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当你能衡量你所谈论的东西,并能用数字加以表述,你才真的对它有了几分了解,而当你还不能衡量,不能用数字表达它时,你的了解就是肤浅和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了解也许是认知的开始,但在思想上则很难说已经步入了科学的阶段

------------凯尔文

学习目标:

●了解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了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掌握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方法

●掌握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了解与国民收入核算相关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概述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当代宏观经济学发展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提出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经济学说史上称为凯恩斯革命。那么凯恩斯革命到底是革谁的命呢?事实上他革的是古典经济学者的命。所以在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有必要先简单的了解一下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看法。

在经济学说史上有一个年代是特别值得我们记住的,那就是1776年,在这一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为《国富论》。《国富论》的发表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1776年7月,在美国的费城签署了《独立宣言》,《国富论》发表的前7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国富论》发表的后14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发表了《人权宣言》。因而斯密学说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在经济领域提出的要求和政策主张。在《国富论》中,斯密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哲学思想,那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看不见的手”,斯密说:每个人都在试图利用他的资本来使其自身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只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的是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它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

斯密从资产阶级世界观出发,他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因此每一个人追求的只是他个人的安乐,是他个人的利益。但是斯密认为,如果有一种社会制度,能够保证每个人去追逐它自身的利益,这个时候的最终结果就能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利益。按照这样一种经济哲学思想,政府在社会中的作用只有两个,1)保卫国防,2)建立一个制度,这个制度保证每一个人尽

可能实现它自身的利益。这就是斯密重要的看不见的手经济哲学思想!在这样的一种思想下,政府的作用主要就是保证个人利益的实现,这样的思想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思潮!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在经济学上的主要体现为一个所谓的“萨伊定理”,萨伊定理表现了当时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的看法。萨伊定理可以简单表述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萨伊说:当我们看一个交换过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人卖了东西后,他马上又去买另一个东西,而货币只是在瞬间起作用。因而萨伊定理包含了以下几个含义:

1)一种商品的生产给另外一种商品创造了需求

2)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和产品的交换。

3)某种商品的过剩是另外一种商品的供给不足所造成的,生产过剩的原因是供给不足。4)局部的产品失衡可以通过价格来调整。

简单的说,萨伊定理表现的是当时经济学家对当时经济现象的认识。当时的经济条件总体上来看是供给不足。而需求被认为是无穷大的!因此萨伊定理所提出的问题就是就是如何来增加供给,只要有供给,需求是不需要加以考虑的。根据他的观点,只要有一个可以调节的柔性价格体系,那么供给和需求就能自动达到均衡。如果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失衡,出现了一些发展的不平衡,那也只是暂时的局部的,只要有供给,社会就不可能没有需求!萨伊定理在经济学界几乎统治了100多年。它和当时的经济发展具有某种一致性!然而萨伊定理在本20世纪初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个挑战初步表现在1929年到1932年席卷欧洲和美洲的经济大危机!大危机给当时的经济造成的冲击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看:

1929年-1932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7% ,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28%

奥地利的工业生产下降了34.3%,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22.5%

德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0.8%,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5.7%

法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5.6%,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11% 1933年英国的失业率高达22.5%,美国25%

1933年美国住宅房屋维修总支出仅相当于1928年的10%

整个欧洲股市下跌了80% ,仅在1932年,美国就有1400多家银行倒闭。

这场危机宣告着萨伊定理的破产,如果政府不干预经济,市场是否会像萨伊等人所宣称的那样自动达到平衡,对于这场危机,经济学家有不同的看法。

凯恩斯作为当时一个新兴的经济学家,他指出,古典经济学家所宣传的市场自动实现均衡这样的一种思潮是存在问题的,并不是说只要存在一个柔性的价格体系,市场就自动达到均衡,他认为整个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最终结果并不是供给创造需求,而是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凯恩斯于1936年发表了《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简称《通论》,《通论》中,它比较完整的提出了他的经济哲学思想,,同时创造了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凯恩斯的思想现代经济学者又把它称为凯恩斯定理。凯恩斯定理简单的说:需求自动创造供给,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并不可能是供求相等,而是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国民生产总值从支出的角度看=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主要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用于消费的增长是赶不上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上的不足,就需要投资来弥补了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人们在增加投资时,预期得道德利润率是递减的,这样的规律是得资本家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不足

3)流动性偏好人们喜欢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除了应付日常的消费和应急,还作为投机之用。

由于这三条心理规律的存在,总需求是小于总供给的,凯恩斯称为是有效需求不足。由于这三条心里规律,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而市场机制本身并没有力量去克服这一点。凯恩斯学说的一个结论就是必须政府干预,经济才能恢复到稳定状态。

凯恩斯的经济主张和古典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经济自由放任,通过市场自动达到均衡,刚好是对立的。凯恩斯的经济哲学思想在经济学上称为国家干预主义。

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下文简称《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宏观经济学正式诞生。区别与我们上学期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将一个国家(或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变动及相互关系,以揭示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及规律,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同属于一个理论体系,二者都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市场经济中所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的行为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供给与需求行为,因此,二者的主要相同之处就在于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价格和产量,并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需求曲线一样,一般都是向右下方倾斜,也即是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着负向的相关关系;而供给曲线都是右上方倾斜,也即是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这就是说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它们的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既有一定的联系,二者在研究对象,试图解决的问题,分析方法上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从研究对象来看,微观经济学考擦单个经济单位(如单个消费者,厂商、市场)的经济活动,宏观经济学则将整个经济作为研究对象,从诸如国民收入、就业、总物价等经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研究整体经济运行与规律。形象地说,如果说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树木”,那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则是整个“森林”

其次从要解决的问题来看,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既定资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通过市场来配置,微观经济学认为通过既定的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所以,微观经济学通常可以高度概括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则以资源最优配置为前提,解决如何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利用涉及到以下相关问题:充分就业问题,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问题、国际收支与汇率问

