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474_O中国针灸2011-8-25

3474_O中国针灸2011-8-25

腧穴配伍研究思路和展望

湖北中医药大学王华梁凤霞※

【中文摘要】目的:分析近十年来腧穴配伍研究的现状,对腧穴配伍研究的思路进行探讨和展望。方法:对2000—2011年国内外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述腧穴配伍研究现状。结果:腧穴配伍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机制研究有一定进展,但在理论创新、研究设计和技术方法上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腧穴配伍研究应该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为宗旨,需要进行新理论的凝练、严格进行研究设计,并积极应用现代科技方法,以为针灸临床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腧穴,配伍,研究思路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Research of Acupoint Combination

Wang Hua, Liang Feng-xia※(Hube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Wuhan 43006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acupoint combination in recent ten years, and investigate the thoughts of acupoint combination research. Methods Review the domestic and Pubmed papers from 2000 to 2011 about the research of acupoint combination. Results Acupoint combination showed not only synergetic effect but also antagonistic effect. The research on mechanism achieved progress. While it needs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 new theory, study design and techniques.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acupoints aim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synergetic actions of the acupoints so as to strengthen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t is essential to bring firth new theories, rigorous study design and positive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tific methods, which may contribute for theory basis and research of acupoint combination, and provide worthwhile evidence for clincal practice.

KEY WORDS: acupoint, combination of acupoints, research thought

第一作者:王华,教授,1955年11月出生,研究方向:腧穴配伍效应及机制研究, 联系电话:136********, E-mail: hwang.tcm@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12507523.html,

通讯作者:梁凤霞,1975年4月出生,研究方向:腧穴配伍防治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联系电话:189********,E-mail: fxliang5@https://www.wendangku.net/doc/3c12507523.html,

课题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NO: 81001557)

针灸临床中,不同腧穴有其特异性,不同的腧穴配伍效应也会有差异,腧穴配伍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对腧穴配伍效应和机制的研究一直是针灸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而腧穴配伍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发挥穴位的协同作用,以增强临床疗效为宗旨。本文在分析腧穴配伍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腧穴配伍研究的思路进行分析和展望,以期为腧穴配伍研究提供参考,并为提高针灸临床疗效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1. 现代腧穴配伍研究现状

1.1腧穴配伍有协同作用

关于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临床研究为腧穴配伍理论提供了临床实践证据。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临床观察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相关疾病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对比单穴、不同配穴、穴位组合的效应。如以针刺肺俞、中府、肺俞配中府3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患者,证实基于俞募配穴法选择的肺俞配中府对肺功能能产生协同作用[1]。根据俞募配穴法配伍膻中、厥阴俞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单用膻中或单用厥阴俞[2]。上下配穴法的代表八脉交会穴配伍法组合的公孙、内关,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改善作用好于单独针刺内关、公孙[3]。

尽管有研究显示,中脘、胃俞配穴和内关、公孙配穴对胃溃疡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4],但更多的研究发现,不同穴位组合的协同作用也存在差异,如运用主穴配合辩证加减治疗消化道溃疡患者,优于内关、公孙配穴[5],而俞合配穴对于治疗手术后肠麻痹,疗效优于募合配穴[6]。

1.2 腧穴配伍也有拮抗作用

临床中运用单穴相对较少,多采用配穴,腧穴配伍的目的是要发挥穴位的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就刺激量而言,多穴组合对机体的刺激比单穴刺激要大,多穴的效应比单穴好是容易理解的。是否穴位配伍就一定会发挥协同作用呢?研究发现,腧穴配伍后,不仅能够产生协同作用,而且还可能产生拮抗作用。拮抗

作用是指两穴或数穴配合应用后其疗效较单穴为差,或原有作用消失甚或反向。

有研究发现功能完全相反的穴位配伍后产生拮抗效应,例如对大泻穴位素髎和大补穴位关元的配伍研究。单穴取素髎、关元,均有一定的促进NDV诱生小鼠干扰素的作用,但两穴配合诱生的干扰素效价明显低于两穴的单独使用[7]。值得关注的是,传统意义上认同的功效类似的腧穴配伍后,产生了拮抗效应。如内关配脾俞、内关配足三里,对小鼠耗氧速率的影响与针刺单穴的效应相反[8];内关、脾俞、足三里三穴配伍对胃肠推进作用的影响呈拮抗效应[7]。

尽管临床治疗的预期目标不是拮抗效应,但是有必要对拮抗效应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发挥腧穴配伍的协同效应,达到增强临床疗效的目的。

