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国的“卓越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德国的“卓越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德国的“卓越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德国的“卓越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德国的“卓越计划”: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朱佳妮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员助理教授

电子邮箱:zhujiani@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9575004.html,

“辉煌历史”VS.“表现平庸”

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如建于1379年的埃尔福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rfurt)、建于1386年的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建于1388年的科隆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logne)。19世纪末,德国超越英国和法国,一举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物理、数学、化学和工程等许多科研领域都聚集了最杰出的研究人员。大量年轻人不远万里赴德国追求最高深的知识。

然而,今天当人们谈及哪所大学声望最高时,在哈佛(Harvard)、斯坦福(Stanford)、牛津(Oxford)或剑桥(Cambridge)等一列“大名鼎鼎”的院校中,可能很难会立刻想起德国的任何一所大学。德国的大学在全球排名上的表现似乎也佐证了这个现象,例如其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这三个最有影响力、最受关注的国际大学排名中的表现并不出众。尽管三个排名指标各异,但它们呈现了相似的结果。换句话说,与英美两国的兄弟院校相比,几乎没有几所德国的大学能够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跻身百强。在过去的五年中,德国大学获得的最高名次是201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第43名,而在整个百强名单中仅占六席。

“坚持平等”VS.“追求卓越”

与盎格鲁—撒克逊(Anglo-Saxon)模式不同,德国没有类似“常春藤”的概念。德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体制一样,所有的大学都遵循同等的教育质量的原则。因此,德国的大学之间历来仅有建校历史或规模大小的差异,不存在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同时,德国实行联邦制,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是公立的,学校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税收。因此,理论上说,这些大学是平均主义的,即所有的大学地位平等,因此应该被平等对待。然而,由于缺乏竞争,这种等量拨款的平均主义体制不能激励大学的雄心壮志,也不能让它们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具有竞争力的大学。其导致的结果之一是,德国的大学要么缺乏额外的财政资源,要么没有足够的动力追求卓越。此外,由于上述历史原因,任何追求卓越的意图或者只资助精英大学的方式都常常被视为禁忌。鉴于此,前教育和研究部长埃德尔加德?布尔曼(Edelgard Bulmahn)在首次提出该计划的时候,曾引发了德国科学界和政治界的激烈辩论。

“卓越计划”:重构德国高等教育版图在这一背景下,德国于2005年启动了“卓越计划”(Excellence Initiative)第一期,目的是发展德国大学的卓越成就和加强科学

83

界的前沿研究,让德国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研究大国。通过实施该计划,德国希望其大学继续成为世界研究的“灯塔”,在全球竞技场上成为斯坦福、牛津那样有竞争力的大学。因此,这一竞争性计划的目的是打破平均主义的体制,并让大学拉开差距:只有在国际竞争中具备最强研究潜力的大学,才能获得支持。

组织和遴选至今,“卓越计划”开展了两期,共三轮。第一期是2005~2012年(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二期是2012~2017年(第三轮)。遴选由德国研究基金会(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和德国科学和人文委员会(The German Council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主持。遴选过程分初期和末期。初期各个大学需提交建议草案,之后由国际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将对其进行评估。根据德国研究基金会的规定,委员会由约300名专家组成,其中60%都来自其他欧洲国家,30%来自非欧洲国家,剩下的10%为德国专家。

在第一轮遴选中,三分之二的德国国立大学提交了草案,其中22所大学获得资助(包括三个资助方面)。在第二轮中,82%的德国大学提交了草案,其中28所获得了竞争性拨款。在第三轮中,41%的国立大学(111所中的46所)参与其中,39所得到了资助。该计划四分之三的经费都由联邦政府投入,剩下四分之一则来自联邦各州的资助。三轮资助总额约53亿欧元,其中第一轮19亿欧元,第二轮10亿欧元,第三轮24亿美元。

资助内容“卓越计划”的资助内容分三块:“研究生培养机构”计划、“研究组群”计划和“精英大学”计划。“研究生培养机构”计划旨在提升年轻科研人员的实力,培养杰出的博士生。德国的博士教育传统上一直遵循“学徒模式”(Master-Apprentice Model),强调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个人关系(德语称之为Doktorvater/Doktormutter)。然而这种高度个性化的模式因为辍学率高、培养期长、指导质量不稳定等原因而饱受批评。对研究生院进行投入的目的在于为博士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此外,在受资助的研究生院中,博士候选人可以聚在一起,就同一个跨学科研究课题开展工作。总之,在研究生院中,博士研究生能够获得各项技能,这有利于他们拓展人际关系、提升专业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目前,德国研究基金会支持了45所“研究生院”的运行。

