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油藏工程第一章

油藏工程第一章

油藏工程第一章
油藏工程第一章

第一章

1.油田正式投入开发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试从处理好认识油田和开发油田的关系,说明整装油田和断块油田的开发程序的差别。3.在裂缝或断层较发育的地区,井排方向如何布置?

4.弹性、塑性、弹—塑性储层特性对产能的影响有何差别?

5.五点法与反九点法面积井网各自有何特点?

6.已知某油田的储量计算参数为:A=20平方千米;h=25m Ф=0.25;Soi二0.80;Boi=1.25。试求该油田的原始地质储量、储量丰度和单储系数的大小。

7.已知某气田的h=9.14m;Ф=0.015;Sgi=0.70;Pi=20.684MPa;T=358.6 K;Tsc 二293K;Psc=0.101MPa;γg=0.60;原始气体偏离系数Zi=0.90.试求该气田的丰度和单储系数.

8.已知某凝析气藏的Ф=0.25;Sgi=0.70.探井早期测试取得的数据为:Pi=18.892MPa;T =374.67K,经分离器和油罐的二级分离,测得凝析油的产量Qo=38.47m3/d;天然气产量Qg=9 117.39m3/d;凝析油的相对密度γo=0.788 3;天然气的相对密度γg=0.670 5;原始气体偏离系数Zi=0.820试用容积法确、定凝析气藏的单储系数,以及凝析气藏中天然气和凝析油的单储系数.

9.设有一油田,既有边水,又有气顶,如图1所示,其中A,B,C分别为三口生产井,试分别画出A,B,C三井的开采特征曲线(包括压力、产量、生产气油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并说明原因.

10.设有一油田,含有三组地层,表1列出了油田范围内1、2、3三组地层的基本性质。

表1

试说明如何划分开发层系?为什么?

11.如何分析各种面积注水井网在注采平衡条件下所需要的采油井数和注水井数?

12.试画出反七点法、五点法、反九点法、交错排状面积注水的井网示意图以及井网单元示意图,并指出注采井数比。

13.在油田开发设计中,曾划分出两套开发层系,地层的特征是非均质结构,并含有很多小层和透镜体。通过对储集层的实验室水驱油过程研究,确定第一和第二套层系的驱油效率系数分别为Ed1=0.7和Ed2=0.6,在作小层平面图的基础上对油田的含油区布了不同井网,求出了第一、第二套层系的波及系数Ev1:和Ev2与相应的井网密度Fwe1和Fwe2之间的关系曲线,该曲线是线性的,关系式为:

Ev1=1—0.005Fwe1,Ev2=1—0.008 33Fwe2

其中,Fwe1, Fwe2的单位为每井10000m2. 并知:第一套层系的原油地质储量N1=80X1000000t,而第二套层系N2=30X1000000t;第一套层系的含油面积A1=5 000X10000m2,而第二套层系A2=1 200X10000m2. 对这两套层系决定钻150口井。求各套层系各钻多少口井,才能使全油田的可采储量为最大?

油田基础知识

1、地层静压全称为地层静止压力,也叫油层压力,是指油井在关井后,待压力恢复到稳定状态时所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简称静压。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静压是衡量地层能量的标志。静压的变化与注入和采出油、气、水体积的大小有关。 2、原始地层压力:油层在未开采前,从探井中测得的油层中部压力。 3、静水柱压力:井口到油层中部的水柱压力。 4、压力系数: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之比。等于1时,属于正常地层压力;大于1时,称为高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为高压异常;小于1时,称为低异常地层压力,或称低压异常。主要是用它来判别地层压力是否异常的一个主要参数。但是有人说用1来做标准就笼统了,不同的区块有不同的常压值,一般油田都是0.8-1.2是正常值,小于则是低压区,大于则是高压区。它对钻井、修井、射孔等工程有重要作用,油层高压异常地层钻井修井过程中要加大压井液的密度,防井喷;低压异常地层钻井修井时,要相应降低压井液的密度,防止井漏,污染地层。地层压力系数也是确定开发层系的一个重要依据,相同压力体系的地层可以用同一套井网开发,不同压力体系的地层需要不同的井网进行开发,否则层间干扰太大,不能有效发挥地层产能,有时可能造成井下倒灌现象的发生。 5、原油体积系数:是指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地面标准条件下脱汽体积比值 6、井筒储存效应与井筒储存系数:在油井测试过程中,由于井筒中的流体的可压缩性,关井后地层流体继续向井内聚集,开井后地层流体不能立刻流入井筒,这种现象称为井筒储存效应。描述这种现象大小的物理量为井筒储存系数,定义为与地层相通的井筒内流体体积的改变量与井底压力改变量的比值。 7、原油的体积系数:原油在地面的体积与地下体积的比值。 8、微电极电阻率微梯度电阻率与深浅双侧向电阻率的区别 (1)深、浅侧向分别测量原状地层、侵入带电阻率,因为存在裂缝时泥浆侵入对深、浅侧向的影响不同,用其幅度差判断裂缝:通常正差异一般为高角度缝,负差异为低角度缝,无幅度差就没缝或者是非渗透层; (2)微电极系测井测量得到微梯度、微电位电阻率,微梯度一般反映泥饼、微电位一般反映冲洗带,二者之差主要用来判断是否为渗透性地层,裂缝发育时地层渗透性较好,从道理上讲是可以用微电极反映出来的。但因为二者测量探测深度都非常浅,对裂缝不够敏感,用得少。 (3)如果地层基质物性较好,即使没有裂缝发育,同样会造成深浅侧向差异,因此反映裂缝并不准。通常常规测井曲线判断裂缝很难。

