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京市清华附中201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

北京市清华附中2012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

高考前适应性训练试卷

语文

(清华附中高09级)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项是

A.报不平成人之美汲.取(jí)循规蹈矩.(jù)

B.打前战一如既往着.陆(zháo)兵不血.刃(xua)

C.翻两番自顾不暇饯.行(jiàn)刎颈.之交(jǐnɡ)

D.捉迷藏箭拔弩张甄.别(zhēn)稗.官野史(pí)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D

A.有关领导日前表示,北京要让各功能区更加名副其实

....,比如中关村就不再新增普通商业项目,而要凸显其以科技为中心的定位。

B.身处当今世界,在快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的基础

上,适当加强武装力量,应是捍卫自身利益的不二法门

....。

C.面对强震时所表现出的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

....,并非一个民族与生俱来的素质,而是其在不断经受天灾的历程中代代积累而成的品质。

D.加强青少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如果父母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

情一味地包办代替甚至无所不至

....,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3.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北京的社区店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家居用品。

B.如果在公共领域可以没有证据地、恶意地怀疑普通公民的善行,行善者就会人人自危,社会就将面对无人行善的尴尬局面。

C.近期,全国各地频发骗取客户密码、实施网银盗窃案件。网络金融安全遭到破坏,一时间高度引发广大网民关注。

D.国家有关部门明确规定,某些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供应商档案和原料采购登记,以确保产品源头可以追溯。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

B.宋代散文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欧阳修的《伶官传序》、韩愈的《师说》、

苏洵的《六国论》、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都是宋代优秀散文的代表。

C.现代诗歌《再别康桥》《天狗》、报告文学《包身工》、小说《边城》、戏剧《雷雨》的作者分别是徐志摩、郭沫若、夏衍、沈从文、曹禺。

D.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敲钟人瓦西莫多和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这两个形象,集中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社稷坛位于天安门西,两者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不仅在京城有国家的祭坛,地方各级城市也都有祭祀社稷的场所。

①其位置依《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的规定,

②是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祗的祭坛。

③祖与社都是封建政权的象征。

④置于皇宫之右。

⑤社象征土地,稷象征五谷,

⑥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

A.④①②⑥⑤③

B.①④③②⑤⑥

C.⑥①④③⑤②

D.②①④

③⑥⑤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子贡请行。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子贡曰:?寿者人之情,死者人之恶。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仲尼曰:?赐!汝知之矣。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死也者,德之徼⑤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有人去乡土、离六亲、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己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

[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②赐:子贡之名。③圹:坟墓。④胥:皆;

都。

⑤徼:求取。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被.:穿着

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喻.:明白

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

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矜.;自夸

7.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B.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C.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

冰,冰为之,而寒于.水

8.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

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

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⑥死也者,德之徼也

A.①④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③⑤⑥

9.对原文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

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

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第Ⅱ卷(共123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11.在横线处写出诗句原句(任选其中4道题)(8分)

①,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

③,,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④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苏轼《赤壁赋》)

⑤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关汉卿《窦娥冤》)

⑥临溪而渔,。酿泉为酒,。(欧阳修《醉翁亭记》)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①

陈与义

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

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①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1124年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②南服,指南方。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南面,“背日”也指楼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南向远处眺望。

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

C.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

D.尾联中用“风壮浪涌”,即写出江水湍急汹涌,同时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波涛汹涌。

(2)诗人登临远望看到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13.有学者盛称“乾坤”一联“学杜而得其骨”,意思是为家国之忧而心碎,而头白,正是杜甫诗歌与陈与义诗歌共具的思想特色。结合这首诗,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特色的认识。(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太空美丽而宁静,也时刻充满着未知的危险。俄罗斯的空间站距离地球400公里,是人类在太空最前沿的哨兵。1997年6月25日俄罗斯空间站在与空运船进

行对接时突发意外,空运船撞坏了空间站,珍贵的氧气开始向太空泄漏。宇航员们进入了救生舱,但因为缺少能量,救生舱的启动系统无法工作,幸运的是随着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一块未被损坏的太阳能电池板发挥了作用,救生舱才开始了工作。

