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下害虫的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地下害虫是农作物的大敌,食害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甚至毁种,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作物苗期极易遭受地下害虫的危害,因此防治地下害虫就成了作物安全生长的关键之一,怎样才能科学地防治地下害虫?为此,我们请来了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狄政敏老师,请她为听众朋友们介绍地下害虫的综合。现在狄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狄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1.主持人:狄老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地下害虫都有哪些种类,生产中常危害哪些作物?

专家: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耕葵粉蚧、大蚊类和拟地甲等。它们危害作物种类繁多。

生产中常见的危害是以下几类作物,一是禾本科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谷子。在苗期引起缺苗断垄。二是花生果和甘薯的块茎,引起花生果空壳、烂果,造成甘薯裂口子。三是大葱地下茎受害。四是蔬菜苗被咬死。五是棉苗地上部分被截断。六是新地下害虫的危害。如大蚊、耕葵粉蚧。

2.主持人:好,下面请狄老师就禾本科作物的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来给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专家:禾本科作物的地下害虫种类以蝼蛄和金针虫为主,蛴螬在部分有机质高的土壤中数量高。

3.主持人:那么蝼蛄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是怎样的?狄老师请您接着介绍一下。

专家:蝼蛄又叫拉拉蛄,将幼苗根部咬成乱麻状,还在小麦行垄间串隧道,引起苗与土分离,而一行行或一段段枯死。隧道田间拱起0.5~1厘米高,弯曲状,越是苗稀处危害越明显。

形态特征: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有成虫、若虫和卵三种虫态,其中成虫与若虫形态十分相似,差别是若虫翅未长成,触角节数少。蝼蛄形体纺锤状,前足开掘式,口器咀嚼式。在北方地区以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为主。

华北蝼蛄成虫体黑褐色,长39~45毫米,触角丝状,腹末尾须1对;东方蝼蛄浅黄褐色,全身被细毛,体长30~35毫米,小于华北蝼蛄。两种蝼蛄的主要区别是胫节背侧的刺,华北蝼蛄为一或无刺,东方蝼蛄有3个刺。卵为椭圆形,2毫米,白色。若虫初孵为白色,后期华北蝼蛄变为黄色,东方蝼蛄变为腹黄色,其余处灰褐色。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一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6、7月份成虫产卵,若虫第3年8月羽化为

成虫。东方蝼蛄1年一代,以成虫、若虫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产卵。越冬若虫4月上旬开始活动,5月羽化为成虫。每头蝼蛄产100多粒卵。

4.主持人:好,这是蝼蛄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那么金针虫的形态特征和发布规律又是怎样的呢?

专家:金针虫又叫钢丝虫、小黄虫、姜虫、黄蛐蜒,专门在植株的地下根茎处钻洞,被它危害后植株地上表现萎蔫、枯心,田间缺苗和死苗。

形态特征:金针虫成虫为鞘翅目的磕头虫。体黑色,前胸背板后侧角突出成锐刺状,前胸腹板中间有一尖锐的刺,嵌在中胸腹板的凹陷内。幼虫身体细长,圆柱形,体壁光滑坚韧。尤其是头和末节色深坚硬。

北方地区禾本科作物发生有三种金针虫。三种的体色和尾节有差别。体长20~30毫米。其中沟金针虫幼虫红黄色,有光泽。长20~30毫米,宽4毫米;细胸金针虫幼虫较细长,淡黄色;褐纹金针虫幼虫色较深,为红褐色,沟金针虫背面中央有一细纵沟,尾节分叉,叉的内侧各有一个小齿。细胸金针虫尾节圆锥形,不分叉。褐纹金针虫尾节近圆锥形,末端有3个突起。

发生规律褐纹、细胸和沟金针虫2~3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中20~40厘米越冬。第二年4~5月成虫出土活动,交尾产卵。当年以3龄幼虫越冬,幼虫在土中生活两年后,第三年7~8月化蛹。成虫羽化后不出土而在土中越冬。三种金针虫的成虫均昼伏夜出。

干旱地区发生多是沟金针虫,温度在10~18℃时活动和为害最盛。细胸金针虫喜在温度7~12℃活动和为害,超过17℃即停止为害,向深层转移。细胸和褐纹金针虫喜欢湿润环境,土壤湿度在20%~25%左右,在秋季小麦播种后和春季返青后冬小麦上都有发生为害。

5.主持人:狄老师,农民朋友们很熟悉一种地下害虫叫地老虎,请您再介绍一下地老虎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

专家:地老虎俗称地蚕、土蚕、切根虫。禾本科作物中它主要危害玉米。主要种类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八字地老虎。以小地老虎为常发种类。地老虎为害玉米幼苗。1、2龄幼虫日夜群集在杂草或作物的心叶或叶背上取食,将心叶咬成针孔状,叶片展开后呈排孔。3龄以后幼虫进入暴食阶段,分散为害,昼伏在1.7cm以内的土表内,夜晚出来,尤其在天将亮露水多时活动最甚。将幼苗从近地面茎部咬断,把断苗拖到洞口取食,4龄后,每条幼虫一夜可咬断3~5株幼苗,甚至10株以上,造成缺苗断垅。

形态特征:小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头胸部暗褐色,腹部灰褐色。前翅肾形纹外侧有一尖端向外的契形黑纹,与亚缘线上有两个尖端向内的契形黑斑相对。

卵馒头形,表面有纵横隆纹,直径约0.5毫米,高约0.3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孵化前顶部呈现黑点。

幼虫体长37~47毫米,黄褐色至暗褐色。表皮粗糙,密具黑色颗粒;蛹长18~24毫米,赤褐色,有光泽,末端具短刺1对。

发生规律:小地老虎在北方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蛹或老熟幼虫越冬。3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羽化。成虫晚上19:00~22:00活动最盛。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对糖、酒、醋气味敏感。一头雌蛾产卵1000粒左右。

散产,卵大部分产于土面或杂草叶背。4月下旬出现第一代幼虫。幼虫六龄,有假死习性,常咬断幼苗拖至洞口。幼虫老熟后,潜入6cm深的土中,旋转身体形成土室后在内化蛹。

6.主持人:好,以上狄老师详细介绍了蝼蛄、金针虫和地老虎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狄老师,针对这些地下害虫的严重危害,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呢?

专家:一是拌种。50%辛硫磷乳油,用种子重量的0.1%~0.2%拌种。方法是先将药用少量水稀释,一般是50千克种子用5千克稀释液,将药液喷到种子上,边喷边拌,然后堆闷2小时晾干播种。

二是物理方法除虫。利用金针虫、蝼蛄、金龟子的趋光性,每年4~8月在其出土期设置诱虫灯诱杀;玉米田为防治地老虎,应清除地内和边上杂草,减少产卵地。地老虎还可设置诱杀盆诱杀,方法是配糖醋液,比例是糖:醋:白酒:90%敌百虫=6:3:1:1,放置盆中于田间,诱地老虎蛾子。

三是生长期用药。小麦的秋苗和返青后玉米的幼苗期,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300毫升,随水灌入土中。或乐斯本1500倍液灌根。还可用毒土,50%辛硫磷乳油200~250毫升兑成10倍液后加细土25~30千克,制成药土。然后于傍晚顺垄条施,后浅锄混土。

四是毒饵诱杀蝼蛄:用9%晶体敌百虫30倍液,拌炒香的麦麸,加青菜叶,于傍晚撒于植株周围土上。

五是地面喷药,利用地老虎1~3龄暴露地表的时机,喷施药液,如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

7.主持人:狄老师,花生的主要是哪些地下害虫危害?怎样进行防治呢?

