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9章-山东继续教育-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培训教程(2008)

第9章-山东继续教育-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培训教程(2008)

第9章-山东继续教育-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培训教程(2008)
第9章-山东继续教育-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培训教程(2008)

第九章应对突发事件案例及分析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介绍几个应对突发事件的案例,并作出分析。

案例一:长达三年的农村群体性抗税事件

高家岭镇积谷村地处江西省上饶市波阳县中部,共有村民1500余人,均以务农为主。自1998年年底以来,高家岭镇积谷村多次发生群众拒交农业税、围攻乡村干部和税收人员、非法集资赴省进京上访及冲击国家机关等群体性事件,致使积谷村3年以来的农业税无法征收,给高家岭镇乃至全县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转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坏的影响。1998年12月始,积谷村李雄太、李新太、李天才等人以清查村委会账目及上访反映农民负担问题为名.多次在积谷村各村民小组上户(上门)集资上访费用。他们的集资手段可谓软硬兼施,他们一方面说:“谁要是不肯集资,谁就搬出积谷村。”另一方面又对村民许诺:如果上访成功,村民便可以3年不交农业税。李雄太等人经常深夜到村民家中搞串联说:“要是乡、村干部上户收公粮,我们便一起涌过去,不让干部把公粮运走。”李雄太还非法召开群众会议,在会上规定:凡围攻乡、村干部时,每户必须出一个人。这样自1998年12月以来,积谷村李雄太、李新太、李天才等人先后数次教唆、煽动村民集体抗交公粮,并公然出来阻拦乡、村干部缴收农业税。1999年7月,李雄太打铜锣纠集100余人阻拦本村村民李向太交公粮,并威胁乡村干部说要打坏运粮车,还阻止干部缴收农业税,致使该村农业税的征收工作长期无法进行。1999与2000两年,该村共抗缴农业税13万余元,其中李雄太、李新太、李天才抗税均在520元以上。1999年4~5月间,李雄太等3人还用收取来的集资款去北京上访。县委、县政府对此事件极为重视,自1999年以来先后六次派出县乡工作组赴积谷村进组入户宣传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梳理和解决有关问题。但由于积谷村以李雄太等几人为首少数村民一直公然与政府对抗,教唆、煽动群众抗交农业税,使这一事件愈演愈烈。2001年,高家岭镇政府将积谷村历时近三年的抗税情况反映到波阳县公安局后,高家岭派出所依法立即予以立案并着手调查,波阳县公安局根据案情,依法开展对李雄太抗税案的立案和调查取证工作,终于掌握了李雄太等人打着“减轻农民负担”的旗号来蒙骗群众,使群众上当,以达到其个人目的等违法、犯罪事实。调查中办案人员了解到,1999年5月,李雄太等3人用从村民手中收取来到的集资款去北京上访回波阳县后,将集资余额私分,每人分得人民币130元;1999年11月,李雄太为了侵占集资款,在县保险公司张金鑫家中执笔写了一张虚假借条给退伍伤残军人汪森林,企图从集资款中侵占万元钱后同另三名上访代表私分。在查清了李雄太一伙的主要违法犯罪事实之后,波阳县公安局领导对此极为重视,认真对本案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分管副局长张荣来专程赴上饶市检察分院、市公安局汇报案情,得到了市检察分院和市公安局的支持。经过审慎的考虑和研究,波阳县委政法委决定依法对积谷村抗交农业税事件中的为首分子依法予以坚决打击,解决久拖不决的高家岭镇积谷村长期抗税不交问题。2001年7月,波阳县公安局依法将为首闹事的李雄太等3人向县人民检察院申请逮捕,7月17日,县检察院对积谷村涉嫌抗税罪的李雄太、李新太、李天才批准逮捕。2001年7月18日凌晨,县委副书记陈子峰、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伦浩组织公安、检察干警共120名,对涉嫌抗税罪的李雄太等3名犯罪嫌疑人执行了逮捕。随后,公安机关将调查情况向群众通报,揭露了李雄太等人欺骗群众,私分村民集资款的真实面目。事实真相大白后,李雄太等人的“领袖地位”摇摇欲坠,群众也积极检举其违法犯罪事实。2001年8月初,高家岭镇乡村干部进驻积谷村5个村小组征收国家农业税,积谷村绝大多数村民深明大义,踊跃补交3年来欠缴的农业税,5天内上缴财税40余万元。积谷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功处置,使高家岭镇及其周边乡镇群众普遍提高了对交纳国税的认识,对全县财税征收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高家岭镇积谷村抗税案历时近3年,在长达3年的事件处理过程中,经常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互相缠绕,合理要求和无理要求盘根错节,少数坏人和受骗群众鱼龙混杂。通过对少数违法人员的依法打击,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简评:这一事件的处置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1.公务员要坚决克服官僚主义思想。积极预防,建立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群体性事件参与者提出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这些问题一般都是在积累了一定的时间,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后逐渐演变为群体性的事件。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疾苦.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解决好群众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群体性的事件中有不少是想把困难和要求向有关领导反映并期望得到解决。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应该持有积极解决的态度,不能放任恶性发展。我们的一些地方、部门往往是在比较严重的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才对有关问题有所重视。应当说,高家岭镇积谷村群体性抗税事件发生之初,有关部门并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虽然到较为严重时先后六次派出了工作组,但是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更没有正确地估计到这一事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所可能导致的事态的进一步发展走向。同时,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的原则,建立快捷灵敏高效的预警机制,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实践证明,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成功在于情报灵,失误在于情报滞。要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和排查工作,不断强化情报信息工作,及时获得预警性、苗头性信息,超前预测,超前工作,为党委、政府领导决策当好参谋,提供依据。对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的苗头动态要及时化解处置,争取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对重大情况和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要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公安部门,及时加以解决。各级机关本着“积极预防、维护秩序、属地管辖、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果断处置”的原则,做到处置得当,措施果断,确保大局的稳定。

2.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注意遵循坚持党的领导的方针,采取依靠党委政府、依靠群众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尽管积谷村的村民闹事具有对现行农业税收政策等不满意的性质,但参加闹事上访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被利用的对象,这些人一般来说是拥护共产党的。高家岭镇派出所在处理积谷村闹事时,坚持党委领导的原则,及时向上级反映情况,汇报处置方案和处置措施,使得处置工作有条不紊。波阳县公安局依靠县政府出面解决那些积谷村村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始终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为立足点。此举既提高了政府的威信,也使得群众没有了再闹事的借口,起到了提高群众觉悟、孤立为首抗税分子的目的,为依法打击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3.处理群体性事件时,要注意讲究策略,依法妥善处置我们的任务是积极调整社会生活,尽量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了就要妥善处置。

第一,遵循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总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要以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为指针,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为目标,按照“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总体原则和“区分性质,讲究策略,把握时机,严格执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有理、有节地开展工作。

第二,在处置策略上,采取孤立少数、争取多数原则。不少群众在群体性事件中是被欺骗的。本案中积谷村上访闹事者大多数受李雄太等人的蒙蔽,包括李雄太在内的绝大多数村民对国家政策都不十分熟悉。县乡工作组同志经常下村同村民对话,宣传党的政策,对大多数守法村民进行了解释和规劝。积谷村上访代表中的汪义魁,原先是骨干和幕后策划组织者,公安机关摸清了他的底细后,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他逐步退出积谷村闹事的“领导阶层”,使积谷村闹事集团逐渐分化瓦解。另外,李雄太等3人多次企图侵占集资款,公安机关公布事实真相后,李雄太等人的“领袖地位”立刻摇摇欲坠,群众也积极检举其违法犯罪事实。

第三,要判明问题的性质,根据具体情况,依法妥善处置。对人民内部矛盾,积极化解;对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认真解决;对干部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纠正;对某些政策失误,及时调整;对敌对分子的破坏,严厉打击。

第四,处理群体性事件总的要按照“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的原则,通过正确的疏导和果断处理,尽力把问题控制在基层,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防止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

第五,对严重对立的群体性事件,各级领导要深入第一线,冷静分析现场各种动态,对事件性质、发展态势、可能出现的后果作出准确判断,选择最佳方案,迅速平息,果断处置。

第六,慎用警力。对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能作为敌我矛盾对待,即使群众有些过分要

求,过激言行,也不能随意抓人,更不准把枪口对准人民群众。对事件中的违法犯罪,既要坚决制止,又要慎重处理,注意把握时机,注意防止事态激化和扩大。

4.掌握事实,判明性质,打击违法犯罪。决不手软波阳县公安局在给积谷村事件定性前,多方了解事件真实情况,争取在事件处理上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有关部门在处理群体性事件时,在查清事件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应依法对事件的主要责任人作出处罚,该治安处罚的要给予治安处罚,该追究刑事责任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情节轻微或认错态度较好,可令其具结悔过或予以训诫、批评教育;对党员和干部参与事件需追究党纪和政纪责任的,移交其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从积谷村抗税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群体性事件带有明显的盲从性,“采取疏导的方法是必要的”。疏导,也包括运用法律手段。对于农村群体性事件这么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有处置的准绳,把握的尺度。这条准绳,这个尺度就是法律和政策。

5.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大力提高基层队伍素质基层组织是预防群体性事件的第一道防线,是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优先依靠力量。因此要选配好基层领导班子,对于素质低,群众不拥护的要予以调整或撤换,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其增强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

6.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保障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诚然,改革进程中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会导致部分群众经济利益受损。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各级党员干部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切实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正是由于考虑到我国农村、农业、农民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中央加大改革力度,及时作出了5年内全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决策,往年拖欠的农业税款将不再追缴;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支持。

7.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包括上访“首领”李雄太等人在内,积谷村的许多村民都对国家的有关法律和政策不甚了解。要突出重点,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克服法不责众的错误观念。要进一步改进法制宣传教育,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对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政府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稳定等为重点,增强依法决策、依法办事的意识,从而更好地规范政府行为;对行政执法人员要把《宪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作为教育培训的重点,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企业法人代表要把《劳动法》、《合同法》作为重点,做到依法经营和管理;对广大群众要重点宣传《民事诉讼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使广大群众懂得要依法表达自己的意愿,明白任何触犯法律的行为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引导群众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

