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百科之电影文库

小百科之电影文库

电影表演艺术
以演员自身为创作手段,把摄影机前的表演摄录在胶片上来塑造银幕形象,体现影片内容的艺术创作过程。在电影中是故事片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表演的特殊性是:l、银幕的逼真性要求表演的生活化。2、蒙太奇处理下的表演。3、镜头感——趋于内向的表演。4、电影创作特点的制约。5、多种技能的特殊创作要求。电影表演有两种类型本色表演和性格表演。对它们的评价存在着不同的见解。电影美学的多元化,电影风格样式的多样化,必然带来电影表演风格的多样化。不同片种(喜剧、闹剧、悲剧、传记、科幻、神话等)对电影表演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产生了不同的风格:生活化的表演风格、戏剧化的表演风格、喜剧夸张的表演风格等。各种演剧理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体系、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梅耶荷德的“生物机械学一有机造型术”、莱因哈特的表现主义风格等,都对电影表演产生过影响,形成不同的电影表演风格流派。

电影表演的镜头感
指电影演员在拍摄中与摄影机镜头的关系和对它的感受。镜头感还表现为演员在表演时把握各种不同镜头的一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感。摄影机镜头有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不同的景别,拍摄时有推、拉、摇、移、跟等不同的手法。这就要求演员必须熟练地适应不同的拍摄方法和技巧,自然合理地把握自身的外部形体动作的幅度与镜头的角度、距离、运动等。既要学会借视线,又要具备入画意识,即“到位”。

电影摄影艺术
以剧作为基础,以客观实体为对象,运用光学镜头、摄影机、胶片等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光学、光线、色彩、动向、构图等艺术手段的处理,在银幕上创作出可视的、运动
着的造型艺术形象,称为电影摄影艺术。电影摄影艺术的发展、演变,受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制约,形成两条脉络:一条是摄影艺术随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另一条是电影摄影艺术随电影观众的变化而变化。两者相互促进。绘画派和纪实派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流派。绘画派讲究画面造型的绘画性和假定性,注意借鉴传统美学原则,善于运用高超技巧,鲜明表达自己的意图;纪实派追求逼真感、纪实性,强调遵循纪实美学原则,尽可能地掩盖创作意图,试图用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生活。两者相互影响,交错发展,又不断涌现出两种流派融合的作品。多元化造型形态的创作倾向将成为今后电影摄影艺术发展的主流。

肖像构图
指人物特写或近景镜头的画面形式构成。肖像这一名词是从传统造型艺术中借鉴而来,绘画和雕塑中肖像的概念,从形式上讲

,是指人物头像、半身像甚至全身像,而电
影中是指人物头部特写和近景镜头。电影肖像构图,立足于人物动态特征的表达,形式上的对称均衡与和谐是在一系列镜头中完成的。人物眼神及视线方向是构图的注意中心。影调、色彩的明暗配置以及气氛的处理应符合该场景的总体光效和真实感。有限的背景空间如溪水的闪烁、云层的变幻或者一片晶莹的黄叶,都是烘托情绪的重要因素。人物特写、近景镜头并不是“电影肖像”的全部概念,但它是构成“电影肖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具有典型的涵义,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人物心理情绪的重要表现手段。
多景别
同一镜头中,不间断的画面景别变化称为多景别。固定镜头中被摄体自身的运动会形成画面景别变化,运动镜头中由于摄影机单向或复合运动而使被摄体在全、中、近、特等不同景别交替变化完成其戏剧动作。多景别是场面调度的重要手段,它能在自然流畅的运动中构成镜头内部节奏的起伏变化,成为影片蒙太奇的组成部分。景别交替变化与画面构成的相对完整,必须服从于被摄体动作的自然、真切,尤其要注意不断变化的环境空间构成及光影、色彩的气氛渲染以达到表现剧情内容的目的。

饱和度
色的基本特征之一。某一种颜色与相同明度的消色(即黑、白、灰色)差别的程度,也称色纯度,指某一颜色的鲜艳程度。一种颜色所含彩色成份与消色成份比例越小,该
色越不饱和越不鲜艳;含彩色成份的比例越大,则颜色越饱和、越鲜艳。最饱和的色为光谱色。在拍摄电影中凡遇阴天的景物或表面结构粗糙的物质表面,以及电影漫射光照明和漫反射的情况,影像颜色的饱和度便会降低;而雨过天晴和晴空万里的情况下拍摄的景物,则色彩鲜艳、颜色饱和。

电影美术
为电影造型而进行的设计和制作的艺术创作,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影片创作的基础之一。由于片种和影片题材不同,电影美术在影片创作中的作用、地位、表现形式也就不同。电影美术的具体内容一是环境造型,二是人物造型。环境造型主要反映体现人物活动的空间的场景设计与制作。人物造型主要指为达到刻画人物的目的而进行的化妆和服装设计。电影美术以可见的艺术形象参与影片的造型表现,要求对环境和人物进行典型设计。由于各种先进技术尤其是各种高科技手段被利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使电影美术领域得到了空前拓展,在各种不同时空、环境中很难搭置的场景在现代科技面前迎刃而解,使电影美术在现代电影艺术创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造型语言
艺术家用来构

成视觉形象,体现创作构思的手段与技巧,即造型艺术的手段与技巧。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舞蹈、摄影都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独特的造型
手段,从而形成了不相同的造型语言。电影艺术是综合艺术,它综合了各种造型艺术的手法和技巧,其中包括色彩、线条、光效、影调、镜头、构图、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
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如摄影机的运动、镜头的切换等)的综合性造型语言。电影造型语言充分利用其综合性特点,成为一种审美资源特别丰富同时极富艺术表现力的造型语言。

电影录音
电影录音是把一切声音元素变为电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前期),再把磁信号变为电信号来调制光束记录在胶片上(后期)。这是当今一切录音形式中最复杂、最完善、最先进的一种录音形式。它分为磁性录音和光学录音两种类型。电影录音的声源是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的,在影视界习惯上把它们分为三大类,即语言、效果和音乐。语言包括对白、解说、旁白、独白和人声气氛等多种形式。在录制时要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其中包括基本特点和艺术特点。效果是电影录音中最庞杂的声源,其中包括自然效果(表现自然环境)、动作效果(表现各种动作)、情节效果(表现各种情节)、心理效果(揭示人物心态)、鬼怪效果(人为联想的效果)五大类。音乐声源在电影录音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般分为有源乐声、隐匿乐声和无源乐声。电影录音根据其工艺的要求,可分为同期录音、先期录音和后期配音三种不同的方式。

