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概念、原理,形成生命科学体系,使之在能力、情感、态

度、价值观等多维目标得到全面发展。本文旨在新课程背景下对生物有效性课堂提问进行初步探讨,并借助一些生物教学实例分析在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

【关键词】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从提问的效率上说,可以分为高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和无效的提问三个层次。课堂提问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把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尽量减少问题的无效性,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和课堂效率。

一、有效提问的含义

有效提问是相对“低效提问”和“无效提问”而提出来的,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有效的问题,二是有效提问的策略。具体是指通过师生课堂中的提问与回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与讨论及期间的师生互动,找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二、高中生物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启发思维,主动学习。

课堂中穿插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刺激的程度和效果远远超出了一般的讲解。因为教师可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获取或形成新知识。

(二)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布鲁姆〃乔伊斯说,“教会学生独立思考,我们就给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放弃一切活跃的思考,盲目地相信某种结论。”有效的提问无疑是体现该思想的重要手段,能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反馈信息,教学交流。

新课之后,提问是教学反馈的一种渠道。教学过程不应该是直线式的,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教学做调整和弥补。

三、当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的高中生物课堂提问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

(一)提问过于“频繁”。一位高中生物教师在上“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时,一节课十几个问题的“满堂问”,细胞器有哪些?叶绿体是什么颜色?有哪些功能?线粒体有什么功能?内质网有什么功能?……

“做秀”式的一问一答,课堂上出现了一种虚假的“繁荣”现象。

(二)提问过于“平淡”。一是提问的内容平淡、枯燥,根本没有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往往是一些识记型的问题,学生仅凭记忆或照教材读就可以回答。例如:什么叫光合作用?细胞膜的成分是什么?二是提问的形式平淡、单调,如提问总是用“…是不是…”“对不对”等

(三)提问过于“片面”。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分配提出的问题,往往偏重于学习好或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在一节生物公开课上,教师提问同一个学生达6次之多,每个问题都对答如流,教师省时省心,课也自然“水到渠成”。而那些基础差或胆小、不主动参加课堂提问的学生,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一学期下来,甚至整个高中阶段都未曾一次被老师提问。

(四)提问过于“短暂”。教师在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足,一旦学生答不上来,思维出现了障

碍,教师不是启发,惟恐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惟恐课堂冷场,便急于让另一位学生来作答,甚至自问自答。

四、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基于以上认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倡“有效提问”,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富有启发性,能使学生自省;二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三是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四是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非智力因素,进而能积极影响学生课后的、甚至是一生的学习和生活。

教师要使提出的问题是“有效”的,一方面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有提问价值之处,另一方面必须对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有高度清晰的认识。

“有效提问”可以通过如下几种形式来实现:

(一)引趣性提问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的最直接动力。这种提问方式一般用在一节课的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或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选择有关内容,制造悬念,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可以从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挂图、录象等感性材料中,寻找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发兴趣的提问信息。例如在学习“细胞呼吸”时,可以创设以下的问题:(1)水果储存太久后为什么就没有甜味了?(2)萝卜放久后为什么会空心?(3)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为什么会有烫手的感觉?(4)刘翔在训练时常会在第二天早上肌肉发酸,为什么?又如在教学“细胞的衰老”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为什么老年人会满脸皱纹?为什么会满头白发?为什么会长老年斑?为什么会食欲减退?

(二)广泛性提问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然而,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时总是集中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认为这些学生能很好地配合自己教学,而对那些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总担心他们答不出或回答不正确影响教学进程而避开他们,这样就使得“尖子生”成了课堂回答问题的“常客”,大部分成绩平平的学生成为“局外人”,不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这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因此,生物教师在提问时要做到:一要设计出不同梯度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二要面向全体学生,既注意聆听回答者的回答,又注意要求其他同学认真思考、判断和补充答案;三要不采用先叫学生名字后出题的方式。

(三)探究性提问

探究是让学生经历从发现问题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自我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的探究所获得的知识,由于有较多的直接经验作基础,学生的理解就更为深刻,记忆也更为持久。可以这么说,教师能否取得这些效果,是一堂探究式教学课是否成功的关键。例

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和过程”一节,笔者设计了如下一组探究性问题:①比较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两位科学家所做的,对我们做事有什么启示?②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所做的实验科学之处是什么?如何改进,使得对我们中学生才有可操作性?③在光反应中,水被分解为氢和氧气,这一过程对人类有什么启示?④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是怎样影响光合作用的?

