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赤壁之战 -(阅读复习)

赤壁之战 -(阅读复习)

赤壁之战 -(阅读复习)
赤壁之战 -(阅读复习)

小学生课外阅读四大名著赏析部分考题试卷及答案

姓名:

曹操煮酒论英雄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曹操认为真正的英雄具备哪些特点?(用文中的语言回答)曹操煮酒论当世英雄的目的是什么?这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结合文章内容评析刘备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下面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本段文字中暗含一成语,请指出来并加以解释。并列举《三国演义》中的成语,至少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1.选择带点字的意思。

(1)三顾.茅庐A转过头看 B 注意、照管 C 拜访()(2)青翠欲.滴 A 欲望B想象C将要()

2、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它用比喻

3、短文第三自然段中这个词语最能体现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

4、“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句话用了()修辞手法;把()比作(),还把()比作();这个句子的作用是5.简述刘备三顾茅庐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6、你从文中哪些描写体会到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

7、本文主要写刘备,为什么还要多次写张飞?

8、对文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与张飞一直支持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

B.诸葛亮让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等了很长时间,很自高自大。

C.刘备对出山后的诸葛亮很尊重,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可见刘备对贤才的敬重。

答案参考: (一)红楼梦1、《石头记》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史王薛2、贾宝玉林黛玉晴雯3、贾赦贾琏4、林黛玉贾宝玉(二)1、明代吴承恩神魔2、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3、猪悟能净坛使者沙悟净金身罗汉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八部天龙4、五行山收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高老庄收悟能流沙河收沙悟净(三)《水浒传》1、章回体长篇白话元末明施耐庵2、一百零八三十六七十二3、李逵武松鲁智深宋江吴用4、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四)《三国演义》1、关羽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温酒斩华雄水淹七军2、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三气周瑜3、使双股剑的刘备使丈八点钢矛的张飞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4、魏蜀吴曹丕刘备孙权

1.“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曹操借煮酒论当世英雄为名,实际上是多方试探刘备,有刀光剑影之势。表现了曹操踌躇满志、老奸巨猾的性格特点。

2.刘备寄居曹操篱下,为怕引起曹操的猜疑,实行“韬晦”之计,在自己的住处后园里种起菜来了。不料曹操和他青梅煮酒论英雄,在文中曹操着意追问,步步紧逼,刘备则故作无知,轻轻饰过;曹操得意洋洋,谈笑风生,刘备则谨慎小心,处处设防曹操一语道破他“英雄”的真面目,刘备虽惊慌失措,手中筷子不觉落在地下。恰巧这时老天作美,雷声大作,刘备急中生智,以雷声巧妙掩饰而过。这一系列的情节表现了刘备的聪明睿智、小心谨慎、随机应变的性格特点。

3.(1)语言描写:“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2)心理描写:如“玄德闻言,吃了一惊”

(3)动作描写:“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4)神态描写:“唬得玄德面如土色”

4.点明了刘备的危险处境,诗中既有曹操的试探,也有刘备的从容应对,在说破英雄之时,刘备能急中生智,随机应变。这首诗是对刘备寄居曹操篱下大智大勇的赞颂,同时也是对上文的总结,言简意赅,颇有深意。(意对即可)

5.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顾茅庐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学案 一、自主探究指明句中“何”字的用法和意义。 1、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客何为者?《鸿门宴》 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5、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7、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8、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9、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1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 12、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13、何其衰也!《五人墓碑记》 14、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15、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规律总结归纳“何”的用法: 1.作词时,意义: 2.作词时,意义: 3.作词时,意义: 4、固定用法 课堂演练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A.徐公何能及君也 B.大王来何操 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自主探究二、指明句中“其”字的用法和意义。 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3、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5、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庸》 6、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7、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 8、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9、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10、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1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12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13、其业有不精,得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规律总结归纳“其”的用法: 1.作词时,意义: 2.作词时,意义: 3.作词时,意义: 4.作词时,意义: 实战演练 下面的短文中有十二个“其”字,并已给它们编上了号码,请你先仔细辨析它们各自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将它们的号码分别填入与该“其”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例句后的括号中。狐谓狼曰:“羊肉其①鲜乎!君其②有意,叼其③一而啖之,得饱其④口福。”狼曰:“其⑤如猛犬何?”狐闻于犬曰:“羊数詈君,其⑥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⑦无闻邪,其⑧畏主人邪?及其⑨嬉逐,愿为一雪其⑩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 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而去。 例句:①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②此皆言其可目者。() ③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 ④用手拂之,其印自落。() ⑤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⑥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⑦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⑧其业不精,德有不成者() ⑨其皆出于此乎?()

