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附答案)

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附答案)

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附答案)
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广角练习课

1.三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参加书法小组的同学有29人,参加航模小组的同学有37人,其中有15人既参加书法小组又参加航模小组,这两个小组共有多少人?

2.雅乐学校五年级一班有32人参加数学竞赛,有27人参加英语竞赛,有22人参加语文竞赛,其中参加了数学和英语两科的有12人,参加了语文和英语的有14人,参加了数学和语文两科的有10人,那么五年级一班至少有多少人?

3.学校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五年级三位班主任统计参加比赛项目的人数如下:参加径赛的有37人,参加田赛的有25人,其中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10人,田赛径赛都没参加的有113人。这可把余老师搞糊涂了!听说你挺会动脑筋,快告诉老师五年级有165学生。4.五年级二班有40名同学,其中有25:人没参加数学小组,有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只参加了这两个小组之一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5.学校运动会上,六(1)班同学有22人参加拔河比赛,有12人参加迎面接力赛跑,有10人参加集体跳绳。其中有6人既参加拔河比赛又参加了接力赛跑,还有8人既参加了迎面接力赛跑又参加了集体跳绳。六(1)班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三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6.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7.三年一班有学生55人,参加学校绘画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绘画比赛又参加书法比赛的有12人,两项比赛都没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书法比赛的有多少人?

8.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9.某班学生48人,其中21人参加数学竞赛,13人参加作文竞赛,而且有7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那么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竞赛的学生有多少人?10.学校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45人,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的有68人。既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的有15人,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11.某班级参加奥数竞赛和作文竞赛的学生名单如下:

(1)根据名单填图:

(2)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同学有:

(3)两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答案】51人

【解析】因为15人是参加数学小组和语文课外小组的学生的重叠部分,所以根据容斥原理列式为29+37-15=51人;据此解答。

解:29+37-15

=66-15

=51(人)

答:这两个小组共有51人。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此题考查了重叠问题,关键是理解15人是参加数学小组和语文课外小组的学生的重叠部分;计算总人数=(A+B)-既A又B。

2.47人

【解析】22位学生参加语文,既参加英语又参加语文14人,既参加数学又参加语文的有10人,由此可得三门课程都参加的有14+10-22=2(人),那么只参加英语和数学有12-2=10(人);只参加英语和语文14-2=12(人);只参加数学和语文的有10-2=8(人),由此可以画图分析,从参加数学32人,参加语文的22人,参加英语的27人的总人数中,减去重复部分的同时参加两门或三门的人数即可得出这个班的总人数。

解:(32+22+27)-(10+8+12)-2×2

=81-30-4

=47(人)

答:这个班至少有47人。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此题考查了重叠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参加语文的人数”和“既参加英语又参加语文,既参加数学又参加语文的人数”得出同时参加3门课程的人数是2人,从而画图分析,使计算过程简洁明了。

【答案】165人

【解析】参加径赛的有37人,参加田赛的有25人,其中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10人,根据容斥原理可知,参加田赛与径赛的学生共有(37+25-10)人,又田赛径赛都没参加的有113人,则五年级共有学生:37+25-10+113=165(人)。

解:37+25-10+113

=62-10+113

=52+113

=165(人)

答:五年级学生165人。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首先根据重叠问题: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求出参加赛与径赛的学生共有多少人是完成本题的关键。【答案】13人

【解析】由题意可知:25人没参加数学小组,即40-25=15(人)参加数学小组;同时18人参加航模小组,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则有15-10=5(人)只参加了数学小组,有18-10=8(人)只参加了航模小组,则只参加两个小组之一的学生有8+5=13(人)。解:40-25-10+(18-10)

=40-25-10+8

=15+10+8

=5+8

=13(人)

答:只参加了这两个小组之一的学生共有13人。

考点:重叠问题。

【答案】30人,2人

【解析】因为有22人参加拔河比赛,有12人参加迎面接力赛跑,有10人参加集体跳绳。一共有22+12+10=44人,其中有6人既参加拔河比赛又参加了接力赛跑,还有8人既参加了迎面接力赛跑又参加了集体跳绳,根据容斥原理可知,参加比赛的一共有44-6-8=30(人);又因为有6人既参加拔河比赛又参加了接力赛跑,所以参加接力赛跑的12人中,去掉6人,还剩下6人,又有8人既参加了迎面接力赛跑又参加了集体跳绳。所以这8人中至少有8-6=2人三项比赛都参加,据此即可解答。