案例二: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外泄事故

博帕尔是印度中央邦首府,是印度的一个新兴重工业城市,人口约40万。1984年,印度博帕尔一化工厂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当时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安全生产事故,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灾难,使世界为之震惊。美国的联合碳化物公司(UNIoNCARBIDE)于1969年在博帕尔市北部建立了一个农药工厂。1984年12月3日零时左右,工人在对MIC车间进行定期的维修检查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使大量的水进入装有60吨MIC的贮藏罐中,由此发生了难以控制的化学反应。储气罐内温度急剧上升,压力迅速增大。3日零时56分,储气罐阀门失灵,储罐车间管道破裂,在一声巨响声中,一股巨大的气柱冲向天空,罐内的剧毒化学物质漏了出来,形成一个蘑菇状气团,以气体的形态迅速向外扩散。泄漏位置发生在一百英尺高的管道上,当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可以用消防车的喷箱把水喷上去,稀释气体或减少毒性,但是水箱只能喷70米,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毒气飘向人口密集的博帕尔城。1小时之后,毒气慢慢地形成一块致命的白云,浓重的巨毒烟雾已笼罩在博帕尔全市上空。从农药厂漏出来的毒气越过_T-厂围墙首先进入毗邻的贫民区,不知不觉毒气便侵入了他们的肺和血液中,数百居民立刻在睡梦中死去。火车站附近有不少乞丐怕冷拥挤在一起。毒气弥漫到那里,几分钟之内,便有十多人丧生,200多人出现严重中毒症状。毒气飘过25平方英里的市区。那天晚上没有风,空中弥漫着大雾,使得毒气以较大的浓度继续缓缓扩散,传播着死亡。不少人以为城市遭到了原子弹的袭击或是发生了大地震,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后来人们知道是工厂漏出了毒气,就慌忙外逃。A,-4l'1坐着小汽车、拉着木板车、骑着自行车,以各自最快的速度

逃走。然而,毒气是无情的,不少人在逃跑途中双目失明,一头栽倒在路旁,再也爬不起来。在大街上、道路旁。牛和狗以及其他牲畜在痛苦中挣扎。到凌晨6时,已有1200人死亡,20000人中毒,还有3000人左右濒临死亡的边缘。到灾难发生的第三天,统计数据显示,中毒死亡人数已达8000人。发生事故的第二天早晨,博帕尔市好像遭到了中子弹袭击一样。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但到处是人和牲畜的尸体。街道上,死尸旁边倒着死尸。双目失明的人们你拉着我,我拉着你,张惶地惊叫着,不知道哪里才是安全的地方。好端端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很多死者是在当局下令砸开居民的屋门后才发现的。毒气侵入时人们正在酣睡,他们在梦乡里离开了人世。有些人,发觉有古怪的气体侵入,便把门窗关得紧紧的,以为这样可以抵御那种让人难受的气体,结果住房却成了毒气室,数以百计的人就这样死去。大批牲口挺着肿胀的肚子横躺在街道上。植物也逃脱不了死神的魔掌。萝卜和菠菜的叶子上布满了黄斑,并且盖上一层白色的薄膜。湖水也变了颜色,一片混浊。整个城市都为那些毒气受害者悲恸。受害者们大多生活贫困,缺少文化。他们一直并不清在自己低矮的泥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知那工厂释放了什么妖孽。不少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毒气。灾难降临以前,他们只听说那是一家生产药品的工厂,根本想象不出药品与毒气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次毒气泄露事件中,受伤人数达50万人,然而,这却只是灾难的开始,约有10万人终身致残,约20多万人留下各种后遗症,20多年来,不断有人因为这次事故的伤害过早死去。到现在为止,死亡人数已升至2万人。混乱,从最一开始就是灾难的一部分。那时,斯瓦若·波瑞任博帕尔市警察局局长,他回忆说:“空气中弥漫着剧毒气体。虽然实际上人们都是朝相反的方向跑的,但是我还是跑向农药厂。大概是晚上12点左右我到了工厂,我问那里的工作人员泄漏的是什么气体,用什么方法可以解毒。但是他们没有回答我的任何问题。直到凌晨三点的时候.才有人从工厂来到警察局告诉我那种泄漏的气体是异氰酸甲酯。”工厂在毒气泄漏之后发出了警告,但是,所谓的警报就是工厂的汽笛,一个月要响几十次,周围的居民习以为常,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而且在向市政府报警之后,政府的官员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个气体还有什么毒害吗?都没有重视这个问题。据说,当时有人向市政府某主要官员家里打电话,说毒气泄漏,味道很难闻,怎么办?他说你在家里等吧,等了两个多小时,最后很多人中毒而死。中毒事件发生时,在扩散区的警察进行了现场指挥,他告诉群众向两个方向撤退,一边有个高地,另一边有医院。他们认为,到了医院以后,伤员会获得救治;登上高地以后可能会安全些。但是恰恰相反,毒气泄漏是从低到高的泄漏,所以在山上,或者跑在路上,凡是暴露在外面的人都比较危险;而医院所在地区是毒气泄漏主要的扩散区,所以印度博帕尔事件死的人很多都是发生在医院附近区域。医院里,众多的受害者挤满了医院,医生却对有毒物质的性质一无所知。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进行抢救。有专家说抢救这种中毒最好的药是硫代硫酸钠。后来应急政府开了几次会,也决定不下来,说他们担心使用硫代硫酸钠会在公众中引起恐慌。哈米迪医院是博帕尔市最大的医院。毒气泄漏事件刚发生几小时,数以百计的中毒者就在医院里排起了长队。同时,大大小小的汽车还不断往这里开来,拉的多是儿童和老人。医院里的350名医生和1000名护士早就全部动员起来,还是照顾不了一批批涌来的患者。最后只好把500名医学院学生编排进医疗队伍。医院的750张病床全住上了中毒的病人。医院周围的空地上到处都是病人,他们的呻吟声、咳嗽声和悲泣声响成了一片。不少病人一到医院就晕倒在地,好像已走完生命旅途最后的一程。他们已经精疲力尽,如同刚打完一场恶仗的战士一样。经过一番等待,他们一般都能得到医生和护士的耐心救护。军队也动员起来,他们的职责是维持人流的秩序,防止拥挤和冲撞。他们在医院附近搭起20个帐篷作为临时病房,每个帐篷可以容纳20人。他们还组织起停尸所,把无人认领的死者集中到一块,等待亲人去认领。幸存者回忆说,当大家知道毒气泄漏以后,居民开始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向四处奔逃,只希望能走到没有受污染的空气中去,但没想到自己的逃生路线正是毒气扩散路线。很多人在逃跑的途中死去,尸体堆积在路上。然而就在这整场悲剧中,我们也看到智慧、勇敢在其中闪烁的力量。火车站发生中毒情况后,火车站的站长,是个老工人,当时他中毒很严重,他意识到正好将有一辆旅客列车向博帕尔方向开过来,他冒着生命危险,给这辆火车司机通电话,说博帕尔发生了一种化学毒气泄漏,你们千万不能到这个地区来,这个车到半途停下了,救了几千人的命,而车站的站长最后却牺牲了。博帕尔市的医疗部门对这种异氰酸甲酯毒气可能产生长期作用十分担心。医生们相信,这次事件的幸存者会染上肺气肿、哮喘和支气管炎。一些专家指出,毒气对肝、肾的损害可能更为严重。哈米迪医院的一位医生说:“毒气作用于中

枢神经,这会给不少病人造成终生迟钝。”事故发生的消息报告到拉吉夫·甘地总理那里,他急忙停止了在印度北方的竞选旅行,赶赴博帕尔市视察,并拨款400万美元赈济受害者。中央政府也对每个遭到损害的家庭进行救济。当位于美国康涅狄克州的公司总部得到灾难消息时,主要采取了如下行动:(一)立即向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发出指令,停止该种气体的生产和运输。(二)危机当天它就在康涅狄克的一家饭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到会记者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是联合碳化物公司能够告诉记者们的就是公司正向印度方面提供帮助,如送去医疗设备和防毒面具,派出医务人员等。(三)派出一个由1名医生、4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小组赴印度调查事故原因。(四)第二天,公司董事长沃伦·安德森冒着被逮捕的危险飞到了印度博帕尔作第一手调查。博帕尔的灾难发生后,消息很快传开,世界舆论为之大哗。在舆论的重压之下,联合碳化物公司决定向印度政府提供100万美元的救济金。并提出了赔偿3.5亿美元的庭外解决方案,但印度政府拒绝接受,并正式向法院提出赔偿31.2亿美元的要求。然而历经漫长的诉讼过程之后,总赔偿金只有4.7亿美元。

简评:

印度当地和中央政府在没有任何预案准备的情况下,一连串的失误最终导致了事件灾难性的后果。

1.依法加强危险物品生产、运输、储存等相关环节的管理异氰酸甲酯这种剧毒气体,只要有极少量短时间停留在空气中,就会使人感到眼睛疼痛,若浓度稍大,就会使人窒息。在博帕尔农药厂,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剧毒化合物被冷却成液态后,贮存在不锈钢储藏罐里,一个罐中就有达数十吨之多。当时公司还尽力削减安全措施方面的开支。当灾难迫近的时候,公司却没有对当地居民发出任何有效的警告,当致命气体(包括异氰酸甲酯、氰化氢和其他毒气)从储藏罐中泄漏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给予博帕尔市民最基本的建议——不要惊慌,待在家里并保持眼睛湿润。退一步说,可不可以建这样一个工厂,要经过政府部门严格审批,尽管当初当地也有居民反对,但是政府出于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的考虑还是让这个项目上马了。建厂后,应该制定严格的规划,周围的居民区应该有一个安全距离,还要考虑风向等因素。而博帕尔农药厂在建厂时未严格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没有足够的卫生隔离带。由于经济原因,像磁石般地吸引着失业者和贫穷者来到这里。最后与工厂一街之隔形成了霍拉和贾拉卡什两个贫民聚居的小镇。而政府考虑到饥民的生计而容忍了这种危险的聚居。结果,事故中两个小镇居民死伤最多。因此,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加强企业项目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作好规划设计.严格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对小事故要做详细分析处理,认真吸取教训。

