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潘石屹上世纪90年代逃顶海南房地产泡沫

潘石屹上世纪90年代逃顶海南房地产泡沫

潘石屹上世纪90年代逃顶海南房地产泡沫
潘石屹上世纪90年代逃顶海南房地产泡沫

潘石屹五斤桔子逃生记:上世纪90年代逃顶海南房地产泡沫“天涯、海角”是海南两处最著名的景观。

然而,那只是在当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前,当泡沫破裂之后,海南的著名景观也就升级为“天涯、海角、烂尾楼”了。

人人都在玩的“击鼓传花”

上世纪90年代的海南,是个疯狂激情下的疯狂地方。

那时,几乎每个在海南的人都在疯狂地玩一个叫做“击鼓传花”的炒作房地产的游戏,说句不好听点,应该称之为“博傻”游戏。每个人都在热浪传递中地避免自己成为最后那个接棒的“傻子”,于是,每个人都在尽快地把手中的房子、地皮转给下一个接棒者。

在这种心理下,“花”越传越快,房价越炒越高。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3年,增长超过4倍。房价高涨的背后,海口市地价由1991年的几十万元每亩,一路狂飙至680万元每亩。

与房价、地价同时高涨的还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数量。前来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公司可谓络绎不绝,最多时每天竟然高达300家。高峰时期,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5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平均下来,每320个人就有一家。

紧锣密鼓,夜以继日。

终于,有一天,鼓声停止。1993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针对房地产,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那些刚刚在高位接盘的开发商们无法找到下家,只好“花落我家”,然而,细看手中“花”,却发现“很多项目其实才挖了一个大坑”。

而这场泡沫最后的遗产,就是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和800亿元积压资金,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甚至出现建国以后第一家因支付危机而被央行宣布关闭的银行。而那些在政策出台之前就意识到泡沫的危险性,从而可以全身而退的人们,是如何做到“身在此山”却“云深知处”呢?

逃顶者的故事

潘石屹:五斤桔子的海南逃生记

“1989年我去了海南。海南特好!整个气氛都特别自由,周围大部分也都是北方人,大家都是闯天下的,什么都能谈得来。那时候挺穷的,可我穷,还有比我更穷的!”这是现任SOHO中国[3.77 -0.79%]董事长的潘石屹初到海南的感受。

1989年,只有26岁的潘石屹无家无业,刚刚从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两年。没有光头,没有黑框眼镜,更没有SOHO中国。

当年的他,只是个砖厂的厂长。潘石屹是跟着一位老板来到海南的,他的老板承包了一个砖厂,让他当厂长,负责300个民工的生产生活问题。他乐在其中,觉得“至少自己可以做主,按照自己的意愿管理一支队伍”。1990年春节前后,海南岛刮了一次特大的台风,经济一片萧条。砖没人要,大家的生活也都相当困顿,甚至长时间挨饿。不过,这一切都没把潘石屹从海南吓走。

1990年,潘石屹认识了冯仑和王功权等人,并和易小迪、张民耕等人在海南成立了万通的前身——海南农业高科技联合开发总公司(简称“农高投”),他们瞅准机会,也加入了当时热火朝天的炒房大军中。

“一开始都不敢相信,不敢签。在1楼签了房产买卖合同,到6楼加价就卖了。现在想想都害怕。”潘石屹这样回忆他刚加入炒房大军时的情景。不过,虽然战战兢兢,潘石屹也很快赚到他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而且,更值得庆幸的是,他并没有因为赚钱容易而变得失去理智。当很多人都在将一个大坑炒成一座大厦,甚至一个大坑被当作大厦转手十几次也无人知晓它只是一个大坑时,他竟然锲而不舍地要求去海口市规划局查看房地产项目资料。

这,正是他逃生的关键所在。

1992年底的一天,潘石屹去海口市规划局了解一个项目的产权问题,可是在规划局却吃了闭门羹。规划局的一位小伙子说“这是保密文件,你不能查。”潘石屹不想空手而回,只能在规划局门口徘徊。这时,一位也来规划局办事的熟人给他支了一招,说,“你啊,得买一斤桔子!”

潘石屹办事心切,就买了五斤桔子送到规划局,小伙子见了,就把一摞资料给了他:“查吧。”这一查,让潘石屹吓了一大跳。他发现,海口市整个报建面积除以该市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人均面积达到50多平方米,而当时北京的人均面积才不过7平方米。在潘石屹看来,这个数字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海南房地产行业要出事了。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天要塌下来了!”潘石屹说,“没有任何需求支持的供给,这不就是泡沫吗?”由此,五斤桔子给了潘石屹一个逃生的证据。之后,他带着在海南赚得的第一个100万及时撤离,来到北京寻求发展,成功躲过了半年后海南房地产的泡沫破裂。

也正是因此,才有了现在SOHO中国的版图,有了现在的潘石屹。

冯仑:野蛮生长的“原罪”反省

说完潘石屹五斤桔子的逃生经历,我们接下来要提到的是“万通六君子”的另一人——冯仑。按说当时从海南逃生的计划,应该是六君子一起做出的决定,但是基于冯仑超强的个性,这里有必要把他的经历也拿来分享,也许他的总结与思考会带来不一样的角度。

与潘石屹一样,冯仑初到海南,也不是直接就做房地产生意的。但和潘石屹一样,回忆起最初的那段海南岁月,也是充满着快意的,用冯仑的话来说就是“天天过年,夜夜结婚”。

1988年,冯仑作为海南改革发展研究所的副所长来到海南岛,主要“负责招人、组织研究队伍并管理《新世纪[40.250.63%]》杂志”,看来,冯仑是作为一个官员、文化人和海南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之后,他离开了海南,与当时的中国首富牟其中分分合合,直到1991年他才回到海南,和“万通六君子”一起用大家凑的3万多块钱注册了“类似皮包公司一样的公司”,开始运作第一单房地产业务。

在当时的海南,炒卖地皮应该是最快的暴富手段了,“很多楼盘一拿到报建批文就登广告,连地基还没有开始打,价格就已经翻了几倍”。这样,很快,冯仑也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像是大姑娘初婚,很幸福。幸福又糊涂。”冯仑这样描述自己赚到第一桶金的感觉。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潘石屹发现“天要塌了”的时候,冯仑也从另一个角度嗅到了海南楼市的危险气息:“当时海南省有18000家房地产公司,可是海口当时本土人口不到30万!”