高中语文 文言学案赤壁之战 鲁教版必修2

必修一文言文学案——《赤壁之战》 教师寄语: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学习目标】:(本篇为高中文言文的重中之重,知识点多,考查频率高,相信你一定能用耐心和细心把他攻克!) 1、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卒、治、事、次、略等的含义 2、理解重点文言虚词之、以、而、者等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掌握被动句式 4、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知识梳理与归纳】: (建议课前自己先做,遇到疑难再查书,务请用红笔标出疑难,课上可以一起切磋,更可明确你的重难点,再逐个攻破。书越读越薄,何乐而不为?)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看自己能不能把他们一网打尽!) 1.将军禽操 2.五万兵难卒合 3.顷之,烟炎张天 4.雷鼓大震 5.卿能办之者诚决 二、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荆州与国临接 2. 致殷勤之意 3.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4. 鼎足之形成矣 5. 刘琮束手 6.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7. 北面而事之 8.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9. 权起更衣 10. 当横行天下 11.地方数千里 12.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3.邂逅不如意 14.犹不失下曹从事 15. 初一交战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敬贤礼士 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必蹶上将军 4.乘犊车,从吏卒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6. 可烧而走也 7.瑜等率轻锐 8.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9.操悉浮以沿江 10. 英雄乐业 11. 备南走 12. 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13. 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14. 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四、解释加点的词语: 1. 士民殷.富 2. 此帝王之资.也 3.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4. 刘备天下枭雄 ..,与操有隙. 5. 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6.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江苏省2020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练习(2)

文言文整体阅读:赤壁之战课后练习(2) 1.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万钟于我何加焉!(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B.其如土石何?(你还能把那土石怎样呢) C.何乃太区区!(你怎么能这么诚挚专一! ) D.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以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 2.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B.今日之事何如?(今天的事情怎样?) C.吾欲之南海,何如?(我朝思暮想的南海啊,像什么样?) D.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使母亲不满意呢?) 3.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作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呀。) B.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徐霞客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色(即靛蓝)是从蓝草中提炼而成的,但是颜色比蓝草的更深。) D.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凭主观想象去推断它的有无,可以吗) 4.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蜀相》(能) B.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愿意) C.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孔雀东南飞》(胜任) D.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与尹师鲁第二书》(忍受、经受) 5.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可惜,令人遗憾) B.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可惜) C.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值得怜悯) D.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西厢记》(怜悯,同情) 6.下面选项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三国鼎立》课堂学习活动方案

东汉王朝崩溃的原因: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政,争权夺利,政治极为 黑暗,同时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彻底崩溃。 黄巾起义的时间:184年人物:太平道张角地点:黄河南北 黄巾起义导致的结果:虽然失败了,但是沉痛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形成了 封建军阀割据势力。 曹操初期势力范围:河南中北部 曹操初期行动及策略:1.挟天子以令诸侯;2.开垦耕种,发展农业生产。 <二>赤壁之战 <三>魏、蜀、吴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222年,孙吴建立。 活动二:同学们,请大家继续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83页的三国鼎立形势图,重 新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来,全班分享。 三、问题梳理,总结提升。各小组用2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的收获进行交流,然后全班分享。 四、问题训练,巩固提高 下面轻同学们用10分钟的时间完成《问题训练单》上的内容,要求像考 试一样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首歌谣反映了哪一时期,由于赋税繁重,瘟疫流行,人民已经无法忍耐的不满情绪(D) A.周朝末年 B.秦朝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末年 2.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观原因是(A) A.采取了正确的计策 B.军事力量强大 C.取得了民心 D.袁绍刚愎自用 3.右图反映的是哪一场战役(D)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某班同学在学习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后 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这两次战役的一些共同点, 其中不正确的是(C)①都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过程中的著名战役②都有曹操率军参加③都导 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④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A)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负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负骂名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C) A.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7.以下选项符合三国鼎立局面形势图的是(B) 8.曹操在《蒿里行》里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诗中描写的这一惨景发生在(B)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 9.曹操迎汉献帝到许(今许昌),控制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这在我国历史上叫(A)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拿皇帝威慑群臣” C.“号令天下以树威” D.“迎汉入许建号令”

