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十一课:多民族大家庭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十一课:多民族大家庭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十一课:多民族大家庭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第十一课:多民族大家庭

11 多民族大家庭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体验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

2.知道我国各族人民在共同创建中华文化中融合为中华民族,感受多民族大家庭的深厚基础。

教学重点

各族人民共同创建中华文化,相互融合,亲如一家。

教材说明

1.第11、12两课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的要求编写。民族团结是两课共同的主题,但两课的侧重点不同。本课重点讲民族融合,历史上我国各族人民互相交流和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灿烂文化,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各族人民发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亲如一家。第12课重点讲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以及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政策。在教学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好各课的教学重点,本课不要多讲少数民族的习俗。

2.本课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课文先概括介绍了中国的民族组成,告诉我们中国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人口比例,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中华民族,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大家都和睦地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这部分所配的照片是56个民族的少年儿童在首都北京,表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

“快活林”一栏是让学生在读图活动中认识一些少数民族、知道一些民族的主要生活区域和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先以一组少数民族图片呈现,这六幅图片从左到右依次为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壮族。认识这六个少数民族只是个导人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和丰富课文中的内容。最后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各民族间的交错杂居,增加了各民族人民间的了解、相互融合。“大杂居、小聚居”的解释见“教学资源”部分。

第二部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这部分包括“聪明豆”和“七色光”两个栏目。“聪明豆”先呈现一幅身穿旗袍的小演员在拉二胡的照片,用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二胡与旗袍引出,从二胡、旗袍由少数民族的物品变成中国的代表性物品,让学生发现平时很多看上去是汉族用的东西,最早却来自少数民族。这样的例子拉近了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接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资源”中的例子供参考)。

“七色光”栏目内容丰富,图文相配,以大量的事例从多个角度说明各族人民在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中融合为中华民族。内容有:

(1)黄道婆向黎族学棉纺织。这个内容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文《黄道婆和徐光启》中出现过,在本课中是作为帮助学生认识在历史上,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为创造中华文化作出贡献的事例出现的。

(2)赵武灵王学习少数民族“胡服骑射”。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说明历史上汉族在服饰、作战工具与作战方法等方面曾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推动了自身的改革和进步(故事内容详见“教学资源”部分)。

(3)“公主和亲”这一历史事例说明在历史上不仅有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事例;也有汉族用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事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友好相处,相互影响、互相融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故事内容详见“教学资源”部分)。

(4)以古代的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满族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现代汉族作家茅盾的《子夜》这三部作品为例,说明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都有功劳的。

教学上述两部分内容时,注意把知识的学习,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三部分:各民族亲如一家

这部分包括“故事园”和“小舞台”两个栏目。“故事园”——“情同手足”讲的是蒙古族深圳居民宝丽德和汉族医务人员共同帮助藏族同胞德吉央珍恢复光明,德吉央珍献血感谢深圳人民的动人故事,说明我国各族人民亲如兄弟、情同手足。配合故事韵,有德吉央珍恢复光明和献血感谢的两幅插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故事,进一步体验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

“小舞台”让学生唱熟悉的歌曲《娃哈哈》,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教学活动

活动一:联系生活、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的民族组成。

让学生说说到过哪些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旅游,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我国民族众多,进而引起学生思考: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通过看书学习和交流,并辅以媒体出示数据等资料,让学生知道我国由56个民族组成,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统称中华民族;

活动二:读图和贴图游戏,了解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1.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让学生看课本第邱页上的少数民族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几个少数民族的特点。教师可以从服饰等方面为学生作提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其他少数民族。

2.出示中国政区图,让学生找一找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回族、壮族这些民族的主要生活区域,可以采用把人物图片放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或借助媒体显示等方法。在此基础上,问学生还想了解哪些少数民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部分民族的人物图片也放在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可以多出示几个,为了解民族分布特点服务。这里要注意的是“主要生活区域”,并不是某民族只生活在这里。

