有不同的声音,这都是自然现象,不涉及是非真理问题。这就是“照之于天”,也就是所谓“以明”[2](p45~46),是以自然大道“照”之即“以道观之”:用自然之道,虚其心以待物,而不用人事取舍,乱于天然之智(郭庆藩语)。这里所说关键有两点:知天与知人。所以,庄子总结道:“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大宗师》)

四、“游心乎德之和”

庄子“以心复心”就总体目标而言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去除世俗或经验世界所常常不可避免的“蓬之心”,从而与大道接近、靠拢;其二是理想或超验的,也是庄子所追求的理想“心”境,即致力于“游心乎德之和”(《德充符》)。前面已分析了“蓬之心”,下面主要分析“游心乎德之和”。

关于“游心乎德之和”,庄子是从人际交往的“忘形”状态开始谈起的。《德充符》开篇就讲这样一件事情:相传曾经跟随鲁国被砍掉一只脚的王骀学习的人与孔子的门徒一样多,连孔子本人听了这事后,也情不自禁想“引天下而与从之”。庄子借孔子之口指出:“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在庄子的眼里,能够“游心乎德之和”的人有着这样一种境界:死生不能改变他的心境;就是天塌地陷,他也不会与天地一起消亡;他洞悉无所待的道理而不随万物变化,听任事物的变化而信守一贯的宗旨;而且,宇宙万物均源于“道”,而万事万物尽管千差万别,归根到底又都浑然为一。有这种认识的人,将不会考虑耳朵眼睛最适宜何种声音和色彩,而让自己的心思自由自在地遨游在忘形、忘情的浑同境域之中,用郭庆藩的话说就是“混同万物,不知耳目之宜,故能游道德之乡,放任乎至道之境者也”[6](p93)。

尽管庄子别无选择地生活在一个“争地以战,杀人盈野”(《孟子?离娄上》)、“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墨子?非攻中》)、“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月去箧》)的“仅免刑焉”(《人间世》)、是非不分的乱世,尽管身“处穷闾阝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列御寇》),但是,他并没有绝望、更没有轻生,而是选择非常达观、坚强地生活着。庄子写道:“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身)死亦次之”(《田子方》)。在庄子看来,最可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心灵的绝望、僵死了,即便是人的躯体死亡,也没有比人心的死亡更可怕、更令人悲哀了。难能可贵的是,庄子的心灵依然充满着青春活力,思想如春潮涌动,依然执着地追求着“游心乎德之和”的精神境界,其理想目标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尽力淡化对物欲乃至人欲的追逐,培养一种“隔离的智慧”[3](p231),即“吾丧我”、“心斋”、“坐忘”等精神省思智慧,使人身与人心从现实的“工具理性”与生存压力的重重束缚下解脱、提升出来,不为求取非常外在的功名利禄而丧生残性、扭曲人格。

(二)表达一种对于由身而心的无为逍遥、“无所待”的自由[8]的渴望与向往,培养一个开放的心灵,使人从封闭的心灵中超脱出来,从自我中心的格局中超脱出来。《齐物论》中的“十日并出,万物皆照”,形象地表达了人的心灵之开敞。庄子希望人的思想视野、精神空间要像“海若”那样宽广[3](p231)(“海若”,实际上就是喻指心灵像海洋那样辽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人身所及的有限、有穷世界而有趋向于无限、无穷的可能性,这显然可以减少人们觉得宇宙无穷无尽、无终无始而人类过于渺小的悲观情绪。所以,庄子要立志化身成为有着无穷无尽的“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的力量与智慧的“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惟有如此,方能“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逍遥游》),从而享受一种“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的“与天和”

91

的“天乐”(《天道》)。

然而,人“身”不可能遨游于“四海之外”、“游无穷”,不可能“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 之野”(《应帝王》),于是,“心”、“心灵”登场了,人的精神要大显身手了[3](p148~149)。庄子深信,人的澄彻清明的“心”、“心灵”能够游于“物之初”,能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天下》),能够“外天下”、“外物”、“外死生”(《大宗师》)而超越普通事物的界限,超越我与世界、我与非我、主观与客观的界限,乃至超越时间而达到“无我”、与道合一的境界。[7](p116)也就是说,人“身”做不到的事情,天马行空甚至比天空更为辽阔、宽广的“心”即“游心”却能够做到。这表明,庄子对健康的道德生活与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崇尚,是在其纯洁的心灵世界之中无限地扩展、扩张与充实着生命的内涵和意义,而这恰恰表明了庄子的永恒之所在。

