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顾客导向过程

顾客导向过程

顾客导向过程
顾客导向过程

工作过程导向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中若干重要问题解读 ——姜大源研究员的讲座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第一章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 校企合作如果说是办学的模式,工学结合如果是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工作过程系统化很可能是在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情况下一个具体的课程模式。我经常说,可以没有专业,但绝对不能没有课程;可以没有教材,但绝对不可能没有课程;课程的组合就是专业,教材是没有的,拿教材教书的老师肯定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用课程教书的老师才是最有水平的老师。所以,课程始终是教育的核心,教师要围绕着课程,而硬件建设也要围绕着课程,所以我们始终把课程看成是教育,包括这一次第一批准备验收的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课程在起作用,我们说传统的学科体系,我们现在觉得不对,不是说学科体系不好,而是说它不适合职业教育。 第一节概念解读 什么是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什么我们高职认可它了,为什么我们以前做的案例课程、模块课程、项目课程、CBE能力本位,为什么都没有最终成为我们写进国家精品课程评审的标准?为什么大家都认可这个东西?这肯定有它的道理。 一、课程开发将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 1、职业课程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职业课程的标准叫做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就是我们的标准。但这仅仅是每个人心中的标准,这是一个口语的表达,这不是一个科学化的表达。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不是一个标准。双证融通——是我们所说的标准,我们讲零距离对于我们劳动部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部委制定的职业资格标准中作为我们课程开发的一个支撑平台,这是对的。但是如果以职业资格作为标准的话,那就意味着职业教育课程将永远滞后于职业的发展,因为先有职业才有资格,资格总是滞后于职业的发展。那么我们现在退一万步,我们起码还有职业资格作为我们课程

“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的内涵分析 摘要: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职业教育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最终都是通过课程体现出来,因此,文章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入手,分析了当前高职校课程开发中普遍使用的四种模式的特点,并针对“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模式,着重论述了它区别于其他模式的独特内涵和工作流程,以及目前在推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学习性工作任务;职业岗位分析;学习情境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整合了理论与实践,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发展轨迹 纵观国内外,到目前为止,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大致包括了“学科系统化”、“学习理论导向”、“职业分析导向”和“工作过程导向”等模式。 1.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这是我国传统的至今仍普遍使用的课程开发方法。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本科为模式建立发展起来的,许多课程开发事实上都是从高校相关课程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简化,编成压缩教材。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时甚至是脱节的,难以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2.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即针对现有职业,按照学习理论和人的发展规律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这是一种典型的从普通教育移植过来的素质教育课程开发模式,其学习内容与职业活动联系不够紧密,可以说这种课程开发模式提供的只是一种职业预备教育。如近年来流行的“宽基础活模块”和“多元整合”就属于这种课程开发模式。 3.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它是建立在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基础之上的课程开发模式。美国和澳大利亚实行的DACUM法,最为典型。此法在我国被称为CBE课程模式。CBE课程开发是以职业分析为起点,但由于没有理清能力组合与工作过程间的关系,在工作分析后的“教学分析”过程中,往往又回到学科系统化的老路上。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摘要: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实践能力,是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减速器拆装为例,探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置“全真+仿真”的工作环境,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训练学生的机械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减速器拆装评价激励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机械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要求。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有了较大区别,因此学校及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机械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重要 意义。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界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教学(模拟)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工作任务,亦区别于常规的趣味性任务,是把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组织,形成具有职业性的工作任务。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

务驱动教学法以工作任务为明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为暗线。下面以装拆zdy型减速器为例,浅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课例剖析 1.项目名称 拆装zdy型减速器 2.项目背景分析 减速器拆装在传统教学中略有涉及,通常先由老师讲解拆装要点,接着示范操作,学生很难真正参与其中。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学习减速器拆装对机械基础的学习有很大助益。 减速器拆装是继学习轴及轴系零件、齿轮传动和蜗杆传动之后的综合应用。它既是前面所学内容的运用和实际演练,又为深入学习机械基础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通过研究学习,不但要解决理论问题,还必须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分析和探究能力。 3.教学资源准备 教学设备:减速器拆装多媒体软件、任务书(实训报告)与引导文、机械设计手册每小组一本、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每小组一台拆卸及测量工具:活动扳手,螺丝起、木锤、游标卡尺、钢尺、内外卡钳等工具。

