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研究

第30卷第6期2008年11月武 汉 工 程 大 学 学 报

J. Wuhan Inst. T ech.Vo l.30 N o.6

N ov. 2008

收稿日期:20071226

作者简介:张国柱(1968),男,湖北黄梅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与财务审计。

文章编号:16742869(2008)06009605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研究

张国柱,陈景花

(武汉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 要:论文介绍了财务欺诈的涵义、种类及特征,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财务欺诈理论的研究成果;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主要成因,并从独立审计的角度,提出了建立应对财务欺诈的具体审计对策。关键词:财务欺诈;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 239.41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发生在美国、欧洲的安然、施乐、帕玛拉特等一系列重大的财务欺诈丑闻,致使整个CPA 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极大地打击了众多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了所在国家资本市场的稳定。在我国,连续发生了蓝田、银广夏、琼民源、猴王集团等造假事件,使我国同样面临着如何规范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和重塑公司信用的难题。财务欺诈行为不仅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误导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心理趋向,而且还为腐败行为起滋生和掩护作用,从而导致更大的腐败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财务欺诈概述

(一)财务欺诈的涵义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 S82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 中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国内有学者认为,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达到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准备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如操纵、伪造或窜改会计记录或用以准备财务报表的支持文件,在财务报表中做出错误陈述或蓄意漏报重要的事实或交易,蓄意滥用会计准则等。笔者认为公司财务欺诈即为公司财务舞弊。对于舞弊一词,国际审计准则解释为:!舞弊是指在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中一人或几个人对财务资料有意识的谎报。舞弊可能包括:篡改、伪造或变换记录、凭证;侵占资产;从记录中隐瞒或删除有效的经济业务;记录不实在的经济业务;滥用会计政策等?[1]。

(二)财务欺诈的种类

对某一公司,根据欺诈的层次的不同,可分

为:非管理舞弊和管理舞弊。非管理舞弊是公司内部的雇员以欺骗性手段不正当地获取组织的钱财或其他财产的行为。管理舞弊是管理当局蓄谋的舞弊行为,主要目的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通过公布的误导性或严重扭曲的财务报告来欺骗投资者和债权人。从会计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舞弊表现为两种类型:会计事项舞弊和会计报表舞弊。会计报表舞弊涉及故意谎报某些财务价值,增强获利能力的假象,欺骗股东和债权人等利害相关人。会计事项舞弊通常旨在方便盗窃,或将公司的资产转变为个人所有或使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报表舞弊,希望能从舞弊中得到一些个人的好处(如晋升、奖金等)。下级雇员一般进行会计事项舞弊来掩盖或方便盗窃或贪污。最普遍的会计报表舞弊形式是多报收入和库存。最普遍的会计事项舞弊是虚构应付款项目和将公司的资产转变为个人使用。具体来说常见的财务欺诈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类:(1)虚构业务内容、虚列凭证、制造虚假余额。这是一种常见的形式,舞弊通过改动凭证或直接虚列支出,如财务人员利用企业偷逃个人所得税的做法,将工资虚拟名单中增加名字和金额,以达到贪污的目的。(2)!巧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按照规定,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在款项付讫后才可抵扣。为了逃避税款,在款项不足付款或不愿付款的情况下,企业领导授意财务人员,用以往年度或已下账的付款存根或未用支票存根对日期进行改动,作为抵扣付款凭证,这是企业套取税款的一种非法的舞弊行为。(3)隐瞒收入,虚报损失。企业利用预收账款将尚未实现的收入提前做收入处理,虚报商品销售收入,调节利润;或将预收账款长期挂账,不做销售处理,以达到偷逃税金的目的。(4)调节费

第6期张国柱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研究97

用和利润,以达到不同的目的。如:企业的在建工程试运转过程中所取得收入扣除税金后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在!其他应付款?中挂账,或者企业为了控制当年实现的利润,采取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提前转固定资产,提前计提折旧的方式以虚增费用或减少利润。(5)运用关联企业往来,隐瞒销售收入及利润。如平进平出(进价和售价相等),虚增营业额,不纳增值税。或者高进低出,将进价压低后调拨给关联企业,不仅转移受益,而且会多抵扣增值税。(6)资产外流,账外经营。以各种借口挪用公款,炒股票、公款私存,或以单位的设备、材料或专有技术办私人企业。侵占投资收益和存款利息,截流现金收入,贪污私分或设小金库,进行不正当的经营活动。

(三)财务欺诈的新特征

(1)财务欺诈行为发生在企业改组、改制或企业股份化转制的过程中。如法人股的缩减造成国有资产的自然流失,而不是简单的贪污公款,截流公款后进行私分,已经实现上市的公司又存在着诸如!内部人控制?这样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形,使得作假、舞弊行为相当普遍。(2)财务欺诈在程序上、方法上难以发现问题,只有将某些事实进行详细地分析、整合,才能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其原因在于,作弊者往往通过大规模、集团化的方法,甚至利用尖端网络技术,进行所谓的资本运营,建立企业间的关联关系,或者虚构企业之间的虚假交易,从而实现表面上的公允和合法。(3)现代经济条件下的财务欺诈已经从传统上的独立、个体行为变成了有组织、有预谋的群体行为,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这已不仅仅局限于企业中,而是到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机构[2]。

二、财务欺诈的有关理论归纳

国内外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欺诈起因、财务欺诈的识别及防范等领域。

(一)公司财务欺诈的起因理论

1.舞弊三角理论。该理论由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ACFE)的创始人现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史蒂文#阿伯雷齐特W.Steve Albrecht提出。他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压力(Ex posur e)、机会(Oppo rtunity)和自我合理化(Rationalization)三要素组成,就像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热度、燃料、氧气这三要素才能燃烧一样,缺少了上述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真正形成企业舞弊。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而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我们只是为了暂时渡过困难时期?、!我的出发点是为了一个很好的愿望?等。舞弊三角中的三个因素是两两相互作用的。

