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王安忆笔下的旧上海

王安忆笔下的旧上海

王安忆笔下的旧上海
王安忆笔下的旧上海

王安忆笔下的旧上海

又是旧上海。王安忆说,上海是一个大的舞台,那儿上演着许多故事,这些故事我还没有写完。从《长恨歌》到《妹头》,到一系列有关的散文随笔,再到长篇《富萍》,王安忆在纸上营建了一个旧上海。

《富萍》是继刚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之后的新作,讲述的是上海中层和底层的人们如何汇入上海,又如何在这座城市表像的浮华下聚集起来的故事。王安忆写的并非是富萍的故事,而是这座城市的故事。人,只是城市的景而已。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捷的才思使得她的笔力可以渗透到场景之中的任何细微之处。写一条弄堂,她能从位于石库门、新东区和旧西区弄堂的形形种种,写到弄堂前门后窗阳台晒台的结构功用以及屋顶弄底路面的感性特征,及至弄堂房顶老虎天窗精雕细琢的窗扇、细工细排的屋瓦,再到晒台矮墙上脱落的水泥,外露的锈红色的砖以及山墙上的裂缝,裂缝里倒长的绿色的草……当然,这不仅仅是描写,许多丰富的内涵蕴涵其中,让我在之后的种种故事中隐约地看到它们,并逐渐丰盈起来。这是我所喜欢的。

《富萍》中的人是个特殊的群体。这里的她们已经承袭了上海昔日的繁华和完整,却也摆脱不了偶然显露出来的乡音和不属于这个城市的某些举动。王安忆正是要描写这样一个群体,就如她早些常写的知青题材的文章一样,这个群体是她所熟悉的。六四、六五年的上海对她来说,是有感性经验的。

整本书的每一章看似不经意地错开,却最终发现故事在慢慢推进。这是《富萍》的特点,表面风平浪静,可平静流淌的生活表面下面,暗流涌动。这大概也是王安忆的特点,这一系列小说中,我读到的是内在的舒缓和从容。叙述者不是强迫人物去经历一次虚拟的冒险,或者硬要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某种新的可能性。不,不是这样,叙述回归到平常的状态,它不需要刻意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存在。这就是王安忆秉承的朴素的小说观念。

说到这里,实在不可避免的要说说《长恨歌》和《妹头》——两本同样讲述上海和上海人故事的书。王安忆是上海作家,在近几年中,她较多发挥了这种优势,以自身的视角注视这个城市。在《长恨歌》中她将长久以来一直使用绵密、繁复的文字把对话作为一种叙述来处理的手法推向了极致。王安忆说:“我追求文字上的华丽,很想写出繁华梦破灭的故事。” 一个平民出身,美丽善良却软弱的女性的悲剧命运在她的笔下徐徐展开,包含着对于由历史和传统所形成的上海“弄堂文化”的思考与开掘,对于那些远离了时代主流、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妇女与弱者的深深同情。

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是摩登女性们的上海,是“沪上淑媛”们的上海,是充满花香和脂粉气的上海。她充满感情地追忆记忆中的上海,然后用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细述上海的琐碎生活,让我们不难看到其驾驭长篇巨著的能耐。在这些“上海文化”中,王安忆又渗入了点滴的怀旧情怀,使这些书更是漫溢着令人难以释怀的艺术感染力。

王安忆说,我的写作只服从心灵的需要。感谢王安忆,让我们又一次看到了旧上海,领略了旧上海的风情:稍有惊心动魄而又旖旎多姿。

如何给小孩子讲故事

第二章如何给小孩子讲故事 在家庭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是夫妇之间、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语言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 ——松居直 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都遇到这样问题:孩子不喜欢看书怎么办?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小孩子。每个家庭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原因大概都差不多。或许是很多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没有把阅读作为育儿的一个必要工作,或许是没有刻意为孩子提供一个喜欢上阅读的环境。许多家庭对陪伴孩子读书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经验。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说有个调皮的小孩子,在家门口发现一个毛毛虫,他觉得毛毛虫很可爱,于是兴高采烈地把毛毛虫带回了家里。可是妈妈看了感觉很不舒服,转着弯对孩子说:“快把它送回家吧,要不然毛毛虫的妈妈会很着急的。”孩子很是听话,一转身跑了出去。妈妈很是得意,不想孩子又跑了回来,手里竟然又多出了一条毛毛虫,很很认真地对妈妈说:“看,我把毛毛虫的妈妈也接过来辣啦!” 家庭中的教育活动并不会按照书本的里规则按部就班地进行,养育孩子常常会遇到挑战,当我们把教育看成一门艺术时,孩子的成长才能获得最大的益处。 一个5岁的女孩,她的妈妈经常给她念书、讲故事。有一天,电视上播放讲故事节目,一个非常专业的阿姨在电视上讲故事,在大人看来这是个非常好的节目。那个5岁的女孩一开始很感兴趣地看节目,可是,过了一会儿,她去找妈妈,让妈妈给她讲故事。妈妈问:“电视上的阿姨不是讲得挺好,挺有意思吗?”于是孩子回答说:“可是,电视上的阿姨不能抱着我。” 这就是孩子的心情感。当让孩子靠在怀里读书给他们听时,我们的心情可以传达给孩子,孩子的心情也能传达给我们。这时孩子和父母最容易产生心共通的世界。现代家庭,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多会由家中老人带着,他们在孩子的衣食住行方面可以照顾的比较周到,但对阅读并没什么感觉,觉得丢给孩子地摊边的画报或小人书就可以了。很少会将亲子阅读与吃饭穿衣一样放到生活中应有的位置。还有很多的父亲在家庭中缺少陪伴与孩子,更多的教育问题会推给孩子的母亲。妈妈们除了忙碌的工作,对孩子的培养会投入很大的心血。在亲子阅读这件事儿上,家长除了不了解它的重要性,更多的是在遇到很多具体问题后,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最后让许多家庭无法持续下去,因为养育孩子需要分散太多的注意力。 这是一个陪伴孩子阅读的记录,平实的叙述中道出了众多妈妈都走过的路。 女儿还没出生时,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强烈希望女儿日后能爱上阅读,理由是如果孩子真正爱上阅读了,以后上小学、中学、大学等父母就省心了。后来在给她买书的过程中,自己也读了懿、梅子涵、阿甲等写的几本关于儿童阅读的书,看了网上一些书虫妈妈经验,我觉

