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观察描述矿物(二)》练习

《观察描述矿物(二)》练习

《观察描述矿物(二)》练习

《观察描述矿物(二)》练习

一、填一填

1.可以通过观察矿物是否能够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

2.根据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三种。

3.矿物表面的形成了光泽。不同的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4.在观察矿物的光泽时,发现石英具有一样的光泽,云母具有

一样的光泽。

二、选一选。

1.下列物品中,()反光最好。

A 金属 B玻璃 C 丝绸 D蜡烛

2.下列物品中,属于矿物的晶体的是()。

A食盐 B 泥土 C 蜡烛

3.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

A 玻璃

B 金属

C 泥土

三、明辨是非

1.所有的矿物都是不透明的。…………………………………………()

2.泥土的反光比金属要弱得多。………………………………………()

3.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3.有金属光泽的矿物一定是金属。……………………………………()

四、连一连

泥土透明

玻璃不透明

石英有蜡烛一样的光泽

长石光泽和丝绸差不多

云母光泽像玻璃一样

想一想。

通过探究,你知道从哪些方面对矿物进行观察描述了吗?

初一下数学证明经典例题及答案

如图,已知D是△A B C内一点,试说明A B+A C>B D+C D 证明:延长BD交AC于E 在△ABC中,AB+AE>BE,即AB+AE>BD+DE……①在△DEC中,DE+EC>DC……② ①+②,得(AB+AE)+(DE+EC)>(BD+DE)+CD 即AB+(AE+EC)+DE>(BD+DE)+CD 即AB+AC+DE>BD+DE+CD ∴AB+AC>BD+CD 如图,△ABC中,D是BC的中点,求证: (1)AB+AC>2AD (2)若AB=5,AC=3,求AD的范围。 (1)延长AD到点G,使DG=AD.连接BG 在△CDA和△BDE中 AD=GD,∠ADC=∠GDB ∵D是BC的中点 D C B A E A B C D G

∴CD=BD ∴△CDA ≌△BDG. ∴BG=AC 在△ABG 中,AB+BG=AB+BC AG=2AD 因为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所以AB+BE >AG ∴AB+BC >2AD (2)AB-AC <2AD <AB+AC 2<2AD <8 1<AD <4 如图,AB=AD,AC=AE,∠BAD=∠CAE=90°,点F 为DE 的中点,求证:BC=2AF. 延长AF 到点G,使AF=DF.连接GD 在△AFE 和△DFG 中 AF=GF,∠AFE=∠DFG ∵点F 为DE 的中点 ∴DF=EF B D C

所以△AFE≌△DFG.(SAS) GD=AE=AC;∠G=∠FAE. ∴DG∥A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则∠GDA+∠DA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又∵∠BAC+∠DAE=180°. ∴∠GDA=∠BAC.(同角的补角相等). 又∵AD=AB. ∴⊿ADG≌⊿BAC(SAS) ∴AG=BC,即2AF=BC. ∴BC=2AF. 如图,AD是△ABC的中线,点E在BC的延长线上,CE=AB, ∠BAC=∠BCA 求证:AE=2AD 证明: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F,使AD=FD,连接CF ∵AD是中线 ∴BD=CD,AD=FD,∠ADB=∠FDC ∴△ABD≌△FCD (SAS) F E C D B A

