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晦暗中潜行的光明 ——分析穆旦《赞美》中的诗歌意向及其透露而出的希望

晦暗中潜行的光明 ——分析穆旦《赞美》中的诗歌意向及其透露而出的希望

晦暗中潜行的光明 ——分析穆旦《赞美》中的诗歌意向及其透露而出的希望
晦暗中潜行的光明 ——分析穆旦《赞美》中的诗歌意向及其透露而出的希望

晦暗中潜行的光明

——分析穆旦《赞美》中的诗歌意向及其透露而出的希望

正文摘要:《赞美》是穆旦创作的一首十分经典的爱国诗歌,其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情感可以说是循序渐进的,就我看来,这首诗经历了由艰涩沉重到激昂炽烈的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诗人对时代的诉求却自始至终都默默的蕴含于其间,并在每一段的末尾处点明爆发,给读者以沉着有力的冲击。

关键词:穆旦,赞美,诗歌意象,诗人诉求

正文:

九叶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时代的大环境注定这个诗派下衍生而出的各种作品无法逃离它的束缚,然而九叶诗派诗人却又不甘于为时代所困,所以他们总会努力在自己的诗歌中表现出一些不同与时代,甚至是超脱于时代的诗歌意向,以此来表达他们对中国晦暗的社会现实的反抗和对中国光明未来的期待。在这其中,穆旦的《赞美》就是一首领头之作。

穆旦其人,本身就是九叶诗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家庭条件并不算差,自幼就一直接受新式教育,用艾青对他的评价概括来说,穆旦便是一个接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善于采用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画战乱时期社会现象的诗人,因此他的诗歌总是透着一股似有若无的灵动气息,每个字眼看似平常普通,读下来却又有种别样的体悟,让人仿佛能隔着纸张就嗅到诗人心内翻涌着的对这个时代的诉求和渴望。

《赞美》是穆旦创作的一首十分经典的爱国诗歌,其全诗分为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的情感可以说是循序渐进的,就我看来,这首诗经历了由艰涩沉重到激昂炽烈的一个情感变化的过程,而诗人对时代的诉求却自始至终都默默的蕴含于其间,并在每一段的末尾处点明爆发,给读者以沉着有力的冲击。

首先我们可以来看第一部分,诗歌的第一部分实际上诗人并没有将他的情感具化成“人”,而是站在一种历史旁观者的位置来俯瞰这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中期,中华大地还浑浑噩噩地挣扎在绵延不绝的战火之中,所谓光明的未来似乎总也望不到头,然而诗人在《赞美》中却并没有写出那种近乎绝望的悲观情绪,尽管他也提到了“土地荒凉,野草茫茫”这样晦暗的字眼,却也同时在后面呼唤“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来拥抱这一切,也许用于拥抱的双手是带血的,但也不妨碍诗人尽情的表达他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民族,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恋。

而在第二和第三部分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塑造成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人”,即“一个农夫”。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不仅支撑着一个个家庭,更支撑着一次次战斗,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复兴,他们才是中国脊梁中最坚韧者。在这个农夫行走的过程中,我们明显可以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坚韧和忍耐,这个农夫沉默着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朝代的兴衰罔替,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之艰辛却不能流泪,时至今日,他依然行走着,承载着诗人甚至整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寄望,坚定的行走着。可以说,诗人就是在借这样一个朴素写实的农夫形象——称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来默默地向过路的每一个人传递着他本人对这片土地未来无尽的希望。

而这首诗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诗人情感积淀的最高点,字里行间诗人又摆脱了具化意向的

束缚,他将心内的期待幻化成风,幻化成一种等待的意图,迫不及待的要“吹过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离开这“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尽管等待的过程可能会痛苦,诗人仍旧选择了“在广袤的河山中踟蹰”,最后一句“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连点两遍,可见诗人的内心洋溢着怎样澎湃的希望。

然而无论如何,《赞美》这首诗歌总体的意向却仍然是低调沉郁的,无论是干燥的风,单调的水,还是忧郁的森林,诗人都没有很刻意的去将它们放大来表达自己内心激烈的情感变化。穆旦的赞美是很含蓄的,然而正是这一份含蓄让人在读这首诗歌的时候能够更深刻的感受到其中那份沉甸甸的希望。

参考文献:立源、博平《含泪的沉毅赞歌――读穆旦的赞美》,《中学语文教学》,2001/08 郝蕾《“一个民族已经起来”――穆旦的<赞美>赏析》,《名作欣赏》,2005/06

附:《赞美》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诗八首赏析

穆旦诗八首赏析 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二、颠覆“永恒”:预言爱情的寿命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他说: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节自《诗八首(之一)》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穆旦诗歌分析

穆旦诗歌分析

————————————————————————————————作者: ————————————————————————————————日期: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