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概念:(广义)18岁以下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门为他们创造而且适应他们发展需要,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学科(包括幼儿文学3,4—6,7童年文学6,7—11,12少年文学11,12—17,18)。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核心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 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 2,本位派:注重的是儿童心理,儿童情趣与儿童需要。 3,教育派:上海鲁冰,教育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不要过分强调教育而放弃儿童本我,茅盾“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语言干巴巴。” 4,多元派:曹文轩 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 儿童读物包括哪些内容: (一)儿童启蒙图书《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道德伦理;科学知识,科学普及读物;儿童卡通图 画读物;百科知识读物《中国通史,少年彩绘 版》;少年儿童文学读物。

童话起源 (一)周作人“舶来体”,日本小说家《骨董集》山东京传。 (二)本土产生,洪讯涛 朱自强(儿童评论家)1909年由孙毓修编译,商务《童话丛书》为标志,这是中国刊物出现童话一词 ............。 《搜神记》--《叶限姑娘》 周作人《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 童话定义: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夸张,拟人,非写实的,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儿童愿望)的作品。 1988年当代作家,《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鸟》,迟子建《清水洗尘》《清新土豆》《额尔古纳河右岸》。 1,童话的本质特征:幻想 人物:常人化,拟人化,超人化 情节:荒诞环境:虚拟童话语言:幽默2,隐喻,游戏精神,纸质 (一)儿童审美心理 怀特(美)《夏洛的网》《屋顶上的小飞人》《玛丽-波平斯阿姨》与《音乐之声》。 (二)成人理性隐喻

王安忆与女性文学专题研究2012

王安忆小说与女性文学专题研究 引言 在新时期的女性作家中,王安忆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一位,这不仅表现在她对二十多年来风起云涌的女性文学及其批评独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中,更表现在她近三十年来的创作生涯里坚持不懈的艺术探索中。王安忆还是令评论家最束手无策的一位,她的作品题材涉及非常广泛,风格变化很大,具有跳跃性,很难概括她的创作状态与风格特征,当代学者洪子诚称其为一位“能够驾驭多种题材”、“始终充满活力”的具有丰富潜力的作家。王安忆在同辈女作家眼里,被认为“综合实力”首屈一指,是当代中国女作家的“大姐大”;而批评家则早已承认:“王安忆在诸多的女作家中无疑出类拔萃。”“她的写作方式和精神追求使她成为知青作家里最具有反思能力的一位”;可是这样的评价在当代女性批评家徐岱看来还略显保守,其实“在百年中国女性叙事文学里,如今的王安忆已能跻身于最佳阵容,同张爱玲、萧红、苏青、杨绛、丁玲等相媲美。” 总体来看,王安忆的女性写作主题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把女性置放在自身欲望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冲突中探讨女性命运;二是把上海故事中的女性安排到日常生活中关注其生存状态,探寻人类生命的本质。 一、理性的女性立场 1、略显谨慎与保守的女性立场。对于新时期风起云涌的女性文学

思潮及批评观念,王安忆采取的是谨慎与保守的态度,这并不意味着她对女性生存处境及精神状态的漠视,或者对男性中心文化的认同,而恰恰相反,这种审慎体现了她对中国女性问题的深切关心和深入思考。王安忆不止一次地表述过她的观点,“让愿意回家的妇女回家去”。我想王安忆的呼吁是一种对历史现状更为积极的思考,与其使一部分职业妇女名不副实,还不如让她们完全回到家庭中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妇女。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王安忆试图展示的是,与其让广大妇女长久跋涉于传统与现实的泥泞之中,还不如让她们回到一种更自然和单纯的传统生存状态中去。 2、女性与文学的初衷是天然一致的。关于女性与文学的关系,王安忆也有独到的认识:“我喜欢写女性,我觉得女性更加像一种动物”,“我觉得女性特别是一种感情的动物。当我想到女性是一种感情的动物时,我就觉得她特别可爱,她为了情感,是什么都可以不顾的”,在王安忆看来,女性在生存中起支配作用的是生理与情感因素,也因此更具有文学审美价值。 3、对新时期初期的女性文学进行反思。 二、女性身体欲望的书写 在1980年代中期以前的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关于男女之爱的叙事,只有极少数作家能够正视女性的身体欲望,如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张爱玲的《色戒》,苏青的《结婚十年》(惊世骇俗:“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我们常常看到高于自我、高于生命的纯粹精神的浪漫爱情。这种现代浪漫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它以