就这样,冯仑与潘石屹达成共识,万通成功躲过了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然而,冯仑并没有停止对此事的思考,在那种“数钱数到手抽筋”的背景(用一些亲历者的话来说,“那时候人人眼睛都是绿的,看到天上掉钱,谁的腿拔得掉?”)下,如何说服自己的内心,如何平衡内心放与不放的纠结,乃至于在90年代末期,万通高速扩张后如何及时收缩,“把所有和北京没关系的、跟房地产没关系的项目都砍掉”,冯仑有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很多人收不住?“其实是男人张狂、征服的本性和想要成为一世英雄的虚荣心把事业的方向给误导了。”虚荣之心往往无止境,赚了第一桶金就想赚第二桶,成功一次就想成功第二次,以至于看不清自己,看不到事物的基本和实质。所以在冯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四个大字“守正出奇”,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老想着弄热闹事,要控制住基本面。“古法说奇正之术交相为用,一个人老是出奇,奇多了就成了邪,要以正合以奇胜。”

他们的反思

“从海南活下来以后,知道了公司的发展有三样东西绝对不能靠——不能靠爹,不能靠天,不能靠买地。”冯仑这样总结道。事实上,在离开海南的这些岁月里,冯仑依然在关注海南,“我经常思考1993年泡沫破灭以前的海南和这五六年以来的海南有何不同。”

在冯仑看来,当年的房地产完全是炒起来的,没有任何真实的需求。而现在海南有真实的需求,但他对短期内海南房价过快增长的势头很担心,“有些楼盘爆炒到一天涨1000元/平方米,这不正常,会破坏这个市场,而且会使市场走形。”

而潘石屹从海南全身而退之后,在发展上一向是小心翼翼。SOHO中国[3.77 -0.79%]目前只在北京、上海的繁华地段做项目。他说“房地产业不应该是一棵参天大树,它应该是爬山虎:只有工业、农业、旅游等各行业发展起来,房地产才能发展起来。”潘石屹直言,10多年前,海南房地产就是因为没有实体经济支撑,所以成为泡沫。现在海南被定为国际旅游岛,如果先发展旅游业,再发展房地产业;或者旅游业与房地产业同步,海南的房地产业就不会是泡沫。如果没有别的行业支撑,而只发展房地产行业,那它还是泡沫。

后记:其实,从海南泡沫中逃生的还有很多人、还有很多故事,他们或许就是身边某个您熟知的地产大佬,或许拿着当年在海南炒房的第一桶金转行做起别的生意,也一样风声水起。当然,还有很多没有及时抽身,在海南房地产泡沫中败北的人们的故事。但,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相信海南岛蓝色无际的海洋,白色刺眼的太阳一定会留在他们心中。谨以此文献给正在炒作海南房地产和海南概念股的朋友们,希望这些当年的经历能对你们今后的操作有

所借鉴!-

房地产产生泡沫的原因及其防范策略

学号: 现代房地产投资与开发结课论文 课题名称:房地产泡沫产生原因及防范策略研究院(系): 姓名: 指导老师: 班级: 日期:2014/12/25

摘要:本文运用综合分析和归纳的方法,通过中国知识网和万方数据等数据库,运用高级检索方法,在“篇名”处输入了“房地产泡沫成因”和“防范策略”两个关键词,搜索有关房地产泡沫成因和防范策略的相关学术论文,然后按照时间排序,选择了近十几年关于房地产可行性研究的20篇学术论文作为参考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概述了房地产项目泡沫的成因及其防范策略,认为是否能够有效的预防房地产泡沫是我国房地产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最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房地产泡沫的预防不仅仅需要政府转变观念,还需要严格控制银行贷款,并且进行有效的土地制度改革,从而防止房地长泡沫的产生。 关键词:泡沫经济、房地产泡沫成因分析、房地长泡沫防范策略

