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寒热与五味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寒热与五味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寒热与五味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中药寒热与五味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黑龙江中医药

?66?[10] 杜兰萍,胡仲仪,邓跃毅等.莪术对肾脏外细胞基质影响的实

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22(6):38.

[11] 邓英辉,林琼真,于浩,李英.黄芪注射液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8年5月第九卷第五期:393-395.

[12] 郭鹏,欧阳静萍,毛先晴等.黄芪多糖对链唑脲霉素诱导的

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GF-B1表达的影响[J].微循环杂志,2007,17(2):8-10.

[13] 袁继丽,刘成,刘成海等.冬虫夏草治疗肾纤维化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2):121-124.

[14] 程庆乐,于力方,师锁柱等.冬虫夏草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

病理改变的影响[N].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4,15(1):39-42.[15] 孙文才,云浩,石咏军等.圣达欣抗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1月第4卷第1期:13-15.[16] 王海燕,李惊子,潘辑圣等.中药黄芪当归合剂对肾病综合征

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代谢紊乱的影响[N].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42-552.

[17] 孟立强,屈磊,李晓玫等.黄芪当归合剂对肾间质纤

维化的多靶点抑制作用[N].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harmacologicalBulletin,2006Mar;22(3):296~302.

[18] 李玉,牛建昭,贺红莉等.温脾汤对5/6肾切除大鼠残余

肾脏影响的实验研究汇[N].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2):26-28.

[19] 刘娜,张佩青等.肾衰泻浊丸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TGF-βl/

Samds 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N].中医药学报,2010年第38卷第4期:22-25.

[20] 乔颖进等.肾康注射液对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模型大鼠肾间质纤

维化的拮抗作用[N].中草药,2009,40(4):587-592.[21] 马晓鹏,宋立群,于思明等.虫草肾茶颗粒对单侧输尿管结扎

致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脏影响的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4):385-388.

[22] 苏白海,李孜,樊均明等.三七总皂甙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后

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N].四川大学学报,2005,36(3):368-371.

[23] 杨丽霞,黄宗涛,刘铜华等.中药复方防治肾纤维化的试验研

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9):211-213.[24] 谢席胜,左川等.引经药物介导三七抗肾间质纤维化及肾靶向

作用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1):28-33.

(2014-12-22 收稿)

中药寒热与五味属性的相关性分析

杜虹韦 赵欣蕾* 赫天兰 韩德强 姚 琳(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

摘 要 目的:从量化角度探讨中药性能中的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现代文献信息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药性明确的常用中药,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中药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中药五味属性对中药的寒性属性的影响大于对中药热性属性的影响。

关键词 中药 寒热 五味 秩和

* 黑龙江省医院?哈尔滨 150036

中药寒热药性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针对中药寒热药性机理的研究很多,重点集中在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针对中药的寒热属性与无机元素[1]、有机成分[2]、电子得失[3]、量子理论[4]等方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理论与实验分析。本文从文献研究角度出发,利用已出版的中药学专著和已发表的期刊论文等文献资料,首次从量化的角度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五味属性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丰富中药药性机理的研究内容。1 资料与方法1.1 文献选择标准

(1)选取临床常用药植物药为研究对象;(2)寒性药和热性药的样本量相等。 1.2 文献选择范围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

;(2)《全国中草药汇编》[6] ;(3)《中华本草》[7]

;(4)《中药大辞典》[8];(5)《中

药现代研究与应用》[9];(6)《新编中药志》[10]

。1.3 药物选择

在上述文献范围内,选取植物类中药100种,其中寒(包括寒、微寒、凉)性药50种,热(包括大热、热、温)性药50种。研究药物选择标准如下:(1)限于植物药,其他类别的药物暂不涉及;(2)四性记载明确、临床使用公认、学术无争议的药物。

药物名录:防己、天门冬、知母、芦根、黄柏、金银花、白鲜皮、桑白皮、蒲公英、泽泻、黄连、栀子、大青叶、板蓝根、百合、生地

2015年第2期?67?

黄、紫草、淡竹叶、黄芩、甘遂、射干、忍冬藤、秦皮、龙胆草、芦荟、

海藻、大黄、白头翁、瞿麦、牛蒡子、薄荷、女贞子、夏枯草、稀莶

草、郁金、地肤子、菊花、玄参、车前子、瓜蒌、连翘、川贝母、前胡、

柴胡、白芍、茵陈、络石藤、丹参、蔓荆子、桑叶、高良姜、干姜、木

瓜、仙茅、巴豆、荜茇、川乌、白前、肉桂、黄芪、杜仲、当归、大枣、

肉苁蓉、骨碎补、附子、吴茱萸、白芷、天南星、陈皮、狗脊、厚朴、

白术、薤白、广藿香、羌活、藁本、威灵仙、延胡索、麻黄、紫苏、旋

覆花、续断、乌药、辛夷、苍耳子、款冬花、川芎、淫羊藿、木香、半

夏、苍术、花椒、砂仁、甘松、补骨脂、五味子、细辛、红花、独活。

1.4 数据分析方法

数据分析按寒性药和热性药2大类进行分析,其中寒性包

括寒、微寒、凉;热性包括热、温、微温。应用医学统计方法

对文献数据进行秩和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50种寒性植物药和50种热性植物药的五味的五行属性频

