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洛阳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_李中轩

洛阳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_李中轩

洛阳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_李中轩
洛阳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_李中轩

洛阳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

李中轩,吴国玺

(许昌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河南许昌461000)

摘要:通过对洛阳市旅游景点体系的集聚度、通达度和分异度指标分析,认为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整体均匀、中部集聚态势,景点网络的通达度有待提高。基于洛阳市旅游资源的密度和品位度空间分布等高线图,将洛阳市旅游资源化为3个核心-边缘单元:即洛阳———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栾(川)嵩(县)———山岳旅游资源体系和新安—

——山水旅游资源体系。根据区域发展的离散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讨论了3个资源体系目前所处的阶段和边缘地区可能的发展趋势。

词: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核心-边缘模式;洛阳市

中图分类号:F59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2363(2012)04-0107-03

收稿日期:2011-05-30;修回日期:2012-05-11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研究项目(2011B170012)作者简介:李中轩(1971-),男,河南渑池县人,讲师,博士,主

要从事自然地理学研究,

(E-mail )aysylzx@163.com 。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指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景观资源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与组合形式,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是节点(景区)、通道(交通线)和域面(行政区域)的集合

[1]

。区域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不仅涉及区域旅游

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品位、数量组合关系,而且直接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规模、效益以及时空安排有深刻影响[2]

。从已发表的旅游资源空

间结构文献看,学者们关注资源空间结构的网络的连接

性和通达性[3-4]

,资源要素的邻接关系[5]

,空间结构演

化模式

[6]

以及旅游资源品位的空间组合等[7]

。本研究

尝试用区域发展的“核心-边缘”理论,探讨洛阳市44个旅游景点所在旅游资源体系的空间位态以及空间发展趋势,

为洛阳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和长期规划提供理论支持。1概况

洛阳市现辖1个市8个县6个区,总面积1.52?10

4

km 2(图1),地处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2?,降雨量546mm 。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占45.51%,丘陵占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邙山、青要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黛眉山、嵩山等10多座山脉;境内河流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汝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之称。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洛阳市现有2个5A 级景区、

9个4A 级景区、1处世界地质公园、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从空间分布看,山水旅游资源大致以洛河为对称轴分布在南部的栾川,嵩县和北部的新安县境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则展布于伊洛河谷地,形成了“南北有山川、文化在中间”的空间格局。

图1洛阳市政区图

Fig.1

Administrative area of Luoyang City

2

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

2.1

景点集聚度

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是旅游景点在地理空间上欧

氏距离相互关系的表征,反映景点之间的集聚或分散的程度。用于刻画地理要素空间集聚的指标通常有最邻近系数

[3]

和集聚维数

[8]

等。最邻近系数的关系表达为:

R =

d 0

0.487槡a /n +0.127a /n

(1)

式中:R 为最邻近系数;d 0表示景点之间的平均距离;a

是研究区域的面积;n 是研究区内景点的数目。当R >1时,空间点呈均匀分布的倾向;当R =1时,空间点呈随机型分布;当0<R <1时,空间点呈集聚型分布;当R =

第31卷第4期2012年8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Vol.31No.4Aug.2012

0时,表示达到彻底的集聚状态,所有的点占据了相同的

空间位置。

根据(1)式可以计算出洛阳市境内44个旅游景点的最邻近系数为1.543,表明洛阳市旅游景点的空间关系处于均匀分布状态。然而,该区景点的分形集聚维数

为0.695(R 2

=0.9118),说明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结

构的随机聚集性明显,从聚集中心向四周的景点密度衰减较快。因此,

可以将洛阳市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特征概括为:整体分布均匀,中部集聚明显。

2.2网络通达度

网络通达度在本研究中指游客从任一景点到达另

一景点的难易程度,

是表征旅游景点之间交通便捷性的指标,下边分别通过平均路径长、紧密度指数来研究洛阳市以各县级行政中心为节点的交通网络特征。平均

径路长计算的具体方法见文献[3],任一节点的平均径路越小表示该节点的网络通达性越好,

反之则越差。表1是研究区内交通网络的平均路径指数,平均值为2.3,整体通达性并不理想。本区大于平均路径长的分别是孟津、偃师、洛宁、汝阳和栾川,表明上述节点还须拓展更多的交通线以提升节点的通达度;本区中通达度较好的分别是洛阳、伊川和宜阳。

为更好地分析旅游区的通达性,陆林

[9]

引进了区域

形态的通达性紧密度指数,计算方法是与研究区面积相同的圆面的直径除以区内最远景点之间的距离。经测算,本区通达性紧密度指数为0.8,表明该旅游区的区域形态紧凑度较高,景点网络具备良好的通达性,旅游流可以在旅游网络节点间通畅流动。

表1

洛阳市旅游交通网络的平均路径指数

Tab.1

Index of mean route length for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in Luoyang City

节点新安孟津洛阳偃师宜阳伊川洛宁嵩县汝阳栾川均值平均路径指数

2.3

2.5

1.6

2.5

1.9

1.7

2.4

2.2

2.4

2.9

2.3

2.3空间分异度

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一般从要素的品质属性和数

量特征进行描述,就区域旅游景点而言,常用的判别指标有:空间基尼系数、景点密度和品位指数等。2.3.1

空间基尼系数。空间基尼系数用于对比区域地

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差异,其系数介于0 1之间,系数越大说明要素的集中程度越高。基尼系数G 的计算公式是:

G =

∑P i ln P i

ln N

。(2)

式中:P i 是小区景点占大区景点的比例;N 为大区景点的数

量。现将洛阳市行政区以洛河、

伊河为界分为3个部分:洛北区、伊洛区、伊南区,计算本区的空间基尼系数。经计算获取洛阳市景点要素的基尼系数为0.28,表明本区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比较均衡。

2.3.2景点密度和景点品位。景点密度用Mapinfo 7.0的空间分析工具Vertical mapper3.5进行Kriging 插值后绘出洛阳市景点分布的密度图(图2(a ))。景点的品位度用4A 级以上景点数量的空间分布进行表征,同时参照景点年均客流量区位商进行修正,经过插值后绘出等值线(图2(b ))

图2

洛阳市旅游景点的密度(a )和景点的品位(b )分布

Fig.2

Contour maps of density (a )and quality (b )for the attractions in Luoyang City

由图2(a )显示,本区景点的高密度区分别有3个:伊洛河中下游地区、西北部山区和南部伏牛山区。洛阳市西北部为崤山余脉,南部为伏牛山山区,景点属于山水类旅游资源,

代表景区如黛眉山、万山湖、龙峪湾、白云山等;洛河中下游地区涵盖的景点属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如龙门石窟、白马寺和二里头文化博物馆等。