七年级经典数学题型

七年级经典数学题型 一、填空题 1、已知 m —3 +(n +2)2=0,则n m 的值为 。 2、若a =—20062005 b =—20052004 c =—20042003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用<号连接。 3、已知整数a 、b 、c 、d 满足abcd =25,且a >b >c >d ,则 a +b + c +d 等于 。 4、已知0||=--a a ,则a 是__________数;已知()01||<-=b ab ab ,那么a 是_________数。 5、计算:()()()200021111-+-+- =_________。 6、已知()02|4|2=-+ +b a a ,则b a 2+=_________。 7、由书中知识,+5的相反数是–5,–5的相反数是5,那么数x 的相反数是______,数 –x 的相反数是________;数b a 12+-的相反数是_________;数n m 2 1+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 8、因为到点2和点6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4,有这样的关系()622 14+=,那么到点100和到点999距离相等的数是_____________;到点7 6,54-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到点m 和点–n 距离相等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 9、已知点4和点9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有这样的关系495-=,那么点10和点2.3-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点m 和点n (数n 比m 大)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 10、数5的绝对值是5,是它的本身;数–5的绝对值是5,是它的相反数;以上由定理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而来。由这句话,正数–a 的绝对值为__________;负数–b 的绝对值为________;负数1+a 的绝对值为________,正数 –a+1的绝对值___________。 11、如果 362=x ,则x = 12、() 200720088125.0-?———— 14、多项式123 12-+y y x ,它由 、 、 三项之和构成。 15、计算:1-2+3-4+5-6+…+99-100=____ _ 。 16、a 2表示的生活实际意义是: 。 17、若代数2x 2-3x +2的值为5,则代数式6x 2-9x -5的值是 。 18、若3-a 与2)(b a +互为相反数,则代数式b a 22-的值为______ __。 19、已知 234a b c ==,则代数式23a b c a b c +--+的值为_____ __。 20、若m 、n 、p 、为互不相等的整数,且49=mnpq ,则=+++q p n m 。 2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天24小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 一年365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 22、(3分),观察规律,填空,再补一个有同样特点的式子: 1 ×(-9)- 1= 12 ×(-9)- 2= 123×(-9)- 3= 。 23.观察下列单项式:x 2,25x ,310x ,4 17x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写出第11个式子是____________

新概念应第二册课后练习答案lesson41--50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Lesson 41 练习答案Key to written exercises 1.关键句型练习答案 C 1 mustn't 2 mustn't 3 needn't 4 needn't 5 mustn't 2.难点练习答案 1 remarked 2 noticed 3 remarks 4 notice 3.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 根据课文第一句‘Do you call it a hat?’ I said to my wife. (“你把那个叫帽子吗?”我对妻子说),可以判断作者不喜欢那顶帽子,所以a. didn’t like the hat his wife had chosen 是正确答案。其他3个选择都与事实不符。 2. a 根据课文第9-10行‘You needn’t have said that, ’ my wife answered. ‘I needn’t remind you of that terrible tie you bought yesterday’, 可以判断只有a. his wife reminded him that he had bought a terrible tie 与课文的实际情况相符,是作者为对他妻子粗鲁讲话而后悔的原因,其他3个选择都与事实不符,也不合乎逻辑。 3. c a. mustn't (不应该); b. wont(不想要); c. needn't(不必); d. don't need(不需要)4个选择中只有c. needn't 与后面一句It isn't necessary(没必要)的含义相同,所以选c. 4. d a. still 和d. yet 都有“还,仍然”的含义,但yet只能用于否定和疑问句中,表示“还没……”,still常用于肯定句中。前面一句是肯定句,用了still,本句是完成时态的否定句,因此只能选

七年级数学下经典例题不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 1、 如图(2)所示,1l ∥2l ,AB ⊥1l ,∠ABC=130°,那么∠α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0° D 、30° 2、 适合C B A ∠=∠= ∠3 1 21的△ABC 就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 3、 一个n 边形的内角与等于它外角与的5倍,则边数n 等于( ) A 、24 B 、12 C 、8 D 、6 4、如图(5)BC ⊥ED 于点M,∠A=27°,∠D=20°,则∠B= °,∠ACB= ° 5、已知如图(8),△ABC 中,AB >AC,AD 就是高,AE 就是角平分线,试说明 )(2 1 B C EAD ∠-∠= ∠ 6、如图(9),在四边形ABCD 中,∠A=∠C,BE 平分∠ABC,DF 平分∠ADC,试说明BE ∥DF 。 7、如图,每一个图形都就是由小三角形“△” 拼成的 : …… ⑴ ⑵ ⑶ ⑷ 观察发现,第10个图形中需要 个小三角形,第n 个图形需要 个小三角形。 8、如图(11),BE ∥AO,∠1=∠2,OE ⊥OA 于点O,EH ⊥CO 于点H,那么∠5=∠6,为什么? 9、 若n 为正整数,且72=n x ,则n n x x 2223)(4)3(-的值为( ) A 、833 B 、2891 C 、3283 D 、1225 10、若2=-b a ,1=-c a ,则2 2)()2(a c c b a -+--等于( ) A 、9 B 、10 C 、2 D 、1 11、计算m m 525÷的结果就是( ) A 、5 B 、20 C 、m 5 D 、m 20 ⑶20 10 225.0? ⑷()[]()()5 32 2 32 3 34b a b a b a -?-?- ⑸( )[]()()522 343 225 x x x x -÷-?-÷ 13、若3-=a ,25=b 。则20052005 b a +的末位数就是多少? 14、 多项式b x x ++2 与多项式22 --ax x 的乘积不含2 x 与3 x 项,则 2)3 (2b a --的值就是( ) A 、8- B 、4- C 、0 D 、9 4- 图(5) C D M B E A 图(8)D B C E A 图(9) E B F C D A 图(11) H O C E B A 6 5 4 3 21