“研究组群”计划聚焦于提升大学的研究潜力,扩大了德国相关大学的科研网络和合作,例如大学、非大学的研究机构和工业界之间的科研合作。该计划的目的是建立国际知名的、有竞争力的研究和教学设施。目前受到资助的“卓越集群”共43个。以德累斯顿高级电子研究中心(Centre for Advancing Electronics Dresden)为例,该集群在五年资助期间获得了约3400万欧元的资助。目前,来自德累斯顿技术大学(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和其它10个合作机构(包括马克斯?普朗克学会[Max Planck Society]、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 Association]、莱布尼兹协会[Leibniz Association]、赫姆霍兹协会[Helmholtz Association]和开姆尼斯技术大学[Chemnit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57位科学家一起在该中心工作。

为了符合获得第三块资助内容的资格,要求各个大学至少拥有一个“研究生院”和一个“卓越集群”。与上述两个资助方面不同,“精英大学”旨在促进德国顶级大学拓展各自强势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奠定自身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例如,慕尼黑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的“精英大

84

学”计划是“创业型大学”,面向21世纪的能源、气候变化和环境的重要挑战,寻求超越边界的创业路径。海德堡大学(Heidelberg University)提出“发挥综合性大学的潜力”,强调跨领域对话的重要性。在第三轮中,有12所大学被授予了“精英大学”的头衔。

效果和批评

“卓越计划”提升了德国大学的国际研究声誉。尽管德国的大学在大学排名中还停留在原地,即只有若干所大学成功跻身前100名,但是“卓越计划”还是在很大程度上达成了原来的目的。“卓越计划”的第一轮开始后不久,学术界就注意到该计划,因为它提升了德国科学和研究面对国际竞争者的知名度。此外,“卓越计划”一直在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因为“精英大学”对国际学者越来越有影响力。根据洪堡基金会(Alexander-von-Humboldt Foundation)的统计,2005~2009年赴德国进行研究访问的外国研究人员数量增加了三分之一,特别是化学/药学、生物和物理等前沿研究领域。同时,具有卓越研究绩效的国际学者也被吸引到精英大学:在10所接受“洪堡学者”最多的大学中,有八所为精英大学。

“卓越计划”已经为德国大学注入了研究活力。尽管非大学的研究设施(例如马克斯?普朗克学会、赫姆霍兹协会、弗劳恩霍夫协会和莱布尼兹协会)一直在德国的研究和创新中扮演决定性角色,大学在开展研究方面仍然有自身的优势。例如,它们是唯一覆盖许多研究课题跨学科特点的机构。此外,大学还培育青年研究人员。通过开展卓越计划,德国已经明确展示了自己在推进大学研究上的决心,以及在加快大学和非大学机构之间研究合作的渴望。

“卓越计划”已经在德国大学中形成了竞争文化。毫无疑问,“卓越计划”不坚持平等,而是资助“精英”。这就催生了德国大学中的竞争文化。此外,这一计划还激发了德国学术界新的活力,因为许多大学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大学战略和研究绩效,展示大学形象的独特性和强大的竞争力,这全部都是德国高等教育版图上史无前例的。此外,自从“精英大学”的头衔不再为终身制,各个大学也不得不保持竞争力以维持该荣誉。例如,在第三轮遴选中,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哥廷根大学(University of Goettingen)和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就丢掉了精英大学的头衔。此外,2016年将有一个由国际专家组成的外部委员会评估该计划及其对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影响。

针对“卓越计划”的批评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一,是否无视公平和均衡。位于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大学主导了三轮精英大学的遴选。事实上,在前两轮中,没有一所位于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大学被选中;只有在第三轮中,“精英大学”计划的11所获资助大学中,有两所来自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其二,是否忽略了教书育人。在精英大学庆祝胜利的同时,许多人开始担心这些大学的教学:“卓越计划”主要是为了促进卓越研究而不是人才培养。由于大学希望教授们参与研究,教授们在教学上投入的时间很可能会减少,因此会导致教授减少为学生授课的机会。除了以上批评之外,“卓越计划”在追求研究卓越上是一个开创性的计划,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德国的科研版图。