题、宏观经济政策。而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也构成了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宏观经济学将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核算,国民收入的决定,国民收入的管制为一条主线,所以在研究上述问题的宏观经济理论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其中心理论。

最后从分析方法上来看,微观经济学通过个量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刻画出一个理性经济人的最优化行为,宏观经济学则用总量分析方法,所研究的总量是通过对具体、特殊的东西加以抽象,从总体上加以把握而得到的。

三、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最核心的内容是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国民收入的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即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

(2)静态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

(3)动态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变动问题

(4)国民收入的管制问题即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是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

(1)介绍西方学者有关失业的几种理论,失业如何衡量,如何消除等。

(2)了解西方学者对于通货膨胀形成的各种看法以及通货膨胀的治理的各种政策主张。(3)研究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第三个问题是经济周期的问题和经济增长的问题。

了解关于经济周期的各种理论,为什么出现经济增长,哪些因素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有些什么样的规律。

4.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第四个问题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问题。国际收支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所以首先要有定义和计量总产出和总收入的一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就研究这套核算方法。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中,衡量一国产出的最综合性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imestic product,GDP).GDP是一国国民产出的总价值,更准确的说,它是经济社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和劳务)市场价值。对于整个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只要在这个地域范围之内,不管你是不是这个地域里的人,你所创造的价值都应该计算到这个地域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与此相联系的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它是指某国国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准确的说GN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拥有的投入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举个例子说: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人,所创造的价值要记入到中国的GDP中,但不能记入到中国的GNP中。再比如说如果某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的GNP超过了GDP,说明该时期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而GDP超过了GNP,情况则相反。

20世纪9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主要侧重采用GNP和人均GNP。进入90年代后,96%的国家纷纷放弃GNP和人均GNP,而开始重点采用GDP和人均GDP来衡量经济增长快慢以及经济实力的强弱。GDP相对于GNP来说,首先在测量上更容易,其次,随着国

际经济联系的加强,强调身份区别的GNP的重要性相对下降,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的重要性相对上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各样的资本开始走出自己原来的国家或地区,当你用GDP进行核算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资本是谁的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资本在哪里创造价值.

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为了避免重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记入GDP。

现代市场经济中,许多产品都经历了若干生产和分配的阶段。如上图所示,一件上衣,农民种植棉花,以15元的价格卖给纺纱厂;;纺纱厂把棉花制成棉纱,以20元的价格卖给织布厂;织布厂将棉纱织成棉布,以30元的价格卖给了制衣厂;成衣厂制成上衣后,以45元的价格卖给了经销商,最后经销商在市场上以50元的价格将衣服卖给了消费者。一件上衣,经历了种棉、纺纱、织布、成衣等阶段前四阶段的产品都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下一阶段的生产中,其价值也随之转移到下一阶段的生产中,它们是中间产品;而最后一阶段的产品上衣是最终产品。可见,中间产品是用于再出售而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那么一件上衣的生产中,应该有多少价值记入GDP中呢?答案是50元,即最终产品的价值。如果不区分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将所有产品价值进行加总记入GDP,就会出现重复计算,而且社会分工越细致,中间生产环节越多,重复计算就越多,GDP的价值会被夸大。

计算最终产品的价值的一种方法是加总每一生产阶段的价值增加值,成为“增值法”。比如上面例子中将每一个中间环节的增值加总(15+5+10+15+5)这也等于最终产品上衣的价值50元。对于整个经济来说,一件最终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增值等于该最终产品的价值。

3.GDP只与现期(某一年)的生产有关。也就是说某一年的GDP是指这一年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并且要剔除往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价值。例如某企业生产了1000元的产品,但只卖掉了900元,剩下的100元应视作企业购买了自己的产品作为存货投资,同样记入本年度GDP。相反虽然生产了1000元产品,然而卖掉了1200元,记入GDP仍然是1000元,只是存货减少了200元而已。

此外,一些非生产性的交易不能记入GDP,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三类:债券股票的买卖,政府的转移支付(如福利补助,政府救济,公债利息)、个人转移支付(赠与)。证券买卖仅仅是货币与证券之间的金融资产的所有权发生了转移,与生产行为无关;政府的转移支付只是把收入从一些人或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组织,并没有引起本年度生产价值的增加,只引起了国民财富的分配的变化。

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存量衡量是一个既定时点上的数量,而流量衡量每一个时间单位的数量。举一个水槽中水的例子,水槽中水的量是存量,它是某一个既定时点上水的数量。从水龙头中流出的水的量是流量,它是每单位加到水槽中水的数量。比如某人找中介公司以100万卖掉一套旧房,这100万元不能记入本年度的GDP,因为它在生产年度已经计算过了。但买卖这栋旧房的经纪人费用可计入GDP,因为这费用是旧房买卖过程中发生的劳务所支付的费用。

5.GDP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由于不以盈

利为目的没有价格,所以不能记入GDP。具体的说:商品和劳务已经生产出来没有经过交换是不计入的,比如农民自己生产的产品,自己消费掉或者送给亲戚朋友是不计入GDP,一个女佣给一位单身男主人提供有偿家务劳动可以记入GDP,但是一旦她嫁给了男主人,同样的家务劳动却不能记入GDP。活着已经生产出来的商品和劳务,也已经经过交换但是逃避统计也不计入GDP,比如走私的产品,比如说地下经济行为的从业者所获得的收入,虽然发生了交换但因为都没有办法被统计到,所以不计入GDP。

第三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的三种方法

在上一节中,我们介绍已经介绍到,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年之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所以从理论上来讲,将一国各行各业一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的价值进行加总,就可以得到一个国家的GDP,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其他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我们用简单国民收入的循环图来说明:

第一种核算GDP的办法着眼与企业,把他们生产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加总起来,所以叫生产法。这种办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现实操作起来会遇到两个困难:一是无法找到明确的标准来区分最终产品。二是即使找到也因其种类太多而无法加总。“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物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庄子.秋水篇》贵州人民出版社P277。

第二种方法着眼与购买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支出,即购买本国各种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GDP,因为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等于购买者的支出,未卖掉的看作企业的存货投资。也即是总产出等于一个国家的总支出,这种核算GDP的办法称为“支出法”

在上一节内容中,我们举了一个虚拟纺纱厂的例子,纺纱厂将棉花纺成了棉纱,价值增加了5元,这5元是纺纱厂在上衣生产过程中对GDP的贡献,那纺纱厂是如何实现价值的增值的呢?我们看一个报表:

纱厂把棉花纺成了棉纱需要雇佣纺纱工人(劳动力),需要使用纺纱机器(资本设备),需要使用厂房(土地)进行生产,还需要管理人员(企业家才能),所以可以这么讲:纺纱厂利用了四种生产要素,将棉花纺成了棉纱,实现了棉花价值的增值,这5元的价值增值就被认为是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出来的。企业可以无偿使用这些生产要素吗?当然不可以,企业使用这些生产要素是要支付给这些要素所有者报酬的,比如说雇佣的纺纱工人是要付工资的;向银行贷款购买机器设备,是要支付给银行利息;租的土地要付给土地所有者租金;聘请的高级管理人员也应该获得利润的回报。这些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报酬都被认为是这些要素在生产中作出的贡献。因而5元的增值要转化为要素提供者的收入,如上表所示:假定工资是2元,利息是1.5元,地租是0.5元,利润是1元。加在一起就等于纺纱厂创造的价值。

这个过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新增价值总是由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支付要素报酬,而新增价值则恰为要素报酬之和,总的新增价值等于总收入。因此第三种核算GDP的方法是把生产中这些收入加总起来,称为“收入法”

因为第一种方法现实操作有一定的困难,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GDP。

一、支出法

支出法又称为最终支出法,产品流动法,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如果我们形象的把一个国家一年的GDP比作是一块超大的蛋糕的话,支出法则可以理解为:都有哪些人将要为这块蛋糕来买单。现实生活中,最终产品的购买者无外乎四类人:普通居民户、企业、政府、国外消费者。这四类人将为GDP这块超大的蛋糕来买单。因此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消费,企业的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国外购买这些方面的支出总和。

1.居民消费(C)。居民个人的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汽车、电视机等)和非耐用消费品(如食品、服装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的消费支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住房这种商品虽然比较“耐用”(一般为70年),但建造,购买住宅的支出不包括在内。

2.国内私人总投资(I)。经济学的投资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理解的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投资是有区别的。经济学中的投资指的是企业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存货)的支出。按照资本资产可以将投资分为三类:居民投资,企业固定资本的投资以及存货的投资。企业固定资本的投资指的是企业购买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的投资。

居民购买的新住宅属于居民的投资,为什么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的,价值慢慢的被消耗掉。

存货投资是企业在某年度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企业为了保持生产和经营的连续性,必须保留一部分存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存货同厂房、设备一样是被人们生产出来的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本财货。存货的变动被看作是投资。如果企业年初存货为1000元,年末为1200元,则存货投资为200元;如果年初存货为1200元,年末存货为1000元,则存货投资为-200元。存货投资可能为正也可能是负值,当存货增加时为正,存货减少时为负。

投资是一定时期,增加到资本存量中的资本流量,资本存量是经济社会在某一时点上的资本总量。投资除了可以按照上述标准分类,还可以按照增加还是更换资本资产来进行分类。增加资本资产称为净投资,表现为资本存量的变化,更换资本资产称为重置投资,资本存量不会发生变化。重置投资又称折旧投资,是指为补偿固定资产损耗而进行的投资用。其基本功能是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固定资产重置投资有两种基本形式:为补偿固定资产有形损耗(如机器设备的老化造成的价值减少)而进行的重置投资和为补偿固定资产无形损耗(技术革新造成旧机器的价值减少)而进行的重置投资。重置投资的资金来源是折旧。从社会的角度看,重置投资就等于折旧额。

3.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G)。如各级政府花钱设立学校,购买武器装备,建筑道路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的另一部分支出如转移支付不记入GDP,因为这类支出不是用于购买当年生产的产品与劳务,只是社会收入的转移。比如政府给失业者的低保,并不是因为失业者向政府提供了劳务,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不能提供劳务,政府给予的单方面援助。

4.净出口(X-M)。用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X-M就是净出口,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进口应该从本国总购买中减掉,因为进口表示本国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买本国本国产品从支出。而出口是国外收入购买了本国的产品的支出,应该加上。

将上述项目加总,就得到了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是:

GDP=C+I+G+(X-M)

二、收入法

如果将支出法核算GDP看作是从最终产品销售的角度来衡量最终产品的价值,那么收入法则是从最终产品生产的成本的角度来核算最终产品的价值。最终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因为参与了最终产品的生产,所以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要素所有者最终获得的收入,就大致等于最终产品的价值。之所以要素收入不完全等于最终产品的价值,是因为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除了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虽然体现为生产的成本,但是不体现为要素收入,在核算时要将这些项

目加上去。因此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中止应包括以下一些项目:1.工资、利息和租金这些要素报酬。工资包括受雇人员的工资或薪金,还包括一些辅助项目,如保险费、津贴和福利项目。利息是企业借入资本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利息,企业借入的资本,主要用于生产,对最终产品的创造做出了贡献,这种借贷所支付的利息应计入GDP,如企业债券利息,银行贷款利息,但政府公债利息属于转移支付,不包括在内。租金包括出租土地,租赁房屋的收入以及出租版权,专利权等获得的收入。2.非公司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要素,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混在一起。3.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利润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以上三项属于要素收入,应计入GDP。但是还有些项目不属于要素收入,但却应视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成本,也应该计入:4.折旧。它不是要素收入,但却包含在总投资中,而且产品的市场价值中含有资本折旧,所以折旧应计入GDP。5.企业的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企业间接税如货物税、营业税、关税、增值税等,虽然不是要素收入,但却被企业视作成本反应在售价中,所以企业间接税也应计入GDP。企业转移支付包括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这些也将会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应视作成本计入GDP。

