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教育(综合性)综合大纲

小学教育(综合性)综合大纲

小学教育(综合性)综合大纲
小学教育(综合性)综合大纲

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2)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

(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遗传 2、环境 3、教育<学校教育> 4、个体主观能动性)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总结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面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要求。)

(功能:1、导向性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上,把人作为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的提出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本性,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的存在与发展领带并从属于社会,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的话教育目的就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3 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认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二者都重要,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既满足个人需要又满足社会需要。马克思吸收了以往任何时代关于人性、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历史地考察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的观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

(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5.课程

(1)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科学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4、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国家课程计划规定范围内,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场所,以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依据学校的性质、特点、条件和学生的需求,旨在满足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课程开发模式,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2)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卢姆等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学习领域、动作技能学习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方面。每一领域由多个亚类别组成,子类间具有层次性。学习过程由下层向高层发展,下层目标是上层目标的支撑。

1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认知领域的目标是指知识的结果,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1.知识: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2.领会: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不要求深刻的领会,而是初步的,肤浅的。其包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3.运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综合地运用知识。

4.分析:是指把材料分解成它的组成要素部分,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5.综合: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的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6.评价: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2.2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知觉:这是从事一种动作最实质性的步骤,它是通过感觉器官觉察客体、质量或关系的过程。知觉活动是动作活动的必要但不是充分条件。知觉是导致动作活动的“情境——解释——行动”连锁中基本的一环。知觉包括感觉刺激(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动觉)、线索的选择和转化。

2.定势:是为了某种特定的行动或经验而作出的预备性调整或准备状态,定势包括心理定势、生理定势、情绪定势。

3.指导下的反应:这是形成技能的最初一步,这里的重点放在较复杂的技能成分上。指导下的反应是个体在教师指导下,或根据自我评价表现出来的外显的行为行动。从事这一行动的先决条件是作出反应的准备状态,即产生外显的行为行动和选择适当反应的定势。所谓反应的选择,是指决定哪些反应是满足任务操作的要求而必须作出的。

4.机制:已成为习惯的习得的反应。在这一层次上,学生对从事某种行动已有一定的信心和熟练的程度。这一行动是他对刺激和情境要求能够作出种种反应的行为库的一部分,并且是一种适当的反应。这种反应比前一层次的反应更复杂,它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可能包括某种模仿。

5.复杂的外显反应:这里所说的,个体(学生)因为有了所需要的动作形式,能够从事相当复杂的动作行动。在这一层次上,个体(学生)已经掌握了技能,并且能够进行得既稳定而又有效,即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这一动作。

6.适应:是一种生理上的反应。为了使自己的动作活动适合新的问题情境,就必须改变动作活动。

7.创作:根据在动作技能领域中形成的理解力、能力和技能,创造新的动作行动或操作材料的方式。

2.3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克拉斯伍等人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1.接受或注意:是指学习者愿意注意某特定的现象或刺激。

2.反应:指学习者主动参与,积极反应,表示出较高的兴趣。

3.评价:指学习者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特定的现象、行为或事物进行评判。它包括接受或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和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出奉献。

4.组织:指学习者在遇到多种价值观念呈现的复杂情境时,将价值观组织成一个体系,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相对重要性,接受自己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是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性。各种价值被臵于一个内在和谐的构架之中,并形成一定的体系。个人言行受该价值体系的支配;观念、信仰和态度等溶为一体,最终的表现是个人世界观的形成。达到这一阶段以后,行为是一致的和可以预测的。)(3)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学科以及社会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是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不仅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要处理需要与可能、现实与发展的关系。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开发。课程内容应反映各门学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学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基本理论、法则和基本要领。3.要为课程开发提供明确的依据,就需要深入考察社会生活领域。概括地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时代特征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是课程开发的现实依据。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6.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时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2)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教学规律,指教学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具有必然性、稳定性、普遍性的联系,对教学活动有制约、指导作用。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正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按照上述对教学过程的理解,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规律主要有: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每个个体的认识,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基本来源。直接经验是每一个体在认识、探索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自身活动中体悟、感知和概括出来的经验,这是个人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人类在文明史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体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成果,是个人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

赫尔巴特:“教学具有教育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移植培养的关系问题。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教学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

