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图解教材2016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图解教材2016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图解教材2016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图解教材2016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必修3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新课标)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 如图所示,①②③为对胚芽鞘作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B.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C.④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④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方法规律】用“两看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状况

(1)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则生长;②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不均匀则弯

曲生长。

2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微探究】

(1)若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中,植物还能发生极性运输吗?还具有向光性吗?

提示:极性运输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即使在太空中也会发生极性运输,也具有向光性。(2)若加入呼吸抑制剂,则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到影响,由此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提示:主动运输。

3 [2014全国高考]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特别提醒】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横向运输的辨析

(1)极性运输就是将物质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运送到形态学下端,如根尖产生的生长素会向上运输,而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

(2)非极性运输是指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不受形态学上下端的影响,如生长素可优先供给生长中心。

(3)横向运输的方向平行于茎的横切面。

(4)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4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单侧光到底是使生长素转移了,还是使生长素分解了的问题。

(1)该小组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时,进行了示意图1所示的实验。你从该实验中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分析获得这一结论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

示意图1

(2)该小组又做了示意图2所示的实验设计,将经过甲处理后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切去胚

芽鞘尖端的切面上(见乙),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甲乙

示意图2

①若乙中胚芽鞘A、B、C、D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或=表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转移了。

②若乙中胚芽鞘A、B、C、D的长度关系为________(用图中字母和<、>或=表示),说明单侧光使生长素分解了。

(3)资料显示:有些学者通过实验,发现单侧光照后,黄化燕麦胚芽鞘、向日葵下胚轴和萝卜的下胚轴都会向光弯曲,但两侧的生长素含量没有什么不同,相反却发现向光一侧的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一侧。若依该结论,则示意图1中的乙表现的结果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长素不能透过盖玻片,示意图1中的乙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分布均匀,与甲实验对比说明向光侧的生长素没被分解,而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到背光侧。

(2)如果单侧光使生长素发生了转移,则琼脂块D中生长素含量大于琼脂块C,暗处的琼脂块A等于B,且D中含量大于A、B中含量,所以胚芽鞘C、D的长度关系为D大于C,胚芽鞘A、B的长度关系为A等于B,且D>A=B>C。如果单侧光使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D中生长素含量大于琼脂块C;暗处的琼脂块A中含量等于B中含量,但是琼脂块A、B、D中生长素含量大于C,所以乙中胚芽鞘A、B、C、D的长度关系为A=B=D>C。(3)向光侧的抑制物多于背光侧,背光侧生长快,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答案】(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到背光侧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分解,则乙中的胚芽鞘尖端将弯向光源生长

(2)① C<A=B<D(或D>A=B>C等)

② C<A=B=D(或A=B=D>C等)

(3)弯向光源生长

【知识结论语】

1.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都是胚芽鞘的尖端。

2.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背光一侧生长素的含量多于向光一侧。

3.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4.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O2养料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2-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 等离子有 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cl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 2- 、HPO4 等离子有 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演示教学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生物必修一物质基础与细胞思维导图

