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详解

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

科目代码:466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奥肯定律(Okun’s Law)

2.菲律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

3.需求预算约束

4.边际报酬递减律

5.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

6.机会成本

7.购买力平价

8.效率导向型投资

二、简答题(共72分)

1.简述消费方程所表述的经济关系。(本题8分)

2.为什么削减政府财政支出会使得利率下降?(本题8分)

3.简述柯布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所表述的经济关系。(本题8分)4.消费不仅耗费钱,而且也耗费时间。假定某消费者要用9元钱和24小时消费X和Y两种商品,X和Y商品的价格均为每单位1元,但消费享用1单位X商品需耗时2小时、消费享用1单位Y商品需耗时4小时。

请画出该消费者在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下的可消费集。(本题8分)

5.甲国生产X和Y两种产品,其中,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政府决定将国有土地中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增加了生产用土地的供给。请问(本题8分)

(1)这将如何影响现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何种理论可以支持你对问题(1)的回答,请描述该理论。

(3)假设土地供给增加后,不管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何变动,政府均希望稳定Y产品的生产,政府将采取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目标?

6.分析征收关税对小国可能的影响(本题8分)

7.进口配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为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些国家便倾向于采用进口配额而不仅仅是以关税限制同样数量的进口?同关税相比,配额是否能够比关税带来更大的国民福利收益?(本题12分)

8.列各项中哪些有可能成为支持关税或出口补贴的有效证据,哪些不是?请用国际经济学原理进行简要解释。(本题12分)

(1)“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的很大比例,美国进口量的减少将缓和石油短缺并降低世界石油价格。”

(2)“美国从智利进口越来越多的非时令水果。这些水果的进口占了美国非时令水果供给的80%。但随着非时令水果进口的不断增加,这些昔日奢侈的价格已大幅度下降。”

(3)“美国农产品出口并仅仅对农场主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它对于任何一个将产品及服务出售给美国农业部门的人来说都意味着更高的收入。”

(4)“半导体就好比是技术的‘原油’,如果我们自己不生产芯片,那么对每个使用微电子技术的产业来说,关键的信息流动就会被破坏。”

(5)“木材的实际价格下降了40%,以至成千上万的木材工人被迫去寻找其他工作。”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阐述包含乘数效应的宏观经济均衡模型。

2.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比较分析(本题15分)

答案部分:

华东理工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国际经济学

科目代码:466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48分)

1.奥肯定律(Okun’s Law):是一个统计规律,反映的是短期内的失业率与实际总产出的关系。奥肯定理因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而得名。他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在美国,失业率每下降1%,实际国民收入增长2.5%。奥肯定理反映的信息有:①它表明了失业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动;②国民收入变动对失业率的变动的弹性系数约为2.5。在不同的时期,这个弹性系实际上是不同的。以美国为例,最初估计为3.0,在70年代为2.5~2.7,在80年代初为2.5~2.9;③奥肯定律适用于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的经济。在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这一规律所表示的自然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要弱得多,一般为0.76。

2.菲律普斯曲线(Philips Curve):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因为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货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可用下图说明:

上图中W为货币工资变动率,U为社会的失业率,L即为菲利普斯曲线。当失业率由U2降到U l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由W2上升到W l。这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动率有着一种交替关系。也就是说,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然会出现较高的物价上涨率。由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物价上涨率有关,而通货膨胀又用物价上涨率来表示。因而,此图再进一步引申,便可表

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3.需求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各类消费支出受到其总收入或预算总支出的制约,因而必须适当地安排各项消费支出,使其等于或小于其预算总收入。

4.边际报酬递减律:在厂商的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可变投入劳动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一开始是递增的,但当劳动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其边际产量就会递减,直到出现负数。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1单位某一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即使在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这就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也称之为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ivity)。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可变投入的不断增加,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的组合比例变得愈来愈不合理。当可变投入较少的时候,不变投入显得相对较多,此时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组合比例趋向合理从而提高产量的增量;而当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的组合达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以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就使可变投入相对不变投入来说显得太多,从而使产出的增加量递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有条件的:①以技术不变为前提;②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生产要素的变动为前提;

③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④假定所有的可变投入要素是同质的,即所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

5.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即一个家庭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与该家庭的总收入成反比,即收入越低的家庭食物支出所占比例就越高,这表明食物开支的收入弹性小于1。这就是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它被认为是最可靠的实证规律之一。由此而得出的表现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率与总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恩格尔曲线。其中,食物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称为恩格尔系数,常常用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阶段,是经济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

6.机会成本:即选择生产要素的某种用途,而必须放弃的其他用途所带来的收益。这一概念是以资源的稀缺性为前提提出的。一个社会在任何一个时期内,它的资源的供给量总是相当固定的,或者说总是一个有限的量,而决不可能同时生产它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因此,社会生产某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它不能生产另一些产品的代价。所以,机会成本的含义是:任何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一般都有多种不同的使用途径或机会,也就是说可以用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但是当一定量的某种资源用于生产甲种产品时,就不能同时用于生产乙种产品。因此生产甲种产品的真正成本就是不生产乙种产品的代价,或者是等于该种资源投放于乙种产品生产上可能获得的最大报酬。一种资源决定用于甲种产品,就牺牲了生产其他产品的机会;从事生产甲种产品的收入,是由于不从事或放弃其他产品生产的机会而产生的。

机会成本可以用实物量表示,也可以用价值量表示。但机会成本不是一般会计人员传统的成本概念,而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资源利用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机会成本说明,要把有限的(稀缺的)资源用于最有利的地方,或者说在使用某种资源时应该是各种用途中最优的或者至少是同样有利的。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曾经给经济学下定义为:“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使用中间进行分配的科学”。在西方,机会成本不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而且还被广泛用于分析消费和政府开支等活动的得失。

7.购买力平价:一种传统的,但在实际中不太成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它认为货币如果在各国国内具有相等的购买力,那么这时的汇率就是均衡汇率。如果2美元和1英镑在各自的国内可以购买等量的货物,则2美元兑换1英镑便存在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思想基础是,如果一国的货物相对便宜,那么人们就会购买该国货币并在那里购买商品。购买力平价成立的前提是一价定律,即同一商品在不同国家的价格是相同的。此外,购买力平价成立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条件:① 经济的变动来自货币方面;② 价格水平与货币供给量成正比;③ 国内相对价格结构比较稳定;④ 经济中如技术、消费倾向等实际因素不变,也不对经济结构产生实质影响。购买力平价存在两种形式:① 绝对购买

力平价,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的比率;② 相对购买力平价,指两国货币兑换比率的变动,等于两国价格水平变动的比率。但由于运输成本及关税等因素的存在,这种情况并非是实际上的那样。此外,汇率并非由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贸易决定,而是由外汇的供求、资本转移以及政府的汇率政策等决定的,因而实际汇率会经常背离购买力平价,况且在许多情况下也难以对不同国家选择一套合适的商品加以比较,并计算平衡价格。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西班牙学者的著作。李嘉图等学者也由于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被视为是该理论的先驱和开创者。但其奠基人和代表人物被公认是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提出这一理论,1916年后发表的数以十计的论文和专门著作中都专门论述或涉及到购买力平价,其中以1922年发表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文的论述最为详尽。但是,购买力平价只是指出了价格水平和对汇率的作用,没有揭示出这种作用发生的详细过程及两者之间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关系,不能完美解释汇率决定的理论问题和现实经济中汇率变动的经验。正因为如此,70年代以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汇率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解决汇率决定问题。

8.效率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供应比较丰富的国家进行的直接投资。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租和工资水平的节节上升,带来了生产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了减轻这方面的不利影响,这些国家就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把那些占地多、费工费时的生产工序转移到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的国家或地区,以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二、简答题(共72分)

1.简述消费方程所表述的经济关系。(本题8分)

答:(1)消费方程的概念

根据凯恩思理论可以知道,消费方程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y c c =,这是因为根据凯恩思的观点,人们之间总是存在这样一条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进一步加以详细阐述,消费方程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加以表示:

y c βα+=,α表示自发消费部分,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和y 的乘积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