3.教师借助上述地图,指导学生读图,以及运用本课“教学资源”中的相关资料,可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小聚居”?以小组形式做贴民族娃娃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有关“小聚居”的知识。再引导学生找找上海居民中有哪些民族人口?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庭、学校、社区等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大杂居”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大杂居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活动三:探究成果,感受民族融合

1.可以从欣赏身穿旗袍的马晓晖<或其他演员)在演奏二胡的录像引出。如班级学生中有学二胡的,也可以让学生拉一段二胡引出。在欣赏后让学生谈谈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讨论:她演奏的是什么乐器?穿的是什么衣服?它们最早来自哪个民族?平时你看到过吗?然后结合课文中的卡片资料寻找。

2,运用本课“教学资源”中的相关资料,有条件的可借助媒体,让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广泛举例,了解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成果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加深对民族融合概念的认识。

活动四:学习事例,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的团结融合。

1.复习黄道婆向黎族学习棉纺织的事例,体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2.重点学习《胡服骑射》、《公主和亲》的历史故事。运用“七色光”的内容,以

及本课“教学资源”中的故事内容,教师可先讲述故事或有条件的可让学生看录像,然后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如学习《胡服骑射》可思考:你穿的衣服袖子什么样子?你知道以

前的袖子是怎样的?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提倡“胡服骑射”?等。学习《公主和亲》可思考:

从哪里可看出文成公主人藏推动了藏族地区的发展?文成公主人藏对汉族有什么影响?松

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什么至今还受到人们的崇敬?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点拨,突出中华

民族的融合,注意情感因素的作用。

3.列举的三部文学作品,感受各族人民都为共同创建中华文化作出了贡献。

4.学生列举各族人民共同创建中华文化的事例,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归纳。

活动五:学习《情同手足》的故事。

教师讲述或让学生自学《情同手足》的故事,引导学生讨论:谁遇到了困难?哪几个

民族的人员帮助她Y从中感受血脉相连的亲情‘然后让学生交流从报刊电视上看到的或发

生在身边的民族一家亲的故事,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营造平等、互动、宽松的气氛,共

同体验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

活动六:同唱“娃哈哈”,感受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课时安排

本课宜用2课时,建议1课时完成教学活动一、二、五、六;另一课时完成教学活动

三.

学习评价

1.能说出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一些民族的主要生活区域。

2.能举例说出各族人民共同创建中华文化和相互团结友爱的事例。

注意事项

教学资源

文字资料

资料名: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

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傈僳、佤、畲、高山、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仫佬、羌、布朗、撤拉、毛南、仡佬、锡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乌孜别克、俄罗斯、鄂温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门巴、珞巴、基诺。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400万的有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九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约3000人,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

文字资料

资料名:“大杂居,小聚居”

大杂居是指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的现象,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几乎找不到单一民族分布的地区。小聚居是指一些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分布的聚居区。如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

文字资料

资料名: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举例

(1)许多物品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萨其马”是满族人创造的点心;黄瓜也叫胡瓜,是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传过来的;现在常用的民族乐器笛、胡琴、琵琶、小鼓、腰鼓等,都来自少数民族。

(2)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创作了许多闻名世界的作品。《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世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 教学内容: 1、困难是什么; 2、我也失败过。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教学准备: 类似战胜困难的故事,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困难是什么 一、谈话导入。 二、看图讲故事,认识困难

1、学生自学: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每图讲什么 2、和同桌讲讲图片,互相补充。 3、全班交流每幅图片,说说困难是什么。 4、引发学生思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的含义。 5、教师小结。 三、讲故事,悟道理 1、请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并讲故事。 2、学生听完故事,请学生谈谈对于?勇士?战胜?困难?的办法很简单的看法。 3、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交流看法。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6、学生填写课文的空白框。 7、教师讲类似的故事,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开展活动,启发学生 1、观看课文的最下面的图片。 2、帮那个小姑娘想想其它的办法。 3、联系自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来尝试。 4、小组讨论怎样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

