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山东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

2010山东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

2010山东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
2010山东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

热点聚集:

热点一: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效益?

活动的有效性至少受如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活动本身的价值;活动者的投入程度;活动过程的科学、有序性。

1、活动本身必须是有价值的。如果探究活动是教科书中现有的,教师必须认真参悟其教育价值,据此并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并使之了然于学生心间。如果探究活动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的,那就要使之尽量能达成您的教学目标。

2、让全体学生对自己面临活动的目的、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规划好自己的活动程序(或弄清楚要求的活动程序),然后预测每个步骤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精神和物质准备。

3、必须让全体学生全身心、全过程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勇于创新、精诚合作。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要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供一定开放度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引入竞争、激励的引导机制,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尽最大努力的调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及时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盘点:明确结论,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探究的新思路。

点二: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首先要理清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呢?实践证明,只有内化为学生的经验并上升到智慧层次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而能力又是什么?能力是知识技能、策略方法、情意品质等诸项内容的融合,是一个有机的、深具特殊内涵的高级组织系统。作为教师,应该在穷究能力之本质基础上,思考知识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对知识全方位认识过程中,逐步得到阅读能力、反思能力、设计能力、分析

能力、实验能力等等逐项能力的提高。也就是通过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体现出“借助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

老兵新招:

第一招:“足球场上”说“身边的化学物质”

课改前旧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深居于化学学科大宅门里的闺秀,被课程专家称为学科中心主义的。教师让学生记背这些知识,较少考虑它们的应用,如同一个蹩脚教练仅是让球员在足球中场这个圈子里穿插跑动、倒脚换位,既不考虑如何防守也不去研究如何射门,球员们都厌倦了!

新课程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师引导学生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及变化现象中抽象提炼出化学知识,谓之为“从生活走进化学”;再用这些化学知识去解决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谓之为“从化学走进社会”。把学以致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如同足球场上换了新教练,执行全攻全守的足球理念,球员们活力四射,满场飞奔,频频射门……好一派崭新气象!

在解读新教材“身边的化学物质”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把握“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从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因为新教材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选择和组织内容的,实际教学中也要遵照这个思路来安排教学活动。

第二招:物质性质教学要坚持感性第一的认识路线

没有见过这种物质,不知这种物质是什么样子,怎能知道它的物理性质?没有看到(包括自然观察特别是实验观察)这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怎能认识它的化学性质?化学教学出现的绝大部分困难几乎首先来自不做实验或很少做实验。老一辈化学教育家一再指出,“化学是一门不做实验就不知是什么的学科”,“化学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就我这几年所做的“化学教学回归实验室”课题研究来看,学生不但非常喜欢做实验,而且反映做实验后“记得牢”“理解的快”,建议某些老师在寻找走出教学困境的选择中,首选用实验进行化学教学的方法。

开展实验教学,在不少学校还有较多的困难,我想联合立志解决这一困难的老师们,组成一个协作组,开展自制教具药品、寻找代用品的研究,或发动学生甚至家长,攻克化学实验条件缺乏的难关。

第三招:感性必须发展到理性,才能实现物质性质教学的高效性

不少老师反映,自己也开展了实验教学,学生热热闹闹做完实验,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我认为很可能是缺失了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环节。我们课题组在《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有过教训。以下是课后的反思日记、教学实录。

07年11月5日周一

刘老师执教的9班。可能考虑到中考常把氧气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作为考察重点,在学生动手做完相关的实验后,刘老师用了8分钟时间,采用多次提问、反复矫正的方法强化对现象的记忆。当随后对学生提出“通过实验为什么说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这个问题时,大家面面相观,不知如何回答。课上我就在想,究竟是记住实验现象对学生发展有益呢还是形成以上问题的理性认识有益呢?课后的我们还是布置了这个问题作为作业,收上作业后发现,48本作业中,只有5人回答了与答案相近的一个或两个要点(答案要点是:能与多种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反应剧烈;但需要点燃等条件)。说明从实验现象到理性认识不是直接实现的,要通过思维。如果仅是记住了实验现象,不把教学推进到理性的思维阶段,意义是不大的。学生为什么没有实现有效的思维呢?关键是学生没有领悟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设计思想:(1)让多种类别的物质都来与氧气反应;(2)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3)关注反应的条件性。

07年11月8日周四

为了让学生在实验开始前就能关注到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的设计思想,我们对教学环节做了一些调整,包括一些开放的教学环节设计。

以下为课堂实录。

学生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出两瓶氧气后,教师提出问题:

同学们,如何知道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生:做实验

师:对,通过实验让氧气发生化学变化,只有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它的化学性质。

——让学生明确一种认识方法:要获得物质化学性质的认识,必须让它发生化学变化。在学生主体与物质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师:老师为此准备了几种物质,木炭、铁丝、蜡烛,特意指出这些物质分属于不同的类别,是非金属、金属、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表。并指出除了这些物质,也可以尝试采用其它物质,比如,红磷、铜丝、木材、面粉等,你们想想怎样才能让它们与氧气发生反应?想好了就可以实验了。

