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的应用课堂实录

比的应用课堂实录

比的应用课堂实录
比的应用课堂实录

课题: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应用知识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数学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

生:①可以把男生人数看作()份,女生人数有()份。全班共有()份。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③男生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

2、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

3、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小明的妈妈在超市购买了一个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

(课件)出示教材例2图及相关文字。

师:谁知道什么是稀释液?什么是浓缩液?

师:1:1的稀释液是怎么配出的?请看大屏。

(课件)演示稀释液的配制过程:

师:在1:1的稀释液中,浓缩液和水各占多少?

生:各占稀释液总体积的一半或二分之一

师:那么,阿姨要按1:4的比配制一瓶500毫升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呢?

2、师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

生: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3、师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

生: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

4、师: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

(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

1+4=5

②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内互助,继续解答。

5、展示学生做题方法:

方法一:①总份数:4+1=5

②每份是:500÷5=100(ml)

③浓缩液有:100×1=100(ml)

④水有:100×4=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方法二:①总份数:4+1=5

②浓缩液有:500×=100(ml)

③水有:500×=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6、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

生: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7、归纳按比例分配的做题思路:

(1)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②求出每份是多少。

③求出各部分的量。

④答题并检验。

(2)①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

②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

④答题并检验。

三、巩固练习:

书P做一做第1、2题

1、某妇产科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生1:

51+50=101

303÷101=3(人)

3×51=153(人)

3×50=150(人)

生2:51+50=101

303×=153(人)

303×=150(人)

答:上月新生男婴儿有153人,女婴儿有150人。

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46人,二班44人,三班50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7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6:44:50来分配。)

生1:46︰44︰50= 23︰22︰25

23+22+25=70

70÷70=1(棵)

一班:1×23=23(棵)

二班:1×22=22(棵)

三班:1×25=25(棵)

生2:一班:70×=23(棵)

二班:70×=22(棵)

三班:70×=25(棵)

生3:46︰44︰50= 23︰22︰25

一班:70×=23(棵)

二班:70×=22(棵)

三班:70×=25(棵)

生4:46+44+50=140(人)

140÷70=2(人)

一班:46÷2=23(棵)

二班:44÷2=22(棵)

三班:50÷2=25(棵)

(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惑吗?

五、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方法一:(比转化成份数)方法二:(比转化成分数)

每份是:500÷5=100(ml)浓缩液有:500×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100×4=400(ml)水有: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分数应用题中比的应用

分数应用题中比的应用 一、抓不变量 【例1】有一些球,其中红球占1/3,当再放入8个红球后,红球占总球数的5/14,问现在共有多少球? 解:其他球的数量没有改变。增加8个红球后,红球与其他球数量之比是5∶(14-5)=5∶9。在没有球增加时,红球与其他球数量之比是1∶(3-1)=1∶2=4.5∶9。因此8个红球是5-4.5=0.5(份)。现在总球数是 本题的特点是两个数量中,有一个数量没有变。把1∶2写成4.5∶9,就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本题也可以列出如下方程求解:(x+8)∶2x=5∶9。 【例2】甲、乙两同学的分数比是5∶4,如果甲少得22.5分,乙多得22.5分,则他们的分数比是5∶7。甲、乙原来各得多少分? 解一:甲、乙两人的分数之和没有变化。原来要分成5+4=9份,变化后要分成5+7=12份。如何把这两种分法统一起来?这是解题的关键。9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36,我们让变化前后都按36份来算,5∶4=(5×4)∶(4×4)=20∶16.5∶7=(5×3)∶(7×3)=15∶21。甲少得22.5分,乙多得22.5分,相当于20-15=5份。因此原来甲得22.5÷5×20=90(分),乙得 22.5÷5×16=72(分)。 我们再介绍一种能解本节所有问题的解法,也就是通过比例式来列方程。 解二:设原先甲的得分是5x,那么乙的得分是4x。根据得分变化,可列出比例式。 (5x-22.5)∶(4x+22.5)=5∶7 即 5(4x+22.5)=7(5x-22.5),15x=12×22.5,x=18。甲原先得分18×5=90(分),乙得18×4=72(分)。 【例3】张家与李家的收入钱数之比是8∶5,开支的钱数之比是8∶3,结果张家结余240元,李家结余270元。问每家各收入多少元? 解一:我们采用“假设”方法求解。如果他们开支的钱数之比也是8∶5,那么结余的钱数之比也应是8∶5。张家结余240元,李家应结余x元。240∶x=8∶5,x=150(元)。 实际上李家结余270元,比150元多120元。这就是8∶5中5份与8∶3中3份的差,每份是120÷(5-3)=60。(元)。因此可求出

