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6次实验n

第6次实验n

第6次实验n
第6次实验n

请注意:

1)本次实验报告在下周六晚上12点前提交,晚交超过72小时者将酌情扣分

2)小组长请随时掌握本组成员实验完成情况,并认真为其打分

3)各位小组长请在实验完成时示意老师过去检查(下课前15分钟)

实验二常用页面置换算法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现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虚拟存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并比较它们的效率;操作系统的发展使得系统完成了大部分的内存管理工作,对于程序员而言,这些内存管理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因此程序员从不关心系统如何为自己分配内存,而且永远认为系统可以分配给程序所需要的内存。在开发程序时,程序员真正需要做的就是:申请内存、使用内存、释放内存。该实验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从程序员的角度应如何使用内存。

2.实验要求:

1)要求用你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页面置换模拟程序;要求在主函数中测试。

2)实验报告中必须包括:设计思想、数据定义(包括详细说明)、处理流程(详细算法描述和算法流程图)、源代码、运行结果、体会等部分。

3)必须模拟本实验内容中提到的算法中的至少2种页面置换算法。

4)比较不同页面置换算法的效率

3.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使用以下页面置换算法中的某2种分别模拟一个分页系统。

1、第二次机会算法(Second Chance)

2、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LRU )

3、最不常用算法(Not Frequently Used,NFU)

4、最近未使用算法(Not Recently Used ,NRU)

5、时钟页面置换算法

6、老化算法(aging)

页框的数量是参数,页面访问序列是随机产生的指令序列(也可以从文件中读入)。对于一个已定的指令序列,列出1000次内存访问中发生缺页中断的数目,它是可用页框数的函数【需要显示各种算法在不同用户内存页框数[4至32]情况下的缺页中断数目】

4.实验预读

若指令为随机序列,则首先用srand( )和rand( )函数定义和产生指令序列,然后将指令序列变换成相应的页地址流,并针对不同的算法统计出相应的缺页中断数目(1)通过随机数产生一个指令序列,共320条指令。指令的地址按下述原则生成:

A:50%的指令是顺序执行的

B: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前地址部分

C:25%的指令是均匀分布在后地址部分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

A:在[0,319]的指令地址之间随机选取一起点m

B: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即执行地址为m+1的指令

C:在前地址[0,m-1]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地址为m’

D:顺序执行一条指令,其地址为m’+1

E:在后地址[m+2,319]中随机选取一条指令并执行

F:重复步骤A-E,直到320条指令执行结束

(2)将指令序列变换为页地址流(同样适应于指令从文件中读入)

假设:页面大小为1K;

用户内存容量4页到32页;

用户虚存容量为32K。

在用户虚存中,按每K存放10条指令排列虚存地址,即320条指令在虚存中的存放方式为:

第0 条-第9 条指令为第0页(对应虚存地址为[0,9])

第10条-第19条指令为第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10,19])

………………………………

第310条-第319条指令为第31页(对应虚存地址为[310,319])

按以上方式,用户指令可组成32页。

5. 实验理论参考

1)虚拟存储系统

UNIX中,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提供了内外存进程交换(Swapping)机制;内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均以页为单位进行;一个进程只需将其一部分(段或页)调入内存便可运行;还支持请求调页的存储管理方式。

当进程在运行中需要访问某部分程序和数据时,发现其所在页面不在内存,就立即提出请求(向CPU发出缺中断),由系统将其所需页面调入内存。这种页面调入方式叫请求调页。

为实现请求调页,核心配置了数据结构:页表[页框号、访问位、修改位、有效位、保护位等]。

2)页面置换算法

当CPU接收到缺页中断信号,中断处理程序先保存现场,分析中断原因,转入缺页中断处理程序。该程序通过查找页表,得到该页所在外存的物理块号[number of page frame 页框号]。如果此时内存未满,能容纳新页,则启动磁盘I/O将所缺之页调入内存,然后修改页表。如果内存已满,则须按某种置换算法从内存中选出一页准备换出,是否重新写盘由页表的修改位决定,然后将缺页调入,修改页表。利用修改后的页表,去形成所要访问数据的物理地址,再去访问内存数据。整个页面的调入过程对用户是透明的。

1.FIFO算法

原理简述

(1)在分配内存页面数(AP)小天进程页面数(PP)时,当然是最先运行的AP个页面放入内存;

(2)这时又需要处理新的页面,则将原来放的内存中的AP个页中最先进入的调出(FIFO),再将新页面放入;

(3)以后如果再有新页面需要调入,则都按上述规则进行。

(4)算法特点:所使用的内存页面构成一个队列。

●图表描述

假设某个进程在硬盘上被划分成5个页面(PP=5),以1、2、3、4、5分别表示,CPU 调用它们的顺序(这应该取决于进程本身)为:1、4、2、5、3、3、2、4、2、5,如果内存可以控制的页面数为3(AP=3),那么在使用FIFO算法时,这3个页面的内存使用情况应该如图5所示。

图5

不难看出,本例共换入页面8次,若用变量diseffect表示页面换入次数,则diseffect=8。

●算法实现提示

要得到命中率,必然应该有一个常量total_instruction来记录页面总共使用的次数,此外还需要一个变量记录总共换入页面的次数diseffect(需要换出页面总是因为缺页中断而产生)。利用公式1-diseffect / total_instruction*100% 可以得到命中率。

(1)初始化。设置两个数组page[ap]和pagecontrol[pp]分别表示进程页面数和内存分配的页面数,并产生一个随机数序列main[total_instruction](这个序列由page[ap]

的下标随机构成)表示待处理的进程页面顺序,diseffect置0。

(2)看main[]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若有,就由main[]中获取该页面下标,并转(3),如果没有则转(7)。

(3)如果该页已在内存中,就转(2),否则转(4),同时未命中的diseffect加1。

(4)观察pagecontrol是否占满,如果占满则须将使用队列(在第(6)步中建立的)中最先进入的(就是队列的第一个单元)pagecontrol单元“清干净”,同时将

page[]单元置为“不在内存中”。

(5)将该page[]与pagecontrol[]建立对应关系(可以改变pagecontrol[]的标志位,也可以采用指针链接,总之至少要使对应的pagecontrol单元包含两个信息:一是