1.3腧穴配伍的实验研究借助多学科技术和方法

多学科技术和方法被借鉴运用于腧穴配伍的效应和机制的实验研究中,有利于深入理解腧穴配伍的效应机制。基于代谢组学的腧穴配伍研究显示[9],针刺俞、募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的血清大分子代谢产物(N-乙酰糖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均有影响,以俞募配穴影响更明显。而关于穴位配伍抗心肌缺血的实验研究证实,心俞、内关配伍可以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率变异性产生协同作用[10]。

神经学科的研究方法被运用到腧穴配伍产生协同作用的机制研究中。如应用荧光双标法[11],研究俞募配穴法(小肠俞和关元)的机制,发现小肠俞一小肠、关元一小肠出现标记细胞的脊神经节范围基本一致,提示小肠俞(小肠俞)、募(关元)穴与小肠之间存在特异性联系通路。运用CB—HRP神经示踪法,从神经解剖学角度对内关、公孙配伍机制进行研究[12],发现同时针刺内关和公孙,其针刺信息可在脊髓内经中间内、外侧核的神经元纤维感传至相应脊髓节段,再分别通过与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形成突触联系,形成在脊髓层次的协同增效关系,同时通过两穴在脊髓内相应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纤维产生突触联系,实现对胃等内脏传入信息在脊髓和孤束核水平的调节整合作用。

应用医学影像学则可以在体无创地观测穴位配伍在大脑的效应机制,如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证明,两个穴位配伍之后脑组织功能重新分布,并不仅仅是单独针刺两个穴位引起脑组织fMRI功能改变作用的叠加[13]。

2. 思路和展望

2.1以传统腧穴配伍理论为基础,注重新理论的凝练和创新

传统腧穴配伍理论如原络配穴、前后配穴(俞募配穴)、上下配穴(八脉交会穴)、远近配穴、同名经配穴等在临床中应用广泛,验之有效,各配穴法有相对固定的适应证,有必要对这些配穴法的应用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确立不同配穴法的优势适应证。

不同穴位组合协同作用的差异性,对临床筛选最佳配穴方案提出了要求,不拘于传统腧穴配伍理论而提出新的腧穴配伍理论就成了必然。在继承传统腧穴配伍理论的基础上,有必要依据现代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变化,结合临床实践需要,进行积极探索创新,以新理论丰富腧穴配伍理论。如有学者提出合募配穴、俞原配穴[14],并用于脏腑病证的治疗,具有疗效好、取穴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治疗急性胃肠炎有其科学可行性和优效性[15]。

我们经过多年理论探索、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出了固护先天后天之本和疏通经络、通泻病邪的“双固一通”针灸治疗学思想[16],并围绕“双固一通”针法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7-24]。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针灸腧穴配伍的新方法,即标本配穴法。中医发病学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人体正气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在治疗中,则注重鼓舞人体正气,以扶正驱邪。所谓标本配穴法,是指以固护正气的腧穴为本,以祛除邪气的腧穴为标,两者配合应用的腧穴配伍方法。在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中,我们将标本配穴法应用于治疗骨质疏松[18,19]、防治胰岛素抵抗、糖尿病[20,21]、甲亢性心肌病[22,23]、帕金森病[24]时,显示了优于常规配穴的效应,体现了标本配穴的优势。我们认为,标本配穴法值得深入研究。

2.2以临床实践证据为依托,开展系统深入的腧穴配伍规律研究

在确立腧穴配伍理论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严格的临床研究设计,开展系统深入的腧穴配伍规律研究,明确腧穴配伍的有效性及其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配穴理论和方法提供依据。

进行腧穴配伍规律的临床研究设计时,一方面要注意采用既有的国际和国家标准,例如对于“穴位的名称和定位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等,均有相应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于临床研究设计的细节,有必要参考“临床对照试验

研究标准规范”(Consolidated Standards for Reporting Trials ,CONSORT)[25]和“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的国际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interventions of controlled trials of acupuncture,STRICTA)[26],这两种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临床研究设计原则,而且每年均根据临床实践有更新补充和阐释,对于临床研究设计方案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有利于提高腧穴配伍临床研究结果的国际公认度。

另一方面,也要结合针灸学科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腧穴配伍的临床研究中,对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考虑和适当处理,如不同针刺手法对相同穴位会产生不同效应,当然会对配穴效应产生影响;不同针灸方法对穴位效应也会有影响,电针、浅刺、手法刺激存在不同,针刺、灸法、温针灸之间也不同。在合理设置针灸对照组、运用盲法等方面也需要精心考虑。