(2)消费方程所表示的经济关系

消费方程所表示的经济关系如下:

①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这就说明,如果一个人在一定阶段自发消费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收入的增加,其消费总量是在不断增加的。如果不同人的人如果引致消费是相同的情况下,其自发消费越多,其消费也就越多。这种经济关系表明,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提高收入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手段,这点在现实中的中国已经体现的很明显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人民生活贫困,所以整个社会的消费需求不旺,消费的不旺进而也导致了国家经济增长的举步唯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广泛的提高,消费也得到了很到的提高,这又进一步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②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决定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程度。

一般情况下,高收入阶层其边际消费倾向是低的,而低收入阶层其边际消费倾向是高的。这就说明如果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增加同量的收入其消费增加量是不同的,这表明如果一国希望增加整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就必须采用将高收入阶层的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阶层,

从而完成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的提高。

2.为什么削减政府财政支出会使得利率下降?(本题8分)

答:(1)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许多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不同,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2)削减政府支出会导致社会总需求下降进而影响价格和利率。从两方面来分析。第一,削减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因此政府购买的削减将直接降低社会总需求。第二,转移支付。这是一种货币性支出,政府在付出这些货币时并无相应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因而转移支付的变化不直接作用于总需求。转移支付的减少会使得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间接造成社会总需求的降低。

在社会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的降低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价格降低使得社会从事一定量的商品交易所需货币减少,从而经济社会的货币交易需求进而货币总需求也随之减少,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利率势必要下降。

3.简述柯布一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所表述的经济关系。(本题8分)答:(1)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生产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代数式为:。

其中,A是常数,取决于投入与产出的度量单位,α和β则是表征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相对重要性的常数,通常情况下α和β均大于0而小于1。

(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所表述的经济关系

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不变;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递增;当α+β<1时,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收益递减。此外,在这一函数中α、β恰好分

别是劳动L、资本K的产出弹性。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应用广泛,但也存在两个重大缺陷。首先是它不允许存在这样一种有现实意义的生产可能性:在产量较低时规模收益递增;在产量达到中等水平时规模收益不变;在产量较高时规模收益递减。其次是它暗示着:当沿同一条等产量线移动时,边际技术替代率是不断变化的,这样,它就不能用来描述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串接近常数的生产状况。

4.消费不仅耗费钱,而且也耗费时间。假定某消费者要用9元钱和24小时消费X和Y两种商品,X和Y商品的价格均为每单位1元,但消费享用1单位X商品需耗时2小时、消费享用1单位Y商品需耗时4小时。

请画出该消费者在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下的可消费集。(本题8分)

答:该消费者的预算约束条件为X+Y<9

时间约束条件为2X+4Y<24,即X+2Y<12

因此这两个约束条件可以分别表示为(如下图)

X

9 A

6 C

E

Y

O B 9 D 12

图中 AB为预算约束边界,所以消费者的预算可行集为AOB这一区域。CD为时间约束边界,即COD为消费者的时间可行集。所以,两者的交叉部分COBE即为在预算约束和时间约束下的消费者的可消费集。

5.甲国生产X和Y两种产品,其中,X是土地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政府决定将国有土地中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到生产中去,从而增加了生产用土地的供给。请问(本题8分)

(1)这将如何影响现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2)何种理论可以支持你对问题(1)的回答,请描述该理论。

(3)假设土地供给增加后,不管生产可能性边界如何变动,政府均希望稳定Y产品的生产,政府将采取什么方法达到这一目标?

答:(1)将对生产可能性边界产生如下的影响:

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向外移动,其移动的幅度将趋向于X商品。并且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X商品的产量会增加,而Y商品的产量将会下降。

(2)可以通过雷布津斯基定理来加以解释。该定理具体如下:

雷布津斯基定理指在相对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一种生长要素增长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将会使密集适用该要素的商品产量增长,而密集适用其他生产要素的商品产量下降。

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意味着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也保持不变。假设一国劳动力增加了,而资本总量未变,为了吸收新增加的劳动力,必须减少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以便释放出足够的资本要素来与劳动力匹配。这样此国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的产量必然增加,同时资本密集型商品的产量下降。但由于在释放出资本的同时,也释放出一定量的劳动力,这部分的劳动力也需要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部门吸收。因此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的产量进一步增加。

(3)根据上图可以看出,要想保证Y的产量,政府就必须对相对价格进行调整,减少

X 商品与Y 商品的相对价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Y 产品的产量。

6.分析征收关税对小国可能的影响(本题8分)

答:设某国为小国,其对某商品X 的供给、需求、贸易状况如下图所示。图中,横轴表示商品X 的数量,纵轴表示商品X 的价格,X S 和X D 分别代表商品X 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两线之交点正为隔离均衡点,

e P 为隔离均衡价格。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不计运费时,国内价格等于国际价格,为1X P 在此价格下,该国对商品X 的需求量为AB ,本国自行生产的数量为AC ,需进口的数量为CB 。F S 为该国进口所面对的出口供给曲线,平行于横轴,弹性无穷大。若该国对商品X 的进口征收额度为T 的关税(税率为T/1X OP ),则其进口面对的是包括关税在内的新的出口供给曲线F S +T ,征收关税对国内经济的福利产生了以下影响:

图 小国征收关税的福利效应

从上图可以看出,征税后,消费者剩余减少AGHB,其中AGJC 转移为生产者剩余增加的部分,MIHN 成为政府的关税收入,余下的?JMC 和?HNB 是征税所致的福利净损失(net welfare loss)或无谓的损失(deadweight loss),即关税的社会成本。?JMC 代表生产的净损失,由增加CM 数量的进口替代品生产使资源使用效率下降所致;?HNB 代表消费的净损失,是关税人为地抬高了进口品价格进而扭曲消费所产生的消费效用的净损失。

因此从上可以看出,征收关税导致了小国福利绝对的下降,所以对小国而言,是不应该采用关税措施的。

具体来说,该贸易效果对某种商品征收关税以后,将产生如下的经济效应。

(1)消费效应

由于征收关税引起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对消费者造成直接损害。一方面,如果该进口产品的进口需求弹性比较小,价格的上涨不能通过减少需求来调整,那消费者就要支付较高的价格。如果进口产品是具有需求刚性的资本品,将增加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价格上涨,增加消费者的负担。另一方面,如果该进口产品的进口需求弹性比较大,那国内消费者将减

少需求量,从而降低了物质福利水平。

(2)生产效应

对于与进口商品相竞争的国内生产者来说,显然是可以从保护关税中获得利益的。我们知道,外国商品之所以会输入,其根本原因在于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市场价格低,或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国外产品质量优于国内,如果自由进口,进口竞争厂商会被迫降低价格,并把自己的产品调整到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水平。征收关税提高了该商品的国内价格(国际价格则保持不变),使得国内生产者得以根据上涨的价格扩大生产量,增加利润。由于该种商品国内生产量的增加,会带来对生产该商品提供的投入品(如原料)的需求增加,同时也会提高同类产品或可替代产品的国内价格,使生产集团获得利益。但从整个国家来看,由于征收关税,一些国内资源从更有生产效率的可出口商品转移到生产较缺乏效率的可进口商品,由此造成了该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3)贸易效应

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导致进口减少,从而使经营进口商品的公司和个人损失了部分市场,减少了收入。

(4)财政收入效应

只要关税提高到禁止关税的水平,它会给进口商带来财政收入,这项收入等于每单位课税额乘以征税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在小国情况下,由征收关税而带来的收入是由国内消费者支付的。应该看到,关税收入的一部分要用来支付征收关税这一行为的费用,如海关官员的报酬,因此,关税收入只有一部分成为财政收入。

(5)收入分配效应

关税还会造成收入从国内消费者向国内生产者的再分配。关税引起了国内商品价格的上涨,生产者增加了利润,其中一部分是从消费者支付的较高价格中转移过来的。

7.进口配额的基本含义是什么?为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一些国家便倾向于采用进口配额而不仅仅是以关税限制同样数量的进口?同关税相比,配额是否能够比关税带来更大的国民福利收益?(本题12分)