数信息见表1。

表1 100种中药的寒热与五味属性频数表

五味寒性热性合计

甘201434

辛104151

酸224

咸336

苦392134

2.1 秩和检验

根据两组寒热药性不同的中药中五味的频数分布进行独

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见表2、表3:

表2 100种中药的寒热与五味属性的秩次表

groups N Mean Rank Sum of Ranks

五味属性寒性药7485.096297.00

热性药8171.525793.00

Total155

结果表明:50味寒性药物中共含五味频数74个,其平均

秩次85.09,秩次之和6297;50为热性药物中共含五味频数

81个,其平均秩次71.52,秩次之和5793。

表3 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统计量五味属性

Mann-Whitney U2472.000

Wilcoxon W5793.000

Z-1.987

Asymp. Sig. (2-tailed).047

a. Grouping Variable: groups

结果表明:本检验使用的三个统计量“Mann-Whitney U”、

“Wilcoxon W”和“Z”,分别为2472、5793、-1.987。

双侧检验P=0.047<0.05,因此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且寒性药组的平均秩次85.09大于热性药组的71.52,说明五

味属性对中药的寒性属性的影响大于对中药热性属性的影响。

2.2 线性回归

根据两组寒热药性不同的中药五味的频数分布进行线性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表4:

表3:对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的回归方程的方差检验

Model

Sum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Regression 1.7681 1.7687.330.008b Residual36.903153.241

Total38.671154

a. Dependent Variable: groups

b. Predictors: (Constant), 五味属性

结果表明:经统计量F检验,P=0.0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中药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具有线性关系,且回归方程有意义。

表4 中药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的回归方程参数表Model

U n s t a n d a r d i z e d

Coefficients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t Sig.

B Std. Error Beta

(Constant) 1.717.08220.940.000五味属性-.064.024-.214-2.707.008 a. Dependent Variable: groups

结果表明:回归方程的常数项1.717,P<0.001,变量五味属性的系数为-0.064,P=0.008<0.05,其标准化系数为-0.214.得回归方程为:Y=1.717-0.064X。

3 讨论

从文章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对100种中药的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进行秩和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最终证明寒性药物中的五味属性与热性药物的五味属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寒性中药组其平均秩次85.09,秩次之和6297;热性中药组其平均秩次71.52,秩次之和5793。且检验使用的三个统计量“Mann-Whitney U”、“ Wilcoxon W”和“Z”,分别为2472、5793、-1.987。双侧检验P=0.047<0.05,因此可以说明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寒性药组的平均秩次85.09大于热性药组的71.52,可以说明五味属性对中药的寒性属性的影响大于对中药热性属性的影响。通过对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中药寒热属性与五味属性具有线性关系(统计量F检验,P=0.0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得到简单线性回归方程为:Y=1.717-0.064X。下一步研究将继续扩大样本种类与数量,从多元相关等分析方法的角度进行探讨验证。

参考文献

[1] 杨波,王振国. 植物类中药寒热药性与无机元素相关性研究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09-111.

[2] 欧阳兵,王振国,李峰,等.中药四性“性一效一物质三元

论”假说及其论证[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182—183.

[3] 李爱秀.中药“药效团药性假说”的提出[J].天津药学,

2007,19(2):41-44.

[4] 盛良.论中药四气五味与电子得失吸推偏移能级升降说[J].上

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4-8.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10.

[6]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1996.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9] 郑虎占,董泽宏,余靖冲药现代研究与应用.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7.

[10]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2015-04-17 收稿)

中药“五味”与健康

中药“五味”与健康 药(食)物的味,主要有“酸、苦、甘、辛、咸”5种。对于每种味的作用,古人都用了一个字来概括,即酸“收”、苦“坚”、甘“缓”、辛“散”、咸“软”。 会利用“五味”原理者,不但可以保持健康的身体,遇到疾病还可用以治疗疾病;不知“五味”者,不但不会用此治愈疾病,相反还会导致疾病。 酸收 提到酸味,大家马上会联想到“望梅止渴”的典故,联想到食品山楂,也会以为其主要作用是生津止渴,开胃消食。 但是,在中医药性理论中,酸味物质的主要作用是“收敛固涩”,可用于久咳、多汗、久泻、脱肛、遗尿、遗精、 带下等气血津液滑脱不固的病证。 如治疗腹泻日久不止,可用石榴皮25 g,或加焦山楂15 g,1剂/d,水煎服;或用皮蛋(松花蛋)1只,用醋适量拌匀,作吃粥时的菜肴,2~3次/d。上述方法均可以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 治疗肺虚久咳不止,常可在辨证配方中加入五味子、诃子、乌梅等酸味之品,则止咳效果明显增强。 治疗津液不能内固的自汗、盗汗,可用五倍子(味酸)适量,研为末,冷开水或麻油调成膏,填脐中,纱布固定。