2.3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平台,深入研究腧穴配伍效应和机制

针灸穴位的效应在机体内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分析评价腧穴配伍的效应规律及其机制,尚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加以证明。近年出现的体现系统生物学思想的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已被用于穴位效应和穴位配伍的代谢产物等研究[10]。对针刺后机体的代谢物进行检测和分析,采用物理学、信息学、数学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挖掘所得数据的规律,很可能深入认识针灸干预对机体内部物质和信息的扰动过程以及机体对针灸刺激的应答模式,有望为腧穴配伍效应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的系统研究提供重要而有效的新思路。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更为无创性地研究针刺对机体的效应以及腧穴配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近来,国内外针灸界研究者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运用于穴位效应、配穴效应的比较[27,28],发现针刺百会、水沟、神门能广泛激活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区,发挥协同作用,这些研究对于深入认识腧穴配伍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新近发展迅速的物联网技术也引起医学界的关注[29]。作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充分发挥其技术架构的信息集成作用,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的感知层可以最大限度地采集样本信息,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的网络层则犹如人的大脑,

传递和处理采集的各种信息,与医学行业相结合的应用层(人、组织或者系统)则可以有效利用信息,给出诊疗决策。

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医针灸学界需要及时关注各学科发展动态,结合针灸学科研究需要和特点,创新研究思路,创立新的方法,以便在腧穴配伍的研究中和针灸疗效的提高上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孔素平,单秋华,董安梅.肺俞募配穴对肺功能的协同或拮抗作用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2):840-842.

[2] 王艳丽.心包俞募配穴协同拮抗作用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6):29-30.

[3] 钟鸿,武哲丽.内关、公孙配伍的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概况[J].北京中医,2004,(06):360-362.

[4] 罗海鸥,唐勇,蒲艺,等.不同穴位配伍针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新中医,2003(5):51-52

[5] 吴绪荣,曾振秀,李家康.针灸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 (3):175-176.

[6] 丁雨,李淼,张艳君.两种配穴法针灸治疗手术后肠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 (2):177-178.

[7] 徐放明.关于腧穴拮抗效应的思考[J].中国针灸,2004,24(10):738-740.

[8] 徐放明.电针对小鼠耗氧速率影响的腧穴拮抗效应观察[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3(2):60-62.

[9] 吴巧凤,毛森,蔡玮,等.针刺俞、募穴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血清大分子代谢产物的影响[J]. 针刺研究,2010,35(4):287-292

[10] 李梦,胡玲,蔡荣林,等.电针“内关”“心俞”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变异性的协同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760-1761

[11] 童晨光,衣华强,谷世吉,等.小肠俞募穴与小肠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1):41-43.

[12] 林锓武,陈以国,蔡定芳.内关公孙配伍协同作用的神经解剖学研究[J].中

国针灸,2000,20(2):95-97.

[13] 许建阳,王发强.针刺合谷与太冲fMRI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04,24(4):263-265

[14] 张红石,王富春.合募配穴与俞原配穴在脏腑辨证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2006,26(5):378-380.

[15] 萨仁,王晓民,李铁,等.“合募配穴针法”治疗急性胃肠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0,(09):1137-1138.

[16] 王华,梁凤霞.“双固一通”针灸法与疾病防治[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4):3-5.

[17] 唐宏图,吴松,陈泽斌,等.“双固一通”针法对老年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Mg2+-ATPase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7):45-47

[18] 周晓莉,刘品莉,姜青松,等.“双固一通”针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3):204-207.

[19] 鲍圣涌,王华,王彦春,等.“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组织骨保护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6,31(3):149-152,178

[20] 梁凤霞,王华,陈泽斌,等.“双固一通”针法对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和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172-174.

[21] Liang F, Chen R, Nakagawa A, et al. Low-frequency electro-acupuncture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obese diabetic mice through activation of SIRT1/PGC-1α in skeletal muscl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1,2011,735297: doi:10.1155/2011/735297.

[22] 洪亚群,王华.“双固一通”针法对甲亢性心肌病大鼠AngⅡ、ET及CGRP 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8,23(3):150-151.

[23] 洪亚群,王华.“双固一通”针法对甲亢性心肌病大鼠肥厚心肌病理组织学影响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6):319-321.

[24] 王彦春,马骏,王华.“双固一通”针法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6,26(4):46-48

[25] 刘雪梅,张鸣明,刘慧林.利用CONSORT和STRICTA提高针刺对照试验

报告的质量[J].中国针灸,2003,23(12):

[26] Hugh MacPherson, Douglas G. Altman, Richard Hammerschlag, et al. 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报告标准修订版:CONSORT声明的扩展[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1228-1239.

[27] Jung WS, Park SU, Park JM, et al. Changes in SPECT cerebral blood flow following Japanese style, superficial acupuncture at LI-4 and LI-11 in healthy volunteers[J].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11,17(4):357-362.

[28] Huang Y, Lai XS, Tang AW.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pecificities of needling acupoints DU20, DU26 and HT7 in intervening vascular dementia in different areas in the brain on the basis of scale assessment and cerebral functional imaging[J]. Chin J Integr Med. 2007,13(2):103-108.

[29] 王青.物联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4):1862-186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