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陆能源结构转变与低碳能源发展

大陆能源结构转变与低碳能源发展

最新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 方向

中国低碳能源的发展方向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的机遇。能源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中国目标,中国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重大。实现低碳化的、有序的能源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定位的根本。中国低碳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在于: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系统;重点加强建筑、交通两大消耗领域低碳能源利用;尽最大可能促进生物质能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推进太阳能、风能、水能和核能的安全利用;等等。 [关键词]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发展 一、低碳能源是领先世界经济的新机遇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能源类型的利用和开发的水平密切相关。能源既是“工业的粮食”甚或“现代工业的血液”,但却持续释放着巨大的外部性影响。能源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远甚于其他产业。人类从19世纪开始工业化进程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能源构成的转型。图1 给出了世界能源构成变化的历史轨迹[1]。第一次大转型开始于19世纪,

由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所促成的由薪柴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向煤的转化。在图上,曲线是从1850年,再生能源占80%,煤炭占20%,油气为零的A点开始,一直朝煤炭比率增加的右方延伸的。第二次是在20世纪初的20年间;从煤转向石油,推动力是汽车和飞机的普遍使用。在图上可以看到曲线在1900年和1920年附近转折的B点;然后一直向上。到1990年至今的近20年间,在油气占60%多、煤炭占约30%、非化石能源占10%的区域徘徊。而从现在开始,人类间将开始第三次能源大转型,即重点转向可再生能源,并且化石能源内部结构重组。发展的大方向就是图上的两个直朝向右下方红色的箭头。2030年的目标是非化石能源占到40%、油气和煤炭各占30%左右;到2100年,非化石能源趋近60%、油气和煤炭各占20%左右。这次大转型的推动力主要是气候变化。自开始工业化一百多年来,特别是自1990年开始的近20年来,由于化石能源加速消耗、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而导致的气温上升、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和各种灾害性气象增加的频度和速度都大大增加了。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两代人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加速了气候变化和地球表面升温人为的过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挑战之一,也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重构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格局是推动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基础。高强度化石能源开发和利用在大大增加人类财富、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严重损

低碳能源技术创新思维

人类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其他工业生产。煤炭、天然气、石油、水泥产生的碳排放在1960~2012年间的累计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依次为39.2%、17.2%、40.5%、3.1%。2012年的比例依次为42.8%、19.0%、33.0%、5.2%。从上述数据得知化石燃料能源生产和利用的碳排放占排放量2/3,因此一般性认为减少碳排放的出路是减少石化燃料消耗。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面临两难境地,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应对、减缓气候变化。在现有理念和技术条件下,如果减少碳排放,就意味着它们要承担经济放缓甚至停滞的巨大成本。这无论从现实和道义上都讲不通。对于中国特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采取较积极的能源政策,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油气等清洁能源的比例,到了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仍占约60%。 本文将通过用一种新的角度对碳排放现状进行重新分析,提出系列创新理论来减少碳排放、加大碳固定,并以资源化高效利用来保证减排全过程的市场化动力,实现可持续的碳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的低碳发展。 一、碳排放现状成因的创新分析 现在学术界认为森林、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吸收人类活动新增排放的很小一部分。但事实上,人类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和自然界本来已有的碳循环总量相比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仅仅土壤碳呼吸过程中对环境的碳排放就达到3000~5000亿吨,是人类每年约500亿吨碳排放的8~10倍。在2010年时,这个比例曾经是12~16倍。每年全球由于毁林造成碳循环破坏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同期化石燃料燃烧释放量相当,也能证明这一观点 我们也都知道,不论是陆生植物还是水生植物或藻类,都是碳水化合物,绝大多数植物的碳元素的唯一来源就是二氧化碳,植物每生成1kg干物质就要消耗二氧化碳约1.6kg。在进行无土栽培植物的过程中,只要营养液中有少量必要的无机盐,不需要任何有机物,也就是说不需要碳元素,就可以完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那么我们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施的有机肥为什么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呢?其作用主要是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没有有机肥,作物不是不能生长,而是长不好,究其原因也是没有足够的二氧化碳来进行高效率的光合作用。试验研究表明,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约在100~2000ppm(0.01%~0.2%)内,作物产量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提高。如果把二氧化碳浓度降到50ppm,光合作用就会停止。生产实践中发现,农业温室大棚中夜间二氧化碳气体因植物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释放的积累,达到较高水平,在日出前一般都在600~1500ppm之间,日出后作物开始光合作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下降,如果没有充足的补充,2小时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将降至100ppm以下,作物处于二氧化碳饥饿状态! 一般认为植物光合作用最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是800~1500ppm,温棚中喷施二氧化碳,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野外平均浓度200ppm,提高到1200ppm,即达到或接近我们办公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品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提高了60%~200%。也就是说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大大改善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促进光合作用,改善植物的养分合成和加工。当然,也意味着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成倍增加。 显然,大自然植物的主要碳元素来源,不是依靠人类活动提供,植物吸收、再利用的碳元素主要来自其附近土壤因其含有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空气对流、扩散带来的二氧化碳只是占有很小的比例。即便是地球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上升50%,从280ppm达到现在的约380ppm,这个浓度还是难以让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大的变化。因此,靠增加水生、陆生植物面积来大幅度增加环境固碳能力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我们曾经到数个化工厂调研,这种工厂通常都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都达到每小时数十、数百吨碳排放。交流中,工厂的朋友都不约而同说到一个现象,工厂建成开工短短