对于正在建设太空站的设计者来说,那天发生的事件是非常宝贵的教训,它表明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启动的救生舱是至关重要的,X—38就是他们的研究成果,这是一艘即将作为国际空间站逃生舱的全新太空救生船。按照设计要求,宇航员将从400公里高的空间下降,X—38必须保证宇航员在返回地面时完好无损。

出于综合考虑,X—38被设计得既像一辆救护车,又像一艘救生船。它必须保证一旦空间站出了问题,如失火、缺氧,或是有人生病、受伤,宇航员们能立即离开空间站。所以,X—38是全自动的,它可以随便让一个对它一无所知的人坐进去,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就可以把他送回地面。

为了检测X—38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日前工程师们把它悬挂在大型运输机的机翼下面,带到了6500米的高空。X—38开始下降以后,首先是一个20米直径的小降落伞从飞船的尾部抛出,以减缓飞船的速度。然后小降落伞被切断,接着抛出一个大降落伞。大降落伞像拉手风琴一样,分五个步骤展开,每一步都在逐渐放慢救生船下降的速度。一旦完全开始工作,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X—38会计算出自己所处的位臵,分析到达目的所要走的路线。体内安装的驱动系统,牵引着大降落伞的两边,使降落伞能左右转动,这就使X—38能在预定的地点着陆。着陆点通常可以精确到距预定点不超过100米,在逃离空间站以后的一个半小时以内,宇航员们就可以躺在医院的救护车里。最后降落时X—38停在了距预定目标10米范围以内,第一次试飞圆满成功。

X—38不仅会给未来的宇航员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对我国的航天事业也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选自《太空救生船》,

有删改。)

14.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采集、利用太阳能,是航天器解决能量补充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B新型太空救生舱应能在空间站没有能量的情况下自行启动并工作。

C X—38救生船能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将昏迷的人准确地送回地面。

D X—38将全面排除空间站的各种危险,给宇航员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15.根据文意,依次概括X—38从6500米高空下降,自动完成的几项关键操作。(不超过40个字。分点请写序号)(4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沙漠对河流说:结束!

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

——题记

在新疆生活的这么多年月里,我非常幸运地见识了它的那些著名的河流。的确,我非常幸运。

伊犁河、巩乃斯河、喀会河、塔里木河、孔雀河、额尔齐斯河、玉龙喀会河、叶尔羌河、多浪河……河流给人留下的往往是永难磨灭的记忆,是丝缕一般柔长的诗情。虽然水和水几乎是完全一样的,奇怪的却是河与河完全不一样。

叶尔羌河完好地保留了一副古代河流的面貌,在洪水期,它宽阔的河床里流泻的仿佛不是水,而是永无休止的、奔腾拥挤的骆驼群;额尔齐斯河有着令人惊异的风采,它水量的充沛和纯净近乎神话,它的浪涛如同众多大块的碧玉倾泻翻滚;还有塔里木河,那是一支忧伤

..的歌,它以伤感的情调告别一个又一个绿洲,然后义无反顾地走进沙漠……还有呢,还有伊犁河和巩乃斯河啦,那是和我青年时期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河,我已经好多次写到它们,但始终不能真正表达出它们的神韵。

如果说我对新疆有一种无法抗拒和割舍的爱,那么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缘自这些河流。河流这些生命之蛇缠住了我的心。

与河相反的是,我这么多年走遍了新疆的许多地方,穿越了无数的戈壁和碱滩,却很难深入地见识到沙漠的真面目。我与最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森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共居一域,但始终没有真正见到过它们。它们就像传说中的巨蜥,时常留下足迹,却难见真形。

于是我经常在头脑里想象出这样一些画面:河与沙的关系如同一些生命之蛇与几只巨型蜥蜴之间的生死搏斗。河想包围沙漠,缠住它并消解它,沙漠固执地蹲伏在那里,愚蠢而又警觉,充满仇恨而冷酷无情,等待时机,随时准备猛地向蛇扑去,并一口咬断它。

那些消逝的河流,是怎样地被断,然后被吞没……

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

人是多么灵醒的动物啊!

我看到过西海固作家王漫西的一段文字,是这样写的:?1972年,西海固大旱,我采风去某村找一位烧窑师傅,他说:‘你是走州过县的人,咱这里都说地球把把子(把柄)快磨断了……是苏联专家测出来的,正拿电焊机焊着哩。电焊机把天都烧红了,山干火燎的,牛赶到山里只吃空气没有草,咱这里人说,焊住了我们就不用迁了,焊不住我还要迁走哩。’?