回家去尝试找一件自己可以做又怕做的事来尝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也失败过 一、谈话导入 二、结合名人档案理解第一段主题文字。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看图听故事,探讨问题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四、读名人名言,学道理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3、交流: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失败了无所谓,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案1我的一家人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在家庭中都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但对于“家”还是缺乏一定的意识,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家,明白家庭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帮助学生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了解到“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让家人快乐”。 第1课我的一家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工作爱好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

多民族的大家庭课件

多民族的大家庭课件 多民族的大家庭课件 教学效果要让学生对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有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多民族的大家庭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活动、实践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重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各民族彼此之间血脉想通、命运相系、文化相连。 【教学难点】民族的内容比较抽象,如何把民族的内容呈现给学生是本节的一个难点。

三、设计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 2、进行新课 (一)第一部分:世代友好的.家庭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民族,哪些民族人口比较多吗? 学生回答: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比较多,占92% ,壮族、满族、朝鲜族、藏族、蒙古族人口也较多。 2.大家一定知道美丽的西藏,西藏自然风光美丽,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许多没被人们攀登过得冰山雪峰,还有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和独特的藏族文化。大家知道布达拉宫是为谁修建的吗? 学生自由作答。 3.教师讲故事。(吐蕃与唐朝公主“和亲”的故事) 4.师生交流:文成公主进藏对促进吐蕃与中原的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的意义。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设计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知道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意义,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从而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交往和表达能力。 知识: 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有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有5个自治区。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习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运用资料的习惯;培养学生的交往和表达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 2.明确人民币上印有少数民族头像的含义,了解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 教学难点: 1.民族区域的划分 2.少数民族分布区域及依服饰判断民族: 教学用具: 印有少数民族头像的人民币、中国政区图、少数民族的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在长期的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民族的大家庭》这一课。 二、进行新课

第一部分:世代友好的家庭 (一) 活动一 播放课件一:MTV《爱我中华》,师生共同欣赏并感受各民族团结友好的情景和气氛。师:欢乐的乐曲深深地感染和打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你们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生:《爱我中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民族,哪些民族人口比较多吗? 生: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汉族人口比较多,占92% ,壮族、满族、朝鲜族、藏族、蒙古族人口也较多。 [设计意图:课前师生共同欣赏一曲深情并茂的《爱我中华》,在欢快气氛的营造中,能较快地引发学生的民族情怀,并以此为话题,自然引出本课的所学内容。]活动二 播放课件二:布达拉宫的图片 让学生猜猜这是哪里? 2师:大家一定知道美丽的西藏,西藏自然风光美丽,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许多没被人们攀登过得冰山雪峰,还有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和独特的藏族文化。大家知道布达拉宫是为谁修建的吗? 学生自由作答。 活动三: 讲故事。 1、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讲讲(吐蕃与唐朝公主“和亲”的故事) 资料:藏族民间故事中写的是赞普松赞干布掌握吐蕃政权以后,派大臣噶尔东赞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出了五个难题,对各国前来求婚的使节进行考试,谁能智胜,公主便嫁给该国君王。

未来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未来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 新天学区王什小学陈新德 1. 游戏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 2.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3.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认识规则 导人:我们来了解和学习身边的规则。学习做一个守规则的人。 提问:请学生看单元导图,有哪些人遵守了规则?他们遵守了什么规则? 讨论: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活动二:关于导言 引导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以后,再来讨论导言中的含义。 活动三:游戏里有哪些规则 选择一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带领学生一做。 讨论:1.刚刚玩的游戏里有什么规则? 2.我们平时还常常做什么游戏?这些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引导学生就一个熟悉的游戏及其规则填写教材第3页的表格。 活动四:违背规则会怎样 提问:在我们和同学们玩游戏的时候,有没有人违反了游戏的规则? 讨论:1.在游戏中,要是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们会怎么做?为什么? 2.你们会不会违反游戏规则?为什么? 3.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五:规则可以修改吗 在生活中,由于时间、地点、人员等原因,我们常常觉得根据原来的游戏规则玩游戏会不太适合。你们考虑过修改游戏的规则吗?是怎么修改的? 引导学生填写教材第6页的表格。