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新能源发展

低碳经济形势下的新能源发展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能源供求紧缺已对中国经济 和生态环境构成重大挑战。需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上升至国家摆脱能源 危机、占领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战略高度,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型升级”变革,推动煤炭化石能源向电能转化、液态燃料转化利 用的同时,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促动产业和能源协调可持续发展。 1开发利用新能源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1常规能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中国能源消费一直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供给不足已影响经济发展。a)常规能源储量急剧下降。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仅够开采20a、50a、100a。石油消费对外依 存度已达59.50%,天然气供需缺口超过30%1;b)能源结构严重失衡。 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50%、石油占17.70%、水能占7.10%、天 然气占4.70%、核能占0.80%、其它占1.20%2。且在未来几十年“富煤、贫油、少气”的储量结构难以发生根本性改变;c)环境污染加剧。过 度开采煤炭等常规能源,已造成雾霾、地表沉陷、水位下降、气候变 化等环境污染。空气污染造成的疾病损失已使每年GDP折损1.2%,世 行预测到2020年仅燃煤污染导致的损失将高达3900×108美元,相当 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d)使用低效。中国能源消费平均效率约 33.40%,比国际先进水平至少低10个百分点左右。单位能耗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2.50倍,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2;e)应对能源 风险水平弱。中国已成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铀资源净进口国,能 源安全问题突出。面对常规能源的短缺及开发利用的负环境效应,政 府需加速构建“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新能源体系。 1.2开发新能源拥有巨大潜力符合低碳环保发展潮流新能源因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更能满足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新要求。国际能源署(IEA)2000年—2030年国际电力需求研究显示,新能源发电总量年 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各国普遍将新能源领域作为开发重点。中国可利