专家:蛴螬是非常喜欢花生的,花生被蛴螬危害形成烂果、空壳,防治时期没有掌握好的地块,基本绝收。

形态特征:蛴螬的成虫是鞘翅目金龟甲,河北省发生的种类是暗黑金龟子。金龟子的幼虫便是蛴螬,农户叫它大头虫,老母虫,白地蚕、白土蚕。体乳白色,体壁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有胸足三对,遇惊扰假死为“C”字型。

发生规律:暗黑金龟子一年一代,以3龄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化蛹,6月成虫陆续出土,麦收后为出土高峰,出土后金龟子飞到榆树、杨树上取食树叶,并到玉米、高粱等矮杆作物上交尾,成虫交配后10~15天产卵,天亮前到花生、大豆、甘薯田产卵。卵产在松软湿润的土壤内,以水浇地最多,每头雌虫可产卵一百粒左右。喜欢产在生长茂盛田块,因而春播重于夏播。7月10日左右为卵的孵化盛期,7月10~15日为幼虫蛴螬的1龄期,此时抗药性差,为防治最佳适宜期。6~8月危害花生果,花生收获后由3龄蛴螬入土越冬。蛴螬当10厘米土温达5℃时开始上升土表,13~18℃时活动最盛,23℃以上则往深土中移动。因此春、秋季在表土层活动。

8.主持人:蛴螬虽然是常规的地下害虫,但在花生上为什么危害这么重,农户的防治为什么这么被动呢?

专家:首先是发生隐蔽性,蛴螬一直处于土中,因此用药必须灌根,药液渗到5~10厘米土中。二是药剂的持效性不能达到控制整个危害期的要求,如辛硫磷颗粒剂20天药效,防治需要多次用药。三是没有

掌握适期用药。四是缺乏综合防治技术。仅单纯用药,由于发生数量大,持续时间长,难以防治。

综合防治技术:(1)田间设置诱虫灯,50亩一盏,6~8月的成虫出土期夜晚开灯,诱杀金龟子,减少产卵。

(2)花生收获时在刨花生的同时将翻出的蛴螬收拾起来杀灭,据经验可有效减少来年虫口密度。

(3)药枝诱杀金龟子。将0.5~1米长的新鲜杨树或榆树枝浸在50倍液的40%氧化乐果中10小时,于傍晚插到田间,每亩5把,诱金龟子食用,次日清晨收起,连用2~3天。

(4)48%毒死蜱乳油250~400毫升或3%辛硫磷颗粒剂5千克,拌细炉渣或粗砂20~25千克顺垄撒施并覆土浇水。春花生7月中、下旬防治两次,麦套花生7月下旬防治一次。

(5)新型长效药剂。使用35%绿鹰微胶囊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药效期长达近4个月,使用绿鹰一次可有效控制花生生育期内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危害。方法是①药液喷穴:播种时每亩用35%绿鹰微胶囊剂800~1000克兑水30~40千克(即2~3喷雾器),花生下种后直接喷在穴内(喷到种子上不烧种,喷到穴外无效),每穴4~5毫升,喷后迅速覆土。②苗后灌墩:在花生出土破膜后至开花前用药灌墩,亩用35%绿鹰微胶囊剂800~1000克,兑水150千克(即10喷雾器),均匀浇灌在花生根部。③每亩用35%绿鹰微胶囊剂800~1000克兑水1~1.5千克拌干细沙30~40千克,均匀穴施盖在花生种上,然后马上盖土即可。

9.主持人:狄老师,还有哪些新的地下害虫,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好让农民朋友防患于未然。

专家:近年棉花、蔬菜田发生新的地下害虫,经研究鉴定是少见的大蚊类幼虫。特别是棉花地发生数量大,危害明显。

斑大蚊属双翅目,大蚊科。观察所采标本,斑大蚊成虫体黄色,有长的足。前、中、后胸分别有3、2、1个黑斑。腹背各节上有伞状黑斑,腹面各节有黑斑。它体长15~25毫米,翅透明,翅展40~50毫米。幼虫10~30毫米长,无足,体灰褐色,身上多皱折无光泽,白天躲在1~2厘米的土中,夜间为害植物的根。产卵在土中,卵黑色、椭圆形、0.2毫米。目前对斑大蚊的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还不清楚。防治试验认为斑大蚊幼虫抗药性不强,用菊酯类杀虫剂均可除治。

玉米耕葵粉蚧是一种蚧虫,其若虫寄生于玉米根部及近地面的叶鞘内。吸食汁液,聚集危害,受害植株茎叶发黄,下叶叶片干枯,矮化不长,重者全株枯萎死亡不能结实。

形态特征:同翅目,粉蚧科,若虫体长1~3毫米。长椭圆形,全体扁平,红褐色,二龄后体表被白色蜡粉,若虫0.89毫米,触角7节。雌成虫体长3~4.2毫米,宽1.4~2.1毫米。雄成虫深黄褐色,三对单眼紫褐色,有翅,少见。卵有囊,白色棉絮状。

发生规律:耕葵粉蚧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卵囊附在残留的根茬上或土中秸秆越冬。每囊100多粒卵。9月~10月产卵越冬。4月中下旬气温达17℃卵孵化,1龄未被蜡粉,2龄进入地下或植株下叶叶鞘内危害,雌若虫2龄老熟孵化为雌成虫。雄成虫4龄,一代雄虫6月上旬开始孵化,交尾1~2天死亡。雌成虫20天,交尾2~3天把卵产在玉米茎部土中或叶鞘里,每雌产卵120~150粒,主要为孤雌生殖,雄虫比例小。河北一代发生在4~6月中旬,以若虫、成虫危害小麦,但危害症状不明显。6月上旬小麦收获时若虫羽化为成

虫。6月中旬~8月上旬发生第二代,主要危害夏玉米,由于此时玉米处于幼苗期,因而危害严重。受害植株根部呈小黑点,肿大,根尖发黑腐烂,平均株高只有健株的1/2~3/4。部分地方8月上旬成株期玉米受害引起干枯。玉米耕葵粉蚧仅危害禾本科植物,一般单株1~2头,多者20~40头。寄生于小麦,玉米及禾本科杂草根部。

10.主持人:那么在防治技术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从而避免耕葵粉蚧的发生呢?

专家:(1)小麦收获后,翻耕灭茬后再种小麦。玉米收获后将根茬带出田外,消灭虫源。冬季在小麦田间浇冻水,可消灭大量虫源。

(2)发生严重田块可考虑轮作棉花等非禾本科作物。

(3)种植抗虫品种。苗期发育较快、抗逆性较强的品种如农大108、鲁单50等基本不受害。

(4)加大肥水,精耕细作,中耕除草,结合施肥浇大水改变其生存条件,以控制扩展蔓延。

(5)虫情严重田块灌药,48%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或40%乙酰甲胺磷乳油,亩用500毫升。或用以上药剂兑水后拌成药土,撒在玉米根围,然后浇水,间隔10天,再防一次,且兼治其余地下害虫。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灌根,灌后浇小水,以便药液渗透而杀死害虫。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方案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途径和措施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在自然界中,农业有害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害虫等)是在综合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综合环境条件下,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的联系,结成一个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农田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农业有害生物本身既是一个组成成员,又受这个生态系统的制约,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动,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种类及其种群数量的消长和为害程度的变动。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应用任何单一的防治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有害生物病虫为害的问题,尤其是单纯依靠化学防治的措施,往往只能收到暂时效果,而终将导致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病虫害的再猖獗,造成环境污染等。因此,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 . .