1前言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关系到整个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样,房地产泡沫会给人们及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在新形势下,中央政府要房地产房地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要保持高度的理性、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正确引导、适时监测,以防房地产市场的“虚假繁荣”,乃至重蹈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海南房地产泡沫覆辙(1)。 2泡沫与泡沫经济 2.1泡沫的定义 2.1.1泡沫经济现象的历史回顾 荷兰1634-1637年的郁金香泡沫 密西西比股市泡沫(法国) 南海泡沫 日本房地产泡沫 我国1910年的橡皮风潮、80年代长春的“君子兰”泡沫、1992年-1993年海南、北海房地产泡沫。 2.1.2泡沫的定义 概念:泡沫是由投机导致的资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持续上涨。泡沫又称价格泡沫、资产泡沫(asset bubble),或投机泡沫(speculative bubble),或资产价格泡沫。 两重含义:(1)指资产价格脱离市场基础持续急剧上涨的过程或状态;(2)指资产价格高于由市场基础决定的合理价格的部分。(2) 2.2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3) 2.2.1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指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不仅包括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建筑等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商业、教育、文化、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 2.2.2虚拟经济 虚拟经济是指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虚拟资本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主要包括银行信贷信用、有价证券、产权及各种金融衍生品等。 2.2.3泡沫经济 泡沫经济是指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的股票和房地产等长期资产价格迅速的膨胀,虚拟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实体经济增长速度所形成的整个经济虚假繁荣的现象。 2.3价格波动、通货膨胀与泡沫经济 2.3.1价格波动与泡沫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经历了三次较大的调整。即:1994-1997年政府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降低高通胀率,使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一次“软着陆”;1998-2002年财政货币政策由适度从紧转向积极有限度扩张,扩大内需,降低高失业率,使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第二次“软着陆”;2003年下半年至今政府采取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抑制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减缓物价上涨压力,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避免大起大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中国这些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实践证明,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及相关宏观政策措施,解决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问题,以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和人民币币值的基本稳定。这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1994-1997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适度从紧 1988年中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全国各地发生了抢购商品潮。于是中国政府从1988年的第四季度起实行严厉的“治理整顿”,利用各种手段紧缩投资和货币投放,结果使得价格的上升速度迅速下降。1990年零售商品价格降到只比上年上升2.1%,居民消费价格上升3.1%。严厉的紧缩也引起了经济增长速度的迅速下滑。为了扭转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随即放松。从1991年开始经济又加快增长。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号召加快改革和发展。“南方谈话”推动了新的改革热潮,也促进了经济的上升势头。在1992年国民经济新一轮高涨中,地方、部门、企业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但中央政府的领导部门对于推进改革显得消极被动,没有采取措施来推进财政、金融、国有企业等改革长期落后的部门。同时,采取了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增长。各地把注意力放到了划开发区、铺基本建设摊子等方面,很快掀起了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债券热、股票热、期货热等经济气泡,经济迅速达到过热状态。由此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通货膨胀开始攀升,并且在达到高位后长时间居高不下。到1993年上半年,由于投资急剧膨胀,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迅猛增加,各地普遍建立经济开发区,结果导致了比1988年更严重的通货膨胀。 1993年6月,中国政府决定采取两方面的措施来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保

海南岛地形地貌概况及其变化情况(以西部为例)

海南地理环境调查 一、海南省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地形与地貌 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核心,占全岛面积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 %。西、南、中沙群岛地势较低平,一般在海拔4-5米之间。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东北至西南长约20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O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港湾68个,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海南岛热带面积占全国热带总面积的42.4%。 环岛平原在地区分布上,琼北有文昌海积平原,琼西北有王五——加来海积阶地平原,琼南有琼海——万宁沿海平原和陵水——输林沿海平原,琼西南有南罗——九所滨海平原。南海诸岛地形具有面积小、地势低的特点。其中以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面积较大,计1.8平方公里,其余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最高的西沙群岛石岛,海拔也不过12~15米,其余一般都只高出海平面4~5米。此外,还有一群暗沙——水表岛屿。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从岛北的海口市至越南的海防仅约22O海里,从岛南的榆林港至菲律宾的马尼拉航程约65O海里。 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在海南岛东南面约300多公里的南海海面上。中沙群岛大部分淹没于水下,仅黄岩岛露出水面。西沙群岛有岛屿22座,陆地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永兴岛最大(1.8平方公里)。南沙群岛位于南海的南部,是分布最广。暗礁、暗沙、暗滩最多的一组群岛,陆地面积仅2平方公里,其中曾母暗沙是我国最南的领土,南海诸岛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交通的必经之地,在国际海运航线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海南岛地貌分区和分类 1地貌区的划分 地貌区是根据岛内地貌的宏观差别,即区域地貌的综合特征来划分的,它受宏观的新构造运动格局和影响新构造条件的大地构造基础控制. 海南岛全境可划分为 2 个地貌区,即北部台地平原区和南部山地丘陵区,其分区界线大部分为区域性断裂,这些区域性断裂有的是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界线,有的则是二、三级构造单元界线,其两侧新构造升降情况或幅度不同,从而造成了地貌宏观特征的差异 2. 地貌亚区的划分 地貌亚区是在地貌区内根据区域地貌的具体差异来划分的次一级地貌,其划分的依据为:在山地、台地和丘陵区为区域性断裂,两侧为不同升降幅度所控制的切割深度不一的山地、台地、丘陵和山间盆地;平原为不同的新构造沉降幅度和河流堆积强度所造成的区域性地貌以及残留的丘陵区. 在全岛的 2 个陆地地貌区内共可划分出14个地貌亚区(见图1)

浅谈当前海南房地产的营销策略

浅谈当前海南旅游房地产的营销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的复苏,海南房地产业摆脱了以前的“烂尾楼”,尤其是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海南的旅游产业脱颖而出,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和拉动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的提出更是加速了海南房地产的发展。海南要健康稳定的发展旅游房地产业,就需要了解市场,组建人才队伍,注重营销策略,提高核心竞争力等。 【关键词】房地产 SWTO 发展状况营销策略 1、了解旅游房地产的概念 本人大致的了解了一下,广义上,所有与旅游结合的房地产都可以叫做旅游房地产;狭义上,旅游房地产是以旅游区域的自然景观,深厚的历史积淀,浓郁的文化气息等为开发机会,以优美的景观和良好的度假配套设施为依托,以本地区和本地区以外的人群为主要的销售对象的房地产项目旅游。 2、对海南房地产业市场SWTO的分析 优势(strenght) 海南省位于中国的的最南端,拥有各式各样的奇特的地貌景观,比如五指山,尖峰岭,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等。地处热带海岛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四季如春,是适合众多老年人的养老圣地,也是冬季避寒的不二选择。而且这里的名族特点明显,有些