此方出自《本草纲目》,名五倍子膏。临床疗效确切。 治疗小儿气虚脱肛,可用五倍子、地榆、诃子(均味酸)各等分,研为细末。每服1.5~3 g,米汤调服,2~3次/d。此方出自明代《普济方》,名五倍子散。 但酸味药在固涩正气的同时,也会固涩邪气,所以对邪气犯肺所致的咳嗽、湿邪流连所致的久泻不止、带下等病,不能单独使用酸味药,否则有敛邪之弊,会使原有疾病的症状加重,病程延长。 另外,因酸味食品有生津止渴作用,所以遇干燥的天气可以适当多食。 苦坚 苦味的药品与食品有黄连、龙胆草、苦参、苦丁茶、苦瓜、茶叶、菊花等。 古人发现,苦味的食品,有“燥湿”作用,犹如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干燥剂,能除去身体内部多余的湿气。 体内“湿”过多时,会出现头昏脑胀、胸脘痞闷、身体沉重、面目肢体虚浮肿胀、口中黏腻、舌体胖大、苔腻等征象,而苦味物质可以祛除湿邪,从而使机体组织由虚浮肿胀变得坚紧,故称“苦坚”。 宋代名方“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组成,前3味药都含苦味,为燥湿作用的代表方。此方对感受湿邪引起的周身困重、疲乏无力、头重如裹、面黄无华虚浮、下

中药四性五味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教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中药四性五味 课程名称:中药药膳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15日

中药四性五味 学生:高锋 (教育学院12级机制教育班,学号201240914111)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 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

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部位。具有相同药性的中药,应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即药性是由所含化合物决定的。关于四气实质现代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①四性与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的关系。通过对热证和寒证患者治疗前后动态测定尿中儿茶酚胺类及17 羟类固醇的水平,提示抑制交感神经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可能是寒凉药基本作用之一。而温热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及答案

中药制剂分析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 A 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药进行质量分析 B 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 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D 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 A 大多由复方组成B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C 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D 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A 40-60℃ B 50-60℃ C 60-70℃ D 70-80℃ 4.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B.含有多种中药材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C. 5.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B.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D.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6.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 A.光谱分析法B.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D.联用分析法 7. 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溶剂提取法B.煎煮法C.沉淀法D.超临界流体萃取 8. 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A.定性B.鉴别C.综合质量测定D.含量测定 9. 取样的原则()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D.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10 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 A.抽取样品法B.分层取样法 C 圆锥四分法 D 抽取样品法和分层取样法

二、多选题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 A 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 A.冷浸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 D.微柱色谱法E.水蒸气蒸馏法 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净化方法有() A.液—液萃取法B.微柱色谱法C.沉淀法D.蒸馏法E.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 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包括()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B.含有多种类型的同系物 C.药用辅料的多样性D.在制剂工艺过程中产生新的物质 E.有些成分之间可生成复合物 5.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有() A.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不同B.原料药材的产地不同 C.原料药材的采收季节不同D.原料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不同E.饮片的炮制方法不同 三、简答题 1. 简述中药制剂的检查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中药制剂的检查根据其目的意义主要包括制剂通则检查、一般杂质检查、特殊杂质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2.中药制剂分析的检验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答:中药制剂分析的对象包括制剂中原料、半成品、成品及新药开发研究中的试验样品,其检验程序一般可分为取样、制备供试品、鉴别、检查、含量测定、书写检测报告等。 3.中药对照品在中药制剂分析中的作用如何? 答:由于中药制剂中含有复杂的化学成分,且含量高低差异较大,故用- - 般的化学分析法难以起到满意的测试效果,多采用仪器分析法进行分析,但仪器分析法大多需要用对照品进行随行标准对照分析,其优点是可克服分析条件不稳定而带来的测试误差,应用对照品可从复.杂的混合物中检出欲测定成分,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制备可供定性定量用的对照品,可大大提高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化的水平。