答:(1)进口配额的定义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制,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的配额内,商品可以进口,超过的则不准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它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形式。

绝对配额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即不准再进口。

所谓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以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的关税配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附加税。

(2)多数国家倾向于采用进口配额的原因

之所以倾向于采用进口配额,可以通过比较这关税和进口配额的优劣点上来加以分析:

①关税只是改变市场机制的作用,而配额则完全替代了市场机制。

征收关税时,国内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之差不会超过关税税率。在进口关税一定的情况下,进口国需求的增加不会引起价格变化和国内生产的增加,但会引起进口增加,以满足增加的需求。如果消费者愿意多支付相当于关税的价格(假定价格上涨幅度等于关税税率),进口可以无限制地增加;而在进口配额一定的情况下,进口国需求的增加,只会引起国内价格的上涨,外国低价格的商品无法进入该国市场,被配额人为地阻隔了。也就是说,国内市场价格和国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是无限制的。由于增加的需求无法通过增加进口而只能借助增加国内供给来满足,如果本国供给无法增加,那增加的需求就会表现为国内市场价格的

上涨。总之,当一国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动时,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发生的是国内价格的调整,而在进口关税情况下发生的是进口数量的调整,因而进口配额完全排除了市场机制的作用。这对进口国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②进口关税的贸易效应是不确定的,从而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是不确定的,而进口配额是由政府确定的,对进口数量的限制也是明确的,因而对生产者提供的保护也是确定的。

在进口关税情况下,由于对外国商品的供给弹性和本国的需求弹性很难估计准确,因此也很难确定需要多高的进口关税率才能把进口限制在所期望的水平。而且,外国出口厂商既可以用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办法来降低出口价格,部分或全部抵消进口关税的作用,也可用降低盈利率的办法来降低出口价格,抵消进口关税所引起的价格上涨。结果,关税的保护作用被大大削弱了,国内企业仍时时面临国外企业的有效竞争;但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外国厂商就不可能利用降价来扩大出口,因为允许出口到该国的商品数量是由配额决定的。配额对国内生产者提供了确定的保护。

③进口关税在发挥保护作用时,由于不能完全隔绝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从而限制了生产者对本国市场的垄断权力,生产者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价格。

因为只要价格超过了国际价格和关税之和,消费者就会无限制地购买进口商品;但实行进口配额时,由于与国内竞争的进口商品不可能超过配额,因而国内生产者就可以非常容易地确定为获取最大利润应该增产的目标。当国内需求缺乏弹性时,国内企业就可趁机以抬高价格的方式而非降低成本的办法来获取利润,他们成了市场的主人,有了某种垄断权力。另一方面,一国实行进口配额后,如果国内外市场差价扩大,外国出口厂商就可协调行动,抬高出口价格,在不增加出口数量的前提下提高利润率,而在进口税情况下就不可能这样做。

④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方法的差异。

在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关税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动进行的,因为关税并没有排除价格机制的作用。征收进口关税,带动进口价格的变动,出口国的供给和进口国的需求相应地得到调节,关税收入则流进了国库;而配额则牵涉到进口许可证的分配。如果政府不在竞争性市场上拍卖这些许可证,接受这些许可证的厂商将获得垄断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员是选择一个基期年份以各进口商的进口配额为标准进行分配,而不考虑进口商经营效率的变化。不仅如此,由于进口许可证会带来垄断利润,进口商会千方百计采用各种手段包括贿赂来获得它,这种西方学者所称的所谓“寻租”现象会造成腐败现象滋生蔓延。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从保护效果的角度看,进口配额比进口关税更好,因此,进口配额受到进口竞争行业的欢迎。在世贸组织成立以前,发达国家多用它来保护本国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和部门,特别是用来保护已失去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等成熟产业以及农业。发展中国家也广泛利用进口配额以限制进口数量,保证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和用于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

(3)配额的福利效应分析

进口配额可以用来保护国内的工农业,可以用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进口配额制在二战后不久便盛行于西欧国家,今天,它实际上被所有工业国采用以保护它们的农业,被发展中国家用以刺激制成品的进口替代或国际收支平衡。

进口配额的局部均衡效应可用下图表示,图中X D 是该国对商品X 的需求曲线,X S 是供给曲线。在自由贸易下,世界均衡价格是l 美元,该国消费70X(AB),其中10X(AC)由国内生产,剩下60X(CB)进口。进口配额30X(JH)会将国内价格提至X P =2美元,如同对商品X 征收了100%的从价进口关税。原因是只有当X P =2美元时,需求数量50X(GH)才等于国内

生产的20X(GJ)加上进口配额所允许的30X(JH)。这样,消费减少了20X(BN),国内生产增加了10X(CM),这是由于进口配额为30X(JH)而产生,这相当于征收了100%关税产生的效果。如果政府在竞争性市场上将进口许可拍卖给最高出价者,收入效应会是30美元(每单位配额×1美元,共30X 进口配额),这由图中的JHNM 区域给出。30X 的进口配额便相当于“隐含的”100%的进口关税。

图 进口配额的局部均衡效应

随着X D 向上移动到'X D ,给定的进口配额30X(JH)将会导致国内X 的价格上升到

X P =2.50美元,国内生产增加到25X(''J G ),国内消费从50X 上升到55X(''H G )。另一

方面,如果征收100%的进口关税(曲线从X D 上移到'X D ),X 价格保持X P =2美元不变,国

内生产20X(GJ),但国内消费会上升至65X(GK),进口量为45X(JK)。

上图中的

X D 上移到'X D ,表明了进口配额与等效(隐含)的进口关税的一个重要的不同之处。即对于给定的进口配额,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关税导致更高的国内价格和更多的国内生产量;而对于给定的进口关税,当需求增加时,会比等效的进口配额导致更高的消费量和进口量,但对国内价格和国内生产量的影响较小。X D 向下平移,以及X S 的移动可以进行类似的分析。既然通过调节进口配额,就可以有效地移动X D 和X S 以调节国内价格,而不用通过关税来影响进口,那么,进口配额就完全可以取代市场机制,而不是简单地改变它(像进口关税那样)。

但是,如果从生产效率、消费者主权和社会经济影响来看,进口配额则比等效关税更为有害:其一,进口配额只考虑保护生产者利益,一般由政府主管机构硬性规定,很难考虑消费者需要,使消费者遭受更大的福利损失;其二,进口配额取代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失去了对进口竞争产业的刺激力量,使生产效率降低,并易引起腐败。因此进口配额的福利效应是小于进口关税的福利效应的。

世贸组织成立以后,进口配额的使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与规范。如发达国家原先对纺织服装的进口配额限制到2005年取消,改为自由贸易。进口配额的发放则要求遵循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原则。

8.列各项中哪些有可能成为支持关税或出口补贴的有效证据,哪些不是?请用国际经

济学原理进行简要解释。(本题12分)

(1)“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占世界的很大比例,美国进口量的减少将缓和石油短缺并降低世界石油价格。”

(2)“美国从智利进口越来越多的非时令水果。这些水果的进口占了美国非时令水果供给的80%。但随着非时令水果进口的不断增加,这些昔日奢侈的价格已大幅度下降。”

(3)“美国农产品出口并仅仅对农场主意味着更高的收入,它对于任何一个将产品及服务出售给美国农业部门的人来说都意味着更高的收入。”

(4)“半导体就好比是技术的‘原油’,如果我们自己不生产芯片,那么对每个使用微电子技术的产业来说,关键的信息流动就会被破坏。”

(5)“木材的实际价格下降了40%,以至成千上万的木材工人被迫去寻找其他工作。”

答:(1)第一个案例不能作为美国实施进口关税的理由。作为一个进口石油的大国,征收关税可以有效的影响国际市场的价格,通过影响这种价格来达到操纵整个石油市场的目的,美国这样做会将减价所带来的风险转嫁给那些石油输出国。与此同时,即使对石油征收了进口关税,也不太可能影响美国对全球石油的占有量,这是因为石油是一种希缺资源,在没有充分开发出一种替代资源之前,是很难减少对这种资源的需要量的。