初一数学趣味题 24道经典名题.

1.有人编写了一个程序,从1开始,交替做乘法或加法,(第一次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乘法),每次加法,将上次运算结果加2或是加3;每次乘法,将上次运算结果乘2或乘3,例如30,可以这样得到: 1 +3 =4*2=8+2=10*3=30,请问怎样可以得到:2的100次+2的97次-2 解答:1+3=4+2=2的3次-2=2的3次+2-2=(2的3次+2-2)*2=……==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2的100次+2的97次-2的97次+2+2=……=2的100次+2的97次-2 2.下诗出于清朝数学家徐子云的著作,请算出诗中有多少僧人? 巍巍古寺在云中,不知寺内多少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只碗,四人共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解答:三人共食一只碗:则吃饭时一人用三分之一个碗, 四人共吃一碗羹:则吃羹时一人用四分之一个碗, 两项合计,则每人用1/3+1/4=7/12个碗, 设共有和尚X人,依题意得: 7/12X=364 解之得,X=624 3.两个男孩各骑一辆自行车,从相距2O英里(1英里合1.6093千米)的两个地方,开始沿直线相向骑行。在他们起步的那一瞬间,一辆自行车车把上的一只苍蝇,开始向另一辆自行车径直飞去。它一到达另一辆自行车车把,就立即转向往回飞行。这只苍蝇如此往返,在两辆自行车的车把之间来回飞行,直到两辆自行车相遇为止。如果每辆自行车都以每小时1O 英里的等速前进,苍蝇以每小时15英里的等速飞行,那么,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英里? 解答:每辆自行车运动的速度是每小时10英里,两者将在1小时后相遇于2O英里距离的中点。苍蝇飞行的速度是每小时15英里,因此在1小时中,它总共飞行了15英里。 4.《孙子算经》是唐初作为“算学”教科书的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共三卷,上卷叙述算筹记数的制度和乘除法则,中卷举例说明筹算分数法和开平方法,都是了解中国古代筹算的重要资料。下卷收集了一些算术难题,“鸡兔同笼”问题是其中之一。原题如下:令有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雄、兔各几何? 解答:设x为雉数,y为兔数,则有 x+y=b,2x+4y=a 解之得:y=b/2-a, x=a-(b/2-a) 根据这组公式很容易得出原题的答案:兔12只,雉22只。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答案lesson21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Lesson 21 练习答案Key to written exercises 1.关键句型练习答案 A …passing planes can be heard(1.2); The airport was built (1.2); it could not be used then(1. 3); a hundred people must have been driven away(11.4-5); this house will be knocked down by a passing plane(11.6-7); I have been offered a large sum of money(1.7) C 1 A message will be sent immediately. 2 All these goods must be sold. 3 I told you the parcel would be received in time. 4 The letter has to be delivered by hand. 5 Your letter must have been lost In the post. 2.难点练习答案 A (sample answers) The dog drove the sheep out of the field. The police drove the crowds back. I drove my car into the garage. B1 home 2 houses 3 house 4 home 3.多项选择题答案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题型

1. 如果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也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则称该一元一次方程为该不等式组的关联方程. 例如:方程260x =- 的解为3x= ,不等式组205x x ->????-??-+<-? , 的关联方程是 ;(填序号) (2)若不等式组1144275 x x x ? -?? ?++?<, >-的一个关联方程的根是整数,则这个关联方程可以是 ;(写 出一个即可) (3)若方程21+2x x -=, 1322x x ? ?+=+ ???都是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x x m x m -?? -?<,≤的关联方程,求m 的取值范围.