赤壁之战.练习题2

《赤壁之战》测试题2 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将军禽操 2.五万兵难卒合 3.顷之,烟炎张天 4.雷鼓大震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荆州与国临接 2.备南走 3.致殷勤之意 4.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5.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6.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 7.鼎足之形成矣 8.刘琮束手 9.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10.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11.权起更衣 12.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13.地方数千里 14.当横行天下 15.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6.邂逅不如意 17.初一交战 18.去北军二里余 19.北军大坏 20.北面而事之 三.指出活用词并解释. 1.敬贤礼士 2.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必蹶上将军 4.乘犊车,从吏卒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6.可烧而走也 7.瑜等率轻锐 8.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9.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10.操悉浮以沿江 11.英雄乐业 12.备南走 13.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犹豫之计 14.兼有步兵,水陆俱下 15.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 四.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一)一般实词 1.此帝王之资.也 2.二子不协. 3.与操有隙. 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7.如其克谐 .. 8 肃宣.权旨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 10近者奉辞.伐罪 11.权以示.群下 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13.不复料.其虚实 14今以实校.之 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16.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24.上建.旌旗 2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二))多义实词 1、卒: 鲁肃闻刘表卒。乘犊车,从吏卒五万兵难卒合 2、士: 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 3、将: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赤壁之战》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可配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进行按一定顺序写的训练。文中描写的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顺利实施火攻计策,是这次战斗胜利的关键。为了成功的推动火攻计策的实施,东吴的将帅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巧用天时地利,考虑部署周详,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们熟知的“计中计”“连环计”“苦肉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名称俗语都与这个故事有关,聪明才智至今闪烁着夺目的光辉。因此,通过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并在学习中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对《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产生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古典名著涉及不多,特别是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复杂,战争涉及到的人和事关系复杂,东吴的计策环环相连,部署周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课前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收集有关三国演义的历史和人物资料,阅读有关文章,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课中,

尽量整合身边的教学资源,如利用板书形象地展现两军隔江对峙、力量悬殊的形式,利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有关录像等创设教学情景,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去理解课文内容,受到思维训练,通过想象再现当时的战争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后,鼓励学生去阅读《三国演义》,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教养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词语,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这次交战以少胜多的原因;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育目标: 1、学习遇事周密思考、机智灵活的思维方式。 2、初步有多角度看历史人物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关。 发展目标: 培养周密思考、机智灵活的思维能力,培养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这次交战以少胜多的原因。 2、学习遇事周密思考、机智灵活的思维方式。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2)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2)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文章来自:xx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 【教学目标】 1.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致殷勤之意 3.当横行天下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邂逅不如意 6.地方数千里 7.北面而事之8.初一交战 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 11.宜别图之12.此帝王之资也 13.与曹有隙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 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16.必蹶上将军。 17.近者奉辞伐罪18.动以朝廷为辞 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

二、一词多义: 足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4.鼎足之行成矣。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事1.亦别图之,以济大事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 4.北而事之 方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2.操军方连船舰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挟天子以征四方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卒1.鲁肃闻刘表卒2.五万兵难卒合 次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俱进 3.次第岂无风雨? 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乃罢会。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三、翻译句子: 1.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