2.生产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应当有科学的预案在这次事件中,当局和工厂对MIC的毒害作用缺乏认识,发生大的泄漏事故后,根本没有应急救援和疏散计划。事故当夜,市长(原系外科医生)打电话问工厂毒气的性质,回答是气体没有什么毒性,只不过会使人流泪。一些市民打电话给当局问发生了什么事,回答是搞不清楚,并劝说居民,对任何事故的最好办法是呆在家里不要动。结果不少人在家中活活被毒气熏死。如果有科学的预案,即使发生毒气泄露以后,及时报警,有应急预案,群众不会乱走,他们会按照一个安全的方向撤离。现场的警察在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又没有紧急预案可以遵循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乱指挥的情况。这也说明,要加强应对各种安全事故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同时,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中,专门的救援队伍必不可少。政府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指导和监督企业制定事故紧急预案,并应定期、不定期进行事故演习,把防护、急救、脱险、疏散、抢险、现场处理等信息让有关人员都清楚。

3.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整个工厂管理t昆乱.事故发生前的1978年至1983年先后曾发生过6起中毒事故,造成死亡1人,48人中毒。这些事故却未引起该厂领导层重视安全,未能认真汲取教训。而该厂的雇员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教育,缺乏必要的自救、互救知识,事故中雇员束手无策,只顾四散逃命。该厂仅有的一套安全装置无人检查和维修,也未处于应急状态之中,致使事故发生后不能启动。事故后,对于那些组织救灾迟缓无力的公务人员和负有重要责任的美国总公司的管理者,负有直接责任的工厂工人和管理者,却没有进行应有的法律惩处。印度记者阿尼尔·沙马写文章说:“肇事者被轻易放走的事实加剧了受害者的痛苦。这些肇事者从未为他们所犯下的民事和刑事的罪行承担完全的责任。”“受害者认为联合碳化物的董事长安德逊应以触犯刑法而被监禁。事实上,安德逊确实在博帕尔逗留了一段时间,但是他

却是以一个显贵般的访问者身份来到这里的。”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沃伦·安德森,这个在灾难发生时任联合碳化物印度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人,还曾经被授予极大的荣誉——2002年,他的名字竟然出现在印度政府颁发的最高文明荣誉奖的名单上。这件事不仅燃起了受害者心中的怒火而且把他们更加推入了绝望的境地。4.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事故中,当局和医务人员对MIC急性中毒的抢救无知。MIC可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因此用水可较容易地破坏其危害性,如用湿毛巾可吸收MIC并使其失去活性,这一信息若向居民及时发布可免去很多的死亡和双目失明。医疗当局和医务人员都不知道其抢救方法。当12月5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打来电话称可用硫代硫酸钠进行抢救时,该厂怕引起恐慌而没有公开这个信息。12月7日德国著名毒物专家带了5万支硫代硫酸钠来到印度的事故现场。说明该药抢救中毒病人很有效,但州政府持不同意见要求专家离开博帕尔市。因此,加强人们特别是政府机关公务人员和企业内部所有员工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掌握必要的安全防御知识,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识别安全卫生事故的能力,使广大群众遇事故时能立即做出正确的应急反应。并能采取恰当的对策。5.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建立良好的事故信息沟通体制和应急指挥系统本案中毒气泄露了3个小时后,有关政府部门和公务人员才知道发生了重大毒气泄露事故,也才知道这种毒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人们在逃生的时候也很难得到政府的及时、正确指导。公务人员担负着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重大责任,特别对于重大的事故和灾难的发生应该保持高度的警觉性,不能麻木不仁、敷衍了事,耍官僚主义,最终酿成大错。要建立快捷、高效的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沟通体制和应急指挥系统,及时实施事故救助工作,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案例三: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大地震

天有不测风云,自古以来,自然灾害就以突发性和毁灭性,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土耳其是地震多发国家,有数条断裂带贯穿全国,而1999年的伊兹米特大地震极为惨烈,该国在应对这场大灾害的表现更值得我们思考。当地时间1999年8月17日凌晨3点01分,土耳其西部地区(北纬40.6度,东经30.0度)发生里氏7.4级强烈地震,西部的伊兹米特市发生了7.4级强烈地震(我国测定为7.6级,美国哈佛大学测为7.8级),地震只持续约45秒,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于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以东110公里处的工业重镇伊兹米特市(Izmit)阿达帕地区。这次地震发生在北安那托利亚断层带和西部地震区交;12处,地震造成大规模地表破裂,破裂带从伊兹米特东侧穿过萨帕贾湖一直向北东延伸,长度达180公里左右,破裂以水平错动为主。最大水平错距5米,垂直错距0.5~1.5米。破裂带最大宽度达57米。地震造成了重大伤亡和破坏,受灾面积15万平方千米,约占土耳其国土面积的1/5。其中,地震烈度9度以上的地区达3600平方千米,8度以上的地区有1.1万平方千米,8度以上高烈度区与余震密集区及地表破裂带相一致。主震后,余震活动频繁,密集分布在北安那托利亚断裂带上,长约200公里。地震的强烈振动和大规模的地表破裂,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害。据土耳其灾害事务管理总局消息,由于地震发生在凌晨3点,居民均在熟睡中,因此很多人被埋在倒塌的钢筋水泥及砖瓦废墟中。地震死亡人数达到1.6万多人。主震后出现了超过200次余震,4级以上余震33次,最大5.8级。据报道,地震的最终死亡人数为1.7万多人,受伤2.6万多人,倒塌房屋10万余间,近300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美元。重灾区伊兹米特供电、通讯中断,城内交通瘫痪,近百栋楼房被摧毁,两间炼油厂发生大火。同时,包括首都安卡拉和伊斯坦布尔在内的一些地区发生大范围停电,并引发许多地方的交通混乱,城市漆黑一片,数以千计的市民纷纷逃到街上,市面混乱不堪。

(一)紧急应变地震在当地时间凌晨3点发生。震后1小时,一些部长就赶到总理办公室,总理埃杰维特于早上6点也来到办公室。他一到办公室就立即成立了由一些部长组成的应急处理中心,负责指挥协调救援工作;在地震灾区还成立了下属应急处理中心。由于地震后连续2天通讯线路中断,致使这些应急处理中心不能有效地进行灾害损失估算和实施协调工作,总理仅能依靠一些消息,在安卡拉的应急处理中心通过电视向灾区发布指示。总统德米雷尔在震后6小时离开首都安卡拉前往灾区,和往常一样,总统所经过的道路交通全部为他而中断,甚至连救护车也不能通过。由于高速公路受到破坏,造成交通中断,总统又原路返回,改乘飞机赴灾区视察灾情,安抚灾民,指挥救灾。总理埃杰维特到现场作进一步的灾情调查,但因通讯系统瘫痪,使他不能通过电话发布指令。然而,各有关部门已自动开始向灾区运送药品、毛毯、帐篷等紧急救援物资。地震发生后,为了防止火灾的发生,土耳其西部一直到安卡拉地区都采取了强制性

断电措施,确实起到了防止火灾等次生灾害发生的作用。但不知什么原因,灾后供电恢复,特别是对低烈度地区的供电恢复较慢。直到8月18日,伊斯坦布尔绝大部分地区的水电供应和通讯系统基本恢复。安卡拉一伊斯坦布尔公路于8月19日重新恢复交通,但仍有一些路段不是很畅通,影响救援车队及时到达灾区。土耳其以电视台为主的所有新闻媒体反应迅速,电视、无线广播24小时不间断滚动报道,使灾情传遍全国和全世界,并通过电视画面和字幕显示灾区需要什么物资、捐款的银行账号,为争取国内外的援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土耳其国内救援行动政府首脑带头参与救援工作,德米雷尔总统专用直升机承担了运送伤员的任务;土耳其议长阿克布卢特带头为灾民献血;总理埃杰维特为救灾工作殚精竭虑,数夜不眠。土耳其各有关部门都派出官员到灾区协调救援行动。土耳其公共建筑与安置部派出180辆工程机械用于修复连接伊兹米特市的重要公路;派出1008名人员参加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同时负责在灾区组织搭建了1364间临时房屋安置灾民。土耳其高速公路总局派出55辆重型机械在灾区工作,另外还有属于其他公共和私有部门的3171台重型机械也参与救灾工作。土耳其环境部负责灾区的环境控制,接收国外提供的垃圾分类机,帮助灾区改善正在恶化的环境卫生状况;8月28日向灾区运送了口罩、雨衣、防水制服等物资。土耳其教育部要求350所受到轻微破坏的校舍在9月13日(开学时间)前修缮完毕。在开学前还要做以下工作:校园内的灾民帐篷要迁出学校;修复校园内的电力和供水设备,教师和学生将每天乘坐政府免费提供的汽车上班、上学。土耳其红新月会在灾后两周内提供了以下物资:2000张床、22.01万公斤食品、29个流动厨房和4个流动医院。土耳其农村事务管理总局提供了1984部机械;出动了3443人到达灾区,清理灾区的废墟;在临时住房区建造公路,打水井;与环境部协同保护灾区的环境与卫生。土耳其林业部向灾区派出了43辆救灾车;为灾民建设临时住房;位于灾区外的几个教育中心的294阃房屋共接纳了1397名难民;提供了5000立方米的木材用于灾区搭建I临时住房i派出3架直升机、323人参加救灾工作。土耳其能源部下属的水资源管理局修复、更新水处理设备;检修灾区的发电设备及主要传送管线等设施。土耳其农业部派出人员到达灾区掩埋死难者和死牲畜,检测当地饮用水和食品的卫生情况;向灾区提供大米98吨,面粉170吨,奶酪44吨。土耳其通讯部在博卢省的5个村庄铺设了电话线;向地震灾区提供了220部对讲机;修复了5个固定无线基站;1架天线和5个广播系统投入使用。Telekom电话公司在亚洛瓦等地设置了多部免费电话。·土耳其卫生部命令,在灾区医疗免费;该部向灾区派出了258辆救护车和1969名医务人员。。土耳其商贸部提供了3个救护站,31所小医院;向灾区派去了464名救灾人员和53辆救护车。土耳其国防部于9月1日向伊兹米特运送了2.5万件雨衣和300顶帐篷。总参谋部向灾区提供了灾民所需物品。军队在阿达帕扎勒和伊兹米特搭建帐篷共计12694顸。从土耳其全国各地赶赴灾区的救灾志愿人员,不仅带来了救灾设备、救灾物资,而且还在政府没能提供帮助的地方进行救援行动,他们奋不顾身地在废墟中寻找可能的幸存者。土耳其法律部正在准备起草新的法律,以解决在这次地震中所发现的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百姓之f'7的f'-'l题;收集证据,准备起诉建筑公司、工程师等。(三)国际援助35个国家向土耳其灾区派去了救援小组和医疗队,包括中国在内的51个国家提供了紧急物资和资金援助。外国共派了275架飞机向土耳其运送救灾人员和物资,还派去了15架灭火用的飞机和35艘运送救援物资的船。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PAO)向土耳其灾区提供了食品援助;中国提供了60万美元的援助;意大利、乌克兰、马耳他、埃及、挪威、捷克、以色列、芬兰、法国等国提供各种形式的援助。外国救援队伍是最先到达土耳其地震灾区的。到8月末,已有来自大约35个国家的救灾人员3000多人,带着救生犬和各种救灾器械(热成像照相机和高灵敏度的移动探测器等),奔忙在地震废墟旁和灾民群中。最急需的野外医院来自国外,国外的救援人员在寻找和抢救伤员的工作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些身着红衣的外国人和当地人一起,奋力挖掘废墟,没有哪个官员指挥他们,他们见困难就帮,几乎是在舍命地工作着。土耳其灾民对世界各国的救灾人员非常感激,感激他们及时救出来不少难民。为扑灭蒂普拉什炼油厂的大火,土耳其军方曾派出灭火飞机喷洒泡沫灭火剂,但未取得任何效果。在俄罗斯、希腊、德国、法国等国派出的灭火飞机和救火队伍的帮助下,大火于8月20日被扑灭。但火灾引起了大面积的污染,泄露的大量原油污染了10公里以外的一个小港口。海湾被污染的面积达75万平方米,将近20个足球场的面积。环境部和蒂普拉什炼油厂及一些外国石油公司一起收集渗漏到海中和岸边的原油。(四)震后土耳其采取的主要特殊政策(1)卫生部要求震