网络综合布线“六步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报告

网络综合布线“六步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教学模式的实践报告 摘要: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作为目前世界上职业教育界最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于本世纪初被引入我国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并得到了迅速推广。我们把工作过程的”六步法”原则融入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5个工作项目当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六步法综合职业能力工作页 人们在各个职业领域的工作内容和所扮演的角色虽各不相同,但完成工作任务的步骤却基本上都是由“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6个工作过程构成的,这就是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六步法”。 利用国家建设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契机,我们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六步法”引入到了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综合布线课程中。组织网络专业教师经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和顶岗实习等方式,汇总并提炼出了网络综合布线行业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把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成我们网络综合布线学习领域的5个从简单到复杂的综合布线项目:“两机互联、办公室布线、机房布线、楼宇布线、园区布线”。

下面我们给读者简单介绍一下学生是如何在工作页的引导下,按照“六步法”的工作步骤,一个一个地完成上述5个综合布线项目的工作任务的。 一、获取信息(资讯) 1、学生通过阅览合同、派工单、任务书或教师口授等方式明确工作任务。 2、通过与客户的语言交流或其他形式的探访,获取客户对项目的要求等信息。各小组成员用角色扮演法上台表演客户、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项目经理等角色,培养学生工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重点帮助学生克服腼腆、害羞、紧张、怯懦等职场沟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3、知识准备。学生自行以查阅产品说明书、阅读相关教材、收看视频资料、搜索互联网信息、询问同事(同学)、求教老师等方式,获取该项目设计、施工和测试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并预先认识各类布线耗材,掌握工具的用法、熟悉设备的性能参数。 4、到工程现场或模拟实训场地进行实地勘察测量,获取项目设计与实施的各项相关数据,尤其是场地布局、距离尺寸、信息点数量等。制作完成综合布线的信息点统计表。 二、制定计划 依据已获取的客户需求信息和现场勘测数据,规划设计出该项目一个初步可行的施工方案。网络综合布线的方案

顾客导向过程的清单

顾客导向过程的清单

汽车行业的顾客导向过程清单 建议的COP: 建立一套COP有助于ISO/TS16949:2002审核的开始。下列十种COP 肯定不仅可以在汽车行业的组织内发现,而且它们和基于组织及其操作的其它附加要 求一起足已成为普遍的优秀的基准点。这些同样适用于电子、化学和机械类产品的组 织和/或供方。 世界

顾客导向过程形成了组织的“章鱼图”模式 输出报告表格 (可以使用工作表,和或图表的形式提供)

“Take Away”差异/实施工作表 —在此手册最后,可以获得工作表的复件 心得 请记录你对过程模式的了解,并考虑从你的组织中如何找出“顾客导向 的过程” 可以预期到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那些: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释“顾客导向过程”? ISO/TS16949:2002 以下内容提供了对ISO/TS16949:2002内容的 补充和说明性解释 提供这些解释以帮助你研究和理解本规范的目的。 这些解释仅是以教育为目的。这些解释不应该被理解为正式的或 认可的解释 框内的斜体文字包含了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机构(ISO成员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制定国际标准化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 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组织(官方的或非 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 密切合作的关系。 本国际标准是根据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的起草的。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 在其它情况下,特别是当存在对标准化文件的紧急市场需求时,技术委员会可以决定发布 其它类型的标准化文件: ——ISO公布的可获得的规范(ISO/PAS)代表一项由一个ISO工作组内的技术专家达成的协议并已获得公众承认,如果它已获得至少50%委员会成员的表决通过。 ——ISO技术规范(ISO/TS)代表一项由一个技术委员会成员达成的协议并已获得公众承认,如果她已获得至少2/3委员会成员的表决通过。 三年后ISO/PAS或ISO/TS进行一次评审,以决定是否可以转换为国际标准或者废除。 ISO/TS16949:2002由国际汽车推动小组(IATF)和目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在 ISO/TC176,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技术委员会的支持下共同制定的。 第二版ISO/TS16949取代经技术性修订第一版(ISO/TS16949:1999)。 方框内的文字是ISO9001:2000原文。方框外的部分是行业特殊补充要求。 在本技术规范中,“必须”表示要求。“应该”表示建议。标有“注”的段落是对有关标 准的指导性解释或阐述。 所有用“例如”引出的建议都只具有指导性作用。 有关认证的说明 按照IATF的认证计划获得本技术规范的认证,包括顾客特殊要求(如果有),将获得IATF 顾客成员的承认。(见《获得IATF认可的规则》) 详细情况可以从以下的国际汽车推动小组的监督机构处获得; Associazione Nazionale Fra Industrie Automobilistiche (ANFIA) Web site :www.anfia.it e–mail:anfia@anfia.it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Oversight Bureau (IAOB) Web site: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8510889.html, e–mail:hhodder@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8510889.html, Fédération des Industries des Equipements pour Vénicules (FIEV) Comite des Constructeurs Francais dAutomoiles (CCFA)