综合防治,就是利用自然控制,协调运用一切适当的技术,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和维持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只有在预测到有害生密度超过规定的受害允许水平界限时,为了暂时减少它们的密度,才谋求化学药剂的防治措施。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途径 (一)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 目的在于使群落中的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天敌和有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从而有效的控制病虫的发生。具体办法有两条,一是实行植物检疫,防止新有害生物的传入,限制危险性病虫有害生物的蔓延;二是引进、驯化、防治和保护天敌。 (二)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目的在于减少其发生量,提高其死亡率,从而把有害生物的发生量降低到不致于造成经济损失的程度。实现这个任务的主要办法是采取一系列的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三)提高农作物的抗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增强作物本身抵抗或忍受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二是使作物的危险生育期与病虫害的盛发期错开,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受害的目的,主要采取抗

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地下害虫是指活动危害期间生活在土中,危害作物地下部分或接近地面部分的一类害虫。这类害虫主要在种子播下后至幼苗期间危害。食害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地下害虫种类很多,黑龙江省分布广泛且危害较重的主要有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姑、根蛆等。 下面介绍龙江县发生较全的蛴螬、金针虫和地老虎 3 种地下害虫。 1 蛴螬 蛴螬是全龟甲的幼虫,属鞘翅目、金龟甲科。蛴螬种类很多,在龙江县发生较重是东北大黑鳃龟甲。 1.1 成虫 体长16?20mm黑褐色。触角鳃叶状,每一鞘翅上有5条明显的纵线。 1.2 幼虫蛴螬,头部黄褐色,胸部乳白色,身体弯曲,多皱褶,疏生刚毛。老熟幼虫体长约30mm。 1.3 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大黑鳃金龟甲在黑龙江省2?3a 发生 1 代。以2?3龄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幼虫越冬时在90?180cm深冻土层中做土室越冬,入土时不留虫洞。在第 2 年6 月上、中旬土壤解冻到其越冬深度时,才能向上移动,钻到表土层,咬食作物的幼根,断口比较整齐,幼苗迅速枯

死。6月20日左右是蛴螬危害盛期。1头3 龄幼虫可以连续危害数株幼苗。 3 龄幼虫约在7 月下旬―8 月上旬在土中做茧化蛹。蛹期 20d 左右羽化为成虫。成虫越冬时也不留虫洞,但其深度较浅,约在30?60cm深越冬。在第2年5 月中旬左右开始出土,危害盛期在 6 月上旬左右。成虫有假死性,雄虫有趋光性。昼伏夜出,黄昏后进行取食,交尾等活动,交尾后10d 左右产卵,卵多产生于大豆田或含有腐殖质较多田地中,深约5?12cm 雌成虫一生可产卵100?300粒,卵期9?12d, 在6 月中下旬出现小幼虫,龄幼虫只能食腐殖质,不危害农作物,不能越冬, 2 龄幼虫可以越冬,但其食量较少,因此,一块田地受害较重,取决于 3 龄幼虫越冬数量。 蛴螬活动适宜温度18?24C,在进入7月份地温过高时土壤耕层内数量很少,大多数垂直向下移动。9 月份温度降低时,又上升到表土取食。秋后土温下降到10C时开始下钻,最后到深土内越冬。土壤湿度对蛴螬发生较重。 针对以上发生规律,在调查蛴螬密度时,必须在 6 月20 日左右比较好,过早虫量少,调查数据没有代表性。在调查化蛹率时在8月上、中旬最佳,调查越剧冬基数进在秋后9 月份比较好、过紧、温度高,在深土层,过晚,向地下深入,控加数量少。同时,在洼地蛴螬少,必须找岗地。在防治时,除了预防,选在 6 月上、中旬进行,防效理想。 2 金针虫金针虫是叩头甲科的幼虫,属鞘翅目,叩头甲科。金针虫因体细长,坚硬、金黄色似金针而得名,此虫种类很多,黑龙江省发生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地下害虫 我们在种植的过程中老遇见地下害虫危害花木种子、幼苗地下部分或近表土地主茎,大家都非常的发愁烦恼,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止地下害虫。 瑞丰化工-氧化乐果 地下害虫种类: 1.蛴螬:金龟子幼虫取食作物幼根、茎地下部分常根部咬伤或咬断危害特点断口比较整齐使幼苗枯萎死亡大豆、甜菜、高粱受害较重。 2.金针虫:叩头虫幼虫危害小麦、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咬食种子、胚芽、根茎危害特点幼根茎食成小孔致使死苗、缺苗或引起块茎腐烂。 3.蝼蛄:地下咬食刚播下种子或发芽种子并取食嫩茎、根危害特点咬成乱麻状同时蝼蛄地表层活动形成隧道使幼苗根与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凋枯死亡谷子受害较重。 4.地老虎:幼虫食性杂危害大豆、玉米、蔬菜等多种作物白天潜伏土夜晚出土危害危害特点茎基部咬断常造成作物严重缺苗断条甚至毁种。 其次还有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蚧、根叶甲、根

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 地下害虫的防治方法: 一、蛴螬的防治方法: 1.用40%氧化乐果500倍液。 2.5%敌杀死1800倍液喷杀成虫。 3.用50%氯丹粉剂加适当细土拌匀,翻入土下,毒杀幼虫。 4.在幼虫盛发期用50%辛硫磷600倍液浇于土中,对消灭幼虫有良效。 二、金针虫的防治方法: 1.金针虫的卵和初孵幼虫,分布于土壤表层,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弱。翻耕曝晒土壤,中耕除草,均可使之死亡。 2.用防治蝼蛄的方法氯丹粉剂处理土壤。 三、蝼蛄的防治方法: 1.灯光诱杀成虫,晴朗无风闷热天气诱集量尤多。 2.用50%氯丹粉加适量细土拌匀,随即翻入地下。约每亩地用药2500克。 3.蝼蛄具有强烈的趋化性,尤喜香甜物品。因此,用炒香的豆饼或谷子500克,加水500克和40%乐果乳剂50克,制成毒饵,以诱蝼蛄。 四、地老虎的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杀,或用糖醋毒液毒杀成虫。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章第三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 同步练习A卷(练习)

人教版生物选修2第二章第三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同步练习A卷(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 SOD是一种抗氧化酶,它能催化O2形成H2O2,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下图为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一种方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SOD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B . ②、③分别表示脱分化、再分化过程,均无需严格的无菌操作就可以完成 C . SOD催化O2形成H2O2的机制是为该反应提供能量 D . 该育种方式利用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考点】 2. (2分)使用农药来防治棉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其原因是() A . 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B . 棉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选择 C . 棉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变异 D . 农药对棉铃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考点】 3. (2分)关于蝗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蝗灾是危害最严重的爆发性生物灾害