庄子对“心”的思考可谓博大精深,其“心”路历程,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天下》)的背后,折射出其精神世界乃至灵魂世界的辽阔、纯洁与高尚,更显出其思想的深邃与逻辑递推的层次性、丰富性。根据庄子的思考,“成心”即人的知觉直感不必然是负面的或消极的,只有当其被作为判断事物是非的唯一尺度,它才有可能等同于成见、偏见。“蓬之心”是“成心”继续向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负面结果(只不过是各种可能性中比较消极、负面的一种,而不是全部),具体而言,就是人们由于“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即将自我封闭起来而形成的狭隘、“栓塞”、“蔽于一曲”的心灵状

态。“以心复心”首先是去弊、疏塞,消除“蓬之心”,其次则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把平时分裂和外放的精神收聚起来,站在自然大道的立场,观察、透视世间事与物乃至天下的本来面目,最终追求一种理想的“心”境,即致力于“游心乎德之和”。当然,这种“游心”是心神顺应外物的变化而遨游,是“乘物以游心”(《人间世》)。从根本上而言,“游心”是心灵自由活动,即精神从物物相逐、名利相争的现实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心灵在自由自适的情状[3](p176)下,以高蹈于“物外”、“顺应自然的内心舒畅”,去“认识最崇高事物”、产生使无限矛盾得到统一的结果以及“无限和谐的感受”[9](p266~276)。显然,这就是一种极高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 吴全兰.庄子的耻观及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荣辱

观的启示[J]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1

[2] 胡道静.十家论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

[3] 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

[4] 陈少明.《齐物论》及其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1

[5] 王先谦.诸子集成?庄子集解[M].长沙:岳麓书社,

19961

[6] 郭庆藩.诸子集成?庄子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

19961

[7]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1

[8] 徐春根.论庄子“无待”的自由观[J]1广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

[9]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M]1长沙:商务印书馆,19831

A nalysis on Zhuangzi’s V iew of“M ind”

XU Chun-gen

(D epartm ent of Po litics and L aw,J iaying Co llege,M eizhou514015,Ch ina)

Abstract:Zhuangzi considers hum an’s m ind in connecti on w ith vari ous facto rs,such as the social reality,hum an body itself, objects outside body,life and the developm ent of sp irit and so on,w h ich m akes h is though t on“m ind”mo re logically developed,and richer.A cco rding to Zhuangzi,“m ind fo r m ed from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w h ich is one’s intuiti on,is no t directly and necessarily negative.It turns to be p rejudice o r bias only w hen it is taken as the only m easure fo r judging w hat is righ t o r w rong.“M ind like w o r mw ood”indicates a narrow and bending m ind w h ich is caused by self2iso lati on.“R eturning to the o riginal m ind”,a hum ane and righ teous m ind,first requires abandoning the“m ind like w o r mw ood”,w h ich is po isonous to the healthy developm ent of heart.To pursue an ideal heart status“m ind roam ing in the field of mo rals”,it is necessary to give up seek ing earth ly objects.A ctually,it calls fo r m en’s attenti on to the cultivati on and fulfill m ent of the inner w o rld instead of over self2indulging in the po ssessi on of earth ly objects.