85

双一流大学

“双一流”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17年1月27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同时,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 着眼于国家“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将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第二步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双一流”建设10项重点任务 《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从建设、改革两方面共安排了10项重点任务。 5项建设任务 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

“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一流大学建设综述

一流大学建设综述 【作者】黎志华 【作者简介】黎志华,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上海200062 【编者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和迫切要求,近年来国内高教理论和实践界对于一流大学的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本文对这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做一简要的综述,以期能够为我国高校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一流大学/特征/战略策略 【参考文献】 [1][2]张凤莲,江丕权.美国经验:成为一流大学的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1994,(1). [3][26]李正元.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的若干思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3). [4]王宪平.世界一流大学的评判标准论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3). [5]刘念才,程莹,刘莉等.我国名牌大学胧澜缫涣饔卸嘣禰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6][15]张宝贵.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模式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7][14]刘承波.试论“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模糊性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1,(1). [8]徐祖广.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历史的责任与实践的偏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4). [9][17]谷贤林.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一流大学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1,(5). [10]董秀丽,吴振一,王燕.关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0,(3). [11][13][22]李越,叶赋桂.大学评价评述——兼论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与策略[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3). [12]马陆亭.在开放与竞争中建设一流大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4). [16]陈文灯.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6). [18]江崇廓,张启明.以人为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19]杨宁,王建东,冯志敏.试论原始创新与一流大学的互动关系[J].高教探索,2001,(2). [20]王大中.关于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若干问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 [21]袁祖望.名牌大学的基本特征与成长过程[J].江苏高教,2001,(3). [23]潘艺林.“一流大学”课程开发的初步构想[J].教学研究,2001,(5). [24]张应强.制度创新与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J].现代大学教育,2001,(4). [25]任新荣,孙国喜,马一太.初论一流大学与研究生院建设的关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1). [27]闵春发.一流大学应该是特色大学[J].求是,2002,(1). 近年来,中国高教理论界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及如何创建中国的一流大学的策略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同时,不少高校也在办学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策略,本文欲对此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一、世界一流大学概念及特征 在众多论者眼中,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只能在比较的研究中才能产生。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在世界或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在与其他大学的对比评估中产生的。江泽民总书记曾用“四个应该是”全面概括了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和评价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

2019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世界一流大学42所和一流学科137所)