这样按照收入法计得的总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从理论上说按收入法得到的“总收入”和按支出法得到的“总支出”应该相等,但在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还要加上调整和统计误差。

199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十亿美元、当年价格)

第四节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指标

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除了要弄清上面说过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些概念,还要弄清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这些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大体说来,这些概念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1.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一国公民新创造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它等于GDP扣除折旧后剩余的部分。最终产品的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扣去就得到了净增价值。由于固定资产折旧不是新创造的价值,而是以前出来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转移,因而,从理论上讲,与GDP或GNP相比,NDP是更为可取的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总量指标

就像在上一节中介绍到的总投资和净投资的概念,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即建设全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去资本消耗折旧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例如某网吧今年一次性购置了100台电脑,其中20台是用来更换旧的报废的电脑,则这个网吧的总投资为100台,净投资为80台。

NDP=GDP-折旧

2.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包括狭义的国民收入和广义的国民收入两个概念。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它包括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等。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然构成了产品价格,但不是要素收入,应扣除。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故前者扣除后者加入。

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GNP、NDP等经济活动总量。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3.个人收入(PI)。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全部收入之和。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收入。如公司利润中一部分要给政府缴纳所得税,一部分公司留存,剩下的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股息形式分给个人,另外公司职工还要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社会保险税。另一方面,人们会以各种形式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的津贴、工人失业救济金、职工养老保险、困难补助等。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是你创造但是不能被你得到的公司保留利润、公司所得税、职工社会保险同时加上一部分不是你创造,但是可以形成你收入的如政府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了个人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可以随意支配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即人们可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DPI=PI-个人所得税=C+S

第五节关于国民收入核算的几点说明

一、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是最终产品市场上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其大小不仅受到最终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影响,而且受到价格水平的影响。相同数量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不同价格计算会得到不同的国内生产总值。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有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分。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确定某一年(基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含义——按产品和劳务的当年销售价格计算的GDP

2.实际GDP(Real GDP)

选1993年为基期,1996年的1元相当于1993年的2700/2500=1.08元。这时,7500×1.08=8100元。

含义——选定某年为基期,用计算期同基期比较的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剔除隐含在名义GDP里的物价变动,由此得出的GDP称为按基期货币计算的实际GDP。

在进行国民经济分析时,不同年份的国内生产总值要进行比较就需要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没有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既反映了实际产量的变动,也反映了价格的变动;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只反映了产量的变动。因此。把GDP区分为名义GDP和实际GDP,才能准确地分析国内经济发展状况。

计算价格水平可用价格指数,也称为缩减指数或平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可以反映社会经济物价变动的程度,一般说来GDP平减指数大幅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而大幅下降则意味着通货紧缩。

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反映了一国总产出、总收入的多少,考虑到人口规模,把GDP除以人口总数就得到人均GDP,用人均GDP可以更好的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例如中国的GDP总量虽然比较高,但人均GDP较低,因此中国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国家。2010年底中国GDP 397983亿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4283美元,位居第95位。

三、GDP统计的缺陷与纠正

不可否认传统的GDP统计在衡量经济发展的数量方面是一个很好的指标,但是它不却不能衡量经济发展的质量。它忽略了许多有价值的经济活动,如非市场的家务劳动,农民自

给自足的生产活动;同时GDP往往计入了产出而忽略了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如造纸厂的产出计入了GDP,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在GDP中没有被反映出来。近年来,经济学家试图采用新的方法,以便修正GDP指标的缺陷,使数据能更好的反映经济真正的给人们带来满足的产品数量。为此,他们提出了“扩充的国民收入账户”。新账户扩展了传统GDP统计的边界,增加了重要的地下经济和非市场行为等项目,并减去了传统GDP包括的有害的经济活动。

增加的项目主要包括:

1.对非市场的经济活动的估价。包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估价,对不支付报酬的家务劳动的估价和对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的估价。最近在美国没有报酬的家务劳动达到市场这类消费的50%,只有增加此类劳务的估价,才能准确地衡量人们享受到家庭劳务的数量。

2.对部分地下经济的估价。地下经济包括两类:合理不合法的地下经济行为和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的地下经济行为,前者如拼车,后者如毒品的生产和交易。非法活动不能记入GDP,但对于合法的地下活动,政府应该估价记入GDP

3.对闲暇时间的估计。闲暇带来的满足感是工作的机会成本,闲暇的增加时社会福利水平增加的标志,应对其进行估价。

本章小结

1.国内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常用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支出法计算GDP=C+I+G+X-M