Key words:Zhuangzi;“m ind fo r m ed from individual life experience”;“m ind like w o r mw ood”;“returning to the o riginal m ind”;“m ind roam ing in the field of mo rals”

[责任编辑 李启贤] 02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标签:栏目]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7、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2、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4、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9、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0、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1、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2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24、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5、小不忍则乱大谋。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9、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30、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35、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3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7、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4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2、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4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4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45、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导读: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 1.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翻译】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 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翻译】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 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翻译】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翻译】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中国哲学史论庄子的自由观

《中国哲学史》期末论文 论文题目: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学校:云南师范大学 学院:哲学与政法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论庄子的自由思想 摘要:“自由”这个词表面上简单易懂,实质上却很难被人理解。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意识到人作为特殊生命体并有权力追求自由的人是庄子。庄子的自由思想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所以基本倾向还是属于现实主义的人生哲学,其主要自由思想主要致力于作为生命解放的自由及其精神的绝对自由。他指出,人即使处于现实的压迫和不得已之中仍可以保持内在精神的愉悦,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超越和自由。 关键词:庄子自由哲学 一.自由思想的理论定位 生命是自由的,庄子的自由思想让处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意识到自由的实质和生命的最高价值,面对整日为物质财富奔波不停的人们,我们应该静下来思考下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对庄子自由意识的理解使我们既得到了心灵上的解放又能体会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庄子》显示出来的不为物役保持内心纯正的自由思想对当代人精神健康方面起到了特别意义。总的来说,庄子的自由思想所反映的不仅是人生观的问题而且是现实问题。 《庄子》一书及其它典籍中记载的庄子生平,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庄子自由思想萌发背后的清高、孤傲、以及对心灵洁净的守望和执着提供了视角。一是拒绝权势的召唤。当时的社会,汲汲奔走于富贵名利之途的士人大有人在,甚至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讲原则。曹商、苏秦、张仪之流的特点就是媚世,就是向权力献媚,就是对权势的崇拜。而在庄子看来,贫穷并不可耻,可耻的丧失生命的尊严,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庄子哲学的当代意义 郜捷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本科4班,陕西汉中723001) 指导教师史继东 [摘要]庄子的哲学思想穿越几千年而不朽,并且对于当今现实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道家思想的继承者,庄子继续发扬了道家崇尚自然法则,顺应天命,自在无为的思想。就整个社会来看,庄子的自然哲学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存在方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秩序,不搞盲目的生产和建设。对于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虽然崇尚自然与逍遥,渴望安于天命的庄子哲学显得好似在逃避现实,是消极的表现,但这样的思想与当代社会盛行的,也是大众所追求的物欲膨胀的思想形成了制衡,让人能够释怀和减轻压力,庄子“齐生死,等万物”的人生观启迪我们不要过分计较得失成败,而是用相同的眼光看待世间万物,这也使我们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庄子的哲学思想蕴含于他的寓言之中,他非常善于将深刻的道理隐喻于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让读者从浅显易懂的文字中探究出许多人生感悟,而后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关键词]庄子哲学思想当代意义自然哲学社会人生哲学个人 当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渐趋浮躁的社会,人类在享受了自然带给我们的丰富资源之后,能够征服自然的渴望开始越来越强烈。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个体的物质欲望也在不断膨胀,人们渴望功成名就的心理远远战胜对于悠闲自在生活的享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随之被激化和扩大,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显得越发脆弱,在种种不和谐的事件粉墨登场之后,另一种倡导人们价值观念转变以及发展模式转变的声音呼之欲出。 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就为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良好范本。在他流传于后世的著作《庄子》一书中,分别以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论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通过对世界之本原“道”的辩证思考,阐明了人与自然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以及人与自然应该以怎样的关系和谐共处;又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子“齐物”的哲学世界观。在具有代表性的《庄子·齐物论》一篇中,提出了“世上万物没有共同的标准”,“一切事物都应看作等同”的观点,摒弃由于种种主观原因产生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1]41,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态度。 庄子虽然是东周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但他的生活境遇却不如一个普通人,他一生基本上是在贫穷中度过的。他住在狭小的巷子里,靠编草鞋勉强过活,有时甚至要向邻居借米面救急,但他即使到了饿得面黄肌瘦,只能穿打补丁的粗布衣服的地步,也绝不愿以牺牲自己的自由为代价去贪求高官厚禄。这恰恰体现了他忽视功名利禄,崇尚自然逍遥的人生态度。《庄子·秋水》中记载了楚威王希望委以政事给庄子时,庄子答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1]510表明他宁愿做一只拖着尾巴在泥里爬的快活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一只被供奉于庙堂之上的,死了三千年的神龟。他的思想摆脱了现世社会中一些狭隘的束缚,不被世俗所囿,启示了我们不是只有高居庙堂,荣华富贵才是值得追求的,摆脱精神的枷锁或许意味着更广阔的空间。 一、道法自然——庄子自然哲学对社会建设的意义 与以往的各家学派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观察人生的思路不同,庄子的哲学思想开始拓宽路子,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是人之所恶也。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1、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2、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3、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6、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2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1、是可忍,孰不可忍? 32、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3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5、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 也。 3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9、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 哉!