灾区和私人医院免费救治伤员。(2)土耳其军队批准家在灾区的所有军人放假45天,直接参与救灾工作,并将灾区刚应征入伍者的开始服役时间推迟至11月。(3)内政部发布命令:在震后的两个月内取消公路运输货物数量的限制。(4)社会保障部发布命令:灾区工厂的债务被减缓1年。(5)8月27日土耳其议会预算委员会通过政府提出的“地震救援附加税”草案,以便为地震受灾区抢险救援、公共设施工程的重建工作提供经费。这项税收将执行到2000年6月30日。对地震区的居民将免征这项附加税。(6)由于震后社会秩序曾一度较为混乱,趁灾抢劫、盗窃的行为发生多起,因此土耳其政府采取了措施,武装警察和士兵们荷枪实弹守卫在遭到地震破坏的银行、仓储、商店和公寓等建筑物周围。简评:通过对土耳其政府应对伊兹米特大地震的措施进行分析,我们感到,在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时,必须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1.建立应对重大灾害事件救援机制建立重大灾害事件的预警机制,对重大灾害的预警应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不放过蛛丝马迹,发现苗头,应立即由国家职能部门分不同等级发出警报;建立在发生重大灾难的情况下公共卫生的应急机制,保证指挥的统一性和高效率;信息披露机制,信息的公开,特别是对那些涉及到重大公益的灾难性信息,就更应该及时准确地提供给公众,以防出现因为信息闭塞导致的无谓的恐慌;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灾难救援期间工作不力的干部应当立即撤换;灾难时期的财政资源动员机制;社会力量的动员与参与机制i国际沟通与协作机制i法律强制机制,为应对重大灾害事件在必要时采用法律强制手段。2.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熟悉和严格执行灾害相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土耳其的《自然灾害法》是1959年颁布、1968年修订的,至今已有30年未作修订,原法律中有许多条款已不再适应。而制定的防震减灾法规有:《自然灾害抢救与援助法》、《灾害地区建筑法规》、《住宅规划法》、《紧急状态法》等。但由于有些法规没有很好地监督落实和强制执行,形同虚设。如地震发生后,省、县紧急救援人员不能很快到达灾区,指挥协调救灾工作不力。实际上,土耳其省、县两级都有地震应急预案,每年修订一次。但在灾害发生时,却不能按事先制定的预案实施抢险救援等工作。一段时期,建筑法规没有得到有效的遵守,特别是私人建筑。这次地震由于建筑部门的劣质工程建筑加重灾情,早年建筑物遭到破坏的很少,而1992—1996年期间的建筑物破坏严重。说明有关职能部门不认真监理审查建筑质量,以致大量劣质建筑物屡屡过关。地震中由于劣质建筑倒塌造成的人员伤亡惨重,土耳其有关管理机构对建筑质量没有严格把关,不强制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而应承担管理责任。3.灾害发生时各级公务员要注意调整自身心态,坚守岗位,明确职责,做好救灾工作公务员担当着具体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责任,在重大灾害发生时,更应该沉着冷静,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和指导群众实施积极的自救、互救工作,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和灾民心理疏导工作,维护灾区社会安定。大地震后,在伊兹米特市和亚洛瓦市的地方政府官员中也有近一半的人死伤或失踪,或因其家人伤亡而陷入悲痛和绝望的心理状态,无精力处理公事,延误了救灾工作。而政府协调指挥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地方政府组织不力,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政府与军队之间的协调较差,对如何进行救灾的问题就争论了很长时间。在震后48小时,军队才派出少量部队参与救灾行动。使得震后48小时灾区还见不到政府或军队的救援人员。而地震已过5天,在极震区伊兹米特市郊区的一些村镇。灾民仍衣食无着,未见一个政府官员或救援人员到达那里。4.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做好日常的防灾工作日常的防灾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防灾规划。土耳其西部大城市建筑物的密度普遍很大,伊斯坦布尔市尤为严重,致使地震时,许多建筑物因距离太近,相互发生碰撞而造成严重破坏,同时给应急疏散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伊兹米特大地震灾害损失惨重,主要是因为城市建筑处于断层之上,并进而暴露出了建(构)筑物在设计、建筑材料和施工质量上的问题,尤其是建筑场地选择不当、设计不合理,用材质量差、施工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等方面更为突出。虽然因种种原因,此次地震对土耳其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由于长期以来重视抗震设防,因此灾区的城市轮廓还在。我国许多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以上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定要重视防灾规划。在城乡规划和建设中,要注意避开活断层和软弱地基,严格依法进行抗震设防,加大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提高城市的整体抗震能力,才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2)防火减灾宣传。政府要对群众特别是公务员,加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由于日常的防灾宣传,震后10天,部分灾区的秩序是比较好的,许多商店、饭馆、茶馆都在营业,伊兹米特大学还在正常开课。但也有地区由于缺乏正确的自然灾害防灾救灾知识,居民普遍出现地震灾后症候群,症状包括终日沮丧、沉默、沉迷宗教、长期逗留屋外、夜里不敢入睡以及其他神经过敏现象。(3)专业的救援队伍和

必要的救助设备。土耳其地震时,由于缺乏设备和专业的救援人员,有些地方挖掘救人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危斜的房壁随时会坍塌下来,虽然听到瓦砾下面有人呼救,但也无计可施。在震后的几天中,这种情况遇到不少。有人亲眼看到,被压到废墟下面动弹不得的人被余震震掉的房梁活活砸死。5.做好大的自然灾害中次生灾害的预防工作地震带来的惨重损失,有时并不都是由地震造成的直接灾害,即地面强烈震动和地表破裂变形引起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所造成的,地震所诱发的次生灾害如火灾、洪水、海啸、山崩、滑坡、泥石流等的损失往往也很严重,有时甚至会超过直接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伊兹米特人在地震的救灾工作中采取了紧急断电措施,减少地震带来的火灾;土耳其在这次救灾中不仅注重救人和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也十分注重灾区的环境保护。大灾一般会带来大疫,所以救灾中一定要做好环境卫生和疾病特别是传染病防治工作,防止灾区变疫区。

