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教育学考试复习纲要

教育学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

学校教育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他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他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中外学制的历史发展:

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即“壬学制”,这个学制没有实施;1904年,我国颁布了“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

4、现代学校教育体制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世界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学校教育体制的发展也呈现出以下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

一、古代学制

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原始形态的教育,(即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2、古代学校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字的产生也是学校教育生必不可少的条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然、对辩和死记硬背。

二、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现代学校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终身教育体系则与学习化社会相辅相成。

1、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其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2、终身教育: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提出了终身教育的理论。确立终身教育体系,要求构建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是社会的所有组织都能使其成员获得学习和发展机会的社会,是终身教育实现的基本条件。具有两大基本特征:第一,全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它是学习化社会构建和终身教育体系确立的基本标志。)

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则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和“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是“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6、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7、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论语》中。孔子特别重视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育教学原则。

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是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其中的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师严而到尊等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8、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这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

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9、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的自然科学家培根,于1632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出版其代表作《大教学论》。该书论述了有关教育的一系列问题,因而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他于1806年和1835年分别出版了《普通教育学》和《教育学讲授纲要》。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必须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并付诸行动,奠定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其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他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在师生关

系上,他主张儿童中心。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

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他在《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0、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有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3)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三、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首先,信息技术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1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内容。

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1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三、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

是一种文化。

13、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1960年12月,他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确立了他在人力资本理论方面的地位。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是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术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的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4、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学校文化是美国学者华勒于1932年,在他的《教育社会学》一书中首次使用。它是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三部分构成的。

1)学校文化的特性: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2)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

3)学校文化的形成: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和改造过程;是对文化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是一种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1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实践。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16、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2)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3)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教育是实现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

如何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2)把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3)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的发展;4)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机制;

5)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6)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17、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全方位的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目标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教师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育设备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18、人的本质及其教育意义

1)人的的本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的规定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原因和根据。人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人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改造的客体;人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根本区别)。

19、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0、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

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人的本能决定的,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的。

3)二因素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其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2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

遗传:是上一代将种系特征传给下一代的活动。遗传素质是通过遗传获得的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机体的结构、形态、肤色、感官和神经类型的特征。遗传为人身心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4)不能夸大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2、环境及其作用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

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23、学校教育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影响;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四章教育目的

24、教育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25、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两种对立的观点

个体本位论:认为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代表人物孟子、卢梭陪、裴斯泰洛齐。

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实现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康德。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应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要求的辨证统一

首先,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要求。

其次,教育目的的确立要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

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培养全面发展的人;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6、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五育的关系: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灵魂与统帅作用;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基础作用;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27、素质教育及其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8、创新教育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29、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就是要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人才观、教育质量关和师生关。素质教育倡导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实施关系,要求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作用,确立教师的实践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发展地位。

(二)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行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这是由政府的性质、作用和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决定的。政府行为具有导向作用、调控作用和约束作用。

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教育督导是一种教育行政监控职能活动,是由教育督导机构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及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的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的活动。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教育督导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帮助和指导作用、参谋和促进作用。

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三)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1)改革内部管理制度;2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30、实施素质教育应避免的误区

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5)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31、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主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搞好教学工作。第二,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第三,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

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青年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2、教师的角色和劳动特点

教师的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首先表现在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的培养者。其次表现在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

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发、科学的学习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3、教师劳动的特点:1)复杂性和创造性;2)示范性;3)系统性。

34、说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目的和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以及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

1)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除教师的作用外,还

受社会、家庭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关系,这使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2)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在于,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识基础、能力倾向和兴趣爱好;同时他们又是发展中的人,身心诸方面都处于迅速变化的时期,这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3)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千篇一律,应灵活多变、因材施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发展目标,编排适当的教育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都体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4)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并能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

35、说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教师的职业责任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的。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的职业责任是教书育人;而教育的对象是身心迅速发展且极具模仿力的青少年,这就决定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2)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表现在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表述,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言行所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与人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态度、交往方式和礼节规范,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特别注意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和榜样。

36、说明教师劳动的系统性

1)教师劳动的系统性表现在,学生的发展是由多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2)从纵向来看,这个过程的实现是由不同阶段的教师、家庭和社会等因素连续地相互作用的结果;3)从横向看学生的发展是由不同分工的教师相互合作、集体协作的结晶,也是教师、家庭和社会相互支持、共同影响的结果。