——以往我们把实验步骤都设计好了,学生只是照方抓药,甚至怕抓错,再亲自做一遍演示,学生的潜能受不到挑战,弄得一点趣味也没有了,也并不领情。我们尝试摒弃教师演示这个环节,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案,教师都不要干涉,只要没有危险就放手让学生做,学生尝试后发现这样不行,自然就会否定这些方案。

有些学生经过商量就动手做了,有的同学还在看书,我看到一个学生直接把木炭扔进氧气瓶里,歪着头看了一会也没发现动静,就又去想别的办法了。我还看到一个学生没把铁丝绑在火柴上点燃,而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后放入氧气瓶中,反复三次都没有成功。他东瞧西望,想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但多数同学还是摸索着把三个实验都做成功了。大家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也特认真。

——不怕学生做错,我们认为学生尝试中的错误是非常有价值的,做不成功会逼迫他动脑筋,去思考。同时启动了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经验是一个很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前我们意识不够,也不曾刻意去利用。

7分钟后,看着差不多都完成了实验,教师让大家停下来,首先表扬了大家勇于实验的行为。说,只要动手试,说明你们头脑中就已经有了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先不说成功与否,敢于把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付诸行动的精神就是很可贵的。

师:哪个小组实验成功了,请你们上讲台给大家演示一下?

踊跃上台的同学把实验做得很成功,其他同学非常关注,并且报以掌声。

这时我观察到同学们都观察得饶有兴趣,特别是那些实验没有很好完成的同学更是瞪大眼睛,聚精会神。

[投影]实验的现象和文字表达式。

师:根据这些现象和文字表达式,你有无问题要问?比如,氧气为什么能和这么多的物质发生反应?并且反应还如此剧烈?这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在提出第一个问题时“你有无问题要问?”要有耐心的等待和期望,学生实在想不出来的时候再说出下面的两个问题:“氧气为什么能和这么多的物质发生反应?并且反应还如此剧烈?这说明氧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是最重要的。对问题的思考容易让学生建立现象与结论的联系。他从一个被动的观察者发展成一个积极的实践者:通过自己的活动,逐步形成对世界的认识,成为知识的主人。

学生们在相互争论和彼此补充中形成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的认识,认为这个结论是有实验事实支持的,是有道理的。

做实验看现象只是建立感性认识的阶段,关键是怎样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转换。只有这样才能对氧气化学性质达到理解的水平。

第四招:让学生掌握前人认识物质性质的方法智慧,使其受益终生

卢巍老师在讲座中特别强调“要把人类在认识物质时积累的一些智慧传播给学生”“我们对身边的物质教学的认识确实要考虑到怎样从方法的高度再去提升一下。”

《金属的化学性质》课例。根据实验总结出金属的活泼性顺序后,让学生反思:“我们是怎样获得金属活动性强弱的认识的?”同学们通过讨论后总结了这样几条:1“用一种参比物使金属都与其发生作用,看一看反应的难易程度”,参比物可选用“氧气”“酸溶液”“盐溶液”(高中还会用水作参比物);2既然是比较,就需要控制变量,比如温度、金属的形态、酸的浓度等。这种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会逐渐成为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能力、方法,也会在探究其他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乃至在化学领域之外的问题研究中发挥作用。

第五招:学生在探究物质性质的活动中形成的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下面的试题是今年北京西城区中考模拟考试的实验探究题。意在检测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方法。该题探究了二氧化碳的一种新性质: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钾,素材取自高中教材。如果在初中物质性质的教学中,采用了实验探究的方法,学生具有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掌握了设置对照,控制变量、收集证据、分析推理、反思评价等能力和方法,做这样的新情境试题并没有多少困难。

33.(9分)小波在“化学氧自救器”的说明书中看到“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能产生氧气”,对自救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原理产生了探究欲望。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

活动Ⅰ:探究CO2与超氧化钾(KO2)反应确实可以生成O2。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KO2)能与CO2、H2O反应生成O2;

未查到超氧化钾(KO2)能否与HCl气体反应的资料。

【进行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入的HCl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装置中盛放的液体药品是。D装置的作用

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了得出结论,最后还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活动Ⅱ:探究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老师提示】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产物只有氧气和某化合物。

【做出猜想】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是什么?小波同学做出了三种猜想:①是一种酸;②是一种碱;③是一种碳酸盐。

通过分析,小英同学认为猜想①和②是错误的,她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进行实验】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滴加稀盐酸后,若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就不能验证猜想③是正确的,其理由是____。

(33答案)

活动Ⅰ: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1分)浓硫酸(1分)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1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分)活动Ⅱ:质量守恒定律(或二氧化碳与超氧化钾都不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生成含有氢元素的酸或碱)(2分);2CO2 + 4KO2 == 2K2CO3 + 3O2(1分);若超氧化钾有剩余,加入盐酸后会产生氧气,也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不能证明样品中含有碳酸盐。(2分,答出剩余的超氧化钾能跟水反应产生氧气可得分)