电影音乐
指专门为特定影片而创作、编配的音乐。它伴随着电影产生,随电影艺术的发展而趋于成熟完善,已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在无声电影时代,音乐只是电影放映时的伴奏,很少有影片由作曲家专门作曲。进入有声电影时期,音乐在电影中的表现力愈益为导演们所重视,也因此吸引了一些杰出的作曲家为电影作曲。于是,音乐便逐渐成为影片结构内部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音乐与画面在影片中的结合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称作音画同步和音画对位。音画对位又可分为音画并行和音画对立两种。电影音乐在影片中以有声源和无声源两种方式出现。两种方式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有声源音乐往往赋予影片以真实感,可以加强影片的真实性。无声源音乐则可以对影片内容起到各种表现作用。电影音乐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一般与影片的题材、体裁、样式和风格相统一。由于影片的种类不同,音乐在影片中的位置、分量和作用也不相同,且各具特色。歌曲在电影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首优秀的主题歌或插曲,往往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期流传。

声画对位
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方面说明同一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叫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蒙太奇技巧。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独立,而又互相作用,创造出一种画面和声音的交响乐式对位。声画对位的结果,产生某种它们自身原来并不具备的新的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这个概念是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三人于1928年在《有声电影的未来(声明)》一文中首次提出的。普多夫金于1933年导演的影片《逃兵》中第一次有意识地运用了这一原则。在结尾场面中,音乐并未追随画面表现的工人斗争的受挫,而是始终处于不断引向高潮的过程之中,表现了对罢工斗争的必胜信念。音画对位有两类:声画并行、声画对立。声画并行不是具体地追随或解释画面内容,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情绪状态,在听觉上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联想和潜台词,从而扩大影片在单位时间内的容量。声画对立是画面和声音之间在
情绪、气氛、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的相对立,使声音具有寓意性,从而深化影片的主题。德国作曲家汉?艾斯勒为纪录片《夜与雾》作曲中,当画面出现希特勒演说和敞篷车穿过满是人群的柏林街道时,用了沉重悲哀的集中营歌曲的主题音乐。许多例子都证明,声音和画面形象性质上的对立,使各自的个性色彩对比更为鲜明,从而可以辩证它们在本质上的区别。声画对立进一步发展了蒙太奇,成为蒙太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声音真正成为独立的艺术元素,在影片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种技巧含蓄而富有诗意,为电影表现开拓了新的可能性。

声音蒙太奇
在时空动态中,声画匹配的声音构成方法叫做声音蒙太奇。它首先用在视觉画面的剪辑上。自有声电影问世以来,由于对声音潜在功能的不断挖掘,于是顺理成章地又出现了声音蒙太奇一说。所谓声音蒙太奇,可理解为声音的剪辑,但这只是表层意识,它的深层含意其实是声音构成。声音分为画内和画外两种。电影声音蒙太奇,就是声音、时态和空间的各种不同形态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创造出以下几种相对的时空结构关系:时间同步关系;时间非同步关系;空间同步关系;空间非同步关系;心理同步关系;心理非同步关系。

类型电影
在美国好莱坞发展起来,按照外部形式和内在观念构成的模式进行摄制和观赏的影片。这

一词语主要是指叙事性电影。人们最常见的故事片类型有:西部片、爱情片、喜剧片、强盗片、侦探推理片、惊险片、动作片、音乐歌舞片、科幻片、战争片等。自20世纪初以来,类型电影在创作和观赏上形成了一整套明显的和较为固定的特征:l、创造集体神话,塑造集体英雄。2、使用分门别类的模式化形式体系、创造定型化人物。3、与作者电影和许多艺术电影不同,类型电影着重使用的是非写实主义手法。4、作为一个整体的电影史现象,类型电影不光创造和遵从模式,还破除、改变、综合模式。创作上,类型电影经过了三个时期。第一时期大约从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是各种类型分化、发展、成形的时期。五十年代是类型片到了高峰以后的僵化、停滞期,创作上出现了僵化、保守、陈腐的趋势。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出现了一批年龄在三十岁上下的青年导演,他们创作了一大批重新赋予类型片模式以生命力的影片。这一现象被笼统地称为“新好莱坞”。l967年,阿瑟?佩恩拍摄了获得极大成功的《邦尼和克莱德》,这是标志着“新好莱坞”电影确立地位和类型电影重获生命力的影片。这是一部典型的强盗片,并有丰富的社会学、心理学内容及高超、细腻而不落俗套的技巧。这以后,他和科波拉、丹尼斯?霍佩尔、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都拍过许多很成功的类型电影。此后,类型电影又进入了~个新的发展、兴盛时期。与很多理论家的预言相反,七十年代以来类型电影不但没有消亡,反而仍然在发展并显出佳作迭出的态势。

黑色电影
主要出现在四、五十年代的好莱坞,以大量的街道背景,表现主义的视觉风格,侦探、犯罪一类的题材和阴暗、悲观、恐惧情绪为特征的影片。这一词语是法国影评家尼诺?法兰克在1946年因受黑色小说一词的启发而创造出来。它不是指一种类型,而是指主要归属在侦探片类型中或犯罪题材下的一种影片风格。黑色电影常用的手法有:l、低调子、低角度照明、大光比的布光、非常硬朗的摄影调子;2、不稳定的构图、形状奇特的光区和线条、物体(门、窗、楼梯、金属架)常形成对人的分离和挤压;3、演员经常处在阴影中;4、经常使用摄影上的构图、角度、运动来控制场面;5、经常使用复杂的叙事时空来加强人对过去的宿命感和对未来的绝望,6、黑色电影的主人公往往是挤在警察与罪犯之间的侦探,他们不想与罪恶的世界同流合污但又处于虽愤世嫉俗但无可奈何的境地。一般认为l942年约翰?休斯顿改编并导演的侦探片《马尔他之鹰》奠定了黑色电影从视觉风格到叙事手法和主