它被使用了,二是哪个page[]单元使用的。page[]单元也包含两个信息:对应的

pagecontrol单元号和本page[]单元已在内存中)。

(6)将用到的pagecontrol置入使用队列(这里的队列是一种FIFO的数据结构),返回(2)。

(7)显示计算1-diseffect / total_instruction*100%,完成。

2.LRU算法

●原理简述

(1)当内存分配页面数(AP)小于进程页面数(PP)时,把最先执行的AP个页面放入内存。

(2)当需调页面进入内存,而当前分配的内存页面全部不空闲时,选择将其中最长时间没有用到的那一页调出,以空出内存来放置新调入的页面(LRU)。

(3)算法特点:每个页面都有属性来表示有多长时间未被CPU使用的信息。

●图表描述

这里采用的例子和前面的一样。假设某个进程在硬盘上被划分成5个页面(PP=5),以1、2、3、4、5分别表示,CPU调用它们的顺序(这应该取决于进程本身)为:1、4、2、5、3、3、2、4、2、5,而内存可以控制的页面数为3(AP=3),那么在使用LRU算法时,这三个页面的内存使用情况应该如图6所示。

不难看出,本例共换入页面7次,若用变量diseffect表示页面换入次数,则diseffect=7。

图6

●算法实现提示

与前述算法一样,只有先得到diseffect才能获得最终的命中率。

(1)初始化。设置两个数组page[ap]和pagecontrol[pp]分别表示进程页面数和内存分配的页面数,并产生一个随机数序列main[total_instruction](这个序列由page[ap]

的下标随机构成)表示待处理的进程页面顺序,diseffect置0。

(2)看序列main[]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如果有,就由main[]中获取该页面下标,并转(3),如果没有则转(6)。

(3)如果该page[]单元在内存中便改变页面属性,使它保留“最近使用”的信息,转(2),否则转(4),同时diseffect加1。

(4)看是否有空闲页面,如果有,就返回页面指针,并转到(5),否则,在内存页面中找出最长时间没有使用到的页面,将其“清干净”,并返回该页面指针。

(5)在需处理的page[]与(4)中得到的pagecontrol[]之间建立联系,同时让对应的page[]单元保存“最新使用”的信息,转(2)。

(6)如果序列处理完成,就输出计算1-diseffect / total_instruction*100%的结果,完成。

3.NUR算法

●原理简述

所谓“最近未使用”,首先是要对“近”做一个界定,比如CLEAR_PERIOD=50,便是指在CPU最近的50次进程页面处理工作中,都没有处理到的页面。那么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这样的页面只有一个,就将其换出,放入需要处理的新页面。

(2)如果有这样的页面不止一个,就在这些页面中任取一个换出(可以是下标最小的或者最小的),放入需要处理的页面。

(3)如果没有一个这样的页面,就随意换出一个页面(可以是下标最小的或者最大的)。

算法特点:有一个循环周期,每到达这个周期,所有页面存放是否被CPU处理的信息的属性均被置于初始态(没有被访问)。

●图表描述

还是用前面的例子,某进程在硬盘上被划分为5个页面,用1、2、3、4、5表示,而处理及处理它们的顺序为:1、4、2、5、3、3、2、4、2、5,而内存可以控制的页面数为3(AP=3),CLEAR_PERIOD取5;在循环周期内,如果所有内存页面均被CPU处理或者有多个页面未被CPU处理,取页码最小的页面换出。算法实现过程如下图:

图7

显示页面交换共6次,disaffect=6。

●算法实现提示

(1)初始化。设置两个数组page[ap]和pagecontrol[pp]分别表示进程页面数和内存分配的页面数,并产生一个的随机数序列main[total_instruction](当然这个序列由

page[]德下标随机构成)表示待处理的进程页面顺序,diseffect置0,设定循环

周期CLEAR_PERIOD。

(2)看main[]是否有下一个元素。若有,就从main[]中获得一个CPU将处理页面的序号;如果没有就转到(8)。

(3)如果待处理的页面在内存中,就转到(2);否则diseffect加1,并转到(4)。

(4)看是否有空闲得内存页面,如果有,返回空闲内存页面指针,并转到(5);否则,在所有没有被访问且位于内存中的页面中按任意规则(或者取最近的一个

页面;或者取下标最小的……)取出一个,返回清空后的内存页面指针。

(5)在待处理进程页面与内存页面之间建立联系,并标注该页被访问。

(6)如果CPU已处理了CLEAR_PERIOD个页面,就将所有页面均设为“未访问”。

(7)返回(2)。

(8)如果CPU所有处理工作完成,就返回1-(disaffect / total_instruction )*100%的结果,并结束。

6.部分参考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fndef _UNISTD_H

#define _UNISTD_H

#include

#include

#endif

#define TRUE 1

#define FALSE 0

#define INVALID -1

#define total_instruction 320 /*指令流长*/

#define total_vp 32 /*虚页长*/

#define clear_period 50 /*清周期*/

typedef struct /*页面结构(页表项设计)*/

{

int pn,pfn,counter,time; //页号,页框号,页面单个时钟周期内被访问次数,最近被访问的时刻

}pl_type;

pl_type pl[total_vp]; /*页面结构数组(页表)*/

struct pfc_struct

{ /*页面控制结构*/

int pn,pfn; //页号,页框号

struct pfc_struct *next;

};

typedef struct pfc_struct pfc_type;

pfc_type pfc[total_vp],*freepf_head,*busypf_head,*busypf_tail;

int diseffect, a[total_instruction];

int page[total_instruction], offset[total_instruction];

int initialize(int);

int FIFO(int);

int LRU(int);

int LFU(int);

int NUR(int);

int main( )