洛阳市旅游资源的品位度分布与景点密度分布类似(图2(b ))。南部伏牛山区的山岳旅游资源和洛阳周

·

801·地域研究与开发第31卷

围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品位较高,南部的山水景观以奇石、飞瀑、云海、温泉见长;中部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华夏起源、河洛文化名世。

3旅游资源的空间模式

3.1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用于描述区域发展从低水平均衡—极化—扩散—高水平均衡的几个阶段,根据要素流的特征将区域发展界定为:离散阶段、集聚阶段、辐散阶段和均衡阶段。就旅游资源开发的顺序而言,景观异质度高、美学品位高、历史文化和科学研究价值大的旅游资

源将优先得到开发,如本区的龙门石窟、白马寺、白云山等。此时,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出现核心开发区域,要素(资金、人才、客流)开始向核心区集聚,而外围地区品位较低的资源开发所需的要素明显不足,因而在线路开发、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滞后。处于该阶段的核心资源区处于极化状态,随着核心区开发潜力接近饱和状态,资源开发所需的要素开始向外围资源区辐散,最终实现核心区与外围区的资源开发水平接近均衡,从而完成一个资源开发的周期。

3.2旅游资源核心-边缘模式

旅游资源目前已经形成3个核心区:即洛阳市区———文化旅游资源核心区、栾(川)嵩(县)———山岳旅游资源核心区和新安———山水旅游资源核心区(图3)。从外围区看,洛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核心区的外围包括伊河、洛河两岸,上游至洛宁,下游至巩义;栾(川)嵩(县)核心区的外围是栾川—嵩县地区向东、向南延伸的伏牛山旅游区,主要包括鲁山的尧山景区和西峡老界岭景区等;新安旅游资源核心区包括黛眉山地质公园、龙潭大峡谷和万山湖等景区,外围区涵盖三门峡的崤山旅游带,主要景点包括卢氏的豫西大峡谷、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和仰韶大峡谷等。

目前,洛阳市境内的3个旅游资源核心区已进入极化发展阶段,要素流集中向核心区集聚,核心区内的服务设施、交通网络、客流量等指标稳步增加,核心区资源的空间结构呈团簇状。待核心资源开发区进入成熟阶段后,随着核心旅游资源区的要素辐射,边缘地区的旅游资源将会得到均衡发展,但目前仍处于低水平的开发阶段,空间结构为离散的点状分布。

3.3空间结构的演化方向

基于核心资源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是:(1)以洛阳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伊洛河体系轴线将沿伊洛河经偃师、巩义向东北方向延伸,其代表性景点包括二里头文化博物馆、汉魏洛阳城遗址公园、玄奘故里、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等。而伊河、洛河上游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李贺故里、邵(雍)陵、石(敬瑭)陵等景点由于处于边缘区(外围),开发条件尚不成熟。(2)以栾川—嵩县为核心的山岳旅游

图3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的核心与外围模式

Fig.3Core-peripheral model for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Luoyang City tourism resources

资源核心可以通过与尧山、宝天曼、老界岭联姻构建伏牛山旅游体系。该核心区资源目前开发水平较高,整体规划并经过深度整合可以形成“大伏牛山旅游圈”。从完善旅游交通网络角度看,当前“大伏牛山旅游圈”建设的关键是建设以栾川龙峪湾为枢纽的“T”型快速通道:西峡—龙峪湾—嵩县—伊川,龙峪湾—尧山。(3)新安山水旅游资源核心区可以借助连霍高速、陇海铁路和310国道向西延伸至仰韶大峡谷、豫西大峡谷、仰韶文化博物馆等景区,从而组成崤山旅游资源体系。该旅游资源系统的县域经济较为发达,要素集聚和辐散周期短,而且外资对旅游业投资十分活跃,已经具备核心区与外围区同时开发的外部经济条件。

4结语

根据空间基尼系数和旅游资源品位分布图可知,洛阳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相对均衡,高品位资源集中于新安、洛阳市区和栾川3个核心地区,其中洛阳和新安的通达性好于栾川。在空间结构上,本区旅游资源呈“一带两核”模式:一带指伊洛河沿岸的文化旅游资源集聚区,两核指位于北部的新安山水景区和位于伏牛山区的栾川山岳旅游资源景区。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观点,洛阳市旅游资源的3个核心-边缘区分别是:洛阳———伊洛河文化资源体系、新安———崤山山水资源体系和栾(川)嵩(县)———伏牛山山岳资源体系。目前,这3个资源体系正处于要素集聚的成长期,当资源体系进入成熟期后随着资源开发要素向边缘区辐射,3个旅游资源体系的开发水平将趋于均衡。对于通达度较差的栾川—嵩县核心区,首要任务是构建以栾川龙峪湾为节点、连接洛阳、尧山和西峡的快速交通走廊,进而加速核心区演化阶段,缩短核心区从要素集聚阶段向要素辐射阶段转化的周期。

(下转第156页)

·

901

·

第4期李中轩,等:洛阳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演化模式

Population Change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Coastal Cities Based on GIS

Zhang Yaojun 1,Ren Zhengwei 1,

2

(1.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Center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China ;2.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China )Abstract :The more advanced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larger development intensity on ocean ,meanwhile ,the more population gathered in coastal areas.There have been obvious differences in population and its change a-mong coastal cities since 2000.Population in a few coastal cities have been growing negatively.Population density in coastal cities is higher than that in inland cities.About 25,half of all the coastal cities ,are the places for popu-lation influx.By the means of GIS and spatial statistics ,this article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gravity has moved to the southwest slightly ,and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rends to uniform.But the pattern of population density is still clustered in 2010,especially in some cities.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Key words :GIS ;coastal city ;population ;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檨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上接第109页)参考文献:

[1]谢志华,吴必虎.中国资源型景区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J ].地理科学,2008,28(6):748-753.

[2]沈正平,马晓东,曾尊固.中国新亚欧大陆经济带旅游

资源结构及开发布局研究[J ].地理科学,2002,22(2):176-183.

[3]汪德根.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

究[

J ].干旱区地理,2008,31(3):456-463.[4]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20(1):99-103.[5]杨效忠,陆林,张光生,等.舟山群岛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研究[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5):87-90.[6]吴晋峰,包浩生.旅游系统的空间结构模式研究[J ]

.地理科学,

2002,22(1):95-101.[7]李经龙,郑淑婧.中国品牌旅游资源空间布局研究[

J ].资源科学,

2006,28(1):174-179.[8]戴学军,林岚,许志晖,等.基于分形方法的旅游景区系

统等级结构研究[J ].地理科学,2006,26(2):244-250.

[9]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 ].地理科学,1995,15

(1):88-95.