2.GONE理论。GONE理论是西方对舞弊风险因子的一种分类方法。!GONE?由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组成。其中!G?为!Greed?,指贪婪; !O?为!Oppor tunity?指机会;!N?为!Need?,指需要;!E?为!Ex po sure?指暴露;而!Gone?这一单词本身表示!离去的,用光的?。因此,产生了一种很巧妙的说法,即!在贪婪、机会、需要和暴露四因子共同作用的特定环境中,会滋生欺诈,促使被欺骗者的钱、物、权益等离他而去?。GONE理论虽然主要是针对资产侵占这种舞弊行为,但在分析欺诈性财务报告时,同样可以用这四个风险因子来解释。欺诈性财务报告的主体是管理当局,他们的!贪婪?是为了自身多分红,提高奖酬,或为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能获得配股、增发股票等,从而间接实现个人经济利益。这种!贪婪?可转化为对财务报告进行欺诈的!需要?。而当管理当局在自身价值观的作用下,加上其拥有的管理权限和信息不对称的相对优势,就产生了财务报告欺诈的!机会?。而!暴露?则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揭露财务报告欺诈的可能性大小以及对欺诈者惩罚的严重程度。正是在这四个因素的作用下,欺诈性财务报告这种欺诈行为得以滋生。

3.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把欺诈看作是一座海面上漂浮的冰山,海面上的部分包括效率衡量措施、等级制度、财务资源、组织目标、技术状况等,属舞弊结构方面的内容;水下部分包括态度、感情、价值观念、鼓励和满意等,属舞弊行为方面的内容。海面上的部分只是冰山的一角,每个注意朝这方向看的人都看得见,但是,行为考虑则沉在水平面以下,对于没有疑心的审计师来说,则构成了一种更庞大的危险。笔者认为,在欺诈的结构方面,所包括的内容实际上是组织的内部控制,这是客观存在的、看得见的,可以加以关注和评审。而在欺诈的行为方面所包含的内容则是主观化、个性化的,如果刻意掩饰,那么就很难被观察到。可见,冰山理论说明,一个企业是否可能发生欺诈性财务报告行为,不仅取决于其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严密性,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压力,是否有潜在的败德可能性。

4.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该理论是伯洛格那(G Jack.Bo logana)等人在!GONE?理论的基础

98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第30卷

上发展形成的,是迄今最为完善的关于形成企业舞弊的风险因子的学说。它认为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由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组成。个别风险因子是指因人而异,且在组织控制范围之外的因素,包括道德品质与动机。一般风险因子是指由组织或实体来控制的因素,包括舞弊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概率以及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受罚的性质和程度。当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并且被舞弊者认为有利时,舞弊就会发生[3]。

(二)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理论

美国印地安那大学的Beneish教授在 利润操纵的识别论文(1999)中,提出利用会计数据判别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造假的思想。该研究以1987年到1993年间受美国证监会处罚的74家公司为样本,以全部上市公司为对照组,选用8个在识别欺诈公司中有重要作用的财务指标,以这8个指标在造假发生当年同前一年的对比数作为变量,利用Probit判别方法,建立了欺诈识别模型。该模型的准确预测率达到75%,并在实际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成因

(一)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的成因

1.上市公司急功近利,为追求!一夜暴富?不惜造假欺诈。上市公司的好坏往往涉及到部门或地区的利益,这成了上市公司造假问题产生的根源。国内的!银广厦?和美国的!安然?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通过虚报信息而不择手段揽钱,都给股市和投资者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在过去10年时间里,安然公司虚报利润586亿美元,而银广夏则虚报巨额利润745亿元。此外,2002年6月,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讯公司传出虚报盈利15亿美元的丑闻。之所以有如此之多的公司接二连三爆出!花账?丑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们为了赚钱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和手段,在利益驱动下可以不考虑任何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

2.利益冲突与恶性竞争导致会计事务所参与造假。国内CPA参与造假的案例不胜枚举。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过多,行业恶性竞争严重。会计师事务所为抢夺市场份额,经常采用低价收费、拉关系、给回扣等不良手段进行恶性竞争,并采用减少审计时间、省略必要程序的方法以降低审计成本、追求高额利润。这必然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从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上市公司实施财务欺诈行为。

3.对欺诈造假的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缺乏有效的惩戒和追溯机制。我国的实践中,对有关欺诈的违法违规行为一般都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予以解决,致使受害的投资者难以得到应有的补偿。与此同时,对造假者的刑事和行政责任方面的处罚力度也同样非常乏力。迄今为止,违反有关规定而欺骗上市,甚至上市后还继续造假欺骗股民的上市公司已经多次被揭露,但并没有严格按照 证券法中有关行政和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给予处理。此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及违规处罚方面,既缺乏行业内部约束机制,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惩戒和追溯机制。制度的空缺使注册会计师违背职业道德谋取私利付出的成本极低,无疑纵容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造假。

4.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使得财务欺诈行为被发现的概率极低,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管理当局的侥幸心理。我国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大多属于高度集中型,且第一股东多为国有股东。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但不能流通,造成了!一股独权?,控制了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力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机构。大股东或控股股东自己选择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评价自己,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而他们完全有能力联合起来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致使上市公司本应具有的内部制衡机制失灵。

(二)我国公司财务欺诈问题成因的特殊性

1.审计环境特殊。中国与美国有许多不同之处。中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了新的资本市场,与美国无法同日而语。由于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成,企业所有者缺位现象严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重要股东(董事会成员)常常又是企业经营者。这就造成企业的所有者聘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所有者自己。此外,独立审计的公信力在于其独立性。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属于服务性行业,客户永远是他们的上帝。那些通过做假账来讨好和吸引顾客的会计师事务所得以发展,而那些不做假账的因此而失去顾客,久而久之也就都做起假账了。这就是审计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

2.监管体制特殊。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按照 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依法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督和指导?。但在实际操作时,国家审计机构、财政部门、证监会、工商局等部门都声

第6期张国柱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研究99

称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有监管权。对注册会计师的多头监管,不但给会计师事务所增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经营活动受到干扰(也使得某些执业质量低下的会计师事务所仍然能够在其夹缝中生存),而且政出多门、协调不力、处罚不严,造成了监管失效的被动局面。