论王安忆城市小说中的上海情结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58782668.html, 论王安忆城市小说中的上海情结 作者:郑佳琪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2期 内容摘要:王安忆是我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独特且高产的作家,三十多年来创作的无数优秀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坛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仔细阅读她的小说,我们会发现,城市题材小说占了很大的一部分,而在这些城市小说中,又有大多数都是以上海这个城市为背景呈现的,可见王安忆对于上海的特殊感情。本文将从上海的风貌、上海的景象、上海的女人以及上海孤独与悲剧的内涵主题这四个方面来分析王安忆城市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上海情结”,感受其笔下上海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王安忆城市小说上海情结 上海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大都市,也是王安忆生活的地方。自幼便迁居上海,生活在上海的王安忆对于这个城市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与城市长期的融合中自然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因而在她的作品中上海的背景随处可见。王安忆的作品新颖多变,并无固定的流派风格,而她对于叙述上海的热情却始终未变,从《流逝》到《海上繁华梦》,再从《长恨歌》到《妹头》、《富萍》,上海这个光怪陆离的城市给了她太多的灵感;从开始的寻找上海,到后来的文本化上海,王安忆似乎越来越执著于对上海这个城市的书写,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王安忆更是将视线定格在了上海,可见王安忆对于上海这个城市难以割舍的“情结”。 本文将以王安忆的城市小说为研究对象,从上海的风貌、上海的景象、上海的女人以及上海孤独与悲剧的内涵主题这四个方面来重点分析王安忆小说中体现的“上海情结”,感受其笔下上海独特的魅力。 一.上海的风貌——世俗化的日常展现 王安忆在《上海和小说》一文中写道:“上海这城市在有一点上和小说特别相投,那就是世俗性。上海与诗、词、曲、赋都是无关的,相关的就是小说。因为它俗,也是民主的另一面,消除等级差别,难免沉渣泛起。”可见王安忆在小说中对世俗性的关注,而这种世俗性,则体现在其注重对市民世俗化的琐细日常生活的展现上。 《好婆与李同志》中写的是老上海好婆与邻居南下干部李同志一家的日常故事,《“文革”轶事》写了“文革”中平常家庭兄弟姊妹间的小心眼和勾心斗角,《妹头》则叙述了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由结婚到因理想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冲突而分手的故事,可见王安忆在其小说中的日常化叙事。 同时,王安忆也认为:“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就应该表现日常的生活。”[1]因而她有意回避了现实

中国近代前50名作家及作品.

1. 鲁迅 2.老舍 3.朱自清 4.冰心 5.曹禺 6.矛盾7.巴金8.叶圣陶9.郭沫若10.舒婷11.林语堂12.光未然13.李大钊14.王蒙15.余秋雨16.余光中17.三毛18.金庸19.魏巍20.钱钟书21.席慕容22.丰子恺23.臧克家24.海子25.冯骥才26.沈石溪27.牛汉28.高维生29.林海音30.曹汉文31.曲波32.郭小川33.王小波34.碧野35.田汉36.周而复37.赵树理38.陈残云39.柳青40.汪曾祺41.贾平凹42.梁晓声43.史铁生44.沈从文45.赵树理46.刘心武47.余华48.秦牧49.白桦50.沙汀51.夏衍52.丁玲53.杨沫54.周扬55.贺敬之56.周作人57.杨朔58.柯岩59.李季60.周立波61.孙犁62.萧军63.萧红64.吴晗65.刘流66.路遥67.陈忠实68.王安忆69.胡适70.张爱玲71.梁实秋72.王国维73.张天翼74.吕叔湘75.吴伯箫76.顾颉刚77.冯铿78.胡也频79.鲁彦80.许地山81.丁西林82.莫应丰83.艾芜84.冯雪峰85.李健吾86.古龙87.姚雪垠88.萧乾89.吴强90.马南邨91.唐弢92.杨骚93.叶君健94.严文井95.刘白羽96.袁珂97.查良铮98.田间99.王力100.古华 【第一名】鲁迅!!!!!!!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是中国文化**的主将。 主要成就:深刻影响“五四”后的中国文学 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第二名】张爱玲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主要成就:一生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品:《金锁记》、《倾城之恋》、《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 评价: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 张爱玲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

