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动生理学习题07

运动生理学习题07

运动生理学习题07
运动生理学习题07

第七章血液循环

(一)填空题

1、亚极量运动中,心率增加的幅度越大,体能水平越。

2、估算人体最高心率的经验公式是。

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第一心音标志着的开始,其发生主要是、和室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液与心室壁振荡所致。

4、第二心音标志着的开始,其高低可反映的高低。

5、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和的最高值,它是心泵功能

的标志。

6、心率加快时,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其中以的改变最明显。

7、健康成年男子安静时的心指数为 L?min-1?m-2,运动时则随运动强度增大。

8、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舒张末期容积,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射血分数。

9、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

10、心肌的前负荷(初长度)常用和表示。

11、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和肌凝蛋白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12、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与密切相关,所以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作为评定的生理指标。

13、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这是由于的缘故。

14、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是因为它在期能除极化。

15、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最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期,此期历时约,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

时间的主要原因。

16、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7、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兴奋传导速度最慢,这使心肌收缩前有充分的。

18、正常成人静息时,每搏输出量平均毫升,射血分数为 %。

19、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是、、。

20、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血压,尤以最为明显。

21、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

22、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的动脉收缩压为 mmHg,舒张压为 mmHg。

23、动力性运动时,中大量血管扩张,而内血管收缩,故总外周阻力,舒张

压。

24、剧烈运动时肌肉血流量增加的非神经性调节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本身代谢产物的和肌肉组织的。

25、微循环主要包括、、三类通路,其中是实现交换

的主要场所。

26、剧烈运动时,机体所能达到的最高心率随年龄增长而,故通常用来估算最高心率。

27、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将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从而使心室肌的初长度,心室通过

调节,使搏出量。

28、在动物实验中,切断心迷走神经,心率,说明迷走神经对心脏具有作用。

29、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时,常伴有分泌增加;迷走神经活动加强时,常伴有分泌增

加。在功能上前者被称为系统,后者被称为系统。

30、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前列腺素是具有作用的活性物质;组织胺对微动脉、微静脉都有

,并增加毛细血管。

(二)判断题

1、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房收缩,房内压升高,迫使房室瓣开放,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2、最大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心率贮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3、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间接地用外周阻力来表示,心室肌的后负荷则取决于大动脉内的血压。()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时,致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5、当组织代谢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多时,或因血液供应不足而缺氧时,可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使血管舒张,以增加血液的供应,适应组织代谢活动的需要。()

6、运动开始时,由于迷走神经活动加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多。()

7、心房和心室在一次兴奋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变化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8、人在运动中,心率增加是一种反应,故心率增加的幅度与体能水平无关。()

9、心室的充盈主要依靠心室的舒张,而不是心房收缩。()

10、在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急剧变化。()

11、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搏出量的增加。()

12、在相同强度的亚极量运动时,经过耐力训练过的人,心输出量增加的幅度较无训练者大。()

13、耐力训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故射血分数增加。()

14、由于在剧烈运动时心室不能过分扩大,而射血分数可明显增加,故收缩期贮备比舒张期贮备大得多。()

15、就心肌细胞异长自身调节而言,心肌初长度、前负荷、舒张末期心室内压、静脉回心血量为同一概念。()

16、直立位运动时,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与异长自身调节有关。()

17、单纯心室后负荷增加,使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因而搏出量减少。()

18、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与神经细胞或骨骼肌细胞相同,即除极过程是Na+内流所致,复极全过程是K+外流所致。()

19、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有平台期。()

20、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要延续到舒张早期。()

21、心电图不仅反映了心肌的生物电变化,也反映了心肌机械活动的变化。()

22、由于心室的射血是间断的,故血管系统中的血流也是间断的。()

23、左室壁较右室壁厚,是因为左心室必须射出比右心室更多的血流。()

24、微循环中的迂回通路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神经直接改变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活动实现的。()

25、如果心室射血能力增强,心搏出量增加,中心静脉压将下降。()

26、当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下降时,主要通过减压反射而使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

27、血浆中P CO2升高,PH值下降或缺O2,可直接刺激心血管中枢而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28、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作用,使局部血流量增加。()

(三)单选题

1、正常情况下,心跳的节律来自()

A、窦房结;

B、房室结;

C、希氏束;

D、浦肯野氏纤维。

2、动作电位从心房传到心室,在房室结上有一个时间延搁,其作用是()

A、避免心室肌痉挛;

B、使心室收缩不会太快以至于疲乏;

C、使前一次的收缩不会与这一次的合并;

D、使心室收缩与心房收缩时间分开。

3、在心动周期中,大部分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的时间是()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

B、心房收缩,心室收缩时;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

D、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时。

4、下列有关心输出量正确的是()

A、心室每收缩一次排出的血量;

B、每秒钟心室排出的血量;

C、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量;

D、每秒钟血液进入心房的血量。

5、以下对心动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心音出现于心室舒张时;

B、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时间重叠;

C、等容收缩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

D、心房舒张和心室舒张时间不重叠。

6、心肌生理特性中,遇足够强度的刺激即可产生动作电位,这是心肌的()

A自律性;B、传导性;C、收缩性;D、兴奋性。

7、下列何种血管的舒缩,对全身血压的影响最大()

A、大动脉;

B、中型动脉;

C、小动脉和微动脉;

D、腔静脉。

8、脉压是指()

A、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

B、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C、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的平均值;

D、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的平均值。

9、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输出量增加,则血压下降;

B、血粘度增加,则血压下降;

C、末梢小动脉收缩,则血压上升;

D、血量减少,则血压上升。

10、下列血管中,血压最低的是()

A、大静脉;

B、小动脉;

C、微动脉;

D、微静脉。

11、若某人的动脉收缩压为120mmHg,舒张压为90mmHg,其平均动脉压为()

A、115 mmHg;

B、110 mmHg;

C、100 mmHg;

D、95 mmHg。

12、血管阻力的变化,主要发生于()

A、静脉;

B、大动脉;

C、小动脉;

D、微血管。

13、下列因素中,不会造成局部血管扩张的是()

A、组织胺;

B、血清素;

C、二氧化碳;

D、乳酸。

14、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A、小静脉;

B、小动脉;

C、大静脉;

D、微血管。

15、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要延续到()

A、心室舒张早期;

B、舒张晚期;