(2)第二个案例可以作为美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理由。这是因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如果一国进口的外国商品已经对该国的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直接是由这种进口所引起的,该进口国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的办法来保护本国的产业。智利的非时令水果的大量进入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美国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美国政府可以通过征收一定量的关税来减缓大量非季节水果的进口,为国内的相关产业的调整准备时间。如果国内通过调整,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产品成本得以降低,那么在那时可以降低关税,放外国的反季节商品进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促进国内产业发展的目的。如果在这段时间里,国内产业没有办法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产品成本降不下来,那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让这些产业改为经营其他行业。

(3)第三个案例美国对农场主给予出口补贴是不对的。这是因为,美国政府通过对农场主进行补贴,虽然可以有效的促进农场主的收入,但是这些收入的获得是由美国其他部门的所得转嫁而来的,因为财政补贴来源于美国的财政税收,通过补贴实际上给其他部门以及消费者都带来了损失。虽然给美国农业部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其他部门的人员也因为美国农业产品的出口而获得较高的收益,但是这些收益也是来源于美国政府的财政税收的,因此对其他部门来说都是很不公平的。

(4)如果因此而对半导体的进口征收关税,从而刺激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做法也是不对的。这是因为每个国家应该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如果这种生产不符合比较成本的规律,那么通过关税等方法来达到的目的是没有办法长久维持的。对于美国来说,其比较优势在于它的研发能力,而不是具体的电子产品的生产,所以对半导体的进口征收关税是错误的。

(5)对此实施进口关税是对的。其理由跟案例2是一致的。因为大量进口国外的木材,导致木材价格下降了40%,这已经导致了该国这个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就必须采用相当的措施来遏制这种状况,例如可以通过征收进口关税来减缓从国外进口木材的数量,通过这段时间来调整本国的木材工业的生产量,提高它的生产效率,如果这种提高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就必须对该国的这个产业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阐述包含乘数效应的宏观经济均衡模型。

答:包含乘数效应的宏观经济模型是指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模型,对这个模型的具体

分析如下:

(1)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垂直线段和倾斜线段连接在一起就是西方正统学者所说的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图 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它的意义是: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 0)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到达y 0之后,不论价格水乎被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不会增长,而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

在长期当中,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最后会使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的水平。换句话说,在长期中,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变动,而始终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在长期中,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2)宏观经济实现均衡的条件

以短期总供给模型而论,存在着四个方程,即: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i (r)+g=s (y -t )+t (式中,g 和t 分别为政府购买和税收)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21r L y L P

W +=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p

W N j =)(,W W = 总量生产函数: ),(K N y y =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个方程中消去r ,可得到y 与P 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即为总需求曲线。利用第三个方程和第四个方程消去N ,可得到另一个y 与P 之间的关系,即为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和总需求函数结合在一起决定y 与P 的数值,然后把这两个数值代入其他公式可以求得r 与N 的数值。总之,从上面四个方程可以确定y 、N 、r 和P 。

以长期总供给模型而论,也存在着四个方程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t t y s g r i +?=+)()(

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21r L y L P

W +=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p W N j =)(,P

W N h =)( 总量生产函数: ),(K N y y =

可以看到,长期和短期模型的差别仅在于劳动的供给函数。在长期模型中,通过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可以求得充分就业的N ,把N 代入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充分就业的y ,根据充分就业的y 所作的垂直线即为第三节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根据第一和第二式可以求得P 和y 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代表总需求曲线,总之,通过四个联立方程,可以求得y 、N 、r 和P 的数值。

(3)凯恩斯主义运用乘数一加速数模型对宏观经济波动的解释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的均衡,进而建立了把短期和长期结合在一起的宏观经济均衡模型。但是,他们认为经济在短期内可能出现波动,作为凯恩斯主义重要代表的主流学派经济学家试图用应用乘数一加速数模型这个工具来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在这里,他们同时使用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也就是说,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乘数一加速数模型在试图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结合在一起对经济周期作出解释的同时,特别强调投资变动的因素。假设由于新发明的出现使投资的数量增长。投资数量的增长会通过乘数作用使收入增加。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他们会购买更多的物品,从而整个社会的物品销售量增加。通过上面所说的加速数的作用,销售量的增加会促进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而投资的增长又使国民收入增长,从而销售量再次上升。如此循环往返,国民收入不断增大,于是,社会便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

然而,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收入的增大迟早会达到资源所能容许的峰顶。一旦经济达到经济周期的峰顶,收入便不再增长,从而销售量也不再增长。根据加速原理,销售量增长的停止意味着投资量下降为零。由于投资的下降,收入减少,从而销售量也因之而减少。又根据加速原理,销售量的减少使得投资进一步减少,而投资的下降又使国民收入进一步下降。如此循环往复,国民收入会持续下降。这样,社会便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

收入的持续的下降使社会最终达到经济周期的谷底。这时,由于在衰退阶段的长时期所进行的负投资,生产设备的逐年减少,所以仍在营业的一部分企业会感到有必要更新设备。这样,随着投资的增加,收入开始上升。上升的国民收入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又一次使经济进入扩张阶段。于是,一次新的经济周期又开始了。

由上述可见,主流学派认为总供给一总需求分析可以用来解释萧条状态、高涨状态和滞胀状态的短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也可以用来解释充分就业状态的长期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他们认为,只要政府对经济干预,就可以改变或缓和经济波动。例如,采取适当政策刺激投资,鼓励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加速数,鼓励消费等措施,就可克服或缓和经济萧条,实现经济的长期均衡。

2.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比较分析(本题15分)

答:(1)进口替代型发展与出口导向型发展在概念上的区别

所谓进口替代战略就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纠正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

出口导向战略,即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出口代替传统的初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2)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在外贸政策方面的区别

实施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特别是那些原本封闭的国家开始在外贸政策领域进行相应的

改革,实施一些促进出口的措施,来鼓励该国的出口。而进口替代行业更多的是强调进口替代,所以它极力的限制别国一般商品的进口,大量增加对资本性商品的进口,以解决对别国一般商品的依赖。

(3)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在外汇和汇率政策上的区别

出口导向战略在外汇和汇率政策上,除给出口企业和出口商优先提供外汇或实行外汇留成、出口奖金等措施外,还拟定合理的汇率,以改变本币高估、不利于本国产品出口的情况。但是在进口替代战略中,由于该国为了加强进口资本品,所以往往会高估本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本国企业进口资本品的热情,但是币值的高估严重的影响到了本国商品的出口。

(4)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在外资政策方面的区别

在出口导向战略方面,在投资政策上,对面向出口的企业提供减免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更大的优惠。在外资政策上,为解决资金和技术的缺乏,吸引外国先进管理经验,打进国际市场销售渠道,一些国家和地区先后实施了有吸引力的鼓励外国投资的政策,给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优惠和方便。但是进口替代战略为了保证国内产业的自给自足,对外资是持有一种排外情绪的。

(5)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各自的正面影响比较

20实际60年代以来,出口导向战略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后,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率大大提高,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制造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现代化,经济增长率大幅提高。具体可以分析如下:

①出口导向战略有利于较为合理的配置发展中国家的资源。

在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时,因推行一定程度的贸易自由化,使本国生产要素能够较为迅速地转移到经济效率较高的产业,从而使出口的产品较为客观地体现本国的比较优势。同时,市场的相对开放鼓励了竞争,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迅速提高,资源配置更趋合理。

②出口导向战略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企业和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其规模不再受国内市场相对狭小的限制,因为能够按照生产的技术性质达到经济效益最高的最佳规模,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③出口导向战略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了出口增长,尤其是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制成品出口增长可大大增加外汇收入,有效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成为经济发展的资源源泉,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④出口替代更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