中药的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药四气五味引药归经精华 中医学的药物“归经”,是历代医家长期用药实践的经验总结。按学科类别,是中药学的一部分。但是,药物“归经”涉及“经”和脏腑,可以体现“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也可以体现经络学说的作用。通过药物“归经”的具体方法和具体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药物“归经”和脏腑组织器官“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经络学说不仅是对人体生理和病理进行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论,也可用于药物学研究。在药物学的研究领域,把药物“归经”,完全是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而不是药物对“经”本身有治疗作用,经络学说纯粹是为药物学研究提供论理工具和方法论。 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中医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了“经”,每一“经”都有所属的脏腑或组织器官,所以,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可以确定药物的“归经”。其具体方法,是把临床常用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进行总结和归纳,然后,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从而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若某种药物对某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具有针对性或选择性,疗效显著,便可依照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确定药物的归“经”。比如,麻黄、杏仁、桔梗善治肺病,都归肺经;苍术、厚朴、砂仁善调脾胃,既归脾经又归胃经。再如,复盆子能治遗尿,病在膀胱,属肾失气化,故归肾经。每一种药物的“归经”,都是根据药物对脏腑或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来的。这说明,必须先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

然后,才能根据药物对脏腑组织器官的治疗作用确定药物的归经。并且,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和药物的“归经”,都是以“经”为论理工具。把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归经”,主要是为了阐释生理和病理,指导诊断和治疗。把临床常用的药物“归经”,是为了更加明确药物作用的定位和趋向,突出药物作用的针对性和选择性,便于临床应用。所以,经络学说对中医学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学和中药学都有指导作用。 一、药物归经的历史概况 中药的发现与应用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如同中医学的发展一样,经历了漫长历史时期的实践过程。 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内经》以后逐渐形成的,但在《内经》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已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的记载。《灵枢·九针论》也有“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的记载。这些记载表明,《内经》虽没明确提出药物归经,但已根据药物的性味总结用药规律,为后世形成药物归经的理论,奠定了基础。\FFrE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用“六经”概括外感伤寒病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六经证”,对每一“经”的证候,都有治疗原则和方药,已经有了药物归经的刍形,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早期的本草著作,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

中药制剂分析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是D A.对中药制剂的原料进行质量分析 B.对中药制剂的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中药制剂的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中药制剂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分析 E.对中药制剂的体内代谢过程进行质量检测 2.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的环节是C A.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保管、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体内代谢过程 3.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B A.制剂工艺的复杂性 B.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C.中药材炮制的重要性 D.多由大复方组成 E.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4.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中的作用是E A.指导合理用药 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 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方案 5.《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A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6.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是指D A.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质 B.含有多种类型的无机元素 C.含有多种中药材 D.含有多种类型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 E.含有多种的同系化合物 7.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对象是B A.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B.影响中药制剂疗效和质量的化学成分 C.中药制剂中的毒性成分 D.中药制剂中的贵重药材 E.中药制剂中的指标性成分8.中药质量标准应全面保证C A.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疗效可靠 B.中药制剂质量稳定和使用安全 C.中药制剂质量稳定、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D.中药制剂疗效可靠和使用安全 E.中药制剂疗效可靠、无副作用和使用安全 9.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是指E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10.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分析方法是C A.光谱分析法 B.化学分析法 C.色谱分析法 D.联用分析法 E.电学分析法 11.中药分析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A A.溶剂提取法 B.煎煮法 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 E.沉淀法12.指纹图谱可用于中药制剂的E A.定性 B.鉴别 C.检查 D.含量测定 E.综合质量测定 13.取样的原则是 C A.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 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 E.包装不能破损 14.粉末状样品的取样方法可用B A.抽取样品法 B.圆锥四分法 C.稀释法 D.分层取样法 E.抽取样品法和圆锥四分法 15.中药制剂分析的原始记录要 E A.完整、清晰 B.完整、具体 C.真实、具体 D.真实、完整、具体 E.真实、完整、清晰、具体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包括ABCDE A.对原料药材进行质量分析 B.对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C.对半成品进行质量分析 D.对有毒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E.中药制剂成分的体内药物分析 2.中药制剂分析的特点是ACDE A.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B.有效成分的单一性 C.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异性 D.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E.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3.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提取方法有ABCE