浅谈低碳技术与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低碳技术与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 低碳经济是当下最流行的词汇,也是最热门的话题。尽管人们对于气候变暖存在争议,尽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并没有达成有约束性的碳减排协定,但是节能减排已经在全球成为政治正确的共识。从人类面临石化能源逐渐枯竭,以及石化能源的消费会产生污染的角度看,人类有必要不断提高石化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石化能源的依赖,同时人类需要寻找其他的替代能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一、低碳生活方式是低碳经济的基础 但是,在推进低碳经济的问题上,国际社会有意无意地传递着一些错误的认识,那就是绝对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误区?因为碳排放与能源消费的数量有关,也与一个经济体消费的能源形态有关。相对而言,天然气与石油是比煤炭更“清洁”、二氧化碳排放相对少的能源,因此,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主要是消费这些清洁能源,而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以煤炭作为主要的一次能源。如果说要减排,以煤炭作为主要一次能源的国家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煤炭消费国就会弃煤炭而转向消费天然气和石油,国内不够就要增加进口。全球都如此,天然气和石油肯定不够供应,发达国家已经担忧发展中国家都进口清洁能源,可能需要4个地球。因此,煤炭作为重要能源的消费对平衡全球能源需求和供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整个人类赖以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能源的消费还需区别能源是作为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的差异。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主要是生活性消费,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主要是生产性消费,且增长非常快。制造业是主要的生产性能源消费行业,无论是炼钢铁还是生产生活必需的制成品,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由于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将制造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如果低碳就是减排,那么发展中国家就不得不减少生产性的活动来满足减排的需要,这样一来,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制成品就会减少,商品就得涨价。当然,通过技术提升来增加能源效率可以减缓生产性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但毕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简单的国家为单位来衡量能源的消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显然是有问题的,因为当发达国家的居民使用着来自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各种制成品时,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们还要为生产这些制成品而消耗的能源及碳排放而承担着国际社会的压力,无论如何是说不通的。 因此,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单纯减少碳排放更重要,相比于生产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生活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更具有本源的意义,是低碳经济的关键。人类的活动是二氧化碳最大的排放源,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计划生育已经为世界减少碳排放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一个低碳、低能耗的生活方式。但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将发达国家建立在大规模消耗能源基础上的生活方式介绍到了发展中国家,汽车、空调,非循环地消耗我们能够获取的一切地球资源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这个地球无法再承受越来越人口过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生活。也正因此,发达国家的“有识之士”担心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果都像他们那样消费资源,再有4个地球都不够,他们不断呼吁救救地球。但是只是简单地限制和减少碳排显然是不能奏效的。你能让后来者不“发展”、不过“现代化”生活吗?如果我们不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用不了多久,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生活性能源消费就会赶上生产性能源消费,因为欧美国家的“现代化”生活方式正在扩散至全球。我们需要从人类生存的角度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消费。而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显然需要带头。 二、低碳经济的实现关键靠低碳技术的突破 低碳经济说到底需要低碳技术的突破,如果没有科学创新和技术突破,只是就事论事地减少排放或者减少一次石化能源的消费,对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而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只能是将能耗高的企业和产业转移出去。试想,如果没有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新技术上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

低碳经济与绿色生活》考试题 1、()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规划引导 B、法律手段 C、市场途径 D、经济激励 2、广义的()则包括在能源的生产及其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零排放或排放很少的能源,如天然气、清洁煤等。 A、化石能源 B、绿色能源 C、可再生能源 D、替代能源 3、低碳经济理念是在()的背景下产生的。 A、经济危机 B、气候变化 C、全球合作

D、知识经济 4、发达国家中,()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美国 B、日本 C、挪威 D、英国 5、基于配额的碳金融市场,其市场原理是:() A、资金—交易 B、限额—交易 C、商品—交易 D、基准—交易 6、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所撰写的()的出版,拉开了”生态学”的序幕。 A、《增长的极限》 B、《21世纪议程》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寂静的春天》 7、主要的化石能源中,按照碳排放强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石油、煤炭、天然气 B、煤炭、石油、天然气 C、天然气、煤炭、石油 D、煤炭、天然气、石油 8、CDM是()。 A、清洁能源机制 B、合同能源管理 C、清洁能源管理 D、合同能源机制 9、自从1974年联合国第六次大会特别联大要求WMO(世界气象组织)承担气候变化的研究,到1979年在()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第一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A、丹麦哥本哈根 B、日本东京

C、瑞士日内瓦 D、印尼巴厘岛 10、()的甲烷排放源包括固体废弃物填埋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工业废水处理。 A、废弃物处理 B、废水处理 C、废气处理 D、垃圾处理 11、()是具有强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主要由CF4和C2F6构成,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生命期达5万年和1万年,其GWP达5700和11900。铝工业是目前产生PFCs的最大源头。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氟利昂 D、全氟化碳 12、火力发电过程中,()的排放量最大。 A、粉煤灰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论文

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 课程论文题目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年月日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专业:学号: 摘要: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新能源的开发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字:低碳;能源;经济;可再生能源 近来,“低碳”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几天前,温总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了“低碳经济”。那么,何谓低碳经济呢?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新能源的含义 (一)新能源的概念 所谓的新能源是指非传统矿石能源以外的其他能源形式,具有来源上的可再生性以及使用上的低污染性。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开始研究新能源,在风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生物质能发电、潮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 (二)新能源的主要特点 (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三)新能源的种类 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分为三大类:①大中型水电;②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③传统生物能。