37、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的权利:是以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基础,围绕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依法行使的权利和享有的利益。教师享有六方面的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

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与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德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

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5)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8、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道德素养:

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①依法执教,严谨治教;②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2)热爱学生:①全面关心学生;②尊重和信任学生;③严格要求学生;④理解和宽容学生;⑤解放和放飞学生。

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①善于与同事合作;②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专业素养

1)专业知识素养:①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②精深的学科知识;③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2)专业能力素养:①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②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③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⑤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⑥较高的教育机智;⑦教育科研能力。

(三)个性素养: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诸如热情乐观、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幽默风趣、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公平客观的等良好的品质。

39、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一)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

1)加强教师教育:首先要建立一体化和开放式的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包

括:一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即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一体化;二是中小幼教师教育一体化;三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一体化。其次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一是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育理论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二是强化实践性课程;三是整合课程的内容。

2)制定法律法规。

3)提供经济保障。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二)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

1)善于学习;2)恒于研究;3)勤于思考;4)勇于时间。

40、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1)学生是人。第一,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第二,学生是具有思想情感的个体;第三,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2)学生是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需要的人。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二,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二)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第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第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三,学生所参加的活动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一方面是由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决定的。第一,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第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4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我国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学校、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在教育领域中,作为未成年公民,在与教师、校长或行政机关双方形成的关系中,中小学生享有未成年公民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如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受教育权等,并受到学校的特殊保护;作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中小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公正评价权、物质帮助权等。

学生的合法权利:1)受教育权;2)人身权。人身权是公民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一项权利。包括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益权和荣誉权。

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42、关于师生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

1)教师中心论。典型代表是赫尔巴特。他认为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宰作用。

2)儿童中心论。典型代表是杜威。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

43、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一)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

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三)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它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互动关系。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第六章课程

44、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45、课程的类型

1)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可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2)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4)根据课程的制定者,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46、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

47、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三个层面。

48、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是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一)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根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确立培养目标、选择教育教学内容、确定学科顺序和课时比例。

(二)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①培养目标;②课程设置;③学科顺序;④课时分配;⑤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三)课时计划编制的原则:

1)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2)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

3)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4)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49、课程标准: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部分。

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50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2)新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的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3)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4)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51、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应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3)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依据。

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1)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2)强调基础性;3)注意适用性;4)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5)表达确切;6)强化联系性。

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形式。

教科书的使用要求:1)整体把握教科书;2)重点设计教科书;3)充分利用教科书;4)及时引进新知识;5)适当补充乡土教材;6)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5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1)进行社会调查;2)审查学生活动;3)开发实施条件;4)研究学生情况;5)鉴别校外资源;6)建立资源数据库。

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1)教师;2)学生;3)教学过程。

53、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和谐性、相对优越性);2)交流与合作;3)课程实施的组织与领导;4)教师的培训;5)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

2)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5)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

6)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下一轮的课程实施提供反馈性信息。

54、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它强调用明确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并以预先规定和界说的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亦即确定学生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提出的。它主张把评价

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3)CI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组成。弥补了其他评价模式的不足,但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

4)CSE评价模式: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的简称。该模式包括下面四个步骤:①需要评定;②方案计划;③形成性评价;④总结性评价。

它的特点主要有:这是一种旨在为教育改革服务的评价模式;评价的形成性职能和总结性职能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评价活动贯穿于教育改革的全过程。CSE评价模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评价模式。

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一是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二是搜集信息;三是组织材料;四是分析资料;五是报告结果。

55、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以加德纳为代表的多元智能理论。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课程体系”;2001年6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同期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管理等内容,并出台了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56、中学课程设置

《纲要》明确要求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1)小学阶段以综合科为主;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课程;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4)农村中学课程强调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初中课程设置:1)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2)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高中课程设置:1)符合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2)以分科为主设置课程;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课程;4)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七章教学

57、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

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58、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59、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三方面。其中第三种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因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并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使学生这个认识的主体不断成熟和完善。可见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属于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是认识主体(学生)与客体之间的矛盾,因此,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最主要的活动,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是由教师引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去间接认识世界的过程。其特殊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间接性与简捷性;2)交往性与实践性;3)教育性与发展性;4)引导性与指导性。