最新分数和比综合应用题复习进程

分数和比综合应用题 1、五年级和六年级共有310人参加数学竞赛,已知六年级人数的等于五年级的,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有多少人? 2、甲乙二人各存钱若干元,已知甲存款的与乙存款的相等,乙比甲少存1200元,乙有存款多少元? 3、果园里苹果树和橘树棵数的比是4:5,梨树的棵数又是苹果树的,又 比橘树少140棵,果园里种橘树多少棵? 4、一个苹果园运往市场的柑的重量比橘子多25%,橘子和香蕉重量的比是6:5,柑比香蕉多160千克。运往市场的香蕉是多少千克? 5、书店运进一批书,文艺书店这批书的,其余是科技书和故事书、科技 书和故事书的比是1:2,又知文艺书比故事书多400本,文艺书是多少本? 6、一批零件按5:3分给师徒两人加工,结果师傅加工了16000只,超额完成25%,徒弟只完成了90%,徒弟加工了多少只零件? 7、一批植树任务按4:3分配给六年级一班和二班,结果一班只完成了90%,二班超额完成15棵,超额完成20%,一班植了多少棵树? 8、食堂有一批面粉,第一天吃掉了全部面粉的,第二天吃掉的第一天的 比是5:4,还剩35千克,这批面粉共多少千克? 9、一堆煤,第一次运走80吨,第二次运走的与运了两次后剩下的比是5:3,第二次运走总吨数的,这堆煤共多少吨? 10、李林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24页,第三天看的页 数与前两天看的总页数的比是3:2,这时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全书共有几页?

11、仓库里有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480吨,第二天卖出余下的,这时,剩下的与卖出的重量比是5:7,仓库里原来共有水果多少吨? 12、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15页,第二天读了余下的,这时,未读的与已读的页数比是6: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3、小刚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比第一天多读了6页, 这时已读的页数与剩下的页数的比是3:7,小刚再续多少页就能读完这本书? 14、仓库里有一批粮食,运走20%又运进40吨,这时仓库里的粮食与原有粮食的比是28:25,仓库里现有粮食多少吨? 15、某仓库里的化肥运出后,又运进4500千克,现在仓库里的化肥与原有化肥的比是3:2。原有化肥多少千克? 16、学校原有红、黑墨水50瓶,其中红墨水与黑墨水的比是2:3,又买进 一些黑墨水后,黑墨水占墨水总数瓶数的,现在学校一共有墨水多少瓶? 17、六(2)班原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转走几名男生后,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50%,六(2)班现在有学生多少人? 18、小明读一本书,读了几天后,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2:3,后来又读了56页,这时已读页数与未读页数的比是5:4,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9、修一条水渠,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4:7,如果再修10米,则已修的与全长的比是3:8,这条水渠全长多少米? 20、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它们的价格比是7:4,这两种商品的价格原来各是多少元? 21、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5: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下跌20元,它们的价格比是2:1,这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22、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的,两个书架上的,甲、乙两个书架上原 来各有多少本书? 23、兄弟二人,每年收入的比是4:3,每年支出的比是18:13,从年初到年底,他们都结余720元,他们每年的收入各是多少元? 24、两个仓库共装小麦260袋,如果将甲仓库的装入乙仓库里,甲乙两仓库小麦袋数的比是7:6,原来两个仓库各有小麦多少袋? 25、两堆沙子共重10.5吨,把乙堆沙子的25%放到甲堆里,这时甲、乙两堆沙子的重量比是 1.5:1,甲乙两堆沙子原来各重多少吨?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如果按照“按比例分配”,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类型,那学生是非常容易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的,并能很快利用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解”或者说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就不是很清楚了。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缺少了这一过程,那就只培养了一班只会考试的学生。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或非常规问题时,能够主动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努力的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力图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能力将会在学生步入社会时,使他迅速的调整和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它也成为我们新《数学课程标准》的焦点。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是能力培养的需要,还是一种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个孩子都具备解决问题的潜力并渴望能够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成功。不能不说,问题解决的过程将使孩子面对智慧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但同时也会从中获得双方面的提升。基于以上这点,本人在设计的时候就着重于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引导他们去归纳。 一、创设具体情景,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时,我先对份数,占几分之几进行了复习,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鼓励他们进行实际分配,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比意义,这不仅可以巩固比的化简的内容,还使学生体会到大班分到的橘子数扩大为原来的几倍,小班分到的橘子也要扩大为原来的几倍,这实际上为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 二、经历问题解决过程,体验策略多样性,感悟数学文化魅力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也注意了策略的优化现方法,这时课堂里出现了很多种解题的方法,有的比教师预定方法复杂多了,有的学生还按照慢分方法,无论如何这都是学生自已的方法,看似复杂,但对学生来说可能是最易接受的,为什么不可以呢?学生的方法出来,我再引导他们去小结、去发现、去优化,总结出比较直接的方法。新课标强调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也强调对策略的优化。这样既有利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知道解决问题有多样化,但总有一种最化法的解法。 学生解题方法多样,有的利用列表格的方法,有的利用计算的方法等。 方法一:列表格的方法 方法二:分数的理解 关键:占总数的几分之几。(需要知道两个量:一是总数,二是占总数几分之几) 方法三:份数的理解 关键:每份是多少,有这样的几份。 当然还有一些其它一些方法,但是比较简单的应该是这样的两种,在进行策略多样性的优化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两种方法再根据自己的选择喜欢哪种方法进行解决。本课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在此我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充分相信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所完成的认知构建