C、收缩期开始;

D、整个收缩期。

1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快速复极化初期是由于()

A、Na+内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2+内流。

17、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出现是由于()

A、Ca2+内流与K+外流;

B、Na+内流与K+外流;

C、Ca2+外流与K+内流;

D、C、Cl-内流与K+外流。

18、心肌组织中,自动节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房室交界;

B、房室束;

C、窦房结;

D、结间束。

19、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是()

A、50~70次/分;

B、60~80次/分;

C、70~100次/分;

D、60~100次/分。

20、左心室的前负荷是()

A、等容收缩期压力;

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C、收缩末期压力;

D、主动脉压。

21、左心室的后负荷是()

A、等容收缩期压力;

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C、收缩末期压力;

D、主动脉压。

22、人在运动或劳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A、局部体液调节;

B、全身性体液调节;

C、等长自身调节;

D、异长自身调节。

23、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表现为()

A、静息时较慢;

B、小强度运动时较快;

C、最大心率比同龄人高;

D、阵发性心动过缓。

24、平卧运动比直立运动时的搏出量大,这是因为()

A、循环血量重新分配;

B、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C、外周阻力降低;

D、胸内压升高。

25、受试者每分吸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0.5ml·100-1,其每分输出量是()

A、3L/min;

B、4L/min;

C、5L/min;

D、8L/min。

26、正常机体,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的最主要因素是()

A、心室容积增加;

B、室内压升高;

C、主动脉压升高;

D、交感神经兴奋。

27、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是因为()

A、血流快;

B、血流阻力小;

C、心室内舒张期压力低;

D、血压高。

28、肌肉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表现为()

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C、心率减慢,血压升高;

D、心率加快,血压稳定。

29、运动时,脑血流量保持不变,但内脏器官的血流量()

A、先增加,后减少;

B、不变;

C、增加;

D、减少。

30、由卧位转为立位时会引起动脉血压暂时性降低,但接着通过何种调节恢复正常()

A、肌肉收缩活动加强;

B、减压反射增加;

C、减压反射减弱;

D、体液调节加强。

31、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肉血供增加,其重要机理是()

A、循环血量增加;

B、静脉回流量增加;

C、心输出量增加;

D、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

32、静息时,骨骼肌的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0%,而最大运动时则占()

A、72%;

B、47%;

C、88%;

D、50%。

33、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时,静脉回心血量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34、减压反射的最终生理效应是()

A、降低血压;

B、加强心交感中枢的活动;

C、加强心迷走中枢的活动;

D、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35、对动脉血压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心肺压力感受器;

D、以上都有。

36、运动时,机体能根据运动量的大小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其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37、下列有关心动周期的错误叙述是()

A、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

B、心动周期是指心肌电活动周期;

C、心房和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D、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尤其以舒张期缩短更为明显。

37、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是由于左心室()

A射血速度快;B、每搏输出量大;

C、射出的血液流经的管道狭窄;

D、比右心室做更多的功。

39、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呀压作用加速静脉血回流;

D、心房收缩。

40、在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最高的时期是()

A心房收缩期末;B、心室舒张期末;C、快速射血期;D、快速充盈期末。

41、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指()

A、减慢充盈期;

B、快速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心室收缩末期。

42、人在卧位时,下列指标中数值达峰值的是()

A、心率;

B、每搏输出量;

C、每分心输出量;

D、胸内压。

43、英国生理学家Starling提出的“心的定律”是指()

A、心肌代谢水平的变化;

B、植物性神经对心脏的调控;

C、心脏搏出量的等长自身调节机制;

D、心脏搏出量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

44、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受()

A、心力贮备的调节;

B、心肌收缩能力的调节;

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调节;

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调节。

45、心机的等长自身调节,是指通过改变()

A、心肌初长度;

B、Starling机制;

C、心肌收缩性能;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46、正常人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减慢充盈期缩短;

C、快速射血期缩短;

D、减慢射血期缩短。

47、平均动脉压是指是指()

A、(收缩压+舒张压)÷2;

B、舒张压+1/3脉压;

C、收缩压+1/3舒张压;

D、舒张压+1/3收缩压。

48、刺激心交感神经可使()

A、心功能曲线右移;

B、窦房结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速率减慢;

C、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

D、房室束传导速度减慢。

49、下列关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错误叙述是()

A、此反射通常发生在动脉血压迅速变化时;

B、此反射对缓慢的血压变化不敏感;

C、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有重大意义;

D、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KPa以上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

50、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刺激最敏感的是()

A、P CO2 ↑;

B、H+↑;

C、PH↓;

D、P O2↓。

51、健康人的射血分数为()

A、55%~60%;

B、70%~80%;

C、80%~85%;

D、85%~95%。

52、个体的心指数()

A、在10岁时达到最大;

B、20~25岁时最大;

C、5~7岁时最大;

D、25~40岁时最大。

53、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发挥调节作用的是()

A、安静时;

B、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

C、直立位时;

D、睡眠时。

54、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肌浆网不发达,Ca2+贮量少;

B、心肌收缩是“全或无”式的;

C、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

D、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55、心肌有效不应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A、0期除极速度快;

B、2期的持续时间长;

C、阈电位水平高;

D、兴奋性高。

56、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代偿间歇是由于()

A、窦性节律传导速度减慢;

B、窦性心率不齐;

C、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下传的一次兴奋节律落在室性期前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中。

57、心肌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房室束;

D、浦肯野氏纤维。

58、对照骨骼肌细胞,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最重要的特征是()

A、4期能自动除极;

B、0期除极速度快,幅度大;

C、有持续时间较长的平台期;

D、复极速度很快。

59、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

A、有平台期;

B、除极化速度不同;

C、4期自动除极;

D、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不同。

60、下列关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两者都能升高血压;

B、肾上腺素能使心输出量增加;

C、肾上腺素使皮肤血管收缩,因而使总外周阻力明显上升;

D、在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跳减慢、变弱,心输出量减少。

(四)多选题

1、造成搏出量增加的因素有()

A、外周阻力减小;

B、心跳速率减慢;

C、心收缩力增强;

D、外周阻力增加。

2、关于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心肌皆有;

B、惟有传导系统才有;

C、因心肌组织动作电位中有舒张期去极化而产生;

D、不需外来刺激即可产生节律性兴奋。

3、下列能引起血管舒张的物质有()