B . 危害最严重、成灾率最高的是飞蝗灾害 C . 东亚飞蝗对我国危害最大 D . 多雨天气利于蝗虫幼虫生长,所以蝗灾经常与水灾链性发生【考点】 4. (2分)森林病虫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 A . 原始森林面积大 B . 森林树种组成多 C . 单一人工林太多 D . 森林抗虫害能力差 【考点】 5. (2分)我国棉花的重大致灾害虫是() A . 棉红铃虫 B . 棉铃虫 C . 棉红蜘蛛 D . 棉蚜虫 【考点】 6. (2分)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是() A . 小麦白粉病

第二章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历史悠久,在长期防治实践的过程中以及各类防治技术的研究发展,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有了新的内容,一些近代的防治方法也逐步形成。按照各类防治方法性质和作用,通常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有的防治技术如植物抗虫性的利用、昆虫激素的利用以及不育技术等也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很难将其划为那一类别,这里结合有关部分作一简要概述。 根据虫害发生的原因,把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采取下列基本途径: 1.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即争取减少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增加有益生物(害虫的天敌)和种类与数量。 2.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具体措施可从三方面考虑:(1)消灭或减少虫源。例如,植物检疫是为了防止国外或外地的危险性虫、病、杂草传入本国或本地。越冬防治是为了压低害虫的来春发生基数。(2)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例如,改进栽培技术使农田环境不利于害虫和生活,栽培抗虫良种,保护天敌使其在自然界能发挥更大的抑制害虫的作用等等。(3)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抑制害虫在大量发生为害以前,例如,及时施用适当的农药,或人工释放害虫的天敌或采用有效的物理、机械防治措施等。 3.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相配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 第一节植物检疫 一、概念 追溯“检疫”(Quarantine)的词意是“40天”,实意是“禁止”。14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城,为了防止肺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侵入,规定抵港的船只滞留港外停泊40天以渡过疾病的潜伏期后经检验无病患者才允许登陆。其后将它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上,最后又引用到植物上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称之为植物检疫。 简言之,植物检疫(plan quarantine)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执行,对就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控制其传入和带出以及在国内的传播,是用以理论上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有的也称为“法规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 目前,国际的地区间的物资交流日益频繁,无论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增长迅速,免除性病、虫、杂草传播的机会也就必然增多,为此,许多国家近年来植物检疫的机构都有所加强。制定了严格的检疫条例,国内检疫也采取多种有交的话,不使危险性病、虫、草传播蔓延,并进一步要求达到彻底消灭其危害的目的。我国自1954年建立植物检疫制度以来,多次制订并修改了我国对内、外的植物检疫办法、条例、植物检疫对象名单、应受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和植物检疫操作规程,对于保护我国农业生产和促进国际贸易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植物检疫的理论依据 植物检疫虽然是一项具体措施,但这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有其理论依据的。概括来说,它是建立在某些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点的基础上的。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这些有害生物的分布地域性;扩大分布为害地区的可能性;随同农产品,尤其是种子、苗木、栽培材料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其它人为传带的方式;对寄主植物或其它食料的选择性和嗜食程度;对环境条件的适生性(气候、食料、生境等自然因素等)以及自然天敌对其控制作用,在有所原产地和在传入新区后的变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橱师后,才能更准确有效地制定法规、实施检疫检验、决定处理办法和采取其它一系列的检疫防治措施。植物检疫涉及方面极广,检疫对象不同于一般的病虫害,人为因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检疫工作涉及到很

地下害虫的防治

地下害虫的防治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艳红,欢迎您收听“致富早班车”节目。地下害虫是农作物的大敌,食害种子、幼芽、根茎,造成缺苗,甚至毁种,导致农作物减产。农作物苗期极易遭受地下害虫的危害,因此防治地下害虫就成了作物安全生长的关键之一,怎样才能科学地防治地下害虫?为此,我们请来了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狄政敏老师,请她为听众朋友们介绍地下害虫的综合。现在狄老师已经来到了演播室,狄老师,您好! 专家:艳红你好!听众朋友大家好! 1.主持人:狄老师,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地下害虫都有哪些种类,生产中常危害哪些作物? 专家: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耕葵粉蚧、大蚊类和拟地甲等。它们危害作物种类繁多。 生产中常见的危害是以下几类作物,一是禾本科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谷子。在苗期引起缺苗断垄。二是花生果和甘薯的块茎,引起花生果空壳、烂果,造成甘薯裂口子。三是大葱地下茎受害。四是蔬菜苗被咬死。五是棉苗地上部分被截断。六是新地下害虫的危害。如大蚊、耕葵粉蚧。 2.主持人:好,下面请狄老师就禾本科作物的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方法,来给大家进行详细介绍。 专家:禾本科作物的地下害虫种类以蝼蛄和金针虫为主,蛴螬在部分有机质高的土壤中数量高。 3.主持人:那么蝼蛄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是怎样的?狄老师请您接着介绍一下。 专家:蝼蛄又叫拉拉蛄,将幼苗根部咬成乱麻状,还在小麦行垄间串隧道,引起苗与土分离,而一行行或一段段枯死。隧道田间拱起0.5~1厘米高,弯曲状,越是苗稀处危害越明显。 形态特征: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有成虫、若虫和卵三种虫态,其中成虫与若虫形态十分相似,差别是若虫翅未长成,触角节数少。蝼蛄形体纺锤状,前足开掘式,口器咀嚼式。在北方地区以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为主。 华北蝼蛄成虫体黑褐色,长39~45毫米,触角丝状,腹末尾须1对;东方蝼蛄浅黄褐色,全身被细毛,体长30~35毫米,小于华北蝼蛄。两种蝼蛄的主要区别是胫节背侧的刺,华北蝼蛄为一或无刺,东方蝼蛄有3个刺。卵为椭圆形,2毫米,白色。若虫初孵为白色,后期华北蝼蛄变为黄色,东方蝼蛄变为腹黄色,其余处灰褐色。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一代,以成虫和8龄以上若虫越冬,6、7月份成虫产卵,若虫第3年8月羽化为

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防治

地下害虫的危害种类与防治 地下害虫是指在土中生活危害植物根部、近土表主茎及其他部位的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和金针虫等。这类害虫种类繁多,危害寄主广,它们主要取食园林植物的种子、根、茎、块根、块茎、幼苗、嫩叶及生长点等,常常造成缺苗、断垄或植株生长不良。其中对园林植物危害性较大的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都以幼虫危害。由于它们分布广,食性杂,危害严重且隐蔽,并混合发生,若疏忽大意,将会造成严重损失。 一、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种类、危害特点与发生规律 1.蝼蛄俗称“土狗子”,以成虫和若虫在土壤中开掘隧道,咬食幼苗根和茎,使幼苗干枯死亡。食性杂,能危害多种园林植物。 蝼蛄分华北蝼蛄、非洲蝼蛄、台湾蝼蛄、普通蝼蛄等几种,是危害草坪等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也是对高尔夫球场果岭草坪危害最大又最难防治的地下害虫。它具有一对非常有力呈锯齿状的开掘足,在地下来回切割草和根茎并往前爬行,拱出条条隧道,所过之处,根茎全被切断,轻则降低草坪质量,重则造成大片草坪死亡。 华北蝼蛄是华北地区草坪和苗圃内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其成虫体长42厘米左右,茶褐色,翅短小,前足扁平,有尾须两根,前胸中央有一个心脏形暗红色斑点,以成虫和幼虫咬食幼苗的根和嫩茎,

