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pdf

新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pdf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教案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2)知道无氧呼吸的过程 (3)学会无氧呼吸实验装置的搭建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交流表达、质疑,了解科学实验的设计思路(2)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掌握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为后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学会合作学习 (2)通过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教学用具 无氧呼吸的课件、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及相关实验材料包括材料:安琪牌酵母干粉;仪器和试剂: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热水、大试管1支、橡皮塞(带有与大试管配套的弯玻璃导管1只)、玻璃棒、小试管5支、500ml大烧杯1只,5%葡萄糖溶液、石蜡油、清水、0.1%BTB溶液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酵母菌呼吸方式的问题,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创设情境、引入] 师:请大家看一张图片,屏幕上面是什么?“葡萄美酒夜光杯”。 甘醇、甜美的葡萄酒是怎么酿制的?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实验室酿制葡萄酒的过程。 教师:视频播放 学生体会葡萄酒酿制的过程。 教师:是什么生物让葡萄变成了酒? 学生:酵母菌 教师: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通过它的细胞呼吸,使葡萄变成了葡萄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教师:课前已布置大家预习了P91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你们有哪些想探究的问题? 生: 师:下面给大家4分钟时间,小组成员讨论自己的方案,形成一个小组统一的实验探究方案,然后准备全班交流。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2.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 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化而变化的曲线(请说出大概形状,及所过的点) (4)若右图中的AB段与BC的距离等长,会所名此时 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 CO2相 比,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 氧呼吸的。(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 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蔬菜保鲜应将氧气浓度调到点对应的浓度,更有利于蔬菜的保鲜,是说明为什么。 1. 装置一左移的意义装置二左移的意义4 2.答案:B解析:C6H12O6+6O2→6CO2+6H2O ;6H12O6 →2CO2 + 2C2H5OH CO2释放量来自呼吸作用,O2吸收量都用于呼吸作用。 A:O2为a时,无的O2吸收,只进行无氧呼吸,贮藏该植物条件低氧多二氧化碳。 B:O2为b时,CO2释放量为8,O2吸收量为3,判定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2.5 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0.5 C:O2为c时,CO2释放量为6,O2吸收量为4, D:O2为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一致,判定只进行有氧呼吸 3. 解析1、氧气量增多,细胞由无氧呼吸转为有氧呼吸,在达到R点前,无氧呼吸释放CO2量都超过有氧呼吸释放量。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植物学含义是(CO2的净释放量)。 3、把阴影的竖线端点全部都画成起点是0,然后将另一端点连线。 4、一样多1/3 5、降低氧气浓度,减少有机物消耗 2.5 此时有氧呼吸强度较低,同时又抑制啦无氧呼吸,蔬菜中有机物消耗最少

实验七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浓硫酸溶液)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 据图分析 (甲):有氧呼吸装置(乙):无氧呼吸装置 1、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溶液,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检测CO2的产生。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三、结果检测: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资料】溴麝香草酚蓝:也叫溴百里酚蓝,英文名Bromothymol Blue,简称为BTB,酸碱指示剂;吸附指示剂。

分子式:C27H28Br2O5S,分子量:624.39,产品性状:浅玫瑰色结晶性粉末,熔点200~202℃,易溶于乙醇﹑醚﹑甲醇及稀氢氧化碱溶液。稍溶于苯﹑甲苯及二甲苯,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石油醚。溴麝香草酚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 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6.0(黄)~7.6(蓝)。普通水是中性,pH也就是7左右,差不多呈淡蓝,溶有CO2后,由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因此pH不会降太多,变黄。当中过渡颜色是绿色或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教学设计 石绍莉 一、教材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选自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课程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探究实验的设计与进行,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活动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探究技能。“细胞呼吸”是本模块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人教版教材在这节内容的编排上改变了以往直接传授理论知识的做法,而设计在此之前进行探究实验,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主动建构知识和概念,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多种能力的发展。因此这个探究活动的功能不仅在于发展探究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作好铺垫。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打下了基础。对于探究实验来说,问题提出是基础,实验设计是灵魂。由于酵母菌细胞呼吸反应需要较长的时间(40~50分钟),因此本探究实验的教学重点放在实验设计与分析。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则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实验设计一直是学生的弱点,对于学生,一方面已经掌握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糖类的功能等知识,同时初步了解了细胞呼吸的知识,但对细胞怎样利用糖类还不清楚。另一方面,分学生思维灵活,探究意识强,探究欲望高,但也有部分学生习惯被动地接受知识,还不具备进行独立探究能力。因此在组织上要做好小组的分配,促进小组内合作交流,使不同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机会。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 2、能阐述酵母菌的相关知识。 3、能阐述CO2和酒精的检测原理和过程。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六--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实验拓展