和学生一起玩一玩修改过规则的游戏,验证新规则是否更合理、更方便。 活动六:结束语 提问:通过学习,你们对规则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规则“既是为 人们服务的,也是要约束大家行为的”?谁能举例说明?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就像玩游戏一样,要想公平、顺利、开心,每个人 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正性。 2. 学校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懂得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则。 2.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 3.通过参与制定班规,学习制定规则。 教学活动及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回忆或者观察: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 要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 活动二:调查和走访 指导学生了解学校里还有哪些规则,找老师、领导调查访问,了解更多的情况。 帮助学生知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 活动三:探究 探究和思考: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呢?不妨设计如下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 1.我们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为什么?这样的环境靠什么来营造呢? 2.在学习之余,我们要进行各种活动,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能保证活《安全地进行呢?老师一般会在我们活动之前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什么? 3.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了项目,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请他们谈一谈比赛时要遵守哪些规则?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如果没有呢?

八年级地理上册《1.4 中国的民族》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1.4 中国的民族》导学案 (新版)湘教版 【目标导航】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自主学习】 1、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个民族,以族人口最多,占 %,其他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占 %,少数民族中以族人口最多。 2、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民族有哪些? 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活动。 4、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是: 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部和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5、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6、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设立。

7、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我国最少的少数民族是; 【合作探究】 探究一: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 1、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2、读图 1、15 1、16反映了我国哪些民族的文化特色,完成活动中的连线 3、补充你所知道的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探究二:读图 1、14“我国民族的分布” 1、①汉族主要分布在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 在、、地区。 ②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族,傣族主要分布在____ _____省。 ③_ ____、___ ___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 2、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从汉族、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分析 3、完成P17活动 【典例分析】 材料A:当今世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民族冲突和纠纷,如印巴之争、巴以冲突等。反观我国,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主要原因就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贯彻执行着正确的民族政策。材料B: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一至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植物)(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是生命。我们要(关爱、善待)植物和动物,也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地方,地球上的动物有(150万)种,植物有(40多万)种。3页。 3、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凝结了家人多少的(关爱与付出)6页 4、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了,应该珍惜(生命)9页 5、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9页。 6、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人在(65)岁以前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年轻的老年人),75岁至89岁才算(正式的老年人),90岁至120岁算(高龄的老年人)9页 7、事情做错了,可以(改正)重来,我们的生命一旦(失去)了,就不会再来。9页 8、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12页 9、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16页 10、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是古希腊的名言。 二、判断题 1、植物是无声的生命(√) 2、人的生命是无限的(×) 3、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种说法对吗?(×)4、每天教室的门窗紧闭是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 5、阳光对细菌有杀灭作用(√) 6、我们用白纸包食品最卫生(×) 7、随地吐痰,会危害大众身体健康(√) 8、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9、天气冷了,就不坚持跑步了(×) 10、事情做错了,我们就无法改正过来(×) 三、选择题 1、地球上的动物有(A)多万种 A、150 B、40 C、30 2、地球上的植物是(B )动物是(A ) A、有声的生命B、无声的生命 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人到(B )岁才是正式的老年人。 A、65岁以前B、75-89岁C、65岁--74岁 4、人们呼出的是(B ),吸入的是(A )A、氧气B、二氧化 碳 5、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每天坚持(B ) A、吃饱饭B、体育锻炼C、按时作息 四、回答题 1、为什么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答:从出生、成长,再到死亡,这是我们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对每个 人来说,生命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了。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 应该好好珍惜生命。 2、我们应该怎样与自己的植物(动物)伙伴相处? 答:对待植物不乱折,不破坏一草一木,对待小动物要悉心喂养,不玩 耍、不伤害,要做到关爱和善待它们。 3、我们为什么要关爱和善待动物和植物?5页 答:作为生命,植物、动物与人类一样需要爱;作为朋友,它们给我们 带来了美丽和欢乐。所以我们一定要关爱和善待它们。 4、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能健康成长,他们做过些什么呢?7页 答: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付出了 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成长凝结了他们极大的关爱与付出。 5、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身体 有什么害处?12页 答: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我们每天生活在清洁、卫生的环境,少生疾病, 不容易沾染细菌病毒,有利于身体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传染各种 疾病,使身体受到损害,不能正常学习、生活。 6、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不同意。这句话是不科学的。科学证明吃了不干不净的食物是很容 易生病的。 7、结合实际谈一谈你是怎样锻炼身体的?16页 答:为了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每天进行一小时 的体育锻炼是完全必要和有益的。可以这样做:1、每天坚持做眼保健 操和课间操;2、课间十分钟到室外休息或活动;3、认真上好体育课, 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应参加一次课外体育活动。 8、写一写,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 答:病从口入;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早起早睡,精神百倍;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常开窗,透阳光,通空气,保健康。 9、结合实际谈一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应从哪些方面做起? 1、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 2、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3、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保证充足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执教时间年 11 月 16 日星期二 版本北师大出版社学科品德与社会 册数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准备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二、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四、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3、学生提意见:

多民族的大家庭地理教案设计

多民族的大家庭地理教案设计 多民族的大家庭地理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注重启发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地理图表,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充分利用课件,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2.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课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服饰、风土人情和文化的图文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开拓视野,了解我们 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 2.通过角色扮演、课堂竞赛和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我国民族构成和文化差异性,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和民族政策奠定基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 2.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3.培养关心和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三、分析教学任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民族知识,是学生必备的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所学知识与前面所学中国疆域和人口知识紧密联系,也为下节学习民族分布、民族政策以及以后学习初中区域地理和高中地理打下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年龄特点上: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 知识障碍上:学生对少数民族知识了解较少,民族观念不强。 动机和兴趣上:由于当前初中地理教育的现状造成了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很好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二)重点、难点及处理 1.教学重点 我国民族构成状况。 2.教学难点 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重点难点突破 powerpoint软件制成地理课件 四、教法、学法和媒体 (一)教学方法

四年级品德与生活《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教案

四年级品德与生活《告别不良生活习惯》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烟酒的危害、善于用适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帮助家人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2、学会自觉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毅力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3、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自己终生受益。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知道良好的习惯能使自身终生受益。教学难点:活动的实施,对不良生活习惯改正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谈话引入:(教师列举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现象。)比如洗完手后,不关水龙头,水白白地流掉;图书馆里常有人在高谈阔论,校园里有的人随手把垃圾扔在垃圾桶外、随地吐痰…… 2、听完这些现象,你们有什么感想? 3、随机出示课题(不良生活习惯)。 二、听故事《我和爸爸订公约》 1、指名学生讲故事《我和爸爸订公约》。 2、分析吸烟的危害性。(危害害身体、影响家庭和睦) 3、说说丹丹是怎样帮爸爸改掉吸烟的还习惯? 4、小结:不良生活习惯危害大,要坚决改掉。 三、辨析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后果 (一)听听我们班上的同学说说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边听边想,这几个小朋友身上有哪些不良习惯?你知道在自己或他人身上还有哪能是不良习惯吗?(随机出示不良习惯名称) (二)现在请你来当回小医生,请选择上面两个不良生活习惯开个小处方(课件展示,每人手一份) 如: 5、小结:从刚才大家的反映看来,大部分人都不赞成抽烟、喝酒、互相攀比,过度玩电子游戏等不良生活习惯,这是因为不良习惯会伤害身体,耽误学习,影响健康。(板:不良习惯,影响健康。) 四、讲故事,明白良好习惯有益身心

1、请听《徐特立的故事》 听了刚才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板:良好习惯,有利身心。) 2、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因为有良好生活习惯而受益终生的故事? 3、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类似的故事吗? 4、你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你准备如何改正?(板:摒弃恶习,从我做起。) 五、总结: 1、是啊!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使人身心健康,但要改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才能从中获益。(板:持之以恒,从中受益)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齐读板书) 附板书: 6 告别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习惯,影响健康 良好习惯,有利身心 摒弃恶习,从我做起 持之以恒,从中受益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 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省份。 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找家乡。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年后的我。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导学案-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人教部编版(无答案)