励志经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的十个小故事

励志经典:一定要讲给孩子听的十个小故事 1、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郑重地对儿子说: “这是家袭宝箭,佩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果然,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呼一声就拔出了宝箭。骤然间他惊呆了,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枝折断的箭。儿子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意志轰然坍塌。 结果很显然,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温馨提示: 把胜败寄托在一枝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是多么危险!永远记住: 自己才是一枝宝箭。 2、乐观者和悲观者 从前,有一对夫妇养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以卖煤为生,小儿子则卖雨伞。每到下雨,母亲就唉声叹气说大儿子的煤要卖不出去了,天晴时,母亲又惆怅抱怨小儿子的伞没人要。但父亲则和母亲恰恰相反,下雨天,他为小儿子高兴,天晴时,他为大儿子叫好。 温馨提示: 性格决定命运,乐观的人会在逆境中找到快乐,悲观的人看不到生活中的希望,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3、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 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叶子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 “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 4、飞翔的蜘蛛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昆虫,它的网织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 温馨提示: 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能成功时,你必能成功。 5、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 1965 年,一个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他们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学术权威,还有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一些成功人士把自己的创业艰辛过分地夸大了。 作为心理系的学生,他对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进行了研究。1970 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后,大为惊喜。这本书后来鼓舞了很多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劳

王安忆研究文献综述

王安忆研究文献综述 一、王安忆简介 王安忆,女,原籍福建省同安县,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作家茹志鹃的次女。1955年随母移居上海,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队,1972年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1978年调回上海《儿童时代》任编辑。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上海市复旦大学教授。1976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1978年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平原上》,之后1979年发表小说《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和1980年发表小说《雨,沙沙沙》引起文坛的关注。至今王安忆一直保持创作的活力,发表了多部作品,80年代的《六九届初中生》、《米尼》、《流逝》、《小鲍庄》、“三恋”、“雯雯系列”短篇等;90年代的《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叔叔的故事》、《伤心太平洋》、《我爱比尔》等;新世纪以来的《富萍》、《遍地枭雄》、《桃之夭夭》、《启蒙时代》、《天香》、《骄傲的皮匠》等。王安忆的作品影响很广泛,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并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小说奖:《本次列车终点》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小鲍庄》分别获得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2000年《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发廊情话》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以及其他各种文学奖项,而王安忆本人也曾获得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的华文作家”称号等。 二、王安忆的相关创作研究 王安忆早期以“雯雯系列”式温情圆润的创作风格引起文坛的关注,给文坛注入一支新鲜迥异的写作血液。程德培认为,她的作品是从“胸腔里唱出的”,这恰恰是托尔斯泰谈论自己最初创作《幼年˙少年˙青年》时讲到的感情写法。1也有论者认为:“在艺术形式的创新上,她也许不如孔捷生;在捕捉生活的情趣上,她也许不如贾平凹;在曲折故事的编制上,她也许不如叶辛;在笔法的凝练简峭上,她也许不如甘铁生。然而,在对生活的思索和咀嚼上,她和她的这些文学伙伴们是一样认真的;而对人物心理和生活哲理的体察和细腻表现上,她还有别人所不及的地方。她的小说,在坦诚而略带稚气、细致而时露灵秀的笔触中,为读者展示了她所亲历、所看取、所感受到的那一份人生。”2“雯雯系列”最终以《69届初中生》长篇的形式结束这时期的情绪写作,王安忆说:“‘雯雯’在《69届初中生》里的半截变相至少是预示着我企图要走出个人经验,好比生产力冲破生产关系,我在谋求发展。”3随后1985年开始在国内“寻根文学”思潮以及爱荷华“国际协作计划”的影响之下,王安忆将视线从个人的自言自语式的空间转移到了民族文化的层面进行文学创作,连续创作有《小鲍庄》《大刘庄》等寻根派文学作品,再次引起文学界的关注。冰心曾为《小鲍庄》作序写到:“我能看出她敞开了胸怀,睁大了眼睛来观察,沉入而又真诚地写出她看到的一切。她自己说‘真诚是比一切都更为重要的,失落了真诚,无论是做一个作家,做一个妻子,做一个人,都是不成的。’这也是使我惊叹而从心底欣赏和同情的句子。从我这大半辈子的观察中,并不是每个作家都是把做一个作家的真诚,做一个妻子(或丈夫)、做一个人的真诚,放在同一个立足点上来实践的。”陈思和评论道:“虽然文字的直朴无华,如同王安忆一贯的小说那样;在文字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难以用文字描述的世界。它包含了作家对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的严肃思考。 1程德培,《“雯雯”的情绪天地——读王安忆的短篇近作》,《上海文学》,1981年 2曾镇南,《秀出于林——谈王安忆的短篇小说》,《读书》,1981年 3 王安忆张新颖,《文学谈话录/谈话录(六):写作历程》,《西部》,2008年