必修Ⅰ全册及选修Ⅲ细胞 工程的思维导图 (抓住主干,你就不用怕!) 基本元素含量最多 鲜重O>C>H>N 干重C>O>N>H C、H、O、N、P、 S、K、Ca、Mg等 大量元素多样性与统一性组 成 元 素 基 本 单 位 蛋 白 质 干 重 含 量 最 多 缩 合 反 应 构 成 层 次 结 构 多 样 性 五 碳 糖 功 能 多 样 性 含 氮 碱 基 核 苷 酸 基 本 单 位 蛋白 质、 磷 还原 性糖 酸 及脂 肪的 鉴 定 实 验 D N R A N A 种类 种 类 功 能 特 异 性 功能 核酸糖类脂质 观察细 胞中 DNA与 RNA的 分布 细蓝 菌 细 藻 细 动 物 细 胞 胞胞 原核 细胞 区别 ( 如 酵 母 菌 、 毛 霉 、 蘑 菇 等 ) 真 菌 细 胞 植 物 细 胞 真核细胞 原 理 探 索 本 质 酶 特 性 及 验 证 实 验 名 称 ATP 、与 结 构 简 式 、 与 ADP 的探 相究 互酵 转母 化菌 ADP 及的 、 涉呼 及 AMP 的 生 的 关 命 系 动活 吸 方 式 ATP 细胞代谢细胞的生命历程 有 氧 呼 吸 与 无 氧 呼 吸 的 过 程 及 比 较 呼 吸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的 应 用 ( 影 响 因 素 ) 色 素 的 提 取 与 分 离 、 色 素 的 种 类 及 功 能 探 索 历 程 ( 了 解 几 个 重 要 实 验 ) 光 合 作 用 光 合 作 用 的 过 程 ( 光 反 应 与 暗 反 应 ) 影 响 光 合 作 用 速 率 的 因 素 ) 细 胞 不 能 无 限 增 大 ( 探 究 细 胞 大 小 与 物 质 运 输 速 率 各 时 期 细 胞 周 期 及 各 时 期 特 征 无 丝 分 裂 DNA 、 染 色 体 数 量 有 丝 分 裂 减 数 分 裂 细胞分 裂 细胞分裂 概 念 及 特 点 分 化 的 结 果 及 根 本 原 因 细 胞 分 化 细 胞 衰 老 与 个 体 衰 老 的 关 系 、 衰 老 的 特 征 细 胞 全 能 性 及 应 用 ( 造 血 干 细 胞 ) 凋 亡 的 概 念 及 意 义 , 与 坏 死 的 区 别 概 念 及 特 征 专业资料整理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填空附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1、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直接从水中获得生存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2、多细胞生物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内环境内环境与细胞内液的转换 1、概念:血浆()细胞 内环境=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占到()。营养物质通过()等系统,氧气通过()等系统进入机体细胞;代谢废物(CO2、尿素等)主要通过()等系统排出体外。(P8图) 2、体内大多数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 3、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说明生命系统起源于原始海洋。血浆成分:含量最多的是()、其次是(),此外还有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为:()。 4、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渗透压、PH、温度 (1)渗透压:指溶液中()对()的吸引力,取决与溶液浓度,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浓度越低渗透压越小。血浆渗透压主要与()含量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取决于()。37℃时,血浆渗透压为(),与0.9%的NaCl等渗。当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因为()而破裂,放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因为()而死亡。 (2)PH:血浆PH为(),与()、()等离子有关 (3)温度:()左右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的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的作用,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叫做稳态。内环境稳态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例如: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就会出现(),最终会引起死亡。 2、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图解教材·2016-2017学年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教新课标)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 如图为某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在Ⅱ处给予足够强的有效刺激,则在a处可检测到电信号 B.在b处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在b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被酶分解 D.在Ⅱ处施加有效刺激引起的屈肌收缩不属于反射 【方法规律】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传导方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根据脊髓内突触结构判断,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 2 [2015浙江高考] 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微思考】已知神经纤维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Na+浓度正好相反。静息时的K+外流和兴奋时的Na+内流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 提示:被动运输。 3 [2015江苏高考] 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 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 和Cl- 同时内流 【微探究】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快,还是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为什么? 提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因为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 (2)神经递质以什么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其意义是什么? 提示:胞吐。短时间可释放大量神经递质,提高兴奋传递的效率。 (3)神经递质被释放并发生效应后,能否长期存在于突触后膜?其可能的去向有哪些?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txt爱,就大声说出来,因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石头记告诉我们:凡是真心爱的最后都散了,凡是混搭的最后都团圆了。你永远看不到我最寂寞的时候,因为在看不到你的时候就是我最寂寞的时候!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内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 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 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 神经纤维上双向静息时内负外正 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2、兴奋的传递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 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有受体)→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 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 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高中生物思维导图必修一部分

你来补充:例如1.不同种类细胞中化合物种类和含量有差别吗?如果有请举例说明?2.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某种无机盐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 专题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部分酶的化学本质为核酸 1、鉴定蛋白质的方法; 2、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 3、蛋白质的结构的多样性原因; 4、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转录和翻译); 5、分泌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功能蛋白 催化剂----酶 运输-----载体 识别-----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抗体) 调节-----部分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 结构蛋白 1.膜的功能主要与哪种组成成分有关?有什么关系?膜上成分会改变吗? 分泌蛋白中所涉及到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每 种细胞器的具体作用?膜面积具体如何变化?

专题三: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营养物质由消化道进入细胞或者氧气由肺泡进入细胞穿过多少层膜?毛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无膜(核 糖体、中心体的功能)单层膜(内质 网、高尔基 体、液泡、溶 酶体的功能) 双层膜(线 粒体、叶绿 体的功能) 信息 交流 的例 子? 磷脂制成小 球包裹药物 和血液透析 膜分别利用 膜的什么特 性? 哪些细胞 器(结构) 可产生 ATP? 哪些细胞 器(结构) 可发生碱 基的互补 配对? 两种细胞器组成成分 伞藻实验过程? 3种模型的概念及例子?真核生物中哪些细胞无细胞核? 提高氧气浓度对哺乳动 物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有 无影响? 穿过半透膜进出某结构的水处于动态 平衡时,膜两侧浓度一定相等吗?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是指? 2.细胞液的组成成分?