中药学习题集

中药学习题集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本草纲目》 D、《本草拾遗》 2、我国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开宝本草》 C、《新修本草》 D、《品汇精要》 3、《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药物种数是: A、921种 B、716 种 C、183种 D、730 种 4、应该采集花蕾入药的是: A、金银花 B、菊花 C、红花 D、旋覆花 5、以下服药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散风寒药宜冷服 B、消食药宜饭后及时服 C、安神药宜睡前服 D、泻下药以得利为度 6、以下不是用炒法制成的是: A、焦白术 B、大黄炭 C、血余炭 D、荆芥炭 7、药物的平性是指: A、寒热之性不明显 B、药味平淡 C、寒热之性均显 D、缓和药性 8、性味属阳的是: A、辛、甘、寒 B、辛、苦、热 C、甘、淡、温 D、酸、苦、温 9、升降浮沉是为药物作用确定: A、性质 B、趋向 C、部位 D、功能 10、神昏、心悸应选归哪经的药物? A、心 B、肝 C、脾 D、肺 11、生半夏配生姜,生姜能减轻半夏的毒烈之性,这种配伍关系叫: A、相杀 B、相畏 C、相恶 D、相反 二、多项选择题 1、宜于睡前服的药有: A、峻下药 B、缓下药 C、安神药 D、消食药 E、截疟药 2、属于火制法的有: A、炒 B、炙 C、淬 D、煅 E、煨 3、酸味的作用是: A、收敛 B、固涩 C、生津 D、发散 E、利水 4、归经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象学说 D、经络学说 E、以上都是 5、两药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的是: A、相畏 B、相须 C、相使 D、相杀 E、相恶 6、需包煎的药有: A、花粉类 B、细粉类 C、绒毛类 D、细小种子类 E、叶类 三、填空题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药药性理论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基本内容 中药药性理论即是研究中药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 四气、 五味、 归经、 升降沉浮、有毒无毒等。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涩味或者淡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2.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 3.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4.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 5.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 中药归经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症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 “酸入肝经,苦入心经,甘入脾经,咸入肾经,辛入肺经。”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

考研中医综合 药性理论

中医综合-药性理论 (总分:50.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型题(总题数:23,分数:34.50) 1.中药的性能不包括 ?A.四气 ?B.五味 ?C.轻重 ?D.归经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2.四气的确定依据是 ?A.是从人体的感觉器官中感觉出来的 ?B.是从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总结出来的?C.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D.是从疾病的趋势总结出来的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3.按照药性升降浮沉理论,具有升浮药性的药是 ?A.重镇安神药 ?B.平肝息风药 ?C.开窍药 ?D.清热药 ?.泻下药E (分数:1.50) A.

C. √ D. E. 解析:[解析] 升浮药性的药物作用去向多主上升、向外,具有开窍醒神等作用;而重镇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清热药、泻下药多具有沉降药性。 4.不宜使用辛味药治疗的病证是 ?A.气虚证 ?B.气滞证 ?C.血寒证 ?D.血瘀证 (分数:1.50) A. √ B. C. D. 解析:[解析] 辛味药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如用于气虚之证会加重病情。 5.平性药是指 ?A.无毒之药 ?B.毒性不显著的药物 ?C.治疗作用广泛的药物 ?D.寒热偏胜之性不显著,作用比较平和的药物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6.多用酸涩药的是 ?A.寒湿带下 ?B.脾虚带下 ?C.湿热带下 ?.湿毒带下D. (分数:1.50) A.

C. D. 解析: 7.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腑、经络学说 ?D.气味学说 (分数:1.50) A. B. C. √ D. 解析: 8.与苦味药无直接关系的功能是 ?A.清泄火热 ?B.通泄大便 ?C.燥湿 ?D.通利小便 (分数:1.50) A. B. C. D. √ 解析: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毒性是指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 ?B.“毒药”历来是总括药饵之词 ?C.无毒药物用量过大也可能产生中毒反应?.毒药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差甚大D. (分数:1.50) A. B. C. √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中的五色、五味与五行 中医对于疾病的认知,采取“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察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进行辨证论治。所以说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并不是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红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酸、甜、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永远离不开的滋味,按照中医理论中的“取类比象”的方法,把五行学说与环境的色彩和食物的味道结合起来,环境的色彩、食物滋味不同,其对于人的作用也不相同。 中医认为: 心属火,红色和苦味入心。红色具有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促使神经系统兴奋的作用;苦味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益肾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中医提倡在夏天多吃些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如苦瓜、茶叶、咖啡、可可等。 肝属木,青(绿)色和酸味入肝。青绿色可调节体内平衡,消除紧张情绪,起镇静作用,有助于减轻头痛、发热、晕厥失眠;酸食能开胃,增强肝功能,利于钙、磷的吸收,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 脾属土,黄色和甜味入脾。黄色具有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加强逻辑思维的作用;吃甜食具有补热量、养气血、缓解疲劳、调和脾胃、解除毒素等作用。 肺属金,白色和辣味入肺。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祛风散寒、解表止痛。 肾属水,黑色和咸味入肾;咸味能软坚润下,能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压平衡及水盐代谢,可增强体力和食欲。在呕吐、腹泻及大汗后,适当喝点淡盐水,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 中医最讲究平衡,五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中的五味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若调配得当,可健体益身,若过之则会不利健康。如居室大量红色,人们易产生焦虑,易于疲劳;太多的黄色装饰易使人情绪激动,不易平静。多食苦味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常食甜食,可使人体血糖上升,胆固醇增高,动脉硬化,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过量食盐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等。