他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精选资料

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 穆旦是中国新诗在30、40年代下的一面旗帜,而穆旦诗歌又是我国现代主义诗歌下的代表作,穆旦的大多数诗歌都具有独特的现代主义诗歌特点。就穆旦本身来说,其是一位思绪敏锐和社会责任感极强的知识分子,其所创作的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当前,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士开始对穆旦的诗歌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旨在进一步加强对穆旦诗歌的理解,以提升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品质。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具有形象的现代生活化元素 穆旦是一位极具现代生活形象的知?R分子,其大多数的诗歌都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诗歌的描写中,穆旦懂得如何将自身的情感融入于诗歌当中,并通过采用相应的艺术手法来表达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其中,在表达现代生活化元素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选取生活意象则成为广大诗人应当面对的一大问题,诗人在选择意象的时候往往需要结合该意象的形象,以使其可以更好地展现出诗歌的中心思想。通常情况下,在传达诗歌情感的时候,穆旦往往会探究生活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合适的现代化形象来创作诗歌,而这便是穆旦诗歌中一大现代主义特征。就如,穆旦在评价《还原作用》一文中,其看出了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并通过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刻地评价,由此

也可以看出穆旦懂得诗歌所要表达的艺术情感,而现代生活化元素的依托是表达诗歌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重视诗歌创作的深度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士已开始着手诗歌的创作,这也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诗歌创作的市场。其中,从我国传统诗歌的创作领域上进行分析的话,人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的一个主要特点便是很好地满足了主题与形式的统一性,而对于不同的诗歌其具有不同的主题,一般情况下古代诗歌的主题可以从爱情、边塞、闺怨、田园等几个方面开始着手创作。但是,穆旦的诗歌便很好地突破了这一创作特点,与一般诗歌相比较的话,穆旦的诗歌具有内在结构的魅力,其更加重视诗歌创作的深度与密度。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情感表达,穆旦会选择合适的抒发方式进行表达,而从其诗歌表达中读者也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思想感情中的复杂性。例如,在《五月》一诗中,诗人通过采用五段七言的绝句与白话文相结合的艺术方法对诗歌的创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且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也形成了一定的对比,使诗歌更具有欣赏力。在现代生活中,优秀的诗歌不仅要满足结构内容上的丰富,且审美、寓意上的深度对丰富诗歌的内涵也具有一定的益处,而这便是穆旦诗歌中的另一现代主义特征。 三、具有综合性的美学意蕴 穆旦现代诗歌在美学意蕴的表达上也具有一定的特点,这点

穆旦《春》原文与高考诗歌精读

穆旦《春》原文与赏析 教学参考 0927 1812 穆旦《春》原文与赏析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赏析 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

分析穆旦诗歌中语言运用的特点

分析穆旦诗歌中语言运用的特点。(以《劝友人》到《蛇的诱惑》为例)。 ①穆旦诗歌中的对照手法及反讽生存语境。 穆旦诗歌中善于使用对照手法,通过内容、句式、文体结构等方面的对照,在强烈的对比中揭露社会现实。此外,作者大量在诗中还大量使用矛盾词汇。 在诗歌《从空虚到充实》和《蛇的诱惑》中,这种对照的手法尤为明显。“只有你是我的兄弟,我的朋友,/多久了,我们曾经沿着无形的墙/一块走路。暗暗地,温柔地,(为了生活也为了幸福,)/再让我们交换冷笑,阴谋和残酷。”(《从空虚到充实》)“在妒羡的目光交错里,垃圾堆,/脏水洼,死耗子,从二房东租来的/人同骡马的破烂旅居旁,在/哭喊,叫骂,粗野的笑的大海里,(听!喋喋的海浪在拍击着岸沿)”。“老爷和太太站在玻璃柜旁/挑选着珠子,这颗配得上吗/才二千元。无数年青的先生/和小姐,在玻璃夹道里,/穿来,穿去,和英勇的宝宝/带领着飞机,大炮,和一队骑兵。”(《蛇的诱惑》)通过一前一后,底层民众嘈杂脏乱的生活与资产阶级奢侈的生活的鲜明对照,讽刺当时黑暗的社会以及上流社会精神上的极度空虚。 在诗歌创作中大量运用矛盾词汇也是穆旦诗歌的显著特点。如在《从空虚到充实》中,“一些影子,愉快又恐惧,/在无形的墙里等待着福音。”又如在《蛇的诱惑》中作者说“痛楚的微笑”,愉快-恐惧以及痛楚-微笑,这两组表示相反情感色彩的词汇,作者却将他们组合在一起,让人能够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煎熬和挣扎。 ②穆旦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穆旦的早期诗歌深受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在语言中也呈现了显著的浪漫主义色彩。浪漫主义通常以大自然为背景或直接把它作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把大自然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丑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也大量的渗透在穆旦诗歌中。在《童年》中,作者写道“从地心里不断涌出来的/火热的熔岩,蕴藏着多少野力,/多少跳动着的雏形的山川,/这就是美丽的化石。而今那野兽/绝迹了,火山口经时日折磨/也冷涸了,空留下暗黄的一页,/等待十年前的友人和我讲说。”诗人将熔岩、山川、化石等充满活力的美丽的大自然景象与现代社会工业文明下遭到毁坏的萧条的自然景观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以及对原始浑朴的生命力和自然力的向往,反衬出他的浪漫主义自然观。 浪漫主义向往自由民主,对人高度重视。关注下层民众疾苦,是西方浪漫主义贯用的题材。穆旦的诗歌中也大量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展现现实的苦难。如在《从空虚到充实》中,“这又是一个人,/他的家烧了,痛苦地喊,/战争,战争,在轰炸的时候,(一片洪水又来把我们淹没,)/整个城市投进毁灭,卷进了/海涛里,海涛里有血/的浪花,浪花上有光。”诗人描绘了因一个失去家园而万分痛苦的人的形象。而《祭》可以说是典型表现这一特点的诗歌,诗歌主要讲述了普通人阿大起先在一家工厂劳作,后战死沙场的事件。这是千万下层民众的一个典型代表,他们生活困苦,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主宰。作者通过诗歌对中国受苦难人民表示同情和关怀,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穷苦百姓的凄惨境遇,揭露与抨击了吃人的旧社会,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愤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③穆旦诗歌中的现代性特征。 穆旦在西南联大时期他系统接受英国现代主义诗风,以探险者的面貌出现在诗坛,大量借鉴诸如思想知觉化、客观对应物、戏剧主义等英国现代主义诗歌技巧,走在了新诗写作的最前沿。而现代派诗人艾略特对穆旦的影响更甚,从他的诗歌中我们能明显的找到他对艾略特诗歌理论和创作的借鉴。 《从空虚到充实》一诗明显带有英国现代主义诗风的痕迹。诗里出现了戏剧性对白:“来了!”然而当洪水/张开臂膊向我们呼喊,/这时候我碰见了Henry王,/他和家庭争吵了两三天,还带着/潮水上浪花的激动,/ 疲倦地,走进咖啡店里,/又舒适地靠在松软的皮椅上。/我该,我做什么好呢,他想。/对面是两颗梦幻的眼睛/沉没了,在圈圈的烟雾里,/