1、现当代文学专题王安忆专题辅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王安忆专题辅导 中央电大文法部< 2002年11月06日) 王安忆专题辅导 中央电大文法部李平 第十四讲“王安忆与女性写作”是我们这学期地第二个大重点,同时,我认为,也可以算作是第二个大难点.当然,也许有人由于自己对王安忆地作品比较熟悉,平时读得多一些,会认为这一讲比上一讲“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容易,甚至比这学期地前面讲地几讲,如“赵树理”和“朦胧诗”都要容易.这也很正常.我们这门课地特点就是这样,对谁地作品越是熟悉,学习起来就越容易.但是,我说这一讲也算是一个难点,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一讲地内容范围比较大,仅仅关于女性写作<或称“女性文学”),就可以单独开设一门课,可以就此写一本文学史专著;再者,王安忆地创作非常丰富,不仅作品多,变化大,而且其作品大多都是中长篇,现在还在源源不断地写作,因此,要真正做到了解和熟悉,并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我想,我在此罗索这么多,无外乎是想强调,对于许多同学都喜爱地王安忆,我们在学习时不能由于自己比较熟悉而掉以轻心,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这一讲希望大家阅读地作品,主要有“三恋”<《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和《岗上地世纪》、《叔叔地故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在这些作品中,又可以《长恨歌》为重点. 在钱理群主编地《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中,选有《纪实与虚构》地片断; 在陈思和、李平主编地《20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当代文学100篇》<上海学林出版社)中,选有《叔叔地故事》; 在陈思和、李平主编地《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中,选有《长恨歌》地片断. 一、学习常识提示 <一)关于王安忆地生平 1954年3月生于南京,祖籍福建同安.是当代著名作家茹志鹃地次女.1955年刚满一岁便随父母进入上海,从此,具有着说不清、道不白地“双重身份”:既是地地道道地“上海人”,也永远只是上海地“外来妹”.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并开始发表作品.1969年<15岁)初中没毕业就到安徽省北部<淮北)五河县农村插队.1972年<18岁)考入江苏省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 “文革”结束后,1978年调入上海中国儿童福利会《儿童时代》杂志社任编辑,1980年

教育孩子的17个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 1、土拨鼠哪去了17 个小故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痴迷于电脑、电视、小说等往往放松了学业,忘记了最初的追求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妨给他们叫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兔子飞快的向前奔跑,三只猎狗围追堵截,兔子急了,“噌”的一下爬上了另一颗大树。兔子在树上,仓惶中没有站稳,一下子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 故事讲完后,教师要问学生: 这个故事有问题吗?” 学生可能说: 兔子不会爬树。” 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 ,, 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教师才说: 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趁学生思考之际,教师由此引发话题教育学生: “土拨鼠,猎狗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的出现,猎狗改变了目标,我们 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打了差,土拨鼠竟在我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在追求人生的目标中,我们有时会被风光迷住,有时会被细枝末节打断,有时会被一些琐事分散精力,在中途停顿下来,迷失了方向,或走上了歧路,从而了最初追求的目标。 “同学们,人生的路很长,既有奇花异草的诱惑,又有山峦叠嶂的阻挡,你 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不要忘记你最初追求的人生目标。” 2、鹅卵石与钻石 为什么我们非要学习这些没用的东西呢?”

这是当老师的所听到的学生们的抱怨与质疑中最常出现的一句话。遇到这 种情况,我们不妨给学生讲这样一个寓言: 一天晚上,一群游牧部落的牧民正准备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知道神就要出现了,因此,他们满怀殷切的期盼,恭候着来自上苍的旨意。神出现了,神开始说话了: “你们沿途要多拣拾一些鹅卵石,把他们放在你们的马褡子里。明天晚上,你们会非常快乐,但也会非常后悔。” 说完,神就消失了。牧民们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原本期盼神给他们带来无尽的财富和健康长寿,但没想到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毫无意义的事。但是,不管怎样,那毕竟是神的旨意,他们虽然有些不满,但是,他们还是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他们的马褡子里。 就这样,他们又走了一天,当夜幕降临,他们开始安营扎寨时,忽然发现他们昨天放进马褡子里的每一颗鹅卵石,竟然都变成了钻石。他们高兴极了,同时也后悔极了,后悔没有拣拾更多的鹅卵石。 现在我们觉得没用的知识,就像鹅卵石,将来有可能变为无尽的财富。 3、教育学生不要轻视别人 向学生讲一个《老鹰和屎壳郎》的故事,作者是古罗马哲学家里米齐乌斯。 一只老鹰追逐一只兔子,想吃掉他。兔子眼看自己走投无路、孤立无援时,突然看见了一只屎壳郎。兔子求屎壳郎帮帮他,救救他。屎壳郎答应帮助他,保护他。 这时候,XX已追到跟前。屎壳郎对他说: “请别伤害兔子一根毫毛,因为他是我的仆人。”可是,屎壳郎看上去那么渺小,老鹰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呢。老鹰掐死了兔子,并当着屎壳郎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屎壳郎是不会忘记这一耻辱的,他一心在等待着老鹰筑巢。不久,当他发现了老鹰的巢,并看到老鹰把他的蛋放在里面后,便悄悄飞进去,把老鹰的蛋推到鹰巢的边沿上,使它落到地上摔破了。 老鹰悲愤交集,他飞到天上,来到天神的宝座前,请求天神给他提供一个能安心筑