1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构方案 2012年11月

凉州区职业中专学前教育专业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构方案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正处于摸索和改革的重要阶段,如何使课程建设与职业需要有效的接轨是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的精神,凉州区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成立了课程体系改革领导小组,经过与行业专家论证,共同制定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构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是我校重点专业之一,从人才需求调研来看,本专业人才需求利好因素不断增大,整体需求量大且保持非常旺盛的态势,因此,当务之急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重新确定专业培养目标,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培养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即专业基本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 (一)专业基本技能 专业基本技能是学生在人才市场上获取工作岗位的基本生存能力。这一能力强调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属于第一层次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真正地在企业“留得下”。 (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中职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劳动组织能力、群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等。强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它应包括积极的工作态度、思想道德水平、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社会适应能力是企业考察中职毕业生是否“用得上”的重要指标。

(三)专业发展能力 专业发展能力是指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际交流(伙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冲突的处理等)、公共关系(与同龄人相处的能力、在小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企业机构组织和生产作业组织,劳动安全等)、群众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具备专业发展能力的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后将逐渐表现出优越性,形成中职毕业生进入职业生涯后的可持续发展因素,是决定毕业生是否“能发展”的主要指标。 二、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方向 (一)重构课程体系 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二)重组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三)转变教学方式 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 (四)改造教学情境 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体系发思路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2010年1月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教育领域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课程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个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某一职业的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相互关联的所有的学习领域的学习,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和资格。工作过程导向创建了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模式,其研究的最主要任务是分析和探索如何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实现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知识的构建,使学生上岗后,能符合企业“上升快,适应期短”的要求。 本课题从申报后,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他们对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学术价值、研究目标、思路、方法作了指导,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努力去探索实施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的工作导向式教学模式。 二、课题的实施回顾 本课题从2008年12月以来,经过了一年时间的研究,回顾近一年的历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组织理论培训 1、课题基础知识培训 2008年11月我校启动课题的申报的有关工作后,教务处立即组织相关教师培训,教务处夏爱联副主任就“课题申报的完整过程”、“课题的选择”、“课题的论证”、“课题的设计”、“课题的申报”、“教科研的开题与结题”等内容开展教科研培训,提高了大家的“课题意识”,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全体教师争做研究型教师,在此基础上,王晶涛老师就工作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准备材料,拟开展课题研究。 2、明确课题组成员组成及分工: 确定《工作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后,课题组负责人在专业部宣传动员,引导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成立课题组,组员详细分工:课题组长:王晶涛,完成课题设计、管理、协调及教学模式策略研究,撰写开题、结题报告。其他成员按照成员分工,对各自负责的内容进行实践和研究,并收集、整理、分析各方面的材料。 3、课题理论知识培训 开展研究之前,课题的负责人收集了有关《工作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理论集锦,要求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学习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工作过程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等相关理论。共同学习了常州教研室龚国胜老师关于“课题研究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认真执行溧阳教研室陈建华主任提出的“增强科研意识,提高科研实效”的相关要求,提高了教师理论水平,为本课题方案的实施打下了理论基础。 (二)课题实施过程分析