油藏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 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层系划分主要解决纵向非均质性问题;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油水边界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 3 。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递减率、递减指数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平行,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弹性储容比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动用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 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 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三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二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快 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慢 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2 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二、名词解释 1、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 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 3、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4、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5、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6、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7、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8、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9、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 10、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递减分数。 11、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井网。

采油工程

《采油工程原理与设计》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试油资料包括、压力数据、和温度数据。 2、是油田开发总体建设方案实施的核心,是实现方案目标的重要。 3、采油工程配套工艺包括解堵工艺措施、、防蜡工艺方案、油井堵水工艺方案、等。 4、油气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有、水敏、盐敏、、酸敏评价实验,以及钻井液、完井液、压裂液损害评价实验等。 5、完井工程和完井对油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又决定性的影响。 6、防砂管柱的设计包括缝隙尺寸设计、、筛管长度设计、、光管的设计和扶正器设计。 7、碳酸盐岩油层的酸化常用的酸有、、多组分酸、乳化酸、稠化酸、泡沫酸和土酸。 8、酸处理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诸如、选用适宜的酸化技术、及施工质量等。 9、压裂液类型有、、泡沫压裂液等。 10、双液法可使用的堵剂有、凝胶型堵剂、、胶体分散体型堵剂。 11、按实测井口压力绘制的,不仅反映油层情况,而且还 与井下配水工具的有关。 12、注水井调剖封堵高渗透层的方法有和。 13、分层吸水能力可用、、视吸水指数等指标表示,还可以用相对吸水量来表示。 14、水力活塞泵井下机组主要是由液马达、和三个部分组成。 15、当潜油离心泵的所需功率确定后,选择电机功率时,还应考虑和的机械损耗功率。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 分) 1、示踪剂: 2、注水井调剖: 3、泡沫流体: 4、抽汲 5、替喷法: 6、酸敏性: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 1、Vogel方法对油气两相的流入动态曲线的计算时的假设要求是什么? 2、气举法排液的方式有哪几种? 3、采油工程方案编制的要求是什么? 4、采油工程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5、射孔液选择的要求是什么? 6、PKN模型的基本假设是什么? 四、计算题:(10分) 某注水井分三个层段注水,已测得层段指示曲线。正常注水井口压力为8.5MPa,目前全井注水量为230m3/d,三个层段目前的日注水量的分配如下:层段 1 2 3 4 注水量/(m3.d-1) 88 51 81.5 220.5 ㎡相对注水量/% 39.9 23.1 37.0 100 试求每段层的注水量。

石大远程在线考试----《油藏工程》主观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试 《油藏工程》 学习中心:西安学习中心姓名:申世洲学号: 133096 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 1、提交文件中涉嫌抄袭内容(包括抄袭网上、书籍、报刊杂志及其他已有论文),带有明显外校标记,不符合学院要求或学生本人情况,或存在查明出处的内容或其他可疑字样者,判为抄袭,成绩为“0”。 2、两人或两人以上答题内容或用语有50%以上相同者判为雷同,成绩为“0”。 3、所提交试卷或材料没有对老师题目进行作答或提交内容与该课程要求完全不相干者,认定为“白卷”或“错卷”,成绩为“0”。 一、题型: 简答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案例分析题2题,每题20分,共40分。 二、题目 1.简答题。请解释采出程度、递减率、注水方式、驱动指数、地质储量等名词的意思(10分) 答:①采出程度:某一时间段内的累积产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②递减率:油、气田开发一定时间后,产量将按照一定的规律递减,递减率就是指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 ③注水方式:注水方式即是注采系统,其指注水井在油藏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④驱动指数:某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⑤地质储量:油藏未开发前油藏孔隙体积中所含油气的总和。 简述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一般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以及常见的注水方式?(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一章第一节和第四节) 答:①.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一般划分预探,详探和全面开发三个阶

段。 ②.常见的注水方式有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三种方式。 2.简答题。试写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10分),并简述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四章第二节) 答:①. 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 甲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lg(W P +C)=A+BN P 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lg(WOR)=A+BN P ②.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动态预测,预测累油、累水和水油比等; 2) 采收率标定,当含水率(水油比)为极限值时可计算N P ,从而计算最终采收率; 3) 判断措施效果,当水驱曲线变平缓时效果好,变陡时效果差。 2. 简答题。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方式有哪些?(10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主要有哪些?(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一章第七节及第二章第五节) 答:①.油田开发调整的主要方式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开采工艺调整。 ②.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主要有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强化注采系统和变化井网、提液、补充点状和完善排状注水、调配堵水等。 4.案例分析题。某油田地质储量为N ,开发到T 0时刻,累计生产原油N P0,产量为Q 0,此时油田产量开始以初始递减率为D 0的指数递减规律递减,到T 1时刻产量递减到0.5Q 0,此后又按调和递减规律递减,求到T 2时刻油田的产量(10分)和采出程度(10分)(提示:参考课件第四章第三节) 答:T1时刻的累油量:0 000000125.0D Q D Q Q D Q Q N P =-=-=