一定要讲给孩子听的6个安全小故事

一定要讲给孩子听的6个安全小故事 【一】上当受骗的小白兔 有一天,小白兔在家外面玩,一只山羊老爷爷走了过来,他和蔼的问小白兔说:“小白兔,我和你玩怎么样?” 小白兔说:“好啊好啊,我正愁没人跟我玩呢。” 山羊老爷爷笑了笑,就和小白兔玩开了。 过了一会,山羊老爷爷掏出一块糖塞嘴里,边吃边说:“好甜啊,我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糖!” 小白兔馋的直流口水,眼巴巴的看着山羊老爷爷。 “你是不是也想吃?我这还有一块,给你吃吧!”山羊老爷爷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了小白兔。 “谢谢爷爷!”小白兔接过糖,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 过了没多大一会,小白兔觉得头晕晕的想睡觉,就爬在草地上睡着了。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人绑住了,就大喊:“这什么地方啊,妈妈,妈妈!” 这时,一只大灰狼走了过来,恶狠狠的笑着说:“别喊了,这里是我家,你妈妈听不到的,我一会就把你吃了!” “大,大灰狼…….我,我怎么会在你家里?”小白兔吓得说话都结结巴巴。 “傻瓜,当然我把你带来的呀!你还记不记得那只给你糖吃的山羊老爷爷?哈哈,他是我伪装的,你吃的糖里我放了毒药,你一睡着我就把你带来了…….”大灰狼大笑着说到。 小白兔呆了一下,才想起来山羊老爷爷给糖吃的事情,非常后悔,可是已经晚了,大灰狼说完就扑了上去,一口把它给吃了。 【妈妈告诉宝宝】: 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里面可能有毒药,陌生人也有可能是大灰狼变的。如果宝宝想吃什么就告诉妈妈,妈妈会给宝宝买。

【二】聪明的小白兔 有一天,小白兔、小灰猴、小黑羊在山上玩,忽然,他们发现有只狐狸在偷鸡妈妈家的鸡蛋。 小黑羊小声说:“狐狸很厉害的,我们假装没看见,让他偷吧,否则他会揍我们的!” “那怎么可以,我们不能眼看着狐狸偷东西,就算被揍也要阻止他!”小灰猴说完就勇敢的冲过去,生气的对狐狸说:“臭狐狸,你怎么偷别人家的东西?快把鸡蛋放下!” 狐狸看了看周围发现没有大人,上前一把提起小灰猴,凶狠的说:“臭小子,不要命了,敢管本大爷的事,今天让你尝尝我的厉害!” 说着,狐狸就揍起了小灰猴。 小灰猴疼的哇哇叫,没多大一会就被揍得鼻青脸肿。小黑羊吓哭了,可他又不知道怎么办好。 正在这时,大象警察忽然出现,掏出枪对狐狸喊到:“你已经被包围了,放开小灰猴举起手来,否则我们就要开枪了!” 狐狸吃了一惊,这才发现自己周围都是警察,根本没有逃跑的机会,只好放开小灰猴举起手来,垂头丧气的问大象:“真倒霉,这里这么偏僻,你们怎么忽然来了?” “是小白兔给我们打了电话,说你不但偷东西还欺负小灰猴,我们立马就赶了过来!没想到吧,你会栽在小白兔手里!”大象警察说着,上前给狐狸戴上手铐。 “原来是那小子,我说他怎么躲在远处既不逃走也不前来,原来是给你们打电话啊!”狐狸看一眼远处的小白兔,无奈的低下了头。 大象警察抱起受伤的小灰猴,对他和小黑羊说:“孩子们,你们要向小白兔学习,遇到坏人既不能装作没看见也不能直接揭发他们,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找警察或者爸爸妈

走进王安忆的心灵世界1

走进王安忆的心灵世界 ——对王安忆及其《长恨歌》进行解读 引言 在中国当代庞大的作家行列中,八十年代以来,女作家层出不穷,在众多的中青年女作家中,绝大多数都擅长表现女性的感情世界,而且善于刻划与自己的文化教养、社会地位、生活情趣相似的女性,王安忆的初期作品也是如此,她是以塑造那个清新、羞涩的、与自己的情感类型相近似的雯雯开始,很快地,她的创作视野开阔起来,能够驾驭多种生活经验和文学题材,城市和乡村、现实与往事、社会图画与心理探微、理想与信仰等的冲突无不被王安忆囊括于笔下。冰心老人曾说,她“写作的路子很宽,凡是她周围的一切,看到了就能写书”。台湾作家李昂则说,王安忆是大陆女作家中最不显女性气质的女作家。王安忆在当代文坛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脚步,也留下一串串令人深思的问题。王安忆为何在众多女作家中独具魅力?她何以有如此旺盛又如此持久的创造力?下面我们就走进王安忆的心灵世界,对王其及其她的代表作品《长恨歌》进行解读。 一、沉静的王安忆 (一)生平简介 1954年3月生于南京,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从此,具有着说不清、道不白的“双重身份”:既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也永远只是上海的“外来妹”。。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学,1967年入向明中学读初中。1970年赴安徽五河插队落户,1972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调上海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任编辑。1980年曾入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因发表短篇小说《雨,沙沙沙》(《北京文艺》1980年6期)等雯雯系列小说而引人注目。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后担任中国作协理事。上海作协主席。 1、作家之家:中外古今并不多见 母亲是作家茹志鹃,父亲是剧作家王啸平,姐姐王安诺从语文教师、上海金山电视台编辑到现在的文学杂志编辑,从编辑记者到作家的道路是相通的。弟弟王安桅从当售票员起是业余爱好者,后来进入电影制片厂当电影剧本编辑,近几年经常有散文、杂文、小说见诸报刊,现为上海艺术博览馆办公室主任,弟媳也

论王安忆小说的女性意识

学年论文 浅析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朱珊珊 班级 B中文111 学号 1111101104 指导教师柳应明 完成日期二○一四年七月