A、CO2;

B、H+;

C、组织胺;

D、氧气。

4、增进静脉血液回流的因素有()

A、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肌肉泵作用;

B、深呼吸导致胸内压降低;

C、由直立为改为平卧位;

D、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全身血管收缩。

5、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

A、心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电图。

6、下列关于心输出量的正确叙述是()

A、心输出量是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的;

B、可因性别、年龄、情绪和肌肉活动而改变;

C、左右心室的心输出量基本相同;

D、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后的心输出量可达15—20ml/s-1。

7、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增加的因素是()

A、心室充盈期延长;

B、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增大;

C、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剧烈运动。

8、可导致心输出量增加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

C、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血压升高。

9、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是指()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10、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A、心输出量;

B、外周阻力;

C、动脉管壁的弹性;

D、循环血量。

11、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

A、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B、心脏收缩力;

C、骨骼肌的节律性舒缩;

D、呼吸运动。

12、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对心脏活动的效应表现为()

A、正变力作用(心缩加强);

B、负变力作用(心缩减弱);

C、正变时作用(心率加快);

D、负变时作用(心率减慢。

13、心室等容收缩期表现为()

A、心室内压急剧升高;

B、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

C、心室容积不变;

D、主动脉压升高。

14、心室快速射血期表现为()

A、心室容积明显缩小;

B、心室内压上升达峰值;

C、主动脉血流量上升达峰值;

D、主动脉压快速上升。

15、耐力训练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A、静息心率下降;

B、安静时搏出量增加;

C、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比无训练者高;

D、亚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比无训练者小。(五)名词解释

1、自动节律性

2、期前收缩

3、代偿间歇

4、心率

5、心动周期

6、心指数

7、心输出量

8、射血分数

9、搏出量

10、心力贮备

11、异长自身调节

12、心肌收缩能力

13、最佳心率范围

14、心电图

15、血压

16、收缩压

17、舒张压

18、脉压

19、平均动脉压

20、动脉脉搏

21、微循环

22、减压反射

23、血液的重新分配

24、离心性肥大

25、向心性肥大

(六)简述题

1、简述血液循环的功能。

2、简述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3、什么是“最佳心率范围”?为什么?

4、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5、简述心脏活动的神经及体液调节机制。

6、简述血管活动的神经及体液调节机制

7、简述减压反射。

8、简述运动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9、何为血液的重新分配?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七)论述题

1、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2、试述心脏的泵血过程及机制。

3、试述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阐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5、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怎样做才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加速疲劳的消除?为什么?

6、运动时循环功能会发生哪些变化?简述其调节机制。

7、试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差;

2、HR max=220-年龄

3、收缩期,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

4、舒张期,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

5、搏出量,心率,贮备力

6、缩短,舒张期

7、3.0-3.5,成比例增加

8、增大,不变

9、搏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力贮备,心脏作功

10、心室舒张末期充盈压,舒张末期容积

11、横桥,ATP酶

12、运动强度,运动强度

13、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14、4,自动

15、平台,100-150毫秒,长

16、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起,超常期

17、房-室交界,血液充盈

18、70,60%

19、血液充盈血管,心室肌收缩,一定的外周阻力

20、升高,收缩压

21、每搏输出量,外周阻力

22、90-120,60-80

23、骨骼肌,内脏,变化不大,基本不变

24、增加,低氧

25、迂回通路,直接通路,动-静脉短路,迂回通路,物质

26、下降,年龄

27、增加,增加,异长自身调节,增加

28、加快,抑制

29、儿茶酚胺,胰岛素,交感-肾上腺,迷走-胰岛

30、舒张血管,舒张血管,通透性

()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错。

5、对。

6、错。

7、错。

8、错。

9、对。10、对。

11、错。12、错。13、错。14、对。15、对。16、错。17、对。18、错。19、对。20、对。

21、错。22、错。23、错。24、错。25、对。26、对。27、错。28、对。

(三)单选题

1、A;

2、D;

3、D;

4、C;

5、C;

6、D;

7、C;

8、B;

9、C;10、A;

11、C;12、C;13、B;14、D;15、A;16、C;17、A;18、C;19、D;20、B;

21、D;22、C;23、A;24、B;25、C;26、D;27、C;28、A;29、D;30、C;

31、D;32、C;33、B;34、D;35、A;36、C;37、B;38、D;39、B;40、C;

41、A;42、B;43、D;44、C;45、C;46、A;47、B;48、C;49、D;50、A;

51、A;52、A;53、B;54、D;55、B;56、D;57、B;58、C;59、C;60、C。

(四)多选题

1、A B C;

2、A C;

3、A B C;

4、A B C ;

5、A B C;

6、A B C;

7、A C;

8、A B C;

9、A B C D; 10、A B C D;

11、A B C D; 12、A C; 13、A C; 14、A B C; 15、A B C D。

(五)名词解释

1、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自动节律性。

2、在窦房结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脏受到一次足够强的额外的刺激,随之产生的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期前收缩。

3、紧接着期前收缩后的窦房结的正常兴奋,恰好落在了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之内,不能引起心脏的兴奋与收缩,心脏会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舒张期,称代偿间歇。

4、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5、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了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心动周期。

6、心指数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钟心输出量。

7、心输出量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所输出的血量。

8、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9、一侧心室每搏动一次所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

10、心力贮备是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11、异长自身调节是指与神经、体液因素无关,由于初长度改变而导致搏出量改变的一种调节方式。

12、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心肌心肌不依赖前后负荷而改变其力学性能的一种内在特性。

13、使心输出量处于较高水平的心率范围,称为最佳心率范围。

14、心电图是将引导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所记录到的心电变化的波形。

15、血压是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

16、心室收缩中期,动脉血管内的血压达到最大,称收缩压。

17、心室舒张末期,主动脉内的血压最低,称舒张压。

18、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

19、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

20、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周期性波动可引起动脉血管壁发生搏动,称动脉脉搏。

21、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

22、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至延髓心血管,导致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活动减弱,动脉血压下降,此反射称减压反射。

23、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并非平均地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这一现象称血液的重新分配。

24、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左心室室壁厚度轻度增加,这种心脏肥大又称离心性肥大。

25、力量项目运动员心脏肥大主要以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室壁增厚为主,心腔扩大不明显,这种肥大称为向心性肥大。