(精)中药学——第三单元 药性理论

中药学——第三单元药性理论 细目一四气 细目二五味 细目三升降浮沉 细目四归经 细目五毒性 细目一四气 要点一四气所表示药物的作用 寒凉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清凉泻热) 温热药: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温阳散寒) 要点二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温热药用治阴寒证,寒凉药用治阳热证。 2.寒与凉、热与温之间程度上的差异。 3.寒热错杂之证,寒药与热药并用。 真寒假热用热药治疗,真热假寒证用寒药。 细目二五味 辛:能散、能行。 作用:发散、行气行血。

治疗:表证、气血阻滞证。 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 甘:能补、能和、能缓。 作用: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 治疗: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能收、能涩。 作用:收敛、固涩。 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 作用: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 治疗: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 如黄芩清热泻火,杏仁降气平喘,半夏降逆止呕,大黄泻热通便,黄连清热燥湿,苍术苦温燥湿,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 作用:泻下通便、软坚散结。 治疗: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证 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等 淡:能渗、能利。 作用:渗利小便。

2018年10月福建自考03053中药制剂分析试卷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中药制剂分析试卷 (课程代码0305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的是 A.药用辅料 B.中药材、中药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 C.化学药、生化药品、抗生素 D.生物制品 2.《中国药典》规定,称取“2g”系指称取量可为 A.1.6—2.4 g B.1.5—2.5 g C.1.8—2.2 g D.1.95—2.05 g 3.《英国药典》是英国委员会的正式出版物,是英国制药标准的重要来源,其英文缩写为 A.JP B.USP C.EP D.BP 4.对于热不稳定性样品,提取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浸渍法 B .回流提取法 C.连续回流提取法 D.蒸馏法 5.中药注射剂的pH一般控制在多少之间 A.3.0—5.O B.8.0—10.0 C.4.0—9.0 D.5.0—7.0 6.古蔡氏法检查砷盐时,导气管中装有的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吸收 A.硫化氢 B.砷化氢 C.锑化氢 D.稀硫酸 7.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皂苷进行含量测定时,因为其无紫外吸收,可以选择的检测器是 A.紫外检测器 B.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C.热导检测器 D.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8.采用单波长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中药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时,为了减小误差,其吸光度的读数要求控制在 A.0.1—0.7 B.0.4—0.6 C.0.2—0.8 D.0.3—0.7 9.下列制剂中,需要进行甲醇含量检测的制剂是 A.浸膏 B.流浸膏 C.酒剂 D.合剂 10.对于中药制剂的鉴别,最主要的方法是 A.HPLC B.TLC C.化学反应法 D.UV 11.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系指用化学、物理学等方法对中药制剂含的有关成分进行检测,以

中药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 我国古代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简介 四性五味也称为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药性和味道。“四性”指寒、凉、温、热;“五味”指酸、苦、甘、辛、咸。有“热气”的人会咽干口苦、喉咙不适,需要服用一些较寒凉的药物;有“寒底”的人因为身体经常怕冷,需要使用较温补的药物。药材的味道十分复杂,有些药材有两种甚至是超过两种的味道,因此也就有多种的疗效。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其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病性的寒、热相对而言的。从常见食物来看,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更次之。温热性质食物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补虚等作用,适合寒证等选用,寒凉性质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适合热证等选用。中医认为五味入于胃,分走五脏,以对五脏进行滋养,使其功能正常发挥,不同的食物对脏腑的选择性迥异。[1] 四性 即是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寒热偏性不明显的即为平性。 寒凉药材多具有清热泻火作用,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药材多具有温里散寒的特性,适用于寒性病症。 五味 即是通称的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五味作用特点在于“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编辑本段药材表现 四性表现 四性属性作用代表中药材 温阳祛寒补虚红枣、黄芪、当归、川芎、龙眼肉 热祛寒,消除寒症肉桂 寒阴清热解暑,消除热症金银花、黄连、大黄、生地黄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它是天地所生的。我们中国的传统学问,视野非常辽阔,看任何一个东西,首先都要想到天、地、人。中药生在天地之间,天生四气,地生五味。四气,就是一年四季寒热温凉,这是天赋予的;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这是地赋予的。每一味药的禀赋都不一样。 人得天地之全,药得天地之偏 你说天地偏不偏心?天地是非常偏心的,它在四气五味上给每一种动物、植物、矿物,都只给一部分。比如说,给了石膏、黄连寒性,给了附子、干姜热性,给了山莫肉温性,给了白苟酸味,给了黄连苦味…… 有人要说,五味子不是酸苦甘辛咸都有吗?但这种情形较少。而且,五味都具备了,它在四气上必有所偏,五味子是温性的。很多药,比如很多植物药,它是春天生,秋天就枯了,还有的药冬至时发芽,到夏至的时候就枯死了,一年四季它都没有走完;有的药只能生在南方,有的药只能长在北方,东西南北都没有走遍。其性之偏,显而易见。 只有人是天地之灵,得天地赋予之大全。人的寿命是很长的,他要历经许多个春夏秋冬;人的适应性也强,可以东南西北到处跑,所以人身上是四气五味都有,寨赋很全。正因为如此,人才能成为人,跟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咱们千万不要说,人也是动物。人有动物的属性,但人绝不是动物。人在人道,动物是在畜生道,畜生道属于三恶道,人道比畜生道的层次要高,人身难得啊!人是天地的骄子,自然的宠儿,天地对人是很照顾的,所以,