2. 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A,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点B(不与点A重合,且直线AB不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过点A作直线m∥x轴,过点B作直线n∥y轴,直线m,n相交于点C.当线段AC,BC的长度相等时,称点B为点A的等距点,称三角形ABC的面积为点A的 等距面积. 例如:如图,点A(2,1),点B(5,4),因为AC= BC=3,所以B 为点A的等距点,此时点A的等距面积为9 2. (1)点A的坐标是(0,1),在点B1(-1,0),B2(2,3),B3(-1,-1)中,点A的等距点为. (2)点A的坐标是(-3,1),点A的等距点B在第三象限, ①若点B的坐标是 ? ? ? ? ? 2 1 2 9 ,- - ,求此时点A的等距面积; ② ②若点A的等距面积不小于9 8,求此时点B的横坐标t的取值范围. 备用图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答案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Lesson 9 练习答案 Key to written exercises 1.关键句型练习答案 A 1 We went to the Town Hall on Wednesday evening/ New Year's Eve. 2 The clock would strike twelve in twenty minutes time. 3 The clock stopped at five to twelve. B 1 in 2 On 3 during/ in 4 in 5 at 6 on…in 7 in 8 at…in 9 until C (sample answers) 1 The match will begin at 3 o'clock. 2 They bought their house in 1980. 3 The shop is closed from one till two. 4 The children went to school in the morning. 5 He'll finish school in two years' time. 6 Let's go for a walk in the evening. 7 He went to church on Sunday. 2.难点练习答案 A 1 No, I haven't any/ have no money. 2 No, I didn't go anywhere/ went nowhere in the holidays. 3 No, I didn't buy anything/ bought nothing this morning. 4 No, there wasn't anybody/ was nobody present when the accident happened. B He has no hobbies. He goes nowhere. He sees nobody. He is interested in nothing----except food! 3.多项选择题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各章节典型试题

2018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及练习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相交和平行,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没 有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 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与互为邻补角, 与互为邻补角。+ =180°;+ =180°;+ =180°;+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与互为对顶角。=;=。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90°时, ⊥ 。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a ⊥b 时,=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同一方,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一侧,这样 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对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与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侧,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对内错角:与是内错角;与是内错角。 ???? ? ?????? ??????????? ? ??? ?????? ??????????????????????????? ??平移 命题、定理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 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 1 3 4 2 a b 图3 a 5 7 8 6 1 3 4 2 b c

七年级年级数学经典例题

数学天地: 初一年级数学核心题目赏析 有理数及其运算篇 【核心提示】 有理数部分概念较多,其中核心知识点是数轴、相反数、绝对值、乘方. 通过数轴要尝试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把抽象问题简单化.相反数看似简单,但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0这个性质有时总忘记用..绝对值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它贯穿于初中三年,每年都有不同的难点,我们要从七年级把绝对值学好,理解它的几何意义.乘方的法则我们不仅要会正向用,也要会逆向用,难点往往出现在逆用法则方面. 【核心例题】 例1计算: 2007 20061 ......431321211?+ +?+?+? 分析 此题共有2006项,通分是太麻烦.有这么多项,我们要有一种“抵消”思想,如能把一些项抵消了,不就变得简单了吗?由此想到拆项,如第一项可拆成 2 1 11211-=?,可利用通项 ()11111+-=+?n n n n ,把每一项都做如此变形,问题会迎刃而解. 解 原式= )20071 20061(......413131212111-++-+-+-)()()( =20071 20061......41313121211-++-+-+- =20071 1- =2007 2006