地方还保留着最原始的织布方式和生活面貌。这里还有亚洲小姐选美赛事,博鳌亚洲论坛,吸引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到此一游,人流量还是比较多的。 劣势(weakness) 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海南一直远离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甚至难以有效地得到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辐射,还有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房地产泡沫和21世纪初区域的经融危机则长期拖累了海南经济的发展 机会(opportunity) (1)、是全国唯一全省范围内的经济特区,而且还在2010年确定了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促进旅游房地产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前景 (2)、软硬件不断的完善,比如三亚的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的美兰国际机场,海南东环铁路,为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交流有了更好的条件威胁(threat) 旅游房地产的建设,势必会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也破坏了自然的生态资源, 3、对海南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状况的分析 3.1旅游房地产的“泡沫问题” 过热的投资聚集,势必会产生供大于求的恶性供需关系,尤其是旅游业是对突发事件毫无抵抗力而且很脆弱的产业,如一颗炸弹毁掉巴厘岛整个旅游产业。还有很多的空置房和半拉子工程,这是对资源

九十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九十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开发商纷纷逃离或倒闭,银行顿时成为最大的发展商,不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度高达60%以上。当银行开始着手处置不良资产时,才发现很多抵押项目其实才挖了一个大坑,以天价抵押的楼盘不过是“空中楼阁”。 1992年8月,正在海南“淘金”的潘石屹已经靠炒房炒地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发现,他还准备继续“淘”下去。 为了核实一个项目的审批情况,潘石屹以五斤橘子和一条香烟的代价获准查阅有关内部资料,他意外发现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已达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才7平方米。凭着直觉,潘石屹意识到,“海南的房地产要出事了”。包括冯仑、易小迪、王功权在内的6位合伙人马上决定分家,撤回北京发展。 一年后的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致命,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烂尾楼遍地。 对于潘石屹以及其他经历过上世纪末“中国经济软着落”的人来说,1993年下半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1988 年8月23日,有“海角天涯”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立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海口,这个原本人口不到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随后,中央向全国传达了《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事实上,大部分人和潘石屹一样,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古老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 时隔十五年,下面的这组统计数字,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游戏的热火朝天: 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

从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到2000年初的十年工作经历中我了解到一个

从90年代初我大学毕业到2000年初的十年工作经历中,我了解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根本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卻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事实上,在世界各大都市的高档购物商场或名店街都充斥着各型各色的漂亮衣裙,这些变化莫测的时装把我们的都市生活装扮得绚丽多彩,充分满足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欲望,并几乎让我们相信:你可以买到你能想到的一切。 但随着年龄与阅历渐长,艺术的吸引力对我有增无减。艺术世界在我眼前展开的动人心魄的精神图景带给我丰厚的精神食粮和与隔世知音相遇的幸福感,我的旅行越发深入偏远的与城市迥异的乡野,这些带给我对生命价值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我不满足于服装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及装饰性的功能,更不可能把获得名誉与利益作为支撑我的工作目标,我渴望服装之于我如同油彩之于画家、石头之于雕塑家一样,拥有作为一种单纯的艺术创作语言的独特表达,让人们不停留于对其表面形态的观赏,而走向内心世界最深处的交流与思考。我对于人的心灵生活和灵魂世界具有天生的强烈的探究愿望,通过那些深深感动我的艺术作品,我深信最伟大最高尚的创作动机应该是出于“关心人”,对“人”本身的终极关怀-关心人的情感、关心人的精神世界。这种关心包含了爱,但比爱更为广阔、更无条件。我认为好的艺术应该能够探及人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里最深刻最强烈的那些部分,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历史

的记忆,把那些曾经存在于人类生命中的珍贵情感和价值永远地保留下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是谁。 我不满足于一般表像世界对于服装仅仅出于视觉上的赏心悦目或一般人出于实际功能性的购买,我深信服装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语言,具备观念传播、精神交流的无限可能性,甚至能够引发深思继而改变行为。我追求的精神价值和目前的流行时尚完全相反,事实上,恰好是人类历史所经历的那些质朴时代深深吸引着我,那时的人们怀着对大自然深深的敬畏和对事物最初始的认识,过着一种最为本质的简朴生活。那些来源于生活而非出于名家大师名下的质朴之作具有强烈的时间穿透力,没有一丝的矫揉造作和对功名利禄的贪欲,横跨了千百年撞击着现在的心灵。这就是我的追求,让服装回到它原本的朴素魅力中,让人们被过分刺激的感官恢复对细微末节的敏感。今天的时代中真正的时尚不再是潮流推动的空洞漂亮的包装,而应该是回归平凡中再见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其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 在经历了阶段性的演进后,我对设计师的身份的认识归纳为: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者、世界的先知先觉者、时代道德的引领者。 我们目前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呢?人类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后于18世纪末期进入了席卷全球的工业时代,这200年来人类的生活巨变甚至超过了过往历史的总和,人类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商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滋生的各种欲望却越发难以满足。这是一个贫富分化十分严重,战争不断的难以安宁的世界。而到了21世纪的开端,全球人类更不得不同时面对过去200年工业疾速发展中的短视与激进带来的严峻的环境问题,网络的普及让这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难以负荷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和索需无度。全球经济令人类在过去漫长的几千年里孕育的多样性的文化差异被迅速地同化,传统技艺变成只能退缩到博物馆的玻璃柜里的东西,却在我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我的正在经历巨变的祖国更有很多人为追赶未来而抛弃传统,实在令人心痛。