40、道不同,不相为谋。 4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 寿。 4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4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 则绞。 4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7、放于利而行,多怨。 48、不学礼,无以立。 49、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50、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 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孟子的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王如知此不足以相笑,王之政犹此也,王虽有移民转粟之 善政,其好战残民与邻国同,而独望民之多,何异於五十步笑百步

庄子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思想及其对现代生态伦理的启示 [内容摘要]庄子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他提出的齐物论思想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促进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庄子;齐物论;生态伦理;人与自然 一、庄子的齐物论思想综述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古到今始终是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思考,试图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庄子的齐物论。庄子主张物我平等、物我同一,站在道的高度,以道来观察天地、万物和人,追求物我同一、物我平等、物我和谐,着重从消除事物之间的差别入手,超越事物的是非、彼此、成毁、贵贱、生死等界限,试图使人们在主观上消除世上的一切差别和对立,实现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完全契合,庄子齐物论思想有如下内容: 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庄子《齐物论》)。庄子在这里指出彼与是、生与死、可与不可、是与非是对立存在的,而且相互转化。实际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存在着它的对立面,而且事物自身内部也包含着对立面,对立的彼此双方各有其是非,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不可分割。从道的角度来看,道和万物本来就是同为一体的,所谓的是非、彼此之分不过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而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客观事物的,这样势必无法认清自然的本来面目,损害道的完整性和和谐性,“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齐物论》)。真实存在的只有道,所以庄子强调“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齐物论》),告诫人们不要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