油藏工程常用公式

常用公式 1、(%) 100)()(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当年年产油量当年油田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 2、)()(小数累积累积注水量 累积产水量累积注水量小数瞬时日注水量日产水量日注水量存水率=-==-= 3、%100?==地质储量 累积产油量地质储量采出程度采出程度 4、%100?==可采储量 累积产油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工业采出程度 5、%100?=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采收率 6、%100%100)366(365?=??=地质储量 年产油量地质储量日产油地质储量采油速度 7、%100)366(365?-?=上年累积产油 可采储量日产油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 %100?-=上年累积产油量 可采储量本年年产油 %100?-+=本年累积产油量年产油量可采储量本年年产油 8、()3 43410/)10(m t m t 气油比地质储量溶解气储量?= 9、%100%100)366(365?=??= 地质储量 年产液量地质储量日产液采液速度 10、%1001??---=阶段累积生产天数 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措施产油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自然递减率瞬时 11、%1001?---=上年产油 措施产油新井产油年产油自然递减年均 12、瞬时阶段累积生产天数 标定日产水平阶段新井产油阶段合计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3、年均上年年产油 新井产油年产油综合递减率=?--=%1001 14、口采油井总井数 地质储量单井控制储量/)10(4t = 15、)/()()()(d t 油井开井数 当月天数液月产油油井开井数液日产油液单井日产油?== 16、口采油井总井数 剩余可采储量单井控制剩余可采储量/)10(4t = 17、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 ()(?井口日产液量井口日产水量 18、含水率(含水或综合含水)=%100)()(?井口月产液量井口月产水量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口井的设计

油藏工程课程设计--一口井的设计

哈尔滨石油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 报告 课程钻井课程设计 题目一口井的设计 院系石油工程系 专业班级石油工程10- 班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哈尔滨石油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主要内容: (1) 油藏地质概况; (2) 油藏流体物性分析; (3) 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4) 油藏储量计算; (5) 油藏驱动能量及开发方式的确定; (6) 开发井网、开发层系及开采速度的设计; (7)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与对比。 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根据实例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本专题设计,设计报告具体包括以下部分: (1) 封面;(2)任务书;(3) 基本数据;(4) 目录;(5)正文;(6)结论;(7)参考文献。 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范、论据 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主要参考资料: [1] 刘德华.油藏工程基础.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2]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3] 何更生.油层物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4] 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5] 陈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6] 李颖川.采油工程. 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目录 第1章油藏地质概况 (2) 1.1油藏构造特征 (2) 1.2 油藏储层特性分析 (3) 第2章油藏流体物性分析 (6) 2.1油水关系(边底水,气顶,溶解气) (6) 2.2油气水的高压物性 (7) 2.3渗流物理特性 (8) 第3章油藏温度、压力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油藏压力系统 (11) 3.2 油藏温度系统 (13) 第4章油藏储量计算 (15) 4.1油藏储量计算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各种储量参数的获得 (18) 4.3最终计算N、 Gs (18) 4.4可采储量及采收率的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储量评价 (19) 第5章油藏驱动能量及开发方式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天然能量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开发方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开发井网、开发层系及开采速度的设计 .. (22) 6.1开发层系的划分 (22) 6.2开发井网的设计 (22) 6.3开发速度的设计 (22) 第7章开发方案的对比与经济评价 (25)

中石油18年8月《油藏工程》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驱替过程中,油水两相的运动方程服从: A、欧姆定律 B、达西定律 C、菲克定律 D、牛顿定律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2.(2.5分)根据线性驱替理论,从注水端到产油端,含水饱和度如何变化?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一直减小 D、不会增大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3.(2.5分)油的粘度越大,则: A、水驱效果越好 B、水驱效果越差 C、水驱越接近活塞式驱替 D、驱替区域的平均含水饱和度越大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仅根据分流量-含水饱和度曲线不可以得到: A、驱替前缘饱和度 B、驱替前缘分流量 C、驱替前缘的位置 D、驱替区域的平均含水饱和度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5.(2.5分)线性注水时,平均视粘度如何变化? A、不变 B、见水前逐渐增加,见水后逐渐下降 C、见水前逐渐下降,见水后逐渐增加 D、一直增加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在线性驱替动态预测中,饱和度的位置: A、只和注入水的孔隙体积倍数有关 B、只在恒定注入速率时和注水量有关 C、只在恒定压差时与注水量有关 D、和注入水的孔隙体积倍数无关 正确答案: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原始含水饱和度大于束缚水饱和度时,驱替区域的平均含水饱和度 A、随着注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B、不随注水量变化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油田开发中油藏工程技术方法的应用及其发展 摘要:油藏工程技术是实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重要手段,是决定油田产量高低、采油速度快慢、最终采收率大小、经济效益的优劣等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我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5个阶段和各自的工艺技术状况,介绍了与我国油藏相适应的5套油藏工程技术方法,指出了采油工程技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油藏工程技术应用发展 油藏工程技术发展阶段 一、探索、试验阶段(50年代到60年代初) 1949年9月25日玉门油田获得解放,当时共有生产井48口,年产原油6. 9×104t,再加上延长15口井和独山子11口油井,全国年产原油总计7. 7×104t。1950年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玉门油田被列为全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一开始油井都靠天然能量开采,压力下降,油井停喷, 1953年在前苏联专家帮助下编制了老君庙第一个顶部注气、边部注水的开发方案。为砂岩油藏配套开采上述技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成为全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良好开端。 二、分层开采工艺配套技术发展阶段(60年代到70年代) 陆相砂岩油藏含油层系多、彼此差异大、互相干扰严重,针对这些特点,玉门局和克拉玛依油田对分层注水、分层多管开采进行了探索。60年代大庆油田根据砂岩油藏多层同时开采的特点,研究开发了一整套以分层注水为中心的采油工艺技术。 1、分层注水