Evolution Model and Spatial

Structure for Tourism Resources in Luoyang City

Li Zhongxuan ,Wu Guoxi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Xuchang University ,Xuchang 461000,China )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indices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accessibil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Luoy-ang tourism attraction system.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homogeneous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but concentrated in central part.Meanwhile ,the accessibility for the tourism resource system is weak and the whole communication net to be ameliorated further.In spatial pattern for the tourism resources ,human attractions st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area along the Yi-Luo River ,and natural attractions situate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According to contour maps of attraction density and quality ,the whole tourism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u-nits on basis of core-periphery theory :Luoyang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 core area ;Luanchuan-Songxian mountain tourism resource core area ;and Xin ’an mountain-water tourism resource core area.Referring to three stages of core-periphery model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otential expectation of the Luoyang tourism re-source system.

Key words :tourism resources ;spatial structure ;core-periphery model ;Luoyang City

·

651·地域研究与开发第31卷

洛阳的旅游发展及其前景

洛阳的旅游发展及其前景 进入21世纪以后洛阳旅游业得到迅猛发展,不管是景类型的丰富、景区接待的情况,还是国际国内旅行社数量,旅游直接从人员都比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其旅游服务体系的档次和规模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业越来越强。 首先从旅游收入上看。旅游收入的多少直观的反应一个旅游城市发展状况的好坏,国内一些发达旅游城市如北京、上海、西安,在旅游方面的收入占全国前列,所以合理的借鉴现有的成功案例是洛阳旅游发展的一个快捷的途径,而洛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在硬件条件上并不比现在一些一线的旅游城市差,所以引进合理的管理手段,和合理的建设手段,将会使洛阳在旅游收入方面保持一个相当的高的增长。 相关数据显示,在“十五”期间洛阳的旅游总收入为384.58亿元,而在十一五期间这个数字为1114.4亿元,增长幅度相当明显,这也正式了洛阳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取得相当可喜的成绩,在学习和借鉴方面做得十分到位。 而另一组数据显示“十五”期间洛阳共接待国内游客7939.2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48.2789万人次。而“十一五”期间,洛阳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27亿人次,年均增长20.96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59.62万人次,年均增长19.43;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25亿人次,年均增长20.97%。通过对比发现洛阳“十一五”期间在接待游客方面取得了井式的发展,在近两年接待游客方面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2010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6079 万人次,同比增长12%。而2011年洛阳接待游客人数达到687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3% 以上。 其次从旅游资源上说【文章摘要】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亿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博欠精深的河洛文化发祥地,素有“九燃腹地”之称。然而,目前洛阳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却存在诸多问题。研究这一腾题,有利于实现洛阳“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实现洛阳旅游产业的翎新与爱展。。妒蕊【关键词】冀;洛阳;旅游产业;旅游鹜添;震纛蠡妻’1灞一.洛阳旅游产业概况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新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有近5000年历史。洛阳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现辖1市6区8县,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总人口607万,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30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发祥地,素有“九州腹地”之称。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给洛阳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洛阳北临巍峨逶迤的邙岭,南对亘古耸黛的嵩山。境内伊、洛、涧廛诸水并流,其地广衍,平夷洞达,土质肥美,物产丰饶。此外,洛.阳气候温和,冷暖适宜,“洛阳牡丹甲天下”早已盛名远扬,洛阳郊县又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辉相映,也给游人带来无限乐趣,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洛阳就已成为国内外许多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业作为洛阳市的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在洛阳市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显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早在1999年,洛阳市就提出将旅游业发展为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口号。近年来洛阳依托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建设旅游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将旅游业培育成洛阳市的支柱产业已初见成效。伴随洛阳市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其行业内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凸现,如洛阳旅游产业发展整体经济规模在全国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位次,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方面,其均处于小规模、低层次的初级发展阶段。这与洛阳市所提出的“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的战略目标还有差距。洛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继续实施工业强市和旅游强市战略,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洛阳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意义重大。 由资料可知洛阳的旅游资源还是十分丰富的,出去人文景观,尚有自然景观可以进行开发和利用,所以说洛阳发展旅游业的前景十分的广阔。 而现在洛阳的旅游发展也表现出了一些问题: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8934359.html, 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作者:刘晨付秋峰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8期 洛阳是一座具有浓重历史文化色彩的古城。历史上曾经先后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同时也是一座风光秀美、独具魅力的优秀旅游名城。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强力推进旅游业发展。但总的来说,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并不很理想,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洛阳旅游业的实际考察,对洛阳旅游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其出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若干解决方案,希望对洛阳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做出贡献。 一、洛阳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洛阳旅游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进入到21世纪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洛阳旅游业也步入发展快车道,截止至2014年底,全市国内国际旅行社88家,其中四星级旅行社6家,三星级旅行社30家,二星级旅行社41家。星级饭店66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3家,三星级38家;开放性旅游景区(点)74家,其中5A级景区5家、4A级景区15家、3A级景区16家。 (二)洛阳旅游资源遍布全市 洛阳悠久的建都史使其披上了一层浓浓的古文化外衣,十三朝古都的美誉更是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外,洛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同时拥有国内罕见的自然旅游资源。其部分代表性景区列表如下: (三)洛阳旅游经济较快发展 近年来,洛阳市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4年洛阳接 待游客总人数9469.81万人次,同比增长10.01%;旅游总收入600.96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8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2%;旅游创汇23816.28万美元,同比增长 17.34%;接待国内游客9385.61万人次,同比增长9.93%。国内旅游收入586.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7%。 二、洛阳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特色单一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一)

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一) 摘要]任何成功旅游地的发展必定经历起步、发展、相对成熟和优化4个阶段。旅游系统的各大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空间上的不同组合,表现为十分丰富的各种形态和结构。基于此,可根据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理论及区域旅游系统的内部形态结构和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把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为点状模式、放射模式、凝聚模式和扩展模式4种类型。以江西旅游发展为例,改革开放至今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模式经历了点状、放射和凝聚模式,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矛盾、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必须优化空间结构的目标、措施和模式。 关键词]旅游系统;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江西省 不同学科体系对空间结构存在不同的研究视角。在旅游地理学中,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是旅游系统的空间表达,是指人类旅游活动中目的地、客源地和交通线路系统之间的地区差异和由此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是旅游系统功能组织方式在空间上的投影或具体表现(吴晋峰,2001)。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及其在旅游开发、规划、营销和管理中的应用,是旅游空间结构乃至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而且为当地旅游发展提供决策性的建议,有利于当地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因此,加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研究尤为重要。