高考必考教材实验(六)——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实验拓展 (国考5年未考)(地方卷:2018天津卷;2018浙江卷;2017海南卷;2015安徽卷;2013广东卷) 【师说考问】 考问1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实验原理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酵母菌使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的条件是有氧还是无氧?酵母菌在有氧和无 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 作出假设: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如酵母菌可用于酿酒、发面等)作出合理的假设 ↓ 科学思维 1.为什么选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 提示: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可通过测定其细胞呼吸产物来确定酵母 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2.为什么先将空气通过10%的NaOH溶液,再进入酵母菌培养液中? 提示:10%的NaOH溶液用于吸收空气中的CO2,以保证用于检测产物的锥形瓶中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导致的。

3.用于测定无氧呼吸的装置中,为什么将酵母菌培养液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提示:酵母菌将锥形瓶中的氧气消耗完毕后再进行检测,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 4.实验设计需遵循对照原则,此实验为何不设置对照组? 提示: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而是通过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两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得出实验结论。 5.实验所用的葡萄糖溶液为什么需煮沸? 提示:煮沸的主要目的是灭菌,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考问2 实验拓展 (1)运用液滴移动情况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方法 ①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下图所示(以发芽种子为例)。 ②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见下表): (2)细胞呼吸速率的测定 ①实验装置 ②实验原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CO2被NaOH溶液吸收,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减小,刻度管内的液滴左移。单位时间内液滴左移的体积即表示呼吸速率。装置乙为对照。 ③误差的校正 a.如果实验材料是绿色植物,整个装置应遮光处理,否则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速率的测定。 b.如果实验材料是种子,为防止微生物呼吸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应对装置及所测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c.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膨胀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将所测的生物材料灭活(如将种子煮熟),其他条件均不变。 【题组跟进】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教学设计 田秋红 一.教材分析 “细胞呼吸”是人教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为了学生能直接获得经验并提高探究能力,本节内容安排第一课时为探究活动。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让学生亲身感受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细胞呼吸。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及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 1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现在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直接经验。 $ 2利用已学习过的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简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2.说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产物。 实验能力目标1.尝试进行对比实验方案设计; 2.学会对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对实验结果的检测; 3.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装置做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建立科学价值观。 四.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设计。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客观、科学的分析与判断。 五.实验准备: 1.兴趣小组的学生提前一天制作发酵的面团 , 2.因为按教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验时间较长,提前让兴趣小组的学生按教材实验装置安装并实 施实验。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装置,学案。 六.教学流程: 课堂小游戏,活跃气氛、引入新课

通过化学知识推测呼吸方式有两种 》 观察现象,对反应式在推测的基础上做以完善 分析检验的方法,展示演示小实验 通过评价面团实验,引入实验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装置图,分析讨论实验观察的方法和检验方法。 ` 展示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利用学生的结论进一步完善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学生尝试写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进一步分析实验装置的改进。 结束 &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 (2)形成探究实验思路,养成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 四、重难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与差别【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 五、器材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五个、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95%-97%)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 张: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 学生甲、乙分别阐述家庭蒸

馒头?如何酿酒?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 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让学生做出假设,教师对其进行归纳。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疑问,在这些问题中,我们选择一两个问题来进行探究。 1、酵母菌能使糖馒头和酿酒的过程。 学生根据初中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作出各种假设: 学生甲:CO2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学生乙:CO2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二、新课讲解活动一:设计实验方案类发酵产生酒精, 但是不清楚是在 有氧条件下还是 在无氧条件下进 行,那我们可以提 出问题,酒精是酵 母菌什么条件下 产生的? 2、酵母菌的呼吸 会产生二氧化碳, 但不同条件下产 生的二氧化碳是 否一样多呢? 在提出问题之 后,我们要根据问 题做出假设,我们 应该作什么样的 假设呢?(学生回 答) 酒精是酵 母菌在有 氧条件下 产生的;学 生丙:CO2 和酒精都 是酵母菌 在有氧条 件下产生 的;学生 丁:CO2和 酒精都是 酵母菌在 无氧条件 下产生的。

高中生物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掌握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认识酒精对生物细胞的伤害,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教学难点: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采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模式,运用课件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引导,让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解剖、分析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总的教学思路如下:

情景创设引入(燃烧一张纸) 通过比较物质的燃烧与呼吸作用的相同点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再通过比较物质燃烧与呼吸作用的条件是否需要氧,引出问题: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呢?以酵母菌为例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板书]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关于酵母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说对酵母菌的认识。 例:(1)平常我们吃的馒头为什么会比较松软呢,这与酵母菌有什么关系呢?酵母菌发挥这种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呢?(产物之一:二氧化碳) (2)在前面我们学习探索酶的本质的时候讲过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利用葡萄糖来酿酒,这说明了什么呢?这种产物又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呢?(产物二:酒精)提出问题 首先提出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有哪些不清楚的,希望通过实验来探究的。引导学生怎么提出问题,怎样使提出的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将各自的问题呈现出来 教师归纳:学生的问题最终落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上。 作出假设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一个尝试性的回答即作出假设。提问学生作出这样假设的理由。 这些都是基于理论上的一个假设,要真正确认的话还需要实验的验证。 设计实验。 1、设计实验前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设计思路。 思考:(1)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要解决哪些问题。比如说要探究酵母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的产物,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呢?(控制自变量的问题)(2)怎样对这些产物进行检测呢?(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问题)CO2检测方法:①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③可用苯酚钠检测,使苯酚钠溶液变得浑浊 酒精的检测方法:①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这一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酒后驾驶)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素养要求 尝试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c级) 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的实验,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等。 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自主先学】 先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83页,说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 概念梳理 1.实验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并释放能量。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 (2)检验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 ①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量的多少,辨别酵母菌的呼吸类型。 ②将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根据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判断两种方式产生的CO2的量的多少。 (3)检验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碱)性条件下很容易与重铬酸钾反应生成色的硫酸铬。 2.实验装置 3.方法步骤: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①装置甲(如上图),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 ②装置乙(如上图),封口静置一段时间,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4.实验现象 5.结果分析: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产生; ②酵母菌有氧比无氧时释放出的CO2; ③酵母菌无氧时分解葡萄糖还产生。 6.实验结论: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大量的;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产生。 【合作探究】 1.如何控制实验中的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 2.怎样鉴定细胞呼吸的产物,如何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生成,如何比较两种呼吸产物的多少?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o6o212h2o6co2 吸:酶c6h12o62c2h5oh2co2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二、方法步骤: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

(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 0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c的环境中培 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三、考点: 1、co2检测方法: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

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溶液中的ph。 2、酒精检测方法: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3、葡萄糖煮沸后冷却的原因:排除其中的氧气。 4、酵母菌兼性厌氧呼吸情况分析: (1)不消耗o2,释放co2——仅无氧呼吸 (2)o2吸收量=co2释放量——仅有氧呼吸 (3)o2吸收量<co2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4)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仅无氧呼吸 (5)co2释放量>c2h5oh释放量——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5、呼吸强度测定:由于呼吸作用强度是一个抽象概念无法直接测出,所以只能间接测定。根据呼吸作用方程式:有氧呼吸:c6h 12o66h2o6o212h2o6co2 2c2h5oh2co2c6h12o6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孙晖、张蓓蓓、陈小婕、陈徐羽心一、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材对该实验仅提供实验原理、参考案例和相关的参考资料。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一般都有亲身经历过或看到做泡菜、做酸奶等与发酵有关的活动,但是不清楚其反映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不同条件和产物; (2)描述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过程,说出细胞呼吸的本质 (3)能够运用酵母菌呼吸对比装置的搭建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搭建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的装置 (2)用表格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 (2)形成探究实验思路,养成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 四、重难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与差别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 五、器材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五个、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95%-97%)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张: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如何酿酒?蒸熟的馒头为什么比较松软?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它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酵母菌在有氧条 学生甲、乙分别阐述家庭蒸馒头和酿酒的过程。 学生根据初中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尝试作出各种假设:

二、新课讲解 活动一:设计实验方案件下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的? 让学生做出假设,教师对其 进行归纳。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疑问, 在这些问题中,我们选择一两个 问题来进行探究。 1、酵母菌能使糖类发酵产生酒 精,但是不清楚是在有氧条件下 还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那我们 可以提出问题,酒精是酵母菌什 么条件下产生的? 2、酵母菌的呼吸会产生二氧化 碳,但不同条件下产生的二氧化 碳是否一样多呢? 在提出问题之后,我们要根据问 题做出假设,我们应该作什么样 的假设呢?(学生回答) 孙:假设: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时 产生CO2、在无氧呼吸时产生CO2 和酒精。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实验来验证 假设。我们可将上面的两个假设 合成一个假设,即酵母菌在有氧 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 吸。因为只有这个假设成立,其 呼吸产物有差别的假设成立。那 如何设计实验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实验的目的, 是验证有氧和无氧下能否进行呼 吸的问题。因此应该设计两个实 验组: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 思考讨论:1、本实验的自变量、 因变量、无关变量是什么? 学生甲:CO2是酵母菌 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酒精是酵母菌在无氧 条件下产生的;学生 乙:CO2是酵母菌在无 氧条件下产生的,酒精 是酵母菌在有氧条件 下产生的;学生丙:CO2 和酒精都是酵母菌在 有氧条件下产生的;学 生丁:CO2和酒精都是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 产生的。 自变量:是否有氧气 因变量:CO2、酒精