大庆采用早期内部切割注水保持地层压力开采,采用笼统注水时因注入水沿高渗透层带突进,含水上升快,开采效果差,为此开展了同井分层注水技术。 2、分层采油 发挥低渗透层的潜力进行自喷井分采,可分单管封隔器、双管分采和油套管分采三种形式。 3、分层测试 研究发展了对自喷采油井产出剖面和注水井注入剖面进行分层测试、对有杆泵抽油井进行环空测试、油水界面测试及有杆泵井下诊断、无杆泵流压测试等技术。 4、分层改造 压裂酸化工艺是油田增产的重要措施。 二、发展多种油藏类型采油工艺技术(70年代到80年代) 1、复杂断块油藏采油工艺技术 根据复杂断块油藏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断层上下盘互相分隔构成独立的开发单元等特点,采用滚动勘探开发方法,注水及油层改造因地制宜,达到少井多产,稀井高产,形成了复杂断块配套的工艺技术。 2、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开采技术 潜山油藏以任丘油田为代表,与砂岩油藏完全不同,油气储存在孔隙、裂缝和溶洞中,下部由地层水衬托,成为底水块状油藏。以任丘奥陶系、震旦系油藏为主,初产高、递减快,油田开采中形成了碳酸盐

西南石油大学油藏工程考试复习

第一章 圈闭: 能够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能遮挡油气,使其聚集起来的地质构造。特殊地下储油容器 构成要素: 储集层、盖层、遮挡物 盖层:阻止油气向上运移 遮挡物:阻止油气侧向运移 储集层岩石有:碎屑岩、结晶岩;孔隙度大 、渗透率高;盖层:孔隙小、渗透率低 圈闭参数 :溢出点 、闭合高度 、闭合面积 圈闭容积:V ct =A t h φ(1-s wc) 油藏: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油藏参数:油水界面 、油柱高度(h o )、含油面积(A o ) 油藏容积 :V c =A o h φ (1-s wc ) 圈闭充满系数 ct c V V = β=0~1 β >0油气聚集 ,油气藏形成 β =1圈闭充满 ,油气外溢 ,上倾方向聚集形成油藏 β >0圈闭有油 ,下倾方向来油,可能有油气聚集形成油藏 油气的重力分异,差异聚集 作用 勘探油气:圈闭论、源控理论 圈闭理论:圈闭、油藏;源控理论:油源、油藏 源控理论:油源、油藏 油气藏条件:地质条件:生,储,盖,圈,运,保。经过初运移和二次运移 生油岩:富含有机质的暗色致密岩石 运移:源岩→圈闭 储层:有一定孔渗性质的岩石 盖层:弱渗透性质的岩石 圈闭:油气聚集场所 保存条件:油藏形成后不遭受破坏 油气藏力学条件:统一的油水界面;统一的压力系统(任一点的实测压力满足同一个方程 ,任一点的折算压力都相等) 岩石性质(储层):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碎屑岩(砂岩、生物灰岩)、结晶岩(碳酸盐岩)) 圈闭类型:构造圈闭(背斜、断层遮挡),岩性圈闭(透镜体),地层圈闭(地层不整合、潜山、地层超覆) 构造圈闭:因地应力变化导致的构造运动 而形成的圈闭类型。 岩性圈闭:因储集层周围的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Design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02902 学分:5(7留学生)实践周数:5(7)上机学时:适用专业:石油工程 大纲执笔人:步玉环于乐香孟红霞系(教研室)主任:步玉环 一、课程目标 石油工程综合设计是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实践性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油田工程 设计中开发方案设计、钻井工程设计、采油工程设计和油藏工程评价等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学生在修完全部基础及专业课程后进行综合设计。按本大纲完成石油工程综合设计后,应对大纲规定的全部内容有系统的理解,掌握其中的工艺设计方法及设计思路,并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油藏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会编写简单的油田开发方案; 2.学会井身结构的设计方法; 3.学会钻井工具的选用及钻井参数的设计计算; 4.掌握固井工程设计方法,包括套管柱强度设计、注水泥设计等; 5.掌握完井方法、生产管柱尺寸及射孔工艺参数的优选方法; 6.掌握常规有杆泵抽油系统设计的主要思路和工艺设计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建议 综合设计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生根据所提供的以下基本数据进行设计:油藏地质特征参数、测井资料、取心资料、试采、开发试验等动静态资料;以及井别、井深、地质概况、油层位置、完井方式、地层孔隙压力、地层破裂压力、地层温度、流压及对应产量、饱和压力、套管直径、含水、生产气液比、原油密度、水密度、天然气相对密度、出砂情况、结蜡情况等,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一)油藏工程设计 1.5周 1.开发方式确定 溶解气驱,水驱,溶解气驱转水驱等。 2.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 开发层系划分与组合原则、层系综合评价等。 3.注水方式及井网密度确定 注水方式及井网类型、井网密度及注采井距等。 4.开发指标预测 (1)排状注水(2)面积注水 开发年限,无水采油期,日产液量、日产油量、日注水量,累产液量、累产油量、累注水量,含水率,采出程度等。 5.经济指标概算与方案优选 经济指标概算方法、可行性研究、方案优选方法等。 6.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写 油田概况,油藏描述,油藏工程设计,钻井及完井、采油和地面工程设计要求,经济评价,方案实施要求等。