IATF16949-2016过程识别及关系

IATF16949:2016 过程识别及关系

前言 1、本《过程识别及关系》依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过程方法识别、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满足顾客的要求,以实现公司、顾客、员工及相关方的满意。 2、本《过程识别及关系》根据**********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编制,是对*****等产品的过程说明,也是管理过程的说明。 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识别:本公司采用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进行以顾客导向为基础的过程描述,包括: COP(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是指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包括: C1 市场营销 C2 报价及项目确立 C3 订单管理 C4 过程设计与开发C5 产品制造 C6 产品交付 C7 顾客反馈处理 SP(Support Process)过程:支持过程,是指支持COP过程实现的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包括: S1 基础设施管理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S3 人力资源管理S4 文件记录管理 S5 采购控制 S6 生产设备管理 S7 工装管理S8 产品防护 S9 产品和服务放行 S10 不合格输出控制 S11 客户满意度测量 MP(Management Process)过程:管理过程,指为顾客导向输入和输出交接处或COP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连接过程。包括: M1 领导作用 M2 策划 M3 分析和评价 M4 内部审核 M5 管理评审 M6 改进 4、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章鱼图的界面模式描述顾客导向形成的公司产品实现的过程结构。 5、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乌龟图的界面模式进行了COP、SP、MP的过程分析。 6、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矩阵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COP、SP、MP三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7、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流程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顺序及相互关

“顾客导向”营销观念(精品文档)

“顾客导向”营销观念 (1)“顾客导向”营销观念形成与发展 1)萌芽阶段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1954年提出,顾客的需求是企业整个活动的中心和出发点,企业从事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及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促使顾客购买、满足顾客的某种需求。“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观念,最早是在196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西奥多·李维特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名为《营销近视症》的文章中提出。他指出,那些曾经一度快速增长的行业,如铁路、电影业、石油业、食品杂货店业等之所以被衰退的阴影所笼罩,因为他们是以产品为导向,而不是以顾客为导向。以产品为导向的企业由于“关心产品甚于关心顾客需求”,不可避免的都换上了“营销近视症”,无法获得长期的持续增长。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应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追求目标。 美国著名学者Slater教授和Narver教授在1990年提出,顾客导向强调的是对顾客当前及潜在的需求信息的了解,“以顾客为导向策略可以发展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来获得对顾客需求的准确了解。” 2)形成和发展阶段 菲利普·科特勒在2003年《营销管理》11版中提出了“顾客导向”的营销思想。他认为由于工厂定制、计算机、互联网和数据营销软件的出现,一家企业与顾客打交道的能力将变得更加切实可行——“顾客是最大的财产。没有顾客,企业不可能生存,建立和保有这种财产是市场营销的中心任务”,“你必须比你的竞争对手更理解顾客需求——特别是他们的需求你还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好的运用这种理解来满足顾客需求”,“如果你能做到顾客至上,你就能够理解并满足顾客的关系需求。顾客不是因为你高明而是因为你艰苦的、以顾客为导向的工作而属于你。” 菲利普·科特勒指出:“顾客观念”作为一种营销哲学,建立在“顾客清楚自己需要”的基础上,所要求的营销模式为“一对一营销”或“定制营销”。 实行顾客导向的企业更关心的是顾客当前购买的满意程度以及未满足的需求。顾客导向要求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是顾客所需要的、所选择的,需要企业的一切工作以顾客为中心,企业的各个部门在通力合作的基础上组织营销职能。 (2)顾客导向营销观念的特点 1)关注顾客份额顾客份额是指市场上愿意购买或消费某一特点产品的忠诚顾客占企业目标顾客数的比重。营销的重点不在于拥有的绝对市场份额的多少,而在于能否抓住顾客需求的变化,拥有一大批忠诚顾客,即企业应从建立动态的持续竞争优势的角度出发进行生产和研发。 2)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把顾客作为一切营销活动的出发点,把营销活动整合到顾客让渡价值,提高顾客满意度。只有为顾客创造价值才能真正赢得忠诚顾客,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3)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向企业以顾客价值作为战略的取向,以对顾客的价值创新作为主要竞争手段,以不断提高的顾客价值来维系与顾客的关系。企业需要将营销的关注点彻底转变到对顾客需求的辨析与响应方面来,即企业要能快速理解和把握顾客的需求,并对顾客提出的需求进行不断的回应,提供给顾客“所期待满足的东西”。 4)顾客内部化与资产化顾客导向的营销观念更为深刻的变化是将顾客视为企业的一部分,即顾客内部化和资产化。顾客内部化的基本含义是指将顾客价值作为企业价值链的组成部分,企业的业务活动围绕实现提高顾客价值而展开;顾客资产化则是指将顾客作为企业利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 意见 近几年来,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示范建设校建设、精品课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等工作的应用和推广,使其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重大成效,成为引领当今和未来中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学院成立以来,以钻井、焊接等专业为试点,以“倒推法”即通过对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的分析,归纳出知识点和技能点,开发了以技能训练为主的项目教学法和部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与这种模式的要求相差较大。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科学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工作。为此,广大教师必须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和掌握其内涵要求,为全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立和课程开发积累检验。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开发基本步骤: 岗位(群)分析①、职业资格研究②→工作任务③→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④→学习领域(课程开发)⑤→学习情境设计⑥→教学组织设计⑦ 可把以上过程归纳为: 职业分析(①、②)→工作过程分析(③、④)→教学设计(⑤、⑥)→教学实施(⑦)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中课程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理念与方向 1、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2、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COP顾客导向过程、SP支持过程、MP管理过程的含义解释(非常重要):.docx.pdf