60、教学过程的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3)掌握知识和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

61、论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直接经验就是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是指他人的知识成果,主要

是指人类在长期认识过程中积累并整理的书面知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并且是间接地去体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它的主要特点是把人类世代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加以选择,使之系统化,组成课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可以使学习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①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以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②直接经验的丰富与否常常影响着对间接经验,特别是抽象理论理解的深刻程度。③教学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是学生个人接受人类知识成果,获得自身发展的捷径。要使学生便捷而高效地掌握书本知识,则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之间的必然关系。

62、论述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前提条件;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他们智力的高低;知识转化为智力是有条件的。在教学中必须有明确的发展智力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加以实现;传授、学习的知识必须是系统的、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在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进行认识活动。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依赖于他们智力的发展。个体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智力水平。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63、掌握知识和形成思想品德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以掌握知识为基础

人们的思想观点和世界观的形成都离不开人们的知识,都需要以一定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尤其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更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

但是学生掌握了知识,并不一定能够形成思想品德。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深刻领悟知识,而且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意义产生积极的态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收到熏陶和感染,形成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把个人的学习和科技的发展、祖国的建设等联系起来,就能学生的学习以正确的方向和巨大的动力,推动他们自觉地、主动地进行学习。

6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的教学规律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主要表现在:

1)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具有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主导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第二,教师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第三,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2)学生具有主动作用

学生是人,在学习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和价值观的影响,学生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具有能动性、自觉性;第二,受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能力水平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具有独立性、创造性。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作用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培养人的使命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责任;又要承认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作用。

65、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66、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它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7、论述直观性原则

基本涵义: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直观性原则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提出的。基本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8、论述启发性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主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即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之下的能动认识过程。基本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69、论述巩固性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所学的知识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70、论述循序渐进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1)要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71、论述因材施教原则

基本涵义: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1)真的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2、论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最新电大《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

教育学第一次作业 一、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问世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对) 3.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4.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 6.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错)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 (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阐述一下。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答: 1、教师思想现代化,即处在现代教育总体时代背景中的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教育观,如全面质量观和评价观、学生主体观、和谐发展观、整体优化观、终身教育观等。 2、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即包括继承历史上的优秀职业道德,如传道授业上的无私奉献、无怨无悔、青出于蓝等思想,也包括与现代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竞争意识以及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国家观念、民族精神、群体精神、敬业精神等。 3、教师知识构成上的现代化。即教师应拥有一个与现代人才培养需要相适应的知识库、理论库、资料库、问题库。教师不仅应具有获取新知识的良好动机,而且应富有高度的时代性,能够保持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

教育学基础考试重点

教育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 学习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 教育者: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的生产里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想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认识的对象。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工业社会的教育的新特征:(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社会的教育的主要特征;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2教育的功能将得到全面的理解。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4教育饿终身化和全名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育明主化向纵深发展:1教育普及化的开始,2“教育机会均等”的口号。3教育法制化的形成,4教育明主化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 独立形态教育学创立的标志主要有: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与范畴,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从结果方面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 在教育学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突出成。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美国的杜威。 实用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4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知识体系为中心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2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负向功能:-: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由于某种异化而不利于学生发展1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学生体质下降和心理问题大量出现。2现存学校的管理模式,只能教学生学会顺从,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3教育的功能性使教育丧失了对生命的关怀。)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上是正向的,但也是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目的选择:即人对培养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择或确立。 教育目的的确立:以一定组织形式对教育的目的进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选择结果的肯定。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是所具有的倾向性,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对待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虽然都视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但是在态度上,具有对立与非对立之分,具有基金和非激进之别。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社会主义一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2使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整理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 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 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学周的编制。 课程标准:是对希望在小期间应形成的特定知识、技能和形态的非常清晰明确的阐述。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的要求,而不是最高的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目标就是教育意图。狭义的课程目标含义定位于教育内部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的视角,主要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学校课程领导:是指在学校情境中,课程领导者通过权力的分享,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过程,提高教师参与变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促成学校形成民主、和谐、开放的学校文化。 教学:指由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即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知识点