穆旦诗歌内涵研究

浅谈穆旦诗歌 时间是最好的读者,或许也是最靠得住的读者;40年代,他如“宝石出土,便放出了耀眼的光辉,当时就受到了不少读者赞美”(林元:《一枝四十年代文艺之花》),但相对的在文学史的漫长中,穆旦是被“经典”的光芒掩盖的璞石,正如蓝棣之所预言,穆旦的诗“会通过种种途径,首先在一些诗人中,然后在较高层次精神生活的人们中,有所渗透,逐步成为民族的一种文化遗产。这就是他的诗越到后来越有价值的原因”(《论穆旦诗的演变轨迹及其特征》)。这一原因就是穆旦融合了现代主义个人独特体验与智性思辨,它一方面为“穆旦现象”以及他被提升到“二十世纪中国诗歌大师”之列所证明,另一方面也因晦涩难懂而造成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障碍和艰难。贯穿着高深的诗歌技巧和个人哲思体验,使诗人与西方,与世界相对话;而我们最熟知的却是他那些与民族现状最密切相关的,最具民族气息的目光和注视之处.如《赞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诗人是世界性的,但更是立足于民族之根上的苦痛的脊梁之一及清醒的发见者. 穆旦的诗歌是博大的。正如张同道所言“评说穆旦的痛苦在于,穆旦丰富的几乎无法概括----任何概括都意味着更多的遗漏”。而在其中有一种对个人生存意义的困惑的不懈辩驳:从拖着“昏沉着的头,苦的心;火热般的身子,熔化了——棉花似地堆成一团”,“可仍是带着软的腿,一步,一步,一步……”(《流浪人》)不断寻觅的“流浪人”到饱受了整整十四年政治意识形态和肉体压迫和奴役而蜷缩于“已筑起寒冷的城,把一切轻浮的欢乐关在城外”(《春》)的感受着生命的衰朽的“梦呓者”(《老年的梦呓》);从艰难的三千里步行到残酷的自杀性殿后战,在祖国大地上漫长的疲倦的行走和异域的热带毒雨、致命的痢疾、大的可怕的蚊子、无际的幽深和黑暗所笼罩的死亡的恐惧中,仅仅二十左右岁诗人在经受肉体上的几乎毁灭性的折磨时,这种困惑依旧纠缠着他,可以说是众多"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最为顽固的苦痛。这种种磨难鞭打着“和神一样高,和蛆一样低的肉体”,也锤炼着这颗早熟的心,以至于蔓延到诗人生命长度的每一寸。这个“在流亡途中看到内地农民受苦的样子,又是常有忧郁的反思的”诗人,逐渐将个人视野扩展到民族生存的宏阔关注中,“抗战胜利不久,刚到三十岁,他就已经感到处于‘过去和未来两大黑暗间’”的诗人( 王佐良《谈穆旦的诗》),将滚烫的热血、深沉的情感、愤怒的复仇之种种经内心的提炼流铸于笔纸上曲折的诗行,书写对黑暗的窥视:那些“在玻璃的夹道里,穿来,穿去”的德名太太们;“打恭微笑,象块里程碑”(《蛇的诱惑——小资产阶级的手势之一》)的店员们,;那些“五色羽毛镶着白边,粉红纱裙拖在人群里面”游荡于“高贵,荣耀,体面砌成了她们的世界!”里的小姐们(《两个世界》);逃避现实,“让我们远离吧”,在公园里“谈着音乐,社会问题,和个人的历史,顶喜欢的和顶讨厌的都趋向一个目的,片刻的诙谐,突然的攻占和闪避”(《华参先生的疲倦》)的调情约会中,走着高贵的脚步,有着轻松愉快的谈吐的绅士淑女们(《绅士淑女》);那些在“新中国”的沙发,爵士乐,英语会话,最时兴的葬礼——是这样蜂拥的一群”,“已得到热烈的喝采和掌声”的“大使夫人,简任秘书,专家,厂主”,正在“笑脸碰着笑脸,狡狯骗过狡狯”(《漫漫长夜》)地相互阿谀暗里密谋着的权贵们······年轻的诗人都给予他们形象的简笔勾勒和无情的嘲讽。他们“在啃啮,啃啮所有的新芽和旧果”(《鼠穴》)的犹如耗子一样的“爬行的吸血动物”(《漫漫长夜》),却“被称为社会的砥柱”;诗人怀着愤怒给予他们这些“寄生在你玻璃窗里的害虫”(《城市的舞》)以蔑视、控诉和诅咒。然而,无数的人卷入了这场钢铁水泥铸造的城市文明:“大街伸延着像乐曲的五线谱,人的符号,车的符号,房子的符号”,快速的生活节奏;“起伏的欲望”,“唱着超时间的冷漠的歌,从早晨的匆忙,到午夜的寂寥,一年又一年,使人生底过客,感到自己的心比街心更老”;这种“从虚无到虚无”的生活,使人心逐渐麻木,生存的意义走向无数重复的虚空,“新生的希望被压制,被扭转,那改变明天的已为今天所改变”。诗人痛苦着,在“你不要活吗?你不要活得好些吗?”和“我是活着吗?我活着吗?活着,为什么?”这“两条鞭子的夹击中”发出疑惑:“我将承受哪个?阴暗的生的命题……” 毫无疑问,在诗人眼里,城市人群是未曾担负起诗人理想的生存意义和重负的,也没有给出对这一命题的美好答复。诗人对这里时刻保持着警醒---------“在雷电的闪射下,我见它对我发出抗议的大笑”,并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反攻甚至报复。面对“始终安稳地生产”的印钞机,“庞大的数字像是一串列车,它猛力地前冲”,“把贫乏加十个零,印出来我们新的生存”,而“我们不过是它的尾巴,在点的后面飘摇”,“大