{

int s,i,j=1;

srand(10*getpid()); /*由于每次运行时进程号不同,故可用来作为初始化随机数队列的"种子"*/

s=(float)319*rand()/32767/32767/2+j; //

for(i=0;i

{

j++;

int x=rand( )/32767/32767/2;

printf("s=%d x=%d \n",s,x);

if(s<0||s>319)

{

printf("When i==%d,Error,s==%d\n",i,s);

exit(0);

}

a[i]=s; /*任选一指令访问点m*/

a[i+1]=a[i]+1;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

a[i+2]=(float)a[i]*rand( )/32767/32767/2; /*执行前地址指令m' */

a[i+3]=a[i+2]+1; /*顺序执行一条指令*/

s=(float)(318-a[i+2])*rand( )/32767/32767/2+a[i+2]+j;

if((a[i+2]>318)||(s>319))

printf("a[%d+2],a number which is :%d and s==%d\n",i,a[i+2],s); }

for (i=0;i

{

page[i]=a[i]/10;

offset[i]=a[i]%10;

}

for (i=0;i

{

printf("a[%d]= %d ",i,a[i]);

}

printf("\n");

printf("Page\tFIFO\tLRU\tLFU\tNUR\n");

for(i=4;i<=32;i++) /*用户内存工作区从个页面到个页面*/

{

printf(" %d \t",i);

FIFO(i);

LRU(i);

LFU(i);

NUR(i);

printf("\n");

}

return 0;

}

int initialize(int total_pf) /*初始化相关数据结构*/

{

int i;

diseffect=0;

for(i=0;i

{

pl[i].pn=i;

pl[i].pfn=INVALID; /*置页面控制结构中的页号,页面为空*/

pl[i].counter=0;

pl[i].time=-1; /*页面控制结构中的访问次数为0,时间为-1*/ }

for(i=0;i

{

pfc[i].next=&pfc[i+1];

pfc[i].pfn=i;

} /*建立pfc[i-]和pfc[i]之间的链接*/

pfc[total_pf-1].next=NULL;

pfc[total_pf-1].pfn=total_pf-1;

freepf_head=&pfc[0]; /*空页面队列的头指针为pfc[]*/

return 0;

}

int FIFO(int total_pf) /*用户进程的内存页面数*/ /*先进先出算法*/ {

int i,j;

pfc_type *p;

initialize(total_pf); /*初始化相关页面控制用数据结构*/

busypf_head=busypf_tail=NULL; /*忙页面队列头,队列尾链接*/

for(i=0;i

{

if(pl[page[i]].pfn==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1; /*失效次数*/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框*/

{

p=busypf_head->next;

pl[busypf_head->pn].pfn=INVALID;

freepf_head=busypf_head; /*释放忙页面队列的第一个页面*/

freepf_head->next=NULL;

busypf_head=p;

}

p=freepf_head->next; /*按FIFO方式调新页面入内存页面*/

freepf_head->next=NULL;

freepf_head->pn=page[i];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if(busypf_tail==NULL)

busypf_head=busypf_tail=freepf_head;

else

{

busypf_tail->next=freepf_head; /*free页框减少一个*/

busypf_tail=freepf_head;

}

freepf_head=p;

}

}

printf("%6.5f\t",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int LRU (int total_pf)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

{

int min,minj,i,j,present_time;

initialize(total_pf);

present_time=0;

for(i=0;i

{

if(pl[page[i]].pfn==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框*/

{

min=32767;

for(j=0;jpl[j].time&&pl[j].pfn!=INVALID)

{

min=pl[j].time;

minj=j;

}

freepf_head=&pfc[pl[minj].pfn]; //腾出一个单元

pl[minj].pfn=INVALID;

pl[minj].time=-1;

freepf_head->next=NULL;

}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有空闲页框,改为有效

pl[page[i]].time=present_time;

freepf_head=freepf_head->next; /*free页框减少一个*/

}

else

pl[page[i]].time=present_time; //命中则增加该单元的访问次数 present_time++;

}

printf("%6.5f\t",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int NUR(int total_pf) /*最近未使用算法*/

{

int i,j,dp,cont_flag,old_dp;

pfc_type *t;

initialize(total_pf);

dp=0;

for(i=0;i

{

if (pl[page[i]].pfn==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框*/

{

cont_flag=TRUE;

old_dp=dp;

while(cont_flag)

if(pl[dp].counter==0&&pl[dp].pfn!=INVALID)

cont_flag=FALSE;

else

{

dp++;

if(dp==total_vp)

dp=0;

if(dp==old_dp)

for(j=0;j

pl[j].counter=0;

}

freepf_head=&pfc[pl[dp].pfn];

pl[dp].pfn=INVALID;

freepf_head->next=NULL;

}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freepf_head=freepf_head->next;

}

else

pl[page[i]].counter=1;

if(i%clear_period==0)

for(j=0;j

pl[j].counter=0;

}

printf("%6.5f\t",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int LFU(int total_pf) /*最不经常使用置换法*/

{

int i,j,min,minpage;

pfc_type *t;

initialize(total_pf);

for(i=0;i

{

if(pl[page[i]].pfn==INVALID) /*页面失效*/ { diseffect++;

if(freepf_head==NULL) /*无空闲页框*/

{

min=32767;

for(j=0;j

{

if(min>pl[j].counter&&pl[j].pfn!=INVALID)

{

min=pl[j].counter;

minpage=j;

}

pl[j].counter=0;

}

freepf_head=&pfc[pl[minpage].pfn];

pl[minpage].pfn=INVALID;

freepf_head->next=NULL;

}

pl[page[i]].pfn=freepf_head->pfn; //有空闲页框,改为有效

pl[page[i]].counter++;

freepf_head=freepf_head->next; /*free页框减少一个*/ }

else

pl[page[i]].counter++;

}

printf("%6.5f\t",1-(float)diseffect/320); return 0;