人公(亨弗莱?鲍嘉饰)形象等一系列的基本特征。五十年代中期以后,黑色影片便逐渐消失。黑色影片还指法国战后一批导演以强盗生活和其它犯罪行为作为题材而拍摄的一系列影片。这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意识流电影
是20世纪五十年代中出现、延续至今的以意识流为理解世界的主旨、以意识流为人思维的经常形式、并以意识流的方法创作的电影。意识流一词来自20世纪初的哲学和文学。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有:伯格曼的《野草霉》、雷乃的《广岛之恋》等。可以在两个层次上理解意识流在电影创作中的作用,一是把它作为一个结构影片的方法,或是说,利用它为展现不在影片正常时间进程中出现的事件提供契机,比如人们所说的回忆场面。其次,意识流可以是一种思想方法、世界观。第二类的意识流电影当然可以被看作是“纯粹”的、正统的。这种类型很难进一步具体界定,但起码有如下几个特征:l、意识流已不仅是结构手段,而是上升为整个影片的主旨。2、影片中有时故事的现实时空与意识流中的几个时空已无法明确分辨,事件的主观色彩浓于客观色彩。3、任何风格的场面都有资格出现在意识流的段落中:荒诞的、梦幻的、错觉的、抽象的等等。4、意识流段中的几个时空在影片的前后顺序中经常错位。5、回忆、联想等都非常个人化,是细腻的个人的感觉,别人难以捕捉或预测的东西。这一类作品中比较典型的,有瑞典的伯格曼、法国的雷乃、意大利的费里尼等人的部分作品。

主流电影
一般指反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观念、具有稳定的票房保证,因而投资者肯投入大量资金的一类影片。其典范形式就是20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好莱坞一直保持着以巨额投资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电影工业,它是西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支持着主流意识形态的持久和稳固。长期以来,好莱坞电影一直是以它娴熟的技巧、流畅的叙事模式以及非凡的商业成功占据着美国甚至世界的电影霸主地位,但是,无论它的风格、样式如何丰富多彩,它始终把自己局限于一种反映主导意识形态观念的规范之中,成为美国社会甚至是世界性的主流电影。女权主义的电影理论认为,在主流电影中,毫无例外地通过把奇观和叙事结合起来,为观众提供一种广义土的视觉色情快感,从而将他们更深地纳入男性社会秩序。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和电影观念的革命,一方面,电影生产的经济条件和环境得以改变,它现在既可以是手工方式的,也可以是资本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唤醒了一大批电影工作者作为电影

艺术家的主体创作意识,他们再也不愿意把自己的电影工作局限在一种商业的运行轨道之中,而是拍摄了一大批反社会性和极具个人风格化的非主流电影,试图动摇主流电影的霸主地位。

宽银幕电影
电影的一种呈现形态,是比较普通标准银幕更宽的电影的统称。电影银幕的规格是根据人眼的视觉习惯来确定的,普通银幕电影基本上就是遵循了这一原则。而宽银幕电影的出现正是为了更充分的尊重人眼在观赏方面的生理机能,更充分的增强艺术的表现力的结果。尤其适用于表现大自然景观、群众性和战争场面的广阔。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采用35毫米胶片,通过技术手段,将画面的宽度横向扩展两倍,得到的放映画面宽高比为2.35:l,实现了变形画面的宽银幕电影,也被称作“西尼玛斯柯普型电影”。此外还有一种“假宽电影”,通过遮挡使画面宽高比变成l.66:l或1.85:1的比例,被称为遮幅电影。此后又
出现了用70毫米的电影胶片直接摄制完成的宽银幕电影,画幅宽高比为2:l,并进一步发展出环幕电影、球幕电影、全息电影等多种不同的形态。

数字电影
完整的数字电影概念,是指电影摄影、编辑和放映等过程全部用数字格式统一起来。与传统电影方式相比,整个过程将完全摒弃电影胶片。最后放映采用DLP方式(Digi talLight Processing)的投影机。
数字电影可以通过卫星、互联网等方式传输,从而省去了传统胶片拷贝发行的成本,今后电影公司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向影院和个人发行电影。
中国目前的数字电影产业基本上是被动地放映国外大片,还没有自己的数字片源,国产数字电影如《寻枪》、《天上草原》都是“胶转数”,即将普通胶片转换成可供数字放映设备放映的数字方式。

电影院线
指在影片发行过程中由发行者建立的电影院组织,以及根据这些影院的构成和分布情况而采用的影片发行方式。形成院线的影院并不构成稳定的组织关系,在地理上也不一定相邻,只是在影片发行过程中与某发行者有较为稳定的业务关系。这样,在数量众多的影院和影片发行者之间便可以产生一整套简便而又经济的交易规范,影片在发行放映中便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国外电影业已普遍采用了近乎制度化的院线发行方式,例如全美国现有几百条院线,银幕数达二万五千多个,其中主要的院线有25到30个,最大的院线有一千八百块银幕。我国建国以来由于电影放映统一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管理,影片由下级发行放映公司与影院进行业务和经济联系,所以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院线。在提及“院线”时,往往指在影片排映中由

于地理等原因而形成同期轮流使用拷贝的相对稳定经济关系的一组影院。到20世纪九十年代电影业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之时,在一些大城市已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院线。

汽车影院
欧美各国为驾车看电影的观众建造的露天停车电影放映场所。汽车影院是一个有围墙的梯级扇形停车场,广场前高挂银幕,观众可在车内观看电影。汽车影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汽车交通的便利和人们居住地从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向郊区分散转移的趋势应运而生的,主要面对的是广大青少年观众。近些年由于电影立体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服务方式,即在广场内设立许多有耳机插孔的柱子,观众驾车入内,买票后每人发一个耳机,不买票者没有耳机,只能看到画面而听不到声音。

非影院放映
①在国外多指那些在营业性的放映之后由发行者出售或由资料馆提供,为特殊的观众群体所作的放映,如慈善机构、学校、部队、饭店内部放映厅、俱乐部、火车、轮船、飞机、宗教团体或图书馆等场所为观众所作的免费放映;②我国的“非影院放映”多指提供给部队、学校、科研机关的观摩性免费放映,即非营业性放映。有时也指包括交电视台播映的非营业性放映。其影片既有商业放映之后的商业片,也有针对不同观众群体的新闻纪录片、美术片、科教片等短片。
电影的诞生
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研究了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的构造,并进行了重大改进,于l894年年底研制成功了电影放映机——“活动电影机”。1895年12月28日下午,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l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第一次售票公映电影,放映了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这部影片通常被当作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拆墙》、《火车到站》、《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取得了惊人成就,从此便开始了电影风行的时代。这一天,被电影史学家们确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蒙太奇表现手法的出现
1900年至l 901年间,英国人G?A?斯密士在拍摄《小医生》一片时,有意抛弃了使两个特写镜头合乎情理的连续出现的做法,大胆改变视点,在一群小孩围着小猫的全景之后,接着就出现了小猫的头占满整个银幕的特写。之后他又在另外的几部影片里再次使用了这一技巧。这样,G?A?斯密士就使电影完成了一个极重要的发展,使摄影机如同人的眼睛、观众的眼睛或片中主人公的眼睛一样,变成活动的东西。摄影机由此成为运动的、活跃的“生物”,甚至成为“剧中人物”。导演使观众以各种方式和角度来观察世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也就在实践中诞生了