1.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了解民族分布的特点。 2.知道我国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3.知道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 文化繁荣都作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我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都作出了贡献,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教学导入 播放《爱我中华》进行导入。歌词中提到的“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指的是什么? 一、走进民族大家庭 在我们这个名族大家庭中,你都知道哪些民族? 总结:我国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喜欢称为“少数民族”。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二、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了解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的名族交流交往的事例,感受名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让学生们知道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侧重说明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影响;"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侧重说明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 总结: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尊定祖国疆域、开发国土、发展经济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三、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通过教材第59页的活动园展现的火把节图片和文字资料,去仿写其他少数民族节日,并提醒学生如果想参加这个活动需要注意什么? 教材第60页的正文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想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各民族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 活动园设计的主题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各民族互相尊重,守望相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也离不开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 国家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都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 总结: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感受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洽、相互尊重、守望相助。 教学反思: 豪洋双语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校本作业 主备人:姓名:五年级班 一、填空。 1、在奠定祖国( )、开发祖国( )和维护( )的事业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谱写了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2、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都有差别,表现在( )、( )、( )、( )和( )等方面。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3、青藏高原地势高,素有“()"之称。高原空气( ),气候( ),雪山( ),冰川广布。 4、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 )、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5、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 )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 6、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 ),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7、我国各民族在( )上交错杂居,( )上兼收并蓄。( )上相互依存,( )上相互亲近,形成了( ),( ),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二、判断。 1、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2、我们小学生要决定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拒绝做一切不利于各民族团结的事。() 3、汉族是最优秀的民族,其他民族虽然和我们是一家人。但他们只是二流的民族。() 4、各民族的食物各具特色,通过不同的食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民族不同的饮食文化。() 5、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勤劳勇敢,充满智慧。() 6、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7、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互帮互助,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 8、广西陆地边境地区居住着壮、汉、苗、京等民族。() 四、简答题 1 、查找资料,说说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

最新未来出版社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学校里的规则》教案汇编

《学校里的规则》教学设计 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学校里的规则》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第二课的内容。主要通过学生实际调查学校里的规则,知道规则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和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学校里处处有规则”。这一课题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科书展示了学生学习、生活中与规则有关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引导他们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找规则,从而直观地建立起规则的概念,帮助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具体化、生活化。在联系实际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学情分析: 学校生活有规则,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遵守规则人们才会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通过谈话交流,我了解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最初阶段的规则意识。学生能够主动发现社会、学校、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的各种规则现象,但是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所限,绝大多数孩子没有理解规则的必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知道规则的重要性,知道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明白“规则无处不在”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接触到很多规则,课前他们认为在班级、学校、社会进行调查,了解规则。教学目标: 1、道德认知目标: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学校里的作用。 2、道德情感目标: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让学生明白规则存在的意义。 3、道德行为目标:熟悉本校生活的规则,制定出大家应该遵守的班规,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规则的意义,理解学校里的规则。 教学难点:遵守规则,按规则办事。 教学策略: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以学生学习、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以学生主体参与为主要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内化,获取经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学本课通过学生在校日常生活体验,认识到规则在学校的作用,熟悉学校生活的规则,制定出大家应该遵守的班规,见到有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要批评和劝阻。 教学方法: 一、民主讨论法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学校和班级实际,进行讨论完善校纪、班规。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 二、故事讲解法 讲述学生身边的故事把班规校纪较抽象的生活故事之中,使学 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 三、情景设计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播放学生在校一日常规视频片段,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 四、典型分析法 根据教学目标,以学校“文明守纪星”为典型,分析他们所具有的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产生的原因。通过典型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教学准备: 1、新的《中小学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2、搜集本学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 3、了解本班的学生在日常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 4、收集学校活动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部编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部编版学期九上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导学案 沙井中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问题导学精要 课题:第七课中华一家亲 ——促进民族团结 执教者:黄小凌 【学习目标】 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各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 2.积极维护新型民族关系、坚持民族政策,支持各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3.知道我国的民族政策、新型的民族关系和促进民族团结的原则 【学习重点】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方面的一项政治制度 【学习难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2.请你分别谈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 3.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现状,国家制定了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4.如何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二、设问导读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促进民族地区,是增进民族、发展社会主义民族 的必由之路。 3、国家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的措施 (1)经济上: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的__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战略,实施__________________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社会上:国家支持民族地区________________,实施积极的______________,初步建立____________,从而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3)文化上: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4)公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 三、问题梳理,合作探究 主问题1:“民族大家庭”请阅读第90—92页,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请阅读90页“运用你的经验”谈谈你能从《中华民族歌》中找到哪些民族?你是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大