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江西省在过去的近30年旅游业发展迅速,并正向旅游强省迈进,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旅游地的不同尺度,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模式和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式。本文从区域旅游系统的角度出发,在建立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江西省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历程,并提出了优化模式和优化措施,不仅可以为产品开发、线路设计、区域合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为江西省旅游空间结构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一、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对旅游系统空间结构进行的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先后提出并归纳了多种空间结构描述的数学模型和地理方法,应用的理论模型主要有区位论、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1964)、伦德格伦(Lundgren,1973)、密奥塞克(Miossee,1976)和格奥门森(Gormsen,1981)从区位论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其应用到游憩活动与地理空间的结构关系的研究心;伦德格伦(Lundgren,1973)、赫尔斯(Hills)、伦德格伦(Lundrgen,1977)和布里顿(Britton,1980)建立了关于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model),他们强调了在旅游行为中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同时这些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当中,例如,韦弗(Weaver,1998)利用核心一边缘理论模型对加勒比海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格、安提瓜和巴布达群岛进行案例研究;前

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洛阳旅游地理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摘要: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国的旅游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洛阳的牡丹和龙门石窟更是驰名中外。本文把洛阳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对比较重要的景点如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接着对洛阳的旅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洛阳,龙门石窟,白马寺,牡丹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1 行政区划 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分别是: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 另设正厅级新区:洛阳新区,总面积480平方公里。 1.1地理环境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位于东经1l1。08~112。59,北纬33。35~35。05之阆。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东连省会郑州,南接南阳、平顶山,西邻三门峡,北跨黄河而与济源、焦作相连。辖区东西长179kin,南北宽168km,全市总面积l5208.60kin。2 1.2气候条件 洛阳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天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天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年均气温13.4~15.0℃,年均最低和最高气温分别为一0.2~0.3℃和26.2~27.5℃。年均降水量531.9~853.6rim1,主要集中在7~9月。洛阳非常适宜牡丹的生长,该区牡丹特别是中原品种群的生长表现在全国最为良好。1.3交通条件 两大铁路干线陇海、焦技在洛阳交汇,郑西高铁(郑州一西安)已通车。洛阳也是第二条欧亚大陆桥(连云港一鹿特丹)的重要一站,可直接发货运往中亚、东欧、中欧等国及世界其他地区。区域内公路网健全,横贯东西的3l0道和纵贯南北的207国道交汇于此,连霍、南洛、二广、郑少洛、西南环高速公路也通过此地。洛阳机场距市中心10kin,与北京、成都、重庆、广州、青岛、上海、深圳等市的航班已开通。 一.旅游资源 洛阳自建成至今已有4000余年历史,历经13个朝代,共l500余年建都史,是中国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市域内文化古迹众多,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晚眺、天津晓月、洛浦秋风、平湖朝游、铜驼幕雨并称为洛阳八景。目前,全市共有5A级景点1个,4A级景区l4个,3A级景区l0个,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在全国各省辖市中名列前茅。2006年开放的27个景点中,有国家5A级景区龙门石窟,国家4A级景区并有佛教界“释源”和“祖庭”之称的白马寺,国家4A级景区、我国唯一拥有“冢、庙、林” 1百度百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f8934359.html,/view/373622.htm 2《洛阳市牡丹观赏园发展优势及对策》中国园艺文摘20l0年第8期

洛阳旅游文化资源梯度开发

洛阳旅游文化资源的梯度开发-旅游管理 洛阳旅游文化资源的梯度开发 马欢欢 洛阳历史悠久,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且具有文化品位高的资源,而洛阳并未形成与资源相匹配的旅游影响力,因而应根据旅游文化资源梯度开发的阶段和旅游产品体系梯度特点开发出富有层次性的梯度化旅游产品体系,从政府的支持、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营销策略的完善等方面打造洛阳旅游产业的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和特色队四个旅游梯队,优化资源配置,以形成比较合理的旅游景区空间布局,联合打造洛阳旅游品牌。 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区域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也不断深化。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市场条件、旅游产业配套设施条件和现有旅游产品层次等条件的差异,使得区域旅游产品体系中各类旅游产品分布在不同的梯度水平上。洛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也呈现不同的梯度分布,在洛阳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开发出富有层次性的梯度化旅游产品体系,以根据不同的产品层次定位不同的游客群,制定不同的开发策略,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给予不同的人才、资金等条件支持,从而打造出洛阳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精品,使洛阳整个区域的旅游产品体系开发向着系统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一、洛阳实施旅游文化资源梯度开发的意义 洛阳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大,类型涵盖石窟、博物馆、古人类遗址、古城遗址、古建筑、古墓葬、名人故里、森林公园、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特色街区、庙会、水工建筑、特色餐饮、工商企业等方面,以此为基础,洛阳的旅游产品种类丰富,部分旅游产品品味很高,但同时洛阳旅游产品体系中的各类旅游产

品也处于不同的开发层次上,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分异。只有对处于不同梯度的旅游产品进行分重点、有层次的开发,才能促进洛阳旅游产品体系的综合开发,进而完善旅游产品的体系和结构,促进洛阳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洛阳市域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必然具有某些相似性,如果只依靠市区内龙门石窟等高梯度旅游产品的组合必然会造成某些结构性缺陷,进而影响洛阳市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中低梯度的旅游资源或产品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有效的避免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进而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促进洛阳市域内各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协调发展。 旅游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高梯度的旅游产品在刚推出时容易吸引游客,但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当高梯度的旅游产品或旅游产品组合在一段时间里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如果不及时做出调整和更新,往往市场占有率不容易扩大,甚至不能维持原来的市场占有率。当高梯度的旅游资源或产品遇到这样的困境时,中低梯度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则可以起到加速区域旅游产品更新的作用,从而刺激旧客源市场,拓宽新客源市场,吸引新老游客到洛阳,从而延长区域旅游产品的周期,保持洛阳旅游产品的生命力。 进行旅游资源的梯度化开发,可以促进中低梯度旅游产品的开发,促进中心区域环境和社会压力的合理分散,进而使洛阳市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趋于合理化,有利于洛阳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旅游资源梯度开发,构建梯度合理的旅游产品结构,使洛阳市内旅游产品具有生命力,旅游空间结构合理,可以使游客对洛阳旅游的满意度提高,这对于确立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促进洛阳旅游经济全面而协调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洛阳旅游文化资源梯度开发的阶段和旅游产品体系梯度特点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

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 1 研究目的地空间结构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在单个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结构研 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比如:陆林(1996)以安徽黄山、九华山和齐云山为例,阐述了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并应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黄山与美国黄石公园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共性和个性。而张捷、都金康、周寅康等(1999)以九寨沟及比较风景区为例,用游客距离衰减曲线和多种距离累计曲线揭示了观光旅游地客源市场空间结构整 体特征和空间距离分异特征。另外的一些类似研究还包括潘勇(1998)对上海市区居民 旅游强度、频度分析及旅游行为模式;朱同林(1998)对九华山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孙玉贞、马耀峰等(1998)对昆明市亚太地区主要旅游客源特征;邓明艳(2000)对成都旅游市场时空分布模式等。 在国外,也有一些关于旅游目的地客源