发展低碳技术的意义

发展低碳技术的意义 低碳技术是消耗化石能源少、向生物圈排放温室气体少的经济,是一种以能源效率高、碳排放强度低为特征的新的发展模式。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制度安排、措施保障,推动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开发和利用,促进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模式转型。低碳技术的统计和考核指标是碳强度(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核心是提高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简单说,低碳技术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 一、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从“九五”我国提出转变增长方式以来,虽然单位GDP资源、能源和废弃物排放强度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但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重、粗放式发展等问题还相当严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是我国主动调整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迈向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央早已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但一些地方仍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卖资源或补贴低价出口换取GDP。如果我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本意背离了,也不是中央要求的科学发展。发展低碳技术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量和环境代价,把提高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作为发展目标,既要重视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要重视其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

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通过宣传引导来改变消费习惯,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发展低碳技术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服务业比重偏低;而工业结构中,高碳的重化工业占工业比重的70%左右。我国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钢材、水泥、电力等的供应保证,这些“高碳”产业既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也无法通过国际市场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即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其合理性。但以此为理由,千方百计地推进重化工业的发展,我国的资源支撑不了,环境容纳不了;更何况还要给子孙留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因此,通过发展低碳技术,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的碳强度,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 发展低碳技术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的应有措施。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仍然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80%。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了廉价利用国际石油、天然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又增加了我国单位GDP的碳强度。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约束下,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发展的资源;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减排指标的确定和分解实际上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 “低碳经济”当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已明确表示要将“低碳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将其纳入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作为一家大型资源企业,中平能化集团在“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上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了表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以开发自然资源,进行后续加工,依靠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资源型企业而言,大力培育低碳产业链,不仅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在北京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了中平能化集团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的做法和经验,也表达了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继续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企业发展需“低碳”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创立的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01.6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80 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92位。 提髙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是打造健康低碳产业链、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陈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 “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资源型化工企业,就应该立足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以资源为主干,向后续延伸,发展健康产业链,种植一棵'化工常青树'。舍此,再大的资源型企业也难以走远。对于中平能化集团来讲,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强核心产业,深化上下游产业协同,提高资产和资源的综合配置能力, 使布局更集中、产业更集群、要素更集聚、资源更集约,形成各产业既能独立生存、竞相发展,又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格局,提高整个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谈到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陈建生说:“低碳经济与我们过去所说的循环经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低碳经济着眼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侧重于对能源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考虑,目的是要达到温室气体减排和对气候影响的最小化。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基础。在下一步的企业发展中,只要我们继续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可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循环发展“四个一” 中平能化集团是国家2005年确定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也是以高碳能源开采、加工、利用为特征的能源化工企业。在这样一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空间会更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将大有作为。近年来,集团构建了以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四大核心产业和电力、高新技术、建工建材、装备

促进低碳发展的公共政策

促进低碳发展的公共政策 摘要:在气候变化备受国际关注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总结了他们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提出中国应该在全面理解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增加研发投入,以技术和市场为根本,综合运用各种政策促进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气候变化低碳经济公共政策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ing about climate chang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has been gain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accumulated a certain number of experience. As the biggest developing country in the world, no doubt, China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policy instruments us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ir respective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summing up the inspiration and revelation of these polies on China. Then the conclusion has been made: China is supposed to fully understand low-carbon economy, increasing R&D investment, fundamentally depending on the technology and market, making full use of various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Low-carbon economy Public policy 一、引言 全球范围的气候变暖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农业粮食安全、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带来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全球能源供给的严重不平衡;各种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国亦频繁出现。气候问题、能源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降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中平能化:高碳能源低碳化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 “低碳经济”当前正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也已明确表示要将“低碳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将其纳入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作为一家大型资源企业,中平能化集团在“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上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了表率。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以开发自然资源,进行后续加工,依靠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成长的资源型企业而言,大力培育低碳产业链,不仅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也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建生在北京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了中平能化集团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高碳”能源企业低碳化的做法和经验,也表达了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继续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企业发展需“低碳” 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个中国500强企业联合重组创立的一家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团。旗下拥有两家上市公司、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是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动力煤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801.6亿元,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80位、中国企业效益200佳第92位。