天地会生出很多的物来养人。人生病了,身体里四气五味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有所偏了,这时,就可以用中药的四气五味来给人体补偏救弊。这是四气五味的第一重含义。 四气五味都有各自的作用:如果人体过于寒,就要用温药或者热药来温暖它;如果身体过于热,那么就要用凉药来凉它,甚至要用寒药去它的大热。这就叫“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五味作用,主要是:辛散,咸软,酸收,甘缓,苦燥。 气味也有厚薄之分,我们可以概括为:“气薄则发泄,气厚则发热,味薄则通,味厚则泄。”

中药制剂分析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单项选择: 1.中药制剂分析对象一般不包括 A.原料 B.辅料 C.包装材料 D.成品 2.中药制剂分析的任务一般不包括 A.阐明中医药理论 B.建立分析检测方法 C.制定制剂用原料质量标准 D.制定成品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标准 3.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样品时,溶剂选择的主要原则是 A.无毒原则 B.易挥发原则 C.相似相溶原则 D.价廉原则 1. 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鉴别: A. 用药材提取物制成的制剂 B.用水煎法制成的制剂 C. 含有生药原粉的制剂 D.用蒸馏法制成的制剂 2. 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鉴别中,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溶化;菌丝无色,直径4~6um 。是( )的特征 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丹皮 3.在牛黄解毒片显微鉴别中,草酸钙簇晶大,直径约60~140um,是( )的特征 A.牛黄 B.大黄 C. 雄黄 D.冰片 E.朱砂 5.应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来鉴别中药制剂的某种成分时,以测定该成分的最大吸收波长的方法 A.最常用 B.最少用 C.不常用 D.一般不用 6. 在TLC法中,涂铺薄层时使用的玻璃板最好是: A.优质平板玻璃 B 普通玻璃 C 有色玻璃 D.毛玻璃 8.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 )的成分是: A.挥发性成分 B.非挥发性成分 C.不能制成衍生物 D.无机成分10.在薄层色谱鉴别中,硅胶薄层板的活化条件是: A.310℃烘30min B. 210℃烘30min C. 105℃烘30min D.50℃烘30min 11.制备薄层板用于中药制剂定性鉴别时,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将吸附剂1份和水()在研钵中向一方向研磨混合。

中药四性五味

摘要:中药理论的核心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气与味从不同层面描述了中药的基本性质和特征,对于认识中药的共性和个性,以及指导临床运用都有实际意义。“四气”即是指药物的寒、热、温、凉4 种药性;“五味”是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5 种不同的味道。“四气”、“五味”之说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为次热,凉为次寒;有些药物还常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的区别。可见,中药“四气”有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些所谓“平性”药,即“中和之性”。平性为气之最和缓者,其实是寒热之性不显,实际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其性平是相对而言,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概括。临床实践表明,药物的味与功效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味同的药物,其作用也相或有相同之处。 关键词:中药药性;四性;五味 1 “四气”作用的传统认识 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人体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说明寒和热的病证,是阴阳失衡在病理上的主要反映;而药性的确定则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云:“入口则知其味,入腹则知其性。”药物的“性寒”是由其对热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如黄连、黄芩、板蓝根等;反之,药物的“性热”是由其对寒证有效而总结归纳确定的,故热性药适用于寒症,如附子、干姜等。这些为临床利用药物的寒、热、温、凉之偏性以纠正疾病的寒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偏胜,使之恢复平衡提供了依据,即《神农本草经》所谓“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凉”,以及《素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寒属阴,寒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功能。热属阳,热性药物主要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等功能。温属阳,温性药物主要有辛温发散、温胃和中、温中祛寒、补气助阳等功能。凉属阴,凉性药物主要有清热、养阴除蒸等功能。 2 “四气”作用的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认为,药性即为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反应,具体地说,药性是由结构相同的化合物决定的,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类型,亦可能是化合物的相同结构