穆旦诗歌分析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人生轨迹;两个版本;《冬》;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

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年10月,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

解读穆旦的诗八首

解读穆旦的《诗八首》 这里所要解读的《诗八首》,是诗人穆旦(1918-1977)的一篇很有名的经典性的作品,写于1942年2月。那时,他是24岁,刚刚毕业不久的著名的西南联大的“校园诗人”。 穆旦的诗,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这种影响中的某些方面,如玄学思辩与具象象征的结合,又可上溯至一直为T.S.艾略特所深爱和推崇的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们。穆旦的诗有明显的深刻的时代感情,但多数的诗往往并不是直接表现时代,而是注意自身心灵的搏斗和内层思想感情的开掘,并努力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的结合中,追求传达的感情密度大,方法的独特新颖和理性成分的介入,再加上他运用很多精心独创的暗喻和意象联想上的跳跃,就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深厚的新奇、锋利和涩重,同时也带来了读者接受上极大的陌生感。即使他写爱情的题材的诗时,也是如此。他的著名的《诗八首》,就是这样的代表作品之一。 《诗八首》是属于中国传统中的“无题”一类的爱情诗。但是,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一般爱情诗的感情的缠绵与热烈,也没有太多的顾恋与相思的描写。他以特有的超越生活层面以上清醒的智性,使他对于自身的,也是人类的恋爱的情感及其整体过程,作了充满理性成分的分析和很大强度的客观化的处理。整首诗,从头到尾显得很深沉,也很冷峻。每首诗均为两节,每节四行,一首诗为八行,在穆旦的诗中,形式上也算是属于比较整齐匀称的一类。 第一首,写爱在逐渐走向的成熟季节中,在尚属于初恋的时候,一方爱的热烈与另一方感情的冷静之间所形成的矛盾。 “我”所爱的“你”,和“我”一样,都应该有爱的成熟的年代时那种情感的渴望,但是同时,又有由于被爱的少女在理性控制之下情绪的冷静,这样就造成两个人之间情感的陌生。这样,虽然“我为你点燃”了我的爱,可是它在尚未达到同样境地的“你”的眼睛里,这“爱”,却是那么的可怕:“你”就如同看见这是一场“火灾”,而“你”却看不见一个真实的“我”的爱的真诚的“燃烧”。而这“燃烧”,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它不过是一个成熟的年代的情侣们必然所有的,不管是属于“你底”,还是属于“我底”。只是因为“你”还将这“成熟”的自然感情视为一种可怕的东西,