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是打造健康低碳产业链、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对此,陈建生有着深刻的认识:“未来的竞争,是产业链与产业链的竞争。资源型化工企业,就应该立足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特点,以资源为主干,向后续延伸,发展健康产业链,种植一棵‘化工常青树’。舍此,再大的资源型企业也难以走远。对于中平能化集团来讲,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强核心产业,深化上下游产业协同,提高资产和资源的综合配置能力,使布局更集中、产业更集群、要素更集聚、资源更集约,形成各产业既能独立生存、竞相发展,又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格局,提高整个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谈到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陈建生说:“低碳经济与我们过去所说的循环经济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低碳经济着眼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侧重于对能源结构特别是消费结构的考虑,目的是要达到温室气体减排和对气候影响的最小化。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的基础。在下一步的企业发展中,只要我们继续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可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循环发展“四个一” 中平能化集团是国家2005年确定的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之一,也是以高碳能源开采、加工、利用为特征的能源化工企业。在这样一个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空间会更大,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将大有作为。近年来,集团构建了以煤炭采选、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盐化工四大核心产业和电力、高新技术、建工建材、装备制造、物流贸易5个辅助产业为内容的“4+5”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他们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向,努力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通过努力,该集团逐渐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适合企业特点的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基本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概括起来说,就是做到了“四个一”:

低碳能源技术

浅析低碳能源技术 摘要: 低碳化经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低碳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能源发展也已进入以低碳化为主要特征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低碳能源技术是有助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而实现碳中性的技术,作为低碳经济的基础,是国际贸易和技术竞争的焦点,其主体是低碳能源技术。 关键词:低碳能源技术可持续发展 正文: 2009年12 月18 日结束的哥本哈根会议,让全世界环保倡导者,将目光都投给了以“碳排放”、“碳交易”、“气候难民”为关键词的世界性气候变化应对举措上。而在我国,面临着以高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绿色、低碳发展迫切需求之间的巨大矛盾。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都是高碳性的。今后几十年也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为保障我国合理性的发展空间,应理智、慎重看待低碳经济,当前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绿色技术,两者概念上虽有差异,但工作方向一致。通过分析国家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特点。我认为在我国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势在必行。作者认为,由于中国城市化率的日益增大和城市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低碳技术的应用将充分展示城市美好未来的前景,提供实现城市美好未来的最佳选择。 1 高碳燃料消费与CO2排放现状 1.1高碳燃料与CO2排放 近百年来,化石燃料一直在整个能源消费中处于主导地位。查阅相关数据,我们发现近15 年来高碳化石燃料消耗量在能源消耗总量中占九成以上,且一直居高不下;燃料总耗量与化石燃料份额同步增长,导致巨量CO2排放。同时,近15 年来人均CO2排放量均呈递增趋势,同时全球人口也以1.5%的年增长率增加,导致CO2排放量以年均1.9%的速度快速增长。 1.2大气CO2浓度增长态势 CO2是《京都议定书》确认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尽管CO2的温室效应并非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影响却最大,约为55%。两次工业革命前后大气CO2浓度的增长情况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期之前,CO2浓度维持在2.80×10-4,为正常稳定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期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年均增长率仅0.06%,为缓慢增长期;第二

低碳技术

班级:自动化0904 姓名:赵儒学号:200902020425 低碳技术 摘要: 低碳技术是指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前言: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诤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正文: 低碳类型 低碳技术可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是减碳技术,是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第二类是无碳技术,比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在过去10年里,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年均增长38%,超过IT产业。全球风电装机容量2008年在金融危机中逆势增长28.8%。第三类就是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CCS)。 低碳经济目的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CCS)等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 四大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