}

高考数学(理)总复习讲义: n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

第七节n 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1)条件概率的定义: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 (B |A )来表示,其公式为P (B |A )=P (AB ) P (A ) (P (A )>0). (2)条件概率的性质 ①非负性:0≤P (B |A )≤1; ②可加性:如果B 和C 是两个互斥事件, 则P (B ∪C |A )=P (B |A )+P (C |A ). 2.相互独立事件 (1)对于事件A ,B ,若事件A 的发生与事件B 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事件A ,B 是相互独立事件. (2)若P (AB )=P (A )P (B ),则A 与B 相互独立. (3)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4)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P (B |A )=P (B ), P (AB )=P (B |A )P (A )=P (A )P (B ). (5)一般地,如果事件A 1,A 2,…,A n (n >2,n ∈N *)相互独立,那么这n 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 (A 1A 2…A n )=P (A 1)P (A 2)·…·P (A n ). 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相同点:二者都是描述两个事件间的关系; (2)不同点:互斥事件强调两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即P (AB )=0,相互独立事件则强调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1)独立重复试验:一般地,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 独立重复试验的条件:①每次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②各次试验是相互独立的;③每次试验都只有两种结果,即事件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 (2)二项分布:一般地,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 发生的次数为X ,在每次试验 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则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P (X =k )=C k n p k (1-p ) n - k ,k =0,1,2,…,n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并称p 为成功概率. 判断一个随机变量是否服从二项分布,要看两点:,(1)是否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2)随机变量是否为某事件在这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发生的次数.

第六次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 1.掌握函数定义和函数调用的方法,掌握实参和形参的概念,正确理解在函数调用过 程中实参和形参的数据传递方法。 2.掌握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概念,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作用域,正确理解自 动变量赋初值和静态局部变量赋初值的区别。 实验内容 1. 实验7_1. 1.写一个判断素数的函数,在主函数输入一个整数,输出是否是素数的信息。(习题7.4.2)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第129页,实验7,实验内容1)。 (1)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3) 补充: ①修改程序,用函数方法实现输出200~300中所有素数(不必输出每个数是否为素数的信息)。 ②要求在主函数中循环调用判断素数的函数,并按每行5个数的格式输出素数。 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实验7_2. 编写函数,其功能是删除字符串中的字符‘d’。(习题7.4.4)(《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第129页,实验7,实验内容2) (1)请将.c源程序文本复制粘贴到下框中 (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此处: (3)下面程序的功能是将既在字符串s中出现、又在字符串t中出现的字符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放在u中,u中字符按s原字符串中字符顺序排列,但去

掉重复字符。 例如,当s="122345",t="2467"时,u中的字符串为:"24"。 请在程序的下划线处填入正确的内容,使程序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include #include void fun (char s[ ], char t[ ], char u[ ]) { int i, j, sl, tl, k, ul=0; sl = strlen(s); tl = strlen(t); for (i=0; i=ul) u[ul++]=___2___ ; } } ___3___ = '\0';

java第二次实验报告

java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运用JavaFx实现时钟动画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完成时间2014年12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开发环境和工具 (3) 三、实验内容 (3) 四.实际简要描述: (3) 五.程序清单 (4) 六.结果分析 (10) 七.调试报告 (11) 八.实验心得 (1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JavaFx动画基本概念和相关用法 二、实验开发环境和工具 可以在Linux或者Windows操作系统上搭建开发环境,可使用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使用Java语言,工具包使用JDK1.8。 三、实验内容 基于JavaFx画出如下所示可动态变化的时钟。要求按‘start’按钮可启动时钟,按‘stop’按钮可让时钟暂停。时钟初始时显示当前时间并开始动态变化。 四.实际简要描述: 1.新建一个动态时针 EventHandlereventHandler = e -> { clock.setCurrentTime(); // 设置时钟时间 }; 2.建立一个动画使时钟走起来 Timeline animation = new Timeline( newKeyFrame(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2317655.html,lis(1000), eventHandler)); animation.setCycleCount(Timeline.INDEFINITE); animation.play(); // 开始动画

3.建立按钮 HBoxhbox=new HBox();//新建HBOX布局 hbox.setSpacing(20); hbox.setLayoutX(310); hbox.setLayoutY(520); Start = new Button("Start");//建立start按钮 Start.setPrefSize(80, 40); Stop = new Button("Stop");//建立stop按钮 Stop.setPrefSize(80, 40); hbox.getChildren().addAll(Start,Stop);//将按钮加入HBOX getChildren().add(hbox); 五.程序清单 importjavafx.application.Application; importjava.util.Calendar; importjava.util.GregorianCalendar;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e12317655.html,yout.Pane; importjavafx.scene.paint.Color; importjavafx.scene.shape.Circle; importjavafx.scene.shape.Line; importjavafx.scene.text.Text; importjavafx.application.Application; importjavafx.stage.Stage; importjavafx.animation.KeyFrame; importjavafx.animation.Timeline; importjavafx.event.ActionEvent;

n次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随堂练习(含答案)