公开课《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执教年级:盲六年级执教:黄小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56页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及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为以后学生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生分析】班级学生有9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2人,学习汉文3人。数学学习特别困难有2人。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比”有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基础,但他们对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理解并不清楚,且缺乏系统性的整体认知。因此,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联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进一步体会比在生活当中的实际应用,并尽可能调动学生进行类比、推理、讨论等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合理的解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的意义分配,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的意义进行实际问题的分配。 【教学准备】学案、课件、表格、糖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热身活动(课件出示复习题) 2、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以“12.3”国际残疾人日为情境引入,要送给同学们礼物,该怎么分合理?(平均分)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比和比的应用知识点整理

比和比的应用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多,不过“比”还算好理解,学习节时 需和分数除法联系起来。除外我们还要明白“比”的意义和 实际运用,平时多做练习。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 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 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 法中的 除数,除数不能为0。 例如 15 : 10 = 15÷10= 23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 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 ∶ ∶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4、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5、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有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是一个结果,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 式。例如3:2也可以写成3 2 ,仍读作“3:2”。 7、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8、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9、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注: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应用》评课稿

《比例的应用》评课稿 张老师讲授的这节,《比例的应用》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四个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感悟美源于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基于这一理念结合本班学生的能力,我们共同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知识点,抓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确定了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这一教学重点。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这一教学难点。下面我就本课教学谈一些个人的感受。 一、联系生活,习酒引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崔老师在引入新知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李奶奶家上月水费多少钱?和书店售货员的谈话”这一情景很好的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在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二、合作探索,领悟解题方法: 1、感知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崔老师先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2、让学生用学过的比例知识分析解答习题,小组交流,并试着解决,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集体交流订正,让大家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比较中体会知识的实质。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点。在学生充分进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发现和体会。(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很好的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率的获取新知) 三、巩固应用,提升认识。 练习设计,紧扣例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比例关系中,进一步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整节课的教学方法都是以数学思考与合作交流穿插有序的进行,给我的感受是朴实无华,稳重求实,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崔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 建议:(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了组织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但个别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完全投入,建议

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小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公开课教学设计