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备课工作主要包括: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3、研究教法

4、摸索学法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上课是一项细致的工作,一节好课,取决于许多条件,其中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恰当

4、结果紧凑

5、积极性高

三、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布臵和批改作业的要求是:

1、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所布臵的作业要有启发性、典型性,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作业时间要控制;

3、作业目的性要明确,要求要具体;

4、作业指导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5、要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以便了解学生知识掌握和技能发展的情况,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四、课外辅导

课外发的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使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课外辅导的形式一般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提高课外辅导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从学生实际需要与问题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其次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第三,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教师要集中精力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对本末倒臵,更不能变相搞有偿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检查和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述教学的五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我们只有认真抓好各个环节,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

(5)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授逻辑清楚,学生才能够理解清楚。

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练,既逻辑严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这对于小学生尤其重要;再次,还应当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小学生的注意时间有限,在整节课中完全采用讲授法很难取得良好效果,教师应当善于将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和手段交叉替换使用,避免学生因长时间听讲出现疲劳和注意涣散现象。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进行学习。

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充分的准备。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谈话?提出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学生?以及学生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怎样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等等,教师都应当在事前周密考虑和安排。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尽管谈话只能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吸引所有的学生。首先,谈话的内容应当是能够引起全体学生注意的、在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得谈话对象有代表性,比如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次,在谈话时适时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作为补充。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在谈话中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达得不够准确、精练,因此在谈话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用规范和科学的表述对学生通过谈话所获得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从而强化他们的收获。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独立思考和交流学习。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缺点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需要教师加以注意。

教师运用讨论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讨论内容。首先,要选择那些有讨论价值的内容,一般来说,讨论内容应当是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选择难度恰当的内容,一般来说,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内容都不适当,前者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后者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对于未知的东西,任何意见都是有价值的。学生总是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种不同意见尽管可能离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却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教师不应当“裁判”,急于指出各种意见正确或错误,而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3.善于引导。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时全面巡视、注意倾听,善于捕捉讨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讨论遇到障碍、深入不下去时教师适当点拨,在讨论脱离主题时加以提醒,在讨论结束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等。这些对于讨论法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观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的基本形式是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学习。

实验法的优点在于,学生是通过亲身活动从感性知识过渡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过程比较完整。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求实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科学精神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也能够得到培养。

教师在运用实验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工作充分。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就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仪器的使用和操作要领向学生做清楚的交代,并且保证学生明确。

2.及时、具体地指导。小学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适时地提醒他们实验步骤、操作规范等。当然,这种提醒应当是在需要时进行,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针对个别学生还是全体学生。

3.帮助学生总结。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很容易被实验的外在和表面因素吸引,比如实验仪器的新鲜、实验中某种变化的趣味,往往会使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结果和根本目的,因此教师要帮助他们总结实验的收获,比如写出简单的书面报告,或者组织进行口头汇报。

(五)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根据教师布臵的任务,在课内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实习作业法的优点在于,通过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各种能力。

教师运用实习作业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提出明确要求。实习作业总是在学习某种理论知识之后进行的,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习作业的目的和具体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活动效果。

2.选择恰当的方式。实习作业法的具体方式是十分多样的,如测量、测绘、制作、栽培、饲养等,教师要根据所学知识的性质和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方式。

3.做好事后的检查。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实习作业后给予检查和评价,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得失。

(六)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过练习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及时、集中的练习,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迅速的效果。

教师运用练习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进行练习,怎样才是达到了练习的要求,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避免练习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教师要在练习之前讲解和示范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保证学生基本掌握,以便提高练习的效果。

3.合理安排练习步骤。教师应当使练习有计划地进行,循序渐进。

4.科学掌握练习量。技能技巧的练习需要一定的练习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过学生承受能力的练习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确定练习量。此外,一般来说,分散练习比过于集中的练习效果更好,

将某种练习分成时间较短的几次完成要比一次性安排更为科学。

5.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要使学生及时知道练习的结果,以便纠正错误和巩固成绩。

6.练习方式要多样化。要防止单一、重复的练习方式,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将口头的与书面的、记忆的与操作的、课内的与课外的……等不同方式结合使用。采取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提高练习的效果。