2011年高考真题——历史(海南卷)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与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得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得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她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 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 “分王子弟,以为屏藩”,就是历代分封子弟得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血缘分封就是中央集权得基础 C.分王子弟就是皇权得一种体现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 “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就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得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得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得意愿 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得就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4.《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得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 居新都”。这里得“契丹省”指得应当就是 A.岭北行省 B.辽阳行省 C.甘肃行省 D.云南行省 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就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 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就是棉纺织发展得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 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就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就是基于她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得阐释 B.对宋明理学得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得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得叛逆 8.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大体沿袭明制,主管一省之民政、财政得官员,俗称“藩台”。该官职得 正式名称就是 A.节度使 B.枢密使 C.三司使 D.布政使 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得原则:“我所给予平民得适可而止,她们得荣誉不减 损也不增多:即使就是对那些有财有势得人也一样,我不使她们遭受不当得损失。”在梭伦瞧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得权利 B.兼顾平民与贵族得利益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一) 在历史的年轮刚为20世纪最后的一个十年划上句号的今天,回头考察一下这段历史,人们会发现,这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差异巨大、彼此矛盾的各种物质和精神存在,都在这十年的现实舞台上拥有着自己的空间。它们纠缠杂糅在一起,形成一道奇异的共生景观。正是这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孕育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一、85新潮美术运动的影响 对当代中国美术,85新潮美术运动是一段难以忘怀的火热记忆。尽管到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它在褒贬难辩的争吵中匆匆落幕。但仍然给整个美术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并对90年代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事隔十年,我们已经能以较为冷静客观的目光评价这场运动。85新潮美术运动的起点是对“文革”期间美术异化为政治话语工具的反拨,是一次向美术艺术本体回归的潮流。但是在80年代中后期整个社会文化情境的影响下,它迅速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被卷入了一场民族精神解放与文化革新运动,并在其中充当了急先锋。“它所思考、关注与批判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以往的所谓艺术问题,而是全部的文化社会问题。85运动不是关注如何建立和完善某个艺术流派和风格的问题,而是如何使艺术活动与全部的社会、文化共同进步的问题。因此,它对艺术的批判是同全部文化系统的批判连在一起的。”1](p.206) 80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年的“文革美术”话语权力压抑,获得解放的美

术界表现出对美术艺术本体——形式和情感因素的强烈渴望。伤痕美术、惟美画风、乡土自然主义一时间成为潮流。伤痕美术以写实再现“文革”现实为手段,突出它留给整个民族几代人的心理创伤。它抛弃了“文革美术”虚假的“高大全”和“红光亮”模式,将目光对准普通人在这段历史中的生活场景,用冷、灰、暗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渲染记忆中的伤痛情感。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何多苓的《我们曾经唱过这支歌》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伤痕美术以有限的语言方式开启了新时期美术的情感表现闸门,将美术引领到关注人性深层感受的方向上来。乡土自然主义的题材从“文革记忆”转向更宽泛的小人物生活和风土人情,愤懑、感伤的情绪让位于平静的人性慨叹和风景陶醉。其中以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和罗中立的《父亲》最为突出。与此同时,惟美画风在追求形式美、反对主题先行的旗帜下开始了对美术形式因素的张扬回归。袁运生的机场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吴冠中的江南小景、靳尚谊的人体、人物油画使美术语言形式因素得到极度的突出。其间伴随着“抽象”、“形式美”“艺术本体”的理论探讨,为新时期的美术形式和语言研究确立了地位。 至此,美术界开始走出在政治话语中充当工具的命运,呈现出按自治原则发展的趋势。但是时代并没有赋予它足以相对独立发展的充分稳定的环境,随着85文化运动的兴起,它很快就被卷入了这场急风暴雨式的文化思想运动中。应该说,在85新潮美术运动的全过程中,语言的开掘尝试是一条显而易见的发展线索。在短短两三年内,当代美术

上个世界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形成民工潮

上个世界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形成民工潮 群体特点 “农民工”这个词汇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张雨林教授1983年提出的,随后被大量地引用,初始出现在中国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后来成为整个社会一种通用的说法。农民工作为世界工业化历史上的一个新概念,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新出现在中国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形成主要源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从业人员冗余,他们为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报酬,离开农业和农村进入城市成为企业员工,具有不同于企业其他类型员工的特点: 能够吃苦耐劳他们属于我国当前收入最低阶层之一,强烈渴望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农民工往往背负着尚留在农村的家庭对他们的经济上的依赖,因此他们对收入稳定有很强的偏好,这些因素使得他们有着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朴实无华和安分守己的优良传统,在有些方面起着城市劳动力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如基建工程、重体力或手工劳动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农民工;大量的农民工在城市设摊开店,从事修旧服务业、加工业、商业、饮食业等,为城市居民提供特色服务,填补城市需要而又空缺的行业;而且城市劳动力不愿意干或干不好的一些重要的脏、累、苦和危险的工作多由农民工承担。 小农思想严重他们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这些地区都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他们习惯于算小账不算大账,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小进则满不求跨越;没有远大目标,.缺乏创新意识,无法超越自我;有着许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缺少文明意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使他们过度自卑狭隘;有严重的乡土观念和传统,他们一般都是经亲戚或老乡介绍到同一个企业或地方打工的,在农忙、节日、婚嫁等时节常常要回家乡;缺乏组织观念和法律意识,碰到侵权之事较难采取法律途径讨回公道,也较少向相关部 门申请仲裁,要么聚众闹事,或是以死相挟。 文化素质偏低由于历史原因,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不熟悉社会知识和务工常识;也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对外部信息了解和接收的能力极弱,信息极不对称,兴趣品位不高,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主动精神,对自己的发展缺乏抱负和长远计划。外出打工具有盲目性;只能从事普通的劳务性工作,谋生能力弱,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不熟悉国家的法律政策,不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普遍受到歧视由于没有正式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面临一系列困难而且还要交纳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求职、就业、管理等都遇到不平等的待遇,而且随时面临被解雇的命运;享受不到任何城市职工普遍享受的养老、医疗、失业和生育等保险.,甚至连保障人身安全的工伤保险也常常没有。还要遭受雇主的歧视;在公共场所也遭受一些人及各类管理执法人员的歧视、刁难等。子女不能就近上学,私立学校费用高,进入附近的公办学校难,而且还要交一笔不少的赞助费;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一般都能享受的培训、再学习和下岗再就业等培训措施无缘。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歧视,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不同酬,就业权、受教育权和受救助权得不到充分保护和实现。 经济拮据贫困“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猫还晚,干得比驴还累,吃得比猪还差”这是形容农民工生存状况的“经典”比喻。据有关统计,70%以上的农民工月收入在600元以下,