格里菲斯的电影叙事
格里菲

斯(1875~I948)在世界电影的发展中,为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经历了从1908年到1912年期间近400部短片的创作实践后,无疑从中获得了以最小的篇幅讲述故事的能力。此后他拍摄的两部长片《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和《党同伐异》(1916),在电影叙事形式、叙事时空和叙事语言等方面的实验与探索,使电影叙事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狄更斯小说等传统叙事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虽然,不同的叙事形式存在着共同的以情节作为作品不断向前推进的主要元素,但叙事形式之间却各有不同。格里菲斯电影的镜头或段落的确是沿着特定的情节走向,遵循着情节发展的因果关系而进行表现的,但有别于传统叙事的形式特征:即以电影分解时空的方式,以交替蒙太奇的剪辑技巧,以非线性的视觉结构观念,突出了作为电影叙事的自身属性。格里菲斯的电影创作以情节段落作为叙事的基础,将不同冲突元素加以并列和积累,把着眼点放在认识与发现电影时空结构的观念上,确立了以镜头作为电影时空结构最小的基本构成单位,这一原则不仅构成了我们现代电影分镜头和剪辑的基础,从而也确立了现代电影的叙事形式。

卓别林的喜剧精神
查理?卓别林作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喜剧大师,一生拍了70多部电影,其中许多成为电影艺术的不朽名作。
卓别林影片的风格特征在于它的幽默和讽刺性,这归功于卓别林所塑造的一个被中产阶级排挤出来、生活在社会底层却仍保持着中产阶级的文明、极富冲突感的绅士流浪汉夏尔洛的银幕喜剧形象。这个有血有肉、生动的银幕形象来源于卓别林深刻的人生阅历。
卓别林与许多早期喜剧明星一样,在无声电影时期,利用无声片的局限以哑剧表演的丰富经验为电影画面的造型感、视觉化做出了贡献,并且巧妙地利用了无声片非正常速度所形成的视觉效果,突出了人物动作和形态反常规化的滑稽喜剧风格。但是,卓别林与许多早期喜剧明星所具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绝对不是一个“国王身边的小丑”,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滑稽丑角。他是早期电影真正的制作者和探索者。他的电影叙事所依靠的并非是情节结构,故事在他的影片中不过是一个松散、淡化的框架而已,他带给电影的是富于美学化的喜剧情趣和情感的表达,是充满动作性的、富于效果的、纯视觉化的造型语言。卓别林和他的喜剧精神被二十年代欧洲先锋主义纯电影的探索者们奉为“上帝”,他甚至直接影响了反叙事的立体主义电影和达达主义电影。然而,卓别林的喜剧片创作并不消极,那个夏尔洛流浪汉在给人们带来欢笑的同

时,却让我们深刻体会着:个人与未卜命运之间的冲突、与社会现实的冲突、与强权政治的冲突、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与工业化文化之间的冲突。卓别林打破了好莱坞既有的梦幻色彩,将现实生活中的残酷植入于他的电影喜剧精神之中。

欧洲20世纪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
这是电影艺术史上的第一次电影美学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电影业开始恢复。对于富有创新精神的欧洲电影艺术家们来说,电影根本就没有什么传统可言。出于对电影本性的探索和对商业电影的反抗,他们所继承的仅有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电影的实验精神,并逐渐形成了实验电影的概念,一些电影实验室和电影俱乐部相继诞生;一批优秀的电影艺术家和作品相继涌现;第一批重要的电影理论家和著作也同时问世。从l917年到l928年,在
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了众多的电影学派和流派在法国,如崇尚自然追求现实真实的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纯电影美学实验中摆脱叙事和演出的立体主义;摆脱叙事、逻辑和物理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纯视觉节奏的抽象主义;寻求荒诞而无理性的达达主义;超越梦幻与现实的超现实主义。在德国,如发轫于从形式到形式“学究气”的抽象主义;真理与谬误、理性与非理性界线不清的表现主义;渗透中产阶级悲观心理的寓言式的室内剧;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新
客观派的街头电影。在前苏联,富有创造性地将阶级冲突、社会性的思想内容引入电影,通过蒙太奇学派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成功地将宣传性、规劝性经由美学化了的形式给予呈现。20世纪二十年代欧洲先锋派电影各具风格的美学实验和探索,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电影文化现象,汇集成一个空前的美学运动,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有声片开始
1927年,美国影片《爵士歌王》的出现,被后来的人们确定为有声片的开始。其实这并非是百分之百的有声片,仅在片中插入了几段道白和歌唱而已,并且声音是被记录在唱片上的。其后才有了将声带和画面印在同一胶片上的技术,而且无论是在复制或拍摄时,都可以这样做。但是在拍摄时,这种方法的不便之处远远大于它的长处,因此,为方便起见,还是把声音与画面分开制作,在完成拷贝时再合并到一起。第一部“百分之百”的有声片是l929年的《纽约之光》,这部影片充分暴露了在有声片出现的早期,声音对视觉表现力的破坏。此后不到l0年的时间里,有声片得NT快速的发展。虽然当时普通影片的质量暂时有所下降,但是,第一批有声片的效果证明,这种新的形式具有巨大的艺术潜力。