3.监管法律环境特殊。我国对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出具虚假、不实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所负的法律责任进行了界定。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 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开始从政策层面转化为务实的具体操作。但是 通知规定了比较严格的案件受理前置程序,这大大增加了投资者的诉讼难度。且 通知第一条规定上市公司为赔偿主体,将承销商及高级管理人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信息披露参与人排除在外。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关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不明确、不统一,造成诉讼时司法介入难度加大。公司高层管理者和会计师事务所受各自利益驱动,就会钻法律的空子,虚假财务信息便会应运而生。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主要手段

1.虚构经营行为或者有目的地制造非正常交易的常用手法。(1)关联方交易舞弊。所谓关联购销舞弊,是指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之间的购销活动达到虚增收入,虚构利润的目的。实务中,上市公司往往将不良资产委托给关联方经营,按双方协议价收取高额回报。这样就不仅避免了不良资产生成的亏损,还凭空获得一块利润,而这笔回报又常常是挂在往来账上的,没有真正的现金流入。(2)资产重组舞弊。这主要通过操纵并购日期、交易内容和会计方法的选用,以达到虚增利润的目的。在解读一些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时我们常常发现对某些投资在相邻两个年度内购入又出售,大多数交易发生在上市公司与其集团母公司之间。利用债务重组产生的收益对利润进行调节也是一种常见的财务舞弊行为。

2.利用不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舞弊。

(1)选用不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上市公司通过滥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以调节利润。如将实际早已投入使用的工程仍挂在在建工程,将借款和应付债券利息资本化。(2)选用不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当被投资公司盈利时,不该用权益法的投资也用权益法核算;当被投资公司亏损时,该用权益法的又改成成本法核算。(3)选用不当的合并政策。与长期股权核算相对应的是纳入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所以上市公司还常常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调节利润。(4)选用不当的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也是上市公司最常使用的一种操纵利润的办法。延长折旧年限、由加速法改为直线法、甚至不提折旧等情况在实际操作中屡见不鲜。(5)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不适当计提来调节利润。尤其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存在很多的空间可以加以利用。(6)选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提前或推迟确认收入或费用也是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舞弊方法。(7)关联企业费用分担舞弊。所谓费用分担舞弊,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操纵与关联方之间应各自分摊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实现调节利润的目的[4]。

四、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

1.关注舞弊预兆的信号。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时刻保持警惕,以察觉企业的重大舞弊。在接受审计业务约定时,注册会计师既要关注企业内部组织情况和行业领域情况,也要关注最新的舞弊手段。在组织内部,必须关注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态度和能接触资产的员工的个人状况;在行业领域里,要关注行业管理机构公布的一些与舞弊有关的资料以及该行业舞弊的案例,以对该行业进行了解。同时,应注意最新的舞弊报道,以了解最新的舞弊手段。一般来说,企业内外部的信号为公司欺诈提供了预兆。根据V.B.H eiman Hoffman,K.P. Morga,and J.M.Patton1996年对美国注册会计师的广泛调查,以下15个信号是最常见的舞弊预兆信号(按重要性进行排列):(1)公司经理对注册会计师撒谎或过分回避其询问;(2)凭注册会计师的经验,预示着管理当局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诚实;(3)管理当局过分强调达到利润预算或数量目标;(4)管理当局经常与注册会计师存在争执,特别是有关会计原则的应用上显得过于激进;(5)客户存在购买会计原则的倾向;(6)管理当局对财务报告的态度出乎意料的激进;(7)客户的内部控制系统非常薄弱;(8)管理当局报酬的实质部分对数量性目标的实现程度;(9)管理当局表现出对公司的外部管理机构非常不屑的态度;(10)管理经营或财务决策是由一个人或由极少的几个人在会议上裁决;(11)客户经理对注册会计师表现出敌意;(12)管理当局表现出要冒意外风险的倾向;(13)难以审计的交易频繁且比较重要;(14)重要岗位的经理人员被认为在生活或做事方式上很不合情理;(15)客户的组织结构分散且缺乏充分的

监控。

2.了解不同舞弊的特征。(1)非管理舞弊。非管理舞弊通常是低层次人员进行的。国外的研究表明,舞弊者通常有如下的生活特征:失眠、酗酒、吸毒、神经质、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去找心理医生、过敏易怒、爱争论、单独工作到很晚等。观察雇员的个人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发现雇员已经或将实施舞弊。另外,在进行舞弊之后,舞弊者通常会在会计资料、会计记录上做手脚以掩饰舞弊行为。(2)管理舞弊。管理当局在财务报表上的舞弊通常是由于!渡过困难期的需要?。他们总是把这个困难期看成是暂时的,相信在获得新的贷款,增发新股或其他方式的运用之后,就能顺利渡过这个困难期。另外,管理当局也用舞弊性财务报告来使他们自身获得各种利益,诸如报酬薪金、声誉名气、社会地位等。财务数据、会计记录仅是雇员掩饰舞弊的手段,但在管理舞弊中,它们本身也是舞弊的目的。管理当局通常采取的管理舞弊方法有:高估资产和收入;低估负债和费用;误导性地披露有关信息;故意忽略重要的信息不披露,等等。根据国外注册会计师的经验,舞弊性财务报告总是显示出比当前行业状况更好,或比公司自身历史水平更好的业绩或相关比率,且大部分这种报告显示的业绩恰好刚刚达到管理当局几个月前宣布的目标,或刚好符合某项贷款或配股或增发新股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充分关注这样的财务报告。