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 (时间:4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 [2013·河池模拟]高一新生军训时,经过两天的打靶训练,甲每射击10次可以击中9次,乙每射击9次可以击中8次.甲、乙两人射击同一目标(甲、乙两人互不影响),现各射击一次,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 ) A. 9 10 B. 45 C. 8 9 D. 8990 答案:D 解析: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P =1-(1-910)(1-89)=1-190=89 90 . 2. [2013·湖北调研]如图,用K 、A 1、A 2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一个系统.当K 正常工作且A 1、A 2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正常工作,已知K 、A 1、A 2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是0.9、0.8、0.8,则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为( ) A. 0.960 B. 0.864 C. 0.720 D. 0.576 答案:B 解析:系统正常工作概率为C 12×0.9×0.8×(1-0.8)+0.9×0.8×0.8=0.864,所以选B. 3. [2013·大庆模拟]某单位在一次春游踏青中,开展有奖答题活动,从2道文史题和3道理科题中不放回地依次抽2道,在第一次抽到理科题的前提下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 ) A. 9 25 B. 625 C. 3 10 D. 12 答案:D 解析:因为第一次抽到的是理科题,此时剩下2道文史题和2道理科题,故第二次抽到理科题的概率为24=1 2 . 4. [2013·北京海淀模拟]已知盒中装有3个红球、2个白球、5个黑球,它们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现需一个红球,甲每次从中任取一个不放回,在他第一次拿到白球的条件下,第二次拿到红球的概率( ) A. 3 10 B. 13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1)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 和B ,在已知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叫做_____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__来表示,其公式为P (B |A )=__________. 在古典概型中,若用n (A )表示事件A 中基本事件的个数,则P (B |A )=n (AB ) n (A ) . (2)条件概率具有的性质: ①____________; ②如果B 和C 是两互斥事件,则P (B ∪C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互独立事件 (1)对于事件A 、B ,若A 的发生与B 的发生互不影响,则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P (B |A )=________, P (AB )=P (B |A )·P (A )=____________. (3)若A 与B 相互独立,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都相互独立. (4)若P (AB )=P (A )P (B ),则________________. 3.二项分布 (1)独立重复试验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重复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在这种试验中每一次试验只有______种结果,即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且任何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都是一样的. (2)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发生k 次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为事件A 发生的概率),事件A 发生的次数是一个随机变量X ,其分布列为____________,记为____________. 1.“互斥事件”与“相互独立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1)“互斥”与“相互独立”都是描述的两个事件间的关系. (2)“互斥”强调不可能同时发生,“相互独立”强调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 (3)“互斥”的两个事件可以独立,“独立”的两个事件也可以互斥. 2.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通常是指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放在总体情况下看:先求P (A ),P (AB )再 求P (B |A )=P (AB ) P (A ).关键是求P (A )和P (AB ). 1.已知P (AB )=320,P (A )=3 5,则P (B |A )=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电路,有a ,b ,c 三个开关, 每个开关开或关的概率都是,且是 相互独立的,则灯泡甲亮的概率为 . 3.(2010·福建)某次知识竞赛规则如下:在主办方预设的5个问题中,选手若能连续正确回答出两个问题,即停止答题,晋级下一轮.假设某选手正确回答每个问题的概率都是0.8,且每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相互独立,则该选手恰好回答了4个问题就晋级下一轮的概率为________. 4.在4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出现的概率相同,若事件A 至少发生一次的概率为65 81 ,则事件A 在1次试验

1116(第六次实验)

请:各位同学将上周的关于循环的上机作业和课后习题认真完成,并整理好后,等待提交通知。若出现拷贝现象,两位同学成绩都作废。 具体提交时间,上课课堂通知。 数组这个章节,有三个部分内容: 1、数组作为一种“同种类型多个变量”的存储形式; 这个部分,关键是要掌握: A 借助循环来实现数组的各种基本操作:输入和输出 B 数组的使用的基础语法:定义和元素的使用 2、数组作为一种载体,重在实现各种算法,例如:排序、查找、插入等; 难在:算法是如何实现的。 每个算法都需要去思考,解决的思路是如何实现的。 3、数组作为存储字符串的载体。 难在:充分利用字符串自身的特征,结合数组的基本操作,实现字符的操作。 请注意:数组的操作,只要是实现数组中逐个元素的操作,就一定离不开循环这个工具。所以:使用for循环并实现数组的读入和读出务必作为基本操作来掌握。 上机练习: 1 从键盘上输入10个正整数,存入数组中,求出他们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之后的平均分。 2 从键盘上输入9个数字,构成3*3的二维数组,计算对角线元素之和。 3 编写程序,把数组中所有奇数放在另外一个数组中,并输出新的数组 要求:原数组中的数据通过初始化形式来实现;新数组的输出要根据它的实际个数来输出。 4 用筛选法求50之内的素数。 5 编写程序,从键盘上接收一个字符串,将其中的ASCII码值为偶数的字符删除,剩余字符形成一个新的串放在另外一个字符数组中。 6 编写程序,将字符串a分段传送到字符串b中。要求在每五个字符后插入一个逗号。 7 使用数组编写程序,输入一行字符,统计其中的英文字符、数字字符、空格以及其他字符的总个数。 8编写程序,从键盘上接收一个字符串,将其中的ASCII码值为偶数的字符删除,剩余字符形成一个新的串(保留在原字符串中)。

JAVA实验6答案

GDOU-B-11-112 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 实验六? Java 的接口与实现 课程名称 JaVa 程序设计与开发 课程号16232204 技术 、实验目的 (1) 学习掌握Java 中类怎样实现接口、接口回调技术; (2) 学习掌握Java 程序中面向接口的编程思想。 二、 实验任务 完成实验六指导上实验1、实验2、实验3的实验任务 三、 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 安装有J2SE 开发工具的PC 机。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1 代码如下: Estimator.java in terface Compur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 class Gymn astics impleme nts Compur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int coun t=x .len gth; double aver=0,temp=0; for(int i=0;i2) 学院 (系) 信息学院 专业 学号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科 实验地点 钟海楼 04019 实验日期 2015 年 10月26

aver=aver/(co un t-2); else aver=0; retur n aver; } } class School impleme nts Compur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int coun t=x .len gth; double sum=0; for(int i=0;i

第七节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第七节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A组基础题组 1.打靶时甲每打10次,可中靶8次;乙每打10次,可中靶7次.若两人同时射击一个目标,则他们都中靶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 D 由题意知甲中靶的概率为,乙中靶的概率为,两人打靶相互独立,同时中靶的概率P=×=. 2.(2018福建厦门二模,6)袋中装有2个红球,3个黄球,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球,则3次中恰有2次抽到黄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 D 袋中装有2个红球,3个黄球,有放回地抽取3次,每次抽取1球,每次取到黄球的 概率P 1 =,∴3次中恰有2次抽到黄球的概率P=-=. 3.如图,元件A i (i=1,2,3,4)通过电流的概率均为0.9,且各元件是否通过电流相互独立,则电流能在M,N之间通过的概率是( ) A.0.729 B.0.882 9 C.0.864 D.0.989 1 答案 B 电流能通过A 1,A 2 的概率为0.9×0.9=0.81,电流能通过A 3 的概率为0.9,故电流不 能通过A 1,A 2 ,且也不能通过A 3 的概率为(1-0.81)×(1-0.9)=0.019. 故电流能通过元件A 1,A 2 ,A 3 的概率为1-0.019=0.981, 而电流能通过A 4 的概率为0.9, 故电流能在M,N之间通过的概率是0.981×0.9=0.882 9.