COP 顾客导向过程、SP 支持过程、MP 管理过程的含义解释:顾客导向过程(COP ): 组织应贯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思想,在过程识别中,充分识别与顾客直接相关的过程,这类过程的输入直接来自顾客,输出直接交给顾客,这类过程称为顾客导向过程(COP;COP 是顾客导向过程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es 的缩写)。 此过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产品设计的更改、合同评审、生产件批准、 交付以及售后服务过程等; 凡是与顾客直接相关的过程均可归为 COP 过程,这类过程的输入经常是源 于顾客。我们知道,建立质量体系的终极目标是提供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因此,COP 过程应是企业质量体系最重要的主导过程,也就是核心过程,在识别过 程时首先应该是界定这类过程。我们按照企业产品开发和提供的顺序来建立 COP 过程,如某企业将COP 类过程分为七个过程 COP1 COP2 COP3 COP4 COP5 COP6 COP7 其中COP1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确定项目机会的过程,该 过程要依据顾客及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能力决定项目是否开发,一经确定便转入COP2过程。该过程是按 IS9001要求,进行产品实现的等化, 也为后序的 COP 过程提供依据。COP3中的报价是必备过程,而合同评审也是 ISO9001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些都必须在与顾客签协议时完成。COP4~COP7是产品实现的必备过程,也是与顾客密切相关的过程。在确定过程时,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如对比较复杂的产品,COP4还可以分解为“设计开发” 过程和“制造开发”过程,而对相对简单的产品,甚至可以把 COP4和COP5 过程合并为一个“产品提供 ”过程。所有 COP 过程覆盖ISO9001标准条款 的情况如表 1所示。 支持过程(Support Process)(SP 过程) 顾名思义,支持过程就是对其它过程(主要是顾客导向过程) 起支持作用的 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其它过程的一个分过程,支持过程一般是由企业的某些部 门来操控,这也是它有别于 COP 和MP 过程的地方。SP 过程可以按企业各部 门在体系中的工作或执行的程序来识别 , 也可按ISO9001的要求,在排除COP 项目分析确定 项目计划 报价合同评审 生产 销售 售后服务顾客反馈 设计制造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交替课程模式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工学交替课程模式实践 【摘要】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工作平台,以具体的职业能力课程为改革试点对象,在实施工学交替课程模式的合作基础建设、保障制度设置、教学内涵与结构设计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提炼并总结了课程模式的主要特点。实践成效证明了工学交替课程模式教学改革的成功。 【关键词】课程模式;工学交替;实践教学 0 引言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1],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需要一些环境和体制方面的条件,诸如:合作企业的可用性、保障制度的有效性,以及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对于这类教学模式的认同度等因素。更重要的是,工学交替尤其是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是通过职业实践(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履职来实现的[2],因而其教学组织、技能结构、知识内涵完全抛弃了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需要重构其教学设计。本文以计算机硬件与维护课程为教学实践载体,陈述了职业能力课程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以初步达成任务驱动、过程导向、顶岗实习的课程教学形态为标志,成为我院众多教学改革实践项目中的一个成功案例。 1 课程模式实施基础 1.1 合作企业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动力来自行业竞争需求和自身的用人需求[3]。因而合作企业的选择首先需要具备市场驱动的因素。在具备市场动力的前提下,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沙数码港红英电脑商行是由本院毕业生自主创业建立的IT企业,还具备天然的人脉渊源和交通便利因素,因而和学院的人才培养改革要求一拍即合。鉴于企业的业务特点,我们选择计算机硬件与维护课程作为先期实施课改的对象。 