(四)生活化提问

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个充斥专业术语的提问,是很难引起学生思考兴趣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要把课本中的知识跟生活实际、生产实际、自然现象等联系起来,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时,教师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以下问题:当你连续嗑盐渍的瓜子或吃过咸的食物时,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你把白

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烧苗”现象?这样的问题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体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符合新课程标准中“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

(五)层次性提问。有的知识比较深奥、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把握,学习时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深奥会使学生无从动脑,不但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还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妨把知识转化为一系列小问题,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化难为易。如在讲授“人的体温及其调节”时,若提问:人的体温是如何调节的?就显得难度太大,学生一时难以作答,我将其分解成几个小问题:(1)人的体温是多少?(2)为什么要保持37℃?(3)怎样才能保持37℃?(4)人体是怎样产热的?(5)当你吃饭后或跑步后有什么感觉?(6)热越产越多会把人烧死吗?为什么?(7)皮肤又是怎样调节散热的呢?这种递进式的设问,能引导学生思维的不断深入,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

(六)指向性提问。提问的指向性决定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出的问题范围过大或指向性不够明确,就会让学生无所适从,难以直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如“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怎样的?”

、“科学家是如何来探究光合作用的呢?”等,学生对这些问题不知从何答起,这样的提问就成为无效的提问。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尽可能符合教材、学生、教师的实际,做到有明确的指向性,便于学生有针对地进行思考。问题的指向性越具体,学生的思考就越明确,教学效果也就越好。例如在学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节时,学生在认真阅读了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后,我提问学生:从资料2和资料4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结果,提问了几个学生都没有回答出来。课后,我考虑了一下,其实我可以把提问的范围缩小一些,问“发光”“、肥胖”是性状,上述两则资料,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有什么关系?”在另一个班再上这节课时,当我提出这个问题后,很快同学们就回答出来了。

(七)巩固性提问

并不是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在课堂上演示其探究过程的,所以,更多知识点需要我们的后人直接去理解、记忆和应用。而对知识的讲解和传授,也是教师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对一些重要的、有难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性提问、或变换角度提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灵活应用能力。

总之,课堂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它是一种艺术,“问”之得法,事半功倍“;问”之不当,事与愿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标和教材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力求使每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起到调动和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从而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种课型模式名师优秀资料

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几种课型模式 目前,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在全省已全面铺开,为了进一步落实《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教与学的高效性,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是我们务必要完成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改革,向课堂要效率,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提升,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构建积极高效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上来,加强教与学过程的研究和落实,加强课前预习、课堂导学、课后巩固三个环节的有效指导、把握和衔接,加强课堂中“精讲、精练、精点拨”的落实,注重过程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巩固落实的有效性。下面就课堂教学中三种课型做以说明: 新授课 一、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合作交流——展示思维、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二、操作要义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导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引入新知识的获取当中,借助有效的情景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利用情景导入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积极主动的接受课题的探究。 在情景创设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1)课题导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新课学习的主要意图,激起求知欲,不要长时间没有进入主题,使学生在等待中丧失兴趣。(2)要由已学知识的局限性,体现新课题学习的必要性,激起学生迫切学习的积极性。(3)情景和问题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水平实际。(4)创设的情景要有探究空间、少而精,呈现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可望也可及。 2、明确课时教学目标,在导入新课后,可以先说明本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他们在这一节课上应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来说,也可以把这一环节放到最后进行课堂总结时进行。