解:总人数:

22+12+10-6-8

=34+10-6-8

=44-6-8

=38-8

=30(人)

三项都参加的至少有:

8-(12-6)

=8-6

=2(人)

答:一共有30人参加比赛,至少有2人三项比赛都参加。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本题依据了重叠问题: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

【答案】8人

【解析】在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有13人,这里有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从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与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中减去三年级20个同学,所得的差是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

解:13+15-20=8(人)

答: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8人。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根据“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三年级2参加竞赛的人数”,即可求出答案。

【答案】33人

【解析】用55减去14求出至少参加一种的人数:55-14=41(人),再加上12人就是参加绘画比赛与参加书法比赛的人数的和,然后再减去20可得参加书法比赛的人数。

解:55-14+12-20

=53-20

=33(人)

答:参加书法比赛的33人。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本题考查了重叠问题,关键是理解55人包括几部分的人数,知识点是:至少参加一种的总人数=(A+B)-既A又B。

【答案】(1)8人;(2)7人;(3)5人

【解析】(1)用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加上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减去参加竞赛的人数即可求得;

(2)用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减去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即可求得;(3)用参加语文竞赛的人数,减去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即可求得。解:(1)15+13-20

=28-20

=8(人)

答: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8人。

(2)15-8=7(人)

答: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7人。

(3)13-8=5(人)

答: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5人。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14人;21人

【解析】用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减去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人数就是只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用总人数减去参加数学竞赛,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再加上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人数就是没有参加竞赛的学生人数。

解:21-7=14(人)

48-21-13+7

=27-13+7

=14+7

=21(人)

答: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4人;没有参加竞赛的学生有21人。

考点:重叠问题。

总结:本题是典型的重叠问题,解答规律是:既A又B=A+B-总数量(两种情况)。10.98人

【解析】根据题干,把参加两种兴趣小组的人数加起来可得45+68=113(人),又因为15人两种兴趣小组都参加了,所以多加了一次,据此即可得出总人数是113-15=98(人)。解:45+68-15=98(人)

答: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同学共有98人。

考点:重叠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广角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新知识点: 1、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简单事物的组合数。 教学要求: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5、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建议: “数学广角—搭配(二)“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因而在教学中要多注意抓住并把握好适合学生发展的有利素材。 1、选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调动学生参与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儿童节到了,穿什么衣服,有几种搭配方法,如何选择游览的路线等等。 2、注重学习方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本单元的内容活动性和操作性较强,要尽可能的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排出不同的三位数,比赛场次问题等,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3、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能力。每种活动结束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活动前质疑:怎样才能保证不重不漏? 4、注意教学语言的表述,把握好教学目标。教学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以免影响学生的思维。用学生能接受的语言表达、交流即可,使学生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一课时初步感受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集合练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测验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 1、明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明明排第9,从后数起明明排第4,这排小朋友一共有()人。 2、王刚爱吃的水果有:苹果、梨、枣、香蕉、葡萄。李磊爱吃的水果有:桃、苹果、草莓、枣、石榴。他们都爱吃的水果有()种。 3、三(1)班参加歌唱兴趣小组的有12人。参加舞蹈兴趣小组有18人,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8人,只参加一个兴趣小组的有()人。 4、三(3)班有45人,每人至少订一种刊物,订《漫画大王》的有37人,订《红树林》的有29人,两种刊物都订的有()人。 5、看右图回答问题。 喜欢篮球喜欢足球 16人8人15人 (1)一共调查了()人。 (2)喜欢篮球的有()人,只喜欢足球的有()人, 两种球都喜欢的有()人。 二、选择。 三年级(2)班有56名学生,这个月进行了两次数学测试:第一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6,9,15,16,27,33,56;第二次得100分的学生的学号是:7,9,16,27,36,40,48,51,53。 1.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D.3 2.第二次得100分的有( )人。 A.5 B.7 C.9 D.3 3.两次都得100分的有( )人。 A.3 B.5 C.7 D.9 4.只在第一次得100分的有( )人。 A.2 B.3 C.4 D.6 5.只得过一次100分的有()人。 A.15 B.13 C.10 D.9 三、解答。 1、请把小动物们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