4.衡量国民收入的其他几个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5.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2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2. 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则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人(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3. “面包是最终产品,而面粉是中间产品” 这一命题( C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不对的 D、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判断 4. 在收入法核算的GDP中,以下( B )项目不应计入。 A、利润 B、政府转移支付 C、企业净利息支付 D、租金收人 5.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C )有直接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 B、国民生产净值(NNP) C、个人收入(PI) D、国民收入(NI) 6. 下列项目中,( B )不属于要素收人,但要计人个人收人(PI)之中。 A、房租 B、养老金 C、红利 D、银行存款利息 7. 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年初为20000亿美元,本年度生产了50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旧是3000亿美元,则该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 )。 A、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B、25000亿美元和23000亿美元 C、5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 D、150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 8. 在四部门经济中,GDP是指( B )的总和。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9. 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的条件是( D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家庭储蓄等于投资加政府赤字减净出口 10. 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 )。 A、国民生产净值 B、个人收人 C、个人可支配收人 D、国民收入 11. 下列各项指标中,是由现期生产要素报酬加总得到的是( A )。 A、国民收入 B、国民生产总值 C、可支配收人 D、国民生产净值 12. 按百分比计算,如果名义GDP上升( A )价格上升的幅度,则实际GDP将()。 A、小于,下降 B、超过,不变 C、小于,不变 D、超过,下降 13. 用所有厂商的收入扣除使用的中间投入品成本来核算GDP的方法是( D )。 A、最终产品法 B、个人收入法 C、收入法 D、生产法 14. 不会影响GDP测量的是( D )。 A、产品价值的变化 B、对政府提供的服务的价值的估计 C、出口的增加 D、政府转移支付 15. GDP等于工资、利息、租金、利润以及间接税支付的总和,也可以表述为( C )。 A、总需求=总供给 B、总供给=总产出 C、总产出=总收入 D、总收入=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式大全(最全)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式大全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M X G I C GDP -+++= 收入法:T S C GDP ++= 2.国民收入恒等式: T S C M X G I C ++=-+++)( 消去C ,得到: T S M X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T S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S I =——两部门经济中IS 均衡条件 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 (两部门)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 为自变量: ⑴消费函数:)(Y C C = 平均消费倾向:Y C APC = 边际消费倾向:Y C MPC ??= =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⑵储蓄函数:)(Y S S = ※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βα+= 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Y S C Y ++=+=βα ∵0I I S == (I 0为自主投资) 于是 0I Y Y ++=βα ? β α-+= 10I Y ——(Ⅰ) Y C βα+=)] ([Y C C =即S I =S I Y +=

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C Y += ∴Y Y Y C Y S )1()(βαβα-+-=+-=-= 又∵)(0I I S == ∴0)1(I Y =-+-βα β α-+= ?10I Y ——(Ⅱ) 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Ⅰ)式等于(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G=G0, T=T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Yd=Y=T0,于是有: )(0T Y Y C d -+=+=βαβα 于是:0 00)(G I T Y Y G I C Y ++-+=++=βα β βα-++-= 10 00G I T Y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 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 ⑴投资乘数:对I 求导 β -= 11 dI dY ,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 -??=?111I I Y 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 求导 β -= 11 dG dY ,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 -??=?111G G Y ⑶税收乘数:对T 求导 β β--=1dT dY ,即为税收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β β -?- =-- ??=?11T T Y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支出法、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总,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在运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所相加的一定要是最终产品,而不是中间产品。最终产品是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或劳务,或者说是扣除了生产各个阶段上重复计算后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是在以后的生产中作为投入品的那些产品和劳务。在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时,也可以运用增值法,即只计算在生产各阶段上所增加的价值。 (二)要素所得法 要素所得法又称所得或收入法、要素收入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 GNP = 要素收入+ 间接税=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直接税+(直接税+间接税)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收入都是各种生产要素缴纳所得税前的数字,所以要将直接税减去,间接税是从别的生产要素收入中获得的,所以应加上。 GNP≡要素收入+间接税+折旧-津贴+盈余+转移支付±存货调整±统计误差 等式左边是用产品流动法计算出的GNP,是国民收入核算的最基本方法,等式右边是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出的GNP,是从实际收入角度来衡量的国民收入。 (三)生产法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缺点 通过国民收入核算可以使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情况,但经济学家认为,这个体系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因为在现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还存在着一些缺点。这些缺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中的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 国家在进行国民收入统计与核算时,经济中的一些活动经常无法真实计算,所以还有很多经济活动没有被计入国民收入。 1、经济中的一些非法活动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2、经济中的一些非市场活动无法计入GNP。

第章 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选择题 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生产净值 D. 可支配收入总和 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物品与劳务 B.生产要素 C.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 D.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 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6.在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8.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养老金 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 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宏观经济学相关公式

《宏观经济学》主要公式汇总 专题二 国民收入核算 一、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1、支出法核算GDP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GDP 。 GDP=C+I+G+(X-M), 即: GDP =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2、收入法核算GDP ——把企业为使用各种生产要素而向居民户支付的所有收入加总求和来衡量GDP 。 GDP=工资或薪金+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 二、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五个指标之间的关系 1、GDP -折旧=NDP (刺激投资时一般加速折旧,造成GDP 和GNP 差值增大) 2、NDP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NI 3、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PI 4、PI -个人所得税=DPI 三、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㈠、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 :Y C I Y C S C I C I S G D Y P S =+?? =+??+==+===?-从支出的角度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从收入的角总支出总产出度:国民收入储蓄投资恒等 ㈡、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 ,()[(] :)Y C I G Y C S T T C I I G G S T I S T G T G S Y C T =++?? =++??++==+++=++?-=--从支出的角度国内生产总值从收入的角度:国民收入表示政府净收入即表示政储蓄投资等府储蓄恒 ㈢、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 )r r r r Y C I G X M Y C S T K C I G X M I G X M S T K I S T G M C S T X K K Y =+++-?? =+++??+++-==++-=++=+--+?-++++即从支出的角度从收入的角度:储蓄投资恒等 投资和总储蓄(私人、政府和国外)相等 专题三 消费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GDP=NDP=NI=PI ) 一、均衡产出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

字母定义: X:出口M:进口NX=X-M:净出口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性支出 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T政府净收入T=To-Tr 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 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 Y=C+I (支出) 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I=S 投资=储蓄恒等式 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 Y=C+I+G (支出) Y=C+S+T (收入)I=S+T-G 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Y=C+I+G+(X-M) 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二、产品市场 消费函数: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 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 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 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 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 税收乘数:kt=-β/(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 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m=mo+ry ;出口函数x=Xo-ry y=1/(1-β+r)*(α+i+g-βt+βtr+x-mo) 对外贸易乘数:k=1/(1-β+r)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与方法