例2 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C(如右图).化简b c b a a -+-+. 分析 从数轴上可直接得到a 、b 、c 的正负性,但本题关键是去绝对值,所以应判断绝对值符号内表达式的正负性.我们知道“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大数减小数是正数,小数减大数是负数,可得到a-b<0、c-b>0. 解 由数轴知,a<0,a-b<0,c-b>0 所以,b c b a a -+-+= -a-(a-b)+(c-b)= -a-a+b+c-b= -2a+c 例3 计算:?? ? ??-??? ??-????? ??-??? ??-??? ??-211311 (9811991110011) 分析 本题看似复杂,其实是纸老虎,只要你敢计算,马上就会发现其中的技巧,问题会变得很简便. 解 原式= 2132......9897999810099?????= 100 1 例4 计算:2-22-23-24-……-218-219+220. 分析 本题把每一项都算出来再相加,显然太麻烦.怎么让它们“相互抵消”呢?我们可先从最简单的情况考虑.2-22+23=2+22(-1+2)=2+22=6.再考虑2-22-23+24=2-22+23(-1+2)=2-22+23=2+22(-1+2)=2+22=6.这怎么又等于6了呢?是否可以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原题呢?显然是可以的. 解 原式=2-22-23-24-……-218+219(-1+2) =2-22-23-24-……-218+219 =2-22-23-24-……-217+218(-1+2) =2-22-23-24-……-217+218 =…… =2-22+23 =6

新概念二册课后答案

新概念二册课后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Lesson 1. 1.(b) 2.(c) 3.(b) 4.(d) 5.(c) 6.(a) 7.(d) 8.(b) 9..a) 10.(c) 11.(c) 12.(c) Lesson 2. 1.(c.) 2.(d) 3.(c) 4.(c) 5.(a) 6.(b) 7.(b) 8.(a) 9.(d) 10.(c) 1 1.(d) 12.(b) Lesson 3. 1.(c) 2.(a) 3.(c) 4.(a) 5.(d) 6.(b) 7.(c) 8.(c) 9.(b) 10.(a) 11.(b) 12.(b) Lesson 4. l.(d) 2.(b) 3.(a) 4.(b) 5.(b) 6.(a) 1.(c) 8.(b) 9.(c) 10.(a) 1 1.(c) 12.(c) Lesson 5. l.(c) 2.(a) 3.(d) 4.(b) 5.(c) 6.(d)-.(a) 8.(h) 9.(c) ll.(a) 12.(-d) Lesson 6. l.(d) 2.(a) 3.(c) 4.(d) 5.(d) 6.(a) 7.(d) 8.(a) 9.(b) lO.(a) 1 1.(d, 12.(a) Lesson 7. l.(b) 2.(c) 3.(c) 4.(d) 5.(a) 6.(c) 7.(d) 8.(a) 9.(c) 10.(b) 1 1.(a) 12.(b) Lesson 8. l.(d) 2.(b) 3.(b) 4.(a) 5.(c) 6.(c) 7.(b) 8.(b) 9.(a) 10.(d) 1 1.(b) 12.(b) Lesson 9. 1 .(b) 2.(b) 3.(d) 4.^a) 5.(a) 6.(b.) 7.(b) 8.(d) 9.(b) 10.(b) 11 .(d) 12.(c) Lesson10. l.(a.) 2.(d) 3.(d) 4.(c) 5.(b) 7.(a) 8.(c) 9.(a) 10.(c) 1 1.(c) 12.(a) Lesson11. l.(b) 2.(b) 3.(b) 4.(a) 5.(b) 6.(c) 7.(c) 8.(a) 9.(c) 10.(c) 1 1.(b) 12.(d) Lesson12. l.(c) 2.(c) 3.(a) 4.(d) 5.(d) 6.(a) 7.(d) 8.(a) 9.(c) 10.(d) 1 1.(a) 12.(a) Lesson13. l.(b)2.(d) 3.(b) 4.(c) 5.(a) 6.(b) 7.(b) 8.(c)9.(a) 10.(a) ll.(a) 12.(d) Lesson14. 1.(b)2.(c) 3.(a) 4.(c) 5.(d) 6.(b) 7.(c) 8.(b) 9.(c) 10.(b) 11.(b) 12.(b) Lesson15. l.(d) 2.(b) 3.(c)4.(b) 5.(c) 6.(d) 7.(a) 8.(d) 9.(c) 10.(c) ll.(c) 12.(b) Lesson16. l.(a) 2.(a) 3.('d4.(a) 5.(b) 6.(a) 7.(d) 8.(a) 9.(d) 10.(d) 1 1.(d) 12.(a) .(d) 2.(b) 3.(b) 4.(d) 5.(c) 6.(c) 7.(b) 8.(a) 9.(a) 10.(c) 11.(a) 12.(d) Lesson18. l.(b) 2.(d) 3.(b) 4.(d) 5.(b) 6.(c) 7.(d) 8.(c) 9.(a) 10.(c) 11.(c) 12.(b) Lesson19. l.(a) 2.(d) 3.(c) 4.(c) 5.(d) 6.(b) 7.(c) 8.(b) 9.(c) 10.(a) 11.(c) 12.(c) Lesson20. l.(b) 2.(c) 3.(b) 4.(b) 5.(c) 6.(b) 7.(c) 8.(a) 9.(c) 10.(c) 11.(d) 12.(a) Lesson21. l.(c) 2.(d) 3.(c) 4.(d) 5.(a) 6.(c) 7.(b) 8.(b) 9.(a) 10.(d) 11.(c) 12.(c) Lesson22. l.(d) 2.(b) 3.(d) 4.(d) 5.(b) 6.(d) 7.(a) 8.(c) 9.(d) 10.(a) ll.(b) 12.(b) Lesson 23. l.(a) 2.(a) 3.(a) 4.( c) 5.(c) 6.(a) 7.(d) 8.(d) 9.(b) 10.(b) 1 l.(a) 12.(d) Lesson 24. l.(b) 2.(a)3.(a) 4.(c) 5.(a) 6.(a) 7.(c) 8.(c) 9.(c) 10.(b) 11.(a) 12.(b) Lesson 25. l.(c) 2.(b) 3.(b) 4.(a) 5.(b) 6.(c) 7.(d) 8.(b) 9.(a) 10.(a) 1 l.(d) 12.(a) Lesson 26. 1 .(a) 2.(d) 3.(c) 4.(b) 5. 6.(d) 7.(d) 8.(a) 9.(b) 10.(d) 1 ] .(b) 12.(d) Lesson27. l.(d) 2.(c) 3.(d)4.(d) 5.(d) 6.(b) 7.(a) 8.(d) 9.(d) 10.(c) ll.(c) 12.(c) Lesson 28. l.(c) 2.(d) 3.(b) 4.(b) 5.(c) 6.(d) 7.(b) 8.(d) 9.(c) ]0.(d) 1 l.(b) 12.(a) Lesson29. l.(b) 2.(c) 3.(c)4.(b) 5.(d) 6.(b) 7.(a) 8.(b) 9.(b) 10.(b) ll.(c) 12.(b)