2019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世界一流大学42 所和一流学科137所) 2019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世界一流大学42所和一流学科137所)1、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2、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42所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信息可知,首批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95所只是建世界一流学科,但前面42所世界一流大学肯定也都是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 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3、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高校137所 如上所述,42所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所以严格上说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137所(42所+95所=137所),又由于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3所学校在北京和其他地区两地是独立办学,故以下名单列出了140所,以下是具体名单和建设学科。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点击次数:477次发布时间:2010-04-09 09:17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财务司(局),有关高等学校: 实施“985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的指示精神,教育部、财政部在认真总结建设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制定与实施,决定在下一阶段“985工程”建设中深入开展改革创新试点,以改革推动“985工程”的全面建设。现就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意见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985工程”十年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建设,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学科水平迅速提高,形成了一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队伍建设跃上新的台阶,汇聚了一批国际水准的学术大师和中青年学者,人才质量获得国际认可,提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取得了一批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和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以“985工程”为代表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模式日趋成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引领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建设计划。实践证明,实施“985工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成功探索。 经过十年建设,“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的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大学的差距明显缩小,已经具备了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大学的基础。但是,我国高校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制度和学术环境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相当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建设步伐,争取早日实现“985工程”的战略目标,为国家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先机。 二、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创新机制、突出改革、注重质量、加快建设。紧密结合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加快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的建设;紧密结合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加快提升高水平大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紧密结合“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迅速提高高水平大学的国际竞争力;实现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新的突破,进一步集中资源,发挥优势,走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阶段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个阶段 如果从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庆典上宣布启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计划”(“985”计划)算起,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批国内顶尖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已奋斗了15年。这些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顶尖大学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回顾15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在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上,我们也曾有过几个阶段认识。 第一个阶段是研究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又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争论,人们发现这个问题其实很难回答,特别是量化的标准更难以界定清楚。实际上,一所大学究竟是不是世界一流大学,更多地体现为专业和非专业人士心中的一个模糊性评价,尽管这种主观性评价是建立在一系列客观性事实基础上的。 既然标准难以界定,那就进入到第二阶段:先不纠缠标准问题,就按照目前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的样子,从眼前的工作开始干起,边干边学。 首先,几乎所有的人一致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有钱。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顶尖大学,每年的办学经费高达几十亿美元。相比之下,北大、清华每年从中央财政获得的拨款只有一亿多元人民币,维持运转尚显困难,遑论建设和发展了。幸运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在本世纪初期的飞速发展,办学经费是最早得到解决的问题。 但有了一点钱后,大家发现,光有钱是办不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正如暴发户不等于贵族一样。中国大学如果想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俱乐部,手里必须要有一点“硬通货”。这些“硬通货”是什么呢?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学科建设。起初,我们对学科建设的理解是狭隘的,认为学科建设等同于学术论文(尤其是国际期刊的论文)的发表数量。在这一办学思想指引下,几乎中国每一所大学都陷入了类似于“GDP崇拜”的“SCI崇拜”中。通过改变教师聘用、晋升和待遇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依靠高强度的“人海战术”,中国迅速成为学术论文发表的大国,一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然而,当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原本以为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尊重。原来,对于学术成就的评价,不仅要看论文发表的数量,更重要的在于质量,也就是论文的重要程度和引用频次。论文虽然被发表了,但不能给同行以启发,别人当然不会引用,这远非资源投入和行政命令能够解决的问题。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目前,国内一些大学已经不再重视论文的发表数量,而是鼓励教授潜心研究更具影响力的重要问题。 与学科建设并行的是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比较公认的另一个抓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办法是内部培养,但速度太慢,还容易导致近亲繁殖。因此,大学普遍采用第二个办法:外部引进。然而引进谈何容易。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才竞争极为激烈,每所大学都在以各种优厚条件吸引最好的教授,吸引人才不仅仅要依靠金钱的力量,还有环境和氛围等一系列因素。同时,还要想方设法不让自己的人才被别人挖走。这是更加困难的挑战了。

2020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2020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是国家战略层面一个新的举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20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希望对你有帮助! 根据教育部官网信息可知,首批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42所,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 类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以下是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供大家参考。 1 北京大学 2 中国人民大学 3 清华大学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北京理工大学 6 中国农业大学 7 北京师范大学 8 中央民族大学 9 南开大学

10 天津大学 11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 12 吉林大学吉林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14 复旦大学 15 同济大学 16 上海交通大学 17 华东师范大学 18 南京大学江苏2所 19 东南大学 20 浙江大学浙江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22 厦门大学福建 23 山东大学山东2所 24 中国海洋大学 25 武汉大学 26 华中科技大学 27 中南大学湖南 28 中山大学广东2所 29 华南理工大学 30 四川大学四川2所 31 电子科技大学

32 重庆大学重庆 33 西安交通大学 34 西北工业大学 35 兰州大学甘肃 36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序号B类6所所在地 1 东北大学辽宁 2 郑州大学河南 3 湖南大学湖南 4 云南大学云南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6 新疆大学新疆 2020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世界一流学科名单

世界一流学科名单 1、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3、清华大学: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4、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5、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自定)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7、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8、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9、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10、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12、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13、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1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15、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16、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17、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18、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19、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2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自定) 21、外交学院:政治学(自定) 2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自定) 23、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24、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关于我国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索

关于我国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索 [摘要]大学在社会的进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着眼于中国实情,研究世界一流大学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办学经验,对于指导我国如何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一流大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创新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所具有的知识传授功能、知识生产功能和知识物化功能使其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学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让社会的进步如此依赖于大学的进步。大学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尖端科技发源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说过,美国真正的实力并不在于造了多少汽车、多少飞机、多少超级电脑,而在于美国是一个大学林立的国家,有三千多所高等院校和上百所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19世纪末,美国“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标志着大学服务社会这一职能的初步确立。从此,高校开始其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生活中心的旅程。 在我国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提出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应对WTO,必须要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智力支持。我国要在21 世纪上半叶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大学能否在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是离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我国的重点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2007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关于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表明:中国大陆科研竞争力列全球20位,有49所大学进入了ESI被引量排名靠前1%的1207所世界大学排行中,约占4.1%,其中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仅处于192名,清华大学处于196名。因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十分迫切的需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在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中,在探寻自己独特的规律的同时,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办学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我国大学当前的实际情况,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抓住时代机遇,重点建设一流学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从我国上世纪90年代的并校开始,不少大学纷纷以建设“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为办学目标。但是片面的追求“大而全”,只追求数量、不要质量,或者即使是较高质量的几所大学相合并也只是简单的1+1,这样虽然从短期上看学校的学科齐全了、规模大了,但是由于大多只重外在而不重内涵,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弊端很多,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传统优势丧失等现象,这样反而不利于学校的特色发展,不利于建设