《比例的应用》教案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19,20页“比例的应用”。 设计背景 本节课主要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比例。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四年级时已经学习过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也是本节课的重要学习基础。这节课的学习既要帮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思维过程,也要引导学生理解“根据比例的意义写出比例,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和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物物交换”是人类使用货币的开端。“物物交换”的情境蕴含着按一定的比例交换的数学关系。教科书通过创设“物物交换”的情境,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再次呈现学生多样化的思考,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整节课“寓算于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新知、学习新知、掌握新知,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经历用多种方法解决“物物交换”问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并自主探索解比例的方法,理解根据“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会正确解比例。 教具准备 练习本、课件。 过程预设 活动(一)“物物交换”,提出问题。 1.介绍“物物交换”的背景知识。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

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用一头羊换一把石斧。我们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从“物物交换”开始。 2.呈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并尝试提出问题。 即:淘气已知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10本小人书,小明有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 活动(二)尝试解决,体会联系。 1.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多少本小人书?把你的想法记录在草稿本上。 2.交流各自的想法,体会“物物交换”过程中。玩具汽车数量与小人书数量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四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14÷4=3.5,3.5x10=35(本)。 方法二:10÷2=5(本),14÷2=7,5x7=35(本)。 方法三: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14÷4=3……2(个), 2个玩具汽车=5本小人书,10x3+5=35(本)。 方法四:4个玩具汽车=10本小人书,8个玩具汽车=20本小人书, 12个玩具汽车=30本,2个玩具汽车=5本, 12+2=14(个),30+5=35(本)。 3.请学生介绍每种方法的思考过程,并强调尽管思路不同,但各种方法都围绕玩具汽车个数与小人书本数之间的比例关系而展开。 活动(三)引进新知,拓展策略。 1.教师引导:假设14个玩具汽车可以换x本小人书,同学们能否根据题意列出比例?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两句话写出比例的,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尝试列式,并说说写出比例的主要根据。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四种思考方法: 方法一:4:10=14:x。 方法二:10:4=x:14。 方法三:14:4=x:10。

六年级分数与比的应用题讲解学习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比的应用题 一、分率转化的应用题 例1:电器商城运来一批电冰箱,第一周卖出全部的52,第二周卖出剩下的2 1,第三周比的第一周少卖3 1,这时还剩30台。商城运进的这批彩电共多少台? 例2:某班共有学生51人。男生人数的 43等于女生人数的3 2,这个班男、女生人数各有多少人? 例3:小高和墨莫一起玩儿游戏牌,刚开始时,小高手里的牌数是墨莫手里牌数的5 3,玩了若干局后,小高赢了墨莫的20张牌,此时小高手里的牌数变成是墨莫手里牌数的57,请问:小高此时一共有多少张牌? 例4:棋盘上有黑白两色旗子。其中白子占总数的 52,拿走白子的一半和15个黑子后,发现这时白子是黑子的 4 3,那么棋盘上原有棋子多少个?

二、总量不变,部分量发生调整应用题 例1:甲乙两仓化肥的比是7:5,甲仓运出26吨到乙仓,这时甲乙两仓化肥比是3:4,甲乙两仓原来化肥各多少吨? 例2:小兰,小红的图书比是5: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图书本数相同,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图书? 例3:有三箱水果共重60千克,如果从第一,二箱各拿出3千克放入第三箱中,则三箱重量比是1:2:3,求三箱水果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三、强化训练 1、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的人数比是5:3,如果第一小组有14人调到第二小组,则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比就变为1:2,原来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盒子里有黑棋子和白棋子,两种棋子的个数比是5:6,如果取出8个黑棋子,放入8个白棋子,那么黑棋子和白棋子个数的比就是4:7,盒子里原来有多少个黑棋子?多少个白棋子? 3、一个车间,女工和男工人数的比是3:2,如果增加15名男工,减少15名女工,那么女工和男工人数比就是2:3,这个车间原来有女工和男工各多少名? 4、工地上有甲、乙两堆沙子,两堆沙子的质量比是3:4,如果从甲堆运出8吨放入乙堆,那么两堆沙子的质量比是1:3,甲、乙两堆沙子原来各有多少吨? 5、有两只桶共装油44千克,若第一桶里倒出5 1,第二桶里倒进2.8千克,则两桶内的油相等,原来每只桶各装油多少千克? 6、某小学学生中8 3是男生,男生比女生少328人,该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评课稿