并在床面上钻隧道,造成缺苗现象。 蝼蛄以成虫或若虫在地下越冬,深度为地下水位以上和冻土层以下。3月下旬至4月上旬,蝼蛄逐渐苏醒,随着地温升高,蝼蛄开始活动,当平均气温达到11.5℃左右时,开始出现蝼蛄拱出的虚土隧道。日平均气温达18℃左右时,危害猖獗。在酷暑时,蝼蛄潜入土中越夏,只是在新播种地稍有危害。8月底至10月初,又是一个危害高峰,10 月中旬后,陆续入土越冬。蝼蛄昼伏夜出,以夜间9-11点活动最旺盛,多在表土层或地下活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闷热、雨后的夜晚活动最频繁。 刚孵出的幼虫喜群集、怕风、怕光、怕水。非洲蝼蛄孵化后群集时间为3-6天,华北蝼蛄群集时间稍长,而台湾蝼蛄群集时间最长,达5-11天,以后分散潜入地中危害。因此,在6-8月份如发现向下的洞中有虚土或杂草堵塞,往往是蝼蛄的卵室或幼虫的群集地,顺着洞下切取土,可找到蝼蛄的卵块或幼虫,或下挖可找到成虫。蝼蛄喜欢在潮湿的地域中生活,对马粪等未腐熟的有机质特别感兴趣,成虫有很强的趋光性。 2.蛴螬蛴螬是各种金龟子幼虫的总称,俗称“土蚕”。体近圆筒形,常弯曲成“C”字形,乳白色,密被棕褐色细毛,尾部颜色较深,头橙黄色或黄褐色,有胸足3对,无腹足。专门取食园林植物根茎部,引

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种植西瓜是农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而加强西瓜地下害虫的防治,是获得高产高效的关键,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讲解关于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西瓜地下害虫的种类及防治办法 一、地老虎 1.危害性 地老虎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地下害虫。其幼虫危害幼苗,幼虫咬食小苗时,在地面咬断嫩茎,造成缺苗断垄,伸蔓以后咬断瓜蔓顶端生长点及叶柄,影响生长发育。老龄幼虫则分散危害,白天藏起来晚上出来活动,咬断西瓜根茎,以第一代幼虫危害最重。 地老虎一年繁殖三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越冬的幼虫羽化和产卵期在3月上旬、4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第一代幼虫危害盛期。春季幼虫在4月上旬至5月上旬,在阴雨或土壤湿润的情况下危害瓜苗较为严重,刚孵化的幼虫,昼夜在寄主心叶中取食。3龄以后转入土中,4龄以后常把幼苗齐地面咬断,5——6龄为暴食期,食量大,要及时防治。 2.防治办法 精耕:冬前深翻土地,破坏天敌越冬环境,可使幼虫冻死。早春及时清理田园,铲除杂草,减少成虫产卵的场所,消灭部分虫卵,并能断绝早期食料来源。

消灭幼虫:依据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幼虫在3龄前危害较小,抗药性弱,是防治地老虎的最佳时间。 生物防治:利用黑光灯诱蛾或按一定比例配制糖醋液,配制后放在小盆内,白天盖住防止蒸发,傍晚开盖诱蛾;也可在西瓜出苗后每10千克水加入1——2粒萘,待萘完全溶解后,喷洒幼苗,也可在移栽时点穴浇入。 二、蝼蛄 1.危害性 蝼蛄的成虫和若虫喜欢吃刚发芽的种子,咬食根部,使幼苗枯死。 咬食症状为乱麻状,可区别于金龟子。有时后将幼苗近地面的嫩茎咬成绺维状,有时将幼苗嫩茎咬断,造成缺苗。 2.防治办法 种子处理:采用药剂拌种,拌药量要准确,拌种要均匀,拌药后要使种子充分晾干,然后催芽播种。 播种时撒施毒饵:毒饵可用炒香的豆子、麦麸、玉米糁和豆饼做诱饵。每1千克诱饵加入美曲膦酯10克或者40%乐丝本乳油10克,加水适量拌湿即可。一般情况在播种或者定植前撒入瓜田或苗床,防治效果好。 三、金龟子 1.危害性

地下害虫图鉴及详细防治方法

地下害虫图鉴及详细防治方法 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是地下害虫中分布最广、种类最多、为害也最严重的一大类群。蛴螬是国内外公认的难以防治的地下害虫。 为害作物:麦类、玉米、高粱、薯类、豆类、花生、棉花、蔬菜、甜菜、甘蔗等大田作物 为害症状:幼虫取食刚播种或刚萌芽的种子及嫩根,咬断苗期作物根茎,造成缺苗,咬断处切口整齐,咬食块根块茎,也可为害果树等根部。同时造成大量伤口,可诱发病害。 成虫为害取食果树叶片,造成损失。 蝼蛄

蝼蛄属于直翅目蝼蛄科,俗称拉拉蛄、地蝲蛄,常见的种类有单刺蝼蛄(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昼伏夜出,生活史较长。 危害作物:禾谷类、豆类、花生、薯类、棉、麻、甜菜、烟草、蔬菜以及果树的种子和幼苗等 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取食种子、种芽和幼根,咬断幼苗根茎、蛀食薯类的块根块茎,造成幼苗死亡,幼苗根茎被害成麻丝状。 蝼蛄在近地面活动,开挖许多隧道,使幼苗根系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 为害时期:2~11月均可危害,其中6~8月主要为害为夏播作物幼苗,同时也是产卵高峰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期

地老虎 地老虎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别名地蚕、土蚕、切根虫等,是我国地下害虫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我国为害较为严重的有: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3种。 为害作物:食性杂,可危害玉米、高粱、棉花、豆类、薯类、蔬菜、瓜类等作物幼苗 为害症状:在地下为害,低龄幼虫取食植株地上部分的顶芽和嫩尖,3龄之后常为害近地面的嫩茎,5-6龄以后幼虫食量增大,可爬到植株幼嫩部分将其咬断,将短苗拖到洞口取食。 发生时期:一年可发生1~7代,为害不同时期播种作物,6月中、下旬为害玉米、蔬菜等作物。 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甲科幼虫的总称,成虫俗称叩头虫。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园林植物地下害虫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近期也是地下害虫危害的季节,特别在草坪上,造成局部枯黄干枯,苗木特别是小苗突然干枯死亡。我们总结了一下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希望能给园林养护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地下害虫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的地下和地上部分,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等。 一、蝼蛄类: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土狗、地狗、拉拉蛄等。常见的有两种:东方蝼蛄和华北蝼蛄。食性杂,主要以成虫、若虫食害植物幼苗的根部和靠近地面的幼茎。同时成虫、若虫在表土层活动,钻蛀坑道,造成幼苗根土分离,干枯死亡,清晨在苗圃床面上可见大量不规则隧道,虚土隆起。 发生规律:华北蝼蛄3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成虫3~4月开始活动,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8月产卵结束。卵多产于轻盐碱地,黏土、壤土、重盐碱地较少。若虫达13龄。东方蝼蛄在南方1年完成1代,在北方2年完成1代,以成虫或6龄若虫越冬,来年3月下旬开始上升至表土活动。4、5月为活动盛期,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6月上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产卵前先在腐殖质较多或为腐