1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中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这里所谓的教育学,指的是普通教育学,主要侧重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教育。 2 教育问题是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3 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活动。 4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的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比西方最早的教学著作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还早300多年。 5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1632年,著名的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在《大教学论》中,作者高度评价了教育对于社会的作用;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作用;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出了“泛智”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丰富的教学理论,从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6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国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等,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融合了当时的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成果,使教育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他试图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他认为教学活动必须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阶段教学;在师生关系上,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教育外部灌输的作用;方法上重视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他的理论在教育史中被称为“传统教育派”。 杜威的《民本主义及教育》开创了另一个教育流派“现代教育派” 。杜威在师生关系上,认为应以儿童为中心,形成相应的教学方法——做中学,即在经验中学习,在处理问题中学习。另外,他还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教育主张。 7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当属克鲁斯卡娅。其代表作为《国民教育及民主制度》。凯洛夫的《教育学》。 我国的杨贤江于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它是一本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教学及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德国.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9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养。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学校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有助于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第一章 第一节

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1]

《教育学》形考作业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1 一、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 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答:学生的智力因素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非智力因素,表现在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 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兴趣的培养 利用直接兴趣培养间接兴趣,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多方的兴趣。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接着学生兴趣的持久性,是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必要条件,培养孩子具有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促使智力发展。兴趣分为消极兴趣和积极兴趣。消极兴趣是学习的障碍,能腐蚀学生的心灵的意志。积极兴趣才是促进孩子勤奋向上,健康成长的有利因素。(2)良好情感的培养 情感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需要得到满足,会产生愉快情感,情感消极压抑会造成精神疾病。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相应的爱、憎、好、恶的情感,消除消极情感及其反作用。成人的情感对儿童影响极大,成人要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影响儿童,要消除消极情感对幼儿的腐蚀。 (3)意志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 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4)重视孩子性格的培养 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教育学》复习知识点-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doc

绪论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2、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以培养人的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问题,揭示教育本质、教育规律和探讨教育价值、教育艺术的学科。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萌芽阶段: 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外国最早的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独立形态阶段: ①1623年,培根,将教育学独立为一门学科 ②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育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论述班级授课制度。 ③卢梭,《爱弥尔》 ④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①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认为,人的经验的获得必须遵循连续性原则和相互作用原则。 ②凯洛夫,《教育学》,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③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赞科夫,《论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教育与发展》 4、传统教育学派和现代教育学派的三个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派:教师,教材,知识 杜威,现代教育学派,学生,活动,经验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 ①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在教学和教导上互动,对受教育者体、智、德、美、行(实践智慧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主要指教师。 ②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教育者在教学与教导上互动,以其自身在语言,知识,智慧,学业,品德,审美和体魄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人,主要指学生。 ③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单学习前人的枳累的经验,它主要是根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学生发展的特点选编的、最具教育价值的科学文化知识,一般体现为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 ④教育活动方式: 赵日活动方式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教育内容所选用的交互活动方式 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教育与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质的特点: ①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②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传承经验的互动活动。 ③激励与教导受教育者自觉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活动。 二、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的概念 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 2、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①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