三部门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三部门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 2017-09-21教育部 教研函〔2017〕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现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各单位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决策部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坚持内涵建设,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推动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快发展,取得更大建设成效。 特此通知。 附件:1.“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2.“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7年9月20日附件1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 1.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2.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附件2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

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2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

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2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5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上海交大双一流建设方案:2050年成卓越世界一流大学 2017年9月交大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有1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建设方案确定交大三阶段目标:到202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2030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若干学科方向具有世界领先地位;2050年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 “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致力于激发学生潜能,培养精英人才;致力于探索未知领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致力于攻克技术难题,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丰富思想宝库,引领社会文明与进步;致力于构筑文化桥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0年目标: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学校整体实力稳步进入世界百强,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若干学科方向进入世界十强。全面完成学校综合改革,形成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文化传承创新

体系。建成高峰凸现、大师汇聚、人才辈出、学术卓越、制度规范、文化先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 2030年目标: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学校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主干学科位列世界三十强,若干学科方向具有世界领先地位,产生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学校成为世界级学术大师荟萃的人才集聚地,前沿学术科技. 的创新主阵地,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策源地,各国优秀学子的求学目标地。 2050年目标: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 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做出卓越贡献,学校的整体实力稳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上海交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将更加聚焦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更加聚焦立德树人。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具有宽阔视野、科学精神、创新能力的服务于国家建设的领军人才。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一个“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全员育人的校园生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为国家重点行业和一流教学科研机构输送具有中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是更加聚焦师资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人才强校主战略,加强顶层设计,以制度激励为主线,形成

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报告

校规划编写组: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报告 点击次数:3505次发布时间:2010-04-09 10:0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积极谋划综合国力的竞争,纷纷提出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这些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惊人相似:第一,加强基础研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第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由于世界一流大学兼具这两方面的功能,因此被视为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世界一流大学正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中国的战略选择。高等教育强国必然拥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自然成为了新世纪中国的基本国策。1998年5月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了落实这一战略,教育部启动了“985”工程。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一、华中大应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1、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性:世界科教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集群的崛起 千年历史看百年。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建立,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不断转换,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转换直接导致了世界科教活动中心的转移。近代以来,世界科教活动中心转移顺序为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和中国学者赵红洲详细阐述了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学说。他们按国别对1501年至1950年世界科学成果的增长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计量分析。他们认为,凡是重大科研成果数占同期全世界总数的百分比超过了25%的国家,称之为“科学活动中心”。而保持这一比例的时间,谓之“科学兴隆周期”。他们进而发现,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了五次转移: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10-1920年)、美国(1920-现在)。每一个国家的科学兴盛期为80年左右。1971年美国学者本?代维发现了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现象。在《学术中心的转移:不列颠、法兰西、德国、美国》一书中,本?代维提出,寻求先进知识(学问)的研究者和学生,是跟着成为“中心”的国家的大学转移的。不仅如此,他们回国以后,还将自己曾经学习过的大学理想化,并以之为模式来改革落后的本国大学。其实,科学活动中心转移与高等教育中心转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先成为高等教育中心,然后才成为科学活动中心;一个国家先丧失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然后才丧失科学活动中心的地位。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兴隆周期越长,科技兴隆的周期也越长。因此,可以将他们合称为世界科教活动中心的转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现代生产方式的引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据预测,3年左右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年左右,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经济中心的出现必然伴随一流大学集群的出现。一个国家大学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同时,大学的发展反过来对经济繁荣做出重大贡献。15-17世纪当意大利成为世界外贸经济中心时,意大利拥有18所中世纪大学,占世界大学总数的30%。其中,博洛尼亚大学、帕多瓦大学是当时欧洲最富盛名的大学。19世纪当德国经济迅速崛起后,德国拥有一大批世界最优秀的大学,其时,世界一半以上的好大学在德国。其中,柏林大学的模式传遍全世界,德国高等教育称雄世界100年。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以拥有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而著称。根据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世界前20位的大学,85%在美国;世界前100位的大学,50%以上在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曾自豪地宣称:当今世界一流大学三分之二在美国! 可以预测,即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中国,必然会成为世界科教活动的中心。事实上,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是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大国。随着中国由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必然会产生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流研究型大学,在未来的20-30年间,只要志存高远、战略得当,极有可能进入全球大学体系的前100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教育部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