熟的厩肥土下筑卵室产卵其中。10月下旬以后开始越冬。昼伏夜出,具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 蝼蛄类的防治措施:(1)灯光诱杀成虫,晚上7~10时点灯。(2)毒饵诱杀。用八方地猛1千克拌入50千克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米糠等)中作毒饵,傍晚均匀撒于地里。(3)也可使用三彪灌根,攻牛整体喷雾的方法来防治。二、蛴螬类: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科幼虫的通称,常见的有小青花金龟子、白星金龟子、苹毛金龟子、黑绒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蛴螬在土中咬断幼苗的根茎,常造成幼苗枯死,缺苗断垄,且伤口容易遭受病菌侵入。成虫主要为害各种作物和果树、林木以及花卉新梢嫩叶、花穗和幼果,造成孔洞、缺刻或落花落果 1、小青花金龟子:1年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翌年4、5月成虫开始出土活动,成虫白天活动取食,日落后土中潜伏,主要取食花蕊和花瓣,尤其在晴天无风和气温较高的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取食、飞翔最烈。如遇风雨天气,则栖息在花中,不大活动。产卵于腐殖质多的土壤或枯落层下,6、7月见幼虫,8月后成虫绝迹。 2、白星金龟子:又名白星花潜。主要寄主植物有雪松、腊肠树、蜀葵、小叶女贞、月季、梅花、榆、海棠、木槿、杨、槐、构树、鸡冠花、美人蕉、樱花、椿树等。1年1代,以幼虫在土中潜伏越冬。成虫白天活动,雨后多成群为害,稍

地下害虫的主要种类及防治技术

地下种子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希尔艾力·伊敏

地下种子害虫的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 希尔艾力·伊敏 我国已知地下害虫达320余种,分属于昆虫纲的8目32科,我区主要包括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蝼蛄、根蚜、根蛆、根象甲、根叶甲、蟋蟀、白蚁等10多类,在我区以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是地下害虫中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一、常见的地下害虫 1.蛴螬 俗称壮地虫、地漏子、属鞘翅目是金龟甲总科幼虫的通称,为地下害虫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一大类群,期中常见的有大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 蛴螬食性很杂,主要为害小米、高粱、麦类、豆类、花生、甜菜、棉花等大田作物和蔬菜果树的种子、幼苗及根茎,咬食种子或咬断幼苗的根、茎,轻则引起缺苗、断垄,重则毁种绝收,不但造成减产,咬食后病菌容易侵入。 成虫于傍晚出土活动,20—21时活动最盛,22时以后逐渐减少,具弱超光性,一般灯下诱到的虫量仅占田间实际虫量的0.2%左右,具有假死性,受振动或惊忧即坠地假死,飞翔力弱,活动范围以虫源地为主,主要集中在田边、沟边或地头等非耕地,喜食杨树、大豆、花生等作物的叶片,其

将卵产在这些树木附近田块或耕地内,单雌产卵在32—188粒,平均102粒,散产于土壤6—15深入,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相互靠近,在田间呈粒心分布。幼虫有3个龄期,全部在土壤中度过,随着一年四季土壤温度的变化而上下潜移,3龄幼虫历期最长是主要危害虫期。 2.金针虫 金针虫俗称节节虫、铁丝虫、成虫俗称叩头虫属称鞘目,叩甲科幼虫的通称,我国记载600—700种,但我区农田常见种类主要有4种,即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其中以沟金针虫发生为害最为严重。 金针虫的为害特点和为害状:金针虫的成虫在地面以上活动时间不长,只能吃一些禾谷类和豆类等作物的嫩叶,为害不那么严重;而其长期生活在土壤中,可以为害玉米、麦类、甜类、棉花、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林木幼苗等。咬食播下的种子、食害胚乳,使之不能发芽;咬食幼苗须根,主根或茎地下部分,使生长不良甚至枯死,一般受害苗主根很少被咬断,被害部不整齐而呈丝状,这是金针虫为害后造成的典型为害状,此外,还能蛀入块茎或块根,有利于病原菌的侵入而引起腐烂。 沟金针虫一般3年1代,少数2年、4—5年或更长时间才有完成1代。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一般越冬深度15—40cm,最深可达100cm左右,越冬成虫3月初10cm土温10℃左右时开始出土活动,3月中旬至4月上旬,10cm土温在12℃—15℃时达活动高峰,产卵期从3月下旬至6月上旬,卵

花生地下害虫防治

吡虫啉与毒死蜱使用分析 近年来,花生地下害虫的危害越来越重,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蝼蛄和金针虫,其中发生最普遍并且最难防治的就是蛴螬。蛴螬咬食花生的根、茎、叶,造成花生缺苗、断垄,更严重的是咬食花生果,嫩果可全部吃光,老果则啃成空壳,一般减产20%~30%,重的损失60%~70%,更严重的则颗粒无收。 花生拌种剂在花生的生长季节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但是2010年使用很多厂家的拌种剂尤其是二十几元一瓶的便宜拌种剂后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闷种、烂种、缺苗或者出苗一周内死亡的情况,在南阳的新野、桐柏以及驻马店的汝南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让农民朋友感到非常寒心。而2011年市场上的花生拌种剂可谓是五花八门,农民朋友该怎么选购呢? 目前市场上的拌种剂无非是两大类:吡虫啉类和毒死蜱类,两者有什么区别吗?为此笔者专门请教了相关植保专家。 首先,看作用机理。吡虫啉的农药机理是趋避,也就是花生地下害虫会远离蚍虫林释放的气味而不会死亡,长期使用就会使花生地下害虫适应蚍虫林的气味,从而产生抗性,最终导致土壤中的蛴螬越积愈多。而毒死蜱的作用机理是胃毒、触杀,直接杀死蛴螬等花生地下害虫。 其次,看残留对花生品质的影响。笔者走访了很多花生种植户发现使用吡虫啉拌种的花生在收获时花生外壳普遍偏黑,影响花生品质,卖不上好价钱;而用毒死蜱微胶囊拌种的花生果壳普遍色泽亮白,果仁饱满。 再次,看安全性。吡虫啉拌种在低温多雨的情况下用花生容易闷种、烂种、缺苗或者出苗一周内死亡,这种情况尤其在春花生地频繁发生。而用毒死蜱微胶囊拌种的花生则相对安全性非常高。 最后,就是看登记作物。吡虫啉类登记的都是棉花、小麦、水稻等作物,经销商也没有国家提供的安全放心保障。而毒死蜱类则有登记。 “”具有以下特点: 1.智能控释:”的释放速率与地下害虫的发生规律保持一致超高效地防治各种花生地下害虫。 2.超长特效:持效期高达128天,是真正的一次拌种,整季无虫。 3.直接杀死地下害虫:吡虫啉是趋避害虫,而毒死蜱微胶囊则能直接杀死害虫,同时“科赛安净”还能防治花生田老鼠对花生的咬食。 4.添加生根剂和治病助剂:有效地解决了低温多雨情况下花生烂种、烂芽问题,并能够防治花生苗期的根腐病、茎腐病等各种病害。 5.增产显著:使用“”500克拌10~15公斤花生种,比不施药的每亩增产可达150公斤以上,比常规施药方法每亩增产50~75公斤。 6.提高花生品质:毒死蜱微胶囊相对于吡虫啉来讲没有残留,花生果壳色泽亮白,果仁饱满。 7.不用对水,直接拌种,避免了传统的蚍虫林拌种因对水而产生的闷种、烂芽、缺苗等现象! 8.拌种晾干后15天内播种不影响花生出芽率。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防治技术 我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耕种面积2383万亩。在农田中,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地下害虫为害作物情况,给我市农业 生产安全带来隐患。所谓地下害虫,是指生活史的全部或大部分时间在土壤中生活,主要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近地面部 分的一类害虫。我市地下害虫的发生种类主要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 一、发生种类 (一)蛴螬 蛴螬是鞘翅目金龟甲总科幼虫的总称。我市发生的蛴螬主要是东北大黑鳃金龟,其成虫体长16~22毫米,宽8~11毫米,黑色或黑褐色,具光泽。卵呈圆球形,洁白而有光泽,平均长2.7毫米,宽2.2毫米。幼虫体长35~45毫米,头宽4.9~5.3毫米,头长3.4~3.6毫米,全体多皱褶,静止时体呈马蹄形,头部黄褐色,胸腹部乳白色。蛹体长21~24毫米,宽11~12毫米,化蛹后初期为白色,以后逐渐变深至红褐色。 东北大黑鳃金龟在我市两年完成一个世代。越冬的成虫5月下旬始见,6月上中旬为出土活动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