名师课堂实录:《念奴娇 赤壁怀古》

名师课堂实录:赵志升《念奴娇赤壁怀古》 执教:南京市第五中学特级教师 2005年11月26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大家告诉我,你们喜欢这首词吗? 生:喜欢! 师:喜欢。好!我们就来学习。 (众笑) 师:请大家来看一看,看书。有人说苏轼的这首词要关西大汉来读,可惜我没那么壮,我来读读看,好不好? 生:好。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鼓掌) 师:谢谢。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遍,好吗? 生:好。 师:念奴娇赤壁怀古,一、二—— (众生朗读全词) 师:好,总的来说,大家读得很有气势,尤其是男生。请大家注意,有几个地方,提醒一下。看一下开头,“浪淘尽、”这儿是顿号,我们停顿的时间要稍微短一点,显得急促一些;最后,“一尊还(hái)酹江月”,不读“还(huán)酹江月”。注意这个字。好,我们读完了。这首词大家课前预习了,四十位同学交给我七十二个问题,我把相同的合并一下,一共有三十九个问题。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挑出几个问题来,大家一块讨论讨论。 (投影) 师:戴睿同学问:“这首词被公认为豪放派代表作,豪放风格表现在哪儿?”谁来说说?根

据你的理解。好,请你说。 生:我认为这首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在上阕。上阕中尤以倒数第二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寥寥数字便描绘出了当时长江边上那种震撼人心的画面,而在前面,第一句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中,可以联想到当年在三国时,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操的英勇战绩。我由这一句中不禁联想到当时激烈,甚至可以说是惨烈的那种战斗场景,由此我认为这首词是豪放派的代表,极具豪放的风格。 师:好的,请坐!还有别的意见吗?有没有?没有?大家都认同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就在上阕?是不是?写景的那部分?噢,你请讲。 生:我认为这首词在它的下阕,也同样反映出苏轼豪放的风格,像它描写周瑜的“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以“笑”来写出周瑜在当时那么危急、紧张的战况下,他依然能够笑着面对强敌,指挥军队打败八十万曹军,这也体现出苏轼那种豪放的风格。 师:好,这儿也看出它的豪放。还有吗?没有新的意见?好,我们大家来看一下,上阕。把写景的部分,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次我想请一位同学读。哪一位自告奋勇?就读写景的语句。谁来?我想请一位男生,找一位壮壮的。哪一位?你们班谁最壮?(众生指一位同学,笑)在哪儿呢?好!有请。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师:好的,要不要鼓励鼓励啊? (众生鼓掌) 师:嗳,读得这么有气势,应当鼓励。不过有一个问题,我刚才说的,是描写景色的语句,是不是?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最能体现豪放风格的,就是那个地方,哪儿啊?(生:乱石……)好,一起读,一、二—— 众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好的,我们来看看写景的地方,它好在哪儿啊?你请说。 生:这几个动词,穿、拍、卷,写得好。 师:好在哪儿啊? 生:三个字用得很有气势! 师:很有气势,怎么看出它的气势来? 生:拍,卷,就是很有力度的词。 师:很有力度,你有没有注意到,如果是拍电影,拍电视的话,这个“乱石穿空”的“穿”,