多民族的大家庭教案

多民族的大家庭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 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教具准备:电脑PPT课件展示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爱我中华》,引出题目《多民族的大家庭》 3、请同学们拿出一元纸币,对照屏幕上“我爱中国”的蒙、藏、维、哈、朝、彝、 壮七种少数民族文字的写法,得出有哪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字 4、请同学们看这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屏幕显示) 二、达标活动 (一)56个民族 1、讲解少数民族概念。请同学们读“汉族和其他55个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图”,通过图可以得出结论: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处于少数,因此,称除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2、通过两幅柱状图分析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有壮族、满族、 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二)民族的分布 1、读图“我国的民族分布”。学习该图的出发点有两个:一是总结出我国民族的 分布特点,二是学会阅读专题地图的步骤和方法。

2、指导学生使用图例、注记来识别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 3、请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阅读分布图:(1)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2)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市、自治区? 4、总结:全国没有一个省、市、自治区是单一民族的。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 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少数民族分布在东北、西南、西北。进一步总结出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三)民族风俗 1、民族邮票(均有链接,点击各民族的邮票即可观看相应的风俗习惯) 2、将习俗分为四类(主观):传统类、惊险类、残暴类、浪漫类 (1)传统类——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 节日期间,划龙舟比赛、“孔明灯”和“放高升”都是必不可少的项目,到 节日最后一天,大家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将活动推向高 潮。(穿插图片讲解) (2)惊险类——爬刀竿、达瓦孜。 (3)残暴类——叼羊。叼羊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哈萨克有句谚语:"摔跤见力气,叼羊见勇气"。叼羊多用山羊,两岁左右,割去头蹄,紧扎食道。 有的还把羊放在水中浸泡或往羊肚子里灌水,这样比较坚韧,不易扯烂。 叁加叼羊的人事先要组队。每一队中都有冲群叼夺掩护驮遁和追赶阻挡 等分工,而且讲究战略战术。比如一旦夺得羊羔,其他同伴有的前拽绳,有的后抽马背,前拉后推,左右护卫才能冲出重围,它既需要个人娴熟 的技巧,又要集体的密切配合。 (4)浪漫类——姑娘追、风花雪月。姑娘追,哈萨克语叫“克孜库瓦尔”,哈萨克族的马上体育、娱乐活动,多在婚礼、节日等喜庆之时举行。(配合 图片讲解姑娘追的传说与形式)云南白族少女的头饰蕴含着风花雪月的 含义。风就是指头饰左下边飘逸传神的长须带;花指帽沿上绣着的一排 排美丽的山茶花朵;雪是指帽沿上白色的绒毛;月是指整个头饰的外形, 像一轮弯月。在大理,人们通常把令人神往的四大美景——下关风、上 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说成是大理的“风花雪月”。(配图说明风、花、雪、月各自的特点) (四)民族政策 1、得益于我国少数民族风格各异的风俗习惯,为了将其更健康地传承和发展下 去,需要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来维持各民族的这份和谐与安宁。 2、我国民族政策(1)各民族一律平等。(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 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