浅析王安忆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王安忆在小说创作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她潜在的女性中心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突显出了女性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既不同于传统男性作家的性别观念,也不同于现代女权主义作家的性别叙事。可以说,王安忆的女性叙事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建构出了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角色,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独特的女性主义色彩。 关键词:王安忆小说;女性形象;女性意识

On the feminine consciousness in the novels of Wang Anyi Abstract: In the novel of Wang Anyi, because the female gender identity of its own and her potential female consciousness, showing different from male writers and female writing and female discourse, highlighting the female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 value, reflect a kind of distinctive female consciousness. Gender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ale writers, gender narrative is also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feminist writers. Can say, the female narrative of Wang Anyi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construct both traditional and modern female character, showed some degree of unique feminist color. Key words: Wang Anyi’s fiction; The image of women ;female consciousness

王安忆的文学之路

王安忆的文学之路 祖丁远 在当今中国的女作家群中,王安忆的名字读者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她在文坛上也是最具魅力、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 王安忆的《长恨歌》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之后,有记者问获奖者王安忆:“面对如此复杂的生活,一个作家怎样才能更深刻呢?” 王安忆忽闪着大眼睛,从容地说:“当代生活千变万化,给作家提供了很多生活资料。在我看来,在五光十色的生活背后是单调、乏味、格式化。因为许多人没有内心生活,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精神世界被大大忽略了。大众永远是被现实生活所吸引的,问题在于,知识分子(包括作家)中不少人也忽略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如果你的理性充分,你就会和别人不一样。” 王安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先后推出的几个中篇和长篇,几乎无一不引起文坛的关注。她的《叔叔的故事》不但促人透视当代知识分子的魂魄,而且让人领教了一种全新的叙事方式;她的《文工团》和《我爱比尔》,再次显示了她对历史和当下世事的思考;她的《长恨歌》则是她对上海近现代都市史的诠释。世纪末时她出版了《妹头》和《富萍》,把目光和笔锋转向了社会的地基和微粒,如她自己所言:“作品随着自己的成长而日渐成熟。”她的创作不断地激发出评论界的深究热情,但其快速的变化革新却总是让习惯于寻求固定风格分门别类的人捉摸不透。王安忆毋庸置疑地是文坛上的一道言说不尽的风景。 “时间将变得隆重” 在进入新世纪的时候,王安忆说:“时间将变得隆重。”为什么?她说,太阳走着永恒的轨道,无人知道什么是始,什么是末。因为有了人,有了历史,才有了时间。于是,我们来到了这个时间的庆典上。这在我们的时间表上刻下了深刻的一道界线,使得之前和之后的事情变得值得纪念了。 “在我的时间表上,这界线正划在中年,这多少给人告一段落的怅然,但也给人重新开始的一些振奋。就如同少儿时候,每一个新学年的开端,都会立下无穷的誓言:决心写端正每一个字,决心不做错每一道题,决心每天做一件好事。可惜的是,每一桩表决心都是挫于中途,脱不了草草收尾的结局。而到了下一个学年,放弃的决心却又抬头了。 “现在又是下决心的当口了。今天许多人去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是人对永恒诚挚的礼仪。时间将变得隆重,却并不因此衬出人的渺小,而是使人更为忠诚职守。” 王安忆在迎接新世纪的第一篇文章中最后写道:“这一瞬也将以恒常的速度过去,余下的还是我们的有终点的生命,因其有终,才需我们立下好好度过的决心。” 插队知青的艰难 已故的著名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茹志鹃,生前接受我采访时曾经坦诚地说:“我没有想要把安忆培养成作家。我倒曾希望安忆长大以后做个医生,靠一技之长安分地治病救人。平心而论,经历了过去那么多风风雨雨,真不愿意让孩子们再去涉足是是非非的文学艺术。”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王安忆小时候就喜欢写作。王安忆各门功课都不错。“文革”动乱开始后,重点中学也不能上了。不久,妈妈茹志鹃小心翼翼地包藏了十多年的秘密,被无情的造反派贴的大字报揭开在孩子们面前:他们的父亲王啸平曾经戴过“右派”帽子。姐姐安诺为此大哭起来,安忆也哭红了眼睛,感到了害怕。那时节,全家人惶惶不安。此情此景后来在安忆的小说《墙基》里作过生动的刻画,超过了当时成年人的想象。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 导读: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老汉粘蝉)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带着弟子到楚国去,路上经过一个树林,在树林中有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竹竿粘知了。他粘知了非常轻松,就像在地上捡知了一样。孔子问:您的动作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老人说:我确实有自己的办法,我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叠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叠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这样失手的情况十次也不会超过一次; 叠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就会像在地上拾取知了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立着的断木桩,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大地大,万物品类繁多,但我一心专注于知了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这样为什么不能成功呢!最后孔子转过身来对弟子说:“专心致志,本领就可以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就是驼背老人所说的道理。” 【智慧小语】一个人如果能够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一门过硬的本领。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 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

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 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àn)。” 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 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智慧小语】现在有些人总找借口说:“我白天那么忙,工作压力那么大,生活节奏那么紧,哪有时间学习?”其实,只要你自己肯学,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爱因斯坦和鲁迅说过同样一句话: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有个著名的“三八理论”,就是一个普通成年人的一天应该分为“三个八”:八小时工作、八小时睡觉、八小时自由安排时间。前面两个“八”,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并无多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剩下的八小时怎么度过。 古代教育孩子的著名故事(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的郯(tán)子,生性至孝,历来为人所称道,被视为德、才、威、雅的化身。在我国历史上传颂不衰的“二十四孝”中,郯子的故事被视为楷模。