教育学作业1(1-3)参考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1-3) 一、简答题: 1.教育学和政治学的人性假设有何不同? 现代政治学以及中国古代的霸政学都是以性恶论为人性预设的。霍布斯说,“人对人是狼”,所以国家应该像大海怪利维坦一样强大,这样才能遏制人的自私、偏狭和复仇怒火,维护和平和公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凡主张“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法家,都持人性恶的观点。因为法制要保障的是不触犯做人的底线,它必须假设人人都有可能触犯这条底线。触犯了做人的底线人就是恶人,因此在法家看来,人性是恶的。人人都那么善良,还用得着制定法律和制度对人的行为严加防范吗? 教育学则不同,它是以性善论为人性预设的。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保障人不触犯做人的底线,而是要将人培养成为善良的、幸福的、有创造力的人。他不是将恶人改造成善人,而是要顺应人的天性,成就美好的人生。人生所追求的境界可以很高,教育的目标可以很高,但最终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并不要求达到标准一致的全面发展,而是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发掘出自己的潜能。因此,教育首先假定人人都具有美好的潜质,人人都具有可教育性,通过接受教育人人都能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总之政治家用冷峻的眼光看人,总是在提防个人对社会构成破坏;教育家则用善良的眼光看人,总是运用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和思想资源让每一个人的善良本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政治是充满着暴力的。教育是充满着爱意的。“仁者爱人”,爱是人的本性,教育是发展人的本性的活动,也是源于人的本性的活动。 2.简述自主、自由和自在的关系。 自主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能承担起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责任,并能为社会尽一个公民应有的义务。它是一个成年人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品性。 自由是能自主的人必然要追求的更高的目标。自由就是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对传统的扬弃和超越就是创造。自由就是创造,创造得越多,传统对人的束缚就越少,人所获得的自由就越多。自由决不是简单地抛弃传统,而是创造更符合人性要求的新生活。能自主而后能自由,自由内含了自主。没有自主的自由叫放任。无立世之才能,无为人之准则,心无主宰,放任自流,必将自取灭亡。 生命的最高境界是自在。佛教谓心离烦恼的系缚,通达无碍为自在。自在就是自己的心在自己的心里,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只有懂得道义的君子才能做一个自在的人。懂得道义有两重含义,一指懂得传统,是一个自主的人;一指有创造力,是一个自由的人。自在是建立在自主和自由的基础上的。 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只有真正做好了学问的人才可能是一个自在的人。不懂得传统,不能独立于世,基本的生活都保证不了,就连作为生物体而存在都有困难,还谈什么作为人而存在呢? 3.简述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 和谐教育是完善人的亲和力的重要途径。完善亲和力应从四个方面三个层次进行和谐教育。 人与天和。天即自然界,人是自然界中的灵长。人的欲望和渴求追根到底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满足的。人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一致。 人与人和。人之不和,各私其利。欲望和渴求是人的本性,欲望和渴求随着物质生活资料的增长而增长。道德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牺牲个人利益的人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法制教育是有作用的,它让损害他人利益的人畏惧最终将损害自己的利益。爱人者爱于人,损人者损于人。 情与理和。当人体验到某种欲望和渴求时,就产生了相应的情感。当人判断被某种情感所驱动的行为是否符合人与天和、人与人和的原则,应怎样行动时,就产生了相应的理性。教育既要激发人的情感,又要培植人的理性,使情感的生命源泉沿着理性的河道奔流不息。 欲与力和。人之痛苦,莫过于欲望强烈而力所不及。教育要增强人满足欲求的能力,而不是要压

教育学基础复习各章重点

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教育的认识 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实践性 耦合过程 动力性 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学习者 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招教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招考教育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①揭示教育规律 ②科学地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创立标志是①对象方面,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1623年英国哲学家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划分出来,意味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②概念和术语方面;③研究方法方面;④结果方面,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如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⑤组织方面,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1776年在哥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3.二十世纪以来教育学的发展: 出现了分化与综合两大趋势;表现在①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日益扩大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日益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日益密切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研究⑥教育学的若干基本问题⑦教育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本土化与国际化、科学性与价值性关系问题; (四)20世纪以来主流的教育派别 1.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梅伊曼、拉伊等;基本观点①反对思辩教育学;②提倡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应用到教育研究;③提出教育实验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基本阶段;④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提出将实验数据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依据; 2.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德国的狄尔泰、斯普朗格和利特等;基本观点①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②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教育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③教育研究既不能采用思辩的方法也不能采用实验的方法,而只能采用精神/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和解释的方法;④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化培养完整人格;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唤醒”和“陶冶”; 3.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基本观点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经验的改造;③学校即社会;④课堂组织应以儿童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要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观点①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②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⑤教育受社会的制约,但有其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社会; 5.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代表观点①资本主义学