概率统计讲课稿第五章(第一,二节)

第五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问题、目的、意义: 所谓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是指连系于它的分布函数的某些数,如平均值,方差等.它们反映随机变量的某些方的特征. 在第二章我们举出常见的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各种例子,很多分布函数含有两个或多于一个参数(如泊松分布含有一个参数λ,正态分布含有两个参数μ和σ),这些参数往往是由某些数字特征或其它数值所决定的,因此找到这些特征,分布函数(或分布律,概率密度)跟着就确定了.但对一般随机变量,要完全确定它的分布函数就不那么容易了,不过在许多实践问题中,我们并不需要完全知道分布函数,我们只需要知道随机变量某些特征也就够了.例如,在测量某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的结果是一个随机变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用测量长度的平均数来代表这一物体的

长度.又如对一射手的技术评定,除了要了解命中环数的平均值,同时还必须考虑稳定情况,命中点分散还是比较集中? 由此而可见,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的研究有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数学期望 一、数学期望的概念 设某射手进行了100次射击,其中命中7环10次,命中8环20次,命中9环40次,命中10环30次,求此人平均命中环数. 解 平均环数为 )3010409208107(100 1 ?+?+?+??100 3010100409100208100107? +?+?+?=

∑∑==?=?=10 710 7 k k k k p k n n k 9.8= , 其中 100=n , 107=n ,208=n ,409=n , 3010=n . n n p k k =,是环数k 出现的频率. 由于频率趋向于概率值,因此我们用概率来代替频率而引出数学期望的概念. 数学期望是平均值的推广. 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1,2,,k k P X x p k n ===L ; 称1 n k k k x p =∑为X 的数学期望, 记为 1 ()n k k k E X EX x p ===∑ .