彩色电影的产生
19

35年,美国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影片《浮华世界》,并由此开始了彩色影片的工业化制作。早在法国电影先躯者梅里爱时代,就曾在黑白拷贝上使用手工着色的办法,获得了激动人心的“彩色画面”。这种强烈的色彩愿望,促使技术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如何利用照像术的方法,在电影胶片上获得透明的彩色画面。于是经过了三原色加色法、二色减色法、染印法等彩色电影技术的不断研制,直到多层彩色胶片的出现,才为彩色影片的拍摄提供
了简便的、传色性能较完善的感光材料,使色彩真正作为一个现实的表现特征进入银幕世界。但是,当时物像的色彩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起到影片的“装饰效果”,并未成为影
片造型有机的组成部分。直到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随着彩色胶片性能的逐渐完善,色彩在影片中,不仅仅是一种再现客观的技术手段,而是成为表现人物情绪与心灵的视觉手段。因此,六十年代以后,世界上一些国家逐渐以彩色电影代替黑白电影,同时也更强调色彩在影片中的重要性。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20世纪三十年代的法国随着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到来,严酷的现实不得不使人们开始注意到如何生活下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一点乐趣和诗意。以让?雷诺阿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结合左拉的自然主义文学,部分地继承了法国通俗文化的传统,相继拍摄了一些反映社会形势、描写普通人生活和命运、进行社会批判的影片,史称“诗意的现实主义”时期。影片主题几乎都离不开爱情、逃亡和枪杀,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命运对普通人的施压和折磨。“诗意的现实主义”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有浪漫抒情的特点,却不是浪漫主义的饱满向上,而是“黑色的现实主义”、“搬到平民社会现实中的悲剧模式”。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探索更多的在社会方面,而放弃了早期先锋派的玩弄技巧,使法国电影在欧洲开创了电影表现时代精神的先河,突破了只表现上流社会人物的陋习,开拓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内容。当时活跃在法国影坛上的“诗意的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富有幽默喜剧精神的雷纳?克莱尔;使普通人题材复活的让?维果;描写罪犯心理的马赛尔?卡尔内;擅长揭示贵族题材的让?雷诺阿等。他们的作品兴趣各有不同,却共同创造、形成了诗意现实主义的电影流派和电影市场,至今仍被人们认为是最具有法国特色的电影流派。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1945年至l951年在意大利兴起的一次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和艺术创新特征的电影美学运动。1942年第l46期《电影》杂志中,“新现实主义”一词首次出现在

影评人彼特朗吉里评论鲁奇诺?维斯康蒂的影片《沉沦》(1942)的文章中。《沉沦》与德?西卡和柴伐蒂尼合作拍摄的影片《孩JIAf]在注视着我们》(1942)一同被认为是战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先驱作品。新现实主义电影起源于二战中意大利电影界的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而1945年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城市》则被公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短短几年,一大批优秀作品纷纷问世。如罗西里尼的《游击队》(1946)、德?西卡《擦鞋童》
(1946)和《偷自行车的人》(1948)等等。新现实主义影片的具体特点l、注意反映本国当代社会生活,多为饥饿、妇女、失业、反法西斯等政治和社会主题;2、采取社会批判立场,注重描写普通人真实的生活际遇,以生活原貌代替虚构,以小人物代替英雄,接近诗意现实主义,3、突破戏剧化叙事、以悲剧式对抗为最基本精神,结构非线性而是扇形结构,开放式结尾,不主张对生活进行归纳、综合和提高,强调生活现象的罗列和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4、反对好莱坞明星制度,大量运用非职业演员,避免职业演员角色类型固定化;5、拍摄方式上注重真实感,实景拍摄,运用自然光、长镜头的摄影风格,使传统的场面调度观念消失,蒙太奇也往往被降低为次要的表现手段。“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去”和“还我普通人"是新现实主义运动的基本口号。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将电影艺术现实主义的追求推向了又一个新的美学高度,对现代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法国新浪潮电影
1958年新浪潮电影诞生,l4名法国青年导演第一次拍片,其中包括特吕弗的《野孩子》和夏布洛尔的《漂亮的塞尔其》。法国《快报》周刊女记者弗朗索瓦兹?吉鲁首次使用“新浪潮”一词评价这种新人辈出、打破以导演资历为基础的陋习的影坛现象。1959年是新浪潮的幸福年,特吕弗拍摄了标志新浪潮电影运动崛起的《胡作非为》、夏布罗尔拍摄了《好女人》、戈达尔拍摄了被视为新浪潮电影运动宣传书的《精疲力尽》,这一年特吕弗的《胡作非为》荣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标志着新浪潮影片获得公众承认,也使得新浪潮终成气候。l960年是新浪潮运动的顶峰年,这一年特吕弗推出《枪击钢琴师》,夏布罗尔拍摄了《双重诡计》,戈达尔拍摄了《小士兵》,这一年法国的影片的产量高达124部。从1961年起,新浪潮开始走向没落,这一年特吕弗的《20岁的爱情》和戈达尔的《她的生活》问世。新浪潮电影运动至l963年结束,大约拍了63部影片。新浪潮历时5年,大约有200多位新人拍出了他们的处女作,如同一股不可抗拒汹涌潮流冲

击而来,1962年《电影手册》杂志在特刊上正式使用了新浪潮一词。
新浪潮又称“电影手册派”或“作者电影”,他们把巴赞推崇为精神之父,在巴赞“电影是现实的渐进线”和“场面调度理论”的影响下,新浪潮制作者们的创作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作品多以半自传体形式呈现,有人也把它称为第一人称的电影。让一吕克?戈达尔曾经准确地概括这种个人自传体色彩的电影:“新浪潮的真诚之处就在
于它很好表现了它熟悉的事物而不是蹩脚地表现它不了解的事物。”
新浪潮电影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艺术电影运动,是继二十年代先锋派电影运动和四十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爆发的又一次对旧电影形态和老制片队伍的挑战,也是一次对传统制片方式和情节剧观念的冲击。新浪潮不仅彻底改变了法国电影的面貌,并且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电影的面貌,加速了世界电影的发展。

新好莱坞电影
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美国电影界涌现出一批由青年导演所拍摄的影片,统称为新好莱坞电影。在严格意义上讲,新好莱坞电影并不能称之为一种流派或者类型,而是相对于经典好莱坞电影而言的一种称谓,是对美国电影发展过程中某一历史阶段的某种现实的泛指。经典好莱坞电影兴盛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电影制片厂制度的高度完善化,电影生产的高度工业化、电影运作的高度商业化、电影形态的高度类型化,使经典好莱
坞电影达到了巅峰状态。二战后,伴随着美国国内社会思潮和社会矛盾的急剧变化,过去的电影带给人们的“美国梦”在现实面前开始破灭,类型电影发展走向僵化。到了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一大批有别于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影片被一批年轻人拍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以反传统、反模式、反类型和反神话的新好莱坞电影。
新好莱坞电影的代表作品有:佩恩的《邦妮和克莱德》(1967)、尼科尔斯的《毕业生》(1967)、霍佩尔的《逍遥骑士》(1969)、阿尔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1970)、科波拉的《教父》(1971)和《教父(续集)》(1974)、卢卡斯的《美国风情录》(1973)、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1974)、福尔曼的《飞越疯人院》(1975)、斯科塞斯的《出租汽车司机》(1975)等。新好莱坞电影以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颠覆了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类型观念并具有对美国社会的批判精神。