市场的空间分析和测定文献,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需求预测及其数学模型的构造;旅游者目的地选择模型;以及游客流空间结构的研究。在旅游空间模型方面,Wilson(1967)对游客空间分布模型的统计理论进行了研究。Miossec(1976)和Gormsen[10](1981) 从空间结构和空间动力学角度观察了目的 地旅游演变过程,并将旅游者的行为和类型同旅游者的地理分布模型结合起来考虑;Lundgren[11](1973)和Britton[12](1980)建立了关于游客空间分布和旅游业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他们强调了边缘地区对核心地区的依赖。Mitchell and Lovingood[13](1976)从空间关系角度论述了城市公共游憩问题。 在前苏联,地理学家们建立了地域游憩系统的概念,来描述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日本学者对旅游空间结构亦曾加以注意,除野信道[15](1985)在其《观光社会经济学》一书中即曾专辟一章“观光之空间构造”讨 论旅游空间结构,但其客源市场主要以国外游客作为样本群。

洛阳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洛阳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绵长,文化积淀深厚,古迹遗址众多。因此在洛阳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古代文化历史遗迹作为一种珍贵的旅游资源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这次旅游市场调研的结果,我们着重从旅游业的角度对以下几个地方进行分析,分别是天子驾六博物馆、龙门石窟、洛阳白马寺、周公庙、封神宫。 在洛阳市的旅游业中,天子驾六博物馆有很大优势。第一、它的交通位置比较优越,位于市区,距离火车站、汽车站都很近,游客往来花费时间很少。第二、门票价格相对较低,成人每张三十元,学生半价,这对于广大的游客来讲是可以接受的。第三、该博物馆是在地下修建的,因此内部环境清幽,可以避免交通引起的嘈杂,从而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第四、就是它本身的名称,“天子驾六”不是一个名词,用它作为博物馆的名称对外来游客很有吸引力。当然通过调研和工作人员的介绍,天子驾六博物馆仍由不足之处,尚待改进。首先、博物馆内在展示周代礼仪制度上偏重于工作人员讲解和文字介绍,缺乏真正的实体文物,容易使游客产生空洞之感。其次,宣传力度较小,和龙门石窟、白马寺相比更显得相形见绌。据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内的墓葬坑是全国规格级别最高的车马墓葬坑,但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提起洛阳先想到的就是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名胜古迹,天子驾六却鲜为人知,充分说明了其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大。应通过报纸、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再次,通过“王陵、王器、王都”所展现展示周代的礼仪制度是比较抽象的历史知识,一般需要较高知识层次的人才可以看懂,对普通大众则缺乏吸引力。因此可以视频、模型等方式展示西周的历史风貌、文物制度、宗教礼仪。最后,据工作人员的介绍,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对墓葬坑进一步挖掘,所以博物馆的面积很难进一步扩展,这就极大地限制了游客数量。 我们再看龙门石窟,它是全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早已驰名中外。因此龙门石窟在旅游开发上已经相当充分,要想继续保持在洛阳旅游市场上的地位,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工作,这是继续发展旅游业的前提和基础。众多露天的石窟雕像、碑刻长期遭受风蚀、雨淋、水侵、日晒,因此保护工作是很必要的,尽管自然方面的损害很难避免。同时还有人为的损害也不容忽视、为此要适当限制游客数量,减少人为损坏的几率。再次、龙门石窟历经沧桑,保留下来的只是一部分,可以根据现存石窟雕像的特征对于在历史上遭到破坏和已经消失的部分进行复原,尽可能展现龙门石窟的原来面貌,这也算是挖掘龙门石窟旅游潜力的一种方式。白马寺也是我们进行调研的重要对象。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白马寺作为我国第一古刹,在中国佛教史和对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白马寺的年代比龙门石窟更为久远,历史上几度兴废、重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了保存这一历史遗迹花费了巨大财力、人力、物力对其进行整修,因此我们今天才有幸看到这座千年古刹。和龙门石窟一样,白马寺在旅游开发上已经相当充分。如何继续保持白马寺的旅游价值并挖掘其旅游潜力也是摆在人们眼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当看到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文化领域的交流也在不断加深,白马寺作为中国的千年古刹,历经沧桑,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整个发展历程,作为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结晶所在,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白马寺在未来旅游市场上的潜力是巨大的,接待的游客数量会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现在的白马寺规模在未来或许不能适应这一需求。因此,根据白马寺现在的建筑风格适当增加建筑规模也是必要的,这也是还原白马寺历史真相的必然要求。白马寺既然作为千年古刹,就应该对周围产生辐射作用,目前白马寺这一古建筑群周围现代风格的建筑居多,白马寺置身其中既独特又孤立,因此可以适当增加寺院周围的古建筑,扩大古建筑的比重,增加古式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评价指标调查问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填写此表。我是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的硕士研究生张彩霞,毕业论文是关于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优化研究,首先需要建立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请您按您认为的重要程度给指标打分,看以下指标是否合理,并不当之处请修改指正! 您的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研究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 请您根据指标的重要程度打分 “重要”—9 “较重要”—7 “一般重要”—5 “较不重要”—3 “不重要”—1 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层二级指标层三级指标层三级指标层重要程度打分 旅游节点 旅游吸引物 景点密集度7 景点的主次、配景和游赏序列组织7 景点美感度9 景点的异质性与互补度9 建筑物体量、高度、色彩、造型与景观相协调9 旅游服务设施 旅游集散中心的布局与功能9 休憩场所布局7 购物场所布局7 住宿设施完备程度9 餐饮设施完备程度9 通讯便捷度7 其他公共服务点(洗手间、医疗点等) 5 旅游线路旅游交通 可进入性9 街道的围合性 5 区内标识系统可识别度 5 交通便捷度7 游线组织 游道组织的合理性7 一级景点与二级景点之间的尺度 5 游线与其他类线路的关系 5 旅游域面 旅游区 景观多样性7 功能分区 5 绿化覆盖率7 活动内容丰富程度7 人地协调性 5 生态环境保护情况9 旅游氛围 环境容量7 旅游主题感知 5 当地居民友好程度 5 当地特色元素的融入7 1.您认为上表对这些指标的分类是否合理?(B ) A.非常合理 B.基本合理 C.需进行适当调整 D.完全不合理如存在不合理之处,您认为应该如何调整?(为方便您也可用批注在原表处增加或修改)