6.对于国际救援和援助。需事先制定好处理程序遭遇这类重大的自然灾害,仅靠一个国家的自救是不够的,伊兹米特大地震悲剧显示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土耳其缺乏接受国际援助的处理程序,各级政府不知如何安排各国的救援队,使他们的作用发挥得不理想。如,美国派出海军陆战队员一行20人到达伊兹米特灾区,因为军官们没有接到土耳其应急管理中心的任何指令,白白等了一天,无事可做。震后4小时,欧洲某国给土耳其外交部打电话却找不到任何人。又如,由于土耳其政府与外国救援队伍配合不力,外国救援队的救灾热情受到很大的影响;外国救援队在机场滞留的时间过长,并被收取签证费用;有些港口海关还收取外国救援物资的关税;外国救援队在灾区没有向导,孤军作战,效率很差,致使有的国家救援队提前撤离灾区回国。而土耳其卫生部长奥斯曼·达姆斯曾拒绝美国军方向灾区派出的军舰上的流动医院。他向新闻媒体说:“我们不需要军舰。”这引起了广泛的谴责。不知何故,一艘载有750吨国际救灾物资的货船竞被扣留了3天。案例四:纽约市长在“9·11”事件中2001年9月11日,令美国和世界都震惊和难忘的日子。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先后撞向美国纽约市世贸中心大楼。早上8点50分,第一架飞机撞向大楼不久,负责行政的纽约市副市长听到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随即他看到了7条街外世贸中心爆炸引发的浓烟。他立刻致电给当时的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有架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朱利安尼正在城市另一端的半岛饭店参加一个会议,并打算会议结束后参加纽约市长初选的投票。朱利安尼立刻取消了所有活动,赶往世贸中心。同时,oEM主任理查德·谢雷尔通过无线电指挥启动了应急方案,并联络警察局切断从曼哈顿到运河街的交通,以保证进入现场的应急车辆和撤离现场的人们能够通行无阻。随后,抢救伤亡人员的救护车和医院应急方案也确定了。消防局局长、消防局第一副局长、消防队队长、世贸中心的保卫人员、港务局官员和警察等越来越多的官员赶到了世贸中心被撞的北塔,谢雷尔和他们会合,成立了临时应急小组,并在大厦底层组成了一个消防局指挥中心,指挥现场应急行动。当撞入北塔的飞机发生第二次爆炸时,指挥小组意识到必须组织这个建筑中所有人员的撤离。OEM副主任卡尔文·德雷顿立刻在街对面的世界金融中心大厦找了一处地方作为0EM临时指挥中心。正'-3指挥中心迁往那里时,第二架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大厦南塔。这个时候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一次有预谋的撞机事件。谢雷尔立刻让下属打电话通知联邦紧急措施署,让空军国民警卫队派飞机到纽约上空来;打电话给五角大楼,通知他们两架飞机撞到世贸中心,这时他们才得知有飞机撞入了五角大楼。从而意识到这有可能是一次有预谋的袭击。此时,世贸中心附近的医院也都根据医疗应急方案做好了接受大量伤员的准备。在北塔的疏散工作开始较早,消防员已经疏散了一半的人员。但是南塔的疏散工作由于燃烧的浓烟、飞散烟尘阻碍着,人群被突如其来灾害吓得慌不择路,影响了消防人员的工作。这时,朱利安尼来到世贸大厦,加入了临时指挥中心,并亲自到现场协助消防人员指挥人群疏散。纽约市的其他地方开始陷入混乱状态,美国港口管理局、美国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相互之间失去了电话联系。世贸中心所有的机构必须被疏散。原本设计能抵抗台风、炸弹、停电甚至是核武器袭击的纽约市紧急措施中心现在毫无用处。朱利安尼决定把临时指挥中心迁往几条街外的巴克利大街75号警察局指挥中心,那里可以提供更有效的通信和系统,朱利安尼还要求纽约市警察局局长和消防局局长也一同前往,以便他们能够在一起讨论方案并对许多问题达成共识。他们步行到巴克利大街75号,朱利安尼指挥他的属下开始了紧急行动,他们打电话给总统,并联络媒体,希望通过媒体告诉整个城市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这个时候白宫和五角大楼也处在紧急状态下,没能和总统联系上,只和副总统接通了电话,朱利安尼拿着手机还未来得及说明情况,电

话就断了。同时屋里所有的人感觉像地震了一般,世贸大厦南塔坍塌了。坍塌引起的冲击波震碎了窗户玻璃,四周黑烟和碎片弥漫。临时指挥小组成员逃出房间,开始寻找逃生的路。所有通往街道的门都被锁住了,透过窗户,可以看见街道上也充满着黑色的浓烟。在一名大楼管理员的带领下,临时指挥小组成员穿过地下隧道进入了隔壁大楼的大厅,在那里他们遇到了警察局副局长迪博尔·克里克斯。世贸南塔的坍塌使位于楼顶的天线失效,手机没有了信号;纽约当地的电话公司在附近建立的全世界最大的交换站的地下电缆也遭到了极大破坏,没有任何紧急线缆可用。世贸中心附近不可能有可用的通信系统,因此沫利安尼决定离开这一区域,向北走,寻找一个可以和外界保持联系、可以重组政府的地方。他们离开了停留的大厦。往外走的途中,朱利安尼遇到纽约第一新闻台的记者安德鲁·柯茨曼和另一名记者,他们一起向前走。一路世,朱利安尼不断试图用电话联络白宫,同时鼓励路上遇到的人们:向北走,向北走。在他们离开废墟的路上,世贸中心北塔崩塌了。大家都慌乱地往北跑,朱利安尼一边跑一边提醒大家往北跑,一边叮嘱沿路的警察:封锁交通,让应急车辆通过。这时,地铁停了,公交车和出租车去了安全地区,撤离的人们只有步行离开曼哈顿区。朱利安尼和临时指挥小组的成员们也在其中,他们一边走一边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和媒体联系上,告诉市民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通讯线路受损,所有人的手机都没有信号,而此时市政大楼的人员也撤离了。消防局局长建议先到最近的一个有电话的消防站——休斯敦大街24号消防站。当他们到达时,那里门锁着,空无一人,所有的消防员都到世贸中心救火了。

他们撬开大门,第二个临时指挥小组办公室诞生了。进屋的几分钟内他们通过电话了解了受灾程度,启动了经过多次演习的应急方案的第二阶段,并打电话给家人和爱人报平安。距离第一架飞机撞上世贸中心北塔已经过去两小时二十分钟,广播里第一次传来了政府的声音,朱利安尼通过纽约第一新闻台向纽约市民发表现场讲话:首先,我想借这个机会告诉你们每个人,要保持镇定,并尽量从南部曼哈顿撤离。我们已经联络了白宫,要他们保证城市上空的安全,至少在刚才的一个半小时里他们做到了这一点。我已经同州长谈过,同意取消今天的选举……我为那些失去爱人的人们感到心痛。一生之中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事件发生后我很快到达了现场,亲眼见到人们从世贸中心里往外跳。那是怎样可怕的情景!我能告诉他们的就是,我们正用尽全力,尽可能救出每一个人。最后的死亡人数将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是多少,但是现在,我们只是把注意力放在尽可能救出被困的每一个人上。讲话过后,,临时指挥小组又进行了搬迁,搬到纽约市警察学院,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和幕僚们在就如何保护整个城市,如何往城市运送物资,如何获取联邦政府的支援,试着期望接下来还有什么可以获取,在哪儿设立政府,需要做些什么来保证城市服务设施的运作,各个机构目前运转得如何,哪些机构需要立刻的帮助,我们需要什么,需要哪些人,我们的人员怎么样了,如何把信息传递出去,何时、何地对人们说些什么等等。作出种种决定后,朱利安尼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大家通报政府的营救行动,详细讲述了整个行动计划,并向所有市民保证:现在整个城市已经安全了。通过记者招待会,朱利安尼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以保证所有人朝着同一方向前进。下午,朱利安尼离开警察学院前往贝尔尤医院和圣文森特医院视察,随后前往被袭现场。晚上6点,市政府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到是否听说阿拉伯国家的人们正在街道上载歌载舞,庆祝这次袭击事件时,朱利安尼明确回答:仇恨、偏见和愤怒造成了今天的一切;我们应该勇敢地行动,宽容地对待。他呼吁纽约市民不要参与对阿拉伯人的群体谴责行为。“纽约城还在这儿。”他说,“我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是明天清晨纽约城仍将屹立在这儿,这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希望的生活方式。”当晚,朱利安尼和幕僚们又视察了三次世贸中心的废墟。第二天一早,朱利安尼呼吁纽约市民恢复到正常生活轨道上,上街购物、去餐馆吃饭,“做你该做的事情,显示你并不害怕”。他自己并以身作则,不断出现在城市的各个地方,通过媒体不断告诉市民自己的行踪,并定时回到世贸中心废墟察看。每隔几个小时,就对公众发表一次讲话。内容包括:事故现场的清理情况,避难所和献血站的所在地,告诉民众要有心理准备,因为有些人可能找不回尸体,警告投资者不要利用现在的混乱局势抬高商品价格,告诉民众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一系列的讲话以及有效的遏制物价和打击犯罪使得城市生活似乎恢复了一些正常。为了巩固这种正常的现象,新闻发布会的会场被布置成市政大楼蓝厅的样子。每一次讲话,朱利安尼都强调恢复正常的重要性,鼓励市民们恢复原来的生活。就在这期间,一个新的危机发生了。有消息说布什总统拨出的用于紧急救济和军事开支的200亿美元,纽约有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朱利安尼、佩特基、查尔斯·舒默

和希拉里·克林顿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商讨设计一个能为纽约州争取到联邦基金的方案。同时,城市预算官员和国家预算官员彻夜工作,计算灾害损失:纽约市灾害损失在340亿~1000亿美元之间,光每天清理废墟费用就高达3000万美元。4位前政治竞争对手开始了游说工作:他们最终为纽约市争取到400亿美元的救灾资金。新的EOC建立起来后,一切救援活动都上了轨道。、

简评:危机是由危险和机遇两个词组成的,危机既给领导者带来危险,也带来机遇。当危机逐渐增加时,人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当危机突然发生时,人们往往需要有人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怎么做。“9·11”事件发生后,朱利安尼站出来了,他的领导风格以强硬著称,这种和平时期不受人喜欢的风格却是危急时刻最需要的领导风格。因此,朱利安尼成为纽约市民渡过危机的精神源泉。他是危机中的一位领导人。危机过后,朱利安尼说到自己的领导能力时谈到,当时利用了人们对他的信任,危机来I临时你必须乐观,当我告诉人们城市精神会更强壮时,我并不知道这会不会成真,我只是希望如此。并不是所有的领导人在危急时刻都能充分发挥领导才能。从朱利安尼的案例中可以看到,朱利安尼是一个善于处理危机的人。他在纽约市的主要政绩是治理和改善了纽约市的治安,每当治安危机发生时,他总是亲临第一现场;积累了大量处理突发事件和安慰受害者等善后工作的经验。1993年纽约世贸中心曾经遭受恐怖分子的袭击,之后,朱利安尼力排众议,建立了纽约市危机管理办公室并组织了多次应付恐怖袭击的模拟演习。朱利安尼一直以二战中的丘吉尔为榜样,在“9·11”之后,安慰并激励纽约市民振作精神。因此,“9·11”事件发生后,朱利安尼是有准备的,而且极大地发挥了在处理其他危机事件时积累下来的经验。危机发生时,民众处于一种恐慌状态,感到无助和绝望,他们不需要理性的分析,而需要有坚定的声音告诉他们事实的真相,鼓励他们理智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团结起来向前进。特别是领导者和他们共同经历同样的风险时,他们会从感情上认同并且遵从领导者的决定。危机中的领导者需要成为行动的榜样,这样人们将知道如何行动;要保持一种坚信一定会胜利的乐观情绪,并通过各种手段将这种情绪传播出去;要保持与民众的沟通和联系,让他们知道对发生的一切都有人在负责处理,并且随时更新信息,让他们相信一切都在运行。作为领导者,朱利安尼都做到了。他第一时间到达世贸中心废墟,通过新闻发布会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并战胜发生的一切灾难,鼓励大家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去,以显示民众的勇气。虽然医院不缺乏物资,他还是鼓励大家献血捐物,通过这种方式让民众感觉到自己在做一些对恢复有帮助的事情,感觉到自己能够为战胜灾难出一份力,通过帮助他人变得坚强。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3套试题含答案汇总