赤壁复习题

《赤壁》中考复习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解题(体裁七言绝句) 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即赤壁之战,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这首诗的题材是咏史诗。(诗歌的题材一般有送别诗如《送杜少辅之任蜀州》、边塞诗、哲理诗、怀古诗、咏史诗等)咏史诗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讽刺时事。一般咏史诗的写作手法都是借古讽今、咏古抒怀。 二、作者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和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齐名,并称“小李杜”。 三、请学生朗诵,纠正字音 四、释义 一截折断了的铁戟沉没于水底沙中还没有完全腐蚀。 我把它擦洗干净认出是三国赤壁的遗物。 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 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 1、诗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作者为什么要从一只折断的戟写起? 因为这是一首咏史诗,所谓的咏史诗是指,借吟咏、评论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来抒发情怀的诗。折戟与古代的战争有关,而作者又是在赤壁这个地方发现的这只折戟,把它洗干净辨认之后,很自然的就让作者联想起几百年前曾在此处发生过的那场战争,从而引起作者下文对历史的感叹,为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议论作了必要的铺垫。 在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与周郎便”这个句子中,“东风”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还含有一个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军的典故。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典故是怎么回事,播放视频。 关于赤壁之战曹操战败的结果,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历史学家都是对吴蜀持赞赏态度,对曹操则贬低得太多,说曹操骄傲轻敌,赤壁一战的失败是必然的,大快人心的。但在我们杜牧的这首诗中,作者却一反传统的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从诗的第几句可以看出这种观点? 作者说,如果不是东风相助周瑜,美丽的大乔和小乔早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大乔小乔分别是东吴掌权者孙权和周瑜的妻子,铜雀台是曹操的后宫,里面有他从全国各地网罗而来的美女或歌伎,供他寻欢作乐,什么情况下大乔小乔会被锁近曹操的铜雀台呢,对,假设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这两个大美女,就可能会被曹操掳走,所以,大乔小乔的命运其实是暗示了东吴的命运,作者说美丽的大乔和小乔被曹操掳去锁进了铜雀台,其实意思是说东吴也灭亡了,那么事实上东吴在赤壁之战中东吴灭亡了吗,作者认为之所以赤壁之战中东吴没有灭亡时因为什么?东风帮助了周瑜火烧战船,大败曹军,也就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师生问好。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指课题) 生齐读:赤壁之战 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上堂课的内容。(点击课件出示题目)生:1、东汉末年,曹操率领(80)万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2、曹操见手下的兵将(丢盔弃甲),(无心应战),只得带着他们从华容道逃跑。3、这是一场战役。(一生第3题答不出) 师:谁来帮助他。 生: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战役。 师板书:以弱胜强 师:东吴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到底是什么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生:东吴是以智取胜。 师:东吴以智慧取胜,他们当时想到了一个—— 生1:一个计策。 生2:一条妙计。 师板书:计策 师:谁来回忆一下计策包括了哪几个环节? 生:计策包括写假降信、趁东南风、带兵追杀。 师板书:写假降信、趁东南风、带兵追杀

师:如果东吴一方在制定计策时,遗漏了其中一个环节,还会取得胜利吗? 生:不会!如果当时东吴一方遗漏了其中一个环节,曹军就会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师:由此可以看出,这几个环节都很重要,只有环环相扣,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节课我们的重点就是来研究计策的作用?板书:作用 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和这几个环节相关的内容,完成你的研究方案,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四人小组合作,自己学习的也行。 学生合作完成研究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见已有部分学生举手。 师:有的同学已经完成,咱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研究了假降信这部分,写了假降信曹操就会认为周瑜来投降了。 师:这里指的是周瑜还是黄盖? 生纠正。 生:如果没有写假降信,曹操就会有防备。 生:如果没有写假降信,曹操就不会失去戒心。 师板书:失去戒心 师: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曹操已经失去了防备之心。生1: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精编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27课《赤壁之战》word学案

9 赤壁之战 问题导学 1.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 2.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典范战例。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3.本文是写赤壁之战的史实,为什么要详写战略决策,略写战况? 自主探究 赤壁之战是一次有决定意义的大战役,整个战役涉及孙、刘、曹三个方面,事件繁,人物多,作者在叙述时为什么确定以孙权一方为主?本文突出了孙权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文法导析 1.重点突出,使文章详略得当。 详写战前孙、刘联盟联合抗曹。三方矛盾的焦点在孙权“战”与“降”的决策,所以对东吴写得多,曹操只是侧面略及而已。这就有力地突出了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是正确分析形势采取正确策略。 2.以对话展开情节并使人物个性化。 同是劝孙权,鲁肃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表现出对主人的忠诚;诸葛亮善于辞令,讲求语言的艺术效果;周瑜则是斩钉截铁,直言快语,对孙权表示一片坦诚。这些个性化的语言,皆由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处境所决定。情节的展开,人物的个性化,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谈话来表现的。这样做既使情节简练,又鲜明地展示了谈话人的性格特征,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这就交代了双方驻兵的地理位置,为后文周瑜火烧曹营埋下了伏笔。曹军把船连起来,是曹操克服不习水战的措施,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曹军的致命弱点,使周瑜有机可乘。这又为下文周瑜“火攻”作了铺垫。这样,不仅使文章曲折生动,结构严密,而且使人读起来感觉有趣、有味,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用精练和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一个片段,来展示说话人的性格特征,200字左右。 素材积淀 话题集锦 (1)司马光是宋朝史学家,主持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时19年之久。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取名“警枕”,意在警告自己,切莫贪睡。当他枕在这圆木上睡觉时,只要稍一辗转,“警枕”就会翻滚,将他唤醒。然后,他立刻坐起,继续奋笔疾书。