美术小组黎明杨华罗杰马腾张飞李晓陈晓东 科技小组杨华陈晓东黎达黄小强梁志明赵勇罗杰 (1)把参加美术和科技小组的学生名单填在相应的圈内。 参加美术小组科技小组 (2)参加美术小组的有()人,只参加科技小组的有()人, 两种都参加的有()人。 (3)三(6)班学生参加美术和科技小组的学生一共有()人。 四、解决问题。 1、学校组织看文艺表演,东东的座位从左数是第7个,从右数是第10个,这一行有多少个座位? 2、三(1)班有50人,其中25人喜欢吃苹果,22人喜欢吃橘子,13人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橘子。两种水果都不喜欢吃的有多少人? 3、三(4)班同学在本学期的期中考试中,有36人数学获得优秀,有29人语文获得优秀,有28人语文和数学都获得了优秀,同时有9人语文数学都没有获得优秀,三(4)班总共有多少学生?

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解决问题沪教版(附答案)

2015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 1.递等式计算。 37×5×2 176÷8÷2 2.递等式计算。 35×4×2 624÷2÷3 3.公园运来248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4.新华书店新到一批书,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要捆成10包,每包多少本? 5.把一个数扩大5倍后与原来的和是132,这个数是多少? 6.红丽被服厂运进一批花布,共160米,如果每8米布做一个被罩,一共可以做多少个?7.食堂里原来有青菜300千克,吃了5天后还剩下55千克,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8.小明一家3口一个星期吃了168克盐,平均每人每天吃了多少克盐? 9.李阿姨5分钟打了650个字,王阿姨4分钟打了408个字.她们谁打得快? 10.商场1-6月份共卖出彩色电视机264台,平均每个月卖出多少台? 11.列式计算。 (1)把61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多少? (2)210是7的多少倍? 12.小丽准备用7天时间看完一本168页的《童话故事》,她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13.中秋节到了,三年级同学参观糕点工厂。 (1)三年级共有学生248人,平均分成8个组参观,每组有多少人? (2)中秋佳节到了,糕点厂加工一批“桂花”牌月饼,第一批加工了328个月饼,每4个装1盒,每2盒装一箱,这些月饼可以装几箱? (3)出售月饼.糕点厂加工的“桂花”牌月饼,每个卖3元,一箱这样的月饼卖多少元?14.迎宾广场运来180盆花,准备摆在6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15.明明和同学们周六参加摘苹果比赛,他们小组有8人,一共摘了272个,平均每5个苹果重1千克。 (1)平均每人摘了多少个苹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 新区一小何芸娜【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PPT课件姓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游戏引入问题 1、从左边数,第三排第4位小朋友站起来,从右边数,第5位小朋友站起来,你们发现了什么?你们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强调站起来的小朋友数了两次,重复了两次) 2、房间里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但是只有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强调爸爸身份的双重性--身份“重复”了)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重复的数量,用一种新的方式表示它们(出示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二、新授 例题:下表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跳绳 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生:有17人,9+8=17(人) 引导学生观察名单,看自己准备的姓名卡片,发现“重复”人名。 师:哪三个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清楚地看出有三人重复呢?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用连线的方法表示,不会找漏掉。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介绍连线的方法。(出示课件) 用表格整理出来: 师:(活动)四人小组,把手上的名片摆一摆,把只参加跳绳的放一边,两项都参加的放一边,只参加踢毽的学生放一边。思考:我们能不能用两个圈清楚的表示这三部分的关系呢?小组讨论。 跳绳 杨 明 刘红 李芳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踢毽 于丽 周晓 朱晓东 陶伟 卢强 跳绳: 杨明 丁旭 赵军 李芳 王爱华 刘红 马超 陈东 踢毽: 陶伟 李芳 周晓 朱小东 杨明 刘红 于丽 卢强

人教版2018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 一、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基础训练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棵树高7 () (2)、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3)、一把小刀长6() (4)、课桌高70() (5)、水杯高约1() (6)、跳绳长约2() (7)、我的身高是140() 2、1米=()分米1厘米=()毫米1米=()厘米 1分米=()厘米1米=()毫米1分米=()毫米 3、单位换算 8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分米 10分米=()米()毫米=5厘米()厘米=70毫米 能力提升 1、在括号里填上>、<或= 。

3米()3分米40毫米()5厘米80厘米()9分米 1米()10分米26分米()3米60厘米()6毫米课外拓展 1、一根绳子剪成相等长的5段后,每段长3米,这跟绳子原来有多长? 2、一根铁丝长20米,把它截成3段,第一段和第二段长度相等,第三段比第一段短4米,这三段各长多少米?