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教育学>作业答案 调查题目:关于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正文: 导读: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因为农村的教师都是十分艰苦的,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 一、教师紧缺 我市农村小学在校学生208070人,现有公办教师7226人,平均师生比达到1:30.18,与四川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相比,超过6.58。以现有在校学生数,按照辽宁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计算,应该配备小学教师8817名,而目前实有公办小学教师7226名,缺1591名。加之全市不足23个学生一个班的共有700多个,按照规定一个班不足23个学生应当配备一个教师。 二、工作任务重 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以纳溪区上马镇文昌水口寺村小为例,水口寺村小是由原3个校点撤并而建,现有学生238人,一至六年级分别各一个班,另有一个幼儿班。教师7人,其中代课人员1人(教幼儿班)。6个公办教师中一人已59岁,一人已54岁,其余4人均为25、26岁。现有6个教师每人包一个班,平均每天上6节课,一般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若遇教师到区里、市里学习、开会或生病等情况,他所任教的班就只能由别的教师代管。这里的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教师都是包班教学,既要负责语文、数学、自然、思品、音乐、美术、体育、国防知识、安全教育等近10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批改这些学科的作业以及这些学科的备课。 三、条件艰苦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据调查,农村小学教师60%左右是XX年以前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由于他们多数是本乡本村人,因此这些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吃住在家里。不是本乡本村的教师一部分在学校提供的简易住房居住,一部分在当地租用民房解决居住问题。 四、工资收入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一个中师毕业工作5-6年的教师,国家每月发给个人的工资和政策性补贴总共只有693元,扣除医疗保险和各种基金后,个人实际月收入只有600元左右。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一分钱的奖金或其他收入。提高文凭的主要目的是想改变工作环境,调离现在的村小,寄希望于今后能够有机会调到镇中心学校工作。据调查,水口寺村小近30年来,先后有三、四十名年轻教师分配到那里工作,但是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工作时间最短的只有一学期,来这里工作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出水口寺村小学。 鉴于我市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以上问题,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生存状况。要使农村村小教师安心工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实行农村小学教师本土化。一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补充农村教师时,尽最大可能将已经毕业的合格中师生直接安排到本乡本村任教;二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专门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就是根据本乡农村教师的需求情况,将当地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定向培养,分别进行三年或五年师范专业教育,毕业后直接安排回本村任教。 第二、从实际出发,农村小学教师按照《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中师毕业即可成为合格学历。对已经符合规定学历的毕业生已在教师岗位和长期在农村小学代课学历达标的代课人员,应当直接聘为公办教师或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聘用为公办教师,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小学任教。 第三、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教师常年包班教学,超负荷工作,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作为区县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津贴,提高农村村小教师的待遇,以此吸引和稳定更多的村小教师。 第四、足额配备农村合格教师。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按1:23.6的标准配备教师,不足23个学生的班应当配备1个教师。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按标准足额配备教师的情况下,应当适当考虑机动编制。因为教师必须要参加市、区县的业务培训学习、开会以及女教师产假、病假等情况,一个教师包一个班,其中任何一个教师因公或有事离开学校,这个班就没有教师上课。因此在考虑配备教师时,应当适当留有余地。 <教育学>作业一答案 一、辨析题:××√××× 二、论述题: 1、(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

《教育学基础》考试复习提纲

2015考研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重难点笔记汇总《教育学基础》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 第二章教育功能(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 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形成与释放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制度(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 第六章课程(重点章)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二节课程组织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课堂教学(重点章)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第三节课堂教学策略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次重点章)第一节生活、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第三节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第四节学生的学校生活 第五节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第六节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第九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非重点章)第一节班级组织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班主任工作 第十章学生评价(次重点章) 第一节学生评价概述 第二节学生学业评价 第三节学生品德评价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第十一章教师的教育研究(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师即研究者 第二节教师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研究 第三节教师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十二章教育改革与发展(次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 第二节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 第三节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第四节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一.填空题 (每空 分 共 分) . 年,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 .德国的 梅伊曼 拉伊 是近代教育学实验派的代表。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作用。 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教育目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 和社会价值两部分。 根据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 中实现的。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强烈的示范性、 独特的创造性、 空间的延续性和时间的连续性。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 环境陶冶、 艺术陶冶 。 二.(判断 只写出对或者错 不必说明理由每题 。 分 共 分) .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 ) 信息论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把整体的运动过程当作信息的输入 传递和转换 消解过程来研究。(× )