新德国电影
新德国电影是20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西德出现的一次旨在振兴德国电影的运动。此前,西德电影的发展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已经处于最低点,西德电影也已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于是,1962年在奥伯

豪森举行的第八届西德短片节上,26位青年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针对当时的西德电影状况联名发表了《奥伯豪森宣言》。他们明确宣称要“与传统电影决裂,要运用新的电影语言”并“从陈规陋习、商业伙伴和某些利益集团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以创立新的德国电影。他们表示“准备同舟共济,一起承担经济风险”,并断言“德国电影的未来在于运用国际性的电影语言”。这一电影运动一开始被称作“德国青年电影”,倡导者和领袖是克鲁格,经过多年的实践和不断的斗争以及相应的国家电影资助,由弱到强,终于动摇了传统电影的根基,成了西德电影的主流,被称为“新德国电影”。新德国电影的主要成员几乎全是30岁以下的青年电影导演,他们的影片在内容上有别于因循守旧的传统电影,敢于探讨德国黑暗的过去、揭露当今现实的矛盾和不公正的现象;在艺术风格上完全摒弃了数十年以来的陈规旧套,代之以新颖、独特的表现手法。l965到1967年,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1966)、沙莫尼的《狐狸禁猎期》(1966)和施隆多夫的《少年托莱斯的迷乱》(1966)等影片在一些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使运动的声名大振,形成了第一次创作高潮。1975年,出现第二次创作高潮,法斯宾德、 赫尔措格和文德斯这些在艺术上富有特色的新导演加入到运动的行列中来。他们的影片,如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1973)和《艾菲?布里斯特》(1974)、赫尔措格的《阿吉尔,上帝的愤怒》(1972)和《人人为自己,上帝反大家》(1974),施隆多夫的《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 (1975)、文德斯的《阿丽丝在城市》(1973)、《错误的举动》(1974)等,都在国际上获得了声誉,使运动资助人产生了信心。然而,这些青年导演的影片在国内仍不受欢迎,使运动的第二次高潮迅即归于沉寂。l979年,运动再次复兴,这次是得益于法斯宾德的《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8和施隆多夫的《锡鼓》(1979)等影片在国内外获得的巨大成功,新德国电影终于摆脱了国际上得奖而国内不卖座的
局面。新德国电影运动也一跃成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电影还动。自1979年以后,新德国电影的仍保持着创作的势头,导演们还独立组织了德国汉堡电影节,发表了《汉堡宣言》,要求民族电影保持独立的地位,鼓励各种风格、样式自由发展。直到l982年法斯宾德的辞世被人们认为是新德国电影运动的结束。

电影传入中国
中国不仅在亚洲是最早放映电影最早的国家,而且在世界上也是较早传入电影的国家。1896年上半年经由香港电影传入中国内地,最早进行商业放映的地方是上海。据上海《申报》所能看到

的广告,l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目前所知在中国放映电影的最早记载,时距电影诞生(1895年12月28日)仅半年有余。
中国电影诞生
1905年4月左右,开设在北京琉璃厂土地祠内的丰泰照相馆,老板任景丰指导其照相技师刘仲伦用一台极其原始的法国手摇摄影机和十几卷胶片拍摄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演出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片断,这是我国电影史上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鸳鸯蝴蝶派电影
“鸳鸯蝴蝶派”是中国现代文学时期,一部分新文学作家对现代通俗文学作家的称呼。20世纪二十年代,电影艺术进入较大规模的创作时期,影坛缺乏专门的电影创作人才,而观众对影片的需求量又与日俱增,于是一大批被称为“鸳鸯蝴蝶派”的从事通俗文艺创作的文人,进入了新文学家们尚未顾及的电影界。他们的创作题材和表现方法充满都市化、世俗化,所以他们参与编导、演出的影片往往拥有大量的小市民观众,具有很好的商业效应。鸳鸯蝴蝶派对文化市场上的信息反馈迅速,他们常将走红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如徐忱亚的哀隋小说《玉梨魂》、顾明道的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等。鸳鸯蝴蝶派文人还善于改编外国流行小说,包天笑将法国儿童小说《苦儿流浪记》改编成悲情片《小朋友》(1925)、将日本畅销小说《野之花》改编成市民家庭伦理片《空谷兰》(1925),很受观众欢迎。其次,他们注重影片形式的花样翻新,如二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古装片、神怪片和武侠片的摄制热潮,不少是出自鸳鸯蝴蝶派的参与。从l921年至1931年十年间,中国各电影公司共拍摄近650部故事片,其中大多数是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参加制作的。而《影戏学》(1924)、《中国影戏大观》(1926)等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著、史料集与为数可观的研究文章皆出自他们之手。鸳鸯蝴蝶派文人对中国电影创作领域的开拓是不应被埋没的,但他们所拍摄的影片中也有不少迎合小市民趣味的庸俗成分,是应该予以鉴别和扬弃的。

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影片类型。中国的武侠电影,犹如美国的西部片,已成为民族类型电影的标识之一。武侠电影的源头至少可以上溯到l920年商务印书馆活动影片部的影片《车中盗》,题材为义士武打,这是武侠电影的萌芽。1927年末,友联影片公司推出影片《儿女英雄》,集武侠英雄与武功打斗于~体,标志着中国武侠电影的正式诞生。20世纪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武侠电影将海派戏曲中的“连台戏”内化为连集分目的系列影片,《火烧红莲寺》、《荒江女

侠》、《红侠》、《关东大侠》等武侠片都是看好电影市场的行情而连集摄制的。武侠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商业运作积累了最初的经验。六十年代初香港的“邵氏”、“电懋”等电影公司又一次掀起拍摄“新武侠片”的浪潮。胡金铨的《侠女》获1975年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徐克的《蝶变》(1979)成为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代表作。李小龙、成龙的功夫片又为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新机。