三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及解决问题

观察物体练习 一、看一看 1、一次最多能看见长方体的( )个面。 2 从( 。 3、 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 看到的图形是 ;从( )面看到的图形 是 。 4、请分别在括号里注明下面四张照片是从房子的哪一面拍的。 5、 二、看到了什么?请连线。 ( ) ( ) ( ) ( ) ⑴ ⑵ 从( )面看 从( )面看 从( )面看 从( )面看

小华小杰小亮小明 两步计算应用题专练 知识点: 1、除法的应用 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要找准中间量,如果所求的问题是总数,就用乘法计算;如果所求的问题是份数或每份的个数,就用除法计算。 3、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

一、口算。 ()÷3=220÷()=4 12÷6=() ()÷4=112÷()=4 ()÷5=5 16÷()=4 24÷()=6 ()÷1=7 15÷()=5 二、列式计算。 1、24里面有几个6? 2、30个△,每5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3、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几? 三、解决问题。 1、果园里有8行苹果树,每行9棵,一共有多少棵?又种了28棵,一共有多少棵? 2、每个人做6朵小红花,4个人一共做多少朵?把这些小红花平均装在3个塑料袋里,每个塑料袋装几朵? 3、小光的爸爸买来24个苹果,妈妈买来16个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5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4、王刚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剩45页,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5、买来28米布,做上衣用去15米,做裤子用去9米,还剩多少米? 6、小朋友分巧克力糖,每4人分1块巧克力,有5块巧克力,可以分给多少人?如果一共有24个小朋友,还有几人没分到巧克力?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易错题

初一下册数学经典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倒数是它本身,这个数是;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2.16的平方根为,,的平方根等于. 3.已知; ,则。 4.已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为3x-5和x-7,则这个正数为. 5. -1的整数部分为;小数部分为;绝对值为;相反数为. 6. 如图,在数轴上,1,的对应点是A、B,A是 线段BC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是。 7.已知,OAOC,且AOB:AOC=2:3,则BOC的度数为。 8.如果1=80,2的两边分别与1的两边平行,那么2= 。 9.已知点A(1+m,2m+1)在x轴上,则点A坐标为。 10.已知AB∥x轴,A点的坐标为(3,2),并且AB=5,则B的坐标为. 11.点P(a-2,2a+3)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 . 12.将点A(1,-3)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B(a, b),则ab= .新课标第一网 13.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P的坐标为(-1,3),如果将平面直角坐标系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平移后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2,-2),在y轴上确定一点P,使△A OP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条件的点P共有个。 15.点P(a+5,a)不可能在第象限。 16.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一点P(x,y),满足,则点P在 17.方程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是_____ 。 18.已知x=1,y=﹣8是方程mx+y-1=0的解,则m的平方根是。 19.关于x的不等式(a+1)xa+1的解集为x1,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 20.如果不等式2x-m0的正整数解有3个,则m的取值范围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经典总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经典练习题 七年级有理数 一、境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31-的倒数是____;3 21的相反数是____. 2、比–3小9的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3、在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为2,那么到点A 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为5,其中一个加数是–7,那么另一个加数是____. 5、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 2-,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____. C 6、计算:.______)1()1(101100=-+- 7、平方得4 12的数是____;立方得–64的数是____. 8、+2与2-是一对相反数,请赋予它实际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9、绝对值大于1而小于4的整数有____________,其和为_________。 10、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 3 (a + b) 3-cd =__________。 11、若0|2|)1(2=++-b a ,则b a +=_________。 12、数轴上表示数5-和表示14-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 13、在数5-、 1、 3-、 5、 2-中任取三个数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___________,最小的积是____________。 14、若m ,n 互为相反数,则│m-1+n │=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5、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0-11a b A .a + b <0 B .a + b >0; C .a -b = 0 D .a -b >0 16、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2)(a a -= B .33)(a a -=; C .|| 22a a -=- D .|| 33a a = 17、如果0a b +>,且0ab <,那么( ) A.0,0a b >> ;B.0,0a b << ;C.a 、b 异号;D. a 、b 异号且负数和绝对值较小 18、下列代数式中,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x 2 B.|-x+1| C.(-x)2+2 D.-x 2+1 19、算式(-34 3)×4可以化为() (A )-3×4-43×4 (B )-3×4+3 (C )-3×4+4 3×4 (D )-3×3-3 20、小明近期几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第一次85分,第二次比第一次高8分,第三次比第二次低12分,第四次又比第三次高10分.那么小明第四次测验的成绩是…………() A 、90分 B 、75分 C 、91分 D 、81分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练习答案lesson26