一是自始至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课的开始,从老师合租房子解决租金问题,到新课的调查奶茶比、解答、配制、品尝 学生亲手配制的奶茶,到课结束的进一步解决房租问题。使学生具体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学生害怕学 习应用题的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知。 二是开放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 教材选编的调混凝土等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条件、问题控制在固定的框框内, 捆得过死。教者选择学生熟悉的奶茶配制问题,解决的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设计得非常新颖到位,使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 三是开放解题的策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教材里只有分数应用题的一种解法,解题方法单一。教学中教者依据学生的知识、智 力水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不但能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还能利用倍比法、归一法等,在一解与多解的技巧要求上,随机调控,因材施“练”,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和灵活度, 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四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等功能,使学生饶有兴 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是能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注重有机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课的开始从合租 房子解决租金分配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到课结束时实际解决实际合租房子租金问题,使课的前后呼应,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若时间充足,课结束时设计的合租房子解决房租问题,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 并找出符合实际的最合理方案,那课堂将会更加精彩。 评课内容: 柯瑜娟: 1准备充分,注意方法的小结和运用。 2、在复习题中安排了比的练习,帮助学生减轻难度,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对学生的提问和评价都比较单一,建议可以多向一点。

利用分数与比的转化解答应用题(题目)

分数与比的应用题 一:填空题 1、甲、乙、丙三人共有图书108本,乙比甲多18本, 乙与丙的本数的比是5∶ 4。甲、乙、丙三人的本数的比是( )。 2、加工同样数量的零件,甲的工作效率是乙的6 5,甲比乙多用了12分钟,乙用了( )分钟。 3、甲、乙两人抄同样一份稿件,甲所用的时间是乙的4 3,甲每小时比乙多抄了600个字,乙每小时抄了( )个字。 4、A 、B 两地想距360千米,甲、乙两车从A 、B 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甲车速度是乙车的7 5,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少行了( )千米。 5、一个长方形,长和宽比是3∶1,长比宽多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师徒两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师徒两人工作效率的比是5∶2,完成任务时,徒弟比师傅少做21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7、四个数依次相差 18 ,它们的比是1∶5∶9∶13,这四个数的和是( )。 8、四个数依次相差 180 ,它们的比是1∶3∶5∶7,这四个数的和是( )。 9、甲、乙两人共集邮票108张,甲集的张数是乙的 57 ,甲集邮票( )张。 10、甲、乙两人共集邮票108张,甲集的张数比乙多 25 ,乙集邮票( )张。 二:解答题 1、某工厂有工人1260人,其中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多 45 ,工厂有男职工多少: 2、甲、乙两车从AB 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甲车与乙车 的速度的比是7 : 4。A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某工厂有甲乙丙三个车间,共有工人642人,其中甲车间的工人数比乙车间 的工人多 25 ,比丙车间的工人数少 15 ,三个车间各多少人?

4、体育商店购进篮球、排球、足球共650只,篮球只数与足球只数的比是5 : 6,排球只数是足球的1 3,篮球、排球、足球分别购进了多少只? 5、有120个皮球,全部分给甲、乙两班使用,甲班分得的1 3与乙班分得的 1 2相 等,甲班分得皮球多少个? 6、小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30页,第二天看了42页。已看的页数与未 看的页数的比是2 :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7、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用4小时走到中点时,乙走了全 程的60%,比甲多走了4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8、解放路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共栽树576棵,五年级栽树棵数是六年级的4 5, 四年级栽树棵数是五年级栽树棵数的3 4。三个年级各栽树多少棵? 9、有黑白两种棋子,黑子颗数的4 5 ,等于白子颗数的 5 6 ,黑子的颗数比白子 多42颗,两种棋子各有多少颗?