课改以来,中考试题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要不断适应并习惯于这类检测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试题。这需要老师们通过转变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必将转化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生,就会以不变应万变,不管试题情境有多新,都能应对自如,考试分数自然也不会低。

第六招:用获得的知识作为工具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从化学走向社会人类研究、认识物质性质的成果凝结为化学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以致用,就是“从化学走向社会”。以下是如何利用二氧化碳性质检测二氧化碳存在的探究教学案例。

出发前的预演(第8节课后布置的先学作业)

1、阅读领会。

1我们看到墙角里一个纸片在旋转飞舞,我们知道空气如同水一样在那里旋转流动。

——观察可见的物质变化,通过推理可以得知不可见的变化。

2你要进到院子里去,里面有没有狗?你投进一块石头或是大声喊叫一下,听听有没有狗叫的声音就知道了。

——无法观察的事物,用一种方法引起它的变化,再根据观察到的变化现象进行推理,就可以推知这个事物了。

2、回忆儿时你玩过的电动小跑车,假如你新买的爱车比别人的车跑的慢,试列出可能的原因,你怎样判断爱车跑不快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看不见空气,也看不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具有以下化学性质:1不支持燃烧,2也不能供给呼吸。3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现象是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混浊)。

以下的知识也是需要的,虽然对你来说较难一些。4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增重。5二氧化碳与氨反应生成碳酸铵。6无色的酚酞试液在氨水、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不变色。

你怎样知道某地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或少?把你设想或查询的方法写在下

面。。

4、采集不同地段

....的空气样品。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子在采样地点倒空,随之旋紧瓶盖,贴上标签即可,注明采集的时间、地点、采样点人员密集情况、通风状况等。上课时带到实验室。选择的地点可以是:空旷地区、山顶、树木较多的野外和各种通风不好的人群聚集的候车大厅、火锅店、超市、网吧、影视厅、会场等。注意:以上两类地区至少各采集

一瓶。为实验方便,不论你采集哪处的空气样品都要用同样大小

....的矿泉水瓶子。你选择的采集地点是。

第9节怎样在看不见的空气中找到二氧化碳?

远方的风景(学习目标)

1、利用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去探测二氧化碳的存在。

2、学习“取样”“比较”“对照”“推理”等探究方法。

行囊装备(仪器药品)

两瓶空气样品;滴有酚酞的稀氨水;5ml注射器;

踏上旅途(学习过程和内容)

尽管我们看不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能测知二氧化碳的多少,最初只能做出一个多或少的大致的判断,而后测定的结果就愈来愈精确,方法也愈来愈简便,依据的原理分别来自化学、物理或生物等。

1、燃烧法农民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深井、窟洞前,用蜡烛或火把检验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如图所示,把燃烧的蜡烛送进菜窖底部,观察蜡烛的燃烧状况。若燃烧不旺,甚至熄灭表明氧气不足,二氧化碳含量多。进入洞穴的探险队员也常持点燃的火把,除了照明也是为了上述目的。这些方法利用了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的性质,称之为燃烧法。

2、生物法在潜艇发展史上,老鼠曾起过特殊作用,它的任务是检测潜艇舱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因为老鼠对二氧化碳有很敏感的生理反应,早期潜艇出航时,每次都会带几只小老鼠,在每次潜航时注意

观察它们的反应,如果老鼠的动作开始变慢,说明潜艇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高了,潜艇需要上浮进行通风换气。

该方法利用了二氧化碳不能帮助呼吸的性质,称之为生物法。

3、石灰水法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我们能否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来测定其含量的多少呢?

动手实验

把装有不同地点的空气样品的矿泉水瓶中各加入10毫升石灰水,迅速盖紧瓶盖,震荡,观察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由此比较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表达式: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 水

我们将此方法简称为石灰水法。

4、稀氨水法稀氨水中的氨也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变成碳酸氢铵,氨消失后滴在其中变红的酚酞就会重新变为无色,利用这些性质也能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

动手实验

1取一只试管,注入3毫升颜色微红的稀氨水(颜色发红是因为其中滴有酚酞),用塑料管管向其中一只试管里吹气,二氧化碳消耗了稀氨水中的氨,红色逐渐退去。该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氨+ 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2用5ml注射器吸取稀氨水1ml,抽实验室内空气到5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用力震荡注射器1分钟,将原有气体排出后再重新吸入实验室空气,重复以上操作,待注射器内稀氨水红色恰好褪去。记下抽气的次数。

思考:

1如果用同样方法抽取操场内空气,等到注射器内稀氨水红色恰好褪去,哪个地方抽气的次数多?抽气的次数与此处的二氧化碳含量是什么关系?