(六)简答题

1、(1)实现体内的物质运输,包括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发物;(2)运输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

(3)维持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帮助白细胞实现防卫功能。

2、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越多,心室舒张末期容积越大,即初长度越长,心肌受到的牵拉越明显,心收缩的力量就越大,这种与神经、体液因素无关,由于初长度改变而导致搏出量改变的调节机制,称为异长自身调节。其生理意义在于对搏出量作精细调节,并匹配左右心室的搏出量。

3、当心率在110、120~170、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处于较高水平,这样的心率期间称最佳心率范围。

在一定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成正比。当心率过低时,心室充盈早已接近最大限度,不能继续增加搏出量,故总的每分输出量不多。当心率超过180次/分时,会导致充盈不足,搏出量大幅下降,心输出量反而减少。因此,只有当心率在110、120~170、180次/分时,心输出量才处于较高水平。

4、(1)有足够的血液充盈血管,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2)心室的收缩为血液提供能量,1/3成为动能,推

动血液流向外周,其余的成为势能,贮存在血液中,并够成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形成动脉血压;(3)在心脏收缩期,之所以只有1/3的血液流向外周,是因为血流遇到了一定的外周阻力。后两者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条件。

5、心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双重调节,其中心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搏出量增加,心率加快,而心迷走神

经的作用刚好相反。调节心脏的体液因素主要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都可使心率加快,搏出量增加,每分输出量增加,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较弱。另外,心脏自身也能分泌一些激素,如心钠素、内皮素、血管紧张素等,它们具有调节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营养,实现运动心脏结构重塑等功能。6、血管受缩血管和舒血管神经支配。缩血管神经都是交感神经,其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可导致血管平滑肌

收缩,口径变小,血压升高。体内仅有少量血管接受舒血管神经的支配,它的节后纤维能释放乙酰胆碱递质,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调节血管舒缩的体液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激素,主要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冠状动脉以外的所有的血管都有缩血管作用,而肾上腺素对不同部位的血管作用不同,它能使皮肤、肾、胃肠血管收缩,而心、骨骼肌和肝脏血管舒张。另一类是组织细胞的代谢产物,只在局部组织发挥调节作用,如内皮素、组织胺、前列腺素等,具有调节血管口径,改变局部血流量的作用。

7、当人体血压突然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处的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入冲动增加,使延髓心血管活动改变,

心交感中枢紧张性加强,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减弱,最终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8、运动时,人体内血液中的化学成会发生变化,如缺氧、CO2、H+浓度升高等,会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处的化学

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兴奋,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将信号传至延髓,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活动改变,导致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

9、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并非平均地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

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这一现象称血液的重新分配。其生理意义有两个:一方面通过减少不参与运动的器官的血流量,保证有较多的血液流向运动的肌肉;另一方面在骨骼肌血管舒张的同时,骨骼肌以外的器官血管收缩,使总的外周阻力不至于明显下降,从而保证了平均动脉压的不会下降,这也促进了肌肉血流量的增加。

(七)论述题

1、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心肌在活动时所表现出的与骨骼肌不同的特征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1)由于心肌细胞与细胞之间有低电阻的闰盘,当心脏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兴奋时,能很快通过缝隙连接,以电流的方式迅速传播兴奋,引起所有几乎同步兴奋和收缩,表现出兴奋和收缩“全或无”的特性,这保证了心脏各部分之间的协同工作,有效射血。而骨骼肌不同,参与收缩的肌纤维的数量取决于支配它的神经纤维和刺激强度的大小。(2)心肌组织中有两类细胞,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由于自律细胞的存在,使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的兴奋。同时,心脏也受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这就保证了心脏能终生不停地泵

血,并能根据机体的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而骨骼肌的工作受意识支配,其收缩强度的大小受神经的调节。(3)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均具有兴奋性,但心肌细胞一次兴奋经历的时间很长,这是由于其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当膜电位接近0毫伏水平时,要经历约100毫秒的平台期。由于平台期的存在,使心肌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要延续到心室的舒张早期,因此,心肌的收缩通常是一个个的单收缩,保证了心脏的工作总是很有规律地舒缩交替进行。而骨骼肌的收缩大多为强直收缩,收缩力量大,受意识控制。

2、动周期以以心房收缩作起点,在此之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由于此时心腔内压力很低,静脉血不断流入心房。心房压相对高于心室压,房室瓣开启,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接着,心房开始收缩,心房容积减小,压力升高,进一步将心房内的血液挤压入心室,完成心室充盈。其后,心房舒张,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升高,当超过房内压时,心室内血液向心房回流,返流的血液推动房室瓣关闭,但此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关闭,心室处于等容收缩期。随着心室的继续强烈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当超过主动脉压时,血液冲开半月瓣,心室内血液大量射入主动脉,完成射血。射血后,心室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推动半月瓣关闭,随后室内压的进一步下降,当其低于心房压时,房室瓣打开,又开始了心室的充盈,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心脏泵血的机制是:依靠心室肌的收缩与舒张,造成室内压力变化,从而导致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主动

脉之间产生压力梯度,该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在相应腔室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血液的单方向流动则是在瓣

膜的配合下实现的。总之,心脏泵血功能的实现,是心肌的舒缩引起心腔内压力变化,在瓣膜的配合下,压力梯度的变化推动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与方法有:(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搏出量是指一次心跳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二者均与心肌的收缩力量成正比,心肌的收缩力量越大,心脏搏出量越多,射血分数越大,心脏泵血功能越强。(2)心力贮备:它是指心输出量随着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这是评价心泵功能的有效指标。心力贮备又包括心率贮备、收缩期贮备和舒张期贮备,其中舒张期贮备最少,心力贮备主要取决于前两者。心率贮备是指通过增加心率而使心输出量增加的能力。收缩期贮备是指通过心室收缩力增强而使心输出量增加的能力。评价一个人的心泵功能可通过三种状态下的心功能反应进行。首先是安静状态,心泵功能强的人表现为心脏搏动有力,徐缓。其次是定量负荷运动状态,心泵功能强的人表现为心率增加少,心泵功能节省化。最后是极量负荷运动状态,心功能强的人表现为在运动中最大心率高,搏出量大,每分心输出量多,而且运动结束后心功能恢复快。(3)心脏做功量: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心脏的搏功。用心脏做功量来评价心泵功能较每搏输出量更有意义。因为,心脏收缩不仅仅是射出一定的血量,而且要使这部分的血液具有较高的压强和较快的流速。通常,心脏做功量越多,心脏功能越强。