油藏工程在线考试主观题解答

1.简述油田开发的程序。 答:合理的油田开发程序就是正确的处理好认识油田和开发油田的矛盾,把勘探和开发油田的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发油田。 其开发程序为: (1)在以见油的构造和构造带上,根据构造形态合理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有面积。 (2)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打一批资料井,全面了解油层的物理性质在纵向和横向的变化情况。(3)采用分区分层的试油试采方法,求得油层生产能力的参数。 (4)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开辟生产试验区。 (5)根据岩心、测井和试油试采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做出油层分层对比图、构造图和断层分布图,确定油层类型,然后做出油田开发设计。 (6)根据最可靠最稳定的油层钻一套基础井网。 (7)在生产井和注水井投产后收集实际的产量和压力资料进行研究,修改原来的设计指标,定出具体的各开发时期的配产配注方案。 2.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及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答:(1) 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①当生产井数大幅增加(布井方式不变)时,则采油量增加较少,一般说来,稀井网不变的条件下,放大压差即可增加同样的产量。 ②适应油藏地质结构和注水系统的最佳布井,它对采收率的影响要大于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 ③不同油田的不同时期所采用的井网密度应有所不同 ④对一个岩性比较复杂的油田,井网密度对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特别在油田开发后期,井网密度对开发效果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对非均质油层稀井网将使储量损失增加,这可在剩余油饱和度高的部分钻加密井,改善开发效果 ⑤对均质油藏,井网密度的影响是不大。 (2) 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①能提供所需要的采油能力 ②提供足够的注水速度,以确保所需要的采油能力 ③以最小的产水量达到最大的采收率 ④设法利用油藏的非均质性的差异、地层裂缝、倾角等方面的因素 ⑤能适合现有的井网,打最少的新井与邻近各区的注水方案相协调。 3.解释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各种原因。

油藏工程基础知识

1 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 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 3 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4 注水式(开采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 5 油藏的压力系统:对于每口探井和评价井,准确确定该井的原始地层压力,绘制压力与埋深的关系图。 6 油藏的温度系统:指由不同探井所测静温与相应埋深的关系图,也可称静温梯度图。 7 重力驱:靠原油自身的重力驱油至井的驱动。 8 储量丰度:单位面积控制的地质储量。 9储采比(储量寿命):某年度的剩余可采储量与当年产量的比值。 10 原油最终采收率:指油田废弃时采出的累积总采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11 采出程度:到计算时间为止所采出的总采油量和地质储量的比值。 12 采油速度:指油田或气田年产量和地质储量的比值。 13划分开发层系:把储层和流体特征相近的含油小层组合在一起,与其它层分开,用单独一套井网进行开发。 14 边缘注水:指注水井按一定的规则分布在油水边界附近进行注水的一种布井形式。 15 点状注水:是指注水井零星地分布在开发区,常作为其它注水式的一种补充形式。 16 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17 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18 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19 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20 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井网。 21 详探阶段的任务:1、以含油层系为基础的地质研究2、储层特征及储层流体物性3、储量估算-油田建设规模4、天然能量评价-天然能量的利用、转注时机5、生产能力(含吸水能力)-井数、井网 22 生产试验区的主要任务:1、详细解剖储油层情况;2、研究井网;3、研究生产动态;4、研究采油工艺、集输工艺、油层改造措施。 23 油田开发案编制步骤1.油藏描述2.油藏工程研究3.采油工程研究4.油田地面工程研究5.油田开发案的经济评价6.油田开发案的综合评价与优选 24 油田开发案编制容:1油田地质情况2流体物性3储量计算(指开发储量及其核实情况)4油田开发原则5油藏驱动类型6油藏温度压力系统7开发层系、井网、开采式、注采系统8钻井工程和完井法9采油工艺技术10油气水的地面集输和处理11开采指标12经济分析13实施要求。 25 弹性驱开采特征:油藏压力不断降低,日产油量不断降低,瞬时生产气油比不变,一般处于无水采油期,变化很小. 26 溶解气驱开采特征:油藏压力不断降低,日产油量不断降低,瞬时生产气油比变化剧烈,一般处于无水采油期,变化很小. 27 刚性水驱生产特点:油藏在生产过程中油层压力不变,井底流压不变,压降越大,采油量越大,压降不变,采液量不变;油井见水后产油量急剧下降;生产气油比始终不变(开采过程中气全部呈溶解状态)

《油藏工程》课后习题答案(DOC)