20世纪90年代至今时装发展与流行的研究报告

20世纪90年代至今时装发展与流行的研究报告 20世纪最后十年的时尚界(1990~1999) 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能源危机进一步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成为时装设计新主题。生态热不断升温,各种自然色和未经加工的本色原棉、原麻、生丝等织造物成为人们追捧的面料。 服装造型上,追求无拘无束和舒适感,因而休闲服和便装迅速普及。重叠穿衣再次成为时髦的穿着方式,内紧外松、内短外长成为流行。衣着开始简化,内衣外穿和无内衣现象愈演愈烈。 90年代出现的“中性风潮”即女装的男性化和男装的女性化,体现出男女社会角色的趋同的现实以及人们淡化性别差异,追求个性的思想,也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著名设计师: 比利时设计师诺顿(Dries van Noten )和马丁﹒马杰拉大举进军巴黎,法国设计师长久以来缺乏新意,只剩戈尔蒂埃勉强支撑大局,不过巴黎仍是世界的时尚中心,每年两次的时装发布会,仍是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 马丁﹒马杰拉比利时设计师,崛起于20世纪90年代,他和诺顿同样毕业于比利时皇家安特卫普学院,他的第一份工作在米兰,从事流行分析,接着在法国设计师戈尔蒂埃旗下担任助手。1988年,他离职并自行创业,隔年在巴黎举办时装秀,立即受到瞩目。 马杰拉的作品充满实验风格,80年代的川久保玲掀起一股前卫风潮,马杰拉则更向前推进一步。马杰拉的作品富有创意,在他的设计中,裙子可以用西装布拼接毛衣直套到头顶,让头部和脖子结合为一……不过这些创意仅用于他自己的品牌产品中,1998年接任爱玛仕后推出的作品相对而言收敛很多,不过爱玛仕在他的主掌下的优雅风格,加上简洁的裁剪仍令人刮目相看。2004年开爱玛仕,结束了设计总监的生涯。 马克·雅各布斯 Marc Jacobs 有“坏孩子”之称的这位美国服装设计师,作为Louis Vuitton 品牌的设计师依旧我行我素:长发、纹身,一幅摇滚的打扮,在行为上也是如出一辙:如拒绝CFDA 奖,出席正式场合还是不加梳理的头发,脚上穿着网球鞋的模样。但这一切并不妨碍他赢得“纽约金童”的赞誉。 1963年4月9日,于纽约出生,16岁为Charivari 做过设计,活跃于54工作室1981年,毕业于Highof Artand Design ,后就读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与Robert Duffy 合伙组成Jacobs Duff Designs Inc 。1997年,加盟Louis Vuitton 为Artistic Director 设计总监。 让·保罗·戈尔蒂埃法国设计师,受英国“朋克女王”薇薇安·韦斯特伍德的影

房地产案例分析

2018年是王先生来到北京打拼的第五年了。五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他和无数年轻人一样,怀揣着梦想带着一腔热血来到北京,希望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北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这五年间,王先生凭借着其出色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从最初的数据分析员升职到了如今的项目经理,工资也从最初的7000元每月上升到了20000元每月。 和大多数在北京打拼的年轻工作者一样,早在2013年刚来北京的时候,房价已经让初入社会的王先生望而却步,只能与其他人合租。在这五年里,王先生一直为在某一天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而努力。可是尽管工资在不断升高,高物价和稳增不降的房价仍然让有房的梦想无法实现。经过五年来的打拼和积累,加上从父母那里得来的资产,王先生现今一共拥有约400万的存款,他在心里决定,今年无论如何也要先付首付买下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房价是一个古老的新问题。人类生活离不开房子,这就顺理成章地把房子推到了生活必需品的位置,“住者有其屋”人人都得有自己的立身之所。房子,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房价却是一个新生儿,尤其是高房价,更成了人们口中讨论最多的话题。因此,房价也就成了一个古老的新问题。 我国房价近几年持续上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的房价已经高达7万,在郊区的房价也没有在万元以下的。而大部分中级城市的房价也是很高,严重高出人们的承担水平。购房,渐渐的成为了大部分民众的新病。高房价让很多年轻人沦为了房奴,而且还要一代又一代的延续房奴传统,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国家随之相继出台了不少政策,但都没用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房价依然高得让人难以接受。 王先生是湖南长沙人,23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独自来到北京打拼,到今年已经28岁了。以前的很多同学到这个年纪都已经成家立业了,王先生的家人也常常催促他赶紧安顿下来买房结婚。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王先生感到疲惫不堪,同时也让他感到迷茫,是一直在北京闯荡好呢还是回家乡能生活得更好呢?除北京之外,王先生最近一年也在一直关注着家乡有没有更适合的工作和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不管怎样,买房是头等大事,无论回去家乡发展还是打定主意在首都扎根,拥有自己的房子都是必不可少的。 买房的主意打定了,那么什么时候买房,到底在北京还是回家买房,买房的