《赤壁之战》学案

《赤壁之战》学案 【学习目的】 1、能识记《资治通鉴》相关文学常识。 2、学习文中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学会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学习重点、难点】 1、学习文中实词含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学习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展示故事情节的方法。 4、围绕中心,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学习时数】5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时19年主编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编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2、《资治通鉴》 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294卷,上起周威烈王2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得6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叙事清晰,文笔简洁流畅,结构完整,有一定文学价值,宋神宗以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为《资治通鉴》。 3、学生上网查阅东汉末年尤其是赤壁之战的时代背景。 二、温故知新 你知道我国古代史书体例有哪几类吗? 三、自主学习 1、给下列字注音。 巡刃簇倘聘弦韩卒舵雌 2、解释下列成语。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骄兵必败: ?波浪滔天: ?隐隐约约: ?以弱胜强: ?丢盔弃甲:?得意忘形: ?以卵击石: ?知己知彼: ?敌众我寡: ⑴敌强我弱: ⑵以少胜多: 3、给下字选列子注音。 离弦[ ]的箭混[ ]成一片逃窜[ ] 无心应[ ]战 4、多音字组词。 shuài() jiānɡ ( ) 率将 lǜ() jiànɡ ( ) tiáo ( ) jiànɡ ( ) 调降 diào ( ) xiánɡ ( ) 5、比较下面各组字,并分别组词。 幔()倘()雌()刀()拈()堕()漫()淌()雄()刃()沾()随() 四、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根据译文理解文章层次结构。 3、以下均为208年发生的事,根据标出的月份,概括相关事件。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至十一月: 五、课堂测评 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调兵( )将自不( )力波浪( )天 ( )不防备 迎风( )望丢( )弃( ) 无心( )战不( )其数 2、解释下列成语。 ①调兵遣将:②自不量力: ③毫不防备:④不计其数:

《赤壁之战》复习资料

《赤壁之战》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篱口。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培养对名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培养对名著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初步学会抓住文章的前后联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阅读方法,培养对此类文章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教学课文 1、看视频:《火烧赤壁》片段。 2、视频播放的是课文里的哪些内容?浏览课文找出来。 3、出示句子:“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一派 通红,漫天彻地。” (1)介绍火烧赤壁的相关资料 (2)感情朗读 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在曹营成为火海时,黄盖怎么擒曹操的呢?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5、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6、幸得有张辽相救,但是曹营变成火海,黄盖手提利刃追着自己,曹操——叫苦连声 更苦的还在后头呢。引读第五自然段。 7、画孙刘联军攻打曹营图。 8、“鏖”什么意思?“不计其数”什么意思? 9、曹军为什么会惨遭失败呢,咱得从这儿说起。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0、默读课文第一段落 11、读语言。出示程昱曹操的对话。 (1)程昱说的提防是要提防什么? (2)师改曹操说的话。“冬至前后有东南风,不值得奇怪。”你发现了什么? 11、读神态。(1)“操笑曰”中的“笑”会是怎么笑?感情朗读读语言描写部分。你觉得曹操是个怎样的 人? (2)“操大喜,遂与众将来到水寨中大船上,观望黄盖船到。”A、曹操为什么大喜?B、出示信的内容。 说一说这封信妙在哪。 12、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描写曹操神态语言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板书 曹(二十三万) 西东 孙刘联军(五万)