左翼电影
左翼电影是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左翼电影工作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发动的电影艺术创作潮流,也是当时中国影坛影响最大的电影艺术流派。左翼电影运动在当时中国影坛最具现代意识,改变了中国电影创作的总体面貌。《三个摩登女性》和《狂流》这两部左翼电影的开山之作,推动了中国艺术电影进入“社会写实”的新阶段。左翼电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渔光曲》和《姊妹花》公映时,上座率创历史最高记录,前者还代表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左翼电影于1932年发轫,l933年达到高峰,被称为“左翼电影年”,此后,国民党政府加剧镇压,便进入艰难时期。l936年后,以创作“国防电影”的方式继续发展。

国防电影
“国防电影"最初是电影界左翼人士在抗战爆发前夕所提出的电影创作口号,旨在发起电影界“一个最大限度的动员文艺上的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一1936轾1937@z,以改组后的"明星”、“联华”以及“新华”影片公司为基本阵地,掀起国防电影的创作潮流。从当时电影创作的总体面貌看,有的国防电影直接将抗敌斗争作为创作题材,尤其是费穆执导的《狼山喋血记》(1936),被誉为国防电影的范例。另一类则注重于社会现实和重大历史题材的描绘,而将抗战和御侮救亡作为其社会背景,如明星公司的4部优秀电影《生死同心》、《压岁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便属于这一类。这些影片公映后轰动影坛,更深层次地激发起国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抗敌图存的热情。

“孤岛”电影
“孤岛,,时期是上海在抗战前期所处的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它起自1937年Il月中国守军撤离上海,止于l942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租界。在这4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内,上海处于日军包围中的租界区犹如孤岛,故有此称。“孤岛”电影是在三十年代末所掀起的又一次中国商业片制作热潮。这一次商业片的畸型繁荣是由于当时上海租界处于战火围困和难民大量涌入的非常环境和特殊社会心态造成的。仅4年的时间,上海“孤岛”成立了20多家电影公司,拍摄了250余部故事片。在商业片畸型繁荣的环境中

,~些严肃的电影艺术家仍坚持高格调、高品位的艺术电影的创作,如费穆编导的《孔夫子》
(1940)、《花溅泪》(1941)等,万氏兄弟制作的动画片《铁扇公主》(1941)、《复活》(1941等艺术片,给当时上海影坛吹来一股清新之风。有些商业电影,如《木兰从军》(1939)、《岳飞尽忠报国》(1940)等,也因其爱国主义倾向而受到欢迎。日军占领上海全境后,沦陷区上海的电影业先后被日伪所控制和兼并。


延安电影团
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的电影机构,全称“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1938年8月,袁牧之、吴印咸携带从香港购买的全套十六毫米电影器材、近万米胶片和荷兰著名电影艺术家伊文思所赠的埃摩35毫米摄影机、数千尺胶片到达延安。同年9月,“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成立,后习称“延安电影团”,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制片、放映机构。团长由谭政担任,最初成员有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等人,后来曾数次扩大队伍。延安电影团有一个摄影队和一个放映队。从1938年秋开始,电影团以两台手提摄影机和简陋的设备摄制了《延安与路军》(1939)等新闻纪录片和《白求恩大夫》(1939)等新闻素材;拍摄出数以万计的反映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的照片:巡回放映了十几部苏联早期优秀故事片。延安电影团所摄制的纪录片,质朴、淳真、粗犷,风格上自成一派,在镜头语言上对新中国早期电影如《中华女儿》、《白毛女》、《南征北战》等优秀影片有着深刻的影响。延安电影团的成员也成为新中国电影的开拓者。

私营电影
全国解放后,新政权除成立了“东影”、“北影”.“上影"等国营电影制片厂外,还保留了113中国遗留下来的一些私营电影制片企业,其中大多集中在上海。政府对私营电影企业采取了积极引导与具体帮助的政策措施,私营电影企业也为新中国初期电影事业的发展增添了积极力量。自1949至1952年3年多时间内共拍摄了54部影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文华’’的《我这一辈子》(1950)、《姐姐妹妹站起来》(1951)、《关连长》(1951);“昆仑”的《武训传》 (1950—51)等。在1951年批判《武训传》的政治运动中,受到严厉批判的影片多是私营厂出品的作品,如《关连长》、《我们夫妇之间》等,再加上资金匮乏,私营电影业显然难以 为继。1951年,文化部在北京召集各私营影业公司负责人共 同协商,决定将全部私营电影业转为公有制。同年,“长江”、“昆仑”两公司首先合并为公私合营的“长
江昆仑联合电影制片厂”。l952年,又以该厂为基础,联合各私营影业公司,

成立了国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1953年,该厂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结束了我国私营电影的历史。

“样板戏电影"
“样板戏电影”是“文革”期间拍摄的舞台艺术片。所谓“样板戏”,是指在1964年7月举行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大会演出的优秀剧目《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及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等八个保留节目。“文革”中江青不惜动用异乎寻常的政治权力和组织手段,把持“样板戏”影片的拍摄。从1970年至l974年,共拍摄了《智取威虎山》(1970)、《红灯记》(1970)、《沙家浜》(1971)、《红色娘子军》(1971)、《奇袭白虎团》(1972)、《海港》(1972)、《龙江颂》(1972)、《白毛女》(1972)、《杜鹃山》(1974)、《平原作战》(1974)等l0部舞台纪录片。在摄制工作中,江青一伙虽强令创作人员遵循她所炮制的所谓“三突出”的规则,但电影工作者在当时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仍坚持按照艺术规律进行探索和创新,使这些电影作品瑕瑜并存,呈现复杂的创作面貌。