(七)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参观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

参观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领会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根据与学习有关知识的顺序,参观法又可分为三种。(1)准备性参观:在学习某种知识之前进行;(2)并行性参观:在学习某种知识的过程中进行;(3)总结性参观:在学习某种知识之后进行。)

(6)教学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

(作用: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类型:1、定位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诊断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

(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7)教学模式的概念、国内外主要教学模式

(概念: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国内:1、传递----接受式2、自学──辅导式 3、目标——导控式4、问题——探究式

国外:1、探究式教学2、抛锚式教学3、范例式教学模式)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义

(概念: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2)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关于品德发展,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在50年代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很多,这些研究对揭示品德发展的规律有很重要的意义。品德发展的理论有以下几种。

(一)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

(二)柯尔伯格(L.Kohlberg)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3)小学德育目标和内容

(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的整个过程。)

(内容:1.热爱祖国的教育 2.热爱人民的教育 3.热爱劳动的教育 4.热爱科学的教育 5.理想教育 6.热爱集体的教育 7.基本道德教育

8.纪律教育 9.心理健康教育)

(4)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幼稚,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根本原则。德育受制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学校的性质、任务决定了学校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德育必须目的明确,方向正确,引导学生把平时的学习、劳动和生活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起来。

第二,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德育工作只有植根于实际,才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反映了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德育工作要依此制定目标,使学生具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品德,并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中共十五大提出了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教育要以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第三,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德育工作既要用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现有的思想水平,不能以对先进分子的要求作为评价一般学生道德行为的标准。把德育的思想方向性与现实可能性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既充满理想,为社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又切合实际,落到实处。要把坚持共产主义的方向性与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也被称为循循善诱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

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即使学生品德上有了缺点、毛病,行为上出现了过失、错误,也要注重疏通思想、提高认识、启发自觉。对于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只能疏导,不宜压制。压制往往带来反抗,不利于学生的进步,而疏导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自觉改进。

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小学生活泼爱动,兴趣广泛,精力旺盛。他们在课余生活中,唱唱跳跳,奔跑喊叫,喜欢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这是学生身体健康的表现,是很自然的事。不可要求他们安安静静,循规蹈矩,像小大人一样。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

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小学生积极向上,有自尊心、荣誉感,但往往有孩子气,不能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问题。教师要给以启示、指点,使他们放眼社会、懂事明理,从幼稚中醒悟,关心他人、祖国和世界,树立自己的理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激励,引导他们步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批评与处分只能作为辅助的方法。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我们要建立和发展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发扬尊重人、关心人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必须把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结合起来,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并明确阐述了这个原则,他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每个青少年学生都有一颗自尊自爱、向善求善、希望得到社会理解和肯定的心。尊重、呵护与信赖学生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品德。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又是教好学生、获得所期望的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皮格马利翁效应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合理正确指所提要求应合乎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品德发展的实际水平,既不太高,又不太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所规定的教育目标。明确具体指所提要求要有层次性、连贯性,还要有确定的内容和意义,学生容易理解,知道该怎么去做,而不是模棱两可,抽象空洞。严宽适度指所提要求严而有格,学生会积极努力去做又不会感到压力太大。教育者在贯彻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正确、合理和恰当,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不能姑息迁就,放松要求,要注意防微杜渐,从小培养好。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要求并认真执行,而不管他的身份(学生)、年龄、成绩,实际上意味着对学生的人格和能力的尊重。一个尊重学生的好老师必定是能够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能虚心接纳其中合理化建议的老师。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

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内,校长、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职工等,都要在学校党组织和校长的统一领导下,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形成一股统一的教育力量,按照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统一教育的计划和步骤。要使一个班或全校的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一致起来,必须组建相应的教师集体,为实现集体的共同目的(包括教育目的、学校或班级确定的教育目标与要求),使集体成员团结起来,及时互通学生的情况,定期研究学生德育中的问题,制定教育的方案,互相配合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面貌的培养,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实现的。因此,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度;要及时或定期地交流情况,研究学生的教育状况,制定互相配合的方案;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来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对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外,还生活在家庭与社会中,每天都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因而,学生的道德影响源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影响往往不一致,很不利于学生品德的成长。要使这些影响能够互相配合、比较一致起来,学校就应担负起调节各方面对学生教育影响的重任。