2、千米的认识 基础训练 一、填空。 1千米=()米4000米=()米15千米=()米12厘米=()毫米9米=()分200毫米=()厘米二、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骑自行车每小时行驶15()。 ②一个区别针的长度大约是34()。 ③一张桌子的高大约是90()。 ④一列火车每小时大约行驶120()。 三、根据实际情况连线。 单人床长5464千米 教师用的教鞭长50厘米 黄河长2米 1分硬币厚1厘米 武汉长江大桥长1毫米 手指盖宽1670米 能力提升 一、在下面的○里填上“>”、“<”、“=”。 2千米○2000米1千米○900米2米○30分米 26千米○2600米49厘米○5分米95毫米○10厘米

三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找规律|北师大版

201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找规律练习卷(带解析) 1.幼儿园的王阿姨要买10个玩具汽车,她带了400元,可以买( ) A. B. C. 2.25×80的积的末尾有 ( ) A.2个零 B.3个零 C.4个零 3.吸烟不仅有害健康而且花钱。如果一位吸烟者每天吸一包20元的香烟,那么他31天花在吸烟上的钱大约要( ) A.600元 B.620元 C.630元 4.下面算式中,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82×20 B.85×40 C.24×80 5.320×70积的末尾有()个0,积是()位数。 6.□算: 800×40= 760×10= 400×8= 8.要使25×□0的积的末尾有两个0,□里最小能填()。

10.直接写出得数。 36×20= 45×30= 12.65×40积的末尾有1个0。() 13.45×80=360() 14.65×30=195() 15.小红家养了30只兔子,已知一只兔子一个月大约吃掉39千克萝卜,则这群兔子一个月大约要吃掉多少千克萝卜? 16.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天要浪费42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每个月(按30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17.78个30是多少? 18.某品牌复印机,每分钟可复印49张文件,照这样计算,这台复印机1小时大约可复印多少张文件? 19.一个皮球20元,三年级三班有25个小朋友,要给每个小朋友都买皮球,要花多少钱? 20.35的50倍是多少? 21.国庆节期间,蓝天商场开展“买一送一”的促销活动,买一台空调送价值85元的电饭煲一个。商场共卖出了90台空调,活动期间让利了多少元? 22.乐器店新进45把吉他,每把售出的价格是200元,全部售出可卖多少元? 23.加工零件每天加工90个。问20天加工了多少个? 24.60和21的乘积是多少? 25.公园的一头大象半天要吃8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3吨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 26.65个20是多少? 27.刘明一步平均长度是50厘米,他从操场这头走到篮球场那头共走了99步,操场一头到篮球场长多少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周长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6.1周长 一、单选题 1.下面算式中,得数比50小的是()。 A. 25+13+30 B. 12+13+20 C. 25+15+18 2.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3.把如图的长方形用一条曲线分成甲、乙两个图形,甲图与乙图的周长相比,() A. 甲图的长 B. 乙图的长 C. 甲图与乙图同样长 4.,表中各种树的总棵数是() A. 80 B. 81 C. 82 D. 83 5.26+30+8=() A. 42 B. 64 C. 13 D. 55 二、判断题 6.6+2+3=11 7.如图长方形分成两部分,甲图的周长比乙图的周长大。 8.图形中,大圆的周长与两个小圆的周长和相等。(判断对错) 9.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5+3=8。(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10.4+3+7=() A. 6 B. 14 C. 4 D. 5 11.看图列式并计算。 (1)加法算式: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

(2)加法算式:________ 乘加法算式:________ 12.计算 ________ 13.用简便方法计算. 81+23+68+32+19=________ 14.直接写得数。 30+49= ________ 53+38=________ 18+27+9=________ 42+6+13=________ 34-12=________ 75-16=________ 60-15+7=________ 24-(7+8)=________ 7×8=________ 9×4=________ 5×3+18=________ 78-9×6=________ 9×9-56=________ 6×6-6=________ 7×7+7=________ 四、计算题 15.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16.下面是两个同学射箭的情况,你知道谁赢了吗?(仿练教材第68页第16题)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 合》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 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 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 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 1 / 10