香港电影的兴盛
香港是中国最早传入电影的都市。在香港,产生了中国的第一位导演(梁少坡)和第一位女演员(严珊 珊),也诞生了中国最早的一批电影院。号称“香港电影之父,,的黎民伟以及香港早期四大导演,为初创期的香港电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日占时期,香港电影一度沉寂。抗战胜利后,由大陆电影事业家创办的“大中华”、“永华”等影业公司于四十年代下半叶在香港拍摄了《风雪夜归人》.(1947)、《国魂》(1948)、《清宫秘史》(1948)等一批力作;五、六十年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香港影坛由三类制片机构组成:作为跨国公司的邵氏机构、电懋公司和深受大陆电影传统影响的“长城”、“凤凰”、“新联”影业公司;以电影事业家黄卓汉的“岭光”、吴楚帆的“中联”为代表的独立制作的中、小型电影公司,形成既有垄断、又有自由竞争的态势。被誉为“香港现代电影之父”的朱石麟将市民品格的家庭伦理剧与知识分子式的温馨喜剧相结合,创作了纪实风格的《误佳期》(1951)、“住房三部 曲”(《一板之隔》、《水火之间》、《乔迁之喜》l952--1956)和《新寡》(1956)等优秀作品;另一位电影艺术家李翰祥创作了黄梅调电影《貂蝉》(1958)、《江山美人》(1959)。七十年代,香港已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邵氏兄弟机构、嘉禾电影有限公司、第一影业机构有限公司、新艺城影业公司等四大电影企业全面推行现代电影体制;l977年,香港市政局开始主办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

电影节,香港电影便进入一个国际化的电影文化体制和市场机制中。六、七十年代之交,张彻、胡金铨等运用现代电影语言和现代都市精神全面改造在港台和海外电影市场最有影响的传统武侠电影,掀起“新武侠电影”浪潮,王羽、狄龙、蒋大伟等人成为名噪一时的“武侠小生”。而生于美国的李小龙在港拍摄了弘扬民族精神的《精武门》(1972)、《猛龙过江》(1972)等拳脚功夫片,在世界影坛刮起了“李小龙飓风”,使香港主流电影走向了世界。后继之人成龙、洪金宝、袁和平的“功夫喜剧”、吴思远的“社会片”、许冠文兄弟的市民喜剧将七十年代香港类型电影的制作推向了高潮。

台湾乡土电影
台湾由于长期处于日本的殖民统治下,电影事业起步较晚。战后,台湾光复。四十年代末,国民党政权迁台。五十年代初,三大官方制片机构中国电影制片厂、台湾制片厂和由农业教育电影公司改组成立的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拍片,形成“公营制片为主”的结构。l963年,原台语片青年导演李行拍摄了国语片《街头巷尾》,以平实本色的电影语言展现了充满乡土气息的台湾普通人家逼真的生活画面和小人物间朴素真挚的感情,令人耳目一新。接着,他又以相同风格拍摄了一系列作品,如《蚵女》(1963)、《养鸭人家》(1964)、《路》(1967)、《汪洋中的~条船》(1978)、《小城故事》(1979)、《早安台北》(1979)等,奠定了“乡土电影”的创作基础。同时期,留学意大利的白景瑞拍摄的《家在台北》(1970)、《再见阿郎》(1971)等片,也是乡土电影的力作。此外,丁善玺、李嘉、宋存寿等也在六、七十年代拍摄过与乡土电影风格近似的作品。乡土电影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台湾艺术电影创作的开始,而且,它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和伦理道德精神、台湾的乡土文化、东方艺术隽永的意境神韵和现代的电影语言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台湾电影独有的电影形态和总体风格。八十年代初,秉承乡土电影创作精神的青年一代导演侯孝贤、王童等革新了台湾电影的艺术语言,揭开了台湾电影新的一幕。

中国大陆电影的“五代导演”
所谓大陆电影“五代导演”的提法,并不是电影理论家经过周密的研究提出来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提法,目前已被国内外相当一部分研究中国电影的学者所采用。具体地说,一般认为中国电影的拓荒者如郑正秋、张石川等为第一代导演,他们活跃于二三十年代无声片时期。第二代导演是第一代的学生辈,代表人物如蔡楚生、孙瑜、吴永刚、费穆等,他们活跃于三、四十年代有声片时期。第三代导演又是第二代的学生辈,他们

最辉煌的时期是五、
六十年代,如郑君里、谢晋、水华、成荫、崔嵬、凌子风等。以上三代导演都是制片厂时代的电影艺术家。第四代导演大多在“文革”前的北京电影学院入学(包括上海电
影学校毕业生),直到“四人帮”垮台后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有了独立拍片的机会,显示出他们的艺术才能,如谢飞、郑洞天、张暖忻、黄蜀芹、黄健中、吴贻弓、丁荫楠、滕文骥、吴天明等人。
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等人则是第四代的学生辈,大多于l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包括其后的进修班),毕业后很快有了独立拍片和展示他们才华的机会。第四、第五代导演又被称为“学院派”导演。在新时期头十年中,老(二、三代)中(第四代)青(第五代)几代导演同时活跃在电影创作第一线,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八十年代中叶,以第五代导演为主体的中国新电影运动变革着中国的电影语言,使
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第一部第五代电影是《一个和八个》(1984)。而《黄土地》(1984)、《猎场扎撒》(1985)、《黑炮事件》(1985)、《盗马贼》(1986)、《孩子王》(1987)、<红高粱》(1987)、《晚钟》(1988)等是第五代电影高峰期的代表作。l988年后,第五代导演在艺术上开始分流。除上述导演外,周晓文、夏刚注重于城市电影的创作;宁瀛、韩刚追求电影Et常化、纪实化;张建亚拍摄新海派电影;何平讲述着边陲的传奇故事;李少红和刘苗苗描绘着女性与儿童的心灵世界。因此,随着艺术创作实践的发展和学术理论研讨的展开,用“代”的划分来概括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的递进与差异,其科学性越来越受到质疑。

香港电影新浪潮
一批出身于电视圈的香港青年导演运用新的电影语言与技巧,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创作了为数可观的新商业片,给香港影坛吹来一股强劲的电影革新之风,有人把这~类电影称之为“香港电影新浪潮"或"香港新电影”。1978年青年导演严浩的电影《茄哩啡》的公映成为“香港电影新浪潮”揭幕之作,继而徐克的《蝶变》、许鞍华的《疯劫》和章国明的《点指兵兵》起而呼应。1980年,徐克的《地狱之门》和《第一类型危险》、许鞍华的《撞到正》、严浩的《夜车》、于仁泰的《救世者》接踵而起,“香港电影新浪潮”遂成汹涌之势。l981年,香港新浪潮电影的主将纷纷为各大影片公司拍摄娱乐片,香港电影新浪潮便与主流电影合流。香港电影新浪潮的电影艺术家往往追求商业上的成功,其作品讲究可看性、娱乐性,而并不太关注社会与文化的内涵。在电影语言的创新上,他们讲究快速剪接与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