3.设计审计程序来发现舞弊。根据新准则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审计程序,以获取用于识别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所需的信息:(1)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以了解管理层针对舞弊风险设计的内部控制,以及治理层如何监督管理层对舞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过程;(2)考虑是否存在舞弊风险因素;(3)考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发现的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4)考虑有助于识别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其他信息。在传统的审计程序之外,舞弊审计中主要采用延伸性的审计,以专门审查舞弊行为。延伸性审计程序并没有固定严格的限制,主要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思维、想象力以及管理当局的合作程度。只要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必要的程序就可以成为追踪舞弊的延伸性审计程序。如:(1)发现虚构的销售或应收账款;(2)关注反常规的公司重大的经营决策,即公司突然改变一贯的经营方式,可能有其实际的需要;(3)关联交易做出经过粉饰的报表,如以高出账面价值的价格将下属公司转让给控股股东,但只收取少量的现金或不收现金;(4)关注存货的异常变动,利用存货的变动操纵主管业务成本来调节利润;(5)特别关注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提取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在建工程、投资等8项减值准备,而且上述减值准备的提取是公司会计的职业判断,公司高层完全有可能不提或少提减值准备,来虚增利润;(7)关注债务重组的有关业务,公司管理当局利用重组的账项增加资本,或加大营业外支出,逃避税款,即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做假账;(8)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发现未披露的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一般来说,只要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知识及经验足够丰富,问题意识足够敏锐并时刻保持警惕,所有的舞弊行为通过检查、观察、比较、询问、比率分析、账户分析和内部控制测试这些审计技术仔细追踪之后,是可以被揭露出来的[5]。

4.揭露舞弊的后续审计。在审计过程中,若审计人员发现公司欺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一来保护自己免于法律诉讼,二来为以后的持续审计工作提供便利。在美国,发现舞弊后采取的措施包括积极的措施和消极的措施。积极的措施即是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或向法律部门起诉舞弊者,由有关主管部门或法律部门追究舞弊者的相关责任。消极的措施是审计人员发现舞弊时,直接提醒舞弊者采取必要的措施弥补舞弊损失,或向内部管理当局直接反映内部控制的不足,或是退出审计业务。在我国的现阶段,我们建议,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舞弊,应考虑退出审计业务承接,而对低层次的雇员舞弊,则向企业的管理当局反映,要求其改善内部控制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2007.239251.

[2] 黎仁华.确立舞弊审计的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2,(1):3135.

[3] 袁春生,卢宇荣.基于治理主体视角的财务舞弊治理

机制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7,(4):6568. [4] 黄新建,李若山.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J].生产力研究,2006,(8):261262.

[5] 尹 航,秦声光,金朝晖,等.公司财务欺诈与审计对

策[J].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6):5253.

(下转第108页)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model based on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in enterprise innovation

CAO Jie1,CAO Da ren2

(1.Wuhan Railw ay V ocatio nal Colleg e o f T echno lo gy,Wuhan430062,China;

2.Xishui County Committee P arty Schoo l o f Hubei Pr ov ince,Xishui438200,China)

Abstract:Supply chain model based on r evenue shar ing contr act is established.Impact o f enterprise innovation is discussed.T he paper pr esents inno vative enterprise supply chain imbalance.It points out the r easo n fo r imbalance in the supply chain.T he paper presents the m odel o f supply chain contract ex tensio n w hich can realize the supply chain coo rdination in enterprise inno vation.

Key words:innov ation;supply chain model;revenue sharing contract;supply chain imbalance

本文编辑:吴晏佩

%

(上接第73页)

On MI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humanism

PENG Shi y u1,KUANG Man li2

(1.Scho ol of Fo reig n Lang uag es,Wuhan I nstit ute o f T echnolog y,Wuhan430205,China;

2.Scho ol o f Fo reig n St udies,H unan U niver sity o f Science and T echnolo gy,X iang tan412001,China)

Abstract:Literature teaching methods and appro aches should develop w 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lang uage teaching theory.Based o n the analysis of literature teaching present in our countr y,the paper discusses m ultiple intellige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terature teaching,attempting to introduce new literatur e teaching m odels and effective appro aches on pro moting students humanism.

Key words: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m ultiple intelligence;humanism

本文编辑:吴晏佩

%

(上接第100页)

The research on the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auditing countermeasure

ZHANG Guo zhu,CHEN Jing 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 anag ement,Wuha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 y,W uhan430205,China)

Abstract:T his ar ticle introduces m eaning,ty pes and character istic o f financial fraud.Summ ar izes the dom 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lev ant research results of financial fraud including Fraud T riang le T heo ry. Emphasiz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 panies in China;and raises and sets up the co unterm easure system in term of audit.

Key words:financial fraud;audit;counterm easure

本文编辑:吴晏佩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涉及会计科目深度分析!(含案例解析)

常见十大财务造假方法,涉及会计科目深度分析!(含案例解析) 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 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 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1

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财务欺诈理论知识

财务欺诈 财务欺诈(Financial Fraud) [编辑] 财务欺诈的概述 财务欺诈是企业欺诈的一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SAS82((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欺诈的考虑》把财务欺诈定义为“在财务报表中蓄意错报、漏报或泄露以欺骗财务报表使用者。”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 近年来,美国的著名国际大公司:安然公司、施乐公司、世界通信公司、默克制药公司等发生了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其丑闻导致美国股价暴跌。公司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屡禁不止。例如:黎明股份、猴王A股、银广夏,甚至中国在海外上市的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分公司也发生财务欺诈。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公司的财务欺诈是诸多因素在公司财务活动中的综合反映,剖析公司财务欺诈的动因,制定有效的措施,才能防范公司财务欺诈,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编辑] 财务欺诈理论综述 近几年,全球的特别是美国上市公司刮起的财务舞弊风暴给投资者和债权人造成巨大的损失,并使社会公众对美国公司界和会计界丧失了信心,造成了空前的信任危机。这一连串臭名昭著的财务舞弊案件凸显出美国以及各国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缺陷。为了分析财务欺诈背后的深层原因,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财务欺诈理论。 (一)欺诈三角理论 唐纳得·卡瑞塞博士是欺诈研究领域享有盛名的教授,他在该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称为反舞弊专家。他建立并发展了欺诈三角理论(图1)以解释为何人们会进行欺诈。卡瑞塞得出结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重要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欺诈中,三个因素中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缺少它们当中的任何一项因素,都不会使一个人进行欺诈。每个公司的执行者需要明白此欺诈三角,并明白为什么员工从事各种各样的欺诈行为。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精选课件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精选课件