由于出口导向产业往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面向广阔的国际市场,不仅仅就业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亦趋于合理,劳动力素质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进口替代战略也具有很多优势:

①有利于奠定一国初步工业基础,增强自力更生能力,为以后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②有利于发挥本国资源、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优势。

③能保证把外汇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发挥最大的效益。

(6)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各自的负面影响比较

出口导向战略会对发展中国家产生如下的负面影响:

①出口导向产业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因而加深了这些经济部门对国外市场、资金和技术的依赖。

②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出口导向战略的部门发展较快,而一些面向国内市场的中小型工业和农业部门却发展缓慢,处于落后状态。

③发展出口导向战略的部门引进大量外资,使本国主要经济部门为外国资本所控制,从而大量利润外流,外债急剧增长。

④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收入不均现象同样存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导向战略部门只给少数资产阶级带来利益,广大劳动者仍然贫困,阶级矛盾尖锐,蕴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

虽然进口替代战略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带来很多有利的方面,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在资本形成方面,由于这些国家对内是在依靠加强国内人民剥削的基础上积累资本的,其结果是加剧了国内的两级分化,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使进口替代工业出现市场不足、生产力闲置的情况。

②忽视对基础工业,尤其是农业的建设。由于贸易保护政策着眼于进口替代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而对电力、能源和基础设施常常注意不够,许多国家忽视农业的发展。他们让国内制成品保持高价,而把农产品价格压在很低的水平上,使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化肥和其他投入品生产以及进口所需的资金和外汇,也常常不能满足;加上农村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束缚和政府对农民的苛重捐税,这一切都严重损害了这些国家和粮食生产,使粮食自给率下降,进口的粮食越来越多。

③未能改善国际收支上的困难。进口替代固然使国外工业消费品的进口大大减少,从而节约了外汇,但是机器设备、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的进口急剧上升。同时,贸易保护措施和汇率措施,使工业品成本高、质量低而缺乏出口竞争能力;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也因本币高估而受到影响。结果,进口替代没有缓和国际收支上的困难,反而使情况日趋恶化。在60年代中期前后,许多国家发生了严重的外汇危机,大大影响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态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25小题.每题1.0分,共2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某个人工作能力低,但他经常抱怨同事和领导,他的这种负性态度实际上是在掩盖真正的原因”,这种现象体现出的是态度的( )功能。 A 效用 B 认知 C 自我防御 D 价值表达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效用功能、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以及价值表达功能。态度的自我防御功能能够使人倾向于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的态度,弗洛伊德提出的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在本质上都是自我防御的态度。通过防御机制,人们能应付情绪冲突和保护自尊。 第2题 在态度的ABC模式中,B是指( )。 A 认知 B 情感 C 行为 D 行为倾向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包括三个成分:①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②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 ③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

词首分别为C(认知)、 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对态度的三种成分也有人称其为态度的ABC模式。 第3题 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表明,( )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A 低程度畏惧 B 中等程度畏惧 C 高程度畏惧 D 任何程度畏惧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 第4题 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 与生俱来的 B 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 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态度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天生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因此,答案选D。 第5题 社会心理学家为了避免社会赞许性的反应偏差对态度测量的干扰,发明了 ( )。 A 直接测量方法

国际经济学试题复习资料

1. 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利益的多寡取决于 D A. 市场占有率 B. 技术优势 C. 竞争优势 D. 贸易条件 2. 国际贸易建立的基础是 B A. 绝对价格 B. 相对价格 C. 不变价格 D. 以上三种都不是 3.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下列不属于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的是 D A. 生产达到均衡 B. 消费达到均衡 C. 市场出清 D. 货币市场达到均衡 4. 消费点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移动,表示整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C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5. 若贸易的开展导致社会无差异曲线向远离坐标原点的方向移动,则判定贸易对该国是 A A. 有益 B. 有害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6. 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 A. 商品 B. 资本 C. 人员 D. 技术 7.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D A. 企业 B. 个人 C. 政府 D.国家 8. 没有贸易价格差的存在,就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A A. 对 B. 错 9. 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较多体现。B A. 对 B. 错 10.与一般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相同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上也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种A A. 对

11. 国际经济学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贸易和现代国际经济学理论多层面发展的三个阶段。它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完善起来的。 A A. 对 B. 错 12. 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A A. 对 B. 错 13.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A A. 对 B. 错 1.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坐标轴上的端点表示()。 AB A. 两种产品各自的最大可能性产量 B. 只生产一种产品,而另一种产品产量为零 C. 两种产品产量为零 D.两种产品都不生产 2. 生产可能性曲线在坐标轴上的端点表示()。AB A. 两种产品各自的最大可能性产量 B. 只生产一种产品,而另一种产品产量为零 C. 两种产品产量为零 D. 两种产品都不生产 3. 单一要素经济下,当自由贸易使得两国福利增加时,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会()。 B A. 更加平坦 B. 向外扩张 C. 向内扩张 D. 更加陡峭 4. 下列关于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之间的关系的观点,正确的是()。 C A. 一种产品具备绝对优势,它就一定具备比较优势 B. 一种产品具备比较优势,它就一定具备绝对优势 C. 绝对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具备比较优势 D.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是不同的概念,二者没有关系 5. 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保持不变,其原因在于 ( )。 C A. 劳动力总量不变 B. 工资水平不变 C. 机会成本不变 D. 产品总成本不变 6. 根据李嘉图模型,大国和小国之间进行贸易,自由贸易会()。D A. 降低小国的福利水平 B. 降低大国的福利水平 C. 改善小国的福利水平 D. 改善两国的福利水平 7. 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各国劳动生产率方面存在绝对差异。 B A. 对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百度文库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40 题,每小题 1 分,共计 40 分) 1.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C) A、收付实现制 B、现金收付制 C、权责发生制 D、现收现付制 2.会计六要素的计量中,最基本的是:(C) A、净资产 B、收入 C、资产 D、负债 3.资产计量最重要的基础是:(B) A、现行成本 B、历史成本 C、现行市价 D、可变现净值 4.《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发部门是:(C) A、财政部 B、中国人民银行 C、国务院 D、全匡人大常委会 5.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的,收款人办理托收时,无论采用邮寄划款还是电报划 款的,托收承付凭证的第二联都是:( B ) A、借方凭证 B、贷方凭证 C、回单 D、付款通知 6.某企业于2003 年 5 月 2 日将 3 月 23 日开出并承兑的 6 个月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票 据面值为 100000 天、票面利率为10%,银行贴现率为12%,则该企业贴现净额为:(C)元元元元 7.自制原材料完工入库,应填制材料入库单,同时会计分录记为:(D) A、借 : 原材料 B、借 : 原材料 贷 : 管理费用贷:其他业务支出 C、借 : 原材料 D、借 : 原材料 贷 : 制造费用货:生产成本 8.随同商品出售并单独计价的包装物,会计处理时:(B)