这段精彩的对话正是大西北的缺水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所独有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也是由他们口头创造出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在当今众多的有关生态环境的呼吁文字中,我没见过比这更绝妙的。

烧窑师傅的想象力令人叹为观止。

直到这时,才想起了树。

那些不会逃跑、不能移动的树,那些在人类兵团到达后像成群成片的俘虏等待砍伐的树,那些身材高大、枝叶俊茂但敌不过一柄斧锯的树,那些在微风中哗笑着本来想当人类的朋友却不料成为屠杀重点的树……只要想起,为时何晚!

现在怎么办呢?现在栽树吧!

树是人类的最忠实的朋友,但愿我们今后不再因为它们无言、不能移动而去任意伤害它们。在河流、沙漠和人三者之间,有了树,一切都会变得和谐起来。每一棵树其实都是一根伟大的?魔杖?——就像古老的神话中传说的那样。

至于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除了近百年来遭受污染和破坏,过去在历史上可是一直受到热爱和歌颂的。一本书上说道:?实际上,在成吉思汗后裔中,对流水的崇拜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直至今天,我依然记得中学时读过的题在《静静的顿时》卷首的那几句古歌——

哎呀,静静的顿河,像是我们的父亲!

哎呀,静静的顿河,你的水流为什么这样浑?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强调“的确,我非常幸运”,是因为自己曾亲眼看到了那些河流的不同神韵,感受丰厚。

B.将河与沙漠想像为蛇与巨型蜥蜴,形神兼似,十分准确地表现了河的警觉与沙漠的凶猛。

C.“直到这时,人才想起了树”一句的意思是,生存环境恶化了,人才意识到了树的存在。

D.“河流,这养育生命和文明的保姆”,是对题记“河流回答:我本身就是开始”的一种解释。

E.结尾提到成吉思汗后裔对流水的崇拜,是为了表明中华文化包容广博,有着优良的传统。

17.①作者用“奔腾拥挤的骆驼群”比喻叶尔羌河,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3分)

②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支“忧伤

..”的歌?(3分)

18.结尾引用《静静的顿河》卷首的几句古老的歌词,有什么作用?(6分)

19.文中说:“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人在河与沙的搏斗中有了怎样认识?起了什么作用?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10分)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印地安酋长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杯水,你从里面饮入生活。

有人说,生活确实就是一杯白开水,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了一个人的贫与富,

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

有人说,你可以往这杯水里加入糖,可以加入盐,甚至可以加一点点毒药,只要你能承受,这就是你生活的权利。

有人说,纯净的水,缓缓地从生命的陶罐里注入杯子,这是你生活的开始。

有人说,往杯子里加水,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

有人说,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体味,水喝光了,杯子就空了。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答题卷

一、二大题,每题3分,共27分

10.(5分)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

11.(8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12.(7分)

(1)(3分)()

(2)(4分)

答:

13.(10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14.(3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6分。16.(4分)()()

17.①(3分)答:

②(3分)答:

18.(6分)答:

高考前语文适应性训练答案

1.C(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识记。A项中应为“抱不平”、“循规蹈矩(jǔ)”;

B项中应为“打前站”、“着(zhuó)陆”;D项中应为“剑拔弩张”、“稗官野史(bài))2.D(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名副其实”指名称、名声与实际相符合。B项“不二法门”比喻独一无二的门径。C项“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D项“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坏事)

3.B(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A项句子不合逻辑,“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不能并列。C项

句子语序不当,“高度”应放在“关注”之前。D项中“建立”与“登记”搭配不当)

4.B(韩愈是唐代作家)

5.D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6.C(责怪)

7.A怎么。(B,于之/哪里;怎么。C是/被。D,在/此)

8.A((林类)乃仰而应(子贡)曰)

9.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

[参考译文]

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还穿着粗皮衣,在田地里拾取收割后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子贡请求前往。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着他感叹道:?先生没有后悔过吗?却边走边唱地拾谷穗??林类不停地往前走,照样唱歌不止。子贡再三追问,他才仰着头答复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您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已经死到临头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所以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他们却反而以此为忧。我少年时懒惰不努力,长大了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这样长寿。到老了还没有妻子儿女,现在又死到临头了,所以才能这样快乐。?子贡问:?长寿是人人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人所厌恶的。您却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由此,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力求生存而忙忙碌碌不是头脑糊涂呢?同时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些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自然之理并不完全彻底。?