1.单选题【本题型共25道题】 1.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体制和法制上下功夫。A A.应急预案 B.解决方案 C.法律法规 D.行政政策 2.()是指导和规范这些主体的危机决策行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C A.危机决策预警 B.危机决策主体 C.危机决策制度 D.危机决策实行 3.()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C 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卫生事件 D.突发卫生危机 4.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B A.政府 B.行政机关 C.管理者 D.公民 5.罗伯特?希斯在描述完整的危机管理过程时认为,在反应和恢复管理中强调的重点是()。B A.公众参与 B.公众认知 C.公众传播 D.公众行为

6.突发事件法制属于()法制,是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B A.常态 B.非常态 C.固定 D.变动 7.打击全球性恐怖活动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打击到处散布恐怖的()。B A.暴力行为 B.思想观念 C.武装人员 D.意识形态 8.()是通过有组织的活动,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的科学和技术。C A.公共医学 B.群众卫生 C.公共卫生 D.群体卫生 9.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D A.法定公民权利 B.行政紧急权力 C.政府职权 D.行政权力 10.()是金融法制建设的前提。A A.金融立法 B.金融执法 C.金融司法 D.金融法案 11.应对危机的手段有许多,其中,()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C A.政治手段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持续性。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以及社会结构的脆弱性,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各种社会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且逞继续发展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经过抗击“非典”,防治禽流感和2008年抗击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全事件,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置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置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地区本该避免的事件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应对突发事件不利的原因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不力,无所作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其一,缺乏见微知著的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初,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也有的领导平时习惯于抓所谓“大事”、“要事”和面子事,不屑于抓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错失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时机,最终发展成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局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领导干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遇到矛盾绕道走,处置不及时,从而导致酿成大祸。 其二,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动性。表现为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其三,缺乏快速反应的果断性。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其四,缺乏引导沟通的协调性。表现在组织领导上,不能在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包括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表现在对突发事件宣传教育疏导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哄、骗、推、唬的问题,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时,讲不到点子上、讲不到理上、讲不到心上,就事论事讲表面理,简单生硬讲不清理,不着边际讲不准理,似是而非讲歪理,从而带来很多“负刺激”、“负效应”。 其五,缺乏把握规律的预见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应变不力,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从时空的角度观察形势和历史地看待事物发展,不善于把握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发展进程,不关注国际动态、社会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和群众思想变化,缺乏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把握和谋后而动、预后而立,造成被动应付的局面。 其六,缺乏信息公开的及时性。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使失实的信息或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 二、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解决部分领导干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考试没合格”的问题,是我们党在新形势新阶段必须努力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必须在以下七个方面提出对策。 对策一,思想认识要到位。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冷静、理性、平和、快速处置好、应对好突发事件,对于保持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对好突发事件,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全面落实、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应对各种突发问题,辨别处理的敏锐性。以对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 考试

2012年11月考试得分81分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因为公共卫生的外部性和公共性,从而产生了防治监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服务与医 疗卫生服务的不同特点,其运行不能通过()来调节,存在市场失灵状况。 n m l k j i(A) 市场机制 n m l k j(B) 宏观经济 n m l k j(C) 国家调控 n m l k j(D) 市场氛围 2. ()就是将政治决策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去,将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公诸于世,由全体社会成员遵照执行。 n m l k j(A) 利益综合 n m l k j(B) 政策制定 n m l k j i(C) 政策执行 n m l k j(D) 主导作用 3. ()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也是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所应遵循的基本方针。 n m l k j(A) 常备不懈 n m l k j i(B) 预防为主 n m l k j(C) 遵循科学 n m l k j(D) 循序发展

4. 公共卫生广泛的()是建构在社会人基础上的,是千千万万的个人卫生汇合起来的。n m l k j(A) 外部性 n m l k j(B) 公共性 n m l k j(C) 组织性 n m l k j i(D) 社会性 5. ()是一系列心理活动或心理现象及其相应行为倾向的总称。 n m l k j(A) 应激心理 n m l k j(B) 个人心理 n m l k j(C) 社会状态 n m l k j i(D) 社会心理 6. 解决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问题主要应靠(),政府通过强制措施和使用公共财政的方式来解决公共卫生所需经费,从而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状况。 n m l k j i(A) 行政干预 n m l k j(B) 地方税收 n m l k j(C) 政府干预 n m l k j(D) 社会募捐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 考试lxx80分

医疗卫 生人员 应对突 发事件 能力培 训考 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心理支持系统的建设,其功能最佳的应首推()的建设和运行 (A) 指挥系统 (B) 应急系统 (C) 社会 (D) 网络 [分值: 2. ()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A) 突发卫生事件 (B) 突发事件 (C)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D) 以上都不正确 [分值: 3. ()是政府工作的目标之一,在具体防治工作时,应当组织有关

的事。 (A) 抗击疾病灾害 (B) 防治传染病 (C) 行政执法 (D) 政策制定 [分值: 4.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也发挥着主导作用,这 是应急处理必须由政府统一领导的理论依据。 (A) 国家政权 (B) 国家法律 (C) 市场经济 (D) 市场机制 [分值: 5. 公共危机()指的是为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 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等 管理行为。 (A) 决策的非程序化 (B) 高度不确定性 (C) 管理

(D) 管理模块 [分值: 6. 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更加强调的是事件的()是突如其来的,事 先难以预料,需要紧急处置。 (A) 发生方式 (B) 出现方式 (C) 影响方式 (D) 影响范围 [分值: 7. ()是人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历史 和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预先推知和判断事物未来和未知的结果。 (A) 科学分析 (B) 科学预警 (C) 科学预测 (D) 科学处理 8. 公共卫生广泛的()是建构在社会人基础上的,是千千万万的个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 紧急事件 B 应急事件 C 应急处理 D 突发事件 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__A__。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 应急队伍的建设 C 事故损失评估 D 应急预案的演练 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 D ) A 公安 B 海上搜救 C 地震救援 D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_B___。 A 保留 B 撤销 C 升级 D 解散 5、建筑施工企业中,(B )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 经理 B 企业一把手 C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D 法定代表人 6、应急预案不包括? C 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 A 总体预案 B 单项预案 C 特别预案 D 现场预案 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 A 基本生活用品 B 通信器材 C 交通工具 D 个人防护装备 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_B___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 早处置。 A 信息报告 B 预测预警 C 信息发布 D 评估 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 C ) A 预警机制 B 先期处理机制 C 信息披露机制 D 应急联动机制 10、___B_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分级响应 B 统一指挥 C 公众动员机制 D 以人为本 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 A A 调查与协调机制 B 预警与监测机制 C 救援与处置机制 D 善后与恢复机制 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 A 云南干旱 B 南方雪灾 C 三鹿奶粉事件 D 新疆“4.30”事件 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__A__”,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 绿色通道 B 快速通道 C 特殊通道 D 直线通道 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 B ) A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B 重大突发事件 C 较大突发事件 D 一般突发事件 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 A 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 争先恐后逃跑 C 围观看热闹 D 聚集在一处 16、对于公共场所的基本内涵,我国现行最为规范的是1987年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的七类公共场所中,不包含以下哪项:(A) A 家庭汽车 B 理发店 C 公园 D 书店 17、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其主要体现不包括(C) A 情况掌握快 B 投入警力快 C 科学应对快 D 采取措施快 18、一般突发公共事件:(A )事件的影响局限在在本地区造成一定范围的突发事件。 A 无人员伤亡,或3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50万以下的, B 人员伤亡一人,或3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50万以下的 C 无人员伤亡,或5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50万以下的, D 无人员伤亡,或3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以上30万以下的, 19、不属于信息报送的内容的是?(C) A 时间 B 地点 C 全部人物 D 事件的起因 20、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应急物资的储备方式?(C)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试卷90分答案

1、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常态的管理。 正确 错误 2、天灾人祸是百年不遇、十年不遇的,是偶然发生的。 正确 错误 3、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正确 错误 4、公务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就好,不需要做专门训练。 正确 错误 5、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还要善于融合不同的意见并做出选择。 正确 错误 6、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损害程度也是多层次性的。 正确 错误 7、法律都是正常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也不例外。 正确 错误 8、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法律、决策的制定也要按照惯常的民主程序。 正确 错误 9、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人民的权利在无意中受到侵犯,他们有请求国家给予赔偿的权力。 正确

错误 10、有时媒体是朋友,有时媒体是敌人;有些媒体是朋友,有些媒体是敌人。 正确 错误 11、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 口蹄疫 禽流感 危险化学品泄露 急性职业病 12、社会安全事件不包括() 重大群体性事件 重大刑事案件 涉外突发事件 交通运输行业严重人员伤亡 13、四级国家预警级别预警颜色分别是() 红橙黄绿 红橙黄蓝 橙红黄蓝 红黄蓝绿 14、下列对于行政的紧急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在制定与执行政策时不考虑程序 紧急情况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经过相关部门的批准,注意行政权力是否在边界限制之内 1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危机现场中的“管理者效应”()

“鸵鸟反应” “兔子反应” “黄粱美梦反应” “出租车式的反应” 16、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说明天灾人祸是() 百年不遇的 可以预防的 偶然发生的 经常出现的 17、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灾难已经发生,考虑它的威胁源头没有异议 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处理,别的部门管了就是越权 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事件发生了,追究责任是首要的 18、重大群体性事件不包括() 我驻外使领馆或机构及人员遭受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党政机关和要害部门遭冲击、围攻 交通要道或枢纽遭阻断 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聚众闹事、群体性械斗、冲突事件及暴狱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突发事件的爆发期政府要做的事情() 做出决策 搜集信息 组织资源