A、借 : 营业费用 B、借 : 其他业务支出 贷: 包装物贷:包装物 C、借 : 生产成本 D、借 : 营业外支出 贷: 包装物贷:包装物 9.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应借记:(C) A、营业费用 B、产品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待摊费用 10. A 公司 2002 年 5 月 2 日以现金购入 B 公司股份20000 股,每股价格15 元,购入过程中支付相关税费2000 元,并准备长期持有, B 公司 2002 年 4 月 1 日宣告分派 2001 年度现金股利,每股元,则 A 公司此项投资的初始成本是:( A ) 元元 元元 11.短期投资转为长期投资时,应怎样结转:( C ) A、投资成本 B、市价 C、投资成本与市价孰低 D、以上都可以 12。企业购入到期还本付息的债券时,按期计提的利息借方科目应记入:( A ) A、长期债券投资 B、应收帐款 C、其他应收款 D、本年利润 13.下面哪项不需计入企业固定资产帐目:( B ) A、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B、经营性租入固定济产 C、经营性租出固定资产 D、不需用固定资产 14.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其贷方应记入:( B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补贴收入 15. A 公司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为12000 元,预计使用年限为 5 年,预计净残值 300 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第四年的折旧额为:( D ) A、2340 元 B、 1296 元 C、 1037 元 D、 1146 元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生产者剩余 答: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罗伯津斯基定理 答: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 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3.产品生命周期 答: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和、产品衰落,进而被其他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4.购买力平价 答: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5.市场内部化 答:市场内部化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和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6.黄金输送点 答: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7.要素禀赋 答:要素禀赋,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 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8.比较优势 答: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是一国 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 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根据各自的 比较优势来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 益。 9.人力资本 答:所谓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然们通过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 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 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10.布雷顿森林体系 答: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简而言之便是“美元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动态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7小题.每题1.0分,共17.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循环波动分析中,周期谷底所处的时刻为( )。 A 衰退转折点 B 扩张转折点 C 峰值 D 谷值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衰退转折点是指周期峰值所处的时刻;峰值是指经济周期顶点的指标值;谷值是指经济周期谷底的指标值。 第2题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b 1e t-1+…+b m e t-m ,是( )。 A 一阶自回归模型 B 二阶自回归模型 C 滑动平均模型 D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n ,m)是指用n 阶自回归m 阶滑动平均的混合模型来描述的模型。它满足: y t =a 1y t-1+a 2y t-2+…+a n y t-n +b 0e t +b 1e t-1+…+b m e t-m 第3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下列模型中属于滑动平均模型的是( )。 A y t =a 1y t-1+e t B y t =a 1y t-1+a 2y t-2+e t C y t =a 1y t-1+a 2y t-2+…+a k y t-k +e t D y t =b 0e t +b 1e t-1+…+b k e t-k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A 项是一阶自回归模型;B 项是二阶自回归模型;C 项是k 阶自回归模型。 第4题 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的原则是 ( )。 A 远近相同 B 远近不同 C 远大近小 D 远小近大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解析] 因为社会经济现象在一较短时期内的结构的稳定性一般总是优于一较长时期,分析对象在两个较为接近的时期,其结构的相似性一般总是大于两个相距较远的时期。因此在指数平滑法建立模型时,对远期和近期资料给予权数应遵循“远小近大”的原则。 第5题 当扩散指数50>DIt >0时,表明经济正面临全面收缩的阶段,进入一个新的不景气的前期,此时( )。 A 扩张的指标数多于下降的指标数 B 扩张的指标数等于下降的指标数

国际经济学 复习题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一个国家的私人储蓄可以有三种形式:一是对内资本的投资(I),二是从外国 人那里购买的财富(CA),三是( B )。 A、外国政府新发行的债券 B、本国政府新发行的债券 C、海外存款 D、国外亲属的遗赠 2.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本田车要么是从日本进口的,要么是在俄亥俄州的马里斯 维尔生产的。这一现象可用( C )来解释。 A、外部规模经济 B、比较优势理论 C、内部规模经济 D、绝对优势理论 3.日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粮食、石油。2011年3月11日本因地震导 致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泄漏。2011年11月26日巴黎召开的博鳌论坛专门设“福岛核危机后的核能利用”圆桌会议。日本前首相福田表示,发展核能必须保证核能的绝对安全。自从日本核泄危机以来,迫于民意压力,日本首相多次表态称日本将迈入“无核社会”,由此可以预计日本的贸易条件将( D )。 A、不变 B、改善 C、上升 D、恶化 4.假设A国生产棉布和玉米。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当A国棉布的相对价格低于 它的机会成本时,该国应专门生产( B )。 A、棉布 B、玉米 C、棉布、玉米任意选择 D、其它产品 5.人们总是希望本国商品在国际上交换时,贸易条件能够( C )。 A、不变 B、下降 C、上升 D、恶化 6.假定甲国有800万工人和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乙国有100万工人和20万 平方公里的土地,则甲国是()充裕的国家,乙国是( D )充裕的国家。 A、土地,劳动 B、劳动,劳动 C、土地,土地 D、劳动,土地 7.下述哪一项交易会导致A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盈余?(A ) A、A国向D国出售了价值1亿美元的飞机,从而得到1亿美元的银行存款; B、A国政府以银行存款的形式给予E国政府1亿美元的赠予; C、A国从C国借到1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并用这一贷款购买对方价值1亿 美元的石油; D、A国某公司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以价值1亿美元的货物换取了B国价值1 亿美元的旅游服务。 8.幼稚产业理论认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是(D )。 A、进口配额 B、贸易壁垒 C、技术贸易壁垒 D、关税 9.外汇具有价值尺度、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D )手段的作用。 A、兑换 B、汇率 C、清偿 D、国际储备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与技能(第一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1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第Ⅰ卷(共8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直接将答案填写在括号中,请务必填写清楚,不填或填写不清楚将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 21~50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在题后空格处) 1.在轴向视图中螺纹有效的终止界限(螺纹终止线)的表示应采用()。 A.细实线B.虚线 C.点划线D.粗实线 2.图样中虚线与点画线重叠时应画()。 A.点画线B.虚线

3.对同一表面进行粗糙度测定时,评定参数Ra、Ry、Rz的数值大小关系是()。 A.Ra>Ry>Rz B.RaRa>Ry D.Ry>Rz>Ra 4.表示轴类零件几何形状的误差项是()。 A.同轴度B.平行度 C.圆柱度D.倾斜度 5.冲击功的法定计量单位符号是()。 A.erg(尔格)B.eV(电子伏)C.J(焦耳)D.cal(卡) 6.常用于测定钢件淬火后硬度的仪器是()。A.布氏硬度计B.维氏硬度计C.显微硬度计D.洛式硬度计7.为了不过于严重削弱轴和轮毂的强度,两个切向键一般应布置成()。 A.在轴的同一母线上B.相互错开170°~180° C.相互错开120°~130°D.相互错开80°~90° 8.变频调速的方法适用于()。 A.异步电动机B.直流电动机 C.同步电动机D.伺服电动机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