4、由于动脉血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故凡能影响这两者的因素,都会影响动脉血压。这些因素主要有:(1)心脏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增大时,心缩期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增加,动脉管壁所受压力增加,动脉血压的收缩压升高。在外周阻力和心率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缩压的升高必然导致血液流速加快,故心舒期的舒张压增加不多,脉压增大。反之,当搏出量减小时,则主要是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2)心率:心率加快,由于心舒期缩短,在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流减少,舒张期血压升高,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故脉压减小。当心率减慢时,舒张压明显下降,脉压增大。(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加时,心舒期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心舒末期存留在动脉内的血液增多,舒张压升高。收缩压的升高不明显,脉压增加。(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可以缓冲动脉血压的变化幅度,使脉压减小。(5)循环血量:循环血量减少时,血管内的充盈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

5、剧烈运动时,由于血液大部分流向运动的肌肉,为了加速疲劳的消除,就应促使肌肉中大量的静脉血液快速流回心脏,进行肺循环,从而使静脉血动脉化,清除其中致疲劳的代谢废物。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应先慢跑或走一段时间,同时注意加深呼吸,等到机体平缓一些后,可以降低体位或平躺,若是以下肢为主的运动,还可以躺着举起双腿,并抖动。慢跑或走的目的是为了利用骨骼肌的肌肉泵的作用,加速静脉血液回流;深呼吸是为了降低中心静脉压,增加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压力梯度,促进静脉血回流;而降低体位或平躺则是克服静脉回流时重力的阻碍作用,使血液回流更容易,举腿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加速下肢静脉血回流。

6、运动时循环系统功能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心输出量的变化运动时,心脏充分动员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使心输出量增加。与安静时比,心率和搏出量大幅增加,一般人的心输出量可增加4~5倍,运动员可增加7~8倍。这一变化的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系统实现的。运动时,心交感神经紧张性加强,肾上腺髓

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者共同作用,使心肌细胞的收缩能力大大提高,从而使心率加快,搏出量增加,心泵功能显著增强。另外,运动时呼吸和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也有利于血液回流,通过异长自身调节机制,也会使心泵功能增强。(2)血液的重新分配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但增加的心输出量并非平均地分配给全身各个器官,运动的肌肉和心脏的血流量显著增加,不运动的肌肉和内脏器官的血流量减少,皮肤的血流量先减少后增加,这一现象称血液的重新分配。血液重新分配的机制是:运动时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兴奋,而内脏器官的缩血管神经兴奋,导致血流阻力的重新分配,血液大部分流向骨骼肌,内脏的血流量不增反减;同时运动时分泌的体液因素—肾上腺素,对人体不同部位的血管有不同的作用,它能使骨骼肌血管舒张,皮肤、内脏血管收缩,从而进一步实现了血液的重新分配。至于心脏内的血流量增加,则和局部代谢产物聚集导致的舒血管作用和心脏自身所分泌的心血管调节肽的调节作用有关。(3)动脉血压的变化运动中,动脉血压的变化和运动的方式有关。在动力性运动过程中,由于心输出量增加,运动肌肉血管舒张,而内脏血管收缩,总的外周阻力变化不大,故血压的变化表现为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而静力性运动时,由于心输出量增幅小,同时肌肉持续收缩压迫血管,腹腔内脏血管收缩,使总的外周阻力增大,故动脉血压升高,且收缩压和舒张压平行升高。

7、运动员心脏由于长期的运动训练,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一些特点,主要包括形态、结构和机能三个方面:(1)运

动性心脏肥大运动员心脏肥大是运动心脏的主要形态特征,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通常呈中等程度肥大。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又称离心性肥大。

而力量项目的运动员心脏肥大主要是心室厚度增加,心腔容积的扩大不明显,称为向心性肥大。(2)在运动员心脏外部形态改变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了良好的适应。表现为:心肌纤维直径增粗,肌小节长度增加,毛细血管增多变粗,线粒体增多变大,氧弥散距离缩短,线粒体内的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与活性提高,心肌细胞膜上的脂质分子改变,对钙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心肌细胞内的特殊分泌颗粒增多,心肌细胞的上述结构重塑,使心肌肥大的同时,其内部的血液供应和能量的产生能与之匹配,从而大大提高了心脏的泵血功能。(3)运动员心脏由于其形态、结构方面的良好变化,最终导致其功能能力显著增强。表现为:安静时,心跳徐缓有力,心率明显慢于一般人;在定量负荷运动时,运动员心脏高度节省化,心率较慢;而在极量负荷运动时,运动员心脏则表现出它所特有的高功能,高贮备。一般人的心力贮备只有20~25升/分,而运动员可达35~40升/分。由于其心泵功能的大贮备量,使得他们在运动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习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试必考试题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必考) 1、简要说明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2、试述肾的泌尿过程。 答:肾的泌尿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三个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红细胞和大分子是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较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都可滤入事囊腔内而形成滤液; 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的水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电解质也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代谢尾产物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分泌是指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总之,肾小球滤过生成的滤液,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与排泄处理后,就成了终尿,并排出体外。 3、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答: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 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所以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D、A、C) 6、(B、A) 7、(C) 8、(C)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运动生理学习题14