以上方法可简称为“稀氨水法”。

5、氢氧化钠法

氢氧化钠也能和二氧化碳起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从而把二氧化碳捕捉在该溶液中而使该溶液质量增加。如上图所示,实验前用分析天平精确称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用注射器多次抽取空气,该空气进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二氧化碳被留下来,当抽取一定量的空气后,再次精确称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测量数据见下表:

以上方法可简称为“氢氧化钠法”

6、物理方法 以上方法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天平,花费时间也较多,有没有更

为快捷、准确、方便的测量方法呢?环保部门,科研单位是如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呢?

环保部门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主要有非分散红外线气体分析法、气相色谱法等。这些都属于物理方法。

1 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原理是二氧化碳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根据吸收值确定样品二氧化碳的浓度。

2气相色谱法

原理:二氧化碳在色谱柱中被吸附材料吸附,由此检测出二氧化碳浓度。

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空气中二氧化碳?

先让我们看这样一幅图:美国科学家在夏威夷一座高山上设置观测仪器30多年来用观测数据所绘制的二氧化碳浓度随年份增长图。

山东省2020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攀枝花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N - 14 O - 16 Na - 23 Mg - 24 Al - 27 S - 32 Cl - 35.5 Ca - 40 Fe - 56 Cu - 64 Zn - 65 Ag - 108 第Ⅰ卷 <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化学部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菜刀生锈 B.汽油挥发 C.烟花燃放 D.大M酿酒 2.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石蜡 B.面粉 C.蔗糖 D.植物油 3.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气2 4.下列数据是常见物质的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瓶装饮用水 (6.5~7.5> B.番茄汁(4.0~4.4> C.柠檬汁(2.0~3.0> D.液体肥皂(9.5~10.5>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B.大M中富含油脂,不含淀粉 C.儿童患佝偻病是因为体内缺乏钙元素 D.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6.下列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磷酸二氢铵(NH4H2PO4> B.碳酸氢铵(NH4HCO3> C.尿素[CO(NH2>2] D.硫酸钾(K2SO4>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B.铁丝 C.酒精 D.硫 8.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烧碱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碳酸钙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C.用亚硝酸钠替代食盐烹调食物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9.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 ...的是 A.用搜救犬搜救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C.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后,化学性质没有变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10.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新课标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

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 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 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 例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课题简报(2)

孟津县县直中学化学课题组简报(2) 田力征 我们县直中学的领导非常重视化学课题,组织化学课题组成员召开开题报告会,布置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认真扎实的开展研究。每周二下午第四节课题组成员利用教研组会议讨论研究实验方案,周五课题组成员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实验逐一分析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通过实验逐一对比实验方案的优劣性,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解决,筛选总结出最佳实验方案,应用于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同时将实验方案整理形成文字材料,作为我们学校校本教研的一部分。 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主要研究了硫燃烧实验,分子运动实验。硫燃烧实验设计了四种实验方案:①带燃烧匙的单孔橡皮塞,②将硫粉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并用玻璃钟罩将其罩住,然后向钟罩内通入空气或氧气,③将硫粉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点燃后,用大号塑料瓶罩住,然后通入空气或氧气,④用薄铜片自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并用橡皮塞塞紧,然后在瓶外加热。方案一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方案二实验失败,原因是酒精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导致硫无法燃烧;方案三实验现象不明显;方案四实验虽然成功,但加热时间较长,所以最佳方案是第一种。分子运动实验设计了四种方案:①用滴有酚酞的小花代替烧杯实验,增强实验的趣味性,②用装药片的塑料板代替烧杯,减少药品的用量,使实验微型化,③将方案一和方案二结合,使微型化和趣味性相结合,④更换药品,将氨水换成稀硫酸和石蕊来完成。

通过实验,四种方案都能达到目的,其中方案二和方案三不但减少污染,还适合学生分组实验;方案四从源头消除了污染,但只适合教师演示。课题研究工作任重道远,但我们全体成员相互鼓励,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的走下去,使教学和研究相辅相成。

山东省济宁市2019年中考试题(化学)含答案

1.下列变化过程,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海水晒盐 C. 钢铁锈蚀 D. 沙里淘金 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匹配的是() 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工业上可用作燃料 B. 氮气的化学性质定稳工业上可用作焊接保护气 C. 白醋含有醋酸,显酸性家庭中可用作除水垢 D. 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医疗上可用于“钡餐”造影 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4.由C、H、O、Mg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都属于氧化物 B. 是一种难溶性碱 C. 是一种稳定性酸 D. 、都属于盐 5.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6.为区別N2、H2、CO2、CH4四种气体,小丽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点燃四种气体,将气体分为可燃性气体和不可燃性气体; ②在可燃性气体火焰上方,分別罩一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是气体Ⅰ, 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Ⅱ; ③将不可燃性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其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气体Ⅲ,无明显变化的是气体 Ⅳ。 根据实验推断,Ⅰ、Ⅱ、Ⅲ、Ⅳ对应的气体分别是() A. 、、、 B. 、、、 C. 、、、 D. 、、、