赤壁之战复习试题

言文专题复习学案05 ——《赤壁之战》 主备人:赵海燕贺会会审核人:赵宗生 【教学目标】 1. 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致殷勤之意() 3.当横行天下()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邂逅不如意() 6.地方数千里() 7.北面而事之()8.初一交战() 9.鼎足之形成矣()10.刘琮束手() 11. 宜别图之()12.此帝王之资也() 13. 与曹有隙()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 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16.必蹶上将军。() 17.近者奉辞伐罪()()18.动以朝廷为辞() 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 二、一词多义: 足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4.鼎足之行成矣。()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事1.亦别图之, 以济大事() 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 4.北而事之() 方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2.操军方连船舰()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5.挟天子以征四方()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卒1.鲁肃闻刘表卒() 2.五万兵难卒合() 次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2.余船以次俱进() 3.次第岂无风雨?() 乃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2.乃罢会。()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09天津)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11安徽) 三、翻译句子:(20分钟) 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赤壁赋复习学案(学生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学案 课题:《必修一》《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主备人:李峰郭丽敏 一.【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也为B 级。 二.【复习重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增加积累,掌握好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技巧。洞悉得分点。掌握实词:既,望,如,属,冯,危,足,食,白,始,宴,穷,斫,缘,披,趣,向,志,是 掌握虚词:以,之 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 三.【复习方法】独自回读、背诵课文,对知识点归纳总结,与同学交流探讨. 独立完成学案,反思总结规律,提升解题能力。 四.【复习过程】 (一)自己回读课文并加以疏通课文,全文背诵默写。 (二)完成知识点的整理。然后与同学交流。 A、【重点实词】 1.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山川相缪 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 自余为僇人梦亦同趣 2.找出句中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今义: B古义:今义: 白露横江古义:今义: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今义: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今义: 漫漫而游古义: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古义: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今义:接着,表承接 颓然就醉古义: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游于是乎始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 事引起的 3.找出句中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2)下江陵 (3)顺流而东也(4)舞幽壑之潜蛟 (5)泣孤舟之嫠妇(6)正襟危坐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9)侣鱼虾而友麋鹿(10)渺沧海之一粟 (11)不知东方之既白(12)日与其徒上高山 (13)穷回溪(14)卧而梦 (15)始指异之(16)穷山之高而止 (17)箕踞而遨(18)萦青绕白 4、一词多义 既: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进学解》 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太史公自序》

三国演义导读课例鉴赏: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课堂实录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课堂实录 摘要: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的提出,如何阅读大部头名著成为重要的课题。本堂课从《三国演义》的目录入手,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合作探究等方式把握整本书的内容,并挖掘书中的深意,提升阅读整本书的效率。 关键词:《三国演义》书册阅读目录管窥 教学目标: 1. 研读《三国演义》目录,把握整本书的概貌。理清主要人物,梳理小说情节结构、主要事件,把握创作背景及主旨。 2. 揣摩作者创作的价值观,感受小说丰富的文化内涵,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3.尝试并总结通过阅读目录,快捷了解书册概貌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目录管窥阅读法 课堂实录: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是来自明德中学的刘老师,很高兴与676班的才俊学子,相遇在宁乡一中美丽的校园。今天我带来一本书,大家看这是什么?(手拿《三国演义》)生齐答:《三国演义》 师:对,是《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叔叔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是老师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书中构造人物之巧,布局之妙,叙事之精彩,深深地吸引了我,可以说读《三国演义》是老师童年时期最美好的记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三国礼物,大家想不想要? 生齐答:想。 投影:听音乐,看描述,猜三国人物或场景 师:好,那就期待各位今天精彩的表现。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听音乐,看描述,猜三国人物或场景。老师播放音乐,你们传递香囊,音乐一停,香囊传到谁手上,他就来回答问题。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同学,下课后到老师这里领取三国小礼物一份,大家准备好了吗?音乐开始。 师:这段文字描写的是谁? 投影:此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生:刘备。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刘备耳朵很大,吕布还叫他“大耳贼”。 师:这位同学对刘备的外貌特征很熟悉。 投影:"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师:这句话出自哪位英雄之口? 生:曹操说的。 师:恭喜你,答对了。

赤壁之战导学案(带答案)