探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崔卫国 吕 敏

探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崔卫国吕敏 发表时间:2015-02-03T10:50:38.660Z 来源:《素质教育》2014年12月总第167期供稿作者:崔卫国吕敏 [导读]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断追求常态课中的高效教学。 崔卫国吕敏山东省寿光市第二中学262713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科学、客观的眼光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生物现象,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加强高中生物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必须要通过构建“高效课堂”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生物能力得到快速、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的要求是不断追求常态课中的高效教学,显而易见,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成了目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在新课程改革之下,最重要的是改善传统教学,构建高校课堂,不仅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进行详细的设计,逐步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高效、成熟的学习环境。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病 1.教师教学理念传统保守,课堂教学方法落后。现如今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默契问题。课堂教学氛围不浓,缺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缺乏深层次的思想碰撞与情感交流,缺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导致以上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解读不够彻底,依旧秉承传统教学理念进行教学研究,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2.学生主体地位被忽视,学生学习生物热情丧失。新课程标准的主要核心教学理念就是“以学生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创新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目标,挣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重视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合理引导,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民主。但是现阶段生物教学却暴露出严重的课堂教学“反噬”现象,教师仍然采用“满堂灌”的教学形式,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于不顾,学生学习热情逐渐丧失。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反思。 3.实验教学定义模糊,多以观摩实验为主。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理科课程,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实验课程的教学.然而,由于生物课程的开课阶段较晚,学校、教师与学生的重视程度都远低于物理、化学等学科。虽然许多学校都开设了生物实验课程,却是名存实亡,实验课程被当作理论课程开展教学的现象屡屡存在,本来的动手实验教学变成了“黑板实验教学”、“多媒体投影教学”、“录像演示实验教学”等.这使得原本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实验课成了学生被动接受实验数据的讲授课。不仅严重妨碍学生动手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其学习兴趣也在反复与枯燥中逐渐消耗殆尽。 二、生物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改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动性。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是为生命意义而发展,并不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因此,要变权威型的师生关系为伙伴关系,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明确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发现学习,即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使教师的“教”由学生的“学”来安排确定,真正把课堂变为“学堂”。教师应经常树立这样的思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要对学生的所想、所乐、所忧心中有数,通过认知引导、个体疏导、情感诱导、操作指导等方法,以宽容之心、鼓励之态尽到自己“导”的职责。同时,也正是在参与中,教师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新东西,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 2.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生物作为一门建立在实验实践基础上的学科,实验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促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生物实验操作的技巧,形成一定的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逻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往的高中实验教学中,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教学也多是教师做、学生看的教学模式,学生自己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实验不具备确定性,需要学生切实的实验,才能得出结论,这就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思考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探究性实验具有相对的灵活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培养,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吴海防优化教学,赢得高效———浅析新课程下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77-178。 [2]赵素格怎样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4):13O。 [3]孟晓红高效生物课堂模式浅淡[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6):124。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跨学科综合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进行跨学科综合 湖州中学 全 刚 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新课标明确指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同时,生物科学和数学、技术科学、信息科学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此外生物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相互影响。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统一的科学概念和过程,建立科学和自然观,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文理相通,学科相融已是大势所趋。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新课程改革必定为中学理科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二是要更加注重知识在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及高新科技中的运用。笔者在此谈谈在现在的是教学中是如何来进行跨学科综合,强化学生学科渗透意识的。 一.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科渗透意识 1.利用跨学科知识,理解生物学概念 在教学中有许多生物学的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其它学科概念的帮助,从而突破学生在生物学思维上的障碍。例如,在讲授细胞周期的概念时,我利用学生在高一所学的物理学中的振动周期概念与细胞周期进行类比,振动周期是指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其演化为一个连续做简谐振动的物体,从一次全振动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全振动完成时为止(如图1)。而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在学生对细胞分裂还未了解之前来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是比较困难的,但学生对振动周期的概念早已熟悉,这样细胞周期的概念也就迎刃而解了。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去构建新知识,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A 0 B 0 A 0 B 0 A 2.利用跨学科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不同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现象是极为普遍的,在日常教学中从物理学、化学或数学的角度来解释生物学现象或生命的本质是常遇到的事情。例如,在讲解“捕食”,“竟争”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等生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时,我借助数学图表中的曲线的增减关系(如图2),让学生边观察图象边理解、记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生物现象的内涵。又如,利用数学集合知识,通过重叠的圆圈来比较或对照信息,如讲解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种群之间的关系时,可运用这种方法对知识进行总结比较(如图3),加深学生对三者关系的深层次理解和把握。 再如,物理学中热的传导、对流和辐射来解释皮肤调节体温的散热方式;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生物学中有关能量计算及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问 D E 图1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15-06-11T11:33:08.9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4月总第153期供稿作者:熊秋霞 [导读] 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熊秋霞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赣源中学342700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 “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的推广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了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了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生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在高二、高三阶段,要以拓展学生视野为主要教学目标,适当扩展一些课外知识。 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 总之,优化生物学教学是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生物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人格的发展。通过教学思想和观念的不断调整,继续教学模式的改革,培养更多的新世纪人才。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几乎所有的知识点及其联系都和实验密不可分,都需要用实验来说明、论述和验证,需要学生动手自己设计实验,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体验实际生活、生产实例来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能力。并且,生动的实验结果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有利于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兴趣;教材 为了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研究,有所改革,有所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时间,用新的教学模式传送知识,让学生接受知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交响曲是富有节奏的,卓有成效的。课堂奏出张弛有序、动静结合、抑扬顿挫的优美旋律是教学成功的音符。下面就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常用方法总结如下。 1 挖掘教材,激发兴趣,活化课堂教学 与初中教材相比,高中教材少了许多生动图例、鲜艳色彩的感兴材料,转而变成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显得抽象,难懂,但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素材并不少,关键是如何挖掘和确当使用。通过组织培养短时期繁殖出千盆名贵兰花;通过发酵工程,可以迅速得到大量转基因产品(如干扰素、胰岛素等);青霉菌为了自己生存得更好,产生青霉素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而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你说这些例子对学生能没有吸引力吗?再如,细胞那么小,然而光合作用、呼吸使用那样复杂的生命活动却在其中顺利而有序进行;酶、激素、维生素、ATP等在生物体或细胞含量很少,然而效能确是非常巨大;因为从父母处得到一份DNA,就表现父母性状,同样是从父母处得一份DNA,此人兄弟姐妹却与他有区别,与他父母也有区别;地下结马铃薯,地上结番茄的新品种能否出现,等等,这些能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吗?物种的绚丽多彩,生态系统的纷繁复杂,多样性的保护,环境污染的防治,生态农业的建立无一不唤醒学生良知和自我参与的欲望;人体稳态与免疫揭示人体自身奥秘,更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以上种种,只要运用确当、引导得法,给学生以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机会,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EQ),一定能够活化课堂气氛。 2 优化教学方法 一堂课的核心是教学主体内容,怎样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首先是做好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预期目标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讲授法:这是传统教学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学生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经过整合、贮存到自己的头脑中就可以了。当然不能整节课都采用这种方法,但对一些新知识的教学来说,讲授法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其他教学活动。②谈话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或知识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提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生物