《庄子》传世名句赏析

庄子20名句带翻译 1.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翻译】: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翻译】: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3.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翻译】: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4.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翻译】: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5. 狙公赋,曰:“朝三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 【翻译】:有个养猴子的老人,把橡子分给猴子,对它们说:“早上给你们三升,晚上给你们四升,好么?”猴子们听了都发怒了。老人又说:“那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猴子们都高兴了。庄子用“名实未亏”的道理,来比喻未达道者不能忘怀是非。成语“朝三暮四”便出于此,比喻反复无常。 6.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翻译】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翻译】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翻译】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更多孟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翻译】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论庄子的自由观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悖论 摘要:庄子作为中国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中,色彩最为鲜明的是追求自由,希望人能从困扰人生的生死之限、世俗之礼、哀乐之情中摆脱出来, “逍遥于天地之间”,实现自由。本文主要探究庄子的自由观,庄子自由观的表达方式,进而论述庄子的自由思想,不能实现对个性和自由的实质性承诺与肯定,从逻辑上都是与现实社会相背离的,与个性自由精神相背离的。 关键词:庄子;自由;现实社会;悖论 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以一种有别于儒家所强调的群体主义精神,独特的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而著名,一直被认为是个性自由精神的象征,影响极为深远。哲学大家冯友兰老先生最初将老庄的自由与西方的自由观念相对比,他认为,西洋哲学家所讨论的自由,其义是不受决定;而老庄所说的自由,其义是不受限制。①革命斗士鲁迅先生也曾说过“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惟此自性,即造物主。惟有此我,本属自由。”②李泽厚在其文章《庄玄禅宗漫述》中也提到“庄子是最早的反异化的思想家,反对人为物役,要求个体身心的绝对自由”。③从词源学意义上来看,“自由”的基本意义就是免除束缚、不受限制、按己意行事,《辞海》中将自由解释为从被束缚、被虐待中解脱出来。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所指的自由,也是指免除束缚、不受限制之意。 《庄子》一书中,虽没有直接出现自由这两个字,但确实又通过“摆脱束缚”、“不受限制”、“逍遥游”之类词语表达了自由思想,因此可以说《庄子》书中是有“自由”概念的。那么,究竟什么是庄子意义上的自由,庄子是用什么样的词汇、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其自由观念的,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如何,认识这些问题是解读庄子的关键。 一、庄子自由观的基本内容 (一)顺乎自然是实现自由的基础 “道”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研究庄子思想,必须从道入手。虽然庄子与老子并称道家,但庄子极少论道,并且认为道并不神秘,不可捉摸。东郭子曾问庄子道在何方,庄子说:“无所不在”,并做了“每下愈况”的比喻:“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④。言下之意,不要把道看得尊贵无比,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由此出发,庄子认为人要想自由,就要顺乎自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极力降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庄子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齐一”,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人,作为天地中的一物,只不过在宇宙的洪流中偶然遭遇了人形而已。《大宗师》里有一则寓言,某工匠在铸造金属器物,金属突然从熔炉里跳出来大叫:“一定要把我铸成一把良剑!”工匠一定会认为这是块不祥的金属。如果人成了人形以后就大喊“我是人!我是人!”造化者一定认为这是不详之人。庄子用寓言告诉人们,不要以为人多么尊贵,人无非是自然中之一物,与猪马牛羊并无区别。在此基础上,庄子强烈反对破坏自然,“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 ①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278. ②鲁迅.鲁迅杂文全集[Z].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16.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67.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论庄子哲学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庄子,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都呈现内在的一致性。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于人之“在”。在当代这个普遍缺乏信仰的时代,或许哲学能够慰藉一下我们的心灵。我们或许可以从庄子的思想中寻找到或多或少的启示。 关键词:庄子;哲学;当代社会;启示 庄子的哲学思想中,“道”是一个重要概念,就其本质而言,道不是人的认知对象, 而是需要用人的整个生命去直觉体悟的存在者; 换句话说, 道并不是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实体, 而是就存在于人自身和万事万物之中的自在者。人对这一自在者的把握不是通过理性思维, 而要凭借超理性的直觉。而怎么样才能获得这样的直觉呢?在庄子看来,第一步是“外天下”,即忘却纷繁的世俗杂务,将他们排除在心灵之外,使人的本心不要为俗物所缠绕,以便静心息虑。第二步是外物, 即忘却外在事物, 让心灵不要为外物所役使。心役于物, 则心念外驰, 不能专心自守, 容易导致本心的迷失。第三步是外生, 即忘却自己的生命。 人生而有命, 所以常常会执着生而厌恶死。但人本来和宇宙万物是一体的, 并没有生命。以庄子齐物论观之, 人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 而死亡只不过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状态。人活着时恋生恶死, 死后反而会恋死恶生。1因此, 生和死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存在状态, 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不需要执着生, 也不需要害怕死, 生死本为一体。由此言之, 所谓外生也就是齐死生、泯物我, 达到一种物我两忘、浑然一如的境界。 庄子哲学虽然注重对得道和体道境界的精神追求,但同时并不认为理想的人生是空中楼阁, 而是应该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因此, 庄子并没有将得道境界和日常生活的技艺割裂开来, 认为道就在技艺当中, 道和技艺是一体的。在人的精神世界中, 直觉成为沟通道和技艺的桥梁, 将人生命中的形上追求( 道) 和日用生活( 技艺) 结合在一起, 成就了一种高超而平凡的人生样态。 对比与庄子生活的社会,现在的社会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同的。如今的社会依然是人与人打交道,依然是人来统治这个世界。尽管各种各样的制度、政策是那么的先进,但是人与人之间也做不到完全平等。庄子眼中的理想社会是保持着原始、淳朴自然的“至德之世”。庄子崇尚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我们 正在构建一个民族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而这样的社会必须以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教化为基础的。因此,“至德之世”的理想之国最终必然获得它的现实状态。 庄子也崇尚无为。无为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是存在的。例子就不用多说了。可是庄子的无为却不能理解为“什么都不做”。庄子的无为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要在自己去努力尝试过后才能“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则是劝诫在遇到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别钻牛角尖,坦然处之。 庄子也在他的思想中描绘了理想的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在《逍遥游》篇中,庄子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认为,凭借天地之正道,驾御“六气”(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 以遨游乎无穷者,是无所待的至人、神人、圣人。他们已然达到了“与造物者为偶,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神秘境界。因超越了“我”与“非我”的区别,所以他无己。道无为而无不为,圣人与道合一,故无功。他也许治理天下,但他听其自然,让每个人自由发挥其能力,因此圣人无名。庄子的“圣人”、“神人”、“真人”拥有神与人的双重性格,他们成为以后道教构造神仙形象的原本。庄子的理想人格对于我们个人价值自由全面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KCB齿轮油泵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可调压渣油泵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待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待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高压渣油泵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待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KCB-300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齿轮油泵kcb 55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待,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高压渣油泵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