Lesson 26 练习答案Key to written exercises 1.关键句型练习答案 A These things always happen:I paint (1.1);people pretend that they understand (11.1-2);they…tell(1.2);We like (1.4);we like (1.5);I think (1.5);children… appreciate (11.5-6);They notice(1.7);she…tells(1.7);Do you like (1.11) (Note: Although the question Do you like it? <1.11> is asked at a particular moment, the meaning of like cannot be restricted to this moment.) These things are happening now:What are you doing (1.10);I'm hanging (1.11) B believe…are joking…don't know…know…believe…forget…looked…are you trying…believe…think…do you live…don't know 2.难点练习答案 ‘Look!’she said,‘isn't that man drunk?’ ‘I think we should cross the road,’answered her husband. ‘It's too late now,’she replied. ‘Eh, you two. Look where you're going,’called the drunk.‘Can't you walk in a straight line?’ 3.多项选择题答案 1. a 根据课文第3行Of course, many pictures are not about anything(当然,有很多画是什么“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观察物体》精品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 3、在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的习惯。教学重点: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物体 教具准备:照相机;正方形、长方形模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在这么多老师来听课,哪位同学愿意作一下自我介绍? 面对大家,落落大方,真不错!我们跟人打招呼就应这样正面对着大家。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1、认识讲台等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调查好不好?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教室里的物品,并且说一说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在哪?注意:观察的时候人要坐端正,头不能移动。 学生观察后互相交流。 问:你是怎样确定的? 指出:讲台这面大家是正面,它的左侧或右侧的面都叫侧面,台顶的一面是上面。 学生互相说一说。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谈话:老师请大家准备了,拿出正方体像我这样放好! 请生找出三个面分别在哪?自由发言。 说明:生活中有些物体的正面、侧面已经约定俗成了,但是像正方体模型这样,没有明显的标志,就把正对着大家的一面称为正面。 指名说说正方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是什么颜色? 3、认识洗衣机、电冰箱的正面、侧面和上面。 做87页第一题,指明回答。 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1、活动中质疑。 谈话:请自己来进行一次观察活动,拿出正方体,先选择一个位置说说看到了哪几个面。

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经典例题分析

精品文档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经典例题分析 足的x的值中,绝对值不超过11的那些整数之和【例1】满等于。 【分析】要求出那些整数之和,必须求出不等式的绝对值不超过11的整数解,因此我们应该先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去分母,得 3(2+x)≥2(2x-1),解得:x≤8. 满足x≤8且绝对值不超过11的整数有0,±1,±2,±3,±4,±5,±6,±7,±8,-9,-10,-11. 这些整数的和为(-9)+(-10)+(-11)=-30. 【例2】如果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3(x+4)=2a+5的解大于关于x的方程 的解,那么(). 【分析】分别解出关于x的两个方程的解(两个解都是关于a的式子),再令第一个方程的解大于第二个方程的解,就可以求出问题的答案. 的解为 2a+5(x+4)=解:关于x的方程3 的方程关于x的解为 D. 由题意得.,解得因此选 ,2+c>2,那么()【例3】 . 如果 A. a-c>a+c B. c-a>c+a C. ac>-ac D. 3a>2a 【分析】已知两个不等式分别是关于a和c的不等式,求得它们的解集后,便 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 由解: 所以a<0. 由2+c>2,得c>0,答案:B 满足不等式S,这四个数中最大数与最小数四个连续整数的和为S,【例4】的平方差等于 . 【分析】由于四个数是连续整数,我们欲求最大值与最小值,故只须知四数之一就行了,由它们的和满足的不等式就可以求出. 解:设四个连续整数为m-1,m,m+1,m+2,它们的和为S=4m+2.

由, <19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解得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