国际贸易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 ) A.国际金融的“乘数理论” B.国际贸易的“零和理论” C.国际金融的“杠杆原理” D.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理论” 2.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3.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4.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 )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5.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雁形模式理论 B.产品周期理论 C.示范效应理论 D.大宗产品理论 6.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 ) A.幼稚工业理论 B.贸易条件恶化论 C.国内市场失灵论 D.资源禀赋论 7.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8.最佳关税的长期目标是() A.从外国垄断厂商那里抽取部分垄断租 B.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 C.阻止国外商品进口 D.增加本国财政收入 9.从历史发展看,最为成功的国际卡特尔是( ) A.烟草贸易公司 B.铁路运输公司 C.橡胶生产国组织 D.石油输出国组织 10.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11.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 12.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分配的影响来看,国际贸易有利于() A.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B.生产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C.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D.生产出口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 13.一国利用原材料或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加本国收入,进而提高本国的储蓄和投资水平,带动经济发展。该理论被称为() A.剩余物质出口理论 B.大宗产品贸易理论 C.比较优势理论 D.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应用文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应用文写作考试 一、多项选择题 1. 适用于报告写作的事项有(ACE )0 A. 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B. 向下级或有关方面介绍工作情况 C. 向上级提出工作建议 D. 答复群众的查询、提问 E. 答复上级机关的查询、提问 2. 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ACDE )。 A. 经常性的工作情况 B. 偶发性的特殊情况 C. 向上级汇报今后工作的打算 D. 对上级机关的查问做出答复 E. 向上级汇报的工作经验 3. 适合作报告结尾的习惯用语有(AC )。 A. “特此报告” B. “以上报告,请批复” C. “以上报告,请审示” D. “请批准” E. “如无不妥,请批准” 4. 适合请示的事项有(BCDE )。 A. 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请求上级指导 B. 下级无权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作出指示 C. 下级无力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帮助解决 D. 按规定不能自行处理,应经上级批准的事项 E. 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涉及面广而下级无法独立解决必须请求上级机关协调和帮助的问题 5. 下列事项中,应该用请示行文的有(ACD)。 A. XX县教育局拟行文请求上级拨款修复台风刮毁的学校 B. XX县政府拟行文向上级汇报本县灾情 C. XX集团公司拟行文请求上级批准引进肉食品加工自动化生产线 D. XX海关拟行文请求上级明确车辆养路费缴纳标准 E. XX市政府拟行文向上级反映农民负担增加的情况 6. “请示”应当(AC )0 A. 一文一事 B. 抄送下级机关 C. 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D. 不考虑上级机关的审批权限和承受能力 7. 下列标题中正确的有(BDE )o A. XX分公司关于请求批准开发新产品的报告 B.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解决我县高寒山区贫困户移民搬迁经费的请示 C. XX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将XX风景区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报告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K135班 一、名词解释 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或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倾销:海外的货物以低于同样货物的销售价格在同一时候在国内市场类似条件下的出售。 3、国际收支(广义):在特定的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 4、提供曲线:就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的交换比率。 5、关税同盟: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取消区域内关税或其他进口限制,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 6、贸易条件:即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也就是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用出口价格指数比进口价格指数。 7、外汇管制:一国政府通过法令对本国对外的国际结算和外汇买卖实行管制,用以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一种制度。 8、汇率:又称为汇价。是不同货币在外汇买卖过程中形成的交换比率。 9、开放经济:一个经济与其外部存在着经济往来关系,如对外贸易、资金流动、劳动力流动等对外经济关系。 10、资本国际流动:指资本从一个国家、地区或经济体,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地区和经济体的过程。 二、判断题 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大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郡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益。√ 3、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贫穷化增长适用于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一产品的的生产和出口,该国就会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 4、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不会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6、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7、跨国企业是指向六个以上不同国家出口的企业。× 跨国企业是指在数个国家设有生产工厂的企业。 8、在实施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是关键货币。√ 9、区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最常用但并不完善的指标是人均GDP。√ 10、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若美国的通货膨胀速度低于英国,则美元相对于英磅升值。 11、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 12、共同市场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13、战略性贸易政策常常用来支持处于竞争激烈产业中的企业。× 战略性贸易政策常常包括对高技术企业的补贴和其他支持。 14、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成员国采取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15、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赤字的根本原因是国内货币供给大于国内货币需求。√ 16、在金本位制下,一国的高利率和资本流入将有助于该国自动调整国际收支赤字。√ 17、一价定律认为关税不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一价定律认为关税能影响进口产品价格。 18、如果德国的利率高于美国,则马克将在远期市场上贴水卖出。√ 19、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贷方。× 从日本进口汽车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借方。 20、若美国通货膨胀高于英国,美元相对于英磅贬值。√ 三、选择题 1、设一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 A ) A.8.3870 B.8.085 C.10.2931 D.6.5876 2、列昂惕夫反论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B )。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3.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如果英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美国为4%,那么( C ) A 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4% B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4% C美元相对于英镑升值6% D美元相对于英镑贬值6% 4、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C ) A. 垄断竞争理论 B. 规模经济理论

历年护士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1、哮喘持续状态是指严重哮喘持续多长时间 A、6小时B、10小时C、24小时D、48小时E、12小时 答案:C 2、下列哪项不符合胃溃疡癌变的特点 A、上腹痛的规律性消失B、食欲减退C、进行性贫血,消瘦D、大便潜血持续阳性 E、返酸烧心加重 答案:E 3、消化性溃疡病人在何种条件下疼痛节律会改变或消失 A、疲劳时B、饮酒时C、受凉时D、焦虑时E、癌变时 答案:E 4、患者大咯血,首选给予的止血药为 A、止血敏B、垂体后叶素C、安咯血D、维生素KE、抗血纤溶芳酸答案:B 5、下列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疾病是 A、心肌病B、心包炎C、风湿热D、支气管哮喘E、类风湿性关节炎答案:C 6、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在 A、心尖部B、心前区C、剑突附近D、胸骨体中上段之后E、胸骨体中下段之后 答案:D 7、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 A、心律失常B、尿毒证C、心力衰竭D、脑血管意外E、高血压危象答案:D 8、原发性高血压分期标准的根据是什么 A、病程长短B、症状轻重C、血脂增高程度D、器官损害情况E、降压治疗效果 答案:D 9、下列最能提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化验结果是 A、低血磷B、低血糖C、低血钙D、血清淀粉酶显着增高E、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答案:D 10、肝硬化大量放腹水时,易于诱发 A、晕厥B、肝昏迷C、上消化道出血D、休克E、呼吸衰竭 答案:B 11、肝硬化最危重的并发症是 A、肝性脑病B、原发性肝癌C、肝肾综合症D、自发性腹膜炎E、上消化道大出血 答案:A 12、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是 A、餐后即痛,持续2小时后缓解B、餐后1小时开始,持续2小时后缓解 C、餐后2小时开始,持续2小时后缓解D、餐后3-4小时开始,进餐后缓解 E、无规律性 答案:D 13、红细胞输注前,应用哪种溶液稀释

国际经济学考试题

试卷 编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6.一种产品的竞争优势并非长期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而是从技术发明国转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描述这一现象的理论是()。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规模经济理论 7、社会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 A、一国公民不愿意与别国进行贸易的百分比 B、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相同满意感的商品消费组合 C、为多生产一单位其他产品而必须放弃的本来生产产品的数量 D、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word考试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在Word中,单击下面四个常用工具栏中的按钮,可以打开一个下拉列表,该按钮是: (A)显示比例(B)拼写检查(C)帮助(D)新建 2.在Word窗口的工作区中,闪烁的垂直条表示: (A)鼠标位置(B)插入点(C)键盘位置(D)按钮位置 3.在Word中,不打印却想查看要打印的文件是否符合要求,可单击: (A)"打印预览"按钮(B)"文件"按钮 (C)"新建"按钮(D)"文件名"按钮 4.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选取全部文档。 (A)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全选"命令或按Ctrl+A组合键 (B)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 (C)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光标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连续三击鼠标

(D)将光标移到文档的左边空白处,当变为一个空心箭头时,双击鼠标 5.把单词cta改成cat,再把teh改成the后,单击"撒消上一次"按钮会显示: (A)cta (B)cat (C)teh (D)the 6.下列操作中,执行不能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A)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命令 (D)使用剪切板粘贴其他文件的部分图形或全部图形 (C)使用"插入"菜单中的"文件"命令; (D)使用"插入"菜单中的"对象"命令 7.要改变文档中单词的字体,必须: (A)把插入点置于单词的首字符前,然后选择字体 (B)选择整个单词然后选择字体 (C)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选择单词 (D)选择所要的字体然后单击单词一次 8.Word把格式化分为等3类。 (A)字符、段落和句子格式化(B)字符、句子和页面格式化 (C)句子、页面格式和段落格式化(D)字符、段落和页面格式化

2014国际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国际经济学课后思考、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2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要素丰裕度 3要素密集度: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投入的绝对数量无关。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两个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 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4贸易条件:(对出口X的国家来说)。贸易后的国际均衡价格与贸易前的均衡价格差距越大,贸易后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越高,贸易利益越大。贸易条件的改善(贸易条件变大)意味着一国可以从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5相互需求法则相互需求法则以贸易双方对彼此商品的相互需求及其强弱程度来解释国际间商品交换比率的理论。 6提供曲线、: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它表明一国为获得一定量的某种进口商品,需要提供多少其它商品出口,从供求两方面来考虑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7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8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施加以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利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这种政策观点针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而提出,其核心在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为了获取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该政策是一种进攻性的而非防御性的政策。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竞争环境,调整企业的战略性行为。 9中心—外围论中心外围理论中心-外围理论(Core and Periphery Theory),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它将资本主义世界划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 10贫困化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利益部分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贫困化增长”, 11普惠制待遇:指的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提供普遍的、非对等的、优惠待遇。 12适度关税 13绝对配额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 14关税配额是指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的待遇,而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兽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 15外汇倾销:利用本币对外贬值机会,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成为外汇倾销。这是因为本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币表示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