有关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分析

很长时间以来,在许多教辅材料上都会引用一道有关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分析题,由于此题所涉及的内容已经超出了高中生物教学所应掌握的范畴,因此给这道试题的讲解带来了很大困难,甚至使一些教师感到困惑。虽然此题所涉及的内容较深,不可能给学生一一讲解,但却不失为教师学习的好素材,因此拿出来分析一下,以便和同行们共同学习。 【题目】将酵母菌研磨,取一部分匀浆离心,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将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进行以下几项实验: 实验一: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甲________ 、乙________、丙_______ 。 实验二: 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丙酮酸溶液,三支试管中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甲________ 、乙________、丙________ 。 实验三: 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一,三支试管中的产物分别是甲 ___________ 、乙_______ 、丙__________ 。 实验四: 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重复实验二,三支试管中的产物分别是甲 ___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__ 。 【答案】实验一甲: 酒精和二氧化碳;乙: 葡萄糖;丙: 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二甲:

乙醛和二氧化碳;乙: 二氧化碳和水;丙: 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三甲: 酒精和二氧化碳;乙: 葡萄糖;丙: 酒精和二氧化碳 实验四甲: 乙醛和二氧化碳;乙: 丙酮酸;丙: 乙醛和二氧化碳; 此题的焦点问题是要解释实验一的甲试管、实验二的甲试管和实验四的甲试管,其它的问题都比较好理解。 分析实验一的甲试管: 根据呼吸作用的过程,不管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的第一步进行的都是糖酵解的过程,大致步骤如下: 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 1.6-二磷酸—甘油醛-3-磷酸和磷酸二羟丙酮—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NAD+生成NADH消耗ADP和无机磷生成ATR 总的来说可用1 葡萄糖1 基质中NAD+、ADP和无机磷的存量都很少,如果全部被消耗了,且不能循环使用,糖酵解就会停止。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NADH就在细胞质基质中还原

高中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学案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2.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思考题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思考题2.CO2可使变混浊,也可使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混浊程度或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思考题3.橙色的溶液,在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条件下,变成。 三.参考资料: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必修一P92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 思考题4.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这是为什么?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 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四、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 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 →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例题、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 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原理:(略) 3、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玻璃钟罩两只、100mL 烧杯4个、两根弯曲的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 溶液、清水、凡士林。(提示:假设酵母菌培养液中以葡萄糖作为呼吸底物) 4、实验方法: (1)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右图(装置1)安装好。(2)如果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计另一实验,请指出另一实验装置(装置2)如何设计? 5、结果预测和结论: 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在以下表格中填写: 五、课堂练习: 1、(多选)如图是某同学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 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旺盛 B .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 C .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D .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 2、(多选)一位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保温瓶中,并用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酵母—葡萄 糖溶液的温度随时间慢慢地升高,指示剂的颜色也开始改变(该指示剂遇酸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现 象 结 论 装置1中液滴 装置2中液滴 1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曹祥华 1、教材分析 该探究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第5章第3节《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根据课标的要求,本探究实验的学习目标要达到理解层次。由于教材上在对本探究实验的安排上有“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的环境中培养8—10h”的要求,因而在课堂教学时,会遇到时间不够用、温度难以控制及通气时间长等方面的困难,影响探究实验的进行,通过对原探究实验的改进,避免了以上困难,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思路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本节教学运用了问题导学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课堂创设情境,并通过有氧、无氧呼吸实验演示等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课堂呈现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并领悟了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产物,这样就为后面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通过探究,培养了他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探究实验的能力,达到了有效教学的目的。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阐述细胞呼吸的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严谨的思维、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 难点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设计 5、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装置,学案。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5.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教材分析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选自新课程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的第5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是在学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结合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进一步理解细胞呼吸的条件、产物和类型,通过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生成的产物,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知识作以必要的知识铺垫。本节教材在简要介绍细胞呼吸概念之后,设计实验探究,帮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方法,主动建构知识和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本章节的教材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有较多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学思路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本节教学运用了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以及得出结论,交流讨论等。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通过同桌讨论,师生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变量,让学生亲手进行实验操作。产物C2H5OH的检测需要排除由C6H12O6造成的干扰,这需要较长时间,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舍弃对C2H5OH的检测。另外,采用朗威数字化信息采集系统中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CO2的含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室内数字化设备带来的便捷。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使课堂呈现出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探究实验的兴趣,并领悟了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总结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二氧化碳: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 检测: 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实验原理 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 实验步骤 观察叶绿体:制作藓类叶片的临时装片→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叶绿体观察线粒体: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健那绿染液染色)→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观察线粒体