4.甲、乙两名羽毛球运动员要进行三场比赛,且这三场比赛可看作三次独立重复试验,若甲至少取胜一次的概率为 ,则甲恰好取胜一次的概率为( ) A. B. C. D. 答案 C 假设甲取胜为事件A,每次甲胜的概率为p,由题意得,事件A 发生的次数X~B(3,p),则有1-(1-p)3 = ,得p= ,则事件A 恰好发生一次的概率为 × × - = . 5.甲、乙两人同时解答某一问题,解答成功的概率是0.8,已知甲单独解答成功的概率是0.6,甲、乙单独解答成功与否互不影响,则乙单独解答成功的概率是 . 答案 0.5 解析 设乙单独解答成功的概率是p, 则0.6(1-p)+(1-0.6)p+0.6p=0.8, 解得p=0.5. 6.甲、乙两个狙击手对同一个目标各射击一次,其命中率分别为0.9,0.95.现已知目标被击中,则它被乙击中的概率是 .(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答案 0.955 解析 设“目标被击中”为事件A,“被乙击中”为事件B, 则P(A)=0.9×(1-0.95)+(1-0.9)×0.95+0.9×0.95=0.995,P(AB)=P(B)=0.95, 所以P(B|A)= ( ) ( )= . . ≈0.955. 7.某气象站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为80%,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的概率; (2)5次预报中至少有2次准确的概率; (3)5次预报中恰有2次准确,且其中第3次预报准确的概率.

高考理科数学练习训练题n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含解析理

高考理科数学复习训练题 (建议用时:60分钟) A 组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人进行象棋比赛,每两人比赛一场,共赛三场.每场比赛没有平局,在每一场比赛中,甲胜乙的概率为23,甲胜丙的概率为14,乙胜丙的概率为1 5.则甲获第一名且丙 获第二名的概率为( ) A.11 12 B.16 C.130 D.215 D [设“甲胜乙”“甲胜丙”“乙胜丙”分别为事件A ,B ,C ,事件“甲获第一名且丙获第二名”为A ∩B ∩–C ,所以P (甲获第一名且丙获第二名)=P (A ∩B ∩–C )=P (A )P (B )P (– C )=23×14×45=215 .] 2.甲、乙两人练习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分别为12和1 3,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有下列 说法:①目标恰好被命中一次的概率为12+13;②目标恰好被命中两次的概率为12×1 3;③目标 被命中的概率为12×23+12×13;④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1-12×2 3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C [对于说法①,目标恰好被命中一次的概率为12×23+12×13=1 2,所以①错误,结合选项 可知,排除B 、D ;对于说法③,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12×23+12×13+12×1 3,所以③错误,排除 A.故选C.] 3.两个实习生每人加工一个零件,加工为一等品的概率分别为23和3 4,两个零件是否加工 为一等品相互独立,则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 A.12 B.512

C.14 D.16 B [设事件A :甲实习生加工的零件为一等品; 事件B :乙实习生加工的零件为一等品, 则P (A )=23,P (B )=3 4 , 所以这两个零件中恰有一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P (A B -)+P (A -B )=P (A )P (B -)+P (A - )P (B )= 23×? ????1-34+? ????1-23×34=5 12.] 4.某种电路开关闭合后会出现红灯或绿灯闪烁,已知开关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概率为12,两次闭合后都出现红灯的概率为1 5,则开关在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条件下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概率为( ) A.1 10 B.15 C.25 D.12 C [设“开关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A ,“开关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B ,则“开关两次闭合后都出现红灯”为事件AB ,“在第一次闭合后出现红灯的条件下第二次闭合后出现红灯”为事件B |A ,由题意得P (B |A )= P AB P A =2 5 ,故选C.] 5.(2018·绵阳诊断)某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2 3,且各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 响.假设这名射手射击5次,则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2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 A.89 B.7381 C.881 D.19 C [因为该射手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是23,所以每次射击不中的概率为1 3,设“第i 次射击击中目标”为事件A i (i =1,2,3,4,5),“该射手在5次射击中,有3次连续击中目标,另外2次未击中目标”为事件A ,则P (A )=P (A 1A 2A 3–A 4– A 5)+P (–A 1A 2A 3A 4–A 5)+P (–A 1– A 2A 3A 4A 5) =? ????233 ×? ????132 +13×? ????233 ×13+? ????132 ×? ????233 =881 .] 二、填空题

第六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滤波器变换为数字滤波器 ——冲击响应不变法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一班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时间 2018年11月14日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加深对冲击响应不变法的理解,掌握应用 Matlab 实现冲激响应不变法的步骤。【实验设备】 1. 计算机; 2. MATLAB软件。 【实验具体内容】 利用 MATLAB 编写一个通用的函数,输入参数 c、d、T 分别为模拟滤波器的分母多项式系数、分子多项式的系数和采样参数,输出参数 a、b 为数字滤波器的分母多项式和分子多项式的系数。然后编写一个主程序,调用该函数,将模拟滤波器变换为数字滤波器。 说明:[r,p,k] = residue(b,a) 计算以如下形式展开的两个多项式之比的部分分式展 开的留数、极点和直项 b(s)a(s)= b m s m +b m?1s m?1 +…+b1s+b0/a n s n +a n?1s n?1 +…+a1s+a0 = r n/s? p n +...+ r2/s?p2 + r1/s?p1 +k(s). residue 的输入是由多项式 b = [bm ... b1 b0] 和 a = [an ... a1 a0] 的系数组成的向量。输出为留数 r = [rn ... r2 r1]、极点 p = [pn ... p2 p1] 和多项式 k。对于大多数教科书问题,k 为 0 或常量。 实验代码如下: function[B,A]=ADconvertion(d,c,t) [r,p,k]=residue(d,c); %利用上文介绍的residue函数求出留数矩阵r和极点矩阵p的表示形式 p=exp(p*t); %数字滤波器与模拟滤波器之间的冲击响应存在极点的变换关系如上式表示 [B,A]=residue(r,p,k); %运用residuez反向求出H(z)的分母多项式和分子多项式的系数;actually运用residue函数也ok