7.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 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 A. 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 B. 反应中,氧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 C.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D.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8.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A. A B. B C. C D. D 9.相同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 同的稀H2SO4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H2SO4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 所得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B. 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C. 三种金属消耗稀的质量: D. 三种金属与稀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10.甲、乙、内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见下面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 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 的是()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探究—一般解题方法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它既是理念实施中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也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科学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能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或从化学问题的实际情景中,发现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科学探究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而科学探究能力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中考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但不少同学对于科学探究类试题,往往不知如何入手去解答。实际上该类问题一般来说是在同学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计的,只要基础扎实,掌握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可以说并不难解,本文结合近几年典型探究类中考题,从科学探究的步骤出发,剖析该类试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供参考。 一、要在已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和大胆的做出合理的猜想和假设 实际上科学探究试题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平时学习时已学过的,或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关键问题是很多同学做题时联想不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注意从化学的视角去观察思考学习和生产

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有意义的猜想和假设。 例1.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二、根据试题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简单的化学探究性实验 设计探究性实验是综合考察学生能力的题目,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它不仅要求学生对物质的性质、检验和制备很熟悉,而且还要求实验方案简单易行,原料价格低廉,无污染等。对于该类问题同学们实际上只要根据题意搞清或确定实验的原理,然后紧紧抓住原理进行设计,难点也就化解了。例2.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

九年级化学简报

平时一些学生问:“如何学好化学?” 俗话说:“学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学好化学还是有绝招的。只要“差生”愿意学好,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训练,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内转化的。 1、你必须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背下来。化学是文科性质非常浓的理科。记忆力在化学上的作用最明显。不去记,注定考试不及格!因为化学与英语类似,很多知识是靠记下来的,有的甚至没法去问为什么。有不少知识只能知其然,而无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记住。甚至不少老师都赞同化学与英语的相似性,说“化学就是第二外语”,化学的分子式就相当于英语单词,化学方程式就是英语的句子,而每一道化学计算题,就是英语的一道阅读理解题。事实确实是这样,化学成绩优秀者,必定是准确记住了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并能顺利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并记住了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而成绩一直徘徊在六七十分,甚至为及格而发愁的“差生”,则肯定是在记的方面出现了问题。但是,只靠记,也是难以及格!因为化学毕竟是理科,有些知识如果理解了,是没有必要去刻意地死记硬背的。有些知识如果不理解,简直没法记住。就算你记下了,稍微给你变一变,换换数据,你还是不会。 2、找一个本子,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以备平时重点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只用问你一个问题:明天就考试化学,今天你还想复习一下化学,你复习什么?对了,只用看一下你的小本本即可。正所谓:“考场一分钟,平时十年功!”“处处留心皆学问。”“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考前复习,当然要复习平时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和没有弄清楚的方法,而这些都应当在你的小本本上才是! 3、把平时做过的题,分类做记号,以备考试前有选择地再看一眼,要重视前车之鉴,防止“一错再错”。与“小本本”的作用相同。只是不用再抄写一遍,节约时间,多做一些其它的题。 4、及时总结。有的同学不知道怎么总结,其实你明白了就很简单,比如烯烃这一节,我们可以大致按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乙烯的化学性质、乙烯的用途、烯烃的概念、烯烃的通式、烯烃的物理性质递变规律、烯烃的化学性质的相似性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后,每一节都按这个模式。这样,每天都总结,记忆的效果就好。知识点就记的牢固。 卷首语: 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一点也不为过!是化学给了我们认识世界的火眼金睛;是化学,使我们拥有了改变世界的神奇力量;是化学,为我们展现了物质变化的无穷魅力;是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自制喷泉 小明拿来了一个带有瓶塞的广口瓶,并端来一盆水和一个空盆,两根长短不同 的细玻璃管,其中较短的玻璃管的一端有喷嘴(如图1所示),要求小红自制一个 小喷泉。 小红看了看小明拿来的实验材料.想了一会儿,就做起来。她先在瓶塞上钻上两个直径与玻璃管粗细一样的小孔,把玻璃管插入孔中。然后,在瓶中放适量的水.把带有细玻璃管的瓶塞盖上并拧紧,短管在瓶里伸得长些,长管在瓶里伸得短些。最后她把瓶子倒过来。让短管的一端浸在盛满水的盆里,长管的一端放在无水的空盆里只见盆里的水通过细玻璃管喷射而出,这样,小喷泉就制成了。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初中化学教学计划 篇一:初中化学教学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人教社化学教材为载体,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生活、生存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通过探究活动的引导与实施,让学生明确化学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关注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科学情感,养成终身学习化学习惯。 二、教学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标高,明确重难点,注重因材施教。 2、重视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与问题,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情感与价值观。 3、重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用具及可能获取的实验仪器,开展探究性实验。 4、加强化学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三、具体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