第三,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连续、复杂、逐步提高的过程,德育工作必须耐心细致,必须要适应品德发展的这个特点。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前后不连贯、不一致、时紧时松、时严时宽、断断续续,不仅直接影响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的形成,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退步。所以,使教育影响的连贯和一致,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最大程度的发展。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积累了因材施教的丰富经验,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这是进行德育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正确地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他们的品德发展既有一般规律、年龄特征,又有各自的个性、优点与不足,德育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每个学生。

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由于学生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内心的精神世界,因而对他们的教育有的放矢,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因材施教。为了打开每个学生的心灵之锁,必须善于找出并运用特定的钥匙,也就是要打破“一般化”、“老一套”的教育方法,找到适合学生特点、开启学生心灵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学生思想认识与品德的发展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因而进行德育有必要研究和弄清每个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小学德育做整体规划、系统安排,以保证德育切合学生实际,具有连贯性和巩固性。)

8.班主任工作

(1)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小学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

()

(3)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

(4)小学班级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

(5)学校与课外教育活动、家庭联系及协调

9.学生

(1)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

1. 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起初,他们选择观察对象常常从兴趣出发,以后则渐渐能够按照学习任务的需要去感知事物了。对于空间特性的知觉,小学低年级学生还需有具体事物的支持。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他们的空间知觉渐渐从直观向抽象过渡;对于时间特性的感知,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

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 想象、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 情感、意志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此时他们的好恶不再是只停留在口头或面部表情上,而是常付诸于行动。随着求知欲的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满足于问“这是什么”,而开始问“这是为什么”,认识、分析各种问题开始注意从动机、效果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对成人的依赖性较低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

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在遇到难题时,有时也能够控制自己不泄气、不分心,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另外,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因而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孩子较易形成任性等不良习惯,因而就更应注意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4. 情绪、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自我控制能力较之幼儿阶段有了发展,但仍比较差,特别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与暗示,进而产生不自觉的模仿行为。高年级学生已能感受到生活新奇和美好,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但仍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一贯性。

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几乎完全依赖老师。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较多地评价他人,不善于客观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作出评价。他们逐步学会了用道德观点和社会准则来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能够同时看到正面和反面、优点与不足。另外,随着个性的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断增强,性格对他们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小学生性格的可塑性很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行为会渐渐形成习惯,性格也就越来越稳定,越来越难以改变了。

综上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2)小学生认知发展、学习方式的特点与教育

(3)小学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

(4)特殊儿童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殊儿童的教育

(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正常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可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2)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又称“缺陷儿童”、“障碍儿童”。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类型。各个国家规定的具体种类数量和名称不尽相同,) (类型:1智力残疾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差)2、听力障碍的孩子3、精神障碍的孩子(自闭症等)4、肢体残疾的孩子(脑瘫等)5、视力障碍的孩子)

(教育:1、树立榜样。2、教育一致3、营造宽松的氛围4、利用强化物矫正不良行为5、给予肯定和鼓励。)

10.教师

(1)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2)小教师专业要求、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

(专业发展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途径: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3)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

(师生关系是一种很特殊的关系,它融合了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过硬的教学水平,更加需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融入到学生中,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和了解学生。其次,要有耐心,面对犯错学生时,要充分了解情况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要多关系和鼓励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好的一面,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多发现他们的好处,并适当的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总之,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老师就要更多的关注学生,走到他们中间去,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让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忘记你是他的老师,而是把你当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心理学

1.小学生认知发展

(1)注意的概念、(是指心理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1、运用无意识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3、运用两种的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2)感知觉的概念(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

感知觉规律的应用、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一)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阶段(二)小学生观察品质的特点。

培养: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水平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起来的。

(一)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1.教师给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

小学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如果教师只提出“好好看”“仔细看”之类的笼统的要求,收效并不大。

2.教师培养学生主动地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的能力

发展儿童观察的主动性,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的引导。当然开始教师可以先提出总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步骤,然后再过渡到学生自己独立地提出目的、任务,并进行独立的观察。