继续教育练习(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教程)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教程 1、能使公众在短期内全面了解某种突发事件的警示方式是指(发放宣传资料)。 2、突发事件决策所依托的平台是指(组织机构)。 3、下列情况不能作为重大传染病疫情对待的是(当一个局限地区在较短时间内有大量同种疾病病例发生)。 4、下列不属于人们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异常反应的是(改变信念)。 5、既可以节约监测成本,又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心理成本,这缘于在突发事件管理中建立了(预警系统)。 6、关于物资储备,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防范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工作,对一个国家而言比较简单)。 7、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就是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8、“十分之一”法则揭示出防范突发事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9、下列不属于非法聚众活动的是(游行)。 10、建立突发事件预警系统,首先要明确(预警系统要达到的目标)。 11、突发事件预防的基础是指(突发事件风险评估)。 12、下列关于“大众传播媒介”理解不准确的是(大众传播媒介的任务就是报道、传播、争论或劝服他人)。 13、下列不属于化突发事件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一般谋略与技巧的是(当面表态法)。 14、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中的信息加工系统要完成的第二步骤是指(信息识别)。 15、强调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的原则是指(效率性原则)。 16、突发事件最突出的特征是指(不可预见性)。 17、下列不属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的是(疫源地)。 18、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中的首要环节是指(做好应急监测工作)。 19、下列属于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20、将突发事件分为“生活型”和“劳动型”两种类型的依据是(按照利益划分)。 21、突发事件控制的第一要义是指(关注民生)。 22、突发事件预防中的最高目标是指(回避风险)。 23、突发事件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是指(事件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 24、危机管理中最困难、最急迫的时期是指(爆发阶段)。 25、专业技术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首先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原则)。 26、确认突发事件的状态与程度的方法中,一般只适用于政治性的突发事件的是(隐蔽调查法)。 27、第一家咨询公司是指(兰德公司)。 28、国家、民族直面突发事件的灵魂和基础是指(社会精神)。 二、多选题 1、一些重大、危害严重、影响恶劣的社会性突发事件跟一个国家的政治有看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主要原因在于(它们可以折射出该国政治体制中隐藏的问题;他们可以推进政府行为的法治化;他们可以推进政务的透明度;它们可以开拓自由的公共空间)。 2、突发事件通常主要包括(重大群众性骚乱;恐怖主义行为;严重事故;自然灾害;重大政治、经济事件)。 3、突发事件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主要包括(信任感下降;流言蔓延;安全感下降;盲目自保;缺乏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试卷答案88分

1.单选题【本题型共25道题】 1.事件的开端无法用常规性规则进行判断,而且其后的衍生和可能涉及的影响也没有经验性知识可供指导,这体现了突发事件的()。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高度不确定性 C.影响的社会性 D.决策的非程序化 2.自然灾害的()将它与人类自身造成的灾难事件区别开来。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人为属性 D.生产属性 3.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主体的行为,均源于参与事件的群体或个人的(). A.外在表现 B.社会要求 C.内在需求 D.自我满足 4.()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 A.突发事件 B.危机 C.紧急状态

D.灾害和灾难 5.依法行政就是()依法行使行政权力。 A.政府 B.行政机关 C.管理者 D.公民 6.公共卫生的社会性,决定了()是保障公共卫生的第一责任人。 A.医疗机构 B.各级政府 C.民间机构 D.公民自身 7.突发事件的一致性是指在危机中的()具有相同的要求。 A.公众 B.受害对象 C.管理者 D.利益主体 8.()是指根据情报信息和事件预测结果,用书面文字形式制作的、用以处置未来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采取的工作计划和行动方案。 A.处置预案 B.处置文案 C.处置立案

D.处置方案 9.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及其立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 A.人民权利 B.人民义务 C.公民权利 D.公民义务 10.()是指短期内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重大事件. A.突发公共安全事件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C.突发卫生事件 D.突发卫生危机 11.()是指为避免和应对突发事件而履行决策职责、参与决策过程的特定个人(如总统、总理)和组织机构. A.危机决策预警 B.危机决策主体 C.危机决策制度 D.危机决策实行 12.在非常规状态下,与立法、司法等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 A.法定公民权利 B.行政紧急权力 C.政府职权

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答案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第1部分:判断题 (共10题,共2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法律都是正常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也不例外。()(2.0分) 正确 错误 2、天灾人祸是百年不遇、十年不遇的,是偶然发生的。()(2.0分) 正确 错误 3、突发事件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性的,损害程度也是多层次性的。()(2.0分) 正确 错误 4、突发公共事件管理,是在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常态的管理。()(2.0分) 正确 错误

5、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法律、决策的制定也要按照惯常的民主程序。()(2.0分) 正确 错误 6、有时媒体是朋友,有时媒体是敌人;有些媒体是朋友,有些媒体是敌人。()(2.0分) 正确 错误 7、法律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一旦人民的权利在无意中受到侵犯,他们有请求国家给予赔偿的权力。() (2.0分) 正确 错误 8、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2.0分) 正确 错误 9、公务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就好,不需要做专门训练。()(2.0分) 正确

错误 10、一个优秀的决策者还要善于融合不同的意见并做出选择。()(2.0分) 正确 错误 第2部分:单选题 (共20题,共40.0分; 默认单题2.0分) 1、公务员情绪的稳定性是指()(2.0分) 面对突发事件必须要有平常心 面对突发事件不可以有恐惧感 面对突发事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办事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没有任何压力 2、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危机现场中的“管理者效应”()(2.0分) “鸵鸟反应” “兔子反应” “黄粱美梦反应” “出租车式的反应”

3、四级国家预警级别预警颜色分别是()(2.0分) 红橙黄绿 红橙黄蓝 橙红黄蓝 红黄蓝绿 4、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2.0分) 灾难已经发生,考虑它的威胁源头没有异议 涉及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处理,别的部门管了就是越权 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都是要计算成本的 事件发生了,追究责任是首要的 5、公共卫生事件不包括()(2.0分) 口蹄疫 禽流感 危险化学品泄露 急性职业病 6、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是由()造成的。(2.0分)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臵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潜伏性、复杂性、破坏性、危险性和持续性。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以及社会结构的脆弱性,社会发展环境复杂,各种社会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且逞继续发展之势。面对日益增多的突发事件,经过抗击治禽“非典”,防流感和2008年抗击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等公共安全事件,各级领导干部经受了应急处臵的考验,从中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部分干部面对突发事件措手不及、处臵不力、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地区本该避免的事件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应对突发事件不利的原因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不力,无所作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缺乏见微知著的敏锐性。主要表现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初,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也有的领导平时习惯于抓所谓“大事”、“要事”和面子事,不屑于抓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错失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时机,最终发展成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局面。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领导干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遇到矛盾绕道走,处臵不及时,从而导致酿成大祸。 其二,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动性。表现为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其三,缺乏快速反应的果断性。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其四,缺乏引导沟通的协调性。表现在组织领导上,不能在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包括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表现在对突发事件宣传教育疏导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哄、骗、推、唬的问题,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时,讲不到点子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在现代社会,相关信息的及时告知是(D)对大众传媒最重要的传播需求。 A 紧急事件 B 应急事件 C 应急处理 D 突发事件 2、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A)。 A 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 B 应急队伍的建设 C 事故损失评估 D 应急预案的演练 3、下列不属于应急管理中的应急专业人员的是(D) A 公安 B 海上搜救 C 地震救援 D 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4、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B)。 A 保留 B 撤销 C 升级 D 解散 5、建筑施工企业中,(B)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 经理 B 企业一把手 C 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 D 法定代表人 6、应急预案不包括? C 应急预案包括整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方案 A 总体预案 B 单项预案 C 特别预案 D 现场预案 7、以下哪一类不属于抢险类应急物资储备?(A) A 基本生活用品 B 通信器材 C 交通工具 D 个人防护装备 8、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 信息报告 B 预测预警 C 信息发布 D 评估 9、社区应急管理中,应急启动机制的组成部分,不包括(C) A 预警机制 B 先期处理机制 C 信息披露机制 D 应急联动机制 10、(B)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 分级响应 B 统一指挥 C 公众动员机制 D 以人为本 11、以下那一项不属于应急机制?A A 调查与协调机制 B 预警与监测机制 C 救援与处置机制 D 善后与恢复机制 12、下列属于社会安全事件的事是(D) A 云南干旱 B 南方雪灾 C 三鹿奶粉事件 D 新疆“4.30”事件 13、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A)”,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 绿色通道 B 快速通道 C 特殊通道 D 直线通道 14、省级广播电视播出节目全部中断或由中断的危险的情形,属于(B) A 特别重大突发事件 B 重大突发事件 C 较大突发事件 D 一般突发事件 15、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A)。 A 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 B 争先恐后逃跑 C 围观看热闹 D 聚集在一处 16、对于公共场所的基本内涵,我国现行最为规范的是1987年颁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其中第二条明确指出的七类公共场所中,不包含以下哪项:(A) A 家庭汽车 B 理发店 C 公园 D 书店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一节突发事件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突发事件的界定 国际上研究危机管理的学者把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因素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从具体的危机管理角度出发,危机是指因不可抗力或突然袭来的严重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冲突以及战争、恐怖袭击或其他极端行为引发的各类事件。 对于危机事件或状态的分析,可以从事件的危害程度、事件的影响方式、事件的影响范围等三个维度考虑。 (1)灾害和灾难主要是指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由二者共同作用所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或)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2)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更加强调的是事件的影响方式是突如其来的,事先难以预料,需要紧急处置。 (3)危机是全过程、全方位地来描述那些突发的有可能产生较大破坏损失的事件。 二、突发事件的特点 突发事件事件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突发性和紧急性 (二)高度不确定性 (三)影响的社会性 (四)决策的非程序化 三、突发事件管理的内涵 突发事件管理指的是为避免或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采取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处理以及应对评估等管理行为,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危机管理需要面对三个事实要素:

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 二、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暴露的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 (一)重大自然灾害频发 (二)重大、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三)重大传染性疾病形势严峻 (四)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五)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 (六)全球化的冲击与挑战 三、我国突发事件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原有体制下形成的传统危机管理模式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法律框架脆弱 (二)综合协调机构缺乏 (三)危机应对网络松散 (四)社会应对能力薄弱 (五)社会预警体系不完善 (六)专家咨询队伍薄弱 第四节我国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建设 一、突发事件发展周期管理 根据危机的发展周期,危机管理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危机预警及准备、识别危机、隔离危机、管理危机以及善后处理阶段。 每一个具体的阶段都要求危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应急管理策略和措施,准确地估计形势的发展变化,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教程考试试卷答案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教程考试试卷答案 (湖南师范大学) 一、填空题 1、逃避反应 2、案例分析、强化性宣教 3、政府公信力 4、处理计划 5、未雨绸缪 6、公开性原则 7、协调配合8、突发事件的性质 9、预警 10、公开性原则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 9、√ 10、× 三、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C 5、C 6、C 7、C 8、B 9、D 10、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D 2、A 、 D 3、A、B、C 4、A、B、C、D 5、A、B、C、D 五、简答题 1、①不确定性②危害性③紧迫性④复杂性 2、①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 ②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 ③快速反应,科学应对,资源整合,依法管理 3、一般既指事件的层次,也指事件的性质,是发生在国家层面,威胁一国政权和社会稳定的事件。 4、①时间性原则②效率性原则③协同性原则 ④以人为本原则⑤程序性原则⑥合法性原则

⑦科学性原则⑧适度性原则 六、论述题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提高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意识。实践证明,许多公共突发性事件是由于政府观念落后,危机管理意识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第一,转变“以治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防范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第二,强化政府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要把公共突发性事件的防范治理政策,法律法规等作为公务员教育培训的内容,提高管理者的防范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同时,要加大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宣传力度和对政府的监督力度,使政府时刻保持危机管理意识,从容镇定地防范和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 2、建立健全政府应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制定一部《突发事件与紧急状态处置法》,对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权限及紧急状态下的例外权限,突发事件的责任承担,组织管理体系,保障机制等加以规定,从宏观上指导我国政府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同时,应进一步修改补充现有的法律法规,健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的配套制度,使国家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形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 3、成立常设的,专门的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管理体系。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需要统一的领导指挥,必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的管理机构。我国政府应成立常设的,专门的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隶属于国务院,直接对国务院负责。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要坚持法治原则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突发事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制定突发事件管理与应对的政策规划和应急预案。在非突发事件时期,进行突发事件的分析预测,风险评估,做好预防与预警工作,加强对管理与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培训,提高全社会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意识;在突发事件阶段,领导指挥全国的突发事件工作,迅速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并对各地情况进行监督,追踪,协调各地方部门之间的利益,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总结工作。在突发事件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各地方应建立完善突发事件管理部门,明确不同级别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职责,权限及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从而形成统一,高效,有权威的突发事件组织管理体系。

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 1、建筑施工企业中,(B)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 A、经理 B、企业一把手 C、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 D、企业法人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的是(D)。 A、成立编制小组 B、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 C、编制演练计划 D、实施应急预案 3、以下不属于突发事件典型特征的是(D)。 A、突发性和紧急性 B、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C、危害性和破坏性 D、信息的充分性 4、根据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预警的突发事件,其预警级别的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分别用(A)颜色表示。 A、红、橙、黄、蓝 B、红、橙、黄、黑 C、红、黄、蓝、绿 D、黑、红、黄、蓝 5、根据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以及突发事件特有的性质和目前我国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四大类。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界定,以下事件中属于事故灾难的是(D)。 A、汶川大地震 B、2008年南方低温雨雪灾害 C、“12.31”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D、天津港“8.12”大爆炸 6、公共场所和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后,公安部门要反应迅速,措施有力。以下关于公共场所大型活动中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处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情况掌握快 B、投入警力快 C、现状封锁快 D、采取措施快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的是(A)。 A、评审演练预案 B、制定演练计划 C、获取演练资源 D、实施演练活动 8、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准备和组织协调处置工作,该办公室成立于(A)。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9、社区工作者的应急处理能力建设包括(D)。 A、分析判断能力 B、组织协调能力 C、专项领域应急处理能力 D、以上都对 10、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社区安全隐患增多 B、社区常住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减少 C、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D、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11、教学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任教师、教学辅导人员、(A) 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等。 A、教学管理人员 B、后勤人员 C、保卫部门人员 D、实验技术人员 12、下列所描述的事故中,不属于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是(D)。 A、因工程勘察和设计不符合建设标准,而造成的在建建筑物坍 塌 B、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城市桥梁塌陷 C、房屋使用阶段,因租住人破坏承重墙而导致的建筑物坍塌 D、因台风刮倒树木造成的城市道路交通瘫痪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信息管理遵循的原则是 (B)。 A、书面报告,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B、网络直报,分层管理,逐级审阅,分级处置 C、网络直报,分层管理,直通中央,分级处置 D、书面报告,分层管理,直通中央,分级处置 14、我国社区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大体上由若干部分组成,分 别是(A)。 A、政府主体、社区主体、社会主体 B、政府主体、单位主体、社区主体 C、政府主体、居民主体、社区主体 D、公民主体、社区主体、政府主体 15、公共场所与大型活动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中,特别重大突 发公共事件(I级)为(A)。 A、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B、已经或可能导致2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C、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5000亿元以 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D、已经或可能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 或重伤100人以上,或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16、应急预案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B)”的执政理念和价值 取向,把保障公众健康作为首要任务。 1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题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 1.防范在突发事件管理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防、控、治等三个阶段。因此,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日常(A )。P128 A防范体系 2.按规律办事,就必须坚持(A)。A适度性原则 3.突发事件(A)是突发事件决策所依托的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A决策组织机构 4.突发事件管理应对中常见的失误是(D)。 A麻痹大意,疏于防范,没有科学的应对机制;B素质低下,无能应对 C就事论事,不能利用突发事件潜藏的机遇D以上都是 5.(A )机制的建设是管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关系着管理、应对的质量与效率。A紧急处理 6.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D )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才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防治传染病的能力和水平。P286 D控制 7. 除了公共管理机构的努力之外,企业组织和()的作用在突发事件中也得到充分重视。A社会团体B单位组织C公众团体D公众个人 8.突发事件属于非常规状态和非程序性问题,因此,在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中,政府及其工作人员(A)和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A依法处理 9. ()是指对所有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资源破坏的自然现象的总称,它发生在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之中,可以导致社会经济系统失衡,使社会财产遭受损失,导致社会资源出现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B ) P24 B自然性突发事件 10. 在突发事件初始阶段采取及时、准确的()措施,往往能使民众的心理得以初步安定,社会秩序得以基本维持,从而为突发事件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

A预警B应急C协调D评估 11. 公众的突发事件意识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社会民众()问题,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社会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判断和基本态度。( ) A身体B生理C思想D心理 12. 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担负决策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及时迅速协调不同职能部门,明确相关部门与机构的责任和义务,优化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发挥整体优势,从而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 A预警处理B协调配合C评估结果D善后收尾 13. (C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单选)P271C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14. 大众传媒的角色特征,要求传媒同时能够从民众看待突发事件的角度出发,进行(B ),从而弥补政府在事件处置过程中某些方面的不足,满足民众需要。(单选) B换位思考 15.突发事件决策的首要目标是(C ),最大限度地保护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这就要求决策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也就相应地要求把突发事件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于专业技术人员手中,以便能够随机决断。(单选)C控制事件的蔓延 17.提高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一是充分利用知识基础设施,二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三是创新(D )。(单选) D决策方法 18.(B)就是指社会组织或公共管理机构在控制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能以变对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随机而动,灵活调节,对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单选)B 灵活性原则 19. 以下选项中,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要经历的阶段是(D)。(单选) A潜伏阶段B爆发阶段C恢复阶段D以上都经历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考试86分

医疗卫生人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培训考试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 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必 对所获信息进行科学处理的分 析系统。 (A) 检测系统 (B) 监测网络 (C) 监测系统 (D) 检测网络 [分 值: 2. 所谓()语言,实际上是医护人 它对调动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 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A) 鼓励性 (B) 安慰性 (C) 激励性 (D) 严肃性 [分 值:

3. ()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民政府统一领导,成立应急指挥 部,对应急处理工作实行统一指 挥。 (A) 分级负责 (B) 措施果断 (C) 加强合作 (D) 统一领导 [分 值: 4. 所谓()就是对某一行政区域内 行统一管理和使用。 (A) 统一领导 (B) 分级负责 (C) 属地化管理 (D) 加强合作 [分 值: 5. 面对层出不穷的危机事件,最为 门应对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和 人为事故。

(A) 稳固政权 (B) 应急指挥机构 (C) 危机处理预警系统 (D) 危机管理综合协调 机构 分 6. ()是应急处理工作成败的关键 (A) 防控得力 (B) 反应及时 (C) 病源调查 (D) 防控管理 分 7. ()指的是执行卫生法规和卫生 标准所进行的卫生检查、卫生鉴 定、卫生评价和采样检验。 (A) 卫生督导 (B) 卫生监督 (C) 疾病检测 (D) 市场监察

分 8. ()对应急管理中有关的职责、 权利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A) 《防震减灾法》 (B) 《传染病防治法》 (C) 《突发公共危机应对法》 (D) 《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条例》 分 9. ()是地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 急处理工作的领导中心,负责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A) 国家应急指挥部 (B) 国家安全卫生防控小组 (C) 地方医疗机构 (D) 地方应急指挥部 分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

2016年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试题及答案98分

2016年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出题的先后顺序不一样,请注意!! 1)单选题,共20题,每题2.0分,共40.0分 1 单选题(2.0分) 应急预案的特点包括(B)。 1. A. 假设性、应急性 2. B. 程序性、规范性 3. C. 可操作性 4. D. 以上都是 2 单选题(2.0分) 一份完整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该包括总则、组织体系、(B )、应急保障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要就预案的管理制定具体的制度和措施。 1. A. 运行机构 2. B. 运行机制 3. C. 运行体制 4. D. 应急组织 3 、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的特点中,不包括(B )。 1. A. 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 2. B. 城区学校是突发事件多发地区 3. C. 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 D.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 4 、教育领域的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应成立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一般(A)担任。 1. A. 校长 2. B. 教务长 3. C. 班主任 4. D.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 5 、关于我国社区安全的总体形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1. A. 社区安全隐患增多 2. B. 社区常住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减少 3. C. 社区管理仍存在很多弊端 4. D. 社区是社会矛盾的聚焦点 6 、在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中,不包括(C )。 1. A. 总体预案 2. B. 部门预案 3. C. 现场预案 4. D. 专项预案 7 建筑领域安全事故中: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属于(C)。 1. A. 特别重大事故 2. B. 重大事故 3. C. 较大事故 4. D. 一般事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