浅谈如何教好高中生物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 学的资格标准,也是国家考试之一。新的生物课程理念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关键词】教学情境思维能力创新思维 高中生物新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 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教 育改革中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 大量反复训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由于高考生物 科所占分值相对较少,课时较少,学生普遍对生物课学习不重视,兴趣不浓,生 物教师更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把握探究性学习的本质,体现生物学科 的特点,因地制宜地运用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实施个性化、人性化教学,努力使 课堂更精彩,教学更有成效。 1 开展课外专题研究,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与学 生共同参与开展研究性活动课题,既可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或生命科学 的各种技术,或与生物科学有关的实验问题。选择课题后,进行调查研究或进行 实验研究。如学习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组织学生进行“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研究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提醒学生定期观察小蝌蚪外形变化,四肢等各种变态发育所需要的 时间。实验完后,做出实验报告。 2 强化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高中生物与其它学科相比,具有较 强的生活性,现实生活既是学生生物学知识的基本来源,也是学生生物学知识的 最大应用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 呈现学习情景。其中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事件和以及自身经验,与生物学 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生物学与社会、经验、人类文 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生物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等。 现在不论是新课程标准,还是高考中的考点,社会、生活和生物学都是热点 话题。引导学生用生物科学的视角、科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学生认识生物学在科技发展 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3 激发兴趣,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让概念和问题在不同的情景下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使学生通过想象、猜测等思维过程活化学习材料,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师需精 心构思打造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简短有趣而又能说明问题的故事情节或是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事实,将其有机地插入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还能让学生得到有益的启迪。这些源于实际、贴近教材而又高于教材的问题可以 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创造更 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创新思维。 4 巧设疑问,让学生在讨论、归纳中学习生物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 改革的目标之一。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在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并以 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 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

高中生物教学论文生物教学论文:浅谈高中生...