子贡对学习有些厌倦,对孔子说:?希望能休息一阵。?孔子说:?人生没有什么休息。?子贡问:?那么我也就没有休息的时候了吗??孔子回答说:?有休息的时候。你看那空旷的原野上,有高起来的地方,好像是墓穴,又像是土丘,又像是底朝上的饭锅,就知道休息的时候了。?子贡说:?死亡真伟大啊!君子在那时休息了,小人在那时被埋葬了。?孔子说:?赐!你现在已经明白了。人们都知道活着的快乐,却不知道活着的劳苦;都知道老年的疲惫,却不知道老年的安逸;都知道死亡的可恶,却不知道死亡是休息。晏子说过:‘真好啊,自古以来就有死亡!仁慈的人在那时休息了,不仁的人在那时被埋葬了。’死亡是德所求取的事情。古人把死人叫做‘归人’。说死人是‘归人’,那么活着的人就是‘行人’了。一直在外面行走而不知道回家,那是抛弃了家庭的人。一个人抛弃了家庭,所有世上的人都反对他;天下的人都抛弃了家庭,却没有人知道反对。有人离开了家乡,抛弃了亲人,荒废了家业,到处游荡而不知道回家,这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说他是放荡而疯狂的人。又有人专心致志于盛世之治,自以为聪明能干,于是博取功名,到处夸夸其谈而不知道停止,这又是怎样的人呢?世上的人一定会认为他是有智慧谋略的人。这两种人都是错误的,而世上的人却赞扬一个,反对一个。只有圣人才知道什么该赞扬,什么该反对。?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参考译文]

君王要想平治天下,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

11.在横线处写出诗句原句(任选其中4道题)。(8分)

①暧暧远人村,鸡鸣桑树颠。②凡在故老,犹蒙矜育。③鹰击长空,鱼翔浅底。④酾酒临江,横槊赋诗。⑤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⑥溪深而鱼肥。泉香而酒洌。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7分)

(1)(3分)A

(2)①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岳阳楼周围的壮阔景观:江堤曲折,草木连绵不断,江水、湖水形态各异,风高浪急。②以壮景衬哀情,壮观之景使人产生飘零之感,诗人触景伤情,引发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迁谪之恨,家国之愁。

【共4分,两个要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10分)

思想特色:中国古代文人总是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现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2分)(意近即可)

联系本词和阅读体验谈认识:略

【共10分。对这种思想特色的认识,2分;结合本词分析,2分;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4分;行文思路、语言表达,2分。字数不足,酌情扣分。】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7分。

14.D (3分)

15.(4分)①分步开伞减速②计算所在位置及返回路线。③控制降落伞准确着陆。

(三点各1分;完整、清楚1分,分点交错混乱此分不给。)

(此题训练推断及分条概括:概括时注意:1.找出答题区间2.画出关键信息(划主谓宾)3.合并同类项4.找相邻属概念替代)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AD

17.(4分)①浪涛翻滚、水量充沛、水色浑浊。(3分)②它默默地滋养了绿洲,自己却在沙漠中消逝,令人伤感。(抄原句1分)(2分)

18.结尾引用《静静的顿河》卷首的几句古老的歌词,有什么作用?(6分)

①强调了河流是生命的开始。②表达了对河流的崇敬与赞美。③强调了河流历经沧桑。(或“用河水的混浊,强调了河流遭受的破坏”)④表明人类对于河流的依恋与崇敬是共同的。//⑤照应题记,使文章首尾呼应。⑥使结尾含蓄而凝重。(增加了沧桑之感)⑦给文章增加了文采(文学性)。(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19.文中说:“在河与沙的殊死搏斗中,夹在当中的是我们人。”人在河与沙的搏斗中有了怎样认识?起了什么作用?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10分)①对环境恶化有危机意识②乱砍乱伐,助沙灭河。(4分,每点2分)联系生活经历或阅读经验谈认识。(4分)表达。(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