穆旦读后感

《我的叔父死了》读后感 近日在不经意间浏览到穆旦的一首现代诗,有趣的是我竟然丝毫不得其味,诗中”不敢哭”、“不敢笑”的,让我郁闷至极。 全诗内容: 我的叔父死了,我不敢哭, 我害怕封建主义的复辟; 我的心想笑,但我不敢笑: 是不是这里有一杯毒剂? 一个孩子的温暖的小手 使我忆起了过去的荒凉, 我的欢欣总想落一滴泪, 但泪没落出,就碰到希望。 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它的枝叶缓缓伸向春天, 从幽暗的根上升的汁液 在明亮的叶片不断回旋。 就是这样一个简短的诗,但往往越简单的诗越难以理解其中深意,为了读懂这首诗,我首先想到了中学时就已经学到的分析作者、作品年代的方法。现当代文学课本中,穆旦是在“文革”前至“现代”时期已经开始诗创作,并在当代陆续被剥夺写作权利的“地下”诗歌作者之一,该诗作于1957年,正是“双百方针”结束后,文艺界反右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诗人的心中一定凝结着与当代主流文化相分歧却无表达空间的抑郁心理,这也造就了像《我的叔父死了》这种含蓄曲折表达了诗人复杂情感的文学作品。 在品读诗的过程中,我也查阅了一些诗歌评论资料,然而内容却乏善其陈,只能略做参考。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窥到了那个时代的一隅:叔父死了,不敢哭,也不敢笑。哭,为什么不敢呢?怕是特殊的身份不能哭吧,为主流社会所鞭挞的亲人哭泣,的确不能哭,难道你想封建主义复辟?笑,又怎么能笑呢?笑,与心境相悖,与传统不符,更重要的的是谁知道别人又会作何猜测呢,哪里敢轻易的笑,何患无辞!

在这样悲怆的环境里,哪里还有什么希望和光明,可是诗人却在这种薄凉的现实中嗅到了爱和温暖的味道,这种孩子气的碰触使诗人回忆起了自己儿昔的快乐,正是这种温柔的触碰,让诗人再次在捕捉到了希望。 诗的第三节我捕捉到了这样的信息:诗人想要在“过去”与“希望”之间达到平衡和共存,向崭新的、充满希望的未来伸展。这“幽暗的根”是苦难,是沉重,“上升的汁液”是苦涩,是心酸,可是诗人却能从苦难和心酸中汲取心灵的养分,为了“伸向春天”的“明亮的叶片”提供力量。这坚定而有力的传达出诗人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诗人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作为抵抗社会幽暗力量的源泉,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 网上还有别的理解, 1、明天的悲伤像潮水涌动,却不得不努力平衡——“平衡把我变成了一棵树”。 想起了有叔父陪伴的愉快的童年。——“它的枝叶缓缓伸向春天”? 只因为幽暗的根——腹腔甚至足底,痛哭; 汁液——眼泪,明亮的叶片——眼睛,眼泪在眼框中打转 2、枝叶缓缓伸向春天——1957年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 幽暗的根——内心,内在生命的黑暗,内心的真实感与幽暗意识 明亮的叶片——现实,1949以年来共产党明亮的天 写出了在现实的重压下不顺从,不转化的坚持姿态。 见仁见智,诗歌的理解本身也基于读者的心境和知识层面,所以诗歌可以给予读者多重营养。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文学创作的确是一件具有风险的事情,穆旦作为诗人,1957年创作《我的叔父死了》,1958年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多年受到管制、批判、劳改,这与当年的诗歌创作脱离不了关系。在《知识分子的早春天气》中,费孝通说,“对于百家争鸣的方针不明白的人当然还有,怕是个圈套,搜集些思想情况,等又来运动时可以好好整一整”。可是谁敢说它是个“圈套”呢。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穆旦诗八首赏析文学 穆旦写于1942年的《诗八首》是一组被公认为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这大概与穆旦语言的陌生、晦涩,以及诗意的深邃辽远有关。每有表达,诗人都要求其容纳足够多的东西,“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只有这样,他才能将充盈深沉的思想完美无损地传达出来,以呼应世界的丰美。本文将着重分析穆旦是如何彻底地颠覆传统爱情意境,从而将对爱情的解读从表面升华至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中。 一、颠覆“神圣”:从根部瓦解爱情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爱情产生于什么呢?无心邂逅,电光火石般地一见钟情?如徐志摩笔下的《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也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还是如《红楼梦》中前世姻缘,木石为盟?或者如《牡丹亭》中一场春梦,心上人翩然而至,似乎冥冥中自有注定?传统语境下的爱情总是产生于不受人力控制的神秘因素,其悲欢离合似乎在无形中被神灵掌控,任多少人事变迁都无法改变相爱的事实,这就无形中增添了“爱情”神圣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色彩。 而穆旦决然地击碎了这个“神圣”的神话,一语道破“爱情”的本质:“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的眼睛看见的不过是“一场火灾”。也就是说,爱情不过是成熟身体的相互需要,是渐离母体后孤寂心灵对温暖的渴求。情欲并不必然作用在这个“你”和那个“他”之间,而是在适宜的年纪,在无数个“他”身上都具有无数的可能性。正如一个虚位以待的未知数X,将X1固定为你的惟一,只能说明你先入为主的固执,以旁观者清醒的目光,X2,X3……其实都可能具有与X1相同的地位。这就从源头上切断了爱情的神秘感和惟一性,因而也从根部颠覆了它的神圣性:贾宝玉并不必然要爱着林黛玉,杜丽娘并不必然要追随柳梦梅,浪漫与激情不过是生理欲求在一点机缘的帮助下,作祟于青年男女之间而已。也由此在穆旦的爱情话语里,他摈弃了一切“但做鸳鸯不羡仙”的呓语,更没有“阆苑仙葩”与“美玉无暇”。千百年来多么迷人的爱情话题,在这里竟是如此惊心动魄,让人不寒而栗。 二、颠覆“永恒”:预言爱情的寿命 “海枯石烂”和“地老天荒”可谓是传统爱情语境中的经典词汇,它借用大自然几近永恒的生命来比喻爱情的坚实恒久。然而,永恒的意境虽然弥足珍贵,但穆旦却没有和众人一起做这个易碎的梦。他说: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节自《诗八首(之一)》