2020山东省中考化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山东省xx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Π卷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6分);第ⅠⅠ卷(非选择题共 34分)。全卷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考生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O~16 Na.~23 S-32 Fe-56 第1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 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① D.①②③④ 2.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 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3.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若需取用48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 器是 A. 100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的量筒 D.50mL的烧杯 4.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 5.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往年山东省中考化学真题试卷以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往年山东省中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答案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Π卷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6分);第ⅠⅠ卷(非选择题共 34分)。全卷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考生答第1卷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l C一12 O~16 Na.~23 S-32 Fe-56 第1卷(选择题共1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 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① D.①②③④ 2.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 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A.化合物 B.混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 3.在化学实验中,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若需取用48g蒸馏水,下列最合适的仪 器是 A. 100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50mL的量筒 D.50mL的烧杯 4.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 5.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 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初三化学实验探究题汇总

2012北京各区初三一模化学实验探究题 东城32.(6分)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为1: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 是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 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 ,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3.(8分)(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根据下图进行实验。 请回答:A中的现象是_____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该小组利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二氧化硫的性质, 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 化物,是否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 【查阅资料】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其原因是二氧 化硫与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反应生成不稳 定的无色物质,实验室常用红色的品红溶液检验二 氧化硫的存在。 【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装置C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 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H2SO3);装 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______。 ②装置E的试管中溶液变无色,取该溶液 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其原因是______。 ③此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④活性炭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其褪色原理与二氧化硫 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原理不相同,其理由是______。 【反思提高】某同学将二氧化硫通入到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为无色,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硫能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漂白。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此结论是否正确(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______。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二氧化硫还具有某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初中生物学简报

初中生物学简报 (第一期) 主编:研修学员 2014年12月 光阴荏苒,岁月流转,昨日的足迹,已化成历史的符号,今天的征途,还有待我们去携手开拓。前行的道上,并非总是景色宜人,风和日丽。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我们用坚毅的脚步来谱写人生绚丽多彩的篇章,就一定能够披着希望的晨晖,顺利抵达灿烂的远方。 学情通报

优秀作业展示 《水的污染和净化的实验探究》 作者:梁丁红 所属班级:天水市秦城、北道初中生物班 地区: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 在生物学教学中,环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其中对生命之源——水的介绍,在许多章节中都有涉及,但内容大都简略、分散,不够详尽、具体,给学生的印象也不够深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水资源的匮乏,水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水净化的迫切性,我设计了一节以“水的污染和净化”为主题的探究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阅读】资料Ⅰ:水资源缺乏 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不同形式的水覆盖,海洋面积几乎占地球面积的3/4,这个蓝色的星球几乎全被水包围着。可当有人说地球上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时,你或许不以为然,怎么能说地球水资源缺乏呢?常识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水大约97%是咸水,咸水是不能直接饮用和浇灌庄稼的。此外,仅有

的淡水大约3/4又是以冰的形式存在,它们不能为人们所直接使用的。而淡水的水源地大多离人们的居住地较远,例如,我们居住的城市的饮用水绝大多数都来源于30公里外的麦积区的甘泉乡,这也许算是城市中距离最近的供水点了。淡水资源本来就十分短缺,可严重的污染更令其雪上加霜。 水的污染 【学生探究活动】(一)水质是如何变化的? 1.用手电筒照一下透明塑料杯中的水; 2.在水中加入6滴牛奶并搅匀; 3.再用手电筒照一下塑料杯中的水,记下两次照射观察到的不同现象。 【学生思考】 1.水中的牛奶在哪里? 2.你能容易地把水中的牛奶分离出来吗? 你肯定看到了牛奶在水中迅速扩散现象,你不可能分辨出牛奶是从哪里进入水的。同样道理,污染物也会溶解在水中,并通过水体运动流向远方,这就是污染物为什么影响到离污染源很远的水质的原因。 【学生阅读】资料Ⅱ:绝大多数水污染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 生活污水:冲洗水槽、厕所和沐浴后,会产生含有人体身上所带病菌的水,即污水。如果污水没有经过处理,没有杀死其中对人类有害的病菌,病菌在水中就会迅速繁殖。如果未经过处理的污水与饮用水相混合,或流入游泳池,水中的病菌就会使人生病。人类生活中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污染了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4297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Ju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measures

初中化学教学措施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问题,很多老师都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但是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这样既教不出好成绩,也不可能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因此,每一位化学老师都应该根据学校和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并借鉴其他化学教师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下面我就自己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和大家分享。 一、抓好课前小测,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尤其是初中化学基础性较强,知识点繁多,需要记忆的更多,而且需要有效长久的记忆。从我教化学的第一天起就坚持进行课前小测,因为我觉得课前小测有利于督促学生加强记忆,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落实,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课前小测能迅速有效地调整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能起到很好的温故而知新的教学作用,能很好地为教师提供更为准确的学生学习信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习能力,最后能喜欢上化学爱上化学。 可是,渐渐的我发现,随着化学知识难度的加深,真正能坚持每天都抽出十分钟来背化学的同学越来越少。每当我走进教室发纸条要默写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声音:“老师,今天默那块内容呀。老师再给点时间吧,昨天因为作业写太