(二)要使儿童具有知识准备

观察依赖于知识贮备。如果学生对要观察事物缺乏必要了解,就不知从何入手进行观察,也不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从而影响观察的效果。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它。

(三)指导小学生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技能

1.观察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2.运用多种感官,勤于思考

3.让学生学会比较的方法,全面细致地观察

4.观察时要运用言语

(四)要重视对观察结果的处理

(五)观察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

(3)记忆的概念(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及以后的再现(回忆或再认)的心理过程称为记忆。)、记忆品质((一)记忆的敏捷性

(二)记忆的持久性(三)记忆的准确性(四)记忆的准备性)、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识记是反复感知事物。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人们识记事物具有选择性,根据人在识记时有无明确目的性,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是一种内部潜在的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来经验的影响,保持的内容会在数量和质量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大致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原来识记内容中的细节趋于消失,主要的、显著的特征得以保持,记忆的内容变得简略、概括与合理;另一种是增添了原来没有的细节,内容更加详细、具体,或者突出夸大某些特点,使其更具特色。其量方面的变化也显示出两种倾向:一种是记忆回溯现象,即在短时间内延迟回忆的数量超过直接回忆的数量。也有人称之为记忆恢复现象。第二种倾向是识记的保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减少,有部分内容不能回忆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生错误,这种现象叫遗忘。艾宾豪斯的研究发现了遗忘的发展变化的规律。即在时间进程上,遗忘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这种变化趋势可得出如下结论:①遗忘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②变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第一个小时内遗忘最快,遗忘的数量最多;随后逐渐减慢,遗忘数量也随之减少;③以后虽然时间间隔很长,但所剩的记忆内容基本上不再有明显的减少而趋于平稳。

再现包括再认和回忆,它们都是对长时记忆所储存的信息提取的过程。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通常是能够回忆的内容都可以再认,而可以再认的内容不一定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能够回忆。再认和回忆的正确程度一般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对原识记材料的巩固程度,越巩固越容易回忆或再认}另一方面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在回忆或再认时的思维活动越积极,回忆或再认的效果越好。

)、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巧妙呈现、吸引注意、化瞬时记忆为短时记忆(二)利用猜测式呈现、诱发注意。猜测式教学活动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且在学生好奇心最浓、探究欲望最强时,再揭开谜底---呈现新词,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灵活多变的猜测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时,呈现新语言,使新语言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记忆。(三)质疑呈现、集中注意。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疑,集中学生的注意。在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呈现新语言;从而使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信息一到感觉记忆系统,就受到主体注意,而迅速进入短时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效率。二、灵活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一)简单复述,助短时记忆化长时记忆1、“滚雪球”式复现,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2、游戏活动式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3.字谜式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二)整合性复述,助短时记忆化长时记忆1.比较法巩固,助短时记忆化长时记忆2.分类归纳法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3.儿歌法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 4.语境中巩固、化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三、善用遗忘规律,强化长时记忆(一)课后落实,巩固长时记忆1。小组落实巩固,增强记忆2.个性化作业,加强长时记忆(二)“课前”复现,强化长时记忆三)阶段复习,深化长时记忆)

(4)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思维所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思维品质(1、深刻性2、灵活性、3、独创性、4、批判性、5、敏捷性、6、系统性)、思维过程(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等)、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在人的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一、语言渲染,唤起想象力

二、利用插图,激发想象能力三、利用电教多媒体,拓宽想象力。四、表演体验,丰富想象力五、填补文本空白,训练想象力)

(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是确定问题。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要认定有问题。二是定义问题。一旦有了问题,下一步是要定义和表征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它。三是形成策略。一旦问题被定义下来,下一步就要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是组织信息。一旦策略(至少是暂定的策略)形成后,就要把有用的信息组织起来以实现这个策略。当然,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都在组织、了解有关信息。五是分配资源。除某些特殊问题外,大多数问题都是有限资源(包括时间、金钱、设备、空间等)的问题。因此就要考虑哪些问题值得花多少资源,这就需要知道如何分配何种资源。六是监控。从问题解决一开始问题解决者就应进行监控,即检查自己正在做的事是否一步步地接近目标,还包括对时间谨慎花费的监