社会主义教育最先提出教育普及的口号,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 生产力的发展影响教育的速度和 规模 。(√ ) “六三三”制又称壬戌学制, 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 )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的基本部分是说明部分。(× ) 7赞可夫在小学做了“教学与发展”的实验证明:学生的发展远没达到极限,主张高速度高难度教学,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同时论述了教学过程的结构。(×)8老师教学质量除与业务水平有关外,还与教学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 (√) 9班主任制定班级目标是要高标准难度大,激励作用才明显。( × ) 热爱学生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三.简答(共 分) 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分) (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 )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 怎样理解人的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规律?( 分) 从总体上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

教育学作业及标准答案

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作者:————————————————————————————————日期:

<教育学>作业答案 调查题目:关于农村教育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正文: 导读: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因为农村的教师都是十分艰苦的,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 一、教师紧缺 我市农村小学在校学生208070人,现有公办教师7226人,平均师生比达到1:30.18,与四川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相比,超过6.58。以现有在校学生数,按照辽宁省规定编制标准1:23.6计算,应该配备小学教师8817名,而目前实有公办小学教师7226名,缺1591名。加之全市不足23个学生一个班的共有700多个,按照规定一个班不足23个学生应当配备一个教师。 二、工作任务重 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是包班教学,以纳溪区上马镇文昌水口寺村小为例,水口寺村小是由原3个校点撤并而建,现有学生238人,一至六年级分别各一个班,另有一个幼儿班。教师7人,其中代课人员1人(教幼儿班)。6个公办教师中一人已59岁,一人已54岁,其余4人均为25、26岁。现有6个教师每人包一个班,平均每天上6节课,一般上午4节课,下午2节课。若遇教师到区里、市里学习、开会或生病等情况,他所任教的班就只能由别的教师代管。这里的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教师都是包班教学,既要负责语文、数学、自然、思品、音乐、美术、体育、国防知识、安全教育等近10个学科的教学任务,又要批改这些学科的作业以及这些学科的备课。 三、条件艰苦 农村小学普遍存在远离乡镇,交通不便的问题。农村小学教师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农村学校一般都不具备住房条件,即使少数农村学校可以提供住房,也是不成套的简易住房。据调查,农村小学教师60%左右是XX年以前由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由于他们多数是本乡本村人,因此这些农村小学教师基本上都吃住在家里。不是本乡本村的教师一部分在学校提供的简易住房居住,一部分在当地租用民房解决居住问题。 四、工资收入偏低 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偏低,一个中师毕业工作5-6年的教师,国家每月发给个人的工资和政策性补贴总共只有693元,扣除医疗保险和各种基金后,个人实际月收入只有600元左右。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一分钱的奖金或其他收入。提高文凭的主要目的是想改变工作环境,调离现在的村小,寄希望于今后能够有机会调到镇中心学校工作。据调查,水口寺村小近30年来,先后有三、四十名年轻教师分配到那里工作,但是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工作时间最短的只有一学期,来这里工作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调出水口寺村小学。 鉴于我市农村学校普遍存在以上问题,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关注农村小学教育和教师的生存状况。要使农村村小教师安心工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实行农村小学教师本土化。一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补充农村教师时,尽最大可能将已经毕业的合格中师生直接安排到本乡本村任教;二是区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专门培养本土人才。本土人才就是根据本乡农村教师的需求情况,将当地初中、高中毕业的学生定向培养,分别进行三年或五年师范专业教育,毕业后直接安排回本村任教。 第二、从实际出发,农村小学教师按照《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中师毕业即可成为合格学历。对已经符合规定学历的毕业生已在教师岗位和长期在农村小学代课学历达标的代课人员,应当直接聘为公办教师或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聘用为公办教师,让他们安心在农村小学任教。 第三、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农村教师常年包班教学,超负荷工作,他们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作为区县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落实农村学校教师特殊津贴,提高农村村小教师的待遇,以此吸引和稳定更多的村小教师。 第四、足额配备农村合格教师。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按1:23.6的标准配备教师,不足23个学生的班应当配备1个教师。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按标准足额配备教师的情况下,应当适当考虑机动编制。因为教师必须要参加市、区县的业务培训学习、开会以及女教师产假、病假等情况,一个教师包一个班,其中任何一个教师因公或有事离开学校,这个班就没有教师上课。因此在考虑配备教师时,应当适当留有余地。 <教育学>作业一答案 一、辨析题:××√××× 二、论述题: 1、(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