专题四: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实验试剂种类及浓度? 细胞壁的特性? 这些例子体现了膜的什么特性? 水稻培养液中钙和镁离子浓度为什么增加? 1. 说出三种跨膜运输的概念、例子、特点? 2.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有物质浓度、温度、O2浓度等,这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运输速率?可以以坐标图形式画出。 3. 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内外的浓度大小?这两种离子什么时候运输方式为主动?什么时候为协助扩散? 4. 囊性纤维病患病与离子运输有关系吗? 酶与激素在来源、化学本质、作用及作用 机理、作用后的活性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酶活性?胃蛋白酶的最适pH 是多少? 酶特性探究性实验? 为什么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酶? ATP 的结构简式和结构?其中A 的含义分别是什么?ATP 中的糖是什么糖? 所有细胞都可进行吗? 吸能 与方能反应 ? 外界因素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曲线?农业生产中如何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重点关注 1. 外界因素对呼吸速率影响的相关曲线? 2. 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最新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生物-必修2-思维导图

--

遗传的物质基础 --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生物的变异表现性(改变)=基因型(改变)+环境条件(改变) 可遗传的变异 不遗传的变异 可遗传 的变异 染色体 水平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染色体数 目变异 非整倍体:单体、缺体、三体等 整倍体: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人类遗传病 与优生 基因突变:碱基替换、移码突变等 DNA 基因 水平基因重组 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互换 基因拼接(DNA重组技术) 进化 自然选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手段)→遗传变异(内因、基础)→适者生存(结果) 原始物种新物种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基础:自然选择学说 进化单位:种群 进化实质:基因频率改变 进化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进化方向:自然选择方向 推动 --

-- 遗传的基本规律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 结论 演绎推理 设计实验 验证 自花且闭花传粉,自然条件下是纯种,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高茎→高茎∶矮茎≈3∶1 ?黄圆→黄圆∶绿圆∶黄皱∶绿皱≈9∶3∶3∶1 分为显性和隐性②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分为纯合子与杂合子 DD ×dd →Dd ?Dd →1DD:2Dd:1dd=高茎∶矮茎≈3∶1 YYRR ×yyrr →YyRr ?YyRr →9Y_R_:3yyR_:3Y_rr:1yyrr=黄圆∶绿圆∶黄皱∶绿皱≈9∶3∶3∶1 高茎(Dd)×纯种矮茎(dd)→高茎(1Dd)∶矮茎(1dd)≈1∶1 黄圆(YyRr)×纯种绿皱(yyrr)→黄圆(1YyRr)∶绿圆(1yyRr)∶黄皱(1Yyrr)∶绿皱(1yyrr)≈1∶1∶1∶1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果蝇的白眼和红眼 红♀×白♂→红♀×红♂→红(♀、♂):白♂≈3:1 但是:白眼都是雄的。 假设: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且白眼为隐性遗传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X a X A Y X a Y D 佝偻病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交叉遗传,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 女正:X B X B 女正(携带者):X B X b 女患X b X b 男正:X B Y 男患:X b Y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连续遗传,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女患:X D X D X D X d 女正X d X d 男正:X D Y 男患:X d Y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全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 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外液主要是血浆、淋巴、组织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其中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完全不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相对稳定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 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 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 PH为 7.35-7.45-2-等离子有关; 与 HCO3、 HPO4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 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 体液 - 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 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 树突 能单位:神经元 突起 神经纤维 轴突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的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图解教材2016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思维导图微试题3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必修3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人教新课标)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 如图所示,①②③为对胚芽鞘作不同处理的实验,④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③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B.①中胚芽鞘直立生长,②③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C.④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④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弯向盒开口方向生长 【方法规律】用“两看法”判断植物生长弯曲状况 (1)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①能则生长;②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①若均匀则直立生长;②若不均匀则弯

曲生长。 2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微探究】 (1)若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中,植物还能发生极性运输吗?还具有向光性吗? 提示:极性运输由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即使在太空中也会发生极性运输,也具有向光性。(2)若加入呼吸抑制剂,则植物生长素的运输会受到影响,由此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提示:主动运输。 3 [2014全国高考] 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 )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淋巴等 .三者关系:血浆营养物质代谢废物组织液淋巴 ↑淋巴循环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水(90%),蛋白质(7%-9%),无机盐(1%),剩余部分为血液运输的物质,如各种营养物质(葡萄糖)、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2.组织液、淋巴:成分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主要为Na+、Cl-。 37℃时,人血浆渗透压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注意:渗透压即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 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大。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4、总结: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一、内环境的稳态 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和体液免疫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调节机制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内环境稳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规律 (一)内环境成分辨别 1、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属于外界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浆中的血细胞、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以及细胞内的各种成分,如血红蛋白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 2. 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肌肉或腺体) 3.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以电信号(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内负外正; 兴奋时内正外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标准。 4.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