控。监控能使你及时发现错误,有时错误一开始就有,有时中途出现,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调整。七是评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要对答案进行评估。评估,有时要马上进行,有时可稍晚些或很久后进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问题解决的策略;策略不同,问题解决的效率不同。(2)已有知识的数量和组织方式等;如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效率差异。(3)知识表征的方式;可能影响问题的解决。(4)心理定势;影响有积极也有消极的。(5)功能固着;(6)动机;动机强度不同,影响大小也不同。(7)情绪;(8)人际关系;团体协助会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反之,则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2.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

(1)情绪的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同认识活动一样,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情绪的种类(我国古代将人的情绪分为喜、怒、哀、乐、爱、恶、惧七种基本形式。现代心理学一般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2)情感的概念(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3)意志的概念(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思想见之于行动,对客观现实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改造的过程。)、意志品质(一、自觉性二、果断性三、坚忍性四、自制力)

3.小学生个性发展

(1)需要(需要是主体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条件的依赖、指向和需求。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人的各种活动或行为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小学生的兴趣及其培养(一、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2、引导动手操作,激发兴趣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适当开展竞赛5、发现学习法是激发学生内在兴趣的有效方法。二、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仅仅是兴趣形成的前提。教师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

1、让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

2、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3、优化教师语言,评价正确,适当表扬与批评

4、正确使用教学媒体及体态语言

5、开展学科兴趣小组)

(2)智力的概念(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1)发展水平的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3)结构的差异(4)性别的差异)

(3)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它是人们完成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是能力中最主要有最一般的部分。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类型((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二)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一、先天素质的影响二、环境、教育

对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三、实践活动的影响四、其他个性因素的影响)、能力的培养

(4)性格的概念(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一、生理因素与性格。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二、环境因素与性格。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三、自然因素与性格。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四、社会因素与性格。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五、家庭因素与性格。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即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六、教育因素与性格。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4.学习与学习理论

(1)学习的概念(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学习分类(加涅按学习水平的分类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水平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

1、信号学习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的学习

8、解决问题的学习

1971年,加涅对这种分类做了修正,把前四类学习合并为一类,把概念学习扩展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的学习两类,这样这种分类成为:(1)连锁学习(2)辨别学习(3)具体概念学习(4)定义概念学习(5)规则的学习(6)解决问题的学习

加涅按学习的结果,又把学习分为五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即学生掌握的是以言语信息传递(通过言语交往或印刷物的形式)的内容或者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达出来的。2、智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

(2)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描述或说明人类和动物学习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

(3)学习动机的概念(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指引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分类((1)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1、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文化水平与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关系。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学习动机影响较大,而且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一种递增关系,即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的学习动机也越高。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而且父母的榜样、示范等行为,也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追求。

2、学校环境。学校环境包括学校的学习氛围和课堂环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学生本人的特点。学生的需要、兴趣、目标、价值观、成长经历、归因风格等因素对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身心特点,他们对认知的需要会有差异,对相同的内容往往有不同的偏好,对待学习也有不同的态度,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也有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与培养(1、用启发式教学2、控制动机水平 3、给予恰当评定 3、维护学习动机

4、处理竞争合作

5、促使学生努力)(4)迁移的概念(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在遗传学中,也有不一样的意思。)、迁移的种类((一) 正迁移与负迁移;(二)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三)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加涅;

(四) 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布鲁纳;(五)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六)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所罗门,帕金斯;)、迁移与教学((一)精选材料。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重视学习基础知识,即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学科的教学。其次,要突出重点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包括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无论是宏观的整体的教学规划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首先要善于把各种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同时,要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5)知识学习的类型(按概括水平:局一直是和抽象知识;按功能: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知识学习的过程(一、潜意识或有意识认知阶段,这个阶段有了学习知识的意愿,或者是需要学习知识的需求。

二、对比参照选择阶段。三、消化吸收实践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会充分并反复用实践检验,不断使知识积淀。)、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2)精细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层加工策略,它是为了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二)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1)计划策略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2)元认知监视策略元认知监视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三)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①统筹安排学习时间②高效利用最佳时间③灵活利用零碎时间(2)学习环境的设臵(3)努力资源的管理(4)学习工具的使用(5)人力资源的利用)

(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一)认知阶段(二)分解阶段

相关文档