论洛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洛阳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洛阳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长期以来洛阳“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旅游形象深入人心,久负盛名的洛阳在河南省的入境旅游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河南省的旅游创汇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洛阳在旅游发展过程当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主要通过对洛阳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洛阳;旅游资源;问题;对策

The analysis and strategy of Luoyang Tourist Resources Abstract Luoyang is a rich tourist resources with long history and thick culture.For the long time ,the tourist image of "thousand old capital,peony city" has enjoyed popular support around the people.With a long standing reputation ,Luoya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boud tourism of Henan province, and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tourism exchange. However,there are more and more question emerging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Luoyang tourism.The paper mainly through analys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uoyang tourism resource,put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the current question. Key Words: Loyang ; Tourism Resource; Question; Strategy

关于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开发条件评估

关于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及其开发条件评估 在总面积15.6万km2的三晋大地上,高山谷、山地森林、飞瀑流泉祠堂庙宇、宫观楼台、人遗址、古风古貌、珍禽稀、名院名城、奇观洞,几乎能想得到的景观类资源,们都可以在这里找寻的到。山西的游资源用博大精深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地上地下,开的未开发的诸多旅游资,常常令身在其中的三人都瞠目结舌。 1源种类丰富,地域特色鲜明 山西的旅游源虽囊括万千,总量繁,种类齐全,但是随今年来对三晋旅游资源的发利用,加之政策的引导,山旅游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由于山西的南北文化差和地文景观的分布状况,以及西的地形地貌特色,近年来在旅规划开发中形成以下六大主要特旅游区。晋北宗教古建游;晋中晋文化古城游;晋南寻觅祖游;黄河文明;晋东南太行风情;红色经典游。 2文化气息浓厚,自然景奇异 在山西旅游,不仅是次身心的休憩,更是次精神的沐浴。山西囊了远古先民到近现代不同期的历史名人遗迹遗址历史重大事件的遗址、著名建。山西的非物质文化产也是从北到南遍布全省,民间戏、音乐、舞蹈、美术、曲艺,别具三晋风格。因此在三晋旅也是学习祖国历史文化的过。煤炭化工业在山西对第一的产业地位让人觉得山西就是一被烟煤熏黑四壁封闭的古院落殊不知,山西其实有多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很难寻到的奇观美景。宁武天池在海1771m的高地上波涟漪,犹

如天上瑶台太行大峡谷原生态自然景观犹如始峡谷林地,北武当集泰山雄、恒山奇、华山险、庐秀、黄山幽的特点于身。 3独特的地理分界 山西行政区划北部为万里长城的一,西部及南部一段为亲河黄河,东不及南部东段为太山。这样独特的地理分不仅将山西包的严严实实,而且这大地理界线本身也知名度极高的旅游资源。长城山西境内的多处古关隘如娘子、雁门关、平型关、偏关是古代及近现代军事重的关口。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估 4.1有利因素析 山西旅游资源量大、类型多。除了海洋、沙漠、屿等元素外,一般认为的游景观在山西均有发现。各种旅游源遍布全省,山西是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省。山西的游资源从人文和自两个角度看主要包括如下资源型。自然风景类型历史名山、峡谷陉道森林、高山草甸、溶洞、湖泊泉水、瀑布、温泉、河流、暑型气温、珍惜自然观;人文景观类型有寺观祠庙、石、长城、古代民居、古代陵墓、史名城、古人类遗址、化纪念地、名人故居或遗迹、今战场遗址、博物、现代建设工程及重大成就景、名特产市场及其作坊、地方戏曲艺及其形成演出原地、珍稀人文观。 资源的年代远,更具参观科研价值。山有一大批旅游资源是历史上形成的,能直观的反映当时的政、经济、文化风貌,不仅有高的科研价值,同时也更能满足广游客追求原滋原味的理需求。大同的云冈石是

河南旅游空间结构完善研讨

河南旅游空间结构完善研讨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11年3月,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关注。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有望成为未来中国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促进周边地区发展的倍增器。中原经济区范围很广,包括以河南为中心,涉及周边地区的广大区域。它将成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与此同时,郑西高铁的开通成为了一条连通中西部旅游的黄金线路。[1]2012年郑州至北京、至武汉的高铁将相继开通运营,未来3-5年郑州至太原、徐州、济南、合肥等地的高铁相继建成。米字型高铁交通框架形成后,将给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优化带来机遇。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枢纽城市,郑州将在中部地区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空间距离的缩短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旅游资源可以相互依托,深度挖掘,推出精品。 二、河南省旅游资源概况与空间结构的现状分析 1、河南省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条件。自然因素、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该区域的旅游资源数量、类型和空间分布状况。河南位于中原腹地,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使得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河南有4大古都,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点的层次上看,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安阳、洛阳、焦作、南阳、商丘、郑州(开封)等城市;从线的层次上看,主要分布于陇海铁路和京广铁路沿线以及交汇之处;从面的层次上看,豫西北地区和中心区域是旅游资源集中地区,豫东南则分布较散。 2、河南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特征与开发现状河南地处中原腹地,山地多见于西北部和东南部。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旅游资源开发格局明显:首先,旅游资源开发以沿黄地带为主,尤以郑汴洛一线的旅游发展最为迅速。这条主轴线成为河南旅游宣传和发展的主要核心,形成了西热东冷的发展状况。其次,城市的历史积淀影响了政府决策倾向。河南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历史古都如安阳、开封、洛阳的发展,这些旅游城市交通状况、景点的配套设施等都相对完善。综合来看,河南旅游空间结构并未真正实现合理构建,在东西部之间以及重点城市与