初中化学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升学考试.doc

初中化学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升学考试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题) 1.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基础自然科学。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③新材料研制 ;④生命过程探索领域,与化学科学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 2. 人类的下列活动,一般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燃放焰火B.燃煤取暖C.利用风能发电D.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 【答案】 C 难度:中等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盐酸用于除铁锈 C.氧气供给呼吸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D 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 4. 水是宝贵的资源,我们应与水和谐相处,做到敬水、惜水、护水。下列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A.合理用水,注意水的循环利用 B.节约用水,减小农作物和各类苗木的灌溉面积 C.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避免水体污染 D.研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获取清洁高效的氢能源 【答案】 B 难度:中等知识点:爱护水资源 5.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中使用的燃料是一种叫做丙烷(化学式为C3H8)的气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g B.丙烷分子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是一种有机物 D.丙烷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9:2 【答案】 A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6. 已知a、b、c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有下列实验事实:(1)金属c与a、b的硝酸盐溶液都不反应;(2)把金属a、b放在稀盐酸中,b溶解并放出气体而a不溶解。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为() A.c、b、a B.b、a、c C.a、b、c D.a、c、b 【答案】 B 难度:中等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7. 已知“”表示碳原子,””示氧原子。下列关于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描述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②③ 【答案】 C 难度:偏难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8. 人类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下列物质是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且作为反应物参加了化学反应的是() ①蛋白质②淀粉③油脂④维生素⑤食盐⑥水⑦空气⑧黄曲霉素⑨二氧化铅⑩纤维素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答案】 A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 9. 下列观点__________________的是() A.物质本身没有好与坏之分,而人们对物质的利用却存在合理与不合理之分 B.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的发生 C.科学家创建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是为了增加化学科学的神秘色彩 D.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砖石”,分子是一定种类、一定数目的“原子集合”,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带电的原子或原子集团” 【答案】 C 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 10.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集锦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合集 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水壶内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和水垢所含的物质及其溶解性如下表: 物质Ca(HCO3) 2 Mg(HCO3)2 Ca(OH) 2 Mg(OH )2 CaCO3 MgCO 3 溶解 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 不 溶 微 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 (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Na2C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 无 (填化学式)。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 入锥形瓶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若D瓶增重22g,则水垢全部是CaCO3。

②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③称量D瓶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④重复②和③的操作,直至D瓶内物质质量不变。 测量滴加稀盐酸体积与D瓶内物质增加质量的关系如右 图曲线所示; 【评价】 (1)A瓶中的NaOH溶液起到作用。若A瓶中无NaOH溶液,D瓶中的质量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一般情况下,两种不同金属形成的碳酸盐与足量盐酸反应时,若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两种盐的质量相同,则相对分子质量小者放出的气体多。分析曲线图可知:水垢中一定含有(化学式),理由 是 。 (3)装置图中“?”所指处有三根导管同时穿过橡胶塞,已知:导管的 直径为8mm,橡胶塞细段直径为3cm。从坚固和美观的角度考虑,请你在由图中标出应在哪三点打孔为好(用圆圈“○”表示打孔位 置)。 以上实验(填“能够”或“不能”)检测出水垢中含有Mg(OH)2。

初中化学简报

初中化学学科简报 责编:项目实施部李小蕙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

目录

卷首寄语 培训是一次头脑风暴,是所有参训教师思想的变革。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师和课程同步发展”的要求,它告诉我们,在新课程中,改变与成长不是单一指向学生的,而是师生的双向促进与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其观念与行为无疑对课程改革的成败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若要实现课程的变革,首先就应从教师开始,教师应该而且必须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积极建构者和主动实施者。 没有新的教学理念,就没有新的教师,而没有新的教师,当然也就不会有新的课程。让我们通过学习和研讨,成为全新的自己,构建全新的课程,培养和发展全新的学生。

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全面推行和逐步深入,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今社会是信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而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是多媒体的课堂,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教育不再仅仅是“粉笔加嘴巴”的传统模式,现代化教育技术个人计算机(PC机)加多媒体必然会引入教学领域,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教育研究领域和未来教学的发展趋势。初中化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多媒体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将内在的、重要的、本质的东西凸现出来,如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不易实现的实验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象输出,在屏幕上实施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这样,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化学教学应用