2021年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齐物论》读后感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9)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以上一段话深刻的说明了庄子之言的特点。《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思想家庄周及其后学者的作品,后世按郭象的编注共三十三篇。我择其中一篇《齐物论》作评述,欲以一窥而见全貌。《齐物论》篇是内七篇之二,有人认为是庄子早期作品,其余几篇是《内篇.逍遥游第一》《内篇.养生主第三》《内篇.人间世第四》《内篇.德充符第五》《内篇.大宗师第六》《内篇.应帝王第七》。《齐物论》篇,词汇丰富,用词华丽,构思精巧,善用连类比喻。它的洞察力十分深刻,行文如流水,不仅为说理文,更可作抒情散文来读。庄子所谓的“齐物”,是指世界万物包括人的本性和情感貌似存在差异,其实是齐一的;所谓“齐论”,是指人们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貌似各不相同,但世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人们的认识说到底也应是齐一的。 《齐物论》的开头,庄子借南郭子字的口述说他的思想。南郭子坐着好象丧失了魂一样,颜成子问他:“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在这里南郭子已经已经悟道了,而悟道后的失落感使他不适应,自己远离了以前的世界,和别人的交流会有困难但他还是对颜成子说,你听过人籁而没听过地籁,你听过地籁而没听过天籁。在这里,人籁是道体现在人身上的信息,地籁是道体现在在天地上的信息,天籁是道本身的信息。而庄子追求的就是天籁。人籁、地籁和天籁的差别其实是道的差别。庄子追求的是广博的知识,而不是狭隘的知识,庄子描述了人与外界争斗的表现和一般生活上遭遇的不幸,点名诸多情感是什么,和歪曲道的体现。,庄子看到了是非心会歪曲道,认为是非是小道是小智,应用到的智慧去化解和超越。“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道是大成,却被小成掩盖,而大言却被知识掩盖了。庄子在这里提到了儒墨之争,认为他们到只是小成,是小智慧,庄子没有完全否定它们的理论,只是认为是不够的。儒家鼓吹仁义,而庄子认为仁义只是小智慧,仁义掩盖了人的天性。庄子认为,事物没有什么差别,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从某个角度讲没有绝对是非。“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用两手指的关系来讲,从别人的是非观来看自己的是非观。庄子在下面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举例说,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栗子,与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没有区别。在庄子的理论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厚古薄今的思想,庄子写到:“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古代的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的哲学观点 庄子思想秉承老子而有所发展,有所变异,但在核心学说“道”的认识上完全是一脉相承的。“老庄哲学”最本质的内核,是对宇宙与自然的唯物认识。老子认为,既然有万物,万物必定有他们的由来,于是便把这个“由来”称作“道”。“德”就是事物的本性。庄子对“道”和“德”的看法与老子是相同的。也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而治”,尽管他们所持的理由不尽相同。老子认为物极必反,认为统治者如果一心加强统治,就越是达不到所想达到的结果,老子是把“无为”当作一种手段。庄子强调的是天然和人为的不同,统治者越是靠人为的手段来统治,悲惨和不幸就越多,他要达到“无为”的目的,摆脱世俗的束缚,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庄子把“道”的自然观推及到社会生活及人性人格上,突出之处有以下几点: 其一,庄子从“万物一府,生死同状”(《天地》)、“道通为一”(《齐物论》)的认识出发,主张万物平等、物论平等,因而否定人类的自我中心与个人的自我中心,提倡摈除成见,扬弃我执,顺应自然。 庄子认为万物本为一体,生死本无两样。这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没有什么“是”与“不是”,“可”与“不可”,所以小草和大木,又丑又癞的女人和美貌的西施,以及其他稀奇古怪的事情,以道的观点看都是可以“通而为一”的,没有什么差别。他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在人与自