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本文是关于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感谢您的阅读! 穆旦《赞美》赏析: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赞美,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穆旦《赞美》赏析 穆旦的《赞美》是一首意象繁密朦胧,表达新奇怪异,情思深奥晦涩的诗歌。语文教材注解寥寥,教学参考书只收录了一篇介绍穆旦诗歌的评论文章,与《赞美》关系不大,市面上所见到的各种教辅丛书也有意无意的回避对此诗的解读,最近两三年的语文教学杂志、报纸也少有刊登解读《赞美》的文章,总之,一句话,《赞美》太难,《赞美》无解!我在第二次教《赞美》时,发现一个意外的情况:学生尽管不懂《赞美》,却对此诗非常感兴趣,提出了许多我备课时来不及细想深想或者是根本未曾考虑到的问题,我组织同学进行了讨论、研读,其现场气氛之热烈,学生质疑问难之积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热情参与教学和他们对此诗的强烈兴趣,促使我课后对此诗进行了仔细、深入的思考,现不揣浅陋,把个人的一些思考整理出来,与大爱分享。 《赞美》写于抗战最艰苦的敌我“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华民族既背负着历史积淀的沉重、贫穷和苦难,又已在抗日烽火中走向觉醒;人民虽然衣衫褴褛,血污浸身,但已在血与火中为摆脱屈辱而战。作为年轻的诗人,穆旦在深刻感受到时代苦难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的

奋起,并由此看到了民族的希望,他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色,并为之歌唱,显示了诗人对现实的关注,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劳苦大众,热爱苦难的祖国,热情赞美奋勇抗争的人民,这就是《赞美》的思想主旨,解读诗歌各节,必须紧扣这一主旨。 诗歌的第一节是对祖国辽阔而苍茫的土地、悠久而沉重的历史、贫穷而屈辱的民族的描绘,并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民族血肉相连,生死相依的热爱,诗人要去拥抱这一切,因为在这样的土地上,这样的民族已经站起来。诗歌首先以众多的意象(前6句)来描绘祖国,充满着既爱又怨的复杂感情。这里既有连绵起伏的山峦,密密麻麻的村庄,风光美丽的河流、草原和古朴动听的鸡鸣、狗吠;又有野草茫茫,风沙干燥,暗云低压和流水呜咽;还有荒凉而贫脊的土地,忧郁而黑暗的森林和悄然远逝的年代。这些意象的铺陈排列,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土地的辽阔,人民的苦难和历史的悠久,给人的印象是既开阔苍茫,又沉重压抑。接着,诗歌又以“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的场景(7—11句)来描绘“我”的体会和感受。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故事层出不穷地发生,灾难铺天盖地地袭来,天空中没有展翅高飞、昂首放歌的雄鹰,大地上没有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爱情,人们“爬行”在遥远的天际,灰头土面,忍辱负重,从古代走来,艰难而缓慢地行进在现代。他们用“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在期待中绝望,在绝望中期待,显示出一种直面灾难,忍受屈辱,意志不屈,信念不垮的生存风范。“(沉默的)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这一静态意象的出现犹如一尊雕像,寓永恒于瞬间,融无限于有限,

穆旦诗歌赏析

诗八首 穆旦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这时候就听见我底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底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那窒息我们的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得过程中流露的美,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穆旦《诗八首》(之一)与戴望舒《夜是》之比较文/ 半兽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就穆旦《诗八首》(之一))与戴望舒《夜是》进行直接的文本比较。 ◆诗歌的叙述者旁观者话语与主体情境的自我陈述 《诗八首》(之一)以一个“旁观者”的话语切入诗歌情境之中:“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爱情这场“火灾”,“我”不过是点燃者,所有的情节中,“我”和“你”都被这狂热的巨大的火光淹没,爱情所有的意义,便隐藏于“成熟的年代”的燃烧之中,在这个属于“自然底蜕变程序”的“年代”里,我们不是主角,