公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1、给定资料3-6缉拿了我国传统节日被“淡化”和“异化”的诸多现象,请指出具体表现。(25分)要求:内容全面,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解析:单一式概括题 要求中出现逻辑清晰,需要对淡化和异化进行分类概括。 淡化主要是在材料三、四中,异化主要在材料五、六。 淡化: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对传统民俗遗忘,节日氛围缺失,节日以吃为主要基调,节日主要文化活动是看电视。 异化:传统节日变成了社交资源的主要契机,节日食品,节日传统式微,对文化符号和功能意义曲解或淡忘,对传统节日事象妄谈。 2、根据给定资料判断并分析下列观点的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解析:综合分析题。此题只需要对两个观点判断对错,并进行分析即可。 第一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传统是被不断发明、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现有的传统并非一成不变的。今天出现的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正在为促成向后延续的传统增加新的因素。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面前,传统文化的不断创新,会使文化得到进一步传承、发展、弘扬。 第二个观点是正确的。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节日文化的内涵,节日生活空荡荡,无事可做,即使“申遗”成功,也不会引起人们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重 视。 3、某公益组织与策划一次名为“月满中秋”的公益活动,向全社会发出重视传统节日的文 化倡导。请你写出该倡议书的主要内容。(20分) 要求:目标清楚,内容具体,倡议具有可操作性,300字左右。 解析:此题题目要求中明确提出倡议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在作答中侧重倡议书内容,以对策为主。 倡议:1、保护传统文化。要珍爱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全球文化交融中更加自觉地运 用多种形式保护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2、过好传统节日。配合国务院把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日的举措,过好各具特色的民族节日,积极开展节庆文体娱乐活动。3、弘扬传统美德。以过好节日为载体,大力弘扬庄敬自强、孝老爱亲、家庭和睦、重诺守信等传统美德,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锻造民族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包容和谐的精神、扶助友爱的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革故鼎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5、发展文化产业。依托传统节日资源,发展节庆用品生产、文化艺术展演、旅游观光等产业,促进传统文化现代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4、南宋思想家朱熹曾说:自敬,则敬之;自慢,则人慢之。请你从给定的资料处罚,结 合实际,以“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35分)要求:主题正确,内容丰富,论证深入,语言流畅900-1100字。 解析:为命题式作文,标题为“增强民族自信重建节日文化”。因为题目内容偏正面,因 此适宜写政论文。题目中虽然谈的是重建节日文化,但是主旨还是谈的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只要在文章中谈到对节日文化重建,对传统文化传承,均可。 答:当今社会,小到个人、企业,大到国家都开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曾几何时,中华文化有如一丝耀眼的曙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蛮荒大地,从此便一直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前沿,引领着人类文化的进步和繁荣,形成了自信积极的文化自信心。然而自鸦片战争以降,在西方军事、科技、经济和文化猛烈冲击之下,中华文化逐渐丧失了自信心,不断地徘徊在盲目自大和妄自菲薄的怪圈里。 重建文化自信,不能靠吃老本,而必须依靠创新。我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也有着可与日月争辉、能同天地齐寿的文化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与革新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是() A.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不断扩大B.国际经济关系日益复杂 C.跨越国界的经济活动不断增长D.国与国之间经济联系密切 2.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A.国际经济活动B.国际经济关系 C.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D.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经济学产生的时间()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二、判断改错题 1.国际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国际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站在单个国家角度来研究金融问题的。()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二、判断改错题 1.×。将“国际贸易理论”改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金融理论”。 2.×。国际经济学是从西方经济学中独立出来的一门系统科学。 3.√。 4.×。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是独立于个别国家之外来研究所有国家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问题。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主张对外贸易顺差,并将金银视为财富的唯一形式的理论是()A.比较优势理论B.贸易差额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相互需求理论2.贸易差额论的政策主张中对发展中国家制定贸易政策有借鉴意义的是()A.发展本国工业B.发展本国航运业C.追求贸易顺差 D.对外贸易垄断3.最早对重商主义提出质疑的英国学者是()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大卫·休谟

4.甲国使用同样数量资源比乙国能生产更多的X,则乙国在X生产上具有()A.绝对优势B.比较劣势C.绝对劣势D.比较优势 5.甲国生产单位布和小麦分别需要6天和9天,乙国为10天和12天,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乙国进口小麦B.甲国出口布C.乙国出口布D.甲国出口小麦6.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 A.约翰·穆勒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 D.李斯特 7.被称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基石的是() A.贸易差额理论B.绝对优势理论C.比较优势理论 D.相互需求理论8.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B.技术水平差异 C.需求强度差异D.商品价格差异9.律师打字速度是打字员的两倍却雇佣打字员打字,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律师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B.律师在律师咨询上具有比较优势 C.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比较优势D.打字员在打字上具有绝对优势 10.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大量贸易应发生在() A.发达国家之间 B.发展中国家之间 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D.需求相似国家之间 二、判断改错题 1.贸易差额论虽然产生时间很早,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理论。()2.贸易差额理论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针对所有产品而言的。() 3.贸易差额理论是第一个自由贸易理论。() 4.绝对优势理论分析的是国际贸易实践中的一个特例。() 5.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6.根据绝对优势理论,一国两种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时仍可以参与互利贸易。()7.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从理论上说所有国家都可以参与互利贸易。() 8.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有当一国生产率达到足够高时,它才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 9.如果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贸易后国际市场价格更接近于小国封闭条件下的国内市场价格。() 三、名词解释 1.绝对优势2.比较优势 四、简答题 1.简述绝对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2.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护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护师资格《基础知识》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与骨牵引相比,皮牵引的特点是 A. 操作复杂 B. 牵引时间可以比较长 C. 病人承受痛苦较大 D. 对皮肤刺激小 E. 可承受牵引重量较小 【正确答案】:E 试题解析: 皮牵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无创,病人较容易接受。但缺点是操作时间较短,承受牵引重量较小。 第2题低位肠瘘患者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 A. 严重脱水 B. 低血容量休克 C. 继发性感染 D. 严重的负氮平衡 E. 肝衰竭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高位肠瘘时,水、电解质的丢失和紊乱较严重,可发生脱水和低血容量休克。低位肠瘘继发性感染明显,而水电解质的丢失较少,很少引起严重的全身生理代谢紊乱。 第3题初孕妇,孕34周,四步触诊结果:于子宫底部触到圆而硬的胎头,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到较软而宽、不规则的胎臀,胎背位于母体腹部左前方,胎心于脐上左侧听到。该孕妇胎方位为 A. 骶左前位 B. 骶右前位 C. 骶左后位 D. 骶右后位 E. 横位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胎头在宫底,胎臀在耻骨联合为臀先露,胎儿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排除横产式。胎心在脐上右侧可听清,应为臀先露的骶左前位。 第4题造成肺部感染的因素与下列哪项无关 A. 寄生于呼吸道的细菌 B. 误吸人口、咽分泌物

C.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D. 空气中的细菌 E. 黏附于纤维支气管镜上的细菌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略 第5题脑出血病人发生脑疝与下列哪项无关 A. 用力排便 B. 气道阻塞、严重缺氧 C. 腰穿放液过多 D. 脱水剂快速静脉滴注 E. 快速大量补液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颅腔内压力分布不均时易发生脑疝,用力排便、严重缺氧及快速大量补液均可造成颅内压过高,腰穿放液过多可造成颅内压突然降低,均易引起脑疝。 第6题女性,35岁,右胸车祸伤1小时,呼吸困难,发绀。查体:右前胸可见反常呼吸运动。病人吸气时,下列哪项病理生理变化是不正确的 A. 软化胸壁内陷 B. 纵隔移向健侧 C. 伤侧膈肌上升 D. 静脉回流受阻 E. 二氧化碳滞留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略 第7题T管拔除的指征是 A. 无引流液引出 B. 引流液颜色正常 C. 大便颜色正常,食欲好转 D. 黄疸逐日消退,无发热、腹痛 E. T管造影无残余结石,夹管试验无异常变化 【正确答案】:E 试题解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