————————————————————————————————作者:————————————————————————————————日期:

青岛滨海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文科类) 题目: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案例分析 英文题目:Research on Wan Fu Biotechnology financial fraud 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6年10 月25 日 一、课题来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理论意义或实践意义) 研究目的:运用财务相关的会计专业知识主要对财务造假的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进行解剖,分析其造假原因和造假的手段,从而对财务造假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让中国的经济能够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理论意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现象频繁发生,且违规形式和万花不断推出出新,日益猖狂的上市财务造假已经超越了会计范畴,也说明我国会计法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分析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财务造假这一现象完全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重误导了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破坏了投资者的相关利益,我国现在的财务造假手段不仅越来越隐蔽,而且都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一系列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陆续被证监会查处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就目前的各个财务造假案例看来,造假的手段层出不穷、违约金额之大、涉及范围之广、涉及时间之长,这种现象真的是愈演愈烈。本课题主要研究财务造假及防范措施,这一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这对于发现防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着直接的实践意义。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 1、国外研究现状 Elliott和Jacobson (1986)对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公司的管理层通过对财务报告的粉饰包装,以此欺骗投资决策者以获取融资,并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Schilit (1993)认为公司除了主观意识操纵粉饰财务报告,并对外披露欺骗和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选择性的漏报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同样是一种财务报告舞弊的行为。综上所述,财务报告舞弊是公司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而进行故意编报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一种管理行为上的舞弊,并将虚假的财务报告的信息传递给报表使用者。 Beasley在1996年进行了实证经营研究,根据FAMA和Jensen 1983年得出的董事会是监管最高管理层最高级的内部控制机制这以结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7_5个舞弊样本公司和7_5个非舞弊样本公司进行分析,结果表面独立懂事比例与财务报告舞弊关系显著,自Beasley的实证研究后,国内外学者均以公司内部治理为焦点进行研究,若要有效的防止公司财务报告舞弊,建立有效而强大的内部控制体系是重要的方法之一。Joseph C.Ugrin ( 2008)研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类型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类型 一:粉饰经营业绩: 粉饰经营业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小化、 利润均衡化、利润清洗(亦称巨额冲销)。 利润最大化,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在上市前一年和上市当年尤其明显。最典型的做法是: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亏损挂账、资产重组、关联交易。 利润最小化,当企业达不到经营目标或上市公司可能出现连续三年亏损,面临被摘牌时,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就不足为奇了。典型做法是:推迟确认收入、提前结转成本,转移价格。 利润均衡化,企业为了塑造绩优股的形象或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评定,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典型做法是:利用其他应收款、应付款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科目调节利润,精心策划利润稳步增长的趋势。 利润清洗(也称巨额冲销),当企业更换法定代表人,新任法定代表人为了明确或推卸责任,往往采用这种类型的会计报表粉饰。典型做法是:将坏账、存货积压、长期投资损失、闲置固定资产、待处理流动资产和待处理固定资产等所谓虚拟资产一次性处理为损失。 二:粉饰财务状况: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高估资产、低估负债。 高估资产,当对外投资和进行股份制改组,企业往往倾向于高 估资产,以便获得较大比例的股权。典型做法是:编造理由进行资

产评估、虚构业务交易和利润。 低估负债,企业贷款或发行债权时,为了证明其财务风险较低,通常有低估负债的欲望。典型做法是:账外账或将负债隐匿在关联企业。 基于业绩考核、获取信贷资金、发行股票和政治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大化、利润均衡化的形式出现;基于纳税和推卸责任等目的,会计报表粉饰一般以利润最小化和利润清洗的形式出现。就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会计报表粉饰是利润最大化,即所谓的虚盈实亏、隐瞒负债。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利用资产重组调节利润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然而,资产重组现已被广为滥用,以至提起资产重组,人们立即联想到做假账。近年来,在一些企业中,特别是在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确实被广泛用于粉饰会计报表。不难发现,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在于资产重组。典型做法是:(1)借助关联交易,由非上市企业以优质资产置换上市公司的劣质资产;(2)由非上市企业将盈利能力较高的下属企业廉价出售给上市公司;(3)由上市公司将一些闲置资产高价出售给非上市企业 资产重组往往具有使上市公司一夜扭亏为盈的神奇功效,其“秘方”一:是利用时间差,如在会计年度即将结束前进行重大的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常见手段与识别方法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常见手段与识别方法 公司财务欺诈是指会计活动中相关当事人为了逃避纳税、分取高额红利、提取秘密公积金等谋取私利的目的,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是一种故意从本质上提供误导性财务报表的行为。那么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有哪些常见手段呢?我们又怎样才能识别呢?接下来律伴网小编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常见手段与识别方法”作相关阐述。 一、财务欺诈的特征和常见手段 (一)财务欺诈的特征 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很多,但归结起来都是为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或经营者所在的小集团的利益。不同的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不同非上市企业进行财务欺诈可能是为了领导者的业绩或者偷逃税款;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欺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达到上市筹资条件,达到配股、增发等再融资条件,避免遭到“t”或“p"处理或退市,美化业绩,抬高股价等上市公司常见的财务欺诈行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或多计所有者权益,虚增公司投资价值误导投资者; 二是多计收人、收益,少计费用、成本和损失,虚增公司盈利能力,误导投资者; 三是不按规定披露信息,削弱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影响投资者决策; 四是在会计政策选择上做文章,调节当年收益,达到收益稳定的效果。 (二)常见手段 误导投资者在具体做法上,主要采用的手段包括: 1.虚构交易事实或者掩饰交易事。 实虚构交易事实的行为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虚假发票和出成单、在核算中混淆会计科日等,掩饰交易成事实的行为指对应该披露的重人事项,如委托理财、关联交易、诉讼、担保、大股东占用资金等,不予披露或不及时披露,!查成投盗者利益受损。 2.在会计核算上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随意变更或者选择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逐渐增多,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财务造假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和隐蔽性。财务造假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引起会计诚信危机,给国家和广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一方面对相关部门也发起了挑战。自2002年底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轰然倒塌后,一直称为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沉陷于上市公司作假丑闻的漩涡之中。美国财务造假好像一颗定时炸弹,引爆了广大投资者心理的不满,由此也引起了全球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本文选取国内12家上市公司为例,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到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通过虚增利润、关联交易和资产重组等手段,其造假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一步针对常用手段以及原因提出规避和治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治理建议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analyse 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phenomenon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form of financial fraud also presents diversity and concealment.the financial fraud will lead to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credit crisis ,great harm to the state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investors and losses ,on the one hand,also launched a challenge to relvevant departments ,since the end of 2002 the words largest energy trader eworn collapsed.has been called the worlds most advanced the most mature of us capital markets the mealstrom of subsidance in the listed companys fraud scandal .Americas financial fraud like a time bomb,detonateded the investor psychology,which has caused global attention and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y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analyze the common ways of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to adopt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the listed company; financial fraud; management advice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谈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近年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频曝造假丑闻。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造假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这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也造成了会计行业的公信力下降,甚至还干扰着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本文着重对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成因 (一)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给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空间。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数量占5%的大股东控制了70-85%的股权,这些股权多数是不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并且国有股东还存在缺位的情况,所以不少大股东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并不十分关心。而对于数量占95%,却只拥有15-30%股权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不少人觉得股票收益是最重要的,只要有炒作机会,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就行,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他们也往往采取姑息的态度。而若连上市公司的股东都不关心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那么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将只是应付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即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这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一些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受托审计变成由管理层(或董事会)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和监督自己的行为,即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一些上市公司中,监事会作为专门约束董事会的机构,其监督作用也微乎其微,有的监事会没有检查过公司的财务,许多监事会没有明示过 董事会的违规行为。根本原因也是由于大股东利用自己的控股地位完全文配了监事会,监事会的人选和报酬均由公司的管理层来决定造成的。 (三)信息不对称及缺乏有效的业绩评价制度为造假提供了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的经营者比股东及监管部门掌握更多与公司经营相关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为经营者进行财务造假创造了客观条件。在涉及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中、相当多的经营者采用虚增资产、虚构经济业务或利用关联方关系、资产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手段任意调节会计数据,人为操纵利润。从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来看,衡量上市公司经营各项财务业绩的指标主要有利润(或亏损)的完成情况、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并根据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确定公司是否具备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 方便快捷的途径. 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 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 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 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 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 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 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 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 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某年度卖出了1万台汽车, 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 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 然又声称上一年度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 惨重.