教育部: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 2016-7-22 (此名单仅代表个人意见,非官方文件) 一、 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 江大学、南京大学 二、 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拟定名单: (一)华北地区: 总数大学 57所名称 A 类学科 总计:52个 B 类学科 总计:93个 C 类学科 总计:170个 33 北京 总计:45个 总计:63个 总计:84个 北京协和医学 1 院 生物学、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护理学 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 食 品科学与工程、作 物学、 农业资源与环 境、植物保护、畜牧 学、兽医学 园艺学、草学、生态学 农业经济管理 3 中国人民大学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 济学、法学、工商管 理 统计学、哲学、政治学、 社会 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 学、公共管理学 农林经济管理、档案学 4 北京师范大学 数学、地理学、教育 学、心理学、中国语 言文学 物理学、化学、环境科学 与工程、生态学、戏剧与 影视学 生物学、统计学、哲学、理论经济学、马 克思主义理论、艺术学理论、公共管理学 北京航天航空 5 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 术、控制科学与工 程、航空宇航科学与 技术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 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 信工程、软件工 程、管理科学 与工程 数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 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 学工程 6 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兵器科学 与技术 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 程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化学工程与技 术、动力机械及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术 7 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冶 金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 程 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云大昆医合并黄了

[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云 大昆医合并黄了 高考网权威发布云南双一流建设:拟将云大昆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更多云南双一流建设相关信息请访问高考网。 【导语】云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云南省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了云南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目标、任务等内容。根据《行动计划》:云南将支持云南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支持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大力引进或联合世界一流大学、国内知名高校全力创办1所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 支持建设5至8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和10所左右省内一流大学; 遴选建设一批冲刺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的“高峰”学科和一批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高原”学科。学科建设1、学科建设以8大重点产业为重点《行动计划》提出,到年,将以服务云南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旅游文化、信息、现代物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8大重点产业等为重点,遴选建设50个左右省级一流学科。逐步建立以国际国内同类一流学科为参照的学科评估制度,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优化调整全省学位授权学科结构,完善学位授权体系。2、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此外,云南省将强化大学作为科学技术创新源的地位,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并鼓励建设高校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做优做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整合资源建设莲华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示范区、呈贡大学园区众创空间。3、学科带头人有更大人财物支配权同时,还将赋予学校和学科带头人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优先在省内转化实施,引入科技成果市场化

国家重点建设九所世界一流大学

国家重点建设九所世界一流大学(转) 1、清华大学 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与北京大学同为国家优先发展的两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工学类,研究型。清华大学工学、管理学实力超群,是造就工学、管理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理学、法学、文学实力雄厚,是培养理学、法学、文学杰出人才的优秀大学。经济学实力上乘,是培养经济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2、北京大学 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与清华大学同为国家优先发展的两所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综合类,研究型。北京大学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实力超群,是造就理学、医学、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工学实力上乘,是培养工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著名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理科类,研究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实力超群,是造就理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工学、管理学实力上乘,是培养工学、管理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4、南京大学 中国著名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综合类,研究型。南京大学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实力超群,是造就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经济学、管理学实力雄厚,是培养经济学、管理学杰出人才的优秀大学。法学实力上乘,是培养法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5、复旦大学 中国著名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综合类,研究型。医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实力超群,是造就医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哲学、理学、法学、管理学实力雄厚,是培养哲学、理学、法学、管理学杰出人才的优秀大学。 6、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著名大学,中国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理科类,研究型。工学、管理学实力超群,是造就工学、管理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医学实力雄厚,是培养医学杰出人才的优秀大学。理学实力上乘,是培养理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7、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是中国著名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九所大学之一,文理类,研究型。管理学实力超群,是造就管理学一流人才的理想之地。工学实力雄厚,是培养工学杰出人才的优秀大学。经济学实力上乘,是培养经济学优秀人才的高等学府。