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 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 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 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 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 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 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 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 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 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 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 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 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2 / 10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5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用集合图分析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的有关思想方法并能用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复部分的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脑筋急转弯) 1.看电影:两位妈妈和两位女儿一同去看电影,可是她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 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 2.小明排队:小明排队去做操,从前数起小明排第3,从后数起小明排第4,你 猜这排小朋友一共有几人? (一)揭示课题 老师:在生活中这现象很多,我们经常会遇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数学广角, 来研究一下这有趣的重复现象。(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初步感知重复现象。 (1)调查本班学生参加数学小组,作文小组情况。 (2)游戏:参加数学小组,作文小组的学生分别站在两个呼啦圈里。 问题:当有同学既参加数学小组,又参加作文小组时怎么站? 引发问题矛盾冲突,学生想办法解决。 (3)说说呼啦圈里各部分学生所表示的意思。、 2、自主绘图,加深理解。 课件出示: 三(1)班参加数学、作文课外小组学生情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讲解

第一单元测量 (1)毫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 2.( )厘米( )毫米 3.( )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 B、1分米 C、1米 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

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3厘米-14毫米=()毫米 56毫米+44毫米=()厘米 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 (2)分米的认识 年班姓名 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 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

《数学广角--排列组合》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2例1、例2 教学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一套、每组学生准备一套衣服学具。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排列与组合不但是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能够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为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我组织很多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的活动,使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为此,将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动手实践体验,探究解决问题。3、注重合作交流,引发数学思考 根据以上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生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培养学生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今天小丸子要带我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出示:数学广角。 二、情境一服饰搭配 1、探究:既然参加活动,就要穿得漂亮些。衣柜里有这样几件衣服,小丸子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 总复习资料

总复习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时、分、秒 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1分=60秒 把较小单位转化成较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较大单位转化成较小单位要乘进率。 2. 计算经过的时间: 可以用数小格或数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时针走一大格是时,走一圈是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钟,走一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 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 练习: (1)3时=()分 6分=()秒 2分40秒=()秒 1时-25分=()分 80秒=()分()秒(2)明明和丽丽利用双休日帮助邻居李奶奶打扫卫生。他们从下午3:30开始劳动,一直到下午4:20才结束。他们打扫卫生用了多长时间? 二、质量单位的认识 1.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吨=千克 1千克=克 2.相邻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练习:(1)比较大小。 3吨 3500千克 14吨 1400千克 4000千克-3吨 3007千克7000克 7吨 6吨50千克 6500千克 4吨400千克 4400千克米(2)这艘船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吗? 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可以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加、减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结果相加;也可以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结果加、减一位数。 2.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加法的验算方法: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3.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减法的验算方法: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方法二: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练习:(1) 519+143= 429+686= 710-217=(本题要求验算) (2)一二年级去看戏剧,一年级有197人,二年级有189人,楼上一共有400个座位,估算一下,两个年级都坐楼上,能不能坐下? 四、倍的认识 1.倍: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这节课课题是集合,以前的教材是重复问题,我个人认为集合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比较抽象,重复问题更容易让孩子们理解,所以我仍然用重复问题作为课题,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渗透了集合思想。 数学广角 《重复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学生易于理解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2:学习解决重复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每生一张题卡,每组一个粘贴板(带有踢毽子跳绳的学生名单),彩笔,u盘,磁铁,教师所用的卡片(重叠问题,参加踢毽子的,参加跳绳的,既参加踢毽子的又参加跳绳的),彩色粉笔,三二班学生的序号 课前交流:同学们,咱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的课余时间,那么你在课余时间都干些什么呢? 生:练书法,弹钢琴,葫芦丝,跳舞,踢毽子,打篮球,,, (师及时表扬学生,你是个阳关帅气的男孩,你的字一定很漂亮,

你的歌声一定很美妙,,,) 师:你们想了解西关小学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吗?请看,点课件!结束后,师:这些活动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还可以使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好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咱们开始上课!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前几天学校下发了一个通知,哪位同学大声的读一读? 课件1出示通知内容 师:根据学校的通知要求,你认为三一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比赛呢? 生:11人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5+6=11(人)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真的是这样吗?在11的后面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请看三一班参赛学生的名单。出示课件2稍停,看到这份名单,你有什么想说的?你觉得我们刚才的答案怎么样? 预设1:有重复的 预设2:有的同学两样都参加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课件、活动卡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脑筋急转弯 一、帮小动物回家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动物在讨论在陆地上生活还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来了10种动物,有6种动物能够在陆地上生活的,有6种动物能够在水里生活。这里面有几种动物既能够在陆地上生活 也能够在水里生活? 引导学生质疑: ①来了10种小动物,为什么有6种生活在水里,6种生活在陆地?6+6=12(种)啊? ②有的既能够生活在陆地,又能够生活在水里。(适当给学生介绍“两栖动物”的常识,扩展学生知识面。) (2)出示:蚂蚱章鱼虾青蛙蜗牛鲤鱼兔子乌龟海鱼瓢虫 ①这些动物和昆虫,你知道它们都是生活在哪里吗?(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里)你能把它们分类一下吗? ②完成活动卡活动一,指名分类。 ③全班一起分类。 ④发现问题:乌龟和青蛙有时生活在水里,有时生活在陆地上。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先是两个小组的集合圈。 (2)引导发现青蛙和乌龟两个圈里都有,如果只有一只小青蛙和一只小乌龟能分开站吗?