第10章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与方法 从本章起,我们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状态及运行规律的主要指标是国民收入。在这一章中我们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经济指标,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供求恒等关系等内容。 10.1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指标 经济学中所讲的国民收入是分析评价社会经济活动成就的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总量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一、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期(通常指1年)内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理解国民生产总值定义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因此,在计算时不应包括以前所生产的产品的价值。 第二,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包括中间产品的价值。所谓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用于最终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和供作生产别种物品使用的产品。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取决于产品的物质属性如何,而是按其在再生产循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来区分。根据不重复出售这一划分标准,一般把用作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的产品或劳务称为最终产品。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的产品,而且包括无形的产品——劳务,也就是要把旅游、服务、卫生、教育等行业提供的劳务,按其所获得的报酬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第四,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时期性的概念。这就是说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年内新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是一年内新生产的而不是新出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相反,在这一年内生产但没有卖出的那部分产品价值,应该作为这一时期库存计入当期国民生产总值。 上年库存和今年库存的差额称为库存变动额。库存增加说明今年产品产值大于销售额,库存减少说明今年销售额大于产品产值。厂商存货增加被看作是存货投资,而存货减少则被看作是存货负投资。 第五,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当年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也就是要按这些产品的现期市场价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只计算能够通过市场交易活动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不能通过市场交换过程的那些用于赠予活动和慈善事业活动的物品价值则不能被计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二、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其数量大小要用货币指标进行反映,它是最终产品和劳务性服务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因此,国民生产总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1.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口径中是否进行了中间产品的核算? 2.为什么世界上原来用GNP作为衡量总产出的主要指标,而目前较多的使用GDP作为衡量 总产出的指标呢? 3.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储蓄和投资具有什么样的联系? 5.试比较国民生产总值统计的三种方法。 6.试述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之间的关系。 7.为什么要计算实际GDP?名义GDP和实际GDP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8.阐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统计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9.怎样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净存货? 10.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是否将居民获得的所有利息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 11.假如某国企业在本国的收入为200亿元,在国外的收入为50亿元;该国居民在本国的 劳动收入为120亿元,在国外的劳动收入为10亿元;外国企业在该国的收入为80亿元,外国人在该国的劳动收入为12亿元,试求:该国的GNP和GDP。 12.设有某国的国民经济数据如下(单位:亿美元),请分别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GNP。 1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5000亿美元,个 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亿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为3800亿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亿美元。试计算:(1)储蓄S;(2)投资I;(3)政府支出G。14.假设在一个国家新创造的产品和劳务的销售价格NNP为1000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C 为810亿美元,个人储蓄S为90亿美元,企业投资支出I为100亿美元,政府税收T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 2、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4、国民生产净值 5、国民收入 6、个人收入 7、个人可支配收入 8、政府转移支付 二、判断是非题 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2、GNP被定义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部分,也是日本GNP的一部分。 4、GN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可以得到NNP。 5、个人收入即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I=S+(T-G)。 7、GNP折算指数是实际GNP与名义GNP的比率。 8、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将GNP作为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NP 为40万$。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199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1996年的GNP中。 12、用支出法核算GNP时,政府公债利息不应计入GNP中。 13、用收入法核算国民生产者总值时,资本折旧应计入GNP中。 14、只有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I=S恒等式才成立。 三、选择题 1、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居民消费支出B政府转移支付 C政府购买D居民对债券的支出 2、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A政府转移支付B工资 C 资本折旧 D 间接税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A收入及增长分析B收入与就业分析 C失业与通货膨胀分析 D 通货膨胀与增长分析 4、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NP的有 A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C家务劳动 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5、属于GN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NP的有) A政府转移支付 B 企业转移支付 C 间接税D直接税 6、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 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D净出口 7、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包括如下哪些总量 A 、GNP B、NNP C、NI D、PI 8、用收入法核算的GNP应包括 A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B公司税前利润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D资本折旧 9、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M=1.8亿,则 A、NNP=8.7亿 B、GNP=7.7 亿 C、GNP=8.7亿 D、NNP=5亿 10、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 A、GNP=C+I+G+(X-M) B、GNP=C+S+G+(X-M) C、GNP=C+I+T+(X-M) D、GNP=C+S+T+(M-X) 11、以下可以计入GNP的有 A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B居民购买粮食 C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办公用品 12、用收入法核算GNP时,应包括 A折旧 B 间接税 C 出售股票的收入 D 工资 13、用支出法核算GNP时,应包括 A 政府转移支出 B 消费者对消费品的指出 C 企业投资 D 政府购买 14、NI包括的项目有 A 利润 B 间接税 C 业主收入D企业转移支出 15、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B等于C小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四、计算题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国民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1000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12章 国收收入核算 第05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讲)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并进而得到对分析宏观经济行为十分重要的一个命题,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 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这里所说的两部门系指一个假设的经济社会,其中只有消费者(家户)和企业(即厂商),因而就不存在企业间接税。为使分析简化,再先撇开折旧,这样,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净值和国民收入,都用Y表示。在两部门经济中,没有税收、政府支出及进出口贸易,在这种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构成情况将是这样: 一方面,从支出的角度看,由于把企业库存的变动作为存货投资,因此,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即I Y+ =。 C 另一方面,从收入的角度看,由于把利润看做是最终产品卖价超过工资、利息和租金的余额,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总收入。总收入一部分用作消费,其余部分则当做储蓄。于是,从供给方面看的国民收入构成为:国民收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消费+储蓄,即