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

----从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internet,已经飞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被其丰富无穷的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深深吸引。但是,许多人没有能力或条件购置上网所需的微机与线路,比如学生、流动人口和收入较低者。为了满足这些人群的上网需求,网吧应势诞生了。就我国民目前的收入情况分析,投资网吧是一大商机。 [星酷网][星酷网]一、概述 [星酷网]二、----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让网吧所有的计算机共享一条pstn、isdn、hdsl\ddn等线路访问internet。投资者需要考虑局域网的组网方式、接入internet的方式、软件硬件以及耗材。选择不同的方式,将决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多少、网络的整体性能如何以及管理维护是否方便。 [星酷网]以一家网吧为例。假如该网吧有机器21台,其中一台性能较好机器做服务器星型网络局域网ip地址段192.168.0.0至192.168.0.255,掩码255.255.255.0,intenet ip地址段202.102.236.216至202.102.236.219,掩码为255.255.255.252,前者可以自定,后者需要向isp申请ddn专线10mb/s 接入internet。 [星酷网][星酷网]二、局域网 [星酷网][星酷网]---- lan的网络拓扑结构广泛采用的主要有总线型和环型。lan使用的星型结构主要是指用双绞线构成的网络。这种使用集线器(hub)构成的星型网,实质上仍然是总线型网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太网(ethernet)。 [星酷网]----下面对这两种网络结构进行比较。 [星酷网]----1、总线型网络 [星酷网][星酷网]c:client(客户机) s:server(服务器) [星酷网][星酷网]----优点: [星酷网]结构简单:网络各节点通过简单的搭线器(t头)即可接入网络 [星酷网]走线量小:星型网络需要从中心集线器向每个网络节点单独甩线,如果不用线槽走线的话,地面上经常爬满一捆一捆的网线。对于装修考究的网吧,必须要用线槽、接线盒走线,这会大量增加布线成本和工作量,在需要移动节点位置时,更是麻烦。而总线型网络所有节点共用一条电缆,走线量要比星型小许多倍,并且看起来很规整,除个别处外,可以不用线槽。所以这种布线方式最适合对网速要求不高,单个房间内有大量节点相临摆放的网吧使用 [星酷网]成本较底总线型网络因用线量小,无需集线器等昂贵的网络设备,不用线槽、接线盒等结构化布线材料,成本要大大低于星型网络。如果再采用无盘工作站,是网吧最廉价的解决方案。 [星酷网]扩充灵活:星型网络在增加节点数目时有时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如果在网络最初规划时留的空间较小,可能会遇到下列情况:可能会因为只增加一个接点而必须购买一个集线器要将线槽打开重新下线如果线巢已满或用胶沾死,就要重新布线而总线型网络只需增加一段电缆和一个t头就可增加一个节点。 [星酷网]---- 缺点: [星酷网]最高速度为10m [星酷网]无法应用交换技术