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 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 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对于服务 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 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虽然大股东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早已被视为中国股市的顽症,并被 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进行清查,但至今仍没有根治的迹象.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14、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

最新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资料

美国上市公司近十年的典型财务舞弊案例 财务舞弊与美国上市公司如影随形 作为世界上财务监管最为完善的国家,美国一直都是世界各国学习的榜样。但安然、世通等世纪丑闻发生后,世界开始用全新的眼光审视美国的上市公司。事实上,美国上市公司在财务上做手脚并非从安然才开始的,美国上市公司的舞弊丑闻在华尔街算不上新闻,只是这些舞弊事件在影响上逊于安然、世通等巨无霸公司,所以没有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安然事件前,美国投资者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一直持保留态度,因为华尔街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以下撷取美国上市公司近10年中的几个典型舞弊案例。 美国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征 1 从存货做文章 存货项目因其种类繁多并且具有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所以存货高估构成资产计价舞弊的主要部分。美国法尔莫公司利用存货舞弊的手法比较典型。法尔莫公司是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连锁药店。法尔莫的发展速度远超同行,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法尔莫从一家药店发展到全国300余家药店。但这一切辉煌都是建立在通过存货资产造假来制造虚假利润的基础上,法尔莫公司的舞弊行为最终导致了破产。 法尔莫公司的创始人莫纳斯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把他的小店扩展到全国,他实施的策略是通过提供大比例折扣来销售商品。莫纳斯把并不盈利且未经审计的药店报表拿来

后,用笔为其加上并不存在的存货和利润,这种夸张的造假让他在一年之内骗得了足够收购8家药店的资金。 在长达10年的过程中,莫纳斯精心设计、如法炮制,制造了至少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法尔莫公司的财务总监对于低于成本出售商品的扩张方式提出质疑,但是莫纳斯坚持认为只要公司发展得足够大就可以掩盖住一切。所以,在多年中,法尔莫公司都保持了两套账簿,一套应付外部审计,一套反映真实情况。 法尔莫公司的财务魔术师们造假手法是:他们先将所有的损失归入一个所谓的“水桶账户”,然后再将该账户的金额通过虚增存货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数百家成员药店中。他们仿造购货发票、制造增加存货并减少销售成本的虚假记账凭证、确认购货却不同时确认负债、多计或加倍计算存货的数量。 财务部门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注册会计师只对300家药店中的4家进行了存货监盘,而且他们会提前数月通知法尔莫公司他们将检查哪些药店。管理人员随之将那4家药店堆满实物存货,而把那些虚增的部分分配到其余的296家药店。如果不进行会计造假,法尔莫公司实际早已破产。 审计机构为他们的不够谨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项审计失败使会计师事务所在民事诉讼中损失了3亿美元。而对于法尔奠公司来说,不可避免是一场牢狱之灾。财务总监被判33个月的监禁,莫纳斯本人则被判入狱5年。 2 利用并购机会操纵“准备”科目 泰科公司始创于1960年,1973年,泰科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泰科的经营机构遍布100多个国家,雇佣了26万员工,2003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分析及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分析及防范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分析及防范 摘要 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信息真实与否,对国家实施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和调控,对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上市公司作为证券市场的主体,其财务信息对证券市场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不断相继曝光,不仅直接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而且导致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甚至整个资本市场信心的削弱、丧失,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何透过纷繁复杂的会计信息,避开财务报告中的陷阱,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关注的课题。本文从财务欺诈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已披漏案例的研究和我国上市公司欺诈的主要手段,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成因。主要有外部环境制度上的缺失因素,也存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缺陷的影响。就此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财务欺诈;成因;防范;案例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is true or not, to the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acro management and regulation, on the parties to the enterprise outside to understand the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and strength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so on all ha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main body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ecurities market and even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economy but also has a vital role. But unfortunately, 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supervision, listed companies financial fraud events continuously exposed one after another, not only directly harm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and lead to the social public to the listed companies, intermediaries, and even the whole capital markets weaken, lose confidence, and very bad impact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ow to through the complicated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avoid the trap of financial reporting, as practice and theory focuses on the topic. This article from the 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financial fraud,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s securities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报告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审核者之所以没有发现企业粉饰业绩及财务造假,其根原归纳为二:一是无知(即缺乏知识),二是无能(即有知识而不为),无知之错可以补救原谅,无能之错绝不姑息。这其中的要害是态度问题,审核者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干这项工作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唯有端正态度,才能谈得上杜绝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可以得到巨大的利益,现列举如下: 1.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获得上市“圈钱”资格; 2.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一些获得了上市资格的公司能够以更高的发行价格来发行新股; 3.通过财务造假,可以让上市公司顺利地取得再融资的资格并以更高的价格进行再“圈钱”; 4.通过财务造假,可以推高上市公司股价,可以让大小非顺利高价套现,远走高飞。 因此,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动力非常大,那是犹如“力比多”失调般的冲动。另外,目前的现实环境对造假者处罚都非常轻,其造假成本之低已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比如,对于通过财务造假的上市者,法律只是对其予以罚款了事,而且罚款金额不超过募资金额的5%,这可比银行的贷款利率还低得多。 比如,对于帮助财务造假的事务所和CPA,几乎没什么处罚,事情败露后,很多时候是这些造假所主动被合并到更大一点的事务所去了,人还是那些人。