山东初三化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a 40 Mn 55 Cl 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的蒸发,水的电解B.胆矾的研碎,胆矾的溶解 C.铁器变“红”,铜器变“绿”D.石蜡熔化,石蜡燃烧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A.食盐,食醋B.生铁,氩气 C.洁净的空气,无水乙醇D.冰水混合物,烧碱 3.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产生绿色火焰B.铁丝:生成一种红褐色的物质 C.镁带:生成氧化镁D.硫粉: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4.2008年9月,国家卫生部紧急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物——“阳光塑身牌减肥胶囊”。已知“西布曲明”的化学式为C17H26ClN,下列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布曲明”是由C、H、Cl、N四种元素组成 B.“西布曲明”属于有机物 C.“西布曲明”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6个氢原子 D.“西布曲明”中C、H、Cl、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7∶26∶1∶1 5.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有人不慎跌入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深洞中,应立即下洞救人 B.厨房中的煤气大量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C.家中电器着火,应马上用水浇灭 D.图书档案起火,用泡沫灭火剂灭火 6.实验室常用重铬酸钾(K2Cr2O7)和浓硫酸一起来配制洗液,在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A.+3 B.+4 C.+6 D.+7

初中化学探究专题

初中化学探究专题 班级 姓名 1、有一种白色固体可能含有:BaCl 2、NaCl 、Na 2CO 3、Na 2SO 4和CuSO 4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 和无色溶液B 。 ②在白色沉淀A 中加入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B 中加入AgNO 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 (2)实验①得到的无色溶液B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银、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钙、硫酸钠、硝酸钾中的几种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1)将少量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得无色透明的溶液。 (2)取(1)中溶液中加入稀硝酸,有气体产生 (3)取(1)中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试根据以上现象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 一定没有 ;可能含有 。 3.有一种固体混合物M 。其中只可能含有Na 2CO 3、Na 2SO 4、NaNO 3、BaCl 2、Cu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1:取少量的M 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 操作2:向虑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得到的溶液仍为无色。 (1)M 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 (2)上述实验操作1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上述实验操作2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3)向操作1后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一定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 碳酸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中有白色不溶物。 小明同学认为,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小意同学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其理由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针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小燕同学进一步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1)步骤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 (2)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 为无色,则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是 步骤③中,加入酚酞溶液后,若溶液E 为红色,则滤液C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原白色粉末的可能组成 或 。 5、(2013宜昌28)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小燕老师取用一定量样品,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甲.....和无色滤液乙..... 。 写出上述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过滤时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探究活动一】 奋进小组探究白色沉淀甲..... 的成分。 【探究活动二】 智慧小组探究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 ,设计了如下实验。 【反思】 实验Ⅱ中步骤①加入过量试剂的目的是 。

化学优质课简报

简报 ——中水镇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揭晓 根据《威宁县教育局关于举行“新教材大练兵,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的通知》(威教字[2010]225号文件)和《中水镇教辅站举行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镇两个中学通过全员参与,规范选拔,按照分配指标推荐教师参加全站评比活动。教辅站于2010年10月13日至15日分别在中水中学、中水二中如期开展活动,经各组评委教师认真听课、评课已出结果,现公布如下: 一、高中组前四名:中水中学王万义、杨廷美、黄果、鲍先成四位老师,成绩依次为95分、93.75分、92.25分、91分。 二、初中组前四名:中水中学王兴亮老师、中水二中马颖老师、中水中学刘永祥老师、中水二中丁忠文老师,成绩依次为937.5分、93.5分、90.25分、90分。 根据威教字[2010]225号文件精神,教辅站按照“中水镇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的规定,推荐王万义、杨廷美、黄果、鲍先成四位老师参加县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推荐王兴亮、马颖两位老师参加县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 本次化学优质课评比历时三天,每天都排的满满的,从上午第一节到下午最后的评委点评,我们听取了两所中学的化学老师们的不同的课堂教学,以及评委老师的精彩点评,可谓亮点纷呈:

一、来自团队的力量最具有征服性 在优质课的现场我们看到,每一个参加讲课的老师都不是孤军奋战,都有一个“智囊团”跟随着,不仅及时提供知识方面的帮助,也给参赛的老师给予了很高的精神力量。让他们能更好的在课堂上把自己的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讲课的老师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的水平,更是一个备课组,一个学校的学科水平。推出这样一节课,也是一次集体智慧的呈现。 二、课堂的精彩来自于课前的悉心准备 虽然讲课老师的水平都很高,但不同的老师驾驭的课堂的效果还是不一致的。有的老师精彩不断,学生的配合恰到好处,知识的把握很有分寸,而有的老师在这样的课堂竟然紧张…… 因此执教者对自己课前准备的情况至关重要。课前的准备对象,包括实验器材、物品、知识和采取什么样的传授方式等等。课堂的精彩来自于课前设想到的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然后做好了预案;作为参加比赛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准备,当一些预案中没有的情况出现的时候,处乱不惊,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上课的细节关乎课堂的成败 有一些课由于内容的丰富性,可以通过实验、动画、等方式,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也变得精彩,但也有一些内容传授起来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兴趣和效果大打折扣。 优质课中我们发现,有些老师的课堂表现虽然精彩,一些不注意的细节却成了白玉之暇,让我们为一些“精彩”的课堂无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