1.2 保障机制 在合作创建工学交替课程模式过程中,校、企双方是改革的主体责任者和具体执行者,学生是改革的落脚点和检验载体,因此保障举措须兼顾三方利益,明确彼此权利、义务关系。在施行课程模式改革时,主要的保障机制有以下几点: 1.2.1 校、企合作协议 该协议在制度上明确了校企双方的权利义务,其本质是建立了企业接收本校学生实习的运行机制,为形成亦工亦读、工学交替的课程模式提供了体制保障。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历经多年改革,从学科体系向能力体系转变,取得了很大成绩,项目化学科教学有了很大改观,但由于项目模块的来源和内容比较简单、随意,学生完成整个项目时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支撑。鉴于职业教育学习内容是工作岗位中所涉及的任务、知识、技能的特点,在专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用全新的模式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国家务如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会议给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需要,为学生就业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使我们认识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能否走出一条符合社会需求有特色的路子,是关系到专业能否发展的大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逐步开发并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结构体系,使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如计算机一级、二级证书,高级车工、钳工证书,高级电工等职业资格证书,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双证培训课程体系。 建构有利于教师教学积极性、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 通过本课题研究,提高学生专业综合应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不断适应职业变化,缩短“学”和“用’的距离,在“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生涯之路得到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学习关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内容与职业活动相系,以与工作情境相关的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传递能够直接指导实际工作的知识、经验、技能和理论。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休系,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和行动体系的重构,即先分析工作过程,然后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知识和技能,提出具有操作性、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方案,如VB程序设计、网络技术、机械制图等。 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情境。教学组织实施要与职业岗位、生产过程一致,教学手优、方法要具有真实性,利用多媒体仿真模拟技术实训工帮、企业实习等手段来营造实际工作的职业氛围,形成工作导向的实验实训产品,如信息管理系统、网络铺设等。 形成工作导向的教学实践过程,将各种职业能力转化成独立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整合,把工作过程的行动化领域转化成课程的学习领域,总体上按:资讯信息采集——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为工作过程,教师成为引导者、咨询者,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共同参与和探讨中解决实际问题。 及时评价、总结。定期对各成员的研究情况进行跟踪,开设各级公开课,对实验、实训课进行总结、评价,不断促进教师对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的认识。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主要阶段、完成时间、题组成员分工、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1、组织阶段(开题、分配任务)课题组负责人:组织学习工作过程导向的相关理论,开题,各成员撰写论文校级公开课5节,市级以上获奖论文2篇,学习心得每人一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争取获奖 2、实验阶段(课程实践)课题组开会,分析实验、实训、教学进展情况,形成有关专业