比如,对于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证券法》规定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但这样的法律规定从未得到贯彻执行。 正因为处罚如此之轻,中国股市造假盛行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有不包庇造假者,进而对造假者实施严刑峻法,中国的股市才有希望,才不会彻底沦落为让老百姓痛恨的“圈钱市”。 以下是常见的造假方式和审查重点: 1、虚增中介费用。 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在A股诸多财务陷阱之中,虚增利润是最常见的手法。通过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虚增收入精心打造了一个骗局。比如绿大地的具体操作手法为:一、将公司的名称加入生物科技的字样,以迎合市场和投资人的喜好;二、注册了一批由绿大地实际控制的公司,利用其掌控的银行账户,操纵资金运作;三、伪造合同、发票和工商登记资料,虚构交

如何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如何发现上市公司财务舞弊 财务舞弊是财务造假主体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和报告过程中,未获得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采用欺骗性手段故意谎报重要性和实质性财务事实的违法、违纪行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已经成为我国财务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的问题。 从近年来查处的财务舞弊案件及现场检查经验看,应警惕以下几类资金特征: (一)存在大额现金收款; (二)销售回款中票据占比过高; (三)大额银行往来未入账; (四)大额资金往来异常。 从资金入手发现财务舞弊线索,通常是在进入检查现场之后。在数据分析阶段,通常分析的资料有企业内部财务资料和外部资料两类。在调查取证阶段,一是查证大额现金收款来源;二是对票据进行查询,纸质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从票据出票行查询最终收款单位、所有在银行承兑汇票上留下背书信息的公司名称,承兑和贴现的相关信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可以从业务经办行的银行电子承兑汇票系统查询相关信息,能够查询公司在该经办行出票、质押、承兑、贴现的票据信息;三是查证大额未入账资金性质,核查协助贷款方是否为关联方,除调取工商登记资料外,可以考虑赴人民银行调取银行账户清单,在查询过程中应特别留意交易经办人信息,以便认定交易实际的控制方。对可能存在未入账金融借款的情况,检查人员除要核对公司的征信信息(也称贷款卡信息)外,还应高度关注银行对账单发生额与公司财务帐套的核对。四是查证异常大额资金往来信息。

此外,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检查中,应重视资金“发生额”的分析和核对;建议证监会能够加强执法权限的完善,不断优化证券监管执法环境,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归位尽责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针对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对“资金”科目重视程度不够,配备人员执业经验不能胜任问题,应通过谈话、座谈会、辖区通报等方式予以提醒。建议监管部门能够协调各大上市银行,开通银行省级分行接收银行函证并复函的通道,最大程度地降低串通舞弊的可能性。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08金融四

广州大学松田学院题目(中)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分析 小组成员:梁东平、张哲明 年级:0 8级 班级:金融(4)班 2011年5月7日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问题分析 (08金融4班梁东平 0801010426 ;张哲明) 内容摘要:财务造假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人们非常熟悉、在当今非常流行的话题。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的财务造假丑闻频频发生,给各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当前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诚信危机等可以说都是财务造假的结果。财务造假广泛存在,手段多种多样,给国家和广大投资者带来的危害、损失不可估量。该文是在分析财务造假的背景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财务造假形成的主要手段进行总结和提炼,针对这些造假的手段,笔者尝试提出财务造假治理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财务造假成因手段防治 一、财务造假概念 根据全美反财务舞弊委员会的定义,财务造假就是“公司在对外财务报告的过程中,由于故意的或轻率的行为,无论是虚报或漏列,结果导致重大的误导性财务报告,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通俗的说来,只要你没有按照“会计准则”做账,都叫作假。但是,实际过程中,由于准则的规定,如果全部按照准则中去做,由于很多的发票回单都是非正规性的,税前是不许抵扣的,将给企业利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采取首发是,控制成本,降低利润,本质也就是造假。总的来说,造假就是做假证,假账,假表等等。 二、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成因分析 (一)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中,数量占5%的大股东控制了70-85%的股权,这些股权多数是不 能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并且国有股东还存在缺位的情况,所以不少大股东对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并不十分关心。而对于数量占95%,却只拥有15-30%股权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不少人觉得股票收益是最重要的,只要有炒作机会,能给他们带来收益就行,对虚假的会计信息他们也往往采取姑息的态度。而若连上市公司的股东都不关心会计信息的真实情况,那么审计在很大程度上将只是应付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即缺乏真正的审计需求者,这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二)“自己查自己”。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众所周知的问题,来自于发起人或控股股东的经营者事实上集公司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一些股东大会形同虚设(大股东一言堂),经营者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并决定审计人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受托审计变成由管理层(或董事会)聘请注册会计师来审计和监督自己的行为。这样便存在很大的作假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段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手段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 马其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 , 张婧 关键词: 财务欺诈/公司治理/上市公司 内容提要: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如何从法律制度层面规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进行了探讨。 一、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形式及其危害 (一)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表现形式 1. 虚拟资产,隐藏债务,以虚增所有者权益 利用虚拟资产,不及时确认、少摊销已发生的费用和损失。虚拟资产的主要手段有:虚增库存存货,不良增产长期挂帐。隐藏债务的手段多种,最常见的是到期应付费用不予确认。其结果是虚增了本期利润,少记负债虚增了所有者权益。 2. 掩饰重大交易或事实 掩饰重大交易或事实有两种做法,一是利用报表项目进行掩饰,在会计报表项目中,以“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作为调节