盛期。一龄幼虫期平均29.2天,二龄幼虫期平均29.6天,一般8月底至9月下旬进入三龄并越冬。越冬幼虫第二年6月中下旬是为害盛期,7月中下旬化蛹,蛹期平均21.5天。羽化的成虫当年不出土,直到第二年的5月下旬,才开始出土活动。成虫昼伏夜出,具有假死性,喜食大豆子叶。幼虫以3龄幼虫食量最大,一头三龄幼虫在10天内可连续咬死玉米幼苗80余株。幼虫具有假死性,常沿垄向移动。 (二)蝼蛄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我市主要以东方蝼蛄危害最重。 东方蝼蛄成虫体长30~35毫米,体色呈灰褐色,全身密生细毛,头圆锥形,触角丝状。卵椭圆形,灰黄或黄褐色,孵化前呈暗紫色,长3~0~4.0毫米,宽1.8~2.0毫米。若虫头胸特别细,腹部很肥大,行动迟缓,全身乳白色,2龄或3龄以后,若虫体色接近成虫,末龄若虫体长24~28毫米,若虫共9龄。 东方蝼蛄在我市需两年完成一个世代。越冬成虫5月份开始产卵,盛期为6~7月,卵经15~28天孵化。当年若虫发育至4~7龄,深入土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恢复活动,为害至8月开始羽化为成虫。当年羽化的成虫少数可产卵,大部分越冬后,至第三年才产卵。成虫寿命达8~12个月. 东方蝼蛄成虫昼伏夜出,晚上21~23时为活动取食高峰。产卵喜欢潮湿,多集中在沿河两岸、池塘和沟渠附近产卵。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第三章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树立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的基本观念,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五大技术措施的特点,了解五大防治技术措施的一般实施办法。 第一节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或法规形式,禁止某些危险性的病虫、杂草人为地传入或传出或对已发生及传入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或控制蔓延。植物检疫与其他防治技术具有明显不同。首先,植物检疫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集体和个人不得违规。其次,植物检疫具有宏观战略性,不计局部地区当时的利益得失,而主要考虑全局长远利益。第三,植物检疫防治策略是对有害生物进行全面的种群控制,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进入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或将其彻底消灭。所以,植物检疫是一项最根本性的预防措施,是园林植物保护的一项主要手段。 园林植物检疫对保证园林生产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搞好园林植物害虫综合治理的前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引种或调苗日益频繁,人为传播园林植物害虫的机会也就随之增加,给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因此,搞好植物检疫工作对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播蔓延、保护园林绿化成果、保障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植物检疫依据进出境的性质,可分为国家间货物流动的对外检疫(口岸检疫)和对国内地区间实施的对内检疫。对外检疫的任务是防止国外的危险性病虫传入,以及按交往国的要求控制国内发生的病虫向外传播,是国家在对外港口、国际机场及国际交通要道设立检疫机构,对物品进行检疫。对内检疫的任务在于将国内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其扩散蔓延,是由各省、市、自治区等检疫机构,会同交通运输、邮电、供销及其他有关部门根据检疫条例,对所调运的物品进行检验和处理。 虽然两者的偏重有所不同,但实施内容基本一致,主要有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非疫区的划分、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检验与检测、疫情的处理。 1.确定检疫对象 根据国际植物保护公约(1979)的定义,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然有分布但分布不广,对该国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根据这个定义,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一般原则如下:必须是我国尚未发生或局部发生的主要植物的病虫害;必须是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价值,而防治又是比较困难的病虫害;必须是容易随同植物材料、种子、苗木和所附泥土以及包装材料等传播的病虫害。 我国农业部于1995 年发布了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一),林业部于1996 年发布了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和应施检疫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名单(详见附件二),其中许多病虫与园林植物有关。 2.划分疫区和非疫区(保护区) 疫区是指由官方划定、发现有检疫性病虫害危害并由官方控制的地区。而保护区则是指有科学证据证明未发现某种检疫性病虫害,并由官方维持的地区。疫区和保护区主要根据调查和信息资料,依据危险性病虫的分布和适生区进行划分,并经官方认定,由政府宣布。对疫区应严加控制,禁止检疫对象传出,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消灭。对非疫区要严防检疫对象的传入,充分做好预防工作。

苗圃地下害虫防治方法有哪些

由于地下害虫在土中栖息,危害时间又长,是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的一类害虫。加上草坤不能翻耕和主要用丫:欣赏及美化环境的特点,就更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从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提下,化学防治占有主导地位。 (1)化学防治 四种子处理。主要推行液剂拌种,方法简便,是保护种子相幼苗免遭地下害虫危害的有效方法,且用药量低,因而对环境的影响也最小。使用的药剂有辛琉磷、对硫磷、乐果、甲胺磷、印基异硫磷等。 ①土壤处理。使用剂量为50%辛琉磷乳油每100平方米3.7—4.5公斤,结合灌水施人土中,有良好的灭虫保访效果。或用50%芒琉磷乳油每100平方米3.0—4.5公斤,加细土每100平方米375—450公斤(将药液加10公斤水稀释,喷洒在纫土亡,伴匀伎药液充分吸附于纫土上),条施后浅锄,结合浇水效果更作:也叮用2%甲基异硫磷粉剂每100平方米30—45公斤,加纫上每100平方米375—450公斤,条施后覆土,效果良好月可减免用乳泊处理土壤的浪费。 ③喷撒农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演氰菊酌loOo 倍液、90%的敌百虫o.5公斤,加水250一380公斤、或50%敌敌医o.25公斤,加水500公斤,在防治期进行地研喷洒,有很 好的防治效果;用2.5%敌百虫粉喷撤2次,每公顷每次用药45公斤,对地老虎有较好防效;每平方米闻磷化锅l克,对根熔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⑦毒饵毒草。用90%晶体敌订虫o.5公斤(或2.5%敌百虫粉1.5—2.5公斤),加水2.5—5公斤,喷在50公斤碾碎炒香的梢子饼上或油渣上;用50%千琉磷乳油50克,拌棉饼5公斤或用鲜草代替,铡成碎单;每o.25公斤敌百虫品体拌草30一35公斤*毒饵或毒草在傍晚撒到幼苗根际附近,隔一定距离撒一小堆,每公顷用量225—300公斤。 利用药剂防治,应注意适期,既节省药剂,药效也比较好。毒饵毒草的使用是在错过适期,虫龄已大.或早期没有达到防治指标,后期危害较咎遍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补救办法,此时若虫口密度较高,必然造成缺硫,则应采用移栽补苗等措施,进行补救。 (2)物理防治 主要是利用矮姑、金龟等的趋光性,用黑光灯等诱系c平均每350平方米地段设立一具黑光灯,一盏灯可控制50—‘l()0米的他围q,近年来试用黑绿单管双光灯(发出—“半绿光,一半黑光),诱杀金龟效果明显,且叮诱杀大量未产卵的雌虫,故可减少坪土中断赠发生数量‘b (3)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在草坪保护1J主要是改变生态环境条件,创造个利于地下铅虫的牛存条件,如播种前坪床整理,清除杂草,可消火初期幼虫。适当调整播种期可以避开或减轻危害c适时灌水、合理施肥等对防治地下害虫都钉定的作用。 (4)其他措施 地r害虫种类繁多,习性钎异,应灵活地采用多种辅助手段、因虫