穆旦 智慧之树赏析

《智慧之歌》赏析 1976年1月19日晚,穆旦骑自行车在南开大学昏暗的学生宿舍楼区摔伤,次年2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病逝。穆旦生命最后一年多的时间,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的最后一个爆发期。在停止写诗近二十年后突然的喷发,这里面,当然有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成分——这些诗作中有很大成分是对已往生命的总结,似乎在病中,穆旦有了更充分的时间来冷静地反思自己的历程。目前存留的穆旦1976年的诗作中,写作时间最早的《智慧之歌》,具有某种原型性的意义。 《智慧之歌》基本的构思,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反讽:人生到了“幻想底尽头”,“这是一片落叶飘零底树林”,所有的过去的“欢喜”——“青春”、“友谊”、“理想”,等等,“现在都枯黄地堆积在内心”,“唯有一棵智慧之树不凋”,然而这智慧之树的长青,却是以“我的苦汁”为营养的,亦因此,“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如果连痛苦中滋生的智慧也是要“咒诅”的,那么这种智慧也就没有什么可自傲的,而作为其基调的痛苦也就绝对不是、也容不得任何浮泛、感伤的情绪的装饰。 “我已走到了幻想底尽头”透露出穆旦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感慨,生命就像树林中的叶子,总要枯黄、飘落,回归到大地的怀抱中。曾经的友谊、青春、欢喜、爱情、理想,那都是青春的生命所能拥有的象征,而这些曾经的美好也开始逐渐离自己远去,感叹岁月不待人,感叹自己的年老力衰。欢喜的叶子,青春的爱情,灿烂的流星,腾喧的友情,迷人的理想,那曾经的美好,都被无情的破坏了:叶子总不免枯黄;流星总不免消失;友情总不免被社会磨蚀,理想终成为笑谈,一切都不免消逝。只有那智慧之树不会凋零,以苦难为汁液,极力汲取其中的营养,越发碧青的叶子,只会形成更为强烈的对比。 此诗有着复杂的内心情感,凸现了几种并置的相反情形,但并置的目的却不是用辩证法将之装饰得滑溜顺畅,而是呈现、突出其中的两难,把困难、悖谬赤裸裸呈现到人面前。“它的碧绿是对我无情的嘲弄,我咒诅它每一片叶的滋长。”此句诗歌扭曲、变形了我们日常语言的固有思维,背离了日常语言的范畴,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一般而言,看见碧青的叶子,大多数人都会有种生命勃勃的跃动,感受到生命的希望,并期望那种绿意可以长生不息;而穆旦却诅咒每一篇叶子的滋长,感觉那碧绿是对他的嘲弄,树木的生生不息让穆旦更感慨自己时间无多,一种对生命完结的无奈,萦绕在自己的胸间。

穆旦《诗八首》

穆旦诗八首 一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哎,那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二 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 而我们成长,在死底子宫里。 在无数的可能里一个变形的生命 永远不能完成他自己。 我和你谈话,相信你,爱你, 这时候就听见我的主暗笑, 不断地他添来另外的你我 使我们丰富而且危险。 三 你底年龄里的小小野兽, 它和青草一样地呼吸, 它带来你底颜色,芳香丰满, 它要你疯狂在温暖的黑暗里。 我越过你大理石的智慧底殿堂, 而为它埋藏的生命珍惜; 你我的手底接触是一片草场。 那里有它底固执,我底惊喜。 四 静静地,我们拥抱在 用言语所能照明的世界里, 而那未形成的黑暗是可怕的, 那可能的和不可能的使我们沉迷。 那窒息我们的 是甜蜜的未生即死的言语, 它底幽灵笼罩,使我们游离, 游进混乱的爱底自由和美丽。 五 夕阳西下,一阵微风吹拂着田野, 是多么久的原因在这里积累。 那移动了景物的移动我底心, 从最古老的开端流向你,安睡。 那形成了树木和屹立的岩石的, 将使我此时的渴望永存,

一切在它底过程中流露的美, 教我爱你的方法,教我变更。 六 相同和相同溶为疲倦, 在差别间又凝固着陌生; 是一条多么危险的窄路里, 我驱使自己在那上面旅行。 他存在,听我底使唤, 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 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 你底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 七 风暴,远路,寂寞的夜晚, 丢失,记忆,永续的时间, 所有科学不能祛除的恐惧 让我在你底怀里得到安憩—— 呵,在你底不能自主的心上, 你底随有随无的美丽形象, 那里,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 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 八 再没有更近的接近, 所有的偶然在我们间定型; 只有阳光透过缤纷的枝叶 分在两片情愿的心上,相同。 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落, 而赐生我们的巨树永青, 它对我们不仁的嘲弄 (和哭泣)在合一的老根里化为平静。 诗八章 (北大教授孙玉石) 又名:诗八首 1 你底眼睛看见这一场火灾, 你看不见我,虽然我为你点燃; 唉,那燃烧着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 你底,我底。我们相隔如重山! 从这自然底蜕变底程序里, 我却爱了一个暂时的你。 即使我哭泣,变灰,变灰又新生, 姑娘,那只是上帝玩弄他自己。