我的海南回忆

我的海南回忆 徐智雄 昨天上午我很认真的翻看了旧日记本。 我是广州市第十中学一九六六届初中毕业生,六八年我们学校到海南岛上山下乡的同学有五十一人。于1968年11月17日离开广州,18号到海口,19号到达海南岛琼中县国营阳江农场,当天晚上就把我们分配到12队、16(枫柳)队、18(上墩)队。 我们学校12位同学,另加其他学校的7位同学,一共19人分到16(枫柳)队。 在我们到达前三天,已经有17位广州知青先于我们到达了生产队。到了1969年毕业季又来了15位广州知青,合计广州知青51人。 1969年前后来了两批潮汕知青50多人,16(枫柳)队的知青共有100多人。 当年16(枫柳)队有瓦房宿舍四栋,每栋房间八个(四大四小),每个房间一分为二,茅草房宿舍二栋,每栋五个房间,每个房间住四人,茅草房里的地是泥土地,床和桌都是用树丫插在地上,然后用放一横条,再铺上板就成了床和桌子。那时没有电,靠点煤油灯照明。我们广州知青基本上都是住在茅草房。 我们队里还有一栋又高又大瓦房倉库。还有一栋伙房、一栋学校、一栋托儿所、它们都是用树木、茅草、和泥建造的。还有围着连队周边而建的:许多老工人的茅草小伙房。 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自1969年4月1日成立后,我们阳江农场属兵团6师7团,团长王金贺(现役军人),政委翟尚志(现役军人、359旅南泥湾劳动模范、全国战斗英雄、后调兵团6师任副政委)。我们枫柳队为7团16连,连长周成珊(先后调任琼中太平农场副场长、保亭XX农场场长、海南省扶贫办公室副主任),指导员沈榜赐(后调别任,接任指导员孔繁长)。 我们16连在1969年年底,先后被评为7团、6师、兵团和广州军区先进连队,连长周成珊还代表连队到广州参加广州军区积代会,是7团唯一一个被评为广州军区的先进连队。 我们在连队期间,早上六点敲钟起床,都到大伙房打早餐,七点半在操场集合上工地。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上世纪90年代海南房地产泡沫警示 1992年8月,正在海南“淘金”的潘石屹已经靠炒房炒地挣到了自己的第一个100万。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 发现,他还准备继续“淘”下去。 为了核实一个项目的审批情况,潘石屹以五斤橘子和一条香烟的代价获准查阅有关内部资料,他意外发现海口市在建人均住房面积已达50多平方米,而同期北京人均住房面积才7平方米。凭着直觉,潘石屹意识到,“海南的房地产要出事了”。包括冯仑、易小迪、王功权在内的6位合伙人马上决定分家,撤回北 京发展。 一年后的6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16条整顿措施招招致命,海南房地产热浪应声而落,数千家开发商卷款逃离,留下烂尾楼遍地。 对于潘石屹以及其他经历过上世纪末“中国经济软着落”的人来说,1993年下半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 裂,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1988年8月23日,有“海角天涯”之称的海南岛从广东省脱离,成立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海口,这个原本人口不到23万、总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也成为了全国各地淘金者的“理想国”。用潘石屹的话说,1989年他坐船来到海南时还是黑蒙蒙一片,第二天醒来, 发现一夜之间,岛上已经涌进了15万人。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随后,中央向全国传达了《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的通知》,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海南建省和特区效应也因此得到全面释放。高峰时期,这座总人数不过160万 的海岛上竟然出现了两万多家房地产公司。 平均每80个人一家房地产公司,这些公司当然不都是为了盖房子。事实上,大部分人和潘石屹一样,都在玩一个“击鼓传花”的古老游戏,他们手里传的是地皮。 时隔十五年,下面的这组统计数字,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游戏的热火朝天:1992年,海南全省房地产投资达87亿元,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一半,仅海口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面积就达800万平方米,地价由1991年的十几万元/亩飙升至600多万元/亩; 同年,海口市经济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83%,另一个热点城市三亚也达到了73.6%,海南全省财政收 入的40%来源于房地产业; 据《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1996)》统计,1988年,海南商品房平均价格为1350元/平方米,1991年为1400元/平方米,1992年猛涨至5000元/平方米,1993年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短短三年,增长 超过4倍。 与海南隔海相望的广西省北海市,房地产开发的火爆程度也毫不逊色。 1992年,这座原本只有10万人的小城冒出了1000多家房地产公司,全国各地驻扎在北海的炒家达50余万人。经过轮番倒手,政府几万元/亩批出去的地能炒到100多万元/亩,当地政府一年批出去的土地就达80平方公里。以至于次年前来视察的朱镕基副总理忍不住提醒当地政府:“北海不同于我的上海…… (北 海建设)要量力而行”。 在这场空前豪赌中,政府、银行、开发商结成了紧密的铁三角。其中银行不仅充当了游戏的鼓手和输 血机,自己也忍不住客串了一把玩家的角色。 泡沫生成期间,以四大商业银行为首,银行资金、国企、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源 源不断涌入海南,总数不下千亿。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次世界性金融危机的 比较分析及其引起的思考 摘要:频发的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总共发生了四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本文通过对这四次金融危机的比较研究,从成因背景、影响程度、各国治理措施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共性和特性分析,从而为我国经济在日后如何应付金融危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金融危机;比较研究;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比较大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1995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7—1998年)、美国次贷危机及衍生的金融危机(2007年至今)。从历史进程来看,金融危机频发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面对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普遍呼声,我国应当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以防范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可以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探讨以前各时期、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危机的特点,以期发现其中的一些共通之处,来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上面提到的四次危机都是近期在国际上影响比较大的金融危机,其产生、发展都有其自身深刻的背景原因。因此,本文分别从危机的背景和成因、危机的传递和影响以及解决危机采取的对策三个大的方面来分别对上述四次危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和比较,从中寻找一些经验和教训,希望能对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风险的防范等有所启示。 一、四次金融危机简介 第一次是1992年9月的欧洲货币危机,又称“9 月危机”。是年9月,在欧洲外汇市场出现了大量抛售英镑和里拉、抢购马克的风潮,一时间,英镑和里拉对马克的汇价急剧下挫,在官方干预无效的情况下,英镑和里拉先后退出欧洲货币机制,实行自由浮动。西班牙的比塞塔、葡萄牙的埃斯库多以及爱尔兰也受到重创。在这场危机中,英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以及瑞士等国的中央银行向外汇市场投人了近10 0亿美元的资金,损失约60亿美元。欧洲货币体系因此面临自建立13 年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它迫使欧洲货币体系在短时间内两度调整汇率,这就给欧洲货币体系乃至经济与货币联盟蒙上了一层阴影。 第二次是1994岁末199 5年初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 94年12月19日墨西哥财政部长突然宣布本国货币比索贬值15%。次日,政府又宣布中央银行不再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20世纪初-20世纪末90年代)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20世纪初~20世纪末90年代末 ◇1917.11.7(俄历10月25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8.11.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1~6 巴黎和会 ◇1921.11~1922.2 华盛顿会议 ◇1922.10 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12 苏联成立 ◇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9.1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件 ◇1933.1 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3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7.7 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9 慕尼黑会议 ◇1939.9.1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6.22 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6 中途岛战役 ◇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4.6.6 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5.8 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9.2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10 联合国成立 ◇1947.8 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 以色列建立,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7.3 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1948 美国开始“马歇尔计划”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 匈牙利事件 ◇1959 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 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 洲独立年” ◇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运动形成 ◇20世纪60年代初~1973 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68 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1973 第四次中东战争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年底苏联解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