洛阳旅游景点大全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伊洛盆地,南临伊厥,背靠邙山,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四周为群山环绕。这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巨龙般的黄河穿过山陕峡谷,奔腾咆哮,经洛阳之北滚滚东流,而洛阳恰似一颗珍珠系在这条巨龙的腰间。 自古以来,洛阳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代帝王争相建都之地。 一、洛阳市内旅游线路: 市内游:天子驾六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洛阳民俗博物馆(潞泽会馆)、洛八办纪念馆、洛阳都城博物馆(周公庙)、王城公园、西苑公园、牡丹公园、洛浦公园、明清老洛阳十字街(含鼓楼)、丽京门 东线:白马寺、神州牡丹园、汉魏故城、玄奘故里、洛阳商城博物馆、唐恭陵、双龙山 西线:千唐志斋、汉函谷关、龙潭大峡谷、青要山、荆紫山、黛眉山、始祖山、鹰嘴山、郁山森林公园、奇石山庄 北线:洛阳古墓博物馆、樱桃沟、郁金香园、洛阳国家牡丹园、黄河小浪底风景区、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万佛山风景区 南线:关林、龙门石窟风景名胜区(含香山寺、白园)、程园、范园、陆浑水库度假区、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天池山、木札岭、鸡冠洞、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重渡沟、养子沟、老君山、通天峡、白石崖、倒回沟、鼎室山 东南线:西泰山、铁顶山、玉马湖、杜康仙庄、大虎岭风景区 西南线: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山寺风景区、神灵寨国家森林公园、洛河漂流、“洛书出处” 二、洛阳周边游线路: 洛阳+登封(嵩山少林寺、塔林、中岳庙、观星台、嵩阳书院、三皇寨、法王寺) 洛阳+三门峡(黄河大坝风景区、黄河白天鹅观赏区、虢国车马坑博物馆、黄帝铸鼎原、宝轮寺塔) 洛阳+山西运城(盐湖、永乐宫、关帝庙) 洛阳+陕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陕西历史博物馆、骊山华清池、黄帝陵、唐乾陵、唐昭陵、法门寺) 洛阳+济源(王屋山、九里沟、曲阳湖、五龙口、西滩、济渎庙) 洛阳+山西晋城(皇城相府、鹳雀楼、普救寺) 洛阳+安阳(殷墟博物苑、羑里城、岳飞庙、红旗渠风景区、林滤山太行大峡谷) 洛阳+鹤壁(云梦山风景区、大伾风景区) 洛阳+南阳(武侯祠、医圣祠、内乡县衙、恐龙蛋化石遗址、老界岭、宝天曼森林生态旅游区) 洛阳+开封(清明上河园、中国翰园碑林、铁塔公园、龙亭、大相国寺、开封府、延庆观)洛阳+平顶山(石人山风景区、昭平湖风景区、风穴寺、石漫滩、三苏坟)

旅游景点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

阿拉善额济纳旗居延海之空间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 一.居延海空间结构分析 景观的空间结构通常是指景观组成单元的多样性和空间配置,是景观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景观空间结构的分布及其变化是自然、社会和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阿拉善额济纳旗居延海景观空间结构的分析,一方面可为开展其景观功能与与景观动态的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为进一步研究其不同历史时期景观演变机制及其景观健康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地理位置与周边地貌 此湖地处东经101度24分,北纬42度33分左右。 居延海所处的额济纳地区地处我国北部边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最西端,属于我国西北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下流地区,因此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同时其湖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北约4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北缘,为古弱水的归宿地,因此居延海虽然受到黑河大量水源的供给,却地处沙漠边缘的戈壁洼地,这也从某种程度决定了该湖的水量和形状绝不会是固定的。具体来讲,现如今的居延海发源于祁连山深处的黑河,在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个省区800多公里后,汇入巴丹吉林沙漠西北缘两片戈壁洼地,形成东西两大湖泊,总称居延海。 值得一提的是,居延海地处的额济纳地区因直接受黑河流域灌溉,因此呈现出难得的绿洲地貌,而这些绿洲地貌与黑河的灌溉,使得居延海虽处于沙漠边缘,却能长期保持湖泊生态与湖泊空间结构。 (2)主要补给水源与地貌因素对居延海空间形状的影响 居延海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黑河流域水源供给下所处的额济纳河,又因为居延海紧靠沙漠边缘地带的戈壁洼地,因此居延海的整体形状狭长弯曲,犹如新月。后来,其湖因各种原因(沙漠地貌影响、洼地形状变化、天气、季节、水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该湖的水量供给湖---额济纳湖水量减少,因此居延海湖面急剧缩小并分裂成了两个湖泊(西湖名噶顺诺尔,东湖名苏古诺尔),此后此湖的形状便开始漂移不定,湖面忽东忽西、忽南忽北,且时而大时而小,因此此湖曾一度干涸,这也恰恰说明了保持湖泊原本空间结构的重要性!此湖经过整治后,风景旖旎、美丽异常,受到诸多游客的欢迎及憧憬,这一点也恰恰为居延湖带来了旅游景点发展契机,此后一举发展为热门景点。 (3)居延海历史空间结构的变迁与分析(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居延海地处沙漠北缘、戈壁洼地,并直接受其水量供给河额济纳河的影响,这样的硬件条件直接决定了居延海“靠天吃饭”的特性。历史上的居延海曾由东、西、北三个湖泊组成,水量充足,周边水丰草美,湖中生长着鲤鱼、鲫鱼、大头鱼、草鱼等鱼类,天鹅、大雁、鹤、水鸭等常来此栖息,但毕竟居延海旁边还有沙漠倚邻而居,因此,居延海在周边沙漠干热环境的影响之下,逐渐呈现出水量减少的趋势。发展到1961年,该湖便一直被周边巴丹吉林沙漠的茫茫碱漠和荒沙覆盖,竟成为飞扬沙尘的发源地之一。 居延海干涸后,直接导致依靠居延海而生的绿洲生态和地区生态急剧恶化,后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居延海周边的生态,开启了大规模工作改道黑河水,使其汇入居延海,随着连年补水,该湖如今的居延海蓄水量达到了4720万立方米,并恢复了其周边生态。 整治建议:1.居延海虽地处额济纳绿洲地区,但紧靠沙漠北缘,且地处戈壁洼地,空间结构较为封闭,一旦沙漠环境恶化,将直接导致居延海及其周边生态系统崩

浅析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浅析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摘要:洛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也需进一步推进发展。本文围绕《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反展的实施方案》,分析洛阳市文化产业现状、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洛阳;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增强,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经济与文化交融的表现之一。它既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大众的需求所在。 一、洛阳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日前,在《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反展的实施方案》[1]中明确提出了我市文化产业五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方案》[1]指出,我市将紧紧围绕“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以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为依托,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动力,以重大产业项目和文化品牌为支撑,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一)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文化产业作为新型的经济与文化结合的载体,对二者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洛阳历史文化丰富悠久,可发展的文化产业也是多种多样。其中,突出洛阳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有:牡丹文化产业、洛阳文化传媒业、发展会展业、文化旅游产业、洛阳特色汤食文化产业、演艺娱乐业等。 在洛阳牡丹文化产业方面,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重中之重。自 1983 年举办首届牡丹文化节后,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成为洛阳的一大特色。洛阳牡丹文化节,是在每年 4 月 5 日至 5 月 5 日前后,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洛阳市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厅承办的以“花开中国”为开幕式主题的文化活动。[2]牡丹文化节的举办,促进了旅游、传媒、交通、餐饮等各行业的收益增长。同时,伴随着牡丹文化节的日益求精,建设洛阳牡丹书画品牌,工艺美术品