器。二是在表外披露中掩饰,通常是对重大事项如诉讼、担保事项等隐藏或不及时披露。 3. 虚构交易事项 虚构交易事项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造假手段,包括虚构交易事项和制造经济业务两种类型。其主要手段:一是签订销售合同, 物权尚未转移时确认收入;二是将库存商品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同 时增加应收款项,使主营业务收入虚增,形成白条利润,又通过应收款虚增了资产。这类造假不仅违反了会计法规而且也违反了合同法、税法等重要经济法规。 4. 运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公司编制财务报告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基础、惯例、规则和实务,不同的会计政策能够产生不同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由于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对公司的财务报告有很大的影响,从而为管理层操纵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供了机会。公司往往借助多种多样的会计政策选择来实现对自己有利的经济后果。 5. 利用时间差异 主要方式有:将应由本期补偿的已销产品成本推迟到以后期间结转;将应由本期负担的已发生费用列作待摊;将应计入本期但以后支 付的费用不予计提,以虚增本期利润和资产;将以后期间的收入提前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汇总版整理版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 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公之于众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信息是用以沟通、传递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故其规范性和真实度直接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和判断。每个投资者都深刻的明白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但是分析数据却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很多人望而却步。而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目的概括来说就是:通过财务报表挖掘出具有长期持续竞争力的企业,保持盈利能力持续增长的企业,便于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可以充分掌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全面了解上市公司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总体掌握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 若要掌握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就要依靠全面阅读财务报表及其报表附注。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附表及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阅读完以上各种报表后,仅仅对公司的资产规模、盈利和亏损情况有了大致了解。更需要注意的是报表附注,仔细研究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评估,以及会计政策、会计评估变更原因的说明,看变更对财务状况、经营业绩是否产生影响。报表附注往往包含大量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分析财务报表,尤其更应注意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重要资产转让、关联方式关系及交易等的说明。孤立的报表数字没有实际意义,只有联系报表附注中所揭示的相关信息进行深入剖析,才能真正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分析。首先,盈利能力是现代企业财务分析的核心内容,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赚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有: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权益率、市盈率、销售利润率、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其次,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核心内容。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分为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负债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获取利息倍数等。 最后,营运能力反映企业使用经济资源或资本的效率及其有效性。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有:营运资金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首先,财务报表本身有自己的局限性。财务报表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其他相关法规编制而成,是会计的产物。只能说明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合乎规范的,并不能保证它能准确反映公司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其主要表现一是使用历史成本来计量资产,折旧净值往往不能代表其现行的市价;二是假设币值不变原则,不按通货膨胀率调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产价值不实,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前提,而货币稳定是货币计量假设的内容之一;三是谨慎原则要求预计损失而不预计收益,有可能夸大费用,从而少计收益和资产;四是按照年度编制,只提供了短期信息,有可能导致忽略了反映公司潜力的有关信息。 其次,会计信息的质量。根据真实的财务报表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分析结论。一是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只是提供有限数量的财务信息,并不能直接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二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中不少于两

海外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海外集体诉讼警示录:14%的在美上市公司被诉 集体诉讼漩涡 海外上市(尤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正在面临一波集体诉讼的汹涌浪潮。2005年春节前后,即有两家明星公司——前程无忧和新浪,被美国律师事务所告上了法庭。 在新浪一案中,美国人似乎是太吹毛求疵了。他们对新浪主要有三点指控:1、没有主动及时的披露中国移动MMS服务条款变化和启用新的MMS服务结算平台对新浪业务的影响,或披露不完全。2、没有披露公司为达到业绩目标,而日益对“算命”、“星象”、“情色”短信息服务产生的收入依赖。3、没有预计到政府打击在线、短信算命服务对新浪现金流的影响。(详见《“中国概念股”海外集体诉讼备忘录》) 中国观察者一般认为,政府行为以及中国移动公司的政策调整,新浪均难以掌握。 与新浪的遭遇相似,各领一时风骚的中国明星公司,纷纷被卷入了集体诉讼的法律旋涡。 自从2001年6月29日,中华网被告上美国法庭以来,先后有网易、中国人寿、UT斯达康、中航油、新浪、前程无忧等7家公司遭遇了集体诉讼。除了网易与投资者达成庭外和解之外,其余6家尚未结案。 《新财经》发现,2004年以来,遭遇海外集体诉讼的中国公司数量,有一种迅速放大的趋势。 集体诉讼进入高峰期,同时意味着海外IPO的黄金时代过去了。自1993年首家H股青岛啤酒上市以来,海外资本市场的“中国概念股”数量已经多达百家。 如果说,2004年之前,到美国上市还象征着一个财富、荣耀、梦想、国际化的故事;之后,赴美上市难度增大,对已经上市的公司则意味着更多锤炼和考验。 坏苗头已经出现了。迫于美国严格的监管法律压力,多家中国公司望而却步。2004年12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取消了在纽约上市的计划,转往伦敦证券交易所。原本计划在香港、美国同时上市的中国外运公司,最后也取消了在美上市计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