马铃薯主要地下害虫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主要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忻州市忻府区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魏录珍034000 马铃薯块茎生长在地下,因其营养丰富,成为许多地下 害虫喜欢的食物,造成害虫咬断薯芽或取食薯肉而感染土中病菌,致使出苗不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马铃薯地下害虫的危害还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易加重病害发生的程度,增加了马铃薯贮藏期的损失率,严重影响其食 用品质、商品率及种用价值。因此,有效防治马铃薯地下害虫,对于提高马铃薯产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主要害虫种类及其为害 (一)蝼蛄(也叫拉拉蛄、土狗子)用口器和前边的大爪子(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也有时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在土中串掘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透风,造成失水,影响苗子生长,甚至死亡。在秋季咬食块茎,使其形成孔洞,或使其易感染腐烂菌造成腐烂。一般有机质较多、盐碱较轻地里的蝼蛄危害猖獗。

(二)蛴螬(也叫地蚕)金龟子的幼虫。主要危害地下嫩根、地下茎和块茎,进行咬食和钻蛀,断口整齐,使地上茎营养、水分供应不上而枯死。块茎被钻蛀后,导致品质丧失或引起腐烂。成虫还会飞到植株上,咬食叶片。蛴螬及其成虫都能越冬,在土中上下垂直活动,喜欢有机质,喜欢在骡马粪中生活。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藏于土中。幼虫具有假死性。 (三)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甲的幼虫,以幼虫危害为主,春季钻蛀芽块、根和地下茎,稍粗的根或茎虽很少被咬断,但会使幼苗逐渐萎蔫或枯死。秋季幼虫钻入块茎,在薯肉内形成一个孔道,降低了块茎的品质,有的还会引起腐烂。金针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钻入土里60厘米以下的地方越冬,钻入时留有虫洞。成虫昼伏夜出,具趋光性。 (四)小地老虎(俗称土蚕、地蚕)以幼虫危害性大,小地老虎主要危害马铃薯幼苗,在贴近地面的地方把幼苗咬断,使整棵苗子死掉,并常把咬断的苗拖进虫洞。幼虫低龄时,也咬食嫩叶,使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它也会在地下咬食块茎,咬出的孔洞比蛴螬咬的小一些。小地老虎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田间覆盖度大、杂草多、土壤湿度大的地方虫量大。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糖蜜性。

多种地下害虫以及防治方法

多种地下害虫以及防治方 法

地下害虫,是指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种子、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随着种植业不断的发展,地下害虫对作物的危害也不断在增加,哪些是比较常见的地下害虫?有什么好的综合防治方法? 秋忙时节,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防除地下害虫的工作必不可少。本文介绍了10大绝招防治地下害虫,供大家参考。 10种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种类很多,主要包括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拟地甲、蟋蟀、根叶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蚁等10多类,其中以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四类为主,发生面积广,为害程度重,属常发性,灾害性类群。 1、蝼蛄 蝼蛄为多食性害虫,在我国的分布很广。蝼蛄成虫和若虫在土中咬食刚播下的种子和幼芽,或将幼苗根、茎部咬断,使幼苗枯死,受害的根部呈乱麻状。蝼蛄在地下活动,将表土穿成许多隧道,使幼苗根部透风和土壤分离,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使作物大幅度减产。 2、蛴螬 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对农作物的危害很大。 3、金针虫 金针虫是叩头虫的幼虫,广布世界各地,危害小麦、玉米等多种

农作物,多以植物的地下部分为食,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地下害虫。 4、地老虎 地老虎是我国各类农作物苗期的重要地下害虫,常见的地老虎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和黄地老虎。 5、根蛆 根蛆是种蝇、葱蝇等的幼虫的统称。种蝇幼虫蛀食萌动的种子或幼苗的地下组织,引致腐烂死亡。葱蝇主要为害大葱、小葱、洋葱、大蒜、青蒜、韭菜等百合科蔬菜,以幼虫蛀入葱蒜等鳞茎,引起腐烂、叶片枯黄、萎蔫,甚至成片死亡。 6、麦根蝽象 麦根蝽象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及台湾。寄主于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及禾本科杂草。成、若虫以口针刺吸寄主根部的营养。 7、根蚜 根蚜的种类很多,包括棉根蚜、甜菜根蚜、菜豆根蚜等。棉根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甜菜根蚜、菜豆根蚜集中于作物根部为害,吸食汁液。 8、拟地甲 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成虫主要为害小麦、棉、麻类、豆类等;幼虫为害刚播下的种子和将出土的作物幼苗,也能咬断幼苗的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 9、蟋蟀 蟋蟀是中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的重要农

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附加值经济作物面积扩大,间作套种面积和复种指数提高,温室设施栽培面积增加,地下害虫为害日益猖獗。有统计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地下害虫的年发生面积超过3亿亩,给农业生产带来挑战,化学防治成为控制地下害虫迅速蔓延的重要手段。 从当前国内登记的农药品种来看,甲基异柳磷、辛硫磷、毒死蜱、敌百虫、克百威、丁硫克百威、甲拌磷、氯氰菊酯等依然是防治地下害虫的主力军。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部分主力品种的命运不容乐观。 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收紧,素以高用量、高污染着称的地下用药领域有望迎来市场良机。农药企业唯有强化终端服务和技术创新,双腿齐迈,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第一,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受宠。通过种子处理,将地下害虫扼杀在起步阶段,能够大大减低后期作物管理成本,提升种植效率。目前,包括氯氰菊酯、辛硫·福美双在内的多种农药成分已取得种子处理登记。 第二,缓释、高效、环保剂型市场空间大。目前,除农药企业围绕毒死蜱、吡虫啉、二嗪磷等农药成分加快微胶囊剂型研发登记外,包括肥料企业在内,围绕药肥混剂的研发同样取得较大进展。 第三,土壤调理剂受青睐。控制土壤病虫害,首先应从病虫害发生的根源出发,通过破坏地下害虫的生存环境来达到自然调控的目的。 第四,合理轮作,降低土壤病虫基数。受利益驱动,常年轮作基本是基层农户的种植常态。如何通过合理的种植结构调整,最大程度

地保障农民的利益,成为不同地区开展合理轮作研究的一大难点。 当前,农药行业下行已经成为事实,产品同质化条件下的市场恶斗只能两败俱伤,单纯的产品销售正在成为过去,唯有拥抱服务,强化技术创新,打出差异化重拳,才能够最终抓住市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