洛阳旅游资源评价

洛阳旅游资源评价 一、洛阳旅游资源调查 1、概述 洛阳,原作“雒阳”,古为豫州的一部分,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因境内有伊、洛两水,也旧称伊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渊薮和发祥地。远在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距今约八九千年前至四五千年前),黄河中游两岸及伊、洛、缠、涧等河流的台地上,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由裴李岗文化而仰韶文化、而龙山文化、而夏文化,一脉相承,连绵不绝。建国后在洛阳一带发现的孙旗屯遗址、王湾遗址、矬李遗址等近200处聚落遗址,便是当时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我国古籍所载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也发生这一地区。 洛阳辖区地处中国地势三大阶地中第二阶地的东部前缘和中国黄土高原东 南部边缘,是中国东西构造区和南北地质的重要分界,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其中,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山脉、丘陵、河谷、平原具备,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土壤种类繁多,气候兼容南北。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积存丰厚灿烂,山水景观多姿多彩,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2、旅游资源概况 ①风景名胜及分布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4公里的龙门山西山,是中国四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洞窟有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看经寺等。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石窟是我国古碑刻最多的一处,有古碑林之称,共有碑刻题记2860多块,其中久负盛名的龙门二十品和褚禭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魏碑体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东7公里,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誉为“释源”、“祖庭”,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关林庙是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的衣冠冢,是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中轴线上从南到北依次有舞楼、大门、仪门、石栏板甬道、月台、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碑亭、墓冢等。两侧对称耸立着钟楼、鼓楼、华表、焚香炉、配殿及长廊等 白云山位于洛阳南88公里处,属天然原始森林,占地四万余亩。白云山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平均海拔1800米,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6℃,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调查,有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景区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之水于一峰,集三河之灵于一山,为中原独有,堪称“中原山水大观”之绝品。山峰雄奇巍峨,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37座,玉皇顶海拔2211.6米,为

吉林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吉林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摘要:吉林省是中国的生态大省,旅游资源丰富。研究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分析,除了要考虑旅游资源本身外,还要结合区域空间结构进行,从而实现旅游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协调,有利于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从这个角度出发,影响旅游空间结构的因素将包括旅游资源及其空间组织、旅游城镇及其载体功能、旅游通道及其线路支撑等内容,本文从这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旅游资源是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决定因素,其数量的多少、等级的高低及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旅游业的地域发展战略。在经典的“推一拉”模式中,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对旅游生产力的布局有着深刻影响。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即区域性。这种特性不仅可以直接引发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规模效益以及时空安排都有重要的影响。吉林省是中国的生态大省, 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人文旅游资源独特。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础和生态省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吉林省的旅游资源空间研究,对于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推进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上关于吉林旅游的相关论文、以及《吉林导游》先关资料统计。 1.2方法 旅游资源的集聚效应反映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集中与离散程度,有集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三种空间分布态势,定量刻画可采用最近邻指数(最近邻比) ,其 公式为: 式中:R 为最近邻比,反映点状事物的空间分布性质,R < 1 表明点状事物有集中分布的趋势,R = 0 表示完全集中,即所有点集聚到一点;do 表示点状事物之间的平均距离,即每一点与其最近点之间的距离相加后除以n 的值;a 为研究区域的面积; n 为点状事物的数量。 旅游资源品位指标计算公式: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我国学者关于旅游度假区理论模式的探讨很少,但还是有人对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进行一定的总结,如天问(2000)按功能将旅游度假区分为入口区、度假中心区、康体健身区、户外活动区、文娱活动区、度假别墅区、维修区(各区功能见表5-7)。他关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是上述国外几种功能分区理论模式的具体化,其中入口区和维修区可以统属于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是度假核心地区,康体健身区、度假中心区、户外活动区和文娱活动区属于吸引物集聚区。在实践中,度假别墅区、度假中心区一般紧紧相邻,甚至完全合并成一个组团。从天问的旅游度假功能分区中也可看出,康体休闲活动功能在旅游度假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表5-7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分区(天问,2000) 分区活动功能 入口区接待、管理、停车、行搬运、安全检查 度假中心区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商店、快餐厅、餐厅 康体健身区运动场、游泳池、海滩、户外体育比赛场 户外活动区通常具有风景优美的环境、视点和游览步道 文娱活动区舞厅、夜总会、酒吧、剧院和夜间娱乐场所 度假别墅区安静区,不受噪音的影响,布置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 维修区储藏、机械、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住房 对于岛屿这种特殊的滨水旅游度假区,向明(2001)提出,岛屿规划中一般可以将功能区分五大块:游览观光区、生态保育区、娱乐区、休闲度假区、服务区(图5-3)。 图5-3 岛屿规划功能分区结构图(向明,2001)

蕾蕾(1998)分析了我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情况,并分析归纳了其中共性。指出: 1、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综合服务区,可以对应上冈恩模式中的服务社区; 2、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1个度假别墅区,这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特点是相一致的。旅游度假区是度假旅游者的短期居住地,旅游者希望能够体验他们在城市中难以得到的居住环境,因此度假别墅是度假区中较为理想的住宿设施。尽管旅游度假区有广泛的服务和娱乐设施,但是若没有旅游者居住,很多设施就会闲置起来,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国外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住宿设施的收入; 3、除综合服务区和度假别墅区之外,其他功能分区主要是旅游吸引物的分区,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必须具有多种旅游吸引物才能吸引超过经营保本门槛人数的旅游者来度假; 4、每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都规划有高尔夫球场。大型旅游度假区有多种高档的住宿设施,来度假的旅游者也多为中产阶级及富豪和准富豪阶层,他们需要有高档的康体休闲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是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康体设施。国外的大型旅游度假区都设有1个高尔夫球场,以至于澳大利亚的学者在探讨旅游度假区的概念时,提出高尔夫球场是判别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表5-8 我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简表(蕾蕾,1998,有改动) 度假区名称面积 (km2) 数量功能分区名称 金石滩13.6 7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地质景观游览区、国际 游艇俱乐部、游乐运动场、森林狩猎区、海上活动游览区 石老人10.8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洋公园及海上游览区、 啤酒文化城、休闲健身区 太湖1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吴文化城、水上风情园、 桥岛风光区 太湖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水上活动区、康复中心佘山20.5 19 综合服务区、大众别墅区、乡野别墅区、高尔夫球场、佘山主景 区、农田观光区、水上漂流区、果林采摘区、环保教育区、生态 核心区、休闲垂钓区、植物赏析区、爱心动物园区、野营烧烤区、 主要入口区、快乐嘉年华、体育公园区、竞技比赛区、训练基地、 攀岩蹦极区 之江9.88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游乐购物区、大型淡水 沙滩浴场 武夷山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水上活动区、游览娱乐区、休闲区、 武夷文化区 湄州岛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妈祖文化城、贸易中心南湖1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野生世界、娱乐购物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