IATF16949顾客导向过程分析表COP

德信诚培训网IATF16949顾客导向过程分析表 过程名称IATF 16949:2016 输入输出支持文件名称 过程指 标 过程 所有者 COP1 产品服务要求8.1、8.1.1、8.1.2, 8.2.1、8.2.1.1、 8.2.2、8.2.2.1、 8.2.3、8.2.3.1、 8.2.3.1.1、 8.2.3.1.2、 8.2.3.1.3、8.2.4 1、顾客信息; 2、市场信息; 3、顾客要求及询价 4、合同要求产品\ 数量 5、顾客特殊要求识别 6、交付要求 1、市场调研、报价单 2、销售合同/订单 3、合同评审结果 4、质量协议,供货协议 1、合同评审管理程序 2、APQP产品质量先期 策划控制程序 1、合同 评审率 业务经 理 COP2 设计开发8.3、8.3.1、8.3.1.1、 8.3.2、8.3.2.1、 8.3.2.2、8.3.2.3、 8.3.3、8.3.3.1、 8.3.3.2、8.3.3.3、 8.3.4、8.3.4.1、 8.3.4.2、8.3.4.3、 8.3.4.4、8.3.5、 8.3.5.1、8.3.5.2、 8.3.6、8.3.6.1、 8.5.3 1、产品过程设计开发 2、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 3、法律法规要求、特殊特性要求 4、顾客要求的特殊特性 5、产品的质量、寿命、可靠性目标 1、APQP 2、PFMEA 3、CP 1、APQP产品质量先期 策划控制程序 2、FMEA潜在失效模式 及后果分析管理程序 3、PPAP生产件批准管 理程序 1、样品 交付准 时率 工程经 理

德信诚培训网 COP3 生产提供与控制7.1.4、7.1.4.1、 8.5.1、8.5.1.1、 8.5.1.2、8.5.1.3、 8.5.1.4、8.5.1.7, 8.5.6、8.5.6.1、 8.5.6.1.1 1、生产准备 2、生产计划 3、类似产品生产过程经验 4、生产率、过程能力、内部数据、外部数据 5、适宜的设备、监视和测量设备 6、满足产品符合性要求的工作环境; 7、应急所用的工具、器材及设施 1、工艺文件 2、生产计划 3、控制计划 4、作业指导书 1、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2、变更管理程序 1、准时 交付率 2、生产 合格率 生产经 理 各部门 主管 COP4 售后服务8.5.5、8.5.5.1、 8.5.5.2、8.5.3, 9.1.2、9.1.2.1、 9.1.3.1 1、顾客满意度调查需求,顾客售后跟进反馈 2、顾客财产清单,顾客财产防护措施 1. 顾客满意度调查记 录 2. 顾客财产登记表 3. 顾客反馈登记表 1、顾客满意度控制程 序 2、顾客反馈管理办法 3、顾客财产控制程序 1、客户 退货率 2、超额 运费 3、顾客 满意度 业务主 管

iatf16949-过程识别及关系

IATF16949:2016 过程识别及关系 — 前言

1、本《过程识别及关系》依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ISO9001:2015的特别要求》技术规范要求,采用过程方法识别、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满足顾客的要求,以实现公司、顾客、员工及相关方的满意。 2、本《过程识别及关系》根据**********公司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编制,是对*****等产品的过程说明,也是管理过程的说明。 3、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识别:本公司采用汽车行业的过程方法,进行以顾客导向为基础的过程描述,包括: COP(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是指通过输入和输出直接和外部顾客联系的过程。包括: C1 市场营销 C2 报价及项目确立 C3 订单管理 C4 过程设计与开发, C5 产品制造 C6 产品交付 C7 顾客反馈处理 SP(Support Process)过程:支持过程,是指支持COP过程实现的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包括: S1 基础设施管理 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 S3 人力资源管理 S4 文件记录管理S5 采购控制 S6 生产设备管理 S7 工装管理 S8 产品防护 S9 产品和服务放行 S10 不合格输出控制 S11 客户满意度测量 MP(Management Process)过程:管理过程,指为顾客导向输入和输出交接处或COP过程与过程之间的连接过程。包括: M1 领导作用 M2 策划 M3 分析和评价 M4 内部审核 M5 管理评审 M6 改进 4、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章鱼图的界面模式描述顾客导向形成的公司产品实现的过程结构。 5、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乌龟图的界面模式进行了COP、SP、MP的过程分析。 6、本《过程识别及关系》采用矩阵图的界面模式描述了COP、SP、MP三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