油藏工程(教材习题) 第一章 1.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那几个阶段? 答:一个油田的正规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开发前的准备阶段:包括详探、开发试验等。 (2)开发设计和投产:包括油层研究和评价,全面部署开发井、制定射孔方案、注采方案和实施。 (3)开发方案的调整和完善。 2.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合理的油田开发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井网的布署。 2.确定生产井网和射孔方案。 3.编制注采方案。 3.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那几个大的步骤? 答: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步骤: 1、油气藏描述 2、油气藏工程研究 3、采油工程研究 4、油田地面工程研究 5、油田开发方案的经济评价 6、油田开发方案的综合评价与优选。 4.论述油气田开发设计的特殊性。 答:一切工程实施之前,都有前期工程,要求有周密的设计。有些工程在正式设计前还应有可行性研究。对于油气田开发来说,也不例外,但又有其不同的特点。 (1)油藏的认识不是短时间一次完成的,需经历长期的由粗到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 (2)油气田是流体的矿藏,凡是有联系的油藏矿体,必须视作统一的整体来开发,不能像固体矿藏那样,可以简单地分隔,独立地开发,而不影响相邻固体矿藏 的蕴藏条件及邻近地段的含矿比。 (3)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每口井的双重作用——生产与信息的效能,这是开发工作者时刻应该研究及考虑的着眼点。 (4)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油气田地域辽阔,地面地下条件复杂、多样;各种井网、管网、集输系统星罗棋布;加之存在着多

油藏工程基本名词解释

六、掌握常用的油藏工程基本名词解释。 1.油田勘探开发过程: (1)区域勘探(预探):在一个地区(盆地或坳陷)开展的油气勘探工作。 (2)工业勘探(详探):在区域勘探所选择的有利含油构造上进行的钻探工作。 (3)全面开采 2.油藏(Oil Reservior):指油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 3.油气藏分类: (1)构造油气藏:油气聚集在由于构造运动而使地层变形(褶曲)或变位(断层)所形成的圈闭中。 (2)地层油气藏:油气聚集在由于地层超覆或不整合覆盖而形成的圈闭中。 (3)岩性油气藏:油气聚集在由于沉积条件的改变导致储集层岩性发生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岩性尖灭和砂岩透镜体圈闭中。 4.油田地质储量:N=100Ah?1?S wiρ0/B oi 5.气田地质储量:G=0.01Ah?S gi/B gi 6.油气储量: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 7.油藏驱动方式(Flooding Type): (1)弹性驱动(Elastic Drive):在油藏无边水或底水,又无气顶,且原始油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时,随着油层压力的下降,依靠油层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能驱动的方式。 (2)溶解气驱(Solution Gas Drive):在弹性驱动阶段,当油层压力下降至低于饱和压力时,随着油层压力的进一步降低,原来处于溶解状态的气体将分离出来,气泡的膨胀能将原油驱向井底。 (3)水压驱动(Water Drive):当油藏与外部的水体相连通时,油藏开采后由于压力下降,使周围水体中的水流入油藏进行补给。 (4)气压驱动(Elastic Drive):气压驱动的油藏存在一个较大的气顶为前提,在开采过程中,从油藏中采出的油量由气顶中气体的膨胀而得到补给。 (5)重力驱动(Gravity Drive):靠原油自身的重力将原油驱向井底的驱油方式。 8.划分开发层系:把特征相近的油(气)层组合在一起,用单独的一套生产井网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生产规划,动态研究和调整。 9.注水(Water Injection):为了保持油层能量,通过注水井把水注入油层的工艺措施称为注水。 (1)早期注水:在油田投产的同时进行注水,或是在油层压力下降到饱和压力之前就及时进行注水,使油层压力始终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或保持在原始油层压力附近。 (2)晚期注水:油田利用天然能量开发时,在天然能量枯竭以后进行注水。

油藏工程在线考试

课程编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期末考核《油藏工程》 一、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油田开发的程序。 1、合理的油田开发程序就就是正确的处理好认识油田与开发油田的矛盾,把勘探与开发油田的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分阶段、有步骤的开发油田。其开发程序为: (1)在以见油的构造与构造带上,根据构造形态合理布置探井,迅速控制含有面积。 (2)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打一批资料井,全面了解油层的物理性质在纵向与横向的变化情 况。 (3)采用分区分层的试油试采方法,求得油层生产能力的参数。 (4)在以控制含有面积内开辟生产试验区。 (5)根据岩心、测井与试油试采等进行综合的研究,做出油层分层对比图、构造图与断层 分布图,确定油层类型,然后做出油田开发设计。 (6)根据最可靠最稳定的油层钻一套基础井网。 (7)在生产井与注水井投产后收集实际的产量与压力资料进行研究,修改原来的设计指标,定出具体的各开发时期的配产配注方案。 2、井网密度对开发效果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对非均质油层稀井网将使储量损失增加,这可在剩余油饱与度高的部分钻加密井,改善开发效果⑤对均质油藏,井网密度的影响就是不大。 (2) 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①能提供所需要的采油能力 ②提供足够的注水速度,以确保所需要的采油能力③以最小的产水量达到最大的采收率 ④设法利用油藏的非均质性的差异、地层裂缝、倾角等方面的因素⑤能适合现有的井网,打最少的新井与邻近各区的注水方案相协调。 3.解释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各种原因。 (1)早期段:主要反映井筒或近井地层影响 ①井筒储存效应,井筒储存流体或续流对井底压力的影响,主要就是由地面开关井造成的; ②表皮效应,钻井与完井过程中,由于泥浆渗入,黏土分散,泥饼及水泥的存在,以及地 层部分打开,射孔不足,孔眼堵塞等,使井筒附近地层中存在污染带,造成井筒附近地层渗透率下降,在渗流过程中存在附加的压力降。 (2)晚期段:外边界作用阶段 ①如果为无限大油藏,径向流动阶段一直延续下去。②若有封闭边界: A、过渡段,径向流动阶段到边界影响的阶段; B、拟稳态流动阶段,主要反映封闭边界的影响。 C、拟稳态流动阶段:任意时刻地层内压力下降速度相等; ③若有定压边界: A、过渡段,径向流动阶段到边界影响的阶段; B、稳定流动阶段,主要反映定压边界的影响。稳态流动阶段:地层内压力不随时间变化; 4.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1) 把特性相近的油层组合在同一开发层系,以保证各油层对注水方式与井网具有共同 的适应性,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层间矛盾。 (2) 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应具有一定的储量,以保证油田满足一定的采油速度,并具有 较长的稳产时间与达到较好的经济指标。 (3)各开发层系间必须具有良好的隔层,以便在注水开发的条件下,层系间能严格的分开, 确保层系间不发生串通与干扰。