JAVA第六次实验报告接口

实验一 1、实验题目 体操比赛计算选手成绩的办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而学校考察一个班级的某科目的考试情况时,是计算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Gymnastics 类和School 类都实现了ComputerAverage接口,但实现方式不同。 2、程序代码 interface Comput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 class Gymnastics implements Comput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int count=x.length; double aver=0,temp=0; for(int i=0;i2) aver=aver/(count-2); else aver=0; return aver; } } class School implements Comput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int count=x.length; double aver=0; for(int i=0;i0) aver=aver/count;

第6次实验n

请注意: 1)本次实验报告在下周六晚上12点前提交,晚交超过72小时者将酌情扣分 2)小组长请随时掌握本组成员实验完成情况,并认真为其打分 3)各位小组长请在实验完成时示意老师过去检查(下课前15分钟) 实验二常用页面置换算法模拟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模拟实现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的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了解虚拟存储技术的特点,掌握虚拟存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中几种基本页面置换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实现过程,并比较它们的效率;操作系统的发展使得系统完成了大部分的内存管理工作,对于程序员而言,这些内存管理的过程是完全透明的。因此程序员从不关心系统如何为自己分配内存,而且永远认为系统可以分配给程序所需要的内存。在开发程序时,程序员真正需要做的就是:申请内存、使用内存、释放内存。该实验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从程序员的角度应如何使用内存。 2.实验要求: 1)要求用你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页面置换模拟程序;要求在主函数中测试。 2)实验报告中必须包括:设计思想、数据定义(包括详细说明)、处理流程(详细算法描述和算法流程图)、源代码、运行结果、体会等部分。 3)必须模拟本实验内容中提到的算法中的至少2种页面置换算法。 4)比较不同页面置换算法的效率 3.实验内容 编写一个程序,使用以下页面置换算法中的某2种分别模拟一个分页系统。 1、第二次机会算法(Second Chance) 2、最近最少使用算法(Least Recently Used,LRU ) 3、最不常用算法(Not Frequently Used,NFU) 4、最近未使用算法(Not Recently Used ,NRU) 5、时钟页面置换算法 6、老化算法(aging) 页框的数量是参数,页面访问序列是随机产生的指令序列(也可以从文件中读入)。对于一个已定的指令序列,列出1000次内存访问中发生缺页中断的数目,它是可用页框数的函数【需要显示各种算法在不同用户内存页框数[4至32]情况下的缺页中断数目】

java实验报告实验六Java图形用户界面

信息工程学院 Java程序设计实习报告 JAVA图形用户界面 实验六Java图形用户界面 1.实验目的 (1)掌握图形用户界面基本组件。 (2)了解如何使用布局管理器对组件进行管理。 (3)掌握Java事件处理机制。 2.实验内容 实验题1 编写一个模拟计算器的程序,使用面板和网格布局,添加一个文本框,10个数字按钮(0-9),4个加减乘除按钮,一个等号按钮,一个清除按钮,要求将计算公式和结果显示在文本框中。 运行结果: 实验报告的内容与格式按任课教师的要求书写。

加法: 主要代码: private void initComponents() { jButton1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2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3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4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5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6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7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8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9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10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11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12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13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14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Button15 = new javax.swing.JButton(); jTextField1 = new javax.swing.JTextField();

n次独立重复试验

n次独立重复试验 独立重复试验: (1)独立重复试验的意义:做n次试验,如果它们是完全同样的一个试验的重复,且它们相互独立,那么这类试验叫做独立重复试验. (2)一般地,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次数为X,在每件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k次 的概率为,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并称p为成功概率. (3)独立重复试验:若n次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结果的概率都不依赖于其他各次试验的结果,则称这n次试验是独立的. (4)独立重复试验概率公式的特点:是n次独立 重复试验中某事件A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n是重复试验的次数,p是一次试验中某事件A发生的概率,k是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恰好发生的次数,需要弄清公式中n,p,k的意义,才能正确运用公式. 求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 (1)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在相同条件下”等价于各次试验的结果不会受其他试验的影响,即 2,…,n)是第i 次试验的结果. (2)独立重复试验是相互独立事件的特例,只要有“恰好”“恰有”字样的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计算更简单,要弄清n,p,k的意义。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相互独立事件的定义: 如果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若A,B是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则A与与,与B都是相互独立事件。 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记做A·B,P(A·B)=P(A)·P(B)。 若A 1,A 2 ,…A n 相互独立,则n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 概率的积,即P(A 1·A 2 ·…·A n )=P(A 1 )·P(A 2 )·…·P(A n )。 求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1)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直接求解; (2)正面计算较繁或难以入手时,可从其对立事件入手计算。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的定义: (1)条件概率的定义:对于任何两个事件A和B,在已知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发生的概率叫做条件概率,用符号P(B|A)来表示. (2)条件概率公式:称为事件A与B的交(或积). (3)条件概率的求法: ①利用条件概率公式,分别求出P(A)和P(A∩B),得P(B|A)=。 ②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再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求出事件B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即n(A∩B),得P(B|A)= 。 P(B|A)的性质: (1)非负性:对任意的A∈Ω,; (2)规范性:P(Ω|B)=1; (3)可列可加性:如果是两个互斥事件,则。

java第六次实验报告接口

1、实验题目 体操比赛计算选手成绩的办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平均分,而学校考察一个班级的某科目的考试情况时,是计算全班学生的平均成绩。Gymnastics 类和School 类都实现了ComputerAverage接口,但实现方式不同。 2、程序代码 interface Comput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 class Gymnastics implements Comput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int count=; double aver=0,temp=0; for(int i=0;i2) aver=aver/(count-2); else aver=0; return aver; } } class School implements ComputerAverage{ public double average(double x[]){ int count=; double aver=0; for(int i=0;i0) aver=aver/count; return aver; }