教育孩子的经典励志故事

教育孩子的经典励志故事 有很多适合用来都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品读的,那么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小猪呼噜噜家后院的北面,住着鸡妈妈一家。 一天,呼噜噜看到一群小鸡在草地上玩耍,忍不住说:“这些小鸡真可爱!我要想鸡 妈妈要两只小鸡来养。” 鸡妈妈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睡着了。 小猪呼噜噜想:鸡妈妈睡着了,我不能吵醒她。 鸡妈妈醒来看到小猪呼噜噜站在跟前,就说:“傻孩子,你为什么不叫醒我呀? ” 小猪呼噜噜说:“我看您晒着太阳,睡得很香,就没忍心叫醒您。” “真是有礼貌的孩子!找我什么事呀?” “您的小鸡很可爱,我……我想要两只。” “这样吧,我送你两个鸡蛋,你回去自己孵fū小鸡。” 小猪抱住两只鸡蛋向家走去,快到家时看到猪爸爸推着一小车砖头,就问:“爸爸, 您这是干什么呀?” 猪爸爸说:“咱家的果树老是被小猴子们糟蹋zāo tà,我想砌qì一堵高墙。” “您砌了高墙,鸡妈妈一家就晒不到太阳了!” “可是不砌高墙,咱家的果树就保不住了呀!” 这可怎么办呀? 呼噜噜悄悄地在爸爸刚砌的高墙上挖出两颗鹅卵石,然后把自己的两个鸡蛋放了上去。 过了一段时间,两只可爱的小鸡从高墙上跑下来,高墙上留下两扇圆圆的“窗户”。 这下好了,鸡妈妈又能晒太阳了! 世界上除了两脚人、小熊、小兔……还有许多巨人。 小思就是一个巨人,他今年七岁,有两米多高。 小思上学啦!可是,两脚人用的铅笔都没有他的手指头长,他根本捏不住。

一天,小思从花种女巫家门口路过,跟花种女巫说起了自己的烦恼:“我一直买不到 合适的铅笔呢!” 花种女巫是个好巫婆,最愿意帮助别人!她爬进仓库,从满仓库的种子袋子里,找出 一个红色的袋子,给了小思。 “这是铅笔籽zǐ,把它们撒到你家的菜园里,就能结出你想要的铅笔啦!” 小思家的菜种子都是花种女巫给的。菜长得很大很大,比如西红柿,一个就有好几斤重。他们家都是巨人,两脚人种的菜都不够他们家塞牙缝的。 小思一进家门,就赶紧去找铁锹qiāo和水桶。他家的铁锹头像大象的耳朵,水桶和 两脚人的水缸gāng一般大。 小思将铅笔籽撒在潮湿的泥土里。第二天,一棵棵铅笔苗就怯qiè生生地钻出了泥土。在小思的精心照顾下,它们慢慢长出了旁枝,由淡绿变成深绿,枝头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而那些花的颜色昭示着结出的铅笔的颜色。 渐渐地,树苗长成了大树,那些花落了结出了一支支铅笔。 开学那天,小思用镰[lián]刀割下了一支支铅笔。 小思终于有适合自己的铅笔啦!他握着铅笔,发现天上的白云少了就画几朵白云,天 上就有了飘来飘去的白云;发现地上的小河干枯了就画一条小河,地上就有潺chán潺的流水。 罗伯特是两脚人,他是小思的学长,是一个小发明家。 一个周末,小思约罗伯特到家里玩。 罗伯特参观了小思种的铅笔树,说:“我给你发明一种机器[qì]吧!你就不用再费力 种铅笔啦!” “真的吗?”小思半信半疑[yí]地问。 “哈,你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罗伯特眯[mī] 着眼睛笑了。 几个星期后,罗伯特送来了一台机器。只要把一棵大树放到机器里,去掉旁枝,然后 把大树从上往下钻透,把铅笔芯放到里面,一支铅笔就做好了。 “这机器太神奇啦!我再也不用辛辛苦苦地种铅笔啦!”小思兴奋地欢呼。至于大树嘛,小思家前面不远的小山上有很多。 以后,只要用完铅笔,小思就去山上砍树。小思砍树不费力气,他用手轻轻一掰bāi 树就倒了。可是,到小思上四年级的时候,小山上的树快被掰光了。

一定给孩子讲的几个故事

一定给孩子讲的几个故事 一定给小孩讲的几个故事 1、断箭 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久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亲小孩出征打战。父亲已做了将军,亲小孩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重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父亲郑重对亲小孩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周围,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亲小孩喜上眉梢,贪欲地推断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看起来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亲小孩英勇专门,所向披靡。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亲小孩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逐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怎么说。突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刳着只断箭打仗呢!亲小孩吓出了一身冷汗,看起来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结果不言自明,亲小孩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繁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久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予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期望寄予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予在夫君身上;把生活保证寄予在单位身上… 温馨提示: 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强,若要它锐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挽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2、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改日的妄图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闻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