低碳经济与能源

低碳经济与能源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一、低碳经济与能源的关系 低碳经济强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换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二、发展低碳经济要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煤炭等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低碳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这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途径。我国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制定《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都是为了优化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增长与国家战略安全。调整能源产业结构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的一致努力。政府在调节宏观经济大局之时,要充分重视能源产业的规划、引导与监督,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提出新的更高的能源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要充分利用已经制定出台的激励新能源和低碳能源发展的政策,发挥其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各产业的发展目标和结构调整目标进行调整,提高各行业的能效标准,加快低耗能产业特别是低耗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限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和产品的出口。 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性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廉价利用“低碳”能源的条件。发展低碳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可以有效地降低一次性能源消费的碳排放。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不能再以资源、能源高消耗和环境重污染来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了。如果还把GDP作为发展的全部,还以廉价资源或出口退税换取GDP;如果口袋里的钱多了,但生存的环境恶化了,空气变脏了,水变黑了,就与发展的本意背离了。发展低碳经济更多的是转变发展方式,减轻单位GDP的资源和环境代价,通过向自然资源投资来恢复和扩大资源存量,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工艺与产业流程来提高资源效率,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所共享。

开发清洁能源促进低碳能源发展

开发清洁能源促进低碳能源发展 因为当前的气温不断的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同时环境也开始变差。基于这种现象,很多国家都指出要开发低碳能源。身为其基础保障要素的清洁能源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通过分析我们国家的发电科技,火力发电占据的地位非常高,通过其释放的二氧化碳在总量中占据大约十分之四。怎样降低污染现象,开发新的能源就成为了目前人们要积极分析的事项。对于低碳能源来讲,它的开发必须要关注清洁能源,所以文章论述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标签:清洁能源;开发;低碳能源 1 概述 所谓的低碳能源是说在当前的可持续思想的指引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开发和运用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为核心,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标志,以市场机制、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为先导,以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发展来作为其新型发展模式。低碳能源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种经济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从低碳能源的内涵里我们可以看出,发展低碳能源,需要减少石化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发展清洁能源,优化清洁能源结构;需要能源技术创新;需要国家相关制度创新;需要人们生活生产观念的改变;需要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等等。 2 论述发展低碳能源的前提 现如今,我们国家的污染物质的排放总数在整个世界上占据不小的比例,通过多种数据的比对,我们都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切实发展清洁能源。我们国家的经济现在处在一种高速前进的,此时导致了高能源消耗以及多排放等现象,同时,国家提升能源消耗的总的水平是一定的,对于能源的机构来讲,煤炭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其导致的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干扰到经济的进步。我国要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的目标,任重道远。另外,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虽然是能源生产大国,但同时又是消费大国,并且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欧盟的16名%、美国的28.6%。目前我们国家产品的耗损率和先进的国家比对来看,要高很多。现在,我们的总的利用率只在十分之三左右,和国外的一些区域有着很大的差距,基于这种背景,积极的发展低碳能源的意义很是显著。 3 发展方法和理念

有关低碳的小问题

1低碳:在人类发展中以较低或更低的问世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占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比例因素60%)排放。 2低碳能源:以温室气体排放为基本内涵的,其评价标准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3低碳能源的基本特征:尽可能实现大规模产业应用的能源 高效而且环境适应性能好的能源 可再生,可持续应用的能源 4低碳经济的特征:经济性,技术性,目标性 5当今常用的那些能源属于低碳能源,并简述理由 当今所用的能源属于低碳能源的有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这些是比较常用的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广义的可理解为顺应人类发展方向,适应未来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可持续利用的节能有减排的能源。所谓低碳就是指含碳分子少或者无碳分子结构的能源。风力发电,其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水位落差,将水的未能转化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而得到电力。太阳能是利用太阳光辐射的能量。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裂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利用这些能源不会污染环境,它们们都是清洁能源。 6简述对低碳经济内涵的基本认识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从碳循环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一种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过渡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旨在修复地球生态圈碳失衡的人类自救行为,其根本目标是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的碳中性,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 从能源角度认识,低碳经济重点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低碳能源是低碳经济的基本保证,清洁生产是低碳经济的关键环节。从技术角度认识,低碳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利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各种低碳技术,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着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在广义上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标志的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目标是控制碳排放,维持生物圈碳平衡;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权益、生产生活方 式的全球性革命。 7根据教材或网上的知识,了解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简述自己的初步认识 可持续发展理论:“既满足当代人们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未来的竞争是碳生产率的竞争,而低碳经济的目标就是追求人、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实质和核心都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人类只有成功地实现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雷斯在1992年提出,在1996年由M·魏克内格完善的。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