【清华】第六次实验电势PH

实验报告:电势—pH 曲线的测定 杨枫 2004030066 生46 同组:王昊天 实验日期:2006年5月20日 1.引言 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解释氧化还原体系之间的反应。但是很多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都与溶液的pH 值有关,此时,电极电势不仅随溶液的浓度和离子强度变化,还要随溶液pH 值而变化。对于这样的体系,有必要考查其电极电势与pH 的变化关系,从而能够得到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改变其酸碱度,同时测定电极电势和溶液的pH 值,然后以电极电势ε对pH 作图,这样就制作出体系的电势-pH 曲线,称为电势-pH 图。 根据能斯特(Nernst)公式,溶液的平衡电极电势与溶液的浓度关系为 εεεγγ=+ =++101230323032303o x re o o RT nF a a RT nF c c RT nF .lg .lg .lg ox re x re (1) 式中a ox 、c ox 和γox 分别为氧化态的活度、浓度和活度系数;a re 、c re 和γre 分别为还原态的活度、浓度和活度系数。在恒温及溶液离子强度保持定值时,式中的末项2303.lg RT nF γγox re 亦为一常数,用b 表示之,则 ()εε=++ 22303o b RT nF c c .lg ox re (2) 显然,在一定温度下,体系的电极电势将与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浓度比值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本实验所讨论的是Fe 3+/Fe 2+-?EDTA 络合体系。以Y 4-代表EDTA 酸根离子 (CH 2)2N 2()CH COO 24 4-,体系的基本电极反应为 FeY -+e = FeY 2- 则其电极电势为 ()εε=++ -- 22303o b RT F c c .lg Fe Y Fe Y 2 (3) 由于FeY -和FeY 2-这两个络合物都很稳定,其lgK 稳分别为25.1和14.32,因此,在EDTA 过量情况下,所生成的络合物的浓度就近似地等于配制溶液时的铁离子浓度,即 c c c c Fe Y Fe 0 Fe Y Fe 0 2-+-+ ==32 这里c Fe 0 3+和c Fe 0 2+分别代表Fe 3+和Fe 2+的配制浓度。所以式(3)变成 εε=+++ + ()232o b 2.303RT F lg c c Fe 0 Fe 0 (4) 由式(4)可知,Fe 3+/Fe 2+-?EDTA 络合体系的电极电势随溶液中的c c Fe Fe 320 + +/比值变化, 而与溶液的pH 值无关。对具有某一定的c c Fe Fe 320 + +/比值的溶液而言,其电势—pH 曲线应表 现为水平线。

java实验6

一. 概念复习和巩固(请在课后和上机前完成下面的练习) 1.给出下面的程序:() public class ex4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 args){ StringBuffer a=new StringBuffer(“A”); StringBuffer b=new StringBuffer(“B”); method(a,b); System.out.println(a+”,”+b); } Static void method(StringBuffer x, StringBuffer y){ x.append(y); y=x; } } 正确的输出结果是 A.A,B B. A,A C.B,B D.AB,B 2. StringBuffer() 构造方法,为字符串分配多少个字符的缓存,它是默认的构造方法() A. 9 B. 12 C. 16 D. 20 3.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Buffer buffer = new StringBuffer(); int value = 18; do { int temp = value & 0x07; buffer.append(temp); }while((value>>>=3)!=0); System.out.println(buffer.reverse()); } } A. 24 B. 23 C. 25 D. 22 4.以下语句的含义是()

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

第八节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备考方向要明了] 考 什 么 怎 么 考 1.了解条件概率和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 2.理解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互独立事件、n 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求法是每年高考的热点,特别是相互独立事件、n 次独立重复试验及二项分布的综合更是高考命题的重中之重,如2012年山东T19等. [归纳·知识整合] 1.条件概率及其性质 条件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的性质 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P (A )>0,称P (B |A )= P AB P A 为在事件A 发生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 条件概率 (1)0≤P (B |A )≤1 (2)如果B 和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 (B ∪ C |A )=P (B |A )+P (C |A ) 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定义:设A 、B 为两个事件,如果P (AB )=P (A )·P (B ),则称事件A 与事件B 相互独立. (2)性质: ①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P (B |A )=P (B ),P (A |B )=P (A ),P (AB )=P (A )P (B ). ②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A 与B ,A 与B ,A 与B 也相互独立. [探究] 1.“相互独立”和“事件互斥”有何不同? 提示:两事件互斥是指两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两事件相互独立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两个事件相互独立不一定互斥. 3.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

独立重复试验 二项分布 定义 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 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用X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次数, 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是p ,此时称随机变 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并称p 为成功 概率 计算公式 A i (i =1,2,…,n )表示第i 次试验结果,则P (A 1A 2A 3…A n )=P (A 1)P (A 2)…P (A n ) 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P (X =k )=C k n p k (1-p ) n -k (k =0,1,2,…,n ) [探究] 2.二项分布的计算公式和二项式定理的公式有何联系? 提示:如果把p 看成a,1-p 看成b ,则C k n p k (1-p ) n -k 就是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 [自测·牛刀小试] 1.若事件E 与F 相互独立,且P (E )=P (F )=1 4,则P (EF )的值等于( ) A .0 B.116 C.14 D.12 解析:选B EF 代表E 与F 同时发生, 故P (EF )=P (E )·P (F )=1 16 . 2.已知P (B |A )=12,P (AB )=3 8,则P (A )等于( ) A.3 16 B.1316 C.34 D.14 解析:选C 由P (AB )=P (A )P (B |A )可得P (A )=3 4 . 3.有甲、乙两批种子,发芽率分别为0.8和0.9,在两批种子中各取一粒,则恰有一粒种子能发芽的概率是( ) A .0.26 B .0.08 C .0.18 D .0.72 解析:选A P =0.8×0.1+0.2×0.9=0.2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