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南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南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南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作者:肖开提.马合穆提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3期

一、南疆三地州农业产业结构及特色农业缓慢的原因

1.草场退化严重,饲草料价格上涨,畜牧业生产面临挑战

通过对南疆三地州的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干旱缺水,大量的草场荒漠化、沙漠化加重,牧草稀少枯萎,草场载畜量急剧下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农区种植结构以棉花为主,小麦玉米秸秆短缺、饲草料价格上涨,养殖成本加大,直接影响了牛羊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大量的牲畜提前出栏,加之牛羊肉价格快速上涨,高于北疆地区25%以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2.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结构失衡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由于经济总量小,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对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贡献微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主要渠道仍是家庭经营纯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85%,其中,第一产业收入占75%,主要依靠相对丰富的农业资源,第二产业收入占2%,第三产业收入占10%。可以看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主要取决于家庭经营中的第一产业,而作为收入渠道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仅为9%,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明显偏低。由此可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收入渠道狭窄,束缚了农民收入水平的快速提升。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辐射带动作用有限

南疆三地州农业产业化仍处于较低层次,龙头企业少,起点低,规模小,分布不平衡,“订单”农业比例不高,“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较少,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稳定性差,科技投入少,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资料显示,全疆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中被认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的龙头企业只有155家,对新疆这样一个农业大区来说,数量太少,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整体带动作用。其中,70%以上分布在北疆和南疆巴州,南疆三地州的龙头企业不到全疆的1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占工业企业总数的38%,绝大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生产能力有限,带动辐射作用弱。

二、南疆三地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粮食、棉花、林果、畜产品四大基地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按照“区内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推动粮食供求由小区平衡向大区平衡转变,保证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确保总产量稳定。一是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重点在喀什地区集

中力量扶持建设一批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市,推动形成相对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二是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和优化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投入,重点扶持主产县市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和加工转化能力建设。

坚持“稳定发展高效优质棉区,彻底退出低产风险棉区”的原则,适度控制棉花面积,以巩固和加强国家重要的优质棉基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做强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一是进一步优化棉花生产布局。要重点发展宜棉区和优质高产棉区,坚决退出非宜棉区和次宜棉区,在喀什、和田地区集中支持发展莎车、麦盖提、泽普、巴楚等优质高产棉区,优化区域布局,推进棉花优势产业带建设,巩固和提高棉花产业的优势地位。二是坚持改良品种、科学种植、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节水增效、加工增值的方针,优化棉花品种和品质结构,逐步实现棉花品种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质量标准化和经营产业化。

2.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与运行机制

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是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坚持“引进与扶持”并举、“引导与服务”并重,在不放松扶持发展中小涉农企业的同时,要重点搞好外联,引进一些大企业大集团,把引大、引强、引优作为今后扶持发展龙头企业的方向。

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体,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与农户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保护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3.调整就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实践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工作重心应该是面向农村的加工业、商贸服务业和第三产业。新疆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人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00多元,而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00元;来自第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全国占到农民人均家庭纯收入的25%,而新疆只占9%。因此,新疆要在保证农业经营收入增长的同时,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确保农民的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牧民素质

要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形成政府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民培训机制。在南疆三地州实施100万青壮年农牧民“一年一户一人一技”的实用致富技能培训和60万农牧民实现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一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增强职业教育的比重,办好各类农业专业学校,按照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要加强农村职业高中教育。二是充分利用现有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中心、远程培训、农村夜校等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组建职业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