(3)出示合并隆的空集合圈,引导观察这个集合圈和分开的两个圈有什么不同。(有一块公共区域,这块公共区域能够表示什么?) (4)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5)师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当小结。 (6)填写合并拢的集合圈。 (7)让学生说一说图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二、奇怪的报名表 1、出示: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子比赛学生名单 跳绳杨明李芳刘红陈东王爱华张伟丁旭赵军 踢毽杨明李芳刘红王志明于丽周晓陶伟卢强朱晓东 (1)引导得到: ①参加跳绳比赛的有(8)人 ②参加踢毽比赛的有(9)人 (2)小猪的疑问 ①小猪也有一个问题。是什么为题呢?出示: 这两个项目一共有()人?(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后指名回答,要说出思路) ②课件演示 a、找到即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的人(3人:杨明、李芳、刘红); b、出示空集合圈,指名说说各个位置所表示的意义; c、填写集合圈;(先填写公共部分) d、出示各部分人数,引导计算两个项目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己去找到答案,以得到多种解法) 三、巩固练习 1、活动卡-巩固练习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第1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一、比一比。 60分○60秒60分○1时1分○85秒100秒○1分1时○55分100分○1时 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2.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3.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 第1单元时、分、秒 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 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秒1时=()分 2. 120分=()时 3. 1分30秒=()秒 4. 1小时15分=()分 5. 95秒=()分()秒 二、我会比一比。 40秒○1分1时○61分2时○90分 140秒○2分1分12秒○80秒4时○240秒

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长时间? 四、小琴早晨7:30到校,中午11:40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填空。 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 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向()位进() 位上写()。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二、算一算。

52+68=49+88=74+39= 25+89=57+49=63+27= 68+53=49+78=92+18= 三、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6+29=95 59+77=146 7 6 5 9 + 2 19 +7 17 9 5 1 4 6 四、本周李叔叔卖出了34筐水果,还剩下28筐。李叔叔原来有多少筐水果? 五、一架玩具飞机27元,一把伞18元,一辆玩具车34元 (1)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多少钱? (2)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多少钱? 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一、口答。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一单元近似数冀教版

第一单元一生活中的大数 近一似一数 一二旧知链接 1.一只羊的重量是42千克?大约是多少千克? 二二新知速递 1.A二B二C三地从左到右依次分布在一条直线上?A地距B地1830千米?B地距C地2170千米?问A地距C地大约多少千米? 1.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698的近似数是: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956的近似数是: 3120的近似数是:2802的近似数是: 1004的近似数是:5023的近似数是: 2.8?29?9000(使这个数最接近9000)?里应填(一一)? A.5一一一一一一一B.6一一一一一一一C.8一一一一一一一D.93.写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 (1)某中学有学生1407人?约是(一一)人? (2)爸爸买一台冰箱用去3910元?大约是(一一)元? (3)红星小学为贫困山区学生捐书1982本?约是(一一一)本?(4)李刚骑自行车每分钟行192米?可以说每分钟大约行(一一一)米或(一一一)米? (5)一只狗的体重是4110克?大约是(一一一)克? 4.根据给出的近似数?圈出最合适的答案? (1)近似数为300的数: 199一248一364一295 (2)近似数为500的数:

581一512一601一543 (3)近似数为400的数: 329一434一415一492 3.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980约是(一一一)一一一102约是(一一一)一一一999约是(一一一)2103约是(一一一)4995约是(一一一)7001约是(一一一)698约是(一一一)2956约是(一一一)3120约是(一一一)5023约是(一一一) 4.连一连? 4987一一一一一一3950一一一一一一5099一一一一一一4102 一一一一约是5000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约是4000 5.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一6.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 基础训练 1.一片树林有九百二十五棵树?写作(一一一一)?它的近似数是(一一一一一)? 2.9993是(一一一一)位数?这个数大约是(一一一一一)? 3.农场有692头奶牛?约为(一一一一一)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 目录 1.1秒的认识 (2) 1.2时间的计算 (4) 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5) 2.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7) 2.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9) 2.4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11) 3.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13) 3.3吨的认识 (16) 4.1加法(1) (18) 4.2加法(2) (19) 4.3减法(1) (21) 4.4减法(2) (23) 4.5连加 (25) 5倍的认识 (27) 6.1口算乘法 (29) 6.2笔算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乘法 (30) 6.3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32)

6.4有关0的乘法 (34) 6.5解决实际问题 (36) 7.1四边形 (37) 7.2周长 (39) 7.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1) 8.1几分之一 (43) 8.2几分之几 (45) 8.3分数的简单计算 (47) 8.4分数的简单应用 (49) 9集合思想的认识 (51) 1.1 秒的认识 1.单位换算。 1时=( )分 1分=( )秒 1时10分=( )分 1分20秒=( )秒 70秒=( )分( )秒 80分=( )时( )分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 )。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 (3)奶奶做饭用40( )。 (4)乐乐跑100米大约用14( )。

3.辨一辨。(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 (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 ) (3)刷一次牙需要2秒。( ) 4. 亮亮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红红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 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明明回来用时多少?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军10秒,()跑的最快,()跑的最慢。 7.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集合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圈里各部分的意义。 2.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3.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会读集合圈中的信息,会按条件填写集合圈。 2.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PPT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脑筋急转弯”游戏引入问题 房间里有两个爸爸,两个儿子,但是只有三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强调爸爸身份的双重性--身份“重复”了) 生:有三个人儿子、爸爸、爷爷 师:同学们真棒,在这里小刚爸爸即是爷爷儿子又是小刚的爸爸,爸爸爸爸的身份是重复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重复的数量,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会重复的现象,这不三一班的同学的参赛名单,从这份名单我们能发现什么问题呢?这些问题又要怎么解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今天的新知识 出示课题:数学广角——集合 二、新授 例题:下表是三(1)班参加跳绳、踢毽比赛的学生名单 跳绳 杨 明 陈 东 刘 红 李 芳 王 爱华 马 超 丁 旭 赵 军 徐 强 踢毽 刘 红 于 丽 周 晓 杨 明 朱 小东 李 芳 陶 伟 卢 强

问:有几个人参加跳绳比赛?有几个人参加踢毽比赛? 生答:9人 8人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个表格里的内容有何发现? 生:有些人的名字是重复的。 师:哪些人?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清楚地看出有三人重复呢? 把重复的人名圈出来 用表格整理出来: 师:同学们现在表格人数比较少容易找人名,但是表格人多时就不好找了。那我们今天就来用集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PPT 出示集合圈 师:老师把两个圈都贴在黑板上了,请两位同学来帮老师把两组参赛的同学人名分别贴在黑板上两个圈里面。 两个学生操作! 师:同学们老师把两个圈子放在了黑板上一个代表跳绳组,一个代表踢毽组,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把表格的人名分别贴到跳绳组与踢毽组的圈里!谁来帮助老师你? 学生操作 师;同学们刚圈出即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的同学的名字,他们只是一个人大家有什么办 法让这三位同学即在跳绳的圈里又在踢毽组的圈里? 让学生到黑板操作如何摆放集合圈 重点介绍集合圈每部分表示什么 师:中间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整个图表示什么? (指名说一说每部分表示的是什么,同桌互说。 跳绳 杨 明 刘 红 李 芳 陈东 王爱华 马 超 丁 旭 赵 军 徐 强 踢毽 于丽 周 晓 朱晓东 陶 伟 卢 强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案

数学广角 集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2、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 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1.导入:课间,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看,三(1)班选拔了一部分喜欢运动的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出示例1),那么我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吗?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同学们,你们都做了哪些运动? 2、老师调查其中一个小组的体育爱好情况:第三小组喜欢踢毽