穆旦的诗歌赏析

穆旦的诗歌赏析 穆旦,被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是九叶诗派成员之一。尤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当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受所处环境和的影响,以及他个人的经历,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反映了当时的现实。 一.前期诗歌内容 穆旦所处的时代,是个动荡的时代。他用他的诗记录现实,记录那个时代的中国。以1948年为界,将他的诗分为前期和后期。 1948年以前的中国,是残损的。日寇的铁骑践踏着我们的国土。受时代的影响,前期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忧患意识。在“七七事变”后,穆旦在10月随大学南迁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徒步远行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一路所见所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年,连续发表《合唱》、《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从空虚到充实》、《赞美》、《诗八首》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在《赞美》中,诗人用众多意象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饱经摧残,人民备受欺凌,生活步履维艰。正如诗中所写“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干枯的眼睛”早已流不出泪水。尤其是在诗的第二节,他塑造了一个受难者——农民的形象。农民代表中国众多的劳苦大众,尽管他们辛勤地耕耘却很难再维持生计。“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突然想起来有人曾经说过“战争是政客之间的玩的游戏”,可战争带来的灾难却是由人民大众来承担。在战争的摧残下,中国的民众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凝重的情感下,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不屈,人民在苦难中选择抗争,哪怕前方面临死亡。 穆旦也选择了抗争,24岁的他参加中国入缅远征军,在参军期间切身体会到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热带雨林,他艰难前行,看着死去的战友,心一次次的被捶打,原来生与死只是瞬间。尤其是在胡康谷底撤退时,正值缅甸最猛烈的雨季,野人山成了水中孤岛,孤立无援情况下只能前行。当时随军的一位医生记录到:每100米就有10~30具骨架的道路。穆旦将这一切写入了诗中《森林之魅——祭胡康河上的白骨》。“没有人知道我,我站在世界的一方。”野人山,进退维谷,哪怕走下去,也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热带雨林要把他们的血肉脱尽。“疾病和绝望,和憩静,要我依从。在横倒的大树旁,在腐烂的叶上,绿色的毒,你瘫痪了我的血肉和身心!”祭歌中,穆旦道出了一切“你们死去为了要活的人们的生存”,留在这里的只是滋生树干的英灵。 二.后期 48后,经历了苦难的他选择了赴美留学,53年初回国。在回国的几年后他又被指为历史反革命。先后十年受到管制,批评,劳改,停止了创作。直到75年才恢复诗歌创作。例如《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冥想》。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所经历一切磨难后的从容,也有一些寂寞孤独。“人们对我说:你老了,你老了,但谁也没看见赤裸的我,只有在我深心的旷野中/才高唱出真正的自我之歌”(《听说我老了》)。我比较喜欢他后来的那首《冥想》,这是他老年时的内心独白,是他对人生一种顿悟。如果说这首诗是酒,那就是他酿了一辈子的酒。尝一口,觉得苦涩,咽下后,觉得辛辣无比,似火一般,仿佛要把五脏六腑烧尽。当他面对坟墓时,以冷眼回顾过去,看一生悲喜,消失在亘古荒漠,说道“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平淡的语言却震的人久久不能平静。会不觉想到,当我在油尽灯枯之际,又是否能像他一样面对自己的人生。

现代诗:穆旦《春》原文与赏析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赏析: 春,是一个被古今中外诗人写得太多的题材。想到它,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一系列相关词语与意象。那么,如何用陈旧的想像写出新的、给人以强烈感受的"春之歌"呢?新的感觉方式、新的诗学观念以及新的词语力量都是必须的。 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常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袁可嘉语)。他对英美现代诗人特别是叶芝、艾略特、奥登的熟悉,对他们的诗歌理论与批评理论的吸收,以及他年轻的活力,都使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在《春》这首小诗中,这一切也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在穆旦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组不同色调的词语。其一是强烈而动感的:火焰、摇曳、渴求、拥抱、反抗、伸、推、点燃;其二是静态的:绿色、土地、看、归依;这是草与花朵的对立,春天内在的对立;也是"醒"与"蛊惑"的对立,是人生青春期燥动的欲望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汇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紧凑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饱满的节奏和集中的意象。 那么,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是醒来,是第一次的诞生和再生,但也是欲望与沉迷的诱惑;是飞扬的歌声与敞开的欢乐,也是沉滞的泥土与紧闭的肉体;是燃烧、分散、反抗,也是散乱之后新的组合与新生。它是自然的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是诗人春心的萌动和诗心的勃发。黎明、早春、二十岁的青春三位一体,恰如光、影、声、色的赤裸与感官的和思想的敞荡,它们共同等待新的组合的出现。 诗人感受到对立观念的冲突:清醒/沉醉、沉滞/飞扬、根基/摆脱,通过与"春"相关的生动意象他们得以表现出来:绿色/火焰、拥抱/反抗、紧闭/赤裸、土地/花朵、泥土/歌、卷曲/伸入。诗人的情绪也在变化着,从暖风吹来的烦恼和欢乐,到紧张的痛苦。如窗和眼,他沉醉和观看着;如鸟,他歌唱和期待着。这是对生命中的新生和强力冲动的迷恋与等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