中国石油大学考试期末复习题——《油藏工程》

《油藏工程》期末复习题一、概念/解释题(可用公式答题) 1、复杂断块油田 2、切割注水 3、井筒存储效应 4、采油速度 5、水侵系数K2 6、试采 7、地层系数 8、含水上升率 9、储量丰度 10、表皮效应和表皮因子 11、注水方式12、驱动指数 13、底水锥进 14、面积注水 15、周期注水 16、产量递减率 17、视粘度 18、单储系数 19、导压系数 20、油田开发 21、调查半径 二、简述题 1.简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 2.应用水驱特征曲线示意图评价油田开发调整后措施有效、无效、变差。 3.若规定采油井为中心注采单元为“正”,试绘出反九点法面积井网示意图(井位画在节点上),写出这种井网的注采井数比,并通过绘图说明如何将油井转注把“反”九点法井网变为五点法井网。4.地层压力频繁变化对弹塑性(压力敏感)介质油藏产生的影响。 5.解释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各种原因。 6.简述油田开发的程序。 7.油藏物质平衡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方程的推导方式。 8.水压驱动的开采特征。 9.井网密度对采收率的影响及布置井网时应满足的条件。 三、综合应用题 1.给出弹性水压驱动的形成条件,推导其物质平衡方程式,并指出这种驱动方式的生产特征(画出示意图)。 2. 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 3. 叙述MBH法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 4. 推导考虑毛管力、重力,一维均质地层的分流量方程,分析影响含水率大小的因素?

《油藏工程》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概念/解释题(可用公式答题) 1、复杂断块油田:含油面积小于l km 2 的断块油藏,且地质储量占油田总储量50%以上的断块油田,称为复杂断块油田。 2、切割注水:利用注水井排将油藏切割成较小的面积,成为独立的开发区域 3、井筒存储效应:在压降或压力恢复试井中,由于井筒内流体的压缩性或其它原因,往往会出现在油井开井和关井时,地面流量和地下流量不相等,出现了续流和井筒存储现象,而这两种现象对压降试井和压力恢复试井产生的影响叫井筒存储效应。 4、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5、水侵系数K 2:单位时间单位压降下,侵入到油藏中的水量。 6、试采:开采试验。试油后,以较高的产量生产,通过试采,暴露出油田生产中的矛盾,以便在编制方案中加以考虑。 7、地层系数:地层渗透率与厚度的乘积,可根据试井曲线的不稳定流阶段曲线斜率求得 m B q kh μ310121.2-?= 8、含水上升率: ()'w w w w f s f s ?= ? 9、储量丰度:oi o wi o B S h A N /)1(100/ρφ-==Ω 10、表皮效应和表皮因子:地层受到损害或改善,井筒附近地层渗透率发生变化,在渗流过程中存在附加的压力降,该现象称为表皮效应。其影响大小用无因次常数s 表示,称作表皮因子。并且: ) 2//(kh q p s s πμ?= 11、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层所处的部位和注水井与生产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12、驱动指数:某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13、底水锥进:在有底水的油藏中,油井生产时的压力梯度使近井地带的油水界面升高,油层下面较重的水使流体梯度得以平衡。在平衡力作用下使油水界面呈锥状分布,这种现象叫底水锥进。 14、面积注水:注水井和生产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地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其实质就是把油层分割成许多更小的单元,一口水井控制其中之一并同时影响几口油井,而每一口油井又同时在几个方向上受注水井影响。 15、周期注水:周期注水就是周期性地改变注入量和采出量,在地层中造成不稳定的压力场,使流