子的有哪些同学?(假设7人)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假设8人)有没有两样都喜欢的?(假设3人) 3、老师在讲台的两边分别画了两个圈:左边黄色的圈表示喜欢踢毽子的,右边红色的圈表示喜欢跳绳的。 4、现在请第三小组踢毽子的同学到左边黄色的圈内集合;请喜欢跳绳的同学到右边红色的圈内集合。我们看看他们怎么站? 5、问题出在哪儿呢?谁有好的建议以指导他们站到他们该站的位置? 6、接下来请大家拿出纸和笔,想一想,画一画,写一写,怎样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喜欢踢毽子的有哪些同学,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两样都喜欢的有哪些同学?同时还方便我们数人数? 7、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想法?(适时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在100多年前,英国有一位名叫韦恩的逻辑学家,用一个图很方便地解决了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个问题。让老师来展示给大家看。 8、这种图是韦恩最早发明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叫韦恩图。利用韦恩图,既能表示重复的部分,又能方便统计总数。接下来,如果要用算式表示喜欢踢毽子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9、刚才同学们交流了很多算法,你觉得哪种比较容易理解。把你比较容易理解的那种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三、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请看图(练习二十四,第1题),它们是谁呀?在这些动物当

三年级上数学一课一练-数学广角|人教新课标2014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练习课 1.三年级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参加书法小组的同学有29人,参加航模小组的同学有37人,其中有15人既参加书法小组又参加航模小组,这两个小组共有多少人?2.雅乐学校五年级一班有32人参加数学竞赛,有27人参加英语竞赛,有22人参加语文竞赛,其中参加了数学和英语两科的有12人,参加了语文和英语的有14人,参加了数学和语文两科的有10人,那么五年级一班至少有多少人? 3.学校召开秋季田径运动会,五年级三位班主任统计参加比赛项目的人数如下:参加径赛的有37人,参加田赛的有25人,其中既参加田赛又参加径赛的有10人,田赛径赛都没参加的有113人。这可把余老师搞糊涂了!听说你挺会动脑筋,快告诉老师五年级有165学生。 4.五年级二班有40名同学,其中有25:人没参加数学小组,有18人参加航模小组,有10人两个小组都参加。那么只参加了这两个小组之一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5.学校运动会上,六(1)班同学有22人参加拔河比赛,有12人参加迎面接力赛跑,有10人参加集体跳绳。其中有6人既参加拔河比赛又参加了接力赛跑,还有8人既参加了迎面接力赛跑又参加了集体跳绳。六(1)班同学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比赛?三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6.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7.三年一班有学生55人,参加学校绘画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绘画比赛又参加书法比赛的有12人,两项比赛都没参加的有14人,参加书法比赛的有多少人? 8.三年级有20个同学参加竞赛,其中参加数学竞赛的有15人,参加作文竞赛的有13人。 (1)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2)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几人? (3)只参加作文竞赛的有几人。 9.某班学生48人,其中21人参加数学竞赛,13人参加作文竞赛,而且有7人既参加数学竞赛又参加作文竞赛。那么只参加数学竞赛的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竞赛的学生有多少人? 10.学校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有45人,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的有68人。既参加数学兴趣小组又参加计算机兴趣小组的有15人,参加这两个兴趣小组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口算除法(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2.1口算除法 一、单选题 1.18×4=() A. 43 B. 72 C. 900 D. 240 2.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36×3的积是一个( )位数. A. 两 B. 三 C. 一 (2)250×8的积末尾有( )个0. A. 1 B. 2 C. 3 D. 4 3.欢欢买了4本单价是16元的《童话故事》,付了100元,找回多少元?下面列式不正确的是( )。 A. 100-16×4 B. 100-4×16 C. 100-16-4 二、判断题 4.判断 52×4=28 5.乘数中间有0的算式,计算时0可以省略不写。 6.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只能是两位数。 三、填空题 7.口算700×5时,可以想________个百×5=________个百=________。

8.写出两道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360的算式:________、________ 9.填上“>”、“<”或“=”。 5×8________120÷4 62÷2________84÷4 20×2________82÷2 25+58________62×2 22×4________88÷2 20×3________30×2 27×0________27÷3 20×2________80÷2 0+46________0×46 21×3________20×4 56÷4________28÷2 25×4________25×3 10.计算。 (1)350×8=________ (2)158×7=________ 四、计算题 11.直接写出得数. 14×3=________ 25×2=________ 12×8=________ 6×15=________ 五、解答题 12.三年级有7个班,平均每班41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13.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262棵,一共有多少棵? 六、应用题 14.三年级一共有234名同学乘7辆车去郊游,前6辆车每辆坐35人,第七辆车要坐多少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