小议高中生物教学新课改理念 思南九中徐兴婵 【摘要】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初级中学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掌握的生物知识几乎为林零,教学质量随之下降。导致高中生物教学难度非常大,那么如何使高中生物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关键字】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多元化能力 一、首先我国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大力抓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在实际推广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过程中,依旧困难重重。许多学校虽然在生物教学上一直提出转变教学理念,但是在过程中却过于理论化,根本在教学中开展不起来,让教学新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露出弊端。 首先,师生缺乏交流。许多老师想要与学生交流,但是只是流于形式,很多时候并不能理解学生的想法,无法顺应学生的思维。 其次,教学的固化思维。许多老师虽然想要去转变教学模式,但是只是浮于表面,在深层次的还是传统教学的固化思维,许多教学方法不能转变,这让学生感到课堂的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老师只是完成课堂教学,没有在课下延续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培养,没有组成实验小组去进行实践,这让学生很难掌握与巩固所学的知识。

二、其次课题的提出 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现在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生物教学新要求中,需要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在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在我调查的所有学生中,86%的同学认为,按照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由于枯燥无味,所以容易引起抵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认知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在课堂内外探求知识,并且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过去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 三、对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一部分初级中学中,忽视了生物学科的地位,认为可有可无。老师没有积极地去转变教学思想,从而更加恶化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因此,需要正视生物的地位,我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让学生爱生物,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最终目的,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在课下,我会让学生写

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导入浅析

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导入浅析-生物论文 基于教学案例的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导入浅析 文/袁红英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本文中,笔者对课堂导入的概念、课堂导入的作用以及课堂导入的类型等进行了简单分析,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导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例谈 一、导入的概念及作用 导入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一定的策略或者手段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从而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目标,迅速投入学习状态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占用的时间虽然比较短,可是因为这是一节课的开始,所以非常重要。 首先,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其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能够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课堂学习中;再次,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一定要能够让打开学生的思维,使之思维活跃;第四,一个好的课堂导入,需要把新知识和旧知识融会贯通;第五,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揭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快速了解学习目标,从而更快速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二、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这种导入就是在课堂一开始,直接向学生说明本课的学习目的、

要求以及内容等。 2.经验导入:这种导入通常是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知识,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3.原有知识导入:这种导入通常都是以对旧知识的提问、复习等开始的。4.实验导入: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5.直观导入:运用直观性较强的教具来导入新课,如生物模型、标本等。6.设疑导入:采用具有启发意义的疑问来引导学生投入学习。 7.事例导入:运用学生熟知或者感兴趣的事例来导入新课。 8.悬念导入:这种导入一般都是在课堂一开始向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悬念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9.故事导入:用生物史上的故事或者与生物相关的故事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内容举例与导入分析 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了苏教版必修一模块的五个知识内容点作为课例。 例一: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生物科学)。这一节是必修一模块的开篇,对高中生以后的生物学习影响非常大。这一节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健康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生物科学和社会关系等。因为在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对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如艾滋病、癌症、肺结核等等,所以笔者就采用了经验导入法。笔者是这样来设计导入环节的,首先笔者说:“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你们知道肺结核吗?你们知道患有肺结核的人都有哪些症状吗?为什么有些人会得肺结核呢?”这样几个问题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纷纷地议论起来。接下来,笔者就针对课本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级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级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 略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 秦志兴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标与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探讨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科学素材为媒介,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以科学论证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以合作探究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情境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最新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既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学科教学不应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应同时指向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情感等素养的培养与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紧密联系教学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基于课标与教学发展的趋势,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粗浅探讨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以科学素材为媒介,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 生物学中的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