然的关系上,庄子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因此他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 其二,哲学上的相对主义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老子认为无与有、小与大、短与长、柔与刚、弱与强等等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对应与相互转化的,庄子在此认识基础上,突出了事物之间的共同性以及相异性的相互转化,创建了“相对论”的认识论。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由于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除了“道”的存在是绝对不变的以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的,生与死是相对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彼与此是相对的,是与非也是相对的,没有一定的准则。“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这中间也包括人的思想观念。庄子认为感觉的经验是千差万别的,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他在《齐物论》中说:“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从而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标准。这种相对性的认识论,推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入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其三,表达了庄子对无限精神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这一精神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现了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要摆脱矛盾。对于如何跨入这一精神自由之路,《庄子》一书都在诠释,尤其在《逍遥游》一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我来完善“《孟子》名言”相关词条: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 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 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 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 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 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性善论《大学章句》鱼我所欲也秦惠王管子 The Lonely Island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

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浅析庄子的《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庄子的重要论辩思想,宏观看来,齐物论包括齐物和齐论两个方面。其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看起来虽是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却是齐一,有其相似性;而人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内在没有所谓的是非同异,这种相似性决定了庄子齐物论断的主旨。 庄子的齐物论断针对不同问题进行了不同论断。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通过论述人籁、地籁和天籁的不同,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突出事物的本真性。最后一句“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突出天籁的不拘束,再次张显自然的可贵,只有返璞归真,才能达到无我境界,直至物我同界,真正融入自然之中。 “大知闲闲,小知閒閒;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用对比的方式引出第二个论断,进一步描述出社会的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形态,并且明确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用朴素的辩证法论证了虚无和存在的关系,用对立统一的方式引出人存在的合理性,同时用这种方式教导人们不要在乎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更重要的应该注重自己的修养。 接下来大段地描述了庄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现实社会中的是非之争并没有意义,因为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非对错并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因为万物都会向它对立的那一面转化,是对立统一的,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万物的齐一性,既然是齐一的,那么是非对错就没有区别的必要,因为是非都是无穷尽的,不能用具体形态来断定事物的真假,而应该追本溯源,直至事物的本源。正是是与非没有其判定的标准,也就没有追求所谓的是非对错了,才智对于一个人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的,大智若愚才是真正达到了一种境界。 通过逐渐深入,进一步指出没有区分大道的根本评判标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是非无别,才是人之境界的升华。“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一段有无之辩,以一种全新的视觉来论证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通过对象的不同,来得出不同的结论,与天地共存,万物同长,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顺应事物的发展,才能得到不同反响的效果。 庄子认为,只有达到物我两忘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区别是非曲直的必要。道德修养高的人已经达到了对事物的超然态度,利害已然在身外,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这样也让自己更加超脱,这才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论述中庄子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周即蝶,蝶即周,物化登仙、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直达庄子本意,无所凭依,物我两忘。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论述生动形象,在中国文学思想上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整篇文章都强烈地透视出早期朴素辩证思想的观点,但其中也有不少诡辩的内容,具有形而上学的特点,所以在学习这段文章时,要细心体会才能了解其中的深意。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论庄子的养生思想 前言 养生,狭义理解就是让身体更加健康,延长身体寿命,现如今社会上流行着养生的观点就是这个理解。广义的理解就是除了以上让身体健康,寿命延长以外,还包括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养生观点是身体与精神并重,而且,相对于身体养生,庄子更注重精神自由。 关键词 庄子养生轻物重生自然无为去知离形养神 正文: 轻物重生 庄子的养生思想中,包括养形和养神,二者不可偏废,同样重要。只是养形思想,没有必要特别的关注,只要注意好调理好日常的生活,特意去养形,反而对养生不利。庄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人最应该害怕的应该是睡眠和饮食之类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要透彻的理解生命,这样才能认识怎样养生。保养生命必定不能脱离形体,养形就要有一定的物质,有的人物质生活丰富却对形体保养的不好,有的人形体没有离散却失去了生命,所以,养生之注重养形和养身是不对的,还必须注重对精神的养护,既要养形养身,又要养神养心。 《庄子》一书是最早提出养生理论的书籍,庄子的养生理论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颐养天年,颐养天年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庄子的精神自由思想为人提供了一种超然的生存智慧。庄子认为,不同的人心境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只有不断把自己调节心境的能力提高,才能消解掉精神上的紧张情绪,保持心境的平静。 养生问题是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主题,道家以轻物重生为出发点,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精神却是在自然二字,所以,庄子的思想既有轻物重生的特点又体