=。 Y+ C S 由于S = = +,就得到S I=。这就是储蓄—投资恒等式。 I C+ C Y 必须明确的是,上述储备—投资恒等式是根据储备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等于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投资的恒等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中的总供给(S C+)和总需求(I C+)的恒等关系。只有遵循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处于充分就业,是否处于通货膨胀,是否处于均衡状态。然而,这一恒等式决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主要由居民户进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也不相同。这就会形成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均衡,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以后我们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备,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备,或者说事前投资等于事前储备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我们这里讲的储备—投资恒等不是一回事。这里讲的储备和投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储蓄和投资总是相等的。 还要说明,这里所讲储蓄等于投资,是指整个经济而言,至于某个人、某个企业或某个部门,则完全可以通过借款或贷款,使投资大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 為汐pr彳............................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选择题 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 ?国民收入 B .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生产净值 D. 可支配收入总和 2.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 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 .物品与劳务 B. 生产要素 C. 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 D .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 4. 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 .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 .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 .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6. 在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 .总统薪水 B .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 .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 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殊為i^(rr(f................................................ C.政府定购一批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8?下列()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 .租金 B .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 .养老金 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 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D. 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11.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 .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12. 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A. 销售税 B. 公司利润税 C. 货物税 D. 公司财产税 13. 为从国民收入中获得可支配收入,不用减去下列哪一项( )。 A. 社会保险基金 B. 公债利息 C. 公司收入税

第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与答案

第章国民收入核算习题 与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选择题 1.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测定一个国范围内在一定时期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量的是( )。 A.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总值 C. 国民生产净值 D. 可支配收入总和 2.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3.下面哪一种情况是从家庭部门向企业部门的实物流动()。 A.物品与劳务 B.生产要素 C.为物品与劳务进行的支付 D.为生产要素进行的支付 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 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 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 5. 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6.在下列项目中,(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7.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 政府定购一批军火 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8.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养老金 9.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和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 A. 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 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 D. 家庭储蓄加净税收等于投资加政府支出 10.在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 A.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B. 通用汽车公司增加了500辆汽车的存货 C. 通用汽车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D. 通用汽车公司建立了另一条新装配线 11.国内生产总值等于( )。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减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C. 国民生产总值加本国居民国外投资的净收益 D.国民生产总值加净出口 12.下列哪一项不是公司的间接税( )。

宏观经济学公式

宏观经济学部分 一、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M X G I C GDP -+++= 收入法:T S C GDP ++= 2.国民收入恒等式: T S C M X G I C ++=-+++)( 消去C ,得到: T S M X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则: T S G I +=++ 若不存在对外经济活动和政府活动: S I =——两部门经济中IS 均衡条件 二、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均衡:I=S (两部门)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以收入y 为自变量: ⑴消费函数:)(Y C C = 平均消费倾向:Y C APC = 边际消费倾向:Y C MPC ??= =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⑵储蓄函数:)(Y S S = ※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⑴假定消费函数的基本形式:Y C βα+= ⑵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Y S C Y ++=+=βα ∵0I I S == (I 0为自主投资) 于是 0I Y Y ++=βα ? β α-+= 10I Y ——(Ⅰ) ⑶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有: ∵S C Y += ∴Y Y Y C Y S )1()(βαβα-+-=+-=-= Y C βα+=)] ([Y C C =即S I =S I Y +=

又∵)(0I I S == ∴0)1(I Y =-+-βα β α-+= ?10I Y ——(Ⅱ) 可见,用消费函数推倒国民收入和用储蓄函数推倒国民收入能得到相同的结果。(Ⅰ)式等于(Ⅱ)式。 ⑷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收入决定: 设G=G 0, T=T 0,则加入税收后,消费者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变为Y d =Y=T 0,于是有: )(0T Y Y C d -+=+=βαβα 于是:0 00)(G I T Y Y G I C Y ++-+=++=βα β βα-++-= 10 00G I T Y ——很重要的推导基础 3.乘数理论——对“推导基础”中所求变量求导 ⑴投资乘数:对I 求导 β -= 11 dI dY ,即为投资乘数。 于是由于投资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 -? ?=?111I I Y ⑵政府购买乘数:对G 求导 β -= 11 dG dY ,即为政府购买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购买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 -? ?=?111G G Y ⑶税收乘数:对T 求导 β β--=1dT dY ,即为税收乘数。 于是由于政府税收变化量导致的收入变化量β ββ β -?- =-- ??=?11T T Y ⑷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支出同时变动。即,把⑵和⑶中乘数相加: 1)1(11=--+-β ββ,也就是说,平衡预算乘数为 1。于是,政府支出及税收同时变动ΔG (或ΔT )时,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为: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民收入核算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原来用GNP作为产量的主要测量值,而现在大多改用GDP? 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 如果一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换5台报废的旧机器,它没有使GDP增加,因为机器数量未变。这一说法对吗? 政府雇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DP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投资不可能为负数”这一说法对吗? 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对个人来说算是投资,而在经济学上(国民收入核算)不能称为投资? 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 为什么间接税应计入GDP? 什么叫净利息? 如果甲乙两国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总和会有什么影响? 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二、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通常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怎样理解“有效需求”概念?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他以前的经济学有关理论有何区别? 总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关系。 国民收入由富者转向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对吗? 作出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决定同一均衡收入的图(两部门经济)。 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储蓄是存量还是流量? 三部门经济中,税收乘数的计算。 四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的计算。 什么是平衡预算乘数?比例所得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是否仍等于1? 政府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同一数量,对均衡收入、预算盈余的影响。 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三、消费和投资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有哪些特性? 什么是长期消费函数? 论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经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生命周期模型、持久收入模型。 论述消费的非收入因素。 相对收入假说的“棘轮效应”。 存货包括哪些货物?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宏观经济学》公式总结 1 P21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国在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暂住国外的本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暂住本国的外国公民的资本和劳务所创造的价值) 即:GNP=GDP+NFP 2 P22 国内生产净值NNP 。 即国民生产总值扣除折旧之后的产值。公式为 NNP=GNP-D 3 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4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 5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各种所得税 6 p23 价格指数=某一年度的名义变量值/实际变量值 7 p25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A 支出法 GDP=C+I+G+NX (其中NX表示净出口) B p26 收入法 GDP=要素收入+间接税=工资+利息+利润+地租+间接税 C 增值法 GDP=各部门的增加值的和 8 p29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经济恒等式1)简单的两部门(只包括生产和消费)经济恒等式:C+S=Y=C+I 或S=I 2)三部门的经济恒等式:政府的 作用I+G=S+T 即I=S+T-G。其中 T-G是政府的储蓄。T>G时,差额为预 算盈余,T1)APC=C/Y边际消费倾向MPC=Δ C/ΔYd 14平均储蓄倾向 APS=S/Yd 边际储蓄倾向 MPS=ΔS/ΔYd =1-b 储蓄函数: S=Yd-C=-a+(1-b) Yd 15 p42 APC+ APS=S/Yd +C/Yd=1 MPS+MPC=ΔC/ΔYd+ΔS/ΔYd=1 16 p47使用消费函数Y=a+I/1-b 17储蓄函数Y=1/S(I-So)=(1/1-b)/(a+I) 18 p30投资乘数K=ΔY/ΔI=1/1-b 19 p31 Yd=Y-T+Tr 其中T表示税收,Tr转移支付 20 p52政府的收入来源于税收: A定量税收:T=To B.比例税T=To+tY 政府的支出:包括政府的购买支出G和 转移支付T. 21 p52(1三部门的国民收入均衡收 入:Y=C+I+G I+G=S+T 得: C=a+bY=a+b(Y-T)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选择题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 A )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2、通过以下哪项我们避免了重复记帐( B ) A. 剔除金融转移; B. 计算GDP时使用增值法; C. 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 D. 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3、GDP帐户不反映以下哪一项交易(B ) A. 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6%的佣金; B. 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 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 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4、当实际GDP为175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GDP 为( C ) A.110亿美元;B. 157亿美元;C. 280亿美元;D. 175亿美元。5、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D) A. 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 实际GDP小于名义 GDP; C. 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 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6、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 B)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7、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 A. 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 购买普通股票; C. 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晚上为邻居照看儿童的 收入。