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在较好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科学素材,为学生呈现生动的生命世界和生命现象,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 例如:本人在教学《生物的生殖——减数分裂》时,这是理解生命如何延续的关键一节,理解了它也就理解了生命孕育的本质,懂得了生命的珍贵,在上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用模拟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生命信息如何传递的。首先教师要选择三对男同学和三对女同学(每对最好体型特征相像的,代表姊妹染色单体),然后每对中抽出一个同学组成一个“精原细胞”,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背靠背用胳膊勾起来,代表一条同源染色体,男同学代表来自父本的,女同学不代表来自母本的,教师在一旁讲解,当讲到染色体进行复制时,“精原细胞”中的每个同学就寻找事先安排好的“姊妹染色单体”,“姊妹染色体单体”要面对面抱在一起,当教师讲到同源染色本分离并自由组合时,每条“染色体”中的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并分别到不同的“初级精母细胞”内,以示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完成,以后的过程以此类推,采用这种模拟实验的方法,可以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生命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同时,教师还要在其中作出假设,加入姊妹染色单体在分离时没分开,那么会怎样这种多了一条染色体或少了一条染色体的细胞会发育成一个健康的个体吗那么你应该怎么样珍惜自已健康的活泼的生命呢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科学素材,通过不同的形式构建学生的生命观念,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健康生活。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路及策略

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思路及策略 孟宪英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生物教学的信度,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高效”,是我们生物教师首要的思考问题,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 要构建高效课堂,首要要明白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追求,就是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主动思维,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评价高效课堂的基本原则不是看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而是要看学生意义建构情况,要看单位时间内真正学到的有用知识,要看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要看学生精力投入与学业收获之间的效益比。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 胡剑更新时间:2015-3-25 20:01:47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价值 (1)背景 《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18日第8版载文说:“教育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关键所在。”东京大学佐藤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现在一所学校要有发展,要有改进,教师要敞开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连环跟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从上面可以看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课堂教学事关重大。课堂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它是达成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1.课程改革的需要。 近几年来国家课程改革始终贯穿着一个非常清晰地教学改革逻辑,即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的“有效教学”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跨过去的一个坎。否则,再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不能化为现实,只是纸上谈兵。因此,研究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2.事业的需要。 在第20个教师节,曾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著名生物教育家,原北师大附中校长朱正威曾这样讲过:“高中生物学科教育,在基础教育的多学科中,虽只占一席之地,然而,它所承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却是全面的、艰巨的。如同一滴水珠能折射出阳光所包含的红、橙、黄、绿、蓝,靛、紫全部波长的光那样。”教育是有目的地有效地促进人发展的事业,所以说研究高中生物有效教学是我们事业的需要。 3.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曾深情地说:我的脑子里充满了忧患。“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对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分析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四大技术大显风采(1)生物技术(2)信息技术(3)纳米技术(4)认知科学。其中两大技术和生物有关。大家知道,技术的突破,将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效益。例如全世界治疗血友病,传统用献血,需500万人提供血浆。用转基因奶山羊来生产,那就只需1头这种转基因羊就可满足需要。一头转基因动物就是一座天然基因药物制造厂。世界上把生物制药产业称为钻石产业。如果没有今天有效的教学,就不可能有明天经济的腾飞。为此,研究高中生物学的有效教学,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现实的需要。 医生的成果在手术台上,袁隆平的成果在大地上,教师的成果应在课堂上。基于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孜孜追求的东西,我们每一天的辛苦工作,就是要追求“理想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力求高效的最大限度的收获(实施有效教学)。我们一生的辛勤劳作,就是要追求当“理想的教师”:付出有回报,不做无效劳动,避免微效劳动(做能实施有效教学的教师)。通过我们有效的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为学校赢得更好的声誉。在一所学校里,若教师人人争当有效教师,个个实施有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14-07-15T17:28:19.497Z 来源:《新疆教育》2014年第2期供稿作者:张丽佳[导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的学习,同时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一中学张丽佳 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的学习,同时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关键在于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充分吸引到生物学科上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享受快乐,在享受快乐中轻松学习生物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宗旨的。它倡导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要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能轻松快乐地收获知识,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能力。而生物教师面对的是“学生对生物学习激情不高,课堂学习气氛不浓”的局面。所以寻求一种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生物新课程标准摸索出的一些提高生物课堂效率的方法。 教师需充分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基本要求与能力要求,讲清重点,解决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处理,有些可以给学生指明思路,找出关键;有些甚至可以点而不讲,指导学生自学完成;有些可安排学生分析评论,建构模型,进行深化练习,使整体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生物新授课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首先要学生对生物课堂感兴趣,实现从有兴趣到学习的动力,从学习的动力到提高学习的效率。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其次,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用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沟通学生情感,用爱抚的动作,赞美的短语给学生力量,从而搭建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平台。将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课堂上哪些不该讲,哪些该讲,讲到什么程度,要有原则。易错的、易遗漏的、易混淆的要讲,学生已会的、自己能学会的、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要讲。要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时间。 二、课前对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为了能在有限的40min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生物知识,教师在进入课堂前要先研究教材,对教材要有一个深入系统的解读,要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把课文中的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科学家的故事、思考与讨论、相关信息、技能训练等读透,吃透教材的精神,认真研究新课标和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度、合理的个性化处理。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新教材重视生物事实的发现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让学生领略生物科学的发现过程是生物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根据课文的叙述,教师应首先在课前列出表格,帮助学生理清科学史的发展过程。对生物发现史等教学内容进行列表处理,这种表格处理方法能明显地体现出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看了一目了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把传统教学方法同新的教法相结合。 在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传统教学讲求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对学生扎实基本功的养成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新课改下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像是探究式教学方法、学生活动课等,这些方法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倘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把这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取其精华,这样对于生物教学工作的改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无疑是非常有利的。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应用可以说是我的得力助手,它可以辅助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将画面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我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细胞分裂过程表现出来,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利用多媒体,我可以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化,因为学生们喜欢看形象的演示,而不是老师冗长而抽象的讲解,所以我提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关键在于挖掘生物自身的魅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尽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性充分吸引到生物学科上来,让学生在学习生物过程中享受快乐,在享受快乐中轻松学习生物知识。 五、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 对课堂教学开展反思和研究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有效的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应放在研究学生的生物学习上,作为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所以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题。应把学生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学生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使新旧内容得到深化和重构。其次,要向其他多听组内其他老师的课,吸取其他教师的长处,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实践,尽可能发挥教学中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就一定能不断的提高。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有哪些