第十四章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一)填空题 1、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将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其发生顺序为 、、、疲劳和恢复五个阶段。 2、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是。 3、赛前状态反应的大小与和以及心理因素有关。 4、赛前状态的生理反应可表现为、和三种形式。 5、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6、极点出现时,应注意和有助于减轻极点反应。 7、稳定状态可分为和。 8、在真稳定状态下运动时,能量供应以为主。 9、在假稳定状态下运动时,供能占优势。 10、机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特征主要表现为、、、超量恢复和消退等机能变化。 11、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中,人们常用使运动负荷控制在最适宜的生理负荷范围。 12、适宜运动训练对骨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3、适宜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4、应用生理学方法评定训练效果时,通常选择、和三种状态下的生理指标进行评定。 15、与无训练者相比,有训练者从事定量负荷时表现为:运动开始时,运动过程中机能反应,运动结束后。 16、与无训练者相比,有训练者从事极限负荷时表现为:运动开始时,运动过程中机能反应,运动结束后。(二)判断题 1、赛前状态不利于运动员发挥正常的工作能力。() 2、赛前状态一般在临近比赛时才出现。() 3、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器官的惰性大。() 4、准备活动能使体温升高,但不能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活动。() 5、"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机体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6、训练水平高低与"极点"出现的早晚和反应大小无关。() 7、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宜的准备活动都有助于减轻运动中极点的反应。() 8、真稳定状态保持时间的长短与氧运输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 9、由于马拉松运动持续时间长,所以运动中机体主要处于假稳定状态。() 10、稳定状态一般出现在短距离或较短时间的运动项目中。() 11、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可延长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12、有训练者在安静状态和定量负荷运动时均表现出机能节省化现象。() 13、长跑运动对慢肌纤维增粗有积极作用。() 14、极限负荷时,有训练者最大每搏输出量和心率均明显高于无训练者。() 15、优秀的长跑运动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较高。() 16、短跑运动员出现"运动性心脏增大"的现象较为多见。() 17、在评定训练效果时,用"基础心率"较"安静心率"更为客观有效。() 18、有训练者与无训练者定量负荷的生理反应无明显差异。()

运动生理学题库

09运动生理学 一,名解 心力储备基础代谢疲劳进入工作状态最大摄氧量红细胞比容 有氧耐力氧脉搏条件反射最大摄氧量摄血分数等张收缩 乳酸阈超量恢复肺通气量 二.填空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有——,——。 呼吸过程包括——,——,,—— 尿液的生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过程包括——,——,——,——,—— 运动效果评价的“三态”是指——,——,——、 根据摄氧量和需氧量的关系,将稳定状态分为——,—— 疲劳产生的原因有——,——,——,——,—— 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有——。—— 牵张反射包括——,—— 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建立——,——,——的运动条件反射 反应速度的指标是——。投掷标枪时。器械出手的速度是——速度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称为—— 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减压反射是一种——反馈调节,它的生理意义在于—— 按照能量代谢的特点,可将耐力分为——,——、 肾脏具有保持——和维持——平衡的作用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有——,—— 速度素质包括——,——,——、 本体感受器包括——,—— 视调节主要包括——,—— 运动性心脏增大有——增大为主和——增大为主两种 体温升高使氧离曲线——移,PH值升高——移 通常根据——和——关系判断真假两种稳定状态 血浆的渗透压包括——,—— 正常成年人的动脉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外呼吸包括——,——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有——,—— 支配心脏活动的神经有——,—— 三判断= 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故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其绝对不应期特别长 构成人体心脏的所以心肌细胞均具有自动节律性 在长期运动训练的影响下,运动员安静时的心肌收缩力量,每博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有所增加 心率可反应运动强度,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和疲劳程度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就越强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运动单位 4疲劳 5兴奋 6膜电位 7动作电位 8体液 9人体内环境 10红细胞比容 一. 填空 1.可兴奋组织包括( )( )( )。 2.肌肉具有( )和( )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 ),( )和( )。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 ),( )和( )。 5.慢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能( );快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但易( )。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 )和( )。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 ),( )和( )。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 )和( )。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 );女子为( )。 三.是非判断 1.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相反,则低。( ) 2.无论刺激强度多大,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 3.神经肌肉接点可以认为是突触的一种,可将冲动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 4.在正常机体中,骨骼肌的收缩以单收缩形式为多见。( ) 5.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因为有郎化结使兴奋呈跳跃传导的原故。() 6.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7.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 8.粘滞性对于血液流动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9.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11.内环境的稳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 12.血液是属于结缔组织的一种。( ) 四选择题 1.粗微丝由()构成,细微丝主要由()构成。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质蛋白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第1.2章 1.试述肌肉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2.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导的。 3.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4.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5.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6.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7.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 1.运动训练对心输出量有何影响? 2.试述运动员安静时出现的心搏徐缓的机制。 第四章 1.废除“无氧阈”概念的依据 2.废除“氧债”概念的依据 3.提高人体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原则 第五章 1.运动使甲状腺素浓度变化的可能机制 2.运动时胰岛素下降的可能机制

3.运动对肾上腺皮质素分泌的影响 第六章 1.什么是运动技能和动作自动化? 2.在运动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过程中各有什么生理特点? 3.动机对形成运动技能有哪些影响? 4.反馈对形成运动技能有哪些作用? 5.运动成绩与运动技能形成之间有何关系? 6.如何利用感觉间相互关系加速运动技能的形成? 第七章 1.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的 因素有哪些? 2.发展最大肌力与发展肌肉耐力所采用的训练有什么不同? 3.试述影响速度素质的生理因素,并结合实际谈谈速度训练问 题? 4.试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基础及以发展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 5.简述灵敏及柔韧素质的生理基础。 第八章 1.遗传的基本规律 2.主要形态学指标的遗传度 3.对四项身体素质遗传度的分析 4.速度力量性项群运动员选材的选材标准 第九章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第十五章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 (一)填空题 1. 生理性疲劳主要包括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和混合型疲劳等。 2. 体力疲劳主要是长时间劳动、工作和健身运动,运动系统过度活动,骨骼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大量堆积造成的骨骼肌细胞活动能力下降。 3. 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 4. 生理性疲劳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可以消除。 5. 现代竞技运动不断冲击人体的极限,机体功能水平在不断被打破而又不断建立新平衡的中发展提高。 6.负荷的与是影响整体各环节功能活动能否适应整体功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7. 中枢疲劳可能发生在从直至运动神经元。 8.从神经-肌肉接点直至肌纤维内部的等,都是疲劳可能发生的部位。 9.通过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利用。 10.中医理论从整体出发提出了疲劳、疲劳和疲劳。