中药枳壳的药性理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

中药枳壳的药性理论、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枳壳始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中医常用理气药。枳壳性微寒,味苦、辛、酸,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效,主治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等症。 虽然枳壳是中医临床常用药,但其性味及相关理论,文献记载出入较大,仍存在很多疑惑。本文基于中药“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新假说理论,以枳壳为研究对象,运用中药性味可拆分,可组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中药学、药理学、化学等理论和技术,对枳壳的性味物质基础和性味药理学进行了研究,力求阐明其性味科学内涵,明晰其作用特点与适应症,为临床遣药组方奠定理论基础。 同时也以更多的研究实例验证“中药一味一性、一药X味Y性(Y≤X)”的中药性味理论假说的客观性,进一步完善中药性味可拆分性、可组合性研究的规范,进而丰富中医药性味理论,并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本文主要 研究内容如下:1文献综述(1)本部分在系统查阅历代本草有关中药性味记载的 基础上,通过对枳壳古今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介绍了枳壳品种及道地沿革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从而为本文研究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 文献资料基础。 (2)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对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枳壳中多糖类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3)枳壳的性味有着相当复杂的演变历程,通过检索大量古籍文献与现代临 床资料,系统梳理了枳壳性味理论的演变过程,确认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对性味理论的认识,深化对枳壳性味的理解。枳壳性味变化主要历经: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苦、寒”到唐、宋代的“苦,酸、微寒”和“苦,辛、微寒”,再到现、

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药性——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气和五味: 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 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五.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制剂分析习题集 班级: 学号: 姓名: 编制人:中药制剂分析课程组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集 五、计算题 1、计算:《中国药典》规定阿胶的含砷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三,试问应该取供试品几克与标准砷斑2ug比较,结果不得更深。 2、《中国药典》规定黄连上清丸中含重金属不得超过百万分之二十五,试问应该取供试品几克进行实验,如果标准铅溶液(每1ml相当于10ug的Pb)取样量为2ml。 3、取地奥心血康样品1g,照炽灼残渣检查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炽灼至完全灰化。取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如果标准铅溶液(10μgPb/mL),取用量为2mL,重金属限量为多少? 4、易激宁颗粒中的芍药苷含量(HPLC法)测定如下:称取样品粉末约0.1g,精密称定,置于10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流动相100ml,称重,超声提取30min,称重后用流动相补足重量,过滤,精密吸取续滤液2.0ml于10ml容量瓶,流动相定容,过0.45μm滤膜,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20.0μg/ml的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各20μL进样测定。已知:供试品峰面积为1620;芍药苷对照品溶液峰面积为1985;易激宁颗粒称样量为0.1012g,请计算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mg芍药苷/g易激宁)。 5、霍香正气水中乙醇量GC测定法中系统适用性试验为:用直径为0.25~0.18mm 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另精密量取无水乙醇4、5、6mL,分别精密加入正丙醇5mL(作为内标准)加水稀释至100mL,混匀,照气相色谱法测定,应符合下列要求:①用正丙醇计算的理论塔板数应大于700;②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③上述3份溶液各注射5次,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变异系数不得大于2.0%。本次试验结果:正丙醇出峰保留时间为tR=5.32min、峰宽为0.61min;乙醇出峰的保留时间是3.85min、峰宽为0.66min;所得15个校正因子的变异系数不大于1.67%。①计算出理论塔板数;②计算乙醇和正丙醇两峰的分离度;③以上试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 6、喉痛消炎丸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

论中药五味理论

论中药五味理论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论中药五味理论 更新时间 2010-3-3 8:50:00 点击数 摘要:五味理论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文章就五味理论对中医药的贡献和存在之不足分而论之,并就如何扬弃传统的中药五味理论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五味中药 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之一,药物的味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确定的,后来逐渐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亦即人们对药味的获得有两种认识,一是以神农尝百草为代表的口尝之说;另一种认识就是药味来源于中医药物的功能和药效。五味理论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学理论和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存在不少问题。 1 五味学说的积极意义 药物五味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 五味是药物基本属性之一,它是用来阐述药物功用的一种理论框架,如《内经》云:“甘缓”“酸收”“苦燥”“苦泄”“辛润”等。 辛能散、能行; 甘能补、能缓、能和; 苦能泄、能燥; 酸与涩都能收能涩; 咸能软能下; 淡能渗能利。 虽然药物的味与功效特点不是绝对和完全地符合,在古代功效尚未较好地总结出来之前,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部分地反映药物的功效特点。因此,对当时指导临床用药有着积极的意义。 由于,人们首先了解药物的主治,然后才逐步总结出功效。早期的本草,均基于这种实践,主要记载各药的主治病症。在认识药物的功效以前,如果掌握了该药的五味特点,可以增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