高中生物教学策略有哪些 摘要: 在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形式出现多元化。在教育多元化的形式下,高效课堂成了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在普通高中建立起有效而又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策略 引言: 在当今和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为此要求学校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从多方位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不同的角度来提升和挖掘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能够不断改进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全面创新,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学生还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5]。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1.定义 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

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的教学活动。 2.包含 主要有以下两点:(1)效益最优,是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程度。主要体现在品质、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兴趣方面。 (2)效率最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所接受的效益程度。主要体现在课堂的容量。 (二)教学策略 1.定义 在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策略是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广义的理解是指教学上所考虑采用的教学取向。狭义的理解是指用于某种科目的教学方法。从教学取向来说,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取向策略,另一种是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1]。 2.高中生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2] (1)概念图策略 (2)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4)科学-技术-社会教育(STS)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方法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方法 富源县第四中学刘春芳 摘要新课改要求改变学习方式,大家知道在教学中兴趣对鼓舞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都是非常关键的,恰当地运用某些手段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优化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这样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每一节课,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生物课堂;趣味;效率 今年是我省进入新课改的第三年,新课改更加侧重对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名参与者,在课堂上起着主持人的作用,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题,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知识,通过角色的互换,体现出教学中师生平等的理念,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教师应改变观念,充分挖掘教育教学方法,体现新课程思想,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教学方法,可提高生物教学中的趣味和效率。 1 重视联系生活 教学在于激发一种兴趣,使学生产生认知的好感。众所周知,生活资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近,与学生间的感情最深,极易引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所以,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如能积极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就一定会使他们想学、爱学、会学。如在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知识点时,可联系具体的生活案例提出问题:牛奶是怎样在牛的体内“炼”成的?使学生了解到: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运输、粗加工形成半成品;高尔基体—分检、浓缩、包装形成成品;线粒体—为整个过程提供能量动力。通过牛奶在牛的体内“炼乳”的过程,让学生非常容易地理解“细胞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密切配合的”。又如在讲“体温”时,我会问大家:你知道蚊子是怎么找到你的吗?蚊子喜欢什么人?有的学生说蚊子喜欢A型血的人,因为自己是A型血,所以很招蚊子。有的学生马上反驳:B型血也很招蚊子。为了这个问题大家争论不休,于是我趁热打铁,告诉他们:蚊子没有那么聪明,它不会检验血型,它实际上是靠红外线找到你的,你的体温越高,发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