注意问题 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海绵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带叶肉是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叶绿体在弱光下以椭球形的正面朝向光源,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在强光下则以侧面朝向光源以避免被灼伤。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 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各物质作用: 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二氧化硅:使研磨得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结果: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注意事项: 画滤液细线:均匀,直,细,重复若干次(2)分离色素: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原理: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教案

探究酵母菌得呼吸方式 孙晖、张蓓蓓、陈小婕、陈徐羽心一、教材分析: 在新课程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教材中,有一个很重要得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得呼吸方式。教材对该实验仅提供实验原理、参考案例与相关得参考资料。 二、学情分析: 学生一般都有亲身经历过或瞧到做泡菜、做酸奶等与发酵有关得活动,但就是不清楚其反映得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得不同条件与产物; (2)描述酵母菌细胞呼吸得过程,说出细胞呼吸得本质 (3)能够运用酵母菌呼吸对比装置得搭建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搭建酵母菌细胞呼吸实验得装置 (2)用表格方式记录观察到得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小组合作、共享实验方案 (2)形成探究实验思路,养成尊重实验事实得习惯 四、重难点: 【重点】: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得方式与差别 【难点】:设计、进行实验,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与判断。 五、器材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锥形瓶五个、橡皮球、玻璃导管数根、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10%得氢氧化钠溶液、重铬酸钾溶液、浓硫酸 (95%-97%) 教学内容教师行为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二、新课讲解 活动一:设计实验方案 活动二:实施方案,做实验 活动三: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三、本课总结 张:提出生活中得问题引导学 生描述:家庭如何蒸馒头?如何 酿酒?蒸熟得馒头为什么比较松 软?酒得主要成分就是酒精,它 就是酵母菌在什么条件下产生 得?酒精与二氧化碳就是酵母菌 在有氧条 件下还就是无氧条件下产生得? 学生甲、乙分别阐述 家庭蒸馒头与酿酒得 过程。 学生根据初中生物 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尝 试作出各种假设: 学生甲:CO2就是酵母 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

第33讲 呼吸方式的探究实验

本讲考纲要求: 1.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写出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的反应式及发生条件 (2)理解实验的两种装置 (3)说明CO2和酒精的检测方法,及检测指标 (4)理解对比试验 一、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试剂检测法) 1.变量分析: 2.对照设置:对比实验(相互对照) 3.实验现象 4.实验结论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2)酵母菌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二、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气压检测法) 1.实验装置分析: 装置1中NaOH的作用: 吸收瓶内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2.实验结果分析: (1)只进行有氧呼吸→1左移,2不动→1左移距 离代表了O2的消耗量

(2)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1不动,2右移→2右移距离代表了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 (3)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同时进行→1左移,2右移→1左移距离代表了有氧呼吸O2的消耗量,2右移距离代表了呼吸释放CO2的量与消耗O2量的差值。 (4)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1不动,2不动 (5)有氧呼吸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同时进行→1左移,2不动→1左移距离代表了有氧呼吸O2的消耗量3.物理误差的校正: 为使实验结果精确除采用对实验装置进行灭菌、对种子进行消毒等措施,减少微生物及其他无关变量的干扰外,还应设置对照装置。对照装置是将装置2中“萌发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其余均相同。 三、探究绿色植物细胞呼吸的方式 为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遮光或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例1】某同学研究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方式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①②③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碎屑,向③瓶充入N2,装置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装置中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实验锥形瓶①②中马铃薯块茎碎屑作用不同 B.乙实验目的是探究马铃薯无氧呼吸是否产生CO2 C.甲实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说明马铃薯细胞呼吸在逐渐增强 D.乙实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颜色变化,不能说明马铃薯无氧呼吸产生CO2 【例2】下图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