萃英中学高二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赤壁之战 编写人景志萍审核人高二语文班级姓名编号 4 【学习目标】 1、熟悉文本,了解人物性格,领略《赤壁之战》人物塑造的技巧 3.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各种特殊句式的形式和特点 【学习重点】 1. 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把握人物的特点性格 【课内检测案提升】 一、子音 枭()雄芟()夷王室之胄()强弩()鲁缟()旌麾()刘琮()束手奄()有累()官番()阳 一蹶()不振斫()案邂()逅羸()兵烟炎张()天 二、(一)、一般实词 1.此帝王之资也( ) 2.二子不协( ) 3.与操有隙( ) 4.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 5.如有离违,宜别图之( ) 6.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 7.如其克谐( )( ) 8 肃宣权旨( ) 9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 ) 10近者奉辞伐罪( ) 11.权以示群下( ) 12.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 13.不复料其虚实( ) 14今以实校之( ) 15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 (二))多义实词 1、卒: 鲁肃闻刘表卒。乘犊车,从吏卒。五万兵难卒合。 2、士: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 3、将: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 4、抚:及说备使抚表众。()权抚其背曰。() 5、治:同心一意,共治曹操()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6、足:岂足托乎()兵精足用() 7、次:引次江北()余船以次俱进() 8、数:统兵数万()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9、烈:兼仗父兄之烈()火烈风猛() 10、事:去亲戚而事君者()不足与图大事()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11、计:窃计欲亡赵走燕()备用肃计() 12、难:今操芟夷大难()五万兵难卒合() 13、略:略已平矣()助画方略() 14、方:操军方连船舰()地方百里() 15济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同舟共济 ( ) 为求援救,以济其患( ) (三)一般虚词 1.比至南郡( ) 2.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 3.向察众人之议( ) 4.累官故不失州郡( ) 5.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 ) 6.顷之,烟炎张天( ) (四)多义虚词 1、以: 权以示群下() 蒙冲斗舰以千数() 挟天子以征四方() 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余船以次俱进( )

《赤壁之战》课文原文与同步练习

赤壁之战【1】 司马光 ①初【2】,鲁肃【3】闻刘表【4】卒,言于孙权曰:“荆州与国【5】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6】也。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7】,军中诸将,各有彼此【8】。刘备天下枭雄【9】,与操有隙【10】,寄寓于表【11】,表恶其能【12】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13】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15】,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16】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17】,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18】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19】,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20】。”权即遣肃行。 【注释】 【1】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编年体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由司马光等花了19年时间编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定名为“资治通鉴”。赤壁,地名,在湖北蒲圻西北,一说嘉鱼东北,长江南岸。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现在山西省夏县)人。北宋史学家。 【2】初:当初,原先,早先。叙事中追溯以往之词。 【3】鲁肃:字子敬,孙权的重要谋士和将领。 【4】刘表:荆州(现在湖北、湖南一带)牧。州牧是东汉后期一个州的长官。 【5】国:指孙权统治的地区。 【6】帝王之资:(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资,凭借。 【7】二子不协:指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和刘琮(cónɡ)不和。协,和睦。 【8】各有彼此:意思是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 【9】枭(xiāo)雄:豪杰。枭,骁勇、豪雄。 【10】与操有隙:跟曹操有仇。汉献帝的亲信受密诏要杀曹操,刘备曾参与其事。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1】寄寓于表:指刘备当时率领所部人马暂时依附于刘表。寄寓,寄居。 【12】恶(wù)其能:嫉妒他的才能。 【13】彼:他们,指原属刘表手下的人。 【14】离违:离、违同义词连用,背离的意思。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能合作。 【15】别图之:另外筹划这个(事情)。图,图谋、打算。 【16】吊:慰问(死者亲属)。 【17】用事者:掌权的人。 【18】治:这里是对付的意思。 【19】克谐:能够成功。克,能。谐,和谐,这里有圆满、顺利的意思。 【20】为操所先:被曹操占了先。 ②到夏口【1】,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2】,比至南郡【3】,而琮已降,备南走,肃径【4】迎之,与备会于当阳【5】长坂【6】。肃宣【7】权旨【8】,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9】,且问备曰:“豫州【10】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11】太守吴巨有旧【12】,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13】聪明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