11. 整体和局部有密切的协作关系,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但整体疲劳并非是局部疲劳的,整体疲劳更为。 12. Brooks认为,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肌工作能力降低的表现,其原因从运动到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 13. 爱德华兹(Edwards 1982)形象地将运动性疲劳发生原因定位于从系统到联结部位,直至骨骼肌内部,形如一条链。 14. 剧烈运动后,释放量减少,使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发生障碍。 15. 高频电流刺激,能引起神经-肌肉接点前膜释放量减少,难以引起接点后膜,使骨骼肌细胞不能产生兴奋、收缩。16. 肌质网终池具有贮存及调节肌浆浓度的重要作用,这些作用在肌肉收缩和舒张过程中都起关键的作用。17. 运动时有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肌质网的机能(如ATP含量减少,酸中毒,自由基生成等),进而影响了钙离子的和作用,因此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常有着密切的关系。 18. 细胞内Ca2+代谢异常,肌浆网释放Ca2+减少和再摄取Ca2+能力下降,均会导致兴奋-收缩,出现。 19. 形体疲劳主要表现为、疼痛等征候; 20.神志疲劳主要表现为虚烦不眠、、等征候。 (二)判断题 1.在竞技体育领域中“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没有效果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这句话不正确。()

运动生理学习题

绪论 (一)填空题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____人体_____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对生命现象的研究水平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生命的基本特征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基本活动。 4.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_______与________ 交换中实现________的过程。 5.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生活的________,它由_________构成的。 6.通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因素始终保持_________状态,称为_______。 7.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可提高机体维持_____的能力和对____的耐受力。 8.反馈的效应表现为两方面:一是使控制部分的作用增强,为_______,二是使控制部分作用减弱,为__________。 9.前馈可以避免负反馈所造成的__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缺陷。 (二)判断题 1.内环境是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通常其理化性质总是稳定不变的,故称为稳态。() 2.将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生物电反应过程和表现称为兴奋性。() 3.人和动物体内围绕新陈代谢进行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和泌尿等总称为“内脏”功能系统,或称植物性功能系统。() 4.反射弧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因此,神经调节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开放回路来完成的。() 5.正反馈是不可逆的和不断增强的过程。() 6.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显著活动转为相对静止,或从活动较强转为活动较弱,称为抑制。() 7.具有正常兴奋性的组织在接受刺激后,未发生反应,则该刺激为阈下刺激。() (三)单选题 1.下列有关运动生理学学科性质或特征的错误表述是() A.运动生理学属人体生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B.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发生反应和适应规律的科学; C.运动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D.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利用动物实验观察机体的功能变化是不可取的。 2.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组织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 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其共有的特征表现为产生()。 A.收缩反应; B.分泌活动; C.动作电位; D.局部电位变化。 4.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5.下列生理过程属于前反馈的是()。 A.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 C.减压反射; D.赛前运动员出现心跳加快。 6.运动员听到枪声起跑属于()。 A.条件反射; B.听觉反应; C.非条件反射; D.前馈反射。 7.用吸氧量来评定运动强度时,亚极量强度相当于本人最大吸氧量的()。 A.50%-60%; B.60%-70%; C.70%-80%;D.80%~90%。 8.感觉细胞能将所接受的各种剌激转变为()。 A.机械信号; B.生物电信号; C.化学信号; D.神经冲动。 9.下列生理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浙江2020年10月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运动生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8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刺激强度低于阈值的刺激,可引起( )。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 2.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中,产生肌力最大的是( )。 A.拉长收缩 B.缩短收缩 C.等长收缩 D.单收缩 3.血浆蛋白中,数量最多的蛋白是( )。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 D.血红蛋白 4.下列各部分中,氧分压最高的是( )。 A.肺泡气 B.静脉血 C.动脉血 D.组织 5.男子最大吸氧量的峰值出现在( )。 A.15-17岁 B.18-20岁 C.20岁之后 D.15岁之前 6.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是( )。 A.窦房结 B.房室交界 C.房室束 D.浦肯野纤维 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心肌细胞有自动节律性 B.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 C.心肌细胞有效不应期长 D.心肌细胞不受神经支配 8.最重要、最经济及快速的能源物质是( )。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9.对滤液重吸收最多的部位是( )。 A.近球小管 B.髓袢 C.远球小管 D.集合管 10.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是( )。 1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A TP 11.跳水运动中的转体动作,其反射的基础是( )。 A.牵张反射 B.翻正反射 C.旋转运动反射 D.状态反射 12.用引体向上动作训练上肢肌肉力量,该练习是( )。 A.等张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动练习 D.离心练习 13.人体中的绝大部分钙,存在的部位是( )。 A.肌肉 B.肝 C.血液 D.骨骼 14.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壁大( )。 A.10倍 B.15倍 C.20倍 D.25倍 15.比赛前由于兴奋过度进而引起超限抑制,此状态为( )。 A.准备状态 B.起赛热症 C.起赛冷淡 D.非稳定状态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 15分) 16.通常情况下,伸肌的时值比屈肌的时值短。( ) 17.动作电位的成因是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 ) 18.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保持原有的髓鞘。( ) 19.肌钙蛋白和原肌球蛋白是肌丝中的调节蛋白。( ) 20.快、慢肌之间在收缩速度和力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 21.ABO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物质的类型。( ) 22.营养物质在消化管的各段中都可以被吸收。( ) 23.头面部感觉冲动投射到大脑皮质呈左右交叉。( ) 24.血红蛋白和一氧化碳的亲合力是氧气的210倍。( ) 25.人体的肌糖原是糖原贮备的最大部分。( ) 26.肾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方面起重要作用。( ) 27.视觉冲动传到大脑的过程中是左右交叉的。( ) 28.中间神经元在脊髓组成中属于白质部分。( ) 29.激素在对组织细胞的作用中,仅仅起化学信使作用。( ) 30.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即功率。( ) 2

运动生理学习题09

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 (一)填空题 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 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 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 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 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 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 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

复。 (二)判断题 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 认为是健康的。 2. ()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 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 官。 3.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 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 ()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换而 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6. ()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7. ()Ⅱ型肌纤维较Ⅰ型的有氧氧化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力量产生效率 高、抗疲劳性强。 8.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非常准确,因此通常都选用这种方法测定最大摄氧量。 9. ()30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长而渐渐衰退,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8~ 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4~5%。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 10.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所以, 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11. (×)学者包查(1983)认为最大摄氧量70~80%受遗传的影响,可见,最大摄氧量主 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不能通过训练有效提高。

运动生理学考研真题题库

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 一填空选择 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 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 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 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 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 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 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 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 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 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 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 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 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17 红细胞比容是指? 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 19 肌紧张属于?反射 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 二是非题 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 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 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 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 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 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 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 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 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 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 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