《比例的应用》评课稿

《比例的应用》评课稿 张老师讲授的这节,《比例的应用》就是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四个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与分析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感悟美源于生活,提高审美能力。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她的正确制定与达成就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基于这一理念结合本班学生的能力,我们共同制定了以上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知识点,抓住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确定了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这一教学重点。并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列出等式这一教学难点。下面我就本课教学谈一些个人的感受。 一、联系生活,习酒引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崔老师在引入新知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李奶奶家上月水费多少钱?与书店售货员的谈话”这一情景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在学生在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二、合作探索,领悟解题方法: 1、感知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崔老师先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2、让学生用学过的比例知识分析解答习题,小组交流,并试着解决,让一部分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通过集体交流订正,让大家领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比较中体会知识的实质。教师引导学生对上面两道题进行比较,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找出思考过程与计算方法上的异同点。在学生充分进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发现与体会。(这一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很好的进行判断推理与分析,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有效率的获取新知) 三、巩固应用,提升认识。 练习设计,紧扣例题,让学生在熟悉的比例关系中,进一步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整节课的教学方法都就是以数学思考与合作交流穿插有序的进行,给我的感受就是朴实无华,稳重求实,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新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崔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板书设计科学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 建议:(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分发挥了组织能力,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但个别能力差的学生不能完全投入,建议崔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对这些学生加强指导)

六年级分数与比的应用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与比的应用题 一、分率转化的应用题 例1:电器商城运来一批电冰箱,第一周卖出全部的 52,第二周卖出剩下的21,第三周比的第一周少卖3 1,这时还剩30台。商城运进的这批彩电共多少台? 例2:某班共有学生51人。男生人数的 43等于女生人数的32,这个班男、女生人数各有多少人? 例3:小高和墨莫一起玩儿游戏牌,刚开始时,小高手里的牌数是墨莫手里牌数的53,玩了若干局后,小高赢了墨莫的20张牌,此时小高手里的牌数变成是墨莫手里牌数的5 7,请问:小高此时一共有多少张牌? 例4:棋盘上有黑白两色旗子。其中白子占总数的 52,拿走白子的一半和15个黑子后,发现这时白子是黑子的4 3,那么棋盘上原有棋子多少个?

二、总量不变,部分量发生调整应用题 例1:甲乙两仓化肥的比是7:5,甲仓运出26吨到乙仓,这时甲乙两仓化肥比是3:4,甲乙两仓原来化肥各多少吨? 例2:小兰,小红的图书比是5:3,小兰给小红15本后,两人图书本数相同,两人原来各有多少本图书? 例3:有三箱水果共重60千克,如果从第一,二箱各拿出3千克放入第三箱中,则三箱重量比是1:2:3,求三箱水果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三、强化训练 1、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的人数比是5:3,如果第一小组有14人调到第二小组,则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比就变为1:2,原来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盒子里有黑棋子和白棋子,两种棋子的个数比是5:6,如果取出8个黑棋

子,放入8个白棋子,那么黑棋子和白棋子个数的比就是4:7,盒子里原来有多少个黑棋子?多少个白棋子? 3、一个车间,女工和男工人数的比是3:2,如果增加15名男工,减少15名女工,那么女工和男工人数比就是2:3,这个车间原来有女工和男工各多少名? 4、工地上有甲、乙两堆沙子,两堆沙子的质量比是3:4,如果从甲堆运出8吨放入乙堆,那么两堆沙子的质量比是1:3,甲、乙两堆沙子原来各有多少吨? 5、有两只桶共装油44千克,若第一桶里倒出 51,第二桶里倒进2.8千克,则两桶内的油相等,原来每只桶各装油多少千克? 6、某小学学生中8 3是男生,男生比女生少328人,该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7、张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30页,3天后还剩全书的8 5没有看,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比的意义》听课评课反思

《比的意义》听课反思 上个星期三,我听了双语李海芹老师的《比的意义》一课。“比的意义”为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材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安排在小学的最后阶段进行教学的。由于比与分数有密切联系,把比的一些最基础知识提前放在分数除法中教学既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为以后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以及比例的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很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都很茫然,学生好像一下子啥也不会了。但是李老师在这节课中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在不轻视知识结论的前提下,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培养能力。虽然说最后教学目标没有全部达成,但是学生对比的意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已经非常透彻。 第一、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李老师采用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导入新课,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李老师在学生复习过比的概念、分数与除法和比的关系、商不变性质、分数的性质之后,才让学生进入比的意义的学习环节,学生很轻松的从前面的旧知识中类比、推导出比的意义,由于前后联系,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自然比较清晰。 第二、李老师的课还做到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