8、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美元产出为$500,如果第8年价格矫正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美元产出等于( B) A. $2000; B. $1500; C. $1000; D. $750。 9、 在一个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A ) A.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口; D. 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10、净出口是指( C ) A. 出口加进口; B. 全部产品无内销,均出口; C. 出口减进口; D. 进口减出口。 11、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亿美元,它在本年生产了25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20亿美元,则该国在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 A. 25亿美元和5亿美元; B. 125亿美元和105亿美元; C. 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 D. 75亿美元和80亿美元。 1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的政府支出是(C ) A.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13、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个人收入包括(D ) A. 社会保险金; B. 公司所得税; C. 公司未分配利润; D.政府转移支付。 14、下面不属于总需求的是( B) A. 政府购买; B. 税收; C. 净出口; D. 投资。 15、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C ) A. 政府购买支出; B. 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消费。 16、下列第(D)项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 A.租金; B. 银行存款利息; C. 红利; D. 养老金。 17、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A )。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补充习题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单项选择 1.下面不属于总支出的是()。 a.政府支出; b.税收; c.净出口; d.投资。 2.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 a.出口; b.折旧; c.转移支付; d.国家债务。 3.社会保障支付属于()。 a.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d.消费。 4.对政府雇员支付的报酬属于()。 a.政府支出; b.转移支付; c.税收; d.消费。 5.下面不属于国民收入部分的是()。 a.租金收入; b.福利支付; c.工资; d.利息净额。 6.从国民收入核算的结果看,投资等于()。 a.私人储蓄; b.预算盈余; c.a和b的和; d.既不是a 也不是b 。 7.国内生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 a.一年内一个经济中所有交易; b.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8.净投资是指()。 a.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总值; b.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减去存货变化的净值; c.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的总值; d.建筑费用加上设备再加上存货变化再减去资本重置的总值。 9.通过()我们避免了GDP的重复记算。 a.剔除资金转移; b.使用增值法; c.剔除以前生产产品的市场价值;d.剔除那些未涉及市场交换的商品。 10.若个人收入为$550,所得税为$70,消费为$430,利息支付为$10,个人储蓄为$40,那么个人可支配收入为()。 a. $500; b. $480; c. $470; d. $440。

11.实际 GDP是通过()得到的。 a.当期GDP乘以GDP缩减指数; b.当期GDP除以GDP缩减指数; c.当期GDP乘以基期价格; d.当期GDP除以基期价格。 12.假设第1年即基年有当期产出为10000,如果第8年价格缩减指数翻了一倍而实际产出增加了50%,则第8年的当期产出等于()。 a. 2000; b.30000; c. 40000; d. 15000。 13.若C=4000亿美元,I=700亿美元,G=500亿美元,X=250亿美元,则GDP等于()。 a. 5450亿美元; b. 5200亿美元; c. 4950亿美元; d. 4700亿美元。 14.()的说法是错误的。 a.国内生产总值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上折旧; b.国内收入等于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拥有者获得的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 d.国内收入等于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 15.当实际GDP为17500亿美元,GDP价格缩减指数为160%时,名义国民收入为()。 a.11000亿美元; b.15700亿美元; c.28000亿美元;d.17500亿美元。 16.GDP不反映()。 a.卖掉以前拥有的住房时,付给房地产经纪商的佣金; b.在游戏中赢得的100美元; c.新建但未销售的住房; d.向管道工维修管道支付的工资。 17.如果当期价格低于基期价格,那么()。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实际GDP和名义GDP是同一回事; 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18.下列各项只有()不反映国民净福利。 a.休闲的价值; b.污染的成本; c.二手交易的价值; d.非市场收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