现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处处都体现出了自然主义的色彩。道家哲学从人和自然,人和物,人和人的关系出发,同时又反思人和传统、文化及人和精神的关系,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追求,表现了顺应自然,返璞归真,淡化名利,追求自由的人生观点。 自然无为 庄子的养生态度是以自然无为为主,庄子提倡顺应自然养生。他在《养生主》篇中曰: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督脉居人身之中,不偏不倚,以此作为行事的准则,自然可以健康长寿,颐养“天年”。随之,庄子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明这个观点。养生首先要顺应自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黄帝内经》中所倡导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1庄子认为天道有常,天地自然的运行,并不需要人的干涉,也没有主宰意志的掌握,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本质的属性就是自然,庄子认为人类社会也和天地自然一样,个人的自然属性主动与天地的自然属性相吻合。庄子认为要把握天道的自然和个人的自然的规律,办法是“莫若以明”,也就是说以开放的心灵关照万物,了解万物自身的独特意义,这一思想被称为从无穷的系统中深透到各个据点,了解其独特的内容,不以主观的成见去厘定是非,而以开放的心灵去照见事物的真相。庄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不仅把外物当成关照物,而且把以关照外物的内心也当成了观照对象,从而观照范围遍及内外两重宇宙,无所不至,第一次真正标举了“心”的深远意义。2 生命是有涯,有限的,而知识无涯,庄子认为不应以有涯的生命来追求那无涯的只是,那是自寻烦恼,自讨苦吃。表面上看这样的庄子是消级的,再往后看,就能看出庄子要告诉人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养生之道是自然无为。庄子认为道是真是存在的,可以用心去感受,但它却是无形不可见不可摸的。甚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道是宇宙的本体,宇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大生命,宇宙整体就是道,道也是宇宙大生命所散发的万物的生命,庄子认为人只有实现对道的关照,才能达到高度自由的境界,庄子把这个境界成为“游”。庖丁解牛妙世故,这个故事也 1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册[M],中华书局,1983.95.16 2张松如,陈鼓应,赵明,张军。老庄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78.211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我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作者:范欢 院系: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 专业:城市规划 年级:2010级 学号:20101150190 日期:2011年11月 庄子思想对我的影响

【摘要】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思想中流露出的那份淡定,那份超然,给了世人无数的启发与想象。直至今日,他的人生哲学依然影响着现代人的道德准则、思维习惯、价值判断。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修身养性 一、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为寓言《庄子》,道家遵称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 庄子在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有相当棱角和锋芒的人。虽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则充满着对当时世态的悲愤与绝望,从他哲学有着退隐、不争、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庄子是一个对现实世界有着强烈爱恨的人。庄子主张追求生命的真实意义,保持人格的独立和自由比享受任何荣华富贵都更好更为重要。现实生活充满污秽,他不愿与之同流合污、与之相妥协,所以当理想的生活在世间难以实现时,他宁可选择从现实中隐退,于是有了入世的庄子和出世的庄子追求绝对的思想自由 庄子注目于认识论,深入认识人的精神领域。这是对于宇宙与社会两方面的考察,其考察既宏观又微观,达到了认识论发展的极高水平。达到此点的关键在于追寻精神领域的绝对自由。 (一追寻逍遥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真正的自由须“无待”。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二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真正的思想自由必须“忘己”。 ?“不知周之梦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齐物论》) ?“忘吾有四枝(肢)形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达生》) ?这种忘我的状态,庄子称为“吾丧我”(《齐物论》) (四)追寻思想自由的大师 ?“齐物”方可“游刃”于“和谐”之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