油藏工程技术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是功不可没的。如今,石 油的开采逐渐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瓶颈,这也给油藏工程的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近年来,我国在油藏工程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将众多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到了其中。有储层精细描 述技术、储层自动识别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术、剩余油综合描述技术、油藏数值描述 技术以及油田开发规划方案优化技术。本文主要以油藏精细描述技术、多学科油藏描述技 术为主,介绍它们的应用和发展。 精细油藏描述技术 主要内容  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对油田挖潜和提高采收率,以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1 ] 。其主要任务是以剩余油分布 研究为核心,充分利用各种静态和动态资料,研究油藏范围内井间储集层参数和油藏参数的三 维分布,以及水驱过程中储集层参数和流体性质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建立精细的油藏属性定 量模型,并通过对水驱油规律、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其分布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剩余油分布模型,为下一步调整挖潜及三次采油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2 ] 。 发展前景 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是全球油田开发领域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自油藏地质师和工程师们集中 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多学科多专业联合攻关以来,取得了较大进展,从此油藏描述 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以用“精细化”来形象地概括。“精”就是要定量化和提高精确度;“细”是描述的内容和尺寸愈来愈细,也就是分辨率要求愈来愈高。在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推 动下,精细 油藏描述研究开始了由定性到定量、由宏观向微观、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历程。 现状 目前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 ①井间储集层分布及精细储集层地质 模型; ②开发过程中储集层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③开发过程中流体性质的动态变化特征; ④剩余油分布特征,关键问题是建立精细储集层地质模型,确定剩余油分布特征。 1. 2 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技术水平 由于国内外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发展的历史过程不同,所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也各有侧重,故形 成的研究技术也各有特点。 在沉积学方面国内外研究水平大致相当,但由于中国油气田以陆相储集层为主,在湖盆沉积 学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沉积学理论和工作方法,并在石油行业制定了油藏描述沉积学 研究规范,在油田开发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在地质学定量研究方面,国内外水平接近,都建立了几个定量地质学与原型模型研究基地,国 外以美国Gyp sy 剖面为代表,国内以滦平扇三角洲和大同辫状河露头为代表,通过定量地质 知识库的建立,为在更精细的尺度上描述和预测储集层的空间分布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板[3 ] 。 在测井技术方面,国外公司在测井系列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占有领先地位,而国内主要是 引进和开发利用国外测井技术。近几年来,国内在利用常规测井解决裂缝问题、进行水淹层 和低电阻率油层解释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4 ] 。 在开发地震技术上,国外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在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处于领先水平,但在预 测精度上仍然存在技术瓶颈,特别是对薄层的预测较难。国内仅部分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体系,对6m 以下的薄储集层还难以准确预测。 地质建模中的随机算法是目前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国外已经建立了一套较成熟的算法体系,并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商业性软件,国内则以引进应用为主。

油藏工程第三章

第三章 1.分析对比均质油藏具有有限导流能力裂缝的直井与水平井的流动形态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析对比由两个生产层组成的油藏和双重介质油藏生产时的渗流特点。 3由试井分析方法、,测井方法及试验方法得到的渗透率值各代表什么意义? 4无限大层状油藏中水平井有哪几种流动形态? 5用井间示踪方法确定油藏井间参数的步骤是什么? 6分析图3—63中产液剖面变化情况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7有一生产井位于直线断层附近,该井到直线断层的距离为d,它以定产量q生产tp时间后停产,试推导生产时间t(t~tp)时井底压力表达式及停产Δt时的井底压力恢复公式. 8.在已开发的油藏中有一口井以44.52m3/d的产量自喷生产了10天后关井测压力恢复。在生产期间发现油管压力大约0.169MPa/d的速度下降。油藏性质如下:Ct=1.76X10(-4)MPa(-1);h=12.2m;Bo=1.31;rw=10cm;u0=2,0mpa.s。压力恢复数据见表3所示。 表3 求渗透率k及表皮系数s。 9.某断块一口新井投产,恒定产量q=62.8m3/d; u0=3.93mPa.s; B=1.243; 油层厚度h=39.5m. 投产后,井底压力资料如表4所示。 试求地层参数kh及表皮系数s。 10.某探井油层中部实测压力恢复数据如表5所示。 油井数据:关井前稳定产量Q=28t/d,地面原油相对密度γo=0.85,原油体积系数为Bo =1.12,地下原油粘度u0=9mPa?s,油层综合压缩系数为Ct二3,75X10(-4)MPa(-l),油层

厚度为8.6m,油井半径rw=10cm,孔隙度为声Ф=0.2,求: (1)油层流动系数及有效渗透率; (2)导压系数; (3)折算半径。 11对某一油井进行关井测试,关井前的油井稳定日产量q=45m3/d,累积生产时间T=230小时,体积系数B=1.31,油层有效厚度h=12m,地下原油粘度uo=2mPa.s,综合弹性压缩系数Ct=2.2X10(-4)atm(-1),孔隙度Ф=0.1,供油面积A=0.12km2,油井半径rw=10cm,测试数据如表6所示。 求:(1)油层流动系数及有效渗透率; (2)导压系数; (3)平均地层压力。 12.叙述双重介质油藏的压力降特征. 13.叙述均质油藏压裂井试井时不同时期的井底压力动态。 14.对某一区块气井进行测试,数据如表7所示。 又已知:rw=9cm,气层温度T=93℃,试井时地层平均压力198atm,关井前井底流压 165atm,关井前稳定产量为85 000m3/d,累积产气量3.54X100000m3,天然气地层条件下压缩因子为Z=0.809,地层厚度25.5m。求: (1)地层流动系数及有效渗透率; (2)确定原始地层压力. 15.简述试井分析方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