最新最新346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合集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 3、神经调节 4、体液调节 四、简答题: 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第一章练习 一、是非题: ()1、肌肉收缩需要有A TP的分解,而肌肉舒张即无需ATP的参与。 ()2、肌肉舒张也需要A TP,是因为钙泵将Ca2+泵回肌浆网需要ATP。 ()3、等速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改变,而速度不变。 ()4、ATP不仅是肌肉活动的直接能源,也是腺体分泌、神经传导、合成代谢等各种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 ()5、在等长收缩时,肌肉收缩成分的长度完全不变。 ()6、短跑时,要求尽量抬高大腿(屈髋)其作用之一是利用弹性贮能。 ()7、剧烈运动时,肌肉中CP含量下降很多,而ATP的含量变化不大。 ()8、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大于慢肌纤维,主要原因之一是快肌纤维的氧化生能速度快。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 人体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 2、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分支,是专门研究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3、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它包括同化和异化过程。 4、兴奋性:是在生物体内可兴奋组织具有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 5、应激性:是机体或一切活体组织对周围环境变化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6:适应性:是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适应环境的能力。 7生理负荷:是指机体内部器官和系统在发挥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学功能,保持一定生理机能活动水平的过程中,为克服各种加载的内、外阻力(负荷)所做生理“功” 8、糖酵解:指糖在人体组织中,不需耗氧而分解成乳酸;或是在人体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况下,糖仍能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一部分能量的过程,该过程因与酵母菌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称为糖酵解(一系列酶促反应的过程)。 9、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机能状态在这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

量恢复”。其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 10、牵张反射:有当骨骼肌受到牵拉时会产生反射性收缩,这种反射称为牵张反射 11、运动单位:是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运动性单位、紧张性运动单位) 12、肌丝滑行学说的过程:肌肉的缩短是由于肌小节中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滑行造成的.即当肌肉收缩时,由z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A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各z线互相靠近,肌小节的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的缩短. 13、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产生原因:静息电位是K离子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流,造成内负外正,这是基础,当K离子的静移动两等于零时,其电位差值就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这就是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由于Na离子在细胞外的浓度比细胞内高的多,所以他一般向内扩散,但他由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控制,安静时关闭,受刺激时,通道激活钠离子内流,造成内正外负,出现电位变化,形成峰电位上升支,最后达到一个平衡点时,钠离子平衡电位。。 14、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动力性收缩(等动收缩、离心收缩、向心收缩)静力性收缩(等长收缩)。向心收缩: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向心收缩时肌肉长度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因而引起身体运动。离心收缩是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15、绝对力量与相对力量:一个人所能举起的最大重量为该人的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力量/体重。

运动生理学(单元版)

一、名词解释: 身体素质:肌肉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如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称为身体素质。 肌肉力量:机体神经肌肉系统在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称为肌肉力量 绝对力量:是指整体克服和对抗阻力时表现出来的最大肌肉力量,通常以肌肉收缩和对抗最大阻力来表示,例如:举重 相对力量:是指以体重、去脂体重、体表面积或肌肉横断面等为单位表示的最大肌肉力量,这是以克服自身体重为主的项目十分重要。例如:体操跳高 快速肌肉力量:是指肌肉在短时间内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爆发力是快速力量的常见方式。 中枢激活:中枢NS动员肌纤维参加收缩的能力称为中枢激活。 超负荷:指练习的负荷应不断超过平时采用或已适应的负荷。 超等长练习:指肌肉在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力量练习。 等长练习:是指肌肉收缩时长度不变的对抗阻力的一种力量训练方法,又称静力训练法 等张练习:是肌肉进行收缩时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它属于动力性的训练方法。 最大肌肉力量:通常是指肌肉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表现出来的克服极限负荷阻力的能力。 肌肉耐力:指以一定负荷或速度,能重复的次数或所能坚持的时间的工作能力 二、选择题: 1、从事等长练习能有效的发展 A 。 A.肌肉绝对力量和静力耐力 B.速度耐力 C.爆发力 D.相对肌力 2、多级跳和跳深属于 D 。 A.离心练习 B.等长练习 C.等张练习 D.超等长练习 3、发展肩、胸部肌肉力量的练习采用下列哪种训练方式 A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4、发展背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C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5、发展腹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C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6、发展小腿肌力量的练习采用的训练方式是 D 。 A.提铃、推举 B.肩负杠铃俯卧上体起 C.仰卧起坐 D.负重提踵 7、适合举重和投掷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D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8、适合100m跑和跳跃运动员力量训练负荷的最佳负荷是 C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9、适合400m和800m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B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C.6-10RM负荷 D.5RM负荷 10、适合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是 A 。 A.30RM负荷 B.10-15RM负荷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试必考试题精选文档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 试必考试题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必考) 1、简要说明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2、试述肾的泌尿过程。 答:肾的泌尿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三个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红细胞和大分子是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较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都可滤入事囊腔内而形成滤液;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的水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电解质也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代谢尾产物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分泌是指管腔上皮

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总之,肾小球滤过生成的滤液,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与排泄处理后,就成了终尿,并排出体外。 3、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答: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 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所以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4、什么是准备活动,它有什么生理作用。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 1、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 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3、人体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是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基础。() 4、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本质,它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移的过程。() 5、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这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的。() 二、选择题 1、运动生理学是()的一个分支。 A、生物学 B、生理学 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A、反应 B、适应 C、反应和适应 3、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 A、人体实验 B、动物实验 C、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A、兴奋 B、收缩 C、分泌 D、物质代谢改变 E、电变化 5、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而(),体液调节的特点是()而()。 A、缓慢 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 A、加强 B、减弱 C、不变 D、加强或减弱 7、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是() A、兴奋 B、抑制 C、兴奋和抑制 8、人体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三、概念题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 6、兴奋性 7、适应性 8、神经调节 9、体液调节 *10、正反馈 *11、负反馈 四、简答题: 1、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是什么?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1、(—) 2、(—) 3、(+) 4、(—) 5、(—) 二、选择题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B、D、A、C) 6、(B、A) 7、(C) 8、(C) 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和适应性。 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的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的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的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第一章肌肉收缩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 1、肌肉纤维是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

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运动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 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第二章骨骼肌肌能 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 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 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 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 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 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

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 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 第四章循环机能 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 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 第五章呼吸机能 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 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