生物必修概念图新编完整版

生物必修概念图新编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遗传因子的发现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正交,反交,杂交,自交,F1,F2,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遗传因子 次要: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杂合子,纯合子,基因型,表现型,假说-演绎法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精子,卵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次要:睾丸,卵巢,精原细胞,卵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极体,联会,四分体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DNA分子双螺旋结构,DNA半保留复制,基因,遗传信息,遗传效应,肺炎双球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次要: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尿嘧啶,胞嘧啶,同位素示踪技术,密度梯度离心,解旋,DNA分子的多样性,DNA分子的特异性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1.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3.1.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DNA的复制 3.3.1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选学) 3.3.2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4章基因的表达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基因的表达,转录,翻译,遗传密码,中心法则,生物的性状??? 次要: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核糖体RNA(rRNA),密码子,反密码子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略)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概念图汇编 一、本章核心概念: 主要:生物的变异,不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 次要:重复,缺失,倒位,易位,二倍体,多倍体,染色体组,单倍体,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人类基因组计划 二、本章总概念图: 三、各节子概念图: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篇(一):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 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 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 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35-45与HCO3-、HPO42- 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轴突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高中生物必修3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非常全面清晰概念图知识网络

第一部分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酸碱度:人体血浆 PH :7.35—7.45;酸碱缓冲对: H 2CO 3/NaHCO 3; NaH 2PO 4/ Na 2HPO 4 温度: 37℃左右;安静时主要来源于内脏器官细胞代谢散失的热能;运动时主要来源于 骨骼肌 细胞代谢散失的热能 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基础:调节系统主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 直接参与活动的系统主要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输入气体和营养物质;循环系统运输 物质;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负责排泄 化学物质的含量:血糖平衡— —神经体液调节 ——主要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指 水盐平衡—— 神经体液调节— — 主要激素:抗利尿激素 标 理化 主要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性质 体温平衡—— 神经体液调节——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体内 环境 人体内与外界相通的环境是外环境,如消化道腔、呼吸道腔、肺泡、膀胱腔、尿道 等) 人 体 内 环 境 理 化 特 性 化 来自消化道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脂肪、水、无机盐等 学 来自细胞的代谢废物:如过多的水、无机盐、 CO 2、尿素、乳酸等 成 分 来自细胞的分泌物:如抗体、激素、神经递质、组织胺等 与外界直接接触的液体:如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不属于细胞外液) 渗透压:人体血浆渗透压 770KPa , 90%来自 NaCl,其次来自血浆蛋 白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稳态 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考点: 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蛋白质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渗透压,在调节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的水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

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O2+H2O H2CO3H+ + HCO3- 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 (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实验一,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

生物必修一思维导图

. '. 生物 生物类型 生命活动 基本特征 说明 SARS 病毒 非细胞生物 侵入肺细胞 繁殖 病毒要在活细胞中繁殖 草履虫 单细胞生物 运动与分裂 运动与繁殖 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衣藻、酵母菌等) 人 多细胞 生殖发育 繁殖生长发 育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 人 多细胞 缩手反射 应激性 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 人 多细胞 免疫 应激性 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 类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有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有核糖体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 叶绿体和液泡 生物类群 细菌、蓝藻、支原体 真菌、植物、动物 第一章 走进细胞 走进细胞 从生物圈到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 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而构成器官 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起而构成系统 个体:由各种器官(植物)或系统(动物和人)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生物)组成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低倍镜的视野大(小),通过的光多(少),放大倍数小(大); 物镜放大倍数小(大),镜头较短(长) 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先用低倍镜观察清楚,把要放大观察的移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观察 看到物像是倒像,因而物像移动的方向与实际材料(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主要内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 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细胞学说 从学说的建立过程可以领悟到科学发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学发现是很多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结果 2、 科学发现的过程离不开技术的 3、 科学发现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 4、 科学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啊

生物选修三专题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四、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方法步骤: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2)倒平板操作的步骤:

课题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二、统计菌落数目 (1)直接计数法:常用显微镜直接技术法,一般适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菌体的计数。 (2)间接计数法: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平板培养基上长出一个菌落就代表原待测样品中一个微生物个体。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 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细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设置3~5个平板,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因此, 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 采用此方法的注意事项:1.一般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三、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对照实验是指除了被测试的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作用是比照试验组,排除任何其他可能原因的干扰,证明确实是所测试的条件引起相应的结果。 四、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方案,所需仪器、材料、用具和药品,具体的实施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的综合考虑 四、疑难解答 (1)如何从平板上的菌落数推测出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 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注:统计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的菌落数,最好能统计3个平板,计算出平板菌落数的平均 值

高中生物必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稳态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考点: 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内的液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则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 3、细胞外液的成分 水,无机盐( 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 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考点: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 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 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A、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 C、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时):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K+外流外负内正Na+内流外正内负Na+外流 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与传导方向相同) 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 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1、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轴突)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树突或细胞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