索。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除了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机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困难的时候,胡老师会相机安排合作讨论的环节,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作为一名新工作的年轻教师,听了李老师的课受益匪浅。

部编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陈碧丽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比的应用 云浮市云硫小学 陈碧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小故事引入】 师:沙僧做了5个月饼,八戒做了3个月饼,一共卖了160元。这160元怎么分呢?刚好大师兄悟空来了,悟空还没有说话,八戒马上说:“为了公平起见,应该平均分,我80元,师弟80元!”悟空听了,笑了笑,没有出声。同学们,你们认为八戒的分法公平吗?悟空会按他的说法来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 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新课讲授】 1.教学例2。 (1)阅读与理解。 ①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②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4份,一共是

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五分之四,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五分之一。) (2)分析与解答。你能求出浓缩液和水各多少毫升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 先算出每份的体积,再分别算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思考过程如下: 每份是:500÷(1+4)=100(mL) 浓缩液有:100×1=100(mL) 水有:100×4=400(mL) 方法二:先找出各部分数占总数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分别算 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思考过程如下: 分的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51 =100(mL) 水有:500×5 4 =400(mL) 答:浓缩液有100mL,水有400mL。 (3)回顾与反思。

《比的应用》公开课导学案2

《比的应用》导学案 上街区廿里铺小学 肖琼 2011年11月1日

学习内容:教材49页例2 学习目标: 1、通过例题2和习题,学会把一个总数按一定的比来分配,分析按比分配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2、体会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法指导:分析法 课前小话题:黄金比 每日一练:口算题 一、预习作业: 红星小学六二班有28名男生,有21名女生。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 。 周一同学们参加大扫除,其中的同学去打扫音乐教室, 的同学去打扫操场,打扫音乐教室的有()人,打扫操场的有()人。 二、引出课题,出示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课题:比的应用)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出示例2,自学新课。 多媒体出示:这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瓶子上标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按照这个比,可以配制出不同浓度的稀释液。老师现在按1:4的比配制了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请同学边说边做实验) 自学例2,尝试完成下面各题。 (1)、“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的比是1:4”的意思是:500ml的稀释液,一共是( )份。每份有()ml,浓缩液是()份,是()ml,水有()份,是()ml。 用这种方法列式计算为: ———————————— ———————————— ———————————— ———————————— (学生板演) (2)浓缩液占稀释液总体积的,水的体积占稀释总体积 的。单位”1”是(),求浓缩液体积 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求水的体积就是求() 的是多少。 用这种方法列式计算为: ————————————

分数与比的应用题(供参考)