2017年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

2017年双一流大学最终名单(教育部双一流大学名单) 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双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42所双一流大学?名单: ?双一流?以学科为资助主体,每5年调整一次名单,39所985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选?! 1、原?985工程?高校进入A类,共36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超强):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2、原?985工程?高校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较强):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新增进入B类,共3所双一流大学(实力一般): 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

【专家点评】 点评一:原985高校依然强势,个别被?降级? 名单中的?双一流?大学分为两类,A类和B类。A类36所,全部为之前的985工程大学。 B类分两种,一种是被?降级?的985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大学是一所老牌重点大学,但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下滑、人才外流严重,教科研水平也受到相当影响,除东北、华北外的招生情况也很不乐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特色很明显的行业院校,但由于地处西安,加上农林行业附加值低,对学生吸引力不大,近年来也受到很大影响。经常被高考生评为?性价比最高?的985大学,其困境可见一斑。 湖南大学虽头顶千年学府的光环,但在同城中南大学的强势发展影响下,始终处在阴影之中。之前还有一定优势的工科水平下滑,人文社科人才外流较多,和中南大学没有形成?同城双子星?的竞争格局,没落在所难免。 点评二: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成为?照顾对象? ?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属于省属211大学,实力一般,很多大学都比这三所强,比如:西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这些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启示

王世华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百年来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如何才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笔者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提供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一点启示。 一、一流大学的内涵及其评价标准 %一&一流大学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这类问题,在教育界中众说纷纭,不同的研究专家、媒体与评估机构都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来评选一流大学,并且将他们共有的一些本质特征和形成条件,作为一流大学的内涵与评定标准。综合概括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英国《泰晤士报》和《泰晤士高等教育副刊》自’$)*年开始对英国大学进行评价,确定的’+项指标分别是:入学标准,师生比例,研究、发展与咨询收入,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教授在教师中的比率,图书馆经费,政府对研究的资助,合同研究,大学提供的学生贷学金,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住宿,研究或继续学习,一等奖获得情况,毕业率,研究生百分比。 !(美国大学联合会%,,-&评价世界一流大学指标体系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和学生教育水平方面,其中包括:竞争性联邦科研资助数量,美国国家研究院院士数量,教师队伍素质和获奖情况,研究论文的学术水平等.’/。 0(《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全美国大学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每年都会有一些调整,但总的说来,基本包括:学校学术声誉占!+1,师资力量占!"1,财政资源占’"1,招生选择性占!"1,毕业率和新生保留率占!"1,以及校友满意率占+1等*项主要指标。 2(香港的《亚洲新闻》对亚太地区评选最佳大学的评价指标是:学术声望占!"1,师资状况占!+1,科研成果占!"1,财政来源占’"1,学生择校占!+1,以及教师人均年薪、师生比例、教师论文人均国际刊物索引数和学生人均拥有互联网宽带端口数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清时校长提出的“产品一流论”。他认为,大学类似于工厂,工厂的产品是一流的,我们就会说这个工厂是一流的。学校的产品是学生,如果一个学校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普遍能取得一点成就,这样的学校就是一流的。所以评价学校是否是一流,更重要的应看它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上能否普遍取得成功,能否对社会发展做出一流的贡献。 *(香港科学技术大学的丁学良博士主张“指标一流论”。他认为评价一流大学的标准有:教员整体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常规课程的广度和深度等丰富程度,通过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师生比例,大学各硬件设施的量和质,大学的财源,历届毕业生的成就和声誉,以及学校的综合声誉等.!/。 #(顾秉林院士提出“关键一流论”。他认为评价一流大学关键要看三点:首先要看大学是否能培养出杰出人才;其次必须有一批一流大师;最后还要看是否具有影响未来学科发展的重要科研成果。 通过上述各种对“一流大学”内涵的阐释和评价标准的定位,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一流大学内涵和外延的界定都存在着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虽然他们从不同程度对一流大学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有所反映,但对于究竟“什么是一流大学”,都还没有正面的界定,且表述都过于笼统,只给出了评价的标准。其实,关于“什么是一流大学”至今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而且我们也无法 摘要:一流大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素质、学科建设及教育经费和资源等。其中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灵魂,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具有改革创新、以人为本、求实崇真、使命导引、学术自由及服务社会等共同特点。这些理念特点对我国创办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一流大学;办学理念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及启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