1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 、B 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3/4,乙车行了全程的 2/3,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甲乙两数的和是120,把甲的1/3给乙,甲、乙的比是2:3,求原来的甲是多少? 31、两桶油共重27千克,大桶的油用去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桶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33、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40张,小红给多少张小明,两人的邮票张数比为1:4? 34、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1/6小时行了全程的2/3,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 41、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与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钟后,两人正好行了全程的3/5,A 、B 两地相距多少米? 51、一袋大米两周吃完,第一周吃了1/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了5千克,这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52、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页数的3/2,他再读30页,这时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7/3,这本书共多少页? 55、一桶油,第一次倒出1/5,第二次倒出15千克,第三次倒出1/3,还剩25/3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 56、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1/3,如果再修60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 59、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 63、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和第二天各完成了这批零件的2/9,第三天加工了80个,正好完成了加工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81、明明在商店里买了一个计算器,打八五折,花了68元,这个计算器原价多少元? 87、某工程队,第一天修600米,第二天修全长的20%,第三天修了全长的25%,这时修了的占全长的75%,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00、汽车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这时火车行了多少千米? 39.有两个粮仓,原来甲仓存粮比乙仓多1.5吨。从甲仓运走9.9吨,这时甲仓存粮是乙仓的80%,求乙仓原来存粮多少吨? 46.有两筐梨,乙筐的重量是甲筐的60%。现在从甲筐中取出14千克,从乙筐中取出4千克,剩下的两筐重量相等。甲筐原来有梨多少千克? 49.某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最近又转来一名女生,结果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6。现在全班学生人数是多少? 57.一个课外书学小组,原先男生占总人数的4/7,后来有4名男生调走参加计算机小组,这样数学小组中男生只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原来数学小组共有几人? 20、修一条公路,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4,再修 5 4 千米后,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的比1 :3。还要修多少米才能完成任务? 18、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它的2/5,再修300米,就修好这条公路的一半。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1、 学校图书馆的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12000本,其中科技书占1/3,科技 书与故事书的比是2:3,故事书有多少本? 2、 学校图书馆有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其中科技书与文艺书的比是4:9, 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2:3,故事书有900本,文艺书有多少本? 3、 两块一样重的铜锌合金,第一块铜与锌的比是1:4,第二块铜与锌的比是3: 4,把它们合成一块,铜与锌的比是多少? 4、 一条公路,已修的比剩下长1/3,剩下的比已修的长2/3千米,这条公路长多 少千米?(用方程解) 5、 一条公路,已修的与全长的比是1:3,再修20千米,已修的与全长的比是2: 3,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6、 一条公路,已修的与剩下的比是1:3,再修20千米,已修的与剩下的比是2: 3,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某小学原来男女生的比是7:5,后来有转来12名女生,这时男女生的比是9:7,学校现有男生多少名? 1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 、B 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3/4,乙车行了全程的 2/3,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甲乙两数的和是120,把甲的1/3给乙,甲、乙的比是2:3,求原来的甲是多少? 31、两桶油共重27千克,大桶的油用去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桶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33、小红有邮票60张,小明有邮票40张,小红给多少张小明,两人的邮票张数比为1:4? 34、王华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去学校,1/6小时行了全程的2/3,王华家离学校有多少千米? 41、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与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钟后, 两人正好行了全程的3/5,A 、B 两地相距多少米? 51、一袋大米两周吃完,第一周吃了1/3,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了5千克,这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56、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1/3,如果再修60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 59、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 100、汽车的速度是火车速度的4/7。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离中点15千米处相遇,这时火车行了多少千米? 46.有两筐梨,乙筐的重量是甲筐的60%。现在从甲筐中取出14千克,从乙筐中取出4千克,剩下的两筐重量相等。甲筐原来有梨多少千克? 49.某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4/5,最近又转来一名女生,结果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6。现在全班学生人数是多少? 57.一个课外书学小组,原先男生占总人数的4/7,后来有4名男生调走参加计算机小组,这样数学小组中男生只占到总人数的一半,原来数学小组共有几人? 20、修一条公路,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比是1: 4,再修 5 4 千米后,已修的和未修的长度的比1 :3。还要修多少米才能完成任务? 12、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 、B 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 3/4,乙车行

《比的意义》听课评课稿

《比的意义》听课评课稿 今天有幸聆听了刘璇老师的《比的意义》,感受颇深,获益不少。 老师充分理解教材,分析教材,基本功扎实。在她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让我印象颇深。 下面还有我一点点浅薄的意见: 本堂课的教学给人印象颇深,老师能使用普通话授课,并熟练操作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见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尤其是教者始终以亲和自然的教态,快慢适中的语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这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学习探究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具体如下:

一、本节课体现的亮点: 1、贴近生活,强化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教者围绕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系列贴近生活的实例,如:我班男生22人,女生16人,男生与女生比是多少?女生与男生比是多少?同学们使用的桌子与凳子张数的比等,这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参与意识。另外课本的总价、单价、数量之间比的关系的分析及“试一试中”几个数量关系式的理解用比的意义来表达,对学生加深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起到了强化巩固的作用。 2、结构安排,巧妙合理。

本节课教者采取了老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使得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比较浓,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效果较好。 3、练习设计,层次分明。 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三大版块:比的意义,求比值,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老师都进行了及时的练习巩固,反馈交流,在练习设计上颇费心思,注意了练习设计的层次性与征对性,既有基本练习,又有开放性训练,在练习形式上有口答、有笔试,有板演后集中评议,在练习过程中老师强调比号书这一点,实质是要求学生关注细节,培养良好的书写、学习习惯,这一点也是本节课成功之处。 4、细节把握,准确到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